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心得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傅雷家书心得范文

傅雷家书个人心得

好书的碰触,灵魂的提升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

傅雷不仅仅是著名的翻译家还是许许多多中国家庭父母的典范。而《傅雷家书》是他及夫人写给孩子的家信,这是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也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同事还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有幸拜读此书,我把读书笔记分为傅雷、傅雷妻朱梅馥、傅聪、个人心得四大块。

一、 亦师亦友的严父角色——傅雷

傅雷对小时侯的傅聪的管教极其严格,对他说话、进餐、学习等有严格的规定,而且还有单独留其在昆明学习等等,这是典型的严父角色。如果说傅聪的幼儿时期傅雷的角色是严父,那么在傅聪长大后,尤其在其留学海外并在外国定居这期间,父亲的角色更多的是老师和朋友。朋友角色在信中傅雷也多次提到。傅雷的老师角色,更多的是在文学与艺术上的传授还有爱国理念上的熏陶。

在现实中这样的父亲也不多见,首先可能是学识上赶不上傅雷学贯五车,再者,时代不同,对于教育的认识也会有差异。所谓的每个时代塑造的人物也是不同的。

二、 为夫为子的贤妻良母角色——朱梅馥

家书中,母亲朱梅馥的33封相比父亲信有132封就稍逊色,但是每一封都饱含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对儿子的从小钢琴的栽培暂且不提,一生都奉献在相夫教子,没有什么抱怨,对于父子的不和,她默默忍受,只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幸福的生活。在信中,我们可能看不到很多人生道理类的话语,但是句句都是肺腑之言,让人折服。母亲在信中流露的是对丈夫和儿子的关心甚过于自己。妻子的角色很伟大,母亲的角色也是同样的令人敬佩。

传统的中国女性大多如此,勤俭持家,既是好妻子又是好母亲,而且为了家庭任劳任怨,却忘了对自己好,一辈子都是围绕着家庭。

三、 为国为家的孝子角色——傅聪

傅聪一生践行从小教导的“先做人再做艺术”,不仅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令人艳羡,而且在做人上有原则,宠辱不惊,热爱祖国。在波兰、英国、南美、澳洲等,在世界的很多国家都开音乐会,他的足迹遍及世界角落。对于他的自我反省,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本质——谦逊。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因了自知,我们才能不断的进步。就像他一样,在音乐上达到音乐和自我的合一。

他始终秉承中国优良传统,在国外为我们国家赢得了很多荣誉同时又为我们国家的青年树立了榜样。傅聪的成功从其自身来说,是他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后天不懈的努力。二者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光有天赋,而没有后天的努力,就如同我们古人所说的神童仲永,最终还是一个废人。而我们后天的努力也需要我们视个人的本身的能力而定,所谓不可蛮干也是这道理,要有方法要懂得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才会在道路上少走弯路,越走越远。

四、个人心得 虽然傅雷是20世纪的人物而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但是对于父母、当代青年不乏有借鉴意义。

在我们的子女教育中父母该如何扮演角色?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而在此书中傅雷有很好的榜样作用。父亲,在现代家庭中更多的承担了经济支柱,对于孩子的教育有可能出现忽视或力不从心。而我们也很清楚,孩子的教育父亲的角色很重要,所以我们当代父亲应该学习傅雷,虽然他在子女教育上有点近乎苛刻,但他的亦师亦友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效仿的。

作为新一代的知识女性,我认为作为妻子和母亲,应该在家庭美满,儿女健康的基础上,为自己谋发展。在新时代,首先女性已经解放,很多已经走出家门和男性一起拼天下而且女性的独立意识逐渐强烈,在很多行业涌现出来的女强人,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也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并且并不比男人差。这样的颠覆,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潮流。这个时代的女性,做家庭主妇的不多,一方面可以减轻男人的负担,一方面也提升妇女的地位。但是怎么在事业和家庭中权衡也是当下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对于贤妻良母的角色有新的诠释,女人这样一个角色,因为性格等因素我们还是需要把家庭作为一个重心,不仅是职责的所在也是我们的使命。但在家庭幸福的基础之上,女性同样可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虽然可能会付出一些代价,但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也同样会是事业成功的动力。女人可以是强女人,但不要做女强人。我们拥有的还有家庭,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代价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不乏自身的追求,这也可以为孩子树立很好的形象。

傅聪在艺术上是天才,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这是需要天赋和后天的栽培,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懂艺术的人,艺术欣赏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陶冶我们的性情,关于艺术对于我们的好处,相信我们会在艺术的熏陶下慢慢体会。

傅聪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虽然现如今谈及爱国者的少之又少,感觉只有在国外为国争光,在国内有很大的成就享誉世界才是爱国的表现。其实不然,不是每个人都是伟人,都像杨振宁、袁隆平等等有卓越的贡献,作为一个平凡人,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情出发,遵纪守法,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第二篇:读《傅雷家书》心得

读书心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一对父子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这就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孩子虽然已经长大,但在父母的眼里,他永远是关爱的对象。这些关爱,不光是对子女幼时关爱的深情延续,更有着许多的延伸和扩展,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妻子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写给一双儿女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儿子傅聪的信件。洋洋万言,阅者无不为傅雷先生的精神感动。信中有对过去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

看这部书我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从中领悟到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真谛。40年代上海孤岛时期,傅聪还未及学龄,傅雷就发现他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便首先在家中由父母亲自担当起教育的责任,并在最基础的文化教育中,环绕着音乐教育这个中心。他亲自编教材,给孩子制定每日课程, 以身作则,亲自监督,严格执行。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甚至因傅聪不吃青菜,专拣肉食,又不听父亲警告,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傅雷平时克己待人,对儿子也就十分严格,正是从小这样的教导,傅雷方能远赴重洋后,仍能专心艺术,不为外界侵染,最终成才。但是作为父亲,他时常为自己以前过于严厉而向儿子忏悔,儿子自然也是理解父亲的苦心的。写作这些家信时,傅聪已经长大外出,但是傅雷仍然希望“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傅雷家书》并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文笔,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字里行间不仅是拳拳的父 之情,还有更多的人生领悟,宛如一个忘年的老友,娓娓道来岁月的感受。做父亲的在儿子别离后,翻然想念曾经的许多遗憾,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在别离后才更深的理解了那殷殷亲情。人世的无奈就在于此,只有失去才更知其美好,所以小别更显得弥足珍贵。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作为父母的一片苦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能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 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 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二、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小手牵大手”科技宣传进社区很活动。

1)“防雷电”、“防溺水”、“防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宣传。

2) 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

3)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白色污染危害等生态环保科普知识宣传。

2、社会参观调研活动,社会实践实习活动 。

1)乡村道路交通状况及对策研究 。

2)当地资源状况调查 。

3) 农村科技实践实习活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相关学科教师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明确分工,互相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B、聘指导教师;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F、 活动总结报告。

四、注意事项:

1、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第三篇:2021傅雷家书读后心得

看了《傅雷家书》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书籍,大家看了后都学习到了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傅雷家书读后心得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傅雷家书读后心得1

世界上有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爱。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因为有了爱世界才会更美好。而父母对我们的爱尤为重要。

《傅雷家书》是我最为欣赏的一本书。傅雷写给儿子的不仅仅是家书,而是一个个人生哲理。他对傅聪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傅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懂得了爱,以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这使我非常的感动。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叫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积极的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而且他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当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大或者父母对孩子溺爱时都会产生一种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样积极与孩子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才能成为一名理智父母。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的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书中的一段话。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强烈的父爱。这种爱使人震撼,使我对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对儿子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用音乐译注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胀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精力,在对祖国社会人类尽自己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_自己,不_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抓紧时间”,“最是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我觉得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说道这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们给我的爱却并不比傅雷给傅聪的爱要少,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考虑,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来,但是,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父爱如山,雄伟壮观,母爱如水,柔情万里。我们应当理解父母并加强自身素质,逐步与父母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理解你,做一个称职的孩子。

书中时时给人深刻的教诲,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不仅如此,从书中我还感到家长的用心良苦和他们给予我们的崇高的爱,正如傅雷在书中对儿子说:“孩子,我从里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必你从我这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对人生多增了几分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所以《傅雷家书》拉近了父母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亲情溢于言表,给天下父_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傅雷家书读后心得2

这个暑假,在老师的推荐书单中,我挑选了《傅雷家书》进行研读。我为傅雷父子二人精妙的文笔所吸引,更为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而感动!

一九七九年四月,当傅聪先生回国参加父母的平反昭雪的骨灰安葬仪式时,他的心中一定五味杂陈,感慨万千。他再也见不到生命中最亲爱的双亲,迎接他的已不是父母惊喜欢乐的笑颜,而是两撮萧然的寒灰。

可时光悠悠,情不断,大海茫茫,心相连,在曾经的岁月里,遥遥数万里的两地之间,把父子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的,不就是这一封封家书吗?在这些书信中,我们不是清楚地看见傅雷先生为儿子呕心沥血所留下的斑斑血迹吗?人之爱子,天性使然。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但人的事业却永无止境,教育儿女,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延续自己的生命,延续为社会、为祖国所能尽的力量。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亲傅雷的爱,是那样的深刻与深远。尽管在一次次的_中饱受摧残,但他不改其志,始终如一地热爱祖国,以高度负责的心力为社会、为祖国竭尽所能,用书信、用教诲使身在异乡的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建立心的结合。傅雷先生是刚毅坚强的,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与迫害,陷入暗无天日的绝境,但真实的光亮不会就此湮灭,微弱的光茫终将照彻人间,得到尊敬与爱。

傅雷先生可以如此顽强地直面人生的风雨,那我们呢?初二已成历史,残酷的初三已然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陆止于此,海始于斯。”里斯本海岸上罗卡角镌刻着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这一名句,确实给人以雄壮之感。暴风雨不是我们人生的尽头,一切波折与晦暗都会过去,而且总是很快、很快。人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起。相信,经受暴风雨洗礼后的我们,等来的都是惊喜。

在那大海的航程上,不只有生存的奋斗,那里还有爱、有梦想,更有永不停息的追求!去奔跑吧,心里荡满波浪,将苟且甩在身后。去拥抱诗意与远方,去实现那蓝色的梦想,就像傅雷先生那样,将光和热永远留在心中,凝结在行动上。

傅雷家书读后心得3

父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无论他是个受人爱戴的伟人还是个辛苦劳作的农民,在每个父亲眼里,孩子永远是他的希望。

傅雷,我所了解的他只是一位博学且具有丰富情感的父亲,在每一封家书中都充满了他对儿子傅聪的淳淳教诲.细心引导和健康成长的期待。

傅雷支持儿子的艺术道路,就如他追求自己的理想,给予儿子的帮助,辅助他顺利成长,成为了儿子人生之路的坚强后盾。在如今,大多数父亲对自己已成年的儿女会放手,任其自由闯荡,独立克服困难,或许只有亲身的经历才会使自己更成熟,熟悉这个世界。

我不得不说,傅聪的确是个了不起的钢琴家。但除了他的天赋与努力外,一定也少不了他的父亲对他的良苦用心。所有名人,并不是能在一时就可以出名的,而是要花好几十年的本领与经验。但傅聪他是幸运的,他的父亲在他最重要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引导他通向明智的方向,才使他有巨大成果。

我不得不佩服,傅雷作为一个父亲,即使闹关节炎,写字很困难,也仍然写下千言家书。信中除了浓浓亲情外,还有说不尽的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我的爸爸是我的朋友,他不但很随和也很幽默。随着我慢慢长大,我们的关系更融洽。既然是朋友,当然要懂得学习他人的优点。他的热心肠总能感染到我,他帮助别人的次数似乎比帮助我的次数还多。但我并没有感到失落,正因为他的以身作则,使我也被带动起来,感到一种特别的快乐。或许,他是用行动来教育我。亲身经历比什么都好。

每一位父亲,所要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有说的,有写的,有做的。但这之中都隐藏着他们对孩子的浓浓的爱。因此不一样的父亲,却有相同的父爱。爱不一定要说出来,就像傅雷用信来写下自己心中对儿子的希望。

以前,我总认为,孩子与父亲之间有条河,我在这边,他在那边。

现在,我才认识到,对岸的不是他,他是为我摆渡的那个人。同时,他会递上一支桨给我,让我与他一起来掌握方向。

最后,我上了岸。父亲对我说:“孩子,以后的路只能你自己去走了,好好把握啊!”接着,我让他放心吧,便含着泪与他挥手道别。并带着他对我的希望继续踏上人生的道路。

傅雷家书读后心得4

合上《傅雷家书》,轻轻地呼出一口气。蓦然想起老师在教《傅雷家书两则》时,自己很懵懂地阅读,然后分段及抄笔记。过后,我并没有很深的感悟。今时今日,我把《傅雷家书》认真地读完后,才发现它所蕴藏的魅力。也许,那个时候的我,真的太小了,很多东西都不懂。

年少的我,不懂得父爱的可贵,也不晓得父母对我的在乎。直到现在,我背井离乡,远在他方,倍偿世间辛酸苦辣时,才发现家是最温暖的港湾而父母对自己的爱原来是如此地深且珍贵无比!

有一回,我寄了一封家书回去。我的心里有些紧张,不晓得父母收到我的信后,会怎样呢,会不会怪我写得不好呢?后来,母亲来电话,说收到我寄回的家书,并说他们的心里很高兴。母亲还说,你写的信很感人,你爸看完后,一个大男人居然被你这个死丫头给弄哭了。母亲还说了好多好多关心我的话,还带着一点祈求语气问我,有空时可不可以多写点书信回来,你爸你妈都不会上网不会发短信也不会上你们口中所说的QQ?电话的这头,我说没问题。放下电话时,眼泪在眼眶里一点点打转。心里总觉得对父母的亏欠,实在是太多了。我没想到,短短的一封家书,足以让父母感到欣慰。原来,子女在父母的心中,是占了那么大的地位。原来,父母想要的不多,只是,我还没注意到。爸爸妈妈,我想你们!

《傅雷家书》让我明白到,亲情,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伟大的。我想象不出,当傅雷夫妇决定离开人世时,他们的内心该是多么悲痛呀。尤其是让傅雷夫妇割舍亲情而远去另外一个遥远的世界时,他们是否在一瞬间痛得撕心裂肺呢?而我,只能深深叹息一声,深感世道的不公。

曾经年少不懂父母对自己的爱,如今成年要懂得珍惜与把握。孝顺父母,珍惜亲情,从小事做起,更从心灵出发。能够和父母一起朝夕相处,伴他们左右,伺奉他们,那是,一种无言地温馨与幸福,更是一笔珍贵的人生财富!

傅雷家书读后心得5

书是人汲取知识的源泉,一本好书可能就因此改变你的一生!从书中我们会发现那作者浓浓的情感!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感受到他对儿子的那分关心与关爱。

《傅雷家书》共记载傅雷写给在国外学习的傅聪十一通信。对于儿子的发展甚为关心,想方设法的指导着他。因此,关于儿子的音乐专业也是尤为关注。哪一乐曲,哪一乐章,哪一字节都谈谈自己的体会,心得。怪不得有人说;这样的教育,不成材都难。

让我们认真的想一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身影:因为我们生病,而彻夜未眠的身影;因为学习不佳工作不努力,而大发怒火的人……对就是他们,这些为了我们而呕心沥血的父母。傅聪傅敏理解了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个成为国内国外知名的钢琴家,一个也成为我国杰出的英语导师。而我们又做了什么?不,我们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因为年龄的差异发生的磨擦,而大发脾气。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不顾父母的辛劳,大手大脚花着他们的血汗钱,而不感到愧疚……不,我们应懂得理解父母,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一个人,如果从小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长大后又懂得父母对自己的爱,那么他会把这种爱延续下去,继续传给其他人,那么世界上将会处处有爱。

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应该关心别人,体谅别人吗?好好想想你伤害了多少人去对他们说一声“对不起”。

第四篇:读傅雷家书心得体会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近一时期我被《傅雷家书》深深吸引,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同时使我对生活增添了新的感受和思考。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爱,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母之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每个做父母的都深爱自己的子女,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盼子成材,望子成龙,更是所有父母的宿愿。然而如何教育子女?子女怎样才能成材?一直是困惑所有父母的课题。《傅雷家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很发人深省的启示。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大儿子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小儿子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

1 做为父亲,傅雷非常严厉,甚至有些“残酷”,但他完完全全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尽管傅雷每天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他时刻没有忘记做父亲的责任。孩子从小到大,无论在身边还是相隔天涯,他都完完全全承担起了父亲的一份责任。当四十年代初在上海被日本包围成孤岛时,他不让孩子在外念书,甚至反对孩子上街头游玩,他把孩子关在家中,而且发现在傅聪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便首先在家中,围绕着音乐教育这个中心,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功课。对待幼小的孩子,正如他对自己、对别人、对工作、对生活那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亲自督促,严格执行,并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规定孩子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进餐,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防碍了同席的人,饭菜咀嚼,是否发出丧失礼貌的声音。甚至因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拣肉食,又不听父亲的警告,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这些在我们看来,很是“残酷”,但是大器之成,有待雕琢。正是这样严格的家教,才造就了孩子不俗的一生,并给千千万万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宝镜,照一照我们给了孩子一些什么?为了孩子我们自己怎样做事做人?

做为父亲,傅雷即可亲又可敬,尤如心心相印的朋友。傅雷对待孩子除了严肃、严厉外,又不失细致入微的关怀、体贴与温馨。在孩子经受痛苦时,傅雷鼓励孩子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在孩子事业方面遇到挫折时,他鼓励孩子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

2 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却没有相干。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们不因该受羁于贪念和欲望”。 当孩子成年后,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而当孩子们成家后,他又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随处读来,有反复叮咛,有温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有的甚至连点重重的着重号,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如细流般温润人心的句句话语,难道只是一般父母意义上的唠叨,这是千年修来的福气。翻动着每一页字字沁人心脾,我的心总能被染的金灿灿的。想到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身上正是缺少这样东西。我们应该学会与孩子朋友式地相处。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与人格修养的读物。傅雷的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曾经有志于美学及艺术史论的著述,却终于遗憾

3 地不能实现,但在他的儿子身上得以实现。我觉得,这其中移传基因是一方面,主要的是得益于父亲对孩子的严传身教和细致入微的(书信)交流。更主要的还是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做人的高标准。傅雷在注重培育儿子的艺术才能的同时,十分重视教育儿子如何做人。他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傅雷对艺术的理解十分深刻,站在人格的高度上看艺术,他说: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而所谓“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小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甚至具体到了一个乐段的处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儿子的言谈举止也都一一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我印象深刻,颇有感言。甚至傅雷夫妻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回忆不愿让自己屈辱,不愿再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们宁肯抛弃自己而获一个解脱,来完成人的诠释。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傅雷一生对文学艺术孜孜不倦,并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翻译家,在思想、理论、艺术上都是卓有特色的。由于潜身做学问,傅雷不习惯参加集体活动和政治生活,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自己祖国的

4 热爱是根深蒂固,同时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们。傅雷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体现在自编的功课里,也不是体现在表面的说教上,更多地是体现在他的音乐译著和与儿子沟通交流中,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用书信流露和矛诸行动给孩子们,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即使当他在蒙受不白之冤时,也只字不说有损祖国的言语。儿子傅聪,在异国漂流生涯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当他在海外过着孤儿似的生活困境之时,父母好像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确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解放后,傅雷目睹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新中国的宣传工作做了大量事情。

第五篇:傅雷家书读书心得读后感

《傅雷家书》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从书中我们知道傅雷是一位充满热情,充满父爱得人。他告诉他的儿子傅聪,怎样面对挫折,怎样学会解决问题,其实。刚开始看有点不懂,不是文章写得太难读,而是父爱太深沉,想想我们,可能没有感觉过父亲在自己心中究竟怎么样,也很难体会父亲的爱究竟是什么?但是,从书中我感受到了,他不像母亲那样细腻,却比母亲温柔,不胜母亲那样关怀,却又那么坚强。很多人都会说母爱,很少说过父爱,也因为父亲不像母亲那样唠叨我们,嘱咐我们,但是,却能感觉到父爱的伟大与深沉,坚强与执着。这本书,不只是说父亲怎样爱自己的儿子,更多的是让他学会坚强,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

作者作为一位父亲,会给孩子写这样的一封信,胜过讲无数遍道理。不仅让孩子能够从中领悟,父亲的爱,还能起到很好的教育,反之,看看现在,父母教育孩子,非打即骂,什么“棍棒下出英才”的封建理论,还有一些保守迂腐的陈旧思想,他们只是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怎样做,从不问问孩子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本书与其让孩子读还不如让家长来读。为什么现在的家长,只会让孩子顺从他们的意思,按照他们的想法做事,而不想想我们也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的人生是不是该我们自己做主哪?除了傅雷,还会有哪位家长会给孩子写一封信,耐心听听孩子的想法,在孩子眼中的世界,在孩子脑中的人生是什么哪?

虽然,每个家长教育孩子的理念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成为自己的骄傲,但是,为什么事实总是不如意,越对他好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孩子总是表面顺从心里叛逆。其实,孩子也知道父母是为自己好,但是,理解不了,也无法沟通。

他的儿子傅聪,因为父亲的教诲,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书中也表露了他对于孩子成功的喜悦,支持,赞扬。他相信他的孩子,会有所作为,我知道,那是他的荣耀,孩子,在父母眼中始终是孩子,但是,我们自己该学会怎样面对挫折,有些孩子自己不能面对挫折,经受不住现实的打击,疯了,傻了,自尽了,各种各样的人生也折射出父母在孩子身边究竟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孩子又该怎样学会自己独立面对事情,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而不是去消麽,时间长了,孩子的个性没有了,性格也没有塑造出来。

我真得很希望这篇文章在我们的课本中出现,让我们学习,不光是我们,还有家长,不要总是一意孤行,孩子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不要忽略孩子的想法,那很重要,真的很重要。重要的是,教育孩子,注重的是方法,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因为,人无完人。其实,家长自己也有缺点和优点。就像傅聪说的:“有优点必然有缺点,他以为父亲过于严格、慎微。他大笑道,幸亏他一半像父亲,另一半像母亲,他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宽容、乐天的品格”。可能有的孩子就继承了父母的优点,有的孩子就继承了父母的缺点,重点不在,优缺点,而是父母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从文章中,我明白,傅聪那么成功,有一半自己,也有一半是他父亲和母亲。他的父亲给他树立了自信心。从小严格要求,但是赏罚分明,不会让孩子怪罪自己,每个人,都是在成长的。

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都不一样,但是我们对待不一样的孩子,就要用不一样的方法,这也就是因材施教。

我不想变成在父母庇佑下的一棵小苗,永远长不大,我希望经受风刀霜剑的洗礼,才能有所成就,不知道未来是怎么样的我们,该怎样做主自己的青春,我们希望父母教导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我们希望得到理解而不是一味的溺爱,我们希望很多,想法很多,不要把我们的个性消磨掉,岁月不会留下我们成长的痕迹,但是我们会为岁月留下什么。人生,总要我们自己过,父母,是我们指路的明灯,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亦朋友,亦老

师,亦家人,就像傅雷会给孩子写信,告知孩子该怎样,我们会长大,但是长大后的我们是什么样子哪?

《傅雷家书》一本很好的书,希望,某一天,我们的父母,也会给我们写这样的书,这本书,其实,浅显易懂,但是,其中的道理,我们需要去体会,去琢磨。

傅雷在信中开头总说:我亲爱的孩子,这使得父子之情溢于言表,可见,父爱是深沉的,父爱又是宽广的,对于失败与成功,傅雷告诉孩子,失败不要气馁,成功不要骄傲,但是,对于孩子的成功父母的喜悦之情,也表露无疑。相信,我们也能体会这种爱,无言胜似全部,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想要让他变成什么样的人,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感恩,学会坚强

无论面对什么困难,我们都能迎刃而解。无论遇到什么成功,都能够镇定自若,不会因为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一点点挫折就不能泰然处之,“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要认真体会。

当我合上这本书,我回味无穷,我似乎看见傅雷写这封信时慈祥的笑容,和儿子看信时回味的神情,就像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爱,深沉而伟大,坚强而不脆弱,就像我们永远的港湾,甜在心窝,那么深远,那么悠久。

上一篇:法国留学事宜范文下一篇:复旦大学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