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数据在我国税收治理中的应用与前景

2022-09-11

1 大数据的特点、发展概况及研究意义

1.1 大数据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 大数据和云计算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 它们带领着人们从对事物的抽样分析上升到大数据分析的层次, 引领人们忽略微观层面的精确度而注重宏观层面的高效率, 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加强对相关关系的关注。大数据之父Viktor Mayer-Schönberger就曾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明确提出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 (大量) 、Velocity (高速) 、Variety (多样) 、Value (价值) 。

1.2 大数据的发展概况

2015年9月5日, 国务院公开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 明确指出在未来5到10年内推动我国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 致力于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自此, 大数据正式登上中国税收治理的历史舞台。

1.3 大数据的研究意义

简而言之, 大数据是一种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合理运用这种利息资产, 挖掘其背后的相关关系, 将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而现阶段我国的税收治理领域面临诸多的挑战, 尤其是税收治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税务机关的征税带来许多不确定性。伴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 如何落实电子商务领域税收治理问题也是税务机关的一大难题。大数据的到来一方面能够有效提供更多的涉税信息;另一方面能够对信息进行海量运算与整合, 找出相关点, 对于税务部门的纳税征管有很大的帮助。

2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税收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第三方数据参差不齐, 数据质量有待改进

一是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到位。我国的税收法规中对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只做了框架结构式的要求, 并没有明确的落实各部门的职责, 也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分享平台, 导致有些部门缺乏工作主动性且效率低下, 无法保证共享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因此在导入税收征管系统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匹配、信息缺失等问题。

二是税务部门的数据与企业数据的不匹配。欧洲全球金融与企业资信分析数据库电子提供商 (Bureau van Dijk) 曾提供了中国企业财务信息分析库的财务分析数据, 与某市税务部门的征管数据进行对比,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等主要六项指标, 均存在一定比例的差错率。对于构建税收领域大数据而言, 数据层面存在的质量问题是首先需要改进的基础问题。

2.2 数据公开体系与法律制度不健全

伴随大数据的不断发展, 对数据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税收数据公开体系的构建更显得极为迫切。查阅我国各种税收相关的年鉴:中国税务年检、中国统计年鉴等, 发现只有分行业、分税种、分地区、分类型的税收完成情况、税款统计情况等宏观层面的税收数据, 在各级税务机关的网站上也难以寻求微观的税收数据。

税收法定原则是我国税收领域的重要原则, 依法治税也是我国税收征管的基本要求。然而, 我国税收领域的法律现状是:税收法律只有4部, 而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占了大部分。想要落实大数据在税收领域的不断发展, 就必须要有权威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

2.3 数据分析理论缺失

在获取到税收数据之后, 最重要的就是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 运用大数据思维找出内在规律, 制定和完善税收征管条例。而现阶段, 大数据在税收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并没有形成规范的数据分析模型。

2.4 税收征管缺乏大数据思维

现阶段, 我国的税务稽查和纳税评估工作仍旧停留在抽样调查和因果分析阶段, 大数据并没有体现在税收工作当中。

一是因为税收征管顶层设计不能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近二十年来, 我国的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也有一定的成果, 从一开始的“金税一期”到“金税二期”再到“金税三期”工程, 已经覆盖了各地的税务系统, 涵盖各类税种以及企业。但由于这类信息平台的开发是独立、标准不一的, 使得信息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税务部门并不能有效整合所有信息并实现共享。

二是税务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大数据带来的强大变革。有些人甚至认为税务信息化只是将各类数据简单输入数据系统即可。思想决定高度, 税务人员能否有效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冲击将是大数据能否落实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关键。

3 各国大数据在税收治理领域的应用

3.1 美国大数据发展战略及其税收征管的应用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入住白宫第一天就签署了《Transparent and Open Government》法案 (《透明和开放的政府》法案) , 之后又发布《Big Data Research and Develoment Initiative》 (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 , 成立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 任命美国联邦政府的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技术官, 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联邦通信委员会还率先设置了首席数据官的职位。由此可见, 美国早已将大数据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在纳税人数据层面, 早在2004年, 美国国内收入局 (IRS) 就尝试通过关系挖掘技术探索宏观纳税人之间的共性。随着纳税人遵从测度程序 (TCMP) 和全国研究计划 (NRP) 的不断落实, IRS已经能够提供连续的微观纳税人数据。2009年, 美国政府又公布了新数据网站Data.Gov, 可以获取到各个政府部门的原始数据。

在纳税征管层面, IRS通过运用数据分析系统, 可以同时分析上亿个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整合、环境的考察来构建数据模型, 大大缩减了税务审计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3.2 澳大利亚的税收信息化

澳大利亚国家税务局 (ATO) 采用扁平化的税收征管模式和唯一性的税号控制手段来保障税收体系的正常运转。

一是ATO采用办税网点直接服务于纳税人的两层纳税征管系统, 只在全国设立两个税收数据处理中心处理各办税网点的数据, 在纳税征管模式上体现了高效率。同时, 基于强大的信息共享网络, ATO专门开发了E-TAX电子系统, 以实现信息化治税的目标, 大大降低了征税成本, 提高了征管效率。二是其税收信息化的重要依托就是纳税人识别号制度 (TFN) 。TFN是一组随意生成的9位编码, 该号码一经确定终身不变, 且税号系统与金融、商业、海关、福利机构等诸多部门联网互通, 落实了交叉稽核, 实现了ATO对各类纳税人财产收入的动态监控。

4 对我国大数据在税收治理中的建议

4.1 完善大数据背景下的税收数据体系

(1) 建立规范完整的纳税人数据库。无论是美国的TCMP、NRP计划, 还是澳大利亚的E-TAX电子系统, 都是高效、便捷的税收征管和税务稽查的形成基础。构建规范完整的纳税人数据库, 利用大数据思维, 由国家宏观的掌控纳税人的税收信息, 并且以整体为对象进行税收分析, 避免了个体的偶然性、不准确性。这种设想要求我们在构建纳税人数据库时要积极引入非税务部门的第三方数据, 要紧密结合互联网实际, 将广泛的网络数据纳入纳税人数据库。一是要选出能够为税务部门所用的网络涉税信息源;二是要解决不同数据源之间的匹配问题;三是要保证数据的质量、精确度。这种完善的纳税人数据库的构建将会为大数据在税收治理领域的应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2) 加强第三方数据的审核与清理。构建纳税人数据过程纵然需要多方面多渠道的涉税信息, 但对非税务部门的第三方数据仍需要执行严格的审核程序, 对于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采纳性都要进行仔细的考量,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才能被税务部门利用。

4.2 建立税收数据公开体系

在美国, IRS每年会通过SOI部门发布《IRS Data Book》, 其中包含一个财政年度的各类税收数据, 可供税务研究者使用。随着新数据网站Data.Gov的发布, 研究者们可能政府部门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类似做法的还有英国的政府数据网站data.gov.uk。而反观我国研究者获取政府部门税收数据的方式仍旧相对狭窄。从统计年鉴、税务年鉴上来看, 只有简单的根据不同税种或不同地区分类统计的税收收入数据, 数据开放程度和数据易用性仍远不及世界领先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 国家统计局也开始了数据开放的尝试, 并建立了类似英美政府的国家数据公开网站——国家数据网 (data.stats.gov.cn) 。

4.3 做好大数据的分析应用工作

在大数据背景下, 人们放弃对因果分析的渴求, 取而代之的是对相关关系的关注, 且注重分析主体由上而下的层层深入。做好大数据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应用, 首先要求大数据要能对已有的税收数据展开分析, 要有一套完善的税收风险分析指标。可按照不同税种分为税种类;按照不同涉税行为分为行为类;按照企业交易和非交易事项分为特定事项类等。

除此之外, 还要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税收征管和治理方案。以税务稽查为例, 以往的税务稽查要求税务部门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需要对稽查对象所在行业有较深的了解, 并且能够透过数据洞悉企业的财务状况, 这就导致在实务处理当中因为税务人员的主观差异而造成稽查结果不统一。引进大数据分析之后, 应当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科学的税务稽查, 用科学的计算替代或辅助人工决策, 以此降低出错成本, 提高税务部门人员的决策效率。

4.4 建立配套的运行保障措施

一是要加快税收制度的全面立法工作。纵观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构架, 并没有涉及将大数据思维引入税收征管的规定, 没有法律的保障, 使得大数据在治理税收问题上缺乏有效的支撑。首先, 我国应该完善《税收基本法》, 《税收基本法》是税收领域的根本大法, 在整个税收法律体系中居于母法地位, 对各实体法和程序法起着统帅作用。其次, 要尽快完善税种的立法工作。“十三五”期间, 我国预计有15种税将展开立法工作, 预计在2020年, 要对改革后保留的所有税种进行立法。最后, 关于大数据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应用, 要尽快以法律形式加以约束, 法律的缺位会使得大数据在税收领域的推行受阻, 也难以保障纳税人以及相关权益方的利益。

二是要实现数据可追溯。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另一方面要借鉴美国的TCMP、NRP计划以及澳大利亚的E-TAX电子系统, 建立规范的纳税人数据库。

4.5 培养大数据思维模式

在这个信息化、大数据的时代, 利用大数据思维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降低税收征缴成本是未来税收征管的主要方式。培养大数据的思维模式, 首先要广泛且深度的搜集数据, 其次要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然后要将分析结果应用于税收征管过程中去。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大数据的本质:要整体分析而不是抽样分析, 注重宏观层面的高效率而忽略微观层面的精确度, 加强对相关关系的关注而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

摘要:近年来, 大数据的迅速发展对于税收领域而言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一方面, 各种税收数据爆炸式的增长给税务部门采集税收数据提供了途径;另一方面, 如何将这些庞杂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类, 建立征管模型, 应用于税收治理之中, 将是税务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 通过研究大数据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时代特点和国外经验提出可行的建议, 为大数据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拙见。

关键词:大数据,税收治理,现状,前景

参考文献

[1] 游丽君.大数据背景下深化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研究[D].集美大学, 2016.

[2] 吴正举.复杂环境下的大数据处理[J].互联网周刊, 2017 (4) .

[3] 朱安平.大数据时代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6 (4) .

上一篇:TPM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下一篇: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