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印刷与传统胶印

2024-05-17

数码印刷与传统胶印(精选六篇)

数码印刷与传统胶印 篇1

关键词:传统印刷,数字印刷,新型印刷技术

一、传统印刷

从报纸、杂志、地图、海报、广告、信封、信笺、商标到名片、请柬、信用卡、钞票、贺卡、台历、挂历、包装纸盒、装饰壁纸等等都是通过印刷技术呈现的。

传统印刷是用实体印版来印刷承印物。我们从“印刷”这两个汉字也能感觉到古人对传统印刷的理解和定义,古人认为印刷就是实体印版与承印物接触,色料通过实体印版印到承印物上,手工操作中,当承印物是纸时还要用刷子这种工具,刷子作用与纸张承印面的背面,使纸张与实物印版充分接触。

传统印刷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信息大量复制的问题,为信息的传播打下了基础。传统印刷的发展是和实体印版的演变和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自宋代我国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至德国人谷登堡创造铅合金活字版印刷术,时至今天胶版印刷技术的普遍应用,印刷行业经历了几世纪的演变积累。实体印版的演变和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制作实体印版的人力、时间、材料的成本,这也是今天胶版印刷技术的普遍应用的原因。然而用实体印版技术印刷时,当印量过小时(现在我国的情况是传统印刷的印量小于500份时),会使单份印品的成本高于数字印刷,原因是实物印版的成本不能被大量印品平摊,当需要彩色印刷时实体印版的成本会更高。

目前互联网、手机、电子书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压缩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印刷行业所受的冲击也不小。传统印刷面临的困境只能依靠发展新型印刷技术、发展新的应用客户来解决,而“数字印刷”,它应用了电子印版而且变化灵活,印刷的工作过程能做到一体化、数字化。由于数字印刷采用了电子印版使每张印品的成本不受印量的影响。

二、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又称“数码印刷”或“数码快印”,它与传统印刷不同之处在于数字印刷可以一张起印、边印边改,还可使图文信息以各种介质进行传播。数字印刷就是利用印前系统将数字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然后数字印刷机接受到印刷指令印刷出黑白、彩色印品的一种新型印刷技术。

数字印刷主要的市场应用方向有工业生产、单张印刷品、会议用品、事务用品、业务用品、个性化用品。数字印刷系统的出现扩大了印刷行业的用户范围。

数字印刷系统主要是由印前系统和数字印刷机组成,有些数字印刷系统还配上装订和裁切等印后设备。印刷系统中的数字印刷机也可自带装订机能直接生产出成品。数字印刷的工作过程是:操作者将图文数字信息输出到计算机中,在计算机上进行创意,修改、编排成为客户满意的数字化信息,经处理成为数字印刷机能识别的数字图文信息,数字印刷机按照印刷指令把图像文字印刷到承印物上。

传统印刷比数字印刷工艺流程复杂。传统印刷工艺流程:原稿经电脑制作、输出分色软片、打样、拼版、晒PS版、上版、四色印刷。前后工序多,如果在这些过程中出现网点丢失或套色不准等问题,就会造成部分或全部返工。而数字印刷工艺流程只需原稿电脑制作和印刷两个工序。操作简便,从设计到印刷一体化,不需要软片和实体印版,无水墨平衡问题,一人便可完成整个印刷过程。

三、数字印刷较传统印刷的优势

1、工序简单,节省时间

工艺流程对比:

传统印刷

设计→客户审稿→出片→晒版→打样→客户审验→印厂晒板→追色→成品。

数字印刷

设计→客户审稿→成品。

数字印刷系统只要有了电脑文件,几分钟内便可看到成品,可以实现立等可取。

2、成本低廉

(1)投资者:四色印刷设备投资大多在几百万元,设备占地面积大,生产场地投资大,配置人员多,一台四色印刷机须配置3-4人,技术要求高,辅助设备多,如晒版机,照排机,打样机等。而数字印刷设备投资多在几万-几十万,多数设备占地面积较小,数字印刷机占地面积小,对印前制作有了解的人员都能简单操作,无须辅助设备。

(2)客户:现代商业活动需要即时性强、灵活多变的印品,而传统胶印5000份以下的印品需要承担5000份的印刷费用,一次性印刷大量实效性不强的印品,虽然会减低单张成本,但同样会提高仓储成本。数码短版印刷真正迎合日新月异的商业印品需求,快速印刷如数量少、品种灵活的印品。

3、灵活性高

(1)可变资料印刷(传统印刷无法解决)

(2)及时更正印刷错误(传统印刷发现错误须重新发片、重新印刷)

(3)品种多数量少的印品(传统印刷解决困难,而且成本极高如:出版社出书)

4、优越的纸张和幅面选择

可供采用的纸张范围相当宽泛,更有特殊的介质材料选择,完全可满足您的特殊需要,印刷幅面可达到320*450mm,A3幅面可实现满版印刷。

5、数字印刷系统工作环境大大改善

数码印刷系统的工作环境比传统印刷系统的工作环境有了大大的改善,印刷车间没有了一块块黑墨和震耳的噪音。

四、数字印刷的发展前景

随着数字印刷机的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数字喷墨印刷机技术的逐步成熟和被广大印刷企业应用,即使印刷量大于500份时数字印刷的成本也不比传统印刷高。数字印刷会逐步取代传统印刷的主导地位,数字印刷新扩展的用户也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数字印刷生产的个性化用品会逐渐被广大个人消费者接受和使用。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会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传统印刷也会应用数字化工作流程,数字印刷会逐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结束语

数字印刷是传统印刷在新时代带动下的新型印刷技术,它具有成本低、快捷方便的优势。数字印刷生产的个性化用品会逐渐被广大个人消费者接受和使用。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会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参考文献

[1]修香成.印刷基础理论与操作实务[M].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

[2]齐福斌.传统印刷生存和发展的思考(上)[J].经营管理,2012(2):59-61.

[3]齐福斌.传统印刷生存和发展的思考(下)[J].经营管理,2012(3):54-56.

[4]德鲁巴专栏.印刷与数字媒体的融合带来更多新机遇[J].印刷技术,2012(3):7-9.

胶印的印刷色差产生原因分析 篇2

纸箱网 2009-02-19 16:53:01 作者:纸箱网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当前包装印刷品绝大多数还是采取胶印的印刷方式。因为经过胶印的包装印刷的产品,图案层次好,质感强烈,色彩丰富。在现代胶印机的设备条件下,多色一次成型效率高。因此颇受客户的青睐。然而胶印的印刷品也有致命的弱点。相对其它印刷方式容易产生色差。它对胶印的操作工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水墨平衡方面的控制等等,尤其强调规范化的数据操作。色差已成为胶印中最常见、最头痛的质量问题。不少的胶印包装印刷品都是由于存在色差的毛病而遭到客户的投诉及报废,给印刷厂在名誉上及经济上带来不小的损失。

作为一个包装印刷者,必须对胶印印刷中色差的毛病引起重视,认真分析色差产生的原因。通过采取有效的办法加以克服。下面根据本人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胶印色差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便找出解决的办法。

在印刷过程中导致印刷品的色差因素很多,具体可以从以下的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承印物的材料: 1.纸张对颜色的影响 A.纸张的白度:

白度不同的纸张对印刷墨层的颜色显现有不同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明度在70以上的淡色墨,其影响特别明显。这是因为白度不同等于在油墨中加进不同程度的黑或灰,所以在印刷中尽管墨量、色相都没有变化,但实际色彩的效果是随着纸张的白度不同而造成色差。所以我们平时在印刷时,必须注意印刷纸张的白度,对纸张的白度进行测试。在开切纸张时,必须使用同一批号日期的纸张。因为克重、规格、尺寸虽然相同,但生产的批号日期不同,纸张的白度就会有一定的差异,最后导致印品的颜色色差。所以我们必须使用相同白度的纸张作为同一产品的印刷纸。B.纸张吸收性:

同一种色相的油墨,在相同的条件下,印刷到吸收性不同的纸张上会有不同的印刷光泽及色相。因为纸张的结构是由植物纤维组成形成凹凸和孔隙,需要在纸面上涂布不同厚度的涂料,从而在纸面获得良好的均匀性和平滑度。那么涂料的性质、厚度、均匀性都决定了纸张对油墨的吸收能力。纸张对油墨的吸收差异就会引起印刷磨层的颜色差异,所以我们平时必须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要求选用好非涂料纸与涂料纸的区别,以及纸张表面的吸收性状态,严格控制好墨量。对于包装胶印中的特种纸张,例如铝箔纸(俗称金、银卡纸)等等,还必须作纸张达因的测试,以检测该纸对油墨的吸收附着能力。C.纸张的光泽度与平滑度:

印刷品的光泽度取决于纸张的光泽度与平滑度。胶印彩色印刷是当光线入射照到纸张表面时,光的反射到人眼的视网膜,通过感色细胞接受的光合作用而看到颜色的。如果纸张的光泽度和平滑度较高,我们观察到的颜色基本上是透过墨层反射出的颜色,主色光饱和度高。如果纸张的表面粗糙、光泽度低,就会产生漫反射,就会降低主色光的饱和度,使我们人眼观察印刷品的颜色感觉变淡。相同的墨量用密度计测量密度值。平滑度光泽度高的纸张,密度值高。平滑度光泽度低的纸张,密度值低。

2.纸张表面处理对颜色的影响

包装印刷品除印刷外,还有许多的印后加工工艺。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纸张进行表面处理。包括复膜(光膜、亚膜)、上光、压光、过油、印光等等。印刷品经过这些表面处理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色相变化。这些变化其中有的是物理变化,有的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主要是体现在产品表面增加了镜面反射,这对色密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复光膜、上UV光油、压光等等,色密度就会增加。复亚膜、上亚光油后印品的色密度降低。化学变化主要是来自复膜胶、上光油、UV油等等。这些材料中含有多种的溶剂,它们都会使印刷墨层的颜色发生化学反应而造成颜色的变化。因此作为包装胶印的印刷品,在印刷时如果有印后加工的工艺,必须将印后加工的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因素考虑进去,从而确定印刷时墨层的密度值及L*a*b*。

二.印刷工艺操作 1.干退密度值的影响

胶印产品刚印刷后,油墨尚处于湿的状态,这时所测的密度值与印刷品干燥后所测的密度值有所不同。湿时密度值高,干时密度值低,这就是干退密度值现象。这是因为刚印出来的墨层有一定的流平性。表现为表面的镜面反射为主,看上去色彩鲜艳,光泽好。当墨层干燥后,表面有漫反射现象,自然光泽就比刚印刷出来时显得暗淡无光。在平时印刷时为了保证批产品尽可能的减少色差,我们采取用同一湿密度的测试法来进行控制。即第一次印品是湿状态下经客户签字同

***意马上测得湿密度值及Lab值。以后印该产品时(湿状态),就按第一次测得的密度值及L*a*b*值进行颜色的控制。当然如果用带有偏振镜装置的密度计,它能够消除墨层表面因镜面反射而产生的光.它所测得的湿密度与干密度相对比较接近,也可以对色差减少的控制有所帮助。2.润湿液大小的影响

胶印是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进行印刷的。这个水指的是润湿液。它的大小直接会影响油墨层的颜色。水大墨层色淡,水小墨层就会色深。水越大油墨的乳化越是严重。乳化的油墨无光泽,色就淡。乳化油墨的印品不仅色差严重,而且还会产生粘脏、不干、印迹不牢等等质量问题。所以在印刷,操作中必须严格的控制印版版面的润湿液大小,做好水墨平衡的工作。3.印刷车速的影响

印刷中的车速快慢会影响印品的颜色深淡。这是因为车速的快慢会影响水墨的平衡状态。快车印版的水份及慢车印版上的水份量变化不一样。快车印版水份挥发小,慢车印版水份挥发大。由于水份的大小变化导致水墨失衡,必然就会引起油墨的颜色变化。所以平时在印刷时必须注意恒定车速,绝对不能一会开快车.一会开慢车,这样印出来的印品一定会产生色差。同时还必须根据机器的情况,调整到一个最稳定车速。例如进口胶印机有的说明书写明最高速16000张/小时,国产机有的说明书写明最高速8000张/小时,这些车速都不是稳定车速。一般讲进口机的稳定车速是10000-12000张/小时,国产机5000-6000张每小时,以上这样的车速较能控制水墨平衡,减少色差。4.印刷压力的影响

印刷压力是油墨转移的条件之一,由于印版表面、橡皮布等不可能是绝对平整,纸张表面也是不可避免存在细微的凹凸状或厚薄不均情况。如果印刷压力不足或不均时,墨层就容易出现浓淡不均现象,所以在工艺上要求做到“三平”,即要求印版表面、橡皮布和承印物及包衬表面都达到比较平的条件,才能以较薄的墨层通过均衡的印刷压力作用使印刷品上获得较均匀的墨色。当印刷压力不足或不均匀时,包衬体与印版面存有接触不良现象时,则需通过加大输墨量来满足版面着墨视觉效果。但是这样不仅会增大油墨的耗用量,又容易产生印刷的色差和印品粘脏现象,所以做好“三平”(墨辊平,水辊平,滚筒平)采用均匀而又恒定的印刷压力,才能防止由于压力不适当而造成的色差。

三、印版不良的影晌

印版是图文复制质量基础之一。印刷过程中.只有印版的还原性好,不变形,不磨损才能较好地保证版面的传墨稳定。如果印版上的网点或线条出现损失、扩大或糊版等等情况,必然会使印刷品的墨色出现偏差。所以在平时工作中,首先要保证晒版的质量,通过晒版中的测控条来检验晒版的质量。在印刷中要注意控制好印刷的压力,墨辊,水辊的压力及水墨的平衡,这样有利于防止色差的产生。

四、墨辊不良的影响

胶印印刷工艺,印品能否获得均匀的墨色,胶辊的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胶辊有传墨辊,匀墨辊和着墨辊三种,它们对墨色浓淡有很大影响。墨辊的弹性,粘性,圆心度,硬度和表面光洁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印品墨色质量。若出现着墨辊的弹性差,粘性不足,辊体偏心.胶体过硬及胶体老化等情况时,印刷过程中就容易造成着墨不均匀或不稳定,使备印张印刷墨色不一致。所以印刷时要保证胶辊的质量,才能确保每一印刷周期涂布于印版上的油墨基本一致。所以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对胶辊进行清洗,使滞留在胶辊上的纸尘、杂质得以清除,保证油墨的均匀传递。同时我们也应该调整好墨辊之间及墨辊和印版之间接触压力,否则也会造成传墨不均匀,产生严重的色差。

五、光源特性的影响

胶印的印品在观察颜色时必定要有光源,没有光就看不到色,但是如果光源的特性不一样,那么颜色的差异就会很大。一般我们要求是在自然光的条件下(也就是标准光源)进行观色。如果用普通的电灯泡作为光源观色,那么颜色就会显得发黄,难以准确地鉴别颜色,最后印品会产生严重地偏色。另外光的强弱和照射的角度也会对颜色鉴别产生影响。在同一光源下,被照射的样张上反映光的强弱,主要是由样张与光源的距离决定。近者强,远者弱。所以我们平时在工作中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要注意二点:一是采用标准光源(波长400-700左右),二是注意光源强弱和照射的角度相等。对于颜色要求高的产品,印张的墨色样要放在标准样上面进行对比,这样由于观察角度差小,对颜色的鉴别相对较准。因此工艺实践告诉我们,光源的特性及观察角度的差异将直接影响颜色的准确辨别。

六、油墨调配的影响

包装胶印除了四色墨以外,有的还有专色墨。专色墨一般是要求印刷厂自己调配。那么我们必须记录好每次印刷品专色墨的配方比例,要有数据控制。记录好油墨的品名、用量。如果不做好这些工作,当第二次再印该专色时,就会产生色差。当然如果专色墨用量很大,也可以请油墨厂帮助定制。对于油墨厂出厂的油墨,我们也必须做好测定,否则由于油墨本身的质量问题会造成我们的色差和色偏。一般我们希望对进厂的油墨做好色彩度的三个指标检测,即色偏值、灰度值及色效率值的测试。如果达不到指标值的要求,就不使用该油墨。

七、设备不良影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保持机器良好的使用性能,是提高印刷墨色质量的可靠保证。如果机器不稳定,例如压力不一致,输纸不稳定,印刷中频繁出现空张、多张情况。势必引起印刷的颜色色差。所以平时我们要做好对设备的维护保养,重视机器要害部位的润滑工作,防止磨损的加剧,使设备处于稳定状态。作为胶印工要做好“三好”“四会”,及设备的水平检测工作。

数码印刷与传统胶印 篇3

多年来,小森公司作为印刷设备专业制造厂商,面向商业印刷、包装印刷、证券印刷等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印刷机和配套系统,满足了多样化的印刷品制作需求。

尤其是近几年来,小森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和最新的纸张快速干燥系统、颜色管理系统等先进科研成果,倡导“按需胶印”等引领时代的尖端理念,为业界提供各种创新性的印刷解决方案。

而柯尼卡美能达BT公司作为柯尼卡美能达集团的核心企业,面向世界范围提供各类办公设备及激光打印机等信息器材,以彩色打印相关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自1999年起,面向Production Print领域提供数字印刷系统,凭借出类拔萃的印刷质量、经久耐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市场的高度评价,如今在Light Production领域,该公司提供的彩色打印机市场地位名列前茅。

在此大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完善面向商业印刷市场的“按需胶印”环境,开展全方位的商业活动,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类优秀产品和服务,小森公司与柯尼卡美能达BT公司于今年初签订了全球销售合作协议。而柯尼卡美能达BT中国公司与小森中国也于同一时间签署了大中华地区的销售协议,向小森公司提供以“bizhub PRESS C8000”为主力产品的“bizhub PRESS”系列数字印刷机;并于2012年5月开始,在中国地区为小森公司提供“bizhub PRESS”系列数字印刷机的代工生产服务(OEM)。

针对此代工系列产品,小森公司别有新意的将其命名Impremia C60/70/80,作为小森自有品牌进行推广,对渴望引入“按需胶印”解决方案的用户扩大销售途径。通过搜集市场对胶印与数字印刷的双重需求,掌握有关机器的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阶段所需的各类必要信息,结合小森公司的KOMORI CMS Solution(小森颜色管理解决方案),以新研发的K-ColorSimulator(CMS中央服务器)软件为核心,针对平版印刷机与数字打样机所产生的印刷文件,印制按需POD样品,完成印刷大张的色彩调色,可谓是完美的合作。

具体来看,IC-601打印控制器,拥有可轻松连接至主机的紧凑设计。

IC-601打印控制器,具有完整的色彩管理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地连接至Impremia C80。它具有多种强大功能,包括高速RIP处理、增强型彩色图像再现、高速图像传输,以及通过Impremia C80的操作面板进行作业控制和编辑。

而新型IC-306打印控制器可满足多种数字化按需印刷需求。

全新的IC-306是由著名的EFI公司专为Impremia C80设计的Fiery打印控制器。它采用新型Core software System 9,以确保输出的稳定性。除了可提供1200 dpi的分辨率和80页/分钟(A4)的打印速度以外,IC-306允许在不中断打印的情况下,通过从不同纸盒取纸打印样张,对正在打印中的印品质量进行检查。它甚至还可以自动将先前作业留在纸盒内未使用的耳朵纸排除。IC-306还包含有纸张目录设定功能,可用于为Impremia C80设定纸盒。

此外,在Drupa 2012期间,小森公司与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共同合作研发的Impremia IS29四色喷墨数字印刷机(分辨率高达1200dpi,最高印刷速度3300张/小时)也进行了技术展示,相信这一研究成果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与销售。

数码印刷与传统胶印 篇4

一、三种印刷技术概述

传统印刷是印刷厂拿到胶片(菲林)后,经过人工拼版、制版、晒版、印刷等一系列程序,将图文信息传递到纸上或其他介质上的过程。

CTP即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是一种数字化印版成像过程,由计算机将图文信息通过激光制版机直接复制到板材上。CTP包括两种:一种是联机式直接制版技术,即激光制版机与印刷机一体化,另一种是脱机式直接制版技术,即激光制版机与印刷机分离。

简单地讲,数码印刷就是将电子文件直接成像在印刷介质之上,是有别于传统印刷烦琐工艺过程的一种全新印刷方式。数码印刷技术主要分为静电印刷技术和喷墨印刷技术,静电印刷技术主要通过感光鼓充电产生的静电效应吸引墨粉,并通过多种中间载体转移到承印物上,是一种接触式的转移,而喷墨印刷技术则主要使用喷墨头,直接将油墨喷射在承印物上,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转移。这两种技术都是数码印刷的主要发展技术。

二、三种印刷技术的比较分析

对于三种印刷方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

1. 印刷原理

传统印刷的原理以平版印刷为例进行说明。现代平版印刷一般采用间接印刷方式,即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经中间载体的传递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目前主要由胶皮布转印滚筒转印图文到承印物上。在印版着墨之前首先用水辊给版面着水,然后用墨辊在版面上着墨,利用水墨互斥原理图文部分被涂布油墨,空白部分被涂布润版液。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先转印到橡皮滚筒上,当纸张等承印材料从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中间通过时,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压印,完成印刷。

CTP印刷是在传统印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印刷的改良。CTP印刷是机器将电子文件直接生成印版,省去了传统制版工艺中电子文件生成胶片,胶片通过晒版机生成印版的两个过程,其工作原理就是将在计算机上编辑好的图文信息,通过计算机和激光制版机直接输出到印刷版材上,经过对版材处理制成印版,直接上机印刷。

数码印刷的原理以HP Indigo数码印刷机为例进行说明。HP Indigo数码印刷机主要采用的是静电照相原理进行数码印刷。光电成像的基本原理是用光栅图像处理器(RIP)控制激光扫描带电的印版滚筒,图文部分曝光后放电,非图文部分保持原有的电荷,从而在印版滚筒表面的光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影,再利用带电油墨颗粒在放电区域(图文区域)实现静电潜影显影,接着将油墨影像转移到加热的橡皮布滚筒上,最后将图文部分的油墨转印到承印物上。HP Indigo数码印刷机的成像滚筒是OPC鼓,成像技术为激光扫描,油墨采用独特的液态电子油墨,并且为标准CMYK四色油墨。HP Indigo数码印刷机的关键技术是其特殊的电子油墨,可以无需加热溶化在承印物上,它通过加热橡皮布,以100。左右的高温使液体状态的油墨蒸发形成一层粘性聚合薄膜,冷却后传送到承印物上。聚合薄膜在成像鼓、橡皮布和承印物间100%传递,没有残墨留在橡皮布上,这样橡皮布每转一周,上面的图文就可以是不同的。运行中还可以进行墨色转换,使每一次的印刷内容可以不同。

2. 印刷质量

与传统印刷相比较,CTP印刷不再使用胶片,不需要传统工艺中的第二道工序——菲林输出,而是通过光能或热能直接将图文呈现在印版上,因此印版上的网点是直接一次成像的网点,免除了胶片因素与灰尘带来的制版缺陷,比普通PS版上的网点更干净、清晰,网点在印品上的还原效果大于99%。同时,由于工序的减少,避免了制版过程中的许多变数,如胶片显影、曝光以及化学显影药品等,这也使得制版过程中出现人为差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稳定性要比普通PS版好得多。另外,CTP技术使用了更为精确的印版定位技术,免除了手工拼版的误差,所完成的四色版的重复定位精度可达微米级,在印刷品中的亮调误差几乎可以忽略。可见,CTP技术提高了印刷质量。

数码印刷质量从总体上来说不如传统印刷,因为它的精度还不够高,如一些具有很细线条的防伪底纹等用数码印刷机来印刷,往往会糊掉,而且层次也不够丰富。例如,用数码印刷机印刷一张人脸,高调部分的网点容易丢失,高调肤色很难再现,颜色的过渡不柔和,人的面部会非常难看。另外,有防伪底纹的文件不能使用数码印刷。尽管由于机械结构、使用耗材不一样而导致数码印刷的质量暂时还不能和传统印刷完全看齐,但是总体来说,随着成像系统的不断改进、成像精度和输出分辨率的提高、介质宽容度的增强,各厂商推出的数码印刷机已能满足高档印刷的需求,并且还在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尤其是多色数码印刷系统越来越多,可同时印刷四色甚至六色,专色印刷也能够满足。

3. 工作流程和生产时间

传统印刷需将印前文件输出胶片,再晒版、打样、印刷,若需要改版,还需重新输出全部胶片或输出部分胶片后再由手工拼版完成。而CTP技术一般可以预览、拼大版(拼贴客户所需的版面),通过光能或热能直接在版材上成像,省去了照排出片、手工拼版、晒版等工序。CTP印刷与传统印刷比较,其不同主要是印刷上机前的准备阶段不同,即排版后文件传输的方式不同,以及拼版、制版的方法不同,制版后的印制工序完全相同,印制过程两种方式均采用传统的印刷机。CTP技术是对传统印刷技术的改良和改进,可以说是CTP技术把计算机和网络传输技术引入到印刷行业。以一份普通四色对开版为例,使用传统印刷,制版输出需120分钟、晒版需40分钟、烤版需10分钟、打样(单色调整)需30分钟、晒版需10分钟、烤版需5分钟,总计215分钟,而使用CTP印刷,制作输出需60分钟、数码打样(整体调整)需20分钟,总计80分钟。

数码印刷采用自动化工作流程,印刷机直接提供打样,不仅省去了菲林、拼版及晒版等繁琐工序,还省去了制作印刷PS版的工序。因此,印刷周期更短,且快捷灵活,这是传统印刷和CTP无法比拟的,在少量印刷以及急件上有着绝对的优势。所有的排版、设计软件和办公应用软件生成的电子文档,均可直接输出至数码印刷机直接进行印刷。数码印刷与CTP印刷和传统印刷相比,是对传统印刷方式的颠覆,其印刷原理不同,使用的油墨和纸张也不同,其相同点仅仅是产品的呈现形式均是纸媒产品。

三、三种印刷方式的应用前景

目前,印刷行业三种印刷方式共存,共同发展,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传统印刷由于工作流程复杂、生产周期长、污染环境、不能实现按需印刷等缺点,将逐渐萎缩,而CTP印刷对传统印刷的缺点进行了改良,将成为近期印刷行业的主流。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相对于传统印刷来说,数码印刷在人工成本上就有了不少的节约,一部分传统印刷业务正向数码印刷转移。网络个性印刷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也推动了数码印刷的发展,因此数码印刷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黄修登.CTP技术在印刷行业应用前景探讨.福建地质,2009(4):364-367.

[2]赵玮.CTP印刷优势与常见问题及对策.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9):62-63.

[3]李伟.CTP技术及使用常见问题.今日印刷,2013(7):52-54.

[4]徐云飞.数码印刷服务于传统印刷.数码印刷,2013(9):55-56.

[5]蔡永平.数字印刷vs传统印刷——China Print2013带来的思考.印刷杂志,2013(6):6-8.

[6]甘德民.浅议中国传统印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今日印刷,2011(9):34-35.

数码印刷与传统胶印 篇5

BEIREN DP5000双面彩色喷墨轮转印刷机

BEIREN DP5000双面彩色喷墨轮转印刷机采用国际成熟的喷墨印刷技术,可实现卷筒纸的双面彩色印刷。该机每个印刷机组可并排放置2套喷墨头,单个喷墨头的印刷宽度为220mm,可适应2个A4宽度的印张进行满版印刷。双面彩色印刷时,分辨率可达1600dpi×1375dpi,最高速度为84米/分钟,每月印量轻松实现2000万A4印张,能满足客户的短版及个性化的书刊、插页、商业表格、直邮、销售和促销文档以及其他高品质的印品需求。客户可充分享受可变数据印刷带来的优势以及该设备的高质量、高产能、高适应能力、低运行成本的优势。

BEIREN卷筒纸商用书刊印刷机

数码印刷与传统胶印 篇6

1.对于数码印刷设备来说,由于房间的温湿度变化,机器换墨粉以及打印大批量的作业等原因,机器的色彩都会出现变化。因此,为了保证机器维持稳定的输出状态,必须在房间温湿度恒定的情况下校准设备。

2.对于海德堡印刷机来说,检查机器情况,调节印刷压力,检测润湿液的PH值、电导率,保持房间的温湿度等,确保设备的状态。

步骤二:取标准色样图印刷,测量印刷样品

1.选取标准色样ECI2002 CMYK i1iO(A3).pdf用于制版并在海德堡印刷机上印刷,选择质量稳定的印刷样张用于追色的标准。

2.打开ORIS Color Tuner,选择Measure Test Chart,并在Reference中选择i1iO的测色图(如图1所示),然后把海德堡印刷后选取的样张放在平台上,连接好仪器设备后,点击Start Measurement测量印刷样品的颜色值,并将测量的结果保存,如存为print.txt。

步骤三:制作生成色彩对照表

在整个CGS色彩管理中,色彩对照表(DAT table)是色彩转换的关键。CGS的色彩对照表是通过循环校色得到的。整个循环校色的过程如下所示:

1 .制作打印校正后的色彩图标。在ORIS Color Tuner中,选择Color-Automatic Color Transformation-Transform Colors…,在Target icc一栏中,选择前面印刷样张的测量结果,然后将色彩转换文件保存在指定的路径下。然后把制作的PDF文件导入Command WorkStation中,将此图表打印输出,注意在打印此作业时要关闭色彩管理(如图2所示)。

2.测量色彩图标,计算误差并生成校正后的图标。回到CGS的操作上来,将刚打印输出的图表进行测量,测量完毕后,保存测量结果并关闭窗口,会出现一个可以看到average dE、maximum dE和standard deviation的评估窗口。一般平均色差在2以内即可选择“我对结果已经满意”,否则选择“我想继续测量运算并改善结果”,然后在重复前面的步骤直至色差值满意,生成建立色彩对照表。

步骤四:设置色彩管理热文件夹

1.生成热文件夹。打开ORIS Hotfolder,找到并选择“ANY-PDF. HFS”,将热文件夹保存在指定的路径下。

2.对新建的热文件夹进行设置。右键将模式改为设置模式,在热文件夹上点右键,选择“修改属性”,对里面的属性进行修改;在热文件夹上点右键,选择“PDF export parameters”,在“Color Correction”下,选中“ORIS color table”,点击右边的方框,选择我们前面做好的dat文件(如图3所示),并将“Color correct image only”复选框的勾去掉。至此,热文件夹便设置好了。

步骤五:使用色彩管理进行处理文件及打样

打开ORIS Hotfolder Manager,将PDF文件拷贝到热文件夹工作路径下,处理成功后,在我们设置好的输出路径下,可看到色彩转换好的PDF文件,然后将转换好的PDF文件在CommandWorkStation中打印输出。

上一篇:气象服务的重要性下一篇:水泥搅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