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爱情诗我爱你

2024-05-10

普希金爱情诗我爱你(精选10篇)

篇1:普希金爱情诗我爱你

普希金爱情诗我爱你

《我曾经爱过你》可谓是普希金的爱情诗中的经典,诗中充满热烈、充满激情。

我曾经爱过你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象我爱你一样。

《我曾经爱过你》。如果说普希金早期的爱情诗充满热烈、充满激情,在诗人的后期作品中,很少再有这种暴风雨似的热情,更多是一种对爱情成熟的柔情,一种相思的痛苦、回忆的甜蜜、嫉妒的折磨、绝望中的倾诉。写的感人肺腑,读者读来久久停留文字之外的`情景想象。诗人的无私而深入灵魂的爱,让人感动的同时也更加体会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崇高品质。比如这首写于1829年(此时诗人已经30岁)的《我曾经爱过你》:

“我爱过您;也许,我心中……/爱情还没有完全消退;/但愿它不再扰乱您吧,/我丝毫不想使您伤悲。/我曾爱过您,默默而无望,/受尽羞怯、嫉妒的折磨;/我爱您是那样真诚、温柔,/愿上帝保佑你/愿别人爱您也能够像我。”

这里,爱情是建立在爱慕对象幸福的基础上的一种高尚的情感,他已经远远超脱了世俗男女之间的爱,它洋溢着真诚和柔情的温馨,又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毫无希望得到回报的倾诉中处处流淌着诗人的忧郁的柔情。别林斯基曾指出,“普希金的忧郁决不是温柔脆弱的心灵的甜蜜的哀愁,不是的。它永远是一颗坚强有力的心灵的忧郁。”优美而忧郁,给人悲伤却不给人绝望,他的忧郁是一种艺术风格,一种诗意的情调。它主要是一种美学的或者说一种审美的效果。换句话说,生活中的忧郁在普希金情感的熔炉中经受冶炼以后成为一种美。它远高于那种具体的、世俗的忧愁和哀伤。而且,它唤起的也不仅仅是忧郁,而是思索、力量和美感。像这样充满柔情和无私精神以及人道情感的爱情诗,任何时代都不会失去它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作用。

普希金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历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青铜骑士”。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出生于贵族家庭,童年开始写诗,在沙皇政府专为培养贵族子弟而设立的皇村高等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受到当时进步的十二月党人及一些进步思想家的影响。后来发表的不少诗作抨击农奴制度,歌颂自由与进步。普希金的主要作品除了诗歌以外,主要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历史纪实语的创始人,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等。普希金在创作活动上备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布置的决斗中遇害。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深刻。

篇2:普希金爱情诗我爱你

瞧她一眼——就会了解爱的情感。

啊,心灵如果已经变得冰冷严寒,

瞧她一眼——就会重新萌发爱恋。

1817-1820

篇3:普希金爱情诗我爱你

普希金的诗歌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很多翻译家对其进行了翻译创作, 在中国被广为传诵的抒情诗有:《我曾经爱过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致凯恩》、《致大海》等。诗人在自己的诗中抒发着对生活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对自由的渴望。从诗人的作品中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诗人的各种情感:快乐、忧伤、失落、彷徨等, 但是最能触动心灵的却是他诗歌中饱含着的那种对自由锲而不舍的追求, 阴暗日子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感染我们的是那种跳动在诗行里的源自于生命本身的快乐与忧伤, 这也是普希金诗歌深受大众喜爱, 被久久传诵的原因之一。本文将就普希金歌咏自然的诗歌中最能打动读者情感的两个元素——快乐与忧伤, 做一次探访与赏析。

一、春之欢乐, 生命的赞歌

普希金的作品中有很多优美的自然颂歌, 春夏秋冬在诗人的笔下美妙地轮转, 四季的美丽在作者的诗篇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从幼年时起, 普希金就酷爱着诗歌, 大自然的美景在他的心里是流淌着的音乐, 一草一木都是美景, 都是有思想的生灵。在长篇诗体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 (《ЕвгенийОнегин》) 中, 诗人这样描写春天的来临:

这是一首“春的欢乐颂”, 春天是大自然最美的季节, 也永远都是诗人笔下的颂歌。春天是美丽的, 春天更是欢乐的。融化的雪水从山岗上流下, 奔腾着、跳跃着, 带着春天快乐的节奏, 这是春天的脚步;“大自然从梦中露出纯真的笑脸”——是快乐的;“天空湛蓝闪亮”, 让人心情愉悦——是快乐的;明净的森林透出爽人的绿意——是快乐的;蜜蜂唱着歌开始领取大自然的馈赠, 山谷穿上了花衣, 鸟儿、夜莺开始歌唱, 所有这一切都是快乐的。这是一幅有声有色的自然画面, 是一部大自然的交响曲, 是一首春天的欢乐颂!诗中的快乐通过声音和节奏得到了最完美的传达, 这声音是极具感染力的, 读着这首诗, 无论是多么寂寞无聊的时刻, 我们的心都会随着大自然的节奏一起跳跃, 一起欢欣。诗人将大自然的美景留在了笔下, 将万物复苏时的欢欣快乐永远留给了世人。

二、几许落寞, 几多秋凉

秋天是普希金最钟爱的季节, 诗人的许多创作都是在秋天完成的。秋天是诗人心中的自然女神, 她华丽而宁静, 宁静中蕴含着热情, 诗人对她从来不吝笔墨, 写出了许多讴歌秋天的抒情诗, 献给自己心中的这位自然女神。在《叶甫根尼·奥涅金》中有这样一段对秋的描述:

这是一首极富视觉效果的小诗。诗中从天空到大地, 再到身旁, 视觉空间变换的笔触, 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秋意阑珊的立体空间。描绘天空, 诗人用了дышало, “天空散着秋凉”, 天高、云淡, 失去了夏日的碧蓝, 天空似乎更加高远, 多了几分凉意;写阳光, 作者用了блистало, 太阳也不再像夏日那样光芒四射, 似乎离大地远了许多;森林不再浓密, 阵阵秋风带走落叶, 森林宛若脱去了华丽的外衣, 也失去了绿荫浓郁时的神秘, 此行中, 诗人用обнажалась进行了动态描写;写秋雾, 作者用了一个ложился, 将秋天多雾的特点一笔点出;南飞的大雁最能表现出深秋的意境, 寥寥的几个词Гусейкрикливыхкараван/Тянулсякюгу就将大雁的声音、动作等呈现在读者眼前, 宛若一部短片将大雁排队南飞、留下离别歌声的场景放映出来。此时, 诗人将目光从天空和大地收回, 似有所悟:哦, 十一月已经来到了, 又一个寂寞漫长的冬天即将开始了。

作者在这首诗中, 虽用词简练, 却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秋天的动态油画:雁鸣声声, 雁阵长长, 几许落寞, 几多秋凉。诗人钟爱秋天, 其中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秋日的萧瑟正应和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三、冬的魅力, 心的徜徉

俄罗斯漫长的冬季给了俄罗斯人粗犷豪放而又坚强的性格。在俄罗斯人的眼中, 冬天充满着无限的魅力。冬天也是普希金笔下的迷人季节。在《冬之路》这首诗中, 作者这样描写一次冬日里孤独的远行: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俄罗斯一幅冬天的油画:有雾的夜晚, 月亮像是一盏昏暗的灯, 遥挂在天边, 时隐时现地照着大地。一辆三只猎犬拉着的雪橇滑行在白雪覆盖的路上, 单调的铃声像是一首催眠曲在寂寥的大地上传出很远, 更令人萌生倦意。车夫也耐不住旅途的寂寞, 放开喉咙唱起了歌, 歌声让人感到无比亲切:它时而豪放, 时而低回, 有欢乐、有忧伤, 这多愁善感的歌声触动着旅人的孤寂之心。但即使有歌声相伴也消除不了旅途的寂寞。原野上还是无尽的荒凉, 没有灯火, 也不见村舍, 杳无人迹, 只有一个个路标从身旁闪过, 只有这白雪覆盖的长路遥无尽头。

这首诗写出了旅途的寂寞和人在旅途的心情。冬天是寒冷的, 荒凉与寂寞更浓化了这种气氛。但是再艰苦的环境也阻挡不了人们对幸福的憧憬。旅途的荒凉寂寞更衬托出内心画面的温馨, 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诗歌的生动之处就在于, 当我们读完全诗后, 诗中描述的画面在眼前久久挥之不去, 似乎我们也正身在旅途, 心在旅途……

普希金的季节诗具有摄人心魄的魅力, 宛若一首首歌咏大自然的浪漫曲, 美丽整洁的语言, 明快的节奏极具感染力, 在他的诗中, 我们读着大自然的美丽, 感受着作者的心情, 在不知不觉中与诗人产生共鸣, 与他一同欢乐着、忧伤着、憧憬着、向往着……

参考文献

[1]、Золотые строфы:Стихи русских поэтов.Сост.Светотон.---М.:СВЕТОТОН, 1999;

篇4:最后一首爱情诗

他决定把超过30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捐赠给梅林达慈善基金会。他知道,这可能是自己一生最美好的一个决策。这个念头令他心灵震颤,像一曲轻盈的牧歌,环绕在他因年老而滞重的双脚。

在财富帝王的生活中,总有某个时刻,在为征服的疆域宽广辽阔而得意自豪之后,空虚将会袭来,带着寒秋夜雨的味道。这个时刻的他,发现人们直孜孜以求的功名与财富,竭尽心力构建的完美帝国,不过是一个既无止境又无形状的废墟,有着注定要在某个时刻坍塌的城墙和塔楼。这个时刻,生命的冰泉融化,他们依稀看到水中自己被这个废墟捆绑的倒影。

是的,功名财富不是罪,然而被因此捆绑却是罪。它让人丧失对生命的好奇心,它让人忘记我们儿时曾经仰望的幸福,它令人过度地攫取而忘记了给予,它使人沉迷于扫描地平面上的山脉与河流,而忽略我们身边的细节和幸福……

所有这些,令他们像一位怀春的青年,看着五步之遥对他回眸一笑的仙女说,劳驾请搭把手,帮我扎紧这该死的翅膀,我要飞上天去寻找仙女。

这个被飞上天的念头捆绑的青年啊,其实你最应该做的,是赶紧掏出纸和笔,描画出那张笑容,并写上几句赞美的诗呈上。然而仙女离开了,而你始终扑腾在地上,追悔莫及。

《商界·时尚BIZMODE》说,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一、回家告诉你的孩子,仙女一般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向你回头;二、请阅读《商界·时尚BIZMODE》,2007年,我们会一如既往,在浓雾遮盖的财富宫殿里,发现和描写那些探索出路的人们,一点一点拼凑一幅完美的“飞天路线图”。

尽管它们或小众,或先锋,尽管探索飞天之路是一件艰难的事,我们依然用独特的方式见证时代潮人的不懈追求。

我们再次编制了“2006BIZMODE时尚商人权力榜”:谁创意了自己的生活,谁影响了我们的时代,谁传承了文化的经脉,谁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7都将在这个榜单上光彩夺目地展现……

奋斗、成功、忧伤、宽慰,进入“2006BIZMODE时尚商人权力榜”的每位财富英雄,都将经历这样从地域到炼狱到升天的嬗变。

篇5:普希金经典爱情诗

【我曾经爱过你】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象我爱你一样。

【少女】

我告诉过你:要回避那娇美的少女!

我知道,她无意中也叫人心驰神迷。

不检点的朋友!我知道,有她在场,

你心无旁顾,决不会寻觅别的目光。

明知没有指望,忘记了甜蜜的负心,

她的周围燃烧着情意绵绵的年轻人。

他们都是幸运的宠儿,天生的骄子,

却向她恭顺地倾诉爱慕眷恋的情思;

然而,那骄矜的少女厌恶他们的感情,

垂下明亮的眸子,既不看,也不听

【致克恩】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在那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

在那喧闹的浮华生活的困扰中,

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

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倩影。

许多年代过去了。暴风骤雨般的激变

驱散了往日的梦想,

于是我忘却了你温柔的声音,

还有你那天仙似的倩影。

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

我的日子就那样静静地消逝,

没有倾心的人,没有诗的灵魂,

没有眼泪,没有生命,也没有爱情。

如今心灵已开始苏醒,

这时在我的面前又重新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

心中的一切又中心苏醒,

有人倾心的人,有了诗的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献给M的情诗】

啊,心房如果不曾燃过爱的火焰,

瞧她一眼——就会了解爱的情感。

啊,心灵如果已经变得冰冷严寒,

瞧她一眼——就会重新萌发爱恋。

【一朵小花】

我看见一朵被遗忘在书本里的小花,

它早已干枯,失去了芳香;

就在这时,我的心灵里

充满了一个奇怪的幻想:

它开在哪儿?什么时候?是哪一个春天?

它开得很久吗?是谁摘下来的,

是陌生的或者还是熟识的人的手?

为什么又会被放到这来?

是为了纪念温存的相会,

或者是为了命中注定的离别之情,

还是为了纪念孤独的漫步

在田野的僻静处,在森林之荫?

他是否还活着,她也还活着么?

他们现在栖身的一角又在哪儿?

或者他们也都早已枯萎,

就正像这朵无人知的小花?

【我的名字对你能意味什么】

我的名字对你能意味什么?

它将死去,象溅在遥远的岸上

那海浪的凄凉的声音,

像是夜晚的森林的回响。

在这留作纪念的册页上,

它留下的是死沉沉的痕迹,

就仿佛墓碑上的一些花纹,

记载着人们所不懂的言语。

它说些什么?早就遗忘了

在新鲜的骚扰和激动里,

对你的心灵,它不能显示

一种纯洁的、柔情的回忆。

然而,在孤独而凄凉之日,

你会抑郁地念出我的姓名;

你会说,有人在怀念我,

在世上,我还活在你的心灵……

【被你那缠绵悱恻的梦想】

被你那缠绵悱恻的梦想

随心所欲选中的人多么幸福,

他的目光主宰着你,在他面前

你不加掩饰地为爱情心神恍惚;

然而那默默地、充满忌妒地

聆听你的自白的人又多么凄楚。

他心里燃烧着爱情的火焰,

却低垂着那颗沉重的头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得可爱。

【我就要沉默了】

我就要沉默了!然而,假如这琴弦

能在我忧伤时报我以低回的歌声;

假如有默默聆听我的`男女青年

曾感叹于我的爱情的长期苦痛;

假如你自己,在深深的感动之余,

能将我悲哀的诗句悄悄地低吟,

并且喜欢我心灵的热情的言语……

假如你是爱着我……哦,亲爱的友人,

请允许我以痴情怨女的圣洁之名

使这竖琴的临终一曲充满柔情!……

于是,等死亡的梦覆盖着我永眠,

你就可以在我的墓瓮前,感伤地说:

“我爱过他,是我给了他以灵感,

使他有了最后的爱情,最后的歌。”

【为了怀念你】

为了怀念你,我把一切奉献:

那充满灵性的竖琴的歌声,

那伤心已极的少女的泪泉,

还有我那嫉妒的心的颤动。

还有那明澈的情思之美,

还有那荣耀的光辉、流放的黑暗,

还有那复仇的念头和痛苦欲绝时

在心头翻起的汹涌的梦幻。

【当我紧紧拥抱着】

当我紧紧拥抱着

你的苗条的身躯,

兴奋地向你倾诉

温柔的爱的话语,

你却默然,从我的怀里

挣脱出柔软的身躯。

亲爱的人儿,你对我

报以不信任的微笑;

负心的可悲的流言,

你却总是忘不掉,

你漠然地听我说话,

既不动心,也不在意……

我诅咒青年时代

那些讨厌的恶作剧:

在夜阑人静的花园里

多少次的约人相聚。

我诅咒那调情的细语,

那弦外之音的诗句,

那轻信的姑娘们的眷恋,

她们的泪水,迟来的幽怨。

【是时候啦,我的朋友,是时候啦!】

是时候啦,我的朋友,是时候啦!心儿要求安静——

日子一天天地飞逝过去,每一小时都带走了一部分生命,

而我和你两个人还想长久地生活下去,

但也可能——就突然死亡,

在世界上没有幸福,但却有安静和志向。

我早就对那个令人羡慕的命运抱着幻想——

我这个疲倦的奴隶啊,早就打算逃避到

篇6:普希金爱情诗赏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得可爱。

理智和爱情

年轻的达尼斯追逐着多丽达,

“停一停!美人,停一停!”他喊她,

“你说:‘我爱’,我就不再追你,

我以维纳斯的名义向你起誓!”

理智说:“你别作声,别作声!”

狡猾的爱神教她们:“你称我的心!”

“你称我的心”牧女重复了一遍,

他们的.心就燃起了爱情的火焰,

于是达尼斯跪在美人儿的脚下,

而多丽达也垂下了她热情的眼。

“跑吧!跑吧!”理智直向她重复,

“留下!”狡猾的爱神却这样叮嘱。

她留下了。牧童微微颤抖,

幸福地握住她的手。

他说:“你瞧,那边有一对鸽子:

在菩提树荫下拥抱在一起!”

“跑吧!跑吧!”理智又向她重复,

“学他们的样!”爱神却这样叮嘱。

于是美人儿热情地嘴唇,

泛出一个温柔的微笑,

而她的眼睛也脉脉含情,

她倒入了爱人的怀抱.....

“说你幸福!”爱神悄悄对她说,

篇7:普希金爱情诗全编

被你那缠绵悱恻的梦想

随心所欲选中的人多么幸福,

他的目光主宰着你,在他面前

你不加掩饰地为爱情心神恍惚;

然而那默默地、充满忌妒地

聆听你的自白的人又多么凄楚。

他心里燃烧着爱情的火焰,

却低垂着那颗沉重的头颅。

1828

苏杭译

篇8:爱情诗琐谈

先秦以降,至于隋唐,爱情诗代代延续,相继不绝。仅就唐代而言,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都写过相当数量的爱情诗,旖旎缠绵,千古传唱。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最为突出,影响也最大,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尽管历来对李商隐此类《无题》诗的理解歧义纷纭,但它们均是作者以爱情感受与人生体验为基础的抒情之作,这一点毫无疑问。诚如钱锺书《管锥编》所言:“李商隐《上河东公启》:‘至于南国妖姬,丛台妙妓,虽有涉于篇什,实不接于风流’……然商隐自明身不风流,固未尝讳篇什之‘有涉’妖姬名妓也。说玉溪诗者,多本香草美人之教,作深文周纳之笺,苦求寄托,浪猜讽喻,以为‘兴发于此,义在于彼’。”钱先生认为那种缘于“诗史成见”生发出来的“谓唱叹之永言,莫不寓美刺之微词”的理解,是“非慎思明辨者所敢附和”的。

爱情是人生的现实存在,健康的爱情追求,是社会人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对爱情诗的讳避是没有道理的。新时期以来,爱情诗虽时有佳作出现,但似乎并未得到诗评家的应有重视。在某些人那里,与政治似乎有些疏远的爱情诗,往往被认为是“思想性”薄弱的一隅,不宜张扬。这种认识是偏颇的。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样式,它具有文艺的共性,亦有自己的特性。诗歌是人类表达感情的一种最古老最流行的方式,至今在我国南方某些少数民族中流行的“对歌”之类,便是咏唱的爱情诗。历代诗论家将“情”或“性情”与诗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非无因。诗歌尤其是爱情诗,其“思想性”的深度总是与其所表达的“感情”的真诚成正比,“思想”与“感情”是相辅相成而非相互排斥的。钱谷融在《钱谷融论文学》中说:“在一个真正的作家(艺术家)身上,思想的力量与感情的力量是凝为一体的,一个的强大只能增加另一个的力度,而不是相反会使另一个削弱。”的确,思想感情是文学的灵魂,充满真挚感情的爱情诗,其生命力是永不止息的,其文学价值是值得重视的。

相对于旧体诗,当代新诗中的爱情诗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文字的散文化,二是意象的细腻化。这样的新诗,将旧体诗的格律淡化为自然的韵律,而将诗的意境及对爱情的表达深深嵌入在“景”与“情”的比、兴的艺术构思之中,从而表现出炽烈的感情与隽永的情韵。笔者阅读范围有限,在此且以女诗人文姝儿的爱情诗为例,来管窥当下爱情诗的发展轨迹及其感情描写的变化。

《亲爱的,陪我来淋雨》这首诗,通过雨中恋人的心声,随着诗人的脚步,向人们传达出了摆脱孤独寻求新生的复杂的爱情信息。“亲爱的,陪我来淋雨/我要与你分享幸福的孤独/寻一条无人经过的路/路边有青幽幽的麦苗/让我们十指相扣/一起倾听麦苗拔节、春芽破土的声音//倘若你细细地听/还有一种声响自我心里发出/那是荒芜许久的心田/又生出勃勃的绿。”麦苗拔节,春芽破土,自然而朴素的情感,深挚而迫切的希冀,让人感觉得到那深沉的爱、勃勃的绿,就在这“细细密密的雨”中滋长着;其诗意可谓含蓄不露,细腻委婉。

《跨越千年的情人》摄取古代诗人李清照心灵中的忧患意识,复活了一个“跨越千年的情人”的不朽身影,婉转低回,感慨万千。“多少次的泪湿罗衫/空梦长安/用笔下不染尘埃的文字/描摹尽人间的春暖秋寒/轻舟载愁/愁肠百结载不动/泪眼问花/花残泪尽几人知。”这是一首写人的抒情诗。在通常情况下,因景拟人易,因人写人难。因景拟人,宜于比、兴的运用;单纯写人,则往往难以写得情词并茂。这首诗却显示了作者驾驭抒情诗的艺术功力。整首诗既无多余的铺叙,亦无赞美的冗词,而是让李清照“从宋词中款款走来”,跨越千年时空,与作者心境交融,一同“浅斟低唱”,倾吐那“不染尘埃的文字”。这里,有作者对李清照的倾慕,也有作者自己心跳的律动,使人从中感受到一种绵绵不尽的“跨越千年”的情感含蕴。作为艺术作品,诗歌创作是需要想象的,这种想象不受时空的制约,如天马行空,驰骋于无极,同时更离不开作者的感情,“是感情给了想象以翅膀,是感情使得想象飞腾起来的。”(《钱谷融论文学》语)《跨越千古的情人》在被复活了的李清照的心灵背后,让人分明地看到,诗人的感情是如何深深地渗透在跳动的诗行与忧郁的韵律之中的。

《女儿茶》是一首热情奔放的爱情诗。女儿茶属于明前茶,旧时清明前少女采制的茶,品质最佳。该诗写“女儿茶”以“温婉如玉,明媚晴朗”之姿,与“你”——茶的知音,倾吐自己的肺腑之情,构思微妙,设譬奇特,意境高远。作者以质洁品优的“女儿茶”拟人,她所追求的爱情是知音之爱,是惺惺相惜,是最值得珍视的“人性”之爱。也许,女儿茶心有苦衷:芸芸众生,真能识得好茶者能有几人?知音难得,古今皆然,有缘得一知己,即便不能“奢求地久天长”,也要“伴你黄昏的书卷墨香。”在茶的知音——“你”面前,“我”情愿“用摇曳的身姿,感应你的浅吟低唱”;“用尽我所有的温柔缠绵,为你把苦涩沉淀,为你吐尽千年的芬芳。”这是“爱”的倾诉,是对知己的倾情奉献,它蕴涵了一种爱情的价值观,一种高尚的爱情追求。

篇9:普希金的爱情诗英文

I loved you; and perhaps I love you still,

The flame,perhaps,is not extinguished; yet

It burns so quietly within my soul,

No longer should you feel distressed by it.

Silently and hopelessly I loved you,

At times too jealous and at times too shy.

God grant you find another who will love you

篇10:浅谈普希金的爱情诗

【摘要】:

普希金的抒情诗是他一生文字创作的精华,在他留下的800多首抒情诗里,爱情诗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些诗里,诗人或直诉胸臆,或借物抒怀,或触景生情,热情洋溢地讴歌、赞美爱情;如痴如醉地倾吐着对情人的爱恋和相聚时的欢乐;悲痛欲绝地诉说同恋人生离的痛苦、死别的悲伤;满怀深情地为爱人祝福和缠绵悱恻地吟唱他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从众多的方面,真实感人地表现了他在不同年龄时期对爱情的不同感受——年轻时的狂热和浪漫,成年后的深沉和思索。本文旨在就普希金爱情诗诗歌的主题和内容、艺术特色、取材和渊源以及对后世创作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普希金的爱情诗做一个整体的概观。平静温和的人情味;坦诚质朴,以心相见;形式优美,诗句富有音乐性是普希金爱情诗的显著特色。从普希金的诗中,我们不难体会,真正的爱情不是占有与索取,而是无私的奉献。普希金的优美诗句如潇潇春雨,习习春风,滋润人的心田,使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结构上具有一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特点,同时,他的诗作与《圣经》有着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其中有很多诗作都源于《圣经》。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的文字创作对俄罗斯本民族,对中国乃至对世界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目录

中文摘要„„„„„„„„„„„„„„„„„„„„„„1

正文„„„„„„„„„„„„„„„„„„„„„„„„„„„„„2

注释„„„„„„„„„„„„„„„„„„„„„„„„„„„„„9

参考文献„„„„„„„„„„„„„„„„„„„„„„„„„„„9

浅谈普希金的爱情诗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和作家,普希金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在他的心灵宇宙中纳涵着整个世界;同时,它也被世界所敬仰,所包容。著名普希金研究专家张铁夫先生在他主编的《普希金与中国》一书中,从普希金的创作文字中提取出“中国花园”、“礼仪之邦”和“中国长城”三个具体形象,并结合普希金的生平思想,剖析了这三个形象中包含的象征情感寄托:中国花园,寄寓着青年时代的爱;礼仪之邦,表达了对这个东方古国的向往;中国长城,象征着平静的避风港。进入20世纪以来,普希金的诗歌和创作被广泛传入中国,并进而引起了中国一批文字研究者的兴趣,他们从众多侧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20世纪中国的普希金。普希金一生的创作是多元化的,他有着复杂而丰富的情感经历,这都成为了他日后诗歌创作的取材和渊源,尤其是为他的爱情诗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从整体来看,普希金擅长表现爱情生活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诗人以春草、鲜花、清泉、彩虹描绘爱情的瑰丽,以星光、月亮、太阳来赞美爱情的辉煌,以林涛和海浪来谱写爱情的乐章。把普希金称为颂扬爱情的圣手他当之无愧。真挚、优雅、高尚,是普希金爱情诗的显著特色。爱情,是他一生快乐与痛苦的直接源泉。他在诗中怀着爱与宽容,为自己祝福,也为别人祝福。即便因情感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也决不怨恨,反而为对方默默地祈祷,希望别人爱她像自己一样真诚。从普希金的诗中,我们不难体会,真正的爱情不是占有与索取,而是无私的奉献。普希金的优美诗句如潇潇春雨,习习春风,滋润人的心田,使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本文将就普希金爱情诗的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从主题和内容上来看,普希金的抒情诗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表现爱情和歌颂爱情的抒情诗;一是追求自由、反抗暴政的政治抒情诗。其中,爱情诗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与他一生的追求是分不开的。普希金爱情诗所表现的情感是真实、感人的,对爱情的感受和体验也是非常深刻的,这跟诗人的爱情生活曲折有关。诗人用他的一生,真诚地赞美和追求着幸福的爱情。为了爱情,他不惜牺牲一切,包括生命。普希金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家里姐弟三人,母亲偏爱弟弟,而不喜欢普希金,比别的孩子幸运的是,普希金有一位不平凡的奶娘阿琳娜·罗季昂诺天娜,她健康善良、勤劳乐天,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而且心灵手巧,记忆力强,她给普希金讲迷人的故事,唱动听的民歌,她是普希金的启蒙老师,而她对普希金的呵护也正弥补了诗人得不到的母爱,一直到后来,阿琳娜一直是普希金风雨人生中永远牵挂他的人,普希金对他奶娘的感情也十分深厚。这使他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中一直很关注女性,尤其对温柔懦弱的女性感到困惑,她们的影子总是萦绕在他的心头,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总会不遗余力的歌颂她们、赞美她们。上学后的普希金阅读了许多法国的爱情作品,他从书籍和别人的交谈中知道了一些女性的事情,而那一切都让他心神不宁,虽然从未和女性交往过,但他已经了解了女性的秘密。他认为,爱情同诗歌一样,是“一种占有,是做人的一种需要”,他的一生就游荡在爱情与诗歌之间,对他来说,爱情和诗歌是同一位天才的不同表现形式。1815年,16岁的普希金被送入皇村中学读书,他便与同学的姐姐——一位叫做巴库宁娜的女孩一见钟情。天使般的巴库宁娜端庄清丽,普希金浪漫多情,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曾经幸福过!不,我昨天并不幸福:我一大早就被一种期望所折磨着,我以一种无法描写的激动,站在小窗口,看着铺满白雪的道路——没有见到她的踪影;——最后,我失掉了希望,突然间我意外地在楼梯上与她相遇——多么甜蜜的时辰啊!”于是,普希金便写了《致画家》一诗,向巴库宁娜婉转地透露倾慕之情,诗中热烈的内心追求与表白的委婉忐忑,交织成奇妙的旋律:

请描绘她纯真灵秀之美,画令人痴迷的可爱面庞,画天庭才有的笑容妩媚,再画她勾魂摄魄的目光。

巴库宁娜柔和的倩影深深震撼了诗人的心,而诗人又用笔赋予了巴库宁娜以美的灵性。在诗人笔下,巴库宁娜嵌上了一轮迷人的光环,像梦幻,又不失亲切与温柔;像女神,有丝毫没有逃离尘世的陌生感。巴库宁娜像是天边的一弯新月,纤细的腰间系一束银色的薄纱。她光洁的面容上含着一丝微笑,就像温柔的春阳溶解在山巅的白云间,透射出迷人的光辉,使空气和流水都变得清澈明亮。他的追求与表白,自称羞怯实则大胆,情真意切,格外动人。后来,这首诗还被普希金的一位同学谱了曲,优美流畅,和谐悦耳,颇受同学喜爱。诗、词、曲、美的完美结合汇聚成一个话题:少年的初恋。之后,普希金与巴库宁娜度过了生命最动人难忘的恋情,他们在林荫湖畔留下谈情说爱成双成对的身影,夜晚的星空下,他们相依相偎。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跟随父母来度假的巴库宁娜必须返回彼得堡,从此就再无音信。普希金每日似痴似呆,在沉默中独自流泪„„普希金与巴库宁娜的恋迹虽已远逝,融化在岁月的长河里,但是这种美好情感将化为美妙的乐章永远留在诗人和读者的记忆深处。

普希金大多数的爱情诗都是根据自己的恋爱经历创作的,他一生中共拥有37位情人①,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让他从不满足于一位女性,他接触过的女人身份不同,性格不同,有的出身贵族,是伯爵家的公主,有的也不过是家族中的农奴,他们的性格或温柔,或活泼,在普希金的眼里,却都是无限的美和诱惑。例如在他的另一首爱情诗《给娜塔丽亚》中,他所倾心的对象娜塔丽亚就是托尔斯泰伯爵家演戏的女农奴,但诗人却同样为他激动不已:“„„这一切都是我的心狂欢!”使人心潮激荡爱情如火,对他所爱的人,他总是由衷地赞美,诗人心中充满无限的爱,但爱情始终没能给他一个期待诗中的完美结果,在这首诗中,普希金运用最质朴无华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爱情的真实感言,让读者在一番真实而热情地叙述中体会到情感的真挚和热烈:“我还是第一次感到羞涩„„只有你萦绕着我的灵魂„„使我心狂欢”是爱情让诗人在苦难和曲折的生活中寻觅到了一种寄托,爱情让她心神不宁却又热情狂欢,爱情甚至可以让他暂时忘却生活的不幸和命运的不平,使人在爱情的海洋里畅徉,贪婪的吸吮着爱情带给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普希金的爱情诗真挚热情、朴实纯洁,诗作由内到外,洋溢着一种不可言表的对爱情的赞美和渴望。在诗人心中爱情不是肉欲,爱情对人类的爱、对生活的爱是分不开的,诗人一生在与命运抗争的同时,又摆脱不开爱情的纠缠,他时刻满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期待,始终扬起爱的风帆,振作精神,是爱情的力量一直鼓舞着他。

理智和爱情

年轻的达尼斯追逐着多丽达,“停一停!美人,停一停!”他喊她,“你说:‘我爱’,我就不再追你,我以维纳斯的名义向你起誓!”

理智说:“你别作声,别作声!”

狡猾的爱神教她们:“你称我的心!”

曙光升起,闪出淡淡的白日。

我的周围荒凉而凄清.......她已走了.......我到岸边,她在明朗的傍晚常在那里流连,在河边,在绿茵的草地,我已找不见她美丽的脚

留下的依稀可辨的足迹。

我在树林深处徘徊、沉思,念着我最心爱人的名字;

我呼唤她——凄凉的空谷回音

也呼唤着她,向远处隐去,我走向小河,充满了幻想;

清清的河水在慢慢地流淌,波光已不再闪动她难忘的形象。

她走了!......在甜蜜的阳春

来到之前,我告别了幸福和心上人。

秋天已经用它寒冷的双手

剥光了白桦和菩提树的顶。

它在那树林的枯枝间喧嚷,在那里,黄叶飞舞日夜不停。

寒雾锁住了冰冷的波浪,不时传来阵阵秋风的啸声。

田野、山岗和熟悉的树林!

你们守护着神圣的幽静,亲眼看见我的悲伤和欢欣,我要忘掉你们.....直到春天来临!

爱人走了,昔日曾一同漫步、嬉戏的小河、树林还依旧存在,却再也看不见爱人的倩影。再也不能回荡爱人的声音了。触景生情,一个人再走向那河边,那树林,怎不感到孤独和惆怅;

“秋天已经用它寒冷的双手/剥光了白桦和菩提树的顶......在那里,黄叶飞舞日夜不停/寒雾锁住了冰冷的波浪/不时传来阵阵秋风的啸声。”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本就给人一种感伤,心爱的人又离去了,此情此景,更加深了对秋的伤感和爱人的怀念之情。

但诗人并没有陷入这种忧伤的感情里不能自拔,“田野、山岗和熟悉的树林/你们守护着神圣的幽静/亲眼看见我的悲伤和欢欣/我要忘掉你们„„直到春天来临!”

可见,诗人是有力量和决心战胜眼前的忧伤,诗人把希望和爱情都寄托在了春天。春天来了,也许他的爱人就会回到他的身边,他又能享受那甜蜜的爱情了!

普希金爱情诗具有一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③的结构氛围,进而使他的诗歌充满一种跳跃的动感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普希金的另外一首小诗,这首诗着重体现了普希金在诗歌语言方面的特点,他融诗的凝练、含蓄和散文的流畅、朴素于一体,在运用上再加以创造,对于诗人来说,写诗不需要特意寻找题材、寻找诗意、寻找“辉煌的、但却是他未曾经历过的感情”,更不需要寻找华美的词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阴郁的日子需要镇静,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

心永远憧憬着未来,现在却尝试阴沉,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

那么朴实,朴实得连形容词都不多见。读完它,你也许会认为,只要懂得生活中常用的朴素词语就可以成为伟大的诗人,而字典里收录的那成千累万的华美词藻简直多余。这就是普希金朴实自然的语言。

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的诗人谱写的爱情诗数不胜数。那么,普希金的爱情诗有什么独具的特色呢?人情味,平静温和的人情味,是普希金爱情诗的显著特色。这种人情味总是从容和谐地浸透在字里行间。诗人认为,爱情是他生活中快乐与悲哀的源泉。他在诗中,尤其是成熟期的作品中,总是怀着爱与宽容,为自己也为别人默默地祝福。即便他的情感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即便他因此而忧伤,他也决不忌恨。他的忧伤显得光亮而透明。诗人善于消释灵魂的痛苦,治疗自己的心理创伤,因而他的诗格调高尚,具有内在的美和抚慰人心的温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曾经爱过 您„„》、《不、不,我不该、不敢,也不能„„》等诗 篇向我们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与情怀。照诗人看来,你爱一个人,即便她不爱你,你也应当为她祝福。爱是 情感的奉献而决不是占有和索取。假使多一些人记住普希金的诗句,人间该减少许多悲剧和愚昧!坦诚质朴,以心相见,是普希金爱情诗的又一特 色。诗人从来不夸张,不粉饰,不说教,不追求意外的效果,也从不奢望表现他从未体验过的感情。他的诗与矫揉造作无缘,从诗的结构到遣词造句,从意象的运用到感情的抒发,全都注重真实而自然。欣喜、欢乐、愤怒、忧伤、妒忌、悔恨、愧疚、惋惜,一切情感都显现出生活中的本色,而且情感的表达极有分寸,充分显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一滴泪》、《保佑我吧,我的护身符》、《招魂》等诗作之所以具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感染力量就源于这种诗心的真诚。形式优美,诗句富有音乐性,是普希金爱情诗的第三个特色。普希金写的爱情诗,诗意丰满、完整、含蓄匀称,诗句流畅和谐,历来为人称道。在他的诗中几乎没有任何多余或者欠缺的东西。诗的结构总是那么适度,那么恰当,层次衔接,转折自然,首尾呼应,音韵如行云流水。他的许多诗被音乐家谱写了乐曲,诗歌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流传得更快更远。在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的锤炼方面,普希金特别富于创造性。正是他,使俄罗斯诗歌的形式日趋平易与多样,使诗歌语言更加接近日常口语,更具有生活气息。可以说是普希金把俄罗斯抒情诗包括爱情诗从贵族沙龙少数人的把持之中解放出来,使诗歌走向平民百姓,走进千千万万少男少女的心灵。自普希金开始,爱诗读诗在俄罗斯蔚然成风。普希金还健在的时候,他的诗就已经家喻户晓。今天,世界上有一百六十余种语言翻译了普希金的诗歌。普希金早已飞越了俄罗斯民族的疆界,成了享誉世界诗坛的大诗人。

普希金的爱情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突出。作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举世瞩目的伟大作家,他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他的诗歌创作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正像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一位诗人的创作都不会是无中生有,普希金的创作也不例外,他的诗歌创作同样有着其特有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普希金一生创作许多首情诗,他们明显的渗透出诗人对希腊罗马神话的钟爱。普希金的抒情诗中能够表现出他多元素的神话情结,这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直接的艺术再现;神话原型与现实或历史的审美对象交织为一体;神话原型成为稳定的象征符号,进而演化成某种自由的精神或一直渗透于作品之中。在希腊罗马神话的诸神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缪斯,太阳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也是普希金钟情的对象,诗人从这些神话人物的身上汲取创作的灵感,那些神袛在普希金的诗中纷纷变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态。其中包含着诗人个人思想感情和独特的审美经验。在普希金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驾驭古希腊、罗马神话的能力。除此以外,普希金的抒情诗中还有一部分源于基督教经典《圣经》,诗人对其中的原型人物、原型主题、原型意象等可谓是信手拈来,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不少别具匠心的作品,其中既有直接取材于圣经故事情节的,也有再现天使、魔鬼、地狱等重要主题的,更有对其人物、典故的移植与借鉴。

其中,普希金抒情诗中直接取材于《圣经》的作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取其直意的诗歌,一是反其意而用之的诗歌。取圣经直意的典型诗篇有《荒原中播种自由的人》和《先知》一诗直接取材与《以塞亚书》和《但以理书》,以塞亚和但以理都是古希伯来著名的预言家和先知,历史上的先知负有上帝的使命,但他们与圣子耶稣没有太大的差别,往往成为殉教者,这就使得他们的命运在原有的色彩中又添加了悲壮的底色。正是在这种底色之上,1826年3月3日普希金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你知道吗?我是个先知。”此时正值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诗人像历史上的先知那样,充满于危难之际用赤诚语言启迪人心的强烈使命感,于是套用《圣经》中带有神秘色彩的见意象方式,假借得自上帝的先知先觉能力,艺术地表现出十二月党人遭镇压后他自觉时代赋予自己不凡使命的意志和自信。诗歌因此而成为一种深刻的现实隐喻,又因隐喻使用了先知见异象的艺术代码而简约精炼,呈现出特殊的庄严、神圣与悲壮。反《圣经》意而用之的代表作多创作于19世纪30年代之前,往往是一些幽默讽刺之作,如最著名的讽刺诗之一《童话》。《新约》中记载的童贞女玛丽娅有圣灵感孕而剩下圣子耶稣的故事,被诗人借助于“神话”艺术结构加以形象地再现。一边是“童话”善良的主人公圣母,救世主;一边是由专制君主沙皇充当的邪恶化身-----“妖怪”,诗人独具匠心的把圣母与圣婴母子纯朴的对话同俄国社会生活中最大的政治骗子的无耻谎言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纯真与圣母的对话之中,还用极其通俗的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极大地揭露了专制暴君把自己凌驾于“救世主”之上,用只能欺骗“躺在床上的婴孩”的“美丽的童话”来愚弄人民的丑恶嘴脸。使诗歌在“童话”般的叙述中充满反讥之意。从上两部诗作可以看出,普希金对《圣经》的借鉴具有将现实加以神话化的特点,我们在看到表面的同时,还应看到神话表层之下的深层意蕴,不仅解读这些出自现实的神话必须如此,对于诗人采取了相反思路——将《圣经》中的神话主题、人物或意象加以现实化的作品,例如《恶魔》、《天使》、《圣母》等,也须如此。

普希金在其爱情诗中所表现的不是单纯的理念,更不是基督教的理念,而是诗人本身对现实和人生的复杂多变的自我体验。普希金对圣经神话的艺术移位体现了一种结构与语言功能方面的理性智慧,他将现实遮掩在圣经神话简约的形式之内,将现实加以神话化,或借其原型显示现实,运用符号和形式化的语言间接的揭示,再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内容,从而隐蔽于之中作出多重的自我揭示。

在普希金的爱情诗中,无论就结构意义还是语言修辞功能考察,圣经神话都是比喻性而非现实性的,诗人对《圣经》的借鉴源于他对《圣经》作为一种宗教语言艺术的感悟,圣经神话也因此而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话语资源。

普希金的爱情诗,是他空前的创造,它的个性完全显露在诗里。普希金虽然有忧伤,他却绝不悲观,对于生活总有无限的希望,正是这种对生活的希望维持着他的情绪和乐观无畏的人生观,生活对于他是“思想和苦难”的过程。普希金的爱情诗是他一生艺术成就的巅峰,他的创作,对于俄罗斯本民族、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对于俄罗斯本民族来说,他对后世文字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普希金是民族文学的创始者。他冲破了诗歌创作中的创统观念,把文学从主流社会的消遣品中解放出来,开始大胆表现社会生活和普通人民的命运,如他的《自由颂》、《乡村》等诗作;它促进了文学的民主化,在艺术上出现了那个时代文学所没有的民间文学的要素和魅力。果戈理曾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就看到或者想到俄罗斯的民族诗人。事实上,在我们的诗人中,没有一个人及得上他,而且,没有一个人所适宜于被称作民族诗人。”④

普希金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的作品中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部分。19世纪20年代前,他的作品基本上属于浪漫主义的;19世纪20世纪后,他的作品才进入了现实主义的创作。《茨冈人》是这一转换现实的标志。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摧毁了18世纪的古典主义,他反对文学创作刻意摹仿,追求词藻华丽、矫揉造作的文风,主张文学创作采用日常口语,抒发个人情感。这些都为现实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

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作者。普希金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反对请轻视祖国语言、盲目崇外的做法。他一生都力求创立纯正完美的民族语言,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处那样一个“法国病”流行,崇尚法语的时代,普希金依然极力主张“一切都应当再这个俄罗斯和用这种俄罗斯语言进行创作”,他还说,“我不喜欢在我们古朴的语言中看到欧罗巴的矫揉造作和法兰西的精雅细腻的痕迹,粗犷和纯朴对他更相宜。”⑤

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文学产生的巨大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在普希金去世以后,俄罗斯又涌现出很多追随普希金的诗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莱蒙托夫。在中国,普希金的影响同样深远而有力,他的抒情诗创作不仅是他一生文字创作的高峰,也是对20世纪中国诗坛影响最为强烈的一次潮流,其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就是把普希金本身作为描写对象的诗作贯穿40年代到90年代的大半个世纪,形成了“普希金诗群”,虽然我们很难在某个中国作家身上发现普希金的绝对影响,但普希金对中国文字精神上、风格上、潜在的影响是绝对不可低估的。张铁夫先生主编的《普希金与中国》一书中,几位作者费尽心思梳理了普希金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的途径、形式和表现等,成就可谓显著。

20世纪的中国学者接受并理解了普希金,他们又把自己接受和理解的普希金向社会和广大读者传播。到了21世纪,在跨世纪的一代中国大学生中,同学们对普希金“反应冷淡”,而再不同于90年代末学术界的“普希金热”,只是把他当作众多国外诗人中的一个来接受,甚至比对其他一些欧美主义作家或俄国白银时代诗人的态度更为冷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当前中国社会文化环境日益宽松,人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作为一个大学生,他们有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够做出自我的选择,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异时代的中国依然会有他的知音,只是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民族都去欣赏一个人的诗歌。但真正热爱诗歌的人,一定不会忽略这个天才的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创作。希望在将来有更多的喜爱诗歌的人来阅读和关注普希金的爱情诗。

注释:

① 普希金〈著〉.黎华〈编译〉.《 献给情人——普希金献给他37位情人的诗和画》。

② 满涛〈译〉.《别林斯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277-278页。

③ 谷羽.《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普希金抒情诗的时空结构》。④ 张铁夫.《普希金与中国》.岳麓书社出版社,2000年9月版。⑤ 张铁夫.黄弗〈译〉.《普希金论文学》.漓江出版社,1983年版,第135页。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普希金爱情诗我爱你】相关文章:

普希金 爱情诗05-01

浅谈普希金的爱情诗08-22

浅谈普希金的爱情诗05-17

爱情诗赏析05-22

梦爱情诗04-15

宋朝爱情诗05-04

中英爱情诗05-11

悲伤爱情诗 语录05-24

爱情诗英文范文05-18

爱情诗二首范文05-18

上一篇:银行的求职面试的3分钟自我介绍下一篇:第二性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