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行为的检讨书

2024-05-15

不文明行为的检讨书(共8篇)

篇1:不文明行为的检讨书

2015年开远市羊街中心完小开展“我身边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主题教育计划

开远市羊街中心完小少先队大队部

2015年4月24日

2015年开远市羊街中心完小开展“我身边的文明行为和不文

明行为”主题教育计划

为深入落实学校“我身边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全面建设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号召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推动文明礼仪教育,提升教育形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舆论宣传。以班级为单位,要求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文明,让文明从活动中深入心灵。三是把文明带回家,传播文明礼仪。通过开展“文明小手拉大手”活动,宣传文明礼仪知识,纠正不文明行为,让广大学生在养成文明习惯的基础上把文明行为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在家庭里做文明孩子,在社会做文明好公民,让学校影响社会,学生带动家长,共建文明和谐校园,为教育的和谐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一、活动主题:

我身边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

二、活动时间: 2015年4月24日—30日

三、活动内容:

1、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方法,积极倡导全校师生作文明人从我做起。

2、开展主题教育队会,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不文明行为,也发现别人的不文明行为,通过相互提醒,共同改正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把文明行为传到每个人的意识。

3、利用黑板报大力宣传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知识。

开远市羊街中心完小少先队大队部

2015年4月24日

2015年开远市羊街中心完小开展“我身边的文明行为和不文

明行为”主题教育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求知。学校把本学期第六周定为文明礼仪教育周,开展了“学生文明礼仪”系列教育活动。现将我校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我校通过开展“我身边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真正实践礼仪,如

1、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方法,积极倡导全校师生作文明人从我做起。

2、开展主题教育队会,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不文明行为,也发现别人的不文明行为,通过相互提醒,共同改正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把文明行为传到每个人的意识。

3、利用黑板报大力宣传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知识。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富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培养了同学们的自主性、自觉性,进一步规范了同学们的文明言行。全班同学对文明礼仪知识已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能潜移默化地内化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去,整个班级始终能浸润在浓郁的文明有礼、热情友好、宽容谦让、诚实守信的和谐氛围中。

开远市羊街中心完小少先队大队部

2015年4月24日

篇2:不文明行为的检讨书

您好,向您递交这份擅入教室行为不检的检讨书,以反省我的年少无知与行为不检。此时此刻,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恶劣性。我贪图清静,擅入班级旧教室用餐,更为恶劣的是用餐后没有进行妥善的卫生清理,给教室环境造成污染。我的行为是如此的恶劣,我为此悔恨不已。因为我错误导致的种种不良影响,在此我表示十分地懊悔与抱歉。

关于我犯错误的原因种种,我如今清醒地认识到了三点原因:

第一点是根本原因,我还年少无知。主观意识太多浅薄。身为一名初中学生,没有清醒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总是我行我素丝毫没有估计行为后果。

第二,我缺乏必要责任感。身为在校学生,学校课堂这样的公共环境是大家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们每位学生都有共同维护公共环境的责任。此事之时,我却如此的不清醒,缺乏必要环境责任感。

第三,我性格有些孤僻,没有很好适应学校大环境的用餐环境。

回顾我的错误,固然有年少无知的客观必然,然而我作为一名14周岁学生,也应该具备起码的辨别能力,理应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此次错误,我已经给学校环境造成了污染与影响,对于我造成的不洁。我应当主动承担错误,积极进行打扫。

针对我思想方面的不成熟,我发誓今后一定真诚改过,努力学习,长大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另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尽我所能保护学校公共环境。

篇3:关于大学课堂不文明行为的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和获取信息渠道日益丰富的同时, 大学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自制力和注意力下降;同时, 高校教师面临教学与科研双重压力, 课堂教学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多方因素导致大学课堂不文明行为频发, 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这种现象已引发国内外高等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的重视, 并在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的两大主体, 他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构成了整个课堂的主旋律。 早期的研究中, 大学生常常被认为是课堂不文明行为的主体。 大学课堂不文明行为 (Classroom Incivility) 通常特指学生故意破坏和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往往容易被忽略。而研究表明, 课堂不文明行为通常是相互影响的, 教师和学生都是不文明行为的制造者。 从广义上讲, 课堂不文明行为是指由教师或学生参与的, 违反教学环境中相互尊重这一准则的行为[2], 也是指与课堂教学的和谐一致性相违背的, 干扰教师或其他学生, 破坏课堂教学活动, 阻碍教师教学和其他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使教学活动偏离目标的行为[3]。

2 表现形式及其危害

课堂不文明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主动的、有意识的行为, 也有被动的、无意识的行为。 从对教学秩序的干扰程度来看, 学生在课堂上的不文明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消极怠慢的行为。 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对授课内容无动于衷、对老师提问无任何反馈等无意识地对课堂教学氛围产生影响的消极行为。

2) 漠视纪律的行为。 包括迟到早退、与他人聊天、接打电话、发短信、手机上网、做其它课程作业、看其他书等行为。

3) 敌意行为。 包括对老师的教学表现出明显的厌烦情绪、中途出入教室、针对老师或其他学生的言语攻击乃至身体上的威胁行为等行为。

学生不文明行为直接破坏课堂的整体学习环境, 对其他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是一种公然侵犯, 也会使教师上课思维受阻, 影响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的发挥。 特别是对新教师而言, 最初的两三个学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课堂教学, 一旦教学上失败了, 会很容易造成额外的压力、不满和倦怠, 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

与学生的课堂不文明行为不同, 教师的不文明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甚至是出于良好动机, 而效果却适得其反。 教师的不文明行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上课迟到、未提前通知取消课程。

2) 教师以快速地、拒绝参与的讲述方式漠视学生。

3) 擅自改变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甚至将讲台作为个人情绪的宣泄地。

4) 用冷淡的、疏远的态度对待学生, 言语中透露出对学生的歧视或不尊重, 甚至人格侮辱。

5) 用考试和分数恐吓学生, 或试图通过引发学生的内疚感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5]。

教师的不文明行为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对学习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固定时期, 教师的一些严重不文明行为甚至对学生的人生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不文明行为频发的课堂, 通常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 老师的教学热情、清晰性、组织性和直观性较弱。无论学生还是教师的课堂不文明行为都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使课堂教学趋于无效甚至负效。 其影响甚至可以波及到课堂之外, 影响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 降低学生对于老师和学校的尊重和认同感, 影响学校教育质量, 最终损害学校的声誉。

3 产生原因分析

形成课堂不文明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社会和学校的因素, 也有学生和教师的因素。

从社会和学校的方面来看, 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 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导致大学生群体在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制力方面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其次, 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使得大学校园已经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 各种网络游戏、社交平台、碎片信息极大分散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再次, 从高校管理方面来讲, 学校考勤制度实施不力, 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监管和约束力有限, 对教师的工作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使教师忙于科研而忽视了教学。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部分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意识仍停留在初等教育阶段, 对教师管理的依赖性强, 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2) 学习态度不端正, 认为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考试, 平时上课开小差, 考试临近抱佛脚;3) 大学课堂容量大大增加, 学生若不提前预习, 很难跟上老师的思路, 导致注意力下降;4) 与老师交流有限, 特别是公共课程的教学, 由于学生数量众多,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陌生感也助长了课堂不文明行为;5) 同学相互间构成影响, 少数人的课堂不文明行为可影响他人。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考虑:一是, 教学态度。教学和科研都是高校教师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而后者往往对教师本人的职业发展有更重要的影响。这导致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处理二者的关系, 忽视课程准备和课堂管理。 教师以完成任务而不是传授知识为目的, 更注重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效果, 更加关心传授而不是学习。部分老师担心对课堂的管制会招致学生反感, 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因而对课堂不文明行为采取放任态度。二是, 教学技能。教师忽视教学技能的提升, 上课内容枯燥, 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讲课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忽视与学生的互动, 不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讲课节奏。这些都是引发课堂不文明现象的原因。

4 预防和应对

预防和应对课堂不文明行为, 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特别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 更应是主动的发起者。

学校需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对学生的平时学习效果进行监督和管理, 并保证规定的有效执行。同时, 也应完善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和师生教学互评机制。 使教师安心于教学并从教学中获得成就感。

对于教师而言, 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可以降低课堂不文明行为的影响:

1) 上好第一堂课。 每学期第一堂课明确课程要求、课程安排、考评方法等重要信息, 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范。同时, 教师的亲和态度和言行举止也会产生影响, 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的课堂行为。

2) 注意授课技巧。 课前准备充分、授课内容丰富充实、条理清晰, 有合适的例子。授课时精力充沛、语速适当, 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讲课内容和节奏。教师要具备反思意识, 对教学过程不断总结, 更新教学理念, 在所属学科领域不断充实自己, 完善知识体系, 不断改进教学。

3) 加强课堂组织和管理。 对已发生的课堂不文明行为及时予以制止, 对即将发生的课堂不文明行为的及时提醒和适当包容。 适当地包容无伤大雅的不文明行为并予以善意提醒, 或从自身找原因并谦虚回应, 往往会对其它不文明行为的产生起到事倍功半的抑制作用。

4) 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 除了直接的讲授法教学外, 教师应灵活运用讨论、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善于应用多种平台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如高校内部的网上教学平台、各种即时通信工具都可以成为师生互动的良好工具。

5) 给予更多理解与共情, 避免说教与抱怨。 一直保持亲切感和积极激励的态度, 如果师生关系是积极的、鼓励式的、亲近的, 教师就能运用激发因素和亲近关系去减少课堂不文明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 尤其是被动课堂不文明行为的学生, 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 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若对老师的教学内容或方式有意见, 积极沟通而不是消极对抗, 都有助于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 杜绝课堂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5 总结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的课堂不文明行为, 都严重影响着大学教学的有效性。 只有从学校、老师、学生多方面努力, 才能有效预防与应对课堂不文明行为, 保证大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Morrissette, P.J..Reducing incivility in the university/college classroom[Z].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Journal for Leadership in Learning, 2001:5 (4) :1-12.

[2]Clark, C..The dance of incivility in nursing education as described by nursing faculty and students[J].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2008, 31, E37-E54.

篇4:国人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治本之道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国人第一次如此直接地接触“他者”文化,同时向世界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个性,中外文化在碰撞中寻求共存的普适伦理。然而,有悖于“文明古国”形象的“中国式旅游”让世界错愕,接踵而来的有关国人素质的负面报道激发了全社会的自省与反思。

一、国人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类型及影响

国人不文明旅游行为可谓层出不穷,随地吐痰、随意拍照、乱刻乱画、不修边幅、不讲秩序等等不一而足。概而言之,国人不文明旅游行为不外乎三种类型。其一为无知型,指由于对异质文化的无知造成的无意识的不尊重,反映出国人对异质文化认知的欠缺;其二为习惯型,尽管国人认知并接受主客不同文化的差异,但由于行为举止习惯化导致与目的地社会道德规范的矛盾或冲突,这些行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如酒文化)的符号表征,在国人道德准则之下并无越界,将之界定为“不文明”反映了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和中国文化权利的弱势;其三为放纵型,指以自我满足为原则,为追求“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而随意释放非道德本能和私欲的行为,凸显了国人基本道德素养和文明自律意识的缺失。

尽管个别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不足以损害国家形象,但是,各种类型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不断积累和叠加,所展现的中国和中国人的文明符号势必影响世界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认知、认同和接纳。进一步地,这种“文化展现”将损害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并成为中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隐患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绊脚石。

二、国人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根源

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群体的日益扩大,“中国式旅游”已成为映射国人道德素质的一面镜子,加之部分西方国家对该问题的聚焦与放大,国人“道德滑坡”、“道德沦丧”等论调甚嚣尘上,“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消损殆尽。其实,旅游文明问题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出行文明、观影文明、观赛文明等现象有着共通之处,同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外显,“中国式旅游”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困境。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多重转型时期,无论是经济体制、社会制度乃至道德观念,都在经历着变革和调整。在这一特殊时期,各种体制、机制等都在变化发展之中,传统的制度和观念逐渐消退,而新的规则、规范仍在建构之中,这无疑会对社会道德规范产生深刻的影响。道德转型是社会转型的道德表现,社会道德体系的变革是对社会转型的道德反映。新旧社会道德体系的转化过程中,道德价值选择紊乱,评价标准多元,社会调控功能明显弱化,因而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境几乎是一种常态,是这一特殊时期的固有特征。同时,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体系建立于血缘亲情和宗法伦理之上,向来注重“私德”的培养,把父子、夫妻、兄弟和邻里等私人领域的伦理道德关系规定得十分详细,而对脱离传统血亲纽带的公共领域应恪守、奉行的道德规范,即“公德”的型塑几乎付之阙如。一旦社会形态由“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在多元化价值观面前,道德共识难以达成,道德压力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显得捉襟见肘。国人不文明旅游现象正是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功能弱化的具体表现,这并不意味着国人“道德滑坡”或“道德沦丧”,只是道德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动荡,或“道德爬坡”之前的短暂迷惘。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逐步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足发展及社会公德的全面建立,国人不文明旅游现象必将淡出历史舞台。

中国旅游业发展所处阶段及其国际影响力是国人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另一成因。首先,中国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大众旅游所追求的体验仍停留在以物质消耗为主要构成的感官满足上,旅游者更以消费者的姿态在“快乐原则”指引下肆意而行,从而引发旅游过程中的拥挤、嘈杂和无序等不文明行为,一旦旅游者认识到旅游真谛在于心灵感知和情感升华,把追求精神上满足和依归的旅游愿望内化于心,“中国式旅游”将逐渐消散。其次,国人大规模走出国门的时间尚短,缺乏对异质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旅游技能”的学习与锻炼相对滞后,由此造成“他者”意识的缺场直接导致了旅游者不知亦不畏、自我而不自律的行为表现。最后,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国际旅游为异质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提供了空间,形成特定的“文化边际域”,中国传统文化在其间往往缺乏话语权和影响力,某些文化符号容易被错误解读并贴上“不文明”标签。

三、国人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治本之道

世界对国人素质的批评引起国家及国人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谴责和文明旅游的呼吁。谴责和呼吁虽属必要,但无法解决实质问题。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治理需多管齐下,内行教化,外施惩治,方可重塑国家“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形象。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是,从“仓廪实”、“衣食足”转向“知礼节”、“知荣辱”并非自然而然,国民素质教育是实现这一转化的根本途径。文明是一种习惯,而习惯要从小养成。因此,国民素质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将养成教育作为实施文明旅游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突出道德准则的规范教育和文明陋习的纠正教育,使青少年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品质与行为习惯。教育内容不仅要包括基本文明礼仪的通识教育,如不随地吐痰、不高声喧哗、自觉排队、衣着得体等;还应涵盖文明观教育,使青少年认识到尽管不同文明之间没有统一的准则,但尊重是通用的规范,可具体外显为文雅行为、礼貌礼节以及对他人的友善和关怀。此外,对成年人的道德规范的教育同样不容忽视,应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发挥各自主体作用,利用公益广告、影视作品和企业培训等形式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倡导“文明旅游,从我做起”。

旅游通常是跨地域、跨文化的活动,文化的差异性及人们的猎奇心理构成了产生旅游吸引和形成旅游活动的原动力。主客交往中,文化隔阂容易造成双方关系的紧张甚至冲突,认同和尊重是唯一化解之法。认知差异、承认差异是尊重差异的前提,只有旅游者正确识别客体文化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才能自觉自律。行前说明会、印发旅游手册等普遍做法被认为是消除国人第一类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有效途径,但收效甚微。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移动终端APP,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以及宗教禁忌等信息,供出境旅游者随时查阅;根据实时定位,即时通知旅游者所处地区或场所的禁忌行为和文明警示;在出游中外文化冲突严重的国家或国人不文明旅游行为“重灾区”之前,要求旅游者学习客体文化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则,通过在线考核方可发放签证。

文明旅游不仅有赖于旅游者内心的自觉,制度约束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第三类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治理,更是不可或缺。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震慑力,对于规范旅游者行为有积极意义。但是,该制度仍存在界定标准模糊、惩治力度不够等问题,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质疑。一方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判定不能一概而论,应制定等级标准和判定依据,对各等级采取不同的惩戒措施。另一方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监管应遵循“违必管,惩必严”原则,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俗称“旅游黑名单”)纳入社会征信体系,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通报,对上榜人员的生活切实地产生影响。如此这般,才能使“旅游黑名单”制度摆脱“田间稻草人”形象,有效遏制国人旅游行为的诸般乱象。此外,由于出境旅游规模日益扩大,对不文明旅游行为实施直接监管存在一定难度,可依据《旅游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建立旅行社全程文明教育责任制,强化导游和领队提醒与引导文明旅游的义务,为国人文明旅游保驾护航。

篇5:不文明交通行为的现象

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推进全社会文明交通进程,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期盼和新要求,着力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及社会文明程度,是当前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和感受,对不文明交通行为现象、危害与对策作简要分析。

一、当前不文明交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表现。违反道路交通标志闯闯红灯、不依序停车排队等候红绿灯、乱鸣喇叭、夜间行车时不按规定使用灯光、不按规定超车、超速或超载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既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又影响了城市形象。

(二)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表现。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随意穿插、逆向行车、占用机动车行道、骑车带人或带超长物件、中小学生放学后成群结队骑行、双手脱离车把、嬉戏追逐打闹等行为。

(三)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表现。不走人行横道,随意横穿公路、过公路时打手机或不左右看、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或斜穿马路等现象。

二、不文明交通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交通参与者文明出行的观念不强。各类交通参与者在从事和参与交通活动中,由于社会道德素质不高,文明出行观念不强,对不文明交通行为带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文明交通行为的概念模糊,防范意识淡薄,很多参与者普遍认为只要不是酒后驾车、超速行驶这样的严重违法行为,骑车带个人、占道行驶、向车外抛洒杂物等,这样的行为只要自己方便,根本不会有什么影响,更不会造成交通事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良行为和习惯。

(二)行人和非机动车管理难度较大。长期以来,道路交通管理的侧重点都放在机动车违法行为查处,对于文明交通行为习惯尤其是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不文明交通行为缺乏管理甚至不管理,造成了非机动车和行人任意与无所谓的交通参与态度,几乎不受任何约束。

(三)基层公安交警部门警力不足造成管理不全面。基层交通民警每天上路维持交通秩序、24小时值班接处警、处理各类交通事故,再加上各类大小保卫开道、专项整治活动等,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警力。要想再抽出部分警力放置路面专门加强不文明交通行为的管理与整治确实是力不从心,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交通参与者的误解与对立情绪造成执法难。对不文明交通行为,民警在路面劝导和纠违过程中,大部分人能够理解并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认识态度较好。但不可否认,有部分参与者不理解,甚至是误解产生对立情绪。他们错误的认为交警拦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罚款,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不文明交通行为既没犯法又不违规,凭什么拦我、管我、罚我款。所以对立情绪比较严重,对交通违法及不文明交通行为的蔓延和泛滥,在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三、不文明交通行为带来的危害性 一是扰乱正常的交通秩序。因为机动车抢道行驶,不按序排队等候等不文明交通行为极易造成交通堵塞,造成路面秩序混乱,既造成自身通行缓慢也造成其他车辆通行困难,降低了道路的使用通行率。

二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车辆的激增,事故、堵车也随之高发。而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引发的比例很大。

三是造成社会不稳定。不文明交通行为会损害到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利益,容易发生矛盾冲突,引发突发性事件与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四、减少和消除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对策与思考

(一)以“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契机,加强文明交通宣传。针对不文明交通行为,一是公安交警部门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时,应将文明参与交通活动有的放矢地融入交通法律法规宣传,全面提高交通参与者文明出行守法意识。二是通过邀请新闻记者及时跟踪报道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安全隐患整改等工作情况,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三是坚持以“五进”活动为载体,深入基层,通过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组、进机关,零距离、多层次、全方位地向社会群众宣传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进一步拓宽文明交通宣传渠道,丰富交通安全宣传内容。

(二)创新警务模式,建立快速反应的动态交通管控机制。一是创新勤务模式,对于严重的不文明交通行为适时地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加大对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形成高压态势。二是在执勤过程中,民警要改变过去只处罚机动车驾驶人而对非机动车和行人实行松管的做法,不光对驾驶人要处罚,对行人也要处罚,让所有的道路交通参与者认识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危害,从而自觉遵法守规,养成安全出行,文明参与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加强联系,形成整治合力。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整治不仅是交警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公众的责任。光靠公安交警一个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部门、各阶层的特殊作用,从而形成整治的整体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浅议行政不作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行政不作为是一种不易觉察的轻微渎职,在表现形式上具有隐蔽性,但其危害性丝毫不亚于直接违法行为,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大障碍。近年来,相关公共卫生事件和安全事故频发,如 “毒奶粉”、皮革奶、健美猪等事件、广西南丹矿难等等,这些天灾人祸的背后都或多或少的暴露了有关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的严重问题。又如教育乱收费,民营医院的虚假广告坑害病人等等众多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与行政不作为息息相关。产生行政不作为原因比较复杂,它不是某一社会因素的产物,而是多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一、行政不作为产生的原因

(一)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权本位”理念相当浓厚,将行政权力视为一种可以自主控制的权利,是否作为、何时作为由自己说了算,没有形成现代法治意识,服务型政府理念。另外,传统中国长期以来就以“熟人社会”为基础。因此,一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关系网面前,搞变通、搞妥协,产生行政不作为现象;而行政相对人在面临行政不作为时,往往也希望借助人际关系解决问题。他们认为自己得罪不起行政机关,大多行政相对人能忍则忍,而这恰恰又放纵了行政不作为。

(二)历史与体制的原因

受传统服从意识的积淀、影响,一些执法人员,总是围绕上级命令和指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开展工作,不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有所作为。比如对于上级没有安排但影响甚至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置之不理,放任其长期存在,危害加大,处理难度不断增大,成为行政管理的一大顽症,最后导致这些矛盾必须通过地方行政首长甚至更高层级出面干预才能解决,从古代的赴京“告御状”到今天各个层级的“上访”,与一些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长期行政不作为有着直接的必然的关系。

(三)立法方面原因

当前我国处于新旧体制交替转换过程中,法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对行政不作为没有形成震慑力量,这也是行政不作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有的环保部门对环境污染不闻不问,城建部门对违章建筑视而不见,公安部门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放任不管等都是典型的危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为,潜在危害性很大,然而就目前我国现有的诉讼法律制度看,没有规定对公共利益损害时的被诉主体的责任追究方式,无法从法律制裁的方式来处分这类行政不作为,放任了行政不作为的发生。另外,行政程序立法滞后。大多有关行政程序方面的规定都是由执法的行政机关自行设定,致使规定中对行政相对方设定的程序要求严格、繁琐,而约束行政机关的规则少。由于对执法机关没有具体的执法程序、时间要求,容易滋生行政不作为现象。

(四)行政机关自身原因

1.执法人员责任意识淡漠。

有的执法人员责任意识淡漠,作风不实,开会多、应酬多、考察多,深入基层调研少,遇到具体问题时则推诿扯皮,甚至不作为;有的工作重点放在领导批示、上级考核的工作事项中,对关系公共利益、群众利益的事、对老百姓的合理要求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放任不管;有的执法中讲形式,摆花架子,工作方法停留在发文件、开会传达精神上,对发现的问题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制止行为,使得社会矛盾长时间得不到化解。

2.工作方法被动、滞后。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社会管理领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执法部门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上被动、滞后,对一些新事物不知如何应对,往往选择观望态度,或是层层上报,等待上级指示,形成行政不作为。有的是因为执法部门工作方法单一或工作力度不够,执法效果差,群众认为其没有作为。如环保部门治理夜间噪音问题,环保部门专门为此设立有夜间值班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后就去施工现场予以制止。但是由于缺乏过硬的措施,环保部门执法人员一走,施工单位又开始施工,群众认为夜间噪音不断是环保部门没有切实履行行政职责,属于行政不作为;而环保部门也认为自己很冤,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安排专人值夜班,可由于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成效甚微,群众还认为没有作为,效果不好。从上述事例中,可以看到执法部门的管理方式已不太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由于行政机关在行使职责时缺少科学性、长效性、经常性、制度性的管理措施和约束制度,执法时缺乏足够的力度和措施,行政执法不能达到一定的逾期目标,执法效果不好。

3.考核机制的影响。

随着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法律意识的提高,许多公民选择运用诉讼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行政机关为减少诉讼案件的发生,以诉讼数量多少考核执法人员质效,实行追究制或一票否决制。行政执法人员在这样的考核制度下,办案越多,被追究的风险越大,而对其行政不作为责任很难追究。所以,一些执法人员尽量不办案或少办案,在执法时也更加谨慎,缩手缩脚,尽量少用行政强制措施,以求少出错,抱着“无过便是功”的想法,得过且过,力求稳妥。在这种只罚不奖的考核机制下,助长了一些行政不作为现象的发生。

4.行政职能重叠、交叉。

由于当前我国一些行政机构的设置不合理、不科学,职能划分不清,机构臃肿,政出多门、有多头管理或者无人负责的现象,也是办事推诿、扯皮的重要根源。一些本应该由某执法部门主管的事,因涉及到其他部门的职权,不得不受其制约,结果导致执法效力相互抵消,应当履行职责的部门不能作为。比如在具体行政执法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联合执法,但是作为几个平级的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具体谁来牵头,协调组织开展工作不明确,限制了行政机关的执法积极性,履职不主动,对一些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形成不作为。另外,由于利益驱动,各执法部门从制定部门规章到具体执法过程,都以本部门利益为中心取利弃责,形成有利的事各部门争相插手,无利的或者“麻烦”事互相踢皮球,产生执法空白区。如对于食品和药品的监督管理,属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但这方面的广告又归工商部门管理,一旦出现食品药品的虚假广告,消费者受了欺骗而找主管部门时,也容易发生“两不管”现象,造成行政不作为。

5.执法条件受限制。

一些行政执法机关缺乏必要的强制执行措施和手段,行政执法显得软弱无力,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率。有些行政机关监管的范围较宽、而执法部门人员配置较少,也形成监管不力。当前社会行政违法成本低,而行政守法成本高,一些单位、个人违反环保、安全生产领域的法律法规后,对其经济利益不仅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甚至会使其收到更大的经济利益,这促使其铤而走险,选择违法行为,当相关执法人员对其进行处理时,这些企业自恃为地方的利税大户,不把行政执法部门放在眼里,甚至发生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被围攻殴打的情形,使得行政执法人员面对一些违法行为不敢作为或无力作为。另一方面,受执法部门人员配置、设备投入方面的限制,也制约了执法部门职能的发挥。

6.行政执法有时受干扰,有压力。

一些基层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求工商部门简化登记程序,降低登记门槛,对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登记,甚至专门出台文件限制或者阻止工商部门对一些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有的地方政府对监督性的行政执法部门存在排斥心理,甚至为保证地方利益,规定对当地利税大户如煤矿企业等进行安全、质监、环境等方面检查时,还要经过一定审批手段,为正常的行政执法设置障碍。在GDP成为考核官员重要指标的时候,地方政府为当地经济利益考虑对招商引资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当地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尤其是监督性执法部门不能作为,这也是目前一个现实的问题。

二、几点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立法

首先,按照《立法法》规定的立法程序进行立法,改变目前大部分行政法规、规章的起草人是该规章执行人的现状,防止在立法中掺杂部门利益而影响法律、法规的公正性和全局性。其次,强化程序立法。行政程序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起着制约、规范的作用,必须强化行政程序方面的立法,明确规定行政行为的实施主体、方式、时效及法律后果,尤其对行政主体履行职责的时限要有具体、合理的规定。规定还应当遵循有利于相对人的原则,如对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如超过一定时效不履行作为义务的,视为默示同意。防止久拖不决,尽可能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

(二)加强执法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性的执法监管体制。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应该是当前重点工作。执法部门不能局限于补救式的事后管理方式,执法理念和方式要进行变革,应该由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转变,由人员监管向制度监管转变,由行政化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由管人向服务转变,运用科学化、长效化、制度化的行政执法措施去管理社会各个领域,并逐步形成管理体系,树立各行业、各领域的行为规范,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比如,在食品安全领域,提高执法部门监管能力,重点要在制度管理上、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上下功夫。首先,要形成生产经营行为制度规范和行业标准。严格规定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对关系民生的重点产品应该对各个生产环节提出明确的安全生产要求。其次,政府监管重点放在监督企业落实各项保障食品安全的管理措施上。监管应该是常态性的、制度性的。政府要加大监管投入,增强重点产品抽查力度和检查批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全程监管机制,致使不合格食品不能流通入市场。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督责任。最后,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落实食品安全体制的责任追究制,提高震慑力。对违反食品安全的人和事一抓到底,决不手软,不仅加大罚款等经济制裁力度,罚至其倾家荡产,而且要限制责任人今后的消费水平和从业选择,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刚性的惩罚措施,要使生产经营者不敢有违反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的行为。通过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和效果,有效避免形式作为而实质不作为等“管不住”现象的发生。

(三)完善执法人员选拔任用及考核机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一是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从干部队伍建设上治理不作为。二是要加强执法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培养执法人员在职务行为中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树立服务性政府理念,自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勤勤恳恳为公众办事。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社会管理、执法水平。三是要建立科学的奖惩考核机制,将岗位职责与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对勤于政事、政绩突出的执法人员给予褒奖,并据此作为任用、提拨的条件。对于缺乏敬业精神的不作为者,要让其有危机感,对于因不作为导致严重后果的,还要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发挥考核制度的导向作用,实现对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长效、可持续激励,最大限度遏制行政不作为的发生。

(四)强化社会成员道德教育,建立诚信机制

篇6:关于不文明行为的反思

厚德的基本内涵是公共文明。公共文明中的“公共”一词在英文中是“public”。这个词既可以译成“公共的”,也可以译成“公众的”。“文明”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公共文明是人类在公共生活领域体现的文明状态,是人类在公共生活中所创造的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标志着人类公共生活中文明进步的状态和程度。

上网不说脏话文明行为,今天来看,在虚拟空间里用虚拟身份说脏话,侮辱、谩骂、诋毁他人,已经慢慢成为某些人的生活习惯和生理惯性。从一个人上网时的语言、态度,颇能展现其自身的修养与教养。人之可以隐身、可以匿名不自今日始,而今天的所谓隐身、匿名其实也远没有古代的时候更加隐蔽。但许多人错误地以为,隐身、匿名是当代人的专利,通过网络,不用实名,就可以信口开河,就可以满嘴脏话,只要换上一副面具,就可以无所顾忌地侮辱别人、诽谤别人、伤害别人。这不是网络时代的问题,而是文明程度和道德底线的问题。希望大家学会慎独。己所不欲,无私与人。

篇7:不文明行为的检讨书

(一)主观原因 1.游客道德素质低下

游客道德素质低下,环保意识不强是产生不文明旅游行为的首要原因。道德素质低、环保意识差的旅游者很少考虑到自己行为的恶劣影响,我行我素,甚至把这些不文明行为当作炫耀的资本,故意做出一些破坏行为。还有一些游客是为了发泄自己某种不满情绪,把景区旅游设施作为发泄的对象,肆意破坏,这类行为造成的破坏相当严重。2.游客缺乏主人翁意识

一些游客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比较注重个人卫生习惯、讲究礼貌礼节、爱护环境,但是在旅游过程中却会做出大量的不文明行为。产生这种行为动机是这些游客在感情疏密程度和责任归属上出现认知的偏差,认为旅游地的设施设备和环境和自己没有关系,旅游景区设施不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导致缺乏保护旅游目的地的责任心,出现了不同于平时生活的反差行为。还有部分游客认为,自己出来旅游是消费的,可以为所欲为,这些不文明行为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狭隘的想法,是游客做出不文明行为的重要因素。3.游客的从众心理

大部分游客道德素质较高,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明确的环保意识,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在旅游过程中,当其他的游客、导游人员和景区工作人员不能很好的爱护公共设施及环境卫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做出很多不文明的行为时,这些平常生活中注重个人行为文明的游客极易受到不文明行为的影响,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做出不文明的行为。

(二)客观原因

1.景区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对游客的管理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尚不成熟,旅游景区管理尚需完善,行业运作有待规范化,诚信机制尚待完善。我国旅游业起步晚、发展猛,政府、业界对这一现象准备不足,被动适应,不能及时出台有关规章制度,管理缺乏针对性、有效性。

在我国,一些景区过于重视门票效益,想方设法的吸引大量的游客,而不注重对景区游客行为的管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一些旅游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让游客尽量配合消费,不仅缺乏对游客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的教育,甚至对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不利于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2.景区缺乏科学规划,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景区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在我国许多景区,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景区缺乏科学的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所引起的。部分旅游景区卫生间数目较少、开放时间较短,甚至一些景区内根本就没有卫生间,给游客造成了不方便;景区内垃圾箱的数目比较少且间隔较远,使游客想扔垃圾的时候却找不到垃圾箱,滋生了其不文明行为。另外,景区内游客的年龄层次、体质状况各不相同,一些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容易疲劳,但景区内缺乏供游客歇息的场所,游客只能靠在树上或坐在较低的景观设施上休息。景区规划的不合理、设施设备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滋生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3.社会文化习俗与地区差异 一些不文明行为是由文化习俗差异引起的。异地旅游常常伴随着社会文化习俗的地区性冲突。有些不懂礼仪、违章违规、破坏习俗、触犯禁忌等不文明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域、国度文化习俗的差异造成的。游客不了解境外文化,或者了解一些也不放在心上,导致其在游览中产生一些不尊重旅游地习俗、触犯宗教禁忌的行为。文化习俗不同,旅游知识缺乏,入乡不能随俗也就在所难免。

景区景点如何减少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一、完善景区基础设施,采取人性化的提示语。如放置美观有趣的垃圾箱, 使游客便于、乐于负责任地处理废弃物。设置必要的美观醒目的标牌, 配置有亲和力的标志性说明文字及提醒文字, 揭示游客不至于太放任自己。

二、景区管理工作人员首先应以身作则, 发挥示范作用, 带头爱护环境。景区可组织工作人员与青年志愿者一起开展环保活动, 这既可强化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 又能起到对公众的宣传作用。

三、景区应制订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制约,对于有损景区形象的行为加以劝阻或惩罚。

篇8:不文明行为的检讨书

目前, 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不文明旅游行为, 尚未形成统一概念, 但多认为不文明旅游行为是不道德行为。田勇 (1999) 认为“旅游非道德行为”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 通过言行而表现出的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李萌、何春萍 (2002) 认为不文明旅游行为指在旅游活动中一切危害景点景观和旅游环境的行为。孟莉娟 (2014) 认为不文明旅游行为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表现的介于正常、适当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之间的, 对旅游地资源、环境、居民、其他游客, 甚至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陈波 (2015) 认为不文明旅游行为是游客对当地旅游资源、环境、居民造成不良影响的破坏行为, 处于法规和道德之间。2006年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 旨在倡导游客遵守公约, 争做文明游客。2013年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总结十大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表现形式。2015年国家旅游局制定《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 建立“旅游黑名单”制度, 来约束游客行为。

综上所述, 旅游不文明行为是发生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 而不是专门指对旅游景区的破坏行为。不文明旅游行为应当具备以下几点要素。一是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实施主体为旅游者。二是不文明旅游行为是一种不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行为。三是不文明旅游行为对其它旅游者或旅游目的地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 不文明旅游行为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 违背社会公德或违反相关法律, 并对其他旅游者或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环境、社会秩序等造成一定破坏的行为。

不文明旅游行为外在表现多样, 如随地吐痰、乱刻乱画、大声喧哗等。通过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分析, 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是无知型, 指旅游者对于异质文化的无知造成的不文明行为。由于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学习, 采取惯常行为造成与目的地之间的文化冲突和矛盾, 进而引发的不文明旅游行为。第二种是放纵型, 指旅游者以自我满足为中心而造成的不文明行为。由于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暂时性, 旅游者离开惯常环境, 摆脱惯常环境的束缚和约束, 为满足自我需求, 道德弱化, 占有意识外显而产生的不文明行为。

二、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 旅游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 文明旅游主要依靠道德进行规范, 法律法规方面还不完善。目前国家主要通过《旅游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文物保护法》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来约束旅游者行为。由于监管不力等原因, 相关法律法规仅处于原则性条款, 缺乏可操作性。而诸多不文明旅游行为在法律法规中处于空白地位, 缺乏相关的条例进行处罚。这就导致管理方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不闻不问, 不文明旅游行为更加恶劣, 出现恶性循环状态。同时, 针对不文明旅游行为处理力度较低。不文明旅游行为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环境、社会秩序等造成危害, 但法律的处罚离地相对较低。如在景物、设施上景区内乱扔垃圾的, 仅需承担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交五十元罚款的责任等条款, 对旅游者的威慑力低, 无法达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二) 文化差异导致公共意识弱

旅游活动向大众化和常态化发展, 旅游者离开惯常环境前往旅游目的地, 从“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由于缺乏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旅游者在无意识状态下, 将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带入到旅游目的地。由于环境、教育和个人素质的差异, 即文化差异的存在,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势必会产生冲突和矛盾。“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旅游者对当地风土人情知之甚少, 会触犯当地禁忌, 引发冲突和矛盾。同时,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冲击, 中国进入到文化重建阶段, 传统文化更多地宣扬人伦精神, 遵循“熟人”社会的行为准则, 缺乏对公共意识的理解。旅游者进入到“陌生人”社会, 缺乏公共空间概念, 依旧按照惯常行为, 行为举止不符合公共秩序, 从而造成对公共空间的侵占, 产生不文明行为。

(三) 游客道德感弱化

旅游活动具备异地性和暂时性, 旅游者离开惯常环境, 摆脱了日常生活的束缚, 离开“熟人”社会的监督, 陌生的环境使旅游者行为举止少了顾忌和约束。旅游者的行为发生变化, 一方面体现在道德感弱化, 道德标准降低, 人性潜在的恶的东西不自觉流露。在旅游过程中, 旅游者秉持中立态度, 加之从众心理, 助长了不文明行为。另一方面体现在占有意识外显, 物质摄取意识强, 形成不文明行为。

三、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应对措施

(一) 建立健全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法律法规

实践证明, 文明旅游仅仅依靠道德进行教化难有成效。需要建立健全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法律法规, 来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震慑和惩戒作用。首先, 要完善相关立法。在国家《旅游法》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 借鉴旅游发达国家如威尼斯、新加坡国家做法, 完善旅游法律法规, 将各种不文明旅游纳入到法律体系并明确责任, 加大处罚力度, 通过法律的惩处来约束旅游者的行为。其次, 要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这就需要景区景点进行配合, 对景区进行区域划分, 设置安保和管理人员, 对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最后, 要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监督管理。旅游执法大队要对景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抽查和安防, 并联合环保部门、文物部门进行综合检查, 加强对景区的监管, 提升景区管理质量。要贯彻落实国家A级景区管理制度, 对不符合标准的景区责令其整改或者降级。从各个方面来建立健全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法律法规, 做到有法可依。

(二) 加强素质教育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治理不仅仅需要依靠法律进行惩治, 更需要加强国民的素质教育, 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首先, 要从小培养文明行为。国民素质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 通过学习促使青少年养成遵守社会公德, 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教师和家长不仅要教育青少年养成文明出游的旅游行为, 还要以身作则, 树立良好的榜样, 通过自己的行为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 要强化公共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对公共意识的理解, 但伴随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公共意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公共意识教育, 在公共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不要高声喧哗, 自觉排队等。社会要加强对成人的道德教育, 倡导文明旅游, 从我做起, 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行为。最后, 要进行文明观教育, 使得青少年和成人意识到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因此没有统一的行为准则, 要学会入乡随俗, 尊重异质文化。

(三) 建立游客管理机制

旅游者在陌生环境中, 自我约束能力下降, 需要通过“他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 要建立游客管理机制, 发挥监督作用。首先, 发挥导游的监督作用。导游与游客接触较多, 对游客的行为起到示范、监督和制约作用。要积极引导旅行社、导游、领队等旅游从业人员加强对文明旅游的宣传和引导, 提醒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达到监督的目的。其次, 采取门票实名制, 建立旅游信用系统。通过景区门票实名制来规范游客行为, 借鉴火车票实名制, 一旦发生不文明行为即录入旅游信用系统。完善旅游信用系统, 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一旦高出规定次数, 景区有权拒绝售票。通过旅游信用系统来规范游客的行为。最后, 加强文明宣传, 发挥游客的监督作用。国家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 开展文明行为游客监督拍照活动, 引导广大游客参与到文明旅游的监督工作中。通过游客之间的相互监督, 来规范游客的行为。

四、总结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不文明旅游行为是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由于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治理涉及到国家、景区、旅游从业人员、游客等多个方面, 其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实施者是旅游者, 想要让文明旅游成为常态, 需要从国民素质入手, 提升国民素质, 养成文明出游的习惯, 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要加强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监督管理,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震慑和惩戒作用。建立游客管理机制, 加强景区、导游和其他游客的监督, 建立完善的监督系统, 规范游客行为。通过各方的努力, 共同促进文明旅游的发展, 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旅游进入大众化和常态化。旅游活动过程中, 游客不文明现象愈演愈烈, 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现从游客不文明行为入手, 首先对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界定, 并分析了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旅游法律法规不完善;文化差异导致公共意识弱;游客道德感弱化, 占有意识强等。在此基础上, 提出相应的对策, 即通过建立健全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强素质教育, 提升国民素质;建立游客管理机制, 发挥监督作用, 来规范游客行为, 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旅游行为,文化差异,道德弱化

参考文献

[1]田勇.旅游非道德行为与旅游道德的塑造[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2) .

[2]孟莉娟.关于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 (1) .

[3]李萌, 何春萍.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1) .

[4]陈波.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管理观察, 2015 (2) .

上一篇:菩萨蛮温庭筠诗词注释及赏析下一篇:炼钢厂安全事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