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生产计划书

2024-05-17

信息化项目生产计划书(精选6篇)

篇1:信息化项目生产计划书

最新煤焦油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

一、项目概况

项目生产规模为年加工煤焦油6万吨。

煤焦油下游产品方案主要为:萘油、粗蒽、洗油、粗酚、轻油、煤焦油沥青。

二、盈利模式及实施计划

三、市场分析

焦油加工产品是制造冶金炭素制品不可替代的主要原料,也是生产各种高标炭黑的优良原料,从焦油中提取的化学品如萘、甲基萘、多烷基苯、蒽、苊等是用于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原料。焦油下游产品很丰富、应用市场十分广阔,需求量呈快速、稳定增长的形势。近十几年来的实际情况表明,焦油加工产品的销售是顺畅的四、竞争分析

*****竞争策略是:在2012~2015年将自己发展成为业内第一品牌,以实力和服务质量形成竞争优势。

五、项目投融资及运作计划

本项目总投资为781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720万元(建筑工程费2854万元、设备工程2869万元,其他工程997万元),预备费336万元,流动资金760万元。为满足资金增长的需要,唯一的途径是通过股本扩张来融资,计划融资额2000万。因此,资金筹措的使用主要是用于满足主营业务的迅速增长,以及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六、财务预测

在2014年上市之前,公司计划2013~2014年进行两次增资扩股,使公司总股本扩大到4亿股,上市后2014年总股本达到53,500万股。第一次增资计划于2013年11月份开始,新增公司普通股权**万股,参股价格为每股**元人民币,共计增加资金1500万元人民币。第二次增资扩股计划于2014年新增公司普通股权***股,参股价格为每股*元人民币,这次增资将增加资金***元人民币。预计公司在2013~2014年上市前后的五年平均净资产回报率将达约11%,平均投资回报率在13%左右。xegeubpvse

篇2:信息化项目生产计划书

项目名称:环保建筑材料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怎么写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章 执行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建筑材料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经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且具有相当经济规模的工业生产部门。水泥、玻璃、陶瓷及一些主要非金属矿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建筑材料第一生产大国。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大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建筑材料的环境污染问题及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已经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本文即在分析建筑材料的生产、利用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建筑材料行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并借此帮助企业发现环保建筑材料行业的巨大商机和潜力。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传统建筑材料行业对环境的破坏

建筑材料是使用最广、用量最多(每年全国约40亿t)的材料, 它的大量生产和使用, 一方面为人类构筑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设施, 另一方面, 在建筑材料的采取、制备、生产加工、运输、使用和废弃的过程中, 由于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量, 并且带来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建筑材料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的, 其危害程度也是巨大的, 它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产品效应、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呈现出来, 主要表现为:

1、巨大的能源消耗。建筑材料工业是耗能和污染非常严重的产业, 不仅制造能耗大, 使用能耗也很大,而且由于后者延续到建筑物使用寿命全过程, 因此要远大于前者, 一般为7~16倍。我国建筑材料工业生产耗能占全国能耗的比重为9% 左右, 占工业能耗的15~8% , 万元产值能耗近5 t标煤。以煤窑生产为主的建筑材料工业, 煤炭消耗占建筑材料生产总能耗量的比重约为70% 以上。

2、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目前, 在我国的建筑材料生产中, 使用最多的原材料是粘土、石灰石和砂石,平均每年开采50亿t以上, 破坏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

3、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根据我国每年的水泥总产量推算,据有关资料统计SO2、NOX 污染呈加重趋势, 在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 尤其以华中酸雨区为重。我国水泥工业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6--10倍。

二、建筑材料行业是利用工业废渣的有效途径

由于建筑材料工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建筑材料行业开展循环经济研究起步比较早,比如: 很早以前我国的水泥厂、砖瓦厂等建筑材料企业就开始研究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矿渣、炉渣、化学石膏等工业废物生产建筑材料产品。据了解, 我国水泥工业在利用废物做原料和混合材方面是世界上用量最多、掺加比例最高的国家, 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已赶上发达国家。尤其是近两年来, 一些建筑材料企业已经在有意识地运用循环经济理论作指导, 开展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实践活动, 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已经开始重视生态设计, 在发展中充分考虑产业间的资源化关联度。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很多种类的工业固体废物如粉煤灰、矿渣和矿业废物如尾矿、煤矸石等由于量大、占地多、便于利用(颗粒小、便于加工、有些还有活性)等特点, 已经在建筑材料工业中大量使用。粉煤灰的年排放量已经超过亿吨, 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40%, 粉煤灰广泛应用于路基路面材料、混凝土掺合料、粉煤灰水泥、墙体材料(粉煤灰转或砌块)和砂浆材料等;矿渣以高炉矿渣为代表, 被广泛用于生产矿渣水泥、轻质混凝土、各种砖和砌块等;煤矸石主要用于生产砖和砌块等墙体材料和陶粒。尾矿也在近年用于建筑材料生产等。

三、建筑垃圾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资源

目前我国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 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 600 t。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方面, 德国、日本、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许多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据日本建设省统计, 早在1995年全日本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率已达到65%, 2000年则已高达96%。欧盟也已经提出, 2010年使建筑垃圾再循环率达到90%以上。

目前, 西欧用于建筑废料回收处理的工厂(站)基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可移动的建筑废料回收处理站, 由初级筛分设备、反击式破碎机、磁力除铁器和必要的转运设备组成。可移动的建筑废料回收处理站可在拆除现场或附近地区、或是在需要用加工后废料的施工现场对拆下的废料分门别类的进行加工处理。另一种是固定式的建筑废料回收处理工厂。在固定式的回收处理工厂中, 一般有两极破碎设备, 如颚式破碎机和反击式破碎机, 并有专门的分离工序, 如用颠簸震动设备对轻质材料如木材、塑料、纸片等及有轻度污染的物质的分类和分离。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可分为产品回收和材料回收两大类: 产品的回收利用是指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以他们原有的形式被重新使用或是进一步的延伸其使用范围;材料的回收是指回收的建筑废料经加工制备后的利用, 原有形式的建筑构件或制品由于拆除、破碎或因其他技术方法而消失了, 这种经加工制备后的材料可在原有的产品中利用或以另外的方法利用。材料回收后的用途主要在于: 道路垫层,音障墙(堤)混凝土制品, 用于基础工程、壕沟的填充料, 烧结砖瓦用于水泥混合材,园林美化的装饰性颗粒产品等。第三章 环保建筑材料应用现状

长期以来,中国人已经习惯了以地大物博国家的国民自居,从一次性筷子的大批出口到数以千计的非法小煤矿的开发,如何让更多中国企业家树立环保意识、让国民树立环保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国内经济发展较快的上海而言,2003年上海真正的环保建筑还是凤毛麟角,多数人习惯了冬冷夏热,对绿色环保建筑并没有多少清晰概念。如今,伴随着政府的强势支持和推动,上海的环保建筑渐渐多起来,一些新项目,如令世界瞩目的世博会、绿洲仕格维花园酒店、张江科文交流中心、浦江智谷招商服务大厦、安亭新镇、青浦别墅、崇明东滩生态农场、金山工业园区和另一个崇明生态农场,以及普陀区的旧房改造项目等,都将达到比上海普通建筑环保环保75%的标准。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其价值:(1)住在这些建筑里会感觉更加舒适,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由于屋顶涂了环保涂料(称为戴帽)门窗采用中空玻璃、外墙体使用厚板(称为穿衣)。因此其隔热性、保温性良好,在天气极端闷热或寒冷时,效果尤其明显。(2)住户可以大大节省电费。据有关部门测算,在同等面积和住户用电习惯的条件下,环保建筑约能减少30%右的电费开支。而目前,选用环保材料对于开发商而言,每平方米大约只需要多增加80~100元。事实上,从目前全国发展环保建筑的形势来看,各地政府酝酿已久。包括山东潍坊、安徽合肥等省市都在近期出台了全面推进建筑环保工作、大力发展环保环保型建筑的新规定。作为全国房地产市场一线城市,北京在推进环保建筑方面的努力自然丝毫并不逊于其他省市。据了解,包括华远地产、润丰地产、沿海集团等品牌房地产企业都已经投身于环保建筑的实践中。第四章 环保建筑材料行业趋势分析

环保材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据介绍,欧洲目前正在掀起一场“建筑革命”,人们期待新一代的房屋不仅能确保能源自给自足,还能将剩余的能源输入电网。可见这是人们对当今建筑行业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也是世界环保意识增强的一个表现。相应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将会为整个建筑行业注入一股新鲜血液,它不仅解决了人们异常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重复利用,使整个建筑在设计和构造上更加趋于完美化、合理化,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第五章 公司介绍 第一节 公司概况 第二节 公司股权结构 第三节 公司管理架构 第四节 公司管理团队

第五节 2009-2011年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第六节 2009-2011年公司经营情况 第七节 企业主要竞争资源 第八节 战略和未来计划 第六章 产品介绍 第一节 产品介绍 第二节 产品性能 第三节 技术特点 第四节 产品的竞争优势 第五节 典型客户 第六节 盈利能力 第七节 市场进入壁垒分析 第七章 研究与开发 第一节 产品与技术

一、专利等级

二、产品主要用途

三、本项目所采用之工艺路线图

四、本项目建设可创造的成本优势 第二节 研发分析

一、已有的技术成果及技术水平

二、公司研发能力

三、未来研发计划

第八章 产品制造(项目产品、技术及工程建设)第一节 产品制造

一、生产方式

二、生产设备

三、成本控制

第二节 项目主要产品及规模目标

一、主要产品质量指标

二、本项目主要产品特点

三、本项目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四、本项目主要产品产能规划 第九章 项目建设计划 第一节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一、建设规模与目标

二、项目建设内容

三、项目建设布局与进度安排 第二节 厂址选择

一、项目建设地点

二、区位优势分析

三、厂址选择及理由 第三节 原材料保证 第四节 建设工期计划 第五节 主要设备选型 第十章 市场营销 第一节 企业发展规划

一、企业发展目标

二、企业发展策略

三、企业发展计划

四、企业实施步骤 第二节 企业营销战略

一、整体营销战略

二、产品营销策略

三、精细化战略规划 第三节 市场推广方式 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基本财务数据假设

一、2009-2012年基本财务数据

一、2012-2016年财务数据预测

二、销售收入预测与成本费用估算 第二节 盈利能力分析预测

一、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二、现金流量表

三、相关财务指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第三节 敏感性分析 第四节 盈亏平衡分析

第十二章 资金需求 第一节 资金需求及使用规划

一、项目总投资

二、固定资产投资(土地费用、土建工程、淀粉糖装饰、设备、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期利息)

三、流动资金 第二节 资金筹集方式

一、本项目拟采用的融资方式

二、项目融资方案

三、资金其他来源 第三节 详细使用规划 第四节 投资者权利

第十三章 资金退出 第一节 融资方案

一、资金进入、退出方式

二、退出方式可行性 第二节 投资退出方案

一、股权融资退出方案

二、债权融资退出方式 第三节 投资回报率 第十四章 风险分析 第一节 风险分析 第二节 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五章 管理

一、环保建筑材料组织结构

二、管理制度及劳动合同

三、人事计划

四、薪资、福利方案

五、股权分配和认股计划 第十六章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财务附表 附录二 公司营业执照 附录三 产品样品、图片及说明 附录四 公司及产品的其它资料 附录五 专利技术信息 附录六 竞争者调查 图表目录

篇3:信息化项目生产计划书

长期以来, 生产计划编制不科学, 不能有效指导生产, 一直是项目制造型企业面对的一项难题。其根本原因是项目制造型企业的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 (几年甚至十几年) 、制造过程复杂 (边制造边采购、多次发货) 、产品结构复杂 (几万到几十万个零部件) 、关键资源稀缺 (大型落地镗铣床, 重型车床) 等特点。本文深入分析项目制造型企业生产计划的现状后, 提出了一种解决办法, 即四级生产计划模式。

1 项目制造型企业生产计划的现状

1.1 手工编制方式

由于项目制造型企业的产品具有上述特点, 生产计划编制工作就变得复杂而繁琐, 工作量很大,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在企业大力压缩成本缩短工期的策略下, 手工编制计划就变得难上加难。同时, 尽管生产计划大多都由经验丰富的计划员编制, 但是编制出来的生产计划还是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给制造过程的有效控制带来很大的风险。

1.2 多级生产计划

由于生产计划编制工作量很大, 编制过程一般由多级计划员完成。上级计划员并不十分了解产品制造过程, 编制的生产计划随意性较大, 下级计划员也并不严格按照上级计划进行编制;除此之外, 同级计划之间也很难保证整体性和资源平衡, 例如不同制造部编制生产计划时, 基本不考虑其他制造部对瓶颈资源的占用情况。各级计划之间难以动态关联, 最终导致企业总体生产计划无法控制。

1.3 人为协调生产

由于编制的各级生产计划不能有效控制和指导生产, 生产过程中往往通过频繁召开的生产会来进行人为协调, 基本上脱离了生产计划。造成生产部件不齐套停工等待、关键设备负荷不稳定等种种问题, 严重地影响了生产进度。同时, 生产进度调整不能及时反馈给生产计划员并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 最终各级生产计划丧失了其控制和指导意义。

1.4 大力引进技术

很多企业能看到生产计划存在的瓶颈, 不惜斥巨资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 但是应用效果往往不好。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引进的新技术本身“水土不服”, 很难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例如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与我国项目制造行业实际情况相差太大, 很难在我国项目制造型企业中深入应用;第二、我国项目制造型企业管理灵活度较大, 在上新系统的时候, 基础数据准备工作难度很大, 应用效果不佳。例如, 企业产品制造BOM、工时定额很难完整准备出来。

2 四级生产计划模式

为突破生产计划的现存瓶颈, 提出四级生产计划模式。其主要过程是:通过工作分解结构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简称WBS) 按照一定的细度对项目进行分解, 得到若干活动, 包括技术准备、大型材料预采购、大部件的生产。确定WBS每项活动的预估工期和前后项逻辑关系后, 编制网络计划 (采用CCPM技术, 解决资源冲突并设置合理缓冲) 。按照网络计划编制的开始时间进行技术准备, 采购大型材料。将大部件视为主生产计划 (MPS) 的编制对象, 经过MPS、物料需求计划 (MRP) 编制, 得到最终的采购、生产任务。采购任务通过采购计划编制最终生成采购订单, 生产任务则拆分为车间作业计划。

网络计划在平衡关键资源的同时缩短了工期, MPS/MRP计划考虑了采购在途、车间在制和库存资源, 编制出对物资的净需求计划, 经过能力平衡对所有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核算, 从而保证编制的车间作业计划可以有效控制生产。四级生产计划模式如图1所示。

2.1 项目网络计划

2.1.1 网络计划技术

传统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计划技术包含关键路径法 (Critical Path Method, 简称CPM) 、计划评审技术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简称PERT) 。CPM和PERT技术发展半个多世纪多以来, 被人们广泛应用, 并且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二者都以资源无限为前提、认为局部最优可以保证整体最优、同时也没有考虑人的行为因素的影响。1997年Goldratt在自己早期提出的约束理论 (Theory of Constraints, 简称TOC) 的基础上, 提出了面向项目管理的计划方法——关键链项目管理 (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 简称CCPM) 。CCPM最重要思想是引入项目缓冲 (Project Buffer, 简称PB) 、汇入缓冲 (Feeding Buffer, 简称FB) 、资源缓冲 (Resource Buffer, 简称RB) , 在考虑了人的行为因素的同时, 很好地解决了困扰项目管理的不确定性问题。

2.1.2 网络计划编制过程

网络计划编制分为两个核心:确定关键链和设置缓冲。步骤如下:

1) 工作结构分解 (WBS) ;

2) 预估活动持续时间, 为了避免人的行为因素的影响, 在预估工期时不能保守估计, 要采用乐观估法, 甚至可以直接按照50%可能完成活动的持续时间来预估, 把剩余时间集中起来作为项目整体缓冲;

3) 确定活动间逻辑关系;

4) 构建网络图, 依据WBS分解结果、预估活动工期、活动间逻辑关系构建初始网络图;

5) 解决资源冲突确定关键链, 建议采用资源相依的启发式算法从后往前遍历调整资源冲突, 选取以资源相依为基础的最长链作为关键链;

6) 设置缓冲, 缓冲分为时间缓冲和资源缓冲 (RB) , 时间缓冲又可以分为汇入缓冲 (FB) 和项目缓冲 (PB) 。汇入缓冲 (FB) 用于保护非关键链, 其插入位置为非关键链和关键链的交接处;项目缓冲 (PB) 用于保护关键链, 位于关键链的末端。对于资源缓冲 (RB) 一般情况下不进行设置, 仅在瓶颈资源使用前一段时间发出预警, 提示项目经理即可。而对于时间缓冲, 要对其量进行设置, 可以按照砍半法、剪切法、根方差法等方法设置缓冲。一个插入缓冲的关键链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2.1.3 网络计划特点及优势

1) 通过编制网络计划建立项目制造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关联关系, 调整优化各个活动的开始结束时间, 避免关键资源冲突。

2) 最大程序降低各项活动的机动时间, 将机动时间分配到项目整体和影响到关键路径的汇入活动中, 保证了网络计划的可行性。

3) 将活动中的制造任务作为主生产计划来源, 编制主生产/物料需求计划, 保证上下级计划之间整体性。

2.2 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简称MPS) 是生产管理系统的主控计划, 衔接网络计划和MRP计划。将网络计划中的制造任务作为主生产计划的编制对象, 主生产计划中的各个活动成为物料需求计划编制来源。

2.3 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M a t e r i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Planning, 简称MRP) 是对MPS项的分解。其处理逻辑是:根据物料清单 (BOM) , 将MPS中的大部件的分解成零部件、外购件、毛坯件直到原材料, 并计算出每种件的毛需求和净需求, 排出开工和完工日期。

根据每种件的属性, 是自制件生成生产任务;属于采购件的则生成采购任务。同主生产计划MPS一样, 对MRP也可以进行多次模拟, 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能力平衡。

2.4 车间作业计划

车间作业计划编制是对下达后的生产任务按照车间工艺进行排产, 是生产执行计划。如果车间工艺简单 (只有一两道工序) , 可以省去车间作业计划的编制, 只管车间任务便可, 车间作业计划编制方法如下:

1) 将MRP编制的自制需求计划进行下达生产任务, 在生产任务下达时自动生成计划领料单。

2) 根据工艺路线编制车间作业计划 (工序级计划) 。

3 结束语

四级生产计划通过对RS10系统的深入应用, 不再手工编制计划, 而是全部交给系统计算得出。同时, 在充分考虑了资源和能力后, 生产计划完全切合实际可以有效指导生产, 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证生产按时完工。由此可见, 本文所提出的四级生产计划模式可以解决项目制造型企业面临的难题, 进而提高项目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艳玲, 刘路, 陈立芳.关键链与PERT/CPM的优缺点对比[J].价值工程, 2008 (12) :108-111.

篇4:信息化项目生产计划书

【摘 要】近年来,随着天津市东丽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结合空港经济区和自贸区的高速发展,国网天津市东丽供电公司在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辖区内生产技改大修项目的实施。而工程前期管理在整个工程管理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只有在项目前期储备中严把立项关,合理估算工程投资以及工程规模,才能使项目在下达正式投资计划后按照工程节点进度顺利实施,并保证计划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严谨性、准确性等。为了进一步规范生产技改大修项目前期管理,增强管理穿透力,提升项目精益化管理水平,提出了生产技改大修专业精益化管理提升工作方案,促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确保智能电网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电能,为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生产技改大修;精益化;前期计划管理

一、生产技改大修项目前期计划管理现状和特点

工程管理一直作为公司企业管理重中之重,自2009年12月份ERP成功上线以来,项目管理作为ERP重要一部分也是工程全过程管理中出现的新内容,笔者就结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编写了《生产性专项技术改造、大修、电网技术改造工程全过程管理手册》,该手册适用于电网技术改造工程涵盖35千伏及以上电网一次系统技术改造工程(包括一、二次系统同时改造工程)、10千伏及以下电网新建和改造工程;生产性专项技术改造、大修工程涵盖输变配电一次设备、信息系统建设技改工程、大修工程以及大修备案、技改零购、生产应急等项目;该手册保证每项电网、专项技改、大修工程合规、合法性;提升工程全过程管理的水平,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确保新上任的项目经理能够尽快适应角色,投入到工作中;规范“十一五”以来的电网、专项技改、大修工程全过程管理,形成全过程管理长效机制,并一直沿用至今。

项目管理中的前期计划管理在整个工程管理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只有在项目前期储备中严把立项关,合理估算工程投资以及工程规模,才能使项目在下达正式投资计划后按照工程节点进度顺利实施,并保证计划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严谨性、准确性等。

二、生产技改大修项目前期计划管理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目前生产技改大修前期储备的流程是通过输变配、安监、通信、调度自动化、继保等专业上报项目,专业审核项目可行性通过后计划专业对项目上报的规范性进行审核,通过后录入项目储备库形成转年的储备项目。现阶段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项目前期储备可研深度广度不够。

进行可研设计的项目比较随意,没有严格要求哪些项目必须进行设计;进行设计的项目往往与施工现场差别较大,预算与施工后结算金额相差较大,造成工程项目缺乏计划严肃性。

2.项目可研审核缺乏规范性。

可研审核目前是由项目评审单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审,评审完成后出具批复报告。项目的评审往往都是本单位编制人员审核本单位储备项目,重点关注项目的可实施性、必要性等,但是对于项目的规范性审核较粗,上报国网后容易影响项目填报质量,造成项目多次退回审核。

3.项目储备时间比较随意。

项目储备时间往往一二季度储备较少,三季度突击进行项目储备,集中录入项目储备库,造成项目上报质量以及与现场设备现状差别较大,不能及时反映设备突出问题。

三、加强生产技改大修项目前期计划精益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基于上述生产技改大修前期项目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加强设备技改、检修工作整体谋划,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实现储备项目常态化审查和均衡入库,提升储备项目质量,提高技改大修规范性管理水平,笔者提出了几点提升项目精益化管理的措施建议:

1.编制项目前期计划。

对达到资金额度、需要进行可研设计的项目提前编制项目前期计划,计划资金为前期可研设计费用,由财务部门将生产技改大修项目前期费纳入年度预算,对生产技改大修前期费进行专业管理。参与技改大修储备项目可研评审,负责技改大修项目立项后前期费用科目调整工作。

2.结合三年滚动计划。

实现项目常态化储备,加快项目储备进度,年度技改大修项目储备与三年滚动计划编制同步开展,技改大修项目储备纳入设备专业的日常管理,杜绝项目突击审查和集中入库,做到项目常态储备、均衡入库。

3.加强可研设计深度,实现可研评审、项目储备入库分级管理。

技改项目可研应达到施工图设计深度,项目前期工作应取得具备可实施条件的前期工作成果,应包括:施工设计图纸及概算、物资材料清册、拆旧物资清单。其中,物资材料清册应严格按照协议库存中的标准物料名录选取;可研评审单位统一分专业、批次,提前按月安排年度评审计划,并于月底前发布评审批次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根据评审计划批次安排,提前一周将拟报审项目清单、可研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估算书、图纸等相关材料报送经研院,由评审单位按照审批权限,纳入相应评审计划批次,并组织开展评审工作。年度储备库项目编制上报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可研批复后一周内,在储备项目系统中进行项目编制上报,项目实施计划专业人员进行项目填报规范性自查,从而提高项目填报质量,提升生产技改大修精益化管理水平。

4.加强规范项目概预算编制和管理。

在可研设计保质保量并达到施工图设计深度的基础上,合理制定设计图纸,对项目可能产生的费用进行概预算的有效编制,以控制项目造价,增加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大程度减少项目设计的变更次数,特别是技术方面的变更,以免增加额外的预算费用,确保设计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制定出集功能、技术、经济于一体的设计方案,最大程度满足项目概预算概预算编制的要求,避免项目超概算现象的出现;加强预算审核力度,综合分析研究各类经济指标,减少预算的失误,提高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促进项目的经营管理。对已编制完成的项目预算内容进行完整、合理地审查、核对,以杜绝虚假的编制数据,缩小概算与实际投资的误差,保证概预算编制质量水平,有效控制项目的造价。

四、结论

篇5:信息化项目生产计划书

么写

项目名称:河南绿色建筑材料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怎么写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章 执行摘要

在过去的岁月中,传统建筑材料为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短缺等严重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要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净化环境、消除污染、开发资源、节约能源,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舒适的生存空间。为加快绿色建筑材料发展,应加强宣传信息工作,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加强行业领导和法制建设;加强研究和开发工作。发展绿色建筑材料,这是我国建筑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2l世纪我国建筑材料工业的战略目标。谁拥有绿色建筑材料,谁就拥有未来的建筑材料市场。我们要加快步伐,用健康、安全、舒适、美观的绿色建筑物,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第二章 绿色建筑材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一、绿色建筑材料在国外的发展

为了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1978年德国发布了第一个环境标志“蓝天使”,使7500 多种产品得到认证。美国环保局(EPA)和加州大学设置了室内空气研究计划,研究和制订了评价建筑材料释放VOC的理论基础,确定了测试建筑材料释放VOC的体系和方法,提出了预测建筑材料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数学模型。1988年加拿大开始环境标志计划,至今已经有14个类别的800 多种产品被授予环境标志。丹麦、挪威推出了“健康建筑材料”(HMB)标准,国家法律规定,对于所出售的涂料等建筑材料产品,在使用说明书上除了标出产品质量标准外,还必须标出健康指标。瑞典也积极推动和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并已正式实施新的建筑法规,规定用于室内的建筑材料必须实行安全标签制,并制订了有机化合物室内空气浓度指标限值。另外,芬兰、冰岛等国家于1989年实施了统一的北欧环境标志。1988年日本开展环境标志工作,至今已经有2500 多种环保产品,十分重视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

二、绿色建筑材料在国内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质量与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使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使用愈来愈深入和广泛。建筑与装饰材料的“绿色化”是人类对建筑材料这一古老的领域的新要求,也是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环境标志是于1993年10月公布的。1994年5月17日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1994年在6类18种产品中首先实行环境标志,水性涂料是建筑材料第一批实行环境标志的产品。1998年5月,国家科技部、自然基金委员会和863计划新材料专家组联合召开了“生态环境材料讨论会”,确定“生态环境材料”应是同时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并能够改善环境的材料。我国“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今后要继续朝着节约资源、节省能源、健康、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开发越来越多的、物美价廉的绿色建筑材料产品,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质量,保证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绿色建筑材料市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材料工业通过研究、开发、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绿色建筑材料发展则相对比较缓慢,可喜的是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实践。虽然我国于1993年公布了环保标志,但我国的建筑材料行业在实施绿色环保标志时仍处于一种试验性阶段。获得绿色建筑材料环保标志的产品比较少,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15.2%的中国人认为目前绿色产品的品种还不够丰富,尚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消费的需求。目前,实行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产品包括“水性涂料”、“低铅陶瓷制品”、“无石棉建筑制品”、“粘合剂”、“磷石膏建筑材料制品”、“塑料门窗”造木制板材”、“建筑用塑料管材”等。水性涂料是我国建筑材料行业第一批首先实行环境标志的产品,在中国《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中有关水性涂料的技术发点是:产品的性能指标、安全指标,应符台各自产品的要求;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类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使用铅、铬、镉及其化合物的颜料着色。由国家科委、国家建筑材料局等有关单位组织编写的“生态建筑材料研究”已经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纲要”,正在实施中。90年代初在北京和上海相继召开了第一次环保(健康)材料研讨会和“绿色建筑材料”专题研讨会。2000年10月在天津市举行了“WTO与中国建筑材料世界论坛会”和“中国绿色建筑材料产品推介会”,与会专家学者和生产企业界人士就绿色建筑材料的国外发展状况、中国绿色建筑材料发展现状和问题、中国绿色建筑材料产品状况等发表见解.对促进中国绿色建筑材料理论和实践将大裨益。第四章 绿色建筑材料前景分析

一、绿色消费成为时尚

在全球环境保护、维护生态浪潮的冲击下,21世纪绿色消费正在成为时尚。据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统计,目前,“绿色消费”总量的规模至少2 000亿美元以上,预计到2000年将增加到3 000亿元左右。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陆续实施了绿色计划,带有环保和绿色标志的产品和厂商日益博得消费者的青睐。据国外研究机构调查发展,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物品时考虑环境问题,77%的消费者表示:企业的环保形象影响他们的购买活动。在欧美国家,半数以上的消费者在购物时要考虑商品的“绿色程度”,并愿为之多支付30%~100%的费用。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专题调查表明:中国53|8%的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三成居民欢迎绿色建筑材料。许多国家已经作出明文规定:中国53.8%的消费者愿购买绿色产品,三成居民欢迎绿色建筑材料。许多国家已经作出明文规定,凡无“绿色标志”的商品,在进口时要受到数量和价格方面的跟制,这就是国际贸易中新兴的“绿色壁垒”。中国加入WTO,这无疑为中国建筑材料制品进入世界大市场创造了条件.同时,也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同在。

二、绿色建筑材料需求量巨大

世界人口飞速增长,解决众多人口的居住问题,并且要达到安全舒适有利于健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艰巨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基础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材料。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的不完全统计.全国近几年装修工程呈直线上升的趋势,1994年为600亿元,1995年为850亿元,1996年则突破了l 000亿元,预计2000年将达到2 000亿元,可见,室内装修已成为家庭和公共场所投资的热点,装修热将成为一个相当时期潜在的巨大市场,这无疑为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第五章 绿色建筑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一、环保型绿色建筑材料

传统工艺中,生产1t普通硅酸盐水泥,排放的C02约为It、S02约为0.74kg、粉尘约130kg,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影响了人体健康。开发研制环保型绿色材料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

二、资源节约型绿色建筑材料

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着资源,尤其是士地资源的严重不足。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消耗资源量大,以乍产l亿块黏土砖为例,需耗用黏土资源21.7万m3,相当于毁田约108亩(按挖土深3m计算)在我国这样一个资源短缺的人口大国,鉴于不可再生天然资源的有限性,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建筑材料显得尤为重要迫切,也具有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这类建筑材料包括:可回收使用的材料;天然、大量的可再生材料:生产过程消耗低的材料;可再循环使用的材料:耐久性高的材料等。

三、节能型绿色建筑材料 节能型绿色建筑材料制造过程能耗低,使用过程中有助于降低建筑物和设备的能耗。目前我国建筑材料生产的平均单位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2,只要在生产领域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将现有能耗水平降低50%。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2020年房屋建筑材料工业的几项发展目标,包括材料制造能耗降低40%、在使用中的能耗降低70%等。

四、功能型绿色建筑材料

纳米材料因其特有的颗粒尺寸和表面特性及其光催化、抗菌、除臭、消毒等性质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已有一些成绩。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纳米技术与工程应用的结合将为人们开辟出建筑材料向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生态建筑材料发展的广阔领域 第六章 产品介绍 第一节 产品介绍 第二节 产品性能 第三节 技术特点 第四节 产品的竞争优势 第五节 典型客户 第六节 盈利能力 第七节 市场进入壁垒分析 第七章 研究与开发 第一节 产品与技术

一、专利等级

二、产品主要用途

三、本项目所采用之工艺路线图

四、本项目建设可创造的成本优势 第二节 研发分析

一、已有的技术成果及技术水平

二、公司研发能力

三、未来研发计划

第八章 产品制造(项目产品、技术及工程建设)第一节 产品制造

一、生产方式

二、生产设备

三、成本控制

第二节 项目主要产品及规模目标

一、主要产品质量指标

二、本项目主要产品特点

三、本项目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四、本项目主要产品产能规划 第九章 项目建设计划 第一节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一、建设规模与目标

二、项目建设内容

三、项目建设布局与进度安排 第二节 厂址选择

一、项目建设地点

二、区位优势分析

三、厂址选择及理由 第三节 原材料保证 第四节 建设工期计划 第五节 主要设备选型 第十章 市场营销 第一节 企业发展规划

一、企业发展目标

二、企业发展策略

三、企业发展计划

四、企业实施步骤 第二节 企业营销战略

一、整体营销战略

二、产品营销策略

三、精细化战略规划 第三节 市场推广方式 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基本财务数据假设

一、2009-2012年基本财务数据

一、2012-2016年财务数据预测

二、销售收入预测与成本费用估算 第二节 盈利能力分析预测

一、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二、现金流量表

三、相关财务指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第三节 敏感性分析 第四节 盈亏平衡分析

第十二章 资金需求 第一节 资金需求及使用规划

一、项目总投资

二、固定资产投资(土地费用、土建工程、淀粉糖装饰、设备、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期利息)

三、流动资金 第二节 资金筹集方式

一、本项目拟采用的融资方式

二、项目融资方案

三、资金其他来源 第三节 详细使用规划 第四节 投资者权利

第十三章 资金退出 第一节 融资方案

一、资金进入、退出方式

二、退出方式可行性 第二节 投资退出方案

一、股权融资退出方案

二、债权融资退出方式 第三节 投资回报率 第十四章 风险分析 第一节 风险分析 第二节 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五章 管理

一、绿色建筑材料组织结构

二、管理制度及劳动合同

三、人事计划

四、薪资、福利方案

五、股权分配和认股计划 第十六章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财务附表 附录二 公司营业执照 附录三 产品样品、图片及说明 附录四 公司及产品的其它资料 附录五 专利技术信息 附录六 竞争者调查 图表目录

篇6:信息化项目生产计划书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为重点,大力加强安全生产机制建设,强化员工的技术培训与安全教育培训。

二、工作目标

一、人员伤亡控制目标:

1、因工死亡率、重伤率为0;

2、因工轻伤人数小于3%。

二、机械设备安全控制目标

1、设备设施完好率大于98%;

2、劳动防护设施、器具配备率100%;

3、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100%

4、岗位操作人员的持证率100%。

三、交通安全控制目标

1、道路交通警示牌建设:道路交通警示牌覆盖率达50%;

2、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村民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明显提高;

3、道路交通隐患整治:对易发事故点的巡逻监视率达到80%;

4、道路交通事故控制指标:本辖区内道路交通直接财产损失控制在

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万分之五以内。各村的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0人。不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四、火灾事故控制目标

1、施工现场做到无火灾;

五、职业病控制目标

1、职业病发病率小于1%;

2、职业安全培训覆盖率100%。

六、其他控制目标

1、各项安全资金到位率100%;

2、全员安全培训合格率100%;

3、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合格率100%以上;

4、一般事故隐患整改合格率100%;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达到四个目标: 第一,全面排查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以及思想认识、工作作风、规章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真正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第二,狠抓隐患整改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逐一落实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制定措施,限期整改;第三,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建立健全事故隐患分级治理的良性长效机制,夯实安全生产监 管工作的基础。

三、工作方针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领导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意见,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现场管理,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确保安全生产投入,查找并整改事故隐患,确保分部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

四、工作重点及措施

1、加强对安全工作认识、落实责任,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心头,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坚决贯彻落实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违章,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层层落实,加强监督,严格考核。加强安全目标责任制,落实部门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

(3继续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把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始终贯穿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安全的全过程控制。

2、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教育在安全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分部整体安全素质,大力

培养具有较强安全意识、严谨工作作风、熟练生产技能的员工队伍。

(1坚持对新入场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人员保证100%有效持证上岗,认真做好特殊工种的复审办证工作(详见201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2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使其具有一定的安全技能和事故急救知识。坚持班前、班后会,及时掌握员工心理波动对安全工作造成的影响,做好预防。

(3认真组织好“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等活动,并以此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分部安全文化理念。

(4各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员每月必须主动参加安全会议或活动。会议或活动要以学习领会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精神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重点,结合分部的相关安全规定,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5各部门每年至少要组织开展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及考试一次(新入职的员工坚持二次考核上岗制度,即每季度组织三个月内新入职员工安全测评,不合格人员重新进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6紧密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职工职业健康查体、岗位职业检测、防雷等检测活动,提高预防水平,杜绝或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7抓好环保等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工作,探索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确保项目建设、运行安全。

(8对分部内特种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验,并做资料保存和做好台帐,对检验时有问题的特种设备要及时停用或检修,并有计划地更换相应的设备或管线。

(9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要求全员参与公司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各部门开展部门级的分项演练,真正做到人人熟知应急知识。

3、管理创新以人为本。

(1通过发动职亲自对本岗位和周围岗位辨识危险因素,提出控制措施活动,会使员工知道本岗位和周围岗位有哪些危险因素,采用什么样的控制措施,达到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为预防减少事故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2营造有序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本质化水平,塑造分部安全文化,进一步通过相关机制的运行,使安全制度法规形成谁牵头、谁负责、谁考核、谁落实的封闭运转、环环紧扣的法规体系。

4、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加强隐患治理整改。

(1认真做好每月的常规安全检查(每月一次安全综合检查,有分部主管安全副经理牵头,质安部门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参见及各种专项安全检查(每月两次安全专项检查,有安质部组织实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并每月按期将公司安全隐患自查表上报项目经理部。现场安全检查的重点是制止“三违”、查找隐患、继续开展好“三查三反一抓”活动(三反:反松懈、反麻痹、反违章;三查:查思想、查落实、查隐患;一抓好:抓好隐患治理整改,尽可能地

控制违规操作、违章操作事件的发生。(2)安全管理人员要注重人性化、亲情化管理,不断增强安全 管理的亲和力和感染力。(3)各部门的安全隐患,严格按时保质保量按照整改措施进行 隐患整改,不以任何借口拖延或拒绝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完成。对较 难处理隐患,定时、定人、定措施进行全面监护,统一协调整改。(4)突出专业安全检查作用,重点对分部各工点的文明施工、消防安全、起重设备、施工用电及特种作业等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各责任部门对所查隐患、要及时整改,不能整改的要制订可靠的安 全运行措施,直至隐患消除。(5)加强对现场应急救援设备等应急设备的配备及维护保养,各工点要落实专人负责,确保随时有效。(6)加强消防“四个能力”(检查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 灾能力、组织逃生疏散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建设;成立专门工作 小组,逐步完善制度、检查等各项工作,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5、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劳保 用品的管理,对劳保用品的计划、审批、订购质量、发放把关,并指 导、督促作业人员按要求穿戴、使用。

2017 年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大。对当前在安全 生产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居安思危找差距,警钟常鸣从零始。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立足于保护员工的 生命、保障企业的发展,增强人的安全素质,减少人为事故,提高安

上一篇:合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下一篇: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