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查询

2022-08-11

第一篇:国家重点实验室查询

国家重点实验室

食品专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布 国家直属:

江南大学/南昌大学(2007)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直属:

南昌大学(2002年开放)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农业大学(2003)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2005)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直属: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995成立,2002更名)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2002)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2002)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 省部共建:

中国农业大学(2003)功能乳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南大学(2003)乳酸菌发酵技术与食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2005)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科技大学(2007)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5强排名

1、中国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专业采用两段式培养方案。基础阶段,采用完全一致的教学计划;进入专业阶段后,划分为果蔬及饮料加工工艺、畜水产品加工工艺、粮油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工程等4个专业方向。

【毕业生去向】主要为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海关、商检、商务公司、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

成绩优秀者可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部分可硕博连读或出国深造。

2。华中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下设食品质量与安全、畜产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等4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把本科生的教育作为基础,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作为增强学科发展的力量和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方向)培养既懂得食品专业知识,又懂得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中国重点学科。

【毕业生去向】主要前往相关知名企业。我国排名前10位的乳品集团中,有8个集团的副总,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培养出来的。

3、江南大学

【专业特色】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是中国食品工业最著名的学府之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学院建有7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通过师生双选,学生可自二年级起每人有1位导师给予专业指导。实施精英教育,组建试点班。学业优异者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生去向】学院已与国内200多家著名食品企事业单位建立经常性的毕业生供需协作关系。 毕业生供给量与企业招聘需求为1∶5。学生落实单位区域,85%在东南沿海大中城市。2003届本科毕业生,近40%在上海就业。

4、南昌大学

【专业特色】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食吕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南昌大学“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和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

本学科发展具有浓郁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特点。其江西中德联合研究院、江西南大中德食品工程中心,是中德政府科技合作项目。

本学科在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食品化学与营养、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与贮藏方向上形成了自身特色。

近5年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6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奖,发明专利7项。

【毕业生去向】本科生就业率达92%,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18%。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供不应求。

5、上海交通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集生物、化学、物理、机电、化工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

从2003年起,农业与生物学院按“生物技术”和“环境生态类”两个专业招生。第二学年末,按学生前两学年的成绩、个人志向、社会需求预测等,经个人申请,院校批准,可在学院所属专业中选读某一个专业。第一学年末,部分优秀学生可跨学院重新选择专业。

此外,大多数学生可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第7学期,一定比例的优秀生可直接攻读硕、博研究生。

目前,学院主持“863”计划项目3项、参与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50余项。

6、西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西南农大食品科学学院拥有全国最早建立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

该学科为农业部重点学科,也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最早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1998年,被国务院授予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博士点,成为西南、西北地区(10省区市)惟一的食品加工博士点。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包装工程、茶文化4个本、专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7、华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吸收工科院校食品学科之所长,加强工学、工程等学科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既具有多学科交叉并重,又具有热带亚热带的特色。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从事食品加工与保藏生产、试验、研究及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食品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先后承担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研究,取得多项成果。其中多数成果居全国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显著。

8、杭州商学院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与英国Leeds大学、日本爱媛大学、日本香川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协议,每年选送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对方深造。

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以及省、部委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

【毕业生去向】主要前往食品贸易管理、食品生产企业,大型饭店、大型超市、食品加工及营销企业、食品教学和科研单位等。

9、上海水产大学

【专业特色】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前身为吴淞水产学校水产制造科,创建于1912年。

学院现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分别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生物制药、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院现有3个学科(系)、3个重点实验室、两个中心和1个研究所。

【毕业生去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次性就业率80.33%以上。

10、沈阳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

本专业设有食品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可被推荐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毕业生去向】前往各类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科研单位、食品贸易部门、食品行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食品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近几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

11、郑州轻工业学院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设有食品工程、烟草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专业方向,在河南省开办时间最早。

学院先后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40多项,国家及省烟草局烟草企业重大科研项目5项,取得了包括国家二等奖、省部级二等奖在内的成果20多项,创造了数千万元经济效益。

【毕业去向】在31个食品行业中,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检测、品质控制、科研等工作。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90%以上。

12、南京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南京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农产品质量控制及加工工艺,注重食品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目前承担国家和部、省级数十项科研项目,主编多本“面向21世纪”教材和“十五”规划教材。拥有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和校内外实践基地。

【毕业生去向】5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考研升学率约为20%。约有8%的本科生赴美国、法国、荷兰留学。3家大型食品企业在该专业设立了专项奖学金。

13、天津科技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是全国高校轻工、食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食品工程分委会委员单位;曾被评为“1981-2001年度中国食品工业20大科研和教学机构”。

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科被评为天津市50个重点学科之一,是天津市实力最强的特色学科。

近年来主持完成了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取得了50多项教学和科研成果,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市级教学成果和科技进步奖。

【毕业生去向】大批学子已成为教学、科研、企业的卓越人才,在国有大型企业、大型跨国公司的技术、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4、哈尔滨商业大学

【专业特色】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1996年被原国内贸易部确认为部级重点学科,2002年被黑龙江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2001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近5年获省部级奖11项,其他科研奖1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科研成果转让19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5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及国务院各部委项目5项。

【毕业生去向】该系一次就业率为79%,考研率为21%。

15、华南理工大学

【专业特色】原为华南工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5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技术开发基地,其中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等。

学校2002年固定资产1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06亿元。

第二篇: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录

工微结构物理与介观物理实验室 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 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实验室 米波实验室 速水力学实验室 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 学工程联合实验室 械传动实验室

体表面物理化学实验室 木工程防灾实验室 用表面物理实验室 束材料改性联合实验室 擦学实验室

岸和近海工程实验室 快速激光光谱学实验室 传工程实验室 力工程多相流实验室 算机软件新技术实验室 代配位化学实验室

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实验室 材料科学实验室 件工程实验室 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 燃机燃烧学实验室 成光电子学联合实验室 光技术实验室 素有机化学实验室 属基复合材料实验室 洋工程实验室 燃烧实验室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四川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 重庆大学 厦门大学 同济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复旦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南京大学 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 华中科技大学 南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晶体材料实验室 应用有机化学实验室 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实验室 湍流研究实验室 暴雨监测和预测实验室 稀土材料化学应用实验室

山东大学 兰州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染料、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合成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 振动冲击噪声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实验室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实验室 一碳化工实验室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实验室 微生物技术实验室 理论化学计算实验室 干旱农业生态实验室 塑性成形模具技术实验室 超硬材料实验室 近代声学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南京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兰州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清华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实验室 汽车安全与节能实验室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实验室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相干光纤通信实验室 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实验室

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

移动与多点无线通信网实验室 生物防治实验室 光学仪器实验室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实验室 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实验室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实验室 流体传动及控制实验室 工业控制技术实验室 金属材料强度实验室 生物反应器实验室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实验室

南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实验室 清华大学 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实验室 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实验室 混凝土材料研究实验室 材料复合新技术实验室 汽车动态模拟实验室 新金属材料实验室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实验室 粉末冶金实验室

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实验室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实验室 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实验室 纤维材料改性实验室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实验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实验室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表面物理实验室 催化基础实验室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 应用光学实验室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非线性连续介质实验室 声场声信息实验室

四川大学

天津大学、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中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东华大学

中科院化学所、北京大学

中科院动物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中科院自动化所

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半导体所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中科院上海生化所 中科院地理所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中科院声学所 植物分子遗传实验室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实验室 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 分子反应动力学联合实验室 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 半导体超晶格实验室 生物大分子实验室 超导实验室 冻土工程实验室 生命有机化学实验室 信息安全实验室 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实验室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实验室 红外物理实验室 气体地球化学实验室 结构化学实验室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实验室 金属腐蚀与防护实验室 煤炭转化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研究实验室 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实验室 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程塑料研究实验室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实验室 信息功能材料研究实验室 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实验室 瞬态光学技术实验室 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实验室 农业虫鼠综合治理实验室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所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 中科院水生生物所

中科院上海冶金所、中科院电子学所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化学所 中科院金属所 中科院半导体所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中科院物理所

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所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 中科院兰州地质所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所 中科院西安分院

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所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所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中科院金属所 中科院物理所 中科院化学所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 中科院上海冶金所 中科院光电技术所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

中科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所 中科院遗传研究所

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上海昆虫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实验室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实验室 生化工程实验室 新药研究实验室 环境地球化学实验室 火灾科学研究实验室 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 兽医生物技术实验室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实验室 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实验室 癌基因与相关基因研究实验室 分子肿瘤学实验室 病毒基因工程实验室 实验血液学实验室 医学遗传学实验室 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医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 核医学实验室 计划生育药具实验室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实验室 牵引动力实验室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实验室 软件开发环境实验室 凝固技术实验室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实验室 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实验室 重质油加工实验室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所 中科院微生物所 中科院化工冶金所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所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所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北京大学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中国医科院肿瘤研究所 中国预防医科院病毒所 中国医科院血液学研究所 中南大学

中国医科院基础医学所 复旦大学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研所 中科院动物所 西南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学院 石油大学

第三篇:最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中国科学院主管

1.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3.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4.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力学所

5.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6.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7.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8.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9.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0.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1.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2.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13.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15.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6.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17.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8.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自动化所

19.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0.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1.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2.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半导体所

23.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4.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25.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6.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7.磁学和磁性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28.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药物研究所

29.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0.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31.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32.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3.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4.微生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

35.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36.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37.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8.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9.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40.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41.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42.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43.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4.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5.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6.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47.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8.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49.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50.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教育部主管

1 雷达及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汽车安全与节能 清华大学

3 重质油加工 石油大学

4 暴雨监测和预测 北京大学

5 爆炸灾害预防和控制 北京理工大学

6 材料复合新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

7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 武汉大学

8 超快速激光光谱学 中山大学

9 超硬材料 吉林大学

10 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 北京邮电大学

11 电磁场及电磁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2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 西安交通大学

13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 清华大学

14 动力工程多相流 西安交通大学

15 微生物技术 山东大学

16 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 中科院化学所 北京大学

17 高分子材料工程 四川大学

18 高速水力学 四川大学

19 工业控制技术 浙江大学

20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

21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22 固体微结构物理 南京大学

23 光学仪器 浙江大学

24 硅材料 浙江大学

25 宽禁带半导体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6 海岸和近海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27 海洋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28 毫米波 东南大学

29 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 华东师范大学

30 化工联合 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31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 清华大学 中科院生态所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32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3 混凝土材料研究 同济大学

34 火灾科学 中国科技大学

35 机械传动 重庆大学

36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 西安交通大学

37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38 激光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39 集成光电子学 清华大学 吉林大学 中科院半导体所

4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浙江大学

41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 南京大学

42 金属材料强度 西安交通大学

43 金属基复合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44 近代声学 南京大学

45 晶体材料 山东大学

46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 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

47 理论化学计算 吉林大学

48 流体传动及控制 浙江大学

49 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 清华大学

50 煤燃烧 华中科技大学

51 摩擦学 清华大学

52 内燃机燃烧学 天津大学

53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 南京大学

54 凝固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55 农业生物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56 配位化学 南京大学

57 汽车动态模拟 吉林大学

58 牵引动力 西南交通大学

59 区域光纤通信网络与新型光通信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60 染料及表面活性剂精细加工合成 大连理工大学

61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 北京大学

62 软件工程 武汉大学

63 软件开发环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4 三束材料改性 复旦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65 生物反应器 华东理工大学

66 生物防治 中山大学

67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 中科院动物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68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武汉大学

69 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 北京大学

70 塑性成型模拟及模具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71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 北京大学

72 土木工程防灾 同济大学

73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 北京大学

74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 清华大学

75 文字信息处理技术 北京大学

76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 同济大学 南京大学

77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 南开大学

7 稀土材料化学应用 北京大学

79 纤维材料改性 东华大学

80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81 新金属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

82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 清华大学

83 信息安全 中国科技大学

84 医学神经生物学 复旦大学

85 医学遗传学 中南大学

86 医药生物技术 南京大学

87 移动与多点无线通信网 东南大学

88 遗传工程 复旦大学

89 应用表面物理 复旦大学

90 应用有机化学 兰州大学

9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92 元素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93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 东北大学

94 振动冲击噪音 上海交通大学

95 制浆造纸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96 智能技术与系统 清华大学

97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 复旦大学

98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99 作物遗传改良 华中农业大学

100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 湖南大学

101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吉林大学

102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 南京农业大学

103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 山西大学

104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中国农业大学

105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子科技大学农业部

106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农业部主管

1.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2.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卫生部主管

1.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2.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3.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4.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5.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

第四篇: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十一五”发展规划 (最后讨论稿) 2006-07-02

一、规划背景

随着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03年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实验室的地位和知名度不断提高。

实验室在2003年评估之后,根据科技部和教育部的要求,实验室在组织机构上进行了整改和调整。首先撤销了原牵引动力研究中心,使实验室升格为校二级机构,原牵引动力研究中心的机车车辆研究所和列车线路研究所与实验室合并,成为实验室下属固定研究机构。同时根据发展需要,新成立了“工程安全及可靠性研究所”。为了进一步扩大实验室的研究范围,增强实力,形成团队。在学校的组织下,整合了校内相关学科的优势力量,把原来在工作和学科上有联系的5个研究所(中心),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设成牵引动力实验室的联合研究机构。随着实验室体量的扩大,根据我国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实验室对原有的研究方向加以凝练和扩展。

实验室所服务的主要领域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大铁路、也涉及到了磁悬浮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其它轨道交通领域。这些年来,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特别是我国铁路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思路,以200km/h为速度目标的铁路提速正在筹划中,成功进行了2万吨级重载列车试验,300km/h高速列车已列入国家和铁道部的“十一五”规划,设计速度为350km/h的“武-广”等9条高速客运专线已经通过国家批准,即将投入建设;随着上海磁悬浮列车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掀起了磁悬浮交通研究和建设的高潮,科技部投入5个亿开展德国“TR”模式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国产化研究,沪杭高速磁悬浮线的建设也在规划论证之中;近几年,我国城轨交通发展迅速,从北京地铁,扩展到上海、广州、天津、深圳、重庆、武汉等城市,而且新的技术在不断采用,包括线性电机驱动技术和独立橡胶轮技术等等。最近,上海市正在考虑采用短定子常导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作为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工具;西南交通大学在采用真空管道技术的超高速磁悬浮交通方面进行的预研究也得到日益广泛关注。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需要深入的基础理论和创新技术支持,给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在大好的发展机遇面前,如何总结过去,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制订好实验室“十一五”发展规划是关键。

二、发展回顾

总结评估以来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工作,主要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成绩: 1.实验室建设:

1)组织建设

实验室在组织机构上实现了整改和调整。一方面,撤销了原牵引动力研究中心,使实验室升格为校二级机构。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实验室的研究范围,增强实力,形成团队,在学校的组织下,整合了校内相关学科的优势力量,把原来有工作和学科联系的研究所(中心),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成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下设联合研究机构。通过组织机构调整后,目前实验室下设1个试验与研究部,负责轮轨关系、弓网关系和机车车辆动力学等基础研究,负责实验室承担的机车车辆试验台试验和线路试验,负责围绕机车车辆试验的装备建设;另外还根据组织机构的沿革和专业的需要,设立了以下8个研究所(或中心):

 机车车辆研究所  列车线路研究所

 工程安全及可靠性研究所

 铁道电气化自动化研究所(行政挂靠电气学院)  智能控制与仿真工程研究中心  摩擦学研究所(行政挂靠机械学院)  新型驱动研究中心(行政挂靠机械学院)  空气动力学研究所(行政挂靠机械学院)

通过实验室机构调整,联合研究所的成立,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队伍从原来的22人,增加到74人(含联合研究所的24人),其中教授(包括研究员)36人,副教授(包括副研究员和高工)18人,具有博士指导教师20名。其中院士2名,长江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基金获得者7名,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获得者4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另外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名,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1名,铁道部学科带头人5人。实验室实力明显增强,自然形成了一个层次高、能力强、学科相容并互补的创新团队,并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基金资助。

通过组织建设,牵引动力实验室已经达到科技部和教育部所要求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规模和组织结构要求,为实现实验室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2)凝练方向

随着实验室体量的扩大,根据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实验室对原有的研究方向加以凝练和扩展,包括以下研究方向。

 轨道车辆及其运用工程

 轮轨关系及车—线—桥耦合系统  结构可靠性及摩擦磨损  测控和试验技术  先进设计及新型装备  电气化及自动化

实验室面向铁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及磁悬浮等其它现代轨道交通,从事轮轨关系、弓网关系、动力学及强度等基础研究,开展车辆设计理论研究,新型轨道车辆转向架等新技术开发,机车车辆检测和主动控制研究,整车及零部件试验研究,牵引自动化技术研究等。

3)设备建设 (1) 完成对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的扩建工作,新的滚动振动试验台,不仅轴数达到6根,满足六轴机车车辆试验的需要,轨距增加了米轨功能,增加了轮轨力间接测量功能,特别是增加了模拟曲线的功能,实现了同一轴左右滚轮滚动速度差模拟,试验台的功率试验的能力达到1500KW(短时),并具有地铁、轻轨等动车的交流驱动功能。和世界上同类试验台比较,新试验台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多、技术最先进、惟一可以实现内外轨速差的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新试验台2003年落成,现已完成10项试验,在我国新型机车车辆的研发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与滚动振动试验台配套,研制了机车车辆整车综合参数测定试验台,该试验台具备轮重测定、车辆装备条件下转向架悬挂参数测定、车体重心、重量和转动惯量测定等功能。而且可以形成一个12通道的转向架仿真加载疲劳试验台。

(3) 采用半实物、半虚拟方法,研制成功受电弓接触网混合模拟试验台,可进行受电弓的静态和动态参数测定,受电弓运行动态模拟。并已完成4个受电弓的动态性能测定试验。 (4) 研制成功宽调速比的机电式阻尼测定试验台,速度调节比达到1000倍。满足了所有品种机车车辆用液压减振器的性能测试要求。

4)制度建设

在原有实验室管理条例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新的组织机构形式,重新修改和增加了实验室管理条例,现有的实验室管理条例包括:  管理工作条例  开放研究条例

 固定人员聘任制度和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 科研管理条例  奖励条例

 实验室设备管理条例

 滚动振动试验台运行管理条例和责任制  图书管理条例  考勤制度  研究生工作条例  安全和防火守则  产品开发和管理  文件和档案管理  运行费使用条例  实验室停车环境管理  门卫制度 2.科学研究

在评估之后2年来,实验室新增加教育部创新团队基金1项(300万元),国家“863”高速磁悬浮交通重大专项子课题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100万元)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博士点基金项目5项,主持铁道部科研项目8项,承担横向课题102项;二年来实验室出版专著2本,撰写学术论文230篇,其中47篇被三大检索收录;获得国家科技部二等奖1项(参加),省部级奖励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批准发明专利3项、新型实用专利8项,另外有4项发明专利在审理之中。实验室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放相结合,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

1)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研究。率先提出并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交叉学科理论体系,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机车车辆-轨道统一模型,在国际上称为“翟-孙模型”,被列为当今轮轨相互作用领域四大代表性模型之一。本项研究结束了长期以来将车辆、轨道隔裂开来研究的历史,使我国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研究跻身国际前列。该系列成果于2003年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候选项目,由铁道部推荐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 轮轨关系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轮轨滚动接触表面波浪形磨损及接触疲劳研究”的资助下,得到了在接触斑粘滑区并存条件下粘滑边界线的解析解;用原型尺寸试验装置再现车辆轮对和钢轨滚动接触状态下磨耗型波浪形磨损现象,结合模态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阐明了在非零稳态蠕滑率条件下轮轨的垂向振动是引发轮轨波磨的关键因素,而适当的蠕滑是出现波磨的必要条件。相关研究在2004年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验证收时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有重要创新和发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 微动摩擦磨损研究。针对提速、高速和重载化后机车车辆系统内出现的大量紧配合界面(如车轴/轮毂)微动失效问题,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切向、径向、复合微动的运行机制、损伤规律及其防护技术,在新兴的学科方向 - 微动摩擦学,作出了系统的重大贡献。本研究具有广泛的工程背景,对现代机械的发展和防止因微动失效导致重大装备事故意义重大。相关成果在2003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作为候选项目,2005年由教育部推荐申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4) 弓网关系研究。建立了考虑不同结构和参数的受电弓和接触网模型,编制了考虑机车振动、锚段关节、弛度设置、接触网坡度、接触线不平顺、刚性接触网等工况的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并在铁道部第

一、第四勘测设计院接触网设计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株洲电力机车厂的高速受电弓设计得到应用中,参与研究的成果“城轨交通牵引供电及接触网系统仿真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 机车车辆设计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积极倡导机车车辆的综合性能设计方法,着手研发具有知识产权基于可视化设计和综合性能设计的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平台。在设计理论上,应用哲学思想,有效解决了铁路车辆在稳定性性能与曲线通过能力、车轮导向与磨耗、轻量化与可靠性、舒适度和轮重减载等矛盾;在分析结构、参数和工艺在车辆动力学性能和可靠性性能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采用优先原则,实现了结构和参数、结构和工艺的和谐关系;建立了设计、分析和试验在性能设计中的闭环关系,逐步形成机车车辆转向架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在先进的设计理论指导下,实验室在机车车辆工程问题取得突出成绩,其中东风4D型系列内燃机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东风8B型机车径向转向架获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机务段股道管理自动化系统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 疲劳可靠性研究。受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展了测定疲劳分析曲线的广义极大似然法;发现了随机循环应力—应变关系现象,建立了其概率模型,初步建立了考虑这一现象、在有限数据下进行应变疲劳可靠性分析的方法新体系。工程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就货车车轴疲劳容许度标准的提出,就可以减少损失上千万元。成果“有限数据下疲劳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与试验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7) 国际合作研究。随着实验室学术地位的提高,影响力的增大,实验室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合作机遇,先后承担日本铁道综合研究所TESS公司和KYB公司委托的 “液压减振器应用研究”,韩国铁道研究院委托的“机电式摆式列车倾摆转向架和倾摆受电弓研究”和ROTEM公司委托的“转向架性能试验研究”等,国际合作研究经费达到500万元。 8) 大型装备开发。在完成实验室的装备研制外,实验室从服务铁路要求,结合企业的生产需要,围绕机车车辆称重调簧、转向架悬挂参数测定、整车调试和零部件强度试验,为机车车辆企业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试验装备。典型装备有,南京浦镇车辆厂的转向架称重调簧试验台、株洲电力机车厂六轴电力机车功率试验滚动试验台和疲劳试验台、株洲车辆厂的转向架疲劳试验台和参数测定试验台、四方机车车辆厂的整车称重调簧试验台。

9) 专利申请。实验室在2003年评估时的评估意见中把没有专利作为实验室第一问题,实验室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强调技术创新,鼓励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申请,请取得突破性进行,不仅批准发明专利2项、新型实用专业7项,另外有4项发明专利在审理之中。

3.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天职,实验室视培养高水平铁路技术人才为己任。人才培养包括实验室研究队伍的培养和研究生培养。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实验室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利用实验室在设备、教师和项目方面的优势资源,在科研实战中培养高水平人才。实验室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继1997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教学成果“围绕国家目标,培养铁路车辆工程创新人才”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研究生杨斌获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朱旻昊博士的博士论文评为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并获法国航空航天公司SNECMA科技奖。实验室研究人员的成长取得成效,两年内,1人获得国家青年科学基金,1人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获得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 4.学科建设

实验室现覆盖“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4个二级学科,其中“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车辆工程”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实验室是“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车辆工程”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主要支撑单位。

学校在“211工程” 建设中始终把实验室学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211工程”二期建设中投入上千万元,进行了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平台建设,零部件疲劳强度试验装备建设,列车-线路仿真模拟系统建设等主要任务。

以实验室为主要支撑单位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在2004年学科排名中评为全国第一名。

三、十一五发展规划

1.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

实验室在完成组织机构调整、学科方向凝练、创新团队形成的同时,又迎来了轨道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机遇。为此,根据国家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和国家轨道交通发展的需求,结合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努力将实验室将建设成:

 基础研究的基地

 技术创新和试验研究的基地  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地

 产品开发评估和检测检验的基地

实验室将从实验室建设和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出发,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现代轨道交通发展提高基础理论和创新技术支持为工作方向,在进行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的基础上,确定优先发展方向,突出建设重点,使实验室得到全面发展。在上述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制订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 2.实验室建设规划

1)运行和管理机制的创新,

实验室刚刚完成组织机构的调整,内部的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协调和完善,实验室同时也面临轨道交通迅猛发展渴望新知识、新技术的状况。为了满足需求,适应改变,实验室必须从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进行运行和管理制度的创新。机制创新的要点有:

(1) 理顺关系,统一体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统一的管理体制,提高实验室统一管理的执行力。

(2) 科学管理,责任到人。从实验室管理层,从主任、助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落实具体责任范围,提高办事效率。另外,采用电子化管理,提高管理科学性,提高管理的效率。

(3) 项目管理,课题负责。从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出发,课题组形式的课题负责制。同时通过项目管理,实现项目执行的监管和控制。

(4) 分工负责,减少内耗。实验室研究人员多,研究的内容难免重复,由于课题负责制直接和经济利益挂钩,所以会出现争抢课题的情况,甚至产生内耗。所以,通过合理的分工,来减小内耗,并通过课题组的形式,增加合作。

(5) 平台机制,开放运行。利用实验室良好的试验装备,构建以装备为基础的开放研究平台,实现高效的、开放的实验室装备运行机制。

(6) 技术驱动,需求牵引。实验室按照技术驱动、需求牵引的原则,进行实验室队伍、研究方向、设备和奖励制度等确定。在机构上也将根据需要进行机构的改革,考虑增加功能性的运行机构,引入企业化的运行机制:

 产品设计事务所——从事装备、软件和转向架的研发,通过成果转让,产生收益。

 技术服务咨询部——从事国内外有关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运行和事故分析等咨询性工作,包括软科学研究。

 产品评估检测中心——针对产品的试验、检测和评估服务。 2)实验室土建和装备建设 实验室装备的建设一方面要考虑到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学科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到轨道交通研究的急需。实验室将着重建设以下几方面的装备:

(1) 教学科研大楼建设。修建一个4层4300平米的教学科研大楼,改善研究人员的办公条件,完善研究生教学条件。并使目前在实验室外面办公的列车线路研究所、智能控制与仿真工程研究中心集中到实验室新楼。

(2) 虚拟样机和虚拟现实平台建设。完成基于可视化设计和综合性能设计的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平台研制,完成驾驶模拟的列车运行模拟器建设,模拟器采用120°立体环幕和机电式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自行研制)构成。

(3) 工程结构可靠性试验设备。从材料疲劳性能评价、机车车辆结构件疲劳可靠性分析和疲劳试验的需求,建设相应装备:结构疲劳分析软件、材料试验机(包括长寿命试验机和高频夺轴材料试验机)、疲劳检测分析软件、12通道仿真加载疲劳试验台等。

(4) 轨道结构试验装备。建立不同轨道结构形式的轨道动力学试验台,用于轨道动态参数测定及运用安全可靠性评估。

(5) 轮轴和轮轨接触试验台。可模拟轮轨接触状况和轮轴服役环境的轮轴试验台。

(6) 弓网模拟试验台。考虑受流的弓网动态模拟试验台,研究弓网的受流特性,以及在强电场、强磁场、高温作用下的摩擦磨损研究。

(7) 噪音检测和分析系统。围绕铁路噪音检测和防噪降噪,建立噪音分析和噪音检测研究系统。

(8) 粘着控制的驱动系统仿真试验台。进行粘滑振动,最优粘着控制研究。

3)实验室资质建设

实验室是一个对外服务开放实验室,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实验室计划在2006年再次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并取得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随着实验室在铁道部的影响力和作用的提高,实验室通过建设,希望成为铁道部在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检测和疲劳可靠性评估的资质机构。 2.研究方向的凝练和重点扶植 实验室在已经确立的研究方向上,将根据轨道交通发展形势和需要,不断凝练研究方向,并对轨道交通发展所急需的方向给予重点扶植。近期重点扶植和需要加强的研究包括:

 高速重载转向架技术研究  轮轨关系与弓网关系研究

 结构可靠性和行车安全检测评估研究  磁悬浮列车研究  真空管道磁悬浮研究  线性电机驱动技术应用研究  虚拟样机和虚拟现实  铁路走行部机电一体化技术 等等

3.科研工作规划

科研以国家和大型项目为科研工作重点,争取以取得国家奖为标志的重大成果,力争取得国家级科研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5项。

根据实验室的定位,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分5个层次:  国家基础研究  技术创新研究  国际合作研究  评估咨询  产品开发 1)国家基础研究。

实验室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并重,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要争取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各种基金的支持。争取在国家973和863计划上有所突破,争取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面上项目3~5项/年。

拟开展的基础研究有:

 列车和气流耦合作用的流固动力学研究

 重载长大列车(上百节车组成)系统动力学研究  非线性、时变、频变参数的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  高速列车噪音和降噪研究  强外场作用下的摩擦磨损研究  考虑复杂因素的轮轨关系研究  转向架纵向振动研究

 安全检测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轨道谱与噪音谱研究  。。。。。。 2)技术创新研究

围绕轨道交通,特别是铁路交通,进行机车车辆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为我国轨道交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项目的来源主要是铁道部和企业的项目。实验室除了继续在铁路机车车辆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将积极参与磁悬浮列车(包括长定子高速磁悬浮和短定子低磁悬浮)和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研究,争取在磁悬浮车辆结构设计、动力学研究、车-线-桥耦合振动研究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围绕铁路所要开展的具体研究工作包括:

(1)200km/h以上速度等级动车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利用我国引进200km/h以上速度等级动车组的机遇,开展主动的技术消化工作,特别是转向架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从中掌握高速动车组的设计制造、技术和运用养护成套技术。利用实验室在铁路机车车辆参数检测,运行动态模拟的设备条件和人才优势,运用自主研制的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和基于综合性能设计的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平台,通过对引进转向架结构解剖、参数测定、动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全面掌握引进转向架技术,以及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2)高速机车车辆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针对高速列车的服役环境,建立考虑塑性、考虑表明不平顺和温度影响的高速轮轨滚动接触模型,建立考虑空间接触关系和摩擦磨损关系的接触网-受电弓接触模型,开展高速轮轨关系和高速弓网关系研究,解决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制约列车运行速度的高速受流、高速脱轨、高速粘着和摩擦磨损等基础问题。在掌握200km/h动车组成套技术的基础上,进行300km/h高速转向架技术的研究,探讨用主动控制技术来提高高速列车运行品质的可能性。

(3)载重列车的低动力作用研究。重载列车研究主题之一是低动力作用,这包括低轮轨相互作用和低纵向冲动作用。研制结构简单、可实现低动力作用和高稳定性的新一代重载转向架。利用全空间自由度列车动力学模拟仿真技术,从减小列车纵向冲动和列车运行安全性的角度,研究可以根据编组状况、线路纵横断面状况、列车运行状况和列车操纵指令,自动实现优化操纵的列车智能操纵技术。

(4)机车车辆结构可靠性研究。首先是通过对引进转向架的分析和国外相关标准的理解,掌握提高转向架可靠性的设计理论和试验研究方法,以及结构,如悬吊、支撑等小结构的可靠性设计技巧。随之根据我国轨道和车辆运用的条件,提出我国各类机车车辆的动态服役环境,掌握机车车辆,特别是转向架的结构件动载荷谱,以及转向架、轮重等重要零部件的材料疲劳特性,建立货车可靠性模型。提出基于结构件服役环境仿真模拟的机车车辆结构件动强度(疲劳)设计和试验标准。研究全生命周期的机车车辆强度设计方法。

(5)高速列车减振降噪技术研究。在研究噪音源的噪音产生机理,声音在列车运行中的传播途径的基础上,开展主动隔振和被动降噪的措施,如消音车轮等技术。

(6)线路结构研究。以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为手段,开展高速客运专线新型无碴轨道结构动力性能研究、优化设计及线路平纵横断面关键参数的动态安全性设计研究。

(7)转向架机电一体化技术。转向架动态性能、粘着性能的主动控制技术研究。

3)国际合作研究

一个研究机构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是否达到国际水平,就要看是否能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主办国际会议,更重要的要看是否有实质性的国际合作项目支持。所以在未来5年内,国际合作,特别是科研方面的国际合作,将作为实验室重要工作来抓。

(1) 与国外科研院所的合作。除了继续保持和韩国铁道研究院、日本综合铁路研究所的良好合作关系外,实验室将努力和其他铁路发达国家的铁路研究机构加强联系,开展有实质性的合作。

(2) 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利用滚动振动试验台,之前实验室和韩国的Rotem、日本的KYB公司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后将打通和西门子、庞巴迪等国际大公司的合作渠道。

(3) 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利用国外高校的纽带作用,参与国外高校所开展的各种研究计划。利用国外高校的人才优势,进行包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合作合作研究。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通过合作,参与政府间的合作计划。

4)评估咨询 实验室在取得试验和评估资质后,将成了专门的试验组,开展以轨道车辆、线路、桥梁和其它结构的振动和静动强度测试,包括实验室台架试验和线路试验。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形成闭环的性能设计体系。

实验室将运用设计、理论分析、试验研究的优势,开展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运行、故障分析等一系的咨询性服务。

5)产品开发

实验室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同时基础上,从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进行轨道交通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拟成立专门的产品设计事务所,有计划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产品的类型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和设计图纸。开发内容包括:

 转向架开发。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完整的转向架,进行技术转让。  软件开发。有关机车车辆、弓网等仿真软件,虚拟样机平台,分析软件。  安全检测装备开发。研发轨道交通急需的轨道交通的车载和地面安全检测系统。

 轨道车辆试验和检测装备。包括滚动台、参数测定台、疲劳试验台等 4.学科建设

由于实验室负责建设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车辆工程”两个学科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而且所在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而且学术声誉分高达100分,已经是及至。为此,实验室在学科建设方面压力巨大,首要工作目标是通过建设好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来保住“交通运输工程”的全国排名第一位置。新增1~2个博士点,首先是争取“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博士点的申报成功。

完成“211工程”二期建设所牵头 “现代轨道车辆先进设计及服役环境模拟”和“现代铁路交通安全技术及结构可靠性评估” 的建设。在机车车辆的虚拟设计、虚拟试验和虚拟运行方面力争取得突破,在国内达到领先,在机车车辆结构可靠性评估要取得应有的地位。并顺利通过国家评估。做好“211工程”三期的建设规划,在机车车辆和线路一体化设计和试验方面进行建设,强调轮轨关系、结构可靠性和机电一体化。 5.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将继续发扬实验室在研究培养成功经验,主要从以下几点做出成绩。 1) 增加招生规模,加强监控力度。通过实验室宣传和学校政策性导向,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争取年招生数达到80名。同时,成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小组,加强研究生培养的管理。

2) 优秀博士论文。实验室曾经有两篇博士论文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实验室将很抓博士论文质量,明确优秀百篇的培养计划,尽早促成1~2名优秀百篇博士论文的诞生。

3) 国家级创新团队。在实验室本体为基础的教育部创新团队建立的基础上,融合联合研究所的有机力量,创建国家级的创新团队。

4) 学术梯队。针对研究队伍年龄相对集中和相对固定的局面,实验室将加强队伍的流动和更新,每年有2~3名新生力量加入到实验室,形成以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和跨世纪人才为带头人的学术梯队。

5) 杰出青年和新世纪优秀人才。实验室在研究队伍的培养方面卓有成效,实验室将继续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争取在未来5年产生2~3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更多的新世纪优秀人才。并且尝试申请海外杰出基金。

6) 配合学校启动实验室的院士培养工程,利用“211工程”和校人才培养计划,在设备和专业团队方面进行支持,并在项目、报奖等方面进行培植,争取培养出1名年轻院士。

6.学术交流与合作

实验室将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学术交流的力度和交流的途径。并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

(1) 举办好2006年由实验室主办的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eed-up and Service Technology for Railway and Maglev System”,扩大实验室的影响。

(2) 争取车辆动力学国际会议(IAVSD)或轮轨接触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ntact Mechanics and Wear of Rail/wheel Systems)的主办权。

(3) 创办由实验室组织的专业性学术研讨会(Workshop)

(4) 组织好与实验室研究方向一致的国际学术会议的投稿和与会工作,会议包括车辆动力学、轮轨接触、重载、轮轴、工程失效分析、疲劳、摩擦学等国际会议。

(5) 出版与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专著5部,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20篇,批准发明专利6项。

(6) 实验室作为中国铁道学会动力学仿真学者的组长单位,组织好仿真学者的活动,特别是经常性的全国车辆动力学仿真会议

(7) 和南北机车车辆公司以及下属的主干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成为他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实验室除了为企业进行产生型研究服务,还要为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和新知识的更新,同时要争取企业对实验室运行的支持和基础研究的支持。

(8) 建立灵活的互动的实验室新网页,进行实验室的宣传介绍,并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开放研究申请、开放设备申请和学习申请,同时,开展网上技术服务。

2008年实验室将迎来新一轮的实验室国家评估,实验室将通过自身的完善,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作出更大的成绩,在现代轨道交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以期在实验室评估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五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

附件2:

《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

实验室名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手机:

传真:

电 子 邮件:

填报时间:

(封面格式)

二00六年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内容提纲

一、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意义(包括实验室建成后对国家和依托单位的作用、贡献等)

二 、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三、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国内外影响和地位;近5年承担的重大科研任务和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在推动学科发展、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等方面的贡献)

五、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队伍规模和结构的总体情况、现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的简介及其代表性成果,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和稳定,研究生培养情况)

六、已具备的科研条件(科研用房、仪器设备、配套设施)

七、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情况(开放合作、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

八、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与水平(从研究内容、科研条件、人才队伍、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等方面阐述)

九、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实验室依托单位意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十

一、主管部门意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附件1.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别排列)

附件2. 现任学术委员会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单位、研究方向等主要信息)

附件3. 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附件4. 实验室近5年来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

附件5. 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获奖清单

附件6. 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学术专著、论文、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清单(其中专著不超过10部,论文不超过50篇) 附件7. 实验室近5年来开放课题清单

上一篇:高考加油祝福语简短下一篇:高考加油简单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