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024-05-10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精选11篇)

篇1: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06-07学年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不是短时间所能凑效的,也不是单方面能够达到的,这需要广大的音乐教师抓实课堂教学的诱惑力,抓好课外活动的吸引力,以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才有保证。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其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音乐教育要把培养兴趣爱好作为重要理念”。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爱和肯定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再是一种负担。因此,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兴趣比知识更重要。作为教师该怎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对音乐教师感兴趣。

在每上一节音乐课之前首先明确自己这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通过哪些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地,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这些知识;教师要在每个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起主导作用,就必须创设积极的学习状态,发挥自身素质的特长,努力做到“启发有方,诱导得法”。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要让学生对音乐教师感兴趣,首先,音乐教师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纯熟的技巧技能,比如:乐理知识,声乐水平,舞蹈及舞蹈编排,乐器演奏等。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善于表现自己的专业水平,展现知识技能,完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但是,一定要注意有度的把握,不要把自己的展现变成表演,要是这样,就把教学的真正目的舍弃了;同时还要具备与音乐有关的知识技能,比如:文学、哲学、心理、历史、地理等等。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被自己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所折服。

二、让学生对音乐课堂感兴趣。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想学爱学的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课程的安排必须合理,课堂操作运行灵活多变,重点、难点要合理搭配,有所侧重点地安排好教学内容,“炒活”音乐课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a、让教学内容有“新鲜”感,使学生兴趣倍增。

b、突出高潮的“华彩乐段”,有个精彩的结尾。

2、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动力,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不会自发产生,它有赖于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因此,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量给学生以最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最大的能动空间,并抓住学生渴望学习的好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地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在强烈的心理状态下,体验情感、参与学习,激发互动,这样能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只靠几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国外各种比较先进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再根据我国课程标准和教育理念,创造出一些适用的新方法。

三、让学生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21世纪的人才需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共同发展。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在校园音乐阵地中,最重要的就是课外音乐活动这个阵地。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以解决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领悟音乐的真谛,与教师、同学合作,亲自参与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创编。绚丽多彩的文艺表演活动会使学生从中感受美、鉴赏美。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气质、性格、情操和意志,提高素质修养。音乐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激起大多数学生参与,这就是为音乐教学的开展注入了活力,为学生的音乐实践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让学生发现和体验课外这个大舞台。

课外也是学习音乐知识、进行音乐实践的途径,它能够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发现音乐人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萌发学习音乐的感召力。课外是个广阔的大课堂。自然界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美。课外教学可以通过许多生动形象,趣味妙生的景物直接影响着学生,去丰富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去发现美,接纳美。配套的媒体设备,如广播、校园电视等,我们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欣赏音乐主要是用音乐去熏陶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音乐的情绪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我们还可以定期讲座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并在橱窗、教室张贴音乐图片。课外教学是学生用音乐知识去实践的环境,去发现和体验课外这个大教室的魅力,陶冶情操,是补充课堂教学欠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展示自我,发展个性。

心理学讲,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音乐课外教学的第一和含义就是组织课外活动,它包括建立文艺队、开展课外辅导等,同样给学生的音乐实践提供了锻炼的环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好时机。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因此,在课外,定期开展歌咏比赛和集体文艺比赛等活动。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可组织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等兴趣小组,给他们排练节目,参加校、区演出、比赛。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大庭广众中进行表演,不仅能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且还提高学习兴趣,陶治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熏陶和潜移默化,保持对音乐的热情。教师在组织的时候应做到使学生全体、全面、全程、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做到了这几点,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天地,才能让学生喜欢参与,积极参与,从而得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音乐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不仅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要能充分地挖掘校园内其他能有效开展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音乐教育阵地,给他们以乐的感觉,美的感受,培养他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促使他们沿着良性发展的轨道健康成长。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地、很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的。

篇2: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掌握心理,培养兴趣

在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为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歌曲的名字入手,给他们讲故事,让他们懂得乌鸦反哺的道理。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让他们喜欢音乐并从中陶冶情操,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中下功夫,通常用生动的设计形式把这节课讲授的内容装扮起来,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音阶的时候,将每个音都设计成精美的动物卡片,让学生听音,然后把每个音(小动物)找到自己的位置(家)。这样,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积极主动,学习效果也好。

三、以“动”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无目的的“动”变成有规律的“动”。让学生边唱边跳边演奏。为了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不断地变换教学形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如在学习《闪烁的小星》这首歌曲时,先指明节奏,让学生根据节奏拍手、拍腿或跺脚,朗读歌词。让学生随音乐有节奏地慢慢唱词。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根据歌词意思自编动作,编好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边唱边拍手、拍腿或用打击乐器伴奏。这样,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表现自己,肯定自己,激发了对学习浓厚的兴趣。

篇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关心的核心话题。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

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是人类的本能。儿童与生俱来就有对动听、悦耳音响的好奇心, 这时候, 能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 是培养音乐兴趣的前提。作为音乐教师, 应该了解儿童与成人对音乐兴趣的差异, 成人司空见惯了的现象, 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完全是新鲜的。例如, 有一天, 我带着小孩在郊外散步时, 看到树上有许多“唱歌”的小鸟, 孩子被这美妙的“音乐”迷住了, 也用一种甜美的声音回答小鸟的“歌唱”。由此说明好奇心是孩子们宝贵的内在素质, 如果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能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学生就能自然地、无拘无束地体验音乐美感, 学生的好奇心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就会极利于形成良好的兴趣品质。

二、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

儿童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 对于音乐学习, 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式和理解, 在教学中, 我们不能以教师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理解, 这样只能使音乐教学陷入理性的泥潭。比如, 在上欣赏课《月光》奏鸣曲时, 我先由学生听赏, 然后要求学生说出对音乐的感受, 有的学生说“安静”、有的却说“忧郁”……令我吃惊的是, 同一首曲子, 竟然说出了不同的答案。由此可知, 在音乐教学中, 要给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表达音乐的机会, 对其所聆听的音乐可以自由发表见解, 而不应总是使学生进行勉强的联想, 或是由教师来做标准答案式的讲解。针对这一点, 我们的音乐教学应给予有效地鼓励与引导, 将音乐与体态律动尽可能自然地整合起来, 形成稳定而持久的音乐兴趣。

三、让学生体验学音乐是快乐的

许多学生不爱唱教师教的歌, 学了半天还是不会唱, 倒是自己日常生活中学来的或同伴们相互“交流”学来的歌记忆深刻, 唱着过“瘾”。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方式存在着问题。也向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处于什么位置?教师如何为学生创设环境?总之一句话:重趣轻习, 即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生喜爱音乐, 是因为音乐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如果音乐课让他们觉得比数理化等科学学科还要枯燥、还要艰难, 那么学生厌烦音乐则是必然的, 更谈不上对音乐产生兴趣。如邻居的一位五年级学生说:“一提到上音乐课, 我就头痛, 因为一上音乐课, 就有无数个我根本不认识的音符迎面扑来, 令我招架不住”。这说明过于注重乐理知识, 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冷漠与疏远, 没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快乐。而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 就要采用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教材, 运用灵活多样、益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 创设优美宜人、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教学环境, 以及使用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方式等因素。

篇4: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丰富情感,进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最终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功效,这将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培养学生学习的情趣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景入手选取内容,设置课堂情景主题或单元主题,构建全新的框架体系,淡化技能训练,强化审美、创新、实践能力的目标要求,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感情世界,对造就学生健全人格、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聆听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并帮助他们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鼓励其形成对所听音乐的独立感受与见解。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和音乐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大胆表现音乐的自信心,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素养,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为学生创设艺术实践的机会

此次课程改革拓展了音乐教学领域,大致可以将音乐教学领域分为“聆听与鉴赏”、“活动与创编”、“思考与探究”、“相关链接”。

音乐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其最大优势就在于培养人的创造精神。为此,音乐课程标准设置了“活动与创编”学习内容安排。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養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其一是以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但区别于专业创作。如在《音乐鉴赏》中《生活之音》一课,要求学生在欣赏谭盾的“水乐”中找寻灵感,结合生活中最常见、常用的纸来创造“纸乐”。

降低学习难度

新课程标准将“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一项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极大地降低了教学难度,敞开了音乐艺术的大门,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审美感知发展的规律,确定内容标准的要求。

比如《音乐鉴赏》一书容量较大,在《多彩的华夏之音——戏曲、曲艺篇》中,可以选本地区学生较熟悉也容易接受的地方戏曲作为教学内容。因为语言上的沟通障碍降低了,学生更易接受这些熟悉的内容,也就更有兴趣了解更多内容。

弘扬民族音乐

在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教学中,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同时还要注意吸收文学、美术、影视、戏曲、曲艺等姊妹艺术,强调多种艺术的结合,从而大大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高中音乐新课程理念指明了教育教学的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完善教学,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与摸索。

| 作者单位:郑州一中

编校:宋娟娟

篇5: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我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让我的音乐课堂变成欢乐的海洋。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兴趣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提出: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多年来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感觉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了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

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

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

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

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

好像上楼梯,越上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例如,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乐曲头尾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风趣地表现儿童骑竹为马、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在指导学生欣赏时,我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然后初听音乐一遍,复听音乐时让学生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同学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采。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听一堂好课,就像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那样令人心旷神怡,它像观赏一幅名画,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它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袅袅不绝;它像品味龙井茶,回味无穷。

篇6: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摘要: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审美 聆听 兴趣 表现 无权威 想象力 学科整合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她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而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音乐鉴赏课则作为选修中的必修课走进大学的课堂,尽管如此,真正的艺术教育依旧离我们非常遥远。

一、传统音乐鉴赏课的弊端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欣赏教学活动中所普遍采用的是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播放录音)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为教学秩序的课程模式。传统的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与学生在音乐领域进行实践的需要相距甚远,不能有效的激起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因此出现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音乐却没有几个人愿意上音乐鉴赏课”的尴尬局面也是理所当然的。

二、音乐鉴赏课新的教学理念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认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三、音乐鉴赏课教学方式

在每上一节音乐课之前老师必须首先明确自己这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通过哪些方法才能行之有效的,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这些知识;怎样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针对现有音乐鉴赏课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老师可以大胆尝试着改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

(一)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我记得一本书里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学生时代正是富于想象的年龄时代,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也应该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可以在音乐播完之后,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乐曲起名字,并同时说明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不要管答案是怎样的千奇百怪,牵强附会也好,断章取义也罢,只要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就是应该予以鼓励的。

(二)、改变教学观念,要求学生大胆表现音乐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不注重表演、创作技能的发展,而侧重于感受、体验音乐的热情和能力的发展,这就使课堂变得沉闷、凝重。针对这一事实,老师可以在音乐欣赏课中加上体态律动这一项,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浓郁、活跃,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学生通过走、跳、跑,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能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于不同的欣赏内容,当学生动作缺乏时,教师不失时机的给学生提示或表演一些动作。可以充分调动大家感受音乐的能动性,勇于大胆地表现音乐。

(三)、改变传统的师生模式,追求无权威的学习机制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 维的探究过程。

《中国教育报》上曾刊登过这样一个例子: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题问到:“雪花变成了什么?”有个颇有创意的学生写道:“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一个极有诗意、极脱俗的回答,可他偏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上赫然写着“变成了水!”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语文、数学等工具学科,也经常发生在最具创造特点的音乐学科。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音乐教学习惯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要方式。这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学的传承式的教学牢牢地禁锢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唯命侍从,只能被动的接受一个“标准答案”,而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显然,这种死记硬背、陈旧落后的的教学方式,已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精神,更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是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问题。只有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深刻变革,才能使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将音乐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

(四)灵活设计课堂内容安排,善于拓展延伸课堂内容,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现的小舞台

很多学生是比较喜欢唱歌的,那为什么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呢?例如这次学了古典音乐,可以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古典音乐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曲子、相关赏析等,在下节课上给同学们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也可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有特色的歌曲,并模仿学唱,演唱形式不限,可以有独唱,对唱、重唱、合唱、一领众和等。演唱内容也很丰富:有外国民歌、流行歌曲、红歌等,让同学们在表演中展示自己,学习知识。同时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演唱欲望,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一个自我展现的小舞台,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并锻炼了他们的胆量。

(五)、适时表现教师的音乐基本功,带动学生的即兴表演和即兴创作欲望

有些教学模块的内容是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的,好象戏曲篇和歌剧篇,在他们的心目中欣赏这些是老人家或是专业人士的事情,学生一进教室听到这些咚咚锵锵就反感,结果那节课大部分学生选择睡觉、玩手机、甚至聊天,老师自己也很没趣,可以用“失败”来形容。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尝试这样做:用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教师范唱范演的方式开始进入戏曲篇的学习,首先带出热烈的课堂气氛,进入内容也就会顺理成章,学生的兴趣就来了,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模仿杨子荣的《智取威虎山》唱段中的唱念做打,在欣赏红歌时,比如(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老师可以钢琴自弹唱导入,再介绍中国年轻钢琴家朗郎演奏的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更不用说课堂效果。

(六)、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放松精神,减少拘束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可根据内容的需要变换学生座位,教师站到学生中去讲课。还可打破传统课堂学生站着回答教师问题的形式,使他们感到轻松,与教师产生默契,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七)、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利用电脑制作音乐课件,在视觉上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将视听相结合,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音乐作品,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也能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刺激,让学生更形象地接受音乐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八)、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魅力不仅在于可以欣赏音乐,而且由于音乐与其它艺术及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从而使音乐欣赏课又成了可以了解许多相关知识的课,当然,音乐还是主要的。在上高中音乐欣赏课时要注重学科间的互相渗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知识。

(九)、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

教师在选择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由于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作品时,尤其要注意作品的旋律性。有时还要选择些课本之外的作品,也可以结合课本要求给学生欣赏流行音乐,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品,扩大学生的欣赏视野。甚至还可以选用一些有特色的地方音乐进行课堂教学。

篇7: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辽宁省大洼第三高级中学 孟婷婷

【摘 要】兴趣是学习中重要的内动力。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则是一个长期和持续性的过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生关系

兴趣是学生打开音乐殿堂的钥匙,是通向音乐世界的桥梁,兴趣是获得一切知识的最好的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提高音乐教学效益、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的。因此,我针对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以下阐述:

一、创设音乐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1.通过视觉感受,引发学习兴趣

虽然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兴趣培养,比过去重视些了,但仍有很多学生对音乐家不太了解,我个人认为,学习音乐也需要周围气氛的熏陶。因此,在音乐教室内进行布置是必须的。可以在学生进音乐教室的楼道内墙上张贴着几位音乐大师的画像。贝多芬、肖邦、冼星海等音乐大师的生平简介,使学生受到了音乐的启迪。

2.通过听觉感受,引发学习兴趣

在我的课堂上,除了视觉上的熏陶,听音乐对培养高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是有帮助的。在上课之前,放一些有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音乐,来提前让学生感受音乐风格。还可以在课间播放音乐,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课下放松;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让音乐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渗透。

3.改变授课的组织形式,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按照我们以往的传统的音乐课组织形式常以古老的空间排列方式,教师高高地站立在其间,以严者的`姿态审视学生,学生则正襟危坐仰视老师,这种组织模式,是便于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却人为造成一种威慑力,无形中给学生以心理压力。学生长期处于这种上课环境别说有兴趣了,甚至是抹杀了他们的个性与创造力。为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可以改变传统“插秧式”的座位组合,让学生变化座位,坐成小组圆形,集体半圆形等等,同时学生可以根据特长、兴趣需要组合成若干名组合,组长由民主选举产生,这样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大大增加了,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亲切感,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为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激发兴趣是在引导兴趣的基础上随着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识而激发起来的兴趣。

1.直接激发兴趣

利用图片、影像等直观教具,借助生动具体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可以获得教学中满意的效果。

2.音画结合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穿插提问,既能极大的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鲜艳生动活泼的投影片配合音乐激发兴趣。学生的想象力如果还不够,采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歌曲的文字、音乐描写和影像描写融为一体,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利用音画结合进行教学,它不仅使光、声、色、形融为一体,而且能够输出的物体形象信息与文字材料得到密切配合,让学生亲身融于情景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

3.表演激发兴趣

用演奏或表演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兴趣。音乐课有不同于其它文化科学课的特点。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安安静静地听音乐或是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而是更喜欢用动作来补充。边唱、边跳、边欣赏、边表演,动静互补,相辅相成地。当学生学会读谱知识和歌曲后,可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表现。乐器合奏、打击乐伴奏、集体舞组合都是学生们展现自己的方式,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教师应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以沉着镇定、言语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教师严厉批评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

2.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当主动与学生多交流沟通。良好的师生交往在教学知识的同时促进了相互反馈、彼此沟通,促进着观点的交流、心智的激发以及情意的感染。由于师生社会角色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难免对一些看法不一致。为此,教师应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了解学生对音乐课形式的意见,采纳合理的建议。

3.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及适当的鼓励

学生常常善于评价别人、不善于评价自己,他们几乎完全以教师的评价为转移,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肯定学生好的言行,全面地、发展地看待学生,评价要适当,了解学生的内心情况和内心体验,促使学生有积极履行道德要求的愿望,能够主动地按照道德意识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自觉地完成道德行为。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提出为音乐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对高中音乐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音乐课堂中讲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对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做出正确的导向,使学生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让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杨红。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想。中国音乐。

[2]刘爱环。浅谈情境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妙用。科技信息,(25)

篇8: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动机, 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兴趣使人集中注意, 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 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兴趣, 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 人都会因为兴趣而执著于某一样活动并在最后取得或小或大的成功。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

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1. 和谐氛围激发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这就指明了教与学的路子、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的过程。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者、组织者、学习者, 要关注学生;真情地对待学生、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

2. 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把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主观需要;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具有独到的功能。因此,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教材的特点, 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生动插图另方面应了解学生的生活、心理和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带着积极、主动的情绪参与学习, 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3. 自我尝试升华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 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 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音乐课教学, 教师要提供趣味性、活动性、开放性的音乐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通过引导学生聆听音乐, 表现音乐和参与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 获得愉悦的体验。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 还要使学生掌握演唱理论和技巧, 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与技巧。

三、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

1. 注重基础乐理知识的培养。

基础乐理知识对于同学们来说, 就好比人的眼睛一样重要, 而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音高节奏的训练, 一定要持之以恒。一开始, 要想让学生牢固地树立音高的概念,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通常采用的是这种方式:教师反复地弹奏音阶, 学生跟琴模唱, 只有在不厌其烦的听唱活动中, 学生才能慢慢树立音高的概念。当然, 具体的操作可以多样化。

2. 展示作品情境, 激发学生热情。

课前, 教师要认真备课, 准备教学材料, 如作品的作者及创作时间, 作品的体裁风格, 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作品中的一些音乐记号等等。

3. 采取师生互动法。

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小学课堂情境下, 发生在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对话及与其相关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课堂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 较为基本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几种。

4. 提高音乐修养, 促进思维发展。

已有不少的科学论断证明美的音乐能开发人的智力, 促进人的思维发展, 思维是对反映事物外部现象和特性的感知材料进行加工, 以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音乐思维, 指对大脑储存的音乐信息进行分析加工, 以领悟音乐真谛的心理过程。

5. 音乐与舞蹈、游戏相结合,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 我把每一首歌曲都配以舞蹈、律动或游戏, 让学生也充分发挥想象, 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载歌载舞。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他们活泼好动, 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 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 我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敲、动之中, 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这样, 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6. 运用多媒体教学。

篇9: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95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1(A)—0059—01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现代音乐教育的一条重要理念,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老师的首要任务。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在音乐教室、楼道墙壁上适当地悬挂音乐家的画像,出版一些音乐墙报或音乐板报等,利用校园的广播站播放音乐家的优秀音乐作品,介绍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发表学生对音乐生活的种种议论或评价组织各种音乐团体,如合唱队、民族管弦乐队、钢琴组、作曲小组等,给学生提供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演出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表演欲望,发现并培养音乐骨干,让学生在校园生活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音乐,时时处处置身于艺术的氛围之中。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以现行的音乐教材为基础,精选出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片断,精心备课,使教学接近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和他们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从中得到乐趣。例如:我将学生学过的节拍节奏与旋律写成小条

1. 2/4× ×× ×

2. 4/45 65653 2 35 |5 65653 23 1||

3. 3/45 3 l | 2--|56 5 3 | l--||

4. 4/4× ×·×0× × | ×× × × × × -| ----

接下来,我让学生利用这些节奏和旋律编一个故事,有的同学是这样编的:有一天,有只大灰狼饿得慌,去到小白兔家,发现小白兔妈妈不在,家里只有小白兔,高兴坏了,心想:“可以美餐一顿了。”于是就× ×× ×地敲小白兔的门,小兔问:“谁?”大灰狼就开始用美妙的歌声骗小白兔开门:“5 656532 35 |565653 23 1”,小白兔刚要开门,看见妈妈采了一篮子萝卜,高兴地哼着“53 l | 2- -|56 5 3 1--”,往家里走来了,大灰狼吓得逃跑了。你听,大灰狼的心像敲鼓一样跳:× ×·×0× ×|×× × × ×× -|----。同学们会编出很多不同的故事来,还可将编得好的故事请个别同学来扮演。这样,用游戏和玩耍的办法,让学生们都参与进去,不仅能使学生愉快地跟老师合作,而且也能激发起学生极大的音乐学习兴趣。

学生有得到教师赞许和同学们认可的愿望。赏识学生,可在肯定表扬鼓励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采用这种方法要因人而异,要考虑不同的对象。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说:“假如学生愿意学,那么你就用不到使用‘学得好’有奖的办法,教师应当用正常的关系进行教学,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和音乐本身给师生带来了巨大享受。”也就是说,对那些已经热爱音乐,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师生共同创造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就是最好的表扬与奖励,那些口头赞许对他们的鼓励价值不大。可是对那些音乐兴趣一般或音乐兴趣不浓的学生来说,使用表扬鼓励的手段是有积极作用的。因为,他们会因此而得到乐趣和信心,也会因此产生进一步学好音乐的愿望。因此,对这类学生要适当地使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表扬鼓励一定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言不由衷或言过其实的表扬鼓励会适得其反,有时,还会严重地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

此外,学生能否产生并发展音乐兴趣,教师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如果教师对音乐爱之如痴,对音乐教育事业执著追求,那么学生也会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教师对音乐若即若离,对音乐教育事业冷漠处之,他的学生就很难对音乐产生兴趣。因此,我们除了认真钻研教材,细致备课,兢兢业业地上课之外,还必须在教态、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问题上细心处理。一句话,用自己的言传与身教,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篇10: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作者/黄娜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情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教好学生呢?除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最重要的是在于教师的激发,在课堂中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发挥眼睛的作用

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视觉教育是很容易被教师忽略的,在音乐课堂中,我们能从视觉领域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介绍音乐作品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内容有关的片断。例如在介绍蒙古歌舞时,教师可播放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象,让学生看看蒙古人非常有特色的穿着和精彩的歌舞表演等等。蒙古草原人那种粗犷的歌声和迷人的舞姿,能把学生的心牵住,使他们很快就陶醉在美丽的草原和音乐中,这样就很快使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的.兴趣中。

二、发挥耳朵的作用

学生能从听的过程中直接领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情绪,让学生能更深刻的了解到某一段音乐如:阿炳的《二泉映月》是由二胡演奏的,听起来就是哀伤的,使人情绪低落;流行歌《胜利,加油》这一段音乐听起来就是热烈的,使人激动;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这段音乐听起来是轻快的,使人兴奋的等等。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多聆听,从听觉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发挥嘴巴的作用

开口说说,开口唱唱,是音乐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开口说,开口唱能开发大脑。唱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好胜的性格,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说说,在音乐课上让学生找到展现自我的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当他的意见得到大家认可时,他就会觉得很自豪,自信心倍增,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四、发挥肢体动作的作用

音乐课上可让学生“手舞足蹈”,特别是中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好动。教师应当把学生这一特点正确引导成为他们学习中的有利条件,如整节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坐好不乱动,不乱说话,这肯定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学生是坐不住的,就算坐得住整节课也会死气沉沉的提不起精神,教师也提不起劲,很难达到教学目的。但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动起来,整个课堂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例如在小时候唱的小袋鼠歌曲中,教师可请学生表演,小袋鼠是怎样走路的?他是怎样摘果子的?他又是怎样装果子的?并且让学生边唱边跳,这样就能大大满足学生们“好动”的欲望,学习音乐的兴趣就无形中形成了。

总之,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眼,口,手,耳的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篇11:浅谈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奇峰镇学校:刁 敏

【摘要】学生想要学好音乐,去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兴趣是一个很大的前提,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就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探索,并就如何提高学生兴趣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 兴趣激发 方法

林语堂说:“鹤足的挺拔之美是逃离危险的结果,熊掌的雄壮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结果”,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新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创造精神的鼓励,那么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应该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个极重要的条件。在《音乐课程标准》前言中也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殿堂,感受音乐的真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多年来的教学活动中,我感觉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首先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想学生所想,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爱护着他。上课了,教师首先要面带微笑,来到学生身边,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生疏感、惧怕感,拉近彼此的距离;然后用优美和谐的音乐师生问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学习;再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当学生在课堂上犯错或不遵守纪律,教师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做到童心未泯,青春焕发,愉快地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了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象上楼梯,越上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青岛‛、‚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

四、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在音乐课上有许多乐器能发出各种各样好听的声音,每当这时学生都很好奇,这些东西怎么会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呢?我会顺势启发他们:“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起眼的东西,会发出美妙的声音。还有的东西,通过你们的小巧手一加工,就成了各种各样的乐器。”于是很多学生就开始了他们的经验之谈:‚我用树叶和小麦的叶子和麦秆能吹出好听的声音!‛。‚我用竹筒能敲打出双响筒一样的声音!‛。‚我用我爷爷的锄头能敲打出三角铁一样的声音。‛‚我用小玻璃瓶装些水,能吹出与空瓶不一样的声音。‛‚我家有一棵银杏树,树上结了银杏果,银杏果成熟了,我捡了几个,从一端将果肉掏空,对着小孔能吹出美妙的声音,不信你们听。‛‚真好听!真好听!‛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各自炫耀起了自己制作的乐器。我赶忙说:‚既然大家这么能干,下星期我们举行一个自制乐器比赛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好!好!‛制作的乐器虽然简陋、粗糙,但学生在自制乐

器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在自制乐器展示活动中,他们充满了自豪,也不知不觉的爱上了音乐。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的灵活运用

五、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学生在兴趣的坚持上,因为时间或是难度等问题,逐渐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出来后,不可就此放心,要坚持把兴趣保持下去。灵活的把课件与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保持学生的兴趣稳定,让学生的学习时间能更好的延长下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构建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情境,构建一种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经过情境发生的过程,同时掌握了必要的知识,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形成一种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的教学情境,把娱乐性的教学方式引进课堂。音乐作为一种生活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小学逐渐注重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设立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借助于图片、实物、模型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造趣味性的教学情景。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小猫钓鱼》这首音乐时,可以先用向学生播放有关于《小猫钓鱼》的各种视频动画,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在课堂上营造出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此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歌曲内容进行讨论,或者分角色表演,将抽象的音乐理论课讲授转变为形象生动的课堂,以更加形象地讲授帮助小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比如,在教授《小雨沙沙沙》这类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而又较为活泼的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己设想自然环境,然后将自己比作歌曲中的任何一种景物形象,诸如小雨点、花、草、鱼等,在音乐的演奏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而真切的体会歌曲中的各种形象。

六、利用合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性学习是小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合作意识群体意识。现阶段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各科教师所采纳,实践表明,与各自学习的班级教学方式相比较,学生通过合作性学习之后,在反应速度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一定要把握合作性学习的度,以不断提高合作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音乐教师可以改变小学音乐教学方式,通过合作性教学,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型。

在小学音乐合作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成效。首先,在合作性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组时应该注意对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

保障每个人都在小组内扮演一定的角色,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对于一些需要学生自己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自由讨论,整合小组的意见,在班级中发言。

通过这样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小学生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则可以让每个小学生都有话可说,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加深他们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其次,小学教师在采取合作教学时,应该注意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音乐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艺术,过分压抑的教学环境并不是音乐教学的本质,合作性教学方式是增强课堂活力,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方式。

七、结语

上一篇:3、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下一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