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我喜欢的动物

2024-05-17

大班美术我喜欢的动物(共12篇)

篇1:大班美术我喜欢的动物

活动名称:我喜欢的属相动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察、理解十二生肖动物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绘画。

2、鼓励幼儿运用自己领会的美术形式大胆的表现自己。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讨论自己的属相。

2、图画纸、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小朋友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讨论了自己的属相,你现在能否分清他们的属相是什么?(幼儿争先恐后地说:“我爸爸的属相是老虎,可厉害了——我爷爷的属相是狗——我妈妈的属相是老鼠——我跟妈妈一样都是属牛的——老师,我跟舅舅的属相一样——)

二、主题导入:

小朋友,你有没有想过你最喜欢谁的属相?为什么?(我最喜欢妈妈的属相,因为妈妈的属相是老虎,老虎是国家保护动物,我也喜欢保护大老虎。我喜欢爸爸和妈妈的属相,我经常在家画它的画,他们的属相都是龙。我喜欢自己的属相,我还会诗画呢——)

三、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属相动物,并写出这是谁的属相;教师观察、巡回指导活动的进行。

四、利用小朋友的画为材料,共同制作生肖钟(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总结分享

教师将幼儿的画、生肖钟展示张贴室外供幼儿欣赏交流,并讲述相关的寓言故事。

活动评价

通过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探索、求知积极性,不仅发展幼儿的智力因素,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篇2:大班美术我喜欢的动物

1.尝试用画、剪、戳等技能来制作动物面具。

2.能积极参与制作,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幼儿唱跳歌曲《熊和小孩》引出活动。

2.用问题引出小动物。

提问:小朋友们,歌曲里有哪些小动物?那你还想把哪些小动物请来呢?

教师:看,老师今天请来了谁?

二、边画边猜,边画边讲

1.学画老虎面具

出示一个大大的圆。

教师:小朋友们,猜猜看,这个圆圆的会是谁呢? 教师:是的,都有可能,那我在脸上画2个圆圆的眼睛,你们猜猜看会是谁呢?(幼儿回答兔子、狮子、猴子等等)

教师:接着,在2只眼睛下面中间的位置画上一个椭圆形的鼻头,小朋友们猜猜看,会是谁要来?(幼儿回答兔子、狮子、猴子等等)

教师:我们小朋友猜的都有可能,让我们接着看看,我在鼻头下面画上嘴巴。咦,会是谁?(幼儿回答兔子、狮子、猴子等等)

教师:我在鼻头上添上一个高高的鼻梁?(幼儿回答兔子、狮子、猴子等等)

教师:我又要在鼻子和嘴巴之间的位置画上一边画一个椭圆形,猜猜看,会是谁?(幼儿回答兔子、狮子、猴子等等)

教师:接着,我在脸颊两边画上对称的长条条花纹,小朋友们它还可能会是谁?(幼儿回答老虎、猫咪等)

教师:然后我又要在这个动物的头上一边画一个半圆,半圆里面还有一个小半圆,这个这个动物的耳朵。

教师:最后我要在它的额头上写个“王”字的花纹,到底今天我们请来了谁?(幼儿回答老虎)

教师:是的,今天我请来了老虎和我们做游戏,

2.制作老虎面具

出示涂好色的老虎面具

a.掏空眼睛

教师:老虎画好了,要给他涂色漂亮的颜色。接着我们要制作面具了。我先要把眼睛掏空,这样带上面具才能看见外面。用左手的食指抵在画得2只眼睛上,用剪刀慢慢的扭,待扭出一个小洞洞后沿着画得眼睛剪开。

b.学习脸颊两边对称的戳一个洞。

教师:小朋友们,面具怎样才能戴在头上呢?(幼儿回答)

教师:对,我们要在脸颊两边戳一个小洞,把皮筋打结。提问:打洞的时候是应该靠近脸的边边打洞还是往中间来一些呢?(幼儿回答)

教师:我们打洞的时候要往中间打一点,不然容易破的。

教师:洞打好了,我们把皮筋拿出来一边打一个结。戴在头上,面具就完成了。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教师:今天除了老虎,老师还请来了几个小动物,它们是小猫、小兔和小猴子,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就画哪个小动物来制作面具吧。

四、歌曲表演

篇3:“我喜欢的动物”教学

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及表达兴趣。

2.感悟描述之法:依据所描绘的动物的习性特点, 从动物的外形、神态、动作等方面选取典型的材料内容。

3.学习描写, 努力做到文从字顺, 所言具体, 注意表现出动物的特点, 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尝试学习运用“明贬实褒”句式表情达意。 (机动内容, 适宜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表现动物特点的外形、动作和神态进行较为具体的描述, 做到文从字顺, 努力做到较为准确和生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进行言辞达意的生动表达。

【教学准备】

课件、写话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了解学情

1. 播放视频:“有趣的动物” (请学生谈观后感)

2. 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我喜欢的动物”, 谁能用一句话给大家介绍你喜欢的动物? (关注学生介绍中的遣词用语)

3. 出示习作内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这个习作要求里, 有三个要注意的关键词, 是哪些词?

4. 教师小结:所写的动物是自己“喜欢的”, 要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 表达的情感要“真实”。

二、文段对比阅读, 感悟抓动物外形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1. 谈话:

上学期, 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同学也写了他们喜欢的动物。有一个叫吴思玥的女孩, 写了她家的小猫。根据她的描述, 你能猜出哪张照片是她家的宝贝吗?

2. 出示文段:

小猫白白, 脑袋圆圆的, 竖着一对尖尖的三角形耳朵, 一对透亮灵活的大眼睛, 黑黑的瞳仁还会变:早晨, 像枣核;中午就变成了细线;夜里, 却变成两只绿灯泡, 圆溜溜的, 闪闪发光。

(活动设计:出示上述描述文段, 再出示三张照片, 让学生猜猜这段话描写的是哪个动物?并说说猜不出的原因:因为这段描述描写的是猫这种动物共有的特性等。)

3. 同学们也给吴思玥提了同样的意见, 她又把这段话改了改。出示文段:

小猫白白, 顾名思义, 肯定是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猫了!哈, 你猜错了。它的脑门、眼角和小耳朵可不是雪白的, 那黑黑的小绒毛, 让它比通体雪白的小猫更可爱, 更耐看。

(活动设计:出示上述描述文段, 让学生再猜一猜并说说猜出的原因:因为这段描述描写的是这只猫独有的外形特点。)

4. 小结谈话:

从吴思玥前后描写的两段话中, 你在描写动物外形上有什么收获?你对“特点”这个词有没有新的认识?

教师小结:在描写我们喜爱的动物时, 在细致观察中, 不仅要找出它和别的动物在外形上不同的地方, 还要找出它和同类动物不同的地方。这样, 它的特点才突出, 让人难忘。

三、文段补充阅读, 感受神态描写的表达作用

1. 谈话:我们常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内心世界常常会透过眼神来表达, 动物也不例外。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动物的图片, 感受它们丰富的内心和性格特点。

(活动设计:在配乐中逐张出示动物神态照片)

2. 引导学生再观察小猫白白的眼神, 用一两句话说说观察所得, 再出示下列补充文段, 齐读感受作者对白白眼神特点的生动描述。

一对透亮灵活的大眼睛, 透出来的神情却不是别的猫常有的锐利和警惕, 而是一种孩子似的纯真。每当你批评它时, 它就会蹲在地上, 用这样的眼神看着你, 让你不忍再继续责备。

3. 引领学生谈谈这段学习的收获。教师小结:动物和人一样, 它的面部神态, 常常也会流露出它的性格特点。

四、文段对比阅读, 感受情感表达的不同句式, 感悟语言特点 (3分钟)

1. 谈话引入, 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同学有一位叫乐乐的朋友, 很有趣, 想不想认识它?

2. 出示对比文段, 感受“喜爱之情”的表达句式。这两段都是介绍乐乐的开场白, 你喜欢哪一段? (机动内容)

(1) “乐乐”是一只才几个月大的小狗, 身子肥胖臃肿。它有个坏毛病, 那就是“不爱洗澡”, 让主人很头疼。

(2) “乐乐”可是一位“狗王子”, 年纪虽小, 个儿可不小, 才几个月大, 就有着圆滚滚、胖嘟嘟的身材。它有个坏毛病, 那就是“不爱洗澡”。这不, “战斗”又开始了。

3. 教师小结:同样都是描写乐乐的肥胖、不爱洗澡, 第二段描述不仅有幽默感, 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喜爱”的情感, 有一种亲昵的味道。

五、捕捉动作细节, 在尝试描述的实践中感受动作描写的表达作用

1. 观赏视频“不爱洗澡的乐乐”, 谈谈观后感:你觉得乐乐怎样?

2. 通过摄影师的镜头, 抓住乐乐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动作, 写一两句话, 把你感受到的乐乐的性格特点写出来。

(活动设计:学生练笔, 指名学生展示描述语句, 师生评价。)

3. 教师小结:

除了神态, 把表现特点的动作进行准确细致的描写, 同样也可以让内容具体, 行文生动。

六、总结谈话, 布置作业

1. 谈话:和张老师共同学习了一节课, 有什么收获?

篇4:我喜欢的动物

这是一次读写结合的练笔。具体训练要求是:古怪的猫、可爱的雪猴、善解人意的小鸟……这些动物在本组课文里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悉心观察。同它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所发生的事情。将这些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写出对它的喜爱之情。写完以后多读几遍,看看有没有不通顺、不清楚、写错字的地方,如果有,认真改一改。

设计理念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对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学段的小学生来说,写作方法和写作能力的获得,起初多数是通过选择性模仿实现的。小学生必须通过学习,从成人那里,从书本上获得表情达意的语言模式和写作方法,并将这些储存在大脑里,当提笔时。其中的某些语言模式和写作方法就会自然地涌向笔端。这就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快写作能力的形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习作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按一定顺序把喜欢的动物写具体的方法。

2.通过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细致地说出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渗透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理念。

3.通过学生独立习作,培养创造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课前准备

1.《翠鸟》、《猫》课文动画、插图和录音。

2.学生准备喜欢动物的图片资料:照片或图画。

3.学生完成《我喜欢的动物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导审题。

1.同学们平时喜欢动物吗?说说你喜欢的动物叫什么名字?

2.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到,你喜欢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金鱼,素有老鼠天敌之称的猫,善解人意的哈巴狗……今天我们的习作课要写的就是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3.引导学生审题,读懂习作提示:按一定顺序写出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生活习性及和你之间发生的事情。写完以后多读几遍。认真修改不通顺、不清楚、写错字的地方。本习作的重点是围绕“喜欢”去写,写出真情实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明确习作任务,拓展习作思路。]

二、回顾《翠鸟》《猫》的写法,总结本次习作的写作方法。

1.多媒体课件展示《翠鸟》课文动画、插图、录音。学生看、听、想、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翠鸟的?(外形、声音、停歇、捕鱼和栖息地。)

2.多媒体课件展示《猫》课文动画、插图、录音。学生看、听、想、说:我们家的猫有什么特点?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喜欢“我们家的猫”?(性格古怪、淘气。)

3.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写小动物,要表达喜爱之情,可以用哪些方法?

4.根据交流,总结写法。

写小动物,表达喜爱之情有四种方法:一是描写它的外形特征;二是写它的生活习性;三是根据特点加以联想;四是直接抒情,渲染一种气氛,把自己的感情和小动物的描写融合在一起,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用这种方法表达感情,更有感染力。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唤起相关表象,加工习作材料,开拓学生习作思路。]

三、小组交流,师生互动,整理思路。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出示准备好的动物图片,根据调查表内的材料,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朋友?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它有哪些生活习性?你和它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教师相机指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唤起:相关表象,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突出形象思维训练,进一步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

四、自主习作,因材施教。

1.学生按照习作要求,参考《翠鸟》《猫》的写法,按一定的顺序写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2.教师对班级的习作情况有的放矢地了解之后,因材施教,适时地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与指导。对在当堂内完成习作初稿的学生给予表扬,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的习作引导评价、提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发挥创造力。]

五、评议修改习作。

1.小组内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自评自赏,互评互赏。

评议标准:

(1)是否把内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2)语句是否通顺、连贯,遣词造句是否贴切、准确。

(3)是否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全班推选三至五篇优秀习作进行展评。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口头修改补充。

3.学生把修改后的习作工整抄写在习作本上。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对习作进行二次加工,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六、习作拓展延伸。

组织举办习作展、喜欢动物图片展,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习作的成功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

[总评]

本教学设计反映出设计者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的结果。学生的习作过程,是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积极参与的过程。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1.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新型的师生角色,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主程度,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发展,提高了学习效率与效果。

2.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解决“写什么、怎么写和如何改”的问题。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和创造的乐趣。树立“我能写、我会写、我会改”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篇5:大班美术可爱的动物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大胆作画。

2.愿意用肢体动作、符号等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走路姿势。

活动准备:

画有隐藏动物的图片、颜料桶若干、排笔、记录卡等

活动过程:

一. 在情境中请出动物

1猜你猜一猜今天会有哪些动物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幼儿自由猜测)

2这儿有颜料和笔,等会儿你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找和桶上相同标记的画纸涂色把小动物请出来。记住图的时候笔要在桶边轻轻的舔一舔,那涂色应该怎么涂?(顺着一个方向,从上到下)

3你请出的动物是谁?去看一看其他小朋友请出了哪些动物?

二. 说说学学做做

1我们来看看有谁来了,来了几个?(加以统计记录)

2你知道这些动物是怎样来的?请你来学一学它走路的样子。(请个别幼儿示范,文档仅供参考

集体学样)

三. 尝试运用符号记录动物的走路动作。刚才我们学了小动物走路的样子,你们真棒,学的真像。我们会不会把这些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画下来呢?

2桌上有记号笔、水笔、蜡笔、棉签等,你想用什么就用什么画,画好以后贴在小动物的旁边。

四. 交流讨论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画的符号的。谁来介绍一下你画的代表什么意思?(及时鼓励幼儿)这些小动物夸我们很聪明,它们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也来学自己喜欢的动物走到教室里和它们一起做游戏。

设计思路:

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中,孩子们通过活动了解了常见动物,并对常见动物行走的姿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班幼儿已经具有了运用肢体动作模仿他们喜爱动物的动作特征,能初步的感知到运动节律的变化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时而模仿小猫轻轻走的动作,时而模仿小兔蹦蹦跳跳的行走。

小班孩子已经能用各种感官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并开始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符号与动作之间的微妙的关系。每个幼儿都会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充满稚气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幼儿的表达符号犹如一个个千姿百态的万花筒,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们用自己语言表达的对事物的理解,文档仅供参考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探索的轨迹。让孩子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和体验,并尝试理解他人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互相提高的方式。

提供丰富多样的工具材料,能

适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满足幼儿不断探索发现的需要,在材料的投放上,以多元化为主,这样幼儿就能根据活动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同时在表现的过程中引发幼儿对材料运用特性的探索,因此在活动中我投放了记号笔、蜡笔、水彩笔、棉签等不同的绘画工具,让孩子有较多的选择余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进行表现。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感知、认识、表达、表现,大胆想象,因此我想让孩子在运用美术经验大胆的表现的过程中,萌发兴趣,体验探索的兴趣,学习的过程对幼儿来说才变得真正有意义。

大班绘画教案:《狮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

2、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景。

3、对绘画活动感兴趣,能独立完成画作。

活动准备:

1、剪好的狮子头、身体(椭圆形)、狮子脚、尾巴。

2、狮子PPT

3、幼儿用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顺口溜”,请你们仔细听: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2、这么好听的顺口溜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动物呢,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动物呢?(幼儿猜谜:大狮子、大老虎、大熊猫)

二、讲解示范

1、到底是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看(教师边念顺口溜,边画)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

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

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

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篮子四周加花边,一只狮子就出现。

2、“你们看是什么呀?”(狮子)

3、“哦,这顺口溜真有趣,能变出一个大狮子,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变一变?”

4、幼儿和老师一起来念顺口溜,教师再示范一遍,变换花边。

5、有了狮子头,还缺少什么呢?(身体、脚、尾巴)

狮子的身体像什么?(椭圆形)

三、看狮子的PPT

老师这里也有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的?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四、摆放狮子不同的姿势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准备了狮子的头、身子、脚和尾巴,请小朋友四个人合作去放一放、摆一摆狮子会有哪些姿势?)

1、幼儿摆放,教师巡回观察。

2、请小朋友来说说刚才你们摆的狮子是怎样的姿势呢?

狮子有站着的、蹲着的、趴着的、还有走路的,原来狮子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五、幼儿作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大狮子。请你来告诉大家:你的狮子会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提要求:

画之前我们的大狮子还有几句话想对小朋友说:

我可是森林里的百兽之王,你们可别把我画成了小病猫。我的本领可大了,小朋友们要画出我不同的本领哦。画好以后别忘了给我涂上美丽的背景颜色。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六、展示幼儿的画

篇6:幼儿园大班我喜欢的动物教案反思

(1)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我喜欢的动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形特征及背景图。

2、通过欣赏和谈话活动了解动物的特征及习性。

3、在绘画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坐姿。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油画棒、纸张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阅读谜语故事《五个矮儿子》。

2、引导幼儿编谜语:我最喜欢的动物。

师:你喜欢什么动物?它有几条腿?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动物特点,示范画出动物的主要特征。

4、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你喜欢的动物要大一些,要画出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涂色时要认真细致。

(3)画画时,要坐端正,眼睛与桌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5、展示幼儿作品《我喜欢的动物》,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画的动物来仿编动物。谜语儿歌。

鼓励幼儿按原有的动物谜语结构,编自己喜欢的动物。

6、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教师对幼儿的美术作品和创编的谜面进行简单的评价。

教学反思:

动物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所以今天的活动孩子们非常投入,一些孩子的作品有创意,表现出色,全班孩子总体的在绘画的操作方面能力都有所进步,只是到最后的游戏时间,有些孩子比较着急,所以涂色方面有些粗糙,我也进行了相关的讲解指导。从这次的操作中,我发现两大弱点:一是孩子们对于自主的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缺乏经验和能力;二是材料不够丰富,将在以后日常的区域活动中增加创作的内容,提供给孩子们更多的操作材料,引导他们自由创作,增强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篇7:大班美术活动——可爱的动物

大班美术活动:可爱的动物

设计意图:

奇妙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激起幼儿的探索欲望。动物们神态各异的外貌特征、绚丽多彩的皮毛花纹,神通广大的特殊本领都是幼儿的探索空间。陶行知提出“创造教育”理论,旨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在活动中把孩子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用简单的线条,以他们的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用借形想象的美术方法让他们的想象神秘的展现出来,既符合幼儿好奇,求知欲强的特点,同时促使孩子自由想象,自我表达,寓教于乐,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撕纸添画既有手工工艺,又包含了绘画技能,对于大班孩子来说,不失为一种巧妙而又有效的综合能力训练。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是借助随意撕出纸片的各种形状激活孩子的想象能力,再通过添画把联想形象表达出来。形的联想是关键,它上承随意撕纸的结果,下启添画成形的效果。撕纸时让孩子大胆随意不受约束,形的联想时让孩子自主探索地转动,从不同角度观察产生更多奇妙的联想。添画时根据联想在纸片外形的基础上用线条进行适当的内外添画,使形象更加完整。活动目标:

1.尝试撕纸想像,学习从外轮廓到细节的撕纸方法。

2.能大胆随意撕纸,有意图的用线添画,表现出综合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3.感受撕纸活动带来的创意与快乐。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动物有初步的了解有参观过动物园的生活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画纸、记号笔、胶水、小垃圾桶;背景音乐。活动过程:

一、自编故事 学习撕纸 1.谈话活动 进入主题

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谁来说说你见过什么动物? 2.教师讲述自编的故事

动物园里有许多可爱的动物,可是最近动物园里来了一个可怕的巫师!她想把所有的动物全都囚禁起来,她把小动物都变成了一张一张的彩色手工纸。小动物都变成了纸,这可怎么办呀?幸好有两个小动物幸免遇难!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

3.讲解示范撕纸方法

我是毛毛虫东东,我是毛毛虫西西,东东和西西最大的本领就是喜欢吃,这解救小动物的任务就交给东东和西西吧。它们先找见了一张被施了魔法的手工纸,这里面呀被囚禁了一只动物。东东和西西把手工纸吃了一个小口,真香呀!东东和西西接着往下吃,吃呀…吃呀…味道还真不错!不知道里面的味道怎么样?东东和西西往里面吃吃,呀!这里面的味道是酸酸的!外面的味道怎么样呢?东东和西西向外面吃吃,哦!这外面的味道呀是甜甜的!

二、观察思考 借形想象 大胆猜测,借形想象

看,东东和西西解救出来一只什么动物?

如果看不出来时我们还可以转一转,看看又像什么动物? 但是这样想不想?

我们先把小动物的眼睛找出来。再找出它的耳朵、四肢、尾巴…

三、大胆操作,想像操作

1.大胆撕纸,借形想象

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用你的东东和西西来解救小动物,看一看想一想你解救出来的是一只什么动物?

2.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彩色卡纸,把纸的光边一点一点吃下去,两只毛毛虫,嘴巴亲一亲,向外吃一吃,向里吃一吃,看看你能解救出一只什么样的小动物?

2.大胆操作,想象添画

先用胶水粘在画板上,粘好以后就来添画他的五官、四肢、尾巴和花纹。

3.添画背景,丰富画面

想一想这些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喜欢吃什么?给画面添画相关的背景,使你的画面更加丰富完善。

四、展示作品 体验成功

篇8: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奇异的景色

卢梭的《丛林组画》枝条自由伸展,叶片描绘精细, 动物和人都掩映在高大的灌木丛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根据我对卢梭作品的理解、感悟,以及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审美水平的了解,我选择了组画中的《奇异的景色》让幼儿欣赏,因为这幅画既有茂密的森林又有幼儿喜欢的动物和鲜艳的果实。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大胆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2.理解作品色彩和构图的独特 ,感受画面的幽静 、 神秘。

3.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 ,尝试想象作画 ,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丛林组画》和真实的热带雨林PPT,铅画纸,同色系的各种绿以及红、黄等颜料,鸡毛、鸭毛、 落叶、谷穗、积木等,《冒险岛》音乐。

经验准备:教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特点,幼儿已有树叶印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配乐欣赏,表达对作品的整体感受

出示作品,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幼儿讲述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和初步印象。

问题一: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开放性的 、最基础的问题 ,能让孩子将自己最先看到的、画面最显著的特点表达出来,如看到许多树、鸟、果子、花,等等)

问题二:这是在哪里呢?

(具体地域的提问,帮助孩子进一步感受作品表现的主体———丛林,对丛林形成初步印象)

问题三:这幅画看起来感觉怎么样?

(配合画面的音乐渲染了丛林的幽静 、神秘 ,有的孩子说“像玩冒险游戏的地方”,有的说“感觉很害怕”, 有的说“有点暗”。 孩子们的回答契合了作品最主要的特点)

二、细致欣赏,深入感知作品的艺术特点

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细节部分, 理解作品色彩和构图的独特。

1.感知作品色彩的特点。 师:这幅画为什么看起来 很暗? 除了深颜色还有些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感受作品以深绿色为主 ,同时 ,运用了跳跃、鲜艳的颜色和多种绿色)

2.感知作品构图的独特 。 师 :找 找看 ,丛林里藏了 多少只猴子,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发现这些猴子呢?

(利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 “藏猫猫 ”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层次感与纵深感, 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一层一层的树太浓密了, 把猴子遮住了。”“猴子的颜色和大树的颜色差不多,不容易发现。” 教师及时帮助孩子提升对层次感和纵深感的理解:“猴子前面是一层一层的树,后面又是一层一层的树,天空看起来好远啊! ”)

3.了解作者和作画的背景。 师:这幅画是法国一位叫卢梭的画家画的,他从没有去过这些地方,只是把自己平时看到的树木、 水果、 动物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 他画了许多幅有关丛林的画。

三、观察比较,把握丛林组画的内在特质

1.欣赏《丛林组画》PPT。 师:你们发现这组画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

( 引导孩子们整理 、 概括对 《 丛林组画 》 的整体印象,把握组画的共同特质:都是茂密的、占满了画面的森林;都有奇异的花果、可爱的动物、神秘的人隐藏在森林中;画面以深浅不同的绿色为主,尤以深绿色为主调)

2.欣赏热带雨林 PPT,感受真实的风貌。

3.比 较理解 。 师 :卢梭画的丛林和真实的丛林相 比,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引领孩子观察比较,加深对作品创造想象和艺术加工的理解,为下一步大胆表现奠定基础)

四、想象创作,充分地表达表现

1.引导想象 。 师 :我们也来画画丛林 ,你画的丛林 长了什么植物? 有哪些动物和人在里面呢?

2.讨论新“绘画工具”的使用办法。 教师出示鸡毛、鸭毛、落叶、谷穗、积木等,提问:你会怎么画 ? (用树叶印,用鸡毛拖画,用谷穗蘸上颜料甩,等等)

3.幼儿作画。 先投放深浅不同的绿色颜料,供幼儿画丛林。 待幼儿基本完成丛林的绘画后再投放红、黄等颜料,让幼儿添画果实、动物、人物时选用。

(提供丰富的材料 , 让孩子们在玩材料的过程中, 大胆探索不同材料的绘画方法和呈现的不同效果,体验创作表现的快乐。 红、黄等颜料在幼儿绘画丛林基本完成后投放,是为了避免干扰,确保重点:用深浅绿色表现画面的层次感)

4.教师个别辅导。 (1)运用同伴示范法引导幼儿选用不同材料作画。 (2) 通过个别对话帮助幼儿丰富画面。(3)借助环境暗示———滚动播放《丛林组画》PPT,给有困难的幼儿带来一些参考。

五、展示作品,同伴间分享交流

1.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师:你画了什么? 是怎么画的?

2.与大师的作品进行比较。 师:你们画的和大师画 的一样吗? 你觉得谁的更漂亮? 为什么?

3.教师总结性评价 ,引领幼儿的审美 。 师 :卢梭作品更多地选用深绿色,丛林茂密,层层叠叠,看起来很深远。 小朋友更多地选择了浅绿色,看起来更明亮,让人感觉很舒畅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欣赏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在以下几方面:

1.回应 。 在欣赏活动中 ,没有单一说教 ,而是通过不断融合孩子们的回答进行更巧妙的连接 (有效回应),来达到引领孩子审美的效果。 比如,在孩子们观察 《奇异的景色》时,有孩子说“那树上停着的是鸟儿”,也有的说“那是一个从丛林中走出来的人”。 我顺着孩子的思路回应:“对啊,卢梭画的人就像动物,画的动物看起来又好像是人。 ”

2.自然。 活动中欣赏的是描绘自然的《丛林组画》, 观察的是真实的热带雨林, 就连绘画工具也都是自然物。 更重要的是,整个欣赏活动,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表达、自由创作。

篇9:我喜欢的小动物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完成初稿后,写同一种动物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提出修改意见,然后修改自己的习作。

老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小动物的文章,有高傲的《白鹅》,荣膺上将军衔的《白公鹅》,还有性格古怪的《猫》,勇敢负责的《母鸡》,作者笔下的小动物是如此可爱,栩栩如生,让人喜欢。你们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好吗?

小丫:好啊!我最喜欢小动物了,神秘的变色龙、可爱的竹鼠、国宝金丝猴……我早就想把它们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了。

老师:你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给大家讲讲吗?

小丫:当然可以。我最喜欢的是我家的荷兰鼠。荷兰鼠的长相十分有趣、可爱,它有点像小松鼠,相比之下,只是少了一条毛绒绒的大尾巴。它们鼓鼓的小脑袋上有一个尖尖的长满胡子的小嘴巴。小眼睛亮晶晶的,好像两粒小豆子似的。一听到可疑的声音,荷兰鼠那圆圆的小耳朵就会竖立起来。它们那圆滚滚的小肚子下长着四只短小的腿。荷兰鼠的毛是雪白色的,它们生性温顺、胆小。每当我想伸手摸它们的时候,它们就吓得四处逃窜。荷兰鼠虽然胆小,但是争食物却是很凶的,对同伴也毫不留情。它们是我不可缺少的伙伴,也是我最喜爱的小动物。

老师:是啊,荷兰鼠是一种十分惹人喜爱的动物,相信它一定给你家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毛豆,你又有什么喜欢的动物呢?

毛豆:有啊!温柔的小鸡,威武的大公鸡,高傲的大白鹅,贪玩的小狗,温顺的小猫,可爱的金鱼等,都是我喜欢的动物,不过我最喜欢我家的八哥了。

老师:为什么?赶快给大家讲讲吧!

毛豆:我家的八哥可尽职了。别看它是一只小动物,可它做事比人认真。每天一大早,它就开叫了:“快起床!快起床!”虽然声音沙哑,语速却很快。只要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在叫的时候总要把全身的羽毛立起来,并挺着脖子,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中午,它又会在旁边大叫:“你好!快吃饭!”像父母一样提醒我、督促我。晚上,它叫得更狂了:“睡觉!睡觉!”在这种情况下,你肯定乖乖上床。真有趣!

老师:你家的八哥可真了不起,简直都快成你家的管家了!俗话说:“千人百姓万脾气”,动物也一样,各有各的特点,就是同一种动物,也会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有的温顺,有的懒惰。要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笔下,写之前,应该先注意什么?

小丫:写之前,应先仔细观察一番,注意了解它们的外形特点。

老师:那么,什么是外形特点呢?你给大家说说。

小丫:外形特点就是外表长的样子,也就是头部、四肢、尾巴、毛发等身体的特点。如洁白的羽毛、长长的脖颈、金黄的嘴巴和脚掌,是白鹅的外形特点;小巧玲珑的身体、毛茸茸的大尾巴,是小松鼠的外形特点。

老师:说得好!毛豆,你觉得写作时应注意什么?

毛豆:写动物的文章,还要注意写写它的生活习性,也就是动物的喜好、活动、饮食、脾气、性格、睡眠、生活环境等特点,而且在写的时候还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特别是有关它的最有趣或最感人的故事,一定要写得最具体,这样才能让人读来感同身受。

老师:说得真好!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比如刺猬要冬眠,小兔子不会走只会蹦,狗的嗅觉和听觉特别灵敏,大公鸡每天早起打鸣等。观察时,除了抓住特点看仔细外,还要特别注意它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便于写具体、生动。写小动物和写人、叙事、写景的文章一样,也要有一定的顺序。那我们怎样安排才能让文章更有条理呢?你们能结合这次学过的文章来谈一谈吗?

毛豆:比如写动物的外形特点,可以从头到尾,或整体到局部……有条理地记叙,才能使所写内容给读者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

小丫:像《白公鹅》一文,重点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理”的特点;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这样安排就能让人一目了然。

老师: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和小动物之间所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这样也能说明你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原因,突出文章的中心。那我们写完后怎样给文章拟题呢?

小丫:我们可以直接点明要写的动物,如《小白兔》《小蜗牛》《可爱的小猫咪》等。

毛豆:我们也可以在动物名称后面加上动物的昵称,如《小狗“思思”》 《可爱的小鸭子“笨笨”》等。

老师:如果想让文章的题目更吸引人,也可以直接用昵称为题,如《“红袍将军”》《高傲的“海军上将”》等。

篇10:大班美术我喜欢的动物

大班美术活动《我喜欢的房子》案例分析

在电子白板课题研究的大环境下,我们教研组开展教学活动观摩及研讨。针对电子白板运用于幼儿园各领域是否能够优化教学,真正服务于教学进行实践与探讨。本次研讨,我们以大班美术活动《我喜欢的房子》为例,重点研讨白板运用于艺术活动的优势,以促进教学及幼儿发展。在本次活动中,周婷婷老师利用电子白板教学丰富了幼儿的欣赏与体验,有效促进了幼儿想象与表现。

案例描述

(一):演示课件一:原始人—山洞—草房—砖房—楼房

师:你们知道以前人们都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吗?

幼:不知道。

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来看看,以前人们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

(演示第一组课件图片,幼儿边看边说:“那是山洞。”“那是草房子!”“那

是楼房。”)

教师小结:在最原始的时候,没有房子。人们为了不受到野兽的伤害,就住在山洞里;慢慢地随着人类的进化,人们开始住上了泥墙草房子,可这样的房子不结实,下雨的时候,又会漏雨;于是人们又发明了制造了砖瓦房,可砖房子看着不够美观,而且占地方,于是人们又开始盖起了高高的楼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住的房子也越来越漂亮了。

案例分析:

周老师先和孩子们欣赏“远古的房子”——大致了解房子的演变历史,孩子们从图片的演变中感知房子从最初的山洞逐渐演变到如今的高楼大厦,这是对房子本身存在的意义的了解。老师在播放图片时采用一些功能,帮助孩子忽略一些次要的,集中关注房子这一主题,如:聚光灯的使用。这也使得孩子们对活动兴趣更加浓厚。

案例描述

(二):演示课件二:住在不同地方的人们住的房子也各不相同。

师:你们知道吗?住在不同地方的人,住的房子也是各种各样的,我们赶紧来看看吧。

以课件图片展示:吊脚楼,蒙古包,四合院......

教师:这是什么房子?你知道他是哪里的房子吗?他为什么要建成这个样子?

幼儿:那是木头房子。

教师:这个木头房子为什么下面一层是空空的,只有几根柱子撑着呢?

幼儿:不知道。

幼儿:那是蒙古包,是草原上的房子。

??

教师小结: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有很多的蚊虫,而且气候比较潮湿,他们就设计了吊脚楼。他们住在吊脚楼里,不仅可以防蚊虫,而且通风干燥;蒙古族的人们就住在蒙古包里,因为他们经常要为羊、牛、马等寻找牧场,住在蒙古包里方便他们搬迁;一些老北京人就住在四合院里,因为有很多人都住在一起,非常的热闹。

案例分析:

在第二阶段的欣赏中,幼儿欣赏的积极性很高,但能够完整讲述的并不多,这和我园周边环境和家庭都是有关系的,孩子们知识面相对较窄,有一些房子是他们没有见过的。幼儿多数能讲出房子的建构材料,但对名称却不一定能说出来,用途就更不知道了。通过图片和老师的讲述,幼儿能够理解。但是,如果在活动前做好知识铺垫,活动效果将更好。

案例描述

(三):演示课件三:造型奇特的房子。

师:“一些设计师为了追求美观奇特,设计出了各种形状奇特的房子,我们快来看看吧!”

师:这个房子像什么?

幼儿1:像鸟窝。

幼儿2:对,就像小鸟的家。

??

教师小结:这些设计师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他们设计出了形状不同的房子,可真漂亮啊。

案例分析:

老师在这个环节,给孩子们欣赏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建筑”——旨在拔高,引导幼儿发现其构思的奇妙之处,引发幼儿的想象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很兴奋,大胆地猜测、想象“房子像什么”。老师选的建筑也比较有代表性,比如:北京的鸟巢、悉尼歌剧院等,这些造型特别的建筑让孩子们兴趣浓厚,最后设计出来的作品也体现了“想象与表现”这一宗旨。

篇11:大班美术我喜欢的动物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的绘画技能。

2、通过欣赏、观察作品,了解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变出各种形象的方法,并大胆尝试,创造添画作品。

3、在绘画过程中大胆想象,注意画面的整洁。活动准备:

课件、铅画纸,铅笔,多种颜色的颜料,调色盘,抹布、报纸;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激发兴趣

1、师:我们先来玩个手指游戏吧!手指游戏:

一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毛毛虫呀,爬呀爬!二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白兔呀,蹦蹦跳!三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呀,喵喵喵!四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螃蟹呀,横着爬!五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花蝴蝶呀,飞呀飞!

2、师:刚才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神奇的魔术师,用手指头变出了许多什么?有哪些动物?

3、我们的手指头本领可大啦,不仅能用玩游戏的方法变出许多动物,还能用另一种方法变出许多动物呢!你们想知道是用的什么方法吗?就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吧。

二、观察指纹添画,了解绘画步骤

1、出示课件:单个指纹:你们看,这是什么?指纹。它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椭圆形的。它是怎么画上去的呢?

2、师:原来是用我们的指纹蘸上颜料,印在纸上,印出来的。我们的手指头都是神奇的魔术师,你们猜猜看这个指纹会怎么变出小动物来呢?

3、“小眼睛仔细看好了,这个指纹要变魔术了!变—变—变—出示单个指纹动物:变成什么了?刚才的指纹变成了小鱼的什么?又添画了什么?

4、师:这个指纹不光能变出小鱼,还能变出许多其他的动物呢。出示第二个动物:这回又变成了什么动物啊?在上面添画了哪几笔?

5、刚才我们看到的小动物是用几个指纹印变出来的?

6、我们不仅能用一个指纹变出小动物,还能用2个或几个指纹变出更多小动物呢。

7、出示2个指纹印的图片:这些指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小、形状、是否连在一起?它们能变成什么动物呢?

8、出示多个指纹的动物添画,请幼儿欣赏。问:这是什么动物?它添画了哪几笔?这几个指纹是连在一起的吗?

9、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指纹添画,现在你们知道指纹是怎么变出小动物来的吗?

三、结合儿歌,示范指纹画的步骤,提出要求。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用指纹来变出各种小动物呢?现在请你认真看一看,我是怎么画的。我们用左手蘸颜料,用力在纸上印一印。印的时候不要移动哦,手臂抬高一点。儿歌: 手指轻轻蘸颜色,用点力气印一印,擦干手指换颜色,色彩干净又美丽。然后拿笔画一画,马上变成 * * *。

2、提出注意点:请小朋友注意哦,老师有3个要求: ①用左手印指纹,右手添画; ②轻轻蘸颜色,用力压一压;

③及时擦干净手,不要弄脏纸和衣服。

四、分组操作,指导幼儿大胆创作。

1、师: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想一想,除了图片上的动物,你还会在指纹上添画出什么动物呢?然后根据老师的方法,一边念儿歌一边用指纹变出各种小动物。你可以用一个指纹,也可以用2个或更多的指纹,先印好指纹,再进行添画。请小朋友卷起袖口,赶快来试一试吧。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

五、作品评价

篇12:大班美术活动:动物聚会

1、引导幼儿学习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形象。2、感受动物聚会其乐融融的热闹氛围。

3、通过集体展示作品,让幼儿感知集体的力量,合作的愉快。

二、活动准备:

1 铅画纸人手一张(大背景图分成)

2 小动物图片若干张

3 记号笔  油画棒

4 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

三、活动过程

1、“龟兔赛跑”故事导入。

师:你们听过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吗?里面主要讲了那两个动物?(师出示乌龟和兔子)他们比赛是谁赢了?(小乌龟)。小乌龟获得了胜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为小乌龟开庆功会呢。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这个聚会呢?

2、已有经验回顾

1) 幼儿说出一个小动物,教师可以贴出一个小动物的范画。

2)师:聚会的时候小动物会干什么呢?

(重点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各种形态,如在唱歌、吹喇叭等)

3 )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有这么多的小动物来为小乌龟庆祝,小乌龟可开心啦,现在请小朋友把你想的小动物在纸上画出来,不过老师可有要求的:

1、在铅画纸上用记号笔作画。

2画好后把记号笔放回原处,用油画棒涂色。                               3、画好的孩子,请把你的图画张贴到乌龟的身旁来吧。

4、          教师点评,结束活动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森林里的聚会吧。你最喜欢哪幅图画? 为什么?

这是谁画的,谁来说说,你画的是什么小动物?它在干什么?

上一篇:15考研400+学长的复习建议下一篇:扬州慢课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