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一

2024-05-07

二合一(精选十篇)

二合一 篇1

关键词:型钢,二合一中梁型钢,孔型,轧制实验

铁路货车中梁通常采用310乙字型钢轧后焊接方法生产而成, 焊接增加了工序, 焊缝易腐蚀, 焊后需要矫直, 为保证强度, 需要增大厚度, 成本相应增加[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火车的进一步提速, 对铁路用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采用直接轧制二合一中梁型钢的成形工艺, 将会避免焊接所产生的缺陷, 可以降低成本, 节约工时, 并且可以减重, 因此该生产工艺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现结合某钢厂的生产工艺对二合一中梁型钢孔型进行开发和实验研究。

1二合一中梁型钢孔型开发

1.1坯料选择

在型钢轧制中, 坯料的料型对孔型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坯料形状对孔型设计和轧制工艺的影响很大[3]。为与某钢厂连铸工艺相结合, 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选择坯料时, 定为连铸板坯, 尺寸为1 000×150mm 2。

1.2孔型系统

如图1所示, 二合一中梁钢轧制孔型依次为箱形孔、M形孔、热弯孔和成品孔。由于尺寸为1 000×150mm 2的连铸坯宽度尺寸过大, 在孔型设计的时候, 采用箱形孔进行开坯, 使轧件尺寸达到要求的宽度。箱形孔配置在BD开坯轧机上。轧件在箱形孔中开坯的过程, 属于高轧件立轧, 避免轧件弯曲和倒钢是实现开坯轧制的关键。接下来是4个M形孔型, 其目的是使轧件横断面各部位厚度基本达到成品尺寸要求。其中M 1、M 2与箱形孔一样, 也配置在BD开坯轧机上面。而M 3、M 4两个孔型, 分别配置在U 1、U 2两架万能轧机之上, 进行连轧。M 1孔所起到的定位作用至关重要, 如果在第一道次咬偏, 在后续的轧制过程中将无法纠正, 为避免出现咬偏现象, 孔型设计的技巧是使M 1孔下轧槽侧壁高度足够高, 有效地夹持轧件。最终使轧件以孔型对称面为中心, 左右份量相等。经过4个M形孔型的轧制以后, 轧件横断面各部位厚度基本达到了成品尺寸的要求。随后通过2个热弯孔型进行对轧件的热弯。轧件在热塑状态下进行热弯, 使轧件形状进一步趋近于成品形状的同时, 也保证了轧件各部位机械性能的均匀一致[4]。在热弯的过程中, 压下量很小。最终通过成品孔进一步定型, 达到产品尺寸精度要求, 轧出成品。

2二合一中梁型钢轧制实验研究

2.1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案

二合一中梁型钢的模拟轧制实验, 是在实验室的Φ300双辊实验轧机及万能实验轧机上进行的。在模拟轧制实验的过程中, 轧辊和孔型的尺寸为实际尺寸的1/4。坯料选择铅试样, 其断面尺寸为250 mm×37.5 mm, 长度为300 mm。图2为二合一中梁型钢模拟轧制实验中, 所用的设备与轧辊照片。为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采用多块铅试样 (16块) , 进行轧制实验。

2.2轧制实验结果分析

2.2.1 箱形孔

按照表1所示的压下量, 轧件在箱形孔中往复轧制3道次顺利完成。图3是第3道次轧制结束后, 轧件变形的实物照片和稳定轧制阶段轧件断面形状及尺寸。

通过图3可以看出, 轧件在箱形孔中顺利完成往复轧制三道次的同时, 避免了轧件中间弯曲与倒钢现象的出现。实现了为M形孔提供宽度合适的中间坯料的的目标, 本孔型的预期设计目的得以实现。

3.2.2 M形孔

轧件在M 1轧槽、M 2孔中分别往复轧制四道次。在M 1孔第一道次的轧制中, 下轧槽的外侧壁有效地夹持轧件, 使轧件以孔型对称面为中心, 左右金属分量相等, 避免了切偏, 充分实现了定位作用, 为下面孔型的稳定轧制打下了基础。

在开坯机模拟轧制实验的基础上, 对万能轧机的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轧制, 在M 3、M 4两个孔型中共往复轧制10道次。图4、图5分别是轧件变形后实物照片和稳定段断面形状照片。

经过M3、M4两个孔型的轧制后, 轧件断面的各个部位的厚度, 已经基本达到了成品尺寸的要求, 为下一步热弯奠定了基础。

3.2.3 热弯及成品孔

轧件在经过M3、M4孔型的10道次轧制后, 轧件断面各处的壁厚已经基本达到成品的要求。为了获得成品所需要的形状, 本设计通过两个热弯孔型和一个成品孔型完成轧制过程。图6是轧制实验结果照片。

图7是轧制实验成品稳定轧制阶段断面形状与尺寸照片。轧件经过热弯以后, 尺寸形状已经非常接近成品, 最终通过成品孔的轧制, 得到轧制实验成品。轧制实验所得成品断面形状和尺寸与设计的尺寸的1/4几乎相同, 达到了热弯孔型和成品孔型的预期设计目的, 很好地完成了二合一中梁型钢的模拟轧制实验。

3有限元模拟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 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 对前21道次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

下面将U1-U 2机架第9道次作为典型道次进行分析。图8是万能轧机U1-U2第九道次的有限元模型, (a) 是几何模型, (b) 是网格划分。本道次模拟中, 共采用21 480个单元, 23 701个节点。表2是该道次模拟基本参数。

图9为轧件稳定变形段断面等效应变等值线图, 可以看出, 腹板与立腿连接处的等效应变最大, 而平腿边角部等效应变最小。

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多, 轧件各部位厚度逐渐变薄。这样一来, 轧制之后残留在轧件内部的应力, 对轧件形状的影响也就更加明显。图10是轧件出口以后, 计算终了时间 (1 s) , 离轧件头部1/4处断面应力的等值线图, 可以看出轧件内部应力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 X方向上残余应力的存在, 是夹角张大的主要原因。模拟张大的角度与轧制实验的结果基本相同, 在轧槽型设计所允许的范围以内。

通过对轧制二合一中梁型钢前21道次的模拟结果的分析, 得到了各道次稳定轧制段轧件断面形状和各道次的延伸系数, 很好地证明了轧制二合一中梁型钢方法的可行性, 同时验证了轧槽型系统的可靠性,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4结论

(1) 在实验轧机上, 将轧辊与孔型尺寸缩小为实际尺寸的1/4, 采用多块铅试样, 顺利完成了二合一中梁型钢轧制过程的模拟试验。

(2) 通过轧制实验, 验证了直接轧制二合一中梁型钢的可行性, 为将来顺利投产提供了可靠的轧制参数。

(3) 通过轧制实验和有限元模拟, 很好地验证了二合一中梁型钢孔型系统的可靠性, 各个孔型在设计过程中的预期目的均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高祖光.加热辊弯成型技术.焊管, 2000;23 (2) :22—24

[2]李力.马钢H型钢生产外发势头旺.中国冶金报.2002—3—27 (4)

[3]白光润, 栾瑰馥, 朱殿强.孔型设计.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1992

二合一标准内审员培训试题 篇2

ISO9000、ISO14000标准内审员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在ISO标准中定义的术语为()

A 审核依据B审核准则C审核证据D审核发现

2.审核员是()

A 组织领导指定任命的人员B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C 组织的主要负责人D学习过ISO9000标准的人员

3.不合格是未满足()

A 规定的要求B要求C明示的要求D隐含的要求

4.顾客满意是()

A顾客对组织满意或抱怨的意见B顾客对产品质量已满足要求的意见

C顾客对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D顾客对其所购产品已满足合同要求的程度的意见

5. “PDCA”循环中的“C”表示()

A 实施B检查C改进D监视

6.内审组在检查办公室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记录清单时,发现该记录清单有两份,两份清单记录数目

不一致,但清单均未标明日期和状态,请问这主要不符合哪个标准条款()

A“4.2.2质量手册”B“4.2.3文件控制”C“4.2.4记录控制”D以上都不是

7.请问下列人员中的谁讲的话不能做为审核证据()

A受审核部门负责人B受审职位人员C审核陪同人D现场作业人员

8.内审检查表由()编制()

A受审部门负责人B审核组成员C组织文件编写人员D管理者代表

9.审核策划的依据不包括:()

A ISO9001标准B体系文件C相关方要求(包括法律法规)D同行组织的质量标准

10.内审的时机和频度()

A组织体系试运行后B以后定期进行例行审核C特殊情况随时进行审核D A+B+C

11.下面哪些法律法规与我们公司环境管理相关(此题为多项选择)()

A、大气污染防治法B、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节约能源法D、水污染防治法

1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标准对文件控制的要求()

A、文件应便于查找 B、应及时回收己作废文件 C、须字迹清楚D、应用文件夹装订

1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污染预防()

A、设计使用环保材料B、污水循环使用C、使用节能灯D、穿安全鞋

14.下面哪一项属于环境管理方案()

A、保护自然资源B、处置率达100%C、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D、在公司开展培训

15.ISO14001的要求中下面哪一项未要求最高管理者必须负责的工作()

A、制订环境方针B、收集法律法规C、提供资源D、任命管理者代表

16.组织应确定培训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

A、所有B、部分C、无关D、重要

17.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是()(此题为多项选择题)

A、是否符合环境管理工作预先的安排B、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的要求

C、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D、是否为公司带来了利润

18.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第三方认证审核的依据标准是()

A.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B.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C.A+BD、以上都不是

19.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第三方认证审核的依据标准是()

A.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B.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C.A+B

20.体系管理评审由谁来主持进行()

A.环境管理者代表B.最高管理者C.总工程师D.体系推行负责人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2008版ISO9001标准适用于任何规模的所有行业的组织()

2.管理评审一般情况下必须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

3.每次审核必须包括覆盖体系所有的过程要素和组织的所有部门。()

4.审核时抽样数目可由审核员随意决定。()

5.某部门还留有盖有“作废”标志的文件,未将其销毁。()

6.某记录表单上有划改过的现象,但只有该记录员在旁边签名,并未将记录表重新作记录。()

7.某组织未将人力资源的管理单独用一程序文件来进行描述,只在质量手册中作了规定。()

8.某组织最高领导者将管理者代表指定为一中层干部,而未让该组织高层领导担任。()

9.组织的所有记录可在电脑上储存,不一定要用书面的纸载体。()

10.对特殊部门或过程,我们可以临时安排实施内审。()

11.酸雨是指PH值高于5.6的降水。()

12.ISO14001、OHS18000与ISO9001的运行模式一样,都是PDCA循环。()

13.环境影响的定义: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14.ISO14001:2004要求环境目标必须量化。()

15.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16.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须独立于组织内现行的体系单独建立。()

17.环境方针属公司机密文件,不可对外公开。()

18.因为厂部刚刚对某车间的设备、作业环境、工艺条件、人员资格、安全管理作过监测和验证,均为合格,所以车间和操作人员没必要再做日常的常规自查。()

19.内部审核主要是判断是否符合OHS法律、法规的要求。()

20.组织的风险管理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批准,不宜员工参与制定和评审。()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18题)

1. 内审活动开展的主要环节(步骤)有哪些?

2. 在审核最高管理者时,我们可以以ISO9001:2008标准中的哪些条款作为依据?

3. 内审“不合格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哪些?

4. 简述公司推行ISO14001的意义(至少5点):

5. 请列出公司注塑车间的环境因素(至少5项)

6. 若公司将ISO9001、ISO14001文件系统二合一,请列出至少三个程序文件可将两个标准要求

合并在一个程序文件,并列出至少三个文件是ISO14001独有的程序文件。

四、判标题(共4小题,共22分)

请对照标准要求谈谈你对以下描述的现象的看法(不符合项分析说明——说明不符合那个标准?条款号?标准内容?不符合描述?)

1.在化学品仓库,审核员看到在货架上放置了数十瓶外文标识的化学品溶液,便问仓库张主任这些溶液是什么,张主任回答,这是刚进口的用做稀释用的溶剂甲醛,审核员要求是否能提供这些溶剂的中文说明书。张主任回答这些溶剂的主要成分和使用注意事项技术部需要使用,有关资料均由技术部保存,他们口头通知仓库保管员定期进行检查就行了,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本题6分)

2.某施工队为某化工厂进行车间改造,将施工生产的废渣土堆放在车间外的院子的一个角落未清除,审核员问施工队长“工厂向你交待过处理渣土的事情吗?”该队长答“未作交待”,询问工厂环保科负责人有否这方面的规定,答曰:“尚未建立”。(本题5分)

3金工车间为两班制,但检验员太少,只能上一班,即白天有检验员而夜班没有。检验规程规定GH型绕线机的齿轮长相凡每批批量超过10件时,在铣削前应作为立脚点件检查,合格后才可成批加工。白班就是这样干的,晚班因无检验员,质检科就授权晚班工段长代作首件检查,而由次日白班的检验员复检,因此在NO985过程卡上出现了工段长和检验员两人的签字。审核员陈蕾问工段长如何在晚班齿箱盖件做标记?工段长说他不作标记,每二天白班检验员只是从夜班已加工好的工件上任选一信当作件加以复验,他认为这样做与首件复验没有什么差别。(本题6分)

牙刷牙膏二合一 篇3

放fànɡ寒hán假jià了le,很hěn多duō小xiǎo朋pénɡ友you都dōu会huì跟ɡēn爸bà爸bɑ妈mā妈mɑ去qù旅lǚ行xínɡ,或huò者zhě回huí老lǎo家jiā小xiǎo住zhù。为wèi了le让rànɡ大dà家jiā外wài出chū时shí少shǎo用yònɡ一yí次cì性xìnɡ牙yá刷shuā、牙yá膏ɡāo,设shè计jì师shī Kawamura设shè计jì出chū一yì款kuǎn牙yá膏ɡāo和hé牙yá刷shuā的de结jié合hé体tǐ。你nǐ可kě根ɡēn据jù旅lǚ途tú的de长chánɡ短duǎn,在zài牙yá刷shuā的de手shǒu柄bǐnɡ里li放fànɡ入rù不bù同tónɡ量liànɡ的de牙yá膏ɡāo。使shǐ用yònɡ时shí也yě不bú用yònɡ“挤jǐ”,只zhǐ要yào旋xuán转zhuǎn牙yá刷shuā底dǐ部bù的de旋xuán钮niǔ,活huó塞sāi就jiù会huì把bǎ牙yá膏ɡāo推tuī挤jǐ到dào刷shuā毛máo处chù。这zhè样yànɡ的de牙yá刷shuā在zài旅lǚ途tú中zhōnɡ用yònɡ起qǐ来lái,可kě真zhēn方fānɡ便biàn又yòu舒shū心xīn。

新款滤波和ESD保护二合一芯片 篇4

意法半导体的这款新器件是销售量日益增长的音乐手机的理想选择。市场调查公司i Suppli预测, 到2010年, 音乐手机的年销售量将超过10亿台, 占整个手机市场份额的90%以上。这款新器件还可以保护其它便携音乐播放器, 防止附近的手机产生的电磁干扰。

新器件EM IF04-EA R 02M 8的尺寸为1.5 x 1.7m m, 可以替代音乐播放器的耳机连接电路中的分立器件网络或两个独立IC, 节省印刷电路板面积多达72%。这款产品为开发人员实现新功能提供更大的自由。新产品在900M H z~1900M H z频段内具有优异的信号衰减性, 可用于所有的移动通信标准, 以及多频手机, 无需再花费很长的时间逐一微调每个设计。

目前市场上有几款类似的单片产品, 但意法半导体滤波和保护IC提供单独的耳机和话筒连接优化电路, 因为这两种应用需要不同的滤波特性。意法半导体的产品设计方法是把现有的话筒接口保护器件EM IF02-M IC 03M 6和扬声器接口保护器件EM IF02-SPK 02F2整合在一个器件内。低电阻耳机电路 (0.3Ω) 是新产品延长手机电池寿命的一个特性, 低电阻率有助于提高扬声器的驱动能效。

除高度集成和优化的滤波功能外, 意法半导体这款新的IC还提供必要的静电放电 (ESD) 保护功能, 以防静电放电损坏手机内部元器件。在连接信号直接接触时, 新器件的ESD保护峰值电压达到30kV, 效果高于无源ESD保护器件。

二合一 篇5

一、教案和演示课件的区别

教案就是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用于教师教学时参考。通常我们用WPS文字来制作电子教案,它一般用文字或表格形式来表达如下要素:

课题(说明本课主题)

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达成的教学任务)

课型(说明属于哪种形式的课,如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操作课等)

课时(说明需要课时数或属第几课时)

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问题)

教学过程(这是教案的主体,说明具体教学步骤、内容、方法、策略等)

作业(说明作业内容、要求、怎样完成等)

媒体设计(说明课堂教学中使用哪些媒体表达教学内容、板书设计等)

教具准备(说明需要的辅助教学工具)

教学后记(在教学之后记录教学感想或改进意见等反思情况,以备下次教学注意)

演示课件通过幻灯页面来演示教学内容,主要用于具体教学过程环节,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其要素为教学过程各环节需要展示的教学信息(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展示)。通常在电子教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教学过程设计用WPS演示来制作演示课件。

电子教案一般以内容翔实的文字来表达,页面中文字较小,可以容纳很多文字内容,在具体教学时通过打印稿来使用,适于教师单独阅读。演示课件是提供给学生观看的,为了保证有效传达教学信息,需要用较大的文字和其它多媒体信息来展示,这样每个幻灯页面就不能容纳太多的文字,因此只能将教学内容经过提炼后用简略的要点文字(提要)来表达;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要点,配合语言讲解来实现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

教案与演示课件的分离存在一些缺陷:一是制作效率低,教案和演示课件需要分别设计制作,费时费力;二是制作思路不畅,在教案设计制作时一般不会去考虑演示课件如何制作,而在演示课件制作时常常会遇到难以实现教案中的设计要求,这样就需要改变教学设计和修改教案;三是使用效果差,因为演示时幻灯页面上只有要点,用语言阐述时教师需要不断拿出打印的教案来参考,教师视线从电脑屏幕和打印稿之间来回切换,学生也会认为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不流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使用备注,使“教案、演示二合一”

使用WPS演示的备注功能,我们可以用备注来表达教案,幻灯页面进行教学演示。例如在第一张幻灯片上,展示教学课题,它的备注中说明教学目的、课型、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准备等要素;再通过一系列幻灯片表达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展示,在相应幻灯片备注中详细表达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策略和注意事项等;在作业或练习幻灯片上展示题目,相应备注中说明解题思路、注意或详细解题过程,作业要求等;在结束幻灯片的备注中添加教学后记,以便以后教学使用时注意。

“教案、演示二合一”的做法使我们可以边制作课件,边制作教案,当课件完成时,教案也同时完成,备课与课件制作一气呵成,

这样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率,也使备课时教学思路更为连贯,因为在备课时就能想到使用演示的效果、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注意事项,并且这些可以在备注中相应注明,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参考。

三、“教案、演示二合一”课件使用技巧

“教案、演示二合一”课件的使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辅助教师的教,二是辅助学生的学。

1、辅助教师的教

教师教学时,通过大屏幕投影来进行课件演示。通过适当设置,能让教师电脑的屏幕能同时显示幻灯演示和备注(教案),而学生看到的大屏幕只有幻灯演示。这种方法对演示用的电脑有一些要求,一是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和数字投影机连接;二是具有双显示的台式机(显卡有两个输出或安装双显示卡),一路连接电脑显示器,一路连接数字投影机。

开启设备后,打开WPS演示文件,菜单“幻灯片放映”——“观看放映”(或按F5键),这时会跳出一个提示框(WPS版本中),如图1,提示选用何种方式演示,如果使用“演讲者观看与观众相同的播放界面”方式,教师电脑显示器和面向学生的投影显示相同,都全屏显示幻灯片;如果使用“演讲者观看带浏览功能的、与观众不同的播放界面”方式,则教师电脑显示器显示多个内容,包括幻灯片演示效果、幻灯片列表、大纲视图、备注、播放和演示工具等,而面向学生的投影则只全屏显示幻灯片,如图2,其中上左图为教师机默认显示界面,下左图为经过设置后的教师机显示界面,右图为投影机上显示界面。这样双屏不同的演示方式能使教师教学非常灵活方便:一是在演示的同时可以浏览备注,通过备注中的教案提示更好地阐述幻灯片中没有的教学内容;二是可以随时切换需要演示的幻灯片;三是方便地调用各种演示工具,如各种标注笔、颜色、橡皮,白屏和黑屏,使用放大镜功能等;四是在浏览视图各个部分可以右键调出快捷菜单进行更多的设置,而这些操作学生是看不到的,这样避免了常规演示中由于教师的一些无关教学内容的操作同时展示在学生面前造成的信息干扰,提高了教学演示效果。

图1 WPS演示放映方式选项

图2 WPS演示双屏不同的显示效果

如果没有出现图1的选择提示框,在WPS演示中对放映方式进行设置,菜单“幻灯片放映”——“设置放映方式”,在打开的对话框(如图3)的“多监视器”栏目中勾选“开始播放时出现“是否需改变放映模式”提示”,设置幻灯片放映显示于“监视器2”和勾选“显示演示者视图”。单击“双屏扩展模式向导”还可以设置双屏的显示属性,使显示更为完美。

与PowerPoint相比,虽然PowerPoint也有相似功能,但设置繁琐,且演示者视图也没有WPS演示显示内容多和使用方便。

图3 设置放映方式对话框

2. 辅助学生的学

除了将课件直接拷贝给学生使用外,我们还可以将教案内容和演示内容打印出来供学生作为学习讲义,当然也可以用于教师教学参考和针对教师的教学检查。方法是:菜单“文件”——“打印”,出现如图4的“打印”对话框中,设置“打印内容”为“备注页”,“每页幻灯片数”为“3”,并进行其它一些设置,确定后就能打印出“幻灯片+备注”样式的图文并茂的教案。

商用二合一机型新标准 篇6

相比之下,同样商用高端定位的惠普Elite系列则较早地涉及可插拔二合一产品推出过Elite x2 1011,而现在旗下明星产品则是Elite x2 1012。这款与微软Surface Pro 4形态最相近的二合一平板电脑是如何体现自身优势、与竞品的差异化以及商务精髓流露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从自身优势来看,由于Elite属于商务精英系列,所以自然在满足商务用户诉求方面经验满满。比如一般消费级产品不会涉足的内嵌支持vPro技术处理器,可以让系统安全性与硬件性能同样重要;机身集成指纹识别器,让一机尊享成为可能;主板上可选集成LTE通讯模块,让商务用户最看重的数据及时分享更便捷。虽然上述几点只是在选件及产品开模时的细小抉择,但对商务用户来讲就是质的改变。

除了自身产品优势明显外,与竞品差异化上惠普Elite x2 1012通过”务实”二字更满足商务用户需求。比如相对消费级产品更愿突出的3K甚至4K级别分辨率屏幕、更高桌面级性能硬件规格,惠普Elite x2 1012则低调地选择了1920×1280分辨率屏幕、Core m处理器,看似从简的数据却可以让整机续航能力、更稳定的系统运行能力更可靠。

或许有人会认为如此在硬件参数上低调惠普是为了节约成本,但稍有了解惠普Elite x2 1012配置表的用户就会发现,所谓差异化还在于对机身端口的优化上,比如在消费级机型上很少看到的支持Thunderbolt技术的USB Type-C端口,有了它不仅在连接设备时不用刻意瞅准端口位置,还可同时实现扩展、充电和USB 3.1 端口3种功能,而预留MicroSD卡插槽设计也是与传统消费级平板电脑差异化的表现。

在商务特质精髓流露上,惠普Elite x2 1012也是做得可圈可点,区别以往此类形态平板电脑一体化支架而独具匠心地打造出“U”型倒角支架,让商务人士的追求极致感凸显,此外这款产品可选配附加NFC和智能卡读卡器功能键盘,让商务整套解决方案得以完善。

除了二合一平板电脑模式,纯平板形态的惠普ElitePad 1000也是高集成度商务解决方案的优选。上文我们也提到过,除了便携机身、灵活硬件选配外,它在集成其他行业系统、应用模块上也是最容易实现的。此外ElitePad 1000更在数据安全性、抵御病毒威胁上有着一套成熟的技术支撑,比如HP BIOSProtection应用就意在增强防止病毒攻击 BIOS,旨在帮助防止数据丢失和缩短停机时间。

《二合一》组织学教学切片的研制 篇7

实验教学是组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人体正常微细结构[2],选用的标本多为H-E染色的石蜡切片。因此,教学切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传统的实验教学学时少,观察切片多,换片频率快,课后形成许多抽象、难记的专业名词。难以体现与实验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实验教学自身的独立性、连贯性和系统性。组织学实验课对学生缺少吸引力,少数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配合教学改革,学时减少并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制作、应用《二合一》组织学教学切片在减少观察切片数量的同时,应用对比观察分析法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师生及同行专家的好评。

1《二合一》组织学教学切片

所谓《二合一》组织学教学切片,是指在一张载玻片内贴上两个结构相似的器官切片。如同一个细胞的H-E染色与特殊染色[3] (如神经元) ;动物与人的同一器官 (如猪肝与人肝) ;近似的器官 (如淋巴结与脾脏、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 ;动态观察卵泡发育结构变化 (如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的卵泡) 。切片要求:⑴器官结构完整;⑵厚薄均匀;⑶贴片平整、无皱褶;⑷染色均匀、清晰、无沉淀物[5]。制片程序为[4]:取材→固定→脱色→媒染→苏木精染色→分色→还原→流水冲洗→蒸馏水换洗→伊红染色→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贴片及烤片→脱蜡→封固。

2 在教学改革中,优质的《二合一》组织学教学切片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2.1 传统的实验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按章节进行的论证性实验,是理论课教学的补充,内容枯燥,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上教师“主动”地讲和学生“被动”地听,注入式的教学法,少有师生互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情况都由教师先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后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最后由学生绘图完成作业的“三步曲”教学法。观察切片内容及时间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一刀切”,同时观察,同时换切片。造成先看完的学生无事干,到换片时有部分学生该观察的内容还未完成,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2《二合一》组织学教学切片在实验教学中促进了教学改革

2.2.1 教学观念的改革,首先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逐渐用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教学模式代替传统教学的注入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改变学生在课堂上是知识的“容器”变为PBL教学模式,后者就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利用《二合一》组织学教学切片,把实验课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从对比观察相似结构的切片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创新性思维得以提高,使素质教育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得以更好实施。

2.2.2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采用《二合一》组织学教学切片带教,完全有别于传统实验课带教。要求教师把学生扶上马,让学生自己走的办法。具体做法是:观察切片前教师先交代本次实验课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主要让学生按实习指导对照图谱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包括抽查) 、提问,相邻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回答教师提问。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扼要总结,并留出时间供学生提问、绘图或继续观察切片,绘图可留在课外完成。在讨论中多采用启发式引导,还可用反问“设陷阱”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将“教”与“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进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由于观察切片数量减少,又是对比观察,教师讲得少,学生观察片子时间多,对《二合一》组织学教学切片的实习内容,教学方法观察切片时间采取弹性制。学生自主安排进度及时间,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更能个性化指导,实施“因材施教”。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 结果

在历届期末切片考试中,部分学生最容易混淆考错的器官是笔者制作《二合一》组织学教学切片配对的重点。⑴淋巴结和脾脏:重点观察被膜、淋巴窦与血窦结构与颜色、淋巴小结的分布;⑵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重点观察中膜的结构特点;⑶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对比观察绒毛特点、杯状细胞多少、黏膜下层有无腺体、淋巴组织的形态及分布。

采取上述方法后,目前以上器官误答情况明显减少。

4 同行专家的鉴定

4.1 每种《二合一》组织学教学切片均有200张,完全可以同时满足一个大班教学的需要,其中质量符合优良等级的达到75%。

4.2《二合一》组织切片教学优点⑴每张切片从肉眼到显微镜下观察规格一样,容易带教 (特别对教龄短的年轻教师) ;⑵近似器官在同一张切片对比观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印象深刻;⑶减少观察切片数量,少讲多看,增加学生思考的时间,由注入式教学法逐渐向启发式教学过渡;⑷配合教改,《二合一》组织学教学切片的研制及应用是组织学实验课教改的有效措施之一;⑸制片难度加大,带教要求提高,从中促进了师资队伍尽快成长。

4.3《二合一》组织切片教学存在问题⑴少数切片染色不均匀,周边色深,中央色浅 (如猪肝) ;⑵切片局部有病变 (如人肝) ;⑶部分切片有刀痕及沉淀物;⑷部分切片贴片不平、有皱褶。

参考文献

[1]吴琳琳, 王越.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的体会与探索[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11A) :180.

[2]邹仲之.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

[3]胡登焜, 杨森, 刘志勋.组织学特殊染色技术实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75.

[4]李爱红.组织染色中HE染色法的改良[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5 (10) :54.

二合一加热炉烟火管使用寿命探讨 篇8

第三采油厂第四油矿位于萨北开发区北过渡带, 目前已建成原油脱水站1座, 放水转油站1座, 中转站6座, 共有各类加热炉36台, 其中二合一加热炉23台,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烟火管结垢加快, 热效力降低, 能耗增加, 烟火管损坏严重, 大修频繁, 已成为生产管理的难点和制约油田开发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围绕着二合一加热炉烟火管损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对现场改造和生产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2 中转站掺水、热洗工艺简介

目前, 中转站掺水、热洗工艺大部分都是油井产出液经过中转站三合一分离沉降后, 底水进入二合一加热炉, 经过加热升温后通过掺水泵或热洗泵升压输送至计量间掺水或热洗阀组, 再分配给各单井, 如此完成掺水、热洗工艺循环 (如图1所示) 。

3 近年加热炉运行状况

第四油矿中转站掺水、热洗加热炉主要采用二合一加热缓冲装置, 目前在用23台, 运行时间在15年以上合计12台, 占52.2%;10~15年合计4台, 占17.4%;5~10年合计4台, 占17.4%;5年以下3台, 占13%。

从近几年加热炉运行情况来看, 加热炉烟火管的损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且部分加热炉大修后运行周期较短, 最短的仅1年就上二次大修 (如表1) 。

4 影响加热炉烟火管使用寿命的因素

加热炉烟火管除到设计使用年限正常损坏外, 有以下几方面影响了加热炉烟火管的使用寿命。

4.1 水质对加热炉烟火管的影响

水质的好坏是加热炉烟火管使用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 目前加热炉水质普遍存在硬度高、含油高、悬浮物高的“三高”现象, 造成炉内元件结垢、炉后工艺结垢严重。

4.1.1 炉内烟火管结垢

中转站掺水、热洗加热炉烟火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火筒式加热炉不适应加热三合一底水。因为三合一底水是由地下采出液经三合一简单分离后直接进入二合一, 中间没有任何的处理工艺, 而且各中转站目前运行的三合一设备老化, 工艺陈旧, 其底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油和泥沙及一些矿物质, 这些物质在炉内沉积吸附在加热炉的烟火管表面, 同时经过火管高温加热后, 很快在烟火管表面集结成垢, 并且随着火管加热温度的逐渐升高结垢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当垢厚达到一定厚度, 烟火管管壁导热系数急剧下降, 热量不能及时传导给炉内介质, 使得烟火管受热面温度局部升高, 如此恶性循环, 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烟火管烧鼓包, 甚至烧漏的现象。为了验证这一结论, 我们对结垢严重的萨北5#站、9#站和10#站的二合一掺水水质进行了化验分析 (见表2) 。

从表2掺水水质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三座中转站掺水水样中存在足够的HCO3-、SO42-同时, 水样中含有一定的个Ca2+和Mg2+具备了生成碳酸盐和硫酸盐等硬垢的条件, 满足下列化学方程式:

通过对现场采集加热炉烟火管表面垢样分析 (见表3、表4) , 充分验证了上述化学方程式的成立。并且, 从表3反映数据表明, 加热炉烟火管表面内层硬垢中碳酸盐或硫酸盐垢含量较多;表层软垢以原油中的重组分和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等集聚凝结附着在烟火管的表面, 其组分中硬垢含量较少。

4.1.2 炉前进出口汇管堵塞或结垢

如图2所示, 由于三合一放水水质中含有大量油污和泥砂, 这些物质随着污水进入加热炉之前在调节阀之前的“U”形管底部淤积, 造成进炉管堵塞或部分堵塞, 最终导致加热炉进水不畅, 如果此时加热炉不控制出口水量, 出水量大于进水量, 加热炉就出现低液位运行, 炉膛温度逐渐升高, 烟火管的热量不能及时传导出去, 形成“干烧”现象, 从而加快了加热炉烟火管的损坏。反之, 如果加热炉的出口因结垢造成出水不畅, 此时加热炉持续进水, 进水量大于出水量, 达到高液位报警值, 为防止冒罐, 值班人员就会控制进水量, 此时不及时降火, 加热炉内介质会逐渐升温, 值班人员发现不及时就会导致“汽化”现象, 从而加快了烟火管结垢的速度, 进而影响加热炉烟火管的使用寿命。以上两种现象在萨北7#站和萨北9#站都分别出现过, 既影响生产, 又加速了烟火管的损坏。

4.2 机采井井筒管理要求

近几年来, 随着聚合物驱油生产规模的扩大, 水驱机采井见聚井数和单井见聚浓度逐年增加。受聚合物的影响, 油井结蜡速度和蜡沉积量增加, 清蜡的难度越来越大, 使得对清蜡的主要方式——热洗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热洗周期缩短、热洗温度升高、单井热洗时间延长等方面。

我矿虽然处于北过渡带开发区, 没有上聚合物驱油, 但受一矿、二矿和北过试验站的影响, 我矿的大面积井已经见聚。另外, 我矿2003年新打的24口扩边井产出液原油物性差, 含蜡高, 蜡溶点高对热洗要求也更高。

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 对提供热洗洗井液的站内设备———二合一加热炉,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热洗周期的缩短要求二合一热洗加热炉月运行频率增加;热洗温度由2002年的75℃提高到80℃;单井热洗时间延长使二合一热洗加热炉高温运行时间也相应延长。这些要求的提出已经远远超出了二合一热洗加热炉最初的设计 (二合一加热炉设计加热温度为70℃) , 使得加热炉结垢周期缩短, 烟火管的损坏也加快。这一点可以从2000年以后我矿结垢比较严重的几座中转站站内酸洗情况得到证实 (见表5) 。

4.3 施工质量

二合一加热炉大修施工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烟火管的使用寿命。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历年来, 二合一大修施工都没有进行严格的施工监督, 特别是采油队更是没有专人负责。出现了二合一大修完全靠施工单位干“良心活”的现象。一旦施工方疏忽了某个细节或有意偷工减料都会影响到烟火管的使用。

4.3.1 大修更换烟火管材质及焊接工艺

加热炉烟火管的选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严格按图施工, 焊缝应无气孔、咬边、满溢及焊接裂纹等缺陷。在用加热炉烟火管连接弯头的焊口易烧坏, 大都属于焊接工艺不合格造成的。

加热炉火管结垢厚度太厚了散热慢, 燃烧器喷入加热炉火管的火焰2~3m处为温度最高点, 大多数加热炉火管被烧毁或烧鼓包都在该位置上。

4.3.2 防腐工艺

加热炉烟火管防腐之前是否进行了除锈, 防腐涂料规格及涂抹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以及烟火管向炉体内安装时, 防腐层是否遭到破坏, 破坏后是否恢复等等都是决定烟火管使用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

4.3.3 火嘴安装

目前我矿所有中转站二合一加热炉燃烧器已全部更换为深圳生产的SR-100高效节能型燃烧器。该燃烧器火焰喷射距离达到加热炉火管向内1.5~2m的范围, 高温区集中在火管向内2~3m处的高温燃烧 (如图3-1) 。如果燃烧器安装的封头不在一个平面, 安装时又没有找平, 就会出现图3-2的情况, 经过现场测量火管直径为80cm, 燃烧器火嘴长28cm。根据经验公式:

其中:R—火管半径

H—安装偏差高度

L—火焰喷射长度

l—燃烧器火嘴长度

h—火焰偏差距离

燃烧器安装平面偏差每高出1 cm, 其火焰偏差距离4.45cm。这样在火管向内2~3m处火管受热不均, 局部产生超温现象, 火管极易被烧鼓包, 严重时甚至烧毁。

4.4 操作规范

4.4.1 点炉升温操作

加热炉烟火管的使用寿命与岗位工人的日常操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调查, 我们发现在日常操作中, 二合一加热炉存在“猛烧强烧”的现象, 即在点火或升温时直接把燃烧器火焰开到最大。这种操作使得燃烧器附近的火管在燃烧强度很大, 温度急剧上升, 热量不能及时传导出去, 造成烟火管受热不均衡, 火管局部过热, 使其钢板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急剧降低, 大大缩短了烟火管使用寿命。

4.4.2 操作规程

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二合一加热炉的操作规程, 现行标准是按照Q/SY DQ00067-2000《火筒式原油加热炉操作规程》执行的。该规程对新投产或检修后的火筒式加热炉规定要小火烘炉4h~5h后再升至所需温度”, 而对在用加热炉如何点火升温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且火筒式原油加热炉和二合一加热炉在内部结构、加热介质、运行要求上有很大的差异, 现行操作规程已不适合二合一加热炉, 亟待出台新的操作规程。

4.5 仪表自控程度

目前, 大部分中转站二合一加热炉没有点火升温自控装置, 完全凭着人工调整控制, 很难保证其操作的平稳规范。2004年, 我矿北六联二级布站调整改造在新建转油站二合一加热炉中安装了全自动燃烧器实现了自动点火和温度自控, 达到了二合一缓慢升温, 均匀加热的目的, 有效地保护了烟火管。

5 几点认识

5.1三合一放水水质不好, 造成二合一结垢严重, 炉前和炉后工艺管线堵塞不畅, 应采取措施, 改善三合一水质。

5.2二合一热洗温度要求过高, 造成烟火管结垢周期缩短, 烟火管使用寿命降低, 应采取措施, 如井口加药等措施降低热洗温度, 延长热洗周期。

5.3加强二合一烟火管大修施工质量的监督, 把好施工质量关。

5.4加强岗位员工规范二合一操作, 达到平稳操作。

5.5改进二合一自控工艺, 达到二合一点火升温完全自控。

参考文献

二合一 篇9

柘城县质监局于2011年1月向河南省质监局上报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得到省、市质监局大力支持。 2011年12月10日,省质监局组织该项目可行性论证会。2012年3月2日,省质监局批复同意筹建该中心。 柘城县人民政府和各级质监部门齐心协力,为加快建设" 商丘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精心构建技术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力促区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提升品牌产业(品)的核心竞争力。

柘城县人民政府在工业园区为该中心无偿划拨20亩土地,投入资金500万元,支持基础工程建设。总面积1500平方米的该中心实验大楼现已投入使用,完成基建投资1100万元。

二合一 篇10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方面

相当一部分教材内容陈旧落后, 更新速度慢。但超声影像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年青学科, 知识更新快、发展快、新技术层出不穷, 新的内容得不到及时补充必然使教师讲课内容落后, 不能跟上临床快速发展的需要, 不利于新型教师的培养,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1.2 实验教学方面

超声诊断学与断层解剖学两个实验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 学生做实验少, 动手操作能力差。实验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课程体系, 教学设备陈旧, 数量较少。实验也不作为单独的考试内容, 实验报告也是依样画葫芦, 而且两个实验也不能有机的结合。

1.3 在教学方法上

超声诊断学与断层解剖学教学上结合松散, 各自为战。多年来教学一直沿用“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只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授课计划的完成, 而忽视学生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培养。教学手段方面缺少纵横的联系, 考试方法上也只注重各门课程理论知识的闭卷考试, 造成学生死记硬背, 忽视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考核。

2“二合一”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施

为了培养出更适应临床发展需要、具有时代特色的超声医学实用型人才, 本课题组积极探索, 提出断层解剖学与超声医学二合一的新型教学模式, 让超声诊断学与断层解剖学教学更加有机的结合, 使其贯穿于超声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始终, 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2.1 教学内容方面

课前大量收集、制作与课程相关的断层解剖学图片和超声切面图像, 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上课时进行对比讲解, 学生记得牢, 记得住, 易理解, 教学效果更好。要求教师课前查阅相关专业文献, 把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内容引入课堂中, 必要时印发相关的讲义, 发放给学生, 增加学生的兴趣, 并专门编写《超声医学简明手册》供学生查阅, 拓展知识。

2.2 实验教学方面

加强对实验的重视, 实验是仅次于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其对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造就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购置或制作《断层解剖学》相关的解剖图片资料、人体断层解剖模型, 在实验课中进行演示;大大增加实验课时数, 现有实验课30学时, 课间见习时间52学时, 集中见习与强化训练时间各64学时,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添置教学仪器设备, 使得每位学生都有较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和时间。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实验教材《超声诊断基本技术》, 并已应用临床实验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本教研室的局域网和自制多媒体课件[2,3], 给学生读片阅图, 分析判断, 提高学生读片阅图和实际诊断、分析能力。

2.3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是重点, 将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4]。教学手段方面加强纵横方面的联系, 加强断层解剖学与超声诊断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重点围绕: (1) 断层解剖学的教学是基础, 各种超声检查方法都是以人体的不同部位和断面成像为基础的, 只有熟知断层解剖, 才能对超声图像和病变进行准确的分析。因此, 课题组成员课前大量收集、制作与课程相关的断层解剖学图片和超声切面图像, 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上课时进行对比讲解, 学生记得牢, 记得住, 易理解, 教学效果更好。 (2) 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是重点。在进行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时, 应在断层图像的基础上, 详细讲授各部位脏器的超声解剖图像, 加强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树立“同病异图”和“同图异病”的辨证影像思维观念, 引导学生对其声像图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 避免“看图识字”的形而上学观[5]。 (3) 临床应用是目的。超声诊断的目的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因此, 要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超声诊断来自于临床并服务于临床”的观点[6]。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病例中。经常开展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或引导式、启发式教学, 对典型病例的超声图像及断层图像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正确进行病例分析的思路及方法[7,8]。

2.4 资料积累与改进

课题组根据几年来的五年制本科超声诊断分流专业的教学情况, 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 听取教学效果反馈意见;请教学督导组专家听课并提出改进意见。课题组根据这些反馈意见不断改进, 不断完善, 进行资料积累, 探索断层解剖学与超声医学二合一教学模式最佳结合点。

3“二合一”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断层解剖学和超声诊断学二合一教学模式使两者有机结合,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模式应用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受到学生和教学督导组专家的一致好评。经调查和反馈, 本专业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 能很快进入临床胜任实际工作。因此, 我们认为断层解剖学和超声诊断学二合一模式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

当然, 在超声教学过程中该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 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如: (1) 如何使断层解剖学与超声诊断学二者的教学更加有机地融合和统一, 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2) 如何使正常组织器官超声断层解剖图像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断层解剖图像采集切面更加规范、统一。 (3) 如何使断层解剖标本、断层图片与超声图片有机统一, 进一步完善图像资料库的建设。该教学模式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

摘要:断层解剖学与超声医学是超声诊断学教学中两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如何将两者更加有机地结合,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就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剖析, 并且对断层解剖学与超声医学二合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断层解剖学,超声医学,二合一,教学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1]王东, 高云华, 卓忠雄, 等.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搞好超声诊断教学[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 8 (3) :191-192.[1]WANG D, GAO YH, ZHUO ZX, et al.Enhancing of ultrasonic diagnostics by modern methods[J].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Clin-ical Medicine.2006, 8 (3) 191-192.Chinese.

[2]叶军, 谢谨捷, 游宇光, 等.互联网与校园网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8, 18 (12) :1798-1791.[2]YE J, XIE JJ, YOU YG, et al.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and campue network in modern medical education[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8, 18 (12) :1789-1791.Chinese.

[3]游宇光, 叶军, 谢谨捷, 等.多媒体在超声诊断分流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 17 (2) :250-251.[3]YOU YG, YE J, XIE JJ, et al.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the teaching of ultrasound diagnosis[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7, 17 (2) :250-251.Chinese.

[4]唐平.多媒体在组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 15 (3) :478-479.[4]TANG P.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the teaching of the histology and embryo[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5, 15 (3) :478-479.Chinese.

[5]孙静, 何新民.一体化实验在影像学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及探讨[J].现代医学影像学.2004, 13 (3) :138-139.[5]SUN J, HE XM.The application and approach of integration ex-periment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mageology[J].Modern Medical Imagelogy.2004, 13 (3) :138-139.Chinese.

[6]戚跃勇, 易习之, 徐维帮.加强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影像思维方法的培养[J].现代医学影像学, 2000, 9 (2) :95-96.[6]QI YY, YI XZ, XU WB.To improve cultivation eikonic thought process in teaching of imaging diagnosjs[J].Modern Medical Im-agelogy.2000, 9 (2) :95-96.Chinese.

[7]席永昌, 席大鹏.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初步研究[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 2 (7) :671.[7]XI YC, XI DP.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of teaching reform in medical imageology[J].Journal of Chinese Modern Imaging.2005, 2 (7) :671.Chinese.

上一篇:传统营销理论下一篇: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