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人性光芒

2024-05-06

《论语》的人性光芒(精选十篇)

《论语》的人性光芒 篇1

一、爱心灌溉, 呵护成长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教师如果只爱事业他是一个好老师;一个教师如果只像父母那样爱孩子, 他是一个比那种虽读过万卷书但既不爱事业也不爱孩子的教师更好一些的教师;而如果教师把对事业和对学生的爱兼备于一身, 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爱更是一种能够触及学生灵魂, 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个叫金兰的女孩子, 在我印象中她是一个沉没寡言的人, 文静内向, 很是不起眼, 这可能和她特殊的家庭环境有关系:她是一个孤儿, 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 父亲后来因病去世, 家中就靠爷爷打工赚钱, 还有一个八十几岁的失明曾祖母要赡养。所以她平时比较内向, 缺乏自信心, 感到抬不起头, 也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 我想方设法的帮助她, 多次找她聊天谈心, 鼓励她自立、自信、自强。让她阅读书籍中励志故事和名人事迹, 鼓励她要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 生活中的坚强者, 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就像当初她帮助我一样。同时, 与她的亲人 (叔叔和爷爷) 联系, 关心她的生活状况, 鼓励同宿舍的其他同学多关心照顾她, 在班级中大家组织了募捐, 系部领导也给予贫困生一定的资助, 虽然钱不多, 但是她非常感激大家, 为大家提供帮助作为回报。我还让班级中的其他同学平时在学习上多帮助她, 生活上多给予她一些温暖。班级活动时, 让负责的同学多请她参加。我还把她带到家中, 给她一些衣物和生活用品, 给予她亲人般的关怀。现在, 她性格已开朗了很多, 也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了, 并当上了课代表和室长, 加入了校学生会, 学习成绩优良, 而且也愿意跟我讲她的心事, 时不时地在课间找我聊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馨融洽的气氛, 心中暖洋洋的。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就是说明我们教师的感情是无私的、高尚的。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 爱每一个学生, 同时, 学生会回赠给您同样的爱, 师生在互爱中共同成长。

二、尊重了解, 平等对待

杜甫有诗句说:“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自然地流露出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合格的人民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会依法执教, 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 规范自己的言行, 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传统的教育观念讲求师道尊严, 老师和学生不能相提并论。但在教学实践中, 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会使得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更能取得教育教学效果。这样的老师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平等的师生关系符合人性, 是教育的本质要求。要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就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 自主参与学习, 大胆探究科学知识。如果师生间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 不能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 学生就会畏首畏尾。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不同情况, 有的放矢地备课;要利用多种反馈渠道, 积极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条件和情境, 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如语文课上, 我力求让学生多读、多说、多看、多思, 对各种作品的赏析不求标准答案, 但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多角度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兴趣。沟通的方法有很多, 可以是谈心, 坐下来面对面地谈, 开诚布公地谈;可以是交流, 通过其他的方式向老师倾诉。要做到这些, 就需要师生间的相互信任, 信任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

三、创设情境, 因材施教

职高学生的自制力还是很欠缺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伊始能否抓住学生也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活动, 师生情绪的高涨与低落直接影响其效果。在情绪低落时则思维阻塞, 操作迟缓, 学习效率低。在新课程有效教学中, 教师应建立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中愉快地学习、成长。教师要设计好问题情境, 需要做到“量体裁衣”和“因需而设”, 选择与教学内容、学习主题有关的问题, 增强情境的针对性, 同时提高其有效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当然, 想要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 教师还必须不断地充电,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让学生更佩服你,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老师要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提升自我, 完善自我。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 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 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 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四、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江泽民同志指出,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他的一言一行, 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 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韩愈《师说》中这样阐释老师,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老师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传道”, 做人之道, 处世之道, 老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论语·子略》中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在教育中, 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 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 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 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 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此外, 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 理解包容。可以是开诚布公地谈, 可以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向老师倾诉。要做到这些, 就需要师生间的相互信任, 信任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老师要把学生都朋友看待, 分享欢乐, 共担困难。老师也要多接触外界,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学生的喜好, 了解社会的流行趋势, 避免与学生无共同话题, 让学生觉得你与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人, 有不可跨越的“代沟”。

总之, 教育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在教育天地中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之路亦是漫长, 但我将矢志不渝, 永不言弃地求索、创新, 成为学生心目中永远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 漓江出版社, 1993年版。

[3]庞诚、祁敏霞:《将正确的“师爱”贯穿于学生工作中》,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

1000字作文人性的光芒 篇2

端午节那天,和几个孩子讨论了端午节的话题。其中,谈到屈原在楚国所受的遭遇,他们纷纷谴责奸臣当道,小人横行,另有一个孩子说,也怪楚怀王自己昏庸无道,他不听忠臣屈原的,却偏听小人的,所以他客死秦国真是罪有应得。

对于历史,我们无法还原真相,但我们能做到的就只有以史为镜,这使我想起历史上著名的佳话,那就是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故事:

唐太宗对亲近的臣子们说:“以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服、帽子;以过去的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的兴衰规律;以别人为镜子,可以明了自己的得失是非。我常保存这三面镜子,用来防备自己的过失。”

“三镜自照”的唐太宗成就了著名的贞观之治,那么,说这话是否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呢?!

其实,作为一个人,我们可以不是帝王,但做人之理,古今一也。我们不一定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哪怕在极平凡的生活中,也需要智慧的锤炼,否则各种上当受骗的事情会时有发生。

而说到学习,就是要正确认知,在全面而科学认知的基础上融汇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产生新的能力。说到底,就是让学习为人生服务,为社会服务,让知识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小而言之,做人是为荣耀父母、完善己身;大而言之,做人是为昌盛文明、报效祖国。

也只有这样学习,我们无论在认识自然、社会与人生包括认识自己的时候,才能不致产生片面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因为我们能够正确观察事物,有合适的立足点与着眼点;我们能够把自己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我们能够综合周围的一切关系来洞悉人性、洞悉事物的发展规律。

所以,当一个孩子就屈原的投江,看到悲剧性的一面,萌生惋惜屈原的才华时,我没有简单的予以正面回答,而是和他们一起学习《盲人摸象》这篇短文。我们在分析盲人致命的误区之时,大家看到了,观察事物不全面导致的荒谬后果。

其实,一个简单的事件背后,有着深广而复杂的社会内容,我们考量历史,我们追思古人,须知每一个相同的悲剧,无时无刻不在同一大地、同一文化渊源的血脉中,默默流淌、源远流长。这也许就是历史与哲理故事真正的启示。因为我们即使不是盲人,但我们有致命的盲点与误区,由这个意义上说来,我们一定要揽镜自照。

推而言之,我们都是屈原,有深刻的爱国爱家的朴素情怀,也可能或已经背负悲剧的色彩——屡遭馋佞、生不逢时。我们又都是楚怀王,都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昏庸乏匮。那么,作为小人的令尹子兰与郑秀的影子,是否在我们身上完全灭绝了呢?!其实,小人除了本质本性的恶,大概还是渊源于精神灵魂的不光明,被黑暗蒙蔽,否则,即使小人也是乐意成为一个堂堂君子的。因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说的又何尝不是小人在现世就遭到报应——很难捱的凄楚呢?!

所以,学习就是这样一个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过程。“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大概说的就是学习的妙境。

网络,人性的光芒 篇3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短、小、轻、薄的风尚也在昔日魁梧壮硕的网络产品身上一再闪现。五彩缤纷、小巧时尚的安奈特Mini交换机,体积仅相当于市面上最小巧的手机大小;外观同样眩目的思科无线IP 电话7920,已然成为办公环境中四处移动的管理人员的“掌中宝”;绿色环保的UPS 不光体积小、噪音小,而且能消除UPS 对周边市电电网的污染。

面对资金和空间以及管理技术上“捉襟见肘”的SOHO 用户,网络设备的多功能整合无疑是必不可少的。设计优良的SOHO网络产品,能够像普通家电一样,即插即用。网络安全设备的复杂大家有目共睹,安全多功能一体化的方案早在三年之前就“方兴未艾”,随着初期的安全一体化方案“叫好不叫座”局面让用户彷徨迷惑之时,在底层上就让防毒与防黑的联动更平滑更有效、提供单一管理界面的安全“杂交”新产品让用户眼前一亮……

网络,这个承载了前台与后台的桥梁,在人性化温暖光芒的照耀下,必将焕发出日益璀璨的魅力。

一、网络融合集中营

Soho 网络功能融合

对于新兴的SOHO族来讲,替代传统方式和外界进行最快速、最直接、最主要的沟通手段无疑就是网络,而在连接网络时由于SOHO用户独特的应用环境,促生了这样一类新兴网络产品的发展——多功能SOHO网络产品。由于资金和空间以及易管理性等原因,SOHO网络设备的多功能整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单从产品方面来讲,因为在SOHO环境里的使用者,往往未必个个都是网络专家或拥有足够的网络管理专业技能,所以对于SOHO网络产品来讲,能够像普通电器一样,插上就用,而不是面对一大堆独立功能的网络设备束手无策。

目前的多功能SOHO网络产品全都支持PPPoE 等针对宽带网络接入应用的功能,而按SOHO 网络应用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安全防护一体化的SOHO网络产品和多功能一体SOHO网络产品。安全防护一体化SOHO网络产品通常集成了基本的交换机、路由器、宽带接入/ 共享功能,并加入了众多常见的防火墙和VPN功能,它们一般采用流行的Web 管理方式,通过标准的浏览器,即可快速访问、配置其各项网络功能,实现跨平台的管理方式,“人性化”很强。多功能一体SOHO 网络产品除了常见的交换机口(LAN、WAN)和无线网络接口以外,还特别提供USB接口、并口等产品共享硬件,用户能够把USB接口打印机和其他USB存储产品通过这款产品共享到网络上。内建的标准并口也能够用来连接传统的并口打印机,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对多种不同接口打印机的兼容问题。国内厂商开发多功能产品的主要包括D-Link、TP-Link、Netgear、华硕等。

1. D-link Express EtherNetworkDI-604

作为一款小巧、易用且功能齐全的SOHO级宽带路由器产品,友讯网络(D-Link)的Express EtherNetwork DI-604 4 端口以太网宽带路由器既满足了多人共享宽带上网和资源互通的日常应用需求,又提供了丰富实用的安全防护能力。

简单的配置向导和方便、快捷的手动配置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各种用户配置、管理基本网络功能。而集中在高级选项页中,丰富、实用的高级网管功能,可满足SOHO用户对网络控管方面的特殊要求。借助DI-604内建的IP和MAC地址过滤、域名过滤设计,我们在其上可以轻松实现常用的防火墙功能,而这一切以往您可能只有在一些传统高端的网络设备上才能够看到。对于宽带应用,DI-604 为我们提供了包括动态/ 静态IP、PPPoE以及其他(PPTP和BigPondCable)多种选项,以适应本地ISP 提供的不同的Internet 接入方式。

2. 全能选手——NETGEARDG824M

该产品是一款融合了A D S LModem、SPI 防火墙、无线AP、宽带路由的网关产品。

通过DG824M 内置的ADSLModem,用户可直接连接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ADSL 接入线路。路由器的广域网口能自动检测电信运营商的接入类型,具备运营商客户端发起功能(如其可是一个PPPoE 或PPPoA 的客户端,也可以是一个DHCP的客户端,也可以分配固定的公网IP地址等),而局域网内的所有计算机不再需要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也不用设定任何代理服务器的地址。此DG824M同时具有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可让企业内的多用户共享一个ADSL 账号访问Internet。

安全大一统

一般而言,对于各种网络信息安全威胁的发生,如病毒的攻击、不正当的资料存取、网络的攻击、恶意的代码、黑客的入侵以及各种其他混合攻击如SQL Slammer、CodeRed 及ms Blaster,都有可能同时发生。而传统的信息安全防护产品,只能针对几点威胁加以保护,无法提供全面性的防护。这也是将防病毒与防火墙集成在一起的多功能一体化方案为什么二三年之前就有人在推。不过,回顾近几年一体化方案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根本就没有被一体化地用起来。原因很简单,不好用,而这种不好用是因为不好管理。究其原因,是2 个不同的产品被生硬地捆绑在一起,各有一个管理界面,各有一套管理方式,而2 种管理“老死不相往来”,没有半点儿沟通与交流。另外,面对每半年以近20% 的速度增长的混合型病毒,这种一体化方案要么防了毒,却挡不住它的黑客攻击;要么防了黑,却挡不住它的病毒传染;或者干脆无法同时发挥防毒与防黑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长久以来,这些一体化方案一直“叫好不叫座”。

1. NetScreen-5GT

网络安全设备的复杂有目共睹,对用户的技术水平要求也很高,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无法具备这一条件。拥有多个分公司或远程站点的大型企业网络、零售连锁机构,以及银行及金融组织等,需要为远程站点与中央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以下载中央资源或进行数据传输,并且为开启的VPN通道进行安全防护。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应用模式:管理服务提供商集中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络安全服务。管理服务提供商在局端配置高端防火墙,而在用户端只需配备一个小型的多功能安全设备即可。于是集防火墙、VPN、DoS 防护和网关防毒等多种安全机制于一身的NetScreen-5GT 便有了存在的空间。

NetScreen-5GT 建立在趋势科技与NetScreen 深层次的技术合作上,在底层(如API接口)彼此开放部分源代码(出于安全厂商各自的安全考虑,双方并未全部开放),使得防毒与防黑的联动更平滑、更有效。而且在管理方面,提供单一的管理界面(而不像以往的一体化方案,防毒一个界面,防黑一个界面),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管理。NetScreen-5GT 具备可升级病毒扫描功能,可通过Netscreen securitymanager 2004进行管理和配置,这一策略管理可以加快病毒代码更新的部署,减少因最终用户更改策略和忽略病毒更新而造成的网络安全漏洞,从而整体上简化了企业安全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2. ISS proventia m

集成了防火墙过滤器、VPN网关、七层应用过滤器、DoS保护和网关反病毒软件的Proventia M 除了安全功能的一网打尽之外,优势在于基于自己的一体化体系。通常安全厂商会通过购买技术的方式来增加原有产品的安全功能,由于不同厂商技术之间的差异性,能够在单一的防护引擎内集成多种防护技术,需要厂商在底层核心技术方面的能力非常强。对用户而言,这样带来的直接好处是非常易于使用,部署、响应和通知时用户获得更加灵活的配置选项,可以方便地启用/ 关闭各项安全功能,并且通过电子邮件或寻呼机向管理员发送重大事件的通知。内置的XPressUpdate 自动更新技术,免除了手动更新操作和维护时间。

3. Nokia IP30

IP30 Home是Nokia为小型企业用户和SOHO 用户量身定做的一款小型防火墙产品。借助于IP30 Home,诺基亚将安全平台延伸到远程办公和小型办公领域。

IP30 Home采用Check Point防火墙软件,内置Toshiba 133 MHz MIPS 处理器、8MB Flash 和32MB SDRAM,具有出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设置防火墙,IP30Home 能够抵御Ping of death、WinNuke、ICMP flood、Nestea、SYN attack 等拒绝服务攻击。

IP30 Home 支持5 个节点,最多可升级至25个节点,足够满足一般用户以及中小企业的需要。IP30安装简便,通过网站界面控制台,在第一次连接后,安装精灵会自动引领用户逐步安装,只需10min 就能启动防火墙。在使用界面中,IP30 Home提供详尽的网络记录,管理员可以实时监察任何的可疑的传送。此外,用户可通过DMZ、Block来对防火墙进行设置,将具有危险性的网络服务暂停。

IP30 Home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能够进行升级。用户只要向Nokia 登记及购买认证,不需更换硬件,就能将IP30 Home升级到Tele、Satellite、Satellite Pro 3个更高的技术等级。升级后,IP30 Home 不仅扩大了使用人数,而且还可更支持VPN、数据加密及鉴定。用户可因应不同时间的需要,逐步升级。

二、网络产品“家电化”

俗话说“爱美知心,人皆有之”,短、小、轻、薄的风尚也在昔日魁梧壮硕的网络产品身上一再闪现。

1. 安奈特Mini 交换机

安奈特面向SOHO 市场新推出的AT-FSW 5PS,亦是一款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的Mini交换机。该交换机小巧时尚的外形,加上红、白、蓝、银、黑5种颜色的选择,让很多用户第一眼就流露出喜悦。AT-FSW 5PS 交换机是一款5 口Mini 交换机,体积仅相当于市面上最小巧的手机大小,除了随机配送的精巧的电源以外,AT-FSW 5PS 还提供了一个USB 供电接口,可以通过笔记本或台式机的USB 接口进行供电。该交换机还随机提供一个磁铁配件,可以让用户将交换机方便地固定在座位附近的金属面板上。

2. 思科无线IP 电话7920

作为思科的IP 通信解决方案第一代无线IP 电话,7920 适用于所有的移动工作人员——从在办公环境中四处移动的管理人员到工作在仓库、销售层或者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7920 是一款方便易用的IEEE 802.11b 无线IP 电话,可以与CiscoCallManager 和Cisco Aironet 1200、1100、350 和340 系列Wi-Fi(IEEE 802.11b)接入点配合,提供全面的语音通信功能。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采用无线LAN技术,护士、医生、教师和IT 人士都能够扩大他们的工作范围。

7920 支持多种呼叫特性和有助于改善语音质量的人性化设计功能。

基于像素的显示屏——让用户直观地使用各种呼叫功能。

2个软键——可以动态地为用户提供呼叫选项。

四向滚动旋纽——让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屏幕显示的信息

“保持”键和“静音”键——让用户可以灵活地将当前呼叫置于“保持”状态,或处于“只听”状态,使通话不受背景噪音干扰。

音量调节——让用户可以在通话过程中对听筒和振铃的音量进行分贝级的调节。

“菜单”键——该键使用户可以迅速查看各种信息,例如电话簿、呼叫日志和电话设置:

∷ 用户可以方便地查询语音邮件信息。

∷ 显示未接电话、已拨电话和已接电话。

∷ 用户可以进行不同的设置,例如Call Manager振铃类型、用户档案和首选语言。

呼叫功能

思科无线IP电话7920的功能可以随着系统能力的扩展而不断加强。它的功能能够与系统的更新保持同步。它目前提供的各种便于使用的功能包括:

多条线路(6个分机号码/快速拨号)

主叫方姓名和号码显示

呼叫等待

呼叫转移

三方通话(会议)

提前拨号

重拨

呼叫保持/ 恢复

呼叫静音

呼叫驻留

呼叫代答/ 群组代答

在显示屏显示“您收到语音邮件”

其他功能

用于切换振动/ 振铃状态的热键

用于锁定键盘的热键

用于语音邮件访问的热键

可以设置9 个快速拨号

可编程的快速拨号热键2-9

舒适背景音产生(CNG)、语音活动检测(VAD)、自适应抖动缓存和回音消除

语言支持:第一个版本可以支持英语、法语、德语

本机电话簿

时间/ 日期显示

键盘锁定/ 振动图标指示

基于待机/ 通话状态的软键

RE 和电池电量指示

3. Linksys 无线宽带路由器

一旦您的计算机连至这款BEFW11S4 路由器,它们就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和文件。所有计算机都可以使用放在家中任何地方的共享打印机,而且您的计算机之间可共享各种文件:音乐、数码照片和word 文件。您可以将您的所有数字音乐保存在一台计算机中,并在家中任何地方欣赏它们。您还可以将您家庭的所有数码照片置于一处,从而让您能方便地找出您所需要的照片,并轻松地将其备份到CD-R。您可以与家庭成员或者互联网上的对手玩对战式计算机游戏。在一台计算机的硬盘快要装满时,您还可以使用另外一台计算机上的剩余空间。

三、智能管理不能少

在实际工作中,网络管理员往往是身兼多职,有大量的其他的事务使得他们不能够长时间守候在机房,而他们的职责要求他们随时随地都要能了解到网络的运行状况,针对这类问题,需要为用户设计很多相关的功能,帮助管理员降低他们的管理人力成本,这是人性设计在网络管理上的体现——智能化。

中文界面

安奈特是全球首家为中国用户推出中文版的网络管理平台AT-SNMPc的网络厂商。很多用户在重金购买了网络管理套件后,常常被软件中生冷的英文界面难住,因此常常只能用到一些网管的日常功能,其实网管平台的很多优秀高级功能都没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中国用户使用中文网管平台,这类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方便的实时管理监控

中文版AT-SNMPc带有远程网络管理控制台选项功能,网络管理人员无论身在网络中的任何位置,都可以从任意一台工作站上实时管理监控全网的运行状况,如果使用JAVA 控制台功能,网络管理人员在任意工作站上Web 浏览器上即可通览全网当前运行状况或深入查看任一局部的详尽数据。

安奈特的网络操作系统AlliedWare提供了脚本触发功能,管理员可以根据网络使用中特殊需求进行定制,脚本触发功能可以依据时间、事件、设备运行状态触发一系列指令,该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帮助管理人员部署用以应对网络运行中特殊或异常情况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被自动执行,免去管理人员大量烦琐,重复的工作量。

在网络操作系统AlliedWare中设计了自动报警功能,当设备运行出现流量异常、出现故障或遭到攻击时可以自动向网管工作站报警或向网管人员发E-mail报警,如果再配合短信呼叫系统,即可让网络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内掌控网络异常信息,将风险降低。

细微之处

安奈特二层交换机特有的“Enhanced Stack”(增强堆叠)功能,可以让管理员只用一个IP地址即可管理多达24台设备,管理员在为设备进行操作系统升级时,如果开启“Enhanced Stack”的功能,只需完成对主交换机的升级工作,其他23 台设备均可通过主交换机自动完成升级工作。

让班级文化闪耀人性化的光芒 篇4

一、教室环境润物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教室环境作为班级文化的组成部分, 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良好的班风是学生成长的明灯。开学初, 我与学生一起制定了我们的班风——用自信书写成长, 用快乐记录阳光。14个端正的红色大字贴在黑板的上方, 像黑夜中的一盏导航灯, 时时指引着三十七位同学自信快乐地学习生活。

教室是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掘起知识的宝库。在教室的后方, 我与学生一起布置了“群星闪烁”。墙壁上贴着每位学生的照片, 一有进步就为其加一颗星, 不断肯定其积极的行为, 让学生体会到成长中的快乐和幸福。在教室两边, 我们还布置了每月“班级吉尼斯”争创剪影。这一活动, 每月举行一次, 学生不仅学会了展示自我, 还增强了自信, 懂得“我”是班级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温馨的教室环境,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与行动。教室成了我与学生心灵交汇的场所。

二、班级制度以人为本

1. 让学生民主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 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班级制度不能“自上而下”由班主任强加给学生, 而应该“自下而上”由学生讨论产生。让学生感到制定班级制度是自己的事。我们六 (2) 班曾经利用一堂主题班队活动讨论班风, 最终由班长作文字的润饰, 宣布我们的班级公约:告别昨日的自己, 为班级荣誉努力进取;锻炼好身体, 用行动诠释精彩瞬间;克服一项不足, 用毅力战胜后退的心魔;用心告诉自己, 前进只是战胜自己!每天到校后齐诵三遍, 学生就会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中, 开始每天的学习, 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

2. 让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的管理

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班主任不是班级唯一的主管, 不应简单地发号施令, 而应该自觉地“放开学生的手”, 给学生相对的自由, 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开学初, 我把班级管理权还给了学生, 让每个学生商讨班级需要的管理岗位, 竞争参与管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班主任不必也不需事必躬亲。放手让学生去摸索中成长, 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就会找到自身的价值, 感受到班级生活的愉悦、集体成长的快乐。

三、班级活动让爱延伸

班级文化具备主体实践功能。我们每个班主任若能抓住学生的情感需求, 有创意地搞一些小活动, 就会让学生对班级产生积极的认同感和强烈的归属感, 学生的情操能得到较好的陶冶, 关爱他人的风气也容易养成。

1. 班级“心语栏”, 让爱住我家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人都需要情感释放的空间和场所。小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情感, 因此, 在班级中应该给学生创建情感文化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 都能进行情感的沟通。为此, 我在班中创设了“心语栏”, 这是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平台。

开学初, 有位同学病了, 好几天没来学校上学。不知不觉, “心语栏”上就有了很多留言表示对她的关心, 看到“心语栏”上写满了大家对她的关怀, 我看了也忍不住在上面写下:“快点康复, 早日回到我们这个家……”

此后, “心语栏”上的留言每天都会更新, 平时学生与教师有什么心里话也可以在上面交流, 这让我们这个班级的感情更融洽了。

2. 我是你的天使, 让爱无声

每年的“学雷锋日”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但过了这一天, “雷锋”也走了。为了让“雷锋”时刻在学生的心中。我在班会上, 让学生从我准备的两个分别写着男、女生姓名的盒子里抽一个名字。抽到谁, 就默默地做谁的天使。接下来的三个月内, 时刻帮助他。就这样, 学生们带着极大的神秘当上了别人的小天使。如此一来, 班里的气氛和谐了, 凝聚力强了, 呈现出一派团结向上的景象。

摘要:班级文化就像一个大磁场, 以巨大的磁力吸引着学生。人性的班级文化驱使学生自愿地接受感染、教育和鞭策, 帮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产生积极向上的无形力量。本文整合了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三种要素, 形成了闪耀着人性化光芒的班级氛围。每一位学生在作者营造的班级文化中, 健康快乐地成长。

人性化的光芒 篇5

读时清香满口,读后才高八斗。赏美文,写佳作,让我们携手共圆一个梦!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北京奥运会标准配餐是每盒700克,但在“好运北京”配餐服务中发现许多男性用餐者吃一盒不饱,吃两盒又偏多,而女性则是一盒又吃不完。后来,推出了“性别饭盒”:男士在标准定量基础上增加100克,女士则减少100克,并相应增加小甜玉米、番薯、南瓜等蔬菜品种。这样的做法,受到了好评。

请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安南说:“人性的光芒正在温暖你和我的世界。”是的,人性光芒照亮的地方,就是最具诱惑力的地方,它让我们身心舒畅。

人性化的光芒让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当“王麻子刀剪”在中华大地风靡一时之际,“瑞士军刀”还只是瑞士的一个小家庭作坊的产品。一百年过去了,前者“撒手人寰”,后者却名扬四海。除去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瑞士军刀的人性化设计也是它倍受青睐的原因。它集钳子、夹子、小刀、磨具等工具于一身,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既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又小巧轻便,适合人们随身携带。不仅如此,瑞士军刀的生产商还到世界各地考察,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设计出多种款式的组合军刀。它早已不是“军刀”,而是家家户户的必备品。

人性化的光芒引导我们正确而科学地思考、处事与生活,让我们做事的思路更加切合人的需求,对人的关怀更加体贴入微,从而走过沼泽,迎来事业的新天地。

人性化的光芒让人的情感得到释放。传统的电影院老式刻板,无法使人交流情感和充分享受。于是,美国的道菲兄弟在佛罗里达首创一家餐厅电影院。为了能让观众享受看电影的过程,倾诉生活心得,交流内心情感,他们准备了舒适的靠背座椅,他们提供美味可口的食物,他们把聚集一堂尽情沟通变成可能。他们从人的真实需要出发,颠覆传统电影院理念,建立了新的娱乐概念。

满足不同的人的需要,就是推动我们思考、策划、创造的动力。

人性的光芒让人的尊严得到呵护。为别人想得多一点,让自己做得更好。你可曾注意到大厦入口处台阶旁的一条“无障碍”通道,你可曾发现公交车上那一排为老人、小孩与孕妇设计的座椅,你可曾了解微软公司的办公场所别出心裁的让员工舒服至极的设计……这一切为的就是传递一份对人的关爱,对人性的礼遇。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曾高呼:“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也许是人类认识自我的“狂言”,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多一点人性化的考虑,让“好运北京”配餐服务中心推出“性别饭盒”;多一丝人性化的关怀,让饭店设置吸烟区,让商场设置手机充电处;多一份人性化的体贴,让商场摆出“小心地滑”的温馨警示牌。为生活增添人性化的滋润,就是为世界创造和谐新景象。

[点评]这篇作文审题是准确的。三个分论点设置合理,醒目地置于三组论据之首,纲举目张,思路严密,条理清晰,句式整饬,引人注目。第一组论据的表述很有特色,将“王麻子刀剪”与“瑞士军刀”作对比叙述,正反分明,褒贬自喻,振聋发聩。开头和结尾都引用名言,概括力强,有说服力,并使文章既有例证又有引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三组论据和结尾的附加论据,都采用排比概述,既增强了文章气势,也使论据充分丰富,令人信服。

《论语》的人性光芒 篇6

《撞车》的故事发生在美国最具多元文化和多元种族的代表性城市洛杉矶, 而洛杉矶历来又深受种族主义之争的困扰, 影片从一起车祸开始, 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 回顾了与此次事件有关或无关的人们三十多个小时里的生活, 人物繁多而且成分复杂, 有白人、黑人、亚裔、拉丁裔、波斯人等等, 保罗·哈吉斯曾说过:“我创作和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 就是要探寻有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话题。我希望观众们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并不只是感知到我所指出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能够推动民众去分享你们的爱心。”

二、《撞车》的多线叙事结构

《撞车》为了表达多种族的冲突与人性的复杂, 电影用很多个同步发生的独立故事穿插讲述, 以各个独立故事中看似毫无关系的角色们之间的联系为基础来反应像种族冲突、人性良知这样的深刻问题。

(一) 交叉蒙太奇。交叉蒙太奇是平行蒙太奇和交替蒙太奇的发展。平行蒙太奇手法即把同时进行的场面分切成许多片段, 交替呈现, 从而把情节推向高潮, 并造成悬念, “平行蒙太奇是两个或数个含有戏剧动作或事态内容的镜头交替出现、分头叙述而得到平行表现的蒙太奇结构形式。”

(二) 故事线索。整部电影的七条故事线索平行推进, 又在某个时间和空间彼此交叉, 几乎每个人的线条都会与别人发生交集, 与传统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 他并没有一条真正的故事主线, 所有故事都是为“碰撞”这个主题服务。故事的重点如下:1. 整个故事中黑人青年二人组的线索最为重要, 他们合伙抢劫, 警察来时分头逃窜, 各自踏上不同的命运;2. 黑人导演, 两个白人警察作用也非常重要, 两人曾经并肩作战, 后来分道扬镳, 也各有归宿;3. 黑人探长表面上并不重要, 但整部片子他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4. 锁匠的故事比较独立, 游离在故事主干之外, 却又是全片最亮点之一。

三、多线叙事的意义

任何一部作品, 形式与内容都是互相结合, 相得益彰, 而作为一部多线叙事的电影, 采用如此复杂的结构方式, 也是为了它的主题内容服务的。本片的野心很大, 要讲述一个跨越种族肤色背景下多元文化社会人性的故事, 基于这种目的, 必然要选择这种错综复杂的多线叙事结构方式。

(一) 多元化背景。本片的文化背景是多元化的, 各种角色各种人种, 有白人、黑人、亚裔、拉丁裔、中东等等, 这些不同的人种肤色, 构成了多元化的美国, 也形成了今日美国丰富深厚的文化土壤。比如黑人青年A, 对于种族歧视极端敏感, 在他眼中, 任何一件事情都能成为歧视的导火索, 服务员的态度, 公交车的玻璃, 甚至路人的一个眼神, 这反应出虽然美国致力于消灭种族歧视多年, 制度上虽然已经基本除去歧视, 但人们心中歧视的根很难消除。

(二) 多人物角色。电影复杂的人物关系中, 每个人既有自身种族的背景, 但也有个人与自身种族肤色的碰撞和对抗。比如同为黑人青年二人组, 对于A的诸多种族歧视言论, B就不尽认同。黑人导演已经是个成功人士, 对于自身的肤色也在不停地抵制对抗。白人瑞恩有一个尽力帮助黑人的父亲, 但他却赤裸裸的表达对黑人的歧视, 并作出猥亵妇女这种不齿的事情, 但后来却又奋不顾身的救助他人, 体现出人性极端复杂的一面。更明显的例子是白人警察汉森, 他非常反感搭档瑞恩对黑人的歧视, 并挺身而出拯救了黑人导演, 但他骨子里对黑人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让他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仓促出手, 射杀了搭车的黑人青年B, 并抛尸焚车, 毁灭证据, 那份虚伪的正义感轰然坍塌, 人性的美好和丑陋如此极端的集于一身, 令人叹息。

四、总结

导演保罗·哈吉斯在本片中探索和勾勒人际冲撞、文化冲突带来的人生启示。他从小角度切入 , 反映了当代美国白人、黑人以及亚裔、拉丁美洲等新移民的文化冲突问题。跨文化传播的冲突多源于双方的误解 , 如果误解不能得以及时处理和澄清 , 它就可能从文化误解的冲突转为人际关系之间的冲突。哈吉斯尽力的用多线叙事的角度来解读美国这个多元化社会的各种冲突。

这部电影表面上看似没有主人公,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人公, 生活的主人公。这种群戏的叙事方式, 借助演员们不动声色的表演, 恰恰完全还原了生活。整部电影以撞车开始, 最后以撞车结束, 暗示着类似的冲突会一直持续下去, 永不停歇。而人类文明正是在这种不断碰撞中踟蹰前行, 追逐着永不磨灭的人性光芒。

参考文献

[1]潘秀通, 万丽玲.电影艺术新论:交叉与分离[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论语》的人性光芒 篇7

这个世纪我们迎来了一批任性、傲慢、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他们最普遍的特点是心理脆弱, 具体表现为自私, 无责任感, 容易逆反。这就给我们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管理上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就班级管理而言, 要符合当前中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 班级的制度规范要融于情感的理念之中, 让人性的光芒照亮学生思想的天空。

一、培养自己完善的人格

一个人的人格, 包含诸多方面, 如性格、气质、修养、能力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作为班主任, 你个人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你班工作的开展。首先你对待学生要真诚。俗话说, 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班主任是最贴近学生的管理者, 你在和学生的相处中一定要说真话, 用真劲, 办真事, 动真感情。当面一套, 背后一套, 虚假为人, 不会得到学生真情感的回报。其次, 你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遇事不毛躁, “吕端大事不糊涂”, 冷静、热情要分场合、分情况, 做到有大将风度。另外班主任也是教师, 如果你自己知识储备丰富, 有真才实学, 有过硬地业务素质, 那么你的学生无疑会对你肃然起敬。“情人眼里出西施”, 你人性的光辉会无声地感染着学生, 你可能就是他心仪的美神。

二、树立全心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 更是班级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明确服务意识很重要。也就是说你只是班级的一员, 真正的主人是学生。你的责任是扶助你的主人长大成人, 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又有一定素质完善的人。你不能高高在上, 像家长一般。试想, 有些孩子刚刚摆脱家长的束缚, 又贴上你这么一个酷似家长的班主任, 其情绪是可想而知的。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班级教育中十分重要。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引起他们各种心理冲突和困难, 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发展。许多家庭无教育, 虚有其体, 养而不教。传统道德、现代规范、人生教养, 严重缺失。那么, 我们的班主任就要从这方面入手, 首先要培养他们具备最启码的人的情感。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 有意识地倡导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行, 进行一些理解、宽容、合作等方面的人际交往教育, 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倾向。

“自古英雄多磨难”, 我们的学生往往经受不住困难挫折, 尽管有时的困难挫折让我们看起来微不足道。而这时他们往往容易走极端, 自暴自弃者有之, 以牙还牙、以错抗错者也屡见不鲜, 自毁人生, 不考虑后果。我们的班主任应时常用我们的阅历和我们的所知提醒他们: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 我们也会遭受失败和挫折, 有时可能是厄运和灾祸。当失意或不幸降临时, 我们要用坚强地意志去战胜它, 做一个从逆境中奋起的强者。

四、建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管理的理念、班级的运行机制以及班级的风貌构成了班级文化的主体。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会对学生有一种强烈地吸引力, 学生也会对班集体有一种认同感、自豪感。创建班级文化氛围就是让学生在美的环境的熏陶下, 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做班级的主人, 做班级的管理者。

创建班级文化氛围, 首先在于班主任管理理念的时尚。我们的班主任不再是管理过程的实施者、控制者、评价者, 而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设计师。作为设计师, 一定要设计一套适合本班实际又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班级文化尊重个体, 最大潜能的发展个体, 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是创建班级文化氛围最有效的方法。如早自习可安排领读员, 检查出勤可任命一个书记员, 像宿舍布景师、公物督察长, 纪律检查官等。这样, 许多学生有自己的管理岗位, 各司其职, 他们在集体中服务于集体同时又承担一定的责任, 主人翁意识增强, 个体的能量被释放, 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会有激情, 从而促进班级文化发展。

在班级文化创建的过程中, 我们的奖励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人人都喜欢被赞美, 不喜欢批评。赞美体现着关注, 体现着尊重, 是合乎人性的教育法则。适当得体的赞美会使学生感到开心快乐, 增强自信心。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没有完美无瑕的学生, 同样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学生。我们切不可拿着放大镜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然后吹毛求疵, 或是大发雷庭, 而是多多肯定他们的优点, 并且学会在众人面前表扬。

开展争优创优竞赛是创建班级文化最好的方法之一。这个优可以来自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可以设计多方面的争优创优内容。比如, 可以针对学习优秀者授予成功之星;学习认真刻苦者授予勤学之星;纪律评比优胜者授予守纪之星;有坚强毅力战胜困难者授予自强之星;等等。班级营造这样的争先创优氛围, 有利于实现自我, 超越自我。

如果把班级比做一条船, 班主任就是领航员, 所有的学生则是水手和船员。这条船如果能够冲过波浪, 绕过险礁, 到达彼岸, 则取决于船上所有的人的通力合作。最大程度地调动水手、船员的积极性, 使他们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不仅使这条船能够沿正确的方向安全地航行, 而且还能使全体人员享受航行的快乐, 作为领航员的班主任, 确实不易也不简单。然而当我们听到或感受到他们充满阳光的思想时, 当我们看到或即将看到学生的未来时, 我们会释然无悔的, 因为他们正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

摘要:现代中学生最普遍的特点是心理脆弱, 这就给我们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管理上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就班级管理来说, 就要针对当前中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 笔者认为班级的制度规范要融于情感的理念之中, 让人性的光芒照亮学生思想的天空。

《论语》的人性光芒 篇8

一、费尔巴哈“人本宗教”的思想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最初的并且间接的自我意识,“人的精神、灵魂、心,其实就是他的上帝:上帝是人之公开的内心,是人之坦白的自我”。[3]43宗教,至少是基督教,就是人对自身的关系,就是人对自己的本质的关系。所以基督教的核心并不是想像中的自然界的神,而是人身上所体现、所具有的神性。基督教的本质就是人的宗教,是人本宗教。在基督教中,道德完善性胜于上帝的其他一切显要的理智规定或理性规定。[3]83作为道德的上帝,要求人像他自己一样神圣,因为上帝是神圣的,上帝是人自己的良心。他认为上帝还化身于人的每一次祈祷中,在祈祷中,上帝垂听人之苦闷,参与人之痛苦和祈求,因人之苦痛而怜悯,因人之悲苦而感动。上帝爱人,也就是说,上帝同情人,上帝从人那里受难。因为没有同感,就不能设想爱;但是,没有同情,则就不可能设想同感。而同情乃是以同等的本质为前提,这就表明,上帝与人在本质方面是没有区别的。上帝爱人,所以人也要爱人,人与人之间应该充满爱,充满同情。上帝爱世人就是至高者乃是人的爱,因此宗教的本质就是爱,即对他人的爱,对整个人类的爱。

乔治·艾略特在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下,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社会和道德发展的原则,是人存在的最高价值,也是整个人类的幸福理想。而责任应当一直处于道德的核心位置。所以,乔治·艾略特认为,一个人在一个民族体、一个宗教团体、一个政治团体或一个社会团体中应当有一份认同感,感觉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合作的群体的一部分;一个人应当有一种道德责任感,而道德是一种情感的反映,这种感情不是个人性质的,而是普遍的人类情感,它能够正确地分辨是非善恶,它是文明社会得以存在和进步的基础。此外,她还提出了“同情学说”,推崇以爱和同情为中心的道德准则。

二、费尔巴哈思想在《米德尔马契》中的体现

乔治·艾略特的作品饱含着对人类生活方方面热切的关怀,而同情、道德、责任占据了中心的位置,“人本宗教”的思想贯穿其作品的始终,她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体现着这一思想,并在它的指引下去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米德尔马契》的副标题为“外省生活研究”,是作者以自己生活过的考文垂市为原型虚构外省小镇米德尔马契,通过它展现了1829—1832年英国外省生活的一幅完整画面。书中人物繁多,规模庞大,历史背景广阔,为19世纪妇女文学罕见。通过分析乔治·艾略特的《米德尔马契》,可以揭示费尔巴哈的人本宗教思想在该作品的人物形象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的同情心、道德感与责任感。

1.多萝西亚圣女般的人性

多萝西亚在小说开始就表现出并不属于她所生活的世界。她年轻,漂亮,是位热情、有朝气、有着虔诚宗教信仰和远大抱负的少女,她对生活的理解异于小说中的其他人——“像易于走极端的性格和对事物的一些奇怪看法”。[4]长期以来,她就一直怀着极强的责任感和热情在设计、制图,希望实现她的计划,为她所生活的那个郊区的人建造房屋,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她就像西班牙的圣德蕾莎 ,有着庄严的理想,而不愿做那种“养在过分肥沃的土壤中的花儿,为鲜艳而牺牲了力量和作用”。[5]

费尔巴哈认为爱基本上是女性的本能,是女性教给人类最神圣的品质。多萝西亚就是一位充满了爱心的女性。当迂腐、干瘪的卡苏朋向她求婚时,她不顾30岁的年龄差距以及卡苏朋求婚的真正动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因为她认为“真正幸福的婚姻,必须是你的丈夫带有一些父亲的性质,可以指导你的一切,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教你希伯来文”。[6]8她结婚的动机是用她的一生,帮助卡苏朋完成他的伟大事业——完成《世界神话大全索引》的编纂,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卡苏朋求婚的真正动机,只是想找一位在他夸夸其谈的时候呆在他身边的忠实听众和一位没有思想的保姆。

婚后的生活,将多萝西亚由一个满怀远大理想的“圣德蕾莎”变成了一个顺从丈夫的妻子。她把结婚看作是一种新的义务、新的责任的开始。在她意识到威尔受到继承遗嘱不公平待遇时,她建议卡苏朋分出一部分钱赠给威尔,然而处于嫉妒和自私下的卡苏朋断然拒绝。对于圣女般的多萝西亚来说,这是完全无法理解的。

当她从婚姻的幻象中觉醒,认识到自己并不爱那个虚伪、冷漠的老书蠹后,她没有沉溺于悲叹自己的不幸,也没有向卡苏朋倾泻怨恨,她把卡苏朋看作是一个可悲悯的同类,感到的只是同情和责任。她始终尽心尽责地照顾他、关心他、忠诚于他,对他忍让、妥协,甚至在卡苏朋死后,在炎热的夏天她依然为卡苏朋戴孝,“那套黑丧服和那顶包住脑袋的帽子,一定会使她憋得透不出气”。[6]518

卡苏朋死后,多萝西亚认真、谨慎征求多方意见,最后任命品德高尚的费厄布拉泽为新的教区长;还为利德盖特主持的医院提供资金帮助;与玛丽的父亲高思先生一起,为提高郊区人民的生活、实现她的村舍计划而努力。

当利德盖特卷进布尔斯特罗德的丑闻时,周围几乎所有人都孤立利德盖特,甚至他的妻子罗莎蒙德也冷漠地对待他。可是多萝西亚同情利德盖特,认为有责任为利德盖特洗刷冤屈、脱离罪名,她让利德盖特将一千英镑还给布尔斯特罗德,并替利德盖特还清债款。在与罗莎蒙德的会面中,虽然第一次她对罗莎蒙德产生误会,但是她对他人的同情心促使了二人再次会谈。在第二次与罗莎蒙德的会谈中,她以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打动了后者。罗莎蒙德开始以她一贯的冷酷示人,“不仅用柔软的围巾把身体裹得紧紧的,还用冷漠的缄默把心灵裹得紧紧的”。[6]740但是,随着多萝西亚充满情感的声音涓涓流入,融化了她,“这热诚而恳切的声调,显得那么宽宏大量,似乎把罗莎蒙德耿耿于怀的一切事实,那构成她和这个女人之间的隔阂和仇视的一切事实,都丢在了一边,它像一股暖流,冲走了她惶惶不安的疑惧,给她带来了安慰”,[6]741使罗莎蒙德得到了某种精神感召,从自私的境地中暂时解脱出来。

2.利德盖特道德的光辉

利德盖特是一个怀有远大理想的年轻医生。他的最大抱负“就是要为他的职业在扩大科学的、合理的基础方面作出贡献”,[6]143 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医学家和医师。要像法国生理组织学和病理解剖学的先驱比夏一样,献身于病理学和解剖学的研究,在医学界、在人类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来到米德尔马契,他一心要在这里干番事业,他未来的计划是“为米德尔马契做一些小小的好事,同时为世界从事一项伟大的研究”。[6]144他认为,在那个时候,医疗事业仍在沿着以前的老路向前发展,医疗事业需要改革。秉持医疗改革的雄心壮志,利德盖特不顾同事的劝阻,计划推行改革。他提倡诊断处方与施药分开,异于同时代医生的做法。虽然他不喜欢布尔斯罗德,但是他认为可以借助布尔斯特罗德在当地的财力、势力和影响力来实现医疗改革,完成自己的伟大理想;同时他相信自己有坚强的独立性,不至于为布尔斯特罗德所摆布。这种想法虽然为一些人所不齿,但它是与利德盖特远大的、为了造福人类的理想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当初正是布尔斯特罗德慈善家的外表和两人的志同道合,吸引着利德盖特接近布尔斯特罗德。

最能体现利德盖特富有同情心和道德感的,是那次在使布尔斯特罗德名声全毁的会议上。布尔斯特罗德被与会人员严酷逼问,虚弱的身体和精神皆无法支撑。在紧急时刻,是利德盖特将其搀扶回家,不管别人怎么猜测议论甚或怀疑,毅然挺身站出,因为“他的愤懑和厌恶,似乎遭到了他的医生本能的抵制,当他看到布尔斯特罗德那张铁青的脸上惶惶不安、无地自容的神色时,他首先想到的却是如何挽救或解除他的痛苦”。[6]683

当利德盖特深陷布尔斯特罗德的丑闻时,妻子罗莎蒙德毫不理解他。在多萝西亚与他谈话时他曾说道,“现在我没有法子做任何事,我不能不考虑妻子的幸福,便决定我的行动……我不能看着她整天愁眉苦脸”。[6]716他依然想到的是一切应以妻子的快乐为基础,虽然他的心在流血,但他下决心背这个包袱,充分体现了一个丈夫的责任。在他们搬到伦敦以后,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放弃当初的梦想,最终在物质上富足得足以满足罗莎蒙德。

3.费厄布拉泽自我牺牲的精神

费厄布拉泽在《米德尔马契》中也是一个有着高尚道德的人。在选举牧师的过程中,他从利他主义出发思考利德盖特的处境,认为“利德盖特是刚来的外地人,在职业上有他自己要争取的目标,费厄布拉泽先生设身处地为他考虑,觉得应该尽力劝阻,而不是争取他的关心”。[6]171费厄布拉泽考虑到利德盖特的难处,对他的事业受到阻碍深感同情,在这样的前提下,他做出了自我牺牲这一道德决定,降低了好朋友利德盖特为此事感到为难和愧疚的程度。 在他猜到利德盖特遇到经济危机时,费厄布拉泽愿鼎力帮助好朋友,可是被那时受虚荣心占上风、无法放下清高自负架子的利德盖特回绝了。

明明自己很喜欢玛丽,可是当面对与玛丽青梅竹马的弗莱德时,费厄布拉泽努力帮助后者;在玛丽不愿见弗莱德时,替他向玛丽传话;在家中有多人围坐一起,玛丽与弗莱德不方便独自交谈时,他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单独说悄悄话,毫无嫉妒之心。

为了养活自己一直未出嫁的妹妹和赡养自己年迈的母亲,费厄布拉泽最终没有结婚,充分显示了他所具有的责任感。

三、结语

作为19世纪的思想家、现实主义作家,乔治·艾略特走在19世纪女性作家思想的前沿,她所主张的费尔巴哈的“人本宗教”思想是贯穿她创作生涯的重要命题,其宗教理论的精髓闪烁于她的字里行间。《米德尔马契》这部著作真实地再现了现实世界与生活的平凡,于平凡之中见伟大,于平凡之中见真实,使人们对自己习以为常的人和事产生同情和真实与美好的感觉,以此获得道德上的启示。这部著作蕴含了作者强烈的宗教情怀、深刻的哲理探讨、细腻的心理描写、深邃的道德探索以及炽热的情感倾诉,深刻体现了乔治·艾略特所秉持的费尔巴哈的具有同情心、道德感、责任感的“人本宗教”思想,使整部小说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NEWTON,K.M.George Eliot:Romantic Humanist[M].Hampshire:Macmillan Press,1981:1.

[2]GEORGE ELIOT.The Works of George Eliot[G].Vol.8,Edinburgh&London:W.Blackwood,1878.

[3]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王凤华.性格与环境——《米德尔马契》主要人物形象分析[J],安阳大学学报,2003(3).

[5]高奋.西方女性独白[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5.

[6]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M].项星耀,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7]利维斯,F R.伟大的传统[M].袁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论语》的人性光芒 篇9

关键词:生命,人性,历史,传承

一、别致新颖的观察视角

同样是在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下表现的人物, 同样是记录真实, 同样是表现晕染进日常的伟大, 同样是通过表现平凡的人物来展现对历史深刻的反思, 《麦田》和《三十二》却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两部影片在选题和内容上都体现出导演的独具匠心和强烈的个人风格, 如果说《三十二》的故事是简单明晰的, 那么《麦田》则是多义隐喻的。

《三十二》是由郭柯导演的一部与一段沉重的慰安妇历史有关的影片。与以往的同类题材不同, 影片没有跌宕的剧情, 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 没有停留在同情怜悯, 没有止于对历史的问责, 只是通过介绍韦绍兰的用餐、行走、山歌等日常生活, 将一个真实的故事向大家娓娓道来, 试图走进一个“慰安妇”的内心世界。导演将老人惨痛的遭遇与她博大的胸怀相比较, 将生活的苦难与顽强的生命力作对比, 着重表现老人的良善和宽容, 从而引发每个人对自己现实命运的思考。这是一种平淡中的深刻, 人的生命本该如此坚韧。

黄伟麟导演的《麦田》同样将视角对准了两位平凡的守陵老人。全片以麦子生长的过程为线索, 既表现了随着麦田的不断变化, 曹万宝、张中凡两位老人如“石雕”一般的守陵生活, 日复一日枯燥的差事并没有让两位老人失去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充满童真, 与麦田, 与石雕, 与麦田中的一切生灵融为一体。整个影片基本没有对话也没有故事情节, 只是两位老人生活片段的组合, 但是导演巧妙地将神像表情的特写与两位老人形成互动。导演在这些看似平淡的生活题材中发掘出蕴含其中的珍贵元素, 为观众奉献了一幕动人心魄的人间史诗。

两部影片的主人公都是老人, 他们极其平凡, 平凡到像一颗尘埃被这个匆忙的世界遗忘;他们处在社会的边缘和底层, 大工业的物质文明与他们无关, 所以他们只是守护着心灵的一方净土;他们苦中作乐, 感恩生活, 在饱经沧桑的笑容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对不公命运的问责, 而是对生命的崇敬和珍惜。

二、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

(一) 镜头语言独具风格

《三十二》与《麦田》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如构图精致、色彩表达精准;运用远景介绍主人公出场, 将主人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展现和谐的画面;用特写镜头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但两部影片还是表现出不同的基调, 《三十二》呈现出柔和舒缓的风格;《麦田》则表现出一种大气和苍凉。

配合着韦绍兰老人的声音:“那苦处难处难到这一步止了, 自己忧愁自己解一点都没错。”《三十二》画面中是阳光射进屋, 飘落的尘埃折射出细微的光亮, 在这里导演已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像尘埃一样的普通人依然可以散发出自己的光亮, 传递给观众。紧接着, 桂林优美灵动的山水和伴着舒缓吉他声音的柔美女声:“日头出来点点红, 照进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 只愁命短不愁穷……”诗意的音乐和解说词在开篇就奠定了一种平静和舒缓的基调, 让人忘记了老人经历的苦难, 他们沉静在一片安静祥和之中。而在叙述韦绍兰和她儿子的冲突时, 导演将矛盾与优美的广西农村的镜头轮流交换展现, 使影片的节奏得以平衡, 给观众足够的时间深思, 让这些悲剧的故事得以在观众的内心沉淀。全片的镜头语言都没有刻意夸张伤痛的情绪, 而是在富有灵性的画面中以深沉的人文情怀去审视、抚慰一段历史的伤痕, 似乎有一种淡淡的抽离感。但是韦绍兰老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博大的胸襟又润物无声, 让影像传递出醇厚的温情, 如一记重锤深深地敲打着每一位观者的心。

与《三十二》的舒缓不同, 《麦田》的开篇画面便在低沉而富有节奏感的击鼓呐喊声中展开:麦苗吐绿、麦穗摇曳、水灌入地, 一组镜头接字幕:“一片麦地”;神像肃立、神态各异, 乱云飞逝, 一组镜头接字幕:“几十尊千年神像”;神像之间, 站立着身穿大衣的守陵人, 老人剔头、仰头喝蛋, 一组镜头接字幕:“两位石雕般的老人”。一个神像的正面特写接着一个满是泥水污渍的眼部特写, 眉眼之间显示片名:“麦田”。特写镜头和大远景的对接, 极为洗练地对背景的介绍, 这一组组的镜头和字幕的剪辑使影片的层次和节奏感立刻显现。在简练地介绍完影片背景之后, 随着坠琴的琴声响起, 具有传奇色彩的坠子大师郭永章边拉边唱的剪影画面出现, 大师的6个唱段将全片串联起来, 使得动静有序, 节奏跌宕起伏, 增强了片子的艺术感染力。这六个历史神话题材的唱段将没有故事题材的影片巧妙串联起来, 好比在读一篇悲凉凄美的抒情散文, 又好比在听一首感天动地、博大精深的历史史诗。

(二) 情绪传达精准贴切

《三十二》中舒缓的吉他声音与秀美的桂林风光融为一体, 将温情和博大的情绪贯彻始终。破旧的老屋, 简陋的生活, 92岁的高龄, 一身的病痛, 这就是韦绍兰的生活。战争给韦绍兰老人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 战争的结束也没有带她逃离贫穷和免遭唾弃, 但是老人却始终大山一般沉静、稳健。影片结尾处, 老人面对着见证了她一生的大山说道:“天上落雨路又滑, 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 自流眼泪自抹干”, “这世界真好, 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在饱受非常苦难与人性摧残之后, 老人依然能道一声“这世界真好”, 那满面皱纹和沧桑遮盖下的笑脸, 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麦田》的情绪则随着影片中各种音乐的配合传递出来, 长萧、鼓、钟、钢琴以及流浪艺人使用的坠琴, 音乐的风格与画面配合带动着观者丰富的情感, 开篇镜头给了晨霭、田野、村庄, 抒情、徐缓的长萧背景音乐带着些许悲凉;在表现“四月杨花”的画面时, 欢快的钢琴声吐露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面容慈祥、神情专注的老人张中凡, 无声无息、睁大双眼的石雕神像, 还有辛勤忙碌、分享美餐的蚁群, 这一组特写镜头, 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钢琴声展示了护陵老人对弱小生命的关注与呵护, 展现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还有传奇一样的流浪艺人郭永章原汁原味的唱段不仅渲染了浓烈的地方特色, 担当起承上启下的重担, 而且揭示了影片的主旨, 给人一种如泣如诉、慷慨悲凉、动人心魄的感受。即使没有连贯的情节, 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散文诗般的情绪在延续。

三、自成一格的风格流派

“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是纪录片史上非常重要的两大流派。两者其实有许多共通之处, 都强调声画同步, 甚至认为声音比画面更重要;都以真实人物和事件为素材, 客观纪实的技巧, 以及避免使用旁白叙述等。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对创作中的“主观成分”采取不同的策略。“直接电影”认为, 要做“墙上的苍蝇”, 不参与不评价。而“真实电影”在这一问题上则宽容许多, 它认为可以有适当的采访, 适当地刺激当事人而推进事件的发展并不妨碍纪录片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十二》和《麦田》显然受到了“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的影响。两部影片均没有一句解说词, 两位导演都尽量将他们捕捉到的情节尽可能地保持原貌, 客观地呈现给观众。但是在细微处有不同的处理, 这也正是“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的主要分歧。

如果非要将两部影片分门别类, 那么《三十二》的风格更倾向于“真实电影”。影片中尽管导演并没有出镜, 在后期剪辑中导演也尽量抹去采访的痕迹。但是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导演的介入。开场几分钟, 影片通过镜头和韦绍兰老人的讲述向我们展示了老人的家庭情况, 在这不到三分钟的镜头里, 导演的适当提问推进了老人的讲述, 清晰地告知观众应该知晓的内容, 也正是通过导演的引导才有后期呈现出来的非常明晰的主题。

《麦田》则完全没有这样的痕迹。全片自始至终不用解说词, 只在关键处出几行字幕交代背景、季节、人物和不多的同期声内容。这完全符合“直接电影”的创作原则:不需要采访, 拒绝重演, 不用灯光, 没有解说, 排斥一切可能破坏生活原生态的主观介入。导演只用音乐传递整个影片的基调, 让人“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虽然常常让人产生跳跃感,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样做好比绘画中的留白, 把想象的空间充分留给观众, 让观众在主动思考中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 产生“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结语

许多人都在挖掘历史的价值。大部分人对于历史的理解仅停留在挖掘历史文化和历史遗存, 停留于物质开发和审美的价值上。其实, 历史的最大价值和意义, 不仅是其具备的历史性和审美性, 更应该是现实性。于我们而言,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呢?是声嘶力竭的控诉, 是悲痛欲绝的哭喊, 还是言辞犀利的评判?《三十二》和《麦田》告诉我们都不是。

历史是由无数的单位个体组成的, 而每一个单位的人都是一段历史的折射。无论历史带给我们的是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还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都要像韦绍兰老人一样, 饱受磨难依然笑看生命, 像曹万宝、张中凡两位老人一般在平淡清苦中保留童真。无论多么平凡, 都能在历史的折射下展示“真善美”的力量, 并把生命的坚韧和人性的光芒作为对未来的指引和传承的召唤, 也许这就是历史之于我们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道德的清香和人性的光芒 篇10

作品是平庸还是超拔,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火候。有一个成语叫点石成金,优秀的作者,应该有点石成金的功夫,能把司空见惯的写作素材,点化成超凡脱俗的文学作品。《格林夫人》这篇小说的超拔脱俗之处有两点。

第一点,是这篇作品的重点,不在于表现格林夫人如何帮"我"摆脱困境,而在于表现格林夫人的行为对"我"处世态度的影响。作者对作品的开拓较深。格林夫人帮助"我",不仅使"我"顺利通过了期终考试,更重要的是,请格林夫人帮忙,成为"我"的一种人生突破,使"我"的心灵由封闭变为开放,从而改变了"我"清高自傲的性格,变得乐意与人交往和沟通了。作品中的"我",从与别人保持距离到轻松、主动地融入人群,这是处世态度的重大转变。"我"的这一转变,说明助人不仅能使受助者摆脱一时的困境,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受助者的人生态度,让受助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融入生活。在这里,作者为我们展示了格林夫人帮助别人所产生的更重要的意义和更深远的影响,从而彰显了格林夫人助人行为的高贵。如果作者写格林夫人帮助"我",只写到让"我"顺利地通过了期终考试,没有关于"我"处世态度的转变这一延伸,那么,作品的内涵便会显得简单、肤浅了,作品便会流于平庸,便会黯然失色。

第二点,在于作品展现了格林夫人帮助别人的高贵动机。格林夫人帮助别人,没有功利目的,是出于感激或者感恩,是为了体验那种助人的快乐。别人帮助了她,她心存感激,要有所回报,愿意拖着病体帮助别人。真诚的感激和感恩,是一种很高贵的感情,最能体现人性之光。在格林夫人看来,助人是一种快乐,她因病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帮助别人了,就在心中祈求上帝,让自己像正常人一样感受到助人的快乐。把助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快乐,也是一种很高贵的品性,最能体现人性之美。格林夫人身患绝症,在人生的绝境里挣扎,却还不忘感激,渴望感受助人的快乐,她的真和善,特别感人,体现出生命庄严圣洁的一面。如果文章没有最后一节关于格林夫人助人动机的挖掘,作品会失之轻浅,削弱感人的力量。

上一篇:新型节能炉拱技术下一篇:刑事诉讼法律关系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