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我分析swot分析

2024-05-02

新自我分析swot分析(精选8篇)

篇1:新自我分析swot分析

用swot分析进行自我分析

一、我的优势(strength)

外向、友善、包容的性格让我能够更好的与人相处,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热情洋溢,对生活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乐观的看待人生中的不愉快和挫折。做事认真,知道事有轻重缓急。喜欢与他人共事,乐意向他人虚心学习。富责任心、富灵活性,自然不做作,易接受新朋友和适应新环境。情绪稳定,有节制,不易紧张,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

二、我的劣势(weakness)

同时,我也是慢性子类型的人,对需要很多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缺乏耐心,有时也会比较马虎。此外,我还比较认生,面对不熟悉的人容易紧张,没有胆量在生人面前好好展现自己。心直口快,容易在不经意间伤害别人。面子观较强,有时候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倾向于直觉思维,而直觉思维又具有不可靠性,有时想法也比较幼稚。

三、我的机会(opportunity)

就社会这个大环境来说,提供给我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第一、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有着优越的社会环境,良好的教育,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有很多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二、现在在大学学府,可以向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学习,可以有更多的书籍供我阅读,在学习中逐渐提升自己。

第三、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中,可以让我慢慢习惯逐步融入复杂的社会圈子。

第四、课外时间增多,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给我利用。

四、我的威胁(threat)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就必然存在着威胁。

首先,从平凡的小乡村来到灯红酒绿的大城市,面对着多种多样的诱惑,容易让我在诱惑中迷失自己。

其次,刚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容易形成攀比心理,自制力也会容易下降。此外,当今社会人才涌现,并且一个强似一个。面对这么多的威胁不提高自身,不增强自信是绝对不行的。

五、我的发展战略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还有很大的提升提升空间。因此,必须根据实际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正视自身的劣势,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一、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方向,努力提升自己。

第二、主动寻找锻炼的机会,壮大自己的胆量,获得更多的经验。

第三、培养自己的耐心,追求严谨。

第四、趁在大学的这个好时期,扬长避短,从各个方面完善自己。

第五、突出自身的专长,打造自己与众不同之处。

篇2:新自我分析swot分析

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过“最难的事是认识自己”,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认识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认真走好人生每一步,特别是关键的几步。很感谢金融营销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作业,让我们以swot分析的形式好好的思考自己的现状和未来。 优势(strength)

学习

大学期间学的专业是金融学,从最初的不确定到现在的清晰职业定位,我认识到自己对金融有关职业很感兴趣,专业知识的储备是未来的职业发展的基础。所以在校时我认真学习专业课程,课余时间阅读经济期刊,开拓视野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经济思维。善于总结,对待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实践

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申请勤工俭学岗位,利用周末时间做过很多兼职如:家教、促销、话务员等。让我认识到意志力的重要性,同时学会如何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大部分工作都需要与人沟通,我认为耐心、专业性、亲和力这三个方面尤为重要,以后会继续努力完善自己。生活 我整体上是积极型心态的的人,和身边的同学很好相处,生活中很独立但不离群,大部分事情不愿麻烦别人,喜欢一个人高效率的完成自己的事情。生活比较有条理,个人物品会不定期整理,清楚位置和使用程度。对简单重复的工作,自己会很享受认真的完成。由于从小生活在农村,自律性和动手实践能力很强,能很快接受新事物。

 劣势(weakness)学习 转眼三年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本科阶段对专业知识仅仅是一些框架和浅层次的了解,未能深入研究。对待一些专业问题还存在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在校时学到的专业知识是有限的,但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找方法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勤思考,善总结,培养自己的 危机意识。

实践

在校期间更多接触的是同学和老师,和社会的接触深度和时间都有限,尽管努力尝试接触社会,作为学生还是以学业为重。社会经验方面还是很欠缺,这可能是大部分同学的通病吧。

生活

有时做事很谨慎,但过分谨慎会与一些机会擦肩而过。不够果断的后果,很容易让自己陷入被动地位。对于一些自己认为不重要的事情有轻度拖延症,不能提前准备好或完成工作。有时还是比较保守,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人都是情感动物,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都是强者。在生活中,一不小心就成为了情绪的奴隶,要让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气质,努力找到理性和感情的平衡点,认识到事情的两面性。 机遇(opportunity)

我很幸运生活在这个年代,中国经济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在世界上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证券、保险等与金融相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大学毕业后走进职场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作为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会持续的提供金融方面实习和工作的信息。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挑战(Threat)

篇3:新形势下独立学院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组织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面临机会和存在威胁,从而将组织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其具体内容包括组织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等。从实质上讲,SWOT分析法是对组织内外部各方面条件的梳理与综合,并通过现有条件分析得出组织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设计出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得出SWOT矩阵(如表1所示)。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组织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办学模式的有益探索,是充分利用优质高校教育资源和社会资金优势,实现教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独立学院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办学历史、办学主体、产权关系、管理体制、社会环境等原因,独立学院发展也面临和存在一些问题。应用SWOT分析模型能够将独立学院的现有资源与所处环境反映出来,帮助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发展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健康发展。

二、新形势下独立学院SWOT分析

(一)优势(S)

独立学院较普通公办高校存在如下优势:

1. 办学机制灵活。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按新机制和新模式合作举办的,采用民营管理机制,在管理制度、资金分配、资源配置、教学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可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提高效率。

2. 有一定行业背景和丰富企业资源。

独立学院的投资方普遍为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或民营企业家,有一定行业背景和丰富企业资源,有利于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共同办学,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3. 有较丰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

独立学院从创办开始就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有利于积极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

独立学院较完全民办高校存在如下优势:

4. 有母体学校品牌光环。

独立学院的校名一般是由母体高校进行冠名,且办学之初授予的是母体学校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尽管后来独立授予,但母体高校的“光环效应”使独立学院的社会认可度与生俱来就较全民办高校高。

5. 教育教学质量有保障。

独立学院办学起点高,办学伊始就招收全日制本科生,跨越了一般民办高校从专科甚至中专逐步升级的漫长过程,同时又有母体学校的资源保障和办学指导,教学管理较民办高校要规范,教学质量较民办高校要有保障。

(二)劣势(W)

独立学院较普通公办高校存在如下劣势:

1. 办学资金非常紧张。

公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是学费和财政划拨,目前生均已达2万元以上,而独立学院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是学费收入,生均在1万元左右,且还要缴纳母体高校和投资方的回报,切实用于办学的资金非常有限。

2. 师资水平总体偏低。

独立学院的师资主要是由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专任教师学历层次以硕士为主,高层次人才少。外聘教师以母体高校或其他公办高校的在职或退休人员为主,责任心较差、稳定性不强、流动性较大。

3. 办学优势不明显。

独立学院办学之初一般是照搬、复制母体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缺乏自己的特色与创新,虽然后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始终没有集中精力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专业建设改革中。

4. 学费贵入学门槛高。

独立学院学费是按民办收费标准执行,动辄上万,是普通公办本科的一倍多,让很多普通家庭学生望而却步,宁愿选择学费较低的公办专科或选择复读。

5. 毕业生受到一定歧视。

独立学院也称“三本”,较公办高校相比通常被贴上“分数低”、“学费高”、“学历民办”等标签,社会认可程度还较低,一些国企业、事业单位在招聘时甚至明确注明条件“不包括独立学院”。

6. 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厚。

独立学院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建校时间较短,缺少历史文化积淀,校园物质建设不够充足,精神文化建设不充分,与一些创办时间早、历史悠久的公办高等院校相比相差甚远。

独立学院较较完全民办高校存在如下劣势:

7. 定性难、管理乱。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的政策,但独立学院因办学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常常处于“非公非民”的尴尬地位,无法享受这些扶持政策。

8. 上缴高昂管理费。独立学院学费标准与完全民办高校差不多,但每年要向母体高校缴纳10%-30%左右的高昂管理费,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三)机遇(O)

1. 民办教育的方针政策仍然是好的。

独立学院是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国家对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是明确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坚定不移的。

2.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大量应用人才。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应用人才。

3. 教育国际化全球化发展新趋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推动了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4. 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开展硕博教育。

2012年北京城市学院等五所民办学校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打破了民办高校办学层次“天花板”,今后民办高校不仅可以招硕士研究生,未来具备条件还有可招博士研究生。

5.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预计到2020年将步入普及化阶段,达到50%。独立学院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必将在推进普及化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威胁(T)

1. 国家宏观政策不确定性。

教育部26号令《独立学院管理与设置办法》规定的五年过渡期已逾三年了,独立学院到底还要不要规范验收,怎么规范验收,独立学院下一步到底何去何从等问题始终困扰大家,母体高校和投资方开始出现办学信心受挫,办学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2. 高等教育竞争愈发激烈。

独立学院面临的激烈竞争不仅来自同类独立学院,还来自公办本科院校和同类民办院校的竞争挤压。甚至包括部分高职院校的竞争,常有考生宁愿放弃“三本”而选择高职的情况。

3. 教育成本大幅度提高。

教育成本的提高一方面来自师资成本的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是随着高校发展和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建设经费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使独立学院面临着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成本的矛盾。

4. 就业形式日益严峻。

随着经济展速度的放缓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既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也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再加毕业人数的只增不减,大学生就业形势可谓是越来越严峻了。

5. 母体高校不支持办学。

母体高校把独立学院当成“小金库”,只顾收取高昂管理费,对独立学院发展遇到的实际困难则不闻不问,对转设民办处处设难,对规范验收给予的支持力度也有限。

6. 投资方办学趋利性重。

投资方投资教育的根本在于获取合理回报,如果投资方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缺欠战略发展思维和科学管理意识,将导致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困难。

三、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战略

(一)SO战略

1. 解放办学思想,充分发挥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引进现代化组织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 健全董事会制度,把行业优势和丰富企业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

3. 以转型发展为契机,积极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成功经验,建设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4. 理顺与母体学校的关系,强化母体学校参与办学的义务和责任,充分发挥母体高校在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开办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经验和资源,提升办学层次。

5. 教学是中心线,加大教学条件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健全教学质量监督和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WO战略

1. 稳定一定办学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加大开源节流,规范财务管理,杜绝资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 加大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和双师型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独立学院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学院内涵建设,提高社会声誉。

3. 集中人力、物办、财办在办学已形成的优势方面,选准突破口,做精、做强、做大,凝练办学特色,凸现办学优势,形成独特教育品牌。

4. 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保障贫困学子能顺利完成学业,设立企业奖学金,对表现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为大学生创造勤工俭学和工学结合的岗位。

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双学位或联合培养硕士博士教育,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6.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作风建设,在学生中营造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在教师中营造爱岗敬业的良好教风,在工作中营造以人为本的良好作风,塑造独立学院特有的“大学精神”。

7. 呼吁政府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管理,明确独立学院身份,落实独立学院政策待遇。

8. 呼吁政府出台母体高校收取独立学院管理费的意见,降低管理费比例,或要求管理费部分返回独立学院用于办学。

(三)ST战略

1. 呼吁政府出台独立学院专项政策,为独立学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明确独立学院发展方向,维护独立学院、举办方、投资方以及在校师生的合法权益。

2. 呼吁政府扩大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学费标准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使独立学院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 无论是民办教育还是公办教育,都具有公益性属性,呼吁政府给予独立学院一定的生均拨款,缓解教育成本与办学质量的矛盾。

4. 就业质量是独立学院的生命线。

深入推进转型发展,大力开展校地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5. 无论是转设还是继续合作举办,都要进一步理顺与母体学校关系,明确母体学校权利和义务,给学院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6. 呼吁政府出台取得合理回报的机制,在不影响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兼顾投资方合理的经济效益,保护投资方积极性。

(四)WT战略

1. 按照国家导向,转设为完全民办学校,解决不公不民的待遇。

2. 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理学校、母体高校、投资方的关系,明确董事会、党委、行政职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3. 加大宣传,重塑学院形象,提高社会满意度与知名度。

4. 建立举办双方一定的退出机制,妥善解决终止办学事宜,维护各方权益。

四、结论

综上分析,新形势下独立学院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需要充分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去除劣势、规避风险,才能促进独立学院持续、健康、稳固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光辉.独立学院办学契约执行效率低原因分析基于声誉和法律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43-46.

[2]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53-54.

[3]季诚钧,何菊芳,方文彬.独立学院办学现状困境与对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9(22):25-29.

篇4:新自我分析swot分析

[关键词]时政期刊;SWOT分析;写作转型;共享式评论写作;国际期刊

[作者简介]刘虹嘉,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时政期刊作为期刊的重要类型,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国际媒介舞台上,都承担着舆论引导和议题设置的重任。美国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法国的《快讯周刊》等时政期刊都在国际新闻媒体中影响深远。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时政期刊面临着新一轮全方位的冲击,如何能够在了解自身状况的情况下,制订愿景规划和发展策略,是业内人士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时政期刊的现状

SWOT(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其中,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是内部因素,机会、威胁是外部因素。将时政期刊的现状进行SWOT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时政期刊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1.竞争优势——时政期刊整体风格成型

我国时政期刊的历史发展脉络,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从19世纪4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其间曾出现过400多种时政期刊。1918年陈独秀创办的《每周评论》,是我国时政期刊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刊物。而后的几年间,蔡和森主编的《向导》、邹韬奋主编的《生活》相继面世,名噪一时。改革开放后,以“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为办刊宗旨的《半月谈》问世,不久,《瞭望》创办,声称“中国最早详尽报道中国高层决策信息的新闻刊物”[1]。这些都为我国时政期刊的市场格局和受众基础打下了良好基础。

时政期刊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在21世纪初,经过多年培育和市场竞争,目前的时政期刊风格迥异,各领风骚。《三联生活周刊》承袭文化底蕴、《中国新闻周刊》主张时政姿态、《新周刊》坚持新锐另类、《新民周刊》习惯海派温和、《Vista看天下》致力于做好看的时政……一大批走市场化经营道路的时政期刊经过多年悉心经营,风格自成一派,在拥有较为稳固的读者市场的同时,期刊市场种类更加丰富,格局更为完整。

2.竞争劣势——受中国政策环境影响,愿景尚不明晰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时政期刊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媒体,必然会受到来自国家政策变动的影响。从近代时政期刊发展史看,因政策原因而停办的时政期刊比比皆是。改革开放至今的30余年间,体制内的时政期刊则一直受到来自政府的保护和约束,“官刊”或“半官刊”的比重大,政企难以分开,大多处于亏损状态。而在体制外的时政期刊,政府监管虽然没有体制内的直接,但也有着密切联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时政期刊与外资的合作关系变化。体制障碍和政策壁垒使得市场化时政期刊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发展一直处于政策的边缘地带,很多投资者有意介入却又望而却步。以《三联生活周刊》为例,从1995创刊至今,由主办单位委任的主编有5位,参与创新策划等工作的知名人士达百人。后又因政策与资本来源不符等原因,多次休刊、复刊,五易投资商。《三联生活周刊》的发展历程折射出时政期刊受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巨大。

另一方面,时政期刊中时事政治新闻的变动。时事政治新闻作为时政期刊的核心内容,是期刊的一项重要指征。然而,由于中国媒体环境的变幻,时事政治新闻在期刊新闻报道中所占比例往往出现较大波动。20世纪末,由于新闻报道内容出现问题导致《新周刊》等媒体受到了政府的批评和整顿,之后,时政期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时政类新闻的关注大幅缩水,多家时政期刊纷纷改变报道方式。《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新周刊》之后则转向了以主题策划为主的深度报道模式。

因此,我国时政期刊在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市场和政策之间的平衡,这种“走钢丝”的媒介状态是时政期刊需要一直坚持的,也是期刊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3.威胁——备受内部、外部多重压力

目前,时政期刊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多重压力和威胁。

从内部来看,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时政期刊市场得以快速培育并发展,逐渐拥有固定的读者群体,在期刊市场中站稳脚跟。但是从中国期刊销售的总体市场来看,其所占份额依旧很小。而期刊间的竞争持续升温,文摘类(如《读者》《知音》等)、时尚类期刊(如《瑞丽》《时尚芭莎》等)持续走俏,时政期刊的受众市场受到严重挤压。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境外期刊以及跨境版权合作期刊的强势登陆,也使得我国期刊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同为时政类的境外期刊,如《经济学人》(英国)、《时代周刊》(美国)等,其国际化的时政视野、国际新闻事件的全方位报道和独特的观点都是目前我国时政期刊难以比拟的。

从外部来看,传统纸媒——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的挤压,数字时代的到来引起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电子杂志的出现,成为促使中国纸质期刊市场大洗牌的最大劲旅,时政期刊也不例外。各种媒体都在强力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广告资源和受众资源。众多时政期刊,如《Vista看天下》《中国新闻周刊》等纷纷推出电子期刊,旨在更大程度占领电子期刊阅读市场,进而获得丰厚利润。但从目前来看,依靠电子期刊获利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4.机会——借网络东风打造网络市场

就目前期刊业发展现状看,网络市场有可能是实现时政期刊跨越式发展的一大福地。创刊于1923年的世界知名时政类期刊《时代周刊》,拥有美国版、欧洲版、亚洲版、南太平洋版4个版本,历经80余年的风云变幻,至今依旧是最受世界各国读者喜爱的时政期刊之一。互联网革命导致的传媒业整体竞争格局的变化给期刊业带来了新机遇。《时代周刊》是最早实现全文上网的期刊之一,从其网站上可以浏览到自1994年以来各期所有的内容。在与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合并后,时代杂志集团利用美国在线庞大的顾客数据库和对互联网营销的专业经验,当年就帮助《时代周刊》增加了50万的订户。与此同时,《时代周刊》充分利用网站便捷、互动等特点,设立多个特色栏目。如曾经举办“20世纪最具影响人物”评选,《时代周刊》为读者提供了百余位候选人,毛泽东、丘吉尔、毕加索等名人都在此列。此外,《时代周刊》积极进行跨媒介的兼并与合作,其与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共同策划制作电视节目,节目反响强烈。多媒体的互动在《时代周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nlc202309051229

反观国内的时政期刊市场,借助数字技术扩大自身影响并获利的代表当属《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中国新闻周刊》的官方微博粉丝群数量约为600万,据了解,凭借数目庞大的粉丝群,期刊每月通过微博实现赢利数十万元[2]。数字时代带来的巨大冲击打散了期刊市场的固有格局,但与此同时也给予期刊涅槃重生的宝贵机会,时政期刊可以借助网络东风,收获更多读者,获取更多发展。

二、我国时政期刊的发展策略

借助SWOT分析法对时政期刊现状进行扼要梳理,可以看出,时政期刊在数字时代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时政期刊要实现角色、写作方式和观念三方面的转变,唯有此才能实现时政期刊的大发展。

1.角色转变——监督角色的弱化与异化

市场化时政期刊从诞生起,其职能就是监督社会和引导舆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时政期刊的监督角色对象和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就目前情况看,其监督角色已转变体现在教育和娱乐二者的比重平衡方面。

一方面,时政期刊监督角色中的教育色彩进一步淡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对公众意见和媒介意见并无明显区隔,甚至认为媒体意见就代表公众意见。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媒介话语的权威受到各方质疑,甚至捧杀。在这种情况下,时政期刊监督角色中的教化功能就需要小心处理,尽可能淡化,而这种趋势将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

另一方面,时政期刊更为重要的监督角色体现在对娱乐色彩比例的把握和控制方面。当整个媒体环境都开始像娱乐化倾斜时,时政期刊就面临着如何调整舆论监督方向和侧重点的问题。事实证明,只有坚守时政期刊应有的严肃、理性和权威本质属性,才能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三联生活周刊》社会部主笔李鸿谷在谈到期刊品位和态度方面时曾经说过,轰动一时的“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当时很多时政期刊报道过,但是《三联生活周刊》经过再三考虑,还是放弃了这个选题。虽然这个选题有可挖的深度意义,该事件本身也完全具备新闻价值的各种要素,但这种新闻意义对于时政期刊是不合适的。

目前,时政期刊的整体市场格局基本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稳定的社会阶层也给予时政期刊适合的生存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时政期刊要时刻牢记自身定位,当形势发生变化时,依旧能够坚守其监督角色,在独辟蹊径发扬自有风格时,把握好“度”的原则,如此才能保证时政期刊的长久发展。

2.写作方式转变——融媒时代的共享式写作方式

数字时代的到来,面对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挤压,时政期刊亟须改变新闻阐述方式,实现写作方式转型。

时政期刊从创立之初就秉持新闻文本的形式,并以深度新闻为其主要特征和核心竞争力。这一特征即使在数字时代依旧不变,只是在表现形式上需要有所调整。需要明确的是,时政期刊的未来发展已经离不开网络,在形式网络化的同时,内容的网络化更为重要,写作方式网络化成为时政期刊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

网络媒体解读新闻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超链接的方式来补充说明新闻,类似时政期刊中的全面报道思维。第二种是利用评论解读新闻。第三种是通过网络讨论新闻[3]。其中,第一种和第三种是网络媒体解读新闻最具优势的方面。而第二种解决形式并非网络擅长,即记者或专业人士的评论。因为网络媒介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跨时空的交互功能。无论是在简单的新闻浏览方面,还是对新闻的深度解读方面,网民更感兴趣的是网络媒体的交互功能,以及由此带来的交互式体验。因此,专业的评论和分析依旧是传统媒介的优势所在。鉴于此,笔者认为,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主要是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反馈性方面,即网媒最大的优势是信息的民主,而非观点的民主。因此,未来的时政期刊应坚持网络媒体的信息快递传播与传统纸媒的信息提取深化相结合的融媒共享式评论写作道路。

融媒共享式评论写作方式的核心在于视觉化的表达和分享式的提供,即时政期刊电子版要重点突出读者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这是共享式评论新闻写作方式建立的基础。如在新闻源初始,就要开通读者提供信息素材的平台;在写作过程中,要研发出能够提供便于电子阅读和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写作模式;在新闻评论上,允许读者对新闻内容进行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网络最大优势,支持读者与媒体间的互动交流。

目前的时政期刊虽然都设有官网以及各种微平台,但大都仅限于对已有新闻热点的讨论,鲜有关于新闻源的话题栏目。这种单向度的传播模式只是对传统纸媒写作模式的延伸,难有大作为。而融媒共享式评论写作方式贯穿新闻写作全流程,是一种全产业链的变革。在网媒的支持下,时政期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论式深度报道,将会事半功倍。

3.观念转型——立足本源,致力于成为国际时政大刊

未来的新闻传播格局必然是国际化、全球化的。中国在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政治地位方面,都已经具备这样的传播基础。时政期刊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应有觉悟立足本源,致力于打造如《时代周刊》一般的国际时政大刊。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保持清醒头脑,明确以下问题:

第一,树立中国的传播观念,不能再以西方的传播理论和模式马首是瞻。时政期刊走出去需同时具备国际意识和中国文化意识,重新界定自己的位置。这时,时政期刊已不仅仅是一个窗口,而是能够帮助读者把握国际局势、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因此在新闻编辑方面,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不应分离操作,应该在一个总体思路下,将国际、国内新闻打通处理,通盘考虑同一主题的新闻材料。

第二,打造国际性时政期刊需要的人才、财力、物力。我国目前时政期刊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旦与国际接轨,如何控制新闻机构合理运营,就需要更有效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就我国国情来看,未来能够走向国际的时政期刊必然是有政府支持共建的产业化媒体集团。而集团化后的时政期刊运营则是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我国出版产业经过多年的转企改制,基本实现了集团化运营,但是在具体的工作方面依旧出现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等问题,包括正在进行的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体制、机制问题。如果想实现时政期刊走出去,做强、做大不难,真正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市场化运营,才是根本。

第三,相比大众媒体,我国的网络媒体与国际的差距是最小的,利用网络媒体发展时政期刊是争取中国时政期刊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今天的网络受众群体,在面对同样的媒体文本时,丰富的全球视野弥补了不同受众的文化差异,使得受众在知识和文化理解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因此,国际性时政期刊的新闻制作,至少在主题策划选题方面,是具有接近性和同一性特质的。如此,为时政期刊的国际化提供了共同的内容基础和渠道基础。

数字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媒介的生态环境,时政期刊面临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多面冲击。时政期刊应采取各种举措,如数字平台的建立、技术终端的运用、盈利模式的变化等以应对各方的巨大压力。但万变不离其宗,内容才是根本,时政期刊不能偏离“内容为王”的逻辑和“内容创新”的主旨,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期刊转型,才能获得期刊市场的一席之地。

[1]穆青. 时代的声音,历史的记录——写在《瞭望创刊的时候》[N]. 瞭望,1984-04-20.

[2]董海博. 时政期刊抢占微博话语权[N].中国新闻出板报,2013-09-12.

[3]张萱. 见证主流:当代中国时政期刊话语研究[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6.

篇5:SWOT自我分析

优势:

1、做事比较认真、脚踏实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他人求教。

2、积极向上,乐观的看待生活中面对的困难和挫折

3、独立自主、富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耐心,做人自然不做作

4、能主动关心人,能为他人着想,人缘也好和同学友好相处,对人真诚友善,且乐于助人

5、有较强的组织能力,适应性较强

6、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

7、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我还去考了会计从业资格证。

劣势:

1、有点认生,面对不熟悉的人比较拘谨,偏内向,而且异性朋友较少,只和熟悉的人放得比较开。

2、专业知识不够牢固,对所学的知识内容理解不透,知识面窄。

3、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带有方言口音,胆子比较少,很少在公共场合发言。

4、有时心直口快,不经意间伤害到他人对事物容易感到厌烦

5、不常参与校里、院内举办的活动,缺乏能力上的锻炼和经验

6、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与合理的规划,而且学习不够主动,很多时候是一股热劲,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

7、由于不喜欢英语,所以英语能力较差

机会:

1、学校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有良好的师资、物资和财力,校图书室图书资源丰富,那里学习环境和氛围到很好。

2、学校、学院都会举办许多活动,为我们提供一个平台去展示和锻炼自己的机会。

3、信息时代发达,传媒业也发展迅速,我们可以从报纸、电视、杂志及网络找到许多自己所需的知识。

威胁:

1、就业形势严峻,市场竞争激烈

2、大学人才资源丰富,企业门槛高,要求严格,而且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也有所顾虑。

3、社会十分复杂,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以防迷失自我4、与自己同专业的人有很多,竞争大

如何做:

1、在学校的现阶段要不断努力学习,掌握好知识,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篇6:自我SWOT分析

 优势分析

1.在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后,会对于会计、审计、经济、管理等专业课程有全面和深入的学习,充分掌握理论基础,培养优秀的职业素养。2.在大学期间我会大量阅读书籍,除了专业书籍以外,还浏览了很多专业以外的书籍,内容涉及文学名著、心理学、历史类等不同领域,有较深厚的文化沉淀。

3.成绩优异,语言表达能力好,敢于发言。

4.并且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班级、学校机构等担任学生干部,组织过一些较大的活动,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并在组织活动工作中有较强的创新性。

 劣势分析

1.重大事件前面不能果断的做出决定。

2.缺乏社会经验,职场经验,对社会的认识不深。

3.没有合理分配时间,按计划按要求完成既定目标,使得我整体的长期规划打折扣。

 机遇分析

1.销售 管理方面的人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的,人才需求量大。

2.随着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市场的复苏,世界包括中国对销售管理需求量一定会增大。

3.由于销售专业对于人才学历要求并不高,而相对重视实践能力,所以大学毕业后选择就业是较为切合实际的选择。就业方向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推销服务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 挑战分析

1.三本学院毕业,相比较其他高学历求职者在这方面会有所弱势。2.许多学校都有开设市场营销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较多,就业竞争压力大。

3.实际工作中,对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有一定的要求。

人生战略规划(大二——大四)

 大二

通过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将生活重心放在学习上,在保证正常学习进度的前提下,尽量自修一些有关法律的课程。积极参与一些科研类的比赛活动,培养科研能力。在班级的团支书工作中,组织好班级团工作,打造积极向上的团支部氛围。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拓宽自己的视野。 大三

重点依然在学习上,学习有关CPA相关。争取担任校或院学生干部,站在更高的平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假期里寻找实习机会,丰富自己的经验。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专业书籍。 大四

篇7:自我SWOT分析

一、个人基本情况

(一)个性特点:我是一个相对外向性格的人,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

能力,有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口才好,虽然写作能力一般,但是能够清楚明白的陈述一件事情。思维敏锐,头脑灵活,理解能力强。但做事急于求成,耐性较差。

(二)职业兴趣:由于自我的长期了解,所以比较清楚自身对于技术

方面不太感兴趣,但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事务很有兴趣。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影响和感染他人。待人热情,处事周密、得体。

(三)职业能力:

1.人际关系方面:对人热情、健谈,喜欢帮助、指导他人,在社交

场合中游刃有余,容易与人交往。

2.决策能力方面:思维敏锐,反映迅速,学习能力强,但是对于学

校教课的方式不太“感冒”。平常自己私底下看经济学之类的书,虽然记不准确原话,但是能够很好的理解其意思。思维灵活,不拘泥于常规,做事有很强的开放性。关注事物细节,思路独特,能冷静的运用各种方式思考问题。

3.做事风格方面:不太喜欢对所有事情事先计划和组织,但是每碰

到一个问题,均可想到方法将其解决。更倾向于合作完成工作。喜欢接受新事物与新观念,不愿意僵硬遵从强制标准和规则。

4.心理健康方面:情绪稳定,可以冷静对待事物,能维持团队积极的心理态度和精神。信任他人,对他人很少感到不满或厌烦。心

态较好,能够正确定位自己。

(四)个人特质:

1.适合工作类型:管理性活动,需要较强的管理、交流、创新思维

能力的工作。

2.优势与不足:有较强的个人影响力,口才好,能说服别人跟随我的思路发展。思维活跃、灵活。人际关系较好。不太擅长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写作功底一般。

3.今后发展方向:加强自我的学习能力,了解有关于财务方面的知

识。增加对学习工作的热情,维持自己对学习、管理、写作方面的兴趣。掌握信息的收集途径,学习信息的处理。

自我小结

1.善于宏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2.思维敏锐,反映迅速,善于快速合理的分析和解决突发问题。

3.对理论知识能快速理解与运用。

4.愿意接受挑战,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

5.对技术和复杂数字方面的知识兴趣不大。

二、内部环境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有较强的影响力,口才好,写作能力强。思维敏锐,头脑灵活,理解能力强。

2.对人热情、健谈,喜欢帮助、指导他人,在社交场合中游刃有

余,容易与人交往。

3.思维敏锐,反映迅速,愿意学习能触摸得到的知识。善于快速

合理的分析和解决突发问题。

4.善于宏观的分析问题并且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5.对理论知识能快速理解与运用。

6.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能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

(二)劣势(Weakness)

1.做事耐性较差。处理问题可能不够细致。

2.不太擅长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不愿意僵硬遵从强制标准和规则。但是却很懂得遵循大局。

4.缺乏实际管理经验。

三、外部环境分析

(一)机会(Opportunities)

1.近年来国内企业经营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对高级管理人才需

求量增加。

2.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需要管理人才,因此工商管理类就业

市场广阔。

(二)威胁(Threat)

1.自身对于就业的准备不足。

2.相比其他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说自己实力不够突出。

3.企业单位对个人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4.用人单位对于社会和工作经验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5.当今优秀人才增多,对于各方面能力的比拼要求更高。

四、战略选择

(一)S+O战略选择

1.学习更加专业的管理、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2.毕业后进入大小企业均可,大企业能够更快的了解其经营模式

和管理方式,中小企业能够更全面的学习各种方面的知识。

3.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人脉资源后,可以选择某一个方面创

业。

(二)W+O战略选择

1.在今后的学习中培养自己的耐性,做好每一件事。

2.注意在学习中和生活中做到认真细致。

3.继续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并且增强自己的洞察力。

4.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习中积累一定的经验。

5.工作中多与人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宏观意识。

(三)S+T战略选择

1.发挥自身优势,为就业提高自身素质,做好理论知识的准备。

2.努力学习,在工作几年后考取MBA,继续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发展。

3.多与其他同学老师交流,提高自己的眼界和对事物的了解

(四)W+T战略选择

1.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耐性,继续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

篇8:新自我分析swot分析

2015年2月,美国思科系统公司发布了《2014-2019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预测》报告,文中介绍,到2019年,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内的全球移动设备连接数将超过110亿部,达到人均1.5部。由此可见,随着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方寸屏幕间的世界正带给人们超乎寻常的视听体验,移动新媒体不知不觉会获得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新媒体发展的趋势也会慢慢向移动媒体转移,并最终进入移动媒体化时代。

与此同时,移动智能终端正逐渐成为体育爱好者们获得体育资讯的重要途径,移动智能终端与体育媒体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密,移动新媒体的发展正在对体育新媒体产生重要的影响。

1.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提出,是一种将研究对象内外部因素用系统分析的思想进行综合和概括,明确其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分析方法,是对研究对象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能比较客观而准确地反映研究对象现实情况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SWOT分析法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即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即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体育移动新媒体进行SW和OT分析,全面研究体育移动新媒体“能做的”(即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和“可能做的”(即外部的机会和威胁)。

2. 体育移动新媒体的SW分析

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2.1.1 移动新媒体能够为体育赛事的传播提供最多可能的创新方式

相较于传统媒体,基于全新的传播技术和相应移动终端而形成的体育移动新媒体,对体育赛事的传播囊括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具有移动性、实时性、广泛性、交互性和多元化的功效,为体育传播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可能。

以体育媒体类App为代表的体育移动新媒体,提供体育赛事的直播、赛后点播或集锦以及相关新闻视频,享有“赛事在哪儿观众就在哪儿”的绝对优势。其中,利用移动新媒体而获得巨大成功的美国职棒大联盟(MLB)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满足越来越多使用移动终端观看比赛的观众的需要,美国职棒大联盟推出了在线视频播放App,对所有比赛进行高清直播,这项服务与他们的传统电视包裹完全分离,是一个独立的在线直播服务平台。现在,球迷们每年大约只需花85美元,无需有线电视或者卫星电视,只需要宽带连接就能用移动智能终端观看美国职棒大联盟所有球队的比赛。美国职棒大联盟正在努力抢夺一些体育赛事版权,以此来建立一种类似数字版的ESPN,使体育赛事的现场展示能够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进行,走向一条全新的体育移动媒体转化之路。

2.1.2 移动新媒体具有“数据为上,移动为先”的明显优势

移动新媒体拥有着巨大的体育数据库以及便捷而个性化的资讯数据接收模式,可将赛事特性和球迷属性进行精准匹配,显露出“数据为上,移动为先”的明显优势。作为球迷,观看赛事堪称第一需求;但对于无法或无条件完整观看赛事的球迷们,只能通过各种图文资讯,如赛事的相关数据,包括实时和历史的比赛数据,运动队或俱乐部数据,运动员或球员数据;各种赛事报道、赛程报道、幕后花絮、商业信息、周边报道等等来弥补错过比赛的遗憾,以此来满足自己的体育兴趣。如全球领先的体育技术、数据和内容公司STATS LLC已与中国著名的在线体育公司乐视体育达成伙伴关系,为其提供一系列精彩的独特比赛数据,如足球比赛的速度数据、累计距离、控球数据和覆盖图等等,帮助球迷们获得对比赛更深入的了解。

2.1.3移动新媒体的一个最抢眼的优势就是“互动与社交”

除了视频与资讯外,体育移动新媒体胜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最抢眼的优势就是互动与社交的功能。通过移动互联的特性,体育移动新媒体为参与比赛的球队、球员和球迷提供多种互动形式;如与球星对话、与球友争执、与专家的各种联动。球迷们一边看比赛一边聊比赛,一起参与视频弹幕吐槽,一起为喜欢的球星喝彩;参与丰富的互动竞猜,享受精彩比赛的同时尽情体验竞猜的乐趣。

2016年4月,腾讯体育APP基于熟人关系链设计的最新互动模式——“包厢”功能重磅上线,再次创新了体育App的社交互动功能。球迷们可以邀请自己的QQ好友与微信好友加入“包厢”,并绑定相关比赛,和真实的朋友一起在线观看比赛;在互动方式上,“包厢功能”除了可以进行文字、表情交流外,还提供了语音交流的场所,好友们可以一起观球一起侃球一起欢呼一起吐槽,实现日常生活中因忙碌的工作和距离而无法面对面进行的情感交流。

在移动场景下,体育新媒体实现了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解决了球迷们追求聚集的心理需求,使得球迷们“看比赛,不寂寞”,增加了球迷观看比赛的现场感和幸福感。

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2.2.1 移动新媒体在内容上缺乏权威性和专业性

移动新媒体作为体育传媒的新兴事物,在起步阶段出现了内容缺乏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劣势。与传统媒体相比较,体育移动新媒体由于其诞生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文化底蕴较薄弱,其内容在真实度、可信度及深度、广度等方面尚欠火候,少有对体育事件的深度报道,全面解析以及权威评论。当然,受相关政策的制约,移动新媒体中具有新闻发布权的媒体数量有限。体育移动新媒体的一部分原始内容,尤其是高质量的内容仍需从传统媒体获取,一定意义上来说,移动新媒体很难成为体育知识和体育思想的发源地。

2.2.2 移动新媒体在“软实力”上劣势明显

体育移动新媒体的劣势还存在于软实力方面,如缺乏完善的专业团队,成熟的运作体系,规范的管理机制以及经过专业训练的体育媒体人才等等;尤其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已成为目前体育移动新媒体发展的刚性需求。体育移动新媒体从业者中系统接受过体育、新闻或体育新闻教育的为数尚少;既缺乏新闻媒体实践经验,同时体育理念、体育精神以及体育运动相关背景知识的储备也明显不足,造成部分从业者在现场报道或后期制作播出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体育人文精神以及职业素养。就目前而言,体育移动新媒体急需两类专业人才:一是贴近体育,热爱体育,具备扎实文字功底、熟练图像编辑能力,具有收集、整理并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熟练运用多种新型终端技术平台的记者;二是对体育事件敏锐感强,具有开阔视野和创新思维的“拓展型”传播策划高层次管理人员。

3. 体育移动新媒体的OT分析

3.1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3.1.1 政策强力助推体育产业,移动新媒体发展迎来契机

体育产业是一个横跨生产、服务与消费,兼容公益性与商业性,既具有强大经济功能,又能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产业。移动新媒体在体育领域内的蓬勃发展,其根本原因是政策强力助推体育产业,为移动新媒体在体育产业内的发展迎来契机。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正式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中的相关条款,如“按市场原则确立体育赛事转播收益分配机制,促进多方参与主体共同发展。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除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外的其他国内外各类体育赛事,各电视台可直接购买或转让”。体育赛事转播权的限制和垄断被打开,为体育赛事版权、转播权资源的市场化做出了明确指引,未来转播权市场化运作模式将趋于多元化,对于极大依附于体育赛事的移动新媒体而言正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

2014年12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除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少数特殊项目赛事外,包括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在内的全国性体育赛事审批一律被取消。取消赛事审批,给更多社会团体和民间资本办赛事的自主权,这也被认为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史上最重大的突破之一。不可否认的是,体育产业正在享受着政策带来的红利;对于体育移动新媒体来说,则是有机会将体育传播的传统模式进行再造,营造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3.1.2 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移动新媒体顺势崛起

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改善产业布局和结构,促进融合发展;积极拓展业态,丰富体育产业内容,推动体育与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的融合;促进体育传媒、体育旅游、体育影视、体育广告以及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由此可见,结构调整向体育服务业倾斜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而体育传媒正逐渐成为体育服务产业价值的新增长点,这都为移动新媒体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体育移动新媒体有机会顺势崛起。

3.2 风险分析(Threats)

3.2.1 资本助力迅速扩张,移动新媒体可持续性发展存在风险

2014年后,在《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推动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环境呈现积极变化,体育产业发展态势旺盛,体育产业正式迈入“黄金发展期”。位于体育产业链中游的体育传媒业,是体育产业链中重要的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体育传媒业进入全媒体时代。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体育移动新媒体如新浪体育、腾讯体育、乐视体育、PPTV体育等不断涌现。其中,乐视体育的迅速扩张,已使其成为当仁不让的行业领跑者。2015年5月,成立仅1年的乐视体育获万达投资和云峰基金的8亿融资,创造了中国体育产业首轮融资额的最高纪录;2016年3月,乐视体育再次完成80亿的天价融资,成为继Facebook、Uber、Airbnb之后,全球少数单轮融资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

目前,我国体育移动新媒体还处于产业培育期,未来发展方向尚不明晰。像乐视体育等一批新兴力量在资本的大力驱动下爆发式发展,虽然带来了估值的成倍增长,但更多的外延投资让这种爆发式发展的可持续性存在风险,未来的体育移动新媒体产业竞争,将会在强势资源与资本实力中,分出高下。

3.2.2基于赛事核心的体育资源竞争激烈,版权泡沫存在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体育移动新媒体产业,基于赛事核心的体育资源竞争日趋激烈。许多移动新媒体不惜重金投资体育赛事稀缺资源,在一些国际顶级赛事的版权资源上竞相追逐。如乐视体育,自2014年起总计购买了不下18个球赛的版权,其中知名度较高的包括中超新媒体独家版权、英超2015-2019(香港)赛季全媒体转播权、温布尔登网球赛2016-2018赛季新媒体独家版权、意甲2015-2018赛季新媒体独家版权,意欲成为拥有最丰富赛事版权资源的新媒体。腾讯体育则在2015年1月以五年5亿美元的价格将“中国大陆地区NBA网络独家版权”收入囊中,一举成为NBA联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际数字媒体合作,一时风光无限。

虽然,愈演愈烈的体育赛事资源争夺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整个体育产业链的经济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来的发展预期,我们不得不警惕——巨额版权费用泡沫的破碎风险。对于体育移动新媒体产业而言,基于赛事核心的版权资源投入仅仅是一个开始,每一项体育赛事都有众多垂直细分的特定领域,都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去运营;如何多维度开发运营好得来不易的赛事资源以实现其价值,才是对移动新媒体行业的真正考验。

4. 小结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移动互联通讯技术的不断普及,一个全新的体育媒体环境在技术的驱动之下汹涌而来,移动新媒体在这股汹涌浪潮之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因此,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体育移动新媒体进行全面分析,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为体育移动新媒体如何把发展着眼于“优势”和“机会”提供结构性的方法论支持,以谋求体育移动新媒体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摘要:本文运用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工具,实证分析了我国体育移动新媒体具有的自身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本文为体育移动新媒体如何将发展着眼于“优势”和“机会”提供结构性的方法论支持,以谋求体育移动新媒体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体育产业,移动新媒体,SWOT

参考文献

[1]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王长潇.新媒体论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关金永.中国数字体育传媒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董青.新媒体时代体育传播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7):147.

[5]杜友君.全媒体时代之体育传媒变革与人才培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综述[J].现代传播,2013(11):139-141.

[6]姜同仁.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国务院“新政策”的解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2):27-32.

[7]孙怡.政府发力体育产业背景下体育新媒体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4,5(16):47.

[8]黄璐.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西方体育媒体理论发展的宏观比较[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41-47.

[9]王子朴,药婧瑶.体育移动应用的形成、发展和前景[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6):115-12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新自我分析swot分析】相关文章:

swot分析自我分析09-21

swot分析自我分析04-24

自我swot分析06-21

swot自我分析06-21

swot分析法分析自我04-12

自我介绍swot分析05-24

自我介绍swot分析09-21

SWOT自我分析方法05-05

swot自我分析在线测试05-21

求职中的自我SWOT分析 201004-23

上一篇:高中会考政治复习资料下一篇:《存货》随堂测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