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存在我浩瀚的心海随笔散文

2024-04-16

你存在我浩瀚的心海随笔散文(共2篇)

篇1:你存在我浩瀚的心海随笔散文

你照亮我的心海作文

在人生的长河里,总会有一个人:他不一定高贵,但一定伟大;他不一定名留青史,但却能奉献大爱于社会。我想对她说:是你,照亮了我的心海…………

她是一个平凡的医生,在农村开了一间很小的药房。每次上学、放学,都能看到她那忙碌的身影。每天,她不但要为家人准备饭菜、买药,还要四处去走,给别人打点滴。给人们打的点滴,除医药费外,什么人工钱,跑腿费等等,她都坚决不收。乡里乡亲的人们都喜欢到她那里去买药,有个小病小灾的,也都找她治。我有时会问那些乡亲,为什么都找她,他们说,她值得信任,而且也很照顾他们,把药品的价格放到最低。我也曾问过她,为什么要把药品价格放那么低,她回答说:“谁挣钱都不容易,何况在农村。要是有的庄稼人有个大病大灾的,一年的药钱就得够人家种好几年的地,所以咱就不要利!”

记得还有一次,邻居打电话说,他家的孩子突发了急性喉炎。大半夜的,她接到电话就连忙赶了过去。我看她的神情很紧张,就帮她拎着医药箱,和她一起出发了。到了邻居家,她连忙焦急而又不失冷静的看了看孩子的情况,又兑上了药,给那可怜的孩子打上了一个平针。她不但打完了没走,还从医药箱中拿出提前装好的`颗粒,亲切的喂给那孩子吃:“宝宝乖,吃上药就好了,啊,乖…………”过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孩子终于有了好转,终于从喘息费力好转到能够正常呼吸。“这就好了。在给孩子吃点治咳嗽、消炎的药,过几天就好了。”邻居连忙道谢,并想拿钱给她。而她却死活不收,“一个孩子,我还要什么钱…………”最后坚持着,没收这钱。

她,就是我的母亲。

她,照亮了我的心海!

母亲,是您,让我知道什么是大爱;是您,让我知道什么是不忘本;是您,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好人!我立志,一定以你为榜样,做一个奉献于社会的好人!

在我们的生命里,母亲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最大的榜样。不管它是否美丽,是否动人,依旧年轻或已经老去,都是那个最至高无上的人。她是照亮我心海的人,更是我人生路上的那一盏明灯…………

篇2:你存在我浩瀚的心海随笔散文

一、多媒体创设了学生的感性教学情境

钱学森曾指出:直观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应用, 能有效地创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逼真地再现当时的情境, 为学生提供了对客观事物的充分感知, 在头脑中留下清晰而鲜明的表象, 丰富其硬性认识, 能对学生心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的灾难》时, 我就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世界上自然环境被人为破坏的情景:大片大片的树木森林被砍伐, 许多动物濒临灭绝, 全球出现的泥石流、沙尘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当学生们看见大片倒下的树木, 看到被泥石流摧毁的家园, 看到被沙尘笼罩的世界时, 这些大量丰富翔实的感性材料, 使得学生们身临其境。我于是利用这个时机,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进行讨论并发表看法, 深刻地感受自然环境被人为地破坏, 给我们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 从而教育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的运用, 能创造生动、逼真的情境,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参与课堂教学, 既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又创设了学生研究探讨的环境, 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感情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二、多媒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人的心理活动对某一事物有一定指向和集中。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一个兴奋中心, 外界对他的多种感官同时刺激, 而且刺激越强烈, 学生的注意力愈集中, 感知愈深刻, 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 能够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 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色彩向学生头脑中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在讲《山中避雨》时, 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两组画面, 第一组是歌王杰克逊演唱会的片段和《同一首歌》的一段集锦, 画面中现场的观众们纷纷站起来, 脸上洋溢着笑容, 随着音乐声, 情不自禁地扭唱着。能在语文课堂上看到这样激情四射的火爆场景, 学生们立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接着我又播放了当年春节联欢晚会韦唯演唱《爱的奉献》时, 素不相识的人在歌声中流泪的场景, 学生们就能意识到是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于是我顺势引入了《山中避雨》一课, 来给学生们讲述作者的一段经历。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抓住了, 他们也很容易理解文中“乐以教和”的含义。另外, 在古诗文教学时, 因其生活时代、场景的局限, 学生很难达到对其意境的领悟, 而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 能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如在讲《陋室铭》时,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我配以相关的若干幅中国国画作为课件的背景或插图, 又加上古筝曲《高山流水》;教《天净沙·秋思》一诗时, 配合以表现“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的萧瑟凄凉的秋天风景图画, 进而使学生感受“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悲苦……这一幅幅的画面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甚至连班中那些好动、坐不住的学生, 这时也摇头晃脑地在音乐声中背诵起来。

三、多媒体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却概括了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其核心就是要通过对形象的感知, 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 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 从而把握字里行间中的点点情丝。课堂上, 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启发学生的灵感, 如在教《青海湖, 梦幻般的湖》一课时, 由于身处中原地区, 学生们没有见过大海、湖泊, 很难去欣赏作者笔下的美景, 于是我利用多媒体, 在学生眼前呈现出藏青的山峦、蔚蓝的湖水、金黄的落日、草滩上悠闲的牦牛、湖中成群结队的游鱼、天空中云集飞翔的飞鸟……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再加上湖水的声响及鸟儿的鸣叫, 学生们马上被这美景深深吸引住了, 思维久久徜徉其中, 很自然地和作者的思想进行了交融。另外, 在现代诗教学时, 由于诗歌的抽象性, 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去感受意境, 而多媒体的运用, 能用直观的表象去激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如在《纸船》的教学中, 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苍茫的大海、孤独的游轮、一个站在船头眺望远方的女孩和水中浮荡的纸船等一幅幅画面, 再配上音乐和朗读, 不但加强了学生的感悟, 而且培养了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 采用多媒体教学把声、光、色结合起来, 不但能产生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而且强化了学生的直观感受, 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 并且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增强记忆力, 形成深刻的印象。

四、多媒体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只是一步步地跟随老师进行学习, 被动接受新知识。在新课程标准中, 明确强调了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加强学生的获取分析交流能力, 把课堂教学的空间真正地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更好地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者。在讲《别了, 不列颠尼亚!》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课前上网搜集查寻香港被割让时的历史背景、两国签下的相关条约, 再查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与英方的多次交涉以及香港的发展变化, 和1997年香港回归时的相关资料。在上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网上查到的信息, 相互交流, 发表评论或感想。这样, 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教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使他们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使学生产生高涨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地主动参与, 形成了优化的内部心理进程, 与优化的外部刺激相互作用, 使学生获得了有效的认知。

上一篇:游雁栖湖作文800字下一篇:院校五子棋比赛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