探访红安老区--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2024-04-24

探访红安老区--红色旅游心得体会(精选2篇)

篇1:探访红安老区--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探访红安老区,感受革命情怀

朱超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激励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张寨镇中心学校、张寨镇教育总支全体党员于8月17日,组织42名党员和发展对象到湖北红安革命老区参观学习。

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被人们称为“中国第一将军县”。张寨镇教育总支全体党员在朱超校长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李先念故居纪念馆、黄麻起义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和七里坪长胜街。

8月17日上午11时我们抵达红安,首先参观了李先念同志故居,李先念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毕生奋斗,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下午3时,全体党员参观了仍保持着苏维埃时期军政机关原貌的七里坪长胜街,七里坪工会、革命法庭、列宁市苏维埃合作饭堂旧址、鄂豫皖中西药局旧址、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旧址、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等革命历史遗迹吸引了支部成员的目光,站在这条街上,看着这些革命遗址,我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这条街所承载的历史。

8月18日上午我们一行参观了黄麻起义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前行百米是烈士祠,其东西两侧有红安县博物馆,董必武纪念馆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馆内以《血染山城、点燃工农武装斗争烽火》、《英勇捐躯,为创建革命根据地铺路》、《前仆后继,坚持大别山艰苦斗争》、《随军转战、英雄儿女长眠他乡》四个部分组成。800余件英烈遗物陈列反映了当年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和创建、坚持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中英雄先烈们的付出。

在返回途中,大家相互交流着自己的参观感想,“革命斗争的残酷尽管不曾经历,但革命的历史画卷仍历历在目般在脑海中浮现,英雄的前仆后继、坚贞不渝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今日之行使我们明白了应该如何继承前人的精神与遗志”。

篇2:试论湖北红安县红色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湖北红安,红色旅游,制约因素

一、红安红色旅游简介

红安, 原名黄安, 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 有“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之誉。1952年, 黄安县正式改名为红安县, 成为新中国唯一以“红”命名褒奖的县。红安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 南接武汉, 北与河南新县接壤, 东邻麻城, 西与大悟相接, 县境总面积1796平方公里。

2004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红安被定为《纲要》中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安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目前已被上级核准确认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8处, 其中国家级37处、省级8处、市县级163处, 文物胜迹遍布全县, 名山秀水甲冠鄂东。因而红安不仅是红色旅游圣地, 也是生态、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理想之所。

据不完全统计, 自2002年上半年以来, 红安县各旅游景点经济收入在过去基础上有大幅度提高, 相关产业如交通业、服务业、旅游产品业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与此同时, 红安县红色旅游业也存在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

二、打造红安红色旅游品牌已具备的重要条件

1、丰富的资源优势

(1) 宝贵的政治优势。红安是著名的“将军县”, 先后被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等。红安这块英雄的土地, 倍受党中央领导的关注。新中国成立后, 董必武、李先念、乔石、李鹏、李瑞环、刘华清、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等4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红安视察、慰问。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省市县三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红安打造红色旅游名牌奠定了强大的政治优势。

(2) 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红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红色旅游资源强县, 绿色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自然景观有风景秀丽的天台山、九焰山、香山湖等, 人文景观有明代思想家李挚、理学家耿定向、当代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著名翻译家叶君健及史坛巨子冯天瑜等名人故里。

2、难得的历史契机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获批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以武汉为核心的城市群将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强协调与合作, 在政策上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予以倾斜, 共同促进城市圈内社会经济的发展,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红安作为黄冈市下辖县和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老区, 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3、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迅速增强,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双休日”、“公共假日”、“带薪假日”的推行, 为国内长途旅游提供了条件。因此, 旅游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旅游局预测, 到2010年国民出游率将达到70%, 2020年达到85%。2010年, 旅游产出预计可占国民生产总值8%, 2020年占到10%, 产值约4000亿美元。红安毗邻武汉, 交通便利, 是京九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的连接线, 素有武汉“后花园”之称, 应该是大量都市游客、机关团体进行红色旅游和传统教育的首选之地, 这必将为红安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红安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品功能单一

红安县红色旅游以观光型旅游为主, 兼有少量的体验性旅游, 瞻仰革命英雄纪念碑、聆听革命烈士光辉的事迹、参观革命遗址是旅游的主要内容。这与江西井冈山、河北西柏坡等地的红色旅游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对游客的吸引性不强, 从而限制了入境游客数量的增长, 阻碍旅游业的发展。

2、基础设施欠完善, 配套程度低

景区道路建设滞后, 从外界进入景区的道路有待拓宽, 客运、餐饮、住宿等建设和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 红安县尚没有一座较高标准接待规格的酒店和上规模的特色购物中心, 游客基本上处于“白天观景, 晚上看屏”的状态, 无法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此外, 红色旅游资源的规模优势尚不突出, 部分景区还处于开发和建设中, 景区配套设施不健全, 服务水平较低, 规范化程度不高。

3、城市形象有待改善, 品位有待提高

对游客而言, 安全、有序、文明、卫生的旅游环境, 浓郁的地域特色, 鲜明的建设风格, 是旅客安心出游和尽兴的重要因素, 红安还需要在加强县城规划、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上下足功夫。加强社会治安, 促进县域社会和谐是人们安居乐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2007年12月26日红安县下辖区域的特大恶性凶杀案及长期无法破案的现状无疑对红安的城市形象和红色旅游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因而, 如何提升城市品位, 打造城市特色, 为旅游经济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这是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4、旅游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红安尽管有极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但是由于宣传经费紧缺, 对外宣传推介不够, 促销力度不大, 手段落后, 方式不新, 因而受众面不广, 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 直接影响到了旅游市场的扩大和旅游业的发展。

四、促进红安红色旅游发展的途径分析

1、尽快实现红色旅游体制转轨变型

红色旅游是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演变而来的, 当前的一些红色旅游景区、景点, 原来都是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类的身份出现的, 一般隶属于事业单位, 实行的是事业化的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无疑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按照《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要求, 红色旅游必须实现产业化, 以此带动革命老区发展。因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化管理模式, 也就不能适应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可见, 要发展红色旅游经济, 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努力培育红色旅游市场, 在管理上实现由事业接待型向旅游产业型转变, 这样才能走出一条产业化的道路。建议成立“红安红色旅游集团公司”, 统领全县红色旅游市场的管理与营销, 这样既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红色旅游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又能让一些机关部门从繁重的红色旅游接待事务中解脱出来。

2、加强基础设施和旅游文化建设

基础设施和旅游文化是关系到旅游业发展状况的两个重要方面, 这也正是目前红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客运、餐饮、住宿配套水平尤为重要。2007年11月13日, 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在红安县隆重纪念黄麻起义八十周年当日, 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黄麻起义与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和革命烈士纪念馆 (“一院两馆”) 揭牌, 这为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 要依托地域文化, 大力挖掘和发展红安的旅游文化。以提升红色旅游文化为重点, 以促进农业观光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文化发展为辅助, 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创新旅游文化的形式。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 以广告、戏曲、话剧、歌舞、文学等方式宣传民俗文化和革命战争事迹, 给游客以享受和教育, 提高红安旅游业的质量和吸引力。

3、建立“立体型”红色旅游市场格局

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 必须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型”市场格局, 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让交通、餐饮、商业、娱乐等相关产业与红色旅游对接, 形成产业链, 为旅游者开辟更为广阔的消费空间。红安在推进红色旅游集约化经营上应该把革命特色、传统特色与地方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此强化市场竞争力, 增强红色旅游的“卖点”。建议组建“红色旅游车队”、“红色导游服务队”, 让游客一到红安就能得到方便快捷的红色旅游服务;开办“红色旅游图书市场”、“红色歌舞厅”, 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让旅客了解红安革命历史、享受红安革命歌谣和舞蹈艺术, 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建设“红色旅游宾馆”、“红色旅游商城”, 用“红军床”、“将军饭”、“主席菜”来招待游客, 让游客在住宿、餐饮、购物中体验老区人民的生活方式, 产生重回革命年代的遐想, 同时也可将红安的珍珠花、煨葫芦、红薯干、绿豆粑、糜千张、盐豇豆等土特产品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建立这种“立体型”的红色旅游市场格局, 不仅可以大幅增加旅游收入, 还有利于促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就业人数, 全面带动红安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

4、吸引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开发经营

经营方式的落后也是导致红色旅游业不能很好地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一个原因。因而应在打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前提下, 积极鼓励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对红色旅游业的投资, 使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参与到红色旅游项目开发中, 以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的产出。国家对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投资是有限的, 而革命老区又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财力也是十分有限, 红安要整合“百里红色长带”、唱响“两百将军品牌”, 开发“三座红色名山”, 战线很长, 工程浩大, 单靠国家确立的项目投资和地方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所以应通过招商引资的途径, 吸引外商向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投资, 以加快红色旅游发展步伐。

5、广泛开展红色旅游市场促销活动

目前, 许多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经济还处在发展阶段, 要使其发展壮大, 很有必要广泛地开展市场促销活动。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要争取足够的客流量, 关键是要有适应市场需求的红色旅游产品。而对红色旅游产品品牌进行宣传促销, 更有助于提升这些产品的品位和价位。可以通过组织举办“将军故里红色旅游节”之类的大规模、高规格的宣传推介活动, 大造红安红色旅游声势, 吸引全国、乃至海外游客到红安旅游观光;还可建立“将军故里红色旅游网站”, 通过互联网向全国, 乃至世界各地推介红安革命历史、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以期招引更多游客寻访将军故里, 繁荣红安红色旅游市场;也可借鉴我省“一江两山”核心景区三峡大坝、武当山、神农架携手打造大旅游区的做法, 通过组织“红红联谊会”等形式, 与其他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形成互动效应, 达到“红红联手, 相得益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永乐: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商业时代, 2007 (1) .

[2]刘东舜:红色旅游“冷”的思考[J].瞭望新闻周刊, 2005 (21) .

[3]赵宗山:试论张家界旅游经济的发展[J].湘潮 (下半月) , 2007 (7)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探访红安老区--红色旅游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红安红色教育心得07-03

红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04-08

红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2-10

红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12-10

红安心得范文05-16

探访敬老院心得体会06-01

红安心得体会范文05-27

红安之旅心得体会07-02

红安学习心得体会07-03

红安学习心得范文05-27

上一篇:最要好朋友生日的祝福短信下一篇:实迷途未远,知来者可追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