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类

2024-05-16

电气类(精选十篇)

电气类 篇1

1 消防设备供电设计

结合我国相关规定, 19层以下的住宅为二类高层, 二类高层的消防设备用电负荷属于二级负荷, 地下室如果没有变电所, 需要对低压配电间科学设置, 从室外将低压双回线引入到配电间内, 并且对电缆转接箱或计量表箱科学设置, 分成若干回路之后, 在地下室用电、公共照明用电等分别引入, 且将双回路切换装置设置于配电箱处。为了促使配电系统得到简化, 对上述用电设备, 不需要对消防负荷和非消防负荷进行划分。

对于一类高层住宅, 消防设备用电负荷则为一级负荷, 在供电方面, 将两路独立的10k V电源给应用过来。如果仅仅将低压配电间设置于地下室, 需要从自由两路10k V电源供电的变电所内引入一用一备的两路低压进线, 低压配电间内采用和小高层相同的配电方式。

在设计消防设备配电箱的过程中, 通常将隔离开关和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设置于两路进线电源处, 不能够再将断路器设置于双电源转换开关后和配电箱母线间, 这样可以有效自动切换双电源。在设计消防类配电箱的过程中, 还需要对插座回路设计数量尽量剑豪, 这样消防负荷供电可靠性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如果不慎发生火灾, 消防扑救人员触电的几率也能够得到显著降低。

2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对于住宅建筑来讲, 有着比较低的火灾危险性, 并且有着较大的工作量, 那么就需要严格依据相应的规范要求来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并且将经济性因素给纳入考虑范围。再具体来讲, 可以按照这些规范来进行, 如果车库设置于一二类高层住宅的地下室, 那么就需要对火灾探测器进行设置;如果前室和走道等处设置了防排烟装置, 那么就需要对火灾探测器进行设置, 这样借助于探测器信号, 可以对防排烟设施有效的控制, 促使人员安全得到保证。如果部分设备用房比较的重要, 如配电间、电梯机房等, 那么火灾探测器也是需要设置的。如今小高层住宅得到了广泛应用, 仅仅将封闭电梯应用过来, 消防电梯往往不需要设置, 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报警系统, 只需要将消火栓按钮控制装置设置于电梯厅内, 探测器不需要设置, 也可以将手动报警按钮设置于每一层中, 这样可靠性就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3 重要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

在我国相关设计规范中明确指出, 如果利用总线编码模块来控制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 那么就需要将手动直接控制装置设置于消防控制室内, 这样如果火灾报警系统失去了控制, 也可以有效启动它们。如今, 通常借助于报警主机来联动控制很多报警产品的总线, 因此, 这些设备不能够仅仅依据报警系统联动控制, 还需要将强电启动装置设置于消防中心, 以便对重要消防设备直接启动。调查研究发现, 联动控制和直接控制是如今所常用的控制原理所具备的, 那么在具体实践中, 依据规则来进行设计即可。

4 应急照明的控制和设置

一般来讲, 需要将应急照明设置于高层住宅的楼梯间和前室等处, 还需要将疏散照明设计于一类高层住宅中。在具体实践中, 为了促使投资和管理费用得到减少, 设置于楼梯间和前室内的灯具, 往往具备平时照明和应急照明两种功能。灯具在正常情况下, 如果需要开关, 那么就需要将双控开关给装设过来, 开关的常闭触点需要与应急点亮控制线所连接, 这样不慎出现事故的话, 可以实现自动点亮的要求。

对于部分场所, 需要多点控制应急灯的开关, 并且火灾时的自动点亮可以实现, 那么就可以借助于自锁继电器来实现平时的控制, 将按钮式开关给应用过来, 如果出现了火灾情况, 借助于接触器, 就可以强制点亮。因为电池是应急灯是不具备的, 那么在设计过程中, 就需要考虑由专用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

5 其他优化策略

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过程中, 需要对电路敷设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 对电路敷设路线科学规范, 这样电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可以得到保证;在具体设计过程中, 需要综合科学的分析研究建设工程, 保证建筑结构等因素不会影响到线路敷设, 线路通畅性得到保证。线路敷设中采用的引导管道通常是金属管或者PVC管, 这样管道线路就不会受到火灾的影响, 否则就无法正常开展消防工作;同时, 在敷设线路管道的过程中, 需要防火处理金属管道和金属线槽, 比如涂刷防火漆、加设防火材料等。在设定消防水泵的过程中, 需要同时采用手动启动和自动启动两种方式, 这样如果无法正常运行自动系统时, 还可以通过手动方式来开启消防系统, 以便及时控制火势, 正常顺利开展消防工作。在设定手动开关的过程中, 需要对手动开关数量严格控制, 将手动开关安装于消防控制室内, 同时, 还需要将手动开关安装于泵房内, 这样影响到本区域内后, 其他区域的作用依然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6 结语

综上所述, 电气消防设计是高层住宅类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具体实践中, 需要结合国家相关规范, 综合考虑多种情况, 科学处理, 提升电气消防设计的有效性, 降低火灾事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金栋.浅谈住宅类建筑的电气消防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2 (10) :123-125.

[2]巴图孟轲.高层住宅建筑消防电气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2 (09) :55-57.

动力电气类简历 篇2

个人基本简历  
简历编号:   更新日期:  

 

 

姓 名: /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揭阳 身材: 172 cm?60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1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电工:技术员、动力电气类:技术员、市场销售/营销类:营销员
工作年限: 1 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广州澳博图文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起止年月:-12 ~ -03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售后技术支持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州阡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8-03 ~ 2008-09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技术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州澳博图文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起止年月:-12 ~ -03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售后技术支持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州阡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8-03 ~ 2008-09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技术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09-06-01
所学专业一: 机电一体化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9-06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 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证  
2006-09 2009-06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9-06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 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证  
2006-09 2009-06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诚实,谨慎,温和,是一个良好的`倾听者。

 

乐观,诚恳,友善;耐心,责任心强,有毅力。

务实,进取心强,喜欢接受新鲜事物。

如何提高电气类专业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提高;电气类专业;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了质变,而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就加重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一定要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电气类专业,由于这个专业的技术性非常高,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所以各高校一定要提高电气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作为电气类课程任课教师,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1.提高专业知识素养

现在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不断改变,学校招生专业也随之相应的调整。学校教育必须要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所以专业性也就备受重视。尤其是电气控制技术方面,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面对这种情势,教师必须坚持自学,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知识能力,才能胜任变化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掌握不断更新的技术理论和方法,比如说八十年代毕业的理工科大学生,课程内容是以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系统为主,可编程序控制基本不接触,后者技术先进,控制效果好,而现在更注重节能,电力电子技术也逐渐成熟起来,变频控制让电机能耗大幅下降,控制效果更好,是现在学生的必修课。作为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变频控制原理,以主动改变去应对课程设置的变化。

2.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电气专业的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够做到“两点”: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以及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科知识和科学方面的知识,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電气专业的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持续不断地掌握专业知识,做到学无止境,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由于电气类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更为宽广的知识面,努力学习与电气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

3.提高职业素质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高度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必备的职业品质和素养。因此,教师也要继续学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加强世界观的自我改造,并且要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用自己振奋的精神感染学生。如果说一名教师连自己都做不到专心致志、认真严谨,那又怎么能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呢?在课堂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表率作用,所以必须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1.引导学生端正认识

高校的很多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都是自订的,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技术装备的升级。但是现在有很多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还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考试成绩只要达到60分就满意了,当然,这是一个及格的标准,拥有这种想法的学生的确是不行的,这类学生只求安稳,却不求发展,等到真正毕业面临就业问题的时候,明显的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在竞争中没有优势。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端正认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练好基本功,还要使她们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2.制订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计划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更注重人才的实用性。所以任课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计划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这种情况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在上专业课时,教师一定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具体体现在制订教学计划上,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对于教材内容而言,必须明确各章节的详略和取舍,比如电动机延边三角形减压启动这类技术已经被淘汰了,就不用讲了,变频控制这类高效节能技术适当加入,灵活使用教材,结合实际制订教学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让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既使一个阶段的授课内容自成体系,又使学生在深度和难度上适应教学,这样的计划才完美,教学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三、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活跃的气氛,可以在授课时穿插一些通俗、有趣味的案例,这样可以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当然,还有很多方法,比如,适当补充一些与本次课密切相关的史料、趣闻等等,也能达到这种效果。再比如,在电工技能实训中关于安全电压一节,讲到当人体触电时电压为多少伏,通过电流为多少安,呼吸系统、心脏、中枢神经各是什么反应以及达到什么数值人会休克、死亡等,学生只看所列的表格,不会有什么印象,教材内容也很枯燥无味,如果能适时地补充一段数据的来历,说明那些数据是早期美国用电椅执行死刑时,选用强壮的犯人作实验得出来的数据,每一组数据的来历都是与人的生命有关的,而不是什么理论计算得出的结论。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强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今天的课堂上,多媒体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教师将教学内容全部表现在多媒体上,却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亲切交流。教师面对的是一群人,师生之间的交流远比看屏幕印象深刻,再好的教学设备也只是辅助工具,永远不能代替老师。电气类课程应当是教师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看图,每一个电路是由一个个不同功能部分组成的,在讲某一个部分时,就在黑板上画出这一部分,再讲下一个部分。比如,一个电机控制电路经一层层分解,化繁为简了,再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线,画出的电路图分层了,用黄、绿、红三色表示交流电的三相更清晰,避免了图形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曾照香,姜义林.电气类专业项岗实习课程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

[2]刘慧丽.多媒体技术在电气化专业教学中应用[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

高校电气类实验室安全工作介绍 篇4

实验室是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 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实验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是高校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和谐社会、平安校园的需求。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 可以保障师生人身安全、保障高校的稳定、保护国家财产。电气类实验室作为高校培养工程师的重要场所, 相比其他基础类实验室更具危险性, 其安全工作尤其不容忽视。

1 高校电气类实验室安全事故种类

按照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大小来分,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五种形式: (1) 火灾; (2) 爆炸; (3) 毒害; (4) 机电伤人; (5) 设备损坏。

高校电气类实验室一般包含电工基础、电机拖动、电力电子等实验设备, 都会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工频220 V或380 V电源, 以及电机等机械转动设备, 与其他基础类实验室相比, 更具有危险性, 在上述高校实验室较易发生的五类事故形式中, 电气类实验室的事故主要集中在电气火灾、电击及机电伤害等方面。

2 高校电气类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

高校电气类实验室设计建设时, 在电源分配、电源保护、绝缘安全垫、防护罩、设备安全性能等方面, 一般都会有较全面的总体考虑, 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要求。

电气类实验室存在的最大安全隐患还是在于人, 在于进入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现代安全管理理念中的事故致因理论认为引发事故的4个基本要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缺陷, 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高校电气类实验室中, 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相对固定, 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 但是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每年都在变化。并且年轻人充满激情, 勇于探索, 好奇心强, 但自他们受教育开始, 绝大部分并没有受过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 在实验室中往往表现为行为不够规范。因此, 作为实验室主体的学生缺乏安全意识, 是高校电气类实验室存在的最大安全隐患。

同时, 我国高校普遍缺乏成熟的实验室安全理念及文化, 缺乏系统性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机制, 这是高校电气类实验室存在安全隐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目前来说, 大部分高校的理工科学生进入电气类实验室时虽然都会受到教师进行的与课程相关的安全教育, 但这种安全教育都是指导教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 是不完整、不成系统的。

3 高校电气实验室安全对策

鉴于高校电气类实验室存在上述安全隐患, 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点除了加强硬件基础建设, 在实验室建设时期按国家规定标准要求采取各类安全防护外, 重点应放在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上, 建立系统性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机制, 加强安全教育。

3.1 构建高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加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建立起高校EHS理念。环境 (Environment) 、健康 (Health) 、安全 (Safety) 简称EHS。将实验室安全提升到校园文化的高度, 可以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日常的各项工作和生活中, 融入到人的意识中, 成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以人为本, 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的理念, 是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开展的基础。

建立一个高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为此,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一般应该由分管安全工作的校领导直接领导, 纳入到校园安全综合管理系统中去。由各实验中心主任具体负责相关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同时接受校安全专员的监督和工作指导, 高校实验室安全组织构成如图1所示。

实验中心主任为各实验中心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人, 负责所管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下属各实验分室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具体分工负责, 按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工作, 对实验室主任负责。

校安全专员应由专业人士担任, 从校园安全的角度出发定期对各实验室进行检查, 监督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运行时的安全工作, 并提出专业整改意见。

3.2 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

通过高校电气类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得知, 作为实验室主体的学生是没有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 必须来补这堂课。开展电气类实验室安全教育, 应采取有系统的、多层次的方式进行,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从刚入学的新生开始, 结合高校安全文化教育, 对理工科学生结合学生实验守则等开展普及型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 内容主要包括火灾防护、电气安全、机械损伤防护等。第二层次是在学生开始专业知识学习, 即将进入实验室时,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更加细化的专业型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第三层次是在实验课程上课时进行, 由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针对具体实验内容进行特定的安全知识教育。

电气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应包含实验室简介、公共安全知识、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室危险性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实验室应急预案等。接受安全教育的人员应该是全员化的, 在重点关注学生的同时, 对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也应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教育的方法手段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要充分利用目前高度发达的信息传播技术, 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 采用PPT、视频、动漫及实验室网站互动等手段进行。除进行有统一安排的安全教育外, 安全教育的材料还应在实验室网站上发布, 供学生课余时间自学。

通过系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 能够增加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对策,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

3.3 实施实验室准入制度

有系统多层次的安全教育, 为电气类实验室准入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实验室准入制度已经在我国多家高校的一些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推行多年。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不光是针对学生, 还要针对教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具体实施。一是进行集中的笔试, 通过后发放实验室准入证, 二是通过网上实名考试及网上认证的模式。

电气类实习报告 篇5

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各种常用低压电器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初步掌握电气控制的原理、连接规则、故障排除法,学习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的线路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摇臂钻床的加工工艺:

摇臂钻床的摇臂可绕立柱回转和升降,它与立式钻床的区别是主轴可方便地在水平面上调整位置,使刀具对准被加工孔轴心,而工件则固定不动。因此,对于加工大而重的工件上的孔带来很大的方便。摇臂可绕立柱回转和升降,主轴箱在摇臂上作水平移动。外立柱用于安装摇臂,可绕内立柱回转,内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外立住有圆形导轨、矩形导轨等形式。有标准型、加强型、轻型等结构,摇臂钻床适用于各种零件上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等加工,在有工艺装备的条件下也可镗孔。

三、各电气控制环节介绍:

1、冷却泵电动机:直接由刀开关QS2控制,与三相电相接。

2、主轴电动机:由按钮开关SB1和SB2控制其停止和启动,当按下SB2,KM1线圈得电,此时,KM1主触点闭合,两个KM1常开辅助触点也闭合,如此,指示灯HL3得电发光,表明主轴电动机正在工作,与SB2并联的KM1闭合,实现自锁,即使放开SB2,主轴电动机仍然运行,只有当按下SB1时,电机才停下。FR1是热继电器,对主轴电动机实现过载保护作用。

3、摇臂电动机和液压泵电动机:摇臂电动机要实现上升下降,液压泵电动机要实现摇臂的放松和夹紧,因此都要实现正反转。当按下SB3时,时间继电器得电,常开触点KT闭合,KT断电延时断开闭合,KT延时闭合断开,则KM4线圈导通,液压泵电动机开始放松,当放松到一定程度,行程开关SQ2常开闭合长闭断开,同时,SQ3闭合,故KM3导通,其主触点闭合,长闭触电断开,摇臂电动机工作,使摇臂上升。同理,按下按钮开关SB4,则放松到一定程度时KM2导通,摇臂在2M的作用下下降。KM2和KM3长闭触点的的作用一样,都是为了不让KM2和KM3同时导通。此过程,无论是按下SB3还是SB4,由于在时间继电器的作用下,一定时间后,KT断电延时断开闭合,KT延时闭合断开,此时,YA导通,而KM5依然保持原态,当放松按钮开关时,KT断电延时断开延时断开,KT延时闭合延时闭合,从而KM5导通,在3M的作用下处于夹紧状态,实现延时夹紧。当按下SB5时,实现放松,同时SQ4常闭断开,常开闭合,指示灯HL1熄灭,HL2发光,按下SB6则相反,HL1、HL2为放松夹紧指示灯。

四、电气控制元件测试:

1、接触器的检测:用万用表检测接触器的线圈,如果电阻接近于零,则线圈完好。用万用表检测接触器的主触点,按下衔铁,如果电阻由无穷变为零,则完好。常开辅助触点的检测和主触点的一样,常闭的相反。

2、断电延时继电器的检测:用万用表检测接触器的线圈,如果电阻接近于零,则线圈完好。用万用表检测断点延时触点时,先按下衔铁再放开,观察放开衔铁后触点的电阻变化情况,断电延时断开的电阻变化为零到无穷;断电延时闭合的电阻变化为无穷到零。

3、按钮开关的检测:先用万用表检测常态下触点的情况,弄清哪一组是常开触点哪一组是常闭触点(电阻为零的是常闭触点,电阻为无穷的是常开触点),再按下按钮,检测按钮开关是否完好,若电阻与常态相反,则正常。

4、行程开关的检测:参照按钮开关。五、实习收获、总结。

成品图如下:

短短两周的实习过去了,在我们组员的团结合作下,我们按时完成钻床电气控制模拟电路的制作。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收获了许多。

实习刚开始,我们便遇到了难题,我们一时之间看不懂电路图,尤其是不懂各个行程开关是如何工作地,第一天的整个早上,通过我们组员的不懈努力,终于把电路图这一关过了。这天下午,我们便开始接线。在快完成主电路的连接时,老师看了我们接的电路,发现我们安装的时候没有注意电线的走线。不注意走线,不仅不美观,在检查线路时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最终我们改过来了,效果还不错。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找不到断电延时的时间继电器了,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通电延时继电器改装成了断电延时继电器(将线圈拆开,在旋转180度)。我在用低压电源检测时间继电器线圈时,由于没有及时关电,使电源正负极碰了一下,虽然是小事,但是如果用的是电压较高的呢?这让我知道了检测电路应“欲动线,先断电”的基本规则。通过本次实习,让我真正领悟到了“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理,还有“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事实,假象如果没有指导老师的帮助,没有队友的协作,我有怎么可以完成得如此轻松却又收获不少呢?

电气类 篇6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及其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为抓手的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新举措,包括:确立“富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化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师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和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教学、工程实训和创新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实验、工程实训和创新研究一体化”的电气工程学科综合实践基地;建立以“创新实践”课程和“大学生科技竞赛”引领的一般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协调培养机制;通过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着力建设一支“富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学科研团队”。

关键词:电气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反哺教学;综合实践基地;国际化视野

电气工程学科是一个传统领域,但具有与其他学科领域新技术交叉融合的特点,已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行业发展热点。为此,国内外电气工程学科的教育专家们一直致力于电气类学科专业的教改研究与实践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建设成果[1-10]:文献[1]提出了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形成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格局;文献[2]针对电气类专业“电机学”这一主干课程体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学习难点,提出应完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提高实验和实习质量等教学方法;文献[3]通过分析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阐述了如何将“学习产出理念”贯穿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等;文献[4]分析了培养电气工程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奇思妙想型”“优秀SRT型”“专业知识型”“综合能力型”等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文献[5]探讨了创新人才培养举措,通过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由教授和博导开出创新研修课来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以及通过建立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利用“第二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文献[6]提出了高等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举措,包括制定专业通识教育平台和个性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金字塔”型的三级实践教学平台和多层次应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基地;文献[7]提出了一种用于学习数字电路设计的VerilUOC教育和模拟仿真系统;文献[8]以澳大利亚某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通过改革教学实验室的管理措施和硬件条件,学生满意度增加了32%;文献[9]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学习策略的电力传动课程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了较大的提升;文献[10]提出了开展“科研反哺教学模式”研究应该具备的条件,介绍了实践"科研反哺教学"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实施效果。上述教改研究成果积极推动了我国电气类专业的建设发展,已取得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及优秀教学成果,但均是针对人才培养某一方面进行的教育改革,在电气类专业建设的系统性、前沿性、创新性和特色化方面还不够。

针对上述不足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为抓手的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新举措,包括: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教学、工程实训和创新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实验、工程实训和创新研究一体化”的电气工程学科综合实践基地,建立以“创新实践”课程和“大学生科技竞赛”引领的一般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协调培养机制和建设“富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学科研团队。上述举措在南京师范大学电气类专业的特色建设中得到了积极的实施,取得了理想的实践成效。

一、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教学、工程实训和创新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主导的电气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本科专业,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并在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此,电气类专业教学培养计划的制订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先导性工作,需着力做好其顶层设计研究,应重点考量如以下五个关键要素:

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化。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充分体现高校的办学历史和文化传承,明确所属电气工程领域的重点行业背景。据此,首先确立能彰显本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此为纲,再进行教学培养计划专业方向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构建电气类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实施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的“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教学、工程实训和创新实践四位一体”培养体系,以彰显“宽口径、厚基础、展个性、重创新”的创新人才培养优势与特色。有电气工程博士、硕士学位点的高校,应制定“本、硕、博”一体化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应确立“富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化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教学工作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中,“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应用型和国际化”4个关键词中的前3个关键词,可作为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共性要求,最后1个关键词可作为已获批电气类专业国际合作办学项目高校的提高要求。电气工程是最具国际化特质的学科之一,各高校应积极推进电气类学科专业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是特色专业方向的前沿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典型的大类专业,所设置的专业方向不仅要充分考虑所在高校的办学传统,形成各自高校的特色,而且要充分吸收电气工程学科领域的多学科交叉新技术及其行业发展的前沿热点,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所设特色专业方向的课程资源。电气类专业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也可作为特色专业方向之一,应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先进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使之更加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对电气工程高新技术人才特色培养的迫切需求。

四是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置。教学培养计划宜按“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和自主发展”四大类课程模块进行设置。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设置公共课程和博雅课程,以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操、文化艺术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科基础”课程模块设置电气工程学科必须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以实现“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设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等特色专业方向主干课程,以实现“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目的;“自主发展”课程模块设置新技术应用选修课程,以实现“展个性”的人才培养目的。endprint

二、构建“课程实验、工程实训和创新研究一体化”的学科综合实践基地

先进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工科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必要条件,应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育理念。为此,应构建“课程实验、工程实训和创新研究一体化”的学科综合实践基地新体系,将教师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新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资源。在电气工程学科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应重视如下三方面的特色建设工作。

一是按课程类别构建实验室建设新体系。根据教学培养计划中所设置课程的类别,我们将校内实验室分为三大类:(1)以课程实验教学为主的专业基础及专业主干类课程实验室,如电磁场、电磁兼容、电工、电子、电机、电力电子、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检测技术等实验室,主要是开展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的验证性和研究性实验教学;(2)以工程实训为主的专业方向类综合实验室,如智能实验变电站、智能楼宇仿真中心、控制工程综合实验室、电力系统动模与新能源发电实验室等,主要开展相关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综合设计与实习实践教学;(3)以工程创新研发训练为主的创新训练类实验室,如创新实训室、科研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主要是用于学生开展“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科创实践活动。

二是鼓励教师自研实验设备,新建实验室。目前,高校实验室设备大多采取购置方式,存在设备雷同、科技含量低、建设及维护成本高、缺乏特色等问题,不利于电气类高新技术人才的特色培养。为此,鼓励教师自研体现“科技性、综合性、开放性、工程性和研究性”的综合实训平台是提升高校实验室特色建设的一项新举措,有利于实现将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新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资源。可以采取“自研设计与自研开发”和“自研设计与委托加工”两种自研建设方式。其中,自研设计这一环节十分重要,须在充分的校企调研和方案认证基础上确定,最适于以工程实训为主的专业方向类综合实验室建设。可充分利用有限的经费建设综合效益高的综合性工程实验室,推进相同和相近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教改工作,真正实现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高素质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创新人才的特色培养。

三是校企共建创新人才培养实习基地。构建“课程实验、工程实训和创新研究一体化”的学科综合实践基地,不仅要着力建设比较完备和富有特色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还要着力建设一批基于“校企联盟”共建创新人才培养的企业实习基地,两者互为补充,不可或缺,从而使得电气类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不断吸收电气工程学科领域的多学科交叉新技术及其行业发展的前沿热点。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应突破传统的、仅以“集中式企业实习”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传统的“集中式企业实现”在第四学年按班级安排学生集中到一企业进行毕业实习2~4周。由于现代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已很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实习效果非常一般。为此,我们提出实施“分段式企业实习”实践教学新模式,将大四的毕业实习根据专业课程实践性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共3次的企业见习实践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新生一入学就有机会接触企业,增强对电气类学科专业工程应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保证学生在大四开展毕业设计课题研究的时间,提升毕业设计效果。

三、建立“一般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协调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高校工科特色专业建设的共识,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般只有少数优秀学生能享受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新实践课题研究和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为此,我们提出将所有本科生作为一般创新人才进行普及培养,将优秀本科生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的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教改目标,着力建立一套富有成效的“一般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协调培养机制”。

一是开设“创新实践”必修课程。在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中,设置1门“创新实践”必修课程(2学分,36学时),通过教学培养计划的制度化执行,将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定位为一项必修的工程研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2~3人一组在“创新训练实验室”完成一项小型电气产品的研发,使所有本科生在校期间都能得到一次系统的科技开发工作训练,以实现将所有本科生作为“一般创新人才”进行普及培养的教改目的。

二是开展多样化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以学生自主创新研修为主体、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多样化创新实践活动,并作为第一课堂“创新实践”必修课程的拓展。通过开放“创新训练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鼓励学生跨班级、年级和专业组队,每年常态化地申报国家、省、校、院四级自主创新研修课题,以及参加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以实现将优秀本科生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的教改目的。

三是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政策。为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和学院应给予经费资助,并制定校、院二级突出成果激励政策。针对教师,将教师指导学生取得的省级以上科技竞赛成果与其他教学、科研成果同等对待,不仅给予经济奖励,而且在职称评定中予以优先考虑。针对学生,学生取得省级以上科技竞赛成果奖,在学生奖学金评定、入党、推免研究生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四、建设“富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学科研团队”

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抓手的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需要建设一支“富有国际化视野和双师型素质的教学科研团队”的电气类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成员必须兼具“双师型、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三项综合素质。“双师型”要求教学团队成员既是高水平教师,又是科技研发能力强的工程师,教师可通过承接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工作来培养,这是作为工科教师的基本要求。“创新精神”要求教学团队成员须具备开展基础理论创新应用研究的科研素养。教师可通过承接国家和省级纵向课题研究工作来培养,这是工科教师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提高要求。“国际化视野”要求教学团队成员须具有1年以上的出国研修经历。教师可通过申请公派出国项目赴国外高水平大学研修,从而能及时把握电气工程学科新技术发展的国际前沿动态。endprint

参考文献:

[1] 敏强,程明,李扬. 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知识体系框架[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 25(2):44-46+50.

[2] 虔生,胡敏强. 试谈电机学课程体系改革[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 28(3):6-8.

[3] 晓波,黄学良,胡敏强. 以“学习产出”理念制订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 32(S1):1-4+12.

[4] 重庆,董嘉佳,董鸿,孙劲松. 电气工程学科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5):132-137.

[5] 立欣,康玲,王明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 30(S1):65-69.

[6] 化冰,翟子楠. 高等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J]. 大学教育,2013 (18):18-19.

[7] a?eres, Clariso R., Jorba J., et al. Experiences in Digital Circuit Design Courses: A Self-Study Platform for Learning Support[J], Learning Technolog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2014 7(4): 360-374.

[8] ikolic S., Ritz C., Vial P.J., et al. Decoding Student Satisfaction: How to Manage and Improve the Laboratory Experience[J], Edu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 Press.

[9] al M.. Teaching Electric Drives Control Course: Incorporation of Active Learning Into the Classroom[J], Edu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2013 56(4): 459-469.

[10] 明霞,包继华. “科研反哺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4 (35): 25-26.

论住宅类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选择 篇7

一、住宅类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中,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以民用建筑为主体的中国民用建筑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因此, 在住宅类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中要重视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 进而实现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目的。

电气照明设备是现代民用建筑中主要的能源应用点之一, 也是电气节能技术应用中所要解决的重点电能消耗问题。因此, 在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中必须重视对电气照明的节能控制。根据GB50034-2004《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等规范要求, 不同的民用建筑类型和工作区域均有相适宜的照度标准值与照明功率密度值, 设计人员可根据所设计的工程, 参照标准值进行设计。若有必要时, 也可在标准值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调整, 但不能盲目提高照度标准,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民用建筑照明节能中。除了满足照度、光色、显色指数外, 应采用固态发光器件作为光源的照明, 包括发光二极管 (LED) 和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等。采用半导体作为新的光源, 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免维护、环保、多色彩等优点, 且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果在民用建筑中以半导体替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 将对能源和环境保护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规模较大的民用建筑物中, 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电气节能控制系统。目前, 国内民用建筑中主要采用的是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通过对空调、给排水设备、电动机等进行监控, 进而实现电气节能控制的目的。民用建筑中电气节能控制中为减少变压器台数, 单台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一般都大于1000k VA。为限制低压侧的短路电流, 正常时变压器解列运行, 中间设联络开关。另外, 还要注意节能变压器的应用, 因节能变压器具有损耗低、重量轻、噪音低、效率高、抗冲击、节能显著等优点, 采用节能变压器能节约能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所以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时应首选高效低损的节能变压器。

二、住宅类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问题, 现代社会在提倡“低碳”生活的新理念, 民用建筑中节约电能是势必在行, 也是民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和施工中所应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民用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与科学进步中, 技术管理人员要逐步掌握现代化的节能技术理念, 以及各类新型电力电子节能产品信息, 把节能技术运用到电气工程的具体施工项目中, 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为突出的贡献。

住宅类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原则:应满足民用建筑的功能, 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 即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 如大型民用建筑小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等。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 不能为了节能而过离地消耗投资, 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 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可用节能减少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节能的着眼点, 应是节省无谓损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民用建筑的功能无关的, 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 都是无谓的能量消耗。又如, 量大面积的照明容量, 采用先进技术成果使其能耗降低。因此, 民用建筑电气节能措施也应贯彻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

电气节能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民用建筑节能的技术范围要逐步扩大到设备级的节能方法, 在民用建筑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管理中是否应用了相关节能设备, 如节能灯等;系统级的节能:是否安装了BA系统;管理级的节能:是否将BA系统与其他系统相结合来综合管理, 如BA系统可以和物业管理系统相结合, 能源监测与物业管理相结合, 实现节能管理。考虑到民用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新型特点, 即促进民用建筑体的电气运行及维护是基于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平台。

重视利用太阳能。以往的民用建筑采光设计都是假定天空是阴天, 不考虑直射阳光。这样的采光设计计算简单, 对阳光多变带来的采光不稳定、过热、眩光等问题都回避掉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节能的影响, 人们对晴天和平均天空采光设计与计算进行了大量研究, 并初步提出一套设计方法。国际照明委员会的天然采光技术委员会也专门组织各国专家对近年取得的采光设计经验和科技成果进行了总结, 编写了《国际采光指南》, 为设计、科研、教学和有关人员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标准。利用晴天采光计算方法设计采光, 约可减小15%的开窗面积, 具有重要的节能和经济意义。

三、结论

总之, 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民用建筑领域所关注的重要话题, 电气节能不但要保证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各项技术指标, 而且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将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范围拓展更多行业与领域中, 进而为民用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的社会的构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随着我国住宅类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以及对于功能化、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高, 对电气技术的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住宅类建筑中主要的能源供应为电力, 电气节能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探讨在现代化住宅类建筑中通过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电气技能技术达到节省电能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节能,技术选择

参考文献

[1]王传水:《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科技致富向导》, 2010, (29) 。

[2]张蕾:《浅谈建筑电气节能技术》, 《科技风》, 2010, (05) 。

[3]郭新宇、王滢:《谈谈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几个节能方面》, 《知识经济》, 2010, (20) 。

综述博物馆类建筑的电气设计要点 篇8

现代化的博物馆类建筑不仅是用于展现一个国家或地区悠久历史文化的窗口,还肩负着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同时也是面向大众传播历史文化精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更是与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因此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应将其展示、收藏、研究、传播与交流文化等各项功能集于一身,而这些功能的实施都离不开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

2 建立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

2.1 负荷等级的确定

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在电气设计初始都要根据其使用性质对负荷等级进行划分,因为只有准确划分负荷等级才能确定整个建筑的配电系统形式。国家规范《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大型馆的电气负荷不得低于二级,中、小型馆不得低于三级”,而对博物馆规模的划分是根据其建筑面积决定的。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建筑规模的大小可以从一个方面反应此类建筑内各负荷的重要程度,但是,作为博物馆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收藏保护文物,所谓电气系统的可靠性也是围绕如何保管好文物这一最基本的思路来进行设计的。因此在确定负荷等级的时候除了根据规范要求按建筑规模设计外,还应了解所建博物馆内收藏文物的级别。特别是一些地方上的博物馆,往往规模不大,里面却收有一些珍贵文物。围绕这些珍贵文物采取的配套防护措施,其用电负荷的等级就不能单纯的用建筑面积来划分,可适当提高其负荷等级,特别是有些珍贵库房内的空调,有恒温恒湿要求,其负荷等级不应按一般空调的负荷等级设计。设计人员应在设计初期,与业主详细沟通了解所藏文物等级的大致情况,才能更准确的划分建筑内各用电负荷的等级。

2.2 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是我们用以确定整个建筑的设备安装容量,合理选用变压器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需要系数法和单位面积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计算。需要系数法主要是针对建筑内已知的固有设备如风机、水泵、空调等,这些设备的数量、容量及运行情况等参数均可以在设计过程中从相关专业获得,计算出的数据也相对准确。单位面积法则是针对在设计阶段无法获得准确技术资料的房间或设备,主要是照明(含插座),也包括有二次装修需求以及功能性质尚未最终确定的房间。对于博物馆类建筑按其功能划分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藏品库区、陈列区、技术及办公用房。对于大型博物馆还会划分出相当规模的区域设置观众服务设施,这部分的用电负荷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藏品库区,无论博物馆的建筑规模大小,因其使用功能的特殊性,用电设备以照明为主,为防止火灾隐患,除必要的照明外,其他移动用电设备是不得进入库区的,因此藏品库区的单位面积容量可以根据国家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藏品库区照度的要求来进行估算。

对于陈列区,虽然其主要用电负荷仍以照明为主,但由于与博物馆的规模和展品性质都有密切关系,单位面积容量就不能像藏品库区一样一概而论。根据国家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的规定,不同性质的展品其照度要求不同,功率密度值也不尽相同,详见表1。

此外,对于小型博物馆,其展示区展品基本固定,只要确定展品的类别,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展陈区的单位面积容量;而对于大型博物馆,除对自有藏品进行展示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将其他博物馆的展品进行展示。因此大型博物馆除有小部分固定展厅外,大部分展厅为临时展厅。临时展厅会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展品随时调整展陈设计,展柜的位置也会相应调整,因此对于临时展示区,在设计阶段应考虑适当提高单位面积负荷容量。

技术及办公用房区主要是博物馆内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的技术用房,对于博物馆,特别是大型博物馆,除了向公众展示文物外,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文物的研究和修复。因此对于博物馆类建筑的技术办公用房,除了普通办公室还有一部分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功能性用房,这部分用房在设计阶段,如果建设方无法提出具体的要求,设计人员应预留足够的用电容量。表2为一些典型功能用房的用电负荷容量,以供参考。

2.3 配电系统设置

1)电源

根据博物馆的规模及重要性,对供电电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小型且无特别珍贵藏品的博物馆,除消防负荷和安防负荷为二级负荷外,其余大部分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因此对供电电源无特殊要求,可以申请两回路10kV电源供电。因确有困难无法提供两路电源时,也可以由一路电源供电,并就近引一路低压电源作为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对于大中型博物馆,因存在大量的一、二级负荷,因此应有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供电。所谓两路独立电源,是指从不同方向的两个变电站引来的电源。对于特大型博物馆,除了有两路独立10k V电源外,还应考虑第三路电源(一般为柴油发电机)作为消防、安防负荷和馆内特别重要负荷的备用电源。

2)配电系统的设置

博物馆配电系统主要是以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进行设置。对于大型设备和一些重要负荷,可采用放射式的方式直接由变配电室引至配电点。对于一般负荷则采用树干式的方式配电。

博物馆的配电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也应尽量按照博物馆的不同功能区域设置。特别是大中型博物馆,对于不同区域的配电干线最好相对独立,即藏品库区、陈列区和办公区的配电回路都应分别从变配电室引出。

(1)藏品库区的配电系统设置

藏品库区一般由藏品库房、缓冲间、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保管装具贮藏室、管理办公室或值班室等部分组成。而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贮藏室、办公室等用房均设在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藏品库区宜设置独立的电源配电箱,且应安装在藏品库区的藏品库房总门之外,或设于管理办公室或值班室内。为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需在配电箱总电源进线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一般小型博物馆的藏品库区面积有限,一台配电箱足以满足供电要求,而对于大中型博物馆藏品库区面积较大,一台配电箱无法满足供电半径的要求,通常在藏品库区两侧的总库门之外分别设置配电箱,由两侧的配电箱向库区内配电。

(2)陈列区的配电系统设置

陈列区配电主要是为展陈用电负荷提供电源,特别是临时展示区会经常随着展品的变化而调整展陈布置,因此要求配电系统也要结合这一特点,在保证其可靠性的前提下还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当某一个展示区因调整展陈布置而需重新对该区域进行配电设计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其他展示区的正常展览活动。一般可在楼层配电间设置层总配电箱,再在每个陈列区内设置独立的配电箱,由层总配电箱以放射式的配电方式向各展示区配电箱配电。当某个陈列区需要重新进行配电设计时,只需调整该区域的配电系统而不会影响到其他陈列区。由于博物馆的展览用电为二级负荷,为了保证供电电源的可靠性,可在层总配电箱处设置双电源互投开关,由变配电室不同变压器引来两路电源,一用一备。这样既保证了电源的可靠性,又满足了系统的灵活性。

(3)办公区的配电系统设置

办公区的配电系统可参照一般的办公类建筑进行设计,对于大中型博物馆建筑一般会划分出一个独立的区域作为办公管理区,这部分区域相对于展示区和藏品库区是基本独立的,因此在配电系统设计时也应尽量独立设置配电干线。另外办公区内除普通办公室外会设置一定数量的文物修复用房,由于这类房间内设有修复文物用的专用设备,宜采用独立供电回路,且建议在每个文物修复用房内预留动力配电箱。

2.4 管线敷设

对于博物馆类建筑藏品库区的管线敷设是设计人员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由于藏品库区对防盗、防火、防水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因此与藏品库区无关的管线是不得随意穿越的。而藏品库区和建筑的主要设备机房往往都设于地下室,因此藏品库通常会阻断各系统主要干线的敷设路由。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般会在藏品库的上方或下方设一个设备夹层,以便各系统管线敷设。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库区内的各管线尽量从本层配电箱或接线箱引出,尤其不能与上层的管线相通,以防一旦上一层漏水,水通过电线管引至库区内。

3 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临时展厅内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电源插座

对于临时展厅,由于其需要经常改变展陈布局,因此为了能更加方便调整展陈布置和照明灯具,在设计阶段需考虑在展厅地面预留一定数量的地面插座,一般为6mx6m。在展厅的吊顶内也同样预留相应数量的插座,临时设置的展柜和灯具可就近获取电源,而无需从配电箱处重新配线。同时照明灯具可选用照明母线的方式配电或选用轨道照明,这样既节省了布展的时间和材料,同时也不会因临时拉线影响视觉美观。

3.2 争取合理的配电房间

在设计阶段建筑师往往为了追求展厅面积最大化以及视觉上的干净与开阔,而尽量压缩配电房间的面积。而许多电气设计人员最终只能无奈妥协,造成的后果是:配电箱的数量不会因为没有配电房间或房间面积不够就不设置,配电间放不下就只能放到公共区。一方面影响建筑内的美观,只能依靠二次装修进行修补;另一方面,博物馆是面向大众的一类公共建筑,每天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流动人员,在公共区域设置配电箱存在着相当大的安全隐患。一是对人员自身安全存在触电危险,二是无法防范个别破坏者对配电系统造成危害,甚至会直接危害到博物馆的安全系统。因此,在设计阶段,电气设计人员应实事求是的向建筑师争取合理的配电房间。

4 结束语

博物馆类建筑的配电系统设计从总体结构上虽与其它公共类建筑存在着共性,但在许多细节上却因其建筑性质有其特殊的处理方式,也是设计人员往往容易忽视的地方,笔者在此仅将以往在设计和后期配合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罗列一二,以供参考。

摘要:结合博物馆类建筑的特点确定负荷等级,进行相对准确的负荷计算,并设置合理的配电系统,另外提出在设计过程中容易被设计人员忽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负荷等级,电源,防雷,系统灵活性,博物馆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华东建筑设计院.JGJ66-91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关于电气类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探讨 篇9

工程制图是研究工程技术领域中有关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重要课程, 其作为一门工程技术基础课, 在各高校理工类专业如机械、电气、土木工程等诸多专业开展教学。由于工程制图在电气类专业的应用要求远低于机械类专业, 加之近年来高校教学计划及课程系统的改革, 工程制图的课程学时出现大幅度压缩现象。因此, 如何在少学时的情况下完成教学内容, 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是目前电气类工程制图课程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故关于上述问题, 本文就电气类专业工程制图如何针对少学时和学习内容进行调整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1 改革课程体系, 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和进度

工程制图课程体系的改革应遵循其基本的教学课程内容, 在课程学时降低之后, 教学目标和学习的主要内容与之前相比不应有较大变化。同时, 针对于电气类专业本身, 应添加与之相符合的制图内容, 做到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对此, 电气类工程制图的课程改革, 在满足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阅读、绘制工程图样的最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通过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进行初步图形设计和创新的能力, 使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逐步了解本专业的相关内容, 并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对于课程的内容, 经规划后, 由原来的画法几何部分、制图基础部分、零件图及装配图的专业图部分压缩为画法几何部分 (包括点线面的投影、基本体、立体的截切与相贯及轴测图) 与制图基础部分 (包括工程制图基础、组合体视图及机件形体的表达方法) 两大块;同时添加符合电气类专业的电气图绘制部分。这样进行课程内容的规划, 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正投影及空间形体的表达方法,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绘图读图能力;同时与电气专业相关联, 加深了学生对于本专业课程的总体印象。根据以上课程内容的规划, 合理布局课程进度, 可使学生对工程制图的课程学习事半功倍。

2 传统教学方法与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板书为主, 便于学生看清作图步骤, 加深对作图过程的理解。但板书在一定程度上对绘图速度有所限制, 对于少学时的教学现状而言是相矛盾的。因此采用立体感较强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要手段, 并以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其中, 多媒体课件在投影、三视图等课时的教学上对应观看, 直观性好。同时在多媒体课件中添加动画演示, 可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 不仅能够节省教师课堂绘图的时间, 而且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 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其次, 利用多媒体视频、音频技术可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 诱导学生深入浅出, 从而达到融会贯通、高效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同时, 在介绍空间形体表达时, 多采用立体的实物模型, 不仅可增强学生的兴趣, 降低学生长时间观看多媒体课件的疲劳程度, 还可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促进对于空间物体表达的理解。

最后, 可采用UG、pro.E等三维建模软件搭建三维实体模型, 在讲解时, 适时动态演示三维模型与二维视图之间的关系, 可在视觉上提高学生的兴趣, 为培养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传统教学方法与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不仅可以改善目前少课时的教学现状, 而且能够结合电气类专业自身的学科特点, 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3 教学需注意教与练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理解和发散, 鼓励学生及时提出疑问, 培养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 对于习题需区分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例如, 课堂练习需有学生积极配合, 挑选一名或多名同学到讲台上解题目, 同时, 让解题同学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讲解。这样在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题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而对于课后练习, 需及时进行讲解和知识的复习, 通过对习题的针对性的分析、讲解, 能够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知识, 完善知识结构。

4 总结

电气类工程制图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实践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 基于少学时的课程现状下, 通过课程改革, 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 将传统教学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同时重视课上及课后的习题讲解及答疑, 可有效解决少学时与电气类专业特点而对工程制图课程产生的矛盾, 同时也能满足主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利平, 孟明辰.工程制图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J].工程制图学报, 2005 (06) :162-165.

[2]张碧霞.工程制图教学中立体思维的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05 (04) :50-51.

[3]卓帧雨.少学时工程制图课时教学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4, 24 (03) :156-158.

[4]薛寒松, 何玉林等.少学时工程制图课时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07, 16 (03) :98-101.

电气类 篇10

2013年12月28日, 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环渚乡七幸路的圆通快递仓库发生火灾。过火仓库内的大部分快递被烧毁。2013年11月11日顺丰速运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一个物料仓库突发一场烧了3个多小时的大火。2008年12月, 施耐德电气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一个物流仓库着火, 总建筑面积为8000余平方米, 过火面积5000平方米左右, 造成经济损失上亿。大型物流仓库的建筑面积较大, 层高较高, 里面堆放了大量易燃物品, 发生火灾时, 燃烧扩散快, 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烟尘, 对人员逃生造成困难;而可燃物的余烬飞洒, 还容易过火周边建筑物, 一个好的仓库电气设计, 可以降低电气火灾发生的概率, 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和人员损失。

1仓库火灾主要原因

1.1仓库人员管理不善, 有乱搭、乱建、乱堆, 甚至擅自改变防火分区、防火间距现象, 消防设施不能完整好用等, 部分仓库没有安排指定人员进行轮岗巡查, 部分管理员吃住在库区, 极易造成火灾隐患。

1.2仓库照明管理不善, 主要有仓库照明灯具选用不当、未按规定要求安装, 施工质量差导致灯脱落、使用高温照明、灯位设置不当、用后未切断电源, 辐射热积聚而引发火灾。

1.3仓库火种控制不严。主要有违章切割、无证动火、违反规定操作引发火源, 违规动火、玩火、吸烟、装卸作业中引发的火种。

1.4危险物品、化学品仓库没有分类分项存放, 通风散热条件不良, 防潮防火、降温措施不力, 堆放不规范, 缺乏专业知识致使库存物品发生化学反应引起自燃、燃烧或爆炸。

1.5仓库防雷设施不符规范, 防雷设施保养不善或防雷设计有盲区, 一旦发生雷暴天气, 空气、货物湿度大, 极易引发雷击火灾。

仓库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就要严格按照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并根据仓库的使用性质按规范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施、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等, 从源头上防止火灾发生和控制灾害的发展。下面将对丙类仓库在电气设计阶段, 在消防安全及减少火灾隐患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供同行们参考。

现以一个占地面积3367.53平米, 建筑面积6837.56平米, 高度16.90m的丙类物资 (棕丝) 仓库为例, 简要介绍丙类仓库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仓库部分共两层, 一层层高8m, 二层层高5米, 结构类型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耐火等级为二级.每层两个防火分区, 共四个防火分区.堆放、贮存的可燃材料为固体状可燃物质 (棕丝) , 在规范中对火灾危险性分类中对丙类的描述非常宽泛: (1) 闪点大于等于60摄氏度的液体; (2) 可燃固体。本次设计的库房存储棕丝, 必然是应当属于丙类的, 而且对于棕丝, 如果发生火灾, 则其过火速度一定非常快, 扑救难度也相当大。

2确定仓库的环境特征及负荷等级

做仓库电气设计之前, 首先要确定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不同的环境, 对电气装置的防护等级和敷设要求均有所不同。不同的火灾危险性, 根据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相应规定进行设备选型。根据GB50058-92中的第4.2.1条:火灾危险环境应根据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 以及危险程度及物质状态的不同进行区分, 该仓库存储棕丝, 属于可燃纤维, 故该仓库的火灾危险环境划分为22区。本项火灾危险性较大, 用电负荷较少, 故电源均从厂区独立变电站引来, 在本建筑内只设置独立的配电间, 配电间的门窗不应直接通向库存区 (火灾危险环境区域) , 人员出口和设备维护门也可直接对外开启。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设计位置。根据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1.1.1条规定, 根据仓库的室外消防用水量, 确定其消防负荷等级, 选择适合的变配电系统。本仓库的室外消防用水量35L/s, 消防负荷等级为二级, 由厂区柴油发电机房提供应急电源。消防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非消防电源均在本建筑内采用手动/自动方式切断。

3仓库电力装置的布置要求

根据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四十一条, 仓库电气设计中, 每个库房应设置独立的开关箱, 开关箱及电源插座箱设置在库房外或楼梯间内, 且每个库房电源箱进线总开关处设电源开关指示灯, 便于人员离开时, 能保证拉闸断电。2006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1.2.5条“配电箱及开关宜设置在仓库外。”比《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放宽了要求, 在建筑条件实在不允许的情况下, 也可考虑布置在仓库内, 但应设在通道出入口处。根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四十二条, 仓库内除照明灯具外, 不应设插座等容易引起火灾危险的电器元件, 仓库需使用干燥机、干燥灯等电气设备时, 必须采取可靠防护措施。笔者的建议是专设设备间, 电器设备的防护等级根据丙类22区选型。一些物流仓库会有叉车充电的需求, 可以让建筑设计人员隔出独立的叉车充电室, 内设叉车充电插座箱, 而叉车充电室的门窗也宜通向非火灾危险环境或直接对外。在厂区内, 叉车充电插座箱也可直接设建筑外墙上, 或设置一个开场的叉车充电休息区, 设置宽大雨棚 (卸货区) , 这也是许多大型仓库采取的方式。电气线路的主线架设在库房外, 这样既减少了库房内的电器元件故障引起的火灾, 也为了实现电气设计的要求, 电气设计人员在方案之初应提醒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布置中考虑周全。

4仓库的照明设计注意点

仓库照明设计时应对可燃物品仓库区照明灯具提出装设金属网罩保护要求, 且火灾危险场所22区灯具应注明防护等级不得低于IP5X。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可燃材料仓库内宜使用低温照明灯具, 并应对灯具的发热部件采取隔热等防火保护措施;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目前市场上, 很多厂家已生产了仓库专用灯, 设计可根据不同的安装高度及照度选择适合仓库专用灯具。仓库区照明灯具必须固定安装在走道的正上方, 左右各离货物堆垛不小于0.5m。本项目采用了满足节能环保的仓库专用灯具, 层高8米处光源采用无极灯, 层高5米处光源选用荧光灯。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或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并带补偿电容, 功率因数不小于0.9。有自然采光的区域, 充分利用自然光达到节能的目的。照明控制方式:采用照明配电箱集中控制, 照明配电箱安装于控制室或楼梯间, 便于人走断电。

5应急照明设置及消防用电设备配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1.3.1条只对丙类仓库的封闭楼梯间、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消防控制室、发电机房、防烟机房及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有设置火灾事故备用照明灯具的要求, 有的设计人员总是觉得丙类仓库火灾危险性较高, 建议在库房内也增设应急照明灯具, 但笔者认为库房主要目的是存储货物, 人员比较少, 但是工作人员对仓库的都非常了解, 应急照明主要是为了人员疏散, 所以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即可。

但任要注意一点, 应急照明配电箱及消防设备配电箱的设置。在本工程中, 由于只需要在封闭楼梯间设置应急照明和少数的几台防火卷帘, 消防用电设备回路很少, 但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3.9.9条以及第13.9.12条规定, 任需在每个防火分区设置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看似增加了投资, 但是在防控火灾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电缆的选择

虽然在所有的规范中都没有对丙类仓库的电缆有明确的要求, 但是在本次工程设计中考虑存放物资特别容易燃烧, 而且仓库人员较少, 如果发生火灾不能够不能够及时发现, 本次设计所有的一般用电负荷的电缆全部采用ZR-YJV-0.6/1k V阻燃型铜芯交联电力电缆或ZR-BV-450/750V阻燃型铜芯塑料电线, 穿焊接镀锌钢管保护埋板明敷至各设备。对于仓库采用阻燃电缆这一点, 希望各个部门都应该重视起来, 把这条纳入规范, 以后设计起来有理有据。消防负荷采用ZBNH-YJV-0.6/1k V阻燃耐火型 (B级) 铜芯交联电力电缆或ZBNH-BV-450/750V耐火阻燃型 (B级) 铜芯塑料电线, 明敷设应穿镀锌焊接钢管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7火灾漏电监控系统设置的重要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1.2.6条“2按二级负荷供电且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的厂房 (仓库) 。5按一、二级负荷供电的消防用电设备”本建筑满足以上两条, 宜设置漏电火宅报警系统。怎样理解“宜”字的含意, 把握好“宜”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呢?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用电量大为增加, 相应地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则居高而不下, 造成的损失也不可估量, 综合考察我国发生火灾的趋势, 故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非常迫切必要。再说, 若是把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尚未造成火灾发生的隐患, 事先有效地通过对漏电、温度的异常变化以及它们可能引起的火灾进行预报、监控, 大大地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 避免损失比减少损失的效果更好。

当然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及广播系统在丙类仓库中式必不可少, 再次不在复述。

8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越来越多的大型物流仓库出现在各大城市, 需充分了解仓库的火灾环境特征和设备防护要求;在电气设计方案之初积极有效的与业主沟通, 确定最合理的供电及消防设计方案, 方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火灾损失。

参考文献

[1]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S].

上一篇:经济与政治专题教学下一篇: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