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2024-05-14

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通用14篇)

篇1: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2012年八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柳思思

一、指导思想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英语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全期教学总目标

学生应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对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能参与讨论。能读供七至八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教材简要分析

全书共有十个单元,另两个复习单元。本教材各单元话题灵活,贴近生活实际。本册书将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间接引语、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反意疑问句等。同时每个单元后都提供了一篇阅读文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四、学情简要分析

大多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读懂短篇故事,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行措施及教改措施五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二、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与参与。

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具体来说:

1.认真专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需求,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如英语演讲比赛、单词听写比赛、朗读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学唱英文歌曲,课前五分钟活动等。

5.注重个别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培优补差。

六.教学进度安排

Unit 1 5课时 第一周 Unit 2 5课时 第二周 Unit 3 5课时 第三周 Unit 4 5课时 第四周 Unit 5 5课时 第五周 Review and Mid-Test 5课时 第六周 Unit 6 5课时 第七周 Unit 7 5课时 第八周 Unit 8 5课时 第九周 Unit 9 5课时 第十周 Unit10 5课时 第十一周

篇2: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教材内容较上学期而言,量及难度方面都增加不少,语音由之前单纯的词汇授音辨音进一步过渡到句子,增加了连读,略读,弱读等。本学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年段,这时期基础打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初中教学效果。加上本学段又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是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分水岭。让学生戒骄戒躁,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所以要想办法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化被动为主动,加强自学能力。

另外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后进生由于一时难找到成就,便难很好地去激发其学习兴趣。老师拉着学推着走的,难成效。优秀生很多也是只顾自个埋头苦读,班级互帮互助的学风有待加强。

二、教育教学目标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以提高、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实际应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开发、提高,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观意识,并结合课外学习,达到教学的最优秀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习惯,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语音、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并做到持之以恒,使本年段的英语教学能进一步发展、提高。

三、教学措施改革方面

1,依据学生基本情况,分层教学,耐心逐步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具体语境英语交际能力。全面培养学生听力、表述、朗读、书写和作业的基本能力。

2,小组竞赛机制改革后再次启动,总的指导思想是,老师划定学习标准,用制度去制约引导学生走上良性学习征途。老师划线学生跳。改变过去老师,班干催着赶着,学生却懒着不动的不良状况。创造条件让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

3,加强学科知识及时纠错,理解记忆的学法。学生出错往往会有思维惯性,一个错误思维或记忆的形成对于他们今后的有效进步是个大障碍。所以,在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纠错意义非常重大。本学期除了不时抽查笔记纠错,还打算把报纸试卷指导等练习题上的错题都分量重写在练习本上,增加老师的二次批改,对于今后的查缺补漏,提升教学水平也会是很好的基础。

篇3: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技术、体能、运用”视解下单元教学计划的构建,要求以技术教学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体育运动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技能与学生已有的运动技能相组合,通过“组合”练习来提高体能和巩固所学技能;引导学生用掌握的运动技术结合体能水平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本课教师设计的《鱼跃前滚翻》教学单元以技术教学为载体,重在发展学生的体能,最后教给学生运用的方法。

整个单元安排为五个课时:第一课时:1.复习前滚翻、远撑前滚翻;2.学习鱼跃前滚翻;3.推小车、立卧撑;第二课时:1.复习鱼跃前滚翻;2.兔跳接鱼跃前滚翻等组合练习;3.俯卧撑、仰卧起坐;第三课时:1.复习连续鱼跃前滚翻;2.助跑摸高后接鱼跃前滚翻、鱼跃前滚翻后接挺身跳等组合练习;3.平板支撑、仰卧举腿;第四课时:1.立卧撑接鱼跃前滚翻;2.鱼跃前滚翻后接挺身跳、燕式平衡等组合练习;3.俯卧撑、蹲跳起、收腹跳、跨步跳;第五课时:1.创设情景,用鱼跃前滚翻越过障碍物;2.前滚翻—鱼跃前滚翻—挺身跳练习等组合练习;3.两头起、全蹲跳、蛙跳(注:执教教师每课时设计的教学内容为主副教材搭配,即一个教学内容为鱼跃前滚翻或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另一教材为体能、素质练习,如推小车、立卧撑等,安排的五个课时以10个课次进行)。

从本内容的单元教学计划看,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是从“教学生技术”的维度出发,让学生掌握完整的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第二至第四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从“发展学生的体能”的维度出发,巩固鱼跃前滚翻动作,发展鱼跃前滚翻所需的各种体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五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是从“运用”的维度出发,对鱼跃前滚翻的技术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体育活动中如何运用鱼跃前滚翻技术。

二、对“三维”视角下通过“组合”发展体能、提高运用的认识

“技术、体能、运用”视角下构建的单元教学计划与以往“技术教学”为主线构建的单元教学计划相比,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前者以“技术教学为载体,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能,发掘教材的运用作用”来构建教学单元,在此指导思想指导下构建的教学单元,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组合”设计来构建系统的教学单元,形成以“单元”为呈现主体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对教材进行“组合”设计可以分为:1.对教材进行“叠加式”组合即一个动作做完后重复做前一个动作,如在课上设计的前滚翻后再做一个前滚翻动作等。2.对教材进行“结合式”组合即在学做一个动作的前或后做一个与提高本动作技术水平的练习,如在鱼跃前滚翻练习之前和后做一个兔跳和鸭子步走练习;在“鱼跃”练习前做一个收腹抱膝跳练习,来提高学生“鱼跃”时的蹬摆水平和下肢力量等等。3.对教材进行“拓展式”组合即把一个或几个动作与教材动作进行结合拓展。如在课中设计了原地收腹抱膝跳后接跳过小垫子再接着做鱼跃前滚翻的练习,把“跳”和“跃”的动作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材的“运用”性。4.对教材进行“融合式”组合即完成教材的教学与游戏相融合。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动作的最后,设计了一项“鱼跃”时远撑分值比多的游戏,通过游戏与技术教学的融合巩固技术动作,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5.对教材进行“并行式”组合即选择一项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体能提高和促进教材掌握的动作进行组合。如执教教师选择了俯卧撑练习作为本课的第二教材进行组合。通过发展学生的上肢等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鱼跃前滚翻动作”的掌握。

三、对“三维”视角下落实课堂基本要求的认识

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课堂基本要求,对“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下构建单元的课堂教学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研究的另一成果—“明确界定常态体育课的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在课的开始部分进行队列操练能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落实课堂教学常规;在课的准备部分或基本部分的第二教材安排4~分钟的体能练习发展学生的体能;在主教材的教学中以“技术教学”为载体,用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环形复习方法促进学生技术的掌握,通过有效的“组合”技术传授或练习来有效落实“技术、体能、运用”单元构建,用精讲多练的方式提高课的练习密度,注意考虑课堂教学的安全性;在课的结束部分安排持续3分钟以上的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身体活动、游戏、放松操等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思想。

篇4:八年级下学期“压轴题”选析

不等式篇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解不等式和解方程类似,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等步骤和解方程几乎一样.但进行最后一步“系数化为1”时,若两边同时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如果系数里含有字母,则要对系数分情况进行讨论(大于0、小于0及等于0).

对于和方程相结合的混合不等式组,我们可先解出方程,再代入不等式,最后解出不等式就行了.如果是给出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我们可以把不等式化简到“系数化为1”这一步,观察不等号的方向,再对系数进行讨论.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1 解不等式:x+2+>7+.

分析:两边消去可解得x>5.但原不等式中含有分式,故应考虑分母不为0的条件,即x≠6.

解:将原不等式变形为x≠6,

x+2>7,解得x≠6,

x>5.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5且x≠6.

例2 若x满足不等式≤≤,求x能取到的最大整数.

分析:要先把原不等式化成常规不等式组.

解:原不等式可转化为不等式组

, ①

. ②

由①得x≥-,由②得x≤.所以-≤x≤.可见,x能取到的最大整数是0.

例3 解关于x的不等式:-2>.

分析:先去分母,两边同时乘以a2.因a≠0,故a2>0,去分母后不等号不改变方向.再对x的系数进行讨论,可得不等式的解集.

解:显然a≠0,将原不等式变形为3x+3-2a2>a-2ax,即(3+2a)x>(2a+3)(a-1).分三种情况讨论:

(1)当3+2a>0,即a>-且a≠0时,解集为x>a-1;

(2)当3+2a=0,即a=-时,不等式变为0·x>0,无解;

(3)当3+2a<0,即a<-时,解集为x<a-1.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1.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x≥,那么m的值是.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分解因式时,我们应先提公因式,再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难以分解时再用拆添项法等.对于比较复杂的多项式,我们可以考虑用换元法.提公因式时,要一次提彻底,这样便于下一步分解.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时,一定要先写成公式的形式,再用公式,这样不易出错.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4 分解因式:-2x5n-1yn+4x3n-1yn+2-2xn-1yn+4.

分析:对于含字母的指数,要找到最小的指数,先提公因式,再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或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注意要分解彻底.

解:原式=-2xn-1yn(x4n-2x2ny2+y4)=-2xn-1yn[(x2n)2-2x2ny2+(y2)2]

=-2xn-1yn(x2n-y2)2=-2xn-1yn(xn-y)2(xn+y)2.

例5 分解因式:(x2+x+1)(x2+x+2)-12.

分析:把原式完全展开再分解较麻烦.我们可将x2+x看作一个整体.

解:设x2+x=y,则

原式=(y+1)(y+2)-12=y2+3y-10=(y-2)(y+5)

=(x2+x-2)(x2+x+5)=(x-1)(x+2)(x2+x+5).

注:也可用y代替x2+x+1来进行分解,请同学们试一试.

例6 若x2+xy+y=14,y2+xy+x=28,x+y的值为多少?

分析:通过解方程,很难分别求出x和y.但我们可整体求出x+y的值:把两个方程相加,通过完全平方公式进一步配方,再分解因式可得结果.

解:把x2+xy+y=14和y2+xy+x=28两边分别相加,得

x2+y2+2xy+x+y=42,(x+y)2+(x+y)-42=0,(x+y-6)(x+y+7)=0.

所以,x+y=6或x+y=-7.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2. 把多项式x2-y2-2x-4y-3分解因式之后,正确的结果是().

A. (x+y+3)(x-y-1) B. (x+y-1)(x-y+3)

C. (x+y-3)(x-y+1) D. (x+y+1)(x-y-3)

3. 分解因式:(x2-1)(x+3)(x+5)+12.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化简分式最重要的工具是分解因式,只有分解因式后才能找出最简公分母,才能对分式进行约分.常用的化简技巧有拆分法、取倒数法、分步通分法、设参数法等.

使用拆分法时,要明确拆分是为了相互抵消,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没有必要拆分.使用取倒数法的前提是分子不为0,再者要整体取倒数,多项式各项分别取倒数是不行的.分步通分要起到一种多米诺骨牌的效应,达到逐步化简.设参数法要结合解方程组来使用,注意方程之间的加减消元,想办法求出参数或把参数消去.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7 化简:++.

分析:三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比较复杂,可先将每个分式的分母分解因式.因每个分母的两个因式相差1,故可将每个分式拆分,然后再化简.

解:原式=++

=-=.

例8 当a=2时,求下式的值:+++++.

分析:直接通分显然很复杂,可将各分式分步通分,逐步化简.

解:原式=++++

=++++

=+++

=+++

=…=.

将a=2代入,原式=.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4. 若a+b+c=0,化简a

+b

+c

+2所得结果是().

A. 1B. -1C. 2D. 0

5. 若=a,=b,=c,求++的值.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相似问题可类比全等问题考虑,但其解法要比全等问题解法更灵活.首先要观察哪两个三角形可能相似,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把有用的边想办法向两个三角形中转移.如果不存在相似三角形,我们要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常用的作辅助线方法有连接、延长、作平行线、作高、作角平分线等.

证相似的目的若是为了得到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在选边时要选择有用的边,有时需和全等结合,找出相等的边进行替换.

对于相似中的动态问题,我们要学会用静态的方法来考虑,在动中找出不变的量、不变的关系,这样动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9 如图1所示,△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求证:=.

分析:证明线段成比例,显然要证两三角形相似.而题中没有明显的相似三角形,故可利用角平分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证明:过B作BE∥AC,且与AD的延长线交于E.如图2.

∵ AD平分∠BAC,∴ ∠1=∠2.

又∵ BE∥AC,∴ ∠2=∠3.

∴ ∠1=∠3, AB=BE.

显然△BDE∽△CDA,故=.

而BE=AB,所以=.

例10 如图3,△ABC中,∠ABC=60°.点P是△ABC内一点,且∠APB=∠BPC=∠CPA.若PA=8,PC=6,求PB的长.

分析:由条件知∠APB=∠BPC=∠CPA=120°,而PA、PB、PC分别是△ABP和△BCP的边,我们是否能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呢?通过条件∠ABC=60°可得到∠BAP=∠CBP,从而问题出现“转机”.

解:∵ ∠APB=∠BPC=∠CPA,

∴ ∠APB=∠BPC=120°.

∴ ∠BAP+∠ABP=60°.

又∠CBP+∠ABP=60°(已知),所以∠BAP=∠CBP.

∴ △ABP∽△BCP.

∴ =.PB2=PA·PC=8×6=48,PB=4.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6. 如图4,在△ABC中,AB=AC=,BC=2.在BC上有100个不同的点P1,P2,…,P100,过这100个点分别作△ABC的内接矩形P1E1F1G1,P2E2F2G2,…,P100E100F100G100.设内接矩形的周长分别为l1,l2,…,l100,则l1+l2+…+l100=.

练习题参考答案

1.

2. D(提示:原式=(x-1)2-(y+2)2)

3. 原式=(x+1)(x+3)(x-1)(x+5)+12=(x2+4x+3)(x2+4x-5)+12=(x2+4x)2-2(x2+4x)-15+12=(x2+4x-3)(x2+4x+1).

4. B(提示:原式=++++++2=++++++

-1=

-1=(a+b+c)

-1)

5. 1(提示:根据比例的性质,由=a=,得=.同理有=,=.三个式子相加).

篇5: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彭宝凤

一、指导思想

以英语新课标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英语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学生有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老师对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能参加讨论。能阅读简单的读物及报纸杂志,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三、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戒、或习语。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熟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觉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的教学氛围。

6、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7、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安排及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三周:Unit 1—Unit 2

第四周——第六周:Unit 3—Unit 4

第七周——第九周:Unit 5—Unit 6

第十周: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第十一周——第十三周:Unit 7—Unit 8

第十四周——第十六周:Unit 9—Unit 10

篇6: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教与学的方式转变与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在本学期物理教学能再上新台阶,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花大力气落实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物理学习都有进步。

1、抓好教师备课关。通过教研活动,在每次教研活动时间,规定一部分时间作为各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讨论时间。形式上各年级备课由本年级备课组长一人主讲,介绍备课思想与所做的工作,由全组成员共同讨论,做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发挥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达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实验、备学生、备反馈环节,原则上做到细备课、精备课,做到课堂事件无遗漏,能注重学生特点,从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出发。

2、在教研活动期间探讨上课质量问题。要求组内教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精讲多练,狠抓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争取大面积丰收,不放弃每一名学困生,并进一步培养尖子生。

3、在教研组教研期间做好作业的批改与交流工作,研究作业与练习反映出来学生的问题的对策。作业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巩固,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速度和质量的提高。

4、在教研活动期间探讨学生辅导方式与成效。以备课组为单位,实现各层次学生有针对性地辅导。但辅导应以学生需求为主,不占用学生有限的课外自习时间。

5、研讨如何做好物理学科后进生与尖子生的工作。搞好学生学习环境与条件的创设,不给学生留过多的作业,由教师进行不定期集中辅导。

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举行一次星港学校初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也刺激一部分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一定的竞争意识,教学工作计划《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二)研讨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秩序与教学环节更趋于合理化

1、配合学校安排,搞好组内听课,开展多层次的听课和随机听课。听课结束后,在教研活动期间,由主讲教师对课堂设计和预期的教学效果做出评价,以此来提高组内教师对教学各环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2、在教研活动期间,安排各种课型的教学讲评活动。发挥本学年第一学期的经验,进一步探讨除常规新授课之外的实验操作课、实验交流课、习题课、章单元小结课、期中期末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课型的规律与特点。

3、本学期将有目的地进行教研组内说课活动。通过每次教研活动时间说课活动,进一步使教师明确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规律的把握,提高业务能力。

4、在教研活动期间,研讨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发生在当前阶段的现象。

(三)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条件,为专业化教师提供帮助

1、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与岗位培训。参加各种机会的外出听课,外出学习,校本培训等。

2、注重教研组与其他教研组、其它兄弟学校物理组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加强合作,多学习,多探讨,多提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尽可能使我校物理教学工作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内有较大的进展。

1、落实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听10节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认真分析本届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3、抓好物理竞赛辅导准备工作和差生辅导,每周一次。人人关心,专人负责。

4、积极参加市级和校级的各项教师业务方面的评比活动。

5、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或教育论文。

篇7: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

虎年伊始,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将继续担任八年级四个班的历史课。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我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我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学校的会议精神,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

本学期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线索;能够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三、教学主要内容:

本学期主要讲授中国现代史,共21课。包括7个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祖国统一;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抗美援朝的原因、土地改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灾难、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含义、万隆会议、理解“三个面向”、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五、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四个班,每个班都有各自的特点:八一班纪律性,八二班整体均衡,八三班活泼好动,八四班少数学生懒惰需督促。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基本历史知识内容,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强,动手能力、联系现实的能力有一定提高。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运用能力差,缺乏学习方法。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针对上学期的工作教训和学生的情况分析,我决定本学期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1、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学习“课标”,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出高质量的课时教案。

2、上课时,认真讲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加强课堂教学,准确、完整地把握历史教学目标及内容,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交流合作,探究问题,养成探究的习惯。

3、下课后,加强辅导,以优秀生和学习困难生为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提高成绩。

篇8: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漫画头像学习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 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 学生能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 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思想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 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 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漫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制作宣传漫画的能力。

教法学法特点:通过综合信息, 分组教学, 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运用课件, 突出美术学科强调视觉感受的特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取长补短, 增进友谊。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今天能和同学们共同学习, 老师非常高兴。老师也希望快乐能常伴同学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每天生活在高兴与快乐之中, 因此诞生了很多运用幽默手段给人们创造快乐的艺术形式, 那么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

看大屏幕图片 (如:小品、相声、滑稽舞蹈、马戏小丑等等。) 美国有个幽默天才——卓别林, 中国有个幽默大师侯宝林。侯宝林大师有一句名言:“相声是有声的漫画, 立体的漫画;漫画是无声的相声, 平面的相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平面的相声”——漫画, 用漫画的形式, 展现属于自己的幽默人生。

二、板书课题:幽默人生 (同时大屏幕出示)

三、新课程学习

(1) 那么什么样的画是漫画呢?大家来看一下大屏幕 (出示漫画、欣赏漫画) 。第一幅:简洁生动, 第二幅:富有联想, 第三幅:诙谐有趣。第四幅:变形夸张。总体都是诙谐幽默的。

打开《知识小词典》: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人物、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 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 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有的漫画幽默讽刺, 有的漫画幽默搞笑, 还有的从幽默中传达对某个人的崇拜与尊敬, 这样我们可以将漫画按照不同的用途分为:讽刺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等。

下面这几幅分别属于哪一种?出示漫画。 (学生分辨) 有时候漫画根据内容的需要, 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来看一下主要用到的几种形式 (出示漫画) 。同学们可根据教材第8页最后一段内容, 分辨一下这几幅漫画在漫画形式上分别属于哪一种? (学生回答:单幅漫画, 四格漫画、连环漫画等)

那么我们怎样画漫画呢? (在构思, 创作手法, 线条的运用上应该怎么办?学生思考, 并回答) (幻灯片出示)

(2) 发挥联想, 寻找漫画灵感

(3) 合理的选用夸张、比喻、对比的创作手法。

(4) 画面线条应简练概括。 (比如人物的脸型塑造和表情塑造)

现在很多同学已经都等不及了。准备好了么?准备好的画吧。

四、我的幽默:老师出示漫画作为示范

学生作业:用你喜欢的绘画语言创作一幅漫画, 形式不限, 题目自定。要求: (1) 创意幽默有趣, 内容健康向上。 (2) 形象夸张有个性。 (3) 线条简练概括。

五、我幽默我自信 (作业点评)

(1) 内容的幽默程度。 (2) 形象的夸张变化。 (3) 线条的简练概括。

六、课堂总结

篇9:八年级(下)英语期末检测题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1. Here is _____ exciting information. Do you want me to tell you?

A. an B. a C. a fewD. some

2. —Where are you going, Michael?

—Oh, I’m ______ the airport. My aunt is coming from Guangzhou.

A. leaving B. leaving from C. leaving for D. going to leave

3. That old man shouldn’t eat ______meat because he is _______fat.

A. too much, too muchB. much too, too much

C. too much, much tooD. much too, much too

4. —Would you like _______?

—Sorry, I have to help my mother.

A. to play chess B. playing chess C. play chess D. to play the chess

5. —Here is ______for you.

—Really? Please tell quickly.

A. one good news B. a good news

C. a good piece of news D. a piece of good news

6. Mr Green ______all his free time writing to the magazines.

A. takesB. spendsC. usesD. keeps

7. Mary isn’t at home. I don’t know _____.

A. when she came backB. when she will come back

C. when will she come back D. she will when come back

8. —Do you often do chores on Sunday?

—Yes, I think it’s ______, but I have to help my mother.

A. relaxingB. importantC. boringD. interesting

9. Linda is _____us all.

A. happiest of B. the happier C. the happiest of D. the happiest

10. —Could you help me clean this car?

—_______.

A. Sorry, you can’tB. CertainlyC. Please ask othersD. Yes, I could

11. —Did you practice ______English this morning?

—Yes, but I forgot _____the classroom.

A. speak, cleaning B. to speak, to clean

C. speaking, cleaningD. speaking, to clean

12. ______today’s homework makes me ______tired.

A. Do, /B. Doing, to feel C. To do, feelsD. Doing, /

13. —_____do you go to the movies?

—Twice a week.

A. How far B. How often C. How soonD. How many

14. —_____does the strange man ______?

—Oh, he has a round face with long black hair.

A. How, look B. How, look like C. What, like D. What, look like

15. —I really had a good time at your party.

—______.

A. Good. Thank youB. Enjoy yourself

C. I’m glad to hear that D. Not at all

二、完形填空。(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从各题所给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Two years ago, I had a little dog. He had white fur and I often called him “Meat”.Ialwaystookhimforawalk, peoplesaidMeatwas verylovely and1 . When he saw lots of people looking at him, he would run to me and hide behind me.

篇10:八年级下学期英语学习计划

一. 学习方面。

在这次考试中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八年级里学习的任务会更加的艰巨所以要更加努力,在学校里改掉平时的作风要更加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尤其,是英语是我的弱项,所以要一定认真对待每一节英语课在期末考试中我的英语考得最差。

所以一定不能放弃对英语的学习还有数学和地理。我是地理课代表,在这次期末考试都没有考上全班最高分。在这一学期一定要非常努力。数学也是一个重要科目,如果八年级数学没有学好九年级只有听天书。在八年级上半学期中要按找老师的要求去做。每天按时到校,不迟到。

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在学校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多学习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并用在自己平时的学习中在这一学期一定考在以15前这是这次对自己的要求每天在家中把自己学过的东西全部消化掉这样的学习方法就可以推进我的学习成绩。

二.在生活方面

在平时的生活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在平时的生活要早睡早起,每天收拾自己房屋收拾干净。每个星期洗一回澡。每两个星期剪一次头发。保持个人卫生。在学校里也一样,不偷懒,不逃跑,每个星期做一次卫生到扫除。

三.人际交往方面

在学校里人际交往方面是我在学校最头痛的问题,在平时我和同学的关系不是很好。在新的学期中希望有所改善。我和老师的关系还不错希望有所保持。在这方面向人际交往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同学而学习。在八年级中我一定要真诚带同学,我一定要重新树立威信,在同学之间多建立几个好朋友。

四.体育方面

在体育方面,我是胖子。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运动.多打篮球。锻炼自己身体要在繁忙中抽出时间锻炼。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和锻炼一样主要。

篇11: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学生们已对进一步学习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并初步体会中考的难度和题型,为初三中考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更深入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三、具体的安排如下:

1、本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有

第六章电压、电阻

本章是学习电学知识、掌握欧姆定律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电学知识后才能再进行以后的学习。

1、知道电压、电阻的概念,知道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2、会使用电压表;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第七章欧姆定律

本章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在初中电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后面学习“电功率”的基础,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电学知识的基础。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部分优生会复杂计算。

3、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八章电功率

本章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优生能够进行较复杂的计算。

3、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九章电与磁

本章主要讲述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4.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

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教学参考)

周次日期内容(课时)

第一周2.10——2.13电压(1)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2)

第二周2.16——2.20电阻(1)变阻器(1)

第三周2.23——2.27复习和总结(1)测试和评卷(1-2)

第四周3.02——3.06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欧姆定律及应用

第五周3.09——3.13测量小灯炮的电阻(1)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

第六周3.16——3.20复习和总结(1)测试和评卷(1)

第七周3.23——4.27电能(1)电功率(1)

第八周3.30——4.03电功率(1)测量小灯炮的电功率(2)

第九周4.06——4.10准备期中考试

第十周4.13——4.17期中考试和评卷

篇12: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根据上期期末统考成绩统计,所教班级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从课堂教学情况看,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四、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A、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B、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C、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五、本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有

第六章电压、电阻

本章是学习电学知识、掌握欧姆定律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电学知识后才能再进行以后的学习。

1、知道电压、电阻的概念,知道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2、会使用电压表;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第七章欧姆定律

本章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在初中电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后面学习“电功率”的基础,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电学知识的基础。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部分优生会复杂计算。

3、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八章电功率

本章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优生能够进行较复杂的计算。

3、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九章电与磁

本章主要讲述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4.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

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13: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这是指导崇明县大新中学朱利荣老师执教八年级双杠教学内容的一个案例,该课是单元教学6课次中的第4课次,内容主题是改进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动作质量和学习双杠组合动作。

1.教材分析

八年级双杠组合动作由杠端跳起成分腿坐→前进一次一摆动成外侧坐一越两杠直角下组成,其中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是教学中的重点,它由撑杠、压杠、越杠、挺身、落地五个环节组成,由于完成该动作需要有一个身体腾越移重心,借助身体压杠产生的反弹力,通过收腹高摆腿使身体腾离杠面直角下的过程,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2.学情分析

该班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体育活动能力和认知水平,通过前几次课的教学,对双杠的学习动作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学生在体能、心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如学生上肢、肩部、腰腹等方面力量不足,身体的协调性及平衡能力一般,特别是女生,由于摆越杠时身体重心的移动范围较大,容易产生胆怯、害怕心理,造成完成动作的自信心不足。

[问题提出]

在《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中,中学体操教材的比重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涉及双杠、单杠、垫上运动、支撑跳跃四个方面。这些体操项目对促进中学生的生长发育,提高协调、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有着其他运动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体操教材在体育教学中受场地器材限制、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以及教师自身基本功等因素影响,体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不少教师只是为教而教,缺乏怎样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善学”的思考。为此,在本课的备课研讨中,确定了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合作中,达到改进技术动作、体验成功快乐的教法措施。

1.体验。

主动有效的体验是获取感性认识,习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本课通过教师创设各种辅助练习让学生进行体验:在杠上设置标志线,提示手的支撑位与臀部的外侧坐位,以体验如何有效获得压杠的反弹力;利用标志杆不同高度与角度的摆放变化,体验摆腿对直角下的影响。教师通过提示动作的技术关注点、学生的观察点,让学生及时获得反馈的建议与评价,形成真正有效的互动交流,从而改变了以往机械性的重复练习,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悟,掌握技术要领和动作关键,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2.探究。

体育教学中的探究是思维与身体练习相结合的过程,是学生参与问题的研究,通过实践来拓展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处理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预设了“如何提高臀部离杠的高度”及“如何解决推手不及时”的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探究。同时,教师从“双杠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的力学原理、用力顺序、身体姿势三个方面做好引导,针对技术的关键点设置针对性的练习:开展外侧坐后腿直腿靠前腿的弹杠练习,解决如何获取反弹力的问题;手撑低处越高处的斜杠练习,解决收腹举腿的问题;摆越两根“斜拉橡筋”(双杠两侧各一根)练习,解决臀部离杠的高度、身体摆越的方向和角度以及直角下时的挺身问题。这些都使学练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合作。

根据“双杠外侧坐越两杠直角挺身下”的教材特点,课中加强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能弥补教师问题发现与指导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动作技术掌握的互补与提升。为此,在本课的针对性练习与组合动作练习中,教师通过异质分组的形式,建立合作小组,确立学练目标,把观察与记录、帮助与指导、交流与讨论、反馈与评价落实到位,让组内成员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形成有效的互动,让每个学生在练习时得到关注,真正做到学有所得,练有所获。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1. 集中注意力游戏(强度小)。

教师讲解要求与口令指挥,学生根据口令练习,要求注意力集中。

2. 热身跑(强度中)。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学生在组长带领下慢跑。

3. 徒手操(强度中)。

包括以下内容:双手扶杠压肩,单手扶杠体侧屈,体转双手触杠,杠侧前踢后摆腿,杠侧伸展运动,腕、踝关节活动。教师提出具体练习要求,前4节操由各组组长带领练习,后2节操由教师发口令指挥练习。

设计意图:课的导入由集中注意力游戏、热身跑和徒手操组成。通过游戏让学生的注意力尽快进入角色;通过组长带操和教师带操,充分活动相关的关节韧带,并将身体姿态练习有机地穿插在徒手操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锻炼所需的方法手段。

(二)主材料练习

1. 复习杠端跳起成分腿坐→分腿坐前进(强度中)。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挺胸展髋、两腿伸直内旋压杠,各组在组长带领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复习右杠外侧坐→左杠外侧坐(强度中)。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体验身体压杠产生的反弹力,各组在组长带领下复习,教师巡回指导。同伴之间相互保护帮助、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3. 复习外侧坐越两杠直角挺身下(强度中)。

(1)教师讲解示范:教师结合挂图讲解示范,强调相互做好保护帮助要求,各组在组长带领下练习。(2)复习外侧坐越两杠直角挺身下,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完成动作有困难的学生。(3)演示与评析。组织学生正误演示与评析,教师提问: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的动作关键是什么?怎样提高动作质量?教师示范,强调动作要求:收腹高摆腿,腾起越杠移重心。(4)针对性练习。安排改进练习:①针对收腹举腿问题,做手撑低处越高处的斜杠练习;②针对两腿分开问题,做外侧坐后腿直腿靠前腿的弹杠练习;③针对缺少挺身问题,做摆越一定高度的纸棒或橡筋挺身下练习;④针对摆越时身体平移问题,做一侧外侧坐到另一侧外侧坐的手撑高处越低处的斜杠练习。学生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选择不同条件的器械进行改进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薄弱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相互观察、积极思考、主动体验、合作互助。最后组织展示,教师点评,提出提高动作质量要求。

4. 组合动作体验(强度中)。

组合动作依次为:杠端跳起成分腿坐一前进一次→摆动成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教师示范讲解,提出练习要求:提高单个动作质量,组合动作体现连贯性。学生分四组,在组长带领下练习,相互交流帮助。

设计意图:在主教材的练习中,除常规的安排复习巩固练习外,在教法手段的运用上有创新和突破:(1)将双杠调为一边高一边低的斜杠,通过从低往高的斜杠练习改进收腹举腿不高的问题,通过从高往低的斜杠练习改进身体在摆越中平移的问题;(2)利用自制的有不同高度标记的纸棒固定在双杠两侧,让学生通过自我调节高度和角度,改进身体摆越的方向、角度以及直角下时的挺身问题;(3)积极倡导学生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交流互动、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中领悟动作要领,体现思维活动与身体练习紧密结合的特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4)重视学法指导,如讲解时的问题预设、示范时的观察点提示、练习时的正确动作引领等,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三)合作跑练习

合作跑(强度大)。教师讲解合作跑方法与要求,分步骤进行以下练习。1.尝试练习。学生分四组进行尝试性练习。2.计时跑。学生分四组进行记时跑。3. 男女分组跑。男女各一组的计时跑。4.全班一组跑。全班一组的合作跑,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相互协作配合的集体精神。

(四)课堂小结

在教师提示下进行放松练习,学生谈学习体会,教师点评,小结后布置学生回收器材,结束课程。

[自我反思]

这节课学生锻炼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基本实现了所期望的教学目标。

1. 重视教学步骤的层次性。

学生改进和掌握技术动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课中安排的几个练习充分考虑了这个因素,如通过分腿坐前进及右杠外侧坐摆越至左杠外侧坐的复习,让学生巩固已学的动作;通过演示图板、教师示范和观察点提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的动作过程和动作的关键部位;通过安排多个辅助练习和针对性练习,改进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

2. 重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

根据学生体能、技能的不同,教学中教师积极倡导自主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实现互补,在同伴的保护帮助中树立信心,在相互的观察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针对性练习中,通过将学生练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罗列出来,给予改进的建议和处方,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练习内容,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有助于学生对双杠学习的兴趣培养和自信心的增强。

3. 重视教法手段的有效性。

课中安排的外侧坐压杠摆腿练习、右外侧坐摆越至左外侧坐练习等,让学生体会身体压杠对收腹举腿产生的作用,体验推杠移重心的技术要领;安排的外侧坐摆越斜杠、摆越一定高度橡筋等练习,让学生增强完成动作的自信心;安排的摆越自制的有不同高度标记的纸棒练习,让学生通过自我调节纸棒的高度和角度,促进了身体摆越方向、角度以及直角下时的挺身问题的改进。方法手段的有效性、针对性,为学生解决技术问题提供了帮助。

4. 重视“两纲”教育的无痕渗透。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学生,生活经历造成了他们不善交流,对器械体操练习胆怯等不利因素。因此,教师十分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保护帮助,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体验、观察、交流,注重教师激励、相互评价、学生展示等形式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等良好意志品质,实现了“两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无痕渗透。

5. 存在的不足之处。

课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学生良好身体姿态的培养,但教学中还存在问题提示多,改进措施少等问题,一些学生的身体姿态还不够完美。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练习中生成的问题资源把握不够及时,研讨深度也显得不足。

[专家点评]

《双杠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是初中八年级双杠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由于完成动作需要有一个身体在杠上腾移的过程,尤其对女生而言有较高的教学难度。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实际,教师从学生“学会”到“会学”至“善学”出发,从教学设计到整个教学过程凸显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良好教学氛围是本课教学的立足点。

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术教学,必须建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困难学生,激发学生学与练的动力;学生间的互助,鼓动性的掌声,让学生感悟到彼此间的关注,树立学生挑战技术难度的自信心。

2.改变教学方式是本课教学的着力点。

本课将技术教学模仿到单一的练习转化为体验、探究、合作的学练行为,以问题为契机,给学生体验的机会,以便于学生的交流互动,针对技术的关键点展开探究,领悟技术的原理,用力的作用点、顺序、方向,让学生在体验、观察、交流中获得答案,从而加快了动作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3.运用辅练手段是本课教学的效益点。

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实际,教师运用了多种辅助练习,如斜杠从高到低和从低到高的摆越练习,摆越不同高度和角度纸棒和橡筋的练习,设置了梯度递进的练习手段,为学生解决技术问题,使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实现有效突破。

4.有效合作学习是本课教学的关键点。

教师通过异质分组的形式,建立合作小组,确立学练目标,把观察与记录、帮助与指导、交流与讨论、反馈与评价落实到位,让组内成员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各负其责,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有效的互动,让每个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关注,真正做到学有所得,练有所获。

5.相互保护帮助是本课教学的支撑点。

篇14: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1. space station 太空站 2. barber shop 理发店

3. train station 火车站 4. report card 成绩单

5. sea level 海平面

【动词短语】

1. fall in love with 爱上 2. go skating 去滑冰

3. come true 实现,达到 4. look for 寻找

5. keep out 不让……进入 6. argue with... 与……争吵

7. call sb. up 打电话给某人 8. pay for 付款

9. get on (well) with sb. 与某人相处融洽

10. borrow sth. from sb. 向某人借某物

11. buy sth. for sb./ buy sb. sth. 为某人买某物

12. have a quarrel/ fight with sb. 与某人吵架/打架

13. complain about 抱怨 14. compare with... 与……比较

15. get out 出去;离开 16. take off 起飞

17. run away 逃跑 18. come in 进来

19. hear about/ of 听说 20. take place 发生

21. pass on 传递 22. get over 克服;恢复

23. open up 打开 24. care for 照料,照顾

25. make a living 谋生 26. get injured 受伤

27. run out of 用完 28. raise money 筹集资金

29. come along 出现;发生 30. be interested in/ take an interest in 对……感兴趣

31. be far from... 离……远 32. turn down 调小;拒绝

33. wait in line 排队等候 34. cut in line 插队

35. take care 当心,小心 36. break the rule 违反规则

37. put out 熄灭 38. pick up 捡起

39. get annoyed 生气 40. fall asleep 入睡

41. give away 赠送;分发 42. encourage sb. to do sth. 鼓励某人去做某事

43. make progress 取得进步 44. make friends with... 与……交朋友

45. end up 结束 46. leave school 毕业

47. wake up 醒来 48. look through 浏览

【介词短语】

1. in the future 未来;将来 2. in five years 五年后

3. on the phone 在通话中 4. in style 时髦的

5. on the one hand... 一方面…… 6. on the other hand... 另一方面……

7. in the tree 在树上 8. in silence 沉默

9. in good health 身体健康 10. around the world 在世界各地

11. by the way 顺便问一下 12. in a minute 过一会儿

13. at a meeting 开会 14. on board 在船(火车、飞机)上

【其他短语】

1. be able to 能够 2. hundreds of 数以百计的

3. out of style 过时的 4. as much as possible 尽可能多地

5. all kinds of 各种;许多 6. as...as 像……一样

7. first of all 首先 8. be supposed to 应该;被期望

9. all the time 一直 10. right away 马上,立刻

11. three and a half years 三年半 12. no problem 没问题

13. rather than 而不是 14. so many/ much 如此多的

15. three quarters 四分之三 16. such as 例如

17. all year round 一年到头 18. at least 至少

【训练基地】

Ⅰ. 根据句意,用适当的介词填空。

1. Last summer I went to Dalian and fell ______ love ______ the city.

2. Ill be an astronaut and Ill go to the moon ______ spaceship ______ the future.

3. My clothes are very old. They are out ______ style.

4. The poor man wanted to borrow some money ______ his cousins.

5. I have to care ______ my friend. He fell off his bike and hurt himself.

Ⅱ. 选择方框中所给的短语,并用其适当形式填空。

[wait in line/ make a living/ get over/ take care of/ complain about/

end up/ take off/ be in style/ run out of/ be supposed to \&]

1. Please ____________ your old clothes and put on the new suit.

2. The teachers came up with two solutions to ____________ the difficulties in computer programming.

3. Why do you ____________ your parents? In fact, they are right.

4. When we are waiting for a bus at the bus stop, we must ____________.

5. My father likes to keep goldfish because they are easy to ____________.

6. —What color ____________ last spring?

—It was blue. But I think it should be green this spring.

7. To ____________, he had to sell newspapers in the street.

8. As a student, I ____________ do my homework every day.

9. I didnt finish writing the composition because I ____________ time.

10. We enjoyed ourselves during the whole night, and we ____________ the party with a song.

Ⅲ.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句子。

1. On the one hand, you should study hard; 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 you should exercise more.

2. ____________ (为了) get there in time, they have to get up early.

3. You should look after yourself ____________ (而不是) others.

4. —____________ (顺便问一下), whats your hobby, Sonia?

—I like flying kites.

5. The boy has been collecting shells for ____________ (三年半).

6. More than ____________ (四分之三) of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are boys.

Ⅳ. 写出下列句子的同义句(每空一词)。

1. Jack returned them last Sunday.

Jack ______ ______ ______ last Sunday.

2. There are over two thousand living things in the aquarium.

There are ______ ______ two thousand living things in the aquarium.

3. Thanks to your help, I passed the math exam.

I passed the math exam ______ ______ your help.

4. He is so tall that he can reach the apple.

He is tall ______ ______ reach the apple.

5. Is your sister interested in keeping pets?

Does your sister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pets?

Ⅴ. 根据汉语意思,翻译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1. 他不想和他弟弟打架。

He doesnt want to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his brother.

2. 迈克是新来的,但他与同班同学相处融洽。

Mike is new here, but he ca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his classmates.

3. 在我们学校图书馆,总是有这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

This ______ ______ me all the time in our school library.

4. 你能马上从浴室出来吗?

Would you mind ______ ______ ______ the bathroom ______ ______?

5.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参观长城。

People from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come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Keys:

Ⅰ. 1. in; with 2. by; in 3. of

4. from 5. for

Ⅱ. 1. take off 2. get over 3. complain about

4. wait in line 5. take care of 6. was in style

7. make a living 8. am supposed to 9. ran out of

10. ended up

Ⅲ. 1. on the other hand

2. In order to 3. instead of

4. By the way 5. three and a half years/ three years and a half

6. three quarters/ three fourths

Ⅳ. 1. gave them back 2. more than 3. because of

4. enough to 5. take an interest in

Ⅴ. 1. have a fight with

2. get on well with

3. happens to

4. getting out of; right away

上一篇:股权转让协议代持下一篇:李老师各部门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