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游和小狗的小学作文

2024-04-09

于秋游和小狗的小学作文(精选5篇)

篇1:于秋游和小狗的小学作文

有关于秋游和小狗的小学作文

10月30日上午,我们六年级学生来到婺州公园秋游。

自己各自摆好桌布吃过零食后,就开始四处游玩。不远处,一个叔叔带着一只小狗从江边走过,同学们不由分说便朝小狗跑去。每一棵树和每一块石头都被我们甩在后头。

小狗可爱极了,一双灰溜溜的的大眼睛,身上的蓬松的毛摸去是油一般的.滑。但是它自己可不同意我们摸,如果一摸,它就会发怒。我心想:一只多么可爱又高傲的小狗啊!

叔叔说它吃的是狗粮。他拿出一袋花生米似的东西,我凑上去闻了闻,哈!蛮香的嘛!还是牛肉做的,吃的可真高级。正等它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争取机会摸了它几下。同班同学喂了它一根香肠。嘿!这小家伙要了香肠丢了狗粮。嘻嘻嘻!还真有趣。

江上正有一位叔叔正在钓鱼呢!我走过去,突然感觉一阵眩晕。睁开眼一看,来到了姜太公身边。他正在钓鱼呢!怎么鱼竿儿上没有鱼钩啊!一句歇后语浮现在我脑子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正当我反映过来时,才发现我还站在江边,站在这位叔叔的身旁。

两位无事可做的同学,正躺在大石头上睡觉呢!可是她们又没睡。她们大睁着眼睛,睡姿可真够滑稽的:头顺着石头往下降,身体跟着往下滑。顿时,两位睡不去了,站起来。我走过去,跟她们说说笑笑,别提多开心了。

顺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来到沈约雕像前,大家都恋恋不舍地告别回家了。我的心里愉快地想:希望下次大家还能体验一次有趣而快乐的秋游。

篇2:于秋游和小狗的小学作文

今天,我们全校组织到植物园去秋游。

植物园真大呀!就象一片默静的森林。我们跟着队伍走呀走,走到池塘边,老师让我们休息一下,忽然,我们看见了一只小狗,姚淑贞向小狗勾勾手指头,小狗过来了,向姚淑贞叫了几声,那声音有多响就有多响,吓得同学都捂住了耳朵。姚淑贞问:“它在说什么?”邓永琪说:“它在说,那边有口井,你们要小心!”魏峰说:“真笨呀,怎么这么不小心?”大家一听,笑了,他们也发现姚淑贞坐到泥地里去了。姚淑贞拍拍泥裤子,难为情地说:“没关系,回家洗洗就好了。”老师也笑了。

到了吃中饭的时候,老师对同学们说:“走吧,我们去吃午餐了。”我们又跟着队伍走呀走,走到了吃午餐的地方。我们吃完午餐以后,就开始玩游戏了。我们玩游戏的`时候,看到了一只癞蛤蟆,大家吓得直往后退,可刘亮和林中虎还在原地一动不动。我们看看刘亮,原来他完全被吓傻了,林中虎的小腿也开始打哆嗦,说话也结结巴巴的:“不……不就是一只癞……癞蛤蟆吗?”说完,他趁癞蛤蟆不注意,一脚把它踩个稀巴烂。

篇3:于秋游和小狗的小学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体验式作文

语文者,语言、文学也。作文一角在整个现代汉语语文教学中占据至少三分之一的比重。因此可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一、传统作文特点

传统作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范文模板套用”。教育者把应试作文固定成几个层次分明的骨架,再教会学生掌握各种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填充,空洞洞地生搬硬套得出所谓的高分作文,再竞相传阅、套用、模仿。这一整套流水线作业,学生所作的文章是生硬地制造出来的没有思想的怪物,华丽的辞藻和整齐的格式背后多数缺少中心思想和现实支撑。他们一直在模仿套用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手法、别人的套路,往往表达不出自己的思维。

传统的作文训练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注重得高分的方法而忽视情感的体悟与表达,只注重个别优秀学生而忽视整体。小学生初步掌握语言表达的技能,进行文章系统创作,此时正是懵懂无知,善于模仿的时候,但是模仿是基于理解和掌握,而目前的传统作文中大部分是空话、套话,这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无病呻吟之词显然并不是他们所能理解的。所以,现在的小学生一提到作文就犯难,根本找不到下笔的角度。

二、体验式作文的优势

我们认为,作文并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机械积累和生搬硬套,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体悟和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体验式作文概念的提出,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观念。

体验式作文就是“人本位”思想在新课改下的一个实践,从以教师为权威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以自身生活体验为基础,把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各方面与自身感情相结合,通过基本的文字表达出来,再加以文辞修饰形成新的作文篇章。这是一种全面、自由、开放的写作训练方式,着重培养的是学生发现美和审美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能力。体验式作文分为以下几种:

1. 是身动体验

让学生亲身行动,做一件事然后写下感悟或理解;或者让学生主动模仿一些范文里的行为动作,真正体会到别人文章里的那种生活体验。这比起传统作文的训练方法而言显然更加真实而灵动。学生在亲身参与、观察、体悟中得到的丰富体验比传统作文训练中死记硬背明显要真实可靠得多,也更能让学生记住从而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2. 是心动体验

教师设置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在感情和感性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让作文“活”起来。在小学作文的训练中,区别于传统作文训练的空话连篇、死记硬背,体验式作文重视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如,在亲情话题的作文训练时,学生往往并不能真正把握和领会亲情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采取逆向思维,想想“没有亲情”或“失去亲情”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真切感受到亲情的可贵。这样的训练既能使作文真情流露、动人心弦,更能引导学生珍惜亲情,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方式。

3. 是思动体验

前面两种方法使学生体验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和感情。而动思体验可以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及展望,也可以是对童话和未知的美好想象。总而言之,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畅想这种“不存在”的美好,让学生根据现实场景和情感拓展、联想、创造,形成新的体验和文章,就是体验式作文与传统作文之间的区别。

三、小学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方法

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教师首先要改变作文评价的标准,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布置多样化的作文题目,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体验式作文”的教学环境,呼吁学生家长和各种社会人士关注并参与进来,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和体验制造便利条件。

儿童的创造力不小于他们的模仿力。所以,小学作文的教学必将摆脱传统作文训练的机械作业,教师要充分引导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向往美的思想和能力。

体验式作文主张放飞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自觉性。比起传统的作文教学和训练,它具备先天的优势,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教育者需要重视和掌握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新村.创设作文情境培养创新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01(3).

篇4:于秋游的作文

到了学校,我兴奋不已,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听同学说,好像要去黄马的凤凰沟。不一会儿,我看见车来了,我们按学校的安排有序上车。在车上,我真希望一秒钟就能到黄马的凤凰沟。正想着,想着,突然车子急刹车。哎呀,不得了,堵车了。差不多堵了半个小时,道路才恢复通畅。

到了那里,我们全班人在一块美丽的绿草地上野餐。吃完后,我们就自由活动着。

我们在玩松果大战,你扔一个,我扔一个,别提有多好玩。当我拾起松果的时候,看见一只蚂蚱从我眼前跳过,我急忙叫住同学:“看,那里有蚂蚱!”同学们就丢开手上的松果,开始抓蚂蚱。几个同学围成一圈,看见蚂蚱一动不动地停在那里,一个同学当即扑上去,两手握拳,像是抓上了。可是,张开手一看,原来是一把草。我不敢抓,就坐在一旁看着他们抓着。同学们不气馁,继续抓,不抓到不罢休。

蚂蚱们跳来跳去,他们就追着蚂蚱跑,一只蚂蚱跳到我脚边,同学围了上来,小声鼓励我让我抓,在同学的鼓励下,我抓住了蚂蚱。有了抓第一只得经验,后面抓就方便很多。我们把抓来的蚂蚱放在一个小罐子里。就在这时,听见老师在叫住了我们集合上车。

在车上,我感觉很无聊,同学提议我们就唱歌吧,随即掌声响起,我们就唱起了老师教的歌,我们欢快地唱着歌,不一会儿车子就到了站。

篇5:于秋游的作文

神奇而美丽的秋天踏着轻盈地脚步来到了我们身边。

秋天,不像百花盛开的春天那样生气勃勃,也不像绿树成荫的夏天那样处处生机。在城里人看来,秋天预示着冷清和寒冬。但野外可不一样。

我们可以在周末坐车从学校出发,驶过古老的钟楼、繁华的街道,顺着环城路,穿村庄过小镇,来到我们的目的地——野外。

田野上,鼓胀的豆角懒散地躺在地里,一片片金黄色的稻谷随风起舞,绿油油小白菜在摆手撒娇,落叶在秋风中飘舞,色彩斑斓的野花在秋日照射下更显得绚丽多姿,起起落落雀跃的小鸟,收获的大人们,嬉戏的小孩,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热闹的`画面。

田野边,有一条小溪。远看是那样绿,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缎。近看是那样清澈,清澈得能看见溪底的鹅卵石和小小鱼。同学们将折好的纸船放入水中,纸船在秋风的吹动下随着溪水渐渐远去。

田野的尽头,一座座山峰形态各异、连绵起伏。满山树木,野花飘香,让人感到仿佛走进画卷中,神清气爽!此时此刻,你绝不会把“常恐秋节至,焜黄华中衰”联系起来!

野外,没有学习工作的压力,没有城市令人心烦的燥音和拥挤,没有城市的汽车尾烟,没有公园的刻意造作,没有……

上一篇:关于QQ爱情悲伤的句子下一篇:梅花魂名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