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方案设计

2024-05-10

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方案设计(精选8篇)

篇1: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方案设计

二.活动目的

旨在通过本次活动来增加同学们对联合国组织的认识,同时培养让大家以国际的`眼光来观察问题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组 织策划管理能力和自身交际能力。

三.活动对象

电子学院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1)学院选拔时间:XX.11.18——XX.11.21

(2)全校活动时间:XX.12.5下午1:30

五.活动开展

(一)学院选拔

(1)宣传方式:

大一新生中到班宣传

(2)选拔方式:

1.自己选取一则英语小演讲进行演讲;

2.接受现场评委临场提问之后有评委通过综合评定,选出两名选手代表电子学院参加 全校活动。

(二)全校活动

(1)活动议题:

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

(2)活动目标:

激发热情 generating young passion

社会责任 social responsibility

想象创新 imagination for innovation

勇于尝试 willing to try

追求卓越 excellence in execution

(3)活动大概:

学院自己内部选出两个代表(一个是正外交官,一个是副外交官,主讲和补充)。现场会议全场由英文进行,每个学员通过抽签决定各自所代表的国家,然后在之后的一到两个星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同学们需要上网搜查代表国的立场观点,以作为你的观点,进行演讲,辩论。

在活动过程中,正副外交官可以自行交流。

(4)活动流程策划:

1.语言方面:通过立场文件进行演讲(speech)→有组织核心磋商(moderated caucus)→自由磋商(unmediated caucus)→总结并投票达成最终决议案(speech)这样一个循环,不断就某一问题不断深入的进行交流讨论

2.书面文件方面:立场文件是表明一个国家对某一议题基本立场和看法的文件,要求每个参会代表在会议召开前提交。工作文件是通过对一个阶段会议的主要成果的整理而成,通常集结了一个或多个国家集团的主要观点。决议草案是对一个议题的解决方案的初步解决方案,由最终的投票完成(resolution即最后秘书长给出最后的总结)

3.大致流程:演讲(发表观点,抽签决定顺序)→辩论(在演讲环节做好记录)→演讲并提出决议(总结观点)

4.评委将会评出“最佳立场文件”,“最佳决议案”,“最 佳外交官”

篇2: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方案设计

一、活动主题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届模拟联合国大会

二、活动时间

3月25日—4月24日

三、活动对象

本着自愿原则,我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均可参加

四、活动地点

届时通知

五、活动组织及要求

(一)组织方式

由校团委主办,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策划承办,各学院协办。

赞助单位:、精英范文网

(二)河南理工大学首届模拟联合国活动组委会

主 任:王 婕 赵增虎

副主任:冯平陈 昊 赵 昉

成 员:支光辉 王 冠孙玉平刘 军 许传阳 朱伶俐 李治民 闫 燚 何 军 吴 军 张红涛 张 良张 科 张洪良 郑 伟 胡志明 高超杰 黄 峰 樊卫星(以姓氏笔画为序)

办公室设在外国语学院团委。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各院(系)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深刻认识活动意义,认真组织。

2.各院(系)要做好宣传发动及选拔工作,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准备,以期形成我校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附件1:河南理工大学第一届模拟联合国活动日程安排

附件2: 秘书处的工作安排

附件3: 模拟联合国具体流程

附件4: 模拟联合国大会报名表

附件5: 模拟联合国志愿者基本职责

附件6: 模拟联合国奖项评选标准

校团委 外国语学院团委

xx年3月24日

附件1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届模拟联合国活动日程安排及要求

(一)报名阶段

(1)报名时间:3月25日——4月8日;

(2)每个国家代表团由2名代表组成。分别担任大使、发言人的职务;根据先到先选的原则,报名的学生按照报名先后顺序选定自己所代表的国家。

(3)报名方式:请参加活动的同学组成代表团后于4月8日下午5点前提交报名表。纸质报名表可在一号餐厅东门广场本活动的宣传处领取,交给现场工作人员或者送至文综楼410外国语学生会值班室。或者提交电子档,发送邮件到 wyxshggxx@163.com 收到自动回复后下载附件表格,填写后作为附件,发送到wyxshggxx@163.com。

或者联系本活动负责人:雷楚舒 1513914066

5来 媛 1393919365

2(二)培训阶段

(1)培训时间地点:

4月10日下午3点 文综楼407(如有改动会另行通知)

4月24日下午3点 文综楼407(如有改动会另行通知)

(2)培训内容:

①.模拟联合国的基本情况;

②.会议主题的背景介绍;

③.如何使用会议议事规则;

④.如何通过参加模拟联合国提高自己的能力;

⑤.发放各国立场总结,结交同盟国;

⑥.志愿者的基本礼仪与要求。

另:培训会议上正式成立主席团和起草委员会。请有意愿参加起草委员会的同学在报名时注明。

(三)会议准备阶段(提交立场文件和草案文件)

(4)拍照,制作开幕式和闭幕式视频

(5)对外媒体宣传

2.文件会务组

(1)制作会议手册

(2)整理立场文件

(3)印制国家牌和证书

(4)维持会场秩序,传递意向条。

附件3:模拟联合国会议主要流程

一、点名 roll call

在这一阶段,主席助理会按国家字母顺序依次点出国家名,被点到的国家举起国家牌(placard),并回答:“present(到)”。点名为每一个session都需要做的。

二、确定议题 setting agenda

本次会议将会由两个议题供代表们选择,代表们通过讨论、投票,确定出要首先讨论的议题。在确定议题的阶段,主席分别在赞成首先讨论议题a和赞成首先讨论议题b的国家中,各随机点出3名代表(即,共6名)进行发言,发言顺序为一正一反交叉进行。阐述选择先讨论该议题的原因、动机等,发言时间为90秒。6名代表都发言完毕后,将进行投票,投票原则为简单多数,50%+1。

三、发言名单 spearkers’ list

代表们确定议题之后,正式辩论开始。主席会请需要发言的代表举国家牌(也就是所有的国家都举牌),并随机读出国家名,代表们发言的顺序即主席点名的顺序,当代表们听到自己国家被点到之后,便放下国家牌。每个代表有120秒的发言时间(初始时间,可更改),代表可在大屏幕上看到发言名单。如果需要追加发言机会(国家名未在发言名单上或已经完成发言),代表可向主席台传意向条(page)要求在发言名单上添加其代表的国家,主席会将该过的名字加在发言名单的最后。如果代表已在发言名单上,并且还没有发言,则不能在其发言之前追加发言机会。一旦发言名单上所有国家已发言,并且没有任何代表追加发言,会议直接进入投票表决阶段。

四、让渡时间 yield time

代表在发言时间内结束发言之后,可将剩余时间让渡(让渡时间仅出现在120秒的发言名单中),让渡对象如下:

——让渡给他国代表(yield time to another delegate)这是我们最提倡的一种让渡方式。让渡国a代表和被让渡国b代表私下协商一致后(传意向条,会前游说等),b代表在a代表剩余的时间内进行发言。如果b代表发言结束还有时间剩余,b代表不能将其再次让渡,主席将继续主持会议。

——让渡给问题(yield time to questions)

一旦代表将剩余时间让渡给问题,主席会请需要提问的代表举牌,并随机点出代表进行提问,提问时间不占用剩余时间,提问内容必须根据发言者的意思来问。发言代表可在剩余时间范围内回答任何被提出的问题,提问不占用时间。这种让渡方式可以体现发言代表的思辩、反应及口语表达能力,但如果代表水平还有一定差距,选择这种让渡方式就是比较不明智的。

——让渡给评论(yield time to comments)

一旦代表将剩余时间让渡给评论,主席会请需要评论的代表举牌,并随机点出代表进行评论,让渡时间给评论的代表没有权利再一次进行观点的陈述或者对评论进行反驳。这种让渡方式是比较冒风险的。如果发言代表和盟国交涉成功让盟国进行有利评论,且盟国保证他到时会举牌并让主席点到他,这样会对发言代表比较有利。但如果评论机会落入反对国手中,该国将会对发言代表的立场进行反驳及批判,这样就会使发言代表进入比较被动的劣势状态。所以,请代表们慎重选择。

——让渡给主席(yield time to the chair)

一旦代表将剩余时间让渡给主席,意味着代表自动放弃剩余时间,主席将继续主持会议。这是我们最不主张的让渡方式,因为这代表发言代表对推动会议的进程起到了消极的作用,没有充分利用好时间阐述各方观点,会使发言代表给大家留下不太好的印象。所以,主席团不推荐这种让渡方式。

五、问题和动议 points and motions

当一位代表按照发言名单的顺序发言完毕后,主席会询问场下有无问题和动议,此时代表可根据自身需要举牌提出问题或动议。

动议更改发言时间

motion to set speaking time

如果代表认为发言时间过长或过短,可动议更改发言时间,然后进行投票表决。

简单多数(50%+1)

simple majority

动议暂时中断正式辩论

motion to suspend the meeting

此动议意味着代表试图使正式辩论阶段过渡到非正式辩论阶段,如进行有主持核心磋商(moderated caucus)或自由磋商(unmoderated caucus)。

简单多数(50%+1)

simple majority

动议暂停会议

motion to suspend the meeting

动议暂停会议可以结束会议的一个阶段(session),会议进行休息时间。

简单多数(50%+1)

simple majority

动议结束辩论

motion to close debate

届时辩论的动议生效后,进入投票阶段。此动议一般在代表认为立场已经得到充分阐述,并且决议草案已经相当完善的情况下得出。一旦代表动议结束辩论,主席会请出2名代表陈述赞成此动议的理由,2位代表陈述反对此动议的理由,正反交叉进行。然后全体代表进行投票表决。

三分之二多数(2/3)

two-thirds majority

组织性问题

point of order

当代表认为主席在主持会议的过程中产生某种错误时,可以提出组织性问题,以纠正主席错误。可以打断进程提出。

不需要投票

no vote

咨询性问题

point of inquiry

当代表对会议程序有不明白的地方时,可以举牌向主席咨询。

不需要投票

no vote

个人特权问题

point of personal privilege

当代表觉得在场上个人有任何不适时,可以提出个人特权问题,以求得主席团的帮助和解决。

不需要投票

no vote

六、意向条 page

代表有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进行游说、沟通,都可以通过传意向条的方式向其他代表或者主席表达。会场有工作人员负责传递。

七、投票表决 voting

模拟联合国会议绝大多数的步骤都需要全体代表进行表决。表决的对象包括对程序的表决和对会议文件的表决。对程序的表决(如对某一动议进行表决)中,所有代表需要投票,即不可以弃权。

对于决议草案的表决,是一个点名表决的过程,主席依次点名,点到的国家举牌并回答:赞成(yes)、反对(no)或者弃权(abstain)。

在辩论结束后,委员会进入对决议草案和修正案的投票阶段。会议文件需要得到2/3的赞成票才能通过。首先对非友好修正案进行表决(友好修正案不需表决),非友好修正案需逐条表决,不需唱名表决,所有代表按照yes, no, abstain的顺序举派示意即可。

其次是决议草案,决议草案的表决为唱名表决(roll call vote)。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中,代表们可以提出多份不同的草案,因此,投票顺序取决于草案提交和通过的顺序。一旦草案通过,即成生决议,不再对其他草案进行投票,这一议题的讨论结束,如果时间剩余,委员会将进入下一个议题的讨论。

附件5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志愿者基本职责

1.答疑解惑:回答与会代表及指导教师问题;

2.打印复印:负责打印及复印各委员会的材料;

3.联络组委:紧急情况下协助参会代表联络组委会;

4.观察员引导:引导观察员在各委员会的观察,维持秩序;

5.布置会场:根据主席团的要求正确摆放国家牌、主席桌牌、主席台用品,协调投影、话筒等设备;

6.文件传递:在会场内,负责在代表之间传递意向条(page);给各国家代表团分发文件;

7.维持秩序:维持会场秩序,闭门磋商或投票期间把守会场门口,闲人免进。

8.摄影和拍照,记录会议全程。

其他注意事项:

1.志愿者的分工采用岗位轮换制,具体分配听从组委会和各委员会主席的安排;

2.志愿者需穿着正装;

3.志愿者及其工作应该得到所有与会者的尊重和理解;

4.志愿者的具体分工将于志愿者培训会议上宣布。

附件6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奖项评选标准

一、奖项设置

1.最佳代表团奖 best delegation award(1个):

该奖项授予在该委员会分会中综合表现最为出色的一组代表,评选标准包括对演说辩论、文件写作、角色扮演、推动会议进程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察,还包括对代表合作协调能力的考察。该奖项是最高的代表团荣誉。

2.最佳大使奖 best ambassador award(4位):

该奖项授予在该委员会分会中综合表现最为出色的一位大使,评选标准包括对演说辩论、文件写作、角色扮演、推动会议进程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察。该奖项是最高的大使荣誉。

3.最佳发言人奖 best delegate award(4位):

该奖项授予在该委员会分会中综合表现最为出色的一位代表,评选标准包括对演说辩论、文件写作、角色扮演、推动会议进程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察。该奖项是最高的发言人荣誉。

二、评分标准

演说辩论——立场阐述和有主持的核心磋商中的表现;

角色扮演——是否立场明确的代表了本国的利益;

会议贡献——是否积极发言,在提出动议和附议等举动中积极参与;

团队协作——代表团内成员是否立场一致,是否分工明确;

文件写作——提交立场文件格式是否正确规范。是否积极参与工作文件和决议草案的起草;

额外加分:是否有谈吐清晰的英语发言;是否独立提交工作文件;

额外扣分:穿着非正式的服装;两次以上的读稿发言;会议过程中有电话铃声或短信声;

三、说明

立场阐述中,脱稿和读稿评出不同的分数;立场阐述是否明确评出不同的分数。在正式辩论和非正式辩论中发言是否流畅、有理,评出不同的分数。

文件写作为秘书处根据各国提交到邮箱的立场文件电子档格式作为评分依据。工作文件和决议草案由起草委员会进行评分。

角色扮演需要根据代表谈吐举止是否有外交家的风范,在重大问题上表现沉稳,并妥善解决国际争端等现场表现来评分。

会议贡献是否在整个会议中积极提出推进会议进程的动议和附议;是否积极要求发言并发言得到与会国家代表的积极肯定;

篇3: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方案设计

关键词:模拟联合国,演讲,语言特点

“模拟联合国”是一项国际性的大学院校的学生活动, 由“联合国”, “联合国世界联邦组织”及各个国家的“联合国协会”共同指导和管理, 其最主要的活动是每年召开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其具体形式为:各国的各院校成立各自的模拟联合国团队———作为“模拟联合国”的成员国, 在大会上模拟“联合国”会议全过程, 模拟履行“联合国”会议的职责。在模拟会议上, 学生们扮演成所代表国的外交官, 探讨并决策世界首要问题。活动自2002年正式被引进中国大陆, 已在中国发展近八年时间, 在此期间, “模拟联合国”活动犹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各高校蓬勃发展。会议上代表们围绕给定议题, 以联合国演讲辩论的方式阐述各自国家立场。“模拟联合国”会议上, 各国代表演讲使用的语言特点与真正的联合国语言有相似之处, 但又不尽相同, 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独有的语言选取和运用特点。下面, 笔者以模拟联合国会议中实地记录的语料为素材, 就“模拟联合国”演讲的语言特点作详细解析。

一、演讲过程的逻辑性强

“模拟联合国”会议演讲作为一种政治性演讲, 要求其具备政治性演讲的基本特点:1.深刻的思想政治性;2.严密的逻辑性;3.强烈的说服性。严密的逻辑要作为演讲的线索贯穿始终, 尤其是在“模拟联合国”会议上, 这一点特别明显。因为模拟讨论的议题可能代表们之前从未接触过, 只有两三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调研;加之扮演各个国家的代表们来自不同国家, 其中包括英语为母语的代表, 也包括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代表, 他们所讲的英语口音不同, 在不同程度上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 严密的逻辑性显得尤为重要。在2009年由香港模拟联合国协会H K M U N C举办香港理工大学承办的香港国际模拟联合国会议社会与人文委员会上, 代表们讨论的第一个议题为:世界饥饿。因为参加活动的学生来自15个国家的不同地区, 在讨论由西北工业大学所扮演的德国代表提出的生物燃料种植问题时, 部分代表未调研此议题, 因此会议陷入僵局。但是西北工业大学德国代表利用正式磋商的时间, 首先介绍了生物燃料的定义以及它和普通燃料的区别, 再次说明生物燃料对亚非拉国家粮食生产的影响, 最后阐明德国对生物燃料种植的态度和措施。具有严密逻辑的演讲附加明确的关系副词使在场的代表对生物燃料有了一定的了解, 从而使得会议继续顺利进行。

二、演讲内容的立场性强

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有句名言:英国没有永远的朋友, 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远的利益。国家利益要求“模拟联合国”会议中的演讲必须遵循现实国际社会中国家的真实立场。在会议开始前代表收到会议国家分配的时候, 就应该意识到在“模拟联合国”会议上没有“世界人”, 只有“国家人”。同时也应该抛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立场, 站在所代表国家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因此, 在随之而来的模拟会议上进行演讲时务必遵循各国立场。比如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模拟联合国会议大会第六委员会巴西代表在演讲中这样说道:Brazilhas com plied with its obligation to boostsustainable developm ent under international law.Brazil agrees to m eet and m aintain the em ission levelsetby the K yoto Protocol.上述话语表明巴西承认京都议定书对于在减少碳排放量方面对于巴西的要求, 同时巴西同意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履行关于减排应尽的义务。这明确肯定了巴西在节能和控制气候变化方面愿意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按照京都议定书中1990年国家炭元素排放量的相关规定进行减排。这是巴西关于减排的最低底线和能够承担的最重义务, 超过这条线将会逾越巴西的国家立场。此外,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模拟联合国”会议上经常将国家主权作为与发达国家和工业化国家进行合作的底线。例如, 朝韩合作中, 韩国同意对朝鲜进行粮食和经济援助, 但是涉及到韩国专家能够深入援助到何种程度时, 朝鲜会限定援助领域, 并规定粮食援助的区域, 超过这个区域则认为是僭越国家主权的行为, 不但援助不会被接受, 还会引起矛盾争端, 甚至战争, 带有很强的立场性和原则性。

三、演讲态度明确, 语气坚定

“模拟联合国”会议的演讲属政治演讲, 要求态度必须明确, 不能吞吞吐吐, 模棱两可。在真正的国际政治舞台上, 国家的政治立场都是坚定的。在2008年西北工业大学举办的模拟联合国会议大会第三委员会获得最佳立场文件奖的荷兰代表在立场文件的首段中论述说:N etherlands strongly believes thatthe further cooperation between all m em ber states to balance the econom ic developm entand environm entalprotection has becom e ever so im portant.上句论述中的strongly, all和so重读, 语气坚定地表明荷兰代表的国家立场是要求所有国际成员之间应该在平衡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问题上进行合作, 而且合作十分之必要。而这一类的词汇还有很多, 如definitely, absolutely, strictly等, 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另一方面, 态度明朗还要善于区别分寸。“由于客观事物是千变万化的, 因而对某一事物的肯定或者否定态度不会都是等量的。应该善于从中找出细微差别, 区分它们的分寸, 绝不要一律肯定或者一律否定, 把问题绝对化。”在“模拟联合国”会议中, 不同国家对于议题往往首先有自己国家既定的立场和底线, 随着会议的一步步深入, 只有通过不同国家代表之间进行磋商、妥协和让步, 会议才能达成一定的共识, 从而解决国际问题。因此, 代表在进行国家立场的演讲时, 往往会在一些特定问题上保持模糊态度或者直接不表明本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 从而为以后的磋商让出空间。

四、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模拟联合国”会议上代表们轮流进行发言演讲, 并且大部分时间以演讲的方式阐明国家立场, 展现个人魅力。但是有时会场上国家众多, 个人演讲的机会不多, 且每次演讲的时间有限。例如2011年北京大学举办的亚洲模拟联合国会议大会 (G eneral A ssem bly) 会场上共有代表90个国家的180位代表, 正式的会期不到三天, 加之会议流程较复杂, 动议失败又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能够分配给代表们进行个人演讲的时间很少。所以, 国家代表进行立场演说时对于演讲的头尾尽量不断重复国家立场, 以加强其他国家代表对本国立场的印象。比如, 2011年北京大学亚洲模拟联合国中, 粮食计划署 (W FP) 的伊拉克代表在演讲的首段中说道:Thus, Iraq strongly believesthataddressing FFA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am ong international society m em bers has ever becom e so significant.在最后一段中, 重复说道:Iraq calls on allm em berstatesto have furthercooperation to carry out the Food for A ssets Projectsin extrem e poorcountriesunder the arrangem ent of W orld Food Program m e.M oreover, Iraq em phasizes the vitalrole ofthe U nited N ations and believes the U N can form ulate an ideal universal standard for all countriesin need, especially conflictsoccur.最后又再次强调说:O nly when allm em ber countries work together, can the cycle ofhungerbe broken and bring a golden future for allhum an.首段伊拉克提出建议, 希望国际社会成员加强合作, 推进食品换资产项目 (Food for A ssets Program m e) , 体现出伊拉克对饥饿问题的立场。而尾段再次提出:只有当国家社会各个国家进行合作, 世界饥饿圈才能被打破, 最终消除饥饿问题。伊拉克代表通过重复, 达到了加强语气的效果, 吸引了其它国家代表的注意力, 能够帮助其它国家了解和关注伊拉克的立场和观点。

五、大量口语化词汇的运用

口语化的语言几乎是所有演讲的特点, 但是“模拟联合国”会议演讲之所以口语化, 有其自身的原因。

首先, “上口”和“入耳”是对演讲的基本要求。在真实“模拟联合国”会场上, 尽管正式会议时议席间谈论议题是不允许的, 但是代表们可以通过志愿者来相互传递信息条, 会场较乱;有些会场上实行的是单代表制, 会期如果较短, 会议进程相对紧张, 代表可能一时无法顾及演讲者演讲的内容;加之有时讨论的议题对于有些代表比较生疏, 学术性很强的词汇本身难以理解。因此, 许多演讲者会选用大量口语化词汇代替原本严肃的专业词语, 以达到吸引听众和使演讲内容通俗易懂的效果。

其次, 口语语言的煽动性强。“模拟联合国”会议在进行到中期时, 各国家进行协商, 形成共识, 合并成不同的联盟, 共同促进工作文件或者决议草案的通过, 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而大量使用口语化词汇比如将演讲稿中的A series ofcooperation is argued by France to establish a golden future替换成W e France would like to cooperate with countries to build a golden future可拉近演讲者和其他国家的关系, 使语言更加具有亲和力和煽动性, 为稍后国家间建立同盟奠定了基础。

再次, 口语语言在即兴演讲中简洁实用。“模拟联合国”会议的演讲一般出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中:G eneral speech和M oderate Caucus。代表在后者, 即正式磋商中发言的比重占到绝大多数, 也就意味着演讲绝大多数是即兴演讲。这个环节的即兴演讲也是围绕固定的分支议题展开的, 演讲时间一般在30秒到60秒, 几乎没有准备时间, 演讲者需在短时间内给出本国对于此分支议题的观点和看法。因此, 演讲者一般采用口语化的语句以便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更多有效语言陈述观点。由此也呈现出口语化的特点, 例如2010年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模拟联合国会议上, 挪威代表在回答如何推进绿色农业 (H ow to approach green agriculture) 的问题时, 在30秒钟内运用Firstly, we believe...Secondly N orway still thinks...Thirdly, we hold...的结构, 以通俗的口语化的语言陈述挪威的立场, 达到了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对实际会议中记录的语料进行分析, 总结出了“模拟联合国”活动中演讲的主要语言特点, 对于今后该活动的参与者进行前期准备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对“模拟联合国”活动在中国高校的开展和推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阮红梅.“模拟联合国活动”与教育理念的启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篇4: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方案设计

一、数学“场景模拟”活动的类型

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场景模拟”活动主要以下面四类生活情境进行设计。

1.购物类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可以模拟成购物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学“1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时,可以设计一个“小小旧货市场”的场景,以实践活动课的形式来完成。先让学生从家里拿来旧书、旧玩具等,然后让学生购物,在讨价还价中,巩固了加减法的关系及计算。活动要求:每人一次只能买两三种商品,商品的价钱要定在10元以下;扮演顾客的同学要口头编出应用题,扮演售货员的同学要迅速、正确地算出价钱。通过活动,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2.乘车类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的首要任务。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师提供给儿童学习的材料必须和儿童已有的经验有一定联系,同时又要新颖,这样才能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和冲突,引起儿童的兴趣,促进学习。”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一课时。

师(拿着班牌):这是一趟(5)号列车,我是第一位旅客,火车启动了,咔嚓咔嚓……呜——火车进入第一站,这时上来了6位旅客。(6个学生一个拉着一个,最前一个拉着教师)

师:现在车上一共有几位旅客?能列一个式子吗?

生1:有7位。

生2:1+6=7。(师板书:1+6)

师生:火车又启动了,咔嚓咔嚓……呜——火车进入第二站,这时有3位旅客下车了。

师:现有车上有几位旅客?

生3:有4位旅客。

师: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生4:在1+6的后面减去4。(师板书:1+6-4)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生5:有加,又有减。

……

创设上下车的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数学教学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不仅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3.玩乐类

国际上把小学数学称为“儿童自己的数学”,原因就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有意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开阔的、自由的学习时空中,从事充满操作性、探索性、创造性、愉悦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运用已知探索未知,在有趣、有味的学习时空中,体验学习的成功和愉悦。例如,学习“空间与图形”时,课始我就让学生在教室中分小组玩积木,并找出积木的一面摸一摸,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积木的一个面想办法画下来。一下子,学生全部动手操作起来。对画得快的学生,我又让他们离开座位去画教室中物体的面。等到学生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后,我引导说:“看一看你画的图形,应该叫什么名字?”这样就引出了新学的内容,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通过自己发现生活中的图形,学生感到亲近,有兴趣。课后,我要求学生回去后观察家中哪里有今天学习的图形,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初步认识了图形,知道了图形的各种名称,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空间观念,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修养。可见,选择一个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游戏,既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目的,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感性直观、轻松愉快的玩乐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4.工作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通过自主的、独立的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究对象,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探究。例如,在教学工程应用题时,可以设计“小小工程师”的模拟活动,即教师与“小工程师”签合同,要求学生在思考、计算的基础上正确填写合同。这样,将学生置身于模拟的环境中,有效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种模拟教学的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使学生切身体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二、数学“场景模拟”活动的设计思路

1.研读教材

设计“场景模拟”活动,首先要领会教材意图,把教材钻研透彻。只有这样,才能对场景模拟的生活素材的选取与处理有个整体的把握,知道应该选取哪一类生活素材。也只有目的明确,才能从众多素材中找出最适合本节课的素材来表现教学内容,帮助实现教学目的。

2.选择素材

场景模拟的生活素材应形象、具体、生动,建立在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上。因此,教师在选择场景模拟的素材时,要注意不能过多,否则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选择的素材还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结合,与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相结合。

3.模拟预演

不是所有的生活素材都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也受教学动态生成的影响,对这一素材的具体处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一些特殊岗位及专业性较强的场景模拟,要求有情况调查和课前预演,这样才能让场景模拟充分发挥其的作用。

4.课堂实施

场景模拟的实施就是在课堂中实行场景模拟,通过模拟一个社会场景或生活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并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具体的场景活动中使学生的认识与体验、探究与操作、自主与合作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

5.用后反思

课堂实施之后,教师要对场景的使用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如哪些是场景本身的缺陷、哪些是学生的因素、哪些是教师处理上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场景的再设计,可提高场景模拟和操作的质量。

篇5: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方案设计

大连科技学院第一届模拟联合国大会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在国际格局的“转型期”,而中国在取得辉煌发展成就的同时,亦面临国际环境的诸多机遇与挑战。如何处理好国际关系,利用国际资源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最终实现和平崛起,是每一个有志青年应当仔细思考的问题。

模拟联合国(简称“模联”)活动以国际大背景为依据,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对于当代大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国际意识、增强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大有裨益,为培养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惟其如此,模联活动近年在国内高校渐成燎原之势,深受青年学生的热爱和追捧。

大连科技学院模拟联合国协会成立于2012年10月,即成立以来在多次校际和地区性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今,协会立足于大连科技学院,为弘扬十八大发扬我校素质教育之精神,举办大连科技学院第一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加强与大连市内各高校间的文化学习交流,促进学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学校在旅顺以及大连市内的知名度。

二、活动目的1.扩大学校学院和我校模联活动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实施大连科技学院模联品牌战略,将模拟联合国大会打造成学院一流活动、我校精品活动。

2.使大学生与国际形势紧密地联系起来,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拓宽视野、提高国际意识,增强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练就领袖气质,为培养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3.加强与大连市其他高校模联协会的交流合作,推进市内模联活动的发展。

4.模联活动契合我校实施素质教育之精神内涵,为实现我校打造“国内一流”之大学的发展目标和梦想做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三、活动对象

大连科技学院第一届模拟联合国大会策划书

大连科技学院在校学生(同时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对外经济贸易学院等学校部分学生参加)

四、活动规模:一个委员会(英文);100人(含工作人员约30人)

五、活动时间:2013年04月5日—7日

六、活动地点:大连科技学院A楼_________

七、活动流程:(一)前期准备

1.校园内宣传:3月10日-23日 2.参会代表选拔:3月16日-17日

3.选拔结果通知与代表国家分配:3月17日 4.代表培训:3月16日-17日 5.志愿者培训:3月23-24日(二)会议过程 1.4月5日

(1)下午:注册及开幕式(2)傍晚:茶歇及会议流程演示 2.4月6日

(1)上午:第一场会议(2)下午:第二场会议(3)晚上:social event 3.4月7日

(1)上午:第三场会议(2)下午:闭幕式暨颁奖仪式

八、所需资源支持: 1.盖章支持(院校级)

2.场地支持(一个委员会、social event)3.领导出席(开幕式)

九、评奖制度(预定):

大连科技学院第一届模拟联合国大会策划书

十、经费预算:

大连科技学院模拟联合国协会

篇6:模拟联合国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名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模拟联合国大会

二. 活动目的: 1.为学生带来更广阔的视野。模拟联合国活动关注的问题广泛,大都是当今各国面临的热点问题,在这样一个充满激情和挑战的全球化时代,在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国际局势依然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对联合国的了解,更为同学们打开一扇窗,提供了一个舞台,让大家关心世界,用国际眼光来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2.锻炼领袖气质与合作精神。模拟联合国活动是一种互动性极强的学习经历,青年人不仅能够学习和讨论国际事务,还能够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组织、策划、管理的能力,研究和写作的能力,演讲和辩论的能力,解决冲突、求同存异的能力,与他人沟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这些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 人员需要:1.模拟联合国大会主席团,主席一名,副主席两名 2.参会代表,三个代表团,每个代表团五人,共十五人 3.大会技术支持由科技部提供

四.物资需要: 1大会议题及背景资料准备 3大会举行期间所需各种文件和多媒体设备 4大会宣传用海报

5会议用国家牌,代表名片,主席名片 五.活动流程:首先,介绍主席团和代表队

正式活动:第一部分:三方代表开始首轮发言,陈述所代表国的立场,每队限时5分钟。

第二部分:三国代表与观察国退场进入冷餐会,可进行独立的沟通和交流,为最后表决争取选票。此时穿插观众互动环节,以问答的形式灌输联合国的小知识,答对者有精美小奖品。

第三部分:自由辩论。三队根据自己代表国家的利益对别国进行发问同时对别国的提问进行答辩。

第四部分:对每个候选国单独表决(五常投票具有一票否决权;观察国投票超过半数则通过该国的入常申请)

第五部分:评委点评

第六部分:新闻发布会(宣布投票结果及评委评出的最佳团队奖和最佳表现奖)

第七部分:颁奖仪式,活动结束。

六.评分标准

1.演说辩论——立场阐述和有主持的核心磋商中的表现; 2.角色扮演——是否立场明确的代表了本国的利益;

3.会议贡献——是否积极发言,在提出动议和附议等举动中积极参与; 4.团队协作——代表团内成员是否立场一致,是否分工明确;

5.文件写作——提交立场文件格式是否正确规范。是否积极参与工作文件和决议草案的起草;

6.额外加分:是否有谈吐清晰的英语发言;是否独立提交工作文件;

7.额外扣分:穿着非正式的服装;两次以上的读稿发言;会议过程中有电话铃声或短信声; 七. 奖项设置

1.最佳代表团奖 Best Delegation Award:

1个国家代表团。该奖项授予在以上各委员会分会中综合表现最为出色的一组代表,评选标准包括对演说辩论、文件写作、角色扮演、推动会议进程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察,还包括对代表合作协调能力的考察。该奖项是最高的代表团荣誉。

2.最佳代表奖 Best Delegate Award:

1位代表。该奖项授予在以上各委员会分会中综合表现最为出色的一位代表,评选标准包括对演说辩论、文件写作、角色扮演、推动会议进程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察。该奖项是最高的个人代表荣誉。3.最佳风采奖Best Style Award:

1位代表个人奖项:“最佳风采奖”是为了嘉奖每个委员会中有独特风格的代表们而设置的。奖项得主应该熟悉所代表国家的外交、政策与风俗习惯。4.最佳组织奖 Best Organization Award 1个代表团。该奖项授予在整个模联活动中积极组织各国家代表团参与、并对本活动的组织和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组织。

附:模拟联合国大会主要流程

点名

大会开始后,首先由主席助理(有的称为会议秘书)点名。一般是按国家全称第一个字母的英文顺序,由主席助理或秘书长点到该国家名称,该国家代表举起国家牌表示出席并回答“到”,然后主席助理或秘书长表示回应,说“某某国代表出席”。

全部点完后,主席助理或秘书长公布应到国家数、实到国家数、缺席人数、本次会议的三分之二多数、半数(简单多数)、百分之二十人数。只有在三分之二会员国出席时,会议才能正常进行。

确定议题

点名环节结束后,主席会问场下有无问题或动议,代表需要动议首先讨论议题A或B,以此开启确定议题的环节。如果本次会议的议题超过1个(一般情况下是两个)时,代表们通过辩论、投票,确定首先讨论的议题。

在确定议题阶段,主席将分别在赞成首先讨论议题A和赞成首先讨论议题B的国家中,随机点出数量对等的代表,建立临时性发言名单,一正一反交叉进行发言。阐述选择首先讨论该议题的原因、动机等,发言时间为90秒。每6名代表发言结束后,主席会问场下是否有代表希望动议结束辩论,如动议未通过或无动议,则继续进行发言名单,如动议通过,将进行投票。直到有结束辩论的动议通过,本阶段辩论才结束,进而进行确定议题的投票。投票原则为简单多数,即50%+1。

产生发言名单

确定议题后,正式辩论开始。主席会请需要发言的代表举国家牌,并随机点出国家名,代表发言的顺序即为主席点名的顺序,当代表听到自己国家被点到后,放下国家牌。每位代表有120秒的初始发言时间,可通过动议更改。代表可在大屏幕上看到发言名单。

如需追加发言机会(国家名未在发言名单上或已经完成发言),可向主席台传意向条要求在发言名单上添加其代表国家,主席会将该国家名加在发言名单最后。如代表已在发言名单上并还未发言,则不能在其发言前追加发言机会。一旦发言名单上所有国家已发言,并没有任何代表追加发言,会议直接进入投票表决阶段。

正式辩论

发言名单确定后,按名单顺序代表们一个个上前发言,每个代表发言时间为2分钟(依情况而言)。主席在适当时间会提醒代表注意时间。双代表(一个国家有一两个代表)的国家只能有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如果发言时间不到2分钟(规定时间),且剩余时间超过10秒,则可将时间让渡给其它国家。剩余时间在10秒之内的,不必让渡。

让渡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让渡给主席,相当于放弃时间;二是让渡给其他代表,该国不可二次让渡;三是让渡给问题,想提问的国家举牌,由大会主席决定提问国家(提问时间不计入代表发言时间);四是让渡给评论,由大会主席决定发言国家。

注意不可以二次让渡,即接受让渡的国家代表不能将自己的剩余时间再次让渡给其余国家。

提出动议和问题

大会进行中,当一国代表在正式辩论中发言完毕,主席会问“有无动议或问题”,欲有问题或动议要发言的代表可以举起国家牌。

问题是不需要表决的,主要包括三类问题。

一是程序性问题,当大会的进程与既定规则不符时,代表可以提出程序性问题,对主席进行质询。该问题可在大会任何时间提出(可以打断发言的代表),具有优先权。

 二是咨询性问题,当代表对大会的流程及规则不清时,可提出此问题,由主席解释。

 三是个人特权问题,当代表有合理的个人需求时,如会议室太冷、投影等看不清等,可以提出个人特权问题。

动议是需要表决,除问题外,代表的一切行动都要向大会提出动议,一般动议需要简单多数(50%+1)通过,结束辩论的动议需要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所有动议在投标时都不可以弃权。动议内容包括: 一是动议更改发言时间,代表们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动议延长或缩短发言时间。

 二是动议暂时中断正式辩论进行非正式辩论,代表们认为有必要对某一问题在会上进行专门讨论或私下多方面磋商时,可提出此类动议。非正式辩论分为:有主持核心磋商和无主持核心磋商(又名自由磋商) 三是动议结束辩论,代表们认为决议草案已经讨论充分时,可动议结束辩论,对决议草案进行点名投票。该动议需达到三分之二票数方可通过。代表们在提出该动议时需谨慎。

意向条

用于各位代表与其他代表、主席交流意向的纸条,由组委会准备或自带。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定要写清“来自某国”“到某国/主席”。可与其他代表进行随时磋商、游说,还可以向主席要求发言、咨询议程或提出自己的想法。总之,意向条在大会中非常重要,许多问题都是通过意向条私下解决。

同时,如果可以对自己的意向条进行别出心裁的创意,如绘上国旗、国名、问候语等,或提前将会给其他代表留下良好印象。

非正式辩论

在正式辩论中每一个代表发言完毕后,主席会面对全场问场下有无动议或问题。如果你觉得哪个话题现在的代表们最关心,最想讨论,你就可以发起关于这个话题的非正式辩论。

代表可提动议进行磋商,包括两种:

一是有主持核心磋商,所谓有主持核心磋商,顾名思义就是在大会上由主席主持对某一问题进行固定主题的磋商。代表们在提出此类动议是必须说明以下要点:由谁提出、是何主题、总时长以及每位代表发言时长。届时主席将在固定时间内随机点出举牌的代表发言,一位发言完毕后再点下一位。剩余时间不能让渡。每位代表都要围绕所确定的议题发言,也可以对以前代表的发言进行评论。

有主持核心磋商灵活性强,任何时候只要代表认为有必要针对特定议题进行讨论均可提出,因此大多数问题都是在这一环节中解决。每次有主持核心磋商的主体基本构成决议草案的大体框架,工作文件的内容基本上也是对几次重要的有主持核心磋商的内容总结。所以,每次大会中都应该穿插多次有主持核心磋商。

代表们要注意在每次提出有主持核心磋商前都要积极利用意向条的支持,提高有主持核心磋商的通过率。

二是自由磋商:申请国代表提出总时间,代表可进行自由磋商,没有固定的主题。

代表们在提出此类动议是必须说明以下要点:由谁提出和总时长。届时大会将暂时中止,代表们可在会场内离开座位自由地相互磋商讨论、游说、撰写文件。当代表们觉得会议进程缓慢或不理解某方立场,或者认为有必要就一些细节问题,如决议草案的简明和具体内容等进行讨论,以及希望和更多代表集中交流时可申请。自由磋商在会议胶着时及会议后期十分重要。代表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积极加入各方讨论中,听取各方的立场。当然,如果时间紧迫,有些内容也可以用传意向条或私下协商的方式进行而不占用大会时间。结束辩论与投票表决

在正式辩论中每一个代表发言完毕后,主席会面对全场问场下有无动议或问题。如果你觉得哪个话题现在的代表们最关心,最想讨论,你就可以发起关于这个话题的非正式辩论。

模拟联合国会议绝大多数步骤都需要全体代表进行表决,表决对象包括对程序的表决和对会议文件的表决。

对程序的表决,所有代表都需投票且不能有弃权票。如果此时有代表缺席,只要在场代表数不少于三分之二,则不影响表决。一般情况下,建议不要中途缺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对动议的表决的程序是这样的,当场下一位代表提出一项动议后,主席可询问有无赞同,此时场下赞同此动议的代表可举牌,主席随机点出一名示意。若此时没有举牌的代表,则此项动议视为未被通过。此后主席可询问场下有无相似动议,一同表决,以便节约时间。表决时按照动议提出顺序进行。

代表们根据辩论进展依次提交会议文件:工作文件、决议草案、修正案。其中需要投票非常重的是决议草案和非友好修正案。

篇7:模拟联各国大会活动策划书

3)大会技术支持团队(老师)

4)大会参考议题:北极资源开发

岛屿淹没

非洲粮食问题

珍稀动物保护

全球环境变化

三、大会流程策划

前期准备会议

1)主席团成立:主席 副主席 会议指导 议题筹备组

2)监票组成员

3)前期宣传:a:教室寝室宣传

b:海报展板宣传

c:网络宣传(QQ群,微博等发表活动宣传日志)

4)参赛人员招募:a:现场报名,食堂设点

b:短信方式报名(英协秘书处)

5)主席团筹备组成员确定议题

6)会议资料准备(由大会主席团筹备组成员确立议题,并统一对外发布,最后由秘书处统一汇总资料)

注:报名以小组形式参赛3-5人为一组,

模拟大会的前期培训

第一次培训:(针对参赛小组)

时间:11月16日 19:00

地点:1J307

培训内容:议题的分配以及会前议题调研与资料收集的方法,着手准备会议资料以及相关文件的写作。

第二次培训:(针对广大代表)

时间:11月17日 9:00

地点:1J 201

培训内容:大会规则,流程

模拟大会初选

时间:11月15日

地点:1J 201

参会人员:大会主席团、筹备组成员、参赛选手

模拟联合国大会正式会议

时间:11月23日 19:00

地点:新区学术报告厅(2J104)

1、会前准备a:工作人员提前一个小时到场布置会场.

b:会议开始前半个小时组织工作人员给各位代表分发选票(代表一张选票表示1亿美元,评委老师一张选票代表5亿美元)。

2、大会进行流程a:主席宣布大会开幕

b:主持人宣读大会流程

c:按选手顺序进行议题陈述(代表演讲+PPT 10分钟左右)

d:各议题详细材料展示

e:评委代表点评

f:各代表,评委酝酿投票

g:现场畅票(监票组成员)

h:主持人宣布投票结果

3、颁奖仪式:一、二、三等奖各一名

优秀奖一名

最佳议员一名

最佳立场文件写作一名

获奖者颁发奖状证书以及精美笔记本。

4、获奖团队新闻发布会。

篇8: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方案设计

“模拟联合国”活动是一项以培养大学生全球意识、关注国际热点及锻炼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此活动的主要形式为由大学生扮演各国外交官的角色,以当下国际热点为讨论议题,模拟联合国大会决议的程序。整个过程从提交立场文件开始,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通过演讲、磋商、起草决议案草案,最后以大会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决议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此项活动,学生们熟悉了联合国的运作方式,锻炼了自己参与国际事务、与人协调协作的能力。21世纪伊始,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在中国联合国协会的支持下,积极开展该活动,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树立国际意识、自主创新、亲身实践及探索、解决问题的平台。同时,该活动也为更好实现体验式教学理念提供了契机。

西北工业大学作为最早参与此项活动的大学之一,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模拟联合国”团队,并赴美参加了纽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成为中国第一个派队参加国际会议的高校。现在,“模拟联合国”活动已成为该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打造成了独特的“模拟联合国”教学体系。

区别于其它体验式教学模式,“模拟联合国”教学活动赋予学生的体验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学生从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收获学习知识的方法,更获得情操上的陶冶,促进了人格的和谐发展。

首先,学生体验了英语语言技能在真实情景下的综合应用。“模拟联合国”教学将语言的习惯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大学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是“边学边用”。虽然现今英语教学已经引入了体验式教学的思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专题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应用英语的机会,但是这些体验都是简单的情景模拟,缺乏一定的真实性,且通常只注重某一项或两项英语技能的锻炼,很难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而“模拟联合国”教学中,正如阮红梅教授在她的文章中提到的那样,学生收集了充分的英文资料后,需要阅读、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所代表国的观点和立场,这是对学生英语综合阅读水平,包括理解、分析、归纳能力的最佳锻炼。之后,学生要结合阅读材料,撰写立场文件和会议决议案,这又给学生掌握英语写作技能提供了良好平台。此外,在会场上,学生要通过演讲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与人交流,或说服对方或达成一致,这是对学生的演讲和辩论能力的训练,是将演讲和辩论技巧与实践相结合、学用一致的好机会。在“模拟联合国”教学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感知不再是书本上的单词、枯燥的语法或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生动的语言意义、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锻炼的是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全面提高。这正是其他课堂英语教学无法给予的。

其次,学生对国际事务有了亲身的、更为深入的体验了解。每年各种级别的模拟联合国大会使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入真实的场合,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角色,一同探讨、分析当今世界的复杂局势,决策热点问题,体会着大千世界中的风云变幻。同时这也是“模拟联合国”教学不同于传统体验式教学活动之所在。它为学生提供的实践环境是真实的,学生获得不仅是书本上理论知识的体验,更多的是眼界的开阔、情操的陶冶和思维的创新。

再次,在“模拟联合国”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锻炼了交际能力与协调合作能力。面对不同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理解接纳、沟通合作、求同存异、达成共识是每个经历过模拟联合国会议的人得到的最深刻的体验。同时,在“模拟联合国”的课堂学生接受挑战,学会了如何应对问题与争端的方法——摈弃慌张与冲动,学会冷静与沉稳,运用各种谈判斡旋技巧,和平解决问题,巧妙化解争端。

上一篇:托福写作的四个误区下一篇:一般洗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