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八年级下册教案

2022-12-15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华师大八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华师大八年级下册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三峡教案 北师大版

《三峡》说课稿

各位评委: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三峡》。我制作的《三峡》课件发表在《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2006年第1期上,我执教的《三峡》荣获市电教优质课一等奖。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三峡》是《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也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文言篇目。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三峡》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风光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当代文坛巨匠余秋雨曾对《三峡》作过高度评价:“此文用了最俭省的文字,描述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绘的词章”。

2、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上指导学生听读、试读、齐读、自由读、评读、品读,通过朗诵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做到理解成诵,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点拨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借助课件,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过余秋雨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余秋雨先生回答说:“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首先,我让学生在“长江之歌”的音乐中去欣赏“三峡风光”。同时,在课件首页的下方有长江三峡的简单介绍。

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学生可以点击“作家作品”页面自己去学习。

2、配乐朗诵,整体感知作品内容。

打开“《三峡》”的页面,伴随着“高山流水”的音乐,我首先给学生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美;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结合本页下方的“朗读时注意句间停顿”和“生字注音”页面进行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节奏,读顺文意;然后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3、质疑问难,研读课文。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

第一步 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细读课文,积累词汇。

让学生打开“词语释义”页面,用鼠标点击加点的字,查看字意。然后,小组合作翻译句子。

第二步 精读课文,合作交流;质疑问难,理解内容。

首先,理清思路,划分层次

其次,分析景物特点,讨论:

①文中描写的三峡两岸的山势有哪些特点?

②夏天三峡江水有什么特点?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③文章写了春冬之时三峡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④文章是如何描写秋景的?

然后,通过“实践探究”讨论:

(1)文章主要描写三峡中的哪一个峡。课文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

(2)写四时风光的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第三步 品读课文,体会意境;初步鉴赏,熟读成诵。

结合“影视资料”,体会“两岸连山、重岩叠嶂”、“清荣峻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和鉴赏,体味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

第四步 课文小结,情感熏陶。

本文一共只有155个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色,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动有静,可见,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确实美不胜收。同学们一定能感受到作者热爱我们祖国河山的情感,并由此激发我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第五步 拓展知识,布置作业。

1、历代文人对三峡有过很多赞美,让学生结合“相关诗词”,去再一次领略三峡的美。

2、“三峡”是美丽的,我们山亭也有很多美丽的风景,比如抱犊崮、熊耳山、莲青山等。让我们学习郦道元写景的手法,来描绘我们美丽的山亭吧!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下册 大气压强(二)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8.4 大气压强》探究活动方案

课题:探究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关系

探究过程:

利用器材:玻璃瓶、水、较细的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瓶塞子,制成水气压计.拿着自制的水气压计从一楼走上五楼,从玻璃管中水柱的高低判断大气压的大小. 探究结果: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爱心用心专心 - 1 -

第三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下册(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 塑造健康人格

一、本单元地位:

本单元以“健康人格”这个词概括了中学生需要重点培养的的各种良好品质。

本单元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了“珍爱生命”“磨砺坚强意志”“培养高雅情趣”三课,使教材形成了完整的逻辑体系:只有“珍爱生命”才能“远离毒品”“拒绝犯罪”,“培养高雅情趣”之后才能“树立远大志向”。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的讨论和体验,让学生明白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塑造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

人格是存在于个体内的一组心理特质和心理机制,它具有特定的要素并相对稳定,它影响着人们相互交往的能力,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个体心理、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4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能力。这是人格的心理学解释,简单来说,人格就是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它会影响人们的人际交往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同时也影响着这个人周围的环境。

人格的形成会受到某些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格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稳定性。由于青少年还处于身心的发展阶段,他们的性格正处于形成期。在这个时期,只要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帮助青少年改正性格上的缺点,对于他们塑造良好品质是极为重要的。珍惜自己,关爱他人、坚忍自制等人格上的魅力会让青少年一生受益无穷。

二、结构

第一课 珍爱生命

第二课 磨砺坚强意志 第三课 培养高雅情趣

三、课标依据

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1.2.1)。

2、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1.3.5a)。

3、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2.2.1b)。

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犯,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2.3.3)。

5、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3.1.3)。

6、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1.1.5cd),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1.1d)。

7、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1.2.6.c)。

四、评价方式

采用观察法和谈话法的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挫折、对生活的态度;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第一课 珍爱生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神奇和珍贵,从而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珍惜时间,使生命充实而且有意义。还要让学生知道只是爱护自己的生命是远远不够的,也要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护他人的生命。不侵犯别人的安全和健康,并且能够帮助挽救他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生命 尊严的意识,使他们懂得善待自己的生命,由此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

二、能力目标:

同时加强学生的感悟和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从课本的故事和现实的事件中,学习如何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如何爱护他人的生命,加强学生对生命的尊敬和责任感,培养同一切故意危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难点:如何关爱他人 教学时间:

2课时(机动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珍爱自己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生命,保护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富有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各位同学,寒假刚过去。同学们想一想,寒冷的冬季,有哪些植物能傲视寒冬,雪花绽放呢?

2、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最奇妙的现象就是生命。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来之不易,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要经历许多风风雨雨。我们应该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人类是地球上最高贵的有智慧的生命,珍爱生命,呵护生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3、“妈妈给豆豆的信”导入新课。 想一想:看完这封信,你有什么感想?

二、学习新课

1、生命是神奇的。

人来的生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界的杰作,是宇宙中的奇迹。 活动平台:

感受关爱:放学后,每个同学请父母讲述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最让他们担心的一件事。与其他同学交流你的感想。

2、生命是珍贵的。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会发出独特的光彩。生命的珍贵,还在于他不可重复。生命的河流不会复回,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每一个生命,生命的每时每刻,都是珍贵的。

3、我们该如何珍爱生命?

(1)珍爱生命,需要关注生命安全。

拥有健康的生命,是我们学习、工作和享受生活的前提。离开健康的生命,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应该珍爱生命,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呵护好自己的生命。当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时,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力。

珍惜自己的生命,需要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学会识别和应对危险的情景,学会自我保护的必要知识,远离一切可能的危险,如不到危险水域游泳、不单独在偏远的地方逗留等。 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珍惜自己生命的现象?在地震或火灾中,我们应该具备哪些自我保护技能?

(2)珍爱生命,生命变得充实。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我们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对他人有所帮助,让自己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我们的生命就有意义。

人生无论是辉煌还是平淡,只要我们积极进取,生命就是充实的。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努力提高将来服务人民和贡献社会的本领。

三、小结:

四、作业:

放学后,每个同学请父母讲述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最让他们担心的一件事,并写在作业本上,要求书写4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站: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的生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看了两幅图,你有什么感想?青年志愿者为什么要去慰问孤寡老人?解放军为什么要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去抗洪救灾?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到地震灾区去救灾?

“这两幅图都是关爱他人的表现。我们大家知道,有些人富裕,有些人贫穷,有些人强壮,有些人孱弱,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关心的地方,每个人也都具备关心别人的能力。关爱他人,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新课学习

1、关爱他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

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命权利,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关怀和珍爱。平等的生命之间,要相互关爱。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会经历很多的坎坷和困难,我们要学会感同身受。要尊重他人的健康和生命权利。

2、我们该怎样关爱他人?

(1)关爱他人,最基本的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利。 《国王和天使》 国王和天使是一个游戏。

在新华岗前培训班的第一天,老师让每个人都抽签,抽到了谁的名字,谁就是这个抽签的人的国王,抽签的人是天使。天使要默默地关心和帮助国王,而国王却不知道谁是他的天使。 我一定很适合扮演天使的角色。

我不知道国王什么时候会睡着,但是我会醒着的,我会去帮他做让他开心的事情的。 我很幸福地在第一天就收到了我的天使给我的纯牛奶,而我的国王呢,会常常受到我写的纸条,还有零食,还有小玩意。

不过,我的天使后来没有时间来照顾我,我的国王总是不停地和我打架。如果不是看在他比我小6岁的份上,我很想好好教训他的。

过了这么久,我都忘记了自己曾为我的国王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后来我和他聊天的时候,他说我是个好的天使,最好的天使。

那个班里剩下的人不多,我想我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好的天使的。

人们不论发生什么样的风险,并不是只有失去的权利,我想让他们也能够得到。 为爱她的人付出责任和爱心

生命健康权,是每个公民所享有的最重要的人生权利,不容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加以侵害。故意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利,是一种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酒后驾车——吊销驾照,撞死撞伤路人被判刑。 公共场所吸烟——致别人间接吸烟,危害他人健康。

各抒己见:黎晓明是一位爱学习的学生。一天,他患了严重的病毒性感冒,仍然坚持到校上课。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做法?

黎晓明热爱学习、坚持学习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患上病毒性感冒仍然到学校来上课,就有可能传染别的同学,他没有考虑到自己可能影响别人的健康,这是不对的。晓明可以在或医院中边治疗边学习,可以借同学的笔记,或者病好了让老师、同学给他补课。大家都会愿意帮助他的。

(2)当他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脆弱的,都需要他人的呵护和关爱。当他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不能冷漠,要有同情心。我们的一点点付出,有时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在危及生命的重大灾难面前,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德和素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自然灾害,有的人能够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他们的行为闪耀着人性的伟大光辉,值得全社会学习。

三、小结

四、作业:

1、我们该怎样关爱他人的生命?

2、同学们,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你会做些什么?要求200字。 第二课 磨砺坚强意志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科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坚强意志是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是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保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磨砺坚强意志的基本方法,从不断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去磨砺意志。

能力目标:通过对有关意志品质事例的分析,使学生能进行初步的判断和思考,增强培养坚强意志的愿望,形成自觉磨砺自己意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坚强的意志是优良的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志品质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作用,是人生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但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生的实践中,在克服困难不断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由于现在学生的生活条件较好,经历的挫折和面对的困难也减少了,导致学生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下降。但中学时代是形成和发展意志品质的关键时期,重视对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坚强意志的作用,为什么需要坚强的意志,教会学生掌握几种磨砺意志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需要坚强的意志,掌握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将对坚强意志的人格品质的追求,变成学生的实际行动。

三、教学时间:

2课时(机动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 人生需要坚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要战胜挫折获得成功,九需要具备坚强的抑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篮球比赛输了之后,有些人会灰心丧气、会放弃,有些人则会越挫越勇、继续努力。不言而喻,后一种人才是拥有坚强意志的人。

二、新课学习 人生为什么需要坚强?

1、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要坚强面对挫折。《用双脚书写人生》

用桑兰的例子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会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挫折,桑兰正是以她惊人的毅力才能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我们只有坚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各抒己见:讨论 同学们已经对坚强的意志有了初步认识,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坚强的意志呢?讨论后就知道了。

(1)来自家庭的挫折,主要是家庭的和谐状况或经济情况出现了问题,或者同父母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如父母离异,父母不理解自己。 (2)来自学习方面的挫折。 (3)来自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遇到像桑兰那样巨大的的挫折,但我们仍然需要坚强。人生难免有穿着,遇到难关时,我们靠什么渡过?只有自己坚强的面对。

2、坚强的意志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知识链接”告诉学生:健康的人格会让他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受益无穷,而坚强的意志是健康人格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健康人格的其他七个方面息息相关。

3、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阅读“霍金的故事”。

霍金遭受到巨大的挫折,历尽艰辛,没有向挫折低头,最后战胜了挫折,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取得了巨大成就。

活动平台: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坚强的人?

(从独立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四个方面来说明意志的坚强。

三、小结

四、作业:人生为什么需要坚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站 勇敢面对风雨 教学目标:

如何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请学生双手前平举,双脚垫起,比一比哪位同学坚持的时间长。(请参加游戏的同学谈感受) 师:在这个游戏中,目标就是获胜、坚持下去;困难是脚和双臂的酸痛。当我们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去克服困难时,内心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这就是意志。任何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都不是天生的,坚强意志更需要在生活中磨炼。 讲解新课:

师:我们经常听到一些顽强拼搏的事迹,比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桑兰、邓亚萍等等。老师一直有这样的疑问:①是不是只有身体有残疾的人、运动员才需要培养坚强意志

呢?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普通人,是否也是等到有困难的时候、有需要的时候,再磨炼坚强意志呢? 杨扬的故事

登上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最高领奖台的杨扬,红润的脸上流动着激动和喜悦泪水。同一时刻,在地球另一面同样寒冷的中国最北的黑龙江省的一个边陲小镇——汤源县,却沸腾了起来,那是她出生的地方。七台河市沸腾了,那是她成长的地方。哈尔滨市也笑了,那是她走向成功的地方。

想一想:通过杨扬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如何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人人都想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像杨扬、比尔.盖茨等人取得辉煌的成就。有些同学可能因为自己意志不够坚强而苦恼,没有关系,今天我们将学会磨砺意志的方法。

1、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磨砺意志。

没有人天生就是强者,坚强的意志需要后天的锻炼,战胜挫折就是最好的锻炼方法。人生不可能没有挫折。挫折和困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没有挫折的考验,就磨炼不出坚强的人格。正是因为有挫折,才有勇士和懦夫之分。

正所谓《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挫折即可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也可能毁灭个人的前途,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挫折。 “知识链接”如何应对挫折?教会学生正确应对挫折的方法。

2、磨砺坚强意志,需要持之以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砺意志的好方法。许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曾通过小事情锻炼自己的意志。

3、在不懈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磨砺坚强意志。

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挫折和困难,因此不懈追求目标的过程,也就是磨砺坚强意志的过程。

三、小结

四、作业:磨炼意志一二三

(自我管理 他人监督 惩罚或者奖励) 自测:看看你的意志是否坚强

试题部分:试题共26道。每道试题你可按下列情况作出判断。 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 B)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 C)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 D)不大符合自己的情况; E)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1.我很喜爱长跑、远足、爬山等体育运动,但并不是因为我的身体条件适合这些项目,而是因为这些运动能够锻炼我的体质和毅力。

2.我给自己订的计划,常常因为主观原因不能如期完成。 3.如没有特殊原因,我每天都按时起床,从不睡懒觉。 4.我的作息没有什么规律性,经常随自己的情绪和兴致而变化。 5.我信奉“凡事不干则已,干则必成”的格言,并身体力行。 6.我认为做事情不必太认真,做得成就做,做不成便罢。

7.我做一件事情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这件事的重要性,即:该不该做;而不在于做这件事的兴趣,即不在于想不想做。

8.有时我躺在床上,下决心第二天要干一件重要事情,但到第二天这种劲头又消失了。 9.当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的时候,即使这种娱乐很有吸引力,我也会马上决定去学习。 10.我常因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或看一出精彩的电视节目,而不能按时入睡。 11.我下决心办成的事情(如练长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如腰酸腿疼),都坚持下去。 12.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了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问问别人有什么办法。 1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重要而枯燥无味的工作。 14.我的兴趣多变,做事情常常是“这山望见那山高”。 15.我决定做一件事时,常常说干就干,决不拖延或让它落空。

16.我办事喜欢拣容易的先做,难的能拖则拖,实在不能拖时,就赶时间做完算数,所以别人不大放心让我干难度大的工作。

17.对于别人的意见,我从不盲从,总喜欢分析、鉴别一下。 18.凡是比我能干的人,我不怀疑他们的看法。

19.遇事我喜欢自己拿主意,当然也不排斥听取别人的建议。 20.生活中遇到复杂情况时,我常常举棋不定,拿不了主意。

21.我不怕做我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也不怕一个人独立负责重要的工作,我认为这是对自己很好的锻炼。

22.我生来胆怯,没有十二分把握的事情,我从来不敢去做。

23.我和同学、朋友、家人相处,很有克制能力,从不无缘无故发脾气。

24.在和别人争吵时,我有时虽明知自己不对,却忍不住要说一些过头话,甚至骂对方几句。 25.我希望做一个坚强的、有毅力的人,因为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 26.我相信机遇,很多事实证明,机遇的作用有时大大超过个人的努力。 评分原则:

在上述26道题中,凡逢单数的试题(1,3,5,7,9„„)A、B、C、D、E依次为

5、

4、

3、

2、1分。凡逢双数的试题(2,4,6,8,10„„)A、B、C、D、E依次为

1、

2、

3、

4、5分。 26道试题的总得分,如果在: 110分以上,说明你的意志很坚强; 91-110分,说明你的意志较坚强; 71-90分, 说明你的意志只是一般; 51-70分, 说明你的意志比较薄弱; 50分以下, 说明你的意志很薄弱。

第四课 抵御不良诱惑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许多诱惑,电子游戏的诱惑、烟酒的诱惑和“黄、赌、毒”的诱惑等,只是其中的一些。让学生学会识别不良诱惑,使学生初步了解青少年难以抵御诱惑的原因,形成抵御诱惑的自我意识。

能力目标:教会学生一些抵御诱惑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掌握这些方法,增强自身抵御诱惑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不良习惯,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人生时时面临着诸多诱惑,权重的的地位是诱惑,利多的职业是诱惑,光环般的荣誉是诱惑,欢畅的娱乐是诱惑。甚至漂亮的衣服、可口的美味等,都是诱惑„„面对这些诱惑,我们的青少年应该怎么办?如果抵挡不住不良的诱惑,我们就会成为诱惑的奴隶,被诱惑淹没;如果勇于抗拒不良诱惑,保持自我,我们就能做好自己的事,成就自己的功业。诱惑就像人生道路上两旁的美丽花朵,如果你因为花朵的诱人而驻足观赏,你也许就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你心无旁骛地勇往直前,那些花朵就会成为你的旅途中的风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教会学生辨识生活中的诱惑,以及如何抗拒不良诱惑。

2、如何讲解网络游戏和烟酒的诱惑。 难点:使学生正确对待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三、内容结构: 第一站 生活中的诱惑 第二站 抗拒不良诱惑

四、教学时间: 2课时(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 生活中的诱惑 教学目标:教会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不良诱惑,以及如何远离各种不良诱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是否知道“潘多拉魔盒”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

这是一则古希腊经典神话.

潘多拉是宙斯创造的第一个人类女人, 主要是要报复人类。因为众神中的普罗米修斯过分关心人类,於是恼火了宙斯。

宙斯(Zeus)首先命令火神黑菲斯塔斯(Hephaestus),使用水土合成搅混,依女神的形象做出一个可爱的女人;再命令爱与美女神阿芙罗黛堤(Aphrodite)淋上令男人疯狂的激素;女神雅典娜(Athena)教女人织布,制造出各颜各色的美丽衣织,使女人看来更加鲜艳迷人;完成所有手续后,宙斯派遣使神汉密斯(Hermes)说:“放入你狡猾多诈、欺骗耍赖、偷窃的个性吧!”

一个完完全全的女人终于完成了。众神替她穿戴衣服,头戴兔帽、项配珠练、娇美如新娘。汉密斯出主意说:“叫这个女人潘多拉(Pandora)吧,是诸神送给人类的礼物。”众神都赞同他的建议。古希腊语中,潘是所有的意思,多拉则是礼物。

宙斯在争夺神界时,就是得到普罗米修斯及其弟伊皮米修斯的帮助,而能登上宝座。普罗米修斯的名字即「深谋远虑」的意思。而其弟伊皮米修斯的意思为「后悔」,所以两兄弟的作风就跟其名字一样,有著「深谋远虑」及「后悔」的特性。潘多拉被创造之后,就在宙斯的安排下,送给了伊皮米修斯。因为他知道普罗米修斯不会接受他送的礼物,所以一开始就送给了伊皮米修斯。而伊皮米修斯也接受了她,在举行婚礼时,宙斯命令众神各将一份礼物放在一个盒子里,送给潘多拉当礼物。而众神的礼物是好是坏就不得而知了。

伊皮米修斯的胞兄普罗米修斯就警告伊皮米修斯, 千万不要接受宙斯的礼物,尤其是女人,因为女人是危险的动物。而伊皮米修斯就跟其名字一般,娶了潘多拉之后没多久,就开始后悔了。因为潘多拉最大的缺点就是好奇心了。从结婚以后,她就不断地想打开众神送的小盒子,而伊皮米修斯却要时时刻刻的提防她的好奇心,因为他知道盒子里的礼物未必都是好的。

有一天,潘多拉的好奇心战胜了一切。她等伊皮米修斯出门后,就打开了盒子,结果一团烟冲了出来,将一切礼物全都释放,这里面包含了幸福、瘟疫、忧伤、友情、灾祸、爱情等等,在潘多拉打开箱子以前。人类没有任何灾祸,生活宁静,那是因为所有的病毒恶疾都被关在箱中,人类才能免受折磨。

潘多拉害怕极了,慌乱中,潘多拉及时地盖住大箱子,但一切都已经太迟,盒子内只剩下了「希望」。因此,即使人类不断地受苦、被生活折磨,但是心中总是留有可贵的希望,才能自我激励。在死亡以前,希望永远存在,人生也绝对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至今,它一直是人类生活动力的来源,因为它带给人类无穷的「希望」,不管遭遇何种困境,它是人类一切不幸中唯一的安慰。

二、学习新课

(一)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诱惑?

1、对成功的渴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和荣誉,向往鲜花和掌声,这会激励我们发愤努力,不懈追求。但成功要靠自己的辛勤付出,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来赢得。

2、沉迷于电子游戏,会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

上网的“三W原则”

网络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抵制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诱惑,有人提出了上网的“三W原则”:

Why(为什么)———为了什么目的上网,是查找数据、了解信息,还是为了消磨时光、消遣娱乐?

When(多长时间)———何时上网,计划在网上花多长时间?是否因为上网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休息?

Who(以什么身份)———在上网过程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能自觉抵御不良信息和网络游戏的诱惑?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即有美好事物的吸引,也面临不良诱惑,这使我们的选择能力经受着考验,需要作出理智的辨别和理性的抉择。

(上海大学81名成绩不合格学生被集体劝退,徐州工程学院曾劝退113名染上网瘾的学生,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曾引发无数人关注的西安邮电学院336名大学生收到劝退令的事件。)

3、烟酒等不良嗜好,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我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会麻醉我们的神经,对脏器造成损害,应该杜绝。

4、“黄、赌、毒”和邪教,会戕害我们的心灵和生命。

此外,还有虚荣心的诱惑,有的同学不顾自身家庭经济条件,想尽办法拿钱,甚至会不择手段,走上犯罪道路,如偷窃和抢劫等。

玩的诱惑,打印、电视、上网、打游戏、体育活动等。我们会因此逃学、旷课等。有的人不顾一切地去玩,也有人在玩过之后也会后悔,但是往往都经不住诱惑。

早恋的诱惑,青春期的男女之间产生爱慕与吸引是难免的,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前程。 享乐的诱惑,社会上的流行时尚、美食、高档服装等等。

(二)青少年难以抵御不了诱惑的原因。

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青少年难以抵御诱惑的重要原因。

有些青少年,就是在好奇心的驱使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形成了不良嗜好,丧失了对不良诱惑的抵御能力,有的甚至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最终走上犯罪道路。面对不良诱惑,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正确的方法,努力加以摆脱,远离伤害。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三、小结

四、作业:要是我,我会„„,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办?请继续你的故事?

第五课 远离暴力

一、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公民依法享有生命和健康不受侵犯的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可能受到的暴力影响. 能力目标:学习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能受到的暴力影响,从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奠定思想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暴力侵害。

难点:帮助学生形成防范暴力与攻击行为的意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应对暴力侵犯的一般原则、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第一站暴力影响生活 第二站 学会保护自己

四、教学时间:2课时(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 暴力影响生活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存在哪些暴力侵害,培养学生防范暴力侵害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复杂的。既有温馨的关爱,也有各种形式的暴力侵害的威胁。我们要有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寻求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保护,让暴力不再成为花季中的一道阴影。

想一想:如果你是小明或小刚,你怎样避免这类伤害的发生?

小明和小刚由耍闹发展为恶性暴力事件,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保护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种类的暴力威胁。

如:(新闻聚焦)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东部时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发生在美国本土,通过劫持多架民航飞机冲撞纽约曼哈顿的摩天高楼以及华盛顿五角大楼的自杀式恐怖袭击。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早晨8:40,四架美国国内民航航班几乎被同时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一架袭击了首都华盛顿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而第四架被劫持飞机在宾西法尼亚州坠毁,据事后调查失事前机上乘客试图从劫机者手中重夺飞机控制权。这架被劫持飞机目标不明,但相信劫机者撞击目标是美国国会山庄或白宫(事后对参与策划袭击的恐怖分子进行审问的结果表明,恐怖袭击的第四个目标是国会大厦。而在此之前美国官方一直怀疑目标是白宫)。2001年09月21日,中国外交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美国被袭事件后死亡、受伤和失去联系的中国公民的情况,中国公民在事件中死亡2人受伤1人,并有35人失去联系。

二、新课学习

1、青少年易受暴力侵害的原因:由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生活经验不足,防范能力有限,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因而面对暴力侵犯时往往处于被动而容易受到侵害。

2、我们青少年可能会受到哪些方面的暴力侵害? (1)我们可能会遭受家庭暴力的侵害。

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成长。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特别是直接对孩子施暴时,更容易使孩子的情绪产生恐惧、焦虑、厌世的心理,轻者影响孩子的情绪,他们自卑、孤独,影响学习和生活,严重者使孩子们离家出走,荒废学业,甚至还走上犯罪的道路。

有关专家指出,父母打孩子除了给孩子造成身体伤害外,还会产生另外五方面危害。一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二是迫使孩子说谎。三是对父母忌恨报复。四是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五是使父母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各抒己见(讨论):如何看待父母对我们的管教?

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但最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中国自古对孩子的教育就信奉“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老子打儿子不犯法”、“棍棒底下出孝子”、“小树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子不教,父之过”,即所谓“棍棒教育”。虽然现代父母打孩子的现象已远远不如以前那么频繁和严重,但气急了或者认为孩子犯错了会打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 (2)我们可能受到校园暴力的侵害。 什么是校园暴力?

如:(新闻聚焦)2008年1月4日下午,在铜川市三中校园内举行的公开处理大会上, 5名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因殴打在校学生被公开处理。据了解,学生魏某,因其表妹孟某与班里的男同学小张有矛盾,便准备教训一下小张。2007年11月2日下午5时多,魏某纠集同学陈某、白某、路某、张某及社会闲散人员十余人,在铜川市三中截住小张,将其拉到附近的河边,十多人对小张拳打脚踢,致使其身上多处受伤。此事在学生中影响极大。铜川市公安局王益分局、七一路派出所等专门组织了此次校园公开处理大会,魏某等5名青少年分别被处以罚款及治安拘留。

(3)我们可能受到社会生活中的暴力侵害。

瓮安6.28暴力:瓮安事件中,黑恶势力正是利用群众的这种不满情绪扩大事端,公然挑战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借机扰乱社会、趁火打劫,从而酿成了严重后果。

2008年9月11日有媒体报道三鹿集团的“三鹿奶粉”引起有婴儿结石病例,随后检出其奶粉的“三聚氰胺”化学含量严重超标。随后,报道出众多乳业公司,甚至是知名企业和国家免检产品都有不等量的“三聚氰胺”超标,因此引发国民的一场大的有关食品安全的声讨。此事件被称为,“三鹿事件”或“毒奶事件”。 活动平台:暴力侵害的影响?

三、小结:

全国“问题少年”大量出现并滑向犯罪边缘,目前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案件已占全部刑事案件的40%左右。2007年5月,共青团长沙市委等联合倍腾学校,对近两万个家庭和一万名青少年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多是因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的缺位。

四、作业:

1、青少年易受暴力侵害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青少年可能会受到哪些方面的暴力侵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站 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并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或技巧。

2、在知道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基础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阅读思想驿站,讨论:张纯的悲剧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当我们独自在家时,应该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敲门?

二、新课学习

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学会保护自己?

1、要有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面对可能的暴力侵害,我们应积极防范。既要有着我保护的意识,也要有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保护。

2、远离暴力的第一道防线是我们自己。

远离暴力,需要我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准确作出判断,采取灵活的方式,保护自己。

当我们遭遇不法暴力行为时,要以保护自身生命和安全为首要原则,冷静理智,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设法摆脱;或向他人求救,制止不法侵害。

3、积极寻求他人帮助和社会保护。

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及时向学校、家庭或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不要盲目行事。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我国法律规定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为保障我们健康成长所承担的责任,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 第二章家庭保护

第十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第十六条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第三章学校保护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二十二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二十四条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章社会保护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第三十三条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

第三十四条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

第三十六条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四十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第四十二条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十九条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及其监护人或者其他组织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三、活动平台:我们身边不要暴力。 预防暴力侵害的基本方法。

四、小结。

五、作业:

1、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学会保护自己?

2、预防暴力侵害有哪些基本方法?

小燕家被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上交友要注意些什么?*不要轻易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学校等信息;*与网友会面要极其慎重,并采取防护措施;*遇到低级庸俗的网友,马上避开,不再理睬。

身份证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李明不加思考将身份证借给他人,说明他_____。

第六课 拒绝犯罪

一、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能力目标: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侵犯和危害他人的健康、生命和其他权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分类,特别是犯罪行为的特点;明确违法行为应当受法律制裁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守法精神, 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二、教学重难点:

明晰犯罪行为所承担的刑罚,让学生感受法律权威,树立拒绝犯罪的态度;认识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的伤害和本人要承担的责任,从而培养起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站 犯罪与刑罚

第二站 呵护青春

四、教学时间: 2课时(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 犯罪和刑罚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分类,特别是犯罪行为的特点;明确违法行为应当受法律制裁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守法精神,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青春是美丽的,但青春节拍并不都是美妙和弦,也会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青少年犯罪时有发生。要奏出青春的华章,需要明辨是非,知法守法,远离犯罪。我们青少年要防微杜渐,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我们上一课学习了“防人之心不可无”,今天我们要学习“害人之心不可有”。

二、新课学习 第一站 犯罪与刑罚

思想驿站:想一想 分析刘某的变化过程,谈一谈他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 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往往是导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1、导致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如果不懂法、不守法,一些不良行为,会逐渐演变为违法犯罪行为。

2、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相应的处罚。

3、什么是犯罪行为?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就是犯罪。 违法和犯罪都是对法律规定的违犯,二者之间的差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没有实质上的不同。 以下是四幅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几种违法行为: 如何准确地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的界限呢?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4、犯罪行为的特征有哪些? (1)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 (3)犯罪应受到刑事处罚。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5、我国的刑罚处罚有哪些?

刑罚,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第三十二条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第三十五条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第四十五条 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三、中学生走向犯罪的一般过程:

一般违规行为——一般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

1、中学生一般违规行为,主要指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0条。

2、中学生一般不良行为表现(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3、中学生“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4、中学生犯罪行为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行为。

四、活动平台:偷窃罪,持刀伤害罪,绑架勒索罪,受贿罪,行贿罪,制造有毒食品罪或故意伤害罪。

五、小结

六、作业:

1、导致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2、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3、什么是犯罪行为?

4、犯罪行为的特征有哪些?

5、我国的刑罚处罚有哪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站 呵护青春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明确青少年违法犯罪也受法律制裁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想一想 徐某是否应该为他的行为负法律责任?

二、学习新课

1、青少年违法犯罪受法律制裁吗?

青少年犯罪,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处罚。既要负刑事责任,又要负民事责任。 青少年要有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要了解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法律效果,知道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如何远离违法犯罪,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1)远离犯罪,要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坝。

要树立法律意识,知法懂法,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我们的权利,履行我们的义务。我们要学会用合法的手段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 各抒己见

有同学认为:“4岁前犯罪没事”,也有同学认为:“学习好就不会犯罪”,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为什么?

(2)远离犯罪,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多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

过分情绪化,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容易导致犯罪。当有人让我们参与某些不良行为时,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下可能引发的后果,避免因一时冲动而触犯法律。我们应该成为情绪的主人,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

3、活动平台: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个性特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内因。 (1)因满足私欲、贪图物质享受产生的犯罪动机。 (2)因满足性欲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3)受不良习气的感染。

(4)出于嫉妒心理而引发的犯罪动机。 (5)因好奇心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二)情感特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极其普遍的心理原因。 (1)爱憎分明、好恶颠倒。 (2)极易感情用事。 (3)情感极不稳定. (三)意志特征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又一重要内容

(1)在正确的方向上自卑、意志力很薄弱,在错误的方向上自负,变态地发展着意志力。 (2)冒险侥幸。“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他们的行为往往铤而走险,不考虑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及行为后果的严重性。

三、小结:

四、作业:

1、青少年违法犯罪受法律制裁吗?

2、如何远离违法犯罪,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第三单元 感受法律权威

一、本单元地位:

1、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单元所涉及的是法律的精神实质和基本法律要求,是本套教材中集中介绍法律知识的单元,在整套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具有规则意识,必须遵守规则,而法律是人们所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社会规则。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人们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范畴,但法律更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他是道德的底线。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最基本的规范,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本单元是对学生的规则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和具体化。

2、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

随着学生社会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他们的规则意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他们不仅要遵守各种道德规范,同时也必须遵守各种法律规范。当前,很多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由不懂法导致不守法。同时,青少年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必须学法懂法,学会用法律的途径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纠纷,用法律的武器同各种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二、本单元的逻辑结构 本单元共分三课:

第七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讲的是法律的基本精神,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人人都必须遵纪守法。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讲的是法律的社会作用,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法律,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和维护正义。

第九课:寻求法律帮助。是从用法角度来讲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法律是维护自身权益和解决纠纷的最重要的手段,学会用法律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和解决纠纷。

三、课标依据

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2.3.1)。

2、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2.2.4ab)。

3、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3.2.1)。

4、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程序(3.2.2)。

5、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1.3.2)。

6、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的帮助的方式和途径(1.3.5b);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1.3.5d)。

四、评价方式:

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七课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贯穿于我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中。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阅读,体验这一基本精神。

能力目标: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让学生知道人的权利的平等性,即每个人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也是平等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在适用法律方面人人平等,既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也不允许任何歧视行为。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的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树立反对适用法律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特权现象和歧视行为。

2、难点:让学生理解权利平等与义务平等。

三、教学内容:本课共分两站 第一站: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站:适用法律一视同仁

四、教学时间:

2课时(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 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站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贯穿于我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中。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一旦离开了人们服从法律的习惯,也就失去了命令人们服从的威力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梦想。为了这一梦想,人类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平等权利有了政治上和法律上的保障,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平等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物质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不再是一个梦想。我们要学会珍惜自己享有的平等权利,认真履行我们所承担的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讲故事:课本70页2000年发生在美国一次有趣的世纪之字评选活动。

学生想一想上面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女性和男性一样平等的享有公民的权利。

二、新课学习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人类很早就有了平等的理想,但把平等变成现实,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刑法、民法等普通法律,都体现并维护这一原则。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1)权利平等。

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并在行使权利时享受同等待遇。 分组讨论:有人认为,我们现在不满18周岁,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着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不相符。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义务平等。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承担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等,这些义务都是针对所有公民提出的,在履行这些义务时不能有任何特权。

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履行义务,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决不允许任何人只享受权利而拒绝履行义务,或者少履行义务。我们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同钱币的正反两面,二者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三、各抒己见:儿子的说法有道理吗?父亲的做法对吗?

四、辩论会:参加高考就可以闯红灯吗?

五、小结:

六、作业: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是什么?

2、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站 适用法律一视同仁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人的权利的平等性,在适用法律方面人人平等,既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也不允许任何歧视行为。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的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思想驿站:想一想 上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一个人无论对社会作出了多大的贡献,当他触犯法律时,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而不允许享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任何特权。

1、让学生自己讲古今中外有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故事。

2、列举生活中一个或两个的事例。 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再讨论联系身边事例发表观点。 教师总结:法律面前面前人人平等。

二、新课学习

1、基本原则:在法律适用方面,所有公民一律平等。 (1)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2)任何公民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在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 处罚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2、反对两种倾向:

(1)平等地适用法律,就要反对特权。

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任何人都不享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殊权利。 法律的尊严和法律的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都必定受到制裁和惩罚 (2)平等地适用法律,就要反对歧视。

每个公民都具有独立和平等的人格与尊严,不允许受到任何歧视。

法律必须保证所有公民得到平等和有效的保护,以免受到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社会出生、财产等任何理由的歧视。 举关于歧视现象的例子。

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对三幅图片的看法。

歧视是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相违背的。人们可以运用法律武器反抗歧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平台:模拟法庭

三、小结:

四、作业:

1、社会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平等地适用法律,要反对哪两种倾向?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公平正义听起来似乎很抽象,但实际上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大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小到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公平正义的环境,就难以健康发展。

能力目标:要帮助学生树立公平意识和正义感,使学生学会公正待人,与他人之间公平竞争、公平合作;要要正义感,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对弱者富有同情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实现社会的公平竞争还是伸张正义,都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即便是出于良好的目的而违背法律,也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成为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维护社会主义。一是要学会保护自己,二是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维护正义。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公平的含义。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 树立公平意识 教学目标:

要帮助学生树立公平意识,使学生理解公平的作用及如何树立公平意识。使学生学会公正待人,与他人之间公平竞争、公平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平台:辨别公平。

讨论:谈谈上面的现象中,哪些是公平的,哪些是不公平的,为什么? (分12个小组讨论,四个小组代表发言。)

生活中处处需要公平。竞争与合作,要求我们公平参与;法律诉讼,要求法官公平判案;各种比赛,要求裁判公平判罚;利益分配,要求公平分配。公平是社会生活的度量衡。

二、学习新课

1、公平的作用是什么?

维护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社会的公平可以保障每个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讨论:你认为学习和生活中怎样是公平?学生结合班级中实际事例发言。 家庭生活中,------------------------------ 同学交往中,------------------------------ 师生关系中,------------------------------ 社会生活中,------------------------------

为什么我们需要树立公平意识?

社会公平的实现,离不开我们的共同努力。社会需要公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同样需要公平。以公平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能够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们需要树立公平意识。

2、如何树立公平意识?

(1)树立公平意识,需要我们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遵守相同的行为规则。 举例说明。

(2)树立公平意识,需要我们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利益,尊重他人的权利。

成绩是可以用分数来计算,美德却无法用分数来计算。 活动平台:体验公平。

三、小结:建立和谐的社会,需要追求公平,维护和平,打击邪恶,扫除不公。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公平意识,培养正义感,努力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四、作业:

1、公平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我们需要树立公平意识?

3、如何树立公平意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站 培养正义感 教学目标:要帮助学生树立正义感,使学生有正义感,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对弱者富有同情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第88—89页图片,讨论:上面图中,哪一种情况是正义的行为,为什么?

二、学习新课

1、正义与法律的关系:

(1)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现着社会正义,是正义的化身。 (2)法律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有力武器。 立法的目的是什么?

立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权利的分配确立正义,同时,通过惩罚罪恶以伸张正义。 什么是司法回避制度?

2、正义感的具体体现?

(1)分辨是非,惩恶扬善。分清是非,心怀正义,与不良现象作斗争,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2)奉献爱心,同情弱者。有正义感的人,既不向强者低头,也不能欺辱弱者。

3、维护正义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维护正义,也必须遵守法律。伸张正义不能为所欲为,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惩恶扬善。借维护正义之名,违犯法律,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同样是对正义的践踏。

三、小结

四、作业:

1、正义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2、正义感的具体体现?

3、维护正义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第九课 寻求法律帮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纠纷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寻求法律帮助,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纠纷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寻求法律帮助,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解决纠纷的诉讼途经

2、教学难点: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和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的刑事自诉案件。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 依法解决纠纷 教学目标:

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会书写“诉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卷入纠纷,甚至会受到不法行为的侵害。我们要学会寻求法律帮助,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讨论:

“思想驿站”穆平与钟华的约定交换行为是否合法有效?为什么?穆平与钟华双方家长无法协商解决,如果要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应为什么诉讼?还有那些纠纷也属于民事诉讼?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纠纷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二、学习新课:

1、解决矛盾冲突,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什么? 法律是解决矛盾冲突,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矛盾冲突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冲突,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2、什么是打官司?

到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解决矛盾冲突,就是诉讼,俗称“打官司”?

3、什么是诉讼?诉讼一般分为哪几种?

诉讼(俗称打官司),是指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为解决案件而依法定程序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按照内容的不同,诉讼一般可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处理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活动。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而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裁决的活动。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的活动。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诉讼?

(1)如果与他人或组织发生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等方面的纠纷,我们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如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们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告官”。

(3)如果遭遇到犯罪分子的侵害,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察,然后移送人民检察院,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各抒己见:谈谈你对“各抒己见” 中问题的看法,对李顺林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4、日常生活中的纠纷,我们也可以采用那些非诉讼的途径解决?

日常生活中的纠纷,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些非诉讼的途径解决。我们还可以通过诉讼以外的法律途径,请求有关的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处理纠纷,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非诉讼途径有:投诉、调解、行政裁决等。

5、你会写民事起诉状吗?它应包括那几部分? 怎样写民事起诉状?

民事起诉状的结构分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

一、首部

民事起诉状的首部即标题,应写明文书名称“民事起诉状”

二、正文

1.当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基本情况

当事人是公民个人时,应当写明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先列写原告的姓名及其基本情况。如果原告有代理人的,紧接着另起一行列写代理人的姓名和基本情况。列写代理人时,应写明是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还是指定代理人,列写完原告及其代理人后,再写被告的基本情况。

当事人有数人时,应依次写出,校享受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大小排列,即享受权利大的原告和应尽义务多的被告分别先列写,然后按顺序排列。基本情况写法相同。如果有诉讼代理人的,可在该当事人基本情况下,另起一行写明诉讼代理人的姓名、单位和职务。

如果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应当在列写原告、被告的基本情况之后,写明第三人的姓名和基本情况,并根据案情需要,指明第三人与原、被告的关系。 2.诉讼请求

在诉讼请求一栏内,主要写明请求解决争议的权益和争议的事物。写明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原告一方要求的有关民事权益争议的具体事项,如请求人民法院解决损害赔偿、债务清偿、合同履行或者要求与被告离婚、给付赡养费、继承遗产等事项。离婚案件,应先写明请求判决与被告离婚;其次,要明确提出对子女的抚养及财产分割的意见和要求。 3.事实和理由 (1)事实部分

要围绕着诉讼目的,全面反映案件事实的客观真实情况。叙述要完整,要讲明民事案件案情事实的六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叙事要真实,起诉状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重要根据之一,叙述案情时,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案件事实的本来面貌;叙事要明确,与争议事实有直接关系的事实,要详细叙述明白,与案情事实关系不重要的,但又必须交待清楚的,可以简要概括。同时注意叙述事实用语要准确,表达恰当。 (2)证据部分

证据是证明所诉事实的真实性、可靠性的依据。如果所诉的案件没有证据,是经不起人民法院审查和被告人辩驳的。只有列举出足以证实事实真实的可靠的有关证据,才能达到人民法院立案处理的目的和诉讼的预期效果。

在诉状中,应当列述的证据,有三项内容:一是列述提交有关的书证、物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事实真相的材料;二是说明书证、物证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的来源和可靠程度;三是证人的证言内容以及证人的姓名、住址等。

原告应在证据部分说明向人民法院提交书证原件、物证原物的情况。在提交原件、原物有困难时,要说明可以提交的复制品、照片、节录本的情况。如果提交的是外文书证,也必须附送中文译本,并说明其情况。

原告在证据部分,可以申请证据保全,也就是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申请证据保全。申请时,应说明因什么证据需要保全,是书证、物证还是证人证言(如书证可能腐坏、丢失;物证可能毁灭、变质;人证因年老或有疾病可能死亡等),应说明证据由什么人所持有及其具体理由等。

证据的写法。民事起诉状的证据不单列,一般是随写事实随列证据。对于能够证实某个重要事实的有关证据,在叙述事实过程中,在谈到这个事实的时候用括号加以注明。 (3)理由部分

主要是依据民事权益争执的事实和证据,概括地分析其纠纷的性质、危害、结果及责任,同时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以论证上述请求事项的合理性。

民事起诉状的理由部分,基本上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事实理由,一层是法律理由。事实理由是上述纠纷事实的概括和升华,不是简单地重复纠纷事实。即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分析纠纷的性质,说明是非曲直;分析危害后果,说明过错责任;论证权利义务关系,说明所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合理合法的。比如合同纠纷,在理由部分应首先说明双方当事人所签订的合同是有效还是无效的,合同条款是否明确;再分析危害后果,说明对方有哪些过错;最后论证权利义务关系,说明对方应负的民事责任等。

法律理由即引用有关法律条文,说明原告所提诉讼请求的合法性。引用法律要求全面、具体,引用法律的名称应当写全称,而不能使用简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而不能写为根据民事诉讼法,这是不恰当,不合规范的。引用法律条文时,适用条款项的,应引到条、款、项,不能只引到条。

三、尾部

1.致送机关名称,即分两行写:“此致 人民法院”。

2.右下方写明:起诉人(或具状人) (签名盖章),同时写明制作本文书的时间(年、月、日)。

3.附项写明下列事项: (1)本诉状副本 份; (2)物证(名称) 件; (3)书证(名称) 件; (4)证人(姓名) (住址)

三、小结

四、作业

学习写一篇“民事起诉状” 【民事起诉状实例】 民事起诉状

原告李X X,女, 1966年 3月 26日出生,回族, X X市人,X X市啤酒厂工人,住X X市朝阳路 32号。

被告曲 X X,男, 1965年 8月 1日出生,汉族, X X省X X县人,XX市职工大学教师,住XX市职工大学教师宿舍楼6号3单元401室。 诉讼请求:

一、解除原告与被告的婚姻关系;

二、女儿曲X由原告抚养,被告负担生活费;

三、分割共有财产。 事实与理由:

原告与被告原为中学同学。1995年经人介绍恋爱并结婚。婚后夫妻关系尚好,生有一女儿曲X,现已5岁。1997年被告考人XX大学哲学系研究班,原告尽最大努力给以帮助和支持。在被告读研究生期间,原告独揽家务,拉扯孩子,赡养瘫痪卧床多年的婆婆。 1999年 8月被告从X X大学毕业分到X X市职工大学任教,l个月后便一反常态,流露出喜新厌旧思想。1999年10月,被告在XX公园英语角上与XX小学女教师焦XX相识后,谎称未婚,骗取了焦的爱情,多次发生不正当关系,致焦怀孕。此事败露后,学校领导曾严厉批评他。他表示悔过,坚决改正,决不再犯,原告念其初犯就原谅了他。谁知他口是心非,执迷不悟。2000年4月他与糕点厂女工仇X相识后,如胶似漆,经常出入公园、餐馆和舞场,并通过电话、书信,互表“爱情”。原告好心劝告,被告全然不听。2000年6月 8日晚,原告上夜班时感到身体不适,请假回家休息,在门口听见屋内有响声,开门进去,看见被告正与仇X在床上鬼混。原告怒气冲天,上前抓打仇x,被告曲XX竟不顾夫妻之情,将原告拉开,摔倒在地,拳打脚踢,致原告口鼻出血,牙齿脱落一颗。事后,虽经学校领导批评教育,但被告不知悔改,更加肆无忌惮与仇X胡搞,并制造家庭纠纷,常常蛮横无理,动辄摔东西,甚至打骂原告,使原告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十分痛苦,夫妻感情因此而彻底破裂。

综上所述,被告见异思迁,忘恩负义,其行为既为社会道德所谴责,也为国法所不容。跟这样的人一起生活,毫无幸福可言。为解除痛苦,特向你院起诉,请依法判决。 证据:

一、焦XX和仇X给被告情书5封;I

二、XX医院医疗证明1张。 此致

X X市X X区人民法院 附:本诉状副本一份。 起诉人李X X 2001年 8月 20 第1页 共1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站 寻求法律保护 教学目标:

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纠纷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寻求法律帮助,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想驿站 请帮周峥家人出个主意,他们该怎么办?周峥家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种可取?为什么?

再列举生活中我们的权益受侵害的具体事例及解决方法,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事例发表观点。

教师总结:寻求法律保护。

二、新课学习

1、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可以寻求哪些部门或者组织的法律保护?

应该运用法律武器,依靠国家机关、有关社会团体和组织,依照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你知道那些国家机关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国家机关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举报、揭发或者投诉。如: 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 价格投诉电话:12358; 税务投诉电话:12366; 环保投诉电话:12369;

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监督电话:12351; 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010-66096145;

建设部农民工工资拖欠举报电话:010-68304532。

3、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

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如:律师事务所,公证机关和法律服务所等。

4、法律援助的专门机构可以为那些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为什么?内容包括哪些?

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我们无偿提供法律上的救助。

为保障社会贫弱者享有与普通公民同等的法律帮助权,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我国设立了法律援助的专门机构,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内容包括: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

我国法律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娅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怎样申请法律援助?

讨论:“各抒己见” ,如果你是明芳,你将如何解决问题?

5、那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消费者协会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妇女联合会保护法律的权益;居委会、村委会可以协调居民、村民间发生的纠纷。

讨论:活动平台

怎么办?

1、李莉小学毕业后,父亲因为李莉是女孩,不让她上中学,而她很想回到课堂,她可以向什么机构寻求帮助?

2、王伯伯家今年的西瓜长得只有拳头大,怀疑买的种子是假的。他应去什么机构寻求帮助?

三、小结。

四、作业:

1、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可以寻求哪些部门或者组织的法律保护?

2、你知道那些国家机关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3、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

4、法律援助的专门机构可以为那些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为什么?内容包括哪些?

5、那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第四单元 树立远大理想

一、本单元地位

在教材中的地位:根据整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每册的四个单元都是按照成长、交往、规则、理想四个板块展开的。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就是“理想”板块的内容。该部分是整套教材中集中展现理想问题的部分,因而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个人既是生活在现实中,也是生活在理想中的。现实是人们成长和进步的客观前提,而理想则是人们成长和进步的精神动力。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既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学生勇敢地面对未来的出发点。人因为理想而崇高,因为信念而坚毅。离开崇高的理想,人生就会失去方向。所以,理想教育,就构成了本册教材的落脚点和归宿。

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本单元的设计,也遵循了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面对人生理想问题,经常会遇到很多困惑。一种情况是过于充满幻想,对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抱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或一时冲动,轻易地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目标;一种情况是没有稳定的理想追求,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个人未来的发展前景缺乏明确的规划和设计,甚至有少数学生对未来持消极悲观的态度。针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这两种倾向,本单元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他们在体验性学习中明白,切合实际的理想目标和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本单元的逻辑结构

本单元共分两课:第十课 设计人生; 第十一课 搏击人生。

三、课标依据:

1、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1.2.4b)。

2、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1.1.4c)。

3、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1.2.2)。

4、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3.1.3ac)。 第十课 设计人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理想与人生的关系,知道不同的人生理想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知道正确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了解在确立正确人生目标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通过进行人生设计,提高自身的自我认知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从社会的需要,自己的实际出发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不断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坚毅地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进发。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能够明辨是非,树立崇高的、科学的理想,激发起努力奋斗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你教学重难点:

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理想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2、树立正确理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 志存高远 教学目标:

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设计,从而为自己设立奋斗的目标,但是每个人对人生的设计是不同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必须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同时要避免空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播种理想的季节,正处于追求梦想的年华。漫漫人生,我们怎样度过?花样年华,我们何以无悔?要创造丰富多彩的人生,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多彩的理想,将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青春将会在理想的追求中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二、学习新课

想一想:读了以上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生活在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都对未来抱有追求和向往。

1、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设计,为自己设立奋斗的目标。

这种人生目标,就是个人理想。理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体现着我们对人生和未来生活的规划和设计。

讨论:各抒己见 有的人认为,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了,用不着讲理想了,讲理想不如讲实惠。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追求。

每个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不同,个人的理想追求也不相同。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使我们的人生航船拥有明确的方向。 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不同的理想追求?

因为:每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崇高而远大的理想,使人变得高尚;卑下而低微的理想会使人变得庸俗,甚至会把人降低到与动物差不多的地位。只有那些同社会发展方向相符合,同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幸福相一致的个人理想,才是崇高的理想。追求高尚崇高的理想才会使我们变得更加高尚。

举例说明:袁隆平 时传祥。

3、理想不同于空想。

理想源于现实,又是现实的升华。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避免不切实际的空想。 什么是空想?

理想不等于空想,任何脱离现实的,不切实际的人生目标就是空想。 举例说明:朱平漫

讨论:各抒己见 为什么朱平漫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理想和空想有什么区别?

朱平漫身怀绝技畅游天下,竟无用武之地,最后郁郁而死的故事告诉我们,理想不等于空想,理想必须立足于现实,个人理想必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脱离实际的人生目标,只能导致、失败的结局。

理想和空想的关系:理想源于现实,又是现实的升华。

三、小结

四、作业:

1、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不同的理想追求?

2、什么是空想?

3、为什么朱平漫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理想和空想有什么区别?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站 青春加油站 教学目标:

学生在对第一站学习的基础上,不仅明白为什么要设计人生,而且要进一步具体地认识到正确的理想与青年学生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马克思的故事为例:想一想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通过马克思在上中学的时候九确立了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并且在这种崇高理想的激励下,为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生动事例,承上启下地告诉学生,树立正确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新课

1、树立正确理想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正确的理想是青春的向导。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我们开始走向独立,憧憬未来。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崇高的目标可以使人高尚,正确的目标可以使人成功。 (2)正确的理想是人生的动力。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存在一定的距离。面对理想,人们会产生改变现实的冲动。理想蕴藏着强烈的意志力量,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只有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才能使我们获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才能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

2、树立正确理想要注意的问题——要“立长志”,切勿“常立志”。

理想在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并不意味着理想目标越多越好,更忌讳朝三暮四,今天一个理想,明天又一个新的理想。一旦确立远大志向,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使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

三、用“活动平台”及“扩展阅读”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四、小结:

五、作业:

1、树立正确理想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树立正确理想要注意的问题谁什么? 第十一课

搏击人生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从理想的云端回落到坚实的大地,以一种不畏艰难、愈挫愈勇的气概和脚踏实地、点滴积累的精神,以及积极主动地分解目标,循序渐进的科学态度把理想变为现实。同时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把对理想的追求从“想”的层面切实地落实到“做”的层面。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其次,要让学生珍惜时间,马上行动起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脚踏实地地去行动,是通向美好理想的唯一途径。

能力目标:通过帮助学生实现由“想”的层面向“做”的层面的转化,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和抗挫能力。从情感上,要让学生增强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和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我们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又要不失时机地帮助他们以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脚踏实地地实现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精神状态。

2、引导学生立即行动起来,从今天做起,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 追梦年华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精神状态,即要有一种不畏困难、愈挫愈勇的气概;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以科学的态度分解目标、循序渐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生的理想是美好的,但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变成现实,否则就只能是空想和幻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那些不畏困难、努力拼搏的人,才可以到达光辉的巅峰。

以扼住命运咽喉的音乐之父—贝多芬的故事导入新课。贝多芬不屈服于命运的勇气和气概激励了世界上无数青年。图片表达了一种不屈服命运,与自然对决,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讨论:思想驿站:想一想 贝多芬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拉奥孔》的图片给我们什么启示?

《拉奥孔》又名拉奥孔,大理石群雕,高约184厘米,阿格桑德罗斯等创作于约公元前一世纪,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美术馆。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讲到,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十年,始终未获成功,后来建造了一个大木马,并假装撤退,希腊将士却暗藏于马腹中。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已走,就把木马当作是献给雅典娜的礼物搬入城中。晚上,希腊将士冲出木马,毁灭了特洛伊城,这就是著名的木马计。拉奥孔是当时特洛伊城的一个祭祀和预言家,他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将木马引人城中。这触怒了阿波罗和众神要毁灭特洛伊的意志,于是阿波罗派出了两条巨蛇将拉奥孔父子三人咬死。鲜明地表现了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受蟒蛇折磨、挣扎的痛苦情状。拉奥孔在祭坛的石级前,正在作生死搏斗。他双手擒住巨蟒,蟒蛇穿他的肋腹,咬噬他的腰部,为此他的身躯急剧地躱闪而形成激烈的扭曲,全身肌肉紧张,胸部高拱,腹部紧缩,似在竭力抑制痛苦。他的两个儿子各有不同的表现,一个情况似乎不亟另一个危险,他正想抽出左腿用力摆脱,侧过头来关切地注视着父亲;另一个已经站立不稳,正举起左手,似乎在呼救,他已被死亡的恐怖所控制。整座雕塑采取了金字塔形的处理。中以人物拉奥孔形体较大,次要人物较小,两条扭动的巨蟒成为把三者连在一起的纽带,形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构图,显得稳定而变化丰富。人物随蛇的缠繱扭动,相互呼应组成一个多变的整体《拉奥孔》在表现爱国者与神的悲剧性突上的鲜明,在人体解剖上的精通,在构图上的纯熟与完整,都无愧于一座羣雕名作。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面对困难和挫折,每个人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

二、新课学习

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应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1、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必须有一种不畏困难、愈挫愈勇的气概。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事实证明,人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精神面貌不相同,追逐理想的结果也就不相同。只有不向困难低头、顽强奋争的人,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2、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理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从点点滴滴做起,从小事积累,才能逐步接近理想的目标。点滴小事,看似不起眼,却是通向我们人生目标的阶梯和桥梁。

举例: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仔细一想,陈蕃之所以不扫屋,无非是不屑而致。胸怀大志,欲“扫除天下”固然可贵,然而一定要以不扫屋来作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表现,我则未敢苟同。 凡事总是由小至大,正所谓集腋成裘,必须按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做。 讨论:各抒己见 有的同学认为:“凡是做大事的人,就应该不拘小节。”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3、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分解目标、循序渐进。

我们要将长远目标分解成一系列阶段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目标。目标定好以后,就要不折不扣地一个一个地去实现。 活动平台:我的学习计划书。

三、小结:

四、作业: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应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站 把握今朝

教学目标:告诉学生人生的理想尽管美好,但是因为它并不是现实,从理想到现实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引导学生立即行动起来,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话说有二个和尚,他们分别在相邻的二座山上的庙里。这二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二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己经过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 ,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了。

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 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达左边这座山的庙,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

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 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

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挖好属于自己的井,付出总有收获。再好的目标,如果不付诸行动,也只能是空想。

二、新课学习

1、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任何目标,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实施方案,才能最终变成现实。没有明确的目标,会使我们的行动盲目;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任何目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2、要“立决立行”,从今天做起。

一旦确立理想,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否则,再美好的理想也会化成泡影。理想的实现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把对明天理想的追求,变成今天的现实行动,从今天做起。不要做理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我们马上要升入初中三年级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一个同学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所以,我们不仅要马上行动起来,而且,我们还要珍惜每一分钟,做时间的主人。

3、要懂得珍惜时间。

人生是短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中成就更大的辉煌,就必须学会珍惜我们的时间。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有的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因为他能够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花有再开日,人无少年时,我们应该把宝贵的青春时光用在学习知识上。

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呢?人生短暂,时间是公平的,时间是易失的。

“各抒己见”与我的时间“馅饼”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是珍贵的,学会有效率地做事。

三、小结。

四、作业:我们要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1、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必须有一种不畏困难、愈挫愈勇的气概。

2、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积累。

3、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分解目标、循序渐进。

4、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5、要“立决立行”,从今天做起。

6、要懂得珍惜时间。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北师大版) 复习提纲:北师大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四篇: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用公式法(一)

●课题§2.3.1 运用公式法

(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3.使学生了解,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对平方差公式特点的辨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训练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引导学生逆用乘法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同时让学生了解换元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

将某些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培养学生多步骤分解因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法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Ⅱ.新课讲解

[师]1.请看乘法公式

(a+b)(a-b)=a2-b2 (1)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

a2-b2=(a+b)(a-b)(2)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生]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因此是因式分解.

[师]对,是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1)个等式可以看作是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2.公式讲解

[师]请大家观察式子a2-b2,找出它的特点.

[生]是一个二项式,每项都可以化成整式的平方,整体来看是两个整式的平方差.

[师]如果一个二项式,它能够化成两个整式的平方差,就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分解成两个整式的和与差的积.

如x2-16=(x)2-42=(x+4)(x-4).

9 m 2-4n2=(3 m )2-(2n)

2 =(3 m +2n)(3 m -2n)

3.例题讲解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

解:(1)9(m +n)2-(m-n)2

=[3(m +n)]2-(m-n)2

=[3(m +n)+(m-n)][3(m +n)-(m-n)]

=(3 m +3n+ m-n)(3 m +3n-m +n)

=(4 m +2n)(2 m +4n)

=4(2 m +n)(m +2n)

(2)2x3-8x=2x(x2-4)

=2x(x+2)(x-2)

说明:例1是把一个多项式的两项都化成两个单项式的平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例2的(1)是把一个二项式化成两个多项式的平方差,然后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例2的(2)是先提公因式,然后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由此可知,当一个题中既要用提公因式法,又要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首先要考虑提公因式法,再考虑公式法.

补充例题

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生]解:(1)不正确.

本题错在对分解因式的概念不清,左边是多项式的形式,右边应是整式乘积的形式,但(1)中还是多项式的形式,因此,最终结果是未对所给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2)不正确.

错误原因是因式分解不到底,因为a2-1还能继续分解成(a+1)(a-1).

应为a4-1=(a2+1)(a2-1)=(a2+1)(a+1)(a-1).

Ⅲ.课堂练习

(一)随堂练习

1.判断正误

解:(1)x2+y2=(x+y)(x-y); (×)

(2)x2-y2=(x+y)(x-y); (√)

(3)-x2+y2=(-x+y)(-x-y); (×)

(4)-x2-y2=-(x+y)(x-y). (×)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解:(1)a2b2-m2

=(ab)2-m 2

=(ab+ m)(ab-m);

(2)(m-a)2-(n+b)2

=[(m-a)+(n+b)][(m-a)-(n+b)]

=(m-a+n+b)(m-a-n-b);

(3)x2-(a+b-c)2

=[x+(a+b-c)][x-(a+b-c)]

=(x+a+b-c)(x-a-b+c);

(4)-16x4+81y

4 =(9y2)2-(4x2)2

=(9y2+4x2)(9y2-4x2)

=(9y2+4x2)(3y+2x)(3y-2x)

3.解:S剩余=a2-4b2.

当a=3.6,b=0.8时,

S剩余=3.62-4×0.82=3.62-1.62=5.2×2=10.4(cm2)

答:剩余部分的面积为10.4 cm2.

(二)补充练习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6(x+y)2-49(x-y)2;

(2)(x-1)+b2(1-x);

(3)(x2+x+1)2-1.

解:(1)36(x+y)2-49(x-y)2

=[6(x+y)]2-[7(x-y)]2

=[6(x+y)+7(x-y)][6(x+y)-7(x-y)]

=(6x+6y+7x-7y)(6x+6y-7x+7y)

=(13x-y)(13y-x);

(2)(x-1)+b2(1-x)

=(x-1)-b2(x-1)

=(x-1)(1-b2)

=(x-1)(1+b)(1-b);

(3)(x2+x+1)2-

1 =(x2+x+1+1)(x2+x+1-1)

=(x2+x+2)(x2+x)

=x(x+1)(x2+x+2)

Ⅳ.课时小结

我们已学习过的因式分解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平方差公式法.如果多项式各项含有公因式,则第一步是提公因式,然后看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若符合则继续进行.

第一步分解因式以后,所含的多项式还可以继续分解,则需要进一步分解因式,直到每个多项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Ⅴ.课后作业

习题2.4

1.解:(1)a2-81=(a+9)(a-9);

(2)36-x2=(6+x)(6-x);

(3)1-16b2=1-(4b)2=(1+4b)(1-4b);

(4)m 2-9n2=(m +3n)(m-3n);

(5)0.25q2-121p2

=(0.5q+11p)(0.5q-11p);

(6)169x2-4y2=(13x+2y)(13x-2y);

(7)9a2p2-b2q2

=(3ap+bq)(3ap-bq);

(8)a2-x2y2=(

a+xy)( a-xy);

2.解:(1)(m+n)2-n2=(m +n+n)(m +n-n)= m(m +2n);

(2)49(a-b)2-16(a+b)2

=[7(a-b)]2-[4(a+b)]2

=[7(a-b)+4(a+b)][7(a-b)-4(a+b)]

=(7a-7b+4a+4b)(7a-7b-4a-4b)

=(11a-3b)(3a-11b);

(3)(2x+y)2-(x+2y)2

=[(2x+y)+(x+2y)][(2x+y)-(x+2y)]

=(3x+3y)(x-y)

=3(x+y)(x-y);

(4)(x2+y2)-x2y2

=(x2+y2+xy)(x2+y2-xy);

(5)3ax2-3ay4=3a(x2-y4)

=3a(x+y2)(x-y2)

(6)p4-1=(p2+1)(p2-1)

=(p2+1)(p+1)(p-1).

3.解:S环形=πR2-πr2=π(R2-r2)

=π(R+r)(R-r)

当R=8.45,r=3.45,π=3.14时,

S环形=3.14×(8.45+3.45)(8.45-3.45)=3.14×11.9×5=186.83(cm2)

答:两圆所围成的环形的面积为186.83 cm2.

Ⅵ.活动与探究

把(a+b+c)(bc+ca+ab)-abc分解因式

解:(a+b+c)(bc+ca+ab)-abc

=[a+(b+c)][bc+a(b+c)]-abc

=abc+a2(b+c)+bc(b+c)+a(b+c)2-abc

=a2(b+c)+bc(b+c)+a(b+c)2

=(b+c)[a2+bc+a(b+c)]

=(b+c)[a2+bc+ab+ac]

=(b+c)[a(a+b)+c(a+b)]

=(b+c)(a+b)(a+c)

●板书设计

§2.3.1 运用公式法

(一)

一、1.由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推导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2.公式讲解

3.例题讲解

补充例题

二、课堂练习

1.随堂练习

2.补充练习

三、课时小结

四、课后作业

●备课资料

参考练习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49x2-121y2;

(2)-25a2+16b2;

(3)144a2b2-0.81c2;

(4)-36x2+y2;

(5)(a-b)2-1;

(6)9x2-(2y+z)2;

(7)(2m-n)2-(m-2n)2;

(8)49(2a-3b)2-9(a+b)2.

解:(1)49x2-121y2

=(7x+11y)(7x-11y);

(2)-25a2+16b2=(4b)2-(5a)2

=(4b+5a)(4b-5a);

(3)144a2b2-0.81c2

=(12ab+0.9c)(12ab-0.9c);

(4)-36x2+y2=(y)2-(6x)2

=(y+6x)(y-6x);

(5)(a-b)2-1=(a-b+1)(a-b-1);

(6)9x2-(2y+z)2

=[3x+(2y+z)][3x-(2y+z)]

=(3x+2y+z)(3x-2y-z);

(7)(2m-n)2-(m-2n)2

=[(2 m-n)+(m-2n)][(2 m-n)-(m-2n)]

=(3 m-3n)(m +n)

=3(m-n)(m +n)

(8)49(2a-3b)2-9(a+b)2

=[7(2a-3b)]2-[3(a+b)]2

=[7(2a-3b)+3(a+b)][7(2a-3b)-3(a+b)]

=(14a-21b+3a+3b)(14a-21b-3a-3b)

=(17a-18b)(11a-24b)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下册 液体内部的压强(二)教案 北师大版

《8.2 液体内部的压强》探究活动方案

课题:自制微小压强计

1.器材:硬木板(硬纸板)、一次性输液器,装胶卷的空塑料,橡胶膜(可用一部分旧气球皮),皮筋,万能胶,细玻璃滴管

2.制作过程:

①.剪两段一次性输液器的塑料管,一段长一些40cm左右,一段短一些20cm左右. ②.把剪下的长塑料管握成U型,竖直固定在硬木板上.

③.在装胶卷的空塑料瓶底面处剪一个小的圆型开口,用橡胶膜盖住空塑料瓶瓶口. ④.把短的塑料一端插入长塑料管一端,另一端插入空塑料瓶的开口处 ⑤.用万能胶把空塑料瓶底面开口的缝隙处密封. 3.使用注意事项:

用细玻璃滴管在微小压强计开口处注入一定量的红墨水,不要让微小压强计的探头进水.探头在未放入水中时,微小压强计两侧液面应一样高,测量时连接探头的塑料管不要弯折.

爱心

用心

专心

上一篇:护士医院实习总结报告下一篇:护士辞职报告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