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案例英语

2024-05-17

学困生转化案例英语(精选6篇)

篇1:学困生转化案例英语

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案例

转化对象:初一二班 魏欣

学生个案情况:魏欣,女,11岁。班上年龄最小的女生。小学在长垣县上学。入校英语摸底考试,全年级最低分(仅6分)。每次听写基本上全错,单词和课文也不会读。了解之后得知小学在县城上,学校不重视英语再加上家长也没有让其进行相应的学习和训练所致。而班上其他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家长也重视英语,因此在英语上课堂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这使魏同学更加的自卑,甚至在英语上产生畏学和恐惧心理。具体表现在上课无精打采,目光呆滞,注意力不集中。转化措施:

基于这种特殊情况,我对她开始采取了宽容了态度。因为我觉得她起步上已经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如果采取同样的标准会更加加重其心理负担,是情况变得更加糟糕。英语学习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素。所以我经常主动找她谈心,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去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她感受到老师并没有因为她的成绩不好而放弃或鄙视她。差生往往更敏感老师对自己的态度。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老师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思想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是如何提高学习成绩,这个工作一定要做好,否者学生的上进心会减弱。欲速则不达,如果制定的过高,学生会觉得遥不可及,丧失信心。因此我从她的实际出发,分层要求,一步一个台阶。利用课下时间从单词和音标入手,一个音一个音的教,随着她的进步逐渐增加要求和记忆量。我把以前学过的内容归纳整理,让她练习,加深巩固和理解。我把作业分为比做和选做。必做题要求她必须做,不懂的立刻问老师或同学。选做题可以学有余力再做。每天的作业我都及时批改并反馈给她。课堂上,我一贯保持创造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由于该生羞怯心理较重,害怕开口答题,我就尽量选择难度不大的问题提问他,有时事先告诉她我会叫她上黑板听写单词,让她提前做好准备。每次当她答对问题时,我总是面带笑容地说“I’m proud of you ”并给予肯定和赞许的目光,有时还会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她也因此在课堂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转化效果:

经过一年的努力,魏欣同学的英语成绩有了翻天覆地变化,由班级倒数第一名跻身于班上中上等,而且其他科目也有很大的进步。现在的她是一个自信,阳光快乐的女生。在英语课堂上也是读书声音最大的女生之一。心得体会:

我个人一直认为,英语学科的学习跟智商无关。任何正常的学生都可以学好。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使每一位英语老师的责任。坚决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特别是对英语学困生。我们不能轻言放弃,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赤诚的爱去感化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们,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真正做到英语课堂没有死角,每个角落都阳光普照,让每位学生都享受阳光沐浴,扬起希望的帆,走向灿烂的明天。

篇2:学困生转化案例英语

陶行知老先生的一首诗这样写着:“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急忙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因少数学生学习有困难,使得班级的整体教学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有时这些学困生还会时不时的给教师制造“麻烦”。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困难常常会诱发其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再没有比自尊心更重要的了。而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要教师善于通过激励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转变他们的态度,建立对自己潜能开发的自信心,这样外力就会变为内力,学生就能永远前进,取得意想不到的可喜成绩。我所经历的一件往事便证实了这一点。

在我接手的一个班里,有这样一位非常特殊的学生:他一般不能按时完成语文或数学作业,对英语来说,更是肆无忌惮。上课纪律也是非常差。在我看来,他犹如一张白纸那样,是空白的,跟英语绝缘,所以我也是由于学生太多而无暇顾及。在一节课上,由于整个班级纪律实在不像话,所以逼得我不得不停下来训话。当我以一种反语的口气说了句:有些人实在是无药可救了。没想到的是,全班的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位学生。也许是因为那么多双眼睛的缘故,他突然“唰”地满脸通红,一直红到脖子,我看了,意识到这句话对他的影响有多大,虽然他已经是班里习以为然的被批焦点了,但是,这次,他无语了,只是那么低着头,好像要窒息了。“但是,小楠(化名)还是有的救的哦,只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听课,好好做作业,以后一定能让人刮目相看的。”这句话还是从我口里脱口而出,全班还是把目光献给了他,他明显有点很尴尬的样子。这次流露出的是感激的眼神,我知道,他是在感谢我为他解围,但是,俗不知,老师的良苦用心还不是为了每一个人好啊,只是好多学生还没来得及体会。课后,我还专门就此事与他班主任做了交流,班主任很意外,觉得看到了曙光,起码是觉得他开始懂事了。此后的每节英语课,他尽管听的很吃力,有时还是会开小差,但是,他变了,开始听课了,开始读一个、两个单词,有时还会主动来寻求帮助。是的,我看到了一个“爱迪生”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了。“他在进步,这就足够了,只要好好引导,他会出色的。”我在教学后记中这样写道。

由此及彼,我想通过这个简单的案例,谈谈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小学里类似的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教育,而主体教育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要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两方面同时造就一个独立自主、有热情、有个性、有尊严、有责任心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必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今天学生身上的不足和不完美的地方,更要看到明天他们不可限量的前程,切不可求全责备。重要的是如何促成学生的进步与不断完善,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与自尊。因为自尊与自信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课程本身。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经过观察与分析,我逐渐找出了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缘由。

因此,当前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去帮助这一部分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尽快地走出英语学习的误区,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化: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

1.生动形象的英语课堂教学,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由于英语课程本身包含着许多枯燥的因素,如单词、短语、句子和课文的记忆,都需要学生进行反复地读,反复地背,这对于那些贪玩懒惰的学困生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头疼的“苦差事”。

首先,小学生的思维基本还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诱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还能使他们对事物很快地形成正确的概念,以便牢固记忆。直观教具如教学卡片、实物、多媒体展示等,这些直观教具的使用可大大缩短不必要的解释时间,使语言与实际之间迅速建立起一种联系。如教授monkey、tiger这些动物时,直接出示该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感知,特别是在单复数的教学过程中,抽象地解释很难使学生理解tiger与tigers这两个单词的区别,但通过在一只老虎的身旁又随之走来了好只老虎的多媒体动画效果,并出示tigers这一单词后,学生很快就能明白tiger与tigers的区别在于数量之上,这样的课堂教学既形象生动,又能使学生很快掌握,使学困生们感受到英语其实并不是他们所预想的那样遥不可及,也就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

篇3:英语学困生转化案例

来到职业中学的学生, 大多数是初中的学困生, 即那些在初中阶段, 随着教材难度的增大, 对教材的内容理解不了, 再加上学习主动性、接受能力、自觉性、自制能力等方面差, 学习意志薄弱, 学习方法不当所导致的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

我所施教的学生是上职高想考大学的美术专业的艺考生, 有好些院校录取时对英语单科成绩有硬性的要求, 但他们普遍英语基础差, 缺乏学英语的兴趣。作为班主任兼英语教师的我, 深深感到转化英语学困生是我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成因分析

1.家庭方面

我们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 许多家长对于英语的认识和重视的程度不够, 在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英语时没有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再加上家长在英语方面的知识几乎是空白, 学生在课堂上一些没有学会的知识或遗漏的知识无法进行及时的辅导, 日久天长, 英语学习中的亏空越来越多, 导致越来越听不懂, 越落越多, 便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

2.学生方面

有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倦和自暴自弃, 一次次的失败使他们自己感到一无是处, 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有的学生对学习毫无上进心, 懒散, 学习习惯不良;有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 碰到困难容易急躁、动摇、退缩, 学习情绪不稳定;有的不求上进也不惹事生非, 学习动机弱, 学习被动, 又不喜欢与人交流。总之, 多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 学习被动, 不晓得自觉学习, 也不知道怎样学习。

三、转化措施

1.调查摸底, 查漏补缺, 夯实英语双基

高一开学初先调查摸底, 了解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在复习的讲解过程中, 尽可能的让学生夯实音标、语法基础, 使学生敢读、敢说, 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 形成有效的鼓励机制, 树立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信心, 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响应, 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作为教师, 我努力为学困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真心实意地去关心、尊重和信任他们, 与他们交友, 谈心, 鼓励并帮助他们剖析自己, 充分认识自我。同时, 我还认真观察并寻找其身上的闪光点, 多给予表扬鼓励, 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逐渐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 我努力去发现学生的兴趣点, 并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借助手势、板书、实物、创设情景等直观方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循序渐进实施教学, 提高他们学英语的主动性。同时, 在设计学习任务时, 我总是考虑到难易度,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 让他们能尝到跳一跳就有果子可吃的乐趣, 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例如, 有位学生, 其它学科成绩还可以, 但英语学得不好, 我发现她音质好, 性格开朗, 活泼大方, 上进心强, 就让她当英语课代表, 负责收发作业和领读单词。为了让她成为称职的课代表, 我提前让她把将要学的单元的单词读给我听, 我对她及时进行发音指导, 直至读准每一个单词, 早自习让她常领全班同学读, 大大地满足了她的表现欲, 渐渐增强了她学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3.指导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不少学生对英语虽有兴趣, 也肯下功夫, 但是他们的英语成绩却总是上不去。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当所致。因此, 我利用课内外时间对他们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 怎样听课、记笔记、复习等等, 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 从而使他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逐渐学会了学习。

(1) 指导学生听课和做笔记, 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学困生自制力差, 上课老是走神, 为了加强学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的听课意识, 课堂上, 我鼓励学困生勇于开口, 不要怕出错, 不要怕说错了丢人, 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学困生听课时不善于做或不知怎样做笔记, 在讲课时, 我就将重难点板书在黑板上, 及时的提醒他们, 给时间让他们写下来。而且, 我经常对学困生的笔记进行检查, 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还让他们准备了一个“纠错本”, 让他们把错题摘录在“纠错本”上, 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课下反复复习, 加深印象, 下次再出现就可避免再犯同样的错。

(2) 指导学生课后复习, 并与课前及时检查相结合

学困生常常抱怨自己当天所学的知识, 第二天就忘记, 缺乏自信心。我就向他们说明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规律, 引导他们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早自习和课前, 我总要叫学困生来朗读或背诵前天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或课文, 及时地进行检查, 及时反馈, 发现问题, 及时补上。这样使学生养成了课后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 使他们学得有信心, 又有决心去学好英语。

四、转化方法

在教育教学中, 存在学困生是不可避免的教育现象。只要我们摈弃偏见, 付出真心、爱心、耐心、信心、恒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按照教育规律和心理特点, 采取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方法, 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环境, 广泛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给他们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定会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 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献林, 张淑青.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J].人民出版社.

篇4:学困生转化案例

小池,男,14岁,原校14中。父亲是长途货车司机,母亲在家开一杂货店,兄弟两人,其哥哥初中毕业后,待业在家。据父母反映该学生从小性格执拗暴躁,比较调皮,学习成绩差,与同学交往时经常恃强凌弱。升入14中后,由于其坏习惯不改,经常跟班主任闹矛盾,于是觉得教师有意找茬,同学也瞧不起自己,开始自暴自弃,最终导致人人都讨厌他。七年级开学不久将小池转到我校进行教育转化。

二、成因分析

1.外界因素

学生父亲文化不高,性格急躁,在教育孩子时方法非常简单粗暴。从小只要有同学家长或者教师反映学生的错误,家长就采取“狠揍一次”的棍棒教育来试图解决问题。学生母亲性格柔弱,在孩子犯错误时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劝阻教育。久而久之,这样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态度加剧了小池与同学、教师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让他埋下了“我就是个坏孩子”的心理阴影。

2.自身因素

学生本身性格冲动任性,桀骜不驯,不合群,如同一个刺猬,时刻防备别人伤害他,同时又时刻准备伤害别人。该生心理上自卑又自尊,逆反心理重,上课时,不遵守课堂纪律。该生还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碍,不仅学习态度差,还经常恶语伤人,班中无人愿意和他交朋友。该生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只注意消极的信息,易下武断推论。比如,上课教师批评他不遵守课堂纪律时,他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对教师说:“老师,你处事不公,其他同学也在捣乱,为什么只批评我?”

三、辅导措施

1.师爱勇于付出

爱是教育转化好学生的前提。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发自教师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的心。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2.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教育契机

教师要设身处地,理解学生,善于触摸学生的心灵。上学期,他因为偷拿宿舍其他同学的东西被查出后,情绪波动很大想转回原校。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谈话,他开始一脸戒备站在我面前。我只是轻轻拍了他的肩,没有严厉的批评。我只是告诉他,这件事情老师会替他保密,叮嘱他如果回去一定要改正错误。这孩子或许从我眼神话语中感受到了什么。在送他上出租车回家时,他低下头,真诚地说了一句:“老师,谢谢您!”虽然学生最终没有回到原校,至今学习成绩仍不理想,但我能感觉到学生灰色的心灵天空正在变蓝。

3.创建和谐的班集体,借助集体的力量

教师的力量是有限,同学友情感化的力量帮助对一个学困生来说,有时是胜过教师力量的。其实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教师过于直接的批评。此时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小池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常常鼓励小池多帮助同学,让他把教师发给他的小奖品与同学分享。同时,我有意安排班上性格随和、乐于助人的同学和他交朋友,让他们互相交谈,成为好朋友。小池与同学交往的技巧,并安排他参加体育比赛、春游等集体活动,加深与同学的友谊。

4.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思想,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自卑逆反的心理加重。要求父母多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四、转化效果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小池的改变非常明显,由刚入校时的学习差、思想差、表现差的人见人怕的“三差学生”到现在能尊重师长、与同学友好相处、思想健康向上。过去他看见教师的抵触表情不见了,现在常找机会主动和老师聊天;原来的陋习也改了许多,与同学交流时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蛮横无理,性格也开朗了,身边也有了朋友。

五、转化反思

如果学生人人都是优生,教育还需存在吗?面对这些特殊孩子时,我们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冷漠为关注。教师要多跟他们沟通,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他们鼓励。小池的改变也让我有了许多的思考,这孩子刚刚到来的时候,每个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棘手。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在学校和教师给予他时间、空间上宽容后,他正逐渐被我们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感化。面对着他的改变,现在谈成功与否似乎过早,但是我想经过我们的努力,他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篇5:数学学困生转化案例

刘峰:男,初一(1)班学生 。平常爱违反纪律,喜欢搞恶作剧,犯小错误,自控能力差,上课时总是管不住自己,坐姿不正。我发现他在学习上存在“等、靠、要”的坏毛病,等老师来教,靠别的同学来帮忙。甚至动歪脑筋,课间跟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勾肩搭背,搞关系。所以上课一拿到题目,不是想着我要快点想、快点做,而是磨磨蹭蹭的拖延时间,一到下课铃声响,连忙用眼睛看着别的同学,示意别人:快来教我。数学作业马马虎虎,潦潦草草,作业速度较慢,总是拖拖拉拉,经常不完成。

基于分析,我觉得如果通过什么事能唤起他的自信,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并以此为起点,不断积累自信,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等,同时,父母也能重新认识他,寄希望于他。那么他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的,因为他毕竟是智力正常的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公平地对待班中的每一位孩子,对孩子不忽视、不歧视、不疏远,关心他的学习、生活,经常性地与他沟通交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公平、公正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树立自信心。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放大镜去捕捉孩子的优点,用所小镜去看待孩子的缺点。努力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用一点点的爱、一滴滴的情,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作为教师应该做到。

刚开始,该生还是不听讲,上课仍自己玩自己的,作业能动笔但相当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上课有时能集中注意力了,作业认真多了,基本能按时完成,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给学困生多一些爱,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篇6:数学学困生转化案例

进入九年级第一天课堂上的一个不经意的提问让她的面容深深印入我的脑海,她叫于鑫淼,胖墩墩的身材,闪烁不定的眼神,让我认定这个孩子成绩一定很差,果不其然我翻了她的入学成绩,数学37分,着实下了我一跳,我想这下可完了,数学基础如此之差,更不要说到了中考,我们班的平均分和及格率肯定要受她的影响.但我转念一想,孩子学习困难一定有一些原因,如果我找到症结所在,一定能帮她提高成绩,决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了她成绩落后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我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与对策。

经过一段时期的磨合,于鑫淼渐渐对数学有了兴趣,计算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72分,期末考试67分,本学期期中考试数学71分,计算题每次都是全对,我为她感到高兴,她自己更开心。渐渐于鑫淼脸上的笑容多了,人也开朗了,课间她总是要到我这里报到一下,有时问题目,有时找我聊天 。每天她总是第一个来问回家作业是什么,她不再排斥学习数学,也从未抄过别人的作业,自信心在她心里慢慢滋长,虽然与别人没法比,但跟她自己比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期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过退缩,有过动摇,但我们彼此坚持着,鼓励着,虽然她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我付出的精力似乎还是不成比例的。我想这可能是我的辅导,缺少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因而缺少更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如果给于鑫淼同学搜集一套专门供她阅读的书籍,让她经常阅读并思考,那么她对知识的感受性肯定会越来越敏锐,那老师的工作就事半功倍了。作为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会遇到很多的学困生,只要我们有爱,只要我们有恒心,一定会让这些孩子得到属于他自己的成功体验。

上一篇:小学生跳绳活动计划下一篇:优秀市场营销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