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中的中国人》

2024-05-14

《变化中的中国人》(精选十篇)

《变化中的中国人》 篇1

1.“遗失的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中国主题还不是一个可以独立的引起注意的话题。哈雷特-阿本, 纽约时报的记者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在1926年早期时间, 美国报纸和美国大众对于中国没什么兴趣, 也包括远东地区。那时候在东京和北京没几个美国的驻华记者, 唯一的一位全职美国记者是来自美联社的。”因此即使中国经历了诸如建国大典, 十年内战,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但这些分散的新闻篇章并没有占到多大的篇幅.

2. 过多的妖魔化报道

自从1949年建国以来, 中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冲突使得中国站到了西方媒体的风口浪尖上。在这个时期, 美国媒体开始怀着一种敌对怀疑的态度, 用放大镜审视这样一个新生的共产政权。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 中国开始以一个新的独立的话题出现在美国公众的视野, 虽然大部分是一些负面报导。

关于中国的报导基本上都被归列为“国外类”“商业经济类”“社论类”下。早纽约时报中对中国的所有报导中, 软性新闻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甚至还有上升趋势。

3. 扭曲中国形象的手段

纵观全部, 即使在数量上呈增长态势, 但后冷战时期下的中国形象却一直在被扭曲。由于中西之间意识形态的冲击, 美国为了消灭共产营地中的一个政治力量, 采取了政治诽谤, 道德贬低和经济冻结等手段。

第一, 将“谣言”视为“第一感觉”

以七一五事件为例, 西方媒体将所谓的谣言信息视为证据, 并把新疆的反政府组织视为目击者。次打砸抢烧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法国人权宣言第十一号文件规定所有民众有言论出版自由。但是这不代表就可以对法律赋予的自由权加以滥用。这一切都扭曲和败坏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

第二, 用“人为导演”报导本来自然发生的事情

七月十号, 在阳挂巷清真寺和解放路北的清真寺里, 分别来自荷兰, 西班牙, 日本和英国反复以采访的名义质问一些敏感话题。当一些被采访者变得情绪化时, 极少数西方记者就会极度高兴, 表现的像一个临时演员。他们教唆并驱使他们喊出标语上街游行, 然后他们在一旁用相机录下来。就这样这些西方媒体人导演了一出闹剧。

第三, 运用一点去主导全部

一些西方媒体的记者通常妄下结论。他们甚至都没有到过中国就对中国进行不公平的评价。“以一个点开始便全部倾斜, 这样制造出一个假象和一个模拟的环境”这就是典型的西式议题设定。

二、扭曲中国形象的深厚背景

1. 冷战思维和界定思想的依附

苏联政府解体之后, 由美国主导的国外敌对势力并没有放弃冷战思维。由于不同的政治体系和意识形态, 一些西方国家很自然的将中国一个潜在的敌人。对于一些想要破坏中国共产党或推翻中国共产主义体系的民众, 国外敌对势力用尽各种手段向他们提供庇护, 利用任何机会来传播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因此, 只要有一个人意识上出现不统一, 西方媒体就立即将其变成一个政治工具。

2. 利益博弈游戏中的王牌

为了兜售他们自己的价值观, 获得他们自己的长期利益, 还大力在全球推广所谓的“民主运动”和“有色人群革命”。在“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之间互换, 是因为他们害怕中国会打破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秩序, 随之影响他们的未来利益。在新疆, 西藏和台湾的所有“分裂说”都是以民主的名义攻击中国的“软肋”。这样就可以削弱中国的和平发展, 然后最终目的就是西方国家可以在这盘“游戏”中获得最大利益。

3. 西方媒体下现在的中国形象

迈入二十一世纪后, 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影响力都有相当大的提升。中国开始加强国家化, 并取得了很好的世界影响力。中国不再是扭曲的对象了, 相反, 西方媒体开始意识到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因此越来越多的理性报道占据了主导, 重塑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以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 俄罗斯的国家新闻报道称, “中国不需要同情, 需要的是理解。中国不需要安慰, 需要的是支持。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中国将充满希望。希望死者安息生者坚强!”美联社这样报导:“在地震发生的二十四小时内, 近十万的军队集结到达受灾地区, 全力搜寻幸存者, 同时成万的军用直升飞机和卡车投入营救。政府的反应速度显示出中国领导团队出色的应急能力。”

三、对形象改变原因的探究

1. 文化时效性方面

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中国的发展毫不为过, 随着民主法律系统的提高, 市场经济的稳定进步, 城市和乡村地区都开始显示出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风格。新闻面上显示出最新的发展势头。一方面,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 也是西方国家重要额贸易伙伴和投资热点。另一方面, 中国是个出口大国, “中国制造”商品在很多国家随处可见。因此全球的公众很容易发现中国的变化, 也使得西方媒体越来越理性的对待中国。

2. 文化重要性方面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 在沉睡了数百年之后开始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以及极少数拥有核武器和载人飞船的国家, 中国在国际政治, 经济, 军事和文化上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3. 文化差异性方面

新闻报道一方面代表了文化的存在和发展, 同时文化也在内容, 框架和方法上起到了联系作用, 即文化可以让新闻报道行为规范化。在最新的西方媒体报导中, 我们发现的中国形象告诉我们: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文化差异的巨大鸿沟。而这些巨大文化差异起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首先在中国文化中, 个人和环境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在中国文化中, 团结, 同意, 整体是主题思想。但是在西方文化中, 个人主义和自由则是他们文化的精髓。

第二,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社会体系上也有着大相径庭的态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而西方大部分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因此, 在社会意识形态上, 中国社会多保护本国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国记者会从积极的角度报道事件并且以维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原则写出报道文章。而西方媒体则是政府宣扬资本主义的工具。

四、结语

客观来讲, 中国形象的改变事实上是一种对于中国的尊重和对于基本媒体新闻价值观的重塑。主观上来讲, 这些改变还可以更加深入。因此, 我们一方面希望媒体, 不仅仅是西方媒体, 还有我们自己国内的一些媒体, 一起深入核心的合作, 不仅仅是停留在意识表面上, 而且在一些真正的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也有所合作。另一方面, 我们同样展望于一个更加公开, 发展, 和有自信心。

参考文献

[1]Harold, Isaac.Scrat ches on Our Minds.West port:Greenwood, 1 973:70-71.

[2]Ramo, Joshua Cooper.Brand China, 2007.

[3]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

[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26:37.

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责任 篇2

学院年级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全球气候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是指超权主义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气候变化问题。进入 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气候异常和大规模的气候变化,进而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科技、贸易等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并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气候条约体系,联合治理该问题。中国也深知气候问题的危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履行的自己该履行的责任,颁布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来为世界环境问题作出贡献。

关键词:全球气候问题;环境危机;负责任;政策

随之温度上升和重度雾霾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发生,气候变化问题渐渐被大家谈论起来,甚至是国际上召开的有关的全球气候的重要会议例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责任的也成为国人关心的话题。全球气候问题到底有哪些呢;气候变化会产生什么问题呢;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责任;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是什么呢?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

全球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气候变化的影响据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刚刚过去的1998年至2007年是有记载以来最暖和的十年。我们却清楚知道全球气候变化为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极端天气、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旱涝灾害增加、致命热浪等等。现在,不再是科学家在预言着这些改变,从北极到赤道,人类已开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挣扎着求生存。

二、全球变化问题的影响

或多或少我们每个人都在受气候问题的影响,如夏日温度炎热、干旱等。但是大都数人都不太清楚环境问题的后果。全球变暖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主要影响在这几大方面:

1、农业 长期以来,人们希望全球变暖能够对农业产生积极的效果,因为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阻止光呼吸上。而光呼吸对数种作物的破坏负有责任。最近的研究证实在全球范围内这是一个负面的影响。有科学家说“更大范围的实验显示,天气温度的升高、更长时间的干旱及其二者的副作用,如近地臭氧气体的高浓度,将可能在未来的数十年内带来农作

【1】物的根本性的减产。”

2、缺水

全球海面上升造成淡水污染的威胁,将影响海岸地区的饮用和灌溉用水。蒸发作用的增加使得水库的作用减少。极端气象的上升致使更多的水降落在变硬而无法吸收它们的泥土上,造成更多猛烈的洪水,而没有起到润湿土地或恢复地面水位的应有效果。在一些地区,残退的冰川威胁到了水的供应。更高的温度降需要更多的水以作降温之用

3、健康

升高的气温对死亡率由两个方向相反的直接作用:冬天更高的气温将减少寒潮造成的死亡,而夏天更高的温度将增加热量引发的死亡。全球变暖令疟疾等传染病的传病媒介能够更广泛地散布。在贫穷国家,传染病的感染宗数可能因此上升;在富裕国家,这类传染病可能已为抽干泽地、喷洒杀虫剂等手段所消除和控制,国民健康未必会因此而受损,但防疫措施的花费可能会因此而大大增加,带来经济负担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在五年内连升两位,2008年已经成为世界第四,而以经济总量为基础的国家实力也在不断上升,德国可再生能源研究所的一份报道显示,201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40亿吨,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以89亿吨的排放量位居榜首,远超二氧化碳排放量60亿的美国。同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日趋重要。一个国家享受了发展的实惠,也要正视发展中应偿付的代价,一个国家的能力越大,相应的责任也应越大,这是一个正义的原则,正是在普遍认同这一原则的前提下,人类才能有共识的和谐发展而不是被一两个国家的暴虐引向毁灭;正是在普遍认同这一原则的前提下,中国才能在融入世界体系中获得与之力量向匹配的尊重和发言权。对正义的责任的认同是全球对话的基础,也是各国间处理全球问题上良性互动的前提。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定要担起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责任,这不仅会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还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

三、中国的一贯主张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核心框架和最有效的机制,其所确立的原则和模式应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为此,一方面要推动关于长期合作行动的公约对话取得进展,另一方面京都议定书下关于2012年后发达国家进一步减排指标的谈判最迟要在2009年达成协议;

(二)应对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两者目标一致、实现手段相同,应相互协调、两相促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为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地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也将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技术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不可或缺,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各国在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大现有技术的推广和利用,特别是要尽早落实气候变化公约关于技术转让的规定,建立切实有效的机制;

(四)统筹把握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关系,两者要同举并重,一手抓减缓一手抓适应。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优先的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应互利共赢,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双赢合作的成功典范,应根据需要对这一机制加以必要的简化和完善,使其继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四、中国对待全球气候问题的措施

中国在对待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频发的问题上,中国本着负责任态度制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虽然《京都议定书》中没有规定发展中国家减少排放的义务,但中国还是认真负责地采取了包括增加科技运用、增加森林覆盖率等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等14部委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

【2】

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大国,中国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承担在气候变化问题中的责任与义务。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详细描述了我国政府的策略: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3】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在全球治理中融合各国利益的契机,同时,气候变化问题解决策略中的复杂性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既然中国在此中必然要扮演重要的角色,那么,处理得当,这一过程与经验将成为中国现代国家重构中的重要推动力量,这无疑考验着我们的远识和智慧。当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中国一国之力可以解决,应对全球变化问题是世界各国的责任,各国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面对问题迎接挑战。

中国:气候变化中的经济转型 篇3

在采访路上,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我,有时候早上醒来的时候,他会发现自己的车子一夜间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小颗粒,几乎变成了黑色。在雾霾严重的日子,他几乎无法呼吸。

包括居住在北京的人们在内,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经历这位唐山出租车司机同样的噩梦,这促使政府正式向污染问题“宣战”。但迄今为止,并未看到污染减轻的迹象。在东北城市哈尔滨,因燃煤取暖,衡量空气中最有害细微颗粒密度的PM 2.5指数在11月8日飙升至1400,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的每日安全标准的56倍。

在唐山所在的中国钢铁生产大省河北,当地经济已开始感受到治理污染问题所带来的痛苦,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从2012年的高达9.6%,跌至2014年的6.5%。随着经济向更清洁、更高效的增长模式转型,中国这个拥有逾13亿人口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作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这些挑战已迫使中国在近几年更积极地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努力。中国政府需要与美国和欧盟等其它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以寻求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既帮助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也提升产业水平,防止经济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联合国历史性的“2015巴黎会议”(又称COP21)于11月30日开幕。在20多年的相关谈判之后,该会议旨在设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最终将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高于工业革命前2摄氏度以内。在设定减排目标、确保必要资金支持的全球讨论中,中国可以(并且应该)起到重要领导作用。

积极的改变

多年来,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一直不那么积极。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拒绝接受合法减排目标的约束,认为富裕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它们制造污染的历史更久。过去10年,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在于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由于缺乏“资金、技术、能力以及政府政策”,中国未能拿出足够过硬的自身数据来用于讨论。

但近几年,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已变得更为积极主动。去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将中国的排放峰值定在2030年前后,或更早的时间。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也宣布,到2025年,美国的排放量将比2005年水平减少26%至28%。

中国还主动承诺出资31亿美元,帮助其它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该金额超过了奥巴马总统向绿色气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承诺的30亿美元,后者属于发达国家承诺义务的一部分。根据相关协议,发达国家每年需向该基金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然而,美国的出资是否能得到其国会支持目前仍不明朗。10月31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敦促发达国家要履行出资承诺,他表示,这一点对巴黎会议的成功与否将至关重要。

全球变暖的危害

如果全球变暖得不到很好的遏制,它将加剧干旱、疾病和可用水资源等问题,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也将十分显著。研究人员在《自然》(Nature)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称:“如果人类社会未来的适应状况与过去相似,那么到2100年,相对于气候没有变化条件下,持续的气候变暖将导致全球平均收入水平下降约23%,加剧全球收入不平等,从而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预测,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1%,这一比例是全球平均水平的8倍。

美中合作

从贸易、投资到外交政策,美国和中国在很多领域仍然是竞争关系。奥巴马总统已将亚洲视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支点”,谋求制衡中国在亚洲地区日益壮大的影响力。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在10月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中国被排除在外。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主导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并在亚洲和欧洲启动了“一带一路”计划。

尽管存在竞争,气候变化却已成为让两大经济体在共同利益下关系更加紧密的关键议题。任何一国不积极参与,联合国希望减缓全球变暖的目标都无法实现。中美应在《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Ten Year Framework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的基础上,深化在空气质量、水资源管理、数据分析和技术共享等领域的合作。

挑战和机遇

根据2016至2020年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国政府的目标是至少实现6.5%的年经济增长率。因国内产能过剩且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今年第三季度GDP更是跌破7%,低于过去十年平均约10%的速度,因此,十三五规划仍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正在进行中的中国经济转型旨在更加注重增长质量,而规划中的高目标可能会让转型问题更加复杂。这将需要深化结构性改革,以鼓励创新并升级价值链。这方面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降低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竞争性行业。

中国政府还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减排政策的顺利推行。作为加强法制的举措之一,政府在强化监管的同时,还应该对高排放企业进行惩罚。

中国还必须改进统计制度,确保更精确地估算能源消耗。政府对煤炭年消耗数据的最新修正显示,中国的煤炭实际使用量比此前公布的多出17%。这一修正是改善其数据系统迈出的良好一步。不过,政府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以保证数据收集的透明和可信。

中国领导层已经在遏制排放方面做出了明确承诺,因为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也是中国强化其负责任的全球领袖形象的一个良好机会。

《变化中的中国人》 篇4

关于禁烟斗争,中国人民与学者在这一问题上主要着重于谴责欧洲国家的残暴,赞扬伟大的中国人民在禁烟斗争中表现出的民族气节,却忽略了英国人民在禁烟斗争中做出的了努力。罗斯在文章中提到,英国国民恳求政府从速结束鸦片贸易,并将1910年10月24日《天津条约》批准生效五十周年的日子定为大英帝国的国耻日。他的论述更让我确信,世界上所有的民众是爱好和平支持正义的大众。对传教士的认识,罗斯一方面指出一部分人是不道德的,他们是来协助本国政府完成侵略中国的使命。但他看到了另一方面,很多传教士喜欢上了中国,对中国的妇女解放以及教育事业等做出了贡献。书中还敏锐的指出了英国传教士与美国传教士的区别,“英国传教士将他们的努力集中于翻译和宣讲福音,美国传教士则集中在医疗和教育领域。”他细微的发现倒是提醒我们在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重细节,从细微之处见精神。

在罗斯的行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难以避免对中国人的偏见,但书中也不乏对中国人善意的批评。他指出,“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计后果是中国人的普遍心理”,就是在宗教问题上,中国人也“追求实用,认为‘菩萨’是世界上获取利润的源泉”。中国人“因循守旧而不从实际出发达到更理想的结果”。在与西方人的比较中,他丝毫不讳言中国人的优点,“中国人看问题的方法比西方人更全面,中国人有着更宽阔的心胸,他们镇定而达观的忍耐力往往使那些热切而鲁莽的西方人感到无地自容。”他看到了中国的民族精神,注意到了中国人的善良,看出中国人处事审慎。鉴于西方人提出的“黄祸”,他认为这是对中国人心存偏见的表现,在分析了中国人在工作中存在的“裙带关系”和贿赂盛行等现象之后,对于中国工业的前景,他指出:中国人现在正处于为生存而斗争的阶段,中国工业的崛起尚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他又分析了中国富强的要素,第一,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第二,要改变生产方式。他预测,在20世纪的后半叶,中国的经济观念将开始形成,并将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政治形势。同时,他也告诫中国人,在发展经济中不要忽视潜在的道德基础。这些论断在今天看来基本是正确的,中国在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在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人已经战胜了贫困和饥饿,正在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

在中国的旅居生活使他对中国的世俗人情有深刻的了解,他以旁观者的姿态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表示深深的赞叹,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中,他看到:“与其说英国人在努力的使中国人信奉基督教,不如说是中国人更多的让英国人放弃了基督教”。他的这句话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几千年来中国在历史上一直顽强存在的原因。一百多年过去了,事实也证明:中国人是不会被外国人所同化的,中国人都有很强的认同感,中国文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仍然继续向前发展。

纵览全书,内容详实丰富。虽然这本书还属于“传教士汉学”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一本纪实游记。但对我们而言它却更像是一扇窗户,借一个西方人的视野回望一个东方大国在百余年前的社会百态。当旧日中国的影像在人们眼中日渐遥远、模糊,一个在一百多年前观察变化中的中国人的西方社会学家,多少能让我们在当下保持一种清醒。处于又一个转形阶段的中国,阅读此书显得颇为有益。回望过去,才能更好的关注现在,思考未来。

摘要:《变化中的中国人》一书英文版出版于1911年,是近代西方观察中国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是美国人EA.罗斯。整本书涉及的内容丰富,从中国人的体格、民族精神、禁烟斗争,到中国工业的前景,再到妇女的解放、新式教育等等,对此作者阐发了很多有趣而又独到的见解,不但富有史料价值而且极富预见性。

关键词:《变化中的中国人》,近代,中国

参考文献

[1][美]EA.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中华书局,2005.

[2][美]M.G.马森:《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杨德山译.中华书局.

[3]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4]林治平:《基督教与中国近代化论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6]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中国的变化作文 篇5

梦想可大可小,在我心中小梦想无数,大梦想却是唯一—个中国梦。

中国日益强大,社会不断进步,日益动荡,和平的天空下,实际风涌云起。每一场国际会议,无疑不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仰望蓝天,想象未来,想象那样的梦中国。

那个中国,科技不必多发达,只需拥有自己独特的发明,受世界的啧啧称赞;钱财不必多富贵,只需中国人有避风港,不会流浪街头;不必成为全球第一,只需在世界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那个中国,不但是人口大国,更是高素质的国家。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礼貌,听不见令人恼火的脏话。地面干净,看不见随地吐痰的人、随地人垃圾的人、更看不见随地大小便的婴儿和宠物,清洁人员只需保洁一下,不会整天为了做卫生而腰酸背痛。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不会因为文化低而找不着工作,更不会遭到嫌弃的眼光。

那个中国,是一个充满着亲情,人们不会为了名利违背道德和良知的底线,更不会做出令人唾弃的事。人与人之间就像一个大家庭,在你有难的时候,四面八方都会有援助之手。

那个中国,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人人都有集体意识,把国荣放在第一位。在国际交往中自觉的展现出我们中国人的风采和气度,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而不是表面上咒骂、讨厌外国,但实际上又羡慕和追求外国的东西。

这样的梦中国是否能实现,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有这样的梦想,总有一天它会实现。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彻底的摆脱“东亚病夫”的耻辱,挺直中国人的傲骨,豪迈的立足于世界之林,不会因为说出自己是中国人而受到不屑的眼神和比人低一等的待遇。

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这些不必血洒战场的祖国的花朵们,好好学习,一强再强,去实现这个中国梦吧!

中国教师生存变化调查 篇6

教师世家的荣誉

张宁,27岁,高中教师

就业时选择当老师,对我家来说,几乎算得上是顺理成章。不光爸妈都是中学老师,加上我,奶奶和姥姥家一共出了13位老师,遍布幼、小、初、高、大各个阶段。我一个同学开玩笑说:“不被你家亲戚教,就被你家亲戚的学生教,简直全城的人都是你们家熟人!”多年以前评选“五好家庭”,我家总能入选。一到过年过节,我家准得爆满。爸爸的已经成年的学生,妈妈的学生的儿女,现在还有我班上的高一的孩子,都喜气洋洋地登门看望自己的老师。教师节都20年了,学生们对老师的热情就一直没消退过,不管现在当了教授还是大老板,在老师面前都还是原来天真的模样。都说商品社会人情薄,我们家却始终不是人走茶凉,都是教师这个“特殊职业”带来的荣誉啊!

机遇和压力 同时到来

李秀云,38岁,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主任

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我刚刚毕业留校。记得那年教师节发了60元钱,我买了一套心仪很久的《鲁迅全集》。我们一家有7个老师,分别工作在大学、中学和小学,大家都由衷地热爱这个职业。过去,教师只是一个社会分工,是脑力劳动者,跟其他职业没有区别,但做老师的对学生都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和很深的感情。老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在象牙塔里,不需要考虑自己的待遇和生活,一样的苦一样的乐。市场经济初期,社会上开始有了“研究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说法。利益失衡导致心理的失衡,象牙塔内的教师在追问自身价值的同时,开始冲出象牙塔。曾几何,时如何稳定教师队伍成为学校很重要的工作,以情留人成为许多学校的流行语。随着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教育的投资逐步加大,特别是近5年来教师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获益最大的应该是中青年教师,都有了岗位津贴,津贴甚至高于工资,部分大学教师提前进入了小康生活。在社会地位上,参政议政的教师人数也在增加,人们对教师越来越尊重,大学教授成为人们向往和尊重的职业。很多过去离开教师队伍的人都想办法回来。而且随着高校对优质教师资源的争夺,教师也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学校也设专项资金来引进人才,被称为人才的教师有了经营自己的市场。

随着待遇的提高,教师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比如现在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具有博士学位,成为许多高校吸收新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门槛高的高校中大约有70%以上的教师都有博士学位,甚至更高。随着双语教学的普及,有海外背景的教师也越来越受欢迎。此外,对教师还有科研成果的量化考核。在职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努力,职称已经代表不了什么,每年都会有考评,教师也需要不断进步。可以说,现在的教师努力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师范成了香饽饽

洪轩,25岁,中学教师

今年,我教高三,很多学生都来问报考师范学校的问题。我上高中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10年前,我上高中考的是高师班,它的规定就是大学一定要报考师范院校,因为大多数高中生都不愿意当老师。高师班不仅录取分数相对比较低,每月还有补助。随着老师这个职业越来越热,分低又有钱拿的高师班消失了。如今,师范专业似乎已经成了一个热门专业,师范大学的分数线也不断提高。

乡村教师是两头点的蜡

解海龙,54岁,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我们经常把教师比喻成“春蚕”“蜡烛”,如果按这个说法,那些贫困山区的教师就是一根两头点的蜡烛。我从1987年开始关注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当时很多农村的学校就是一间破房子,里面三四个学生,老师一般都是背着自己的孩子在教其他的学生。一个班里包含各个年级,一个老师教完语文再教数学,水平也很有限,我看到过很多老师只是上过几年的小学就开始教学。乡村老师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办教师,一类是代课老师。所有代课老师毕生的愿望就是能转成公办老师。即便老师们的工资长期被拖欠,积劳成疾无法看病,也不能动摇他们的追求。他们无暇照顾家人,寿命一般只在50多岁。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很多村头开始出现了“再穷不能穷教育”等标语,很多地方开始重视教育。但这时候老师面临的责任更大,一方面教课,另一方面还要努力挽留流失的学生,授课之余还要到学生家里去做工作,但他们的待遇没有什么变化。1991年,我到陕北一个农村,看到许多学生没有上课,原来这一天是教师节,老师到县里去接受表彰,然而为了这个表彰。他们要步行三四个小时,到40里地以外的县里,走的时候还会扛一根木头,开完会要到集市上去把木头卖掉,用卖木头的钱去买粉笔和练习本。那时候,中国教育的经费平均到每个农村学生身上一年只有5元。

这两年,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希望工程的开展,农村基础教育的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村里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够条件转公办的老师都转了。即使这样,一个乡村教师每年的平均收入也只有800~1000元,这在城市中是不敢想象的。这些可敬的乡村教师身上背负着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我只想说:我们是进步了很多,但对于他们来说还差得很远!

桃李到处有

王光军,45岁,中学教师

“王老师!是您呀!”一天,我到电器城买东西,一个三十几岁的人叫住了我。我并不认识他,但我知道这一定是我的学生。我已经从教整整20年了。聊了一会儿,终于想起他是我当老师第一年教的学生。那时,他是我们班最瘦的孩子,没想到现在也有了将军肚。“老师,这个我给您打折,您写下住址,一会儿就给您送家去。”孩子热情得不得了。

像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20年前,我从老家来到学校上班,一个熟人也没有。现在,我的学生已经一批批地毕业,让我这个外乡人也遍地是熟人了。

形式在变,内涵没变

马怀德,40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20年前,我还是个学生。在这20年里,明显感觉到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关注度都在提高。尤其最近几年,每到教师节前后就能听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消息,社会上有各种活动,各界的人们都在关心教师,我们学校每个教师节都会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这一切都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果。中国人一向尊师重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

近几年,教师群体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也一直在提高,硕士、博士学位,有海外背景的优秀人才都加入进来,学校也设专项资金聘请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的年龄在下降,越来越年轻,教师的经济待遇也不断改善。

十几年前,我做学生的时候,对老师更多的是敬畏,看望老师也都选择在春节。而现在每到教师节我都会收到鲜花、短信和贺卡,感觉到学生把我当成朋友,大家的关系平等而融洽。虽然问候的形式越来越现代,但内涵却始终没变。

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赵克俭,30岁,北京四中英语教师

我今年刚满30岁,现在教高三英语。学校比较开明,最看重个人能力而不是年龄,即使你是博士毕业,在这里如果课讲得不好也要“下岗”。

当老师8年以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并不是说自己和别人之间的竞争,而是学校和学校之间的竞争,重点中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从生源来讲,以前四中集合了全北京最好的学生,现在初中升高中按“片儿”走,最好的、顶尖的学生越来越少了。10年前完全不用考虑升学率,现在就不行了。四中还是那个四中,学生却不如从前的学生了,所以这就对老师的要求和压力无形中增大了很多。

再说到教学本身,考试题型变化不大,但是难度在逐年增大。比如每年第一次“新课标”考试,考生英文词汇量要达到5000个,而现在的要求是3000个。

越来越像保姆

史玉英,53岁,小学教师

今年,我又开始带一年级。新学年的第二个班会的主题是“劳动最光荣”。为了不让家长们通通跑到学校来帮学生打扫卫生,我事先并没有通知学生。结果,事情可比我想象的麻烦了许多。“老师,我不会擦玻璃!”“老师,我扫不到簸箕里!”孩子们的叫声此起彼伏。我只能围着全班的“小太阳”们跑来跑去,服务了这个又服务那个。

想起20年前,只要老师一声令下,地面立刻就会一尘不染,教室马上就会窗明几净。当老师怎么可能像现在这么辛苦?

根据学生特点 组合教学方式

闻锡平,57岁,中学教师

教书教了二十多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对老师的要求比以前高了,比如老师必须要会多媒体教学,教学理念上都要改变。以前,老师对学生命令、要求的多,现在是让学生自发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是,教学模式上没有最根本的改变,因为高考模式决定了它不可能变得更多。从教学设备等硬件上看,从原来的单纯的桌椅板凳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室,看得出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现在的学生精力比从前分散得多,电脑、手机、游戏,他们的眼界比以前的学生广阔,各种东西都吸引他们去注意,所以在常规教学上比以前难度大,也更具有挑战性。不能说老师这个职业越来越吃香,但是它确实是非常稳定,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从事这个职业。

热门的“铁饭碗”

张征,53岁,大学教师

以前,我们的学生毕业了都会去一线工作,无论从自身利益考虑还是社会的认知度方面,都没人愿意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在文革中,知识分子所受到的打压也使人们对这个行当心有余悸。近年来,随着老百姓受教育意识的提高以及与世界接轨的大学地位的提升,教师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待遇也在逐渐上升。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教师的福利改善得极为迅速。在学术方面,科研民主空气的增强,使我们的工作气氛非常愉快。现在的毕业生都愿意留校工作,在日趋激烈的职业竞争压力下,青年人更多地把天平倾向这个“铁饭碗”。教师成了热门的职业,在人们心中也受到了极大的尊重。

我们真正受到了尊重

毛小燕,36岁,打工子弟学校教师

过去,来京务工人员把孩子送到我们这儿都是因为没钱,去别的学校寄读要缴纳数目可观的一笔费用,所以我们学校就成了这部分家长的无奈选择,家长对我们教师的工作到底是否得力并不是很在乎。同样是老师,在家长的心目中我好像没觉得自己有过什么分量。现在不同啦!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这儿,包括有能力交择校费的,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学校更加适合他们孩子的发展。在我们的学校里,孩子们感到更舒服,没有被排挤感。由于我们采用全国统一教材,在他们回家之后一样可以跟上当地学校的课程。现在,我们老师的素质才成了他们看重的,家长对我们也越来越热情,每次到学校来都拉住我问东问西的,去年教师节我收到了很多卡片和鲜花呢!我们真真正正受到了尊重,工作也真正开心起来。

第3个教师节

刘娜,26岁,山西灵丘中学支教老师

大学里,我有一位美国朋友,他在美国工作了几年后,就开始游历世界各地。当他来到中国丽江的时候,就决定住下,还在那里当起英文老师来。一直以来,我都很羡慕他的生活。于是,毕业后,我选择去了山西省国家级贫困县的灵丘中学支教。

来到这里,我惊讶了。确实如我所想,这里山清水秀,但物质生活的贫乏让我有些难以忍受,连最基本的卫生用品也根本买不到。原来,过这样的生活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在那里,我度过了生命中第一个教师节。校长说,因为没有钱,老师人数也少,以前他们从来没有庆祝过教师节,自从有了支教老师,学校才开始过教师节,这是他们过的第3个教师节。

只有“贵族学校”没有“贵族教师”

郑来,37岁,贵族学校教师

在来到这家学校前,我有着10年的带毕业班经验。原本觉得,到了“贵族学校”收入至少可以“贵族”了,其实情况还真不是这样。一个月三五千元的工资,比起我原来供职的学校来,强些有限,但压力却大多了。种压力不是来自升学率,能到这儿上学的孩子,几乎都没有升学或是就业的压力。压力主要来自管理,以前我所接受和习惯的,都是那种传统的“家长式”模式,可是在这里行不通。“请家长”不行,人家忙得一年都见不上几次孩子的面,就是来了,那种“大牌”的感觉,一看就能体会到。孩子的现状还算好的。话说轻了不是,说重了不是,轻了没用,重了……如果说“贵族学校”里有“贵族”的话,相信我,一定不是老师。

不同年代人心中的老师

【50年代生人】 我们那时候,老师是个清贫而辛苦的职业,地位虽然不高,但还是很受人尊敬的。老师们都很有责任感,严肃认真。我直到现在都还很怀念我那些品格高尚、态度严厉的老师们。

【70年代生人】 老师的工作就是教授知识,他们不求什么回报,只希望学生们能记住他们讲的内容。这让他们看来那么遥远,那么威严,总让我感到深深的敬畏。

【80年代生人】 教师的社会地位开始提高,但感觉教师队伍还不稳定,有些老师下海经商,这是当时的一股风潮,现在看来,还是证明当时教师的待遇不够好啊!不过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像哥们儿了。

【90年代生人】 老师?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挣的又多,工作还稳定,时间自由还有寒暑假放,一说自己是老师人家也高看你一眼啊!我以后也要当老师!

教育变革二十年大事记

从1978年恢复高考开始,中国教育走上了长达20多年的追寻变革之路。这期间,陈景润曾经是楷模,托福也受过追捧,但只有“教师节”,20年来,逐渐成为9月的热点。

【教师节】 1985年9月10日北京庆祝了第一个教师节,重视教育成了潮流。此后的一段时间,分配到国家机关的大学生都要下到基层学校任教一年,被称作“讲师团”。

【义务教育】 1986年4月12日,中国开始推行9年制义务教育。鉴于失学儿童数量众多,考虑到时间将会漫长,5月7日,国家开始征收教育附加税,当年9月28日,中央提出要培养新时代的“四有新人”。

【希望工程】 1989年3月徐永光成立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10万元启动,开始救助数以万计的失学儿童,这一工程被称为希望工程。到1994年希望工程实现全国联网,当年开展的“1(家)+1助学活动”,救助人数突破百万大关。

【素质教育】 1991年,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引起了轩然大波,但至今方法仍在摸索中。

【特级教师】 1992年,《特级教师评选规定》出台,提出:提高特级教师津贴,加强特级教师宣传。

【教师法】 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出台,其中明确规定了“在住房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实行优待教师的政策”。

【留学生滞留】 从1978年到1996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以13%的速度递增,但回归率不足30%。据联合国统计,美国由于接收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专业人才,每年大约节省了18亿美元的基础教育经费。

【全面并轨】 1997年,全国高校开始实施招生并轨——就是将国家任务招生计划和调节性计划合并,同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规定,对于教育的投资只得改善办学条件不得用于分配,这个条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办教育当年的状况,1270多所民办高校国家承认学历的只有22所。

【211工程】 1998年,高教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上马,教师实行聘任制,就业风险增加的同时,收入也大幅增加。

【扩大招生】 1999年新学年,国家突然决定扩大招生,这样一可延缓就业压力,二可给民间资金以出路。一时群情振奋,摩拳擦掌。

【学费大涨】 1999年,中国高校学费大跳高,一般专业上涨1500元,个别专业过万元,曾经免费的师范专业也开始坦坦荡荡地收钱。

【育新花园】 1999年,北京西三旗育新花园高校教师二期住宅如期竣工,近5000户高校教师陆续喜迁新居。

【高考舞弊】 2000年,湖南郴州市嘉禾县和广西电白县高考舞弊案先后曝光,在震惊全国的同时,也为中国教育改革敲起了警钟。

【新东方事件】 2001年,美国主办托福和GRE考试的机构--ETS,对中国学生在GRE考试中的高分数提出质疑,位于北京的新东方学校成为了事件的焦点。

【教育产业化】 2002年关于教育产业化的理论进一步被论证,一批公立学校主动变更为民办公助性质,“择校费”成了公开的秘密。

【自主招生】 北大清华等全国20所高校2003年首次拥有自主招生权利。享受高校自主招生待遇的考生可降分录取,一般降分的标准在10至20分,绝大多数考生是抱着“有枣没枣都打一竿子”的心理开始了申请。

【翻两番】 2004年,中国本专科在校生超过了1300万人,比1998年的340万翻了两番。

【家教违规】 2005年,河北保定市教育局出台规定,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得搞有偿家教,违反规定且情节严重的教师将被解聘。

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变化浅析 篇7

原始社会, 中国处于母系氏族制度时期, 对偶婚为其主要生化方式, 人们只知其母, 不知其父, 女性地位远远高于男子, 并且受到尊敬。到了封建社会, 尤其是宋代理学的传播, 禁欲思想成为主流, 强调“三纲五常”, 压抑妇女的地位, 使女性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庸, 生活地位低下。因此, 对女性地位的考察具有重大意义。前人对这个问题已经做了深刻的研究, 所以本文中笔者对妇女地位的变迁仅仅是再做一下浅陋的阐述。

二、理想中的女性

提起中国古代的妇女, 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其地位的低下。始自原始时代, 中国人的血液中, 妇女就没有占据过其应有的地位。妇女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然而, 在中国早期历史上, 却看不到对妇女的这种感情。

原始的中国社会制度是母系氏族制。这种制度下, 数十人以群体相集结, 男性集体行猎, 女性从事采集, “卧则居居, 起则于于, 民知其母, 不知其父”史家谓之曰系氏族时期, 氏族成员的关系按母亲的血流来维持。妇女管理氏族内部事务并受到尊敬。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普遍平等大氛围下, 妇女地位最高的时期。这个时候, 人们理想中的女性应该是支配者、管理者。

三、女性的教育状况

中国人对女性的不同想法, 导致我们对女性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 对女孩子的教育与男孩子现在是, 可以说一直是迥然不同的, 甚至比男孩子严格得多。父母从小对女孩子的教育主要在女红等方面, 女孩子从小就被教育成温文尔雅的状态。她们不能像男孩子那样时常抛头露面, 她们从小就开始接受一系列淑女应该具有的手艺, 要帮助母亲做饭, 所以, 她们的童年期往往比男孩子少。当然, 在有教养的人家, 女孩子也可以学习读书写字。中国自古以来也有不少才女, 谢道韫 (1) 便是其中之一。

四、妇女的称谓

称谓, 往往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中国古代女子的称谓, 一方面反映了这种身份;另一方面, 其也在不断得发展变化。这其中固然有地理、历史、地域、语言等因素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社会地位的发展变化。

在封建社会, 中国的男子普遍要受到三种系统的权力支配, 即政权、族权和神权。而妇女还要受男子 (夫权) 的支配。封建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妇女被要求“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 她们没有独立的人格, 只能“三从”、“四德”。当时场面上的人称其妻为“贱内”、“内人”, 这显示出妇女地位的低下。中国古代妇女称谓的变化是反映其地位发展变化最好的佐证之一。

五、婚姻家庭

评述中国古代妇女在家庭中的社会地位, “三从”即为其切入点。所谓“三从”, 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它反映了妇女在各个年龄阶段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一) 在家从父

女性从出生到出嫁, 必须要服从其父的统治, 这是毫无疑问的。处在女儿这个角色, 长有之序与男女有别重叠, 无论从哪个角度, 她都是被统治者。并且, 前者的作用相对会大些。那么, 作为双重统治者, 女孩儿在家中是否处于水深火热的地位呢?其实不尽然, 中国古代有很多称其女儿为“千金”“掌上明珠”的现象, 其娇、其贵, 可见一斑。

(二) 出嫁从夫

女子出嫁后, 其统治权由父亲转移到丈夫手中。男权社会最主要的体现是夫权。中国古代传统观念极为重视夫妻关系。由“夫为妻纲”位于“三纲”之首, 可见夫妻关系是古代各种伦理秩序的基石。古代人民对夫妻关系也做了各种解释, 如, “夫, 天也;妻, 地也;夫, 日也;妻, 月也;夫, 阳也;妻, 阴也。天尊而处上, 地卑而处下;日无盈亏, 月有圆缺;阳唱而生物, 阴和而成物。” (2) 还有如:“夫者, 扶也, 扶以人道者也;妇者, 服也, 服于家事事人者也。” (3)

(三) 夫死从子

这可以说是“三从”中最没有意义的一项。自古以来, 长幼人伦之序高于男女两性之别, 因而母亲地位高于儿子。另外, 中国最重要的是孝道, 正所谓“百行孝为先”, 因此, “从子”做为“三从”之一, 只是一种规范女性总体地位的大原则, 而尊母则实际上是贯彻始终的通知观念与普遍风气。

六、缠足制度

缠足制度是中国古代妇女特有的一种现象。缠足的习惯起源于何时是有争议的。其似乎是首先与南唐后主联系在一起的。那是公园10世纪, 宋代之前。缠足的唯一定义就是用长长的裹脚布把脚缠起来, 从而代替袜子。“南唐统治者命一个缠足的舞女在6英尺高的金子做的莲花上轻歌曼舞, 莲花上撒满了宝石珍珠和金钱。” (4)

综上所述, 女人受男人的主宰是全方位的, 由体态心理到伦理道德、意识形态乃至整个历史, 无不渗透着男人将女人贬义为他者的历史隐迹。纵观历史进程, 女人处于支配与统治地位的时间仅为昙花一现。这样, 在漫长的男权制社会中进程中, 女性几乎被推致历史的幕后, 她们的意识被遮蔽, 权力被剥夺, 女性成为了历史的盲点。

七、小结

笔者就本文对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变化的浅议, 使读者能够大体了解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状况。但文章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加以改进, 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笔者将会继续修订, 不断完善。

摘要:中国历史上, 女性曾占据过主导地位,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女性地位逐步降低, 渐渐处于从属于男人的位置而成为其附庸。妇女逐步被排除于历史之外, 成为历史的幕后者。

关键词: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变化

注释

11 谢道韫, 魏晋时期才女.

22 司马光<家范·训子孙>.

33 <白虎通·嫁娶>.

解析中国生猪养殖模式变化趋势 篇8

目前养猪生产结构的最小的单元有三种, 一种是专业的母猪养殖户, 一种是专业的母猪养殖户, 还有一种是自繁自养养殖户。中国生猪养殖业主要就是这三种单元结构。按照规模的大小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1专业育肥猪养殖

首先来说一下专业的育肥养殖户, 他们为什么存在呢?首先它这种专业育肥的周期非常短, 仔猪只要4个月就能够出栏了, 在这个时候, 母猪和仔猪的养育风险就转嫁给了母猪养殖户, 自己只承担了4个月之后的育肥猪的养殖风险。所以相对来说它的市场风险比较小。这些养殖户绝大多数存在于粮食主产区, 像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 是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结构中的主要力量。

优势: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以及对后市的判断, 自主控制每次购进仔猪的数量, 固定投入相对较少、成本较低。因为育肥猪只用养殖三四个月便可出栏上市, 周期较短, 因此市场风险较小。

1.2专业母猪养殖

专业的母猪养殖户, 这个可能就是比较传统的养殖户, 家家户户都养猪, 一家就养一两头母猪, 然后母猪一年产一两窝, 除了自己吃, 然后供应社会。这是传统养殖模式里比较多的, 主要是专业母猪养殖户和专业育肥养殖户。过去由于资金势力受到影响, 所以大型的养殖场比较少。专业的母猪养殖的主要优点就在于, 它投资相对来说比较少, 而且回报得也比较快。

母猪主要从附近较大的大型规模猪场或种猪场购得, 或者从自家母猪所繁殖的母猪中挑选。所生产的仔猪主要提供给周围的专业育肥猪养殖户。

母猪养殖户对专业育肥猪养殖户的依赖性较强, 面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虽然每家养殖数量较少, 但因养殖户数量较多, 所以, 这部分养殖户在某种程度上可称得上是“中国生猪生产的发动机”。一旦遇到行情低谷, 这部分养殖户的行为可以决定后市行情的波动, 如:假如低谷期, 母猪养殖户普遍淘汰母猪, 整个养猪业至少要1年以上的恢复, 生猪供应长期受到限制, 行情也将因此大幅跳动。

1.3自繁自养 (小规模)

第三种就是自繁自养的小规模养殖户, 所说的小规模养殖户大概就是一般为圈养母猪十头以下的这些养殖户, 为小规模养殖户, 年出栏量在200头左右, 这部分可能在五年以前, 在2007年以前, 在中国占的量是非常大的, 但是从高热病以后, 现在可能这部分占的量很少了。从2007年到现在, 有一部分是从自繁自养的小规模养殖户里发展过来的, 用行业内养猪的人说是, 这两年出现的中小规模的猪场, 他们是吃胖了的散户。而经过2007、2008年两年的高盈利, 资金充足了, 然后母猪扩栏了, 扩栏的规模也不是非常大, 不超过100头母猪。所以把他们叫做吃胖的散养户, 其实他的观念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 从种猪到商品肉猪生产, 减少中间环节, 本身就可带来增值, 提高盈利水平, 降低风险。但因这种养殖模式需要从种猪养到商品猪, 所以, 整个生产链条较长, 投入较大。因此, 受资金实力、环境等因素制约, 自繁自养的养猪户可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

小规模的自繁自养户部分是由专业母猪养殖户转变而来, 例如, 行情差时, 仔猪价低, 舍不得卖, 便自己养着, 直到出栏。往往仔猪价低时行情差, 但当仔猪育肥出栏时行情已经好转, 反而盈利较好, 于是便从养母猪卖仔猪逐渐转变为自繁自养。规模逐渐扩大。在我国, 这部分养殖户数量庞大, 不分地域, 各地均普遍存在, 是我国生猪生产的中坚力量。

1.4自繁自养 (中大规模)

中大型的自繁自养规模养猪场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 同时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产生大量的粪尿污水, 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较大。中大规模养猪场的存栏母猪数量在50头以上, 年出栏生猪在1000头以上。

中大规模养猪场在资金、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代表着各地较高的养殖水平。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安全的肉食品来源, 满足人们的需求。

后面这两组, 笔者觉得可能会是中国养猪业长期发展的趋势, 长远的趋势会是自繁自养, 然后是多种规模, 或者是部分地区是大规模。这种企业的要求就是资金实力不是一般的农村的一些散户可以达到的, 可能100万的资金是很低的一个门槛而已, 还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1.5一条龙养殖企业

一条龙的养殖企业是近两年来媒体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 就是大量的外投资金, 包括上下的产业, 产业的龙头企业, 开始向养殖企业来扩张, 拉长他们的产业链, 增强市场抵抗力的能力。像双汇、雨润、正大企业, 中粮集团, 这些龙头企业在向一条龙整个产业链上延伸。

养猪业上连种植业、饲料加工业下连屠宰加工、零售业。从产业链开端至末端, 实现了大幅增值。因此, 有部分养猪场在规模不断扩大后开始拉长产业链条向上下游产业延伸, 发展自己的饲料加工、生猪屠宰, 部分甚至做到终端零售。企业规模越做越大, 产业结构越来越完善。不仅实现了高产值, 高利润, 而且还给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这种一条龙的养殖企业严格意义上讲不应该称之为养殖企业, 而应该称之为食品集团, 如双汇、金锣、雨润等集团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是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 位于产业金字塔的最顶层, 可以带动各地的养殖业, 而且还连接着终端消费市场, 随时传递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变化, 调整整个产业链的生产。虽然这部分企业并非我国生猪生产的主力, 但却对整个养猪业, 以及以养猪业为核心的主附产业链产生重大的影响。

他们是各地政府的重点扶持对象, 也是研究产业链条变化的重点样本。

2传统养猪模式的利弊分析

大家可能都比较关注这两年过山车一般的行情, 还有这两年的猪病, 大家分析之后觉得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散养, 因为散户太多了, 他们想干就干, 想出就出, 行情好就上, 行情不好就出来, 非常的有随机性。因为养猪行业没有市场门槛, 没有像其他行业的需要从政府拿批文, 养猪行业不存在这个情况。所以它没有市场的准入制, 也没有准出制。所以说大家把这两年出现的问题很多都归结到散养上, 也觉得一定要把散养消灭掉。

但是笔者个人认为, 这个问题存在于中国的社会, 它肯定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因为中国的社会发展, 城市化进程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假如城市化的进程需要20年、30年, 那么现在农村大量的人口涌向哪里去?疫病可能是一个主要的推动因素。当病猪死掉以后, 散户有更多的选择了, 因为宏观经济发展比较好, 到城市里面完全可以找到一个风险比较小, 不用投入大量的资金, 也能够获得同样的利润的企业, 这就是宏观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所以说中国的散养要消灭, 不是靠疫病来消灭, 也不是靠咱们的养殖者来消灭, 而是全国人民必须把宏观经济发展好了, 增加了城市, 也增加了就业岗位, 它自然而然就到城市里面去了。所以说散养只能说占的比例会越来越低, 但是消灭它, 笔者估计这是不可能的, 也是很不现实的。它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优点突出。

2.1优点

2.1.1可以及时充分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等非常规饲料, 减少饲料用粮, 节约资源。

2.1.2可以提供大量的农家肥, 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 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 降低畜禽粪便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2.1.3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廉价劳动力, 解缓就业压力,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特别是现金收入的增长。

2.1.4因其投入较少, 所以与大型养殖场相比, 机动性强, 较易规避市场风险。

2.1.5饲料产品使用量少, 生产出来的畜产品流通面小, 多自产自销、自给自足。

2.2缺点

像西南地区, 自家养了一两头猪, 到年底了杀一两头猪, 做腊肉, 其他多余的才卖出去。这种就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情况下的一种存在的模式。首先是自产自销, 自给自足。缺点也很明显。

2.2.1饲养条件相对较差, 畜禽疫病防治、科学养殖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 不利于疫病的防治。

2.2.2不利于工业饲料的推广, 猪只的生产性能难易最大程度发挥, 饲料转化率低。

2.2.3从饲料安全的角度出发, 在养猪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后, 其负面影响更大:虽然散养对饲料产品的使用量较少, 但部分养殖户受利益驱使, 违禁添加“瘦肉精”等药物, 从而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2.2.4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加大了技术服务和监督管理的难度, 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 一旦发生问题, 特别是传染性疫病, 很容易扩散, 造成大范围的影响。由于无法掌握畜禽产品的饲养和生长情况, 对畜禽生产也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 当其流向市场时, 更不能保证其质量安全, 这对畜禽产品市场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危害性因素。同时, 他们对市场产生很大的威胁, 猪价过山车一般, 这是中国生猪市场的现状。

3规模养殖的主要优劣

3.1规模养殖的主要优势

规模养殖的主要优势就是技术、饲养管理、疫病防治, 还有综合养殖效益比较稳定, 还有就是企业一旦做大了, 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更多, 所以规模养殖场他们就不敢轻易地用违禁药物了, 用泔水养殖了。散户用泔水养殖是很普遍的, 过去很普遍, 现在可能有的地方治理比较严格一些, 有些减少。但是若是让规模养殖场用泔水养殖, 可能就不敢, 一旦被媒体曝光了, 对于企业是一个灭顶之灾。

3.1.1在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管理、养殖技术方面优势明显, 生产效率高, 有利于疫病的防、控、治。

3.1.2综合养殖效益相对较好且稳定。

3.1.3能够长期、较稳定地为社会提供安全的畜禽产品, 有利于食品安全的监控。

3.1.4较大程度发挥猪只生长性能, 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质量, 有利于扩大我国的畜禽产品出口。

3.1.5有利于工业饲料产品的推广,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2规模养殖的主要劣势

规模养殖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它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

3.2.1一次性固定投资过大, 成本回收较慢, 风险相对较大。一般的中小户资金实力有限, 所以说很难发展到这种程度。

3.2.2因其规模化程度高, 生产过程要求严格, 同时,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过程中, 推广“玉米-豆粕”型饲料配方, 因此需要长期大量消耗玉米、大豆等资源。我国的蛋白饲料资源严重短缺, 玉米等能量饲料虽然短期内不会出现此问题, 但我国是人口大国, “人畜争粮”的矛盾必将在不远的将来进一步加深, 我国从玉米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只是时间问题。大量的农作物副产品等非常规饲料积压, 导致大量的营养物质未被充分利用, 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这个观念在十年以前, 张院士就提出过, 假如一旦中国的养殖业全部照搬美国的养殖模式, 照搬美国的饲料配方, 那么中国的玉米可能就要进口, 而且进口量会非常大, 这应该感谢现在这么多的散户, 没有大量去使用工业饲料, 假如全部使用工业饲料, 全中国人民吃粮食都是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有很多的散户, 他们在利用自己的农副产品来喂猪, 没有采用工业饲料。假如全部采用工业饲料, 你看一看, 6亿头猪, 一年出栏6亿头猪, 每头猪一年相当于一个半人的口粮。也就是中国的这些粮食不光是养活了13亿人, 还养活了6亿头猪, 还有100多亿只鸡……。假如说中国的猪全部吃工业化的饲料, 全部都用了美国的配方, 吃玉米, 全世界的玉米运到中国都不够!

3.2.3需大量消耗水、电等社会资源。

3.2.4若生猪规模养殖企业配套除污设施不够完善, 将给生态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污染。规模养殖的发展, 必然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空气、水源、土壤、作物等造成污染。根据专家的评估, 按污染负荷折算, 一头猪相当于10口人, 10只鸡相当于7口人, 所以说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 必然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或破坏。

4我国生猪养殖区域布局概况

地势直接决定了粮食产区的分布, 山区肯定没有大量的粮食, 只有平原地区才可以。平原地区有粮食了, 你发展养猪才有可能。所以说中国的养猪主产区基本上就是产粮地区, 最大的主产区是在西南地区, 其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还有就是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这就是四大主产区, 各自有各自的优点, 各自的养殖模式也是不一样的。

西南地区相对来说气侯比较好, 空气的湿度, 一年四季的温度, 都是比较好, 都是比较适宜猪的生产, 四川地区, 西南地区就是中国最大的无疫区, 也是最大的主产区, 这个地方被称为中国的三峡水库。为什么它能这么稳定?因为他们那里散养的比较多, 而且普遍在家里养母猪, 他们不是为了投资, 西南地区的养殖区的特点比较特别。还有就是它身处内陆, 交通不便, 虽然生猪的流通成本比较高, 但是正是因为这个优点, 它的病比较少。四川的猪基本上只出不进。只引种猪, 管理得非常严格, 但是它很少往里面运, 所以基本上没有病。

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交通太方便了, 猪病的传播非常有利。华北地区主产区的主要优势是, 是粮食主产区, 粮食价格比较便宜。所以说饲料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 但是也是刚才所说的交通太方便了, 所以疫病也很多。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夏天猪病高发的地区, 因为这个地区是亚热带的气侯, 夏天进入梅雨季节后开始高温高湿, 一旦有持续多天的高温高湿, 猪的抵抗力就会大幅度下降, 就会大规模生病。

东北地区相对来说比较偏远, 跟四川都属于边缘地区, 所以它也主要是往外输出, 不往里面输入。而且饲料成本也是非常低。

现在介绍一下四大主产区和三大销区的关系。三大销区就是长三角地区、珠三角、环渤海, 三大经济圈。三大经济圈吃的猪肉不一样的, 像珠三角他们吃的主要是湖南、两广, 还有四川、云南这些地方的猪, 也就是西南主产区和长江中下游主产区在供应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是由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地区来供应。环渤海经济圈是华北和东北地区在供应。就是这三大市场, 他的供应是不一样的, 正是这样一个供需格局才导致了今年夏天曾经有一段时间, 华北地区河南、河北的猪价比南方地区都要高, 当然只维持了一个多月了。原因就是华北地区区域性的缺猪了, 其他主产区只有东北能够顶得上。

四大主产区和三大主销区的关系大概就是这样的, 这种产销区之间的格局也导致了不同产区的养殖模式是不一样的。

5.哪一种模式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5.1生猪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的促进因素

这些年来生猪养殖规模发展非常快一个促进因素, 第一个还是宏观经济这些年一直持续得非常好;第二个就是消费的习惯, 特别是结构发生了改变;第三个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连续多年, 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等粮食主产区的一个工程就是粮转肉的工程, 过去一直在往南方运粮食而不是运猪肉, 也不是运活猪。所以这些年当地粮食结构要调整, 让粮食在当地就转化成肉;第四个就是生态环保意识增强;第五个是城市化进展加快;第六个就是产业链的不断拉长;第七个是疫病频发, 技术门槛提高。小养殖户变少, 笔者觉得这两年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这两个因素。假如你没有病, 可能到目前为止, 中国的规模化养殖绝对不会达到这种程度。因为中小户首先是资金上存在问题;第二个就是没有专业的知识, 技术水平达不到, 防控水平也达不到, 观念比较落后, 所以经常发病, 假如城市里还有一个相当的工作的话, 他们可能会城市里工作了。假如说没有, 今后还有可能要从事养猪, 或者从事其他的养殖行业;第八个超常盈利使长期困扰养殖场的资金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两年规模养殖发展得比较快, 得益于最后两个条件, 2007年2008年的行业太好了, 猪场都赚钱了, 所以扩大规模。

规模猪场要扩大规模, 第一个因素是资金, 第二个因素是疫病, 第三个因素是环境, 政策因素。

5.2未来我国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变化趋势

中国养猪区域化的发展趋势, 因为北方是粮食主产区, 养猪作为一个粮食消耗型的产业, 可能要向粮食主产区转移;第二个就是经济发达地区要向山区转移的, 这是养猪对环境的压力逐渐增大以后;第三个就是边缘地区农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第四个就是东北粮食主产区;第五是四川、湖南这些传统的主产区的定位还不会改变, 就是说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5.3未来我国生猪养殖模式变化趋势

未来中国养猪业的发展模式, 第一农户、小规模养殖长期存在;第二规模化可持续性的养猪业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规模养殖趋势是不可逆的, 规模化可持续型养猪是最终发展方向!

5.4养猪产业的产业链

养猪业是核心, 其他的饲料业, 还有屠宰加工业, 还有屠宰加工行业, 完全依附在这个行业上。一旦养猪业出现问题, 这三个行业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2007年2008年以后有大量的饲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屠宰行业的龙头企业, 进入到养殖这个环节, 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养猪业才是这个产业链的核心, 你不进入到养猪行业, 那么你整个行业的风险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降低。目前进入养猪行业的主要就是这三类:第一就是饲料为主的龙头企业;第二是屠宰为主的龙头企业;第三个就是冻肉、粮食加工等其他行业。他们要进入这个行业的话, 谁更适合呢?谁优势更加明显呢?首先它要解决两个问题, 两大风险, 就是养猪行业面临的最大的两个风险, 第一个是疫病风险, 这是第一位的, 第二个是市场风险。外行进入养猪, 你不具备任何的优势, 除了资金方面, 没有其他的优势。最具有优势的就是饲料企业和屠宰企业, 饲料企业首先解决了一个饲料的问题, 拉长了产业链。屠宰企业首先解决的是一个后援的问题, 拉长了产业链以后, 降低了自己最大的成本。饲料行业进入到养猪产业是解决了饲料消费的问题。

中国养殖业到底是哪一种模式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笔者觉得

分粥

这四个标准是必须得看的, 第一个就是食品安全;第二个是环境的压力;第三个粮食安全问题;第四个就是社会就业的问题。笔者个人认为中国应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猪模式, 即一种多元化模式。美国有自己的国情, 地大物博, 人口少, 而且科技发达, 所以可以发展大型集约化养殖。欧洲也有自己的国情, 欧洲的人口和土地资源和我国比较像, 但欧洲的整体经济水平, 区域发展没有我国这么不平衡。我国的国情即有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等劣势, 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 四川农民的收入和广东农民的收入, 差的不是一点儿。所以笔者认为中国不应该去推广一种固定的模式, 而是因地制宜地发展符合当地情况的模式。

哲理小故事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 每天分一大桶粥。

要命的是, 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 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 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 他们只有一

天是饱的, 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 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 贿赂他, 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 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 扯皮下来, 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 但

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 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 就算不平, 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 和和气气, 日子越过越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样是七个人, 不同的分配制度, 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 一定是机制问题, 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 没有严格的奖

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 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篇9

农业是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发达的农业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是以小农家庭经营为基础,近70%人口为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一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21世纪初期,中国政府就决心争取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大幅度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困难,“三农”问题不仅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也严重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目前人口急剧膨胀、经济飞速发展,对中国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日益减少,土壤退化、沙漠化严重,农业气象灾害频发,农业病虫害发生频繁,大气污染与酸雨问题突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气候变化异常,物种基因资源迅速消失等方面。

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和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可能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案、适应对策及解决措施,从而对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准确的判断。

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1985年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组织了12个研究所数十位科学家,开始了“我国气候变化的预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其他7个农业与农业气象研究单位参加了“气候变化及其农业影响与对策”的课题研究。1990年,我国建立了与IPCC相对应的工作组(科学评价组、影响研究组、政策研究组),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气象局、农业部、地方自然科学基金等多次资助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1.1 气候变暖对种植制度的影响

随着全球变暖,各种天气系统的活动将会更强烈、频繁,干旱、洪涝、高温、冷冻害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气候的冷暖、干湿变率可能增大,特别是降水变化的不确定性,使种植制度发生改变。气候变暖,生长季延长,对中国种植制度影响重大。

据研究,气候变暖使全年生长季延长,作物生育期缩短,如果气候变暖2℃,中国作物全年生长季延长8~32d,东北地区延长较少为8d,华南地区延长32d。水稻生育期日数全国平均缩短14~15d,小麦平均缩短34d。作物越冬<0℃日数缩短8~18d、越夏≥35℃高温日数增加1~11d,不同地区之间略有差异。

未来全球性气候变暖对中国的种植制度将产生明显的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一大特点是多熟种植,复种指数达到150%以上。CO2倍增时导致温度升高,中国各地的热量资源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0℃积温有所增加。由于生长季可能延长,对多熟种植有利,将使当前多熟种制的北界向北推移。

王馥棠[1]根据GCM(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拟输出及随机天气发生器的计算,得出未来中国气温的可能变化(表1)。

(℃)

当前的多熟种植的北界会向北向西推移,原来的过渡带可能成为稳定的熟制地区。这种变化有可能使一年二熟、一年三熟种植的面积扩大。陶战等[2]假设到2030年全球CO2浓度倍增和中国平均气温上升1℃的情况下,预计三熟制的北界将从目前的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二熟制北界从秦淮地区北移至内蒙和东北的南部。但崔读昌[3]认为,中国未来的种植制度会因升温而有变动,但因许多地区水热变化并非同步,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分状况。

王馥棠[4]根据合成GCM产生的中国区域气候变化情景估算,可以模拟评价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到2050年,除了海拔很高的青藏高原地区和东北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外,几乎其他所有地方的种植制度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表2),最显著的变化将会发生在中国最重要的东部农业生产区。目前大部分两熟制地区将会被不同组合的三熟制所替代,两熟制地区将会北移到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三熟制的北界将明显地由目前的长江流域北移到黄河流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种植制度的多样化和复种指数的增加,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将是有利的,尤其是在最冷的东北地区。到2050年,中国一熟制区的面积将由现在的62.3%缩小到39.2%,三熟制区的面积将由目前的13.5%扩大到35.9%,二熟制区的面积基本不变。

(%)

气候变化导致的熟制的改变,可能会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以现有生产方式经营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将会不同程度减产。麦、稻两熟区、双季稻种植区和一年三熟制的水稻产区,只要水分条件能满足生育期的需要,种植北界均可向北推移。

1.2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

据研究,中国20世纪80年代光温生产潜力有明显增长的趋势,北方增幅大于南方[5]。张强等[6]应用黄土高原地区72个气象站1961~1990年的气候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表明,尽管整个黄土高原20世纪80年代年平均气温升高,但玉米生长期内的温度并没有增高,反而有所下降,因而20世纪80年代玉米光温生产潜力较20世纪60、70年代减小。由于降水变化的影响,除陕西省外,其他省区80年代气候生产潜力均高于20世纪60、70年代。李德[7]对安徽省近40年气候生产潜力的分析得出,20世纪80年代安徽省各地农业气候生产潜力较40年代准气候平均值减小。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各地应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变化,趋利避害,提高作物的现实生产力。

黄志英等[8]以河北省为例,通过对小麦和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估算,得出自然降水条件下,生产潜力很低,仅为光温生产潜力的50%左右;而在灌溉条件下,作物的灌溉潜力可达到光温生产潜力的80%,然而河北省水资源缺乏,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及地表水、地下水不足,作物的灌溉生产潜力尚难发挥,水分成为作物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

关于未来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影响的评价,大多是在模拟CO2浓度倍增的前提下进行的。如张厚瑄[9]在自动灌水和雨育2种种植方式、品种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模拟得出中国南方稻区双季稻和单季稻气候生产潜力将普遍下降。李玉娥等[10]的研究结果则表明,中国北方冬麦区小麦和玉米的生产潜力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金之庆等[11]考虑气候条件变化和CO2浓度上升的双重作用下,得出北方冬小麦将显著增产,而南方麦区的减产幅度小,甚至有少量增产。因为CO2浓度的增加,增强了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了水分利用率,从而增强了作物的适应能力,提高了生产力。

张爱民等[12]对安徽省淮河流域地区近百年来的温度、降水变化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设计了4种条件评价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作物生产力受CO2浓度变化的影响明显,在最适宜条件下(土壤无机元素得到充分满足),CO2含量增加1倍时,作物生产力可提高约20%。王效瑞等[13]进一步研究表明,地处北亚热带的皖南,其作物生产力受CO2浓度变化的影响稍大于北部地区,湿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生产力对CO2浓度变化最为敏感。杨恒山等[14]对近45年主要作物光能、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并对玉米、水稻、大豆、高粱4种主要作物生产潜力不同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上分析表明,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各地应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变化,趋利避害,提高作物的现实生产力。关于气候变化对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尚有许多不确定的地方,影响因素不仅有温度和CO2,太阳辐射、降水、蒸发、温度日较差、风等也有影响。如中国近50年来太阳辐射总体减弱,主要是日照时数减少,而温度日较差也在减小。温度日较差对作物生长非常重要,日较差较小意味着最低温度升高,那么作物呼吸消耗加强,干物质积累减小,产量可能下降,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1.3 气候变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倍增引起的气候变暖对作物产量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15],气候变暖,作物功能叶片光合作物速率提高,作物产量呈增加趋势,大豆增长率可达67.1%,冬小麦、棉花、玉米增长率可达28.3%、27.4%、22.9%。目前,一般采用作物生育期内主要气候要素与作物产量的共变统计关系建立回归模式,研究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对探索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定量影响规律有一定指导作用[16]。

王馥棠[4]在3种平衡GCM模式(GFDL、MPI和UKMO-H)产生的2050年气候变化情景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适合于中国农业实际的3种作物模型(ORIZA1水稻模型、CERES-wheat和CERES-maize模型)完成了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模拟试验,模拟出了作物产量可能的变化范围(表3)。可以看出,在未来温度变化情景下,2050年3种主要作物的产量平均将可能减少5%~10%。

(%)

王馥棠[17]利用作物产量-天气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作了估算,结果表明,在农业种植方式和耕作措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大气CO2浓度增加引起的气候变暖对玉米影响最明显,其次为冬小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小。在区域上,对北方的影响大于南方;在季节上,以秋季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

由表3可见,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有些地区是正效应,而在另一些地区是负效应,但总体负效应显著。在不考虑水分影响的情况下,早稻、晚稻、单季稻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减产,其中早稻减产幅度较小,晚稻和单季稻减产幅度较大,均超过8%。总体上气候变暖使小麦产量下降,雨养春小麦下降幅度最大,达30%以上;其次是灌溉春小麦,下降幅度超过17%;雨养冬小麦下降7%以上;灌溉冬小麦所受到的影响最小。气候变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是弊大于利,但减产幅度不如水稻和小麦明显。气候变暖使春玉米减产2%~7%,夏玉米减产5%~7%,灌溉玉米减产2%~6%,无灌溉玉米减产6%~7%;总产量平均减产3%~6%,灌溉玉米减产的幅度比雨养玉米要小。

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差异。如水稻中的单季稻由北向南减产幅度逐渐增加,在华北中北部产量下降最大(约为17%),黄河中下游和西北地区产量下降较小(10%~15%),江淮地区和四川盆地产量下降最小(6%~10%);早稻则是长江以南的南方中部稻区产量下降最小(2%以下),其周边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产量下降较多(一般在2%~5%);南方稻区长江以南的西北部,晚稻产量下降较多(10%~15%),东南部下降较小(7%~10%)。

1.4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加剧

气候变暖后,中国的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出现了变化,从而造成农业气象灾害的加剧和发生频率的增大。最近的研究指出,中国的极端降水事件趋多、极端降水平均强度和极端降水值都有增强的趋势,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极端降水量比例趋于增大。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这里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都趋于增加,长江中下游大部分雨涝集中在5~7月,正是夏熟作物的主要生长季节。雨涝造成农业减产,损失巨大。

近十几年来,中国北方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值得重视的是,华北地区近30年来干旱加剧的形势十分严峻。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牧过渡带也将扩大。农牧过渡带向东南推移不仅减少了种植面积,而且使可能引起沙漠化的危险地区也随之向东南方向推进。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将不断扩大。

21世纪以来,中国南方地区的干旱发生次数在增多、强度在增大。如2003年南方出现150年1遇的大旱,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连续半年干旱少雨,水稻遇到高温灼伤,减产严重。部分地区出现伏秋连旱,或秋冬连旱。2004年,华南出现严重旱象,仅广东省因旱灾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就达14亿多元。更为严重的是,2006年7月中旬至9月上旬,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川东等地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高温干旱,遭受罕见持续高温热浪袭击,局部地区达41~44℃,因旱出现1 800多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面积320多万公顷,绝收面积72.7万公顷,粮食减产500万吨左右,直接经济损失150亿元人民币。

然而,气候变暖使越冬作物受害减轻。在20世纪50、60年代和70年代初北方冬麦区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冬季温度升高明显,冻害次数减少,强度减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还未发生大面积的冻害。但是气候变暖并不意味着霜冻危害减少,与此相反,霜冻还会加剧发生。因为气候变暖导致温度的变率增大,春季升温早,秋季降温迟,但变化极不稳定:一是升温过程中常常伴随大幅度降温,造成越冬作物受害;二是降温可能突然提前,使秋熟作物遭受伤害。

1.5 气候变暖对病虫害的影响

中国是自然灾害严重多发国家,农作物病虫害是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病虫害具有种类多、影响大、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中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例如中国重要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达1 400多种,其中重大流行性、迁飞性病虫害就有20多种。几乎所有大范围流行性、暴发性、毁灭性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流行都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或与气象灾害相伴发生。研究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揭示其发生流行的气候背景及其耦合机制,对于建立病虫害气象预测预报模式,提高病虫害中长期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现实生产意义。

叶彩玲等[18]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气象环境成因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温度、湿度、降雨、风、光照等气象要素,对促进或抑制某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流行及其危害程度都可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就农作物病害而言,病害的潜育期一般在发病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如西瓜蔓枯病潜育期在15℃时,需要10~11d,28℃时只需3.5d。高温有利于大白菜炭疽病的流行,通常情况下,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大多数害虫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升高害虫各生育期缩短,反之则延长。

温度升高,害虫就会提前发育,一年中的繁殖代数增加,数量会呈指数增加,造成农田多次受害的几率增大。气候变暖后,在1~27°N(粘虫冬季繁殖气候带)、27~33°N(粘虫越冬气候带)、33~36°N(粘虫春季迁入气候带)及36~39°N的冀东北、山东半岛、北京等地,粘虫发生世代均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殖1~2代[19]。另外,病虫越冬状况受温度影响将更加明显,冬季变暖,有利于多种病虫过冬,可造成主要农作物病虫越冬基数增加、越冬死亡率降低、次年病虫发生期提前、危害加重,同时农作物害虫迁入期提前、危害期延长,可能导致农药施用量增加20%以上,甚至加倍。更为严重的是多种主要作物的迁飞型害虫比现在分布更广、危害更大。中国粘虫越冬北界将从33°N北移到36°N附近地区,大致与现在的1月份-2℃等温线相接近;冬季繁殖气候带也将从27°N北移至30°N附近,造成粘虫越冬和冬季繁殖面积扩大近千万公顷[20]。褐飞虱安全越冬北界将移至25°N附近,常年可在26~27°N附近越冬;稻纵卷叶螟冬季越冬界线将从1月份4℃等温线以南扩展到2℃等温线以南。上述结果不仅加重大范围越冬作物的病虫危害,而且也增加来年开春迁飞害虫的基数。

气候变暖,尤其是冬季温度增高,有利于条锈菌越冬,使菌源基数增大,春季气候条件适宜,将会促使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加重[21]。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年份,小麦条锈病将有“南下”发展的趋势。低温和寒露风对穗颈稻瘟病的流行十分有利,因此,双季稻种植区北移后,易造成稻瘟病北上,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和加重。另外,水稻纹枯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当气温为23~35℃,并在伴有降雨或高湿的情况下,病情将扩展,有可能发展成为发病最广、危害最大的病害。

雨湿条件往往是农作物病害流行的主导因子,对病虫害发生流行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有时起到加速促进作用。如各种作物的霜霉菌、疫霉菌、锈菌和半知菌、细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研究表明[22],湿度与害虫的存活率、数量、甚至体重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对湿度在43%~100%时,白背飞虱卵孵化率、若虫存活率、世代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和寿命、内禀增长力、种群趋势指数均随湿度增加呈抛物线趋势。湿度还影响害虫的迁飞能力、体重变化、虫口数量及发生程度[23]。气候变暖再加上湿度增加,将进一步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降雨或适温高湿有利于大多病菌的繁殖和扩散,研究表明[24],当温度在22~27℃范围内,相对湿度在92%~98%时有利于稻曲病孢子萌发,加速稻曲病的流行。霍治国等指出[24],冬季雨量、春季中雨量增加对长江流域小麦白粉病的流行有促进作用。

迄今为止,对风和农作物病害发生流行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有关农作物害虫与风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风与迁飞性害虫的起飞、运转及降落的关系方面。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开始进行昆虫的迁飞行为研究,涉及的害虫主要有褐飞虱、粘虫、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等。对粘虫、稻飞虱起飞、运转、降落与风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8],粘虫、稻飞虱等昆虫在中国的迁飞高度主要分布于空中500~2 000m,当风速超过3.5m/s后,成虫主要由气流推动前进。

另有研究表明,风不仅影响真菌孢子的释放、传播,而且能制造伤口,为病菌侵染创造条件,风雨交加有利于病菌传播与侵染。长江流域小麦白粉病的流行程度与小麦生育期间的旬平均风速呈显著正相关,当生育期间旬平均风速较常年同期偏大时,长江流域小麦白粉病偏重流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25]。

2 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总体来说有利有弊、弊多利少。因此,如何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和气候变化特点,采取适当的对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对今后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1)调整种植制度,充分利用热量资源。气候变暖有助于不耐低温的作物生长,因此要针对引进的优良作物品种进行气候适应性研究,并与当地气候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科学合理确定种植制度,做到因地制宜、效益优先。对于原有种植作物,也要针对气候变暖现象,适当调整播种期,使作物在主要生长季处于更为适宜的气候条件,达到增产的目的。

(2)扩大温室作物生产,保证冬季农产品的充分供应。气候变暖有利于温室作物更好地生长,减少低温危害的风险,可以达到增产节能的目的。由于温室内的温度上升,作物生长加速,可以更快地向市场提供充足的货源,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气候背景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在掌握病虫气象规律的基础上,研制重大农业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技术,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及时跟踪,同时对未来动态加以准确预报。

(4)加强田间管理,发展节水农业,防御干旱灾害。针对温度上升,作物蒸腾加速、水分损失增多、干旱发生几率加大的情况,采用先进的滴灌、喷灌、渗灌、微灌等技术,减少无效蒸散和渗漏,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5)培育和选用高光效、抗旱涝、抗高低温的作物品种,改进作物和品种布局。发展冬季农业,通过麦棉两熟、小麦玉米间作、恢复和发展双季稻种植等途径,提高复种指数,争取更多的作物光合时间,达到提高单产的目的。

3 研究展望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总体来说弊多利少,因而制定应对措施非常重要。除减少人为燃烧化石燃料排放CO2外,要根据气候变化的区域特点,运用科学方法定量研究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以便在种植制度的安排、品种的选育、农业生产管理措施的制定等方面积极应对,充分发挥热量资源优势,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达到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因此,今后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进一步加强开放性(FACE)试验研究,探索气候变暖变干情景下作物光合、呼吸作用和水分耗散变化机理,为建立评估气候变化影响的作物生长模型提供生物学基础。

(2)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评估的模型研究,在模型中应包括土壤养分、病虫草害、经济评价、应对决策、技术措施、管理水平等因子。

(3)开展气候变率和极端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过去的研究大多考虑平均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少考虑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气候脆弱性。气候变暖加剧气候异常,极端事件发生增多,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更加显著,客观评价这种影响对科学制定农业应对决策更有意义。

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研究 篇10

1 中国煤炭资源状况

中国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山西、内蒙古、贵州、安徽和陕西5省、区煤炭储量分别合计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75%。而中国人均煤炭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2.5%, 但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消费为主。从能源消费需求看, 煤炭需求量大, 而且需求稳定。

2 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

近几年, 世界煤炭生产、消费和贸易呈增长态势, 发电用煤需求也急剧增长, 煤炭生产的国际化和海运成本的下降, 也加速了煤炭国际贸易的发展。

近二十年里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有显著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 中国煤炭贸易以出口为主。煤炭进口量仅为出口量的4%左右。从2002年开始, 中国煤炭进口量快速增长, 年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2005年煤炭进口量增长至出口量的3%, 2007年煤炭进出口量已经接近持平。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中国累计进口煤1.26亿吨, 比上年增长211.9%;出口煤2240万吨, 下降50.7%;全年净进口1.03亿吨。中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煤炭对外依存度约3%。

3 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的原因

作为世界上产量最大, 煤炭品种齐全的第一产煤大国, 为什么还要进口煤炭呢?经笔者查阅资料分析,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南方经济发展促进需求

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 动力煤的需求直线上升。这些地方的发电厂之所以不用国内煤炭, 而从国外进口。最重要的因素是运输问题。北煤南运比从国外进口还要贵。一个火车专列只能运几千吨煤, 而一艘万吨货轮少则两万吨, 多则十万吨, 运输成本比国内火车还便宜。

3.2 国际市场煤价低迷, 促进进口煤炭成倍增加

进口煤炭比国内煤炭价格有竞争力。加入WTO后, 我国对国外煤炭的市场准入更加宽松。进口成本的减少.再加上进口煤炭质量的稳定性更有保障, 于是沿海一些发电厂的目光自然转向了国外市场, 从而使国内煤炭企业面临着进口煤炭的激烈竞争。

3.3 地方干预影响巨大, 不能形成全国统一性的煤炭市场

我国的煤炭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然而分布却很不均匀, 主要产区集中在中西部省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煤炭资源普遍较为贫乏。在这种资源背景下, 我国煤炭经常需要跨地区销售, 调剂不同地区的余缺。由于各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各地政府为了保证本地经济发展需要, 纷纷采取地方封锁的手段争夺煤炭资源, 限制本地煤炭的外运。

3.4 煤炭运输效率不高, 铁路运输体制有待进一步改革

首先, 我国铁路系统建设还不能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经济需要。铁路主要干线运输能力趋于饱和, 亟需建设更多的铁路。但另一方面, 我国铁路系统的运输效率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的顺畅流通。我国的铁路系统长期处于国家计划的控制之下, 运力主要由国家统一分配, 而国家计划和市场实际需求之间是有较大差距的。煤炭供求的运输环节与其它环节出现了脱节现象, 致使买卖双方不能自由选择铁路运输时间和运量。

4 煤炭进出口变化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煤炭的进口量相比中国总的煤炭消耗量来说, 实在是微不足道。要用国际煤炭较大范围地代替国内煤炭是完全不可能的, 进口煤炭只适用于沿海极少数地区, 在全国整个消费总量中, 进口煤炭根本行不成气候。

4.1 和我国煤炭产销量相比, 我国可从国际市场采购的煤炭数量微不足道

我国是世界第一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 即使国内电力企业全部在澳洲、印尼、越南等国家订购煤炭也只不过是少数, 不会对内地煤炭供求产生很大影响。从数量上考虑, 就是国际市场的电煤全部供应中国, 也不足中国消耗量的一半, 中国的电力企业离开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将不可能生存, 无论怎样说, 国内电力企业是离不开国内煤炭市场而生存的, 不能也不敢撇开国内煤炭市场供应燃料的。

4.2 国内煤炭价格仍然明显低于国际煤炭价格

虽然, 进口煤炭产品到达南方沿海地区煤炭价格有可能和国内煤价持平、甚至低于国内煤炭价格, 但是, 作为占国内面积95%以上的广大区域的电煤价格要不同程度地远低于国际煤炭价格。

必须承认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煤炭产地和消费地严重分离, 铁路运价不断提高, 造成我国南方海南岛、广西、广东、福建四个省区的极少数沿海地区的进口煤炭价格和国内运进的煤炭价格相当, 甚至低于国内煤炭价格。但是, 毕竟这样的地区范围狭小, 消耗量在全国煤炭的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会超过3%。

4.3 煤炭净进口促煤炭产业结构优化

近几年随着以电力、冶金等为代表的高耗能重工业的飞速发展, 煤炭行业产能屡创新高的同时, 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程度让人心惊。煤炭的过度开采也带来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 充分利用资源, 已成为煤炭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做大企业的一条捷径。从某种意义上说, “煤炭净进口”局面的出现是推动煤炭企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正当其时。

5 煤炭市场变化未来趋势

5.1 煤炭供求将基本平衡

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 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将不可能发生, 煤炭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将是2010年煤炭市场的主旋律。

5.2 煤炭价格将稳中有升

随着资源整合的不断深入, 煤炭产品本身的生产成本将有可能继续提高。另一方面, 随着煤炭企业的整合, 国有高成本煤炭企业生产的煤炭产品在煤炭产品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将不断增大, 煤炭产品整体价格的攀升将不可避免。另外,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复苏, 国际上对煤炭的需求量将不断加大, 这对国内煤炭价格的不断攀升将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5.3 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2009年, 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推进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 完善煤炭交易的市场化机制, 推动了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5.4 煤炭进口将继续增加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整合的日趋深化, 国有煤炭企业对国内煤炭市场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 高成本煤炭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我国煤炭企业在国际煤炭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将可能下降。国内煤炭企业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煤炭市场份额将可能继续下降, 国际煤炭企业大举进入我国煤炭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6 应对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的具体对策

针对目前中国煤炭进出口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应采取以下具体对策。

6.1 灵活执行国家煤炭进出口的各项政策规定

因为目前中国国内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确需要大量充足的能源供应, 在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还不能担当重要角色之时限制煤炭出口增加进口, 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同时煤炭又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能源资源, 因此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煤炭进出口的各项政策规定。

6.2 更好地利用国外的煤炭资源

目前, 中国煤炭工业正在走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方面组建大型煤炭基地, 组建综合能力强的大的煤炭企业集团;另一方面, 在“走出去战略”上获得突破, 开始在海外进行煤炭开采。这样不仅可以利用世界上可以利用的资源为人类服务, 同时, 若在国外开发的煤矿达到相当数量和规模, 也可在关键时刻解中国国内能源急需之困。

6.3 坚持节能降耗和提高商品煤质量不动摇

煤炭行业不仅为社会生产能源、供应能源, 同时也是耗能大户。煤矿有为数众多的采煤机械、加工设备, 每年的电耗相当惊人。如果在源头上运用先进的采煤方法, 提高煤炭回收率, 采用先进的煤炭洗选技术提高商品煤的产率、降低煤炭加工原材料的消耗等, 都可取得节能效益, 并可在建设节能型矿区方面做出贡献。

6.4 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中国煤炭出口锐减的大趋势下, 煤炭出口企业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产品结构, 尽快建立循环经济, 延伸产业链, 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无论是煤变电还是煤变油, 在这样循环发展中, 煤炭即提供了洁净能源, 又保护了矿区环境, 同时, 通过矿区循环经济的建设中可以催生新产业。这样, 即使煤炭再度过剩那一天会来到也不可怕, 因为煤炭产业链已得到延伸, 煤炭资源可就地转化, 不仅减轻了运输压力, 还改变了煤炭行业只销售煤炭初产品的单一产品模式。

6.5 加快铁路运输建设

东南沿海地区之所以要进口煤炭,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北煤南运, 西煤东运的距离远、运输环节过多, 而导致的煤价过高。近年来我国运煤铁路新线的建设存在明显不足制约着煤炭铁路运输量。因此政府在煤炭铁路运输方面应加大投入, 以解决煤炭运输的瓶颈制约问题。另一方面, 国家应出台相关强硬的政策措施, 梳理煤炭运输环节, 减少不必要环节。

6.6 建立煤炭国家战略储备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费国, 今后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总体上还呈增长趋势。而国际煤炭市场是变幻莫测的, 在国际煤价过高之时大量进口就会危及国家能源安全。因此不能无限制地进口煤炭, 要建立起中国自己的煤炭战略储备,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大煤田的地质勘探力度, 进一步提高煤炭开采准入门槛, 限制小煤矿的滥采乱挖, 保护珍贵的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应在全社会范围内, 纠正煤炭库存方面不正确的观念, 使煤炭的社会库存率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避免出现“煤荒”后对进口煤炭的过分依赖。

7 结论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国煤炭进出口经历了从少量出口、没有进口, 大量出口、少量进口, 到现在的出口量急剧下降、进口量迅速增加的变化历程。这些变化主要受经济建设发展, 煤炭资源分布, 主要用煤行业需求变化, 煤炭进出口政策变化, 中国煤炭铁路运输瓶颈制约等因素的影响, 认为一方面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炭进出口方面的政策规定, 另一方面要多方努力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 保住重要的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国外大客户。要走中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适量增加进口煤炭的同时, 加大煤田地质勘探力度, 增加国家的煤炭战略储备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 在促进煤炭就地转化方面做大文章, 实现中国煤炭的清洁开采和洁净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孙绍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煤炭经济与进出口形势分析[J].中国经贸, 2009, (4) :21.

[2]陈彦.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0, (2) :53.

[3]陈实.产煤大国为何进口煤炭[N].燃料快报, 2003, (2) :32.

[4]郝瑞明.我国煤炭供需矛盾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6, (7) :159.

[5]董二云.进口煤炭只适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J].管理观察, 2009, (3) :75.

上一篇:加油加气站下一篇:钢结构的防腐与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