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偶像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心中的偶像范文

我心中的偶像

栏目:书香盈袖

我心中的偶像

江苏省高邮市武宁小学

六(4)班

倪 鹏

说起偶像,同学们便兴致十足、滔滔不绝。有同学崇拜周杰伦,有同学崇拜赵薇,而我与他们不同,我最崇拜詹天佑。

之所以我崇拜他,是因为他首先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当清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时,就受到了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他们妄想夺得京张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1905年,清政府任命他担任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他没有推诿,他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为了不负众望,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塞外天气恶劣,可他却毫不在乎,有时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还请教当地的农民,他与工人们同甘共苦,在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时,显示了自己杰出的智慧和才华,还成功设计了“人”字形线路。“皇天不负有心人”,历尽千难万险,詹天佑以自己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提前完成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的修筑,这条铁路的成功修筑,意义非凡,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也大大地长了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我崇拜詹天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修筑京张铁路之前,他还是一位勇敢的爱国英雄呢!

1884年8月23日,马尾海战役打响了。当时,从美国留学回国的詹天佑正在旗舰“扬威”号上担任驾驶官。激战中,海面上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炮声隆隆。尾炮射出的一颗炮弹击中法军旗舰“富尔达”号,在舰桥上爆炸,炸死了法军领航官。敌人被打得惊恐万状,连外国报纸也惊呼:“‘扬威’号兵舰上的官兵之中,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出色,他临大敌而无所畏惧,在生死关头,镇定自若,鼓其余勇,在水中救起多人„„”詹天佑堪称文武兼备的民族英雄。

点评:该生的读后感,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除了写出了詹天佑的忠心爱国、杰出才干,也写出了詹天佑的英勇善战,让我们觉得他是一个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人,当然,这与小作者的课外拓展阅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指导老师:董仲春)

第二篇: 我心中的偶像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偶像以及偶像与榜样的联系与区别

2、 要求学生正确看待偶像,要学习他们内在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板书课题:我心中的偶像

二、 教学新课

1、 心理聚集

阅读情境1 情境2 情境3

想一想:三种情景,哪一种最符合你自己?

2、 心理氧吧

阅读《偶像及偶像与榜样的比较》 思考:然后提问 什么是偶像?

偶像和榜样之间的关系

3、 心理自测

思考:怎样的偶像才真正值得我们崇拜?

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东西呢?

小结:崇拜偶像,不应该盲目崇拜,而应从偶像坎坷的经历、奋斗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启迪,受到激励,在他们身上,我们能找到一种精神,一种能让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去崇拜。

4、 心理体操

活动一

寻找自己的偶像 他有哪些地方吸引你?写下来

活动二

盲目崇拜该不该? 写出自己的看法 活动三

描绘我们需要的偶像

好的偶像是激励我们追逐梦想的榜样,是鼓舞我们不断努力的力量,是照亮我们成长道路的灯塔。符合这些要求的偶像应当具有哪些特点?请写下来

5、 心理驿站

阅读《香港精神》

谈读后感 6 名人名言 阅读名人名言并理解 三 课后小结

第三篇:我心中的偶像

她,2004年参加“超级女声”落选了。

她,2005年参加“超级女声”荣获总决赛第五名。

她就是超级女生纪敏佳。

纪敏佳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爱好音乐的父母使纪敏佳也喜欢上了音乐。在“超级级女声”的舞台上,她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登上PK台的样子。纪敏佳没有李宇春酷酷的外型,也没有黄雅莉可爱的模样,却有着一股不可阻挡的实力。每次歌声响起时,纪敏佳就生动的唱起来,她的声音不是甜美的,但却有独特的魅力,让听众不知不觉的喜欢上了她的歌声,好象被灌了迷魂汤药。每当纪敏佳因票数最低走上PK台时,我就会感到惋惜,难道这一切都取决于外表吗?但她始终保持不变的微笑,信心百倍地走上PK台,用自己的歌声去打动大众的心,去征服所有的人。到最后纪敏佳总是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很幸运的留在了这个舞台上,直到五进四的那场比赛中,纪敏佳以一票之差败给了何洁,成为2005年“超级女声”的第五名。所有支持她的人都哭了,只有她自己笑容依然灿烂。

在她离开“超级女声”的舞台前,她说:“虽然我离开了这个舞台,但我的心却永远留在了这儿,我会通过此次教训吸取经验,好好努力,丰富我的人生!”台下的掌声久久不息,我也为她竖起了大拇指。纪敏佳的自信、乐观的形象深深地刻入了人们心中,她在我心中的地位从一名普通的歌手直窜向“偶像”的宝座。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子,竟能以她坚持不懈地精神、乐观的心态、奋发向上的决心,博得亿万观众的喜爱,真是让我佩服地五体投地。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她一定回成为演艺界一颗闪亮的新星!

我也开始追星了,不过追的是名副其实的“星”。

第四篇:我心中的偶像

他,是“小太阳”,是娱乐圈“逆生长”的代表,当女生看到他时,第一反应就是感叹“哇,好帅啊”。他就是娱乐圈的不老传说--钟汉良。说起钟汉良,相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没错,他,便是《最美的时光》中的陆励成,《来不及说我爱你》中的慕容四少,《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也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他是家里唯一的一个男孩。毋庸置疑,他的父母当然是希望他能多读点书,考上大学后成为一个比较体面的高级白领。可是事与愿违,就在他高中快毕业的时候,却疯狂地迷上了舞蹈,钟汉良在采访中说:“我最初选择跳舞家人是不开心的。妈妈觉得你跳舞只能跳几年,那你跳完这几年以后干嘛,应该要像姐姐她们去做传统一些的职业,我一个姐姐读的是会计,另一个读的是贸易。”后来,钟汉良没有按照父母的愿望考大学,高中毕业以后面临两个选择,都是跳舞。一个是无线电视台,另一个是在香港的演艺艺术学院。出乎意料的考上了香港的无线电台,开始了他人生中新的起点。

后来他去了台湾拜师学艺,以歌手的身份出道,一直红到香港回归,他却消失了踪影。整整七年,他再没录过一首歌。2004年,他终于回来了,他的人气已逝去,但他不肯自怨自艾,站在舞台上,唱着《流向巴黎》,舞姿魅惑,动作优美,连空气都变得迷醉。他为了演活每一个高难度的角色,拍好每一部戏,将粤语腔调的普通话苦练了一遍又一遍。他也唱出了独特的风味,舞出了王者的风范。

面临人生低潮,他不认为是低潮,而是当成耕耘期。他始终相信,有付出就有收获。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又一次红了起来。虽是春风得意,他却不曾忘记以前的清苦,他深深体验过那份辛酸,所以他开始了自己的慈善之举。

我们年轻时或许都曾拥有梦想,一直坚持并努力为之奋斗的人却寥寥无几,面包世界让我们开始迷失自我、安于现状或抱怨人生。或许,钟汉良最值得学习的一点,就是如何在逆境里让自己变得更好。

试问,谁无梦想,可为之奋斗的却寥寥无几。而钟汉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我将会随着钟汉良的脚步,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我相信,雨后的天空一定会别有一番韵味。

“小太阳”的称呼,可不是浪得虚名的,他一直在源源不断地输出着正能量!面对这样的脸,你并不需要苦苦地仰望,因为他是可以通过欢乐的心灵来感受到的。他 有感染力,有亲和力,被人下意识地模仿着。没错,他是小太阳,是真正的全民偶像!

偶像是黑暗中的灯光,指引你前进的方向;在我为挫折而气馁时,钟汉良的事迹便会提醒我“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会像钟汉良那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钟汉良,我的指路灯,我心目中的偶像。

第五篇:我心中的偶像作文

我心中的偶像便是那著名的英雄保尔·柯察金,他是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这本书以保尔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一个优秀党员的事迹,这本书之所以能永垂不朽,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讴歌了人们为了和平不断追求的信心与勇气,它让我们这些后人都为它的价值而喝彩! 提到这本书我们就不得不谈到本书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俄罗斯人,一个普通的工人、红军战士、共青团基层干部。1904年出生在乌克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但是其中确实有大量情节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他同小说主人公保尔一样,年幼家贫失学,做过小工,参加红军大过仗,负过伤,后来也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身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了唯一还能利用的武器——笔,不,这么说也不准确,因为后来他连笔也拿不动了,而是靠口述,请亲友笔录,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人们爱不释手的读物,我在阅读这部作品时,常常被尼古拉那看似平淡而又充满内涵的语句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不能干部市为了曲折的情节,急于了解事件是怎样发展的,结局又是如何。事件的发展与结局,我早已熟知。我一再地阅读这部作品,知识因为它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激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给我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半个多世纪以来,多少的年轻人受到它的教育和鼓舞。保尔·柯察金和我国的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等英雄一样,受到我们的崇敬与爱戴。他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干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又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句话已被我作为我人生的座右铭。

的确,我们应该像保尔所说的那样,待到年龄已大时让我们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如果做到了,我想那我们一定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英雄。

不是要追星吗?那就把保尔作为你心中的偶像吧,只有这样的明星,才会让我们悟出人生的真谛,只有这样的明星才不会让你虚度年华,只有这样的明星才会让你向着目标奋勇冲击……

我心中的偶像

她们是我的偶像,她们不是万众注目的歌手和影视明星,也许她们根本不能用“偶像”这个词取代我心中的位置。但不管怎么样,她们流水一样的文字与暖风般的笑容在我的记忆中永不褪色。

花开花谢天涯人远———三毛从第一本《撒哈拉的故事》开始,我发疯地迷恋这样一个作家,一个流浪者。只为了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跑到神秘的沙漠,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好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象她如何在广阔无垠的大漠中行走,她用怎样的眼神去眺望那遥远的地平线。去撒哈拉成了我那时的一个理想,但没过多久我发现那只是我的幻想而非理想,因为我根本没有那样的勇气与毅力。

三毛笔下的东西让人觉得亲切,那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生活琐事。与琼瑶笔下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相比,三毛的故事无疑是让人可望又可及的。

三毛的死对于众多喜欢她的读者来说,的确是一种遗憾,但既然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一生,那么这就是一种解脱,也许在天堂的她能找到她的荷西。

紫陌红尘一生传奇———张爱玲她像一朵玫瑰,虽美丽但是生着让我们不可触及的尖历的刺;也许她似一朵鸢尾花,冰冷、孤独、忧伤,带着破碎的蓝色。

她不被世人所理解,因为她的孤傲与天赋。

她的母亲给她一个中国女子中最平凡的名字———爱玲,她喜欢穿着奇装异服,因为她认为自己不漂亮的面孔只有靠奇装异服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奇怪的是再俗气的话和事,放在她的身上便不再俗气了。

张爱玲的任何作品都会有一个最坏的结局,让人有接触冰水的刺骨或是触碰热水的灼烧,经历太多次,让人心态苍凉。

她如黑夜般诡异,在滚滚红尘中,她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苍白感伤的背影。 后记她们是我最喜欢的,我希望能拥有这样两个朋友,一个浪漫,一个感伤,能够弥补心中所有的空白与失望。

爱迪生是我的偶像--读传记《爱迪生》有感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我非常佩服他。自从读了丛书《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爱迪生》,更是把爱迪生当成我的偶像。

《爱迪生》这本传记主要讲述了爱迪生这位全世界最著名的发明大王传奇的一生。我了解到爱迪生不仅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外,而且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两千项创造和发明,为人类和文明和进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不是天才,他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他的成功秘诀就是勤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例如,为了发明电灯,爱迪生先后用了1600中材料进行试验,每次失败,他都不灰心,咬牙坚持。他终于发明了19世纪末最著名的一项发明-----电灯。 我把爱迪生当作偶像,就是因为他的勤奋,他不懈的追求。他干工作有一个特点,这就是说干就干,不仅要干,而且要努力干好。作为一个学生,我要向他学习,刻苦钻研,敢于实践,坚持不懈,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心中的偶像——张海迪

张海迪名言: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高高地飞翔!

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

张海迪不是电影明星,也不是当代走红的歌星,球星,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性。但她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却一直在鼓励着我。第一次听张海迪的事迹,我的心就被深深的震撼了。她一个高位截瘫的女人竟有这么大的毅力四十多年如一日,逆境不沉,无师自通,生命不止,自强不息。我不是追星族,也从不跟风追星,但张海迪却是我心中永远的明星,是我人生的偶像。

如果说中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榜样是雷锋,张海迪就是这个时代的楷模。八十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推动广大青年形成了学习张海迪的热潮。对于张海迪来说,精神和理想的力量足以战胜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和痛苦,一点也不夸张。她对理想的执着,来自于对共产主义的无限忠诚和信仰。人们爱说:“性格即命运。” 从网上零距离接触张海迪,单听她说话,你想像不出她是一个遭受高位截瘫的身残志坚的女性,她那欢快的笑声,敏捷的谈吐,让每一个与她交谈的人都为之感染。她说: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高高地飞翔!她之所以努力创造欢快的世界,是想让别人也感受到这种快乐。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严重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全部失去知觉。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完全靠自学完成了中小学全部课程和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获得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她一生都在拼搏,一生都在用生命写作。“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这是张海迪的名言,也是张海迪许多事迹中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张海迪是天才吗?不,请看她学英语的自述,开始背英语单词时,她怎么也记不住。然而,张海迪抱着"别人有学校,我有笨办法"的自信心和恒心,直面困难,绝不回避困难。在学习外语的征途中,她的练习本足足有二尺高,艰难地读完一本又一本的英语书。正像张海迪自己说的:"我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精力才学到这点知识。"张海迪以自己的行动向社会宣告:病魔虽然夺走了她到学校念书的权利,然而却无法夺取她强烈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生活理想。正是这个强大的精神支柱,不仅支持着张海迪残存三分之一尚有活力的身躯,战胜死神,百折不挠地坚持走自学成才的道路,而且,还用她的不寻常的光和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扣人心弦的生命之歌。

张海迪以她的行动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健康人能够做到的,我一定 要做到;健康人做不到的,我也要做到。”而其意义已远远地超过了诺言的本身。这也就是她在日记中写的:“我要行动来证明我的能力,证明人的潜力。证明人的伟大,证明人类的伟大。”她以自己的成功向世界证明,人的潜能是难以估量的!从张海迪在生命历程中创造出一般身体正常人都难以获得的辉煌业绩,生命有力地告诉人们:人的悲哀的不该是残废的身躯,悲哀的是愚昧无知的心灵。

张海迪被列为影响新中国青年的十大英雄。作为意志英雄的张海迪,一个严重残疾患者能如此出色地攀登知识之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业绩,作为躯体完好无损,身心健康的当代大学生,不能不扪心自问:我们怎么办呢?很久没有张海迪的消息了,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可好?作为人类生命意志坚强的象征,无论再时过境迁,张海迪也不会“过时”。

我心中的英雄——杨利伟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心中的英雄——杨利伟”。 2003年10月16日,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由中国人自主研发、自行制造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返航了。航天员杨利伟绕行地球14周,圆了华夏子孙千年的飞天梦。经过21小时的“太空之旅”杨利伟迈出返回舱的第一句话是“这是祖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一天。”

不错,这是杨利伟叔叔“生命中最伟大的一天”。是他和全部的科研人员,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让世人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曙光,看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杨利伟叔叔,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的“飞天第一人”,并不是因为他机遇好,而是因为他拥有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拥有伟大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成功的背后,杨利伟叔叔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1996年,经过严格选拔,杨利伟叔叔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他要攀越的第一道阶梯是基础理论训练,30多门功课要从头学起。一向不甘落后的杨利伟叔叔废寝忘食地发愤学习,初来的两年,晚上12点前从没睡过觉。接下来的航天环境适应性更为艰苦,但杨利伟叔叔苦练加巧练,慢慢地琢磨出规律和方法,顺利地通过了各项严格的训练。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叔叔以其优异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确定为首飞人选。

由杨利伟叔叔的这些感人事迹,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些往事。 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围着操场跑4圈,走1圈。什么?老师的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给了我们当头一棒。跑这么多,那还不累死我们啊?但想归想,做归做,毕竟“师命难违”嘛,我只好硬着头皮开始了极不情愿的“跑程”。第一圈,第二圈还好,我还能硬撑下去,可是到了第三圈,累得实在不行了,心里直打退堂鼓。就在这时,有几位同学终于跑不动了,退了下去。这时,有好多同学纷纷效仿,也跟着退了下去,这时,我的脑海里也开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到底是坚持跑完还是半途做逃兵?这时,我想到了杨利伟叔叔的事迹,我感到非常惭愧,想想,自己连“围操场跑四圈”这样简单的锻炼都坚持不下来,还从何谈起向杨利伟叔叔学习,更不用说要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我鼓起勇气攒足劲继续跑了起来,终于在同学们的加油声中拖着疲惫双腿的我终于跑完了全程。

是杨利伟叔叔的这些感人事迹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我们青少年身上不正缺少了杨利伟叔叔身上的那股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学习劲头吗?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我有信心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杨利伟叔叔是我们少年儿童的楷模,他是我克服困难的力量源泉,更是我心中敬佩的英雄!

我心中的偶像—— 毛泽东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歌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唱。以前我只看过他的照像,听过人们的传诵,印象不太深刻,自从读了他的传记后,我对他的崇敬甚至超过了影视明星。

传记中记录了这位扭转乾坤的伟人的好多事迹。

毛泽东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又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他的少年时代过得非常艰苦,没有我们现在这样好的学生环境,没有我们这样的幸福生活。

他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为受到家庭条件、封建思想的影响,失去了上学的权利,但这个倔强的“孩子”没有放弃,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读书。他总是在劳动时悄悄地带着书,到了休息时间就躲起来读,对书的热爱使他忘记了疲劳。

一次毛泽东躲在一个地方读书,当场就被父亲捉住,并罚他在半天内挑15趟粪。下午,他再次失踪,父亲又找到了他,顿时大动肝火,可是当他知道儿子挑完的事实后,不禁目瞪口呆,他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去打骂儿子。

毛泽东厌恶当时的黑暗社会,他深深的感到: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应该走出大山,学习更多的知识,将来………。最终,他成功了,他在其它方面的造诣,改变中国命运相比就太微不足道了。

我觉得毛泽东获得最终成就少看时的发愤学习是分不开的,这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现在读书就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建设祖国,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毛泽东的精神吗?

上一篇:希特勒二战范文下一篇:写雨的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