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2024-05-05

德育的可持续发展(精选十篇)

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篇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具备合格的专业技术的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个人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个性特征,已成为专业技术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能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也为职业学校自身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培养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就要关注人才的时代特征。一方面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另一方面要培养适应现职业环境下的道德素养,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以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创造更大的价值。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和民办学校的兴起,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习惯养成都普遍有所下降,这给职业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学生现状分析:(1)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均衡的影响,职业技术学校中的部分学生存在思想上不端正,不思进取,消极迷茫,对前途不抱太多信心,学习不积极主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等现象,在树立职业理想和确定职业目标上普遍存在困难。(2)受不良习气的影响,行为规范较为散漫,自我约束能力较低,纪律性不强。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不注重个人的形象、仪表和自身的素养。(3)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考试失利者。受困于现状,他们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自信心不足。(4)由于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和家庭教育的失误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有明显的道德迷失和缺失,表现为违规违纪、言行不端、不守承诺、甚至有暴力倾向等。

与此同时,与部分的差异相比,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又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强项。他们充满活力,聪明能干,动手能力强;形象思维能力好,可塑性强,可教育的空间广阔。在教育中,如果能把握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依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规定,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的教育,它强调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一纲要为中等职业学校在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职业技术学校需要建立有效的德育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计划,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各方面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循序渐进地做好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他们的专业成长与全面发展,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 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

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要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价值和存在意义,从而从不良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中走出来,树立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获得进步的动力与源泉。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入学之初,由于综上所述的原因,呈现出“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学习漫无目的,纪律涣散等现象。要减少和消除这些现象,除了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外,更要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责任与动因。引导学生初步地认识社会,了解周围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关系,了解家庭、社会、学校之间的联系,发现社会环境中身边人们的行为规律,包括对自己的家庭、亲人做更深的理解,从中感悟生活之道,感受努力的价值与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创业热情。

这一目标的实现,应该多种途径的,开展专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调查问卷、谈话交流等都是可以采取的形式。具体来说,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强、有活力、缺乏成功体验的特点,要尽量避免需要持续集中注意力和复杂分析过程的活动,比较合适的活动有:小型运动会、义务植树、企业参观见习、小维修、帮扶活动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要在良好的德育氛围中进行,让学生体验成功、力避挫败。

在职业学校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成长,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对于德育教育中存在困难的学生,切不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去对待,也不宜采取说教或是灌输的方式,避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教育者应该转换角度,换位思考,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了解其差异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要发挥教育者的智慧,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教育契机,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感化、帮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德育工作为专业课程教学服务,为学生长期的全面的成长服务。

2 寓德育于教学,把就业指导课上成长效德育课

就业是职业学校绕不开的一道坎,职业技术学校是直接向社会输入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的窗口,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开设于学生毕业之前的公共课程,必须承担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合理规划人生,对学生进行关于就业前后时空环境变化、生活内容变化、角色责任变化等的预报和演习,在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过程中实现德育的功能。

正确认识社会是合理规划人生的前提。简单扼要地说,正确认识社会就是要求学生明确现行的社会就业制度是以市场选择为根本取向,以自主就业为主导模式,以素质能力为竞争之本。单位意识和皇粮观念已经不合时宜,新的就业制度在给就业者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就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有了正确的就业观念,才能避免就业前的依赖退缩、抱怨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避免落入无所适从的矛盾境地。

其次,正确认识自我,是合理规划人生的保障。中职学生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对企业的要求普遍不高,相较于普通农民工表现出来的就业稳定性、生产过程的组织纪律性和一定的科普水平,是中职学生不可否认的优势,眼下也这成了企业跟风般吸纳中职学生成为企业的生产主力军的主要原因。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弱点和优势,扬长避短,避免眼高手低,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把弱点转化为自身在职场的优势,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具体来说,教学上要帮助学生弄清这几个问题:“我能做什么?我的长处是什么?我最擅长什么?我将要做什么?我能做到什么样?”

此外,要给学生信心。此外,要给学生信心。自信是个体走向成功的基石,亦是成功者必备的重要心理素质,成功始于觉醒,任何人只要树立自信意识,相信自己有坚持奋斗、获得成功的能力,具备不断追求成功的信念和勇气,都可以掌握自信这一法宝。因此,学校应着力强化学生的自信主动意识,帮助他们最终走向成功之路。目前,不少中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前途丧失自信,不但严重影响了学业,还会使他们的身心不能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培养的进程,这与充满竞争和创造的未来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最终阻碍了他们的就业。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该如何树立自信心、树立怎样的就业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提出个人的看法:首先,自信是以充分的心理准备为基础的,作为中职毕业生,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1)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能力水平等,分析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不要眼高手低、盲目攀比;(2)考虑自己的专业和理想职业与现实是否吻合,竞争度如何,如果不吻合,该如何弥补;(3)应聘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如何,这些问题都必须要综合考虑,最后才能确定就业目标。其次,帮助中职学生建立自信心的同时,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这样由自信心引发出的学习工作热情才有行动方向、奋斗目标,而这个奋斗目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由很多个小目标叠加积累起来的,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包含着同学们辛勤的汗水。这里只有一条捷径,那就是勤奋,索洛维契克说:“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他就能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样的人。”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就能实现远大目标,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

除此之外,要把自信教学、职业指导贯彻于常规教学中,不能把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看做是个别德育老师的事情。学科教学是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最佳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吸取力量,获得感染;要创设开放的、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鼓励学生异想天开;要加强教学互动,欢迎学生异彩纷呈的丰富多彩的答案,提倡学生敢于挑战老师。

要做到“活”与“实”的统一。活学,灵活互动地中学习。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和陈旧的教学手段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良好的互动则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综合运用课堂教学、模拟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课型而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借助体态教学灌输知识,恰当的动作,手势以帮助学生更快、更轻松地理解教师要表达的意思。总之,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提高自信意识是培养自信的前提条件,开展多样的社团活动是锻炼学生自信的熔炉,团体辅导的有效开展,是强化学生自信的必要环节,特定情境的创设,是夯实自信的根本保证,结合学科教学,丰富自信内涵。只有多途径、多层次、多管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职生的自信之路会越来越宽广。

总之,要努力发挥就业指导在学生职业生涯中的作用。针对中职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地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从所学专业的角度,了解即将从事的职业,了解今后晋升的路径,从而学会眼望未来,把握现在,脚踏实地地努力创造人生的辉煌。

3 开展创新教育,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教育是根据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造就创新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它应该贯穿于整个德育教育之中。具有创新能力的职校学生毕业之后走向社会后,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其中,展现自我的价值与作用,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推进创新型教育,职业学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专业分类、地域特点等情况,创造性地确立德育内容,从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开展德育教育。德育的内容与方法要具有科学性,要适应学生成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要符合学生个性的时代特征,注重内化,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意志、受挫抗压等,训练他们的职业素养。培养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职业礼仪等。为他们创造条件,广泛参与社会实践,通过锻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职业学校可以转变观念,探索更为宽广的办学模式。开展校际间的横向交流,运用合作办学等形式,扩大和丰富职校的专业类别。在引进其他学校先进专业的同时也引进先进的德育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合作办学等,学生的专业选择更具多样性,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也更为充分,自身的职业素养也会进一步提高。

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勤工俭学、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形式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职校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训练专业技能,培养自立能力,锻炼意志品格,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自主的学习和自觉的锻炼,职业学校的教育同样要关注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围绕自己的专业知识,自觉地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在学习中寻求专业发展的方向,为自己在以后的职业岗位中获得不断的发展。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断加速,社会对于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职业学校如何围绕学生的专业技能成长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动,本文从当前教育体制下的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时期德育模式,探讨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几个步骤,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德育,社会责任,职业指导,创新教育,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珍等.职业指导[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2]牛启臻.职业指导论与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主体发展----德育创新的主题 篇2

德育的本性在于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积极个性、良好德性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德育必须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就要求德育创新必须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为目标,使德育成为受教育者主体个性形成、精神培养、德性塑造、人格提升的有效手段。德育的主体性包括三个含义:其一,德育培养人的主体性,这是德育对社会作用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其二,德育过程的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给学生独立感知、独立体验、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空间,使他们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之中;其三,德育系统的主体性,德育是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的各个环节和协调运行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其中,德育过程的主体性是关键。只有在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张扬、锻炼、提高和发展。因此,德育创新必须围绕人的主体性发展这个中心做文章。

切入主体的人生课题。社会的价值导向是确立学校德育目标的客观依据。我们德育目标的设定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相协调,服从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据此,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品德教育,培养有较高品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成了各学段德育一以贯之的目标。但是,当我们把这个目标分解为各学段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强调社会的价值导向,还必须考虑到学生所面临的人生课题,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只有把社会的价值导向与学生的人生发展课题相结合,德育才能体现出它的具体性、针对性、实践性,才能显示出它的主体内涵和人生意义。

启发主体的德育实践。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引导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德育应该是实践的。德育不同于智育,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导之以行。如果只有知识传授,而无行为引导,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那就不是完整的德育,就难以体现德育对于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价值,从而难以吸引学生,更难以使德育知识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德育创新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激励学生自律、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强,让他们在德育实践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升自己。

引发主体的心理体验。德育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要经历以情感和意志为中介的内化和外化两次飞跃,这其中只要个体在情感和意志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障碍,飞跃就难以实现。因此,德育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或理解,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体验作为一种心智活动,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德育只有经过受者的内心体验,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看似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融于心智的存在,潜移默化为良好的品德知识、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和品德行为。只有在体验基础上的知识记忆才如同经过消化后摄取的营养;只有在体验基础上的理解,才不是表层的、冷眼旁观的理解,而是经历撞击、感悟、上升为情感、信念的理解。德育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关注学生行为是否合乎规范,更要关注学生的心智活动和心理体验,关注他们的内在情感和信念是否发生了改变。德育的任务恰恰不单纯是让学生记住、理解某个理论,而是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去体验某种事实,体验某个问题,体验某项过程,体验某一结论。德育内容,德育目标,只有被学生亲身体验和自觉追求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人生发展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激发主体的问题探究。探究是最能体现主体本性和力量,促进主体发展的心智活动。德育是实践的、体验的,影响品德形成的变数是错综复杂的,学生在德育实践和体验过程中,必然会碰到许多问题,德育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去捕捉和提出这些问题,激发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去追问、思考、解答这些问题。由于探究的结果是对“我的问题”的解答,因而它不再是“与我无关”的知识,而是“我之所求”的知识,是我的探究结果。这样,德育过程就成了获取德育知识、培养德育素质、确立德育观念的有机统一过程。同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好奇心、敏感性,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对智慧的钟情,对追求的执着等智性美德,与伦理美德同样重要,也是人类幸福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种智性美德与德性美德一样,都是我们的德育目标所期待、所追求的。

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篇3

关 键 词 德育品牌;教师发展;德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8-00-04

教师是建设学校德育品牌的关键性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认同,没有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学校德育品牌将沦为一种应景的装饰。当前,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的重要性一再获得肯定。但是,不论是在研究还是实践层面上,对教师发展的关注却呈现出“重功能轻态度”的工具理性倾向。这不仅与“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也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推进。在理论上厘清并证立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的内涵,在实践层面探索出有效的教师德育能力提升的模式和方法,实乃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道德:学校教育实践的首要目的

随着知识体系的日益分化与学科化,教育所承担的道德传承功能逐渐边缘化。以至于道德从教育最高乃至唯一的目的,慢慢转变为众多目的之一,进而又被知识的学习甚至是分数的提高所遮蔽。与此同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一中国文化所固有的教师文化观念正逐渐瓦解。然而,无论是探讨教育的基本观念,还是深究教师的专业理性,道德的基础性地位都理应重新得到重视。

(一)教育内涵:从分梳观到系统观

近代以来,对教育目的的认识逐渐被一种分梳的态度所主导。这与人们对教育内涵的理解有关,也反映出教育基本观念的变化。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认为幼年阶段主要实施体育,少年阶段则主要通过音乐教育来涵养品格,而到了青年阶段则逐渐过渡到理性的训练上。可见,在人类智慧萌发的初期,以发展的自然序列来安排教育内容就成为人类文明的天然选择。不仅如此,思想家们又观察到,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因此从横向的角度来切分人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学习内容。经由斯宾塞的理论,智育、德育和体育分立的观点逐渐为社会普遍接受。时至近代,随着教育日益制度化,这种“遵循自然”的原则逐渐偏离了本意。赫尔巴特学派把赫尔巴特关于学校工作过程的历时性分析,转化为对学校工作职能的同时性分析,主张同时实行管理、训育(训导)、教学和养护。借鉴前苏联教育理论,我国逐渐将德育、智育、体育等教育目标作为具体工作并委以专门的人员分别开展。[1]自此,教育内涵被分解为智育、德育、体育等。教育内涵的分离与对立,不仅肢解了教育工作,也使教育目的工作化。而德育也从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降格为众多工作中的一项,这不仅改变了德育的性质,也贬低了德育的地位。

然而,道德并不只是教育的构成要素之一。从系统观的视角,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方式,都必须符合道德的标准。一项活动如果缺少了道德的规范,就很难被看作是教育,更遑论那些反道德的活动了。[2]以分梳的观点来理解教育内涵,使得我们在背离教育本意的歧路上越走越远。如果这一基本观念不能得以澄清,那么包括德育品牌建设在内的各项学校德育活动都难以得到持续的改进。

(二)教师专业发展:从重知能到重德能

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开始意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不仅开展了大量引介研究,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时至今日,教师发展活动的形式也从相对单一的“理智取向”扩展到“反思—实践取向”以及“生态取向”。然而,教师发展的内容却仍然限制在与教学知识、技能上,而忽视了教师的基本教育观念以及教学道德维度上的发展。在研究层面上,聚焦于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的研究仍然付诸阙如。而在实践层面上,德育历来仅仅被当作众多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以至于各方在讨论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时,还会焦灼于究竟只指向德育工作者还是全体教师。[3]

然而,作为一个长期被遮蔽的话语,道德自始至终都是教师专业性研究论域中的题中之义。哈格里弗斯(A.Hargreaves)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应包括技能、道德、政治和情绪四个维度,不能仅关注技术的维度,关心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因为教学工作需要考虑到一个人对其他人的责任。所谓教师专业发展的道德维度,即强调关心和公正地对待学习者的需要,因此,它要求教师考虑到每个决策可能的道德后果并具有道德承担。[4]而古德森(I.Goodson)则提出“原则的教师专业性”,力图从价值取向的高度来定位和分析教师专业性。[5]埃文斯(L.Evans)更是明确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功能性发展和态度性发展。功能性发展强调知识性和技能性素质的培养,而态度性发展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格、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兼顾二者,不可偏废。[6]

这些主张无一不与我们对教育内涵的分析相呼应。但遗憾的是,实践中无论是职前还是在职教师教育,长期以来都只注重教师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培养教师如何道德地教,如何教得符合教育的标准。所幸近年来又重新认识到道德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立德树人”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点,并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这释放出教育回归本源的信号。学校德育品牌的建设无疑应为实践中的学校德育发展助力,其立意在于对本校发展进行理性的分析,整合学校内外教育资源,在利益相关者协商的前提下,从教育基本观念中择取符合本校师生共同发展需要的具体价值,组织和开展学校各项活动。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根本动力,就在于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促进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的内容解析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学习者的角度开发和设计相应的学习过程,就要把明确的学习目标作为起点,并据此组织学习内容。围绕着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教师德育能力应包括如下内容。

nlc202309091043

(一)专业伦理知识

增加和丰富伦理道德领域的相关知识,是教师德育专业素养提高的途径之一。没有基本的伦理知识作为支撑,教师就会缺少分析道德议题的工具。[7]了解诸如功利主义、义务论、关怀伦理等基本伦理主张,并不是要求教师成为伦理学专家,而在于为其理解和解决教育中内嵌的道德复杂问题提供理智工具。因此,伦理知识的增加应作为一种基础性的通识教育而提供给广大教师。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即知识”,人们之所以做错事是因为不知道这是错的。相应地,想要践行美德,就需要了解美德的真正含义,由此开启了从理性角度诠释道德的理论路径。所以,让教育者掌握“何为善”的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丰富,更是为了使他们熟悉不同的道德论证的方法,是提升道德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该做什么,而且还要知道如何证立自己的行动。而在德育品牌的建设过程中,教师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对学校所选择育人价值的内涵及体系有清晰、专业和系统的把握。

(二)育人的方法和策略

要切实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需要从重视教师德性转为赋权赋能予教师。长期以来,重师德都是我国教师文化的重要基因,以致于我们已经习惯于将学生品德的发展建基于教师品性完善的前提之上。在价值体系单一的传统社会,这一观念有其社会结构和文化信念的基础,也确实发挥了型塑和维系主流价值观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在价值多元、社会开放的今天,单方面地强调教师德性只会给教师道德负担,使他们更倾向于在育人过程中选择不作为以求自保。为此,帮助教师掌握开展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显得在尤为重要。

赋教师以德能,首先应帮助教师知晓不同阶段的学生在道德学习上的规律。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既需要通晓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内容,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而恰当地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关联,促进学习的发生。道德教育也应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事实上,包括道德发展理论、道德移情理论在内的各种道德心理学理论,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帮助教师了解本校学生在道德成长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及其表现,有助于他们将德育品牌的的价值内涵融进与学生相处的方方面面。

其次,从学校德育品牌的视角,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还在于找到本学科与德育品牌建设的结合点。在进行德育品牌建设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教研活动,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关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道德维度,帮助教师突破狭隘的学科教学意识。同时,也可将教师的学科育人意识作为教学评价的内容,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过程的育人能力。

(三)教育基本观念

学校德育品牌的创建,本身就是凝聚利益相关方教育信念的过程。实际上,相对于教师个人的高尚美德,其教育基本观念对于形成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更具有基础性作用。这些观念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够有意识地透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的选择,来发挥教学对学生道德品性发展的作用。[8]学校在打造德育品牌的过程中,应树立全员德育的意识,在明确“道德是教育最高且唯一目的”的基础上,努力将学校所择选德育品牌的价值内涵逐步纳入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体系中。

然而,由于教师长期埋头于繁琐日常教学活动中,缺少自我审视的机会,这使得大量教育工作并不一定能够发挥教育的作用。一方面,教育制度化的程度不断增强,使人们更为看重既定目标的完成。另一方面,与德育相关的教育目的又相对抽象,难以细化为具体的教育工作。[12]这就造成了目标易定,目的难求的局面。而市场化管理方式以及绩效评价机制的“推波助澜”,使我们在偏离教育本性的路上越走越远。

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欲使德育的功能得以彰显,需要教育实践者重新审视自己所秉持的教育目的观。要进一步厘清教育活动应该有怎样的追求以及这些追求何以成立,能否从历史和现实中确立其合理性。更重要的是,教育实践者需要更深入地思考这一普遍的价值追求如何与自己的专业生活发生关联。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理性审思的过程,零散的、杂乱的、流动的教育实践在教育目的观的整合之下才会得以重构,从而具有教育的意义。

三、校本教师德育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的学习往往与具体的情境和实践紧密联系,是在个体与情境的互动中发生的。而区别于一般性的学科教学,道德教育内嵌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我们应当针对不同的内容而辅以相应的发展方式。

(一)讲座:储备基本伦理知识

学校德育品牌的创设,需要丰富学校共同体的伦理知识。尽管仅仅依靠道德常识,普通人即可过上符合道德要求的日常生活,但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应当对基础的伦理理论有更为清晰的把握。对于涉及新知的系统性学习,讲座是较为高效的普及方式,在初期阶段,可以通过宣讲的方式,使教师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接触并熟悉基本的道德理论。尤其是聚焦于学校择选的德育价值的系统诠释,对于整合教师群体的认识会有很好的帮助。

(二)案例分析:锻炼专业道德思维能力

学习科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大脑中的知识是以案例的形式存在的,这些案例可能与某个具体事件密切相关。人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的问题时,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分析、判断来解决当前的问题。[10]对于教师这一实践群体来说,其加工和重组实践经验的方式同样是以事件为单位。鉴于道德在教学工作中的弥散性,以及道德观念在表达语言上的匮乏,因而,案例就成为呈现伦理知识、提升道德思维的最佳工具。

(三)观摩—实操:提升实践能力

区别于知识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需要通过观摩和反复的操练才能习得。当教师对校本德育品牌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前提性知识之后,就可以采取情景实操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德育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参与校本德育资源的开发,编写校本德育课程,围绕德育品牌设计和开展相应的德育活动,这些都能够让教师通过解决实践问题来提升德育实践能力。

nlc202309091043

(四)研究:自主性发展

事实上,教师在参与德育品牌创设的过程中也一定作出了理智的投入,只不过这往往是个体性的。因此,学校还应当通过具体的课题研究,整合个体教师所具有的零散的经验。针对具有特殊性的德育问题展开专门研究,能不断突破经验性的局限,积累更具科学性的德育知识和素养,从而使学校德育更加科学和有效。同时,通过这种行动研究的方式,也可以进一步将分散的知识建构为共享的知识,形成学校共同体文化。这种共同研究能力的提升和文化的养成,会在根本上赋予教师变革的意识和权能,使他们能够自愿自主地参与到学校教育的改进行动中。[11]

在德育品牌创设过程中强调教师德育能力的关键性作用,不在于管控教师,而在于赋权教师。对学校德育品牌的选择和创立,要以本校教师文化固有的特征为原点,尊重教师已有的经验和能动性。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德育品牌的建设,不仅取决于其能力大小,更取决于他们本身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以怎样的自觉来履行职责。而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态度与专业精神,不仅同职业教育与训练相关,更取决于社会分工中教师职业地位与声望,以及学校当局如何尊重教师并发挥教师主动性、释放其创造潜力。[12]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

[2][8]王晓莉.立德树人何以可能:道德教育角度的审思和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2014(2):63-71.

[3]刘争先.学科德育与教师的德育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9-42.

[4] Hargreaves A.Development and desire:a postmodern perspective[C] In T. R. Guskey & M. Huberman (E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new paradigms and practices.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5.

[5] Goodson I.Principled Professionalism[C]. In A. L. Hargreaves, Leslie N. K (Eds.), Open File: Professionalism in Teaching Prospects: 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2000, 30(2):181-188.

[6] Evans L. Professionalism, profession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professional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08, 56(1), 20-38.

[7] Soltis J F.Teaching professional ethics[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86,37(3):2-4.

[9]王建军.学校德育重建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德育.2008(6):25-27.

[10]高文,等.学习科学的关键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6.

[11]Mockler N.Transforming Teachers:New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Transformative Teacher Professionalism[J]. Journal of Inservice Education, 2005,31(4).733-746.

[12]陈桂生.“师资文化”研究旨趣[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3):173-179.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基于文化育人视域的小学德育发展 篇4

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按照要求上下楼梯,随意丢弃垃圾,卫生习惯较差,部分学生喜欢在学校吃零食,这些都是造成学校德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原因。一些学生在校园内寻衅滋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形象。班级之间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局面。“文化育人”是教育的必然走向,更是德育的最终目的。

一、小学德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关的德育教育活动还没有落实到位。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德育课程受到了来自文化课教学的强烈冲击,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个别小学教师,特别是一线的小学教师对德育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在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很多班级并没有认真对待,导致活动结束后,没有留下任何的数据材料,这种资源上的缺乏,不利于后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难以实现最终的德育目标。

二、学校制定德育发展的策略

1.学校要完善德育硬件设施

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形成完善的考核制度,把德育工作纳入到教师考核范围里,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德育学习环境,设立德育工作重点建设项目,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发展,培养一支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让每名参加德育活动的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德育工作的具体特征,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德育教材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依据,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实践,保证德育效果的实效性。

2.学校要提升德育文化软实力

学校要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将每年的十月份定为法制宣传月。每年十月,学校都要组织学生观看法制宣传视频,让学生接触法律方面的知识。必要的时候,将法制宣讲人员请到学校,让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学校还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助于学校和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家长会的召开进一步拉近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学校还要提炼自己的校园文化,制定详细的学期报告,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有效的监督。促使学生融入学校的文化环境中,爱护周围的环境,杜绝折枝、摘花等现象,养成随手捡起地上垃圾的习惯,进而更加喜爱我们的校园。

21世纪德育发展的新趋势 篇5

高校德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符合时代要求、面向现代化,又要面向未来。这是高校德育发 展战略的客观要求。如何把握面向21世纪德育发展的新趋势,搞好适应市场经济的德育建设,是需要深入研 究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重在建设,弘扬时代主旋律

以立为本,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的主旋律,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含义与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应当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私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指导下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倡导一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与精神……”为此 ,高校德育重在建设也应该以立为本,大力弘扬我们社会的主旋律。

站在当代潮流中去看我们社会的主旋律,它首先是一种传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传统 本身就是一个与现代化相对应的范畴,如果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内容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 得不到更新与开发,我们德育也就无法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高校的德育实践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 ,如一位同学曾向老师提出:“教科书上说,我们要爱国,是因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那么 ,如果我国人口少,地小物乏,历史短,就不值得热爱吗?”问题提得很尖锐。这个问题本身就说明,我们对 祖国这个历史范畴和价值体系的认识不应当停留在简单的感性阶段,爱国主义教育也不应该停留在形象化、感 性化的阶段。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我们德育工作者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局限性的困扰,如说资本主义是垂死的 腐朽的,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多的优越性,然而现实中资本主义国家还有甚多先进生产经验与管理经验 和科学技术是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借鉴和学习的。从青年学生的思想状态看也存在两种“极端”的现象,如当中 华民族取得了某些方面的巨大成功时,民族的优越感就发展到了高峰,以为我们民族一切都是美好的;如当我 们民族受到挫折时,民族自卑感也很快就显示出来,以为我们国家什么都不如别人。夜郎自大与崇洋媚外就是 高校德育工作中社会主义教育简单化、抽象化的具体表现。

二、重在落实,开拓务实的德育新格局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教育改革的形势下,高校德育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脚 踏实地,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走出一条新路子。在这方面高校德育工作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成 效。但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校德育的要求,在落实方面有几点还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

第一,高校德育要从本本主义中解脱出来,建立开放务实的德育工作体系,真正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德育理论来指导高校的德育实践。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学习和借鉴国外德育工作的先进经验与方法。现 在多数同志对经济领域里学习国外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与管理经验已有了正确认识, 但对德育领域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问题还把握不准,心有余悸。我们认为:德育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一项活动,要想赢得与资本主义同类活动相比较的优势,更好地服务、服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应 该大胆吸收借鉴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在这个问题上,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顾虑,树立 大德育观,建立开放务实的德育体系,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第二,运用工程建设的办法来抓好德育建设。德育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虽然在许多方面它不 能象经济建设工程那样,可以量化为具体的数据,但我们可以借鉴工程建设中的科学程序与办法来搞好德育建 设。这几年,高校德育系统中也出现了“五一工程”建设;“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影视片教育工程”;“良好校 风建设工程”等等,都是很好的范例。在高校德育中我们运用工程建设的方法应该确定目标,制订规划、措施 ,并扎扎实实去落实,并持之以恒,求创实绩。

第三,运用现代传播工具与手段创新德育方法,高校德育工作在过去一度往往强调我讲你听,长篇累牍地 作报告,使教育失去了说服力,从客观上也影响了人们对德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 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创新德育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提高德育的影响力、渗透力 、覆盖面。一是现代传播工具已经普及并对青年学生思想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 、录像、报刊等工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能自觉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 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 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校风建设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使学生在校风建设的影响、鼓 舞和各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促使他们接受教育,加强教育工作的凝聚力。总之高校德育要充分运用载体,并 使其互相配合,发挥其导向作用和整体效应。

第四,要形成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的“自主式”的德育网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学生的 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等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民主观念与独立思考意识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 德育工作中的一些旧观念与旧方法,采取说理,采取讨论、启发、示范、吸引等疏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 认识和思考,自我教育,自主提高。另一方面,自主式的德育工作方法必须调动广大教育主体的作用,要广泛 吸引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并要求他们将其当作自己的事业,当作关心、爱护、教育自己的孩 子一样来教书育人。发挥广大教师在教学、管理、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将会大大提高德育工作的功能与效果。 高校各级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理顺德育工作者、马列课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与 学校宣传思想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够协同工作,齐抓共管,这是高校德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所在。

第五,建立高校德育工作责任制。高校德育重在落实,必须注重责任感,要把德育工作具体规划并加以分 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德育基层组织与个人,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我们认为这是高校德育重在建设的一个重要 方面,应该实施推行。高校德育同样需投入,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和制定落实有利于德育工作者安心工作与发 挥其积极性的政策,也是建立高校德育责任制中的应有之题。

三、培养现代德育人才,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高校德育重在建设,应培养人才、善用人才、重用人才,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建设好一支坚强 的富有创造力、生命力的德育队伍。

德育工作要取得卓有成效的实绩,德育理论要完善繁荣,德育方法要创新,整个德育建设有大发展,都要 求我们必须培养和使用人才,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出人才,高校德育才能出成果,出精品,才能有新 发现、新创造,可以说这是高校德育重在建设的一项最基本最要紧的建设。

当前较突出的问题是,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队伍不稳,对培养德育人才不够重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根 据“狠抓稳定,择优优先培养,合理组建,提高素质”的原则,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要在关心培养与扶持上下 功夫,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中继续解决好德育工作者的.待遇、职称、地位上下功夫,要通过改革 ,建立一种有利于德育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德育人才迅速成长的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求 全责备的思想,树立举贤选能,善用人才的现代观念。高校的领导干部要把培养德育人才放在工作重点之一来 抓。切实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德育中优秀精神产品和优秀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贡献突出 、成绩显著的德育工作者,应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树立榜样。也可采取“评名家,选一流”的制度,通 过这些措施,激励青年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勇于奋发向上,肩负高校德育工作的使命。高校各级党政组织要高度 重视德育人才的培养,把优秀青年教师或教育工作者选任做德育工作,广开招贤之路,为德育工作聚拢人才, 使德育队伍建设切实得到加强。

四、强化评估,形成科学的德育评估体系

高校德育评估工作落后于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主要是,我们应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德育评估标准中 解脱出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校德育评估标准,以便我们能够从整体上科学地、严谨求实地评估高校 德育工作,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建设。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为经济建 设保驾护航的。”因此,凡是“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德育工作,都要尽力做好。可以说这是检验高校德育 工作的唯一标准。

德育工作效果,不同于其他工作效果的特殊性就在于往往不易被人们直接觉察和全面认识,易使人产生片 面性。要科学地强化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从其固有的基本特征出发,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论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 篇6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194—02

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凸显,新时期高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无论是为了迎接挑战,还是为了抓住机遇,高校德育都必须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那么,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根本依据和必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在实现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德育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如何才能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做到创新发展?等等,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解答的。

一、新时期高校德育为什么必须创新发展

1.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出现的深层次问题看必须创新发展。当前,国内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可喜成就的同时,一些制约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和谐运行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浮出水面,日趋急迫、尖锐而鲜明地提到人们面前,当然也提到大学生和高校面前。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否也应当以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道德的取向?是否存在超越市场经济的道德取向……哪些应当超越市场经济价值,哪些必须遵循市场经济价值?”对这些问题的纷争,“使教育者对许多重要的(不是一切的)社会行为难以作出准确的道德判断”,从而导致“在实际上而不是在文字上难以确立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在德育实践上不能理直气壮地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1]。这无疑对高校德育提出了现实、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2.从长远的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命运看必须创新发展。从长远的国际形势看,尚在自己开辟的道路上奋力前行的社会主义中国将长期处于已发展了几百年的全球资本主义文明的强大包围和影响之中,这不光是经济的较量,科技的较量,更是不同社会制度的较量,不同精神支柱的较量,不同文化价值观的较量。美国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S·奈(Joseph S. Nye)认为,在当今世界,倘若一个国家的文化处于中心地位,别国就会自动地向它靠拢[2]。可以说,当今世界,美国就是这样一个从文化价值观上看“极具破坏性的、甚至可以使别国发生彻底变革的、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国家。”[3] 社会主义中国要想在自己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创造出、保持住并建设好自己独树一帜的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观由什么创造?由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由实践创造,由德育创造。

3.从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时代特征看必须创新发展。一方面,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们之所以会产生“双刃”,是因为无论是科技的运用还是全球化的运行,都是由人(个人、群体、国家或国家集团)参与其中的,而人是有其主观意愿、利益诉求、阶级特性和道德属性的,他绝不是中立的。科技革命与全球化带来的是否是福音,关键看主导着它们的人(个人、群体、国家或国家集团)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道德的带来福音,不道德则带来罪恶。由此足见作为高科技人才集中地和全球化信息窗口的高校德育担负着多么重大且不容有丝毫闪失的历史使命,“掌握高科技的人才必须同时拥有高道德素质”[4]。另一方面,从发展科技和应对全球化的角度而言,高校德育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的行为总是由他的思想动机引导的,而其灵魂和核心则是其价值观,它决定了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会做些什么样的事,将朝着什么方向去努力。没有这种内在动力的驱动和支撑,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应对将无从谈起。

二、新时期高校德育实现创新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

1.明确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指向性。德育以“人”(个体、集体)的价值观和信仰为其根本指向,因为它们构成人的精神支柱。新时期高校德育应该直指并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信仰,凡是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形成的都是高校德育应该努力去做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指引着人奔向光明,这种光明“能使我们克服人生旅途中所遭遇的各种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5],能使我们处之泰然。信仰总已经是一个系统,由各种来源不同但又协调统一的知识体系和观念体系所支撑和建构的系统。离开了对信仰的系统性的考察,是无法把握作为高校德育对象的每一个具体的、鲜活的、完整的大学生的,创新发展也无从谈起。

2.明确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层次性。道德是分层次的,由此新时期高校德育也区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一,不明确这种层次性,不通过实地调研弄清楚当代大学生处于道德的哪个层次,新时期高校德育便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其二,道德的层次性同时也意味着人生的各种境界,而人生的境界是无止境的,由此新时期的高校德育也是无止境的。其三,不仅处于不同层次上的高校德育对学生的引导力度和效度大相径庭,而且在对学生引导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的态度、认识和把握上也大相径庭。

三、新时期高校德育实现创新发展的几个着力点

1.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联系。高校德育不能自绝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之外,游离于专业知识教育之外的“纯粹”的高校德育必然是低效的、有问题的、残缺不全的德育。这并不是说独立开设德育课程没有必要,而是说学生的价值观和信仰系统必须尽可能地与学生专业课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结合起来、融铸起来,只有这样,学生的价值观和信仰系统才能获得其真实的内涵和具体的支撑。这种相互的联系、结合、融铸一方面能从根本上加固德育的有效性和地基,为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另一方面能从根本上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学生的专业课知识学习提供强大动力。正如熊川武所说,有种观念“误以为学生厌学和学习成绩差等主要是教学方面的问题,不从道德等方面找原因下力气,忽略了在转化后进生上道德教育的力量。”[6]

2.与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相联系。高校德育应与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相联系。这种联系越有成效,就越是既对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有利,也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有利。一个人能否创新,有否创新的意愿,有否创新的能力,与他是否具备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直接相关。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他就会在他所从事的学习或工作领域内孜孜以求,百折不回。高校德育越是深入学生的灵魂,就越是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和创造性,形成他们的创新素质;反过来说,学生的创新素质越高,内在潜能和创造性发挥得越是充分,高校德育就越是能更少阻碍地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与他们的成长更不可分割地结合和融铸在一起,从而也为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着更为现实的基础。

3.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相联系。就业创业是大学生直接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对接,实现自身的抱负、理想和社会价值的第一步。它既是正式的大学生活的终点,也是正式的社会生活的起点。高校德育能否实现创新发展,最直接、最显明地取决于它能否有效融入、推动并引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无论是高校德育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相互贯通,还是高校德育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相互融动,最终都要体现和落实到高校德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互配合上来。这种配合的劲头有多足,成效有多大,力度有多深,直接决定着高校德育能否取得鲜活而持久的创新发展的动力,决定着大学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并可永续发展的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6,(2).

[2][3][4]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1-236.

[5]徐大同.当代西方政治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07.

论高校德育的个性化发展 篇7

一、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的内涵

传统高校德育在内容和培养方式上强调“整齐划一”, 依照统一规范考核大学生, 培养相同规格受教育者。这种模式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 导致高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人格发展处于分离状态, 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个性化性格特征及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个性化的高校德育是相对于传统德育而言的, 是从人性出发培养受教育者德行的一种新型德育模式, 重将德育回归人性本源。个性化高校德育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本性及身心特点, 满足其个体需要、挖掘其潜能、促进其人格完善与全面发展, 使原本作为发展外力的德育与个体内化提升融为一体。这是未来德育的新趋向, 也是我国高校德育继续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作为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的基础, 高等教育受教育者自身的个性学习特征在研究之初必须受到重视。它具体指的是, 身心发展基本成熟、拥有一定文化知识并接受过基础德育熏陶的大学生在高等教育学习阶段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总和, 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特道德行为、精神面貌的总和[2]。具体到德育方面, 包括德育个体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大学生基本都已经形成了自己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独特兴趣, 其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能力的不同类型组合都基本定型。在这种条件下, 想使高校德育能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作用, 必须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有的放矢, 实施个性化培养模式。

需辩证看待的是, 提倡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 不是一味强调高校德育与学生个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却忽略社会需求, 而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的条件下, 在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这两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 针对过往高校德育中存在的偏差做出合理改进, 是量的调整, 非质的转变。

二、实施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 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1. 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下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关头, 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作为未来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 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走向社会、发挥作用的重要筹码。在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进程中, 遗传基因是先天基础, 教育因素是后天动力。德育作为教学中重要一部分, 其个性化发展在学生个性化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受到重视。高校德育作为抽象性很强的科目, 其实施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培养手段, 使在校大学生体会道德情感, 增强法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创新的实现, 其基本途径是不断实践, 但其根源有赖于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 对高校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德育培养是培养他们对未来竞争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2. 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经济工作与思想工作的关系, 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促进物质基础的不断发展。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 还有人认为它也包含心理教育, 这些都属于上层建筑, 其对经济建设的反作用是巨大且不可估量的, 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德育的个性化发展也是迫在眉睫的。高校学生虽然他们生理发育已经是成人状态或接近成人状态, 但其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却相对缺乏, 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因此, 高校在组织德育工作时要有的放矢、因地事宜, 实施个性化发展的德育, 促进在校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发展, 从现实的、具体的个性出发, 做到有的放矢。因而, 实施高校德育的个性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题中之意。

(二) 当前某些高校德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观念上的问题

观念上, 有些人的认识上仍停留在“为社会服务”层面, 不关注受教育者本身发展, 过分强调“社会本位”。这种指导思想之下的高校德育容易倾向于空洞的理论说教, 只单纯强调集体、社会利益而忽略个体追求、个人价值, 从而激起受教育者的排斥心理, 丧失了高校德育原本该有的引导大学生从个体的立场去看待、分析、解决问题的作用。

另一个不适宜观念是有人对德育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各项工作中所发挥作用认识不足的问题。我国的教育从纵向衔接上看, 不管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开设有德育相关课程。但是从每一阶段教育各项工作的横向比较看, 德育工作相对于智育工作来讲往往都被搁置在不受重视的位置上。这个问题在高等教育阶段尤为突出, 因为高等教育阶段与中小学时期家、校、社会三方合作的培养阶段不同, 高校受教育者基本已基本摆脱家庭环境, 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中开展新一阶段的生活和学习, 德行的提升主要依靠学校德育课程熏陶, 高校德育承担的责任、所发挥的作用相对增大了。

2. 内容上的问题

我国高校德育工作, 内容始终紧紧围绕马列主义展开, 马列理论是其核心内容和主要来源这是正确的。德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和党的热爱及拥护, 大力宣扬中国革命史, 而忽略中国古代文明史及世界文化史;着重对受教育进行人生观教育, 而基础的文明教育、社会规范教育方面相对薄弱。另外, 我国高校德育内容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比较强, 但内容的层次性有所欠缺。高校受教育者是具有个性学习特征和创造性潜能的独特个体。若德育内容贫乏而又过分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 对学习者缺乏吸引力, 容易使已经有固定审美取向和兴趣爱好的受教育者产生心理厌倦, 不能真正促进其个性品质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3. 培养模式上的问题

高校德育培养工作承担着为未来社会建设输送高等人才的重大任务, 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并超越社会现实。只有具有超现实的作用与功能, 才能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引领和价值支撑的作用。而我国某些高校德育在培养模式上却一直沿用旧式的教学模式, 依靠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进行德育概念的灌输, 将学习者置于被动地位, “只见课堂而不见学生”的纯理教学忽视了大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不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和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 也不能很好地实现高校德育的育人作用。

三、推进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的策略

(一) 观念更新

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观念的更新。

1. 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就是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重视人的作用, 肯定人的价值。唯有立足于以人为本原则, 才可能做到一切从人出发, 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 充分调动和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终实现全面发展[3]。在实施高校德育个性化的过程中, 德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需求、兴趣爱好、精神信念、世界观、价值观等一系列与其德行发展有关的问题, 并且要做到关注、正视每个人的个性, 体现出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肯定。个性化的高校德育必须将高校德育和大学生将来的人格、尊严、价值及自由幸福联系起来, 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2. 提升德育地位

要促进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 就要解决德育工作在高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地位不高的问题。在提倡市场经济的当今社会, 有人觉得各项发展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并且这种思想也慢慢渗透到高校内部, 德育工作被置于次要位置上。实际上, 在高校内抓紧德育工作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只有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政治问题、法制问题、道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精神层面的困扰解决了, 才能更有力地促进物质方面的建设。不重视德育, 则会导致全民精神力量的缺乏和信仰危机, 反而影响经济发展目标实现。高校德育受到应有的重视, 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

(二) 丰富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实施德育熏陶的载体, 要实现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 先要在内容上有所突破。

1. 将德育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首先是将当前高校德育内容设置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积极的德育部分结合起来。要实现德育的个性化发展, 必须先了解德育传统及在这样的传统影响之下国人的民族性心理特质和接受取向。我国封建社会历时很久, 儒家文化基本一枝独秀, 所以它的影响根深蒂固。对历史反思之时也不能一味全盘否定, 一些影响深远的积极传统文化, 尤其儒家所提倡的礼仪之道, 对当今的基本文明建设依旧有极大借鉴启发意义, 必须大力发扬。只有从自身历史风俗与文化底蕴出发, 才能找到适合我们自己心理特点和学习方式的道路, 实现我国高校德育在整体发展上的个性化。

2. 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在结合传统德育文化的基础上, 也要汲取外来先进经验。一些国家在高校德育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必须突出个人价值取向, 淡化浓厚的“社会本位”德育思想;减少抽象和纯理论概念的德育内容, 向学习者实际生活靠拢, 结合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德育内容;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择业和交友等日常过程中, 实现德育与成长的贴合;另外, 在组织德育内容时也要注重层次性, 将大学阶段的德育理论与中小学阶段的基础德育结合起来, 依据教育的基本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德行。但在汲取外来先进经验时要注意在本土文化传统基础之上把握德育本质,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洋为中用”[4]。

(三) 改进德育方法和手段

改变在校大学生被动接受德育课程局面, 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 实现德育主动权由学校、教师转移到受教育者手中, 尊重其主体地位, 构建学生主体性德育模式。高等教育受教育者, 其心理状态、社会经验及科学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 达到或接近成熟个体。德育不仅应使人感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一种奉献, 而且应当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5]。因此, 高校德育若想发挥作用就必须转变观念, 摒弃旧有的“只重德育传授, 让学生被动接受”的观念, 重新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受教育者, 使德育不仅是只作为学校、老师的工作呈现于学习者面前, 更是让学习者自己对自己负责, 发挥主人翁精神, 实现德育课程向个体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化。

另外, 要注重实践的作用, 倚仗实践活动巩固和检验德育效果, 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健全个性特征, 改进行为方式, 实现理论传授与实践活动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陈晓力.教育个性化:现代教育思想的一种新境界[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7 (5) :31-34.

[2]颜卫青.高校德育人性化发展[J].高教探索, 2005 (5) :49-52.

[3]续敏.浅谈高校德育个性化的特点[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6) :19-20.

[4]冯文全.德育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0:16.

网络载体视域下学校隐性德育的发展 篇8

一、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1. 隐性教育内容的隐蔽性符合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接受心理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价值教育, 其教育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度。道德的接受过程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理解和整合的过程。作为接受主体的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环境、经历、文化背景、感情、心理等主观意识, 加之所处的时代背景、民族传统等外在因素都制约着青少年学生的接受程度。道德教育首先需要内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 并外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 能否实现这一飞跃, 关键在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程度。青少年学生的接受心理受到态度、情感和立场等价值因素的影响, 而且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性。然而道德作为社会本位的价值要求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具有外在性和相异性。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与青少年学生的接受活动可能存在相排斥的现象。在学校德育过程中, 青少年学生接受道德教育不仅是国家、社会的需要, 更是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不过并非所有青少年学生都有清醒、自觉的认知, 有的青少年学生受到大环境尤其是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功利主义已在其心中“扎根”, 实用主义已“占领”其头脑, 由此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并对德育的重要性做出不正确的选择与判断。一旦形成这种心理障碍, 就会影响其接受程度, 甚至连德育工作者也可能被其拒绝和否定。而隐性教育对于克服道德教育和接受主体间的排斥现象具有积极的作用。隐性教育将教育的价值目标隐藏在所创设的教育性活动和教育性环境中, 通过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或载体完成教育内容, 既可以规避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 又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接受心理。隐性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学生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活动接受道德信息和价值。

2. 隐性教育对道德说教的淡化与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需要具有契合性

道德不仅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们行为的外在软约束力, 而且是人的内在需求。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即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 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青少年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 道德是其参与社会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获得社会认可的必需。然而传统的德育模式注重道德说教和灌输, 方法手段较为单一, 无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其接受度, 导致德育实效性欠佳, 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和逆反。由此, 迫切需要转变德育模式, 采用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探索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模式。而隐性教育通过隐蔽的、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 淡化了传统德育的说教, 避免了因学生逆反产生的效果不好等现象。隐性教育可以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隐藏在教育性环境和活动中, 作为接受主体的青少年学生因此也由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接受, 他们的德育主体性从而得以彰显。在此基础上, 可以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使其内在的道德需要逐渐转化为道德学习的动力。

3. 隐性教育的体验性与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具有一致性

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实践, 把道德观念转化为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的过程。道德实践是沟通校内与校外、学校与社会的桥梁, 其能使青少年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 投入社会大课堂, 在实践中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是青少年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道德实践强调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 注重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恰恰与隐性德育所强调的体验性相一致。隐性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内心体验在其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学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搭建德育实践平台, 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各种道德体验的机会, 使他们能亲身经历各种道德活动, 感悟道德真谛, 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 并最终形成道德行为。

二、网络载体的发展使隐性德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者除了利用传统的各类书刊、报纸、广播电视开展德育工作之外, 还可以通过网络载体收集和合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这些资源包揽中外、纵贯古今, 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网络载体可以缩短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 最大限度延伸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与传统的德育载体相比, 网络德育载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 网络德育载体给隐性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 网络载体有助于扩大隐性德育的覆盖面

隐性德育的传统载体包括物质载体、制度载体、精神载体和实践载体等, 这些载体从不同维度充分发挥着隐性德育的功能。进入网络时代, 隐性德育的载体不应局限于传统载体, 应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的优势, 积极扩大隐性德育的覆盖面, 延伸隐性德育的时空范围。相关研究及实践证明, 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 有效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进行道德教育, 更有助于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满足精神需求之中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提高道德修养。

2. 网络载体有助于转变隐性德育的对话模式

与传统隐性德育对话模式不同, 网络载体往往采用交互式沟通方式和对话模式, 这种沟通与对话模式常常通过QQ、飞信、微博、网络空间等多种途径实现师生互动。随着传统德育模式由“主体—客体”关系模式向主体间性德育转变,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真正成为了双向互动性的交往活动。在此沟通与对话显得尤为重要, 它将更有利于形成一种体验式的交流沟通境域, 凸显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其积极性, 最终提高德育效果。通过网络载体进一步实现沟通与对话, 可以使主体间性德育迈向新的高度。在网络的双向互动中, 虚拟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真实想法的平台, 由于聊天主体部分信息的隐匿性, 使得师生能以平等的身份在同一平台探讨道德问题, 这种互动、引导、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既可以减少面对面交流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 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 更好地提高隐性德育“灌输”的有效性。

3. 网络载体有助于增强隐性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载体具有信息无限性的特点, 网上的信息极其丰富, 而且信息量, 信息传播的速度、处理的速度, 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等都在以几何级数增长, 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集合体。青少年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需要的任何信息, 大大提高了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 加之集图、文、声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 更是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德育手段, 提高了德育工作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利用网络载体开展隐性德育可以使学生隐藏自己真实的身份, 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 向老师倾诉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倾诉的东西, 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三、网络载体的负面影响也引发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失范

我们应该看到网络载体的不足之处, 即信息内容繁杂、良莠不齐, 各种不良信息充斥其间。加之青少年学生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 有时无法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 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失范现象, 从而使网络时代的隐性德育遭到质疑。

1. 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流行的网络语言存在道德失范现象

当前随着网络化的发展, 网络语言日益成为一种时尚的话语形式。网络语言的流行为隐性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然而网络语言存在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等特点, 加之网络交流群体中部分信息的隐藏或缺失的特殊性, 使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语言很容易出现失范现象。有些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语言和自己的身份严重不符, 不守口德, 随意对网友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有些青少年学生肆意诋毁已有历史定论的古圣先贤, 误导其他学生的道德取向;有些青少年学生在网络交流时提供给对方虚假的信息, 欺骗型网络语言大行其道,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交际质量和言语道德。

网络语言的非道德现象正在逐渐弱化传统美德的影响力, 一方面反映了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道德反差,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道德的缺失, 更为严重的是, 青少年学生似乎对道德的缺失麻木不仁或习以为常。

2. 青少年学生为之着迷的网络游戏深刻影响其行为方式

当前网络游戏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优秀的网络游戏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 既承载了丰富的社会文化, 又体现了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然而由于当前的网络游戏以战争、竞争、神话玄幻、魔法奇幻等为主要题材, 游戏内容的火爆刺激很容易使青少年学生产生道德认知模糊, 置身虚拟世界, 留连忘返。由于青少年学生大多未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旦长期沉溺于暴力游戏, 习惯于暴力和血腥场面, 将严重影响其思维行为方式, 形成麻木的生命观, 倾向于通过暴力来解决现实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导致其道德理性和法制理性的丧失。

3. 青少年学生面对网络舆情表现出的非理性倾向考验着隐性德育的实效

网络道德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突发事件所表现出的带有道德评价的意见或言论, 形成舆论共振, 从而对社会构成一种舆论压力的情况。它不仅形成迅速, 而且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极大的促进。网络舆情作为网络时代的隐性德育载体, 对于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可以隐匿青少年学生的真实身份, 使其不必拘泥于传统习俗, 畅所欲言。然而由于当代青少年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及人文关怀的缺失, 使得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情绪浮动现象流行, 他们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 而网络为其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场所。当他们面对一些网络事件时, 极易产生共鸣, 甚至群情激动、热血沸腾, 大有情绪化与非理性的趋势。这些一方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心在逐渐增强, 爱国主义情绪在高涨, 但另一方面这种非理性情绪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 将助长不良思想、理念在青少年学生中的传播, 而且会大大削弱隐性德育的实效。

四、网络载体视域下学校隐性德育的优化路径

针对由网络载体的负面效应引发的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 德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 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和优化路径, 切实发挥网络载体的隐性德育功能。

1. 积极开发网络同辈群体的隐性德育资源

同辈群体是由一群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普遍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中, 他们交往比较频繁、密切, 成员间有着较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教导。同辈群体往往容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 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 他们有着共同的崇拜偶像、共同的语言、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消费方式, 因此具有鲜明的亚文化特征。这种亚文化正面效应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 负面效应则是会使他们逐渐背离主流文化。网络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而青少年学生作为重要的用户, 其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政治态度、心理发展等都不同程度受到网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 同辈群体正由实体同辈群体逐渐转向实体同辈群体与虚拟同辈群体并存。网络同辈群体既包括实体同辈群体, 也包括从未谋面的网友等虚拟群体, 而且这种网络同辈群体也有自己的亚文化, 亚文化同样在群体中发挥正面和负面影响。这种网络时代的同辈群体亚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隐性德育资源, 德育工作者要正视其存在及对主流文化的冲击, 积极引导亚文化的发展走向, 使其对群体成员道德行为产生规范效应, 引导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通过发展网络同辈群体亚文化, 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同辈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 促进青少年学生情感与认知以及道德践行能力的发展。此外, 德育工作者还要善于发现并积极利用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 使其成为同辈群体中的道德榜样, 推动整个群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2. 不断打造网络化人文关怀的隐性德育情境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 甚至已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与此同时, 作为人类“第二生存空间”的网络也存在着生态危机的问题。网络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滥用或误用网络, 导致出现信息污染、信息侵权和文化失衡等生态系统失衡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到网络系统正常运转, 而且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为此学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网络时代学校的德育策略, 化解网络生态危机。而以网络为载体开展隐性德育、加强网络化人文关怀则是应对网络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载体, 创设网络化人文关怀的隐性德育情境, 主要通过QQ、电子邮件、飞信、微博等载体进行各种交互式活动, 对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构筑网络德育的良好氛围, 以此形成网络人文精神情境, 发挥网络载体的隐性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赵坚.隐性课程视阈下的学校德育.教育科学, 2010 (2) .

[2]黄意武.网络游戏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10 (1) .

[3]黄映玲, 薛胜兰.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抽样调查与分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3) .

[4]王炎龙, 朱述才.网络语言传播的多元论与进化观.新闻界, 2009 (2) .

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和谐发展 篇9

一、大学德育队伍建设不和谐因素分析

(一) 精神层面因素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价值观、党和国家所倡导的精神理念和世俗的、功利的、物质的价值观念同时充斥在德育教师头脑之中。他们渴望在坚持社会大义和兼顾个人小利益之间求得平衡。然而, “理想的平衡”却往往被“功利”的现实打破, 相当一部分德育教师在大义和小利之间的价值抉择上偏向了后者。正如麦金太尔所说:“德性与外在利益和内在利益有一种不同的关系。拥有德性就必然可获得内在利益;也完全有可能使我们在获取外在利益时受挫。在这个意义上, 我需要强调的是, 外在利益是真正的利益。不仅它们在本质上是人类欲求的客体, 它们的社会分配使正义和慷慨的德性有了意义, 除了某些伪善者外, 无人完全藐视它们。但声誉扫地的是, 养成真诚、正义和勇敢的品格, 常常使我们远离于富裕、声望或权势, 虽然世俗中人有很大的偶然性。我们因拥有德性, 不仅可以达到卓越的水准和获得某种实践的内在利益, 而且成为富有的、有声望和有权势的人, 可德性总是实现这种周全抱负的潜在绊脚石。”[2]如何平衡道义与功利是所有德育教师面临的难题。

(二) 组织层面因素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知识海量化的社会发展时代, 大学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那种结构复杂、流动性大的德育队伍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德育要求, 必须走专家化发展的道路。目前, 我国德育队伍专家化程度很低, 直接表现为队伍结构不合理。首先, 年龄结构不合理。做德育工作, 老、中、青的年龄结构比较合适, 能够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而目前我国大学德育队伍尤其是专职队伍年轻化的趋势比较明显。这种趋势不利于德育队伍的稳定和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 能力结构不合理。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 德育教师需要具备管理、组织、沟通、教育、科研以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才能奠定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在现实中, 大部分德育教师能力结构不平衡, 如有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较强, 但教育、科研、创新能力较弱等。最后, 人才结构不合理。德育工作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好的, 必须是发自内心愿意做并具备做这项工作的“人格魅力”或“才气”, 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通过言行举止影响学生, 促进他们正确世界观的形成。然而, 我国大学的德育工作队伍并非人才济济, 这是德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因素。从组织层面上要下决心培养、稳定这类人才。

(三) 资源层面因素

大学德育的人力资源投入与开发不足并存。德育人力的投入不足主要是指专职德育教师引进不足。长期以来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得不到应有重视, 质与量“双缺”情况比较严重。大学德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不足主要是指对兼做德育工作的业务课教师和党政干部以及学生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如果所有的大学教师都能把德育看做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 人力资源开发和投入问题就不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相当部分的业务课教师和党政干部没有改变“德育就是务虚”的错误思想, 也没有在德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效用。此外, 大学对学生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不充分,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大学生是德育主体的研究和运用。

(四) 制度层面因素

“激励是由动机推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3]。目前, 大学德育教师物质待遇不高和职业发展定位不明晰、工作胜任感和成就感低下等, 正是激励机制不完善的基本表现。相比而言, “两课”教师、党政干部更缺乏的是精神激励, 他们渴望有高度的德育工作胜任感和成就感。基层德育工作实施者辅导员则对物质和精神激励同时重视。他们中的大部分由于年轻而承担着工作、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等各种压力。物质待遇的低下使他们难以心无旁骛地工作和研究;职业发展定位不明晰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 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必要的信心。“跳槽”思想也由此产生。

从另一个角度讲, 制度没有对大学德育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明确的限制和约束, 这也是一些德育教师不能尽职尽责的重要因素。

(五) 方法层面因素

大学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课堂“灌输”效果差。当前课堂“灌输”仍然是德育最主要的方法, 当然问题也很严重。学生对“两课”的学习不以为然, 为毕业而学习, 为考试而上课。“两课”成为大学生迟到、早退、逃课发生率较高的科目。二是德育实践不到位。大部分高校都缺乏一支既熟悉德育理论、又具有实践经验的德育教师队伍。大部分教师都只善于“讲课”, 而很少对德育实践进行系统研究, 缺乏实践教育的必需知识和技巧。三是组织活动形式化。很多活动的组织缺乏可行性, 教师出于各种需要作出决定, 学生被迫参加, 毫无兴趣, 也无效果。四是教育方法传统化。还有很多德育教师仍然以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手段“指导”大学生, 还缺少针对当代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实施德育教育的技巧。五是教育技术落后化。研究并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实施德育教育能够达到迅捷、及时、系统的效果。然而, 大学德育教师少有网络德育观念, 少有网络德育研究, 忽视了网络技术的德育效果, 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目前, 师生不和谐的诱因和事件越来越多,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愈加困难。优化德育方法势在必行。

二、解决大学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不和谐因素的措施

(一) 提升德育教师素质

针对职业岗位要求, 采取有效措施, 提升德育教师素质: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树立远大理想, 深刻理解德育工作的历史责任感, 在困难面前积极进取, 百折不挠, 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终生的远大理想;三是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正人先正己”。德育教师只有在言行举止方面令学生信服和尊敬, 才能从心理上感觉到“理直气壮”。如果只是空喊口号, 说一套做一套, 只能使自己感到“心虚”, 加深心理矛盾。

(二) 优化德育队伍结构

1.塑造专家型德育队伍

塑造专家型德育队伍是德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世界多元化和信息爆炸的时代, 学生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环境, 仅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已难以满足德育工作的需要。现代德育工作面对的是层次不齐的人和情况瞬息万变的事。德育教师不但要指导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而且还要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就业、实践、安全教育、心理咨询以及学生勤、贷、奖、助、补等方面的教育或服务, 这就要求德育教师不仅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业理论和知识, 更要掌握适应不同工作对象的实践经验和应对各种具体鲜活问题的本领和能力。

2.培养知识型德育队伍

优化人才结构的关键是加速德育队伍的高学历化进程。美国高校中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普遍具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在专业性较强的部处室, 如学生顾问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工作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心理学、精神病学或其他方面的专家。我们应该制定长远规划, 不断将高层次人才充实到德育队伍中。另外, 我们也要完善机制, 使德育队伍向长期自然更新任期的有序化结构方向发展。

(三) 整合德育队伍资源

一是要加大德育教师的引进力度。要科学地加大对德育教师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辅导员的引进力度。二是切实发挥学校党政干部的领导示范作用。领导的以身示范可以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 引起师生对德育工作的重视。这样的制度要在发展中完善, 长期执行。三是充分发挥业务课教师的力量。除了有效运用与教师职业道德有关的约束机制, 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渲染, 形成一种浓厚的德育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 建立激励制约机制

一是要保障德育教师最基本的物质激励。德育教师要有与其他教师同样获得物质激励的途径;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等要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 确保其实际收入与本校相同职级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相当;党政工团领导、兼职德育工作者都要纳入相应的激励机制。二是要重视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基础, 精神激励是关键。满足德育教师的精神激励, 当务之急就是要首先完善职业发展制度。职业发展涉及员工自身和组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员工自我管理和生涯设计, 另一方面是组织完善职业发展制度。当前, 大学德育教师发展除专任教师外, 主要涉及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和辅导员的发展。对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来说既要能够向更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方向发展, 也要能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组织要求向教学、科研等岗位转变。相对于党、团干部来说, 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更为艰难。高校辅导员可以既走行政路线又走专业技术路线。走行政路线不确定因素太多, 走专业技术路线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科研。有人提出的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对辅导员加大培训力度, 并实行专门的行政系列和专门的技术职称系列或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可喜的是, 部分大学在制度的建设和实践方面已创造性地走出了坚实的一步。湖南农业大学每学期集中举办为期十天左右的辅导员在岗培训, 设立专项经费鼓励、资助辅导员开展德育研究, 定期组织辅导员外出进修、考察、交流等[4]。在辅导员职级管理上, 上海大学首创五级聘任制, 将学生辅导员定为五级。其中三、四、五级岗位, 分别相当于副教授、正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所享受的薪酬待遇也与后者相当[5]。这些措施的实行极大地鼓舞了德育队伍的士气, 也较好地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五) 运用现代德育方法

我们需要认真研究, 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 既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现代德育方法, 以促进新时期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首先, 要优化传统德育方法。课堂教育、政治学习、会议和活动、教师的日常管理等教育方式要进一步优化。“务实”德育工作, 以学生为本, 发挥学生主体性, 增强德育方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是优化的关键。要努力掌握多种现代化的技术方法。网络化德育要求德育教师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创新德育实践要求德育教师掌握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符合当代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德育实践规律、模式和技巧方法;互动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鼓励创新和求异、激励交流和辩论, 允许个性发展, 反对教学的单一性、专制性和一味的求同;和谐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沟通技巧。各种德育方法都有特殊的规律和特点, 德育教师要掌握多种方法就必须长时间进行德育工作, 在持续学习和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要和谐地运用各种方法,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不同的教育内容要运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氛围下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同一时期内不同方法运用的次序安排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德育教师要注重对德育方法和谐运用的研究, 发挥各种方法的综合效应。

参考文献

[1]侍建?.基于工作的学习模式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 2009, (1) :22-23.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38-41.

[3]周三多, 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57-59.

[4]王克.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德育[J].思想教育研究, 2005, (8) :18-20.

高校网络德育的发展及建设经验研究 篇10

(一)德育的概念

关于德育的概念,国内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有学者认为,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还有的学者认为,德育专门指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笔者认为,德育是指针对一定范围内的群体,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等方面的教育的一种活动,德育的实施范围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二)高校网络德育的概念

高校网络德育是指以网络为媒介,对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能力。网络德育与传统的德育相比, 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和隐蔽性的特征。

二、高校网络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所在的研究小组经过近两年对一些高校大学生网络德育成效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高校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学校对网络德育不够重视

首先,学校的德育工作者由于对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掌握不足,缺乏一定的技术和能力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其次,德育工作者进行网络德育需要占用大量的业余时间,但学校并没有把网络德育计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来鼓励德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因此,很多教师因为怕麻烦、怕费时间而丧失了投入网络德育的积极性。

再次,部分德育工作者思想守旧,不能摈弃传统的重智轻德思想,只强调教书,而忽视育人,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要,不能因人施教。

最后,学校领导对网络德育工作也不够重视,这是高校网络德育工作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学院领导对网络德育没有总体规划,缺乏资金投入,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使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丧失。

(二)网络德育内容单调、枯燥

网络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者通过网络传达给学生的德育教学思想,网络德育内容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网络德育效果的好坏。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一些高校校园网站上的德育内容,很多都是源自于教师平时的备课教案和教材上原话,内容比较单调、枯燥,让学生觉得网络德育就是在重复课堂教学,在讲空话、套话,因此对之缺乏兴趣。同时,部分德育内容明显过时、信息陈旧、信息量小、跟不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不够深入、不够新颖,不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尤其是对一些学生密切关注的、息息相关的问题,例如就业、恋爱、交友、家庭婚姻关系、个人理想等问题,在网络德育内容中都是泛泛而谈,甚至只是简单照搬教材,这样的网络德育内容就会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网络德育方法简单落后

德育网站没能很好地利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网络德育只是德育课堂的简单搬家,在形式设计上依然单调刻板,没有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向学生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而且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网络教学中也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所以导致网络德育的效果并不突出。

(四)德育网站的建设水平不高

近些年来,很多高校都在建立、发展和完善德育网站,在校内颇具影响力,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学校德育网站的建设水平并不很高,严重影响网络德育效果的发挥。学校德育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 网页设计缺乏吸引力。在形式上,学校网站的网页设计界面单一,缺乏双向的互动交流,网页制作不科学,缺乏吸引力。 (2)对网站的维护不到位。在网站的维护上,有些网站的链接无效,有些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有些网站访问速度很慢。

三、提高高校网络德育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要提高对网络德育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要加强宣传,使广大师生都充分的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能踊跃地参与网络德育活动。学校可以通过计入课时量的方法鼓励德育教师要经常上网,主动参与网络德育,利用网络及时更新德育知识,肯多花费时间进行网上备课、网上传送文件、及时更新德育信息和德育文章,多多关注网上动态,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交流,真正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和生活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二)充实网络德育内容

1.开设网络道德教育

开展网络德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能够引导大学生合理地、充分地利用网络,遵守一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成为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网民。因此,在开展网络德育的过程中,重点是要使大学生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明确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即要遵循《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提出的“五要五不”的网络道德要求:“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同时,学校要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细具体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例如制定校园网络管理条例、宿舍网络管理条例等,来约束学生上网的时间、地域和内容,规范学生不得参与网络色情游戏、网络暴力,不浏览反动、低俗、淫秽和暴力网站,不在网上随意侮辱、诽谤他人,不得因为上网而耽误学习和影响他人休息, 对于违反网络管理条例的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罚或者纪律处分,为学校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另外,在开展网络德育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利用网络了解时事新闻、重大社会事件、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网页内容还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设立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栏目,例如健康、交友、恋爱、婚姻、饮食、道德等方面的栏目,切实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和指导,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和探索,把所学习过的德育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寓教于乐,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网站内容的吸引力。

2.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教师可以在德育网站上设立一个网上心理咨询专区,开通心理咨询热线。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在线辅导,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情感纠纷、人际关系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进行网络普法教育

据笔者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目前河南省的在校大学生对网络法规很了解的不到2%,不了解的达6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当今社会对网络法律规范的宣传滞后于网络的发展,大学生网民很缺乏网络法律规范意识,学校对网络法律规范的宣传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参与网络生活人数规模的增涨,因此,这需要借助在德育网站上开设专区对大学生进行普法教育。

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广泛收集现实生活中关于网络违法犯罪的具体事例,列举在德育网站的网络法制栏目专区中,使广大学生能够切实地认识到日常的哪些上网行为是违法的、违法行为对别人带来的危害是什么、网络违法犯罪会受到什么样严重的法律制裁,学校网络法律规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并借此宣传《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相应的法条规定,以此来对学生网民进行普法教育。另一方面,在德育网站的网络法制栏目专区中,对学生进行问卷测试和调查。即设置一些测试题,让学生自测自己的一些日常上网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并最后提交结果。通过这样的测试,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网民的网络道德法律意识,增强学生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辨别能力,从而能够自觉地抵制和防范网络违法行为。

(三)学校要提高德育教师的网络操作技术

要增强网络德育的有效性,德育工作者仅仅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网络操作技术。为此,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知识讲座、交流会等形式,针对不同网络技术水平的德育工作者进行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应用技能方面的培训。通过系统的、专门的培训,使德育工作者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掌握开展网上德育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同时,为了督促德育教师提高其网络操作技术,学校还应该加强关于德育教师对网络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网络操作能力问题的督察和考核。即学校把计算机知识与网络技术培训作为德育教师上岗前必须要接受的培训,对不能胜任的教师进行岗位调整,这样可以督察德育教师主动地去掌握一些计算机技能和网络知识,从而增强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四)提高德育网站的建设水平,提高点击率

首先,要美化学校德育网站的网页设计。要注重网站页面的设计,主页的栏目设置要合理,突出重点,版面布局要美观大方,色彩搭配要适宜,使德育网站能够吸引广大学生。

其次,要加强本校德育网站与其他高校德育网站的交流和协作。学校德育网站不应该自我封闭,而应该加强本校德育网站与其他高校德育网站的交流和协作,相互汲取精华, 加强互补,以增强德育网站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再次,要加强对学校德育网站的监督和管理。即要审查和监控学生的网上发言,通过先进的过滤软件和技术手段, 过滤掉那些虚假的、不健康的甚至是反动的信息,以帮助学生防范不良信息的干扰和思想侵蚀。同时还要收集校内的、国内的一些热点问题,及时提出正确的观点,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形成一个高品质的德育网站。

上一篇:语文学习能力的获得下一篇:电力谐波抑制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