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苗族自治县林业局服务承诺制

2024-05-01

松桃苗族自治县林业局服务承诺制(共9篇)

篇1:松桃苗族自治县林业局服务承诺制

松桃苗族自治县林业局服务承诺制

为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接受社会监督,推进廉政建设,促进依法治林步伐,树立林业部门良好形象,根据法律及政策规定,结合我局各部门的实际,特制定本承诺制度。

一、坚持“便民、利民、为民”的宗旨,文明办公、秉公办事,勤政廉政,周到服务,着力解决行政审批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服务内容

1、实现政务全方位公开。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本单位的政务信息,除涉密、依法不予公开的外,凡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府信息,均在第一时间内公开或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申请予以提供。

2、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行政审批时限。我局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有审批和核准,将按要求认真做好简政工作。进一步规范和简化项目办理程序,缩短项目办理时间。凡在我局审批、核准的事项,在认真审核的基础上,对需补充完善材料的实行“一次告知”制度;凡符合办理条件的事项,严格实行限时办理制度,在规定办理时限内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间。

3、珍稀树种大材及中转省内、出雀木材(林产品)运输证、植物检疫证,办理时限从3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

4、《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林木种苗生产许可证》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缩短为5个工作日。

5、临时步用、征用林地审批办理时限从1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

6、对于资料完善的项目尽量做到当场办理。

7、强化廉洁自律建设。全局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不能有“庸、懒、散、拖”现象。不能擅自设立审批许可条件,不能利用行政审批权谋求个人私利;严查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失职渎职等行为。建立廉政防控机制,加强宣传和教育,防微杜渐。

8、实行首问、首办负责制。建立首问、首办负责制,建立征求意见箱和举报投诉电话。建立项目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和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三、投诉办法

以上承诺请广大群众干部、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予以监督,如若发现有违我局承诺的事项,可向我局 投诉举报。投诉电话:0856-2838173。

松桃苗族自治县林业局

篇2:松桃苗族自治县林业局服务承诺制

限时办结制实施方案

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改善服务态度,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县林业局机关执行力和公信力,根据《禄丰县行政机关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实施意见》,结合林业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和执政为民,通过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的实施,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规范机关行政行为,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增强行政机关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强化林业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理念,提高林业干部职工为民办事、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林业局机关工作的满意度,促进禄丰林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林业局机关实施“三项制度”要达到的目标:

(一)机关的作风和形象有明显好转;

(二)为民办事、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较大提高;

(三)机关内部管理和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加 强;

(四)公务员依法行政、诚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大提高;

(五)人民群众对林业局机关的满意度有较大提升。

三、实施范围

县林业局及森林公安分局全体干部职工。

四、实施内容

(一)对社会和群众具体承诺的事项及内容: 1.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认真贯彻国家的林业方针和政策,坚决执行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决定,确保政令畅通。

2.正确履行林业行政管理职责,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依法行政,切实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体制,积极为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决策服务,为全县林业事业发展服务。

3.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努力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能力。严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强化干部作风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4.严格执行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按公开程序和时限要求,及时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5.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机关效能建设。

6.严格执行林业政策,加强管理,强化监督,确保林业执法管理工作依法公开、公平、公正。

7.严格执行国家林政审批收费政策,全面推行收费公示制度,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

8.严格按照《信访条例》做好信访工作,认真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妥善处理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有访必接,有件必复。

9.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守政治纪律、经济纪律、工作纪律,努力建设清正廉洁、公道正派、风清气正的廉洁型机关。

10.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效能监察,对“三项制度”执行不严、落实不力的,按行政问责制的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二)首问责任制的具体设计和安排:

1.社会群众和基层工作人员到林业局机关办事或拨打办公电话,被询问到的第一位机关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

2.咨询或办理事项属于首位责任人职责范围的,能办理的应现场办理,不能现场办理的,要说明相关情况; 需要提供相关材料的,应当一次性告知。

3.咨询或办理事项属于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内的,应认真回答和办理,超出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的,首问责任人应及时向领导请示汇报。

4.群众通过电话咨询、反映问题、投诉或举报的,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即为首问接待人。属于首问接待人职责范围内的,应认真负责回答,属于本部门其他股、室、站的,应将有关的电话告知来电人,尽可能地为来电人提供帮助。

5.咨询或办理事项属于本部门其他股、室、站的职责。首问接待人应及时引荐到相关股、室、站办理,若经办人(业务受理人)不在,首问接待人应主动与其联系;若联系不上,首问接待人应先将被服务对象的有关材料收下做好记录随后移交给经办人(业务受理人)。

6.咨询或办理事项不属于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首问接待人应当耐心解释,并尽已所能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具体工作业务限时办结的规定:

1.林木种子生产许可、林木种子经营许可、征占用林地审核、木材及林产品经营(含加工)的批准、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县林业局林政股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林 业局行政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延长期限的理由要告知申请人。

2.临时占用林地的审核、批准,县林业局林政股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结。

3.核发木材及林产品运输证,县林业局林政股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办结。

4.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信访事项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县林业局行政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能缩短时间当场办理的,应及时办理。

5.对请示性事项,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答复时限以收件日作为计算工作日的起始时间。

五、实施“三项制度”的具体部署和保障措施

(一)实施步骤:

县林业局实施“三项制度”分四个阶段进行,并作为一个基本的长效机制长期实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4月)

1.制定《禄丰县林业局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实施方案》。

2.召开县林业局实施“三项制度”学习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部署工作。第二阶段:建章立制(5月)

1.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

2.结合林业局机关股(室)、站(所)的工作业务,推行承诺服务、首问服务、限时办结服务等特色服务。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6—11月)

1.自查自纠。一是检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以及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定,重要工作部署执行情况。二是检查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是否存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是否存在衙门作风。三是检查办事的时限是否缩短,办事环节是否减少,是否存在工作职责不清,任务不明,互相推诿扯皮的问题。四是检查工作纪律,是否存在上班期间打麻将、玩电脑游戏等问题,是否存在对下属单位或服务对象“吃、拿、卡、要”的问题。五是检查是否存在乱收费、乱罚款的问题。六是检查在执纪执法过程中,是否依法行政,是否存在随意执法的行为。七是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是否存在不廉洁行为和违纪违法行为。

2.广泛征求意见。县林业局将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广泛征求下属单位干部职工及服务对象对实施 “三项制度”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存在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

3.整改提高。县林业局将对实施“三项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查找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整改措施,建立整改责任制,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到位。

第四阶段:考核总结(12月)

1.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局机关各股(室)、站(所)实施“三项制度”情况进行考核。

2.对局机关实施“三项制度”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并形成总结报告。

3.迎接县“三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的考核。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使“三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县林业党委成立了由县林业党委书记周绍华担任组长,县林业党委副书记、局长毕志强任副组长,由纪委记王光华、副局长雷宗富、王国林、县森林公安分局分局长杨发文、办公室主任及监察室主任杨文为成员的“三项制度”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三项制度”的组织实施、协调及督查等工作。

(二)提高认识 实施“三项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及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的具体行动,是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机关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需要,是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的具体体现。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实施“三项制度”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三项制度”的有效落实。

(三)严格责任追究

篇3:松桃苗族自治县林业局服务承诺制

1 我国林业信息化现状

我国林业信息化体系建立时间短, 发展较慢, 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缺乏权威的标准体系, 我国林业信息缺乏统一性, 系统性和综合性;很多原则没有明确的标准, 很多林业信息化建设单位没有统一的平台, 规划管理和合理的标准的缺乏, 也自成体系, 无法实现信息对接, 导致大量信息不能共享的林业信息系统, 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主体资源和严重浪费;认识不足, 一些单位, 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意识, 在工作中投入不足, 资金严重短缺[2], 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一些地区的制度建设滞后也导致了管理和技术的缺陷, 延后和信息交换设施不完善, 导致被攻击和泄漏等隐患。

2 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 其基于信息的搜集、储存、分析处理、检测识别等说短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信息技术受到了新技术在林业方面尤其是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的出现和不断完善, 对林业的信息化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已经渗透到了林业的各个方面, 对林业的长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资源动态监测辅助决策是一个信息技术阶段[3]。接下来介绍一下林业调查时常用的信息技术手段。

2.1 遥感技术

目前, 遥感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林业的各个方面。其工作过程主要是在地面对天体进行观测测量的一系列技术的统称。其主要的工作系统包括遥感接收器、发射器、信息接收系统、处理及分析系统等。遥感器日新月异, 除可见光或红外、紫外摄像机外, 还有红外、多谱段扫描仪、微波辐射、散射计、侧视雷达、专题成像仪和成像光谱仪等, 并还在不断向多谱段、多极化、高分辨率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2.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 GIS) , 是20个世纪60年代时期发展起来的, 是多学科的一个综合性的科学系统。主要是以地理位置的信息构成该系统的核心信息处理模式[4]。采用科学的建树模型, 对地理信息位置采用的动态的测量测绘形成系统的地理信息。这样能够更加准确地为地理区域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 更好地为林业的信息化发展服务。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得该技术如虎添翼, 可以实现信息的网络共享, 达到前所未有效果。

2.3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 该系统是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 这个系统于1964年正式服役, 成为美国新一代的海陆空的导弹卫星定位系统。全球覆盖率可以达到98%以上。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军事、商业及民用。它由24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目前, GPS局部高精度工程监测网水平精度可达±1 mm~±2 mm。静态高程定位精度在平地和丘陵地区可达±5 cm, 山区也在±20cm以内, 完全可以取代四等水准测量。静止高度定位精度能达到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偏差5 cm, 山也在20 cm。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最新技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5]。它是世界三大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另外两个为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GPS) 和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 (GLONAS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DS) 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 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包括用户、空间部分、地面部分三个系统。可实现全天24 h的观测, 具有精度高、定位准、可靠性强等特点。测速精度0.2 m/s, 授时精度10 ns。

2.4 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从共享计算机网络资源的角度来看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计算机系统能够连接到资源共享。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美国ARPANET和分组交换技术是现代通信的开端事件[6]。1960年之后网络体系基本建立, 各类标准化协议应运而生, 特别是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 对互联网的产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3 结语

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林业的方方面面, 对林业的信息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林业资源管理、管理、信息以及网络的利用率, 量化各个信息以及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建模过程。并引申出了数字地球的理念, 这也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体现。数字化林业发展是林业信息发展的一个趋势, 它为林业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资源共享的、开放的平台。方便于林业工作的展开促进造林事业、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和森林保护、森林管理和森林产品行业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为林业和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友丰.测绘自动化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2) :158.

[2]李年奇.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J].科技传播, 2012 (1) :22.

[3]孙彩敏, 吴亚, 武新明.GIS型GPS接收机在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中的应用[J].地矿测绘, 2001 (4) :11-16.

[4]颉耀文, 徐建华.基于3S技术的土地详查方法创新[J].国土资源遥感, 2002:6-10.

[5]党安荣, 贾海峰, 易善桢, 等.Arc GIS8Desktop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篇4:苗族习惯法对林业生产的管理研究

关键词:习惯法;林业生产;边界;清水江文书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5)03-0073-06

人工林业的经营具有长周期性、连片性、封闭性等特点,这就使得林业的经营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困难性,特别是在边界划定方面。以稻田农作为例,稻田属于短周期性生产,在亚热带地区一年可两收甚至三收,设置稻田边界的方式是通过人工挖掘的田坎确立的。田坎明晰易见,不容易改动,使人们对稻田的经营方便且权宜归属明确。而林业的三个特性恰恰与稻田的经营相反。林业属于长周期性经营,最快的成林年限也需30年,因运输困难林业必须连片经营,加之林地的同质性高,又需要封闭经营,从而使得设置边界的难度较大。即使设置了边界,要确保边界的稳定,更是难上加难。为了穗定林业经营,确保林地边界设置穗定可靠自然成了林权维护的关键难题。

事实证明,在明清时期国家政策无法触及的黔东南苗族、侗族人工杉木栽种繁盛的偏远山区,在历史上其经营却得到长足发展。在林地中为了确保生产者的权宜归属明确,对宜林地边界严加管理,务使明晰可辨,当地习惯法为其提供了主要的制度保障。然而,习惯法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记忆变得模糊不清,逐步被世人淡忘。但流传至今的契约文书却能为习惯法的价值和意义提供客观的物证。由于人们的回忆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仅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往往可信度不高。契约文书真切存在,对设置林地边界的具体做法均有记载,人们也可以依据契约文书还原当时的场景。如此一来,资料的可信度将大大提升。这是以往的田野调查难以获取的可靠资料。

我们此次调查的地点是加池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西南部,加池寨是一个典型的苗族家族村寨,90%为姜姓,仅有少数马、王、杨、唐姓,且此类杂姓都是清代末年自外地搬迁而来,属寨中的新户。有关林地边界划定的习惯法,当是以姜姓为主体的早期居民的定制。此次,我们之所以选择加池寨作为个案研究的田野调查点,原因在于:(一)加池寨现存契约文书丰富且保存完好,其归附性极强,有利于证伪;(二)此时加池寨正在为宗族关系对簿公堂,相争养蛮与养楼的坟地,历史记忆得以完全呈现;(三)以中山大学张应强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有关清水江文书的研究,为我们的调查提供了前期的研究基础,便于开展田野调查;(四)加池寨正在面临人工林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传统林业经营方式的价值亟需呈现。本文以加池寨现存的契约文书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文书的记载与田野调查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解读与分析,来探讨苗族习惯法对管理林业生产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设置林地边界的方式

在林业经营中,明晰边界的难度较大。而明晰边界是保证正常生产的必要条件。倘若边界不明晰,就会衍生出一系列纠纷,林业生产则因此而受阻。但是,加池寨村民对林地边界的管理严密且明晰可辨。下文将具体阐述林地边界的几种设置方式。

(一)栽岩

“栽岩”也称“埋岩”“竖岩”,是苗族文化中长期延续的传统。就加池寨而言,在栽岩之前,整个社区的寨民必须在案老面前议定边界的界址,所有为设置边界而栽的岩务佳每一个乡邻熟知,以此确保其穗定性和公正性。举行栽岩仪式时要求整个村寨的人都在场,从而达到公认的目的。除此之外,栽岩还会请褰老、祭司《当地也称“鬼司”)到场。仪式一般由寨老或者寨老助手主持,而祭司则在整个栽岩仪式中扮演与神灵沟通这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仪式中,祭司通过作法邀请祖先(或神灵)前来见证仪式,并当着众人的面,虔诚地向祖先禀告众人一致订立的“款规”,在“款规”中会明确指出违背者的惩罚与报应(如:规定旁人不可随意移动界石,违者必遭天谴,众人也会对他予以严惩)。祭司此举主要是利用众人的鬼神信仰以及“善恶有报”来约束民众的行为,从而保证界石的稿定性及有效性。

栽岩所需石块的形状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能够稳定存在即可。不过,看似随意的栽岩实际上相当精准。“界石”虽然没有任何规定,却要求栽岩的所有参与者熟知界石的形状、大小、颜色、暗记以及岩石的排列顺序等等,以确保日后发生林地纠纷时可以依据“背碑”来断定林地的归属权。栽岩的随意性实际上增加了“背碑”的难度,倘若对界石加以明确规定反而便于作假。随着时间的推移,依靠“背碑”来解决林地纠纷逐渐成为习惯法的惯例。关于“栽岩”为界,例举相应的文书加以说明:

立分关字人九家所有山场己(一)塊,地名冉皆什,分为三幅。姜成凤、宗周、文圣三人占上幅,各幅各管,日后不得混争。如有此情,子孙不得昌顺,现凭栽岩为界,立此分关字为据。

嘉庆十九年正月口日立

此份文书立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叙述的是9家共有冉皆什一块山场,该山场分为上、中、下3幅,其中3家占有上幅,各幅各管。文书中提到的3家至少要熟知4个层次的边界,即冉皆什整块山场与它周边山场的边界,上幅、中幅与下幅的边界,3家各自占有的林地之间的边界,3家各自占有的林地与四周邻地的边界。对于以上边界,3家一是要让子孙后代永远牢记界址,世代认同;二是得到全体寨民的公认,以确保林地边界的有效性及穗定性。而文书中提及的“栽岩为界”则恰好说明了用栽岩的方式来设置林地边界确实存在于苗族古代社会,并且防伪的结构体系相当严密。另外,姜绍烈家山林契约文书中提到块苗语地名“眼在丹”的四至是:“左凭岭,右凭冲,上凭栽岩,下凭溪,四至分明。”此地的边界就得到了全体寨民的公认,寨民提及“眼在丹”就能明确知道其四至。在该文书中也提到“上凭栽岩”,由此说明“栽岩”在当时的运用较为常见。

(二)埋碑

nlc202309011918

“埋碑”是由“栽岩”演化而来,是将文字运用在栽岩之上的一个创新,也是苗族努力创制苗文的一个证明。后来为了保证边界的有效性和穗定性,埋碑通常与其他几种方式结合。倘若埋碑发生纠纷,埋碑者也会通过“背碑”进行核对。“背碑”是寨中每一位寨民都必须牢记并背诵的,内容包括碑的形状、埋碑地点(要具体到埋碑的土层的深度、颜色)、碑文的内容、与栽岩相似的暗记等等。如果它和“挖地坎”“种杂树”“立界石”等地上标识相结台,“背碑”的内容就更为复杂、细致。通过背碑可以检测石碑是否移动过或者重新埋过,只有背碑的内容完全一致,设置的边界才能生效。

在那个以林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时代,背碑的地位无疑等同于一个家族的兴衰,要保证家族的兴旺必须牢记碑文内容,并将其传之于子孙后代。背碑的正确与否是建立在“对碑”的基础之上。背碑之后,在村寨寨老、祭司、或款首等人的共同监督下,所有当事人共同挖出所埋的“岩石”取证,核对碑文的内容,如有一处对不上即认为背碑有误,即可判定背碑者的说法不可信。如此说来,习惯法的取证并不似一般人想的那样简单、粗糙,它的严密、精准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笔者在加池褰进行访谈时,听姜绍烈老人介绍“埋碑”容易造假。他清楚地记得有这样个故事:以前有一户有钱有势的人宣称他的祖辈和一个弱势人家的山主的祖辈埋过碑,并且能够清楚地说出埋碑的地点、碑文的内容、以及埋碑的方式。他还许下誓言说:“你不信的话,我们俩可以一起去挖碑,如果没有的话,我就赔钱给你。”但是对于他的说法,弱势人家表示否认,他不曾听说祖上与他家埋过碑。他们各有各的说法,难以断定谁真谁假。最后的结果是在众人的见证下,当事双方共同去挖碑,真的如有钱人家所言。弱势人家碍于他家的势力庞大不敢再与之相争,承认了他的说法。

据姜绍烈老人推测挖回来的碑很有可能是那户有钱人家自己偷偷埋进丢的。因为以前有人造过假碑,熟知新碑在地下埋上一段时间后,就和旧碑一样,难以辨别真假。但是据笔者了解,苗族古代的家族势力大致是相当的,不会存在某一个大家族势力。当家族人丁兴旺、势力过大时,家族内部就会自动分化成两个新的家族。同样,当某一个寨子的势力过大时,也会分化成两个新的寨子,形成苗族村寨众多、家族势力均衡的特点。因而,历史时期苗族村寨不会存在大家族势力。姜绍烈老人讲述的上述情况,应该是发生在他所能记事的民国年间。那个时期社会动荡,大批仁人志士走上革命救国的道路,军阀党派林立,大批底层人士翻身上层,继而政治投机泛滥,大势力欺压严重。那些翻身上层的人本身的素质较低,依靠军权大肆欺压、剥削民众,为敛财无所不用其极,打破了苗族平等协商的原则。

(三)挖地坎

“挖地坎”是作为一种地表标识来设置林地边界,即全体寨民公认后挖出一道坎或者沟来作为林地的边界,地坎的宽度、深度、走向都有相应的规定。它一般适用于坡度较大的山地(而“栽岩”适用于平地)。每经过一个阶梯就挖一排地坎,由低处向上延伸,其边界一目了然。但是地坎容易被落叶等杂物填埋,或者被杂草遮掩覆盖,还有可能因流水冲刷致使地坎坍塌而导致边界不明。倘若发生地坎坍塌,则需双方共同清理,还会请出席挖地坎的所有人前来见证清理过程。究其原因,一来工程浩大,需众人通力台作;二来防止篡改界址,使地坎的走向改道而导致纠纷。

加池寨有一处地名“污近沟”的地方,在文书中书写的四至是“上凭沟,下凭冲以溪为界,左凭小冲以马姓之山为界,右凭大冲”。这里的“沟”特指在林地内挖地坎所形成的沟,是为了设置林地边界而形成的。如果是其他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所形成的沟则会使用其他表达语句,如田沟、水沟等等。笔者对姜绍烈家藏契约文书(只含卷五)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在167分文书中,有111份契约写明具体的四至,在这111份文书中提到“凭沟”的文书有8份。虽然“凭沟”的文书不多,却也能够说明挖地坎在当时得以运用。在一份立断卖茶树并土契中,它提到“上凭杉木一根,下凭鸡爪树,左凭竹兜,右凭墓边”,此处的“鸡爪树“就是种杂树的具体表现,且承担着设置林地边界的责任。这两份文书恰好说明笔者在前文提及的挖地坎与种杂树在设置林地边界方面的运用,并且和契约相结合,维护着林地边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四)契约文书中的“四抵”

契约中的“四抵”是用来设置边界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在加池寨现存的林业契约文书中,四抵的具体格式为:(界至)上凭(抵)××,下凭(抵)××,左凭(抵)××,右凭(抵)××,四至分清。一般“四抵”可分为自然边界、人为边界和“人际”边界三类,自然边界和人为边界可书写为:“上凭路,下凭河,左凭洪,右凭岭”,或者“上凭田,下凭溪,左右凭冲”,又或者“上凭水溝,下凭岩洞,左凭中幅破嶺为界,右凭冲”等形式。“人际”边界和前面二者稍有不同,其书写形式为:“其山界址依××之山为界”,或者“上凭××之山、下凭××之木、左右凭××田。”等等。

“四抵”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契约要求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纸存照。在契约中涉及到的土地范围必须完全一致,倘若土地范围无法核对,则视为伪契。并且两份契约中的代笔为同一人,辨伪的时候可以通过核对字迹,如字体的大小、笔画的轻重、字的间距等等。因磨墨时兑水的比例不同,字迹的颜色也有区别,甚至可以通过辨别线条的粗细来判断笔的大小。还有,老契的纸张必定泛黄,倘若造假就需将契约放在炕上熏黄,再撒上草灰,此操作过程复杂且难度大。因为烟熏、撒灰难以均匀,稍有不慎,就会使纸张白一块黄一块。如此一来,契约造假的难度大大提升。另外,契约书写明晰,边界的四至、分股的数额都清清楚楚存于纸上,不可改动。倘有改动,需在纸上注明外批,说明改动的缘由。契约唯一的不足就是它在保存过程中,因年代久远,纸张容易生虫或者因家中火灾等原因而导致契约丢失。所以除了契约文书之外,还需有栽岩、埋碑、挖地坎等其它分界方式存在。

加池寨在林业管理方面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相互配合使得边界明晰可辨,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防伪体系,使得林业生产长期稳定进行。但是,在林地管理上,加池寨仍然发生了一系列的纠纷,好在当地依据习惯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裁决方案。

nlc202309011918

二、习惯法对林地纠纷的解决

据笔者了解,历史时期,在苗族解决社会纠纷主要是依据习惯法裁决。当发生山林纠纷时,寨老、理老(苗族头人)等依据判例法以及神判来断案。所谓“判例法”,是以判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规范,作为判例的先例对其他的案件具有约束力,可成为日后执法者判案的依据。“判例法”通过埋碑的形式流传下来,寨老断事和官府办案都会沿用此法。神判在当地人眼中就是根据神明的旨意来明辨是非曲直,一般用于解决山林纠纷问题。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加池寨有抬菩萨、捞油锅、砍鸡(狗)等几种神判方式。

抬菩萨主要用于为山(木)相争的情况。在抬菩萨之前,要先扎一个棚子,并且早晚烧纸,然后到庙里请一个灵验的菩萨,将其抬到闹纠纷的地方,也即是发生争执的山林的分界处。然后,当事双方互相发誓、诅咒对方,倘若日后哪方发生不吉利的事情,就认为诅咒应验了,哪方就是说谎者。边界的划分就会按另一方的说法为准。如果诅咒长时间不应验,最后就会请一个有一定威望的人两头劝解,平息纠纷。不过,也有可能纠纷劝解不了,越闹越大,最后上告到官府,让官府来裁决的。

捞油锅用于解决林地纠纷时,则是让闹纠纷者在菩萨面前发毒誓,然后在庙前架 口锅,倒八约七八斤油,将其烧开。然后让闹纠纷者将手伸八油锅之中,如果手没有被烫伤,则说明他的说法是可信的;如果烫伤了,就证明他是说谎者。在捞油锅之前,据说神明会有一定的暗示方式,比如说烧油时,油锅里面冒出来的烟雾会围绕说谎者等等。

使用砍鸡或砍狗解决林地纠纷也较为常见。如果双方为争一块山或者杉木,经过调解未果之后,就会进行砍鸡或砍狗来立誓。关于“砍鸡断事”在契约文书中也有记载:

立平心合同字人本寨姜开文叔侄。因与世道弟兄所争皆楼却油山埂下杉木一行十二根,又争从皎杉木一行,二比争持不定,请中姜光秀等理论。奈是难明,各自愿投城隍老爷台前宰鸡鸣神夺真假。凭中先断从皎一行木着开文叔侄永远管业。又先断油山下土木一行着世弟兄永远管业。

在文书中写明争执双方“自愿投城隍老爷台前宰鸡鸣神夺真假”,这说明“宰鸡”被赋予了神圣性,在宰鸡过程中有城隍老爷作证,由此能够震慑争执双方,并通过仪式诅咒争执双方:“谁说谎,谁就落得和鸡狗一样的下场。”在这以后,争执双方乃至他们的家族发生任何不幸的事情,都被认为是神灵对说谎者的惩罚,托借神灵的名义对民众加以警示,从而规范民众的行为。

神判并不能被当作纯粹的迷信,它和栽岩埋碑一样具有神圣性。因为当地人的神灵信仰,他们认为有了神的介入,边界就受到神灵的保护,非法者不能争夺,否则会受到神灵的诅咒。神判实际上起到一种恫吓的作用,让真正内心有鬼的人畏惧,寨老以此断事仍具有 定的可行性。但是它毕竟没有法律依据,不会讲求人证、物证俱全,存在被迫认罪的情况。倘有一方不服从寨老的判决,纠纷就会闹到无法调和的地步,那时则会送官处理,让官府按照法定程序判案。

三、苗族习惯法对管理林业生产的作用

现今,人们都强调法律的作用,却淡忘了习惯法。即使偶有提及,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落后、愚昧、迂腐等一系列带有偏见观点的词汇,无法作出一个公正的评价。笔者通过查阅文书,并结合加池寨的田野调查的资料,发现历史时期加池寨村民的习惯法在管理林业生产中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诚如前文所述,受习惯法影响形成的严密防伪体系可以确保边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保证林业的正常生产。在国家政策触及不到的偏远山区,明晰边界有诸多好处:一是防伪严密,生产稳定;二是多元经营,农林共生;三是便于管业;四是能够有效解决纠纷。

习惯法与契约文书相结合,构成了一套历史时期清水江流域以林权利益分配为主要内容的山林土地产权制度。这种山林土地产权制度与我国历史时期关中平原以及江南区域的土地产权所有制都有所不同,它表现出明显的黔东南地方特色。在这种山林土地产权制度下,再结合习惯法,分股就应用而生。例如,在财产继承的时候,一般是对本家族遗留下来的林地进行分股。如“上房(下房)××,固有祖遗山场一所,地名××,界至××,(固叔侄或者兄弟不和)现将此山分为×大股,××占×大股,××占×大股,日后众人不得异言,恐后无凭,立此清单存照。”此类契约就是家族内部对祖留山地进行重新分配,分配原则与财产继承原则一致,依据老祖宗的意愿或者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后代分得山林面积的大小。此类契约的订立必然要求明晰地界,地界与契约相互对照才能生效。

除此之外,山主与栽手分股也属此类。某个村寨的山主在外寨拥有成片的土地(此类土地一般是山主从他人手中收买得来),但是这片山地可能距离山主居住地较远,山主没有时间亲自耕种,且耕种成本高。他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决定请栽手耕种,请的栽手一般是距离山地较近的本地人(即外寨者),这样便于管业。并与栽手签订契约,写明栽种此山分为×股,地主占×股,栽手占×股,言定五年栽成,倘五年不得成林,栽手全然无分,任凭地主另请别人,栽手日后毋得异言。若得成林,栽手逐年修理,如不修理,栽手亦无股分。等到林木成材之后,砍伐出卖木材所得的钱再按占有的股份来分。栽手之间也会通过契约来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这里的山主与栽手进行分股时首先要明确地界,契约中写明的“地主占×股,栽手占×股”要求首先在林地上明晰边界,栽手占有的股份是借用山林面积来表示,待林木成材之后,栽手再获得卖木之后林地相应股份对应的钱作为酬劳。

无论是财产继承还是山主栽手分股都是建立在明晰地界的基础之上。人们受习惯法的影响,利用栽岩、埋碑等四种方式保证边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再结合契约来分股,使得利益能够合理分配,保证林业生产的公平性。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习惯法逐步隐退于现代生活。在科技时代,普通民众对习惯法的印象仍停留在封建愚昧的层面。殊不知,传统习惯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虽然有无法跟上时代的趋势,但是无法否定习惯法蕴含的机理。笔者通过研究锦屏县河口乡加池寨现存的契约文书,再结合田野调查资料了解到设置林地边界的四种方式对稳定林地边界起到了长足的作用,进而引发出习惯法对解决边界纠纷问题的思考,发现习惯法对管理林业生产的意义重大。

现今,国家在林业经营方面耗资巨大,也出台了相应的林业政策,但是收效甚微。而加池寨运用苗族传统习惯法,在林业经营方面有一套系统的管理措施,保证了林业生产的稳定有序。由此寨民之间因利益问题而争夺不休的现象明显减少,林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社会秩序得以稳定运行。习惯法也为处理林地纠纷提供了依据,即使民众因边界问题争论不休,依据习惯法断事几乎能够平息所有纠纷。甚至,由此衍生出来的分股制度,使得利益能够合理分配,保证林业生产的公平性。这就是习惯法对管理林业生产的典型价值与意义。

篇5:泸西县农业局服务承诺制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建设服务型机关、效能型机关,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从而推进“和谐泸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行政机关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决定》(云政发[2008]11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行政机关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决定>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红政发[2008]26号)和《中共泸西县委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机关服务承诺制、机关首问责任制和机关限时办结制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服务承诺制是指本局履行面向社会和公众服务职责的各科(室)及下属职能单位根据工作职能要求,对服务的内容、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等相关具体事项,通过媒体向社会和公众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承担违诺责任的制度。

第三条 服务承诺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则,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效率和公众满意程度为目标,把各项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臵于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之下。

(二)即时服务: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拟办事项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随到随办,当场办理。

(三)限时服务: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拟办事项实行限时办结。

(四)全程服务: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拟办事项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保证服务收到实效。

(五)规范服务: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依法提供规范有序的服务,不得越权办理或乱作为,损害服务对象利益。

(六)高效服务:工作人员要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主动服务,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力争为服务对象多办实事。

(七)文明服务:工作人员要举止端庄,谈吐文明,使用文明用语,禁用服务忌语,待人礼貌,服务周到。

(八)廉洁服务: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廉洁办公,不滥用职权牟取私利。要坚持勤政、廉洁、务实、高效原则,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

第四章 考评、奖励和处罚

第十条 考核以“三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由局贯彻落实“三项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年中、年底两次考评,两次考评各站年底考核总分的50%。考评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90—75分为合格,75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以考核小组考评和服务对象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考核小组考评打分占40%,服务对象评议占60%。一是考评组在听取汇

泸西县农业局首问责任制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建设服务型机关、效能型机关,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从而推进“和谐泸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行政机关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决定》(云政发[2008]11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行政机关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决定>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红政发[2008]26号)和《中共泸西县委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机关服务承诺制、机关首问责任制和机关限时办结制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首问责任制是指本局根据工作职能要求,对前来办事人员(含来信、来电)反映的有关事项认真办理,负责到底,把问题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的一种责任制度。

第三条 首问责任人:第一位接待服务对象来信、来电、来访的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

对象到相关科(室)或经办人处,经办科(室)或经办人不在时,应告知服务对象经办科(室)或经办人的联系方式,或请服务对象留下联系方式并及时告知经办科(室)或相关人员。

(四)服务对象办理的事项不属于本局或本系统经办科(室)或人员工作职责的,首问人应当耐心解释,并尽自己所知给予指导和帮助,必要时可代服务对象与有关部门联系。如服务对象所办事项特别重大或紧急,应当及时向领导报告,带服务对象到相关部门办理。

第三章 执行标准

第七条 要求本局全体职工挂牌上岗,公示姓名、职务、所在工作岗位、业务范围和投诉方式,以便服务对象了解工作人员的身份,接受监督。

第八条 属于举报或投诉的,首问责任人应将服务对象反映的事项、内容、相对人姓名、联系电话等记录下来,并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第九条 首问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文明用语规范”的要求,要“你好”先行,严禁用“不知道”、“不清楚”、“不归我管”等生硬语言回绝,对来信、来点、来访的群众给予热情接待。

第十条 对群众来信、来电和重要事项来访记录,或群众反复上访久而未决的事项,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处理;对较为重大的事项要报告局党委,在局党委的指导下亲自接待、亲自办理。

第十七条

首问责任人失职受到服务对象投诉,经查属实,考核时不得评为优秀,视情节轻重,确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违反服务承诺制造成不良影响的,依据或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进行处理。有下列情节者,视为失职:

(一)属于自己职责或工作范围,不认真答询、处理和解决的;

(二)不属于自己职责或工作范围,没有将当事人引导给相关部门处理或解决的;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有没有认真向当事人解释清楚的;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但可能引起严重后果,造成社会不良影响,没有及时上报的;

(三)对办事人员态度生硬,应当告知而没有明确告知有关事项,影响恶劣的;

(四)处理解决问题推诿扯皮、有意刁难或故意躲避,不负责任的;

(五)接待外来人员时仪表不整或不使用文明用语的。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由县农业局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条 限时办结制责任人:接待办理服务对象所需承办事项的工作人员(下属单位包括主要行政负责人)为限时办结制责任人。

第四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对象为农业局全体领导干部、职工。

第二章 办理范围

第五条 各类行政审批(包括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备案事项及其他服务事项。

第六条 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安全生产、救灾赈济、来信来访、上级领导交办事项以及其他需要及时办理的事项。

第五章 办理时限

第七条 行政许可、行政管理、服务事项及其他办理事项:法律、法规、规章对办理的事项有明确时限规定的,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法律、法规、规章对办理的事项没有明确时限规定的,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高效便民的原则,1至15个工作日内办结。

第八条 备案、报告事项:1至3个工作日内办结。第九条 群众来信来访的答复、办理事项:一般性来信、来访,事实清楚、无需调查了解、取证的,3个工作日内答复。

第十条 领导交办及其他需要及时办理的事项:对特别紧急的事项,应当急事急办,随到随办,其他事项3至15个工作日内办结。

第十一条 执行上级各项重大决策:应当及时部署和落实,不需要制定具体政策的,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需要充分

(二)不按规定给申请人答复的;

(三)超过承诺办结时限才提出延期申请的;

(四)在承诺时限内,不将办理结果交付服务对象的。第十九条

服务对象因自身责任,不按告知的时间办理相关手续,其申请办理的事项视为受理人按期办结。

第四章 考评、奖励和处罚

第二十条 考核以“三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由局贯彻落实“三项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年中、年底两次考评,两次考评各站年底考核总分的50%。考评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90—75分为合格,75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以考核小组考评和服务对象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考核小组考评打分占40%,服务对象评议占60%。一是考评组在听取汇报和现场检查的基础上根据考评指标体系逐项打分;二是根据服务对象反馈意见评议打分,服务对象对服务不满意的出现一次扣一分。

第二十一条

“三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二条 对综合考评结果为优秀的单位,结合年底党政综合目标考核给以单位和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奖励和表彰。

第二十三条 考评结果为合格的,不奖不惩。

篇6:县农业局公开服务承诺书

为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县农业局向社会做出如下郑重承诺:

1、严格落实支农惠农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将各种农业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肃查处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行为,对农民造成损失的,依法立案查处,帮助受害农民索赔,切实做到农业执法无“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办证)

3、规范农业行政行为。实行行政审批“一站式”办公,简化手续,便民服务,公开审批程序,规范审批流程,进行政服务中心审批的一律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

4、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重点建设好莲籽、绿色食用油、花卉苗木、名优水果、中药材、生猪养殖、无公害蔬菜、绿色水稻等八大特色产业带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5、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以“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为平台,及时为全县农业生产、经营者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切实开展乡、村两级农技培训。为农民和市场主体提供方便快捷的农业技术、农情服务。

6、积极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实事。帮助万盛果业、秦忆实业、汉鑫实业等农业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引领全县农业发展的龙头,积极扶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7、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以沼气池建设为核心,大力推广农村生物质气化炉、节能灶等。

8、加大农业抗灾减灾力度。积极组织农业防灾救灾,对抗灾补救所需的种子、种苗及时组织调运,保障供给,及时发布动植物病虫害预警预报信息,组织力量扑灭,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

9、主动为基层和群众服务。倡导“随到即办”的工作作风,做到随来随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对农民来访的`,热情接待,耐心解答,明确回复。认真办理提案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见面率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5%以上。

10、廉洁从政。大力弘扬“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的农业行风,对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性、关键性、重点性的工作,全局干部职工都要各负其责,决不懈怠。对有损农业部门形象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护短,决不手软。

根据“转作风、惠民生、促发展”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要求,结合座谈会和征求意见汇总结果,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的方式,认真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现结合本职工作,特向社会公开承诺如下:

一、认真履职、务求实效。带领党政一班人,举全镇之力,坚持“旅游强镇、生态兴镇、农业稳镇、工业活镇、”的总体发展战略。紧扣发展主题,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魅力嬉子湖。

二、科学谋划,惠民富民。牢记宗旨,树立“发展为民”的理念,坚持“亲民爱民、务实开拓”的工作作风,恪尽职守,着力加大风情小镇、绿色长廊和美好乡村等重点工程建设。认真实施各项惠民工程,切实关心群众疾苦,不断改善民生,增进民利。

三、改进作风、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市委20条规定,突出解决好“庸、懒、散、奢”四种不良风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干部队伍管理,提升机关作风效能,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营造风清气正、人民满意的良好发展环境。

以上承诺敬请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篇7:松桃苗族自治县林业局服务承诺制

根据《宣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级行政机关服务承诺落实情况实行定期通报的通知》的要求,现将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积极作好动员部署

及时召开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工作会议,切实把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党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党委委员、工、青、妇负责人、部分科站负责人为成员的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在人事秘书科,及时启动了实施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工作。

(二)制定方案,确保四项制度工作有序进行

及时制定下发了《宣威市农业局推行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实施四项制度的工作目标和基本要求,并结合实际,把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宣传学习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检查考评阶段,并对各个阶段具体任务作了明确安排。

(三)广泛宣传,务求取得实效

为使四项制度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农业局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了学习考试,参考人员达270多人次,制定下发了《宣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行政机关服务承诺等三项制度的通知》,按要求上报信息,发放学习资料;在人民政府信息-1-

网上公开部门职责,公布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理时限及投诉方式等。通过悬挂、张贴四项制度工作标志标牌等形式,营造氛围,有力地提升了贯彻落实四项制度的思想基础和认识基础。市

(四)统筹安排,认真做好公开服务承诺工作

根据市政府要求,清理和审定我局向社会和群众作出的具体服务和办理的承诺事项,并通过新闻媒体和社会公开作出了郑重承诺,承诺的事项涉及行政审批项目共13项,其中:行政许可项目8项:非主要农作物及主要农作物常规种子生产许可,非主要农作物及主要农作物常规种子经营许可,水产苗种生产许可,其他作业捕捞许可,水产苗种调运检疫合格证核发,植物检疫证签发,渔业船舶检验,有毒农药经营许可;行政收费5项:商品粮调运检疫费、其他检疫费、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广播电视学校中专学费、检验检测费),内容包括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政策规定、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所需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结果等内容,公布了监督电话、投诉邮箱、信件邮寄地址、来访接待地点,以便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及新闻媒体对农业局实施四项制度工作监督。

(五)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四项制度工作要求,为保证业务工作正常运转,提高行政效能,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进一步理清工作职能,明确个人职责,完善了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了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为实施行政问责提供依据。针对农业局机关和局属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宣威市农业局工作规则》对转变作风,改进工作,规范行政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市农业局在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工作进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开展四项制度工作中尚无经验可借鉴,且时间紧、任务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四项制度工作的进展。二是仍有极少数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工作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差距,存在着“等一等,看一看”的思想。三是四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检查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有的认识不高,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报送工作动态、信息和阶段性工作等不够及时。五是对贯彻规章制度还不够有力,还存在着办事程序、办理时限和服务态度不好的问题。六是贯彻落实四项制度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深入持久地贯彻四项制度的措施基础不牢。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市农业局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监督检查,切实推进四项制度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进一步再深化认识

局四项制度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严格要求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进一步加强对四项制度的学习,对四项制度重要意义进行再认识、再深化,对全面深入推进四项制度进行再动员、再

部署。

(二)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和时限要求,积极开展对现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进一步清理规范工作,收费项目能取消的要取消,收费标准能降低的要降低。

(三)进一步加大督查问责工作力度

局党委下一步督查问责的重点要围绕不认真履行服务承诺事项的、不按时办结限时事项的、不高效办理首问事项的、不积极配合联办事务的、不热情接待服务对象的、不主动告知离岗事由的、不及时办理信访诉求的、不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被监督检查后通报、被明察暗访后点名、被新闻媒体曝光和被信访举报后经调查核实属实的事项进行。对上述几个环节和情形,要跟踪督查,严格问责,坚决处理。同时,重点指导和检查今年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四)坚持把贯彻“四项制度”与农业工作相结合,毫不动摇地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阶段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宣威市农业局

篇8:松桃苗族自治县林业局服务承诺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秉公办事,文明办公,优良服务,做到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出如下承诺:

一、政务公开。公开《机关公开承诺书》、“三项制度”、《机关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机关执法岗位责任制度》、各项事项审批程序、执法程序;申办事项所需全部资料内容在申办人咨询或申办时以书面资料形式一次性提供或在电子显示屏上播放。

二、优良服务。指导申办人填写相关申请事项表格。实行窗口股所、队首问责任制度,其工作人员对申办人详细解释有关所需资料事项,指导和辅助填写有关申办表格。

三、简化审批流程。申办事项分管股、所、队全程办理办结。

四、限时办结。收到申办事项全部资料,填写收件回执时,向申办人填写办理事项取件登记表,填上承诺办结取件日期。承诺时限从收齐资料填写回执次日起算到办结为7个工作日,比法定15个工作日缩短8个工作日。申办人到期未来领取证件时电话催领一次。

五、廉洁从政。办理申请事项和资料验证不得索贿,不使用申办人交通工具、不吃请、不收受任何形式的礼品礼金等钱物和任何形式的消费支付。全部办理事项除国家规定外不收取任何费用。

六、依法行政。在行政执法时,向行政对象提供程序资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执法程序执法,违规操作,经申诉复议或法律程序认定要纠正的;或行政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违反条例行为给予以隐瞒、包庇、袒护、纵容,不予制止和纠正的,对具体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七、及时行政复议。从接到行政复议申诉起算,行政复议在3个工作日办结,书面向申诉人做出行政复议裁定意见,对行政复议维持原行政行为的,要向申诉人提供权利救济途径。

八、接受监督。公开机关投诉电话,投诉科室:办公室。投诉电话、受理科室外如有变动时,五个工作日内在政府网或有关媒体予以公布。在变动期间县国土局任何一台办公电话有义务向投诉咨询人提供信息。

篇9:松桃苗族自治县林业局服务承诺制

【发布日期】1994-07-27 【生效日期】1994-07-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林业管理条例

(1994年4月30日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4年7月27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1994年7月27日公布施行)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植树造林

第三章 森林资源保护

第四章 林业资源管理

第五章 奖惩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森林的效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漾濞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林业是自治县的优势产业。自治县坚持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条 第三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法行使辖区的林业管理职能。乡(镇)人民政府依法管理辖区内的林业工作。实行计划、生产、经营、资金相配套的管理机制。

第四条 第四条 建立健全林业教育、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坚持科技兴林。

第五条 第五条 凡在自治县内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二章 植树造林

第六条 第六条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县、乡(镇)人民政府要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宣传教育,制定规划,组织完成植树造林任务。

县、乡(镇)人民政府、村公所应营造工程样板林。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搞好庭院绿化。提倡和鼓励种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

第七条 第七条 全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驻军和城镇居民必须完成法定的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任务,不履行植树义务和不完成部门绿化任务的按规定收取绿化费。

农村每个劳动力每年用于集体植树造林投劳不少于三个工日。

第八条 第八条 坚持用材林和经济林并重,加强经济林的基地建设。以核桃为重点,大力发展漾濞泡核桃、秤砣梨、黄果、梅子、苹果等经济林木。

第九条 第九条 鼓励和扶持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集体、个人采取多层次联营和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发荒山荒地,种植林木。发展乡(镇)、村、社、家庭林场和果园。集体可以有偿转让荒山荒坡使用权,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兴办“绿色企业”,谁种谁有,允许继承和转让。

县、乡(镇)人民政府要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在规划区育苗、造林。

第十条 第十条 植树造林应按设计技术规程进行,保证质量。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成活率低于85%的不得记入年度造林面积。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采伐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完成年度林木采伐迹地更新任务。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鸡街河、吐路河、顺濞河、券桥河、雪山河、金盏河、漾濞江两岸及320国道、昆畹老线、平甸线过境段和县乡公路两侧,要按规划设计分别营造水源涵养林、护岸林和护路林。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以及城乡空闲地,要按规划在规定期限内植树造林。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县、乡(镇)人民政府要重视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林业科技教育,改善林业科研条件,努力培养林业技术人才。

林业科技部门应注重总结和推广林业先进技术。搞好林木良种的选育工作,努力提高造林育林质量。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县职业技术学校,应有计划地开设林业班,为农村培养林业技术人才。在招生中,优先招收山区考生。普通中学应在劳动技术课中安排林业科技知识教育的内容。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县、乡(镇)建立林业基金制度,实行多渠道分级筹资,分级管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重点用于造林护林、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森林和野生动物植物的保护。育林基金按规定留成部分全部用于发展林业。林业基金包括:

(一)育林基金;

(二)更新改造基金;

(三)发展林业的专项基金;

(四)按规定向采集、经营野生动物植物及其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费用;

(五)按规定收取的绿化费;

(六)县、乡(镇)财政拨款;

(七)其它收入。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县、乡(镇)财政对林业的投入应列入预算,年投入不能低于上年本级财政总收入的1%。

第三章 森林资源保护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对县内森林资源实行以下保护措施:

(一)坚持森林资源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实行限额采伐,全额管理;

(二)单位、居民、农户的生产生活,均应推行节能措施,实行多能互补,降低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

(三)城建、交通、水电等部门和消耗林木的单位,按规定提取造林绿化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四)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植物;

(五)严禁乱挖树根、乱剥活树皮和乱采经济林木枝条。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县、乡(镇)人民政府及村公所,应当加强对植树造林、林政管理、护林防火、防治森林病虫害、森林采伐、加工、经营等项工作的领导,及时调处林权纠纷,制止盗砍滥伐、毁林开荒和其它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县、乡(镇)、村必须建立健全护林防火组织,划定护林防火责任区,落实责任制。

每年十二月至次年五月为森林防火期,每年三月至五月为森林火险戒严期。

乡(镇)、村应当制订和完善保护森林资源的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各村应设护林员,组建以民兵为骨干的扑火队。

发生森林火灾,必须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组织扑救。交通、邮电、民政、物资、粮食、卫生、气象等部门应积极配合。

护林防火资金除上级补助外,实行县、乡(镇)、村三级筹资。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苍山自然保护区及具有开发旅游条件的飞凤山森林公园、石门关、普光寺、福国寺、玉皇阁、岩桥等风景名胜林区,实行重点保护管理,严禁采伐、狩猎、采挖药材、花卉和从事其它有害生态、景点的活动。

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开发性活动进入上述林区的须经批准。

经规划的水源涵养林区实行重点保护。

列入国家和地方的古树名木与濒危、珍稀植物,应进行特殊保护。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飞播区、新造林地、规划区内的江河两岸和公路两侧的近山、面山,要进行封山育林。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要进行综合治理。封山育林区分别由县、乡(镇)人民政府明文公布。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中幼林只许进行抚育间伐。抚育间伐必须做出设计,报经县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单位和个人需在林地采矿、采石、采砂、采土和建设的,必须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办理有关征用、占用林地的手续后方能施工。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林木的损害。严禁破坏林区的一切护林标志设施。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自治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对森林植物和林产品,依法进行产地和调运检疫。未经检疫和检疫不合格的一律不准销售成交。

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和检疫工作,研究和应用有效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列为保护的野生动物植物,严禁捕猎、采挖、买卖、加工和经营。确因科学研究和教学需要猎捕和采集标本的,必须按审批权限报经批准。

第四章 林业资源管理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林木实行限额采伐,全额管理。商品材、农民自用材、生产生活用材等采伐指标和限额,不得随意变更和突破。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采伐林木必须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凭证采伐。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加强林产品生产经营的管理,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从事木材、林产品经营加工的国有、集体企业和从事林产品经营加工的个人,必须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凭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方可经营。

出县的木材,须由县林业主管部门审查签证。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非经县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直接进入林区收购木材。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林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应有计划地建立原料基地,积极开发林化、林特、林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运输木材都必须持有有效的木材运输许可证。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自治县内国有、集体山林及自留山、责任山的权属,以划定发证为准,其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确需变动的,必须按规定报经批准。已划定的国有林,集体和个人不得侵占。

自留山应按规定要求经营,责任山必须履行承包合同。

不按规定经营的自留山,视其情况征收荒芜费或者由集体收回重新确定使用权。不履行承包合同的责任山,由集体收回或者另行承包。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发生山林权属争议,经协商或调处未能解决的由当事人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在法定时限内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权属争议未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争议的林木或开发有争议的林地,不得挑起事端,激化矛盾。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因建设需要占用、征用林地、砍伐林木的,用地单位应按有关规定提出申请,由县林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按审批权限报经批准后,向土地管理部门和林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手续,并交纳补偿费或者营造相应面积的林木。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县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木材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的各种证件和票据,严禁伪造、买卖和转让。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对林产品进行检查。林政管理人员在履行职务时应佩戴林政执法标志。

第五章 奖惩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可分别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林业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一)执行本条例,勇于同违反有关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行为作斗争有显著成绩的;

(二)各级领导在任期内,完成保护和发展林业的各项指标成绩显著的;

(三)领办、创办“绿色企业”成绩显著的;

(四)制止毁林开荒、盗砍滥伐林木等违法犯罪行为成绩显著的;

(五)进行林业科学研究,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在科技兴林中有显著成绩的;

(六)坚持限额采伐,遵守采伐规程,完成迹地更新任务成绩显著的;

(七)超额完成当年植树造林任务成绩显著的;

(八)合理开发林业资源,搞好综合利用,开展多种经营成绩显著的;

(九)开发能源,以煤、电、气、太阳能代柴和推广节能灶具有显著成绩的;

(十)连续三年无森林火灾和无重大毁林案件的乡(镇);

(十一)发现森林火灾及时报告或者在扑救森林火灾中的有功人员;

(十二)在保护珍稀动物植物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

(十三)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或者检疫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

(十四)检举、揭发和侦破各种破坏森林案件的有功人员;

(十五)按规定征收各项林业费用完成任务突出的;

(十六)在林业工作中有其它显著成绩的。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个人,视其情节给予行政、经济处罚,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能按质按量完成当年上级下达的营林生产任务的;

(二)不履行护林防火职责,致使辖区内森林火灾突破当年控制指标的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

(三)故意纵火毁林者或者违反野外用火规定引起森林火灾的直接责任人员;

(四)监护人未尽教育管理职责而导致精神病人、未成年人引起森林火灾的;

(五)未经批准进入林地进行开垦、采石、采砂、采土及从事工副业生产,或者破坏护林设施的;

(六)毁坏列入国家和地方保护的古树名木,乱挖树根、乱剥活树皮和乱采经济林木枝条的;

(七)非法猎取、采挖列为国家和地方保护的野生动物植物的;

(八)违反国家林木种苗、病虫害防治检疫条例的;

(九)弄虚作假突破森林采伐限额的有关责任人员;

(十)盗砍滥伐,毁林开荒,毁林搞副业或者无林木采伐许可证采伐林木的;

(十一)无木材、林产品加工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而从事加工经营木材或林产品的;

(十二)利用木材票据等以权谋私的人员;

(十三)无木材运输许可证运输木材的或者证货不符的,伪造、涂改、倒卖木材生产经营中各种票据的;

(十四)放行无证运输木材的林政管理执法人员;

(十五)妨碍林业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围攻、行凶殴打、伤害林业管理人员和检举揭发人员的;

(十六)其它违反国家森林法规和政策行为的。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分别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法定程序进行。所收罚款上交同级财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对林业主管部门及其授权单位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在法定时限内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法定时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在规定时限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林业主管部门及其授权单位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由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公布施行。

上一篇:省环保督察回头看会下一篇: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