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周记:未来是美好

2024-04-14

三年级周记:未来是美好(精选9篇)

篇1:三年级周记:未来是美好

我们生活在现在,研究历史,而未来,只有去畅想,只有去创造。如果说历史是丰富的,现在是幸福的,那么我就可以说未来是美好的。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你眼里,未来是怎样的?

一些关于未来的科幻电影为我们找来了答案:一个怪异的飞行器里,藏了许多密密麻麻、琳琅满目的仪器;某个人家的周围装有许多防盗机关;一个警察穿着火箭靴在空中追捕着犯人这些事都有可能发生,甚至现在就可以。但你是否想过你眼中的未来?现在,我们就谈谈未来的想象吧!

首先,我好好学习,虽然做孔夫子(孔子)、王阳明(王守仁)这才华横溢的圣人是不太可能的了,但我要使出浑身解数,来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然后,我要发明出无敌的军事武器——一种在陆地上为坦克、装甲车,在空中为歼击机、空中飞机,在太空为航天飞船、UFO、太空战斗机,在海(包括水上)上为舰艇、潜艇的全能大型武器,能自动驾驶、识别危险等。但这武器只能保卫着祖国,不能用于侵略,我要讲究和平,就如孔夫子所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话说回来,一个人不但应为祖国着想,还应为全世界着想。我要克隆一个地球,均分世界人口;我要去外星球去挖水源;我还要在海底建城市,把人口均分世界

未来还有些什么?那就等你去想象吧!所以我把这省略号留给你。不过想得别太过分,主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我们要志远行近,为了未来!我们努力吧!

篇2:三年级周记:未来是美好

美,天天都在我们周围游荡,只要你认真去观察,用心去发现,你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它宽容、它善良、它诚实……在前几天,我也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当时,我和爸爸妈妈在乡下,我和哥哥一起去散步,奶奶家那有一条河,很干净,但不知有多深,刚好我们经过,可过了一会儿,那边有两个小青年在吵架,一男一女,男的说:“你刚才不是说要跳河吗,现在有条河让你跳,你跳啊!”

女的气得说不出话来,我还以为那女的会转身就走,可我听到“扑嗵”一声,心想坏了,她真跳了,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跳河的经历。我吓得不敢回头,这时候一名中年男子跳下了河去寻找女子。在岸上的那名男子不停地骂,还扔石头,周围的人越来越多,谁都不敢报警,谁报警那名男子就打谁,10分钟、20分钟,这名中年男子终于上来了,男子手上、背上都被打伤了,随后送往医院抢救。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人都赞叹不己,都夸这名男子好心肠。我也感动了,这样子的人,可真是少见,他的心底这么善良,心灵这么美,大家都应该学习他那舍己救人、奋不顾身的好品质。名师点评:这位中年男子的举动十分值得赞扬,如果社会上能有多一些这样的人,整个社会就能充满爱心了。文章叙事的过程十分清晰,事件的经过描述得十分细致。“在岸上的那名男子不停地骂,还扔石头,周围的人越来越多,谁都不敢报警,谁报警那名男子就打谁”这个男子的行动应该激起公愤!“这名中年男子终于上来了,男子手上、背上都被打伤了,随后送往医院抢救”这里是否应该为“那女子手上、背上都被打伤了”?“随后送往医院抢救”应为被动句,改为“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

篇3:三年级周记:未来是美好

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乡村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当前, 我国35% 的幼儿园、35%的初中和66% 的小学在乡村。长期以来, 数百万乡村教师坚守在最边远、最偏僻、最贫困的地区, 默默耕耘, 无私奉献, 支撑起了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 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是让每个乡村孩子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两基”攻坚目标的顺利实现, 乡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 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对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发展后劲、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更好服务社会的愿望更加迫切, “上好学”、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乡村教师整体素质, 是让乡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同样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是全面发展乡村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 到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没有乡村教育的现代化, 就没有全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乡村教育, 关键在教师。教育现代化不仅要实现硬件条件的现代化, 更要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乡村教师强, 则乡村教育强;乡村教育强, 则中国教育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保证乡村与全国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是推进减贫脱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治贫先重教, 扶贫先启智。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广大乡村教师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乡村, 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 还肩负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先进文化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使命。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一大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白人”, 是防止乡村衰落与“空心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大计。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是培养更多社会急需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支撑。当前, 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归根结底要靠人才。我国有数千万乡村孩子, 他们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基础, 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是把乡村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使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国, 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和智力保证的重要支撑。

二、近年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绩显著

习近平总书记2014 年9 月9 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发表重要讲话, 就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其中强调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边远地区为国家教育事业建功立业;2014 年12 月9 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 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2015 年9 月9 日在给“国培计划 (2014) ”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的回信时指出, 扶贫必扶智,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 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 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希望广大教师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李克强总理2013 年9 月9 日在看望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师生时强调,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需要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 特别是到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从教;在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要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2015 年9 月8 日在接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优秀乡村教师代表时指出, 乡村教师无怨无悔的坚持和付出, 使知识的甘露遍泽祖国的每个角落, 这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 要使广大执教农村的教师受尊重、有回报、得发展。刘延东副总理2013 年9 月9 日在接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时强调, 要依法维护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地位与合法权益, 落实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政策;2015 年9 月10 日在看望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中小学教师代表时强调, 要一如既往地关心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让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在全社会更有光彩、更有地位、更有吸引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 近些年来在稳定和扩大规模、提高待遇水平、加强培养培训等方面, 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举措, 为乡村教师办了很多大事实事好事, 乡村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乡村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乡村教育事业焕发了生机活力。

抓培养补充, 吸引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一是大力实施特岗计划。特岗计划自2006 年启动至今, 累计招聘约50万名特岗教师, 覆盖中西部1000多个县30000 多所农村学校, 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留任率超过90%。据最新统计, 目前在岗的特岗教师 (2012 年至2014 年入岗) 18.4 万人, 其中到县以下 (不含县) 学校任教17.1 万人, 占92.6%;到村小、教学点任教4.5 万人, 占24.7%。在中央政策的示范引领下, 各省市积极推进地方特岗计划, 招聘录用数万名地方特岗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特岗计划已经成为中西部省份补充乡村教师的重要渠道, 极大改善了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素质。二是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2007 年国务院在教育部6 所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在中央政策的示范引领下, 目前全国有24 个省份采取在学免费、学费返还等方式, 实行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 每年约有3.4万名师范生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通过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 吸引了一批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 为基层学校特别是中西部乡村学校补充了一批高素质教师。

抓待遇改善, 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为改善连片特困地区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待遇, 经国务院同意, 2013 年, 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落实2013 年中央1 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 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 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2013 年9 月至今, 中央财政下达综合奖励补助资金43.92 亿元, 惠及22 个省份604 个连片特困地区县的94.9 万名乡村教师。其中补助标准较高的湖南泸溪、凤凰等地, 最高标准达1400元, 部分地区出现了城镇教师争相到乡村学校任教的可喜局面。2015 年, 该项政策将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99 个县全覆盖, 惠及118 万乡村教师。这一政策推动了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对于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调动广大乡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抓交流轮岗, 优化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一是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校长补充配备, 2014年8月, 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有关政策文件, 全面推进各地实施县 (区) 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流动。力争用3—5 年时间, 实现这一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率先实现县 (区) 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并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截至目前, 全国有19 个省 (区、市) 出台推进县 (区) 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政策文件, 交流轮岗改革正由点到面迅速推开。同时, 教育部组织首批19 个示范区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尽快破解制度瓶颈, 为教师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探索推进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2012年启动, 截至2014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4个省份, 设置支教点3521个。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1.9亿元, 招募高素质的志愿者7081 人, 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乡村幼儿园教师缺口, 解决了部分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

抓编制统一, 保证乡村学校开设国家规定课程。为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 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2014 年, 印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 要求各地按照城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农村、县镇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和教学点, 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办法核定编制, 确保基本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 特别是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技术等课程, 以保障当地教育需要。截至目前, 全国已有北京、山西、辽宁、上海、福建、山东、青海、新疆等省份实行了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其余各省份编办、教育部门、财政部门正在按照文件精神, 研究具体实施办法。

抓持续发展, 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是扩大实施“国培计划”。2010年, 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国培计划”, 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为宗旨, 以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为重点, 开展大规模专项培训。到2014 年, 培训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00 多万人次, 完成了对640 多万中西部农村教师的一轮培训。一大批乡村教师走出大山、走出乡村, 更新了观念, 拓宽了视野, 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培计划”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称其为中西部教育事业做了一件大好事。二是全面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该工程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大举措, 计划到2017 年完成对1000 多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一轮培训, 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014 年共培训乡村教师约40 万人。三是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政策向乡村倾斜。2008 年开展试点以来, 除西藏外, 全国30 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6 个地级市按照新的评价标准和办法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806 人, 其中县及以下农村学校教师有240 多人, 约占总数的30%。2015 年8 月26 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 强调将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 (职务) 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修订评价标准, 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 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 并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

三、开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

在肯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欠账多等因素影响, 当前乡村教师队伍仍然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 必须尽快加以解决。去年教师节以来, 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 会同有关部门启动研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4 年12 月26 日, 刘延东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14 次会议, 审议通过该《计划》。2015 年4 月1 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1 次会议, 审议通过该《计划》。2015 年6 月1 日, 国办正式印发该《计划》。

制定实施《计划》, 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大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计划》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关键领域、最紧迫任务, 打组合拳, 定向施策, 精准发力, 切实做到支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补强成效精准, 通过实施八方面政策举措, 为广大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学校解决后顾之忧, 让广大乡村教师切实感受到乡村教育温暖、踏实而有尊严的未来, 到2017 年逐步形成“下得去、 留得住、 教得好” 的局面, 到2 0 2 0 年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畅通源头活水, 让乡村教师下得去。补充难、补充质量不高, 是乡村教师队伍长期以来面临的“老大难”问题。《计划》紧紧抓住这一问题, 提出了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三方面政策举措, 激活乡村教师补充配备的源头活水。一是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 吸引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建立“省级统筹、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 严格用人标准程序, 提高乡村教师入职门槛, 从源头上保证乡村教师质量。扩大特岗计划覆盖面, 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省贫县列入支持范围, 加大向村小、教学点的支持力度, 使特岗计划成为中西部乡村教师补充的主渠道。加强师范生本土化培养, 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 不仅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 而且解决薄弱学科教师短缺问题。二是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 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 破解影响交流轮岗的瓶颈问题。三是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 为乡村教师补充留下空间。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乡村学校编制, 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 推动编制配备向乡村学校倾斜。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 严禁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提高地位待遇, 让乡村教师留得住。长期以来, 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 工作压力大, 生活负担重。《计划》提出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两方面政策举措, 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 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在乡村学校长期任教、安心从教。一是提高生活待遇, 改善乡村教师生活条件。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依法依规保障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重大疾病救助等。二是建立荣誉表彰制度, 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突出“长期坚守”, 首次建立专门面向乡村教师的荣誉表彰制度, 由国家、省、县分别对乡村学校从教30年、20年、1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或给予鼓励。

提升素质能力, 让乡村教师教得好。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 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计划》提出了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职称 (职务) 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三方面政策举措, 努力提升乡村教师素质能力。一是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 发挥以德化人的教化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党建工作, 适度加大发展党员力度。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二是职称 (职务) 评审向乡村学校倾斜, 拓宽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研究完善针对乡村教师的职称 (职务) 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 增加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数量, 改进乡村教师评审标准, 不作外语成绩 (外语教师除外) 、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 注重教育教学能力。三是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明确乡村教师校长培训目标, 到2020 年完成全员360 学时培训。明确各级政府责任, 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和支持全员培训, 市、县政府履行实施主体责任。明确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 整合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优质资源, 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明确改革国培计划, 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

四、切实让《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地生根

一分部署, 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如果不沉下心来落实, 再好的目标, 再好的蓝图, 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我们要多措并举, 加大工作力度, 切实让《计划》落地生根。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是实施的责任主体, 相关支持政策不仅要在省市县具体化, 还要往下更具体化, 并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 促使扶持政策公开化。各省 (区、市) 要于2015 年年底前, 将本省 (区、市) 的实施办法报教育部备案, 同时向社会公布, 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提倡因地制宜。各地情况千差万别, 需要立足省情、市情、县情,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不搞“一刀切”, 切实摸清当地乡村教师队伍基本状况, 准确把握当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政策诉求, 把准支持重点, 提出有针对性、差别化的推进举措, 出台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三是加强经费保障。中央财政将通过相关政策和资金渠道, 重点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地方各级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投入力度。要把资金和投入用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迫切需要的领域, 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不要在锦上添花的事上浪费资源。四是加强督导检查。国家有关部门将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对计划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 追究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同时地方教育督导机构要加强专项督导, 及时向社会公布督导情况。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确保计划各项举措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计划》出台后, 教育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协调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专家撰写文章等, 阐释《计划》背景意义, 解读《计划》政策举措。研究制定相关部门分工方案, 明确了任务责任分工表, 制作了工作台账。举办高级研究班, 对《计划》落实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通过实地调研和集中调研的方式, 分赴有关省份了解推进《计划》实施办法的制定工作。

各地抓紧行动, 加快推进, 当前特别围绕《计划》实施办法的制定加大工作力度, 取得了较快进展。截至目前, 湖北、贵州已经正式印发了实施办法, 其他各地也都形成了实施办法初稿, 提出了很多有亮点的创新举措。例如, 贵州省建立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选拔、任命、培养、考核乡村学校校长制度;每年重点遴选培育10名乡村教育家和300名乡村名师。湖北省对师范生从原来按专业系数1.0生均拨款, 提高到按2.0系数拨款;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总数15% 的比例进行省级补助。湖南省拟改革免费师范生制度, 由“县来县去”, 改为“县来乡去”“乡来乡去”“乡来点去”。云南省拟在全省实施每人每月500元乡镇工作津贴的基础上, 对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教师, 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1万元的标准, 根据艰苦边远程度进行补助, 省级财政对实施“500+X”差别化政策的县市进行综合奖补等。

篇4:三年级周记:未来是美好

恰逢今年满20周岁的SIAV展,个人认为是一个相当丰富的展会,精彩之处除了两声道Hi-Fi和各种最新影音产品外,还有时下大行其道的iPhone周边产品,兼备诸如耳机在内的最潮数码产品等,对于影音展览组合而言,已经值回票价。比较同样是年度AV盛事的香港会展以两声道Hi-Fi为主打,产品数量和质素虽然比SIAV更佳, 但影音和数码周边产品相对较少,各位内地发烧友不妨亲自持通行证来港探路对比。

在SIAV中,我们看到最新影音和数码产品组合已达至均衡的状态,至于两声道方面, 由于在国内发展多年,水平也无需多言,来自中港台的大厂牌或小厂家,他们的演示水平已达至国内高级展会的等级。影音方面,在京沪广一线城市引领下,逐渐形成的家庭定制安装热潮让越来越多的行家参与这个展会,与定制安装相关的如投影机、屏幕等新品亦相应地成为展会热捧对象。

然而, 展会也有必须改善的地方, 纵观影音方面,示范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个人经验评分,本次展会中最好的家庭影院示范大抵还停留在香港五年前的水平, 其它的示范水平有些可以差劣来形容。当中包括:屏幕亮度不均, 画面上半部份和下半部份的亮度相差一倍以上, 画面比例明显出错, 面貌拉长, 再加上其他调校问题, 如光位和暗位失去层次, 色温和伽玛的错误, 屏幕和投影没有互相匹配, 引至未能发挥彼此最佳效果。

还有,部份代理商演示的PPT中,竟然出现有误导消费者之嫌的参数和理论,除了因个别参展商实战经验不足, 当中的失误原因都值得安静下来认真地思考。 参差不齐的示范水平足以影响自家旗号的金漆招牌,乃至整个展会和整个行业的级数水平,当中亦不排除因场地及布展时间所限,但事实上还有很多进步空间。

对于本次展会整体而言,本人还是满意的。主办方亦很努力加入不同元素让展会更丰富,数年前已加入投影机和家庭影院的部份足见他们对行业的了解和先见之明,但接下来还是要努力提升展会内部质量才能真正让SIAV在上海影音展立于不败之地,诸君请继续努力。DHC

篇5:美好的一天400字周记三则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那美丽的花草,伴随着小鸟的“歌声”,我感受到了生命,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

走到公园里,我更加心旷神怡,朝气蓬勃。

坐在公园里的石凳上,我看着英语书哇哇地朗读起来,伴随着鸟儿清脆的叫声、微风吹动花草们的声音,多么和谐啊!这些声音构成了美丽动听的清晨交响曲。

我背完以后,开始骑着车子围着一个美丽的圆形花坛“没命”地骑,我多么快乐啊!

回到家,已经9点了,我开始做作业。

中午爸爸妈妈把床晒了晒,本想去逛超市,可是还要妈妈蒸馍,唉,算我倒霉吧!

又辛苦了2个多小时(干家务活),爸爸妈妈终于同意去逛超市了,超市里的衣服啊食品啊我们都看了一遍,买了一些菜,最后买了一瓶“我的最爱”:汽水。嘿嘿!

下午我又做作业

晚上妈妈把床单重新铺到已经晒了的床上,我躺在上面,啊!多么舒服啊!

篇6:未来是最美好的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从此在回忆里相见

雪下一整夜

所有记忆划过的铅线

消失不见

就像

雪化了一夜

——冯小宝

篇7:六一儿童节演讲稿:未来是美好的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今天我们相聚一堂,欢庆“国际六一儿童节”!

光阴似箭,弹指之间,一切都化为遥远的往昔。还记得,初入小学,老师便为我们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那一刻,我们便在心底默默告诫自己:我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要为飘扬的队旗添上光辉的一笔!

五年来,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下,羽翼渐渐丰满,已能在半空中翱翔。此时此刻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与快乐呀,但大家必须知道,在几十年之前的今天,是个多么惨痛的日子啊: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为了给全世界儿童争取生存、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加强各国儿童的友谊,以及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往日那战争的硝烟源于落后,所以,我们要强盛起来。想一下过去,憧憬一下未来,再将憧憬化为实际的努力,必定可以将憧憬变为现实。现在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我们是祖国的栋梁,这时就需要我们更强的能力了,我们要挣脱半空的束缚,要冲到蓝天之上,解密宇宙了。

总之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今天的美好时光,让它充分发挥作用。“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计划明天,发展明天,创造一个璀璨的明天吧!

篇8:四年级最美好的一天周记200字

今天早上,我看向日葵,我看见了3个奇特:1.有一个向日葵已经开花了,我还看到花苞越大,花茎就越弯曲,我觉得越聪明能干的人越谦虚跟花一样。2.有一个向日葵上有七星瓢虫,那个七星瓢虫很好看。3.有一个向日葵的花苞下面还有两个小花苞。

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名叫尤相云的小朋友,他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也一起玩,哦不,我还要说他和我们一起上安全课。安全课是一名女警察来上的我们的课,她主要说的是安全。

晚上,我们还去了毛毛家,去看他家的小弟弟,毛毛爸爸可厉害了,他做了一个值两百万的大坦克。

篇9:八年级周记展望未来

回首过去的一年,依然是五彩缤纷。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朝夕相处的伙伴和认真负责的老师,依旧历历在目。虽说有些枯燥无味、无奈和彷徨,但我们依然走了过来,蓦然回首,又是一年,自己的人生是否又向前迈了一步呢?看着眼前的校园,记载了自己求知的点点滴滴,记载了自己打造人生留下的汗水与快乐,一切都似乎格外美好。望着这亲切的面孔,想到了自己曾经为了一点小事而与他们吵得不可开交,又感到那时的自己多么可笑,转眼间就要分开了,时光就是这样的无情啊!甚至连后悔的机会都不曾给予我们。

人生就像一场电视剧,每个人都是主角,而每个人也都是配角,因为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人根本微不足道,既然每个人都在上演着自己不同的人生,哪有何不让它有个精彩,又完美的结局呢?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伴随着冬日温暖的阳光,元旦如约而至。我们要用新的心态,不变的目标、新的思想,不变的追求去迎接新的一年。为了明天更美好,让我们齐心协力,争做最好!

[

八年级周记展望未来

上一篇:《驯龙记》观后感500字下一篇:文物保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