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鼓励的目光的作文高一

2024-04-17

那鼓励的目光的作文高一(精选8篇)

篇1:那鼓励的目光的作文高一

难忘那一道鼓励的目光作文

在成长中,总会有一些目光推动我们的成长,或许是期待的目光,或许是轻视的目光,或许是惊讶的目光,这些目光中总有一些目光会让我们终身难忘。但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妈妈鼓励的目光。

在我来到三(5)班之前,我还是一个胆小的.小孩子,不敢和陌生人讲话,只会自己在角落里想事情。到了三(5)班之后,这里面的快乐的气氛感染了我,使我越来越开朗,成绩也越来越好了,经常考到90几分。

但是那一天,我蒸蒸日上的心情却一下子跌落了下来。

在一次考试之前,我没有认真复习,因为我认为我的成绩已经很好了,复不复习都一样。

考试的时候,我遇到了许多难题,全是做过的,但我却想不起来。就这样,在的纠结中,我终于完成了。但我却十分担心,害怕会只有八十几分,但是试卷发了下来,上面的分数却打碎了我最后的希望——我只有七十几分。

回到了家,老妈热情地跑了过来,兴奋地问:“这次考得怎么样?”我眼神躲闪的说:“还、还可以……”一听到我的话,她的脸色也随着我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说:“怎么了?没考好吗?”“我这次只考到了七十分。”

我认为老妈听了我的话会火冒三丈,但是,她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愤怒,而是淡定的说:“不要太放在心上,下次努力就行了。而且,以你的水平,能考到七十几分就很不错了。”我惊讶的抬起了头,只看到了老妈鼓励的目光。看着老妈坚定的目光,我的内心也充满了力量。

虽然我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但老妈的鼓励的目光却让我找回了自己。

从那天起,我就铭记着老妈的那句话和她让我难忘的鼓励的目光,再次发奋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末考试中我又名列前茅,终于没有让老妈她失望。

篇2:那鼓励的目光的作文高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说得真不错。也许有时我们想摸透一个人此刻内心的想法,那么,眼睛,我想是最好的捷径。

在某一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正在讲着某一课的小练。下午那段漫长而又美好的时光,靠窗而做的我,不禁内心里感慨:阳光真好!那太阳的余光,透过窗户,洒满了我的桌面,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纱,使人朦朦胧胧的,难免产生一种睡意。要是睡上一觉,那该多好啊!讲着讲着,突然间有一道问题要同学们回答了,班级里断断续续的说话声没了,我的睡意也顿时醒了一半。只看原本东张西望的同学们此刻都低着个头,是在认真思考呢,还是刻意不想让老师点名?我也很害怕,内心顿时紧张起来了。我一边心里默默地念着、祈祷着,一边目不转睛的盯着题目看,大脑也在飞速运转。

也许是我口中喃喃编织的话语声,也许是老师心血来潮,也许是老师总是喜欢挑不会的人来回答,总之,一个意外的声音响在了我的耳畔:“某某某,你来回答一下!”天哪!是我的名字!我慌忙地、忸忸怩怩地站起来,凭着一股侥幸的心理把刚刚自己所想的一五一十地报了出来,只是,声音很小,有多小呢,这与平时下课那凶巴巴的`我倒不相象。手指却一直抠着桌角,乘机偷瞄了老师一眼,老师正侧耳倾听着。班里寂静了好几秒,旁边有的同学正在暗自里窃喜,我的脸也不知羞成了什么。老师终归是老师,不会太为难学生,她面含微笑地对我说:“某某某,你不是讲得很好嘛?为什么不主动举手呢?来,声音再响亮一点,把刚刚你讲的再复述一遍!”这下我该愣住了,是在夸我吗?真的?我试图从老师的脸色中找到答案,碰巧对上了老师的眼睛,是哈,赞许的、肯定的、鼓励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像一道五光十色的光圈笼罩住了我。我的心中顿时注入了一股力量,使我鼓起勇气来回答这个曾令我犯难的问题。

“请坐!”一声脆生生的、甜甜的声音再次让我的心间充满了温暖。手一不小心碰到了脸蛋,才发觉烫得可以跟火球相媲美,红得简直像熟透了的、诱人的苹果。我的心也似这般如火,甜滋滋的。好似每次都如这般,只要一堂课回答了老师的一个问题,不管回答的如何,那么整堂课心里都会感到十分踏实,舒坦。

篇3:关于作文评改中分数鼓励的探究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作文的意义,清醒地知道:作文的过程就是自我素质全面外化、综合知识运用的途径之一。每一次作文都应该有所获,只有踏踏实实作文才能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与进步。教学中,着力纠正“能得多少分”的错误的作文动机,只有引导学生明白每次写作的话题内涵与作文技巧训练点,他们才不会因偶尔一次得分低而产生懈怠情绪。心之所向,无坚不摧,纵有外在环境的限制,也不会长久影响到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在作文过程中,作文技巧掌握是重点,教师在指导训练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不仅让学生准确把握文体特点和不同文体的表达差异,更要学生观察他们所处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写作。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感受自然”作文训练中往往会产生错误的想法:教师以成人的角度误解学生在课文学习后作文技巧的掌握程度。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名篇,朱自清的 《春》、老舍的 《济南的冬天》 等,触及季节特点,语言表达纯熟,学了之后影响很深,许多教师会认为学生在学习之后自然会写出写景状物的好文章,其实不然,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不可能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在短时间内外化运用到写作中。又因为《春》 与 《济南的冬天》 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学生大多只是借鉴一些手法技巧。要在选材、用词造句上做到合理、准确、形象,只有引导学生写身边的、耳闻目睹到的更能写出学生对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感受和深刻认识,我在布置作文前如一学生写我们家乡人收获的情形:

《醉秋》 (摘,此作文发表在家校圈2012年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网络平台)

故乡的秋天,醉的迷人。漫步在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微微西沉的、暖烘烘的阳光照射下来,透过林荫洒落一地,斑斑点点,连同我的身影拉长,将我装扮成一个彩色少年。忽闻头顶燕子南飞,仰望天空,万里无云,真想让时间凝固在这一时刻,让我试图描画下这美丽一刻,可无论怎样也调不出那让人陶醉的彩色,因为那颜色是独一无二的。躺在麦田里,一阵微风吹过,飘来阵阵麦香,让我心旷神怡,不觉沉醉在这惬意的遐想中……

“哎呀,今年的庄稼收成好呀!”“是呀,又是一个丰收年”“我要去急着碾场了,忙呀!”“去吧。”说着,两个人爽朗地笑起来,那笑声带着庄稼人特有的憨厚,又带着丰收后的喜悦。顺着说话声望去,麦场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劳作,其中一个体格健壮、脸色黝黑的男人,脸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留下道道印迹,发梢几片草叶,滑稽又可爱,他神气地驾驶着拖拉机,后面拉着石碾,绕麦场一圈圈的转着,自然娴熟;女人们麻利而又沉稳地或翻翻麦杆,或抖抖麦穗,或扫扫麦子,三三两两不停地说说笑笑,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小孩子们则高兴地围着麦场跑着、叫着、笑着……不知是对这场景的新奇,还是大人们的情绪感染了他们。再瞧那位大伯,脸上、头上沾满着草屑?、尘土,蓬头垢面的,看似邋遢至极,但就算是这样,还是盖不住大伯那脸上丰收的喜悦。

忙碌了一天的太阳也该回家了,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了,远处不时传来阵阵鸡鸣,狗吠之声。山上升起了缕缕炊烟,大伯收工了,带着小孩回家吃饭。……在晚霞的照映下,漫山遍野都是金黄色的,连那牧童和驴子都成了金黄色的了。

篇4:那温暖的目光

忽然一只温暖的手轻轻地搭在了我的肩上,那双天蓝的眸子紧紧盯着我,嘴角挂着微笑,没有任何话语。我下意识地顺势望了望,却从那双如轻风般和煦的眼神里,感受到发自内心深处的从未有过的温暖。那份温暖似一缕春风,抚平了我七皱八褶的心,在心湖吹起一丝涟漪,就在这一刹那间,我的泪水不禁簌簌地流了下来。

微扬头,侧目,顺着逆光的方向,有一张如水一般温柔的笑脸。无声的语言、无声的安慰,如同雨霁后的暖阳,淡淡的、暖暖的。她在我耳边轻轻说了句:“下次努力哦!”简单的话语、轻描淡写的安慰,消除了我耳边的冰凉。

“别哭了,都快化成一只小花猫了!”她顺手翻开文具盒,镜面般的内壁映出我的脸,我灵光一闪,笑了:“你骗人,我压根就没有变成花脸猫,你好无聊,以后可不许这么吓唬我哦!”

“那你还不展开笑脸,要不然又要多几道皱纹了,这样可就会早早变成老太婆的模样。”

抬起手,轻抚在自己的脸上,发现脸上有泪痕,我怎么一委屈就掉泪,是不是太懦弱了?

疑惑地抬起头来,眼光撞上她那似乎深不可测的眼神,那双眼睛真的让人难以读透,从中流出的淡淡的笑意,给原本了无生气的氛围布上了一丝温馨,那眼神里仿佛融入了可以扫除阴霾的能量。

她微笑着点点头,又投来了另一种目光,那是友善而又充满温暖的目光。我的心一点点柔软起来,淡淡的一抹笑意,在眼底流转。那束目光,如一股流淌在心间的暖流,激荡在我的心房。

渐渐地,雨停了。天空升起一道彩虹,绽放出黄金分割的美丽弧度。

在这个季节里,花儿是最容易绽放的,迎着风的蝴蝶翩翩飞舞,风信子在微风中摇曳。我徜徉在花的海洋,沉浸在美妙的友情之中。

【点评】

一次考试的失利收获了同学给予的慰藉心灵的目光,这目光触动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文章选用特定场景进行细节描写,描绘简洁而细腻。作者善于运用白描,写那“如水一般温暖的笑脸”,写那“友善而又充满温暖的目光”,都极其传神。没有多余的铺叙,语句之间的留白很多,在短短的篇幅中展现众多的内容且留有韵味。

篇5:那目光里有鼓励作文

在温暖的下午,我翻开相册,轻轻地摸着我们小学班级的毕业照。回忆起从前的事情,眼泪从脸颊滑过,一张张笑脸,一束束目光在我脑中划过。

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是一个胆小的人,在上课的时候几乎没发过言,老师自然也很少叫我。可那天老师却破天荒的把卫星发射给了我。我慌慌忙忙的`站起来,小声地回答了老师问的问题,紧张地甚至有些口吃,只听见老师带着怒气的对我说:“上课发言要大声一点,重说一遍。”

我自然是被老师吓到了,更是不敢回答。我的眼睛向四处看去,而此刻我正好对上了同桌的眼睛。她的目光亮亮的,像盏明灯一样,瞬间点燃了我的心,她仿佛再说:“加油!你可以的。”她的目光鼓励了我。那一刻,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你要相信你自己,不能让她失望。我鼓起了勇气,加大了我原有的分贝说出了答案,此时一声声的掌声向我的耳朵袭来,我心中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还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一个演出,而且是要我单独弹奏的节目。从没有当全校同学登过台的我对这次的演出并没有信心。她知道后,温和地看着我说:“没关系,你只要尽力了就好重在过程。”她的目光里充满了阳光,那一束阳光直直的透过了我的心,让我有了勇气。

终于,演出的日子到了。马上就要到我上场了,我坐在后台,抱着我心爱的琴,紧张地手脚冰凉。她知道我内心的不安,走到我身边对我说:“别紧张,你一定是最棒的。”我在她的目光里看出了信任与鼓励。她的眼神那么坚定,仿佛在告诉我:“你是最闪耀的。”上舞台后我控制住了内心的紧张,弹完了曲子。台下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望向了她,她也望着我,笑了。

篇6:感谢老师那鼓励的目光

第一次见到张老师是四年级报到时,她穿了一件绿色的夹克,一头乌黑的秀发自然的垂落双肩„„听说我们又要换班主任了。几位从未谋面的新老师在我的视线中一一闪过,种种猜想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最后,不知道时什么原因,使我的目光与猜想定格在那位穿着绿色衣服的老师身上。

过了几天,终于开学了,我那激动、又有些期待的心情早已按耐不住了,迫切的想知道我们的新办主任是谁。“铃,铃„„”上课了,当那熟悉的绿色再次映入我的眼帘时,激动的心情再次涌动起来。这一节课,老师首先向我们自我介绍。从中,我得知这位老师姓张,正好比我大十二岁,可以算是我们的大姐姐了。接着,轮到我们做自我介绍了。轮到我的时候,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站了起来,低着头半天没有说话,老师走到我的面前,抚摸着我的头,我抬起头,老师正用那鼓励的目光看着我,不知哪来的勇气,我抛掉了以往的一切胆怯,向张老师,向全班的同学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在这以后的几节课中,我一丝也没有松懈过,专心致志的听讲,并且还经常的举手发言,这是我自己都没有意料到的。或许是张老师那鼓励的目光让我重拾信心吧!每当我发言时,张老师总是微笑的看着我,当我发完言后,她还微笑的对我点点头,目光中总是流露出丝丝鼓励。要是在以前的课堂上,我几乎不敢发言,就像一只默默无闻的小虫,被人无视,其实我心里清楚,老师提的问题我大部分都会,只不过不敢举手罢了。不过,从这学期开始,在张老师鼓励的目光和亲切的话语下,我重拾自信,敢在课堂上发言了,敢于与同学们讨论问题了„„从一个被人忽视的中等生一跃到优等生了,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得到了各位老师的表扬,这使我变得更加自信了。

记得那天下午,张老师对我们说,要在班上选三名国旗手。我想如果谁被选上了,那将是多么光荣与自豪啊!张老师将教室环视了一周,最后将目光落在我得身上:“杨青雯„„,就你们三个吧。”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我竟被老师选上当国旗手了,我太高兴了!第一次正式升旗时,当国歌在我耳边响起时,我又紧张了起来,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如同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滚落下来,浸透了我得红领巾。这时,我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有人在盯着我,我朝着那个方向望去,那不是张老师吗?从她的目光中我又感觉到莫大的鼓励,我自信的朝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望去,心里感到无比的自豪„„

篇7:鼓励的目光作文

方老师是我们班班主任,年方四十五。她和蔼可亲的瓜子脸上方,盯着一头蓬松的头发,显得更加慈祥。

她对我们要求不是很严,但对考试分数看得很紧。虽不排名次,但她心知肚明。

记得那次单元检测,我浑浑噩噩地答了一通,心想应该可以考个好分数。可事与愿违,成绩下来只是个第四。

下了课,方老师把我叫去她的办公室,我原本惭愧的心更加无地自容了。

方老师并没有多说,只是让我品了一杯菊花茶。

因为羞愧,我只略微地抿了一口,但那苦涩的味道在嘴中穿梭。

我呆呆地看着菊花在水里展开又收拢,收拢又展开。

方老师又让我品了一下。

这次,我轻轻地含着,让菊花茶的味道在嘴里停留了一会,又让它慢慢地流进喉咙,最后再抵达它的归宿——胃。

老师问我:“苦吗?”

我不知其意地回答着:“苦!”

老师接着问:“甜吗?”

我似乎有点懂得了老师的蕴意,点了点头。

我边点头,边抬眼看着方老师,她也对着我,投来一束阳光般鼓励的目光。这让我更加能体会到,那杯苦菊的意味。

目光背后,是殷殷的希望。我知道,方老师希望我不要怕吃苦,也希望我明白苦尽甘来的道理。

我带着这份目光,带着那份希望,缓缓地走出了办公室,心情虽然复杂,但不沉重。

那天,方老师那束鼓励的目光,照亮了我的心房,打开了我的`心窗,更扫清了我心间积累已久的陈年污渍,使我豁然开朗。

篇8:岁月的目光

希望有多重要?绝望过的人知道。有人做过实验, 把两只小白鼠放到水里, 它们挣扎着求生, 持续8分钟, 小白鼠快不行时, 被实验员捞了上来。第二次重做这样的实验, 还是这两只小白鼠, 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竟能坚持24分钟, 是第一次的三倍。这是因为小白鼠对获救怀有希望。人生也如此, 所以我把它排在第一位。

爱呢?面对同样的世界, 男人往往剑拔弩张, 女人则爱如潮水。女人喜欢爱和被爱的感觉。她们在有点沉重、有些繁琐的生活里会怀疑婚姻, 却不会怀疑爱情。爱值得爱的人, 或者被人爱, 不论花样年华还是草样日月, 再内敛的女人都会容光焕发。

还有当然就是健康了。健康在我的概念里, 与“本钱”关系不大, 惦记着那点工资、福利经不起大病小灾的折腾, 所以不敢不健康。年轻就是这样, 仗着身体健康, 为着希望奔波, 为爱扰肠。在岁月淡定的目光里, 也许有一天, 希望不再光芒耀眼, 爱也潮去波平, 才会想起健康。

每年的年末岁尾, 我都要买一本新台历, 换下那本旧的, 舍不得扔, 一年的时光浓缩成一本台历。平常的日子都在上面记着:一句歌词, 一行诗, 一份备忘, 一个人……串连起琐碎的年华。“梦里有人将我追, 却看不清他是谁。风儿由南向北吹, 我却由东往西退。”这首《水姻缘》契合了我2003年7月份的心境, 听过多少次, 我已记不清, 只是整个人越听越沉。最后一次听过记在台历上, 就再也不想沉在自己的心绪里。

“无论天空是否留下翅膀的痕迹, 我已飞过。”为着一份充满诱惑的希望, 怀着换一种活法的念头, 我煽动着自己朝认定的方向飞奔。春节留下的印象, 就是左邻右舍喜庆得张扬的鞭炮声。而我与以往并无二样:一盏孤灯, 一本厚书。我的上一个春节呢?在写小说。上上个春节呢?在看《二十四史》。累了的时候, 惟一的安慰是反复翻看朋友发来的短信:我想念你。想念——一个温暖得近乎矫情的字眼, 它在这个话语喧嚣的时代差不多和铂金一样珍贵, 所以我一般不说。朋友生活得滋润, 在一所公办民营的学校教一年级的baby, 有一个读过MBA的老公, 和一个刚刚会笑的儿子。本来就娇小玲珑的她, 十多年书教下来, 不但不见老, 相反连说话都童味十足。她很快乐, 我看着也舒心, 只是自己无法接受那样的生活了。考试过后, 我收拾摊了一桌子的书, 竟有两尺多厚。也许99%的勤奋输在那1%的技巧上, 把它们抱进书橱的时候, 心里是“我已飞过”的无悔。至于那些备忘, 更是形形色色:自己外出的事由, 帮女儿还书的时间, 周末需要集中采购的生活用品, 星期天改善生活拟订的菜谱, 或者就是一个新鲜的电话, 某段不愉快的经历……我的生活就是这样卑微细碎。台历一页页翻, 心里充满“匆匆、太匆匆”的无奈, 失落越积越厚。

上一篇:竞选女生委员演讲稿下一篇: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党员所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