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度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差异

2023-01-03

1 引言

从中国的省级GDP的数据来看, 东部地区的GDP平均高于中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GDP高于西部地区, 进出口贸易差异也如此, 这种贸易发展的区域差异造成中国的“马太效应”。这一方面是源于中国东部地区面向太平洋便利的航运条件和东部地区最先接收资本主义的文化, 另一方面还来自中国先发展东部, 以东部带动中西部的梯级发展战略。这种梯级发展战略使得东中部地区在经济制度、法律保障及国家税收上都有所倾斜, 导致了现在中国经济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发展。

相关学者对制度质量与贸易发展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 都一致认为制度质量与对外贸易具有正向效应, 对制度质量与对外贸易发展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证方面都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我国2005~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 分析金融深化程度、投资水平、政府管理水平和对外开放性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差异化, 从而验证经济制度与区域贸易发展差异化的正向关系。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制度质量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及文化制度等, 制度质量的高低是人的主观评价, 国际国内的学者对制度质量的研究都没有统一的测量方法, 所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着重分析经济制度, 用金融发展程度、投资水平、政府管理水平和对外开放性作为衡量经济制度的指标。

2.1 金融发展程度 (FD)

金融发展程度是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金融发展越快说明该区域经济增长越快。FD=该区域金融机构年末余额/区域GDP*100%来表示, FD的数值越大表明该区域的金融发展程度越高, 经济制度越好。

2.2 投资水平 (IL)

投资水平是体现该区域新建工程、新购机械设备、房地产等开发项目, 是一个区域基本建设、更新改造的重要表现。IL=该区域固定投资/区域GDP*100%, IL的数值越大体现该区域的经济增长越快, 经济制度越好。

2.3 政府管理水平 (GI)

政府管理水平是衡量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促进还是阻碍的作用, 也是衡量政府是否能优化经济制度。GI=该区域财政收入/区域GDP*100%, GI的数值越大表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管制越多, 该区域的经济制度反而越低。

2.4 对外开放性 (TO)

对外开放性反映该地区的开放水平, 是体现该区域的对外发展程度。TO=该区域进出口贸易总额/区域GDP*100%, TO的数值越大, 表明该区域对外发展程度良好, 经济制度好。

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在2005~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 数据均来自各省市统计局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财务厅每年的财政预算和决算工作总结, 具体相应的值由作者根据原始数据计算获得。

3 实证分析

3.1 平稳性单位根检验

为了体现时间序列数据对经济变量本身不产生伪回归, 对模型贸易增长方程中的六个变量分别进行了ADF (Augmented Dickey Fuller) 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所示, 各变量均是非均衡, 存在一阶差分, 符合I (1) 过程。

注:水平数据采用带常数项和趋势项的检验, 带Δ的为一阶差分结果。

3.2 固定效应分析

通过对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单位根检验, 所有检验数据P值小于0.05, 可以进行最小二乘法 (OLS) 参数进行估计。

4 东、中、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差异因素

4.1 经济总量上的差距

从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来说, 我国的区域经济总量发展是不平衡的, 总体表现为东部地区经济总量高, 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最低。总体表现为从太平洋沿岸到内陆是一个递减的趋势, 沿海地区经济水平高, 内陆地区经济水平低。经济总量的差异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的历史原因, 东部地区的总体经济基础良好, 技术、资本和人力优势都集中在东部地区。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东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更适宜发展经济, 地区较平坦, 开发利用比较方便, 更利于企业节约成本。

4.2 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

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与经济总量的发展呈现同步性, 经济总量的发展会催生金融业的发展。人们在经济发展中获利, 有更多的闲余资本, 人们会让闲余资本进行投资, 实现资本的价值创造。金融发展直接体现在银行的贸易结算上, 贸易结算的便利性也直接影响进出口的总量, 东部地区金融发展程度较好, 当然银行的数量和业务范围等比西部地区广泛, 也会成为进出口贸易的优势条件。

4.3 政府管理水平的差异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进出口的差异是由政府管理水平上的差异造成的。东部地区明显经济发展好, 政府在企业税收制度上管理很严格, 这是为了平衡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 实现东、中、西部的人均收入的均衡性, 不至于出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两极化, 导致经济社会出现波动。同时,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好导致企业在政府审批过程中会加快效率, 进而促进经济活动的快速运转。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政府在办事效率上不如东部地区有效, 进而滞后了经济活动的运转, 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利, 对区域经济外贸的发展也有限制。

4.4 对外开放性的差异

一个区域的对外开放性与该区域的对外贸易活动有最直接的关系, 对外开放程度越高, 对外贸易的开展就越有利。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活动的差异与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有紧密的联系。东部地区沿袭历史的遗迹, 对外贸易做得很好, 既能接受外国先进的技术转移, 先进的管理水平, 以及便利的基础设施, 这些优先条件能使东部地区的产业在全国相比较而言具有优先的条件, 使得在对外贸易竞争中具有优势。

4.5 投资水平的差异

区域经济投资水平也能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 不管是基础项目还是房地产开发的投资活动都能对区域贸易活动产生影响, 投资建设需要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的来源可以是国内企业, 也能是国外企业, 而且有些投资建设的设备只有通过对外贸易取得, 这些都来自对外贸易活动。东、中、西部地区在投资水平上存在不一致性, 西部地区投资活动明显比东、中部地区的要少, 所以在西部地区的投资水平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小, 达到了负相关。

5 结语

通过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在2005~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单位跟检验和回归参数估计, 得出经济制度的差异与进出口贸易的多少是密切相关的。一是高质量的经济制度直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高质量的经济制度具有较发达的金融市场、完善的政府管理制度、紧密联系的对外交流和全面的投资水平的充分优势, 能够提高外贸企业的经营效率, 促进经济活动的运转, 进而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二是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对外贸易之间的差距与三大区域的经济制度有关联, 这是我国实行梯级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东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开发更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但开发的成本和困难很大, 这种差异化的发展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三是区域进出口的差异与经济制度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已经被认识, 政府也在制定一些相应的政策来平衡区域差异, 但目前对于转型调整的状态是不够的, 还应该从以下的方面入手:

一是要积极发展经济, 经济的总体运行良好才能谈经济制度的调整, 而且总体经济的发展是进出口贸易的根源, 只有经济总量提高了, 才有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国民收入构成中, 进出口贸易是其中的一部分, 把国民收入总量这个蛋糕做大做强, 才有可能在国民收入中提高组成部分的总额。同时经济总量的提高也带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发展的程度影响个人、企业的投融资水平, 金融发展水平越高, 对进出口贸易的结算越便利, 从而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二是进出口贸易的差异与经济制度相关, 经济制度是由政府制定。要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量还需要政府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政府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政府提供高效的办事水平, 为社会优化资源配置, 以提高自身管理来换取群众和企业的好评。要随着市场的变化为导向, 积极落实跨境电商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试点工作, 完善新业态、新模式的体制改革, 营造新型贸易市场环境。东部经济地区发展快, 公众对政府的要求更高, 政府更应该提高服务效率。西部地区政府调整管理模式要落实到位, 要切实做到经济制度为经济发展服务。

三是继续推进对外开放战略, 以对外开放来促进国内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对外开放是国内市场是对境外企业的引入, 也是努力提升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努力实现进口和出口并重, 促进贸易平衡。同时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外贸不断创新和转型, 优化中国制造结构, 行业品牌的展示, 以成本和价格的优势转向质量效益的提高, 不断取得新的国际市场。推动中、西部企业“走出去”战略, 推动区域外贸的协调发展。

摘要:高质量的经济制度能影响区域内的对外贸易程度。本文采用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在2005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 基于东、中、西三大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制度之间进行描述分析。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制度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 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很高是东部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大的主要原因;中部地区政府管理水平制约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和投资水平对进出口贸易产生负的影响, 但对外开发性比中部地区高。

关键词:经济制度,外贸差异,参数回归

参考文献

[1] 郭苏明, 黄汉民.我国对外贸易差异化发展的制度质量解释[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1 (1) .

[2] 文雁兵.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贸易的促进效应——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考察[J].国际经贸探索, 2015 (31) .

[3] 张莉, 黄汉民, 郭苏文.制度质量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格兰杰因果分析——基于中国区域面板数据[J].华东经济管理, 2014 (28) .

[4] 郭苏文, 黄汉民.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与对外贸易:一项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 2011 (27) .

上一篇:构建新的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下一篇:VR实践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