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40块蒸汽驱

2024-05-06

齐40块蒸汽驱(精选三篇)

齐40块蒸汽驱 篇1

1 项目组织管理

1.1 勘察设计、施工企业、无损检测、监理单位的选择

施工单位资质经过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基建工程部的严格审查, 具有与其所承担施工任务相应的资质和建设能力。勘察设计单位: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主要是辽河石油勘探局油田建设工程一公司、二公司。无损检测单位:盘锦辽河油田澳维检测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辽宁辽河石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1.2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履行基建程序, 采用限额设计, 控制工程投资;优化设计方案, 以可靠、实用、低耗、节能、自动化适中、效益好为设计指导思想;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创建优质工程。

2 项目建设管理

2.1 项目经理责任制

项目经理是该项工程的领导核心, 在整个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职责与权限, 通过项目部的组织形式形成项目建设的保证体系, 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履行工作职责时, 坚持“三项纪律、八项原则”。

2.2 建设项目招投标

该项目采取各单项工程分别招标和计划配置相结合的承包方式承建, 由于油田地面建设工程有其一定的区域特殊性, 设计、监理等由辽河油田相关主体企业承担。

2.3 全面推进合同管理制

推行项目管理, 运用经济合同手段管理项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订立项目合同。履行建设程序, 所有单项建设内容的各个相关单位在先办理合同的前提下, 所有合同项目经联合验收后按合同结算。

3 项目设计管理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 完成了《辽河欢喜岭油田齐40块转蒸汽驱开发方案 (地面工程部分)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2007年11月,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了《辽河欢喜岭油田齐40块转蒸汽驱开发补充方案 (地面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设计人员充分与建设单位结合和现场勘察, 克服地域环境困难, 完成了勘察、设计任务, 为设计深度打下基础。

4项目施工管理

在保证建设施工质量上, 建设单位、齐40项目管理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齐抓共管, 保安全、保质量, 抓文明施工。各施工单位建立了创优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项目实施各阶段的质量管理。在现场施工中, 始终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 项目部建立健全HSE管理体系, 认真组织安全员及生产骨干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识别, 编制项目作业计划书、项目作业指导书及现场检查表。

5 无损检测

邀请具有无损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招标, 与盘锦辽河油田澳维检测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承揽合同, 负责站场、管线无损检测探伤。检测进度随主体工程建设进度, 及时进行无损检测作业, 由监理工程师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的检测比例进行现场抽检焊口, 检测不合格的由监理工程师负责通知施工单位返修后再次检验, 或按规定进行扩探, 直至达到合格, 投产验收前完成了报告的整理汇编工作。

6 项目工程监理

2006年3月至2008年底, 辽宁辽河石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承接了欢喜岭采油厂齐40块转蒸汽驱地面建设工程的监理任务, 对该工程土建、工艺、电气、仪表、管道等专业的工程进行现场监理, 负责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投资的有效控制。

7 生产准备及运行

7.1 生产组织

为全面提高齐40块蒸汽驱日常管理工作, 欢喜岭采油厂生产管理科、热注管理科、2个热注作业区、1个采油作业区健全管理系统, 明确职能, 并开展岗前培训, 满足了齐40块蒸汽驱注汽开采需要。

7.2 技术准备

注汽站投产前, 油田公司专门成立了齐40蒸汽驱工程投产领导小组, 承包商编制了该工程单机试运、管线试压、管线吹扫等方案及该工程的《蒸汽锅炉试运和注汽计量运转方案》。为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 结合生产实际,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措施。编制完善作业区总体应急方案、作业区专项应急方案、基层队应急措施手册、班站应急处置程序。

7.3 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

结合人员素质、生产现场和生产设施等, 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了补充、修订和完善, 完善了《蒸汽驱注汽管理制度》、《蒸汽驱采油井管理制度》等符合生产实际的管理制度。

7.4 生产运行

注汽质量及汽驱井误差率全部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实际生产成本控制在指标范围内。从建设投产运行到目前为止, 所有工程未发生质量事故, 运行平稳, 满足生产需要。

7.5 建成效果

该工程建设总投资40 740.99万元, 节约投资409万元。地面工程开工时间为2006年4月12日, 竣工时间2008年12月30日, 提前4个月完工, 共完成新建、扩建热注站14座、注汽管线29km、计转站扩建8座、井网管线140km。原油日产量从转驱初期1 209t上升到目前的2 242t, 采收率在蒸汽吞吐的基础上提高20%以上, 可采储量增加926多万t, 从辽河油田稠油总量计算相当于增加可采储量0.8亿t~1亿t, 对辽河油田实现长期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8 项目建设经验总结

齐40块蒸汽驱 篇2

关键词:齐40块;蒸汽驱;高温汽窜;开发效果

1.齐40块蒸汽驱概况

齐40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欢曙上台阶上倾部位,开发目的层为沙三下莲花油层,油藏埋深-625m~-1050m,20℃原油密度0.9686g/cm3,50℃地面脱气原油粘度2639mPa•s。含油面积7.9km2,地质储量37741x04t,是较具代表性的中深层、中-厚互层状普通稠油油藏。

2.高温汽窜的特征及产生因素

A.高温汽窜的涵义

高温汽窜是稠油、超稠油吞吐和蒸汽驱阶段均存在的采油井间干扰的特殊现象。吞吐阶段高温汽窜较少,随着蒸汽驱深入,高温汽窜频繁。

B.高温汽窜的现场表现

a.产液量急剧增加,伴随井口温度和含水上升明显

油井16-30F于2010.4.23日和正在注汽的17-K311发生汽窜,产液量由6.6t上升到48t,增加41.4t;井口温度由28℃上升到60℃,上升了32℃;含水由80%上升到100%,上升20个百分点。

b.产液量变化不大,但是井口温度急剧上升

油井17-027于2010.5.29日发生高温汽窜,该井高温汽窜频繁,本次窜前采用低冲次(2.6次)生产,该井于短短几分钟之内,井口温度由窜前的69℃急剧上升到180℃以上。

c.产液量急剧下降乃至井口不出,伴随井口温度也急剧下降

油井19-29于2010.1.29日由于和正在注汽的更新井19-K29发生汽窜,产液量下降直至不出,井口温度由窜前的86℃下降到30℃,更新井19-K29于3.19下开后该井才逐渐恢复正常。13-26于2010.5.19日也有类似现象发生。

d.产液量变化不大,井口温度小幅度上升,但是含水上升明显

油井15-29于2010.5.24日发生汽窜,该井产液量变化不大,温度只是小幅度的上升,由窜前的98℃上升到108℃,但是含水急剧上升,窜前井口出乳化油,但是窜后井口含水上升明显,出液基本都是水。另外17-301于2010.3.21日发生汽窜后,含水由正常的70%左右上升到96%以上,含水变化明显。

C.高温汽窜的实质

从实质上来说,高温汽窜由2种形式构成,即蒸汽窜和热水窜,这两种形式都是基于压力传导作用下才产生的。

a.蒸汽窜

蒸汽驱是将蒸汽从专门的注入井不断地注入油层,蒸汽在油层内向周围油井连续扩散,随着蒸汽的冷却和凝结,形成蒸汽带、热水带和冷水带,使原油通过降粘、高温蒸馏、溶剂抽提和在蒸汽压力的推动作用下,流向油井井底然后采出。由于井间的高渗层在较大压差作用下容易形成蒸汽窜流通道,导致汽窜。

b.热水窜

蒸汽驱过程中,除个别油井形成蒸汽指进造成真正的汽窜外,大部分汽窜的发生都是一种假象。是在某个方向上的井与井之间可能形成了高含水热通道,此时从注汽井注入的蒸汽冷凝成的热水发生粘性指进,即热水很快窜到油井。当热水采出后,在温度达到100℃以上时,则可从井口见到闪蒸出来的蒸汽。

D.高温汽窜的危害

造成被窜油井产油量的突降,特别是一些高产井产油量的突降,使产量的波动性很大,对稳产和上产极为不利。

发生汽窜时,汽窜井由于注汽量的散失使蒸汽波及体积变小,影响井组整体驱替效果。

E.高温汽窜的产生因素

a.油藏因素

由于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存在高渗层油层吸汽能力差异较大,使注入蒸汽易沿渗流阻力较小的高渗层突进以及上倾高部位易造成着蒸汽超覆,从而造成汽窜。汽窜部位易发生在高渗层,说明层间的非均质性影响着油井汽窜。

b.开发因素

注汽参数:由于长注井持续不断向油层注蒸汽,如果注汽速度过高,容易导致蒸汽超覆,一旦蒸汽将动液面压到泵挂之下,蒸汽由油层上升到井口,井口温度将高达200℃以上,极易发生井喷。并且过高的注汽速度势必会造成注汽压力过向,从而导致压破地层,引起汽窜,影响汽驱效果。

采出程度:由于蒸汽驱前吞吐阶段受沉积环境以及后期开采的因素,各部位的采出程度不同,转蒸汽驱后对蒸汽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井网井距:齐40块蒸汽驱采用反九点法生产,井距为70米,是小井距驱替,由于其沉积条件以及井网内油井的位置影响,使蒸汽波及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3.高温汽窜的预防措施

A.间开生产

实施间开的油井的主要特点是:井口温度高(150℃以上;最高井口温度甚至达200℃以上),并且瞬间高温频繁。采取间开生产方式,强制蒸汽向其它方向扩散,扩大蒸汽波及体积,从而控制井组内高产液井的产液量,达到提高井组驱替效果的目的。油井19-G27于2009.7.18日高温汽窜,井口温度高达170℃以上,为强制蒸汽向其它方向扩散,扩大蒸汽波及体积,19-G27关井,老井19~27日产油由19-G27关井前的4t上升到7.4t,日增油3.4t,共计生产370天,累计增油1258t,效果明显。

B.掺水生产

掺水生产的生产井的主要特点是:井口温度较高(120℃~150℃);井口温度相对变化较大,瞬间高温较少。

掺水生产是对油井流程进行改进,将低温外输混合液体用掺稀油流程匀速注入油套环形空间,与本井自产液混合降低产液温度,从而达到控制高温汽窜的目的。

油井19-K34于2009.1.23日高温140℃,正常情况下该井应该关井,但是为了既能保证安全生产,又能把高温汽窜对产量影响降到最低,对该井实施掺水生产,掺水量为0.24l/h,井口温度由措施前的140℃下降到90℃左右,虽然该井屡次高温,但是基本能保证正常生产、安全生产,累计减少由于关井带来的产油损失837t。

C.限液生产

掺水生产的油井的主要特点是:井口温度相对较低(在100℃~120℃之间);井口温度较稳定。

限液生产是指对高温井工作制度进行调整,通过降低冲次,减少排量,从而降低井口温度,减少了因高温而关井的现象,确保了油井正常生产,保证了井组内的蒸汽均衡驱替。

油井14-291于2010.3.26高温汽窜,井口温度在120℃以上,该井井温相对稳定,我们对其调整工作制度,将冲次由4.5下调到3.5,日产液量虽然减少6t,但是井口温度由120℃下降到85℃,减少由于高温关井带来的油量损失342t。

4.结论及认识

针对蒸汽驱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高温、汽窜问题,不断深入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了蒸汽驱生产井汽窜的预防与治理方法,对汽窜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使注采井之间蒸汽均勻推进,从而扩大了波及体积,提高了热效率。

高温汽窜在现场主要表现为产液量急剧增加,伴随井口温度和含水上升明显;产液量变化不大,但是井口温度急剧上升;产液量急剧下降乃至井口不出,伴随井口温度也急剧下降;产液量变化不大,井口温度小幅度上升,但是含水上升明显。

高温汽窜从实质上来说主要由2种形式构成,即蒸汽窜和热水窜,这两种形式都是基于压力传导作用下才产生的。

高温汽窜的产生因素主要有油藏因素及开发因素,开发因素主要包括注汽参数、采出程度、井网井距。

高温汽窜的预防措施主要有油井实施间开生产、掺水生产、限液生产。

参考文献

[1]蒸汽驱油藏管理(美)洪(Hong,K.C.)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06

[2]王春鹏主编.辽河油区油田开发实践[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齐40块蒸汽驱 篇3

截止98年底, 齐40井共有投产井435口, 采出程度达到18.6%。经历12年蒸汽吞吐开采, 该块目前已经进入中后期, 平均单井吞吐8.24周期, 平均单井日产油4.4t/d, 生产效果日益变差, 稳产难度大。按照稳产要求, 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研究结果表明100m井距更适合该区块的地质条件。

齐40块油层目前地层压力2MPa左右, 总压降615MPa, 主体部位压力水平仅相当原始压力的23.5%。“八五”期间以来, 油田开发吞吐进入多轮次, 目前老井平均吞吐910轮次, 其中1~3轮次井63口, 占20.9%;4~6轮次井66口, 占21.9%;7~9轮次井61口, 占20.3%;10轮次以上井111口, 占36.9%, 可见蒸汽吞吐已进入后期。

随着油藏采出程度的增高, 压力水平的下降及多轮次井的增加, 老井吞吐效果越来越差, 平均单井产量、油汽比明显下降。

齐40块的蒸汽驱开发实践表明, 单层厚度大油层汽驱动用好, 但厚层底部直井汽驱动用差, 是剩余油主要分布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 对水平井进行研究, 对汽驱合理注采参数进行优化, 得到单层水平井汽驱合理注采井网及最佳注采指标等技术界限, 指导汽驱开发。

1 模型的建立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 对水平井进行研究, 对汽驱合理注采参数进行优化, 指导蒸汽驱开发。

油藏地质模型是将油藏的各种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分布及变化定性或定量描述出来的地质模型, 它是对油气藏的类型、几何形态、规模、内部建筑结构、储层参数和流体分布等地质特征的高度概括, 通常由圈闭结构模型、储层地质模型和流体分布模型三个部分组成。为建立油藏地质模型, 首先要建立地层格架模型、构造模型、储层参数模型等子模型, 油藏地质模型是油藏综合评价、数值模拟、开发方案优选的基础和依据。

本次建模采用多学科综合一体化原则, 以科学的地质理论及三维地质建模理论为依据, 充分利用5类原始资料, 即钻井、测井、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 在区域石油地质特征、沉积环境等研究基础上, 应用先进的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软件—Petrel软件, 对齐40区块齐40-18-027井组、齐40-17-028井组、齐40-17-K026井组、齐40-16-027井组4个井组所构成的区域进行高精度的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包括三维地层框架模型、岩石物理属性模型, 并对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进行模拟。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 确定出各种可能的变化过程, 然后根据具体目的而进行选择, 得出最合理的结果。

2 注汽参数数值模拟

2.1 产液量优化

水平井的产液量是水平井生产的重要参数, 水平井产液量过低, 导致油藏内部被加热原油不能及时采出, 增加注汽成本;水平井产液量过高, 容易导致注入蒸汽不能有效加热油层, 形成汽窜, 降低注汽效果。因此需要结合齐40目标井组实际地质特征, 对设目的井组计水平井进行产液量优化 (表1) 。

由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 汽驱水平井产液量越大, 相应产油量越高, 同时含水率相应上升, 另外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水平井产液量为100m3/d至150m3/d效果较好。为防止汽窜, 推荐水平井日产液量50m3/d左右。

2.2 注汽速度 (强度) 优选

蒸汽驱是将携带能量的高温蒸汽注入油层, 已达到降低原油粘度, 增加其在油层内部流动性, 减小油水流度比, 已达到提高油田产量的有效方法。注汽速度过小会增加蒸汽在油层中的热损, 不易达到汽驱井和生产井的热连通, 即达不到预期的汽驱效果;注汽速度过大会导致蒸汽过快突进, 一旦注采井间形成汽窜通道, 注汽效果会明显减弱, 油井产能降低, 含水率上升。因此, 合理的注汽速度是蒸汽驱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参数。针对齐40目的井组的地质特征及生产现状,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注汽井的注汽强度进行优化。

由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 汽驱日注汽量越大, 相应产油量越高, 同时含水率相应上升, 另外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当汽驱井日注汽量高于100m3/d时, 产油量反而下降, 这是由于注汽速度过快, 导致汽窜, 降低了蒸汽驱的增产效果。为防止汽窜, 最大提高油井产量, 推荐汽驱注汽井日注汽量80~90m3/d (表2) 。

3 结论及建议

(2) 结合齐40目的井组自身地质特征,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 设计水平井最佳产液量为100m3/d至150m3/d。

(2)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齐40目的井组注汽速度进行优选, 推荐注汽速度为80~90m3/d。

上一篇:环境控制子系统下一篇:课堂提问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