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2024-04-08

志愿者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共16篇)

篇1:志愿者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伟大的祖**亲,历经六十年风雨和沧桑,如今犹如屹立于东方的一条巨龙。千万个风雨的日子里,因为有了万千甘于奉献、勇于奉献的人民才换来了今天的安定、繁华。“2005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说的那句感动人心的话让人印象深刻:“一个人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什么能倒,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 让无数人心中燃起了炽热的火焰,萌生拼搏的雄心。是的,没有任何困难能够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意志上彻底崩溃,前提是你要相信自己!

祖国的繁华昌盛建立在人民的甘于奉献之上。深圳“爱心大使”丛飞为了帮助贫困山区小孩倾尽所能的感人事迹感动过无数人,这使我想起了一个经典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日出以前,雨后的空气非常清新,海浪泛起洁白的浪花扑打着岸上的礁石,留下的是沙滩上扑腾腾乱跳的小鱼。有一个小女孩在沙滩上俯下腰不停地把小鱼扔向大海,脸上的汗珠闪烁着阳光般的灿烂。路人很好奇地靠近过去,看看小女孩在干什么。原来,她是想帮岸边小水洼里的小鱼逃脱日出以后就面临灭顶之灾的绝境。路人问:“岸边有这么多被海浪卷出来的小鱼,你能全都救活吗?谁会在乎一条小鱼啊?”小女孩昂起头看看路人,一双大眼睛如湖水般清澈透明,她笑了笑说:“我能救活一条就少死一条呀!它们自己在乎,我也在乎!”说完,又俯身拾起小鱼扔向大海……

祖国的繁华昌盛建立在人民的勇于奉献之上。是的,小女孩的爱心倾注在面对困境无能为力的小鱼,而爱心大使丛飞却把他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山区的儿童,他如歌的生命毫不夸张地令闻者动容。他是深圳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他只有两个孩子,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他在10年时间里,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身患重病后却连医药费都无法负担。他深入抗击“非典”一线,为小汤山、佑安等21家医院的医护人员不辞劳苦地举行义演。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他仍强忍剧痛多次参加东南亚海啸赈灾义演……一则则那么熟悉的报道无时无刻不震撼着我心灵的底层,如沐春风,丛飞活出了生活的境界,37岁或许不算长,甚至真的很短很有限,但生命的质量确实为我们树立起文明、道德的标杆。

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相连,生命因奉献而美丽。丛飞是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扬起一面面鲜艳的奉献之旗。在人类精神的崇山峻岭间,丛飞登上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峰。有人说,上天是不失公允的,它给了你姣好的容貌,便配给你低劣的智慧;你有了过人的思维,必将是丑陋的匹夫。但老天爷又实在太不公平了,他残忍地夺去了丛飞年轻的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企求寻找出一片温馨与寂寥、觅得一份安详与豁达的感觉,品味丛飞,读懂丛飞,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什么让他如此伟大?是什么让他如此执着?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纵然,守候在幸福道路上的人已很多,只要人们秉持着一种勇于奉献的精神,幸福的大门同样会乐意敞开,祖国的雄姿绚采同样能够展现出来!

篇2:志愿者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我的父亲出生在解放初期的**,那时候国家贫弱,生活物质匮泛,解决温饱问题是头等大事,而**作那一世小说网 http://为一个小乡,更是起步艰难,老百姓都过着食不裹腹,睡不闭户的日子,父亲的出生并没有给家庭带来多少快乐,因为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难,儿时的父亲从懂事起就开始捡狗粪为家庭分忧,爷爷奶奶小心翼翼的经营着全家的生活,为此我父亲还为喝碗五毛钱的羊汤而被打了一顿,也正因为此父亲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也养成了他后来吃苦耐劳,省吃俭用的品质,为了讨生活年少的父亲不得不离开家拜师学了门裁缝手艺,因为常年累月跟师傅走街穿巷做生意,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以至于后来他得的胃病一直没有好转,但父亲从来没有埋怨,他说在那个特殊时期,特殊年代,能有口饭吃就属不易,父亲就是这么朴实可爱。

三年学艺出师,父亲只身一人背起行禳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为富裕人家量体裁衣,先后展转无锡、北京、洛阳、郑州等地,一干就是三十载,直到2000年才无耐的放弃了他的老本行。

这么多年来,父亲在外面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受过多少委屈,我不知道,但从我记事起,**和我家每年都在变化,土房变平房,平房变楼房,楼房变大厦,电视黑白到彩色,平板到液晶,冰箱、洗衣机、电话、移动手机,都已成了我们老百姓的摆设,楼上楼下,电上电下已不是富有人的标志,富起来的农民已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要,更追求精神文化需要,为此发展中的**也乐意为百姓搭建平台,推出月月映,周周演活动,丰富群众生活,随着城镇一体化的加快,农村老百姓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我问父亲为什么放弃老本行,选择现在回来,他说祖国在强盛,社会在进步,再靠一个一个量体裁衣讨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科技日新月异连衣服都是批量生产了,不仅款式多,样式好,而且价格便宜,我们个体户只能代表过去的历史了,最近几年我们**发展很快,泥路加了水,农村变了新,村村长江水,组组道路通,养老有政策,医疗有保障,你说这么好的地方谁不愿回来。

如今我已结婚育有女,生活工作在**,不必再像父亲一样背景离乡讨生活,聚少离多心难过,我要感谢祖国的强大,社会的进步,感谢活力**,绿色**给我们每个人提供的机会。

篇3:志愿者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对于这种变化,他非常感慨,还向记者讲了一件小事,他说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过一次作文,让同学们想象三十年后的学校。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三十年后学校里全部是楼房,校园中全部是水泥路,花园里百花争艳,学生们每天坐着汽车去上学。老师在班上朗读这篇作文的时候,竟引起很多同学哄堂大笑。

如今,对于那个时代农村学生所能想象到的美丽愿景都变成了现实。而这位老师所说的还仅仅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60年前,学校是一个什么样子,大部分人只能从照片或影视资料上得知了。

关键词:土平房砖瓦房大楼房

在《甘肃教育年鉴》中,对解放前西北师范学院(今西北师范大学)的校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录:1949年解放初期,学校校园里,除了一座2层土木结构的办公楼外,其余皆为土建平房,教学设备总值不到2万元。

解放前,本省4所高校共有校舍建筑面积54052平方米,而且大部分是破旧平房。

西北师范学院作为当时全省的一所高等院校,校舍竟如此简陋,中小学校的情况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有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全省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高等学校为29.8平方米,普通中学为12.0平方米,而小学的数据一直到1978年前都缺失。

到了1966年,西北师范学院才修建了文科楼、理科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楼10余栋和1栋行政办公楼。

建国以来,虽然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广大农村学校校舍依然简陋,即使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还是很差。

在《甘肃教育年鉴》中,记录了榆中县一所小学的真实情况:在改革开放前,榆中县中河堡小学原是一座破庙改建的,只有两间教室,一间教师宿舍兼办公室。由于年久失修,破旧不堪,一遇雨天,就无法进行教学。改革开放后,国家补助了200元,社队支援投工200多个,学校自筹资金2214元,新建教室6间,翻修教室6间,土房改瓦房6间,共360平方米。新建会议室、办公室4间,并修建了围墙、厕所。此外,还用勤工俭学收入,购置了文件柜、办公桌椅、教具、取暖烤箱以及体育器材。

这是记录一所农村小学改善办学条件的一个细节。其实,更多的学校大概都是如此,学校的每一个变化,都凝聚了一代人的汗水。

到改革开放初,各级学校办学的物质条件,较之建国初期,已有相当程度的改善。据统计,从1950年到1978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累计新增校舍建筑面积612.2万平方米,相当于解放前累计建筑面积的22.6倍。

改革开放后,学校校舍出现了大变化。到1983年,全省高等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91.17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1.6倍;普通中学建筑总面积306.9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98%。

截至1983年底,全省13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共占地5084亩,校舍建筑面积91万多平方米,为解放前夕全省高校校舍建筑总面积的16.8倍。

虽然学校校舍面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底子薄、起点低,加上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校舍老化,到八九十年代,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新扩建工作又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在现在看来,这样低层次的要求,竟成了那一代人追求的目标。

1983年,省政府拨出专款700万元支持普及小学教育,用于维修校舍,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与1979年相比,每一小学生平均占有校舍面积也由1.9平方米上升为2.5平方米。同年,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高等学校为52.2平方米,普通中学为3.4平方米。

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学校面貌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随着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学校基础建设得到很大改善。

到2004年,全省87.01%的普通中学、84.90%的小学实现了校园“六配套”;60.44%的普通中学、41.06%的小学实现了办学条件标准化。

随着“两基”攻坚的实施,全省中小学校舍建设力度不断增大,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如今,在很多农村地区,学校拥有当地最漂亮的建筑,学生住的是舒适、方便的公寓,有的学校成了当地最漂亮的风景线。

有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校舍面积,普通高校为30.04平方米,普通中学为6.08平方米,小学为4.42平方米,幼儿园为3.76平方米。

关键词:民办公助两条腿走路人民教育政府办

建国初期,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民办公助”成了学校发展的主要形式。国家除了重点对高校和普通中学投入外,小学则更多由人民群众集资办学。

以1950年为例,当年全省教育基建投资总额为24.0万元,其中,高等学校投资额为3.6万元,普通中学投资额为20.4万元,中等师范学校和小学的投资额为零。各级学校年生均占有教育经费,高等学校为276.2元,普通中学35.6元,小学只有5.8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省教育投资逐年有所增加,从1950年到1960年,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从372.1万元增加到6384.5万元,年平均增长幅度为32.3%。

到改革开放初期,教育经费投入更是力度空前。1983年,全省教育经费支出总数为19812.4万元,是1978年的146倍。而1950年全省教育经费支出总数只有372.1万元。据统计,1979年至1983年,全省教育事业费累计达到8.28亿元。教育经费在全省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8.2%上升为12.9%。

与此同时,厂矿企业、乡村集体、社会团体等各方面集资办学,乡村农民集资办学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增加。

当时,有一个口号叫“两条腿走路”,形象地表达了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和人民群众集资办学的现实。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勤工俭学作为学校获得办学经费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推行。

据1982年的统计,全省中学校办工厂157个,年总产值365.6万元,纯收入96.9万元。校办农(林)场农副业纯收入40.3万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教育走上了快车道,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4年,国家为甘肃省投入8亿元“两基”攻坚专项资金,建成寄宿制学校566所。

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1年正式启动以来,项目总投资4.2亿元,建成学校396所,新、改、扩建校舍面积55.39万平方米。

2003年启动实施的第二期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至2006年3月底,完成危房改造面积68.97万平方米。

2004年到2006年,中央“两资”投入2.49亿元,在全省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截至2006年底,该工程“三种模式”覆盖学校总数达到了15528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了86%。

2007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支出达176.44亿元,加上其他捐资助学等资金,比起建国初期的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的比例已不是可以用十倍、百倍来衡量了。从2008年开始,随着全省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由国家全部投入。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和各类项目的实施,为全省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加快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步伐,撑起了全省教育的一片蓝天。

60年间,在陇原大地上,从窑洞学校到砖瓦房,从马背学校到定点学校,从砖瓦房再到现代化的楼房,在每一代人的记忆中,都有无数让人欣喜的变化。过去艰苦岁月中学子们所住过的窑洞学校、帐篷学校,都留在了那一代人的记忆中,成了一段甜蜜的回忆。

(文中材料、数据引自《甘肃教育年鉴》)

参考文献

篇4:志愿者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活动主题: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国产优秀电影进社区

活动时间:2009年7月20日——2009年10月20日

活动内容:

1、在昆仑社区、唐元社区、龙首西北区社区等十余家社区内放映特别推荐的:《英雄儿女》、《李双双》、《西安事变》、《叶问》、《南京!南京!》等30余部影片

2、再次放映期间(7月20日——9月20日)举办影评征文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a、影评文章必须在推荐篇目范围之内进行评论,不得抄袭。

b、字数为600——1500字。

c、对电影创作有较深的认识分析。

d、影评文章需注明作者真实姓名、所在单位及联系方式、以便通知领奖

参赛者详情请登陆:http://sxwl.cnwest.com

http://www.cnwest.com

篇5: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这次阅军,中国海军在世界各国面前勇敢亮相,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的自信。一个大国在他充分自信的时候,会敞开胸怀,自信的与各国交流,慷慨地拿出自己的好东西与人分享,更能虚怀若谷的接受别人的优秀成果,这就是一个真正强盛的大国的风度和气质。

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的海上探险,但更多的是屈辱。早在明代中国就屡遭来自海上倭寇的骚扰,清代后期国门更是被来自海上的列强用铁舰轰的粉碎。没落的清王朝也曾拥有过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强大水师,但是,这支水师仍然不能捍卫自己的海疆,仍然不能免于被摧毁的命运。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因为如果没有真正强大的国家实力,没有综合国力的提高,一切仿佛建立在流沙之上。新中国建国60年,也走过许多弯路,庆幸的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的时候审时度势拨乱反正,坚定地实行改革开放,勇敢的打开国门,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同时,也自信的解放自己的思想,解放人们的思想,给人们表达思想的自由,自信地接受人们的批评并改正之。只有自信的政党才能领导自信的人民,只有自信的人民才能建设自信的国家。过去的一年,中国经历了从自然到政治到经济的不小的困难和**,正所谓疾风知劲草,中国人民以自己前所未有的信念和自信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的中国,展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

值新中国诞生60年,世界会继续看到自信而且更负责任的和平正义之国!

篇6:村民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佛争一柱香。”牛羊村这种超乎寻常的买车举动,其实就是为了“争一口气”,这口气并非全是为了赚钱,为了解脱无车的尴

尬,还因为这个村有着让人心酸、心痛的往事。

牛羊村位于滇东南畴阳河畔,几座大山围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盆地,土地肥沃,形成了特殊的地理和气候,解放初期就通了公路。据说,牛羊村的来历还带有传奇色彩:祖先原本在数百里外的山岩中居住,一次,为追赶一窝特大的散蜂,他们翻山越岭,跑断了无数条马腿,来到这儿,见到清亮蜿蜒的河流,宽广的田畴,苍茫的森林,立即产生了迁栖之意。从此,他们在畴阳河畔放牧牛羊,生息繁衍,获得了村子文化与历史的发展,人们在寂静中享受着天然赐予的乐趣。

人云:“山清水秀出美女”,正是这方山水特有的风景和情调,孕育了一代代美丽而聪慧的靓女俊男。可是,就在公路通后,到七十年代末期,过惯了农庄闭塞生活的漂亮淑女,竟然全都袅娜地于汽车扬起的烟尘中,嫁到了山外,嫁给了驾驶员,令一大排健壮英俊的本土男青年好不懊丧伤心。

首先嫁出去的是能增添村子景色、最漂亮的二珠。二珠的美丽实在无法描述,是那种站在树下,就会让绿叶也萎蔫,走在路上,青石板也泛起光泽的女孩。成立村文化队,二珠是首批文艺队员,身边不知围绕过多少英俊男孩,可是二珠从未心动。偶一日,一批车队路过并驻扎下来,二珠的美丽一下子被传了出去,来来往往的年轻驾驶员途经牛羊村,便都会想办法让车出点故障,心安理得地住下来,然后去看二珠她们的演出。“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些人的用意,显然都是冲着“窈窕淑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牛羊村,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车的方便快捷,在驾驶员们强大的攻势下,在车的诱惑与方便中,二珠选择了最英俊诚实的一位驾驶员。从此,二珠家不仅烧柴再不用去山上背,家里还总是拥有最新鲜的洋玩艺,就连二珠的亲戚们外出,也多了一份搭车的便宜,让人好不羡慕。

接着,村里又有几位漂亮姑娘嫁给了年轻驾驶员。那是车最稀罕的年代,通了公路的村子,一天也只有一两张车经过,有美女的人家,日子自然也都比别人家过得好,人际关系也融洽得多。女婿只要把车往肉食店门口一停,必定甩上来一大块肥油油的腰肉,就连当时的公社官员,也要对驾驶员点头攀结,以便在下村路上搭个便车。这一来,牛羊村的男人们,可是真的心疼得掉了牙,心痛不已。

很多时候,小伙子们为了报复这种夺走村庄美女的外地客,常会约上几人,在村口的公路横一排石块,要让那些 “车夫”出几回洋相,解解自己的气。到后来,一见有车停在村里,轮胎气必定会被放干净,甚至到了出手围攻的地步。外地的驾驶员,谁还敢在这儿停栖?就是过路,你也要加一把油门,跑快些,更别用暧昧的眼神,打量来来往往越来越多的牛羊村靓女,否则,男孩们不同意。

“车夫”这个词,便一直被牛羊村藐视地称呼了十多年———因为一种气愤,一种没有车的伤心。但是这种气愤也化而作为一种激励奋时的力量。

一九八0年,村里首先有了第一辆摩托,那是曾经追求二珠数年,又因二珠的出嫁而萎靡一时的男孩,他首先从县邮政局买回一辆旧摩托。通过这辆摩托,他还考到了驾照并被县车队招工,成了村里第一位真正的驾驶员。八十年代中期,张家贷款买回了第一辆货车,二年多时间,他拉货运物,还清了贷款,又买回了一辆大车风,让儿子开,随后,林家买回了出租,至此,买车的人家逐渐多起来,放车胎气的人从此没有了,人们语言中更多的是对车的亲切。

代表现代标志的车辆,真正地驶向了牛羊村。一些人家接着买回了中巴,专门从事客运,整个牛羊村在车轮滚滚的声音里,呈现了全面皆商的气氛,电子电器产品不断更新,车辆更是越来越气派了,只要稳稳地平安运行,多半购车户都能富起来。然而,牛羊村在成为汽车村这一段不简单的日子里,倒实实在在地从外村娶回了一大批俊俏媳妇,装饰着畴阳河边稻米之乡的风景,也确实把年轻男人们失去的面子挽了回来。

如今,游客经过牛羊村车站,便会发现,在红黄蓝黑的出租车旁边,站立的都是村里俊俏的媳妇和姑娘,假如你要到外村或周围任何一个小城去,这些出租都是青山绿水间奔忙的“甲壳虫”,为你提供最大的方便。一些时候,他们也会乐得开上自己的私家车,到远方游一游。

篇7:海军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有一种棉纱衫叫海魂衫,我百看不厌,百穿不烦。有一个节目,叫军情连连看,我一次不拉,错过了也要看重播。老婆笑我,猪鼻子插葱,装象。女儿说我,再去当次兵得了。我对老婆说,退伍三十多年了,不要装也象。我对女儿笑,要当兵仍然当海军!

我读高小时,小姨找了个对象,带我到男方家。我正玩着哩,忽地面前出现一个戴水兵帽,穿水兵衫英姿勃勃的人,惊奇间,水兵帽取下来,飞出满头飘飘长发,是小姨。小姨问,好不好看?我抢过水兵帽戴上说,我当水兵也好看!小姨的对象送了小姨一件印上蓝条条的棉纱衫,小姨说,这叫海魂衫。我叫嚷也要一件,小姨把海魂衫穿到我身上,笑道,穿不得哩,象扑克里的大小鬼。

那年,看了电影《海魂》和《水手长的故事》,我心里只想穿上海魂衫,瞧着自己的白纱背心,拿上毛笔沾上墨,往白背心上划了好多道黑杠杠,没想到穿上后和小伙伴玩打仗,出了一身的汗,白背心染成了黑背心,被娘发现后挨了一顿揍。小姨晓得后,特地将她那件海魂衫改成了两件短衫送给了我,后来那短衫破了好多洞,我仍穿着舍不得丢,直到再也穿不得了为止。

读高小有历史课,老师讲别的已记不清了,只记得他讲到中日甲午战争时,热血沸腾将脸都胀得通红,你们要记住,这是小日本第一次打败我们大中华,从海上打败了我们。我们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有郑和建宝船,七下西洋的壮举,却被西方列强从海上将我们打进水深火热之中,这是血的教训!我在做作文《我的理想》中幼稚地写道:我的理想就是当海军,驾驶军舰,打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海疆。

一九七二年冬,我真的入伍进了海军部队,换灰军装时,我好奇地问接兵的干部,为何没有海魂衫?干部告诉我,夏季才会发海魂衫。我悄悄在心里说,我就要为国保卫海疆,我的理想实现了!

到了部队我傻了,不是到海边,而是到了江西九江一个山沟沟里,看不到海,只能看到长江滚滚向海流。我进的不是海军陆战队,而是海军工程兵。虽说唱的是“人民海军向前进”的军歌,但能海的影子也见不到,这当的是哪门子海军!虽说接着发了夏装,我领到了二件短袖二件长袖的海魂衫,穿在身上已没了儿时的骄傲。

一九七四年初,西沙海战打响,我南海舰队在海上上演了与越舰拼刺刀海战奇迹,二艘扫雷舰二艘猎潜艇与南越三艘驱逐舰一艘护航舰战斗,战斗最激烈时,我舰艇抵近敌舰甚至用上了冲锋枪和手榴弹,取得了击伤敌舰三艘,击沉一艘的伟大胜利。从《人民海军报》上,我第一次读到了舰艇知识。军舰自重(亦称排水量)五百吨以下称艇,五百吨以上称舰。在海战中,驱逐舰是主力战舰,扫雷舰和猎潜艇都是辅助舰艇。我海军四艘舰艇总吨位1760吨,仅装备85毫米火炮16门和双口径速射炮。南越海军四艘舰总吨位6000余吨,装备127毫米以下火炮50门。从吨位和装备上,我海军处于绝对劣势,但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军魂,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奇迹,我为我是海军的一员而骄傲!我立即写了一份请战书,请求批准到西沙前线去战斗。分队(海军编制,连队称分队)指导员找我谈心,肯定了我的想法,并教导我,前方后方都是战场,海上江边都是岗位,干好了分工的工作任务,就是毛主席的好战士。

我没有如愿上西沙战场,却抽调进了团文艺宣传队,排练节目参加海军内部文艺对调汇演。这年五月一日,海军告别了灰军装,恢复了水兵服军装。穿着这身儿时梦想的新装,我挺起胸膛随宣传队走了好多海军单位,并在秦皇岛第一次看到了海,第一次看到了海上日出。参观海军新型导弹驱逐舰时,舰上的战友指着毛主席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对我们说,海上拼刺刀的精神不能忘记,海上拼刺刀的无奈不会再有。

果然,一九八八年发生的南沙赤瓜礁海战,我海军以绝对优势轻松地击败越南海军,一举收复南沙群岛永暑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个岛礁。

篇8:建国60周年农电发展征稿启事

早在20世纪30年代, 我国个别大城市的近郊农村就有了照明电。1949年, 全国解放时农村总用电能量只有2 000万kW·h。1963年, 我国制定了“以商品粮棉基地为重点, 以排灌用电为中心, 以电网供电为主, 电网和小型农村电站并举”的农电建设方针, 为以后的农村电力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80年代, 全国广大农村普遍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大力发展了井灌和高原地区提灌站, 全国形成了大办农电的热潮, 农村电网得到了快速发展。90年代后, 通过开展行业化管理, 电力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三为”服务, 乡镇电管站示范窗口建设, “电力扶贫共富工程”等活动, 使农电企业的服务水平、服务范围和企业的管理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1998年以后, 全国实施了“两改一同价”工作, 为解决农电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促进农电事业快速发展, 开辟了良好的前景, 使我国农村电力事业进入了历史性、崭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几十年的积极努力,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 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就, 农电服务水平、农村安全用电水平和用电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农电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2009年是我国建国60周年, 为了全面总结建国60周年农电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进一步增强做好农电工作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本刊决定今年下半年起以“建国60周年农电发展”为主题, 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希望广大农电工作者积极参与, 踊跃赐稿, 为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文章着重从农网建设、农电安全、农电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 反映建国以来农村电力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以及农电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篇9:志愿者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韦亚玲

穿过贵定县盘江镇有“金海雪山”美称的音寨,车子终于驶入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三五三五厂第二分厂,去拜访102岁的百岁老人龙素珍。

厂区坐落在两座郁郁葱葱的山脉间的谷地中,转过一个似乎已废弃的仓库,一座门前盛开着石榴花和栀子花的小院落,给寂寞的厂区增添了些许活力。一进门,老人就用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招呼我们落座,并热情地和我们摆谈起来。

平凡母亲不平凡的爱

龙素珍1907年出生于今天的四川省射洪县农村,18岁时在父母的安排之下,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当了媳妇。因为从小就接受母亲和祖母灌输的思想,龙素珍小心翼翼,恪守妇道,但嫁入夫家多年,未能添个一男半女,慢慢遭到公婆的冷遇。幸而丈夫并没有因此嫌弃她。

后来,夫妇俩渐渐步入中年,龙素珍知道丈夫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为日后担忧。

可能是他们求子的诚意感动了上天。1945年的一个早晨,龙素珍夫妇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远远就看到自家田边有一个小包裹,隐约还有微弱的哭声从包裹里传出。夫妻二人赶紧跑上去打开粗布包,他们惊喜地发现,里面裹着一个女婴。二人把孩子抱回家认真的清洗、喂食,从此,龙素珍夫妇把孩子精心养护起来。他们计划等孩子长大,就送去上学,不再像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终日辛苦劳作。

1952年,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不幸却再次降临在龙素珍身上,丈夫罹患重症不治而亡。她一个人顶着巨大的悲伤料理完丈夫后事,却没忘记和丈夫一起为孩子规划的未来。她坚持把女儿送到学校读书,日子再艰苦,都不曾想过放弃。女儿也很争气,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文革”开始后,女儿没能继续学习,后来通过政策照顾进入工厂成为一名工人。

尽管如此,龙素珍还是觉得安心了,这也算对死去的丈夫有了交代。

从好母亲到好外婆

1970年,龙素珍女儿女婿所在的工厂整体从四川搬迁到贵定县盘江镇,老人跟着他们来到这里。还在四川老家时,老人常去田间干活,总劝不住。搬迁后,他们希望借此让老人好好安享晚年。

然而,龙素珍老人并没照他们安排的那样去安享晚年。为了让他们安心工作,老人又承担起照顾外孙的责任。她在家属区房前屋后开地种上蔬菜瓜果,养些鸡鸭,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那些蔬菜瓜果和家禽成为孩子们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如今,三个外孙都已成家立业,对老人也很孝敬。

和他们一起搬迁过来的还有女婿的父母和兄妹。一大家20多口人,每个人的生日她都记得。哪个人的生日要到了,她会提前几天告诉家人。采访过程中,老人乐呵呵地指着身旁的女婿和女婿的五弟以及孙女,分别说出了他们的生日。我们开玩笑地问老人:“婆婆,您都记得大家的生日,那您自己的生日是哪天呢?”老人很快告诉我们:“阴历9月11日。”

孝道回报无私母爱

老人的女儿告诉我们,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但如果没有母亲,也许她也不会有今天这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工厂几年前陆续搬迁到贵阳,他们夫妇也应到省城居住。但省城的房子在三楼,老人几年前摔断了尾椎骨,行动不太方便,考虑到老人喜欢到户外活动,为方便老人,也已年近古稀的夫妻二人便轮流在贵定和贵阳之间来回奔走。

龙素珍的女儿很感谢老天给予母亲长寿,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回报为子孙辛劳了一生的母亲,他们希望四世同堂的母亲健康快乐!

莫敬山:背井离乡躲抓丁

韦亚玲

迎着初夏的雨走进贵定县沿山镇香山村,莫敬山老人的家就在村口不远处。我们还没有走进院内,老人66岁的幺儿便迎了上来,歉意地告诉我们他父亲捡拾柴火刚回家,让我们稍稍等候。不多时,脚穿胶靴、衣服上还沾着泥浆的老人从里屋走了出来,喝了满满一大杯凉水,让儿子给他点上一支烟后,开始和我们说起他的故事。

背井离乡当长工

1903年6月,莫敬山出生在贵定县盘江镇一户普通农家,上有兄长下有若干弟妹。自幼他便与兄长一起上山下地,照顾弟妹,成为父母最得力的帮手,兄弟二人的感情也颇为深厚。后来,兄长被国民党抓壮丁带离家乡,从此与家人失去联系。失去手足兄弟,莫敬山心中除了难以抑制的悲痛外,还对当时的国民党多了一层深深的仇恨。

不久,国民党再次来到他们村子抓兵,莫敬山沿着山路逃到深山里的一个村子,又累又饿的他找到地主家请求收留他做工。地主看他人比较结实,就同意他留下来试试,并安排他做守磨房碾米的活。

秋收時节,每天收割的稻谷源源不断地送到磨房,他也就不分白天黑夜的碾米。刚开始,地主怕他偷米,故意试探他,在磨房的角落里藏了一块大洋,看他拾到大洋后的反应。莫敬山并不知道这一切,但他拾到大洋后,没把这当做意外之财,而是把大洋还给了地主。他的诚实,使得地主留下他长干。

当时他就想,在离家不太远的这些村里做工,多攒些钱,等世道太平些,就可以回家孝敬父母。一次,新到一个地主家吃饭时,他发现有一个老妈子专门给他们添饭,不免让他受宠若惊。一个知底的长工告诉他: “那个老妈子是在数你吃几碗饭。你吃得多,明天就不能在这里干活了。”为保住这份工,他没敢吃饱。莫敬山就这样在各村庄辗转做工,农忙的时候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帮地主跑马帮贩盐等。

解放后,莫敬山在沿山镇香山村分到田土,与妻子过起男耕女织的日子,抚养9个孩子,日子虽然贫苦,却让他找到了做主人的感觉。

舍小家顾大家

1953年,村里成立农会,莫敬山被乡亲们推选为主席。

自从当上农会主席后,他处处为乡亲着想,事事以乡亲们的利益为先。在遭受自然灾害的那几年,他带领乡亲们进行自救,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填饱肚子。村里有位妇女,丈夫患重病,有5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一次路过她家,看到几个孩子因为饥饿而奄奄一息,莫敬山赶紧跑回家中,把仅有的一点粮食送到那位妇女家里。而那几年,他却有两个孩子因为饥饿和重病死去。已是知天命之年的他,面对家中的妻儿,虽然充满愧疚,但他知道是共产党让他不用再受地主的盘剥,不用再过着四处漂泊的日子。莫敬山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回报党,回报乡亲们对自己的信任。

一直到农会被撤消,他这个农会主席才完成了他的使命。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乡亲们的认可和拥戴。虽然又做回普通农民,但是当地百姓心里记住了这个舍小家顾大家的农会主席。

盼当铁路“保洁员”

刚刚开工的贵广高速铁路一段正好从香山村村头修过。说到这条铁路,老人说他自己除了年轻时驮马帮到过省城外,没有到过大城市,希望这条铁路修好后,他可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说还要帮着打扫

铁路周边的卫生,让坐火车经过这里的人看到他们的村庄美丽又干净!

帅先荣:地主儿媳获新生

韦亚玲

拜访帅先荣老人并不费周折,来到贵定县老城区中山东路一排临街老房子,老人就住在这里。门口摆放着几盆精心侍弄的花草,房门敞开着,我们走进去时,老人正在用电磁炉煎炸粽子,很难相信眼前这位麻利操持家务的老人已是103岁高龄。

嫁入豪门苦难言

帅先荣1906年3月出生在贵定县城关镇普通农民家庭,5岁时母亲去世,家中兄弟姊妹众多,日子过得十分贫寒。祖母是一个很传统的家庭妇女,希望把她们调教得柔顺乖巧,日后嫁入夫家能得到赏识而过上有地位的日子。

也许在别人看来,嫁入“豪门”的帅先荣是幸运的。她18岁时,当地一大户人家遣媒人到家中说亲,父亲和祖母觉得能攀上这样的大户人家是他们三世修来的福。于是毫不犹豫的应承了这门婚事。她也希望如父亲和祖母期望的那样:嫁入豪门衣食无忧,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家人也从此沾上她的光。

然而,真正做起少爷太太后的她才知道,生活完全不像媒人所说的那样。丈夫是一个吸食鸦片多年的“老烟鬼”,整日在床榻上吸食鸦片。每天天微亮就被叫起来,由管家安排她每天要干的活计。大户人家的规矩繁多,家务沉重。吃饭的时候,她这个出身卑微的媳妇自然是不能上桌的,公公婆婆、丈夫和叔伯们吃饱,她收拾好碗筷后,才能到厨房吃些剩饭剩菜。这时的她只能一个人偷偷的流泪,却不能与家人诉说。

孩子们相继出生,让她没有太多时间去为自己的命运感伤。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照顾孩子,加上生产期没有得到很好照顾留下许多病痛,每天忙活完,躺在床上的她已累得浑身酸痛,而那个名存实亡的丈夫是不会懂得体衄她的。

全国解放获新生

解放后,这个在当地极有势力的封建地主家庭彻底地瓦解了。虽然财产被没收,做了近20年地主家儿媳妇的帅先荣却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她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人员做好问题交代工作。她的命运得到工作人员深深的同情,没有把她与这个家庭同罪共处。考虑到她的情况特殊,负责妇女工作的同志推薦她到工厂、药店去做工,还帮助她丈夫戒除毒瘾,让他到建筑社学习一技之长。但丈夫因长期吸食毒品导致身体孱弱,家庭的重担还是落到了她的身上。为补贴家用她还上山挖过草药,下洞挖过煤,饿着肚子干活是常有的事。

“文革”期间,他们一家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当地工作人员了解到她因为过去的生活落下许多病根,没让她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给她安排了一些轻松的活儿。这些贴心照顾,让她深深的感受到是这个新政府给予她新生,使她摆脱过去那种因地位悬殊饱受凌辱的地主家儿媳妇的生活。另外,通过改造,她丈夫的思想和行为也有了一些改变,她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新期待。

学会淡忘和享受

帅先荣老人现在还能自己做饭、洗衣。她说只要自己能做,绝不会给儿女增加负担。聊起过去的生活,老人脸上已看不出一点伤感和哀怨。老人说,过去她已经咬着牙挺过来了,现在生活这么好,老天爷让她比同时代的人多享受了很多,现在她会使用洗衣机、电磁炉,子孙都不在身边时候还有电视陪伴她……老人说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不仅子孙孝顺,政府对她的生活也十分关照。采访中,老人乐呵呵地反复说到: “现在的社会好啊,真好啊!”

韦陈氏:“女婿能顶半个儿”

佟文玲赵明

“现在的日子和以前比,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家住平塘县白龙乡的百岁老人韦陈氏,笑呵呵地讲述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她的言谈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世纪老人的淡定和睿智。

没有儿子的痛苦

韦陈氏1909年出生在平塘县的打赖村,老人对那个年代的记忆似乎只停留在一个“穷”字上。她说,基本上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很苦。

结婚后,韦陈氏随丈夫来到摆克村,此后,就一直居住在这里。日子虽然苦,但是勤劳的夫妻俩,凭借双手和智慧,还是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韦陈氏的心里始终有个解不开的“疙瘩”。原来,老人曾生有三个儿子,可是都不幸夭折了,在那个“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的年代,她既要承受丧子的悲痛,又要忍受来自外界的“冷嘲热讽”。“出门就像做了错事,抬不起头来。”老人笑着说。

好在丈夫和公婆很是通情达理,不仅没有抱怨,给她增加任何压力,反而劝她想开点,丈夫安慰她说: “没有儿子是你的命,把5个女儿养大,也是一样的。”

家人的理解,使老人的心逐渐平静下来,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对女儿的抚养和对公婆的孝顺上。但内心深处,没有儿子的痛苦一直是老人忌讳的话题。

“女婿能顶半个儿”

上世纪40年代,韦陈氏的二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考虑再三,老人招家境同样贫穷的韦平高为上门女婿。对于做上门女婿,今年已经80多岁的韦平高很坦然,“家里弟兄多,吃不饱,没有别的办法了。”

对于这个热情、能干又很老实的女婿,韦陈氏自然很是喜欢。她经常对女儿说,虽然他是我们家的上门女婿,但也不要欺负人家,不管怎样,我们一家人要和和气气的过日子。

老人说,女婿既要养家,又要照顾自己,还要有一些人情往来,很不容易。“我的衣服、鞋子,还有棉裤,都是他给我买的,比以前公社发的都好,穿着舒服。”只要是老人想做的事情,韦平高都会尽量满足,他说,让老人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是晚辈孝顺老人的最好方式。

几十年来,韦平高悉心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即使在妻子去世后,他仍然和韦陈氏住在一起。如今,韦平高年事已高,他的儿子又接过了他手中的“接力棒”,继续照顾老人的生活。

韦陈氏有些感慨地说: “我这个女婿好啊,能顶半个儿子,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

“男孩女孩都一样”

韦陈氏现在五代同堂,不管是男孩女孩,她都很喜欢。她说,现在生活好了,不应该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了,男孩女孩都一样。

老人常常告诫子孙,应该多做好事。即使晚辈们犯了错误,她也只是说服教育,从来不大声呵斥和动手打人。据老人的侄孙韦福忠回忆,他小时候不懂事,去别人家的果园偷桃,被老人知道后,心里很害怕,但老人只是轻轻地告诉他:拿人家的东西要征得同意才可以。这句话给韦福忠的影响很大,他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以后,我再也没有拿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虽然可以颐养天年,但老人还是闲不住。衣服破了,她就自己缝上;子孙的衣服脏了,她就会拿过来洗;没事的时候,还端着菜篮去河边洗菜。更让人惊叹的是,她还能背着重孙在寨子里走动,一两个小时也丝毫不觉得累。

对此,韦陈氏说:“人得多走动、

多活动,身体才能好,才能活得长。”这时,有人在旁边插话: “就是生命在于运动吧?”老人没有搭腔,但是笑着点了点头,脸上尽显一个世纪老人的睿智。

杨冉妹:带领妇女改观念

佟文玲赵明

解放初期,杨冉妹被群众选为生产队的妇女主任,在这个官不大、事情却很繁杂的岗位上,一干就是5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回想起当初热火朝天地和大家一起工作、劳动的情景,杨冉妹的记忆还是那样清晰,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把妇女从灶台旁解放出来

杨冉妹的丈夫当时在罗甸县城靠给别人打零工维持生计。一次,他回家看望妻子孩子,正赶上村里如火如茶的进行土地改革。当时的土改委员会叫他担任生产队的队长,带领乡亲们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热潮中。与此同时,没有读过一天书的杨冉妹,因为大家的信任,也当选为妇女主任。

杨冉妹说,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妇女的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可以像男人一样参加生产劳动。杨冉妹白天带领大家造田改地,参加生产劳动,晚上召开妇女群众会,进行思想教育。

但是,流传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破除的。老人说: “有的妇女认为出去干活是男人的事,要么就有着严重的享受主义思想,劳动不参加,开会也不去。”

面对这种情况,杨冉妹和几位妇女干部挨家挨户的做工作,动员妇女要自食其力,宣传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同时,她还要求妇女的工分和男劳动力的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调动妇女劳动的积极性。

渐渐地,在杨冉妹的带领下,参加生产劳动的妇女越来越多,最后没有一个偷懒,都争着去干活。老人笑着说,她做的事情就是要把妇女从灶台旁、孩子的包围中解放出来。

风风火火的人生

29岁时,杨冉妹的第一任丈夫去世了。丈夫的嫂子想把她赶出家门,便放火烧了她的房子。杨冉妹回到娘家找来木头,请人帮忙,用双手一点一点的把房子重新造好。公公婆婆去世时,虽然她已经再嫁,但还是没有一句怨言地安葬了他们。她说,这是做人的本分。

大跃进时,杨冉妹的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饱受着饥饿的威胁。老人的儿子杨培兴至今还记得父亲去世时的情景, “浑身浮肿,活活饿死的。”

杨冉妹坚强的个性,让她不肯向现实低头。她起早贪黑的带着两个儿子干活,争取多挣点工分,即使这样,依然是饥一顿饱一顿。“早晨睡醒,发现没有吃的,就向邻居借,等到秋收时再还。”杨培兴说。

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稻子成熟了,自家根本看不到影。每当这时,杨冉妹总是对儿子说:“算了,都是被饿怕的,不计较了。”

每一次遇到人生中的困境,杨冉妹都是默默无语,用行动去改变。

不服老的个性

1999年,93岁的杨冉妹从外面回家,发现钥匙落在屋子里了。她既没等儿子回来,也没叫邻居帮忙,而是一个人爬到楼上,试图取出钥匙。

谈起此事,老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成功,摔了下来,把手摔断了。”

或许是经历得太多,养成了杨冉妹火爆的性格。老人的大儿子杨培福介绍说,母亲年轻的时候对他们很严厉,要说就说,要打就打。对待他人,都是直言快语,想什么就说什么,也从来不计仇。

老人的性格有点急,她经常对儿子说,干活就得抓紧,要不就会被别人赶上。

老人患有风湿,双脚没有力气,行动不便。她说,多亏小儿子这么多年的照料,经常买鸡蛋和肉给她吃,喂她吃饭,背她走路,生病了就去镇上请大夫到家里给她诊治。老人觉得,“这样的生活,我已经很知足了。”

曾常英:相执百年幸福长

梁健赵明

她一生辗转南北,四个子女分别在四个省出生,她就是百岁老人曾常英……

辗转南北

1909年7月4日,曾常英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一个贫苦家庭,由于旧社会重男轻女,家里就没有让她上学。

1929年,曾常英嫁给本省隆回县的青年陈炳烨。结婚时,家里非常拮据。她嫁过来之后,丈夫便到外面务工养家糊口,常年奔波在外。她在家一边抚养孩子,一边操持家务。

抗战时,曾常英的丈夫考取驾驶兵,应征入伍参加抗日战争,退伍后返家跑运输。那时工作不好找,丈夫断断续续的工作,经常面临失业的危险。

曾常英随丈夫辗转于重庆、成都、广西等地,甚至到东北、西北等地区找工作,“哪里要驾驶员就往哪儿跑。”

解放前夕,曾常英的丈夫在柳州电厂当司机,负责货运,她随丈夫来到柳州。1949年,丈夫有一次给客户拉货,拉的是烟和糖,不小心翻车了,货主向他索赔200块大洋。她丈夫因拿不出这么多钱,被辞退了。

解放后,丈夫来到贵州省建二公司做建筑活,曾常英就带着子女到贵阳与丈夫一起生活。后来,贵阳市运输公司招人,她的丈夫被聘为公司司机。曾常英来到贵阳后,做过很多种工作,先是在一些小的合作社里帮忙,做过马肩垫。后来她加入由省二建公司职工家属组成的装卸社,做装卸工。

她要经常提着铲、扛着锹,从家里步行到花溪、二戈寨等远郊卸煤。“经常晚上半夜三更才从外面赶回家来。”老人说。贵阳市白云区修铝厂时,她去卸沙石,经常露宿于工地上。因为早出晚归,有时也会遇到危险。一次,她给一辆车卸完煤后,不小心从车上跌落下来,造成手臂关节脱臼错位。

“吃得亏,打得堆”

曾常英喜欢争强好胜,但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都是自己干得多。老人说:“我情愿自己吃亏,不会让人家吃亏。”“吃得亏,打得堆。”“只要自己能够做得到的,就尽量为他人提供一点方便。”

老人非常客气,就是现在,家里有好吃的,都是对子女说“你吃,你吃”。“按理说应该是我们让她吃。就是母亲为人本分,诚实,待人热情大方,心态好,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这可能是母亲长寿的一个原因。”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

老人从来不占便宜。一有客人来了,她就到处找东西招待客人。若是有朋友买鸡蛋、小点心、水果来看望她,她会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一一打发给客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家庭经济不是很宽裕的境况下,曾常英每月都要给自己母亲和丈夫的母亲分别寄去10多元钱。

老人说,她的这个习惯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虽然曾常英没有文化,但是父亲把他做人处事的思想言传身教给了她。所以,曾常英诚实、热情的性格至今未改。

相执百年幸福

老人一生艰辛,连四个子女都分别在湖南、四川、廣西、贵州出生。

老人退休后,一直未闲着,六七十岁时,还推磨做起了小生意,做卷粉、米皮去买,挣点小钱。直到她88岁,一次背水不小心滑倒把脚跌伤了,忙碌一生的她才歇下来。

篇10:志愿者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啊,美丽的虹

见你的诉说,架设在整个中华大地之上,再作五十六个民族的红娘。

六那一世小说网 http://十年的探索,十年的拼搏,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将过,定有明媚的阳光。

篇11:老军人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在共和国60年光辉岁月中,留给我们太多的历史记忆。我是60年出生的一代人,三十年前发生的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深深地络印在我们这代人的脑海中,并一度影响着我的人生选择。

对越自卫反击战第二阶段的战事发生在1984年的老山、八里河东山的战斗,参战主力部队是一军一师,特别是一师硬骨头六连在老山的那一仗打出我军的军威,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峥峥铁骨,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部队轮战回防后,为表彰先进,激励全国人民的斗志,各级组织了战斗英雄事迹报告团奔赴各地进行英雄事迹报告。

1986年的5月,报告团来到我们的家乡—姜堰叶甸(当时称泰县叶甸人民公社),学校组织我们所有的高中生到乡里的大礼堂聆听了英雄事迹的报告。听着英雄本人或其战友、首长的报告,我们仿佛置身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南疆,仿佛看到了英雄们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不怕牺牲,顽强不屈地向山顶冲锋的身影,当徐良的歌声“也许我倒下,将不现回来”的旋律响起来时,会场已是哭声一片。对于我们这代从小看着战斗故事的电影和小人书长大的学生,心中早已是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穿上军装,背起钢枪,走上保卫祖国的战场。听完报告会后,“考军校当兵去”的激情一直荡漾在我们心中,晚上熄灯后学生宿舍“卧谈会”的主题也由“爱情”转移到了“当兵”。虽然一直以来,考师范做老师一直是我的理想,我渴望走上三尺讲台,喜欢看着学生们那一张张求知的面孔随着教鞭转动,但那一场报告会改变我的理想,“考军校当兵去”也成了我最新的追求。我们几个“铁杆发小”也暗中相约,一起考军校,考不上的当兵去再考军校,反正这辈子献身国防事业了。

1987年高考前体检,由于我们几个报考的是军校,所以体检格外严格,当时我们由于学习的劳累和生活的艰苦,大家都非常瘦小,尤其是我,一米七的个头,才一百斤出点头,为了能顺利过关,几个人凑了几角钱,买了一个大西瓜(那是吃西瓜对我们农村学生来说是一种梦想)在体检前躲在小角落里大吃,目的就是想增加一些体重,最后带队老师总算告诉我们过关了。

高考过后,在等待分数的日子里,我才对我父母说起我报考军校的事,父亲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我,大口地吸着烟;母亲却忍不住担心起来,说当兵怎么怎么苦;年迈的外公听说后,特地从外庄赶来劝我能不能改个志愿,我总是默默以对。分数下来后,有我和另一个陈姓同学考上了心仪的军校,我到了英雄的南昌城(陆军),他去了美丽的青岛(海军)。其他的几个人后来也纷纷当兵去,有几个也考上了军校,有空军也是陆军和海军。

军校的日子只能用“炼狱”两个字来形容,特别是三个月的新训期,先后有十多同学提出转学或退学,而在我心里,那场报告会里的英雄却仍在时时地激励着我,我不可以退却,流血流汗就是不能流泪,于是在这个“将军的摇篮”里,我忍受了种种的困难与挑战,并最终坚持到了毕业,成为了一名共和国的军官。

篇12:志愿者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一、60年前 青岛海滨

只有外国人的帆船俱乐部

那些帆船也是从国外运来的中国人不得靠前

在离帆船俱乐部

较远的的海域

爷爷在打渔

他那条躲避风浪的旧木船

与外国帆船“不可同日而语”

躲避风浪

也得躲避那些外国帆船

解放以后

五星红旗飘扬

中国人最早的航海俱乐部

也诞生在青岛

外国人无法带走的帆船

我们也不要

二、1984年7月

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帆船比赛

就是从青岛出发

洛杉矶海域头一次

出现中国国家队帆船

五星红旗飘扬

在奥运会赛场

华侨们流下热泪

2008年8月

奥运会在北京拉开大幕

青岛成了帆船赛场

奥帆赛登陆青岛

北京是全球瞩目的热土

青岛则因为帆船 红了

中国观众把五星红旗画在脸上

五星红旗在观众们的脸上“飘飘”

殷剑没有辜负中国人的“殷切”希望

中国观众脸上画着的五星红旗

最终 随着殷剑

飞到了颁奖台上

三、60年过去了

青岛的海域没有变

海域上空飞着的海鸟

还是唱着过去的歌谣

海上的帆船变成另一种样子

就像汽车在不断改版

当年躲避外国帆船的爷爷已经不在了

曾经报名参加帆船队的爸爸过了参赛的年龄

我不会游泳无可奈何放弃帆船

我们家似乎与帆船无缘

这在以帆船叫响的城市

是个相当遗憾的事情

孩子在小木盆里“制造”帆船

孩子说她要造一条世界最好的帆船

孩子说她要像殷剑阿姨那样

孩子说奥运还会来北京的孩子说那时她会让

五星红旗

在颁奖台上

她的脸上

篇13:志愿者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2009年10月1日, 新中国喜迎60华诞。

60年, 成就了行业的辉煌, 也成就了几代人的奋斗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 回首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展望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我们感慨万千, 心潮澎湃。行业的发展是共和国60年变化的一个缩影, 行业的变化实在让人感慨, 就像中国的腾飞足以令世界惊叹。本期特辟《见证成长》专辑, 听工程机械人讲述工程机械的故事, 重拾记忆, 共飨经典。

谨以此辑向建国60周年献礼, 并向拨冗赐稿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向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全体业内同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篇14:现代人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最近,大哥从重庆捎来一份厚礼,那是我父亲在1962年开始到2001年底去世前给大哥的300份家书复印件,足足600多页。

闲遐时,我认真翻阅了这跨度40年的慈父手迹,简单疏理分类并从中悟出了许多道理,从小家庭的变化中也折射出社会变迁,让我对解放60年的变化有了更好了解。

1962年大

哥从溱潼中学以高分录取西安交大,当年正值地方发大水,由于水利设施缺乏,溱潼地区人们生活很困难。我18岁的大哥上大学,大姐16岁上初中,二姐13岁、二哥9岁、我7岁,都刚上小学,我四弟才1岁。这时候大哥给父亲来信要添置一件衬衫,这也作为他当年的奢望。父亲回信给他,尽量帮助解决,但要大哥面对困难,渡过难关。据我了解,就是这件衬衫也是在几个月以后才给大哥买的。想过去、看现在,农村人真正是吃油穿绸、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别说是大学生要买一件衬衫,就连小学生提出来买个什么也都是有求必应,再说当年“十年九涝”水荡子溱潼如今水利设施固若金汤,旱涝保收,人们安居乐业。

1967年我大哥西安交大毕业时,本当可以分配到解放军某研究所,可当时时尚“唯成份论”,父亲搁置近40年的党籍悬案让大哥分配时受到严重影响,他只被分配到四川绵阳东风工具厂那个100多人的小企业当工人技术员。为此,大哥没有少发牢骚,可是父亲忠贞不渝,坚定信念,写信告诫大哥听党的话、跟党走,努力工作。在父亲的勉励下,大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搞技术研究,设计出辊锻机,在1978年就得到“全国科学大会”奖,父亲尽管自己受过批斗冲击,身处劣境,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仍是对大哥严格要求,写信督促大哥相信群众相信党,他自己还是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向组织积极申诉自己的党籍问题。

1983年,父亲还不足60岁时,就被单位限令提前退休,月工资只有26.4元,但他对党对事业仍是积极追求,退休了还在继续干。1987年,在他办理退休后的第5个年头,经扬州市委批准,父亲的党籍悬案有所着落,恢复党籍,党龄从1940年5月起算。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下,这时候我们姐妹弟兄6人中已有5人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并且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较好成绩。用父亲给大哥信中的话说,我几十年的悬案得到落实,说明了党是英明的,党实事求是的好传统没有改变。1997年经姜堰市委批准,父亲也被改办离休待遇,长时间的几十元月工资变成了一两千,生活条件好了,但父亲仍然写信要求大哥以及我们儿女要艰苦朴素,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他教育我们,人都要有一个好的本质,要做到穷不厌志,富不颠狂,过上了好日子也不能忘记根本。

300封来信的信纸有长有短,有大有小,有的还是当年父亲小诊所的病历纸,但从62年至72年再到82年、92年,直到2001年。信纸质量的变化上都不同程度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我也认真反思,当年自己向新闻单位投稿,寄出的信件许许多多,而如今写信已成为现代人“遗忘的角落”,打电话、发信息、电子邮件已基本淘汰了“寄信”那老土方式,这不也正是解放60年的巨大变化吗?

现在不用说是300封家书,就是更多更多,一个“u盘”也可以拷下来,一台电脑可以把它完整地存起来,那多方便啊!即连我手上这厚厚一大叠的父亲手迹,也照样可以把它用现代化手段好好存储。

篇15:优秀志愿者建国60周年诗歌征文

土地之上,有丰收的笑意盈然

泪水与笑意交叠着梦想的吸引

祖国华诞,我们用双手写下:勤奋

时代的风尘承载起社会的责任

我把欢歌声、笑声和祝福声

放在祖国宽广的胸怀里驰骋

祖国60华诞,我们

用双手写下:坚强

大地沉稳的脉搏寄托着祖国厚望

是以人为本、国富民强的祝福

把甜酸苦辣揉成了红旗下的欢呼

祖国60华诞,我们用双手写下:改革

金秋十月,彩旗猎猎锣鼓喧天

海峡两岸舞蹈起了庆祝的激情

喜马拉雅山下藏族同胞扬起了哈达

祖国60华诞,我们用双手写下:自豪

淘尽南海也写不尽对你的祝颂

削平珠峰亦抒不完对你的倾情

只能在历史烟云里高举双臂

篇16:志愿者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遵照中央指示的精神,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在征求了有关各方面的意见后,拟订了**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经教育部呈政务院批准后,于1952年9月22日至25日召开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会议。按照中央规定的“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和“对政治、财经各院系采取适当集中,大力整顿”的原则,**政法委员会和文教部决定把**地区几所大学的政治、法律院系调整出来,由**人民革命大学负责筹建**政法学院。

根据**文教部制定的《**政法学院设置计划草案》的规定,**政法学院由重庆大学政治系、法律系,四川大学政治系、法律系,重庆财经学院法律系组成,受**人民革命大学领导。**人民革命大学于1952年8月抽调干部十余人在原革大一部的化龙桥部址组建政法系。同年10月开始接待从重庆大学法学院(含政治系、法律系)及四川大学政法学院(含政治系、法律系)迁来的师生。私立重庆财经学院法律系师生到年底才迁来学校。1953年**地区高等学校院系继续调整,又有贵州大学法律系及云南大学法律系的师生陆续合并来校。

**政法大学的前身是**人民革命大学。**政法学院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创办的新的政法高等学府。座落在重庆沙坪坝区,钟灵毓秀的歌乐山下,庄严肃穆的烈士墓旁。学院筹建的时期,正是我国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候,国民经济经过三年恢复虽然得到初步发展,但国家建设百业待兴,财力有限。全院师生员工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抗大的革命传统,克服重重困难,因陋就简,艰苦创业,1953年9月20日在化龙桥建立了**政法学院。1954年8月20日,学院从化龙桥迁烈士墓新校址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年10月,**大区撤销,学院归属中央司法部领导,招收了首届四年制本科生,改干部轮训班为干训部,开始走向正规的高校办学轨道,同时承担起了**地区政法干部的培训任务。中央和**局陆续调派了一批干部来院充实和加强各级领导,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结合各项政治运动的全面开展,加强党政组织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研室(组)建设、教学规章制度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逐步开展科学研究,制定了远景发展规划,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从党中央1956年9月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政法学院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高等政法教育实践中,也遭遇了许多曲折。从1957年开始,“左”的思想政治路线干挠学校办学方向,各种政治运动连年不断,知识分子政策遭到扭曲和破坏,学校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冲击。但是,全校师生员工经受住了各种困难的严峻考验。1958年12月,四川省委批准**政法学院与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合并。1959年2月10日,学院名为四川政法公安学院。1960年8月21日,经四川省委批准同意保留四川政法公安学院校名,成立四川行政学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1961年7月30日,省委批示同意省高教局党组关于全省高等教育事业的调整方案,将学院更名为四川行政学院。1963年7月11日,中央同意中央政法小组和高教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政法教育和调整政法院系问题的请示报告》。决定将四川行政学院又复名为**政法学院,只设政法专业,由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几经调整变革,教学、科研和基础设施仍有较大发展,新一代教学骨干力量在不断成长。学院曲折前进的历程,无论是正面经验抑或反面教训,都是可贵的财富,均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我国经历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政法学院在十年内乱中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和摧残,一大批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和干部,遭到残酷的打击迫害,许多重要的教学资料被焚毁,大批图书散失,校园被侵占,学校被强行撤销,在教职工的共同抵制下,学校才得以保全。回顾总结这段历史,是要进一步认识“文化大革

血蟒传说 殓魂 左路天王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命”的完全错误,吸取教训,彻底肃清“左”倾思潮的错误影响,深刻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更加热爱学校,更加热爱党的政法教育事业,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经历十年内乱的“文化大革命”,随着“四人帮”被粉碎而宣告结束。从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那一世小说网 http://国进入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崭新的历史时期。**政法学院从此也步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同志的关怀下,党中央批准我院复办,成为全国最早恢复的政法院校,并列入全国重点院校,也是当时5所政法院校中唯一的一所重点院校,这在校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发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1985年5月,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整个教育战线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校也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增设了新专业,扩大了办学规模,改变了单科性办学模式,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系科设置和教学管理体制,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在学院试行院长负责制,对如何发挥教代会在高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反思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和后来苏东巨变的影响,学院认识到必须坚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1989年到1994年期间,由于指导思想明确,学院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两课教育更有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更有实效性;教学改革措施更加有力,教学成果更加喜人;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体育工作成就空前。

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我校更名为**政法大学。从此学校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学校为此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为保证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调整教育结构和专业结构,扩大办学规模,增加专业设置,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对外交流,促进科研发展,强化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一期间,学校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优异。成人教育评估被专家组誉为国内一流水平,校党委获司法部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校团委被评为全国暑期“三下乡”先进集体并被确认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评估一次性达标,成绩优秀,我校被命名为“重庆市文明学校”。

2001年3月、2003年9月学校在渝北区先后征地近1500亩。2002年1月22日,新校区建设正式启动。2002年10月渝北新校区一期工程结束,正式投入使用,迎来了新校区首届新生近3500人,广大师生员工克服各种困难,认真工作,刻苦学习,教育教学秩序井然。至2007年9月经过5年多四期工程的建设,共投入建设资金9亿人民币,修建完成教学设施、办公用房和学生宿舍35万平方米,一个能容纳20000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初具规模、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校区正式落成。

上一篇:卫生院安全承诺书下一篇:守望成长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