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点

2024-05-09

关注特点(精选十篇)

关注特点 篇1

一、创设有趣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丰富 的现实情境的必要性.有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也可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而又有趣的情境就显得很有必要.

比如, 在“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中, 笔者选用了“国王给国际象棋发明者奖励大米”的故事, 通过故事为学生创设相关教学情境, 事先没有说出国王的大米是否足够奖励给国际象棋发明者.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 特别是有趣的故事, 这样的引入既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 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老师, 国王的大米够发吗?”“国际象棋棋盘上的最后一格应该放多少大米啊?”笔者刚讲完故事, 学生就不断地提出 问题.之后, 学生始终是带着疑问学习“有理数的乘方”的知识, 教学效率非常高.

初中阶段的学生, 天真、单纯, 好奇心强, 对感兴趣的事物喜欢提问, 喜欢追根究底.教师应遵循他们这一认知规律, 创设有趣的情境, 为学生从观察外部事物过渡到探索数学内部知识做好铺垫, 并不断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

二、巧妙设置错误, 诱导学生质疑

在课堂中, 学生或由于理解不够深 刻, 或由于粗 心大意, 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如果教师能预判到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 巧妙地提前设置错误, 可以诱导学生质疑, 通过辨析和纠正,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比如, 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 笔者设置 了如下错误.

题目一:甲、乙两人同时骑车从A地到B地, 甲的速度是10km/h, 乙的速度是12km/h, 结果乙比甲早到15min, 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请用方程 描述问题 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笔者书写: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km, 根据题意得方程x/12-x/10=15/60.

题目二:某班学生分两组参加植树活动, 甲组有17人, 乙组有25人, 后来由于需要, 又从甲组 抽调了部 分学生去乙组, 结果乙组的人数是甲组的2倍.问从甲组抽调了多少学生去乙组?

笔者书写:设从甲组抽调了x名学生去乙组, 根据题意得方程25+x=2×17.

题目一和题目二是两个不同课时中的内容, 也是学生在用方程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时经常出错的题目.笔者在教学中, 故意分别展示了错误的解法, 在写完方程后, 笔者等待了几十秒, 果然有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 您解得对 吗? 好像不对!”笔者反问:“错在何处?”然后, 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辨析、讨论, 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阶段的学生, 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还比较欠缺, 在学习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应有效利用这些资源, 展示学生易出现的错误, 诱导他们质疑, 这样既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关注类比联想, 渗透提问方法

在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初级阶段, 以教师为主的各种激发、诱导手段非常重要,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问除了学生主动提问外, 还包括能提出与数学相关的、具有一定探索价值的问题.因此, 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 其中, 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提问, 是学生较易掌握的方法, 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渗透的方法.

比如, 在“猜想、证明与拓广”的教学中, 笔者设计的课题背景是:是否存在一个矩形, 其周长与面积是已知矩形的周长与面积相同的若干倍.如果孤立地看待该课题, 那么它只是一个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规则应用型课题.其实, 该课题是渗透提问方法的绝好背景, 其教学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问题一:你知道两个数的平方和与这两个数积的2倍哪一个大吗?

在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后, 教师提问:“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新问题?”

问题二:任意给定一个正方形, 是否存在 另一个正方形, 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

在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后, 教师提问:“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新问题?”

生1:任意给定一个圆, 是否存在另一个圆, 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圆的周长和面积的2倍?

生2:任意给定一个三角形, 是否存在 另一个三 角形, 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的2倍?

……

显然, 从学生所提的问题来看, 他们已经 初步掌握运用类比联想、提问的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强, 根据事物间的相似点提出假设和猜想是学生较易掌握的方法.而且, 类比尽管不能作为严格的推理, 但在数学科学研究中, 把已知事物的性质推广到类似事物可以说是一种科学发现和发明的重要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该方法, 对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有关键性作用.

四、设置开放课题, 扩大提问空间

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学生 的提问能 力,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由于课堂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 有时教师在课堂上难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问题, 此时, 可通过设置开放课题, 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思考和研究.

比如, 笔者设计了一个课题研究:尽可能多 地利用常见的几何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和球设计一个物体, 并使所设计的物体有尽可能多的用途.

在学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空间图形后, 教师设置这样一个开放课题, 目的是让学生发现生活实物与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 揭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同时, 教师在课题研究开始之前, 告知学生, 将对他们的研究活动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一, 设计的物体所使用的几何体的数量;其二, 设计的物体的用途;其三, 设计灵感来源的多样性和启发性;其四, 所给出的设计能否优化.在这样的评价方式的指引下, 学生将对自己研究的内容提出很多问题, 如:“从何处寻找设计灵感?”“如何尽可能多地使用几何体?”“如何使设计的物体的用途尽可能多?”等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将会充分 利用课余时间, 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自然地把实物和几何体联系起来, 从而真正实现研究空间的最大化.

初中阶段的学生, 没有固定的思维 模式, 看待事物的角度多样化, 其创造力也是惊人的.教师根据这样的认知特点, 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课题研究, 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提问、解决、再提问、再解决, 这是培养学生 提问意识的重要补充.

笔者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一些做 法, 确切地说, 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而采取的一小步尝试.如何更准确地分析学生, 围绕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内容以及整个初中阶段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还应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关注表达方式 感受语言特点1 篇2

感受语言特点

界首市第一小学

黄金虎

摘要:关注语言表达方式是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关注的热点,我校也鼓励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落实。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本表达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表达,更要关注文本是怎样表达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基础上发现规律,运用文本语言,建立和形成语感,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表达方式

语言

文本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传统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语文知识分析,当我们的语文教学与思想内容分析、单一的语文知识训练说拜拜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该怎样从‚理解课文内 容‛向‚学习文本语言,充分关注表达,感受语言特点‛的转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活动必须围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核心,立足文本教,关注表达学语文,积累语言用语文,这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所在。

一、通过文本的语言领悟其意、明确其言,悟得其法。

语文教什么?是语言文字还是表达方法?其实两者并不矛盾,矛盾的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体会文本的表达方法,即在‚得言‛‚得意‛的基础上‚得法‛。当学生通过文本的语言‚领悟其意,明确其言‛,‚得法‛自然就水到渠成。

《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教学中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于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其实,深读文本,我们体会到本课文体的特点非常突出,通过文本解读,我们发现《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值得去深究的句子:比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引用俗语说明北京的春节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再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夸赞腊八蒜;又如,‚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非常自然地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农业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丰收的自豪和期盼。

如何让学生立足‚文本‛探究语言文字,既能体会到作者的语言特点,又能体会到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教学除夕这一部分时,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首先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其次,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学生通过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其次谈谈自己的体会,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

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

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感

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一切的语文教学活动离不开语言文字,更离不开表达方法的领悟。所谓强化‚文本表达‛,是基于教材中一篇篇优秀的范文,抓住文本特点,感知语言的魅力,学习语言的表达,进而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凡卡》一文以凡卡写信为线索,把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课文利用穿插反衬,把凡卡悲惨的命运和痛苦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激起读者对凡卡强烈的同情和对沙皇统治的强烈不满。凡卡的信诉说了他在城里的悲惨遭遇,求唯一亲人爷爷带他回乡下。‚猪狗不如的生活‛、‚苦苦的哀求‛令人同情,令人难过。读者看着他的信,和他一样伤心,希望他尽快离开城里回到乡下。因为乡下在凡卡看来是快乐的,‚与爷爷守夜‛、‚与爷爷砍圣诞树‛ 这两段回忆反映了凡卡乡下生活的快乐,它与凡卡的信互相反衬,作者以凡卡回忆的‚乐‛反衬城里的‚苦‛,更加激起读者对凡卡的同情。

教学中,充分关注文本的‚表达‛,从文本的语句中体会文本表达效果的妙处,同时,紧扣文本的表达方法,强化语言文字的深度与广度,引领学生深入地触摸与感悟,强化语言文字的表达。

三、感悟语言表达,进行语言文字的应用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灵活恰当的运

用语言和文字,语文实践,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用‛。学习语文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但是,‚积累‛是为了‚用‛。

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并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分析作者如何说明地球的唯一和重要。然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作业,希望学生同样用‚只有一个地球‛作标题,写作一篇作文,作文可以涉及任何题材,大胆想象。结果有的同学从环境保护出发,在文章中写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应该注意环境卫生,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也有的同学从人类和平出发,写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应该避免战争,保卫和平‛,通过创作,让学生们认识到了,同样一个作文标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和写作。

再如《山中访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美文,孩子们很喜欢读这样的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好课文,还要让学生从中发现语言之美,积累语言,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想想那充满诗意的画面, 学完课文之后,学生根据文本进行仿写:

这里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亲切的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柔软的沙滩!你闪烁着光芒,是要引起我的注意力吗?你好!汹涌的大海,你雄厚的男高音是多么有气势。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广阔的天空变的更加蔚蓝。你好!金灿灿的阳光!你想让人们更加温暖吗?你好!可爱的小螃蟹!你横着走,是要带我去玩吗?喂!淘气的小海龟,你们跑那么快干什么呢?我猜,你们一定是在比赛谁第一个跑进大海吧!

崔峦先生指出:‚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既然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我们就要紧紧凭借课文这个‚例子‛,最大

限度地挖掘文本的‚表达‛因子,为学生搭建扎实的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课堂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参考资料: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

巧用电教媒体 提高课堂实效

界首市第一小学 黄金虎

内容摘要:多媒体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关键词:多媒体 兴趣 语文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趣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易于接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抓住小兴安龄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情与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睛睛。然后,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

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二、引导想象,发展思维。

人的情感怎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地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三、孕育情感,训练审美情感。

想像,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鸟的天堂》一文,课文的第二部分写的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赞美大榕树表达的喜爱之情,学习静态描写的方法,我先放课件录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投影幕上的美丽画面,着重抓住画中榕树的枝、叶、根等几种不同的景物特征,启发他们想象当时的情景,从中领略南国翠绿而美丽的榕树,然后体会‚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赞美了生长茂盛的大榕树,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喜爱之情。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画中的景物,一下子就把第二部分的内容理解了。尤其足文中的一些词语:‚一簇‛、‚堆‛、‚不留缝隙‛、‚翠绿‛、‚颤动‛,学生都从直观现象得到感知,进而理解其意。

总之,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农村小学语文如何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朗读

安徽省界首市陶庙小学 陈敏

摘要:提高低段学生的朗读水平非常必要,因为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音口语语言的过程,同时朗读又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积累词语,训练语感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农村小学朗读水平低段 朗读习惯 多媒体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音口语语言的过程,同时朗读又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积累词语,训练语感的有效手段。经常朗读可以有效地纠正方言,巩固学过的语音知识。那么怎样上好农村低年级的朗读课?低年级学生朗读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加字、漏字、读错字。还有些学生读书的姿势不正确。所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更要多花心思。

农村小学朗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1、语言不规范,地方化:我们陶庙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就拿我任教的二(1)班来说吧,全班51人,这些孩子在家都是由爷爷奶奶照看,所以说话时都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因此,在说普通话时也难免出现带有地方口音的现象。可想而之,农村学校的学生们说普通话的基础是多么的薄弱,对老师而言,指导他们朗读又是何其的困难。

2、对朗读重视不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们都认为朗读不会考试,家长和学生由此也忽视朗读,孩子读的多少,读的好坏,家长几乎从来不知道,他们只关注考试成绩只重视家庭的书面作业,而忽略了孩子的口头的朗读作业是否完成。他们从来没想到听听孩子课文读得怎么样,这样就造成孩子朗读的时间少之又少,也导致朗读教学这重要的一环出现了令人心痛的荒芜现状。

3、接触朗读的面窄:农村学校的学生对于普通话来说,平时听得较少,说得也少,接触到的朗读知识面比较狭窄,这对于想提高他们朗读能力的老师来说,无疑又增加了教学上的许多难度。

4、缺乏兴趣及正确指导:由于学生接触到的朗读面狭窄,所以他们缺乏朗读的兴趣,朗读习惯也没有很好养成,朗读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在朗读过程中,出现加字、漏字、错字,不看标点随意停顿,轻声、重音不分,拿腔拿调,唱读、快读等问题较多,更不用说注意长句的停顿,读得有感情了。还有的学生只知道模仿读书比较好的同学的样子读,这种模仿的后果可想而知,出现了声音上的千篇一律,缺少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比例不断增加,农村的办学条件也在逐渐改善,特别是‚班班通‛的普及让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教学资源。这样也丰富了老师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但是如何让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朗读教学中如何更好得使用多媒体,我就我本人的经验与大家探讨一下。

教学实践也证明,常听别人朗读好文章,可以使自己扩大视

野,学习优美语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常朗读好文章可以在阅读中展开想象,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巧用电教手段,指导学生朗读,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一、以景激情,诱发朗读兴趣。

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朗读教学的三个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易事,运用电教手段发挥电教手段的各种优势,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古诗《鹅》一课,教学时,教师一边播放音乐并出示投影片,一边生动描述‚在碧绿的湖水中,一只大白鹅从远处慢慢地来了,红色的脚掌轻轻地拨着绿波,边游边唱着欢快的歌……‛学生看着听着,深深为画景诗情所激动,不约而同地跟着录音朗读起来,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外形、颜色、姿态,通过品析‚白毛、红掌‛浮、拨等词语来感受到美好的形象,古诗在语言上,还给人以节奏感强,韵脚整齐,平仄得当,有快有慢,有抑有扬,富于节奏变化的美感,要求学生跟着音乐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诗的味儿来,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诗人喜爱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来。

二、以声传情,指导感情朗读。

带有感情的朗读,是对朗读的一项要求,只有让学生逐步掌握以声音来表情达意的规律,懂得音色、音高、音强的相互融合与变化,把握停顿、快慢、高低、语调的调节,才能更好地表现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借助音响,以声传情,渲染气氛,指导感

情朗读,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之中,丰富感性认识,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深入领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读出读者的心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学《南京长江大桥》一文,通过播放录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桥的全景,耳听轮船的马达声,火车的呼啸声,汽车的喇叭声,想象这些音乐合奏成一曲经济腾飞的乐曲,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让学生怀着对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可喜成就的激情去朗读,就会读得有声有色,就会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观色思情,指导朗读。

在朗读教学中利用幻灯、录像显露出教材中的情感色彩,使画面与课文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感染,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先放映小兴安岭全貌幻灯片,让学生看到小兴安岭有着茂密的森林,连绵不断,就象绿色的海洋,这样,一开始,小学安岭的景色整体美‚绿‛就自然映入学生的眼帘,接着播放录音,学生边看图,边被那优美的文字所吸引,尽情地欣赏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体会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和情趣。在指导欣赏和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依次投影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灯片,学生从中品味四季树木美的特色,多种色彩绿、白、红、黄、黑互相映衬,这色彩传递着作者的情感激发着学生的情趣,进一步激起学生对祖国林海美,资源丰富的自豪感,增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朗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更换调味品,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尽可能的留多些时间让学生来练读,调动班上每一个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不强加给学生任何情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更快地促进孩子朗读能力的提高。要想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就要重视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水平,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让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无穷魅力。

如何让教学情境生动有趣

界首市陶庙小学

田清华

内容摘要: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关键词:生动有趣 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现代社会,知识不是单一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知识具体情境性,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图片、水果),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生2:摆整齐。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

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手枪……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机器人、哪吒……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方法时,教师适时引导,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师:各小组再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把汽车放一起,把火车放一起……生2:我们把奥特曼放一起,把机器人放一起……生3:我们把梨子放一起,把苹果放一起……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质疑情境,引发自主探究。

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

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生1:多放几个6号球。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于老师而言,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注学生特点,有效设置问题 篇3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欣赏教学如何把握好提问艺术,以使所设疑问合理、适当,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呢?在此,我认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基于人文关怀来设置问题,会成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迅速、顺利地突破难点,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达到审美力的有效提高。以下是我个人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关注学生心理特点,竞争情境提问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头脑处于竞争状态时的学习效率要比无竞争时高得多。因此,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分组开展一些讨论、抢答、辩论的活动,根据欣赏的音乐曲目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抢答,最终班级汇报。

例如,在《八音和鸣》这一课中,教材要求通过听赏几首民族乐曲能说出主奏乐器的名称,听辨乐器音色,理解乐曲所表现出的情绪等。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听一首作品,问三个问题,再听一首作品,问三个问题,而且每次问的三个问题基本相似,五首作品听下来学生已经毫无状态。我在上这课的时候,尝试把竞争引入课堂,将学生分为三组,两组抢答,一组点评,轮流进行。抢答正确,点评恰当,均可加分,反之则要扣分。相同的内容,相同的问题,由于方式不同,营造出不一样的热烈气氛,学生争问抢答,教学效果

倍增。

竞争情境的形成,让学生表现踊跃,回答课堂问题积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学生兴趣特点,切合实际提问

初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新颖独特的事物。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创设愉悦而又切合实际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兴味盎然地投身其中。更要让问题本身成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原动力,唤起学生探索和研究的欲望。

如,《泥土的歌》一课的音乐欣赏过程中。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两个音乐片段。(多媒体课件播放当时正在网络流行的神曲

《忐忑》,接着,老师充满感情地演唱欣赏课曲目。)师:你能说出这两首曲子的曲名吗?说到前者学生异口同声:龚琳娜的《忐忑》,而后者却极少有同学能答出。师:回答得很好,那我们再仔细倾听一下,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多媒体以表格的形式在节奏、速度、情绪、风格、演唱形式、情绪特点等方面将两首作品进行对比。)在之后的音乐欣赏中,学生热烈讨论,很好地达成了本课教学目标。

通过知识迁移,引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直接经验获得新的体验,情绪逐渐高涨,从而对新的课程充满渴求。

三、关注学生发展特点,循序渐进提问

初中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尤其初中二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是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加速期或关键期。初中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在不断增加,他们想象的现实性在不断发展,想象的内容比较符合现实,富有逻辑性。初中生的幻想具有现实性、兴趣性,有时也带有虚构的特点。而音乐欣赏课堂的提问,不是课下交流时的闲谈,而是严肃的课程教育,一定要紧扣授课主题,着眼于学生认知中想象力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实现一定教学目标。音乐欣赏课中,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好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倾听想象,在倾听想象中寻找答案。而当一个问题直接提问难以回答时,可采取迂回包抄的手段,诱发学生逐层深入想象,思考问题。

例如,欣赏《年轻的朋友》这一课的曲目时,初听时设置问题,如:这首曲子最有韵味、最具特色的地方是什么?你能听出音乐具有哪一民族的风格吗?你能不能唱一首民族歌曲呢?复听时设问:你能听出音乐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吗?你能记住音乐中特色乐器的音色吗?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层层深入地去聆听,并让学生相互讨论、叙述,学生在思考中慢慢进行现实想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音乐欣赏课的提问还需要从整节课或整首乐曲来谋划,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提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样课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也更易达成教学目标。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要。”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

解学生审美能力、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教师提问更是启发学生、诱导学生的过程。关注学生各方面特点设置问题,能让音乐教师有效完成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及欣赏水平,真正达到新课标对音乐教学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核心要求。

参考文献:

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注语言特点享受学习快乐 篇4

1.语言重组, 凸显人物特色

课文篇幅比较长, 内容零散, 语言也比较朴素, 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我按照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和“设立诺贝尔奖项”两个要点对文章内容进行提炼, 而后将语言展现的内容进行重组, 降低学生学习文本的难度。

通过学生自己默读第3~8 节, 重点把握“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这部分文字, 思考诺贝尔发明炸药具体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内容是怎么用语言文字表现的?通过这几个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 尤其指明语言和文字所展现的内容和语言文字背后所折射出的情感、思想和看法等。经过这一指引, 学生的默读效果显著, 他们读出了诺贝尔发明炸药是一个痛苦的、一波三折的、非常危险的过程。并且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体会了诺贝尔不怕辛苦、勤奋、献身科学的精神, 很多学生为之震撼, 深受感动。在介绍诺贝尔设立的“诺贝尔奖金”时, 我补充介绍了诺贝尔的遗嘱, 让学生感受到诺贝尔不仅是一位成就巨大的科学家, 而且更是一位有着博大胸怀、无私奉献精神的伟大人物。尤其读到诺贝尔遗嘱时, 简单的几句话, 语言非常简单和朴素, 却道出了诺贝尔淡泊名利、献身科学的精神。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重新梳理, 重组语言表达, 目的是让最有感染力、最震撼人心的语言形成的材料, 来展现人物的崇高品质, 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感人, 更易于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

2.语言训练, 扎实有效

首先, 通读全文, 对文本的语言和措辞进行整体感知。 《诺贝尔》 这一篇课文, 相较于其他富有激情的或高昂的文章而言, 显得比较平淡, 不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在平淡的文字里, 读出别样的味道, 或引导学生感知, 或改变表达方式, 或丰富教学方法。如开火车朗读文本片段、角色扮演、实践场景的语言描述再现等, 都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吸引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和理解。由于小学生阶段感知认识较多, 所以通读、熟读和详读语言, 对他们的语文认知有很大的作用。

其次, 指导学生写文。由于之前学习过 《装满昆虫的衣袋》, 了解过法布尔的名人小传, 并且通过进一步的讨论, 学生认识到一份完整的名人小传具体要有人物的生卒时间、国籍、身份、主要成就和贡献等内容。结合这篇课文, 诺尔贝作为一名科学名人, 让学生学以致用, 默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出诺贝尔的相关信息, 学写诺贝尔的名人小传。这一教学过程, 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写名人小传, 也训练了学生快速读课文、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最为关键的是, 通过重读文章, 并付诸写的行动, 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明白语言的魅力和作用, 学会自己使用语言, 抒写文字, 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

再次, 紧扣关键词品文悟情。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读书要“一字未宜乎, 语语悟其神”。读书要从语言文字入手, 披文入情, 引导学生对关键的词句细细品味, 走进语言文字的世界, 触摸文字的温度, 悟出其美妙之处, 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上, 我重点抓住了诺贝尔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导火线这一特写镜头, 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和感悟。以下是这一环节的课堂实录:

师:你觉得这两段话中哪个词或哪个标点用得特别精彩, 让你读了怦然心动?

生:从“亲自”“紧盯”我感受到为了发明炸药, 诺贝尔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这里有三个感叹号, 说明情况万分危急。

师:情况万分危急, 那诺贝尔当时的心情呢?

生:既紧张又激动。不知道这次实验能否成功。

师:这儿连用三个感叹号, 写出了情况的危急以及诺贝尔的心情。这段话中感叹号还有吗?找一找。

生:“轰”后面的感叹号写出了爆炸声音之响。

生:“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这里连用两个感叹号写出了人们的惊呼。

生:“成功了!成功了!”这里也是连用了两个感叹号, 写出了实验成功后诺贝尔的兴奋之情。

师:这个特写镜头中一共用了8 个感叹号, 让人读来意犹未尽。还有谁交流其他的地方?

生:我想交流这句话: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 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怦怦直跳”, 写出了当时诺贝尔的心里十分紧张, 因为他不知道实验能否成功。但是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说明他明知道实验很危险, 却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在做实验。他这种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师:你能抓住关键词谈体会, 很会读书!在这个特写镜头中, 诺贝尔的语言、动作、神态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它能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在这一教学环节, 学生紧紧抓住了8 个感叹号, “亲自”“紧盯”“怦怦直跳”等关键词, 真切地感受到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 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这种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

3.感受语言魅力, 加强写法指导

学习语文,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明白课文是怎么写的。本文是一篇介绍名人诺贝尔生平事迹的课文, 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和设立诺贝尔奖项这两个事例。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 了解课文写了什么, 并不是一件难事。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是怎样展现诺贝尔这位名人风采的, 也就是说让他们重点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通过讨论交流, 学生发现了本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 如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开头、选择典型事例、运用细节描写来写人物、写事例时做到详略得当、文章要做到首尾呼应, 等等。这些写作方面的技巧都是学生通过读文章后自主发现的, 相信对他们今后写作文, 特别是写人的作文时, 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注文本特点 定位语用核心内容 篇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文本特质和学情,立足语文课程性质,致力于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确定教学核心价值。教师考量的每个教学环节,既是围绕着文本核心价值的教学点,更是引导学生在多元表达中锻炼思维,提升语言能力、语用能力的教学过程。

那么教师该如何关注文本特点、定位语用核心内容,又该怎样安排教学,以体现文本解读与语用学习的融会贯通呢?本文试以一些范文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一、关注文本表达特征,找寻语用教学切入点

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内容的庞杂性和繁复性。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了很多内容,涵盖了很多的信息。语文教师处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独特的目的,就必须侧重关注课文的言语形式。但每篇课文中涉及“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点很多,甚至可以延伸出无数条线。教师应如何沿着一条合适的线,培养“此时此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任务目标、文本自身特征和学生实际情况,选取教学切入点,将教师、学生、文本有机地整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

例如人教版五下的《桥》是一篇经典课文,大部分老师的做法是从题目“桥”入手,抓住“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感悟老汉的伟大之处。可是,这篇课文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除了“语意”层面的功能,还应该有更重要的“语用”使命。教学中不但要关注故事,还要关注它的独特结构——课文先写老汉把小伙子从人群中揪出来,让他排到队伍最后;再写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却把小伙子推上了桥,两人最终因桥塌了被洪水淹没;最后写一位老太太来河边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才让读者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汉与小伙子之间的关系。这虽然让人感到“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结构,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此外,还要发现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许多句子都单独成段,语言极为洗练,却增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文中还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使描写生动形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尤其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更是因为拟人手法的运用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孩子们能够轻易发现:原来作者把老汉的高大形象藏在字里行间,凝结成文中的一句话:“他像一座山。”这就是此文言语表达的独特之处。基于此,教师可以抓住“他像一座山”这句话,作为教眼,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读、思、议等活动中领会老汉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文本解读与教学实施,能让学生看到了《桥》在语文教学中的文本价值。

二、找寻文本生活音符,开掘语用元素

有的老师一听到语言文字运用,很快想到讲练结合和语言文字训练,这是狭隘的。其实语言文字的运用不只是在课堂上,更应该在生活中自然运用。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可把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习得写景文章的写法”,让学生联系已学的《颐和园》《桂林山水》等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写景文章有多种结构方式,可以从时间(季节)、游览顺序、事物的特点等方面布局。这篇文章抓住了索溪峪“野”的特点,从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的角度来写,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句式,描绘出特点鲜明的景象。课堂教学中可重点引导学生,如果写其他的景物,能不能模仿这样的写法?如果可以的话,应该紧扣哪些景物,突出什么特点?正因为发挥了文本的范例作用,学生进行习作描写家乡的美景时,就运用了文中的写法,抓住当地的特色景物——竹林、雨雾、山花等“美”的特点,结合日常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特有体验来写,写得生动有趣、兴味盎然。

三、丰富文本教学情景,内化语用元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中,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教学时除了要考虑将阅读、理解、运用和具体的文章特质联系起来,更需要教师设置多角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理解、表达、运用等语言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有向心力,让文本的“语用特征”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牢固的语言图式。

如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对于晏子与楚王的不同表现,教师可先通过视频、音频、图画分步有序呈现,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观察、朗读、想象,既让其迅速进入课文情境,又初步感悟故事以“文”绘“图”的表达。接着,再联系词句在理解基础上想象,或比较中揣摩词句的表达效果。如让学生角色朗读晏子与楚王的对话,想象他们言辞交锋时的表情、心理、动作等;让学生关注晏子应对语言的“特写”段,通过研读对话的内容,抓住晏子与楚王几个回合的斗智,体悟晏子的语言机智,把学生带入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并相机让学生学习运用,辅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在理解基础上迁移运用表达。最后再让学生进入角色,演一演课本剧,通过表演,把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为了演得更加逼真,学生就要进而联系前文、展开思考,根据文本留白,想象补充画面,探寻文本的价值取向。

这样,教师便能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读、思、议、写,在有层次的学习活动中习得表达,变“一例”为“一规律”,化“个性”为“共性”。

关注文本特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篇6

一、关注文本的语言特色

编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 每一篇的语言都各有特色, 值得我们涵咏、品味。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有选择地找出最能反映文本特色的语言点, 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表达之妙。

在《月光启蒙》一文中, 母亲在月光的沐浴下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 为作者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 同时也把学生带进了民间文学的殿堂, 和作者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 飞向诗歌的王国。文中的民歌民谣明快、流畅、含蓄、风趣, 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反复诵读“月亮出来亮堂堂, 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 晒得脆脆的。”“月儿弯弯像小船, 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 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 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 再盖南楼遮太阳。”这节奏明快、押韵的民谣, 不仅能体会母亲的勤劳, 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红孩, 上南山。割荆草, 编箔篮。筛大米, 做干饭。小狗吃, 小猫看, 急得老鼠啃锅沿”等三首幽默、风趣的童谣里, 学生找到了其中蕴含着的童趣和母爱。这些民歌童谣是应该重点关注的语言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 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民间文学的博大精深, 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姥姥的剪纸》中乡亲们用“剪猫像猫, 剪虎像虎, 剪只母鸡能下蛋, 剪只公鸡能打鸣”来夸赞姥姥, 明知不可能, 但是这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大俗话, 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切地感受到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剪纸栩栩如生。抓住这样的语言点进行训练, 学生认识到这样的大俗话之所以会有这样生动的效果, 是因为乡亲们用形态相似的动物作比和夸张的手法来说明姥姥的剪纸形象逼真, 具有说服力, 学生才会有了“剪鸭像鸭, 剪鹅像鹅, 剪个孔雀能开屏, 剪只凤凰飞九天”的“神来之笔”。

二、关注文本的结构特点

所谓结构, 就是文本内部的组织构造, 可以说是文章的骨骼。一篇好的文章, 在结构上应有独特的个性, 要符合文体的特点。阅读教学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 才能厘清文章的脉络, 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进而深入品味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游记, 课文按照游览顺序, 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 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 再写孔隙, 最后写内洞, 抓住景物的特点, 描写形象生动, 这是一条“明”的、“顺”的线索;课文还有一条“暗”的、“逆”的线索, 即泉水、溪流流经的路线:“一路迎着溪流”“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教学时关注了这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就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构思的严谨和巧妙, 这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 而且使事物的方位、作者观察的移动线索及角度都非常清晰, 对学生学习写游记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烟台的海》一文在结构上也有鲜明的特色, 全文按照“总—分—总”的行文结构, 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在分别描写“冬”“春”“夏”“秋”四个季节的部分, 又使用了“先写景再写人”这样共同的构段方式, 体现了作者“景”“人”交融的精巧构思;同时作者并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一般顺序, 而是别具匠心地先写了冬天烟台的海, 这样巧妙的构思又让学生体会到冬天烟台海的凝重景象尤为奇特, 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在四个季节中最有代表性, 使人在强烈的震撼中进入课文情境, 再去细细品味烟台海其他季节的不同特点, 教学时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学生有了更多的收获。

三、关注文本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解读文本, 具体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文本的特殊表现方式。关注了文本的表现手法, 能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在习作时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大江保卫战》一文最大的特点是选材精当、点面结合,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子弟兵不畏风暴、奋不顾身地保卫大堤的群体写照, 第四自然段又着力刻画了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这一典型事例。关注这一点, 学生通过阅读, 区别不同的写法, 认识到这种写法既有气势恢弘的整体抗洪场面描写, 又有对个体进行特写的镜头, 这样“点”“面”结合, 能全面具体地反映事情的真相, 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这种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还可以联系《天鹅的故事》等课文加深学生的理解。

《水》的作者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 “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缺水给村子里的人带来了“苦”, 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通过细读, 学生会发现越是写雨天“洗澡”的痛快, 越能体会到平时不能洗澡的“苦”;越是写炎热夏天用一勺水洗一次“淋浴”的舒爽, 越能体会平时无水淋浴的“苦”。学生通过品读, 感悟到在这种“乐”中饱含着缺水的“苦”, 这种反衬的手法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更让学生体会到水的珍贵。

再如《黄河的主人》中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青海高原一株柳》中作者通过写灞河的柳来对比衬托青海高原这株柳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夹竹桃》中作者描写院子里春、夏、秋三季的十四种花, 花开花落、万紫千红来对比衬托夹竹桃的“韧性可贵”这一特点……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动静结合、前后照应、修辞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的表现手法。

四、关注文本的文体特点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个性。在教学时, 教师要有文体意识, 关注记叙文、说明文、散文、诗歌等不同文体的特点, 教会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 要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 介绍了埃及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 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 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学习如何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写具体。

阅读写人的文章, 要引导学生品悟人物的个性特征;阅读神话故事, 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悟神话故事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力量;寓言教学可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正确解读寓意;阅读诗歌, 要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要能掌握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并进行信息整合。

关注学生特点, 激活初中历史教学 篇7

关键词:学生特点,历史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学生所经历的、所认识的以及所学习的东西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在课堂中, 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特点, 根据学生之间发展的差异性来进行教学设计, 让课堂教学适应多种学生的发展需求。历史课是一门较为枯燥的课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又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 是初中历史课堂的关键目标。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活历史教学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很重, 对于历史的学习也较有兴趣, 将这种兴趣转变为学习动力是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进行引导的关键。

首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引导, 让学生在好奇心地驱使下进行更好的学习。例如, 教师可以在课程讲解中加入问题的设置, 较有难度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悬念的设置也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其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特点, 有些学生对历史有很强的兴趣, 喜欢看一些有关历史的电视剧或电影, 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多与学生进行交流, 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更多自身的见解, 随着学生自身的独立性不断地增强, 逐渐形成不同的观点, 从而不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独立性不断加强, 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升。另外, 教师可以开展辩论活动, 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最后, 教师要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多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式学习, 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特点,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思索, 让学生拥有不同的观念, 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尊重学生展现自身的人格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自身的价值观并没有完全形成。 因此, 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多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发展个性的同时不缺乏良好的人格修养, 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首先, 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运用历史学科中一些有趣的奇闻逸事, 让学生运用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人格特点, 使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底蕴和历史理论功底。

其次,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 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 教师要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不能根据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不同而有偏颇的思想, 要以关怀、开放、接纳、包容的态度和方式与每个学生相处, 使课堂中形成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不要一直处于高高在上的状态, 要勇于与学生做朋友, 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发表自身的独特见解。

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开放性学习, 教师的关爱和平等对待, 也会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 不仅使学生在历史课的学习过程中学到了历史知识, 还得到了全面发展。

三、创造平台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独特个性、形成自身独特性格特点的关键时期,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多种表现平台, 让学生在各种平台中锻炼与丰富自身的人生经历, 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磨练自身。

一方面, 教师要致力于转变传统教育过程中以“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的模式,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 注重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 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中心, 不断地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平台, 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求。这样不仅能够使课堂形成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还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例如, 教师可以在历史课上让几个学生进行课前备课, 在课上进行讲解, 教师可以在下面听讲, 在听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备课过程的兴趣点, 为今后自己的备课提供新的视角。

另一方面, 教师还可以把课程设置为讨论课,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特点, 鼓励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互助的精神。例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组内的学生自己进行工作的分配和协作, 在协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使不同学习程度之间的学生有充分的交流合作, 优秀的学生会起到带头作用, 形成一种“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总之, 教师多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能让学生的成功感增强, 在不断感受成功的过程中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关注特点 篇8

一、“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首先要树立“音乐本位原则”

音乐本位原则,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应将音乐置于音乐教育的未来位置或其职能位置。音乐本位原则是音乐诸教学原则中的主导教学原则,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科学而有效地贯彻和实施这一原则呢?

(一)确立明确教学目标——以音乐为基础。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预期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它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并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同时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用。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用各种形式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身心投入既学习音乐又开阔视野,学习效果非常好。

(二)明确、突出主要教学过程——以音乐为主线。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要明确是用音乐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音乐。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音乐,并充分挖掘音乐,让鲜活的音乐形象走进学生的心里,让音乐情绪感染和熏陶学生。

(三)正确合理地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以音乐为中心。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正确合理地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中对音乐的体验和把握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始终,课堂活动的设计要直指音乐本身。特别是综合课,只能是以音乐为中心的综合。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以音乐为中心”,避免单纯的知识技巧学习等。在音乐教学中,实现音乐本体的价值和功能是第一位的,否则音乐课就会“忘本”和“越权。

(四)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音乐为灵魂。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时更加要注意目的性和针对性,切忌盲目。音乐课堂教学主要有演唱教学、欣赏教学、音乐表演活动等。以“演唱教学”为例,有表情地歌唱应该是演唱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对任何一首歌曲,老师都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其歌词内容、音乐特征、歌曲意境等。而后再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去表现歌曲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注意音乐基础,还要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二、“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需认真关注学科综合

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新理念,这无疑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大突破、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2011修订版这一理念虽变更为“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突出了音乐本位的思想,然而对于“学科综合”依旧相当重视。“学科综合” 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其价值不仅体现了音乐审美的价值,而且也体现了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科价值。二者是有机融合,不能分离的,从而育人的强大动力。

(一)音乐教学内部各方面内容的综合。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我们通过欣赏、感受等手段让学生记住音乐的主题。音乐文化知识可以在学生参与的创作、演唱、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讲解,可以使用一些乐器为乐曲伴奏,让学生体验合作与创作的愉快。在课堂上,乐器吹奏、弹奏可以走进课堂。乐器创作也可以走进课堂,并可以通过唱歌与演奏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音乐与其他艺术课程的综合。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为音乐编配舞蹈动作,或者做律动为歌曲伴奏,使舞蹈与音乐教学融为一体;在音乐教学中有机地融合、渗透一些美术因素也是十分有效,可以极大地利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音乐与非艺术课程的综合。

关注特点 篇9

识字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认”字的过程, 就“个性人格”建构来说, 它是激发情趣、丰富情感、开发智力、发展特长的途径。小学识字教学要实现科学化、人性化、信息化, 要深入研究蒙学教育中识字教学的精髓, 做到古为今用, 使现代教学有继承、有发展。这需要教师从心理到字理, 实现从无知到智慧的选择。

汉字的构造既有法则, 又体现艺术;既有意的表征, 又有音的示读。几千年的识字史, 教法繁多, 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我们应当兼收并蓄, 博采众长, 努力寻求与我们的汉字文化特征相匹配, 符合儿童识字心理规律的识字教学方法。多渠道连接的立体识字教学体系, 顺应儿童认知规律, 能培养儿童识字兴趣, 让儿童快乐识字, 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条件, 拼、识、读并进, 学用结合, 力争把儿童带进“快乐识字”天地。下面仅以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识字教学规律。

一、同类归并涉及广

新课标提出:第一学段要让儿童喜欢识字、主动识字、有兴趣地识字。那么原先的传统识字教学方法就远不如现代科学化、信息化的识字教学了。如: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出现的“我会读, 我会认”。

日月云山 田土

马牛羊鸡 鱼兔

爸哥弟你 我他

口耳目木 禾竹

“日月云”是自然景象。

“马牛羊鸡 鱼兔”是动物类。

“爸哥弟”是按辈分大小排列的。

“木禾竹”是植物类。

“口耳目”是人或动物身上的器官。

学生们按同类归并方法多读几遍, 一下子就记下来了, 而且也能说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如:

风雨电

鸡鸭鹅

面包牛奶火腿肠

牙膏毛巾洗衣粉

铅笔尺子作业本

通过诵读, 学生们既会识字又会认词组, 也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这么有意思的识字方法,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很喜欢。

二、三字歌谣容易记, 图示会意明字理

儿歌、图片都是低段教学的首选材料。教学中增强识字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我在教象形字、会意字的时候就采用了“图示会意明字理”这种方法, 即让学生通过诵读儿歌、看图来体会构字的原理。如: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 (二) , 三字歌谣:日月明, 鱼羊鲜。小土尘, 小大尖。一火灭, 田力男。人木休, 手目看。二木林, 三木森。二人从, 三人众。

图片配对为:左边一个太阳, 右边一个月亮为“明”字。

左边一条大鱼, 右边一只肥羊为“鲜”字。

上面一根木棍, 下面一堆大火为“灭”字。

一个人靠在树旁边休息为“休”字。

两棵小树站一排为“林”字。

三棵大树绿荫凉为“森”字。

学生看了图, 就能悟出这几组的构字原理, 再诵读为识字提供语境的三字歌谣, 加以巩固与深化。

许慎认为, 象形者, 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指事者, 视而可识, 察而见意;会意者, 比类合宜, 以见指撝。由此可见, 中国的汉字构形是有一定根据的, 古人考究造字构形, 当代人研究识字方法, 学生学习汉字就容易多了。

三、游戏识字辨形声

孩子们最爱的活动就是做游戏, 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 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形声字在汉字中占到80%以上, 让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规律, 对他们学习汉字十分有用。如: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就属于这种类型的识字。一个学生头戴声旁“青”, 其他学生分别头戴形旁, 三点水旁、言字旁、竖心旁、日字旁、虫字旁, 扮声旁的学生不动, 扮形旁的学生轮流靠近他, 带出一串字。学生立马悟出:这几个字声旁相同, 故读音接近, 形旁不同, 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水”到纯净透明是“清”;“言”来互相尊重, 是“请”;“心”至令人感动是“情”;“日”出万里无云是“晴”。“目”是眼睛, 所以从目, “蜻”是昆虫, 所以从虫。这样, 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了解到这几个字都是由两部分构成, 一部分表示字音, 一部分表示字义。

四、部首识字连成串

部首是低段学生识字的方向标, 好比一个班上的班长, 抓住这个“头”就可以认识属于这个部的一大批字。“扌”的偏旁里, 大概有500来个汉字, 多与“手”的动作有关。

除部首外二画的有:打、扑、扒、仍。三画的有:扩、扪、扦、扛、扣、托、执、扫、扬。四画的有:抖、抗、护、扶、抚、技、抠、扰、扼、拒、找。五画的有:拧、拉、拦、拌、拔、拗、拇。

在“月”的偏旁里, 大概也有300来个汉字, 基本上与人或动物的身体器官有关。

人体外部器官:脑、脸、肩、肘、膀、腰、胸、肚、背、腮、腿。

人体内部器官:肝、胆、肠、胃、肺、肾、肭。

人体各部位的称呼:肌、肤、胎、胚、胧、脉、胛。

人体外形状态:胖、肥、肿、胀。

“字形类联”能大大简化儿童识字的心理过程, 通过“联想求同”和“辨形求异”, 能加深对字形、字义的理解与掌握。

五、串词韵语起涟漪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有两篇设计的是“词串识字”。

小朋友, 正年少, 尊长辈, 懂礼貌。

父母教, 认真听, 做错事, 即改正。

长辈错, 要提醒, 态度好, 心意诚。

家务事, 愿承担, 洗碗筷, 扫庭院。

家爱我, 我爱家, 好孩子, 人人夸。

看起来是一串词语, 其实这些词语都是典型的事象, 其间留有空间, 儿童借助这几个典型的事象加以想象、补充, 就能在眼前浮现出一幅温暖和睦家庭的画面。通过精心编撰的串词韵文, 为儿童提供字义场, 充分发挥字义场的优势, 使儿童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每个字, 做到了形、音、义相结合。

六、谚语识字乐无穷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 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在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中, 编者把几组谚语编辑在一起, 诵读起来, 学生感到快乐无比, 寓意深刻。“初三初四娥眉月, 十五十六月团圆。”“蜻蜓低飞江湖畔, 即将有雨在眼前。”“大雁北飞天将暖, 燕子南归气转寒。”

关注特点 篇10

“角”是学生继一年级认识了常见的平面图形后的一种新的平面图形。生活中处处都有“角”,但要把生活中具体的“角”转变为数学中抽象的“角”的概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教材关注学生认知思维特点,从生活实例引入,并安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同时还进行多次删改。现就新旧教材进行对比,深入剖析编者的设计意图。

1. 增加“画角”环节,体现过渡性。

与旧教材一样,新教材也是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角,但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建立角的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新教材增加了“画角”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工具把角画在纸上,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理解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2. 降低练习难度,体现适用性。

在旧教材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标出图形中所有的角,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课堂练习的时间也不允许。因此,新教材只让学生找出图中的三个角就可以了,还配以三角形的题例。教材中把三个六边形的组合图改为单个六边形,不仅降低了练习难度,也避免误导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能找出最多角,而想尽一切办法刻意地找图形外的角,又再次增加学生的负担。

3. 注重“动手操作”,体现直观性。

在“比角”环节,旧教材仅是提供了两个大小不一的角,学生只要用眼就能直接判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尽管它也有图例提示比较角的方法,但那毕竟是抽象的图,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方法没多大用处。新教材是在附页中准备有两个角,让学生剪下后动手比一比,通过直观的操作,让学生探索出比较角大小的方法,相信这样的设计远比说教有效得多。此外,新旧教材都有安排比较两个三角板的角的大小,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特性。但在以往的操作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拿着两个三角板无从下手,不知用哪两个角比较,或是随意地比较两个不同的角。正因如此,新教材作出了十分明确的图标,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照图模仿操作。

4. 凸显“直角教学”,体现重要性。

“直角”是生活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角,是学生今后进一步认识角的基础。虽然旧教材在继认识角之后的第二课时“找一找”练习中,有对直角、锐角、钝角进行初步的认识,但相对新教材比较笼统,不便于教师教学操作。新教材则把它列为单独的一课——《认识直角》,凸显出直角知识的重要性。教材还安排了“列举生活中常见物体面上的角是直角的”“用三角板判断直角”“以直角为标准区分锐角、钝角”“在点子图上画角”等环节,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直角、锐角与钝角。

二、直面认知冲突,剖析学生

教材有如此大的变化,究其原因是编者关注到学生的几个认知冲突。

1. 生活原型与数学模型的冲突。

数学源于生活,但生活中的概念往往比较宽泛、模糊,生活中的角常常以立体的形式出现,这与我们将要引导学生认识的平面的角有视觉上的冲突,这不利于学生对角概念的正确理解。

2. 学生认知与知识建构的冲突。

学生生活背景与生活体验的经验十分丰富,是教学的有力基础,但是学生眼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是有区别的。他们能在教室、课桌、书本、玩具中找到大量的角,但他们往往认为“尖尖点”是角,这也不利于学生对角模型的建立。

3. 视觉效果与概念本质的冲突。

角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平面图形,它仅是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夹角,它与其他封闭平面图形不同,它不存在“面”更没有“面积”可言。但由于它不封闭,它的两边可以无限延长,会让我们的视觉产生误导,认为角的大小是角两边所夹的面积大小这一错误认知,这对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特性,产生了极大的干扰。

三、立足学生主体,灵动教学

1. 积极引导,建立清晰概念。

针对学生认为角是“尖尖点”这一认知误区,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可以设计让学生寻找身边的角,并用手指出角,此时大部分学生指的角是尖顶处,教师不必着急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应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顺势引导,让学生体验尖顶处的感觉,使学生体会并抽象出这尖顶处仅是角的一部分——“顶点”。那角究竟是什么?它还有哪些部分组成?便是学生接下来自然想去探究的问题。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很快指出角的两条边,并通过摸一摸体会到两条边是直直的。至此,学生已基本了解角的组成部分,但真正的角是什么?他们认识并不清晰。在学生“愤”与“悱”之际,教师应及时为学生示范指出:由一个顶点引出两条边所形成的这部分夹角就是角。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边指边说什么是角。通过这三次巧妙地引导学生指角,他们对角的认识会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了“角是由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正确概念。

2. 讨论交流,深刻理解新知。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角的概念,建立角的表象,新教材增加的“画角”环节也十分重要。教师可利用这环节的教学达到两个知识点的认知,一是通过学生借助实物工具画角这一活动,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进一步认识角的本质属性;二是教师利用学生画出的角进行展示,让学生对这些“作品”作出评价,在教师故作不知学生描述的是哪个角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才能准确地表述出每个角”,以产生给角作标记、标序号的需求,很自然地让学生学会记角与读角的方法。这样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能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

3. 操作实践,突破知识难点。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应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突破。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首先,在学生正确认识角后,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做活动角,并跟着教师把角的两边张口变大变小,为了增加操作的趣味性,可在玩角的活动中,开展同桌间比角、小组间比角,或与教师比角,看谁做出的角最大或最小,让学生在玩中思考,在玩中悟出“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其次,让学生在比较两个三角板的活动中发现:尽管两块三角板的大小不同,但是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板的三个对应角分别相等,从而体会出“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在此教师应不吝啬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在“变与不变”的对比活动中真正悟出角的本质属性。

上一篇:女性高管下一篇:空调系统节能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