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族健身操

2024-05-17

新疆民族健身操(精选8篇)

篇1:新疆民族健身操

新颖独特赛风格

精神抖擞争其艳

——新疆民族健身操比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练习和精心准备,2012年10月19日下午3:30新疆班全体学员在河北石家庄公安警察职业学院篮球场举行了新疆民族健身操比赛,警院领导和新疆班领队以评委的身份观评了此次比赛。

新疆班各区队学员依次精神抖擞,迈着矫健的步伐,以新颖的形式进入比赛场地。在优美的“新疆民族健身操”的旋律中,学员们身着统一服装,步伐一致,口号响亮,声势夺人,动作规范,整齐划一,优美舒展,体现了学员们特有的灵动,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整个比赛过程紧张有序,精彩纷呈,令人振奋,赢得了场下学员们的阵阵掌声。在此次比赛中,四区队荣获第一名,一区队和三区队获得了第二名,二区队、七区队和八区队获得了第三名。最后,比赛以激情四射的维族集体舞蹈结束,其中,警院领导也参与了跳舞,好一派民族大团结的景象啊!

这次比赛,充分展示了新疆班全体学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培养了学员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了学员们的身体素质,增强了学员们的集体荣誉感,丰富了学员们的业余生活,给学员们提供可一个展示青春风采的平台。

八区队:何婷婷

篇2:新疆民族健身操

1 问题的提出

新疆是我国最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千姿百态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使得当地的大学生健身运动也极具区域特色[1].新疆舞健身操是一项将维吾尔族舞蹈、刀郎舞、哈萨克舞蹈与现代健身操完美的融合于一体的有氧运动, 在富有节奏的新疆民族音乐的伴奏下,配上结构简单的动作,姿态优美且强度适宜,符合青少年在体育文化资源选择上的价值取向,深受各民族青年学生的青睐。 目前该项运动在当地很多中学的体育课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学模式, 但在高校中的发展却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对完整的应用和推广体系。

本研究用实验数据说明新疆舞健身操运动对大学生各项生理指标的具体影响,明确其健身意义及相关缺陷。 此研究结果可为新疆舞健身操走入大学体育课堂提供理论依据, 为新疆地区大学生制定出更行之有效的健身运动方案; 同时也为研制和实施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大学生运动处方提供方法学思路和科学依据, 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同时发扬民族文化。

2 研究对象

选取 202 名新疆师范大学年龄、性别、体质状况等各项生理指标相近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新疆师范大学 2012年 12 月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分布均符合我国大学生平均值, 适合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测试[2](见表 1)。【1】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了解国内外的民族舞健身操与大学生健身相结合的现状, 宏观把握新疆舞健身操项目的健身效果和推广的实际情况[3].

3.2 实验法

3.2.1 实验时间

练习时间共 4 周,锻炼频率 2 次/天,时间为 75min/次,包括热身 10min,动作练习60min,放松 5min.实验前测试时间为2013 年 4 月 9 日 -2013 年 4 月 11 日 , 实 验后 测 试 时 间 为2013 年 5 月 10 日-2013 年 5 月 12 日。

3.2.2 实验内容

实验前对受试者的生理各项指标进行初步测试, 然后对受试者进行运动干预。 锻炼内容为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3 年 最 新 创 编 的 新疆 舞 健身 操 ,分 为 准 备 、热 身 、主 体 、高潮、调整放松 5 个部分[4],共 12 节 操 化 内 容 ,88 个 八 拍 ,音 乐全长 4′31″秒。 锻炼强度为中等以上 (以运动中平均脉搏为130-150 次/min 作为衡量标准)。 在实验训练中和训练结束后随时记录受试者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5,6]. 对比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得出新疆舞健身操运动对大学生健身效果的影响。

3.2.3 测试指标及测试办法

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规定的大学生组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肺活量、台阶试验[7],本研究增加了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试受试者的体成分指标(包括去脂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等)。

测量时学生着运动服或宽松的衣裤,严格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执行,测试仪器为教育部推荐的丹东天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分别为 HHTC/ST-100、HHTC/ZT-100、HHTC/LT-100、HHTC/FH-100 和 HHTC/TJ-100的学生体质测试仪器[8]. 人体成分分析仪采用韩国 InBody3.0型号,应用生物电阻抗原理,采用 8 个接触电极、多元回归分析及多频率检测的方法对人体成分进行综合分析。

3.2.4 无关变量的控制

为保证实验数据的有效性, 避免由于测试环境对受试者体征数据造成影响,要求实验前后所有测试项目在测试仪器、测试操作标准以及测试时间等方面都保持一致; 尽量保证前后两次测试受试者都是在饭后相对平静的状态下进行; 每次训练过程中都要求在同环境下进行相关测试和记录; 数据录入和分析都采用同一套标准进行处理[9].

3.3 数理统计法

运用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对研究对象实验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概率分布的模式描述, 通过模式分析得出研究对象的.生理变化[10]. 所有统计数据均用 SPSS 20.0 软件包分析处理,均采用±标准差(±SD)表示,用 t 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处理结果以 P<0.05 为显着性标准,P<0.01 为非常显着性标准。

4 研究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 4 周的新疆民族舞健身操锻炼对受试者生理指标带来的影响。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新标准的规定,以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体质的健康状况[11]. 数 据 显示:实验前后,学生在这三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剔除10 个 数 据 缺 损 的 样 本 , 以 下分 析 数 据 均 来 自 剩 余 192 个 样本结果。

4.1 身体形态指标对比

据表 2 数据,经过 4 周的实验,男女生的体重指标均有显着下降(P<0.01),男生变化略比女生明显;男女生的去脂体重有略微减小,无显着性差异;男女生 BMI(身体质量指数)均处于正常范围 18.5-22.9 之间,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 22,男女生在练习新疆舞健身操之后 BMI 值都有小幅增加,更加接近22的理想指标。【2】

4.2 身体素质指标对比

据表 3 数据,实验后男女生座位体前屈成绩呈差异性显着 (P<0.05), 男生从 15.98 增加到 16.41, 女生从 16.07 到16.64,且 男 生 的 变 化 比 女 生 更 明 显 ,说 明 此 项 运 动 增 强 了 受试者的柔韧素质。 立定跳远男生成绩进步呈显着差异 (P<0.05),女 生 立 定 跳 远 均 值 显 示 有 所 下 降 . 但 图 1 显 示 ,实 验后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布的区间更加集中到较高水平区间,表明成绩更加均衡,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说明此项运动对锻炼受试者的下肢肌肉力量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分析女生均值有所下降的原因是此次实验样本数量并不是非常多,个别受试者后测时成绩严重低于正常水平,导致实验后的整体成绩非正常偏低。【3】

4.3 身体机能指标的对比

肺活量和台阶指数变化见表 4.实验前后男生的平均肺活量从 3 463ml 增加到 4 110ml,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女生从 2 421ml 增加到 2 526ml,有显着性差异(P<0.05)。男生的增长幅度比女生大。 台阶指数的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男生从49 增 加 到 54,女 生 从 48 增 加 到 54,且 差 异 性 显 着 (P<0.05)。结合图 2, 可知台阶指数处于 50-70 这一较高水平区间的人数大幅增加。

5 讨论与分析

5.1 对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

体形主要指全身各部位的比例是否匀称、协调、和谐,以及主要肌群是否具有优美的线条。 体态指整个身体及各部位的姿态是否优美[12]. 体重直接反映了人体骨骼、肌肉、脂肪等及内脏器官的发育状况的指标,是一个综合反映人体围度、宽度和厚度发育状况的整体指标[13]. 身体形态水平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机能水平。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认为 BMI 在 18.5-23.9 之间为正常, 小于 18.5 为营养不良,在24-27.9 之间为超重,大于或等于 28 为肥胖[14]. 新疆舞健身操的全套动作练习部位包括头、颈、肩、臂、胸、腰、腹、背、臀、腿等,伴随着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多数情况下要求练习者在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立腰、提臀的状态下完成动感较强的全身性运动,以达到科学的健身塑形的效果。 通过实验数据显示,受试者体重有显着性减小,且 BMI 分布更加集中在正常区间,大于 25 的超重人数大幅减少。 说明通过新疆舞健身操锻炼,可以消耗身体多余热量,降低体脂含量,有助于保持标准体重和健美体形。 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来看,运动时心率达到 130-150 次/min 的新疆舞健身操运动中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加,而胰岛素分泌减少, 这种激素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脂肪的氧化分解[15],达到科学减肥的效果。

体成分仪测试结果中显示, 锻炼后受试者去脂体重有所下降,缺乏蛋白质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 分析原因是由于此次实验过程中对受试者的膳食只进行了口头建议, 没有采取严格监控措施,在实施运动处方期间受试者会消耗大量能量,此时机体需要补充更多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运动, 一旦热量摄取不足,身体就会自动分解肌肉里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直接导致机体缺乏蛋白质,同时体内胰岛素的含量也会非常低,对肌肉的增长非常不利,继而造成去脂体重的减少。 说明短期的新疆舞健身操的锻炼,对肌肉的生成没有明显效果,建议在锻炼同时配备合理的营养膳食计划, 及时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5.2 对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

身体素质是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通过肌肉活动所表现出的基本活动能力, 它是从事体育运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坐位体前屈主要反映腰腹和下肢关节灵活性及相应部位肌肉、韧带伸展性[16]. 立定跳远主要反映机体下肢肌肉爆发力素质。 新疆舞健身操的锻炼方式主要包括身体基本姿态、各种柔韧性练习、以及各关节活动等,在运动中,核心肌群首先开始收缩,并保持核心稳定,然后下肢和躯干的力量迅速、准确地通过关节的中心进行传递,以保证动作的协调优美,还可以降低身体的能量消耗[3]. 在实验期间,每次练习学生平均要完成 8 组整套动作,大约包括 32 次的体转、体侧、伸展、扩胸、踢腿、跳跃等动作,其中大量针对腰、腹、腿的伸展动作,有效的提高了练习者的腰腹和下肢关节相应部位的柔韧素质, 踢腿和跳跃等动作则有利于提高受试者的下肢肌肉力量素质,正如上述数据显示, 实验后受试者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成绩均有所增加。

5.3 对生理机能指标的影响

肺活量能够反映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 肺活量大小受体力、呼吸肌、肺组织和胸廓弹性及呼吸道畅通程度等个体因素的影响较大[17]. 台阶实验指数是一项能够简易评价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的指标, 该指数的大小与生理机能水平成正比。 新疆舞健身操运动采用的是胸腹式呼吸, 配合音乐的节奏,上腹腔壁轻微和持续的向内收,有效控制进行主动呼气,保持机体的呼吸通畅,使呼吸有张有弛[3].整套操包含很多跳、蹲、转体等动作,经常进行中等强度的练习能增加呼吸肌(肋间外肌和膈肌等)的力量,以及胸廓活动的幅度,提高每次呼吸的气体交换量,这既有利于呼吸肌的休息,又能提高呼吸系统的储备功能,保证在激烈运动时满足气体交换的需要,达到增强大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和呼吸系统机能的效果。

6 结语

1)4 周的新疆舞健身操锻炼, 学生的体重和 BMI 指标有所减小, 消耗了体内多余脂肪, 有助于保持和增进健美的体型。 2)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增强了大学生的柔韧素质和肌肉力量,促进了身体素质的发展。 3)肺活量和台阶指数的显着提高,增强了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水平,促进了生理机能的发展。

新疆舞健身操运动具有简易性、健身性、娱乐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不仅能为体育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促进体育与民族传统文化共同发展[18],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水平,是一项适合各类人群,体现欢乐、祥和、热烈气氛的体育项目。 为了更有效的推广和发展新疆舞健身操运动, 建议在研究其影响的同时应该继续丰富其发展形势, 通过政府扶持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宣传力度,以教学、表演、比赛等多种形式在各个年龄层次中扩大应用范围, 在提升全民身体素质的同时丰富民间娱乐方式。

参考文献:

[1] 兰 诚。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法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0(6)。

[2] 马卫平,覃 立。对我国体育学硕士论文中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J].体育科学,2007(12)。

[3] 韩春英,韩 甲,王 赟。麦西来甫健身操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价值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4] 王 赟。 麦西来甫健身操对新疆女大学生的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1.

[5] 黄汉升。 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国体育学 30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调查与分析[J]. 体育科学,2009(9)。

[6] SECHREST L, SOURA YA 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Is There an Alternative [J].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1995(1)。

[7]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8] 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M].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 黄聚云。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若干方法论评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6(8)。

[10] 金晓峰。体育论文中统计分析方法应用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

[11] 祝 虹,刘亚东。试论大学生身体素质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12] 雷 瑛,张东宇,周全富。有氧健身操对肥胖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篇3:新疆民族健身操

1.1 民族健身操的特点

民族舞蹈是起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 以日常生活抽象化为表现形式。其创作于民间, 流传于民间,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 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族舞蹈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斗争、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民族健身操是将民族舞蹈和健美操相融合的一套舞蹈, 集民族舞蹈的柔美和健美操的力度为一体, 再配以富有新疆特色的民歌。

1.2 民族健身操在新疆普通本科院校健美操课程中开展的意义

在新疆普通本科院校健美操课程中, 民族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 民族的融合, 面向新疆学生和教师的时候, 未必适合他们的心理和文化背景。这种现象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不利, 难以培养学生和教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最终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文化适应。所以新疆地区的普通院校健美操课程应该从本地区的特点出发, 结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内容, 将民族健身操和健美操教学相结合, 使新疆传统的一些项目在高校体育课中进行。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学院、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伊犁师范学院等六所普通高校23名健美操教师以及600名选项班学生。

2.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及社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获取教师的第一手资料。

(2) 问卷调查法:对新疆六所高校23名民、汉健美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23名, 回收23份, 其中有效问卷21份, 有效回收率为91.30%。发放学生问卷600份, 回收590份, 其中有效问卷584份, 有效回收率97.33%。

(3) 访谈法:通过与新疆六所高校健美操教师和学生的直接交谈, 了解他们对民族健身操进入健美操课程的态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疆普通本科院校健美操教师和学生对民族健身操的了解状况

3.1.1 新疆普通本科院校健美操教师对民族健身操了解状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健美操教师的知识素养对健美操课程起着参与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民族健身操在健美操教师的普及情况直接影响到健美操课程。

通过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 新疆普通本科院校民、汉族健美操教师对民族健身操运动比较了解以上的都达到了100%, 这说明健美操教师对新疆传统的舞蹈和健身的现实意义还是相当重视的。

3.1.2 新疆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对民族健身操了解状况

学生是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 也是健美操课程的教学主体。学生对民族健身操的了解直接影响到健美操教学的效果。

通过表3和表4, 我们可以看出, 民、汉学生对民族健身操比较了解以上的占了76.87%和73.79%, 而不了解和不太了解的仅占了23.13%和26.21%, 这说明绝大多数的民、汉学生是了解民族健身操的。在新疆普通高校, 即都是民、汉招生, 汉族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也都非常喜欢民族舞蹈, 而民族学生也在日常的学习中学习了大众的健身操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3.2 新疆普通本科院校健美操教师和学生对民族健身操进入健美操课程的态度分析

3.2.1 新疆普通本科院校健美操教师民族健身操进入健美操课程的态度

健美操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者, 他们对民族健身操的态度是组织学生参与健美操课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表5我们可以得知, 汉族健美操教师对民族健身操进入健美操课程的态度非常支持、支持、比较支持的分别占总人数的58.33%、15%、16.67%, 不太支持和不支持的为0。通过表6我们得知, 民族健美操教师对民族健身操进入健美操课程的态度非常支持、支持、比较支持的分别占总人数的55.56%、33.33%、11.41%, 不太支持和不支持的为0。总体看来, 新疆普通高校民、汉健美操教师都非常支持民族健身操进入健美操课程。

3.2.2 新疆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对民族健身操进入健美操课程态度

所谓学生态度是指学生对待人和事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它是通过学生个体经验组织起来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 是外界刺激和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1]。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着其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通过表7我们可以看出, 汉族学生对民族健身操的态度比较喜欢以上的占了83.334%, 不太喜欢的占了11.56%, 不喜欢的占了5.11%。通过表8我们也可以看出, 民族学生对民族健身操的态度比较喜欢以上的占了87.94%, 不太喜欢的占了7.93%, 不喜欢的仅占了4.13%。总体看来, 绝大多数的同学都非常支持民族健身操进入健美操课程, 希望通过健美操教学学习到更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

另外, 通过表7和表8比较我们可以看出, 民、汉学生对民族健身操的态度比较喜欢以上的分别为87.94%和83.33%, 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的分别为12.06%和16.66%, 这说明不仅民族学生喜欢民族健身操汉族学生也非常喜欢, 她们对民族健身操进入到健美操课程的态度无明显区别, 新疆的解放和各民族的融合, 也使民族大团结的趋势显而易见。

4 结论与建议

(1) 无论民族健美操教师还是汉族健美操教师都对民族健身操的开展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而民汉两族学生对民族健身操也充满了希望和爱好。

(2) 绝大多数的民汉健美操教师和学生都希望民族健身操能在新疆普通院校健美操课程中开展。

(3) 发挥民汉健美操教师的专业特点, 积极开展民族舞蹈、健美操的融合, 积极创编具有民族特色的健美操, 满足民汉学生不同的需要。

(4) 新疆普通本科院校积极投入民族健美操硬件设施的建设, 并积极开展课余民族健美操比赛, 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推广。

(5) 体育行政机构积极开展民族健美操比赛, 将民族健美操积极的推广成特色的阳光体育项目。

摘要:通过对现阶段新疆普通本科院校健美操课程的分析, 对民族健身操特点与作用的阐述, 提出民族健身操应进入新疆普通本科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

关键词:新疆普通本科院校,民族健身操,健美操课程

参考文献

[1]徐万邦.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172~186.

篇4:新疆民族健身操

【关键词】民族健身操 教学 民族元素 探索

【中图分类号】G8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21-01

民族健身操是由各民族在日常生活、劳动、健身中的习惯动作编成的健身操。由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地域分布及文化特点,动作和节奏有的舒缓轻柔,有的雄浑,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民族性格,突出了健康性、观赏性和体育性。

一、民族健身操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在他们的舞蹈中就有许多健身的元素,舞蹈中有体育,体育中有舞蹈。民族健身操,正是从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以健身娱乐为目的,将众多民族舞蹈的经典动作与健身需求相结合,用大众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将民族舞蹈健身动作流畅地串联起来,在美妙的乐曲和优美的舞蹈中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

民族健身操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秉承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特色的基础上,巧妙融合了当今动感、激情的健身时尚元素,成功吸引了广大健身爱好者特别是女性朋友。恰逢当前全民健身运动如火如荼之际,民族健身操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期望。然而,民族健身操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中,自身理论研究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缺乏对实践环节的指导,不利于其宣传和被认可;再次,民族健身操价值体系缺乏深层剖析,难以形成自身鲜明特色,不利于吸引健身爱好者与社会支持。

二、综观云南的民族健身操的发展历程

云南省少数民族健身操培训班在几年前已经进入探索阶段,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筛选后现在已经正式进入普及阶段。此外,云南也是国内率先开设少数民族健身操培训班的地区之一。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近年来,为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体育元素,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体质,云南省体育局组织专家对挖掘、整理、征集来的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健身操进行了研讨,并在全省民族健身操展演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彝族、白族、傣族、藏族、佤族、哈尼族、景颇族、拉祜族等10套民族健身操为第一批推广健身操。并已制作成图文和音像资料,进行推广。

民族健身操是集艺术性、观赏性和健身性于一体的健身操,它把广受人们喜爱的民族舞蹈与健身操动作合二为一,让民族文化和体育健身融为一体,分别以彝族、白族、傣族、藏族、佤族、哈尼族、景颇族、拉祜族的生产生活为蓝本,加入了大量的体育元素和部分舞蹈元素。在音乐的编排上,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尚动感的节奏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民族健身操的动作特点及文化内涵

在动作特点方面,民族建设操多数来源于原始的生产、劳作、狩猎、祭祀等过程中,动作中带有诸多原始的农耕文化及渔猎文化的烙印,动作结构一般较为简单、自然、粗圹,且一般节奏感较强,体现了民族的个性及心理。在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中,“操”和“舞”往往难以严格区分,因此民族健身操既有“操”的动作构成,又有“舞”的表现形式,很多动作中同时孕育着“操”与“舞”的元素,彼此相互依存。

从现代体育科学的视角来看,民族健身操动作相对简单,对身体素质也没太多特殊性要求,但都符合人体生理学及身体解剖学的原理,没有危害身体的动作,原始的动作套路也比较自然,富于表达力和感染力,具有原始的形态美。

民族体育也是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演进发展史中承载了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反映了民族的认知水平与文明程度,对民族发展意义重大。民族健身操是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很好地诠释了民族的体育文明,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尤其对于相对落后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民族健身操中的一个动作或许就是一种民族心情,一套组合或许就是一段凄美的动人故事,每一次的动作展现都是一种民族体验,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民族的情感与民族信仰。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正遭受了崭新的历史考验。在这样的历史现状下,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能固步自封,更需要与时俱进的不断开拓创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民族健身操必须尽快实现“艺术”向“体育”、“舞”向“操”的转变。

四、民族健身操在高校体育人文环境中的体现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理论上来说,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理想场所,而以民族健身操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向高校校园,本身也体现了时代的需求。地处省会昆明的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就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健身操融入到了教学活动中来,不断改革创新,分别在以云南当地彝族、白族、傣族、藏族、佤族、哈尼族、景颇族、拉祜族的舞蹈基础上,编排出了一系列的民族健身操付诸于教学活动实践,广受师生好评。实现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崭新跨越。

民族健身操从民族舞蹈中剥离出来,批上了崭新光鲜的健身操外衣,既有操类运动的时尚和活力,又具有民族舞蹈的古朴与简洁,将“操”与“舞”的积极因素完美结合,突出表现了“健康、轻松、简单、趣味、时尚”的主题特色,在高校體育人文环境中得以完美体现。

五、结束语

民族健身操作为群体健身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切实推广中,政府职能部门应给予更大的支持,优化民族健身操开展环境,把民族健身操推广融入文化、旅游等产业,多渠道扩大民族健身操社会影响,同时大力培养专业指导人员,为在社会群众中开展提供物力、人力、财力支持。民族健身操进入校园是民族健身操发展的基石,积极纳入学生教育发挥文化传承、活跃教学、促进健康等功能是民族健身操面临的巨大机遇。

参考文献:

[1]张朝学.试论云南少数民族健身操的现状与未来.[J].陕西教育.2011年11期

[2]艾静静.探索民族健身操教学过程中的人文价值.[J].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07期

[3]郝亚婷.试析当前在高校开展民族舞蹈教学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邓志欢.浅谈高校开设民族舞蹈选修课的建设思路与价值体现 .[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篇5:民族健身操的应用与推广论文

民族健身操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传承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合了当今比较时尚的动感、激情的健身元素,又是在具有民族特色的旋律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进行身体运动,成功吸引了广大健身爱好者,特别是女性朋友。民族健身操的应用范围很广。

可以用于健身,也可以用于表演和比赛。可以作为各级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之一,也可以作为全民健身的内容之一。由于民族健身操的速度是每 10 秒 20 至 24 拍动作,属有氧运动,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加之动作韵律感强,具有民族元素和时尚元素,难度适中,对气候以及场地、器材与设备的要求不高,是一项极易开展的运动项目。所以,民族健身操是一项适合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人群娱乐、健身、比赛的项目。

2.2 民族健身操的推广

2.2.1 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途径,广泛宣传民族健身操运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健身操的健身价值、健心价值、育人价值、传承民族文化价值,让更多的人喜欢这项运动,并加入到这项运动当中来。

2.2.2 将民族健身操运动引入各级学校,加强师资培训,作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既可以促进教学内容改革,又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2.3 加强民族健身操项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加大指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将民族健身操运动引入社区,在各个社区大力推广民族健身操运动,通过组织表演和比赛等形式普及推广民族健身操。不仅能丰富大家的健身内容,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还能让大家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增进友谊,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3 结论

一套动作丰富、结构流畅、难度适中、韵律感强、民族特色突出的民族健身操,能很好地体现其健身价值、健心价值、育人价值、传承民族文化价值。民族健身操的编排,总体来说,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挖掘某个民族或几个民族世代相传的舞蹈动作精华,将这些带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动作与健身操的动作有机结合,体现民族性、体育性和健身性;第二,选配旋律优美、节奏强劲、民族特色鲜明的音乐,让民族健身操动作充满活力,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能有效增强民族健身操的艺术价值;第三,服装要体现民族元素和健身操服装特点,即色彩亮丽、图案精致、款式独特,适合运动。只有这样,创编出来的民族健身操才会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受大众喜爱,也才能得到更加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 1 ]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和表演规则及裁判法[Z].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3):488.

篇6:新疆民族团结

1.清政府批准在新疆建立省得时间是:(1884年)

2.驰名中外的的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音乐和舞蹈完全结合的艺术瑰宝。

3.新疆的维吾尔人口主要分布在南疆(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占总人口70%以上。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肉孜节)等。4.新疆是一个民族居住的地方,现有(55)个民族成分。

5.公元前(60年),汉朝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行驶对西域的管辖,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6.“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张骞(qiān)出使西域开辟的长安(现西安)为起点;经过(甘肃)(新疆)到(东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7.新疆享有(民族的橱窗)之美誉是中国(民族风情)最浓郁(地域特色)最为浓厚的地区之一。8.音乐文化特色

汉族()

锡伯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

藏族()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面积有()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10.工艺品

布依族(蜡染)

11.你知道“三个离不开”是哪三个离不开吗?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

12.古尔邦节、肉孜节是那些民族的传统节日?

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

13.5个自治州

1。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2。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4。昌吉回族自治州

5.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4.新疆的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汉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俄罗斯族)(达韩尔族)。

15.传统节日

蒙古族(春节)(那达慕大会)

锡伯族(春节)(西迁节)

满族(春节)(颁金节)俄罗斯族(复活节)(圣诞节)达韩尔族(春节)(千灯节)

16. “达瓦孜”维吾尔族的意思是(高空走绳)

17.维吾尔族的舞蹈有(刀郎舞)(麦西莱莆)(赛乃姆),哈萨克族喜欢跳一种(长拉久赫拉)的民族舞蹈。

18。文学作品

维吾尔族-------福乐智慧

汉族-------西游记 柯尔克孜族-------玛纳斯

藏族-----------格萨尔王

蒙古族------江格尔

被誉为“中国文坛气势磅礴的三大长篇英雄史诗” 19.学生为什么不得参与宗教活动?

作为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的几个阶段,世界观还未形成,如果信仰宗教,就会影响科学判断事物的能力。20.我们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应当铭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神圣责任和义务,要充分认识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从都讲民族团结的话,做民族团结的事,做一个维护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好公民。

21.新疆各名称西域:从远古时代起就同祖国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22.西汉时代汉武帝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23.新疆素有“歌舞之乡”之美称,哈萨克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十二木卡姆》被称为维吾尔族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达瓦孜”在维吾尔语的意思是

高空走绳。

24.达瓦孜第六代传人(阿迪力●吾守尔)享有高居王子之称。25.过春节的民族有:汉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达韩尔族。26.阿凡提的故事广为流传,阿凡提的特点有(机智)(幽默)(勇敢)(打抱不平)(有正义感)(淳朴善良)27.为什么要成立自治州和自治县?

自治州的成立标志着民族政策有效地贯彻、落实,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28.新疆民族众多,选择你熟知的民族,从三方面介绍这个民族的特点。

维吾尔族:这个民族的特色是人口多、多分布于南疆;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是主要的节日;善歌舞。29.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的促进了中西文化、经济的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0.新疆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店,小聚居。

31.小徐来新疆旅游,想了解新疆独特的手工艺品,你能为他介绍一下吗?

篇7:新疆民族团结优秀

文理学院软件工程二班

马玉寅

2016015487-----------还有这样的傻子?----------不,还有这样的英雄。-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并没有多少人再去提倡所谓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少,只能依稀在新闻联播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我们才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但是通过观看了《铁人王进喜》这部电影,我想,我对奉献精神有了更深的思考。

电影中的王进喜身上摆脱了以前意识形态的元素残留下来的特征,对人物的刻画有了更全面的一种表现。电影并没有只是单纯地去歌颂王进喜本人的奉献精神,而是借助双面刻画的手法,从王进喜在电影中为了盲目的追求钻井的深度、扩大生产的产量所采取的一些危险的措施进行了批判,给了电影观众这一个,活生生的王进喜。

电影中还对其他的一些人物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描写,例如在电影中王进喜的一个徒弟,就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对其他人采取迫害,甚至对王进喜下手。而王进喜的另一个徒弟则反映了当时普通大众人的一种生活状况,被迫于形式而随波逐流,这种人性的懦弱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王进喜对于国家和石油工业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他是一个贫苦的技术工人,但是他那种一心为建设祖国的热情还是感染了许多人。他们身上的那种贡献精神与当今网络上非常盛行的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下面有很多影评,他们没有他们没有展现出来对英雄的敬仰,而是对英雄的一些横加讽刺,正如对雷锋、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质疑与讽刺如出一辙。

电影中,王进喜在得知自己重病后,那种如果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我想也正是石油精神的一种反映。彩旗飘飘迎彩霞,祖国建设跨骏马,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这种石油人不怕挫折,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感染了我。当王进喜已经是癌症晚期时,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想让别人不要为他担心。当周恩来总理来看望他的时候,他说的话让人为之动容,也侧面烘托了周恩来总理的光辉形象。

这部电影确展现石油人那种,一心为祖国奉献,不怕委屈不惧挫折,积极乐观的拼搏精神。但背后奉献精神在当代的缺失与受到的批判,才是值得我们真正深思的。

在当下这个时代,我曾经看过一条新闻,就说是有一位老师已经怀孕,但是为了自己的教学事业依然选择堕胎,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奉献精神呀!但是下面评论里面最高票的回答竟然是:一个连自己孩子都不爱的人,怎么去爱别的孩子呢?这种说法是极其荒谬的,他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待别人的无私奉献,以为自己不会无私奉献别人也不会,自己自私阴暗龌龊的想法别人也肯定有。这种对社会舆论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话语在论坛、贴吧、微博里,大行其道。一些不负责任媒体,比如南华早报之类的大肆鼓吹这种人权,把奉献精神认为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这种想法才是真正愚蠢的。为什么那些为人民作出奉献、为国家做出奉献的人要受到舆论的批判与职责呢?西方所谓“人权”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准则,就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它片面的曲解了《人权宣言》,背离了宪法中“集体财产和国家财产高先于私人财产”的这一基本原则。这种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上的行为应该是值得批判的,但是在当今的舆论下,这种说法竟然大行其道,本质上是因为公众中道德精神的滑坡和对奉献精神的漠视。他们害怕奉献,怕自己成为要奉献的那一个,他们不想奉献,而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在这种言论的裹挟下盲目前行,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忘记自己曾受过的教诲,忘记了宪法所明确的精神。

看完这本电影最大的感受,不仅是王进喜身上那种石油人的精神,更触动我的是当今奉献精神滑坡下的悲凉。李雪健先生主演的叫《杨善山》,电影上映后票房惨淡。但是我看了电影,拍摄的起手法之精妙,摄影之高超,已经凌驾于一般的国产电影,票房惨淡的背后,正是这种奉献精神的缺失,人人都不想奉献。当每个人都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的维护,当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且认为这不会对13亿的国家成什么影响时,国家已经危险了。奉献精神的沦丧是越来越多的人共同造成的。

篇8:新疆民族健身操

“全民健身”活动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系统,也是一项跨世纪的,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

“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对提高全民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指明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对指导我国群众体育实践,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其核心是动员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有步骤地开展不同地区人群的健身活动,把运动实践贯穿到每个人的一生,逐步建立具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各种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场地匮乏,器材短缺等现象,并成为该区域阻碍全民健身发展的主要原因。然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恰恰能在这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因此,应大力提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多地发动群众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使丰富全民健身运动内容。随着少数民族的社会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衰退及消亡危机的情况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全民健身运动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会得到保留和发展的机遇。

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了很大进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发掘整理,内容不断丰富,在实施全民健身的过程中融入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群众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日益活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做为全民健身活动进入了城乡社区。如:在新疆各地,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吸引了各族体育参与者的兴趣。新疆的民间体育活动参与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既有竞技性较强的体育形式,又包含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较浓的体育活动内容充分发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长处,对促进中国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增进交流,推动民族大团结,提高各族人民健康水平也重要的意义。

2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极为丰富,风格也各不相同,表现形式多样,在新疆特有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步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

2.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性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众多传统体育项目历史发展中,经过锤炼、优化而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在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众多传统体育项目。

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

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孕育出来自己的体育文化,必然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如新疆的各民族中维吾尔民族特点的“切里西”、具有草原风格的哈萨克民族的“追姑娘”,反映锡伯民族风貌的“射箭”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新疆的地域广,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本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2.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身健体的娱乐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强身健体娱乐性项目居多。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这些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在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民族盛会等活动中,穿上风格独特的民族服装,在活泼详和气氛中表演或比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维吾尔族的“达瓦孜”,“麦西来甫”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妙趣横生,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身健体的娱乐性。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大变化,在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在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地位愈加显得重要,对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为广大各族人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各自特定区域和群体中倍受欢迎。当代体育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体现在体育项目的多样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其项目的多样化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更加丰富和充满活力。如:具有维吾尔民族特点的“切里西”、具有草原风格的“追姑娘”、反映锡伯民族风貌的“射箭”等项目是牧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本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拘束于一定的聚居区域,但各族各地经久不衰的群众体育活动正是全民健身的体现形式。

3.1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的概念”,不仅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升华,而且也表明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深刻变化,社会和谐发展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民族大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促进民族大团结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顺畅和谐。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通过举行和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及表演活动,对拓宽社会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与民族团结,为实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3.2 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高健康水平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在经济开发的力度逐步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已把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上,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了发展机遇。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和时代特点。随着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有了很大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余暇时间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形式多样、简单易行、参与人数众多的特点确立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面健身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各民族对健身的社会需求,提高民族精神面貌,对新疆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3 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运会接轨

纵观民运会的体育项目我们可以看出,50%以上都是娱乐类项目。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消遣娱乐为主,它们都将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寓于体育之中。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服饰绚丽,活泼风趣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艺术融为一体,既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又有利于人们相互交流感情。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的地域,也是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发源地,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多且文化品位高,具有开发和挖掘潜力大的优势。在新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建立健全有关体育制度和训练基地,与全国民运会接轨,这对推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体质、增进健康,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传播,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4 结论与建议

新疆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较好地增进新疆少数民族人的体质。世居新疆的各少数民族在欢庆民族传节日时,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既锻炼了身体,继承和发扬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又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各民族民都尊重比赛的获胜者,因而视之为一种荣耀。赛场上努力拼搏,场下跃跃欲试,平日多练习,多锻炼,才有比试的机会。由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场地器材无严格要求,简单易行,因而使全民健身运动得以普及和开展。新疆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原因,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多以个人项自为主,多为力量的较量,如比力气,比技术技能,因而多练才会取胜。另外秋收之余,或闲暇时间,人们总愿意聚在一起比试一番,便于学习和推广。在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愉悦了身心。因而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了少数民族人的身体健康,能够丰富全民健身运动的内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笔者就建设新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出如下建议:

4.1 大力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各级政府必须注意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和谐发展、共同繁荣。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之进入新疆多元化的全民健身领域。

4.2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组织管理

建议有关部门,在原有基础上加强新疆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完体系建设纳入到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从资金、组织、活动开展、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4.3 加快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

全民健身不仅要求全民参与,还需要科学健身,这就需要有一支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指导人们进行科学健身。因此,各地应当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的少数民传统体育指导员队伍,来传播科学的健身知识,也通过他们来带动和吸引更多各族居民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总之,在实施全民健身的过程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提高各族人民健康水平、提高新疆各民族的精神面貌中有重要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在全民健身活动内容的多元化。在全民健身活动当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也会得到有所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文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向[J].体育科学,1997(17).

[2]王国元,张玉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特征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

[3]李桦.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J].体育科学,1994(14).

[4]马慧敏.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J].新疆大学学报,2008(6).

[5]阿不拉.玉素甫.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特征与现状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上一篇:在局机关2021年作风整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中小学思政课堂现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