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行政执法责任制

2023-03-01

第一篇:商务局行政执法责任制

龙岩市商务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龙岩市商务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的监督,促进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委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执法过错是指本委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由于过错或过失,在执法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作出错误的行政行为或者放弃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龙岩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人员。

第四条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错罚相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本委设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小组,主任兼任组长,纪检组长、分管商贸流通副主任兼任副组长,成员由委综合法规科、监察室、内贸市场科的负贵人组成,负责提出执法过错的性质、责任人、承担责任等意见。

第六条 追究责任的内容:

(一)发生行政赔偿的:

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业等行政处罚的;

2.违法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

(二)执法行为不当的:

1.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予以行政许可的行为;

2.滥用职权、超越职权范围造成具体行政执法行为明显

不当的;

3.其它违法行为给国家或相对人造成重大损失的。

(三)未履行法定职责的:

1.对符合法定条件提出许可申请,拒不办理或不予答复的;

2.对举报、直接发现应予查处的违法行为应当处理而不处理的;

3.其它应追究其过错的行为。

第七条过错责任的认定:

(一)上级或本级机关通过执法监督认定具体行政行为有过错。

(二)复议机关复议认定行政行为有过错的。

(三)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具体行政行为有过错的。

(四)其它方面反映并经认定具体行政行为有过错的。

第八条 过错责任的划分:

(一)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直接作出的过错行为,该承办人员为执法过错直接责任人。

(二)经审核批准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由于承办人员的过错导致审核人、批准人失误而造成的执法过错,承办人员应承担执法过错主要责任。

(三)由于审核人的过错导致批准人失误而造成的执法过错,审核人要承担执法过错主要责任。

(四)由于批准人的过错而造成执法过错,批准人应承

担执法过错主要责任。

(五)二人以上执法人员发生执法过错行为或者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均有执法过错行为,应根据各自在执法过错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区分各自执法过错责任。

第九条裁量幅度的设定: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追究:

1.拒不执行上级纠正违反具体行政行为决定的;

2.多次发生行政执法过错的;

3.违反行政行为的发生是因循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收受贿赂造成的;

4.执法过错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

1.主动发现、承认违法行为并及时纠正的;

2.违法行为情节轻徽,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十条追究违法行政责任,采取以下形式:

(一)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大会检讨。

(二)取消个人或部门当年度评比先进资格。

(三)暂扣或缴销行政执法证件。

(四)移送有关材料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 分。

第十一条 本部门工作人员一年内两次违反行政执法的,取消该部门当年评先资格。

第十二条追究程序:

(一)凡发现有本办法第六条行为之一的,应及时向本委负责执法监督的科室报告。

(二)相关科室调查确认事实后在七日内向本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小组报告。

(三)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小组讨论后,在三十日内提出追究处理意见,并报主任签批.

(四)主任批准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小组负责落实有关科室(支队)督查办理。

第十三条 被追究人对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小组应当进行复核,被追究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小组应当采纳,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小组不应当因被追究人申诉而加重追究处理。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市经贸委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从颁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市水务局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条 为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健全行政决策制度,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行政决策责任,是指本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括受委托和聘请人员)在实施决策过程中,因决策错误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三条 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过责相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决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因决策错误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产生恶劣影响的,应当追究决策过错责任:

(一)决策人未按决策程序进行决策的;

(二)决策人超越法定职权实施决策的;

(三)决策人明知决策错误,未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的;

(四)决策人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实施决策的;

(五)对应由本人做出的决策进行推诿或者拖延,不做决策的。 第五条 决策责任追究的方式:

(一)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9

(二)责令做出书面检查;

(三)给予通报批评;

(四)调整工作岗位;

(五)建议给予行政处分;

(六)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根据过错情况单处或者并处。

第六条 决策责任分为:直接责任、分管责任、次要领导责任和主要领导责任。

第七条 承办人、复核人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决策过错后果发生的,分别在个人职责范围内负直接责任;审核人、批准人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未予纠正,导致决策过错后果发生的,审核人负分管责任,批准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第八条 复核人改变承办科室的正确意见,导致领导发生决策过错的,复核人负直接责任。审核人改变承办股室或复核人的正确意见,导致领导发生决策过错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

审核人应报请而不报请批准人批准直接做出决定,导致决策过错后果发生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

第九条 未经承办人拟办、复核人复核、审核人审核,批准人直接做出决定或者改变承办人、复核人或审核人正确意见,导致决策过错后果发生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

第十条 集体研究决定导致过错后果发生的,决策人负主要领导责任,参加讨论并持赞成意见的领导负次要领导责任;持反对意

10

见的领导不承担责任。

第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承办人,指具体办理决策事项的科室或人员;复核人,按要求履行复核职责的人员;审核人,指分管此项决策事项的负责人;批准人,一般指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及有批准权的主管领导。依照内部管理分工规定或者经授权,由其他工作人员行使复核权、审核权、批准权的,具体行使复核权、审核权、批准权的人员,视为复核人、审核人、批准人。

第十一条 根据情节轻重、损害后果和影响大小,决策过错分为一般过错、严重过错和特别严重过错。

第十二条 对于情节轻微,造成损害后果较小的一般过错的直接责任者,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或者给予通报批评;并可以责令负分管责任者做出检查。

第十三条 对于情节严重,造成损害后果严重、影响较大的严重过错的直接责任者,给予调整工作岗位处理,并建议给予行政警告直至降级处分;对负分管责任者,建议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第十四条 对于情节特别严重,造成损害后果特别严重、影响重大的特别严重过错的直接责任者,建议给予行政撤职或者开除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负分管责任者或次要领导责任者,建议给予行政记过以上处分;对负主要领导责任者,建议给予行政警告以上处分。

第十五条 责任追究,依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决定。

11

第十六条 决策过错责任追究由局执法监督领导小组承担,经调查,对过错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应当做出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决定或建议;对事实不清或者无过错的,不予追究。

决策责任追究决定或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做出,并送达责任人和投诉人、检举人、控告人。对检查、执法监督机关要求调查或者上级机关指令、责令调查的,应当将结果报送该机关。

第十七条 决策过错责任追究时,应当听取责任人的陈述和申辩。

第十八条 责任人对错责任追究处理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局执法监督领导小组及同级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申诉。申诉处理机关应当在三十日内做出决定。

第十九条 本制度自2011年10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商务局档案行政执法自查汇报

商务局档案行政执法自查汇报

根据《档案法》和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江委办函[2010]85号及《县档案局关于2010年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2010年档案工作在县档案局的业务指导下,克服人少手、经验不足等困难,取得了一定成绩,档案整理较为规范,档案建立较为科学,档案分类较为严格,档案利用效果较好。现将2010年档案行政执法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今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调

整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把档案工作列入我局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人员的岗位标准和职责中,把档案工作作为机关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年度目标,与机关其它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同时,配备了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工作人员任档案管理人员,建立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形成了以局长挂帅、办公室主任分管、档案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各股室协助抓的四级档案管理网络。为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管理,我局舍得在档案设施上投入,拨出经费,添置档案柜等设施,使档案管理在硬件上有了保障,适应了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强化档案管理工作

为使我局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我局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和完善了档案管理的制度。制定了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档案保密、档案保管、档案查阅、档案鉴定销毁等制度,为档案工作进入科学

规范的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档案工作的各项制度,保证了我局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措施,认真抓好落实,严防泄密

继续加强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的建设,贯彻执行《档案法》以及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定期做好档案工作的法规、制度、规定的宣传工作,增强我局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依照相关法规,切实加强对文件材料收集和鉴定销毁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管理,使我局的档案管理更趋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我局制定并实施了较为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归档文件材料的保管以及保密力度,由档案人员统一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挪用,凡涉及保密的文件资料,认真做好传阅和保存工作;另一方面,做到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参加档案专

业技术和业务知识培训。档案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文件的收、发工作,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做好档案的统计、利用工作,对各类档案库存、接收、销毁、利用等进行准确统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档案史料汇编,积极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保证办各项工作提供优良的服务;严格按照保密法和档案法管理档案,保证档案的安全和利用。主动接受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积极完成与档案相关的其它工作。

四、重视加强业务基础建设,档案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我们认真按照总行《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在不断建立完善档案设施和管理制度的同时,集中精力,主抓了业务基础建设。一是通过强调、检查和督导落实,使我局的档案用房、安全设施、档案装具等管理设备不断完善。二是注重抓了文件的归档收集,特别是对积存文件中一些应归档而未归档的重要

文件,进行了再收集,使档案内容不断得到了丰富和充实。

五、2011年档案工作计划

我局在2010年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远远不够,我局将再接再厉,更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大《档案法》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全局职工树立“依法治档”的意识,把档案法制化建设抓好做实。

2、进一步加大对档案管理的投入。积极向上级各部门争取资金改善档案硬件设施,配齐配强专业档案管理人员,逐步使我局的档案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3、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好档案。积极主动为现实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凭证。同时积极对档案信息资源加以开发,使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那一世范文网

4、加强自身档案知识修养,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县档案局组织的培

训,认真学习有关档案方面的知识,勇于创新,注重工作实效。

5、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的作用,注意做好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人事编制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的公开发布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篇:商务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总结

XX县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主管领导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酒类管理办法》、湖南省《酒类管理条例》、商务部《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2013年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严格管理,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执法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在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对案件的检查及处罚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还将影响商务行政执法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一是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组织执法人员先后学习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酒类管理办法》、湖南省《酒类管理条例》、《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法律、法规。二是邀请了县法制办法律专家就行政处罚、办案文书规范、生猪屠宰与酒类执法典型案例进行了专题辅导讲座,并组织统一考试,给考试合格者办理了行政执法证。并组织人员参加省厅和市局举办的商务执法培训班。三是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理顺了行政执法程序,每个执法队员都严格按规章办事,按照法定程序要求办理每一个案件。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执法氛围。

为了扩大12312商务服务举报投诉热线在广大群众中的知名度,让广大群众了解12312商务举报投诉的业务范围及工作职责,一是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分别于今年的3.

12、3.15日分别在日盛商都、南门药店设置了咨询台利用图片展示、资料发放等多种方式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暨12312商务举报投诉热线的宣传活动,在活动中共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100余次。通过宣传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城乡居民对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暨12312商务服务举报投诉热线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二是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的职能职责和对涉及到商务领域的20多部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让经营者和消费都接受和了解商务执法的具体内涵,营造良好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氛围。

三、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 (一)建立健全了执法制度。

对酒类、成品油等执法工作,从立案、调查取证、做出处理决定、执行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规章制度执行。 12312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制定了举报投诉案件办理、转交、反馈等工作流程及工作职责、工作守则、行为规范、举报投诉奖励制度、保密制度、规范用语等规章制度、联系点及各便民点职责,并全部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更加规范了12312联系点的工作。

(二)依法办事。对行政处罚,从立案、调查取证到审核处理各个环节都严格依法办事。今年,综合执法大队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中,无错案,无违法办案现象。

(三)对执法文书及时整理归档,规范了执法档案管理。

四、加强行业执法检查,整顿行业秩序。 (一)12312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受理案件情况

设立12312举报投诉中心以来,接受投诉咨询人数显著增加,并且做到了立即受理、立即转办、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二)认真抓好成品油市场管理。为切实加强我市成品油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成品油流通体制规范化发展,根据上级要求,我们及时的开展研究和部署,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成品油管理工作。一是积极配合内贸股开展成品油经营资格年检换证工作。组织人员深入市场,对每个油站采取上门走访、送达年检文件等方法将年检时间、内容和要求及时通知企业,指导企业按时上报年检材料,在资格审查过程中,对不符合年检要求的,不符合安全生产的加油站责令限期整改。通过一个多月紧张有序的开展工作,摸清了全市成品油经营企业基本情况,及时上报了年检材料,全县48家成品油经营企业顺利通过了年检,及时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年检换证工作。二是对非法加油站(点)和群众反响强烈的加油站进行了整改。今年,执法大队对全县非法加油站(点)和流动加油车(船)进行了整改,对违反了《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送达了了责令改正书(停止非法经营通知书),并对加油机、加油枪及储油罐进行了封存,贴上了封条,有力维护了成品油经营市场。三是积极参与成品油抽样检查活动。12月份,市执法支队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新化14家加油站进行了抽样检查,我执法大队全程参与了此次行动。

(三)积极开展酒类备案清理登记和对伪劣酒品的稽查力度,规范流通秩序。一是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酒安全,净化酒类市场,执法大队在4至9月份对全县酒类流通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对未办理《酒类批发许可》而从事酒类批发业务的经营者,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对未办理酒类流通备案登记的,督促其办理。同时全面检查了《随附单》的使用与管理情况以及酒类食品的进货相关手续,防止非法渠道和不合格酒品注入市场,确保酒类食品的安全消费。二是执法大队先后对全县的酒类批发商、零售商、酒店餐饮、娱乐场所等进行了登记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执法大队结合酒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严厉查处了一些不法商贩销售假酒的行为。其中,查处假冒酒类65瓶,并对这些售假行为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

(四)依法对再生资源市场的清理和整顿。我执法大队针对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的乱堆、乱放、无证经营等不户现象进行了整顿,并加强了对典当、拍卖及二手车市场等行业的管理,推动了我县再生资源市场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启动了商业预付卡重点企业专项检查。

五、2014年工作思路。

(一)、做好“12312”信息工作。继续做好“12312”举报投诉咨询服务工作,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传达到相关股室,争取第一时间解决所反映的问题,有力的保障服务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对酒类经营户、流动加油车、非法加油点、私屠乱宰现象进行突击检查,确保经营和消费安全。

(三)、加强学习培训。加强对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涉及的20多部法律法规学习,全面掌握商务行政执法法律法规。

(四)、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行为,按照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程序图严格执法,按规定程序实施,确保所办案件不发生违规操作。

第五篇:商务局执法大队行政处罚项目及执法依据

行政处罚及监督管理(共13类42项)

A、生猪屠宰方面的行政处罚

1、未经定点,擅自屠宰生猪的 处罚种类:罚款 取缔 拆除屠宰设施

法律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1997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8号发布 2007年12月19日国务院第20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第十五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以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生猪或者生猪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不得屠宰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生猪。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商务部令2008年第13号)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本级政府报告生猪屠宰管理情况,争取当地政府及财政部门的支持,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执法等所需经费,确保生猪屠宰管理和执法监督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发生大规模私屠滥宰、注水、暴力抗法等重大问题时,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报请本级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2、定点屠宰厂(场)对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生猪产品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的,

处罚种类:没收生猪产品、屠宰工具、违法所得、罚款 责令限期处理

法律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对未能及时销售或者及时出厂(场)的生猪产品,应当采取冷冻或者冷藏等必要措施予以储存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方式和要求,对生猪屠宰活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3、定点屠宰厂(场)出厂(场)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生猪产品

1 处罚种类:罚款

法律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未经定点违法从事生猪屠宰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生猪屠宰场所或者生猪产品储存设施,不得为对生猪或者生猪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场所。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三十六条生猪屠宰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违反《条例》规定的各项制度和要求的私屠滥宰、注水、加工病害肉等违法活动。

4、定点屠宰厂(场)对生猪、生猪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 处罚种类:没收非法商品 没收违法所得 罚款 责令停止屠宰活动 法律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十八条从事生猪产品销售、肉食品生产加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餐饮服务经营者、集体伙食单位销售、使用的生猪产品,应当是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经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三十七条生猪屠宰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时,不得妨碍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5、对不符合定点要求和条件的,应当停止屠宰活动,进行整顿或者予以撤销。

处罚种类:取消定点屠宰厂(场)资格。 法律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

商务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取消其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资格。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三十七条生猪屠宰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时,不得妨碍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6、牛、羊实行定点屠宰的其他动物的屠宰管理办法,参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

处罚种类:牛、羊定点屠宰管理办法 法律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

2 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加强对生猪屠宰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

商务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生猪屠宰等有关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

(三)查阅、复制有关记录、票据以及其他资料;

(四)查封与违法生猪屠宰活动有关的场所、设施,扣押与违法生猪屠宰活动有关的生猪、生猪产品以及屠宰工具和设备。

商务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对商务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四十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从事肉品品质检验的人员未经考核合格的;

(二)运输肉品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

B、酒类流通管理

7、从事酒类批发、零售的单位或个人未按规定办理备案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向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买卖或骗取《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从事酒类批发、零售的单位或个人(以下统称酒类经营者)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60日内,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登记注册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级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登记)、第十条第一款(登记表上的任何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酒类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对酒类经营者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可视情节轻重,处10000元以下罚款;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移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酒类经营者(供货方)在批发酒类商品时不填制《酒类流通随附单》,所提供的酒类商品品信息不能全程溯源的;酒类经营者采购酒类商品时,未向首次供货方索取相关证照资料, 对每批购进的酒类商品没

3 有索取有效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复印件以及加盖酒类经营者印章的《随附单》,对进口酒类商品没有索取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核发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和《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复印件;酒类经营者没有建立酒类经营购销台帐,并保留3年。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酒类经营者(供货方)在批发酒类商品时应填制《酒类流通随附单》(以下简称《随附单》),详细记录酒类商品流通信息。《随附单》附随于酒类流通的全过程,单随货走,单货相符,实现酒类商品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可追溯性。

《随附单》内容应包括售货单位(名称、地址、备案登记号、联系方式)、购货单位名称、销售日期、销售商品(品名、规格、产地、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数量、单位)等内容,并加盖经营者印章。

已建立完善的并符合本办法要求的溯源制度的酒类经营者,经商务部认可,可以使用自行制定的单据,代替本办法规定的《随附单》。)、第十五条(酒类经营者采购酒类商品时,应向首次供货方索取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限生产商)、登记表、酒类商品经销授权书(限生产商)等复印件。

酒类经营者对每批购进的酒类商品应索取有效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复印件以及加盖酒类经营者印章的《随附单》或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单据;对进口酒类商品还应索取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核发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和《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复印件。

酒类经营者应建立酒类经营购销台帐,保留3年。)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可向社会公布;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处5000元以下罚款,并向社会公告。

9、酒类经营者不在固定地点贴标销售散装酒,盛装容器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要求,粘贴标识不符合国家饮料酒标签标准,没有标明开启后的有效销售期、经营者及其联系电话;

储运酒类商品时不符合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和储运的相关要求。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酒类经营者应当在固定地点贴标销售散装酒,禁止流动销售散装酒。

散装酒盛装容器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要求,粘贴符合国家饮料酒标签标准的标识,并标明开启后的有效销售期、经营者及其联系电话。)、十七条(酒类经营者储运酒类商品时应 4 符合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和储运的相关要求。酒类商品应远离高污染、高辐射地区,不得与有毒、有害、污染物(源)、腐蚀性等物品混放。)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处10000元以下罚款,并可移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酒类经营者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未予以明示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下罚款。

11、批发、零售、储运以下商品:使用非食用酒精等有害人体健康物质兑制的酒类商品;伪造、篡改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酒类商品;侵犯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的酒类商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超过保质期等的酒类商品和非法进口酒;其他国家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酒类商品。 处罚种类:没收非法商品、罚款

法律依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使用非食用酒精等有害人体健康物质兑制的酒类商品;

(二)伪造、篡改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酒类商品;

(三)侵犯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的酒类商品;

(四)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超过保质期等的酒类商品和非法进口酒;

(五)其他国家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酒类商品。)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没收非法商品,并可视情节轻重处30000元以下罚款;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及侵犯商标专用权的,移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移送相关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酒类经营者不配合商务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如实提供情况,擅自转移、销毁待查受检酒类商品。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

5 (商务主管部门有义务为当事人保守商业秘密。酒类经营者应配合商务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情况,不得擅自转移、销毁待查受检酒类商品。)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处10000元以下罚款

C 、商业特许经营

13、特许人不具备本条例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条件(即: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

处罚种类:没收非法所行、罚款

法律依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特许人不具备本条例第七条第二款(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规定的条件,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14、特许人未依照本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 处罚种类:罚款

法律依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 第二十五条特许人未依照本条例第八条(特许人应当自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15日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备案;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应当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特许人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者企业登记(注册)证书复印件;

(二)特许经营合同样本;

(三)特许经营操作手册;

(四)市场计划书;

(五)表明其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书面承诺及相关证明材料;

(六)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特许经营的产品或者服务,依法应当经批准方可经营的,特许人还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文件)的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备案,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备案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6

15、特许人要求被特许人在订立特许经营合同前支付费用的,没有以书面形式向被特许人说明该部分费用的用途以及退还的条件、方式;特许人没有在每年第一季度将其上一年度订立特许经营合同的情况向商务主管部门报告。 处罚种类:罚款

法律依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 第二十六条特许人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特许人要求被特许人在订立特许经营合同前支付费用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被特许人说明该部分费用的用途以及退还的条件、方式。)、第十九条(特许人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将其上一年度订立特许经营合同的情况向商务主管部门报告。)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16、特许人没有在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前至少30日,以书面形式向被特许人提供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信息,并提供特许经营合同文本;特许人向被特许人提供的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隐瞒有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特许人向被特许人提供的信息发生重大变更的,没有及时通知被特许人。

处罚种类:罚款

法律依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特许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特许人应当在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前至少30日,以书面形式向被特许人提供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信息,并提供特许经营合同文本。)、第二十三条(特许人向被特许人提供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有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特许人向被特许人提供的信息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及时通知被特许人。

特许人隐瞒有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的,被特许人可以解除特许经营合同)规定,被特许人向商务主管部门举报并经查实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17、特许人违反《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

7 处罚种类:罚款

法律依据:《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十条特许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被特许人有权向商务主管部门举报,经查实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18、对商业特许活动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 第五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特许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特许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19、对拍卖业的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拍卖法》 第五条国务院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全国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

20、拍卖企业出租、擅自转让拍卖经营权的 处罚种类:罚款

法律依据:《拍卖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拍卖企业应当依法开展拍卖活动,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出租、擅自转让拍卖经营权;

(二)对拍卖标的进行虚假宣传,给买受人造成经济损失;

(三)雇佣未依法注册的拍卖师或其他人员充任拍卖师主持拍卖活动的;

(四)采用恶意降低佣金比例或低于拍卖活动成本收取佣金,甚至不收取佣金(义拍除外)或给予委托人回扣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四十九条拍卖企业违反第三十条第

(一)项,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21、拍卖企业雇佣未依法注册的拍卖师或其他人员充任拍卖师主持拍卖活动的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拍卖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五十条拍卖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第

(三)项的规定,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并处以非法所得额一倍 8 以上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委托人和买受人损失的,拍卖企业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22、拍卖企业违反规定,拍卖前违规进行公告或展示的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拍卖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拍卖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拍卖前违规进行公告或展示的,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延期拍卖或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23、 典当行违反本办法第四十四条第

(三)、

(四)项规定的, 即典当行的资产应当按照下列比例进行管理:

(三)典当行对其股东的典当余额不得超过该股东入股金额,且典当条件不得优于普通当户。

(四)典当行净资产低于注册资本的90%时,各股东应当按比例补足或者申请减少注册资本,但减少后的注册资本不得违反本办法关于典当行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 处罚种类:罚款

法律依据:《典当管理办法》第六十四条典当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

(一)、

(二)、

(五)项,第二十八条第

(四)项或者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地)级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单处或者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典当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或者第四十三条第

(三)、

(五)项的规定,收当限制流通物或者处理绝当物未获得相应批准或者同意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地)级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24、对典当业的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典当管理办法》第四条商务主管部门对典当业实施监督管理,公安机关对典当业进行治安管理。

D、成品油市场管理

25、成品油经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一)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成品油经营

9 批准证书的;

(二)成品油专项用户违反规定,擅自将专项用油对系统外销售的;

(三)违反《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未经许可擅自新建、迁建和扩建加油站或油库的;

(四)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手段销售成品油,或者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禁止销售的成品油的;

(五)销售走私成品油的;

(六)擅自改动加油机或利用其他手段克扣油量的;

(七)成品油批发企业向不具有成品油经营资格的企业销售用于经营用途成品油的;

(八)成品油零售企业从不具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成品油的;

(九)超越经营范围进行经营活动的;

(十)违反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处罚种类:警告、责令停业整顿、罚款

法律依据:《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成品油经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法律、法规有具体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法律、法规未做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视情节依法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或30000元以下罚款处罚:

(一)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的;

(二)成品油专项用户违反规定,擅自将专项用油对系统外销售的;

(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未经许可擅自新建、迁建和扩建加油站或油库的;

(四)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手段销售成品油,或者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禁止销售的成品油的;

(五)销售走私成品油的;

(六)擅自改动加油机或利用其他手段克扣油量的;

(七)成品油批发企业向不具有成品油经营资格的企业销售用于经营用途成品油的;

(八)成品油零售企业从不具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成品油的;

(九)超越经营范围进行经营活动的;

(十)违反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E、再生资源回收管理

26、违反《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没有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登记注册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级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机构备案。

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没有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由商务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27、对再生资源回收的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商务主管部门是再生资源回收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政策、回收标准和回收行业发展规划。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研究提出促进再生资源发展的政策,组织实施再生资源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示范。

公安机关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的治安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登记管理和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内的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再生资源回收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依法对违反污染环境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建设、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纳入城市规划,依法对违反城市 11 规划、建设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和清理整顿。

F、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

28、零售商违反《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规定 处罚种类:罚款

法律依据:《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零售商违反本办法规定,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可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予以公告。

29、对零售商促销行为的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各地商务、价格、税务、工商等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促销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对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查处。

G、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

30、零售商或者供应商违反《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规定的

处罚种类:罚款

法律依据:《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第二十三条零售商或者供应商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可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单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31、对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的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各地商务、价格、税务、工商等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本办法,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对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查处。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对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行为实行动态监测,进行风险预警,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12 H、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

32、市场没有设立负责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门或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控本市场的食品安全状况。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33、市场没有建立以下管理制度:

(一)协议准入制度。市场没有与入市经销商签订食品安全保证协议,明确食品经营的安全责任。

(二)经销商管理制度。市场没有建立经销商管理档案,如实动态记录经销商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经营产品和信用记录等基本信息。经销商退出市场后,其档案应至少保存二年。 伪造经销商档案

(三)索证索票制度。市场没有对入市经营的食品实行索证索票,依法查验食品供货者及食品安全的有效证明文件,留存相关票证文件的复印件备查。

(四)购销台账制度。市场没有建立或要求经销商建立购销台账制度,如实记录每种食品的生产者、品名、进货时间、产地来源、规格、质量等级、数量等内容;从事批发业务的,还要记录销售的对象、联系方式、时间、规格、数量等内容。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不合格食品,市场没有立即停止销售,并记录在案。

13 发现在本市场销售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经具有法定资质的检测机构确认,市场没有立即停止销售,并依法报相关部门处理。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34、冒用、使用伪造的绿色市场信息认证标志。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I、洗染业管理

35、洗染业经营者违反《洗染业管理办法》规定的 处罚种类:罚款

法律依据:《洗染业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经营者违反本办法规定,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由商务、工商、环保部门依据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职能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可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予以公告。

36、对洗染业的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洗染业管理办法》第三条商务部对全国洗染行业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洗染行业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洗染企业的登记注册,依法监管服务产品质量和经营行为,依法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环保部门负责对洗染企业开设和经营过程中影响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其环境违法行为。

J、易制毒化学品管理

14

37、进口、出口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拒不接受有关商务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四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价格主管部门、铁路主管部门、交通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海关,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运输、价格以及进口、出口的监督检查;对非法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易制毒化学品,或者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前款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易制毒化学品监督检查时,可以依法查看现场、查阅和复制有关资料、记录有关情况、扣押相关的证据材料和违法物品;必要时,可以临时查封有关场所。

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物品,不得拒绝或者隐匿。 第四十二条 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或者个人拒不接受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由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8、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第三条国务院公安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海关总署、价格主管部门、铁路主管部门、交通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全国的易制毒化学品有关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易制毒化学品有关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K、美容美发业管理

39、对美容美发业的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商务部主管全国美容美发工作,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对美容美发业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

15 L、二手车流通管理

40、对报废汽车回收的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第三条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组织全国报废汽车回收(含拆解,下同)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报废汽车回收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报废汽车回收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内报废汽车回收活动实施有关的监督管理。

41、对二手车流通的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第七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二手车流通有关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辖区内二手车流通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M、煤炭管理

42、对煤炭行业的监督管理 处罚种类:没收 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第七章 第六十七—第七十二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煤 炭生产的,由煤炭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 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拒不停止生产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强制停产。

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转让或者出租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由 煤炭管理部门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的罚款。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开采煤炭资源未达到国务院煤炭管理 部门规定的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由煤炭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达不到规定的 回采率的,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

第七十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擅自开采保安煤柱或者采用危及相邻煤 矿生产安全的危险方法进行采矿作业的,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煤炭管理部门责令 停止作业;由煤炭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未经审查批准,擅自从事煤炭经营活 动的,由负责审批的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 五倍以下的罚款。

16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在煤炭产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 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可以依 法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或者取消煤炭经营资格;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未经煤矿企业同意,占用煤矿企业的 铁路专用线、专用道路、专用航道、专用码头、电力专用线、专用供水管路的,由县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强制清除,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 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未经批准或者未采取安全措施,在煤矿采区范围内进行危及煤矿安全作业的,由煤炭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作业,可以并处五 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河北省煤炭实施细则》第四十条煤矿企业和煤炭经营企业在煤炭经营活动中违反本细则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的,由煤炭经营资格审查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上一篇:税务局负责人述职报告下一篇:生物教学质量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