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竣工验收会议纪要

2024-05-13

安全竣工验收会议纪要(共11篇)

篇1:安全竣工验收会议纪要

江西江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级氢氧化锂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16年10月14日

地 点:江西江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会议室 会议主持:王荣生

参加人员: 朱晴、周静萍、喻小韡、刘玉德、龙远庆、夏侯小武 杨文军、范友富、陈芫华、胡群根、蔡志向(附签名表)记录整理:胡群根

主要内容:江西江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电池级氢氧化锂 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议定事项:

与会人员听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评价单位对该工程的设计、建设、试运行以及安全验收评价情况的汇报,查阅了有关图纸资料并进行现场查看,纪要如下(应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一、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基本情况:

本项目为10000t/a电池级氢氧化锂和3000t/a碳酸锂节能技改项目。本项目利用原有3000t/a电池级氢氧化锂和2000t/a碳酸锂生产线改建,利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增添必要的新设备,以满足新工艺的要求。转型酸化车间、酸化制浆车间、苛化车间、冷冻车间、蒸发车间、成品制配车间为利旧改造,废渣烘干系统、浸出车间等为新建,产品工艺流程主要为转型酸化、浸出洗涤、碳酸锂制配、氢氧化锂制配等工序。本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等。

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范围:

江西江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电池级氢氧化锂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新建、改造系统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三、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专家组结论性意见:

希望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中落实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中提出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江西江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电池级氢氧化锂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在修改完善后经原审专家审核合格后通过评审;现场整改合格后通过验收。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验收评价报告存在的问题

1)补充更新相关评价依据。明确评价范围,核实和完善相应的评价内容;

2)补充和完善公用及辅助工程队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分析,以及满足性评价内容;

3)补充完善项目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完善重大危险源辨识内容; 4)完善项目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检测监控措施、危害因素控制措施等符合性评价。

2、现场验收意见

1)硫酸储罐区装卸场所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喷淋洗眼设施; 2)固废仓库车辆进出口视线有盲区,易发生车辆事故; 3)物料管线介质名称、流向等标识不全; 4)专家组提出的其他意见。

五、建设单位对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严格按照“五落实”要求进行整改完善: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面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安监总办【2015】27号),确保安全生产,根据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成立由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王荣生担任组长的现场整改领导小组,根据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五落实”要求进行整改完善。

抄送:新余市、分宜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江西江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14日

篇2:安全竣工验收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15年3月11日 参会单位:

设计单位:××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公司 监理单位:××公司 施工单位:××公司 质监单位:×× 参会人员:详见会议签到表 会议内容:

一、各单位汇报

1、施工单位:

本工程于2014年5月23日正式开工,基础结构、主体结构、道路、排水等分部验收全部合格。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及设计变更,现行有关国家规范、标准及经各方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程无违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1)技术质量控制:

进场后,项目技术部门立即组织项目各施工技术人员认真仔细地阅读图纸,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施工。认真落实“三检”制,各工序层层把好质量关,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点(项)制定了有效的整改措施,使工程质量处于可控状态。

2)原材料质量控制:

第1页

共2页 所有用于本工程的原材料均按进场时间、批次进行了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书面向监理报审,经监理审批后才投入工程使用。经复检所有水泥、钢材、砂、碎石、砖等原材料全部合格。

3)检验控制:

基础、主体结构和装饰工程施工中按规范、标准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了相应的试验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施工结束后对工程实体经行了功能性试验,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技术档案资料:

本工程的技术档案资料字迹清晰、数量准确、内容真实、签字齐全、与工程同步。

2、监理单位:

对该工程我们进行了严格的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资料,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进度,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安全质量进行全程监理检查。认为该项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完成了合同和设计内容,对该工程评定为合格工程。

3、地勘单位:

该工程基础形式旋挖桩基础,选择中风化泥岩作基础持力层。全部基础均开挖至持力层,且持力层达到地勘报告提供的承载力值,并满足设计要求。埋置深度、几何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该工程评定为合格工程,同意验收。

4、设计单位:

经现场检查,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图纸、设计变更以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满足设计要求,该工程评定为合格工程,同意验收。

第2页

共2页

5、建设单位:

隐蔽工程均经相关各方检查合格后才进行下步工序施工,所有原材料均先试验后使用,实体质量良好,资料齐全,该工程评定为合格工程,同意验收。

二、沙坪坝区质监站意见

该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所有分部验收,我单位均参与监督,各个分部均合格。施工资料、建设方开工资料及竣工资料均齐全、同步、真实。参建各方对工程质量做出了评定,且意见一致。

我单位通过查看工程实体、审查工程资料,该工程符合GB50300-2013验收标准,该工程验收程序合法,同意合格。

三、结论

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观感质量等级一般,质量等级合格。验收程序有效符合规定要求,同意通过竣工预验收。

建设单位签字:(盖章)

设计单位签字:(盖章)

地勘单位签字:(盖章)

监理单位签字:(盖章)

施工单位签字:(盖章)

第3页

篇3:安全竣工验收会议纪要

项目经理在建设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大安全生产责任说明:项目经理、总监在安全生产事故中责任的大小决定了他们合理撤出的时间表, 而不是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更不应该出现“××工程主体验收结束后可撤出项目经理, 竣工验收结束后可以撤出总监”这种不切实际, 脱离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 跟施工现场安全理论相矛盾的做法。

1 目前我国的安全形势、安全状况

党中央提出:要坚持安全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健全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严格安全执法, 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等。这些“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 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明确了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正处在安全事故多发、高发和易发的阶段, 目前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有:工程坍塌事故;模板坍塌事故;机械伤害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触电等。根据对我国目前安全事故的分析, 大约总结如下: (1) 主体验收结束前的工程坍塌事故、模板坍塌事故是造成群死群伤, 影响极坏的典型事故, 但它在各类型事故死亡总人数比例中, 只占18.61%左右。 (2) 但如下各类型事故的死亡总人数比例高达75.28% (高处坠落占45.52%左右;物体打击占11.82%左右;触电占6.54%左右;机具伤害占5.87%左右;起重伤害占5.53%左右) , 从表面上看, 虽然这些几乎贯穿于建设工程从开工至竣工验收整个范围内的安全事故的影响远没有模板坍塌及工程坍塌事故的影响坏, 但它们的死亡人数是坍塌事故死亡人数的四倍还多; (3) 那种认为××工程主体验收结束后就可以将项目经理撤走, 实际上误导人们认为主体工程验收合格后在安全问题上就可以松口气了, 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是脱离现实的, 是对安全生产的错误认识; (4) 从事故发生部位的死亡人数来看, 以下部位占了大约60%左右 (洞口临边占19.2%左右;脚手架占12.66%左右;塔吊占10.06%左右;井字架与龙门吊占8.38%左右;施工机具占4.95%左右;临电占2.77%左右;外用电梯占1.17%左右) , 它们的死亡人数是坍塌事故死亡人数的三倍还多。

从以上数据的大概分析来看, 那种在安全问题上“重视主体验收前, 轻视主体验收后”的做法, 忽视了主体验收后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绝对值及众多危险源--塔吊的使用及拆除、外脚手架的使用及拆除、人货电梯的使用及拆除、临电的使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等。因此, 主体验收后的安全问题根本就不可能让你放心, 尤其是主体验收后的前期、中期, 我们更应该重视安全生产, 那种在主体验收后将“项目经理”撤走, 是合情还是合理?笔者认为既不合情, 也不合理, 更不合法。在这个问题上,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中第5.2.2条规定:“项目经理只宜担任一个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 当其负责管理的施工项目临近竣工阶段且经建设单位同意, 可以兼任一个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 这条规定是切合实际的, 是很值得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一些人员去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的。

2 我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的大致状况

到2012年止, 我国的注册监理工程师约12.857万人, 一级注册建造师约22.341万人, 二级注册建造师约26.4981万人, 两者之间的比例为: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1:3.8。我国总体情况如此, 就局部发达地区而言, 监理工程师的情况也很不乐观:北京市 (注册监理工程师9582人, 仅一级建造师18826人, 两者比例约为1:2) ;上海市 (注册监理工程师5969人, 仅一级建造师11912人, 两者比例约为1:2) ;江苏省 (注册监理工程师11896人, 仅一级建造师22799人, 两者比例约为1:2) , 其中, 二级建造师的人数比一级建造师还多。

面对两者数量之间的巨大差距, 我们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思考怎样大致平衡两者之间的正确比例关系, 因为从理论上来讲, 大致合理的比例是最理想的, 比例的失调, 尤其是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说明我们的相关制度, 相关政策值得商榷, 至少应该进行调整, 从而让监理行业回到正常的轨道。

那种提前撤出项目经理的做法是很不合理的, 笔者不奢望提前撤出总监, 但从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角度考虑, 项目经理和总监同时撤出是比较合理的, 项目经理先于总监撤出的做法是极不应该的, 难道注册建造师比注册监理工程师还要紧缺?难道总监的安全责任比施工方项目经理的安全责任还大等等?非也。这种做法间接增加了监理的工作量, 也进一步将安全责任的重心向监理一方倾斜, 项目经理撤出后, 现场的安全状况是可想而知的, 在此情况下,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项目经理与总监之间安全责任大小的划分是我们监理人员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项目经理已经撤走又不在现场, 这样额外增加了总监在安全监理方面的工作量, 也进一步将安全责任的重心向总监一方倾斜, 这在安全问题上又进一步压缩了监理有限的生存空间, 长此下去, 对中国的建筑业是有害无益的。

按照相关规定, 注册监理工程师才具备总监的资格, 建造师才具备项目经理的资格。现在监理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报考注册监理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少, 企业具备总监资格的人员严重不足, 监理人员的总体水平一年不如一年, 而且人员紧缺, 这些问题在最近几年已经困扰着几乎所有监理企业, 加上最近几年监理在安全问题上的无错担责, 无责受过, 导致不少优秀监理人才流失。

3 项目经理、总监在安全事故中责任的大小决定了两者撤出的时间表, 决定了两者到位的重要性, 而不是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中, 第5.2.1 条明确规定:

项目经理应根据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的范围、时间和内容, 对施工项目自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 实施全过程、全面管理。第5.2.2条又明确规定:项目经理只宜担任一个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 当其负责管理的施工项目临近竣工阶段且经建设单位同意, 可以兼任一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这些规定加上项目经理在建设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大安全责任, 说明项目经理对施工项目自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 实施全过程、全面管理, 并只宜担任一个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等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 部分地方的相关职能部门为什么不顾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整出一个“××工程主体验收结束后可撤出项目经理, 竣工验收结束后可撤出总监”这一颠倒主次矛盾的“规定”, 难道项目经理的安全责任不够大, 可以提前撤出并兼任第二个项目的项目经理;难道总监的安全责任比项目经理还大, 非要竣工验收结束后方可撤出。

本来两者撤出时间的先后不是什么本质的东西, 它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但透过这一表面现象, 我们不难看出这一“规定”背后存在的实质性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1) 弱化了项目经理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大安全责任; (2) 更加助长了目前项目经理严重不到位的歪风; (3) 误导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理解; (4) 增加了监理的安全工作量, 进一步强化了监理在安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5) 在安全责任压得监理喘不过气的现实环境下, 进一步压缩了监理的生存空间; (6) ××工程主体验收结束后, 虽然不会发生像模板坍塌事故那样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但发生安全事故的比例、死亡人员的绝对数量并不比主体验收前的少; (7) 这一规定使得项目经理不到位的问题“合法化”, 项目经理不到位的混乱局面是可想而知的, 进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所占的比例是很高的, 这些血的教训应该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 (8) 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轻视主体验收结束后现场的安全生产是最可怕的, 这对目前我国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是有害无益的。

4 项目经理在工程安全事故中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义务与项目经理先于总监撤出和项目经理不到位的做法是极其矛盾的

部分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同意或者默许提前撤走项目经理, 让我们监理同仁苦不堪言, 作为监理, 我们觉得“战斗没有结束, 项目经理和总监都应该在第一线指挥”。试想:项目经理不到位的现场还是施工现场吗?项目经理不到位时监理能亲自去指挥施工单位的现场安全生产工作吗?监理能指挥得动吗?失去项目经理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混乱的, 是严重打折的, 监理着急也无济于事。部分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这一决定, 使得项目经理不到位的问题“合法化”, 这是建筑安全事故问题在管理制度上的一大缺失, 项目经理的工作特点及项目经理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义务不是监理能替代的。

笔者分析了几十起2006年~2008年国内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 有近30%以上的安全事故案例中项目经理不到位, 现场安全工作缺失, 安全管理混乱, 但在责任追究时, 没有一起是对监理免责的, 即使监理没有发出错误的指令, 监理仍有以下责任: (1) 对施工单位存在的安全问题没有坚决制止; (2) 监理单位对总包单位的资料审查不严; (3) 有的项目经理不在现场, 出了安全问题时称监理未履行职责, 没有向施工单位提出相关安全技术措施要求, 没有制止施工单位的严重违章作业行为等等。总之, 施工单位的所有责任, 建设单位的所有违规问题, 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等等, 监理都能沾上边。

5 部分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安全理念, 监管水平, 以及在处理施工、监理、业主三方的安全责任时, 表现出来的是否公正、公平, 直接影响着监理业的发展进程。

从目前来看, 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监理在认识上的偏差不但没有缩少, 而且有的地方有越演越烈的迹象。有些地方的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缺乏对监理及其它责任主体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1) 有些地方的项目经理在主体验收结束后就可以撤出, 而总监要在竣工验收结束后方可撤出; (2) 有的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 面对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不到位、建设单位的违规操作、现场存在的所有问题、甚至连施工企业的资料问题等等, 都认为是监理监督不到位造成的, 这种有失公平的做法严重阻碍了监理业的正常发展。现在的施工企业, 项目经理不到位的现状令人担忧, 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检查时项目经理出来照个面, 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检查完后项目经理就走人; (3) 目前监理企业面临的人员萎缩问题, 不是监理企业自身造成的, 也不是监理企业能自己解决的, 从根源上讲, 是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监理行业的体制存在问题, 对监理行业的制度上存在问题, 对监理行业的定位存在问题而造成的; (4) 在安全问题上, 施工现场安全是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的, 监理只对自己的错误指令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目前普遍存在监理无错担责, 代人受过的现象; (5) 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疏于对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以及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最关键的是疏于对建设单位相关责任的追究; (6) 自我国建设监理行业诞生之初, 行业定位问题就是一个深深困扰我国监理行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设立之初, 政府为建设监理行业划分了两个层次:即政府监理和社会监理;并设置了双重任务:为业主提供建设领域的咨询管理服务, 为政府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虽然, 在建设监理行业发展的进程中, 政府监理的职能和管理权限逐渐由政府直属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部门承担, 但是, 相关责任却并没有从监理行业和企业免除, 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仍然要承担很大的不应该承担责任。 (7) 监理企业面临“一仆二主”的问题, 一方面, 政府要监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尤其是严重困扰监理行业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 业主强调监理企业必须全心全意为业主服务。然而, 两个“主人”的意见有的时侯是不一致, 这可难为“仆人”了。

篇4:安全竣工验收会议纪要

一、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对象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

二、建设单位应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报告及申请表;

2.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

3.安全预评价报告书;

4.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

5.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注: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还需提交设立审查批准文件。

三、申请办理的程序和期限

1.按照分級管理的要求,由所辖安监部门负责统一受理和审查;

2.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依法在30日内审查完毕;

3.经审查同意的,以书面形式批复;不同意的,说明理由,并以书面形式答复。

四、法律法规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国家局17号令),《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局18号令),《福建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等。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一、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对象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

二、建设单位应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验收申请报告及申请表;

2.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合格及设计修改的有关条件、资料;

3.主要安全设施、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报告;

4.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材料;

5.施工期间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他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有关资料;

6.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资格的有关资料;

7.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书;

8.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注: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提交的材料:上述材料的第1.2.6.7.8项及安全卫生设施完成情况、各生产系统安全保障设施安全可行性评价资料、在试运转期间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三、申请办理的程序和期限

1.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由所辖安监部门负责统一受理和验收;

2.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依法组织相关部门在30日内验收完毕;

3.经验收后,签署合格或者不合格的意见,并以书面形式答复。

四、法律法规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国家局17号令),《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局18号令),《福建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等。

篇5:竣工验收会议纪要

竣工验收会会议纪要

时间:2012年02月28日上午09:00

地点:天豪金属门窗加工基地现场会议室

参加单位及人员:(后附签到表)

质 监 站:重庆市渝北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张茂慧吴非 建设单位:重庆天豪门窗有限公司舒丰云

监理单位:重庆佳兴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何大全陈伦设计单位:重庆合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柴正

勘察单位:重庆奥科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孙文兵

施工单位:重庆大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李中心王颖宏陈怡

杨顺莉袁玉国

主 持 人:舒丰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与会各方人员对实地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由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单位进行质量评估,形成工程验收意见如下:

施工单位:

一、已按设计文件和工程承包合同完成约定工作内容。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二、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基本与施工同步进行,质量保证资料基本齐全,已经由重庆建设档案馆检查并验收合格。

三、民工工资已按规定支付完成。

四、各分部验收合格,预验收提出的问题已整改,结构安全,同意验收为合格工程。

监理单位: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报验、隐蔽、各分部验收已由我方组织验收,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均达到预期目标。预备验收会中提出需要整改的问题已在现场监理监督下全部整改完毕。施工过程中无违反强条规定,同意本工程验收为合格工程。

设计单位:

按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结构安全,同意竣工验收为合格工程。勘察单位:

本工程地基稳定,基础和主体结构均参加验收,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同意验收为合格工程。

建设单位:

各专项验收已通过,档案验收为合格,汇总参建各方意见:验收小组同意该工程竣工验收,无违反强条的规定,预验收提出的问题已整改,同意验收为合格工程。

质监单位:

建设工程验收组成员到位齐全,设计、地勘有委托,会议议程符合要求,各参建单位均对工程和自己的工作作了如实的评价,验收程序符合要求,验收小组意见一致,同意验收组的意见:验收为合格工程。在验收后应注意以下问题:

1、按有关规定进行备案;

2、建设单位不能随意增加荷载和改变使用功能。

3、施工单位履行好保修义务。

重庆天豪门窗有限公司重庆佳兴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项目总监:

重庆合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奥科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重庆大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篇6:竣工验收会议纪要

时间:xxx

地点:xxx

会议内容:xxx

参加人员:

xxx有限公司

xxx

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xxx

xxx设计有限公司

xxx

xxx监理有限公司

xxx

xxx公司

xxx

主持人:xxx

一、xxx首先介绍参加会议的各单位人员,xxx监督站审查到会参加验收人员资格,结论是资格合格;xxx介绍了xxx工程概况;施工单位代表汇报了竣工自评报告,结论是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自评合格;监理单位代表汇报竣工验收监理评估报告,结论是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同意竣工验收;勘查单位代表汇报竣工质量检查报告(合格证明书),结论是质量检查验收合格;设计单位代表汇报质量检 1

查报告(合格证明书),结论是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同意竣工验收;建设单位代表对各单位进行了评价并同意竣工验收。

二、验收分三个小组,即土建组、水电组、资料组,分别对实体、资料进行检查验收,结论是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验收合格。

三、征求各单位对以上评估和检查报告及对实体、资料检查结论是否有意见,各单位都无意见。综合结论是该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验收合格。

验收单位: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xxx设计有限公司

xxx监理有限公司

xxx有限公司

xxx有限公司

xxx有限公司

篇7:竣工验收会议纪要

工程竣工验收 会议纪要

浙江怡园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2015年2月 10日

竣工验收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15年2月10日 会议地点:施工单位办公室

会议由代建单位主持,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监理单位介绍各参验单位及其人员,说明验收程序。

1、参加验收单位:

建设单位: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居建设管理中心 代建单位:地下发展控制中心

设计单位:佳境建筑设计院 江南建筑设计院 监理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怡园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2、会议内容:

1.1、市政绿化分部工程已初验收合格; 1.2、对现场存在问题进行汇报总结; 1.3、单位工程竣工资料抓紧汇总签字盖章;

二、施工单位分别介绍工程概况和施工情况及工程质量的自评意见

施工单位详细介绍了工程的概况,汇报了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情况,对工程材料的抽样送检和各分部、分项的检验批进行了汇总,并汇报了对建筑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试验结果。质量自评为合格。

三、监理单位介绍监理工作情况及对工程质量的评估意见。监理单位对本工程做了验收评价,认为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按照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和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基本完成了合同约定内容及相应变更工作的施工。根据各分项、分部的验收结论及监理实测结果,本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的要

求,具备了初验条件。

四、参会全体成员分组到现场实地察看工程情况后对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建设、设计、代建及监理单位代表对工程初验收发表了各自的验收意见,针对市政工程的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提出的主要问题如下。

1、建设单位提出的主要问题:

①、现场已完成种植的乔灌木部分树种数量及种植位置与原施工图有所偏差

②、部分色块种植密度过低需及时补种

③、现场种植土壤中的碎石块及杂草未及时清理干净、草坪稀疏长势不均匀

④、碎拼留缝过大,大理石自然面铺装区块石材隆起幅度过大存在安全隐患

⑤、园路转角及与主道路交接处侧石边缘未做倒角处理 ⑥、鹅卵石路面存在浮石现象需及时加固维护

⑦、现场配套管线及市政雨污水检查井与周围绿化及道路标高有所偏差,影响其使用功能及美观效果

⑧、汀步及园路周边部分区块存在土壤流失现象需及时回填到位

⑨、28#南侧因原有围墙未拆除而未能按图完成施工区块需在节后尽快完成施工

⑩、南侧围墙及道路甩项部分清单需及时完善并加盖施工单位公章

2、设计单位提出的主要问题: ①、对现场未完成施工部分及成品的损坏需及时进行施工和修

补处理

②、原施工图中留白部分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沟通尽早完成 ③、对部分道路雨水口及绿化区域内的雨水口标高需调整至最适标高

④、电缆穿管埋设深度需达到相关规范要求

3、代建单位提出的主要问题: ①、对于现场存在安全隐患部分需及时整改到位

②、施工区域内的建筑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完毕后报与监理单位确认并拍摄影像资料保存

③、竣工资料及时补缺完善并报监理单位审核

④、34#楼东侧地下室入口处加设排水沟或排水井需及时完成施工

⑤、因受雨水天气影响未能完成施工部分需按保证书承诺时间及时完成

4、监理单位提出的主要问题: ①、竣工资料需及时补缺到位

②、现场未完成施工部分需及时完成施工 ③、存在安全隐患部分需及时处理到位

建设单位负责人(签章):

代建单位负责人(签章):

设计单位负责人(签章):

监理单位负责人(签章): 施工单位负责人(签章):

浙江怡园环境建设有限公司2015年2月10日

篇8:工程竣工验收文件概述

工程竣工验收是指建设工程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的规定完成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建设单位已取得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或其委托机构) 出具的工程施工质量、消防、规划、环保、城建等验收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后, 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并编制完成《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2 工程概况表

施工许可证

工程竣工总结

工程竣工验收申请表

单位 (子单位)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单位 (子单位) 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单位 (子单位) 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勘察文件质量检查报告

设计文件质量检查报告

监理单位的质量评估报告

单位 (子单位单) 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结构验收备案表

建筑分户验收汇总表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竣工验收备案表

房屋工程质量保修书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书

住宅质量保证书 (商品住宅)

建筑工程档案验收合格证

规划验收合格证

房地产登记测绘成果报告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记录册

环保验收 (仅限于工业厂房)

人防工程建设 (合格) 证明书

防雷设施检测报告

消防验收证明书

燃气工程验收文件

智能化建筑验收证明书

水质检验报告

电梯验收检验报告

其它专项验收证明

工程决 (结) 算书

3 单位工程验收通知书

由建设单位加盖公章,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项目主监员签名, 并要求详细填写参建各方验收人员名单, 其中包括建设 (监理) 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人员。

4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

(1) 由建设单位交施工单位填写, 并经各负责主体 (建设、监理、勘测、设计、施工单位) 签字加盖法人单位公章后, 送质监站审核通过后, 提交一份至备案部门。

(2) 验收意见一栏, 须说明内容包括:该工程是否已按设计和合同要求施工完毕, 各系统的使用功能是否已运行正常, 并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是否均已处理完毕, 现场是否发现结构和使用功能方面的隐患, 参验人员是否一致同意验收, 工程技术档案、资料是否齐全等情况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

5 整改通知书

上面要求记录质量监督站责令整改问题的书面整改记录, 系指工程是否存有不涉及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其他一般质量问题, 是否已整改完毕。

6 整改完成报告书

要求详细记录整改完成情况, 并由建设方签字加盖公章、主监员确认整改完成情况, 若在工程验收过程中, 未有整改内容, 也需要业主 (监理) 单位、签字盖章确认。

7 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

(1) 监理单位在工程竣工预验收后, 施工单位整改完毕, 由总监理工程师填写。

(2) 质量评估意见一栏: (1) 项目监理部是否已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监理合同、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对该工程进行了全面监理。 (2) 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 主体工程 (含网架、幕墙、干挂石材、地下结构、钢结构等) 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4) 水、电、暖通等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是否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3) 明确评定工程质量等级。质量站出具的工程竣工验收内部函件。

8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

(1) 由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签定。

(2) 工程保修项目一栏:除六项保修项目外, 其他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增加, 如国家有关法规需增加新项目的, 应补充齐全。

(3) 最低保修期限一栏:一律用中文大写, 最低保修期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期限。

9 其他文件资料

(1) 提供由国家认证的检测部门出具的功能性试验检测报告。2.规划部门认可文件, 通常要求提供工程规划许可证 (复印件) , 但须提供原件验证, 复印件加该建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何处。

(2) 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 提供复印件, 提交原件验证, 复印件加该建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何处。

(3) 公安消防部门认可文件, 设计有消防要求的提供原件, 即“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4) 环保部门认可文件, 设计有环保要求的提供原件, 即我市环保局出具的“苏州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5)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 根据有关规定提供原件。

(6) 建设工程档案专项验收意见书, 即由城建档案馆提供的“建设工程档案资料接收联系单” (原件) 。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

摘要: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是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 是建设投资成果转入生产或使用的标志, 也是全面考核投资效益、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属于工程档案的范畴。工程档案是指从工程项目提出、立项、审批, 勘察设计、生产准备、施工、监理、验收等工程建设及工程管理过程形成并应归档保存的文字、表格、声像, 图纸等各种载体材料, 它是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工程,文件,竣工验收

参考文献

[1]郑少瑛, 周东明, 王力强.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2]郑少瑛, 周东明, 周少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篇9:安全竣工验收会议纪要

关键词:环保竣工验收 风险防范 管理检查 应急预案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风险防范与安全管理检查是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部要求一切具有环境风险的建设单位环评必须加入环境风险评价的章节,在验收时,须检查环评指出的风险防范措施是否真实落实,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

周生贤部长指出:我国已经步入环境事件高发期,并呈现复杂性、突发性、难以预见性的特性。据统计,2004~2011年我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占42.2%;2013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多达712起,因此,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和验收时,必须要求企业针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分析与排查,做好突发事故应急预案,防止可能发生的各类污染事故,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污染事故有充分和正确应对准备。然而,由于可操作性不强、重视程度不够,验收过程中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检查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防范作用。本人一直从事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工作,并负责了多项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本文探讨了如何切实开展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检查。

1 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检查现状分析

1.1 重视程度低

根据《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0]38号),环境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检查只是罗列在“环境管理检查”一节。实际验收中侧重于环保设施是否可行、污染物是否达标、总量是否达标等,而对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检查只是一笔带过,很多是照搬环评,环保管理部门侧重于是否存在应急预案,对细节把关不严,导致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检查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应用的作用。鉴于近年来突发的环境事件,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时须把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检查作为独立的篇章,对存在的风险源及防范措施逐项落实。

1.2 缺少标准或技术规范、可操作性低

目前验收过程中对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检查主要是依据环评,依照环评提出的风险源及防范措施去核查,然而因为缺少标准和技术规范,实际工作中只能凭主观经验去判断,无法进行量化评估。例如检查中只是简单确认应急池、事故池、围堰等存在,忽略其大小、管道等,还有企业已制定应急预案,而对应急预案的内容、可行性并无相关的评价依据与标准。建议尽快制定风险防范及安全管理检查的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和难执行的问题。

2 开展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检查

2.1 明确风险企业

根据《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0]38号)的规定,对存在环境风险的项目,应增加环境分析防范分析与检查内容。我国GB18218-2009中把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化学品定为危险品,一切使用危险品为原材料、辅料从事生产,加工生产的产品、副产品、中间体中有危险品的都归属于风险企业。按2011年12月1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把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列为危险化学品。凡是在生产中使用或产品中含具有这些性质的企业都应列为风险企业。

在对风险企业环保验收时,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对环评指出的风险防范措施是否真实落实,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

2.2 环境风险检查

环境风险检查是环境风险及其管理要求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这些问题及相关要求开展检查工作,以期达到了解建设单位在风险防范工作方面是否达到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的要求,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提供技术依据。首先明确风险源,以陶瓷厂为例,风险源有煤气发生站、焦油及含酚废水的贮存池等。根据风险源的位置、规模及环境风险物质,检查水、大气和其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应急物资、设备、材料的设置及准备情况;检查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的保障,相关规则制定、组织机构及人员构成。对没有落实环评及其批复要求的要明确要求建设单位整改,并在报告中加以说明。

2.3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建立突发性环境应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就能迅速调取污染事故的预案材料,指导应急工作人员迅速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品的企业事业单位,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验收过程中,首先检查应急预案的编制单位。建设单位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实际工作中,部分建设单位自行编制应急预案,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应急预案多是照抄照搬别的公司的应急预案,甚至在预案中出现别的公司名字。应急预案必须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编制,通过专家评审并在县级以上环保主管部门备案。第二,核实应急预案的内容。一个完整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部分:

(一)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等;

(二)本单位的概况、周边环境状况、环境敏感点等;

(三)本单位的环境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

(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或者现场指挥机构、环境应急专家组等;

(五)预防与预警机制,包括应急准备措施、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预警分级指标、预警发布或者解除程序、预警相应措施等;

(六)应急处置,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指挥与协调、信息发布、应急终止等程序和措施;

(七)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等;

(八)应急保障,包括人力资源保障、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通信保障、科技支撑等;

(九)监督管理,包括应急预案演练、宣教培训、责任与奖惩等;

(十)附件,包括相关单位和人员通讯录、标准化格式文本、工作流程图、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

第三,检查预案中的应急物资。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企业按照要求制定了应急预案,而对应急预案中提到的应急物资没有落实,应急预案成了摆设。验收时要根据应急预案,对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存放位置、责任人等仔细检查,确保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时有应急物资可用。第四,检查应急预案的可行性。部分应急预案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可操作性差。

2.4 开展风险防范及安全管理检查工作的思路

首先明确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政策、环评及其批复的有关要求,然后根据具体企业,检查风险源是什么,风险防范措施是什么,如何保证风险防范措施能够落实,谁负责,应急预案是否合理可行。按照这个思路进行逐项检查,对任何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并在报告中详细说明。

3 结语

篇10:竣工验收会议纪要

竣工验收会议纪要

时间:2012年4月6日 下午15:36

地点:项目部办公室

参加单位:

建设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建龙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兴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恒佳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市设计院

本工程验收人员名单详见会议签到表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施工内容包括一碗水转盘和工业园区转盘的拆除、道路工程、人行道、渠化岛、防撞墩设施等内容。

1、防撞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部分为C30钢筋砼,防撞

墙部分为C40钢筋砼。砼均使用重庆华夏建工(集团)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的商品砼,钢筋均使用达钢等知名大厂供应的合格钢筋,原材料按规定报送相关检测所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合格。

2、道路施工因施工区域车流量大,地下管网复杂,建设单位

给与大力支持和协调,保证了工程顺利开展。道路为250mm后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200mm厚6﹪水泥稳定级

配碎石底基层、60mm厚改性沥青砼AC-20下面层、50mm厚普通沥青砼AC-16中面层、40mm厚改性沥青马蹄脂混合料SMA13面层。以上原材料及各分部分项工序检测均由相关检测公司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合格。

二、验收过程中各单位提出需整改内容如下:

1、路面结合处,需整改道路平整度。

2、过水口堵塞,需整改掏空。

3、工业园区转盘井盖标识整改。

三、会议主要内容

2012年4月6日下午15:36分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一碗水转盘和工业园区转盘渠化岛、防撞墩、道路等分部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在验收的过程中各项资料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验收,检查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及验收标准规定。会议认为,业主能严格按照有关基建程序的要求进行运作,认真执行工程建设“五制”,项目建设全过程依法合规,验收资料基本齐全,工程施工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具备完工验收条件,同意予以验收。我司已按合同要求完成合同范围类

所有工作内容。

重庆兴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篇11:竣工验收 会议纪要

工程名称:熠鑫码头配套综合楼A区主持人:谭振华 会议时间:2011年11月3日

会议地点:施工单位项目部

参会人员:建设单位:唐生桥

施工单位:蒋永全

监理单位:谭震华姚嗣鸿于丽珠余荣

宏图设计院:沙玉刚

扬州大学:胡以洋

会议议题:竣工验收会 会议安排:

首先对验收小组人员进行介绍,然后对工程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介绍,再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质量汇报和质量评估,然后进行实地质量检查,最后作工程验收总结。

一、建设单位进行工程介绍和验收意见汇报:

1.工程验收之前已经我方会同监理、施工方进行了预验收,目前发现的楼梯、钢门窗的问题已经进行了整改和落实。

2.对工程的概况进行介绍:

本工程A区工程面积为19801㎡,为框架结构,带地下室车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建筑结构安全等经济为二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15g,抗震构造设施为8度。本工程为地下车库,标准层四层,局部六层框架结构;基础采用C35防水混凝土浇筑、主体-0.05以上结构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基础墙用MU15粉煤灰砖M5水泥砂浆砌筑,主体砌体工程外墙采用沙加气砌块砌筑,内墙采用灰加气砌块砌筑。

3.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包括规划许可证、招标、监理合同、施工合同的签定情况、施工许可证等。

4.各分部、分项评定合格。

5.本工程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6.工程归档资料资料已经在竣工验收前进行了验收,验收合格。

7.环保、消防等各部门,竣工验收前已经进行了验收,验收合格。

二、施工单位竣工质量验收进行汇报:

详见竣工质量验收报告。

三、监理单位对监理工作进行工作总结并对竣工质量进行评估:

详见监理工作工作总结和竣工质量监理评估报告。

四、实地质量检查情况:

1、设计单位意见:由于本工程根据原房结构,车棚层走廊净高不足,并比较狭小,需要下部其他工程吸取教训。

2、建设单位:

1)质量基本达到要求,但是细部需要处理。

2)个别粉刷面需要处理。

3)水电观感质量比较理想。

4)施工单位对预验收的问题整改的比较理想。

5)评估报告砌体子分部介绍的不够全面,混凝土试块报告无最低强度,且数据不全。

6)塑钢门窗窗台玻璃胶需要进行处理。

7)栏杆油漆粗糙,需要进行处理。

8)钢窗玻璃油膏质量不好,重新要求换掉。

3、施工方、监理方评定该工程为合格,并虚心接受各方专家的验收意见

4、质量监督站:

1)安装工程根据现场验收的情况比较理想。

2)屋面上人孔风钩的设置位置不好,踢脚线观感不是很理想。

3)出入口雨棚波纹瓦设计不好,容易掉落伤人。

4)局部楼地面有起砂现象,要检查处理。

5)金属门窗油漆较差,透底等现象存在,需要处理。

6)建议卫生间大便管进行封口,防止垃圾掉落和异味出来。

最后由业主进行竣工验收总结,本工程施工质量比较好,工程评定为合格。针对质量监督站专家提出的问题要求施工方落实处理。

记录整理:余荣日期:2011年11月3日

上一篇:怎么描写动物下一篇:工作总结暨年度表彰大会开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