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规范

2024-05-07

安全管理规范(精选8篇)

篇1:安全管理规范

公司规范化档案管理制度标准

一、目的

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是公司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企业拥有健全的档案资源,对维护企业权益、开发新产品、开发人力资源、研究潜在客户、减少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都有重要意义。公司档案工作必须坚持统一集中管理的原则,档案管理也必须逐步向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建议适合公司各个部门及新开工项目工程及新开发店面所有需存档的各类材料。

三、档案要求

档案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因其作用主要给在于存史、研究、借鉴、教育功能,所以档案在行文过程中力戒文章冗长 力求语言精练,以求达到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练、实用”的要求.而对于公司档案管理而言应重点做到八个统一,即鉴别标准统一、归档分类统一、取舍要求统一、目录填制统一、技术加工统一、索引编号统一、书写格式统一、卷面外观统一。

四、编号规则

1、档号

建议有档案部(室)或行政在整理和管理档案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档号是存取档案的标记,并且有统计监督作用。

2、全宗号

档案部给定每个全宗的代码。

3、类别号

类别号是按档案不同类型划出的类别。建议运用以下编号规则进行编号

①本公司一级类别号分为:A行政管理(所有关于公司行政工作的文件资料);B人力资料(所有公司人员及人才备用库的相关文件资料);C工程项目(公司各类运营项目的相关文件资料)。

②本公司二级类别号按所属类别分类,其编制代码规则为:取类别拼音首字,如: 产品—CP 工程—GC、工具-GJ。

4、时间

精确到日期例如2013.12.2 5档案序号

该档案在该类档案的序号,例如宣传类的第三个档案为X0003

6、项目号

工程、项目等档案的代字或代号。本公司项目号取相关档案名称拼音首字,如:兽面纹鼎——SMWD。要求档案项目号于该项目开始前确定档案名称,并确定产品名称。注意:产品名称为该档案唯一名称,确定名称后交给负责人存档。此后所有涉及该件产品的表述必须使用此名称不得随意更改简化书写,以保证档案的统一性和唯一性。总顺序为: 一级类别号-二级类别号-时间-档案序号-项目号 范例:

2013年xxxxxxx宣传记事本档案 C-GC-2013.12.2-X03-XXXXXXXXXX

四、规制要求

封面不管规制如何以包含一下案卷封面项目封面项目包括:全宗名称、类目名称、案卷题名、时间、保管期限、件、页数、归档号、各项目具体位置、尺寸。建议档案统一采用统一的排版打印。细分而言应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和附录(以先后顺序排列)

五、正文内容

按公司档案分类分为行政管理类、人力资料类以及工程项目类,就工程项目类档案而言内容应包含设计思路及背景、设计草稿、图纸、尺寸(精确)、工艺流程、工艺难点、成品个角度高清照片以及最后的解决方案。

1、设计思路及背景

简要描述该产品的设计思路背景,如果能力允许可以适当加入该产品在推广过程中会用到的介绍词。对于背景及查阅资料,尽量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注意逻辑关系。如非必要,建议尽量不要使用资料原文字。

2、设计草稿及图纸

设计图纸除包含必要的三视图立体图之外还应有产品表面的机理纹样图录,应对图纸进行规范化处理

3、尺寸

可将尺寸包含于产品三视图中但应在专门的表格内填入产品的长、宽、高、所用金属重量厚度等各种尺寸。

4、工艺流程

该部分是整个档案的重点工艺流程应包括所使用的工具、型号、所用工艺、重要步骤(建议一步尽可能附一个清晰产品阶段图)并在最后附上成品个角度清晰照片(照片除在文字档案中出现以外,还应将档案电子搞和照片原图放于一个文件夹中存档)。

5制作难点及解决办法

该部分是对此次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的一个总结,其内容应包括在制作中说所错误,有无返工情况原因及解决方法,制作难点及工艺师说提出的注意事项。

6、总结

总结此次工作的重点问题以及改进方案展望下次类似工作重点注意问题,旨在以后在有类似工作中重点应避免的问题,要求简练精确,六、正文格式规范建议

1、标题用“标题一”,用二号字写。如有小标题则用“标题三”。

2、正文无特殊要求采用宋体四号写,注意标点符号,不要将标点用成英文标点。最后页正文篇幅尽量超过页面的三分之二。

3、正文为1.5倍行距,正文左边距为3.5cm上、右、下均为2.5cm。正文尽量不要出现错别字。

4、注意页眉页脚,尤其是套用模板时注意修改页脚的序号。

七、档案封装

1、案卷卷皮格式

文书档案案卷卷皮分两种,一种是硬卷皮,一种是软卷皮。2.1 硬卷皮格式

2、硬卷皮外形尺寸

封面尺寸规格采用300mm × 220mm或280mm × 210mm(长×宽)。封底尺寸同封面尺寸。

封底三边(上、下、翻口处)要另有70mm宽的折叠纸舌。卷脊可根据需要分别设 10、15、20mm三种厚度。

用于成卷装订的卷皮,上、下侧装订处要各有20mm宽的装订纸舌。本标准推荐使用250 克牛皮纸制作案卷硬卷皮。

篇2:安全管理规范

本标准规范了景区安全竹理的目的、安全管理机构和职能、安全教育培训、游览场所安全、景区交通安全、景区消防安全、大型活动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营理规范。2 目的

2.1 为加强旅游景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旅游安全事敌,保障游客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顶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2 企业是安全管理的责任土体。旅游景区(点)法人代表、企业“一把几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旅游景区(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3 安全管理机构和职能

3.1旅游景区(点)应建立以法人代表为组长,齐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管理部门,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应与景区(点)规模性质相适应。

3.2 安全管理理职能:

(一)制定、完善并监督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游览、游玩安全规则的执行;实施游客安全保护措施,设置景区(点)安全警示标识和游客须知。

(二)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检查景区(点)生产、作业安全条件,生产安全事故除患的排查及整改效果;制止和查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

(三)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景区(点)安全管理部门应与安全生产、公安、消防、卫生、交通、质量技术监督、旅游等政府有关部门签署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状(承诺书)。

(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收集整理旅游安全信息,建立井保管旅游安全档案。

(五)制定和落实景区(点)各种应急防范预案,定期组织模拟演练;组织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保障景区(点)良好的游览秋序和治安伙序。

(五)受理游客有关安全问题的投诉;及时准确报告景区(点)发生的安全下故,突发性安全事发生后,迅速组织救援,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参与涉及游客安全的事故处理。4 安全教育培训

4.1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强化旅游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

4.2建立全员安个培训制度.制定各类安全培训计划,落实培训机构、人员和经费,培训计划实施记录完整。

4.3对新员工及换岗员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事故防范技能;定期对全员进行职业道德和安全法规教育,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健全员工培训档案。

4.4景区(点)法人代表、部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和从事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特殊工种作业的员工,应经专业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5 游览场所安全

5.1观光车、索道等特殊旅游项目、特种游乐设施设备应经专业主管部门验收确认安全后投入运营。

5.2观光车、索道等设施应设置安全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设置规范醒目的安全警告标志、标识,安全说明或须知,配置完备的救护人员和救生设备。5.3景区(点)安全保护人员应在游客集中和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分布;流动安全保护人员数量应与景区(点)规模及性质相适应,定时巡查,能有效维护安全秩序。5.4防火区_,禁烟区应设置明显的禁止标志;重点景区(点)应设置瞭望台、闭路监控系统、全覆盖的有线广播,并设流动巡查人员,一旦游客出现意外,能及时得到救助。6 景区交通安全

6.1游览车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按游览路线安全行驶,严禁超员、超速、带病行驶和酒后、疲劳驾车。

6.2游览车营运证件齐全有效,严格执行机动车检测、维护、保养制度,保持车辆技术状况完好。

6.3驶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载。

6.4游览车、驾驶员应经专业主管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7 景区消防安全

7.1定期组织防火检查,落实隐患整改,完善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建立义务消防队伍,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演练。

7.2文博场馆等室内旅游景点的消防设备齐全、完好,保持消防安全出门畅通,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7.3严禁在室内景点堆存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动用明火,电气焊须向主管部门申办动火证,动火证限一次有效。8 大型活动安全

8.1大型活动坚持“谁主(承)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活动举办应严格履行申报审批手续,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8.2大型活动应配备应急广播、照明设备,安全防范设施应与大型活动的规模及性质相适应。

8.3景区(点)出入口和安全通道应保证畅通,必要时在入口处设立安全疏导缓冲区:一旦发生安全突发事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疏散游客。8.4举办夜间游览活动,应加强危险地段的巡视检查,封闭式夜游活动结束时应做好清园工作。

8.5景区(点)接待游客不得超过核定容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高峰时段游客总量,加强客流硫导。9 食品卫生安全

9.1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旅游景区(点)应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签订承租协议,明确食品卫生安全责任。

9.2食品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证件齐全有效,从业人员应持有健康合格证明,并经专业主管部门培训后上岗。

9.3设置专兼职的卫生管理员,定期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状况,检查记录完整,健全食品卫生管理档案。

9.4建立并落实食品加工操作规程,原料采购验收管理,个人卫生与健康管理,餐、饮、酒具清洗和消毒卫生,环境卫生,场所及设施卫生,设备及工具卫生,有害昆虫与鼠类的消杀与控制等管理制度。

9.5大型接待活动的食品成品应按规定留样,对游客投诉、处理结果、发现问题后采取的措施等应做好记录。

9.6空调通风系统应定期清洗,空调的卫生及排风口应清洁、完好、有效。在传染疾病流行期间,应采取有效预防、警示等措施,以保障游客的健康和安全。9.7餐饮场所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餐具。10 特种设备安全

10.1特种设备,应取得专业主管部门签发的使用证后投入运行,操作人员须经主管部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10.2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定期检验和定期自检、日常使用状况、运行故障和事故,均须记录在案。

10.3各类特种设备、设施在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各类特种设备、设施,每日须进行运行检查和定期维护检查,保持完好、安全有效,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运行。

10.4景区(点)制高点、建筑物、高大游乐设施等应安装避雷设施,每年雷雨季节前应进行检测维修,保证完好有效。

10.5变电室、空调机房、电话总机房、消防中拧室等要害部位应24h有人值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11 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

11.1景区(点)高峰期游客安全应急救援预案职责明确,程序清晰;发生突发事件工作人员应迅速到岗到位,做到分流得力,处置措施安全有效。

11.2建立景区(点)应对恶劣气候、突发灾情、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缆车停电等特殊情况安全预案;景区(点)应为游客设置医务室,配备医护人员及日常药品、急救箱、急救担架等救护设备;建立景区(点)紧急救援体系,向游客公布内部救援电话,与医疗单位签订安全运送协议;应急处置做到反应迅速,组织得力,替代设施到位。

篇3:安全管理规范

1 从基层安全行为规范做起

如何夯实安全基础, 该公司将着力点放在提升基层人员安全技能方面。以基层班组为单位, 强化安全规章制度执行力建设, 狠抓行为规范。

一支录音笔, 规范操作有依据。为使班组安全活动、班前班后会、危险点分析及任务分工不走过场, 该公司为每个施工班组配置录音笔, 制定了录音笔管理办法, 规范了录音笔使用程序。同时要求每个施工单位及时把录音记录下载并保存, 保存时间不少于1年。安全监察部不定期对照工作票查听录音记录, 从而确保了各项工作不走过场。

培训带考核, 规章执行有落实。建设实训基地, 开展全员实训。该公司建设完善了3个基层站所实训基地。安全监察部负责制定培训项目, 编制下发安全培训中长期规划、年度培训和考试计划;对培训项目进行督促、指导、检查和考核。在SG 186安全监督与管理系统上在线学习与调考, 在基层和现场授课。季度、月度安全培训注重考试、考核, 不及格者转入下一轮培训。通过“以考促学”, 实现了作业人员从“学安全、懂安全”到“要安全、会安全”的转变。

激励有机制, 刚性执行有保障。注重执行力建设和考核。安全执行力考核主要针对工作计划上报、“两票”执行、隐患排查与治理、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布置、反违章、员工培训等内容。对完成情况好、执行情况优的单位或人员予以通报表扬和经济奖励;对完成工作不到位、执行情况差的单位或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对工作执行力差的员工, 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并返送至员工培训环节, 促使员工端正工作态度, 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 推进安全管控规范化建设

让安全管理深入再深入。为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控目标, 该公司按照“两抓一建”要求, 强化反违章, 严格大修、技改、农网工程现场安全风险管控。

立体监督, 强化安全过程管控。实行“五制”管理 (施工计划定时制、安全生产早会制、作业全程录音制、施工现场安全巡视制、领导现场督察制) , 并以农电标准化作业支持平台系统 (SPMIS) 推广使用为重点, 深入推进“两抓一建”安全风险管控活动, 积极为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奠定相应技术和管理保障, 实现了计划施工项目流程化。

群策群治, 加强线路通道管理。与地方政府签订线路通道管理协议, 规定线路通道范围内的树林、竹子等可以随时砍伐, 严禁建房, 若要建房必须遵循“先改线、再建房”的原则。加强与林业管理部门、村组、农户的联系和沟通, 取得其对清障工作的支持。线路维护责任划分到各供电所, 通道维护每年2次 (5月和10月) , 杜绝线路通道维护走过场现象, 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配套更新, 改进安全管理手段。该公司在基层站所建立了安全警示室, 全面配备了温控除湿智能安全工具柜, 通过电脑随时在内网调看安全工器具领用人、时间等情况, 从而对施工班组的安全工器具实时监控。为公用台区安装语音报警器, 提醒越过警戒线的行人注意“有电危险”。

3 安全规范管理延伸需求侧

安全是一种关爱, 安全是一种责任。该公司35 kV及以上输电线路336.59 km, 10 kV配电线路103条, 针对供电区域内山区、丘陵、平原、城镇多种地理状况并存的用电格局, 该公司重抓需求侧安全管理, 消除用电安全隐患, 把牢农网安全关。

深化三级 (台区—表箱—客户)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常态化管理, “锁定”安全。该公司统一规定, 所有客户 (包括专用变压器客户、临时基建、抽水等用电) 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并纳入管理。安装后建立完善保护器资料档案, 定期组织进行测试、检查, 及时更换不合格的保护器, 做到一级保护器责任到所, 逐步完善安装二级保护器, 三级保护器责任到人。

争取政府支持, 全面排查整治农排线路隐患。对排灌线路整改所需资金, 采取“地方政府解决一点, 农民自己集资一点”的方式, 供电所无偿出工、出技术进行整改施工, 使抗旱排灌线路规范化, 确保线路安全供电。改造中严格把握勘测设计、材料质量和施工关, 杜绝伪劣产品影响线路供电安全, 做到无保护器不供电, 达不到送电条件不供电。

篇4:安全管理规范

关键词:规范;农村财务票据;管理;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1 农村财务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财务票据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属性和收入管理的特殊性,其收入和票据管理政策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明确的规定,除“云南省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外,基本不能适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且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管理制度缺位,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农村财务票据印制、购领、使用、核销、年检等缺乏统一管理准则,不利于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1.2 农村财务票据管理主体、责任主体缺位 在农村财务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部分县市区、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印制发放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农村财务票据。其次,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发挥会计应有的审核、监督、管理、参谋的作用。再次,管理措施落实不力。据调查,绝大部分乡镇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核销票据时均不审核资金是否入账,导致票据管理与资金管理相互脱节,造成农村基层组织财务收入管理的混乱,使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

1.3 现行农村财务票据远不能使用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的需要 目前可用的合法票据仅有云南省财政厅印制的“云南省农村集体经济专用收款收据”,使用范围仅限于财政补助资金、“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国家征用土地补偿费、扶贫救灾款、上级部门专项拨款以及财政部门批准的收款项目;集体资源、资产发包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投资收益等经营性收入使用税务发票;其它财务会计收支凭证使用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造成“专用收款收据”、“税务票据”、“其他票据”等多套票据在农村社会流通。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社会认知度较低。

1.4 农村财务支出票据、结算票据规范化管理的道路仍任重道远 尽管《云南省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村财务票据的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村级财务票据包括收入凭证、支出凭证、资金申请单、支出报销单、费用审批单、付款证明单。但只对收入票据作出明确的规范。农村结算票据、支出票据尚未纳入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轨道,因此农村结算票据、支出票据管理的任务仍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广大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群策群力,共同完成。

2 规范农村财务票据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 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票据管理制度 一是由财政部、农业部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情况,及时修订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完善农村财务票据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二是适时研究制定专项的《农村财务票据管理办法》;三是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财务票据管理办法或制度,积极探索农村财务票据管理使用监督的新办法和新途径,确实加强农村财务票据管理,积极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2.2 明确农村财务票据管理主体、责任主体 一是进一步明确各级财政部门为农村财务票据管理的主管部门,农村财务票据的样式、规格、内容由国家财政部统一制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农村财务票据的印制、发放、核销和年检工作;二是进一步明确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为农村财务票据的管理部门,确实加强农村财务票据管理。三是进一步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村财务票据使用的责任主体,村级会计委托代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覆分工合作的原则,确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农村财务票据,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2.3 开展农村财务票据使用情况清理,杜绝不合法、不合规票据在农村社会流通 一是严禁不符合规定的农村财务收款票据在农村社会流通。二是对各县市区、乡镇、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自2009年7月1日以来“云南省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进行清理、核销和年检,及时掌握“云南省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使用、管理情况,及与其相关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三是对各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的银行账户进行彻底清理销户,由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及时开设新的农村集體资金管理专户,确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以资金管理促进票据管理,票据管理强化农村集体资金,共同推进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

2.4 严格农村财务票据使用范围,规范农村财务票据使用行为 一是进一步明确“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使用范围.二是税务票据主要用于归集集体资源、资产发包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投资收益等经营性收入资金;三是农村财务结算票据,主要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外部单位和个人,内部组织及个人之间的结算资金的管理与核算,包括代收的水费、电费、新农合、新农保等代收代付资金的管理及结算。四是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支出票据使用范围。

篇5:建筑安全管理规范范本

为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设备检维修和施工过程中避免发生意外设备事故和其他伤害,保证检维修过程的安全和高效率高质量,制订本制度。

1 施工、检修前准备

1.1编制施工、检修计划应做到内容详细责任明确,措施具体,应包括对安全装置设施的检修。凡是具有二人以上参与的施工、检修项目,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

1.2施工、检修部门负责人要对施工、检修中的安全负责,在对参加施工、检修人员交待好任务的同时,书面交待好安全措施。

1.3施工、检修负责人在施工、检修前,要组织人员对施工、检修过程进行风险评价,做好施工、检修机具准备和周密检查,做到机具齐备,确保安全可靠。

1.4施工、检修存在危险物质的设备时,必须进行清洗置换和有效隔离,方可作业;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1.5设备检维修负责人要对移交施工、检修的设备置换处理负责,移交前要查电气查物料处理,确认合格方可办理移交。

1.6施工、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并经两次启动复查证明无误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牌或专人监控,方能施工、检修。

2 施工、检修安全规定

2.1 施工、检修人员要对施工、检修项目进行检查,符合危险作业的项目办理审批手续;施工、检修前准备工作符合施工、检修要求方可进行施工、检修。

2.2 一切施工、检修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程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2.3 凡施工、检修时,要在施工、检修场所悬挂警告牌。特殊作业,要办理《安全作业许可证》。

2.4 在受限空间容器内及不通风处作业,应采取临时通风措施,或使用空气呼吸器等,并设专人监护确保作业安全。

2.5 凡施工、检修用的临时照明,应使用36V或者12V电压的安全行灯,绝缘要良好,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并有可靠的接地零线。

2.6 拆卸有危险物质设施,应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防止中毒和灼伤等伤害。

2.7 遇有易燃易爆的设备,要使用防爆器械,或采取其它防爆措施,严防产生火花。

2.8 设备内检修必须有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由有经验的人担任,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并与检修人员保持有效联络。

2.9 在施工、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可能危害施工、检修人员时,必须立即撤出设备。再次施工、检修时必须重新办理《安全作业许可证》。

2.10 较大型设备内检修应根据设备具体情况搭设安全梯及架台,并配备救护绳索,确保应急撤离需要。

3 竣工验收

3.1 施工、检修竣工后,施工、检修部门要细致检查,切勿将工具器材等忘掉在机械设备内,并将搭设的工作架台拉设的临时电源全部拆除,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2 施工、检修移交验收前,不得拆除悬挂的警示牌。

3.3 竣工验收时,使用和施工、检修双方负责人当场检查质量是否全部符合施工、检修标准,安全装置是否恢复齐全。

篇6:矿山爆破安全管理规范

矿山爆破安全管理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年 月 日

目录

一、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安全操作规程.........................2

二、爆破员安全操作规程.................................2-8

三、爆破器材保管安全操作规程..........................8-10

四、HSE及质量保证技术措施安全防护...................10-14

矿山爆破安全管理规范

一、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1.1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在熟悉的工程地质、爆破对象性质和爆破环境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爆破设计。1.2 制定爆破安全的技术措施,参与制定爆破工程的施工计划和组织管理。1.3 1.4 向负责爆破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交底。

现场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爆破设计,明确爆破设计审批意见。1.5 1.6 1.7 1.8 监督检查爆破作业实施情况,进行技术指导。督促和检查爆破防护措施和安全警戒的实施情况。制定盲炮处理的技术措施,进行盲炮处理的技术指导。环境条件“复杂”和“十分复杂”的爆破工程,每次爆破要做爆区设计,装药前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应参与验收炮孔,计算装药量,落实覆盖防护和安全警戒等措施,确保不发生飞石、震动强度和噪声大等危害。1.9 爆破方案完成后需得到当地警察同意并对周围进行安全审查后方能实施爆破作业。

二、爆破员安全操作规程

2.1 爆破员必须按照爆破指令单和爆破设计规定进行爆破作业。2.2 凭本单位领导或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的爆炸物品领料单在当地警察的监督下从爆破器材仓库领取爆炸物品并做好登记,领取数量不得超过当班使用量。

2.3 每领用一批新入库的爆破器材,使用前应进行爆炸性能试验。变质和过期失效的爆破器材严禁使用。

2.4 领取爆破器材后应在当地警察的看护下直接运送到爆破地点,运送过程必须确保爆炸物品安全,防止发生意外爆炸事故和爆炸物品丢失、被盗、被抢事件。

2.5 人工搬运爆破器材时,禁止一人同时运送炸药和雷管。一人一次运送爆破器材的数量,不准超过: a、拆箱(袋)搬运炸药20kg; b、背运原包装炸药一箱(袋); c、挑运原包装炸药二箱(袋)。

2.6 在进行大爆破装药时,起爆体、起爆药包或已加工好的起爆管,只准由爆破员携带运送。

2.7 爆破员应保管好所领取的爆破器材,不得遗失或转交他人,不准擅自销毁和挪作它用。

2.8 严禁在爆破器材存放间、住处和爆破作业地点加工起爆管和信号管。

2.9 应使用快刀切取电雷管、导爆管和导爆索。

2.10 装配起爆管和信号管前,必须逐个检查雷管质量,凡管体压扁、破损、锈蚀、加强帽歪斜者,严禁使用。雷管内有杂物,只准用手指轻轻地弹出杂物,严禁用工具掏和嘴吹;弹不出杂物的雷管,禁止使用。

2.11 加工好的起爆管与信号管应分开存放,信号管必须系上标记。2.12 用于潮湿或有水工作面的起爆管和起爆药包必须进行防潮、防水处理。

2.13 加工起爆药包应在爆破作业面附近的安全地点进行,深孔爆破和峒室爆破用的起爆药包和起爆体,要在距离工作面至少50M以远的特定地点加工。加工数量不得超过当班爆破需用量。

2.14 加工起爆药包时,需用木质或竹质锥子,在炸药卷(包)中心扎一个不小于雷管直径的孔,孔深应能将雷管全都插人,然后用细绳将雷管与药卷(包)捆紧。

2.15 禁止穿着化纤衣服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

2.16 在大雾天、黄昏和夜晚禁止进行地面和水下爆破。需在夜间进行爆破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经警察部门批准。

2.17 雷雨季节宜采用非电起爆法。爆破作业过程中遇雷雨突然来临,所有人员必须迅速撤离危险区,且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岗哨,防止他人误入。

2.18 装药前应对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

2.19 使用木或竹质炮棍装药。装起爆药包时,严禁投掷或冲击。2.20 深孔装药出现堵塞时,在未装入雷管等敏感爆破器材前,应采用竹或木制长杆处理。

2.21 装药现场严禁烟火,禁止用明火照明。

2.22 装药后必须保证足够的填塞长度和填塞质量。峒室、深孔和浅眼爆破禁止使用无填塞爆破(扩壶爆破除外)。

2.23 深孔爆破宜用孔边钻屑或细石料填塞,浅眼爆破宜用炮泥填塞,禁止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

2.24 装药和填塞工作要十分小心,禁止捣固和冲击炸药及起爆药包,禁止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冲击起爆药包。2.25 填塞时不得将导线、导爆管、导爆索拉得过紧,防止被砸断、破损。

2.26 敷设非电起爆系统和电爆网路时,爆破员必须认真仔细,防止漏接、错连。

2.27 禁止拔出或硬拉起爆药包或药柱中的电雷管、导爆索、导爆管或电雷管脚线。

2.28 爆破工作开始前,必须确定危险区边界,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和

岗哨。爆破员应非常清楚警戒信号(音响信号和视觉信号)的意义、警戒范围的大小和警戒点的分布,并认真作好警戒工作。2.29 地面爆破在危险区边界设置的警戒点,应使所有通路经常处于监视之下。每个警戒点应处于相邻警戒点视线范围之内。2.30 在配有无线对讲机等通讯器材时,要确保相互间联络畅通。2.31 每次爆破应依次发出预告信号、起爆信号和解除警戒信号。

第一次信号一一预告信号。警戒人员从爆区由里向外清场,所有与爆破无关人员立即撤到危险区以外的安全地点并在各警戒点设置警戒。

第二次信号一一起爆信号。确认人员、设备全部撤离危险区、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爆破工作领导人才能发出起爆信号。根据这个信号准许爆破员起爆。

第三次信号一一解除警戒信号。未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前,岗哨应坚守岗位。除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的检查人员以外,不准任何人进入危险区。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发出解除警戒信号。2.32 只有爆破工作人员发出起爆信号后,爆破员才能进行以下起爆工作:

a.电力起爆法打开起爆电源开关箱,将主线接人电源线的开关上或起爆器接线柱上;

b.导爆索或导爆管网路起爆法向主起爆线上联接起爆雷管。2.33 各类起爆方法均须有二人以上同时作业,禁止单人操作。

2.34 爆破警戒时要鸣放警报器,警报器声响应在500M范围内(抛掷大爆破除外)都能清楚听到。

2.35 起爆点(站)应远离爆区,宜设坚固严密的人工掩体,其位置和方向应能防止飞石、空气冲击波、炮烟和边坡崩塌、滚石的危害。2.36 爆破后,必须按规定的等待时间进入爆破地点检查有元盲炮和其他不安全因素。从最后炮响算起的等待时间不少于:露天一般爆破5分钟;露天一般爆破不能确认有无盲炮时15分钟;地下爆破15分钟,且已充分通风吹散炮烟后;露天峒室爆破15分钟。2.37 爆破员检查如果发现冒顶、危石、支护破坏和盲炮等现象,应及时处理。未处理前应在现场设立危险警戒或标志。

2.38 各类盲炮的处理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只有确认爆破地点安全后,经当班爆破班长同意,方准人员进人爆破地点。2.39 每次爆破后,爆破员应认真填写爆破记录。

2.40 爆破结束后,爆破员应将剩余爆破器材仔细清点,如数及时直接交回爆破器材仓库,中途不得在住地、商店等处停留。

三、爆破器材保管安全操作规程

3.1.对新入库的爆破器材进行验收,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收入库内存放:

3.1.1.有当地警察签发的“爆破物品运输证”或其他规定手续。3.1.2.爆破器材品种、数量和规格与证或单据相符。

3.1.3.现场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爆破设计,明确爆破设计

审批意见。

3.1.4.经爆破工作领导人或仓库主任检验确认入库的爆破器材为合格品。

3.1.5.来历不明或可疑爆炸物和性能不详、过期失效的爆破器材严禁收入库内存放。

3.2.爆破器材必须储存在专用库房内,性质相抵触的爆破器材严禁混存,与爆破器材无关的工具和杂物不得存入库房。3.3.爆破器材各仓库的储存量均不得超过设计容量。

3.4.仓库内爆破器材应堆放整齐,留有检查、清点、搬运爆破器材的通道,通道宽度:小型仓库0.6米,大型仓库1.3米。3.5.各类炸药、电雷管、导爆索应堆放在垫木上,其总高度不得超过1.6米,与墙的距离应不小于0.2米。

3.6.雷管箱应摆放在木架上,必须单层平放,下层箱面与上层架板的间距不得小于4cm,架宽不超过两箱的宽度,货架与墙壁的距离不小于0.2米,其总高度不得超过1.6米。

3.7.库房内应经常测定温度、湿度、保持整洁,防潮和通风良好。杜绝鼠害。

3.8.进入库房和发放间严禁穿铁钉鞋和化纤衣服,开箱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并在专设的发放间进行。

3.9.按爆破器材的出厂时间和有效期的先后顺序发放使用,过期变质失效的爆破器材要妥善处置,并及时上报销毁。

3.10.建立并认真填写爆破器材收发流水账,三联式领用单和退料单,逐项逐次登记,定期核对账目,做到账物相符。

3.11.严格履行领退签字手续,对无“爆破作业证”和无专用运输车辆牌证的人员有权拒绝发给爆破器材。

3.12.搬运、装卸爆破器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摩擦、撞击,抛掷爆破器材。

3.13.促请有关人员每季度检查一次库区的消防设备,通讯设备,报警装置和防雷设施。

3.14.对退库的爆破器材必须认真检查验收,做到“三不退库”,即:变质失效的爆破器材不退库;已加工好的起爆雷管、起爆药包不退库;夹带可疑物品或装置的爆破物品不退库。3.15.发现爆破器材丢失,被盗以及其他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单位领导和当地警察部门。

四、HSE及质量保证技术措施安全防护

4.1.1 强化安全教育。组织参加生产作业的所有管理人员和工人认真学习施工安全规程、劳动保护法规,安全技术措施等。要求全体人员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4.1.2 加强安全检查。

4.1.2.1.管理部组织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和作业队自查、安全员日常巡查等方式。

4.1.2.2.管理部根据工程需要及现场巡视员的安排,不定期抽查。4.1.2.3.专职安全员坚持日常的安全巡视制度,重点抓好对危险源的控制,了解现场第一手安全资料,杜绝事故隐患,确保施工

安全。

4.1.3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4.1.3.1生产区入口处设安全告示板,宣传生产安全信息,安全检查记录,整改情况。

4.1.3.2生产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赤脚、穿拖鞋或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酒后上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对于被允许的参观和检查人员需佩带规定的防护用具。

4.1.3.3 现场特种作业人员要佩带专门的防护用品。

4.1.3.4 对事故易发部位,如本高空作业处区、爆破区等,安排专职的安全员进行指挥与监督。

4.1.3.5 施工危险区域,悬挂明显标志,现场施工道路的交叉处或拐弯处设立安全警告标志,四周挂上“小心!高压危险”的警告牌。

4.1.3.6 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4.1.4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控制措施:

4.1.4.1.临时用电工程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非电工不准进行电工作业。

4.1.4.2.变压器必须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Q变压器设护栏,设门加锁,专人负责,近旁应悬挂“高压危险、切勿靠近”的警示牌。

4.1.4.3.室内配电盘、配电柜前要在绝缘垫,并在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4.1.4.4.各类电气开关和设备的金属外壳,均要设接地或接零保护。4.1.5运输安全

4.1.5.1.严格控制行车速度,遵守当地交通法规。

4.1.5.2.做好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工作,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

4.1.5.3.运输车队分批同时发运,运输过程保持沟通,如有车辆发生事故,其他车辆可第一时间实施救援,同时通知救援小组。

4.1.5.4.严禁超速、超载和超疲劳驾驶。

4.1.6

爆破施工安全预防。在装药与爆破后没有完全排除安全隐患期间,爆破区域附近不得有机械作业。在引爆30分钟前,通知周边居民撤离,并且现场所有人员尽量远离危险区域。由安全工程师开爆前会议,并分配人员留守各个保护点。爆破前五分钟安全员应该呆在每个保护点并通知爆破的实施者已完成安全防范。在爆破区附近的公路需由警察进行监视,并将封锁附近的交通道路。当所有的安全员确认是安全的后,爆破指挥官将责令爆破,由冲击波引爆。安保人员和爆破人员通过无线电联系。为了确保安全,由爆破中心指定的半径不小于500米。

爆破两分钟后,附近的道路应进行交通疏导。其他地方必须等待检查后,才可以完全退出,若检查无法进行,必须五分钟后重新进入爆破区域。4.2环境保护保障技术措施

4.2.1 建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针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制定严格的各项环保和水保措施。

4.2.2 噪声污染防治与减缓措施。生产期间,严格控制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噪声污染符合相关限值的要求。

合理分布动力机械设备的工作场所,避免一个地方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采用环保空压机,对个别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安装消音器、设置隔音棚等措施,降低噪音。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装备排气消音器,现场按低音喇叭,车辆驾驶员做到文明行车,减少鸣笛产生的噪声污染。

合理布置施工设备的位置,使噪声影响大、作业时间长的施工机械或设备的位置与居民住房等敏感建筑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00米以上,当环境条件难以满足时,在靠近敏感建筑一侧建临时工房,以起到隔声墙的作用,减缓噪声的影响。4.2.3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与减缓措施。在拆迁和开挖干燥土面时,适当洒水降尘,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并及时清扫重点路段的积尘。管区内的施工道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降尘,避免尘土飞扬。运输车辆的车厢确保完好无损、无泄露,运输泥土、砂石等散装物品时,车厢进行覆盖,确保运输过程不散落。在各施工场地的出入口处设置车辆过水池,以避免车轮和底盘的泥土散落到道路上,防止二次扬尘污染的发生。

4.2.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减缓措施。施工期间加强生产弃渣、生产驻地生活垃圾的管理,以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生产驻地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统一处理, 严禁在工地燃烧各种垃圾废弃物。4.3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4.3.1 生料生产定期根据设计规格要求进行检验。现石场安排专人负责石料质量控制,对石场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监控,其中包括倒料车的装、运、卸,运输车装车时石料规格是否会满 足该规格的要求,以及碎石生产石料是否满足要求等。定期对碎石机生产出的石料进行检验,若发现石料质量出现问题,立即

采取措施进行改正。现石场在挖掘机工作区域堆放各种规格的标准石料,以及各种风化石样品,每个挖掘机司机都要按照此规格进行挑选。

4.3.2 严格按照设计规格书要求的频率对生产的石料及时进行检验,避免出现大批石料质量返工现象。石料检测指标由施工队伍和项目部共同进行,根据业主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抽检合格后送样至业主试验室进行试验。对检验合格的产品分开堆放并做好标识。

篇7: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范

1、目标

此文档用于规范公司业务系统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所达到的目标如下:

确保业务系统中所有数据及文件的有效保护,未经许可的用户无法访问数据。对用户权限进行合理规划,使系统在安全状态下满足工作的需求。

2、机房访问控制

机房做为设备的集中地,对于进入有严格的要求。只有公司指定的系统管理员及数据库管理员才有权限申请进入机房。系统管理员及数据库管理员因工作需要进入机房前必须经过公司书面批准。严格遵守机房管理制度。

3、操作系统访问控制

保护系统数据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保障网络访问的安全,不允许未经许可的 用户进入到公司网络中。第二道防线就是要控制存放数据及应用文件的主机系统 不能被未经许可的用户直接访问。为防止主机系统被不安全访问,采取以下措施: 操作系统级的超级管理用户口令、数据库管理用户口令、应用管理用户口令 只能由系统管理员设定并经办公室审核,1个月做一次修改,口令要向其他人员 保密。在应用系统实施阶段,考虑到应用软件提供商需要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调试,可以在调试时将应用管理用户口令暂时开放给应用软件提供商; 调试一结束系统 管理员马上更改口令。对口令设定必需满足以下规范: 最多允许尝试次数 口令最长有效期 口令的最大长度 口令的最小长度 5 30 天 不受限 6 口令的唯一性要求。

4、系统的安全控制

最近三次所更改的口令不能相同 通过口令控制及对象的安全控制实现。

5、数据库访问控制

为有效的保障业务数据的安全,采取以下措施:

数据库内具有较高权限的管理用户口令由办公室数据库管理员设定,并由办公室审核,不能向其他人开放。口令必须1个月做一次修改。业务系统后台数据库对象创建用户的口令由办公室数据库管理员设定,由办公室审核。不能向其他人开放。口令必须 1 个月做一次修改。

对口令设定必需满足以下规范:

口令最长有效期 口令的最大长度 口令的最小长度 口令的唯一性要求 30 天 不受限 6 最近三次所更改的口令不能相同 根据操作需求,在数据库中分别建立对业务数据只有“增、删、改”权限的用户;对业务数据只有“查询”权限的用户。不同的操作需求开

放不同权限的用 户。除办公室门的人员外,其他部门的任何人员均没有权限从后台数据库直接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操作 对于业务必须的后台 job 或批处理,必须由办公室门人员执行。

6、应用系统访问控制

应用系统访问依靠系统内部定义的操作用户权限来控制,操作用户权限控制到菜单一级,对于操作用户的安全管理有如下规范:

所有应用级的操作用户及初始口令统一由办公室门设定,以个人邮件的形式分别发给各部门的操作人员。各部门操作人员在首次登录时必须修改口令,口令必须1个月做一次修改。

对于口令设定必需满足以下规范:

口令最长有效期 口令的最大长度口令的最小长度口令的唯一性要求 30 天 不受限 6 最近三次所更改的口令不能相同操作人员不能将自己的用户及口令随意告诉他人所有使用者的认可都由系统管理员来逐一分配。必须由部门经理提交访问权认可的申请表,然后由办公室批准。当应用系统中需要加入新的使用者时,首先使用者需要填写“权限申请表”。该申请表应该得到部门经理和办公室的共同批准。之后,IT 系统管理员会帮助 应用系统的使用者开通账户,并建立相应的访问等级和权限。当应用系统需要关闭某位使用者的账户时,首先该部门应该填写“权限申请 表”,并得到部门经理和办公室的共同批准。之后,IT 系统管理员会帮助应用系 统使用者关闭该账户。大多数的主文件都会与审查日志一起更新。使用者号码、处理日期以及时间 将写入日志,以备今后查询之用。

7、个人义务

如果技术上可行,每一位使用者都应该通过一个唯一的使用者身份号码来识别,该号码设有密码,并不得与任何人共享。使用者的身份号码意味着不允许存在公共使用。然而,支持网关和服务器的设备是一个例外,例如:互联网服务器等。只有得到 IT 经理的批准,才能使用这些公共使用身份号码。使用者不得与他人共享密码。如果已经告知了他人,那么使用者将对他人利 用密码所做的任何行为的后果负责。若使用者怀疑他的密码已经被泄露了,那么他应该尽快更换密码。并应该在 第一时间向 IT 系统管理员汇报。3使用者不应该书面记录下密码,并放在别人可以轻易看到的地方。密码不得设置成特定词汇或其他能被轻易猜到的字词。类似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生日等都是不合格的密码。使用者不得向他人泄漏密码。如果 IT 技术支持人员要求运用使用

者的号码 访问,则必须当着使用者的面登录。如果使用者泄漏了密码,则必须尽快更改密 码。如果他们因诱骗而泄漏了密码,则必须尽快向 IT 系统管理员汇报。如果使用者怀疑我们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则必须尽快向 IT 系统管 理员汇报。使用者对他们自己输入系统的数据的精确性负责,同时也对他们指示系统开发下载到我们系统上的数据的精确性负责。他们必须尽力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如 果发现错误,并且自己能够修改的话,则应该将其改正。如果自己改正不了,则应该向他们的主管汇报。如果是在源文件发现数据错误,则应该尽快改正这些错误,而不是故意将这些错误输入我们的电脑系统。使用者在离开终端机器或电脑以前必须下线,这一点应该强制执行。如果是 在使用不带下线功能的单机个人电脑,则必须在离开电脑前终止程序。只有当执 行批处理任务时是例外。当使用者的工作职责有变动时,他的访问权也应该作相应的变更。部门经 理应该及时递交“权限申请表”以通知 IT 系统管理员。特别是在员工辞职的情 况下,他/她的部门经理以及人事部经理应该及时通知 IT 系统管理员,以保证在 最短的时间内撤销他/她的系统访问权。

8、局域网和广域网安全

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都应将端口转换到使用者的个人电脑。如果没有足够的转换,已转换的端口将根据以下优先等级来分配:

需要带宽的使用者可以访问机密数据的使用者职务等级,例如:公司领导优先于管理员,管理员优先于经理,依此类推。所有的访问我们本地网络的端口只有在部门经理指定授权使用者时才可以 开通。因此,在公共区域(例如:会议室)的访问端口只能在使用时开通。4 交换机位于数据中心,对该中心的物理访问应该控制。除了授权的 IT 支持人员以外,任何使用者都不得在公司办公地点的个人电脑上安装任何带有数据包监听、端口或地址扫描功能的软件。IP 地址只能由经授权的 IT 支持人员来分配。使用者不得自行分配他们的 IP 地址。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互联网服务器以及防火墙都应该设置密码,此密码 不得为原厂密码。交换机、路由器、互联网服务器以及防火墙的所有不同等级的密码都应该记 录在案。IT 经理应该保留一个备份。所有服务器的管理员密码和主管密码都应该记录在案。IT 经理应该保留一 个备份。对于交换机、路由器、网络集线器以及服务器的结构等级的访问应该只限授 权的 IT 支持人员。关于安全的信息以及通往网络的网关的保护机制应该只有授权的 IT 支持人 员知道。所有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都应该由非间断电原提供至少 60 分钟的电源供应。如可能,非间断电源供应机应该轮流由一台备用的发电机来充电。只有经授权的使用者才允许安装和使用

篇8:论学校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的涵义

规范管理, 也称科学管理, 是指为使管理合理化、客观化, 提高管理效率, 规范组织活动和被管理者行为的正式的标准化的规则。其中, 组织活动与行为规则以职能活动的科学分析成果为依据, 摆脱对管理者个人经验的依托。学校作为人们以共同的教学———教育活动为基础结合而成为“团体”, 也像其他堪称“团队”的社会组织一样, 其特征为各成员依据一定目标分担职责, 共同活动;在“团队”中, 各成员仍须受一定的职能活动程序、标准与规则的约束。作为当代主流的学校管理模式, 因其在一定的科学分析成果基础上并在有限程度上体现了平等精神, 这为学校管理提高了效率。

规范管理的具体体现

学校规章制度, 简称校规, 即学校内部规章制度, 是规范管理在学校管理的具体体现。学校规章制度的管理应包括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管理学校的规范, 即学校外部的管理规范, 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颁布的各级各类的教育政策法规;二是学校管理规范, 即学校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 也称为学校规章制度, 即“校规”。广义的理解包括这两种, 狭义的、更为普遍的理解是指内部规范, 即学校规章制度。校规在学校中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无形的领导者。以往的经验管理与家长制管理, 处理问题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 对待同一问题, 不同的领导由于主观随意性作用, 经常会有不一致的情况发生。但是, 经全体教职员工一致认可的校规中罗列有标准化、合理化和程序化的具体内容, 能够约束学校内部包括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所有人员的行为, 取代了以往的领导的意志就是政策的情况。“团体”中有了完善的制度, 代替领导者直接行使行政权力和管理职能, 因其平等性、权威性和强制性力量发挥着无形的“领导者”的角色,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治”的领导。

2.灵活应对日常事务。执行校规时, 容易造成千篇一律和生搬硬套的倾向。规章制度的作用能否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关键还是在于掌握制度运行规律的领导者在面对现实中纷繁复杂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时, 领导运用校规处理事务的方式合法合理时, 能在制度的允许范围内加以正确的引导, 还是可以避免规范性的制度硬化和僵化。

3.规范领导者行为, 提高行政效率。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是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 制度的运行是关键, 其中也最容易产生领导不以身作则, 破坏平等性原则的情况。如果领导者和中层干部的身份和心态, 不能从原来“自己说的算”到“制度说的算”转换过来, 不甘于与被领导者同在制度的规范下开展工作, 那就等于用实际行动向师生们宣布该制度是失效的, 其权威性也荡然无存了。因此, 提高领导者思想觉悟, 主动并乐于接受制度的监督, 才能真正摆脱“人治”, 提高行政效率, 维护校规的权威。

4.从整体上开展学校管理活动。校规的管理对象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又受内在的思想意识支配。执行校规过程中不仅约束其行为表现还要得到师生的内心认同, 需要校规的静态管理与执行过程的动态管理的结合, 学校实际情况与师生员工具体情况的结合, 从而使学校管理在运用校规时因人制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且, 考虑到管理方法的综合性, 即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 如思想方法、经济方法和其他行政手段配合着发挥作用, 来克服规章制度管理的局限性。

摆脱“人治”走向规范管理是当代学校管理的要义, 校规作为规范管理的具体体现, 力求把工作加以量化, 做到了处处有规范。其稳定性有利于教职工遵守、执行、照章办事。这种学校管理确实收到了显著成效。但过于稳定则不利于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因此, 一个学校的规章制度只有既保持相对稳定, 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动态性, 才能够真正适应学校教育管理的客观需求。即在学校管理中注入人文精神, 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体系, 创造出一种“超越规范”的学校管理方式。

规范管理的超越

“超越规范”管理不是取代规范管理, 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超越。即注重制度管理中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此为超越的目的, 堪为艺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 对规范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伦理规范和制度规范。伦理规范是生活中逐步确立的风俗规则, 源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实践, 又高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实践, 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往往流传较为广泛, 形成共识。它强调发自人的内心与道德规范有关的软约束, 当然, 终极的道德应该是没有的, 因为道德的约束力不具备法律的能力, 靠舆论来实现道德的力量。相比伦理规范而言, 制度规范是刚性的, 是组织管理过程中借以约束全体组织成员行为, 确定办事方法, 规定工作程序的各种规章、条例、守则、规程、程序、标准、办法等总称。可见, 两者都是行为规范, 但是制度是具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 而伦理是一种心灵的契约, 一个是强制力实施, 一个是靠人们自觉遵守, 二者的结合正可以互补各自的缺憾, 对于教育而言更应注意二者的结合。

其次, 处理好规范管理严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严肃性, 即在教师管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建立健全、系列性的管理体制。在学校管理中, 依规治校, 对事不对人, 照章办事, 学校的运转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灵活性即在严肃性的基础上重视对教师加强感情管理, 体谅教师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逐渐追求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格和情感受到尊重和关注。管理理念从“规范管理”向“自主管理”的转变就是要体现出教师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 让教师体验到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在领导的管理下, 自身也得到了成长和发展。这里又涉及到了“人本化”管理, 科学化管理与人本化管理相互补充。一个是严肃制度, 一个是灵活制度, 两个制度相辅相成。另外, 校园安全工作一直都是学校乃至政府行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予以关注的问题。然而, 学校在安全管理中所出现的困难和被动局面给学校、校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逐渐捆绑着校长的手脚, 后顾之忧较多。不安全因素的偶发性和突发性, 学校是无法预见的。因此, 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 很多学校在校规中体现出强烈的禁锢性, 而不顾素质教育的开展, 这种高度封闭, 不与现代教育相一致的制度不仅限制学生的发展更是降低学校管理水平。即使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早已颁布的法律文件, 在现实中却难以实施。究其原因, 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等主观因素的作用, 在事故发生后并不能完全套入公式一般的规章中予以对应解决, 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校方、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与对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后果的承担达成合意。所谓“制度无情操作有情”, 就是严肃性和灵活性的体现。当然, 这在制度运行过程中灵活性的操作是有益的, 对于运行结果而言是不可取的。

最后, 制定规范时注意其法理性。第一, 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权力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三十一条规定, 学校具有自主管理权、教育教学权、招生权、管理学生权、颁发证书权、管理教师权、管理设施经费权、拒绝非法干涉和其他权利以及独立的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法律赋予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是学校在法律上享有的、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活动的资格和能力。因此, 为了使学校管理规范化, 学校有权制定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第二, 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合法性是指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不得与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合理性是指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或只有比较原则、笼统的规定时所应坚持的基本标准。规章制度的建立不是为了禁锢甚至惩戒人的行为, 而是一种指引和激励的作用, 对于学校校规而言, 更应体现出符合学校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精神和教育的客观规律及学校各类成员的特点, 尤其在制定限制或要求师生员工承担一定的义务的条文时更要坚持合理性的原则。第三, 保障规章制度制定时的程序公正。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应该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民主、广泛征求全校教职员工的意见, 以便使制定出的规章制度规范可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另外, 注意规章制度制定时在用语、内容、保障实施上的技术要求, 用语上尽量明确、具体、规范, 内容上相互配套、相互协调、前后一致, 内容规定与程序保障相互呼应。保障实施时, 学校领导干部应带头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对违犯规章制度的人员一视同仁, 一律按照规章制度程序予以处理, 避免执行规章制度的主观随意性, 有效保证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龙的传人》及教学反思下一篇:gmp基础知识培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