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观后感影评

2024-04-12

熔炉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观后感影评(共9篇)

篇1:熔炉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观后感影评

一部电影看完,觉得压抑,委屈,愤怒,却哭不出来。

电影中孔刘对于男主角许多情感的表达都是克制的。昏暗的色调下,对于上诉失败,对比旁人的推搡愤怒,姜仁浩克制地坐在座位席,不动也不说话,可是你能从他的眼睛里看出压抑,愤怒,和透顶的失望。对于母亲的责问女儿和这些聋哑孩子的选择,他也是克制的,从不直面,直到最后才对母亲说,“如果不做这件事,我觉得我也做不好松儿的爸爸。”当女主角徐友真问他,“你后悔参与到这件事情中了吗?”他没有说话,只是端起了酒。

他的一切表达都是克制的,你却能从这里看到一个平凡的男人面对这种事情的坚持,执着,压抑,沉重和愤怒。

电影里有许多直击人心的画面。当民秀得知奶奶收钱愿意同性侵老师私下协商的时候,他哭着打着手语,“我还没有原谅他…怎么可以…”;当民秀看着面对呼啸而来的火车毅然地抓住禽兽老师卧轨同归于尽的时候;当校长方辩护律师说女孩是自愿发生关系的时候,友真一下把宥利搂在怀里不让她看到手语;当姜仁浩一次次地从高压水枪的冲击下爬起来,捧着民秀的遗照,一遍遍地说“这个听不见也不会说话的孩子叫民秀…”感觉心一下一下地被钝击,憋屈地却哭不出来…

因为关系链、利益链,市政厅、教育厅、教育局、检察厅互相踢皮球,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接手孩子受到性侵的调查。因为前官礼遇,一场证据充足,证词完整,民意偏向的官司竟然输了。做了坏事的人逍遥自在,而受害者再次受到二次伤害。因为发不了声,聋哑人于法院前静坐抗议,却被武装力量镇压而告终,而该受到惩罚的人却掌握着这些绝对力量。他们的背景撑起了一片法律达不到的天地。

这部电影的沉重,透不过气,更在于它的真实性。熔炉是由发生在韩国光州真实事件改编的。光州仁和聋哑学校虐待和性侵害残障学生一案中,被告人并未接受实质性的处罚,仍继续担任学校职务。前后小说和电影《熔炉》面世,引发韩国民众持续关注,在民众呼声和舆论压力下,光州警方再次着手调查此案,涉案人员被重新提起公诉。与此同时,韩国韩国国会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法案,尤以《性犯罪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为重,这部法案又被叫做《熔炉法》。熔炉案的当事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满后佩戴电子追踪仪,身份信息公开10年。在已经废除死刑的韩国,处罚力度已经是重罪重罚了。

一部电影改变了一个国家。

想起当初孔刘联系经纪公司与原作者一手促成这部电影的制作的初衷,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改变现状,正如熔炉的导演黄东赫称:“片中该事件虽然已经有了法律上的判决,但社会判决还没有结束,远远不可能结束。”哪怕他们的专长和特殊教育无关,甚至与儿童无关,他们也想方设法为这个群体和其他受到侵害的群体伸张正义。

而真实事件中患着癌症的律师带着三个孩子告了7年,终于找到直接证据,却因为潜规则又败诉了。在之后的游行中被高压水枪喷倒后就再没有起来。男生死后女孩们被孤儿院强行带走,医生上诉无路,为了得到社会关注,自杀留下三万字遗嘱.....而律师的聋哑学校教师朋友被暗杀了,还有律师的一些法律同行,正义感强的接手案子的都基本被杀。这些人本来也可与这些事情擦肩而过,他们却选择了站出来。与利益无关,只是为了良心,甚至他们付出生命。他们的努力最终在再审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正是这些人在黑暗之中撑起了一片光明的天地,让迷雾蒙蒙的地方重现清晰。正如徐友真在信中所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天气冷了,冬天冷,是为了让我们懂得,周围人的温暖是多么珍贵。”

篇2:熔炉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观后感影评

电影接近尾声时,老师怀抱着死去男孩的遗照被从天而降的高压水枪冲的踉踉跄跄,身边是打成一团的示威者与武警,然而更多的,是站在街边、道口围观的人群。这些人或许听到了男老师的控诉,或许看过了令人义愤填膺的新闻,或许早就明白事情真相,或许就有直接间接利益参与者,这些人或许什么都不明白。如果不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漏洞是造成杯具的火热熔炉,那么这些人就是助其气焰的薪火柴棒。

类似本片中的性侵事件绝不是韩国的独家新闻,世界每一天被各种杯具环绕,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兴许也是拜“熔炉”所赐。我的生活圈子这么小,小到这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只发生在别的城市,偶尔哪个亲人说谁家发生凶杀案了、哪个朋友八卦些不可理喻的家庭纠纷了,不知是眼睛还是大脑选取性过滤了其它还是生活本就如此的平静无波。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广州那18个路人以及之后的许多见死不救者遭到人们的谩骂围攻,网上各种指责几乎让人愿意相信人心亦古,异类仅仅是粥里的少数老鼠屎而已,谈到自己的时候各个英雄化身前行无阻。但如果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了,会有多少人是挺身而出的维权者,又会有多少人是冷眼旁观的薪火柴棒呢。

可喜可贺的是,本片的影响力使得七年后以前因证据不足而未被判决的犯人得以“重判”,且完善了儿童性、残疾人性、社会福祉等多项政策,加重犯罪教师处罚力度。这就是薪火柴棒给熔炉起到的用心作用,减少冷漠、增强权益意识,才能迫使政府更重视人权、进一步减少法律漏洞,否则“精神礼貌城市”就会仅仅是办公墙上落满灰的一张奖状。

片名熔炉能够有三个含义:其一是指人权主义者的热情能够熔化世间的冷漠、麻木、欺辱,将平等的含义贯彻到每个人的心中;其二则是指社会这个大染缸,通常好处上都是贬义,一如片中极为有名的台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改变”,政治存在的种.种弊端让社会大部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多数人被迫理解潜规则有怨气也不敢发,以致社会负能量上升,而人权主义者就是里面的“孙悟空”,不仅仅没被同流合污反而练出了火眼金睛看透了真相;其三则是暗指熔炉之所以存在的推波助澜助其火焰者,在熔炉中受苦者每一分的苦难,都源于薪火柴棒的燃烧;他们的冤屈得以伸张,也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切支持。

当年事件中的人权主义者们奔波控诉四处碰壁甚至抑郁自杀,而本片依靠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张弛有力的剧情强烈激起了观众心中的正义感,这就是影像的魅力。鸟大了什么样的林子都有,一百天不死都有新鲜事。世界上不缺震撼人心的剧本,只缺有勇气将之公布天下的电影团队和背后承认漏洞渴望进步的政府部门。如果《熔炉》像《印度的女儿》那样在本国被列为禁片,对于罪恶处理以承认却遮掩态度,可想而知当年的犯人甭说七年后、恐怕七十年后都得不到所谓的“重刑”处罚了。

平民窟与高楼的强烈比较让人无法不痛斥资本家的无利不往和政府的唯利是图

影片根据小说改编,小说又根据当年的真实案件改编,片中多少细节真假无法推敲,但本片涉及的韩国社会问题之广绝非空穴来风,也是引人深思的重要部分:未成年人性侵、残疾人性侵、、教师体罚现象、公务人员冷漠推诿、司法机关腐败成性、警界人员徇私枉法、教育界之风盛行、官官相护以权谋私压迫下级、宗教团体荒淫虚伪、“潜规则”变通行“政策”,法律漏洞颇多等等与普通民众身心利益切实相关的问题被摆到桌面上。当它仅仅是新闻时,很容易淹没在网站、报纸等等各种媒介中,在众多新闻之中这样一条杯具仅仅靠媒体的三言两语很少能够激起公众长时间的关注,而电影则以直观的视觉冲击着人们的大脑,在两个小时的气氛渲染下电影配乐和恰到好处的剪辑很容易调起观众的情绪,真心期望更多泯灭人权的事件能够以优秀电影的形式下被更多大众熟知并引起关注。

接近尾声时的男孩与老师同归于尽以及武警镇压静坐抗议将全片的气氛烘托至顶点,正是因为正义被嘲讽、镇压的恐怖行径使得人们对司法机关执法不力的怀疑、愤怒到达了高潮,以暴制暴的心酸和无奈几乎将礼貌狠狠倒退了个跟头。

“欢迎来到雾津,白色浓雾之都”,男主角站在这样一幅宣传画前结束全片,这个虚构城市的浓雾构成了政界、司法界、宗教界以致各行各业所有的灰暗面,有时候群众陷入失觉症中默认各种“潜规则”,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或者不被触碰。“他们听不见,他们不能说话”,这句话说得不仅仅仅是残疾人,其实更是对着全社会浑浑噩噩中生活的薪火柴棒说的,残疾人是被迫于身体上的残疾,而正常人是被迫于生存环境的压力。这片浓雾不仅仅仅是笼罩于全社会的不良风气,更是人心中逐渐屈服于强权的懦弱与冷漠,带着一点小市民“从众心理”的窃喜,默认这片浓雾挡住了良知与正义感。

篇3:浅析我国新闻事件的电影改编

一、新闻事件的媒介转换

新闻和电影都来源于生活,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应, 电影却是基于生活的原型而进行的艺术化创作。新闻的语言单位是文字, 电影语言的组成单位是镜头。新闻用文字讲述事实, 电影却通过视听表达思想。受众获取信息, 需要了解的是“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发生、变化的原因”这几个简单的要素。因此, 新闻报道要求思路清晰, 运用具体明确的客观语言来报道新闻事件。在电影中, 导演的意图常常不会直接的表达出来, 其中的深层含义需要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对镜头语言进行个人理解而获得。

新闻具有新鲜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如果不能及时加以传播, 转瞬间新闻也就成了旧闻。为吸引受众的关注, 无论是文字新闻还是视频新闻, 都选择在开头就交代重要的新闻事实, 之后再对新闻的细节进行描述。虽然如今的新闻报道逐渐呈现故事化讲述的发展倾向, 但其开篇先讲述重要信息的特点是依然如故的。电影与新闻报道不同, 为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往往通过多样化的结构安排来设置故事悬念。

新闻事件的电影改编并非简单地情景再现, 而是电影对新闻事件的二度创作。导演在改编过程中受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 难免会对新闻原型做出一些改动。与故事化的新闻报道相似, 电影主要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把新闻事件有声有色的传达给观众。 电影利用剪辑与特效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使现实更加真实并且加深电影观众对事件的感性认知。美国著名的制片人悉德·菲尔德曾说过:“剧本中的一页相当于银幕中的一分钟”, 新闻报道的字数与剧本所需相差甚远。有时, 电影只是借助了新闻事件中的一个点, 导演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改编时, 就不得不加入自己的主观创作。电影对新闻原型进行扩充, 不仅是导演表达其主题思想的需要, 也可以使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 增强电影的吸引力。

二、新闻事件的电影改编效果

电影是声画复合、时空结合的艺术。它能够直观、形象、 具体的展现生活的原貌, 从而使观众从视觉上真实的感受事物、 景象的存在, 领略到原来没有注意观察或无法观察到的人、事、 物或景, 从而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电影通过其直观的影像表现, 使观看者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对事件中人物的所作所为有所理解, 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情感之旅。

在如今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的时代背景下, 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通过各大媒体的宣传, 由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在宣传期会促使人们对其予以更多的关注, 电影热播后又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情感冲击, 从而进一步促使电影观众对新闻事件引发热论。他们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对新闻事件和电影本身进行评价, 使得新闻的传播范围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扩大。新闻事件的电影改编对新闻事件的传播和电影创作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其改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三、新闻事件的电影改编反思

电影对新闻事件进行改编, 通过将新闻的故事性和电影的视觉性融合于一体, 电影能够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向观众传达与新闻不同的心声。对于电影所传播的“新闻事件”, 观众却并不清楚其中哪些部分是虚假的, 看到电影中标注的信息“本故事根据新闻事件改编”或者“部分情节属于虚构”就会产生困惑。在批判电影中人物的某些不好行为时, 容易把新闻原型人物对号入座; 部分电影中并未指明哪些情节属于虚构, 间接对新闻原型人物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对于上述问题, 电影剧组首先应向各大媒体发表公开声明, 对当事人的真实情况予以澄清。此外, 建议剧组主动联系新闻媒体, 制作电影剧情与新闻原型的对比专题和视频采访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发布, 依靠集体的传播力量使观众快速了解真相。此种方式不仅是对新闻原型人物负责, 也能为电影作进一步的宣传。在事件未发生之前, 剧组应该做好对新闻原型人物的保护工作。此外, 导演或者主演也可以在电影发布会现场接受采访时, 穿插讲述新闻事件的原始报道。剧组在访谈中讲述新闻原型, 既可以使受众了解故事真相, 又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创造增加票房的可能。

总结我国由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 虽然有些将原本悲惨的故事更改为圆满大结局, 但其对社会现状的揭露和反思仍然与新闻原型相差无几, 也更为符合大部分观众的观赏心理。有些电影甚至还从新闻事件中提取到喜剧元素拍摄为喜剧大片, 不但没有降低其反映现实的深度, 还能够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事件的深意, 达到良好的反讽效果。不过有些电影在对新闻原型进行改编时, 同样深刻反映现实、关注弱势群体, 但却因受到电影体制的制约, 不得不对影片做出删减。部分此类电影在真实呈现社会现状的同时没有把握好适度原则。

新闻媒体和电影本身就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媒介, 新闻反映客观事实的度原本就比电影宽泛一些, 苛求电影保持与新闻同样的社会批判程度是不现实的。在如今“万般皆娱乐”的文化氛围里, 人们需要的确实是电影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改编, 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借助影像深刻的反映人们的痛苦或者快乐。我国新闻事件的电影改编只有坚持适度的原则并且制作精良, 才有可能推动电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影和新闻的结合为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为新闻事件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媒介渠道。但是新闻和电影若想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得到更好地发展, 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 从而走向双赢共赢。

摘要:新闻事件的电影改编作为一种电影与新闻的资源共享现象, 对电影的发展和新闻的传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新闻事件的电影改编现状、新闻事件的媒介转换、新闻事件的电影改编效果以及改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试图对其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并总结出新闻事件的电影改编规律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闻事件,电影改编,深度挖掘

参考文献

[1]武黎.新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悉德.菲尔德, 鲍玉珩, 钟大丰.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电影艺术, 2002 (1) .

篇4:熔炉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观后感影评

【关键词】新闻事件电影叙事手法

一、文字新闻与电影的叙事方式

新闻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文字,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简明扼要、引人入胜。新闻写作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模式,新闻导语是整篇新闻中的重中之重。新闻导语一般用一句话简单明了的概括事件中心,导语的完美使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当然文字新闻为了增加可读性,也借鉴了文学和影视的写作方式,增加了小标题的使用,因为新闻的信息量有时很大,小标题的使用能使叙事变得简单与清晰。

电影艺术可以说是一门具有时间轴的艺术,好的开头意味着电影能使观众产生继续观看的欲望,但电影的开头与新闻不同,有很多种方式。如:《左右》的欲扬先抑;《日照重庆》的时空交错;《可可西里》的娓娓道来;《一步之遥》的惊天动地等,都是引人入胜的开头。但是,电影一般80-240分钟不等,不能有了凤头就没了猪肚与豹尾,所以每一部电影的展开都是独特的,有自述式、他述式;顺叙式、倒叙式;单线式、多线式;整体式、片段式……不论哪一种形式,都必须做到画面、情节的环环相扣,这样才能让观众看完整部影片。

本文就以《日照重庆》、《可可西里》、《一步之遥》这几部由新闻事件改编而来的电影做故事叙事方面的分析。

二、文字新闻叙事与电影叙事的差异

1、新闻事件的具体性与电影故事的抽象性

在同一事件的叙述上,新闻的特性决定了新闻事件有一说一,用最简洁具体的语言描述这一事件,将事件原原本本还原给读者。而电影讲究意境,镜头语言的运用会产生不一样的审美效果,不同观众看同一部电影会有着不一样的观影感受,这就是新闻的具体性与电影的抽象性。

比如电影《一步之遥》,导演仅选取了北洋时期的“阎瑞生案”中“花国总统大选”和“花国总统遇害”两个元素。在当时《申报》就以“枪毙阎瑞生”为题做了一篇新闻报道,讲述了在1920年6月15日的拂晓,晨光熹微时分,上海西区徐家汇镇的居民在镇西首的麦田里发现了一具脖颈上明显留有扼痕的青年女尸。经证实,是当时“华国总理”王莲英。随后,把阎瑞生的犯案动机以及经过都一一曝露在读者面前,读者读罢新闻,就好像自己是案发时的目击者,事情就这样原原本本的发生在自己的眼前,而不会有别的想法。但是经过改编后的电影《一步之遥》却给了观众广阔的想象空间。电影上映之后叫好声与叫骂声此起彼伏,有人说电影就是一部大烂片,无厘头的搞笑片,看不懂,不懂姜文想要表达什么。而有人却说这是一部好片,说是好片的理由有很多,有的说讽刺了现在社会中的丑恶现象,有的说讽刺了现在的政府统治,也有的说电影表达了导演想要拍好电影的决心,同时也警示其他导演别被利益蒙蔽了查看真相的双眼……可以看出,电影的上映使得每一个观影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2、新闻语言的直白性与电影语言的隐喻性

新闻是信息载体,其语言要求必须直白。而电影是综合艺术,镜头语言的使用暗藏玄机,具有隐喻性。

在新闻报道的写作中,要求多用概括性的语言,新闻报道尽量用经过高度提炼、严密概括的语言,要言不烦地传递听众读者关注的消息。①在新闻报道中,受众不需要形象化的表达和任何修饰的词句,他们需要的永远是事实、信息。

与文字不同,电影画面中的符号暗示着许多尚待挖掘的意义。“用片言只语去暗示观众的能力是电影惊人的启示力的奥妙之一。”②直观地看电影中的画面,日历中的一个圆圈,它有浅层的意思,它是生活中的一个标记。但同时,它也是一种符号,表达了更深层的意义,电影的魅力或许就在此,一组简单画面的拼接,留给电影观众的是无尽的想象。

《可可西里》是一部纪录片样式的电影,整部电影几乎都是直白的表达,但即使是纪录片,也有隐喻的镜头语言,更何况是用镜头表达主旨的电影。在《可可西里》中,同样也有不少隐喻镜头,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个巡山队员在荒原中孤独的坚守了三年,有了他的坚守,那一块都鲜有盗猎分子出现,巡山队一行人按照惯例为他送去生活用品及食物,离开的时候,他站在小帐篷前双手挥动着与队员们告别,帐篷上的五星红旗被风吹起,孤独与坚定,导演将离去的车队、镇守荒原的队员、帐篷与五星红旗全部收拢在一个画面里,为我们展现了那个镇守的队员在荒原中的渺小、孤独、坚强、希望,使观众在无形中被他的精神感动。这就是直白与隐喻的力量。

3、新闻传递信息与电影传递美学

新闻即信息,它属于实用文体范畴;电影是艺术,属于美学范畴。

评判一则新闻的语言,只能说它准不准确,话语精不精辟,言辞锐不锐利,但不能说它描述或表达的东西是美的。而电影世界,没有精确的表达,没有必须准确无误的概括,只有这则画面背后的美学意义。电影《日照重庆》是中国第七代导演王小帅根据一宗在云南省某超市里发生的绑架案所改编而成的。导演用电影镜头表达了父与子两代人在各方面的格格不入,让人对当今的子女教育以及成长阶段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反思。影片以父亲千里迢迢从日照去重庆寻找儿子被杀的真相为开头,但整个被杀事件并不是本片的重点。导演巧妙地利用了观众的心理,将社会阶层的各个层面通过父亲寻子的过程勾连起来。影片从不同角度通过多个人物日常简单的生活细节,串联起一个缺少父爱、想念父亲的普通青年的普通生活,且这一切平静也在青年被击毙的同时而静止。

4、新闻信息的及时性与电影时空的交错性

新闻,只能是当下发生的事实,它们都是这一秒的新闻,下一秒它们都成为了“历史”。因此新闻语言的另一特点是,它们永远都是现在时。电影语言则反之,它是超时空的艺术。电影的发明首次带给了观众临场感的过去和未来。即使是表述同一个事件,新闻报道的是当时发生的整个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而电影则能多时空穿插,营造独特的艺术效果。

电影《日照重庆》是根据发生在云南昆明的家乐福超市的劫杀案改编的,事件发生在上午,新闻消息在当天下午就报道了这个事件,前后不超过5小时。而电影则不同,电影艺术是时空艺术,导演在《日照重庆》中,运用了时空穿插的手法将父亲与儿子联系在一起。

主角父亲的时空是影片的第一时空。对于主角的行动来说,其他一切被插入的人物及时空都是对第一时空的注释。《日照重庆》在这种时空交错的手法中展现了一个父亲的忏悔和救赎。

多视角叙述以及由剪辑产生的时空重复,都使得对本片的解读就像把凡·森特搭建的城堡逐一拆开,方能看个通透。③电影中充满着复杂多变的人性,以及永远不变的人性,“父亲”在电影中只是一个称呼,儿子长什么样还需要别人来描述,有的时候他只是一种存在,这种已经再无机会诉说的感情变得令人震撼。因为主题的原因,本片没有更多的去介绍家庭生活,只是通过侧面去描写一个不成功男人的痛苦挣扎,在第一时空中,父亲的忏悔与救赎就这样被赤裸裸地曝露在观众眼前,也只有用时空交错的手法才能淋漓尽致的体现。

结语

电影从新闻事件中取材自电影诞生以来就屡见不鲜,毕竟“艺术源于生活”同时也高于生活,电影针对新闻事件的改变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叙述,更是在新闻事件的基础上加上导演、编剧等对人性、感情、世界等的思考,同时利用电影的艺术创作手法,增加新闻事件的可看性,使得观众在满足了猎奇心的同时能反观自己所处的世界以及自我反省,所以新闻事件被改编成电影有着良好的艺术前景。

在笔者看来,艺术不能仅仅是小众的文化,而是应该要走进大众的生活,通过现在的技术手段、人员的二次创作,将单调的新闻事件发展成多彩的电影,使得电影的内容质量越来越高,人们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①李元授:《新闻语言学》[M].新华出版社,2001:16

②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61

③http://wenku.baidu.com/view/2c27 881359eef8c75fbfb351.html

(作者:均为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

篇5:熔炉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观后感影评

今天,可能是长沙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居然挺适合配着这场电影,我想,天冷的时候,或许看场电影取暖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场电影里有四个地方,我哭了,没太大声,一个大男人在电影院抹不开面子,但着实触动到了。

第一个。隋东风把布鲁(狗)送到医院进行安乐死,在交给医生前的那刻,狗狗回望了他一眼,隋东风和布鲁都知道那刻其实就是永别。一旁的老人看着隋东风难受的样子,缓缓地说,我也经历过,懂得你的感受。

第二个。隋东风和罗芸结婚的那天,他们在房东林太家里晚餐庆祝,林太突然提起了她死去的丈夫林先生,罗芸说,被中途丢下的那一个苦啊。

第三个。罗芸的心脏发现了肿瘤,晚期,在手术前的凌晨,她执意要洗澡,说是让隋东风记住她干干净净的样子。洗完后,她让隋东风在病床上陪她躺一会儿,两个人就这么聊着聊着,罗芸心底知道,这是这一辈子她俩最后一段那么长的话。

第四个。隋东风带着罗芸的另一部分骨灰回到了她的家,罗芸父亲说,回来了,就好。

看起来不羁的顽主,骨子里还是温柔的。微博上冯小刚导演自己说:年过六旬是时候直面本心了,在芳华里我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里我脱掉了铠甲。我双鱼座,就别伪装成变形金刚了。

篇6:熔炉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观后感影评

《深海浩劫》的故事背景是这样的: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租用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导致大量石油泄漏,酿成一场经济和环境惨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故。虽然这是一场持续将近三个月的灾难,电视新闻里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连续剧式的播报,每个人应该有意无意都看到过,而本片聚焦的则是海上钻井平台“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详细讲述这一重大灾难背后的技术成因和人为疏忽,以及灾难发生时的英雄壮举。

好莱坞的灾难片往往都爱加入家庭片元素来强化情感色彩、拉近同观众的距离,本片就从马克·沃尔伯格扮演的技术工程师的家庭展开故事,展现他所拥有的甜美妻子和可爱女儿组成的幸福家庭。他用可乐饮料来给小女儿讲解石油钻探原理的那场戏,也算是用形象生动的方式在对观众进行讲解。此外,影片充斥着大量有关海洋石油钻探的操作规程、技术细节、专业机器、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专有名词,以及钻探工人团队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一般的灾难片往往用前半个小时来做铺垫,而本片的铺垫戏份用得更多,很显然,导演是真正想让观众将灾难成因了解得清清楚楚,才这么事无巨细地加以展现。此外,大量的文戏也用在了刻画一个个性格鲜明的钻井工人身上,同时对于那些大腹便便的管理层,影片也并未进行脸谱化的反派形象刻画,而是揭示出他们同钻井工人基于不同的利益与立场所产生的必然矛盾。而且暗示英国石油公司重利益不重安全的公司文化,才是灾难发生的罪魁祸首,而钻井平台上的美国管理层,只不过是在这样的公司文化之下,做出符合自身职位利益的决定罢了。

影片展现的钻井平台石油泄露+燃爆的大灾难,也是此前灾难片从未表现过的,看起来比较有新鲜感,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观众造成某种陌生感,比如说影片反复用特效画面表现的石油是如何经过钻探管道从海底喷出的过程,恐怕没几个观众能真正看懂。但是,石油在钻井平台上喷溅泄露并引发大爆炸的壮观场面,无疑属于观众“喜闻乐见”的灾难戏和特效大场面。尤其是爆炸那一下的冲击波破坏力格外强劲,仿佛一枚炸弹在每个人身边爆炸一样,大部分人无论身在钻井平台的何处,都瞬间被爆炸气浪掀飞出去,整个钻井平台也瞬间变成一颗火树,让观众对于海上钻井工作的危险以及石油泄露的恐怖都有了更为深刻鲜明的认识。

篇7:熔炉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观后感影评

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剧情高燃催泪 不仅还原度高 众演员的演技也十分给力 尤其是张涵予老师和袁泉“大哥”还有漂亮的李沁 天爱以及越来越帅的现哥大家一定要去影院观影支持!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剧情高燃催泪 不仅还原度高 众演员的演技也十分给力 尤其是张涵予老师和袁泉“大哥”还有漂亮的李沁 天爱以及越来越帅的现哥大家一定要去影院观影支持!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剧情高燃催泪 不仅还原度高 众演员的演技也十分给力 尤其是张涵予老师和袁泉“大哥”还有漂亮的李沁 天爱以及越来越帅的现哥大家一定要去影院观影支持!

篇8:熔炉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观后感影评

客观的说只有三星,一星给颜值,一星给故事本身,一星构思。本来是一个很好的题材,挺好的一种前后情节对比的冲击感的叙事构思,但整个故事讲述时仍不够下沉,就像写文章一样过于平铺直叙。关键问题在于人物刻画不够深入!包括机上乘客、空姐和机长的人物描述,抓几个典型,把人物挖掘的深邃点细腻点。真是可惜了好题材,本来会是一个全新的角度,拍好了的话,完全可以达到《药神》,《战狼2》一样的票房和口碑。

不管怎么说,影片还是值得一看,毕竟这是真实的事情,这是我们中国的牛皮机长!

篇9:熔炉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观后感影评

十六团团长周光、政委张寰旭率团机关和部分连队突围时,发现沿途有很多群众,遂派人四处聚拢失散的群众,带领群众一道突围,结果延误了时机,拂晓时分遭遇“扫荡”日军,周团长、张政委指挥部队拼死阻击敌人,掩护700多名群众冲出了险境,而张寰旭政委和参谋长陈志英、参谋周文彬、组织股长牛文蔚等100多名指战员英勇牺牲。

十六团一营三连刘指导员带领一排20多名战士,在马石山北麓组织第四批群众突围时被日军发现,激战中刘指导员和20多名战士全部牺牲在马石山的悬崖峭壁上。

十七团二营营长孙涛和团敌工股长赛自来带领第七连突围至马石山以东时,遇到数百名群众,随即组织部队阻击日军,掩护群众突围,赛自来牺牲,孙营长被战士强行拖出阵地。三连连长丛培露、指导员黎光指挥全连百余名战士与日军展开搏杀,除6人受伤被俘外,其余全部牺牲。

十七团八连、九连在马石山东麓掩护500多名群众突围成功,转移至马石店,未及突围的数百名群众全部被日军杀害。当获悉小股日军宿营于海阳郭城镇,为了给死去的乡亲报仇,十七团决定八、九两连向郭城镇发起攻击。战斗发起后才发现日军多达千人,攻入镇中的八连遭到优势日军围击,力战不退,只生还3人。

在马石山南麓战斗的胶东行署公安局警卫连指导员也叫王殿元,他带领三排16名战士连夜救援千余名群众脱险,天亮后被日军包围,血战至中午,16名战士全部牺牲。王殿元负伤倒地,将最后一颗手榴弹枕在头下,用右手扣住拉弦,与冲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

为解救被敌人追赶至半岛最东端的群众,东海独立团二连一排和日军战斗至弹尽粮绝,剩下的7名战士宁死不屈,怀抱枪支跳入了大海。

这是一个无比悲壮的夜晚:八路军救出了被围的6000多名乡亲,五六百指战员为此献出了生命。

岂止是那个夜晚,在抗战八年的日日夜夜里,胶东八路军夜以继日地和侵华日军进行战斗,烈士的遗骨埋遍了胶东大地;岂止是胶东大地,白山黑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人民抗日武装都在进行着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战士的鲜血染红了神州大地。

这是怎样的一支军队?青山遗骨可以作证,那个夜晚可以作证,抗战的全部历史可以作证:他们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是世界上少有的仁义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他们用最差的武器打败了最强的敌军,他们的勇气和力量来自人民,来自他们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有了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我们伟大的民族就能够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结论,印证着历史,也昭示着未来。

上一篇: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下一篇:酒店月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