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及表述小学英语课时教学目标

2024-04-22

如何确定及表述小学英语课时教学目标(精选6篇)

篇1:如何确定及表述小学英语课时教学目标

如何确定及表述小学英语课时教学目标

一机三小

焦芳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目标是构成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应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教学者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进程。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挥棒”,是所有教学行为的“指路明灯”。笼统的、模糊的目标描述容易造成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偏离学习目标、课堂教学重点不明, 也会使课堂教学评价无据可依或是脱离目标进行评价。因此, 教师每节课必用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效果的关键和前提。

二、教学目标的地位和作用 1.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任务)的实施与教学评价。可具体描述为: 教学过程体现了从教学目标出发, 通过学生的各种活动, 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的全过程。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描述,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 教学目标是制约其他教学要素的基础

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删、换、增、减、改和重组的依据应是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与教学目标一致, 教师要考虑学习过程中有效的语言输入与输出, 也要考虑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教师在上课之前, 一般都需考虑选择什么教 学方法和手段,确定以什么教学程序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是依据教学目标、系统考虑诸多因素、总体上择优的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工作;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任务)来达成的, 每项活动的展开, 都将会达成某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的选择、媒体的运用与教学材料的开发都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恰当地运用媒体, 应建立在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上;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制定科学的标准, 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 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 并给予价值判断。

三、对教学目标理解的现状分析 1.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相混淆

由于沿袭多年的教学目的对教师的影响, 所以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常误将教学目的当作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形式。教学目的具有政策性与概括性;教学目标则具有策略性与具体性。但不能用一些很笼统模糊的术语来描述教学目标。

2. 不能将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目标, 如果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教学目标,教师势必会关注教学内容的完成,从而最终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达成。3. 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脱节

反馈与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要与语言技能的训练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密切相关。教学评价应多样化。而我们往往采用练习册的练习, 且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达标检测, 这往往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很多能力得不到肯定而削弱他们的学习热情, 我们也不能及时调 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困生的成长, 从而造成分化现象。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般而言, 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具体、明确, 可以观察和测量, 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够做什么有一个具体的、明确的描述。教学目标的描述要可评价, 便于教师和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是否已达目标, 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我认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应符合新课标。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一堂课中,我们应该把上述目标具体化,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三维目标”来表述,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常在一堂英语课中,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师都会努力去落实,但后两个目标常常被忽视。在英语课上,如果教师的目光总是停留在某一知识点的教学上,反复围着目标知识,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求学生能将知识点烂熟于心。

而我认为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确定本学年整体的教学目标。其次还要确定本模块的教学目标。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因为我认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的完 成就是为了模块目标和学期整体目标而服务的。下面我就本次讲课内容为例确定一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以及我是用何种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的。

六年级的教材总目标是

(一)、单词

1.能认读Module1-Module10(p46-47)的单词及课文和歌曲或歌谣中出现的生词。

2.能背诵和正确书写Module1-Module10(p46-47)的单词。3.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二)、课文

1.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录音材料。2.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3.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4.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三)、巩固和拓展练习

1.通过教师的帮助,能借助于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描述简单的图片。

2.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模仿或写出简短的语句。而本节课是新标准英语(一起)第十一册Module 5 Unit 1 Can I write to her ?首先我先确定本模块的教学目标为(1)能背诵和正确书写五个四会单词

(2)通过复习国家名称,创编与外国友人会面的对话,进一步巩 固课文所学知识。

并能根据人物图片介绍自己的名字、国家、能力及需求。根据以上这些这些我确定本科时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

(1)会认读及拼写四会单词pleased, address, pen pal, pretty, foreign(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复习国家名称,创编与外国友人会面的对话,进一步巩固课文所学知识。并能根据人物图片或短文模版介绍自己的名字、国家、能力及需求。

(3)语言技能目标:以结交笔友为主线,学会介绍自己。(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结交笔友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友情的重要,同时加强跨文化意识教育,使学生了解各个国家所使用的不同语言。

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后,我就开始探索如何来更好地实现我的教学目标,为达成我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来更好的服务于我的教学目标

(1)关于四会单词,我采用情景导入的方法,由问候语Nice to meet you导入第一个新词pleased,之后利用单词卡片让学生对这个词加深印象,从而看清它的拼写,并按照音节教拼读,最后在学生会读、会拼的基础上我再进行这个单词的运用练习,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但学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掌握并学会了运用这个单词。接下来运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其他四个单词。

(2)关于课文,在课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达到会读,能表演课文对话的目的。首先,整体感知我 用两个问题带学生走进这个对话。接着设第二个简单的活动Find “Can...”句型,找这个句子的目的就是为让学生在以后的读的练习中时刻关注这个重点句型。第三步就是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读课文,有听音跟读,有小组合作朗读,还有分角色表演等。第四部就该是练习了,在学生对课文已经有大量的输入之后,做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也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我的练习有三个,第一个是五个判断对错题。第二个是一个原文填空,这个题需要学生在充分掌握课文对话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第三个是书上19页第三题的小对话,这个练习就是一个纯输出的过程,这个练习能充分展示学生是否正正学会了本节课的课文对话。所以在这个练习上我多叫了几个学生来做展示。(3)关于延伸和拓展

我设计了一个自我介绍的小短文,给出模板让学生自己完成,几分钟后叫一些已经完成的学生,让他们朗读自己书写的小短文。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拔高的过程,通过前面课文教学和练习的铺垫,学生写起来不算困难。我之所以做这样的练习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基础。本教例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值得借鉴:

第一,“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发展需要来设计教学目标的理念符合英语课标精神,是英语课标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具体体现。

第二,注重联系教材前后内容,有效地将介绍新朋友这一话题融入本课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并有所拓展,活用教材,体现了教学目标 实施中的具体过程与方法。

第三,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目标设计具有人情味,避免了预设目标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执性。

这样从教材整体出发,在参照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的前提下,设计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时就不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作秀,深究目标实质却不甚明了的课了。

新课标呼唤:英语课堂应该是既是有趣的,也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快乐的,又是踏实的。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还应加强学习, 深入理解, 准确操作, 切实发挥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

篇2:如何确定及表述小学英语课时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教学者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进程。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挥棒”,是所有教学行为的“指路明灯”。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如:对教材的实质内容理解透彻,教学目标定位准;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为教学目标服务;重视激发学习兴趣 „„等等。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应为了学生获得语言能力而设计,如果这些活动缺少了应有的教学目标的指向,活动的主题偏离了教学目标,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重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应符合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应符合新课标。在一堂课中,我们应该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三维目标”来表述,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常在一堂英语课中,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师都会努力去落实,但后两个目标常常被忽视。在有些英语课上,教师的目光总是停留在某一知识点的教学上,反复围着目标知识,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求学生能将知识点烂熟于心。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教学中屡见不鲜。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应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教学目标的设定应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起点,在设计任何学习活动时,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努力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教学陷入了追求形式的误区,低效率是这种课的致命伤。

篇3:如何确定及表述小学英语课时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站在一门课程的全局去思考和编制的,提出的教学要求比较笼统。如果教师混混沌沌一把抓,就抓不住重点;如果凭教师的爱好或经验随意处置,可能不符合教学规律。因此,搞清楚每个学段、每个年级、每个学期乃至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才能既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又确保课时目标的准确有效。无论是从认知规律角度看,还是从教学的现状来要求,准确的目标确立是非常重要的,准确定位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质量。

《武陵春》是鲁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20课《词五首》中的一篇,如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

一、要关注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中对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目标列举了5条,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目标的阐述也比较宽泛,却是我们开展古诗词教学的基本依据。所以首先要清楚课标的要求,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对课程目标进行分解,古诗词教学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了解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任务和基本内容

要保证课时目标的准确有效,就要了解整个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任务和基本教学内容。笔者确定了《武陵春》教学的基本内容为预习、诵读、阅读理解、鉴赏和拓展。预习目标在本单元的预习指导课上已经完成,本节课要完成其他四个目标内容。首先考虑如何完成诵读目标,结合八年级的诵读目标设计课堂诵读环节,另外,在阅读理解、鉴赏和拓展活动中也结合诵读来达成此目标。第二个目标定位在阅读理解、鉴赏和拓展的整合。八年级除了运用之前学习的炼字词句鉴赏法、知人论世鉴赏法、表现手法鉴赏法、修辞手法鉴赏法、表达方式鉴赏法之外,重点指导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法对作品进行鉴赏。在鉴赏的过程中设计问题完成阅读理解的目标,同时教师适当拓展相关资料,一方面更好地完成阅读理解和鉴赏的目标,另一方面又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和文化积累。

三、分解课程目标

把握古诗词在教材中的编排体系,明确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确定课时教学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基本教学任务确定了,要思考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完成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整体把握古诗词教学的体系,将本课教学置于大的古诗词教学系统之中,审视其位置,明确其应发挥的作用,才能搞清楚本课时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上册的古诗词教学目标有何区别,以及本课时教学的具体目标和本册中其他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异同点在哪里。也就是说,要根据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来确定课时目标。譬如,八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学习中已经开始接触运用意象分析法来鉴赏诗词了,所以《武陵春》教学时,鉴赏的目标确定为运用意象分析法进行鉴赏,并能够将自己的鉴赏过程和结果说出来或写下来。

四、对本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学情进行详细分析

以《武陵春》为例分析八年级古诗词教学的学情:开始集中学习词人的作品,有些学生对某些词人词作有特殊偏好,这种偏好常常停留在情感层面,缺乏对词人词风的整体把握和综合了解。由于缺少相应的知识积累和历史背景,对宋词中的用典理解起来有难度。对宋词的特殊意象已有初步了解,但缺少系统的结构化的把握,能够对宋词进行赏析,但缺乏方法,赏析视角单一,语言相对贫乏。本学段要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在年级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对校情、班情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准确了解学生学习本课时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五、综合考虑目标的三个维度

在新课程目标中,三维目标统一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素质的形成、提升。在确定课时目标时,必须考虑将三维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武陵春》知识目标包括对文本的背景资料和基本文学常识的学习,对词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对相关词句的积累等。能力目标为古诗词的诵读;学生能够运用意象分析等方法赏析诗词,说出或写下鉴赏过程和结果;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文本。情感目标为把握李清照在本词中抒发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热爱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武陵春》的课时目标确定为:

1.诵读文本,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读出其特有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运用意象分析等方法赏析诗词,说出鉴赏过程和结果及作者的内心情感。

篇4:如何确定及表述小学英语课时教学目标

[关键词]分解课标 核心任务 基本内容 准确定位 学情分析 三个维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32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每堂课的方向,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师生教与学的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准确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课程标准是站在一门课程的全局去思考和编制的,提出的教学要求比较笼统。如果教师混混沌沌一把抓,就抓不住重点;如果凭教师的爱好或经验随意处置,可能不符合教学规律。因此,搞清楚每个学段、每个年级、每个学期乃至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才能既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又确保课时目标的准确有效。无论是从认知规律角度看,还是从教学的现状来要求,准确的目标确立是非常重要的,准确定位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质量。

《武陵春》是鲁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20课《词五首》中的一篇,如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

一、要关注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中对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目标列举了5条,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目标的阐述也比较宽泛,却是我们开展古诗词教学的基本依据。所以首先要清楚课标的要求,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对课程目标进行分解,古诗词教学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了解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任务和基本内容

要保证课时目标的准确有效,就要了解整个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任务和基本教学内容。笔者确定了《武陵春》教学的基本内容为预习、诵读、阅读理解、鉴赏和拓展。预习目标在本单元的预习指导课上已经完成,本节课要完成其他四个目标内容。首先考虑如何完成诵读目标,结合八年级的诵读目标设计课堂诵读环节,另外,在阅读理解、鉴赏和拓展活动中也结合诵读来达成此目标。第二个目标定位在阅读理解、鉴赏和拓展的整合。八年级除了运用之前学习的炼字词句鉴赏法、知人论世鉴赏法、表现手法鉴赏法、修辞手法鉴赏法、表达方式鉴赏法之外,重点指导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法对作品进行鉴赏。在鉴赏的过程中设计问题完成阅读理解的目标,同时教师适当拓展相关资料,一方面更好地完成阅读理解和鉴赏的目标,另一方面又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和文化积累。

三、分解课程目标

把握古诗词在教材中的编排体系,明确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确定课时教学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基本教学任务确定了,要思考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完成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整体把握古诗词教学的体系,将本课教学置于大的古诗词教学系统之中,审视其位置,明确其应发挥的作用,才能搞清楚本课时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上册的古诗词教学目标有何区别,以及本课时教学的具体目标和本册中其他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异同点在哪里。也就是说,要根据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来确定课时目标。譬如,八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学习中已经开始接触运用意象分析法来鉴赏诗词了,所以《武陵春》教学时,鉴赏的目标确定为运用意象分析法进行鉴赏,并能够将自己的鉴赏过程和结果说出来或写下来。

四、对本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学情进行详细分析

以《武陵春》为例分析八年级古诗词教学的学情:开始集中学习词人的作品,有些学生对某些词人词作有特殊偏好,这种偏好常常停留在情感层面,缺乏对词人词风的整体把握和综合了解。由于缺少相应的知识积累和历史背景,对宋词中的用典理解起来有难度。对宋词的特殊意象已有初步了解,但缺少系统的结构化的把握,能够对宋词进行赏析,但缺乏方法,赏析视角单一,语言相对贫乏。本学段要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在年级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对校情、班情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准确了解学生学习本课时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五、综合考虑目标的三个维度

在新课程目标中,三维目标统一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素质的形成、提升。在确定课时目标时,必须考虑将三维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武陵春》知识目标包括对文本的背景资料和基本文学常识的学习,对词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对相关词句的积累等。能力目标为古诗词的诵读;学生能够运用意象分析等方法赏析诗词,说出或写下鉴赏过程和结果;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文本。情感目标为把握李清照在本词中抒发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热爱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武陵春》的课时目标确定为:

1.诵读文本,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读出其特有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运用意象分析等方法赏析诗词,说出鉴赏过程和结果及作者的内心情感。

3.尝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文本,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表达出来。

篇5:如何表述教学目标中的三维目标

行为主体

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以及“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描述。“能读准”、“能熟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

知识:会写、读准、认识、学习、学会、把握、了解、写下、熟记理解、展示、扩展、使用、分析、区分、判断、获得、表现、扩大、拓展、评价、掌握、运用、懂得、联系上下文 能力:讲述、表达、阅读、复述、诵读、写出、倾听、观察、朗读、推想、揣摩、想像、转述、讲述、选择、扩写、续写、改写、发现、借助、捕捉、提取、收集、修改

过程与方法:感受、尝试、体会、参加、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讨论、积累、体验、策划、交流、制定计划、收藏、分享、合作、探讨、沟通、组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体会、乐于、敢干、抵制、有兴趣、欣赏、感受、愿意、体味、尊重、理解、抵制、辨别(是非)、品味、关心、养成、领悟 行为条件

有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里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 “通过小组讨论,完成”。

表现程度

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表述”。目标表述的四要素

篇6:如何确定及表述小学英语课时教学目标

一、认识教学目标:

• 教学设计是由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要素组成的,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 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加以把握的关键;教学目标的清晰性,影响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 确定好了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才能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展开教学过程。所以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起到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

二、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

(一)要认真钻研教材:(1)领会编者意图;

(2)关注文本特点,制定符合文本特点的教

学目标。

(二)把握学情

(1)了解学生曾经掌握了什么和将要掌握什么,孩子已经有了哪些本领和将要练习哪些本领;

(2)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们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

这样的教学目标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关注重点和难点(1)每篇讲读课文,总有两到三条训练重点,而所谓的“注重重点”是指重点之中的重点,即突破口。

(2)所谓“难点”,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

(四)、要考虑课标的落脚点:

(1)课标是一个标杆,而课文则是达成这个标杆的载体。教学目标的必须要制订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语文新课程理念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之上,根据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提出来的。它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2)制订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素养的全面性。“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

(3)还要注意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整合,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能明确、集中、恰当、具体。

(五)、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可观察、可检测的:

在教师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明确学什么和如何学的同时,还要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只有这样,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起到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例如:《找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九个生字,会写九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解冻、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害羞、嫩芽、丁丁冬冬并能通过朗读或联系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其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上一篇:社区优质服务实施方案下一篇:樊叔略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