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伦理大学教育

2024-05-05

理工科伦理大学教育(精选十篇)

理工科伦理大学教育 篇1

尽管工程技术人员工程伦理观的形成是受诸多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但目前社会对初入行业的工科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素质、道德素质与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势必要求高校对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要与社会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适应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

一、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

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在 《2020年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学发展的远景》中指出,工程师应该成为 “受全面教育的人,有全球公民意识的人,在商业和公众事务中有领导能力的人,有伦理道德的人”。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未来工程师的培养必须软硬并重,也就是技术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并重,而工程伦理教育是培养未来工程师从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因此工程伦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开展针对工科学生的全人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工程职业者。因此只有搞清楚工程伦理教育的标准才能实现其终极教育目标。其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意识

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中明确指出,各层次工程性人才应“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素养”[1]。可见正确的工程伦理意识是支配和影响人进行工程技术实践的中枢,而且正确的工程伦理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需要后天的培养才能建立起来。因此,对工科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工程职业道德教育和训练,引导工科大学生树立工程实践与创新为人类造福的职业理想信念是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二)实现技术规范与工程伦理规范的有机融合

由于工程实践是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既是工程技术产品的制造过程,同时也是人类实现技术创造价值的过程。任何工程项目都具有从需求、设计、生产、制造、成品、应用到报废完整的生命周期,整个周期一直都是技术与工程伦理交织在一起。作为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应掌握工程实践的技术规范,而且也能够具备将工程伦理基本规范与技术规范融合的驾驭能力,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软硬并重能力。我们现在的高等工程教育过分强调技术实现,而忽视了技术与市场、技术与健康、技术与安全、技术与生态等方面的和谐问题。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我国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中明确指出,各层次工程性人才应 “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见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标准与传统的培养质量观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培养工程伦理决策能力

在工程的决策、实施、运行和监管等环节会面临到跨学科知识交叉、多种技术集成、各种社会群体的参与以及利益、成本、风险的分配等实际问题,仅仅凭借简单的直觉和工程伦理基本规范去解决是不现实的。因为工程伦理规范是解决工程伦理问题的标准和原则,可以作为工程伦理的判断标准。但是,由于工程问题常常将工程本身、社会、人类和自然交织在一起,经常出现权重失衡、利益冲突等问题,使得工程技术人员无所适从, 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因此,工程技术人员要真正能够处理和解决好工程伦理问题,除了具有自觉的伦理意识和工程伦理规范,还需要具有面对真实情景进行理性的伦理分析能力和科学合理的决策能力[2]。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中指出,“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和工程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是异曲同工的。

二、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及产生原因

目前高校对工科专业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造成一些在校工科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工程伦理意识淡薄、诚信意识缺失、价值取向扭曲、 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全局观念淡化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如下:一是我国绝大多数设有工科专业的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常常借助思想道德修养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平台来进行,由于课时安排有限,造成了教学内容宽泛而且针对性不强;二是部分重点工科院校虽然开设了“科技伦理”、“工程伦理学”等必修课,有些学校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利用通识教育平台开设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论”、“工业生态学”等选修课,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增强工科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力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课程与专业教育结合度不紧密,往往上课的教师都不是学生所学专业的任课教师,课程基本停留在导论层面上,缺乏与专业的实质性融合,从而可能导致学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出现工程行为的道德失范;三是尽管我国已经启动了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实质性等效工作,但是占高等教育三分之一的工程教育还处于学科教育向工程教育转型期和过渡期,目前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还很缺乏,教师无法将工程实际案例引入教学之中, 无法让学生体验一个项目从构思、设计、运作到实现的完整过程,没有建立起工程圈子里的习惯思维,学生步入行业后无法尽快融入工程圈子。

三、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创新途径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接轨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伦理道德要求越来越高, 那种认为工程人员的社会责任就是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本领做好本职工作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作为培养工科人才的高校应当加强对工程伦理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建立全员参与的工程伦理教育机制,依托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内外实践教育平台构建三层次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体系,探索渗透、融合与嵌入式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综合素质。

(一)加强对工程伦理教育意义的认识

随着工程实践活动日益复杂,技术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果单靠技术和技能来指导工程实践,势必会产生像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那样的人类灾难。因此增强对工程伦理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工程教育观念,将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摆到同等的地位。传统的工程教育片面强调学生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授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而忽视了人的全面素质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其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工程教育认证已将工程伦理教育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和观测点,许多高校在实施时只是将其简单地归并到思想品德课程中,并没有从工程教育视角下统筹考虑,造成了工程伦理教育与工程专业教育的离体,忽视了对工程教育的重要支撑作用。实际上,国际上对工程教育的评价就是一个多元的价值观评价,将工程本身和其相关的各方利益群体进行综合博弈满足各方价值诉求,是工程伦理的具体体现。可见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对培养我国未来工程技术人员工程伦理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提升未来从业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建立全员参与的工程伦理教育机制

从目前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广大教师并未意识到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一些工程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追求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从未将工程伦理教育引入到教育教学环节之中;特别在实践环节开展的项目设计时,只考虑技术指标的实现,从未将环境、生态、安全等要素作为设计指标纳入到项目之中,使得学生不关注、不关心工程伦理要素,造成设计与实际脱钩。另外在一些工科高校普遍把思想道德修养课与工程伦理教育等同起来,并将其作为万能课,认为可以解决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所有事情。

面对这种现状,学校应加强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工程伦理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教师对工程教育认证和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初衷和目的的再认识,建立有效措施引导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树立工程伦理教育的意识,将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在工程教育认证和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过程中将学生伦理意识、伦理规范、伦理决策作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通用标准,将教师贯彻和落实标准的教学情况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监测指标,采取同行、学生、社会三方评价机制。同时高校还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结合典型案例剖析的宣教活动,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对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构建全员参与的工程伦理教育机制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构建“三层次”工程伦理教育体系

工程教育认证和卓越工程师计划已将大学生工程伦理观作为合格工科毕业生的评价标准,并要求在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给予保障。为了达成培养目标必须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大工程观理念下的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有利于多学科交叉,有利于文理融合。为加强和改进工科专业大学生工程伦理教学现状,根据工科类专业教学特点构建“三层次”的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有利于全面、全员、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工程职业素质。

基础层次。这一层次主要针对刚入大学学习的学生,主要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价值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学载体主要利用通识教育平台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专业导论课和部分通识选修课。

专业层次。这一层次主要针对进入大学专业学习阶段的学生,主要帮助学生从专业视角建立工程伦理价值观,掌握工程伦理基本规范和评判标准。教学内容主要由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中的问题展开授课,基于问题和项目开展工程伦理价值判断,着力解决工程教育中重技术轻人文的问题,培养学生从大工程观视角下分析、判断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层次。这一层次主要针对进入专业实践阶段或即将毕业实习的学生,主要帮助学生从实践角度锻炼学生工程伦理判断和决策能力。教学内容主要由校企双方教师共同针对来自真实场景的课题和项目展开研讨,主要采取师生团队模式基于问题和项目教学形式,锻炼学生工程伦理应用能力。

(四)探索渗透、融合与嵌入式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工科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效性直接影响着工程人才职业素养,采取何种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不同培养阶段的教学效果。在基础层次的教学中可以采取渗透式,教师将公众关注的工程事故作为案例引入到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渗透工程安全、工程质量、工程成本、资源利用、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工程伦理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合格工程师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诚实、正直、严谨、敬业的职业道德[3]。

在专业层次的教学中主要采取融合式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课题或者项目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工程伦理教育、技术规范与工程伦理基本规范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体会工程伦理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应用工程伦理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动力。如在讲述转基因技术时就可以将工程伦理与技术融合,让学生体会到一项技术的推广不仅受到技术本身的制约, 而且也受到技术推广过程中社会背景和社会价值的影响。

在实践层次的教学中主要采取嵌入式教学方式,学生利用其真实的实践环境开展工程伦理决策和应变能力训练,指导教师通过将训练内容和项目直接嵌入到环节之中,并列入评价考核指标中。让学生在工程的决策、 实施、运行和监管等环节中高峰体验工程伦理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通过对真实情景进行理性的伦理分析能力和科学合理的决策能力的锻炼,实现做中学、干中悟、 悟中长的教学目标。这一层次的教学与目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两段式教学模式中的企业实践阶段是相对应的。

总之,加强和改进工程伦理教育,提高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素养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重要目标和新课题, 也是理工院校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体现。通过建立“三层次”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开展渗透式、融合式和嵌入式等多种教学模式,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全方位、全程化、全员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工程伦理素养和工程道德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与工程实际接轨。

摘要:工程伦理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素质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未来工程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出发,分析了当今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并提出了工科大学生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创新途径。

理工科伦理大学教育 篇2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秦皇岛市2014年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理工类高校本科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401A395)的阶段性成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的日益发展,及国家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创新活动对社会发展与经济转型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责无旁贷。2015年,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高校共青团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出:“高校共青团要勇于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要为大学生举办系列创业讲堂,推动大学普遍开设创业课程,培育各类创业社团协会,组建和打造导师团队与创业基地,加强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资金扶持,及时培育和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这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持。另外,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大学生作为最具创业优势的群体,其中的大多数不应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应主动担当创造工作岗位的重任,以自身创业带动更多大学生的就业,从而为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方面贡献力量。大学生创业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创业教育问题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提高创业品质、掌握创业知识和提升创业能力的教育。伴随国际竞争的愈演愈烈及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创新型人才的短缺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换,这对理工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有效实施创业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另外,地方工科院校是我国普通高校的主体,其在校生和毕业生数量都占了较大比重,供过于求的毕业生不断加剧就业形势,加之工科行业的就业环境十分艰苦,很多学生就业时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这无疑加大了理工科院校就业工作的难度。因此,积极开展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及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创业创新型技术人才。创业创新型技术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国家强盛与否取决于创新型人才拥有的数量及使用的效度。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可见的商业行为,更是一种思维、推理在大学生实践活动中的体现,其需要大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它可以更好的帮助大学生了解和适应社会,促进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理工科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可以弥补传统工科教育存有的缺陷,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大学生创业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使命,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出社会必需的创新人才。

(二)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创业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理工科院校的学科结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连接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基础性桥梁。传统工科教育比较重视专业技术的传承,而对有机学科体系的构建则考虑较少。事实上,企业更需要知识、经验与技能集一身的工程人才。理工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则可以培养出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不光技术精、懂管理,而且创新意识强、思维反应快,可以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换,从而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形成,引领和助推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

(三)有助于缓解理工科学生就业压力。伴随我国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多,现有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工科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必须通过创业教育鼓励一部分学生创业,使他们由被动就业转为主动创业,在解决他们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从而缓解不断加剧的就业压力,对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地方理工科院校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力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在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转变过程中,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存在普遍趋同现象,导致所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层次类型太过集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创新教育的实施提升了工科院校的综合实力,培养了社会发展所需的创业创新型技术人才,有力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环境和创业资源等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燕山大学等学校范围内随机抽取400名工科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一)创业意识薄弱。在抽调的400名工科学生中,只有

15.84%的学生有创业的打算,而后调研组又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在近三年毕业的工科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学生仅占0.31%。可见,理工科学生的创业意识较为薄弱,且很多有创业打算的学生,并没有很清晰的创业规划,只是受某些成功人物的影响,这与其说是一种创业打算,还不如说是一种创业冲动,是对成功创业的一种期许,最后能将创业付诸实践的,更是十分有限。另外,大多数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仅限于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他们认为创业就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只要能开创一份事业就是创业。还有,在有创业打算的工科学生中,有一半学生对创业并非出于主观愿望,而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二)创业素质欠缺。创业素质是大学生创业所必备的能

力、特质和知识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创业能力包括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等,创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效率及创业的成功与否。在调研的对象中,有53.5%的学生选择“非常缺乏创业能力”,仅有7.86%的学生选择“完全具备”。这说明大学生对创业准备还不够充分,这也是理工科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比较谨慎的缘由。在创业特质方面,近70%的被调查者,选择“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只有13.78%的学生选择“较强的责任感”。这说明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还是考虑自身发展,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自主创业的并不多。在创业知识方面,当问及“大学生创业所需的最重要知识是什么”时,有60%多的学生选择“市场运行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而有85%的被调查对象并不了解这两方面的知识,可见理工科学生普遍缺乏大学生创业所必备的核心知识,不了解国家对大学生有那些创业扶持政策。

(三)创业环境缺失。创业环境是指大学生在政府政策、学

校教育和金融支持等方面所享受到的对创业活动的鼓励与扶持。在对理工科学生开展调查的过程中,当问及“您认为政府有那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48.8%的学生选择“不了解”,32.7%的学生选择“知道一些”,当问及“国家现行的创业政策怎么样”,仅6.5%的学生选择“力度很大,很有吸引力”。这说明大学生平时很少关注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同时也说明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学校教育方面,当问及“学校是否开设创业教育课程”,35.95%的学生选择“有”,25.5%的学生选择“没有”,40.1%的学生选择“不知道”。这说明不少高校没有开设创业相关课程,或者并没有将创业课程列为专业核心课程,使得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创业方面的知识。在对金融支持项目的调查中,29.3%的学生选择“融资困难”,并成为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第二大难题。而且,65.8%的被调查学生选择“向亲朋好友借款”,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不了解现有的金融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获得创业贷款的困难。

三、解决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立与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是实现创业教育的关键。建立一套适合理工科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开发出符合理工科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和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在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结合理工科学生的优势与特点,并围绕创业过程的具体环节展开,设置理工科学生的必修和选修创业课程,比如创业风险、创业技巧、创业心理、创业理论等课程,并结合创业教育介绍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另外,要邀请创业教育学的专家学者及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来校担当创业导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给予指导和教学。

(二)进一步优化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环境。实施创业教育是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政府要制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要不断拓宽和完善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和体系,同时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理工科高校在深入宣传创业服务政策的同时,要根据高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比如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设立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社团协会、举办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开设大学生创业知识讲堂等,为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提供有利的创业土壤。大型企业要为大学生主动搭建资本与项目的对接平台,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并力邀优秀的工科大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创业项目中去。

(三)营造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创业文化影响着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提升。高校应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学校的育人机制中,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和渗透,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来校举办创业讲座和分享创业体验,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他们的创业精神和事迹,从而激发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意向。另外,学校要设计一些高水平的创业比赛项目,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创业比赛项目中,从竞赛中选拔出那些应用强的科技成果,通过改进、提高和推广使这些项目走向产业化,营造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最后,高校应自建和联系一些创业实践场所或创业实训基地,也可以根据创业项目的特点,让一些有明晰创业计划和较强创业能力的学生,到一些大学科技园创办小企业,亲身体验和学习感受创业的各个环节与过程,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创业经验、提升创业能力和构建创业所必需的创业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工科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研究概述 篇3

为了使工程师能够达到当代工程建设对其提出的新要求, 最佳选择是从工科大学生开始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工程伦理教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者交叉的新学科, 其目的在于树立工科大学生在以后从事工程建设中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 形成以伦理道德标准对待工程建设活动的自我习惯, 并提升相应的行为能力[4]。然而长期以来工科类大学在教育过程中普遍的重理轻文, 缺乏工程理论教育, 学生自我定位于应用工程, 忽视了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至于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审视工程建设更是无从说起。因此, 我国的工科大学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 开展对工程伦理问题的相关研究, 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工程建设中具有工程社会评价和道德评价的能力。

工程伦理教育兴起于在西方发达国家, 在其工程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则起步较晚开始于最近二十年, 发展较为落后, 与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 美国工程伦理教育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其工程伦理教育建立的基础具有多元化背景, 必须建立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作为教育基础, 以消除多种文化相互冲击对工程伦理教育的不利影响。因此, 美国工程伦理教育重视一般伦理素质培养, 并对此制定了详尽的标准[5]。

工程伦理学家M.Davids对其学生介绍了工程伦理教育的预期目的, 并得到了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 将其简单概括为以下四点:①增加学生的道德灵敏性;②提升学生的工程伦理识判能力;③加强学生对行业行为标准的认识;④锻炼学生的伦理意志力。

美国工程伦理教育以工程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学生讲授, 使之明确工程师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社会责任, 工程师的行业行为准则和正确认识到工程项目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工程伦理教育中, 向学生阐述在现在项目工程中工程师的社会责任高于其对雇主忠诚责任的这种变化, 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工程师对社会、工程行业和其他工程相关对象的责任, 如环境生态。

具体的教育实施方式, 通常采用伦理学老师或哲学老师与工科老师组成教育小组, 共同对学生进行授课;课堂方式采用类似于MBA的案例教育模式, 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为主要形式, 使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工程伦理在实际工程当中的应用。教育形式以老师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型体验式教学和学生自学三种途径结合, 重点培养学生工程伦理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2. 德国工程伦理教育

与美国移民国家不同, 德国自身历史悠久社会文化以严谨著称世界, 因此其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均与注重工程伦理实践教育及一般工程原则的美式教育不同。德国工程伦理教育关注更多的是对工程技术和工程伦理之间的关系研究, 在更加深层次的角度上探讨工程伦理产生和发展的本质,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工程伦理教育的原则。

德国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 除了兼有美国课堂教授团队及学生互动情景式教育外, 还重视社会环境对工程师的工程伦理教育和推广, 其通过工程技术教育和技术伦理的相互推动来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伦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同时, 工程师协会在工程伦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中也是相当重要, 以其为主导推进的社会继续教育模式是德国工程伦理教育的一大显著特点。

此外, 德国工程师协会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主持编写了工程技术评估的指导方针, 其中包括了对技术和经济的效益、公众利益、工程安全、环境生态及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内容[6], 并在1991年政府将其作为工程师职业活动规范在全国范围推广。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浙江大学董晓燕以其《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开启了国内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先河, 随后国内各高等院校诸多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本质、重要性和其在工程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对当代工程建设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国内现代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尤其是国内工科大学长期以来重理轻文的教育理念, 同时认为随着社会成员价值观念选择多元化的转变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 工程伦理教育必将不断向前发展。

许多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适合于国内工科大学的教学模式和途径进行了研究, 王进[7]借鉴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实现模式, 提出了适合国内教学的两种教育模式:一是教师独立授课、有序有层次的系统教学;二是结合学生的横向贯通、深度结合。其第一种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认为工程伦理教育属于新型的多学科交叉课程, 传统工程类学科和人文学科均不能对其内容进行完全覆盖, 因此必须建立国家统一标准, 开设常规化、正规化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其第二种教育模式的具体形式是通过将工程伦理内容融入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人文素质类公共课程, 和结合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生产实践环节植入工程伦理问题。刘建军[8]以建筑类专业为例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以下三种教育途径:纳入始业教育教学内容当中、开设工程伦理教育选修课、在专业课基础上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 刘绍春[9]还提出了另外两种途径:一是根据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工程实际案例, 引导学生对工程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二是学校提供条件安排学生到实际工程项目单位进行生产实习, 使其获得工程伦理问题的第一感受, 从而更加具体、生动地理解工程伦理教育当中的各个内容, 和对其中问题进行切合实际的思考。

还有一些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理论内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龙翔[10]根据工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程伦理问题, 提出当代工程师应该具备以下三种基本的伦理素质:伦理意识、伦理规范和伦理决策, 其中伦理意识是伦理动机和行为的思想基础, 伦理规范是伦理判断和去向的标准, 伦理决策则是解决工程实际伦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与此相对应的其认为在工科类大学工程伦理教育当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 加强其工程伦理意识、培养其工程伦理规范和提升其工程伦理决策能力。段新明[11]认为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在价值标准上过于模糊, 阻碍其进一步发展, 介此其提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谱系构成:自然伦理、商谈伦理和责任伦理, 其中自然伦理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商谈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责任伦理则是指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

三、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内有关工程伦理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 虽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旧成存在一些问题。

从宏观上国内工程伦理教育看主要表现学科划分不恰当和缺乏系统教育体系, 国内多数院校将工程伦理教育分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削弱了与工程专业学科的联系, 另外由于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教学大纲和国内自主完成的教育资料, 使得在实际教育过程与工程专业学科不能恰当衔接, 教学内容理论化、工程案例国外化, 不能有效的解决国内工程项目中实际伦理问题。

从微观上看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适合国内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成果评价方法。教育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课堂理论教育和思想灌输为主, 缺乏对于工程案例的情景式互动讨论, 尽管此种方式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工程伦理教育相关知识, 但缺少了学生对工程伦理认识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未来实际解决工程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迎潮.关于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8) :6-10.

[2]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5) :37-39.

[3]黄时进, 王荣发.在理工科博士生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 2007 (3) :32-34.

[4]王进.论工科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14-15.

[5]汤敏.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0.

[6]C.Mitcham.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69.

[7]王进.论工科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14-15.

[8]刘建军.高职院校工程伦理教育初探——以建筑类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3) :131-134.

[9]刘绍春.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39-41.

[10]龙翔, 盛国荣.工程伦理教育的三大核心目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4) :76-81.

浅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篇4

浅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时期,社会道德价值观呈日益多元化趋势.不同文化的冲突、价值观的.碰撞、道德选择的困惑日益激烈,高校大学生中出现了道德意识弱化、情感冷漠、信念迷失等严峻局面.应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成立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专门研究机构,注重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注重优秀学生和优秀事迹的示范引导作用,健全高校道德评价与监督机制等.

作 者:李华东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刊 名: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LLEGE 年,卷(期): 17(4) 分类号:B82.052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伦理道德   教育  

理工科伦理大学教育 篇5

关健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

作者简介:邓雪妍(197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项目编号:W2011-05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30-03

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将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置于大学生育人教育的核心地位。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结合与理工科专业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及应用教育,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综合型人才培养教育中不但必要,而且必行,这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需要。

一、优化知识结构的需要

知识结构是理工科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关键性因素。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优化知识结构,使其在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更多学科的知识,也就是说,具备丰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成为全能型人才。而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人文素质是优化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一,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文化知识消化吸收的能力,促使他们以更高地文化品味观察与理解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他们学好科学知识,增强专业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和探索。

第二,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广泛接收创新知识和新鲜事物,并能正确判断接收的新知识和新事物,以做出合理而科学的接受和舍弃。这就是人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学科单一、专业性强是当前理工科大学教育的特点,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不断丰富和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他们对各种学科知识的补充和储备。开拓视野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的过程,这些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能力的指引下,学生会更主动、更深刻地探讨科学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实践和创新。

第三,人文素质教育将理工科大学生培养成为智商与智慧并存的通才,让学生主动参与事物的变化与变迁,成为对知识领域充满好奇的探究者。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只有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宽广的思维领域,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并得到全面的发展。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丰富的人文教育培养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进入社会打下强有力的竞争基础。因此,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专业知识、人文修养和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增强适应能力的需要

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大学生掌握着现代建设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是国家建设及发展的栋梁之材。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是社会适应能力的体现,这也反映出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反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人生活的社会错综复杂,社会现象丰富多彩,社会关系盘根错节,社会问题形形色色,大学生要适应这样复杂的社会,必然涉及对社会方方面面的适应,必然需要具备适应社会方方面面的能力,因而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际上就是这些适应社会方方面面的能力的综合体。[1]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概括为学习适应能力、社会工作适应能力、社会交往适应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认识和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有如下几个重要作用。

第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内容。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与否,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人,那么一个国民素质高和现代化人才辈出的国家一定是屹立世界的强国。现代化人才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进步过程中能积极地适应并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变革与发展,具有创造思维和高素质的人。[2]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以智力能力为主导的,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在培养高科技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的过程中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其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是理工科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理工科大学生带着所学的科学知识进入社会,社会环境好似他们扎根生长的“土壤”,“土壤”的优劣决定着他们是否能茁壮的成长。社会环境是成才的基础,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何是他们成才的保证。培养他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开发和利用环境的能力,这种对环境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成为人才的重要保证。

第三,是培养理工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需要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渴求和欲望,是产生人的行为的原动力。[3]因此,当大学生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分别是生存、活动、交往、发展、成就五个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也是随着社会化的进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因为受教育的层次高于其他同龄的青年,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和发展的目标自然就会更高。理工科大学生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国家、应用于人民,为国家发展进步服务,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发挥其自身才能,那么,他们的自我发展就要以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来适应社会需要和满足个人需要。

第四,是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理工科大学生的重任是继承老一代科学技术人员的事业,继承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接班人。理工科大学生进入社会后,以最短的时间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

三、提高就业能力的需要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首先,它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它不是单个的素质,而是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的综合素质;其次,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是一种可以塑造和培养的能力;再次,它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能力,能否适应职业和就业的竞争是这种能力的衡量标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个人发展来说,既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又圆了他们的职业梦想;对学校、社会、国家发展来说,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就业能力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的育人能力和大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全面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就业竞争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集中表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职业技能、合作能力、求职能力等一些基本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高低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本科教育教学,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实践依据。然而在专业技能理论的驱使下,理工科大学生受到专才教育地影响,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认为只有学好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就业,往往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和就业后所起到的作用。与就业能力息息相关的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就业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提高个人就业前途所必须的各种相关素质的总称,包括心理素质中的可调节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独立处事能力等。适应能力的高低可以客观反映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决定就业后能否胜任工作、能否适应社会的关键要素。一个具有专业技能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学生,在就业后他可以很快进入自己的角色,适应新的环境,能够虚心向老技术员、老工人请教技术上的问题,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更好地发挥专业技能,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所以,理工科大学在教育理念中要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学、艺术、历史知识等方面的修养,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和文化品味,将人文与科学素养相融合,完善人格,有助于整体性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具备文理工知识结构,提升就业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就业需求。面对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格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间的相互关联、相互融合,培养具备文理工知识结构的综合型人才,成为世界教育界改革的新潮流。通过文理工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知识间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成为可协调持续发展的人。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架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才是最基本的。”[4]也就是说理工科大学要将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这也是当前理工科大学改进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最明智的选择。而文理工知识俱全的人才,其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必然会高人一筹,也必然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有力推进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优化和智能的开发,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新思维,有利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和公德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

四、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面对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又要具有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社交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道德素质等人文素养。只有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完美结合的人,才能在专业研究领域有着更好地思维拓展与探索的精神。理工科大学要顺应知识时代的发展要求,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培养出更多地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那么摆在理工科大学面前的培养模式将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创新的世纪,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造,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也就是说,没有创新,知识经济的主体便失去了生命力。在当代,创新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的进步和地位,也就是说世界各国间正经历着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战争,自主创新的能力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强大武器,培养具有综合性、创新型的人才成为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之所在。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发展难题就是必须有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就此,也预示着我国的发展将进入到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理工科大学生在这场变革中,首当其冲的成为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人才,成为科技创新变革中的中坚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不仅要适应原有社会的生活规律,更需要改造原有生活条件并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自我,这就需要强调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同样是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的陆登庭也认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5]

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的精神,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发现机遇并把握机遇,这绝不仅是因为有高智力的原因,而是各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完美体现。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曾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6]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要适应时代潮流,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就必须把握机遇,自觉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世界上很多科学家的发明都是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很好的融合而创造出人间奇迹,创新型人才必然要有创造性思维和完善的人格。例如,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他不但精通专业科学知识,同时也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他将中国历史与文化、科学与艺术、美学与物理等知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显示出科学家深厚的文化底蕴。

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对于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工科大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博览群书,一专多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深度,为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五、提升情商教育的需要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又称情绪智力,简称EQ,是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相对的一个心理学概念,也是相对于智商而言提出的与一个人成才和事业成功有关的一种全新的概念。[7]情商是一種能力,可以感觉、了解和有效应用情绪的力量与智能作为人类的能量、信息和影响的来源。情商不只是显示出理性的智能,但却是来自人内心的智慧。情商会让人学会认同与珍惜自我和他人的感受。情商鼓励人继续探索自身特殊的潜能,及启发人内在最深处的价值与渴望,将思想转化为现实。情商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情商是后天的,是可以培养的,但是绝不是靠读书、考试等方式,而是经过自我评估、自定目标,并有序的迈向目标的过程。80%情商+15%智商+5%逆商(逆向思维能力)=成功人士。在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其他非智力因素其中主要是情绪智力因素占了80%。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情商是一种驾驭自己的能力,包括驾驭自己的情绪,驾驭自己的思想,驾驭自己的意志,控制和协调构成自己心理过程的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让自己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同时也是一种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对人情与人性的深刻了解和理解,对人的需要的内容、形式的了解,对人的感情的深刻敏锐的洞察力,对人的感情的表达方式的理解力,对人际交往的内容、原则、方式及规律的了解和运用能力,爱的能力等等。

情商培养是理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情商是涵盖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而素质教育则是促进学生德、智、体诸多方面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的一种教育,其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从其内容来看,情商培养应包含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中,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丹尼尔·戈尔曼甚至指出:“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8]

第一,同理心教育。情商教育的同理心是指培养大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在事物发生误解和争执的过程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心理,体会他人在处理事情上的感悟,达到消除误解的目的,建立充满理解、鼓励和尊重的合作团队。国际上许多教育专家认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20世纪70年代是学会生存,21世纪不但要学会生存,而且还要学会关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9]同理心理的建立,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其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体会其他学生的想法,使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形成一个友好的、和谐的氛围,在这种友好和谐氛围中相互鼓励、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离不开科研团队的共同合作。同理心可以去除大学生自身过于独立的个性,学会谦让,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第二,自律教育。自律教育可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自律是指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包括自身在面对压力和各种事物时所保持的情绪上的控制能力和清醒的判断能力,在处理各种事物时,去除遇事不冷静的心态,学会井井有条处理事物,保持平和的心态等。自律教育要建立在诚实诚信的基础上,宽以待人,严于律已,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客观的处理遇到的问题。

第三,沟通教育。情商教育可以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到学生性格的养成,也是解决问题,打开人与人心结的最有效的方法。沟通可以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理工科大学生相对于文科学生,更应该学会自律,相对于文科学生,他们性格上有偏内向的特質,遇事会深藏于心中,不愿与人分享,很容易走向极端。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教会和引导理工科大学生打开心扉,学会述说和倾听,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有助于养成他们的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不断的增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改善知识结构,增加思维的宽度和广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培养“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精神;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大学生,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融入社会的生活,与社会、与他人具有亲和力,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要有良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要具有很好的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光平.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及培养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2]宋春宏.思想道德修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丁玉泉.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现象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8,(4):77-79.

[4]爱因斯坦.论教育[J].教师之友,2000,(9).

[5]陆登庭.哈佛校长坦言挑战[N].中国教育报,1998-05-04.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

[7]刘光艳.大学生情商培养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9.

[8]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情绪商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9]董洪霞.大学生情商教育问题的深思[J].潍坊学院学报,2007,7(3):140-142.

(责任编辑:孙晴)

高校理工科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刍议 篇6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理工科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英语教学的课程由三部分组成, 分别是基础英语、学科专业英语和专业课英汉双语教学。大学期间的英语教学资源主要集中于注重基础英语的《大学英语》课程。此阶段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程度的最重要指标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除了大学低年级完成的《大学英语》课程, 大学期间其他的英语课程很少, 针对学生学科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非常薄弱。沿袭了几十年的《学科专业英语》课时很少, 教学内容和方法几十年来变化也很少, 多以专业内容的英译汉教学为主。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指示高校引进原版外语教材, 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然而, 如今十年过去, 双语教学课程目前仍未形成规模。一般一个专业只开设一门课程, 学时也较少。由此可见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存在诸多问题。

二、理科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与高中英语存在大量重复。

现在的大学基础英语与高中英语存在大量重复[3], 《大学英语》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没有很大区别。如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高中毕业生英语词汇量达到3300~4500。而《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大学生达到的一般要求词汇量也只是4500[3]。随着高中毕业生英语水平逐年提高, 这种情况会愈加严重。数年前, 许多专家已在呼吁大学英语要进行内容方面的转移———把大学英语的重点从基础英语 (EGP) 向专门用途 (ESP) 转移[1,2], 但是如今依然无明显改观。

2. 大学所学英语与实际工作要求差别很大。

理工科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运用英语知识的场合主要有阅读英文技术资料、英译汉或汉译英技术资料、撰写英文技术报告、专业技术内容的口语交流以及日常生活交流。作为一名技术人员, 英语的首要用途是作为工具解决专业技术工作中问题。显然, 现在耗费了大量教学资源的大学基础英语教育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颇为欠缺。以大学基础英语阶段所学习的词汇为例, 作者曾在进行专业课双语教学时进行过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英语》课程所掌握的英语词汇量与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词汇量差距很大。学非所用, 所学难以致用, 是现在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

3. 英语水平考试和评价体系制约了学科专业英语的教和学。

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大学英语 (CET) 四、六级考试, 的确曾对促进中国大学英语教学, 提升大学生英语水平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如今二十余年过去, 四、六级考试的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四、六级考试成绩成为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学生英语能力考核、高校教学评估、高校部门间评优争先、辅导员教师管理学生业绩甚至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指标。但是, 对于四、六级考试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强大的“垄断”效应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却未引起足够重视和予以修正。

面对如此现实, 作者认为必须改革大学英语教学, 使其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与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需要的专业英语能力密切联系, 实现高效率的“学以致用”。

三、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设想

针对中国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作者建议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模式, 将大学英语学习从现在以低年级基础英语学习为主转化为通过四个学年完成学科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系统训练的模式。目前的教学模式下, 大量英语教学资源用于完成低年级基础英语学习, 针对学生学科专业英语能力的《学科英语》或《专业课双语课程》学时相对较少。因此作者建议把更多的英语教学学时用于培养训练学生的学科专业英语能力。从调查结果来看, 目前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从基础英语学习进入专业英语学习阶段, 首要难点在于专业词汇量少。作者设想如果把大量的学科专业词汇融进基础英语训练中的阅读材料, 则可以达到同时训练阅读能力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之目的。由于低年级学生专业背景知识薄弱, 这部分阅读材料适合选择学术内容容易理解的文章。同时在写作等方面也要加强科技英语撰写能力的训练。设想每个专业能够开设三门以上专业课双语教学课程, 让学生面对真实的原版教材来学习专业内容, 并且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学科专业口语和书面表述能力进行系统训练。鉴于目前许多地方高校的基础英语教学多为百人以上大课堂的现状, 口语训练无从谈起。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学生相对较少, 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的口语训练也许是学生四年中难得的机会。在完成双语教学学习之后, 应该进行至少一门全英语的专业课教学, 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对于这种模式, 首要的挑战来自师资。目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英语教师不懂学生的专业, 而专业教师英语教学基本功多不过关。对此作者设想进行师资培训, 可以专门培训针对特定专业的英语教师, 也可以对任教双语教学和专业课全英语教学的专业教师进行语音及口语等方面强化培训。

目前理工科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耗费了大量的教和学的资源, 但在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和训练方面存在欠缺。大学英语教学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目标的基础英语教学为主, 与高中英语存在着大量重复, 却与理工科毕业生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能力差别很大。所学非所用的局面亟待改革。通过缩减大学英语教学中基础英语教学的内容, 增加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 并将部分学科专业阅读和科技英语写作融入基础英语部分, 可以提高理科和工科学生的学科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摘要:对目前高校理工科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几点改革设想。目前, 理工科类专业的大学英语教育与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专业英语能力差别很大。提出将大学英语学习从现在以低年级的基础英语学习为主转化为通过四个学年完成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系统训练的模式。建议缩减基础英语教学内容, 增加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 将部分学科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融入基础英语教学, 提高学生学科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专业英语能力,大学英语教育,理工科专业,改革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39 (1) :30-31.

[2]程雨民.入世形势下的外语教改[J].外国语, 2002, 142 (6) :10-12.

理工科伦理大学教育 篇7

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及其成因

第一, 学科地位不明确。在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比较模糊。就理工科院校来说, 大学语文往往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 即便有些院校定位为必修课, 其学时也相对较少。那么, 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不明确的原因何在?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认为, 虽然在理念上高校承认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但一旦落实到课程安排, 有的院系又都舍不得把必修的学分‘掰’出一块给语文课。”[1]大学语文的课程属性及理念与现实存在的差距, 导致大学语文在我国高校尤其理工科院校学科地位较低。

第二, 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不高。由于大学语文学科地位较低, 很多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的学分设置偏低。由于学分小、课时少, 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 理工科院校生源的主体是理科生, 其本身对人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不大, 加之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存在机械化、模式化的弊病, 很多学生对语文教育本身就感厌烦。而目前在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中, 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为相当一部分教师所采用。这样,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差异无法为学生体会, 学生也就仍然对这种“高四语文”存有较大抵触情绪。

第三, 教师教学积极性较低。温儒敏教授认为, 当前重科研不重教学的教育环境是导致大学语文教员教学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这一情况在理工科院校也普遍存在。理工科院校的中文系比之综合性院校、师范类院校, 在学术资源、科研环境等方面差距较大、劣势明显。而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普及型基础课程, 其学术性本身不高。因此中文系教师为获得一定的科研位置更愿意从事学术性较强的专业课。总之, 由于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不能获得明显的科研成果, 而目前高校教师评价体制又以科研为主, 因此教师教授大学语文的积极性不高。

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出路

在语文教育边缘化尤为显著的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当如何摆脱困境?

第一, 明确学科定位, 将大学语文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应当看到, 大学语文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有着本质的差异。在专业技术教育极为细密的理工科院校, 大学语文教育的这种差异性更为明显。说到底, 大学语文教育不是传授技术与知识, 而是传授一种思维方式、感受方式和生活方式。[2]学生通过大学语文学习将这种具有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视角带入社会和职场, 从而“敏锐地察知人心之所向, 在事业上对内能团结众人, 对外能灵活地利用人脉。另一方面, 这个思想平台还可以为人提供一个生命休憩的场所, 一种精神力量。”[3]因此, 大学语文教育实际上培养的是一种专业能力之外的社会人际能力和一种达观的职业态度、人生态度。而这三者恰恰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常常被忽视而实际上又是学生职业能力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只有将大学语文定位为一门为学生提供人文历练的学科, 大学语文教育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凸显出来。

第二, 从知识传授转向兴趣激发。由于未曾明确大学语文教育以传授人文精神为学科特点,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育往往以文学知识的传授为主要内容。这样一来, 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感受与对高中语文课的感受相差无几。因此, 在明确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基础上, 大学语文教师还应当转变授课思路———以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取代语文知识的传授。力求“把学生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语文胃口给重新调试过来”。[4]

第三, 加强教材改进与教学方法创新。教授思路上从知识

传授向兴趣激发的转变, 实际上意味着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目前国内多数大学语文教材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纂模式区别不大, 也由此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旨归, 在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上, 大学语文教师应当有个性化的创造发挥。加强教材改进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对于改变大学语文教材千篇一律的面貌, 加强课程的学术性、推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是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教育走出困境的又一条出路。

参考文献

[1][4]温儒敏.大学语文:把“败坏”的胃口调试过来[N].人民日报, 2005-12-6.

理工科大学生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篇8

我们国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由于盲目模仿前苏联的教育和办学模式, 片面强调专业教育、技能教育和知识教育, 而忽视了全面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 因而相继建立了一大批纯粹理科和工科的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培养出来的是一些“工具型人才”, 他们的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宽, 特别是在审美能力、社交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缺陷:他们的个人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也比较枯淡和狭隘。观察问题的角度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受到很大局限。这是旧的教育和办学体制、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

如今,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多元化趋势, 尤其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对旧的人事制度的冲击, 使原来那种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单位干一辈子的用人体制一去不复返了。就是说,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仅仅具有某一方面知识、某一种技能、某一门专业的所谓专才, 而是那种知识渊博、技能全面、素质高超的“通才”。这些人除了具有深厚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能, 还要有宽泛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与积累。比如公关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等。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他们的要求, 而要在理工类为主的院校培养这种“通才”, 我认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但是由于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许多理工类为主的高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还做得很不够, 或者可以说是积重难返。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状堪忧, 许多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思想观念陈旧保守, 习惯于既有的一切, 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想不到或不想改变。二是某些学校的领导和决策层还没有意识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还停留在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认识层面上。简单地说, 就是他们的人才观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这就造成了某些理工类院校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极度缺失。而由此造成的“相关能力”的空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比如, 有的同学连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序列都糊里糊涂, 更有甚者连李白杜甫是哪个朝代的人都搞不清,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其实是非常可悲的。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客观上可以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长期以来,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走入一个非常僵化的模式。多的是枯燥的说教、硬性的灌输、机械的传达,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的效果也很不乐观。现在某些学生中出现的民族虚无主义情绪和盲目崇洋的不健康心态, 不能不说部分地证明了这种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失败。其实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很实在也很具体的工作, 但如果总是以那些虚的、空的和旧的模式来进行, 只能引起学生们的反感。现在的理工科大学生从高中起就不再学习文史课了, 而在许多大学, 英语必须过四级, 否则不给学位证, 而《大学语文》课却被取消。这直接造成了学生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一些基本情况不了解、不清楚、不明白, 对自己的祖先们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明一无所知,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们怎么能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呢?开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让学生多了解一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将我们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成果尽可能多地展示给学生, 这对学生在爱国主义思行公事似的耳提面命的教育方式。

二、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许多理工科大学生缺乏起码的语言和文字的修养和训练。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学生说话时或吞吞吐吐或语焉不详或措辞不当或出语粗俗或语言呆板, 而大多数理工科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差, 他们其中的有些人甚至连一些简单的实验报告都写不好, 更遑论写那些要求严格的论文了。不能熟练地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这大概已经是一些理工科大学司空见惯因而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了。作为一个中国人, 这是应该惭愧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对提高理工科大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无疑是一条最简便、最直接, 也最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多读多写多看, 并加强文史知识的学习, 这对提高一个人文化修养至关重要。很难相信, 一个对文史知识一窍不通的人, 能有流利的口才和出色的写作能力。

三、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增加他们的生活情趣

中国有句古话: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加强文化修养才能有美好的气质和风度。现在许多理工科的大学生在审美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他们对于美好的事物反应迟钝甚至视而不见, 更有甚者简直是以丑为美。学生中常见一些人打扮粗俗、举止粗鲁、语言乏味, 这些都是文化修养缺失的表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 常有一些专业知识扎实、智力条件很好的学生, 只因某些外在表现不尽如人意而惨遭淘汰, 这说明了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缺失, 直接导致了毕业生质量的不完美。因此,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生活情趣, 对于培养新时代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以适应当今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已是一个不容置疑的课题了。

四、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探析 篇9

一、在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艺术教育是全国高校加强艺术修养教育总体趋势的要求。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往往偏重逻辑思维, 学习艺术的学生往往偏重形象思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原有教育模式培养人才的弊病, 注重实现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 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许多科学家、艺术家和教育家都认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未来人类思想发展的主流, 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 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

加强艺术教育是理工科院校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 艺术教育尚未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特别是学生高中就接受文理分科教学, 从而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先天不足, 而“补课”的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到高校中,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人才培养, 在理工科高等院校实施艺术教育是极其必要的。而现实中, 我国的一些高等学校重理轻文, 重视专才教育, 忽视文化素质和艺术教育, 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普遍偏低, 造成知识结构的缺陷。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模式, 是艺术类专业大多在单科类和某些综合类师范类院校设置, 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资源极其匮乏, 关于艺术及艺术教育的研究几乎为零。即使近年里某些学校增设了艺术类专业, 大多也是属于艺术技术的层面, 开设了若干门相关学科选修课, 质量也停留在较低的初级阶段。学校的艺术氛围尚无法避免刻意营造和较为牵强的痕迹, 学生缺少自然流畅的艺术熏陶和艺术表现环境及艺术思维的训练。因而理工科院校实施艺术教育, 实则任重而道远。

二、艺术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作用

通过提高艺术修养优化知识结构和体系。理工科学生有时会有一种偏见, 认为艺术和科学是两回事。其实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相汇的。牛顿曾说过:“艺术和科学在山脚分开, 在山顶汇合。”从大脑的分工来看, 人的左半脑用于计算、逻辑、推理等, 理工科学生使用频率较高;人的右半脑用于语言、绘画、音乐等, 理工科学生使用频率较低。让理工科学生多接触以音乐、绘画、舞蹈等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形式, 能开发他们的右半边大脑的思维能力, 同时让左右大脑相互合作, 艺术的想象力, 往往会刺激科学所必需的创造力。其结果是在艺术的熏陶下使科学和艺术相互弥补, 相互促进, 激发灵感, 敢于创新, 不断优化已有知识结构和体系。

艺术修养的培养关系着人才的精神面貌。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但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 更应该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许多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能以他们的辉煌业绩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但他们身上最具魅力的地方, 却往往是独特的艺术素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平常爱拉小提琴, 从中感受艺术的熏陶和洗礼。艺术修养就是使大学生在艺术教育和审美活动中, 通过学习典型的艺术形象和参加艺术实践, 提高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 把思想觉悟和高尚的情操寓于美育之中, 激励追求真善美, 摈弃假恶丑, 从而提高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遵守道德规范, 增强社会责任感, 真正做到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艺术教育有利于理工科学生的身心健康。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 可塑性极强, 是对人生观、政治信仰基本确立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 使他们对教育形式往往有较强的选择性, 因而, 正面的思想教育很难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而艺术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特殊形式, 则更具有独特的功效。余秋雨谈到艺术修养时曾说过:“一个富于艺术修养的人, 尽管他的外在境遇未必良好, 他的内在精神生活一定会比别的人丰盈而充满活力。”提高大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无疑会促进他们对美的追求, 审美素质的不断提高, 并且进一步地促进身心健康, 尤其是心理健康, 使自己日趋成熟完美。理工科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 艺术教育很是匮乏, 往往是电脑游戏、网络聊天、谈情说爱成了课余生活的主要消遣方式。如果我们加强艺术教育, 就会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三、艺术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必需

艺术教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 结合高校艺术教育的情况和一些杰出人才成功的案例, 我们把它概括为以下五点:

艺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美感。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科目之一。它通过听觉艺术、行为艺术、视觉艺术等手段, 培养学生的美感, 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向往, 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实践证明, 通过接受艺术教育, 学生具备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一对聆听美的耳朵, 一颗欣赏美的心灵。

艺术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艺术教育是纯化人们感情, 陶冶人们情操的良好载体。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 而是培养和谐的人。”爱因斯坦也把培养“和谐的人”作为教育的目标。在这里, 和谐的人是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其实, 艺术教育作为“和谐的人”的教育手段古已有之。孔子认为:立于礼, 成于乐。即礼 (规章制度) 还需要通过音乐艺术进行感情教育, 才能真正起作用。

艺术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科学研究证明, 艺术除对人们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外, 还对人们的创作才能有显著的作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有人曾问过他科学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的答案是一个公式:A (成功) =X (工作) +Y (娱乐, 即音乐) +Z (不说空话) 。以后在他从事科学研究时, 虽然十分珍惜时间, 但练琴、听音乐几个小时他都毫不吝惜, 过后, 埋头研究时, 效率特别高。如他的《相对论》的诞生, 就是在音乐的伴随下问世的。

艺术教育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艺术可使个体的人格、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而使其真正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大家知道, 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 不但需要个人的激情、创作能力等因素, 更重要的是, 作品要体现个人的情感, 这些内涵的表现, 都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

艺术教育具有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功能生活的美化以及艺术化, 是人们所追求的教育理想以及文化的最高阶段。音乐的节奏性和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走路、说话、运动无一不与音乐的节奏合韵合拍。于是, 音乐无时无处不在, 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情, 激昂的时候兴奋, 低落的时候忧伤。学会从音乐的角度去欣赏周围的人和事物, 生活态度也积极了很多。一个活在音乐中, 活在节奏与韵律中的人是充实而快活的人, 他比别人更会感受, 更会思想, 更加乐观, 更加向上。

四、深入加强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

目前, 我国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一是课堂教学。一般采取的办法是公共选修课或者是公共任选课, 选课的人数比例也不高, 课程的要求也不十分严格, 收益较小。任课教师的数量也比较少, 不能形成良好的课程体系, 教学研究活动开展的也十分有限。二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进行学生的艺术教育, 比如目前比较好的学校品牌有“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三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 提高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品位。以上是一般高等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一般做法, 但是从目前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的要求来看, 已经得不到满足。因此, 笔者认为, 特别是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艺术教育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一是加强组织与管理。学校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工作, 给与政策上的倾斜, 如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教师的待遇上、教师的奖励以及学生的奖励等方面, 以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学校要确定专门人员和部门, 对艺术教育工作进行管理, 使艺术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真正使这项工作有效持久地开展起来。二是使艺术教学与课外艺术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的艺术教学应以学分为考核手段, 要求学生修够一定数量的学分, 以督促学生将艺术教育与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艺术教育的普及性。同时, 以参加各项艺术活动为载体, 引导学生发挥艺术特长, 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才能。三是加强师资队伍与基础建设。学校要给予政策, 积极引进艺术造诣较高的教师, 这样才能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同时, 这些教师又可以指导学生的艺术活动, 提高学生艺术活动质量和活动效果。艺术教育活动的设备需要加大投入, 以满足学生活动要求。

重视和加强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 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加强美育的突破口。从育人兴邦的高度来对待学校的艺术教育, 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 以丰硕的艺术教育成果, 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启元.文化素质教育与理工科院校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 1999, 4:56-58.

理工科伦理大学教育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市场经济伦理 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十年的发展,无不以其史无先例的探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向我们昭示根据社会经济生活新变化探索新方法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纵深发展和大学教育普及的今天,随着大批大学生成为市场的主体和后备军,对大学生进行市场经济伦理教育,是其充分理解市场、发展自身以及进入市场后遵循市场经济规范的必要准备。

对大学生进行市场经济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已经设置了相关的思想品德类教育的科目,但是对于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教育仍然具有紧迫的必要性:

第一、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如何成为合格的大学生,而不是如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当前高校的思想品德类教育,大多是以宏观的角度并根据相关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而设置,几乎没有涉及微观的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科目。这必然导致如何从宏观理论向微观实践转换中的脱节。

第二,当前的在校大学生面对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表现出难以理解和适应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表现在对自身价值的怀疑、对大学教育体制怀疑、对目前自身努力的付出与将来获得的回报的怀疑,从而表现出在校纪律性不强以及厌学等一系列心理反应。

第三,市场经济的新现象新变化迫切需要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素质的主体。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生活中大量的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这些新问题新现象需要具备坚实的市场经济伦理素质的主体去理解把握和执行。

以上紧迫性的需求,是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教育的依据。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教育,应该从两个维度展开,一个是理论维度;二是实践维度,并且做到二者紧密结合。

理论维度教育应体现的市场经济伦理原则

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理论维度的教学中,主要任务是让大学生如何认识市场经济伦理,应该重点突出市场经济伦理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历史定位和应该遵循重要原则。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至少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历史性原则。历史性原则是贯穿于其它原则中的一条核心理念,它既要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历史定位,它的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又要说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及时调整的必然性。从历史性原则出发,说明伦理是以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社会生活的变动会引起伦理的变化,从而打破伦理具有永恒性的教条和桎梏。

第二、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和历史性原则结合最紧密的,它既要说明实践伴随着对象、工具和主体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的伦理体系也必然相应地发展变化,又要说明一种伦理不是脱离具体实践的空洞的口头禅,而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指导和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方式,消解旧有的思想禁锢,促使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形成。

第三、实然与应然相结合的原则。所谓实然与应然相结合的原则,就是立足目前现状,但不固步自封,而是根据目前的现状去探索应该的理想的发展之路。实然与应然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应然的目标,随时调整人们的市场经济伦理体系,在永恒的变革中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发展之路。

第四、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要放在历史性原则下去理解,就是拒绝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极端化,从而为旧的传统和当代西方一些不正确行为方式的衍生寻求屏障。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兼顾集体利益又要兼顾个人利益,坚决杜绝大集体小个人或者大个人小集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发展之中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向度。

第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效率决定公平,公平反作用于效率。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初,也把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列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重要的原则之一。效率是为了实现更大的公平,公平为进一步效率的提高打好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实践教育维度

如何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实习实践中,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并实施必要的合理的量化考核标准,是高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教育中的主要培养方法和保障措施。笔者认为,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实践教育,高校必须做好以下制度建设。

首先,高校教育要以市场为先导,着力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并因此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笔者认为,高校是市场的人才资源的培养场所,因此它的培养模式必须按照市场的原则进行调适,从而为学生从学校走向市场做最后社会化的准备。

其次,高校的管理模式要科学透明,着力体现公平竞争的管理原则。要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高校的管理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催化作用。高校管理模式的科学透明以及体现公平竞争,是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认识市场竞争的先导。

再次,突出市场经济伦理中需要的相关品质的培养,并制定合理科学的量化考核标准。一个具备市场经济伦理修养的主体,除了具备公平竞争意识外,还应该具备勤奋敬业、诚实守信、科学创新、科学管理等意识,高校应该进行该方面的制度建设和考核标准。

最后,要做好实习和实践制度建设,和实习实践单位一起进行培养、考核,并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设置相应的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杨国荣.伦理与存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唐代兴.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上一篇:费改税下一篇:市场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