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与水利施工

2024-05-16

混凝土施工与水利施工(精选十篇)

混凝土施工与水利施工 篇1

1 裂缝控制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对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裂缝大小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 国家规范对砼表面裂缝做出了规定: (1) 无侵蚀介质无防渗要求0.3~0.4mm; (2) 轻微介质侵蚀无防渗要求0.2~0.3mm; (3) 严重侵蚀有防渗要求0.1~0.2mm。《水闸施工规范》对砼的表面裂缝也做出了规定, 允许值是:水上区0.2mm;水下区0.3mm。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荷载引起的应力裂缝;有地基沉降不均引起的沉降裂;温差或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裂缝;养护不善引起的收缩裂缝。因温度、湿度、收缩引起的裂缝, 都是因变形发生的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形成的。 水闸墩、墙结构下部出现的裂缝多为地基或基础约束引起的温度裂缝。

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必须从结构设计、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安排、施工质量、混凝土温度控制、混凝土养护和表面保护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2 裂缝及裂缝产生

2.1 塑性收缩裂缝

裂缝呈断断续续、似连不连, 有时像龟壳状一块块, 裂缝粗而短, 缝裂至钢筋为止。多发生在高温多风的天气浇筑的混凝土, 或者混凝土浇筑完毕表面未及时覆盖, 水的蒸发深入表层引起表面猛烈脱水而致。

2.2 沉缩裂缝

混凝土硬化前没有沉实或沉实不均匀, 会产生沉缩裂缝。这种裂缝上口张得大, 分布规则, 裂得不深, 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1~3h发生。

2.3 约束裂缝

水泥在水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内部温度高, 若表面温度小, 表层受内部的约束产生拉应力, 当温度差过大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 混凝土表面便开裂, 这种裂缝一般发生在厚大的结构中, 即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我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部位所用的混凝土即为大体积混凝土;美国则规定为:任何现浇混凝土, 只要有可能产生温度影响的混凝土均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混凝土是脆性材料, 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左右。大体积混凝土的断面尺寸较大, 由于水泥的水化热会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以及在以后的降温过程中, 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会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通常只在表面配置少量钢筋, 或者不配钢筋。因此, 拉应力要由混凝土本身来承担。

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d左右, 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0J左右的热量, 如果以水泥用量350~550kg/m3来计算, 每m3混凝土将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 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可达70℃左右, 甚至更高) 。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 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 因此混凝土中心温度很高, 这样就会形成温度梯度, 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 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4 混凝土的干缩裂缝

混凝土中会有空隙、粗孔及毛细孔, 这些孔隙中存在水分, 水分的活动产生“湿度变形”, 表现为干缩湿胀, 主要有“毛细收缩和吸附收缩”。如果胀缩受到外界或内部的约束, 混凝土内将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限度时便产生裂缝, 水泥用量越大, 水灰比越大, 则变形越大。

2.5 基岩或老砼对其上薄块产生的约束裂缝

厚大的闸底板对间隔时间较长后浇筑的闸墩, 约束变形产生的约束裂缝。

3 裂缝控制措施

3.1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

采集原材料进行试拌, 尽可能地减少水泥用量, 添加Ⅰ级粉煤灰, 将水胶比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粗骨料采用二级配。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对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温升、减少收缩、提高抗侵蚀具有良好的作用。在裂缝易发生部位如孔洞周围以及转角处布置一些斜筋, 从而让钢筋代替混凝土承担拉应力, 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裂缝的发展。为了避免裂缝的出现, 在设计中利用中低强度底水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在工程结构设计中要特别注意降低结构的约束度。对于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当尽量取较小值, 因为保护层的厚度愈大愈容易发生裂缝。

3.2 原材料的选择

砂料细度模数控制在2.4以上, 含泥量控制在1%内。碎石针片状控制在10%以内, 含泥量控制在1%内, 尽可能使低水热化水泥, 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不使混凝土产生收缩。在骨料的选择上应该选取粒径大强度高级配好的骨料。这样可以获得较小的空隙率及表面积, 从而减少水泥的用量, 降低水化热, 减少干缩, 减小了混凝土裂缝的开展。

3.3 施工安排

混凝土的浇筑尽可能避开高温、曝晒、多风、降温的天气, 若需要上述条件下施工必须有相应遮挡、保温措施。

3.4 施工过程控制

3.4.1 二次压光消除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

此种裂缝是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引起的, 发生在混凝土初凝至终凝期间, 消除此种裂缝应使用机械抹光机进行大面积、高强度的提浆抹光, 然后使用机械收光机进行大面积、高强度的收光, 将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表面强度, 在混凝土终凝前再进行二次人工抹压收光。

3.4.2 二次振捣法消除混凝土沉缩裂缝

对于浇筑后坍落度已经消失开始初凝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 混凝土会重新液化, 能较好地消除粗骨料、钢筋下面的水膜, 消除沉缩收缩量。泵送混凝土特别需要二次振捣。

3.4.3 控制约束裂缝的措施

理论研究表明,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热量。于是, 我们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该选择低热或者中热的水泥品种。而水泥释放温度的大小及速度取决于水泥内矿物成分的不同。水泥矿物中发热速率最快和发热量最大的是铝酸三钙 (C3A) , 其他成分依次为硅酸三钙 (C3S) 、硅酸二钙 (C2S) 和铁铝酸四钙 (C4AF) 。另外, 水泥越细发热速率越快, 但是不影响最终发热量。因此我们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尽量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以减少水泥的用量。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后, 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 提高抗渗能力, 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度, 降低最终收缩值, 减少水泥用量。要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内部温升, 防止结构出现温度裂缝, 利用粉煤灰作混凝土的掺合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外加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UFA 膨胀剂, 它可以等量替换水泥。并且是混凝土产生适度的膨胀。一方面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另一方面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力, 以抵消混凝土中产生的部分拉应力。减水缓凝剂, 并应保证一定的坍落度。这样可以延缓水化热的峰值期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化热的目的。

混凝土约束裂缝的产生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或收缩引起的约束拉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在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气温骤降时, 及时采取保温、保湿措施, 加强测温和气温预报, 做到防护及时。闸墩下部与底板同时浇筑或尽量缩短闸墩与闸底板之间的时间间隔, 可有效控制闸墩裂缝发生。

3.5 混凝土干缩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存在空隙产生湿胀干缩, 加强振捣使之密实, 清除混凝土中的泌水、加强表面的抹压收光、掺加优质粉煤灰、降低水灰比, 可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湿胀干缩裂缝产生。

3.6 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埋设热电偶测温, 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温升变化及内部最高温度的发生时间, 通过蓄热保温使砼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常采用二层农膜加干铺二层草袋的做法。

3.7 混凝土的养护和表面保护

良好的养护可使混凝土保持或接近饱和状态, 水化作用速度最大, 也是控制混凝土裂缝发生的措施之一, 一般保温、保湿养护不得小于14d。

4 混凝土的裂缝检查与处理

对于混凝土裂缝, 应以预防为主, 为此需要精心设计、施工, 但是由于目前采用的防止裂缝的安全系数较小, 而实际情况有复杂多变, 所以实际工程中还是难免出现一些裂缝。通常裂缝分为三种:表面裂缝、深层裂缝、贯穿裂缝。对于表面裂缝因为其对结构应力、耐久性和安全基本没有影响, 一般不作处理。对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可以采取凿除裂缝, 可以用风镐、风钻或人工将裂缝凿除, 至看不见裂缝为止, 凿槽断面为梯形再在上面浇筑混凝土。限裂钢筋, 在处理较深的裂缝时, 一般是在混凝土已充分冷却后, 在裂缝上铺设1~2层的钢筋后再继续浇筑新混凝土。对比较严重的裂缝可以采取水泥灌浆和化学灌浆。水泥灌浆适用于裂缝宽度在0.5mm以上时, 对于裂缝宽度小于0.5mm时应采取化学灌浆。化学灌浆材料一般使用环氧-糠醛丙酮系等浆材。

5 结论

综上所述, 虽然混凝土很容易产生裂缝, 但是大量的科学研究以及成功的工程实例都表明:只要我们在设计、施工中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施工工艺、材料选择以及后期的养护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 能够使砼表面不出现裂缝或少出现裂缝, 从而提高水工建筑物耐久性。

参考文献

[1]杨福坤, 周志宽.长湖申线特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J].铁道建筑技术, 2009 (S1) .

[2]王志.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11) .

[3]陈密, 高岩, 曾凡勤.武广客运专线某特大桥桥墩裂缝成因分析[J].铁道建筑, 2009 (3) .

[4]李方东.客运专线箱梁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监控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 2009 (S1) .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 篇2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因所受水荷载及温度变化等条件的不利影响,建成后往往带病运行,运行后又有一个老化过程,因此需要精心地检查、维护和修理才能保证其安全运行.否则,即一定期限后就会发生严重事故.许多预防老化病害的措施,在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就应认真考虑并实施.假如当年设计和施工人员对老化病害能有较深的认识并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则某些严重事故是可以避免或延缓的.

作 者:梁家贤 作者单位:广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刊 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英文刊名: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年,卷(期):20xx “”(27) 分类号: 关键词:水利工程 混凝土 施工

混凝土施工与水利施工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施工控制

在现代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是用量最多的一种材料,早已取代水泥的地位。但是由于混凝土本身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又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很多裂缝。因为使用混凝土不当会产生一些缝隙。这些缝隙破坏了在建筑结构中的稳定性,并且会减少建筑物的使用周期,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一些建筑物被水渗透过之后,会对建筑物产生不安全的因素,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形成了严重的挑战。所以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如何使用混凝土会减少缝隙的产生,混凝土缝隙的产生又是如何应对的讨论。对我国水利工程建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正确使用混凝土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1]。

1.水利工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归根结底可以分为荷载作用导致的裂缝和非荷载作用而导致的裂缝两种原因。具体如下[2]。

1.1水利工程结构受到温度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就是混凝土,而混凝土经常作为地基或一个承受面来支撑其他建筑材料,在受到挤压之后,混凝土在受挤压之后所产生的力的作用下开始变化,当混凝土的表面无法承受太大的外在力量,所以就会发生变形,但由于混凝土的周围比较狭小而且没有向外扩张的空间,所以只能从中间裂开。此外水利工程建筑结构件一般都会受温度的影响,产生伸缩的变化,当水利工程建筑周围的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时,结构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缩小。当这些变化受到一定的阻挡时,结构表面受到一定压力的作用,当压力的作用越来越大,超出结构件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产生裂变的缝隙,而这些裂缝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扩张或合拢。

1.2混凝土收缩引起裂缝或者构件超载及不均匀沉降导致裂缝

混凝土由于物理化学作用而产生反应,当混凝土在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慢慢成型的时候,往往会使混凝土的体积缩小。而且在构件中存在太多的钢筋时,钢筋对混凝土的固定作用会增加,对混凝土的结构产生一定的作用力,另外当建筑物的结构超出一定的承受力时,结构就会产生变形,所以会出现一些缝隙。由于没有重视地基的下降和上升,选择的施工地点没有选在坚实、稳定的地面,而是处在松软的地面,导致土地受力不均匀,下降幅度也不同,所以也会产生一些缝隙。

1.3水泥与水在搅拌过程中释放热量导致的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水泥与水在搅拌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进而引起温度的急速升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度相差很大,是建筑的结构或构件产生伸缩反应,所以导致混凝土在刚开始凝结时,由于内外温差而引起的变化,进而导致裂缝的产生[3]。

2.针对混凝土产生缝隙的办法

2.1合理的配筋和控制温度变化

在水利工程建筑中,防止荷载作用引起的裂变最好的措施在施工中加入适当的钢筋,。至于控制温度的办法就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施工所在地的温度,选择温度差变化小的时候进行施工。如果选择在温度差较大条件下进行施工,一定要保证混凝土温度的稳定,尽量避免温差的急剧变化。特别在夏季和冬季温差变化特别大的季节要注意保持温度的稳定。夏季时,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早上和晚上,如果是白天中午施工一定要搭设简易遮阳装置,免得温度过高导致产生缝隙。冬季如果温度太低时,尽量选择白天温度稍高的时间段进行施工。一定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护,比如在刚刚浇筑完的混凝土上面加盖一些塑料,防止温度过低产生裂变[4]。

2.2防止和减少收缩裂缝,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在水利工程建筑过程中,第一,收缩缝需要规范使用、设置;第二,水泥在使用中,水灰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其直接决定了水泥最终的使用量,只有将水灰比合理调整下降到正常范围,才能有效改善水泥土性能,提升其利用率和效率;第三,优化钢筋使用量,混凝土建筑物中会出现收缩裂缝,合理利用钢筋,就能够避免出现过多建筑裂缝,影响建筑物的质量;第四,混凝土建筑后期养护很重要,例如提升其保暖时间,或利用保护涂料对表面进行保养、防护,以免出现安全事故。此外,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应将施工顺序合理分配,错误的施工顺序,可能只是单方面的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但极大影响了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质量安全。因此可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建筑物质量,降低开裂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不均匀沉降。若混凝土结构突变,应力集中,那么合理的施工环节安排也能够有效保护建筑物薄弱处受到的损伤。

2.3适当减少水泥用量,预防混凝土产生的裂缝

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热能比较低的水泥,例如(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配制的混凝土,或者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混凝土当中适当的添加一些外加剂,以此来降低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的用量,减少水泥与水在搅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好的骨料,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好砂、石子含的泥量,降低水灰比,在搅拌的过程中增加振捣次数,因此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和抗拉强度,也可以在混凝土当中适当的添加一些缓凝剂,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减慢混凝土的凝结的速速,有利于混凝土释放热量,这样就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5]。

3.结束语

混凝土缝隙是水利工程建筑物经常遇到的一个情况,缝隙的出现不仅会使水渗透到水利工程内部结构中,导致水利工程内部构件的老化和功能降低,还会使钢筋的使用周期减少,考验着水利工程内部的承载能力,时刻威胁着水利工程的安全。而水利工程建筑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日后在防洪防汛、、抗旱救灾、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工业供电用水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要小看那一条条小小的缝隙,有时候它决定了一个水利工程的使用周期和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也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本文就是对水利工程建筑中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对预防和减少裂缝的提供一定的参考。 [科]

【参考文献】

[1]彭国伟,郭春麗.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施工控制[J].江西建材,2015,06:93+98.

[2]马明强,陈宏民.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与施工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4,27:11+36.

[3]王书锋.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2.

[4]胡焕青,房可伟.浅析水工建筑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285-286.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与控制 篇4

1 混凝土质量通病总结

水利工程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主要分为外观问题和内部问题。在外观上, 主要有表面起毛、不平整、有气孔、存在麻面, 颜色光泽不好等;尺寸有偏差;墙体、梁板处发生漏浆、起沙;混凝土之间发生错台等现象, 虽然对于工程的整体质量影响不大, 但是也反映管理不善, 施工不精致, 造成浪费等问题。内部质量方面, 混凝土强度不够, 产生裂缝、蜂窝、钢筋外露和锈蚀等, 这些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

2 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

2.1 材料原因

材料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材料不符合基本要求, 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

2.1.1 水泥质量不过关的影响

水泥的特性指标主要有水泥种类、水化热和活性, 不同的水泥品牌在强度、材料方面不同, 而活性过低的水泥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

2.1.2 骨料的影响

骨料主要是起应力作用, 影响骨料的有级配、强度和含泥量, 如果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 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 也会影响外观质量。

2.1.3 水

水的酸碱性和杂质过多极容易造成水泥硬化、腐蚀钢筋。

2.1.4 添加剂

用错品种和过量是造成强度地、外表产生气泡等的原因之一。

2.2 搅拌原因

混凝土搅拌不正确, 造成混凝土质量通病是较为常见的现象。

2.2.1 含水量

即水泥、骨料和水的比例, 含水量低了, 会造成裂缝, 高了, 则强度不够。

2.2.2 拌合过程

拌合过程要均匀拌匀, 如果不能均匀, 则容易造成骨料分离, 影响强度, 同时, 在搅拌后到摊铺过程这段时间, 如果混凝土变凉, 强度也将降低。

2.3 施工原因

施工不当, 直接造成混凝土的各种通病:运输引起的骨料分离和温度降低引起的初凝现象;模板刚度和支撑不牢造成混凝土尺寸偏差, 模板不湿润或有起毛, 造成混凝土表面麻面等;浇筑问题, 倒入混凝土时高度过高, 造成离析。振捣不够, 导致混凝土结构变形, 强度不能达到要求;工人不能按照基本要求施工, 造成不可遇见的各种通病;浇筑时温度过低, 而又没有进行保温, 造成初凝或冻结。

2.4 保养原因

混凝土的凝结对于温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这就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 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保养, 如洒水、覆盖等。如果没有, 就容易造成干裂或受冻强度不够。

3 防止出现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

3.1 严把检测关

对于原材料, 要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水泥在品牌、内质符合先定要求的基础之上, 要进行现场管理, 对于其的出厂日期等要严格要求, 超期的水泥坚决不用, 同时在进场后要重新进行检测。对于骨料, 要控制要级配, 不得超过或不足要求, 要控制其他杂物两, 要加强温度过低时的保温措施。对于一些必要的外加剂, 要在使用前进行物质鉴定, 保证其符合设计要求。

3.2 严把工艺关

工艺主要指的是搅拌工艺。对于含水量, 要根据防止混凝土干裂等要求, 对最佳含水量进行反复实验后确定。同时, 要根据现场的环境和气温, 进行适当调整, 防止产生骨料离析或初凝现象。在拌合过程中, 要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好厂拌或是现场拌, 避免早凝。

3.3 严把施工关

施工过程是防止出现质量通病的控制重点。混凝土的运输要采用专用车辆封闭式运输, 防止出现骨料分离现象, 并算好搅拌完成后到现场的时间, 如果出现分离现象, 则应在摊铺前进行再次拌合。在浇筑前, 要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检测, 保证符合要求;要对支撑模板进行检查, 对刚度和强度进行实验, 对内面的模板表面进行凿毛和适当的湿润。在混凝土浇筑是, 要控制好浇筑高度, 防止造成骨料分析。在振捣时, 要按照基本振捣要求选择合适的振捣设备进行, 振捣要均匀, 时间要足够。对于工人, 要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 防止技术上不过关。在浇筑过程中, 项目经理要加强现场质量的监管, 特别是对于一些掩蔽的部位, 一定要在进行检测验收符合要求后, 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在拆模时, 要保证浇筑后的时间, 不能提前拆除, 要按照正确顺序拆除, 保证不影响混凝土表明质量。

3.4 严把养护关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要按照养护的要求, 进行洒水养护, 防止干裂。在冬天低温之时, 要用一定的材料如塑料膜进行覆盖保温, 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在覆盖材料的选择上, 可以选用一些当前技术含量较高的材料。

总之, 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是困扰质量的主要原因, 但是对于其控制也较为简单, 但是需要在施工前后, 加强细节的控制, 严把每一类材料, 严控每一道工序, 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程冰.科学诊治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J].宜兴时报北调, 2010 (05) .

[2]韩清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J].科技致富导报, 2013 (02) .

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论文 篇5

水利项目的品质不单单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步调,它还关系到荣誉性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其对于工程附近区域的民众的生活有很大的干扰。因此,要建就要建最好的。该项建设时期的许多活动都要经由监理人的旁站监督,比如大规模的混凝土就是要认真关注的内容。因为其关键的材料是水泥,其具有一些独特性,对于建设技术的规定也很严苛,建设时期要多方面的分析。所谓的大规模的混凝土,是说那些高度超过一米的材料。其在浇筑以后,因为水泥会发生反应,进而释放热量,使得其出现升温现象,进而导致温差,最终出现缝隙,干扰到项目的总体品质。只有关注问题的形成缘由,才可以防止不利现象出现。

1 关于其建设品质的管控工作

1.1 开挖基土

当项目的地基测试合乎规定之后,就要开展该项挖掘活动,通过人力对其开展挖掘,结合分层方式来开展,在挖的时候要避免出现振捣过重或者是存在欠缺之类的现象,要确保底板区域的力是均衡的。

1.2 施工降水

为保证底板施工过程中处于无水状态,在无砂混凝土管井降水的同时另在底板防渗墙内增加3m轻型井点降水,加快深搅桩硬化,从而保证底板土层承载力一致,沉降均匀,轻型井点拆除后对井孔进行封闭技术处理,然后进行C20混凝土封底、钢筋、预埋件、模板安装。

1.3 泵送混凝土配制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需求下可用低水化热水泥降低入模温度。选择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加一定量的外加剂、混合材料;施工时底板混凝土掺加20%以下的块石吸热;利用混凝土后期(90d、180d)强度来降低水泥用量。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采用经复试合格的矿渣硅酸盐水泥32.5级 (袋装),水泥提前一星期入库贮存,注意受潮问题。

粗骨料采用5~31.5mm的碎石,碎石针片状含量小于10%,含泥量小于1%,无泥团,密度大于2.55T/m3,超径(原筛孔检查)小于5%。

细骨料采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大于15%,含泥量小于3%,无泥团,密度大于2.50T/m3。

外加剂经试验比较选用高效减水剂,其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0.5%,经试验达到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等要求。

混合料细度为7.8~8.0,烧失量3.9~4.2,SO3≤1.3,需水量比为89;考虑矿渣水泥保水性差,粉煤灰取代水泥用量为10%。

底板面层40cm混凝土内掺加防渗纤维,每立方米混凝土内掺入量为0.6kg来增加底板抗裂性能。底板混凝土内选用洗净的30~40cm湖州块石,均匀抛投。

(2)混凝土配合比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通过理论计算、试配和调整,出具的试验配料单为水泥:水:砂:石:减水剂:掺合料=290:185:720:1175:1.5:29,坍落度为120~140mm,满足“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宜为0.4~0.6,砂率宜为38%~45%,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的规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利用炒干法分别测出砂、石的含水率,随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1.4 关于拌合和输送

1.4.1 拌合活动

按要求严格配料,机械搅拌时料斗投料顺序为:碎石,水泥、减水剂、粉煤灰,加砂和水,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0min,掺入格雷斯抗裂防渗纤维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5min。

在出料的时候,要认真的分析其坍落度以及物体的气温等,要明辨其拌合的品质,要禁止生料运送,以此来保证浇筑活动的`品质。

1.4.2 混凝土输送

由于混凝土底板较大,施工时应以HBT-50型混凝土输送泵进行输送。在间隔一段区域之后使用钢管对其设置,防止卡箍地方发生渗漏问题,最好是不用弯管或是软管等,防止堵塞现象发生,保证出料顺畅。要及时的开展清理活动。认真的开展调度工作。现场利用对讲机联系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及拆布管时间。而且要设置专门的工作者来测试材料的入库气温等内容。

1.4.3 混凝土平仓、振捣和成型

在浇筑之前的时候,要对所有的组件检测,要保证模板和钢筋等等的尺寸。要清理仓体,将其中的杂物去除,避免浇筑之后因为添加杂物而导致品质变差。还应该在建设的时候,设置综合化的质检体系。只有在监理确认之后才能够开展浇筑活动。

对水利工程的基础底板进行操作时要对施工区域进行系统划分。一般混凝土的工程施工操作都是按照“自西向东、由远而近”的操作方式,对混凝土主体进行薄厚分层。当开展分层建设工作的时候,要确保间隔不要太久,假如间隔太久的话,就会干扰到它的总体性。为了提升密实,建设的时候要使用振捣加实措施,建设工作要从底层进行振捣,而且要确保其力度是合理的。

当完成浇筑工作之后要使用插入式的设备来振捣,要保证和表层是竖直的,在设置的时候要先快速的插入然后缓慢地拔出,要保证插点是匀称的,按照点来排列,防止遗漏问题发生,保证其振实有序。对于插入式的设备,一般当有浆液上涌,并且存在了气泡的时候就可以停止了。通常用时在二十秒左右。

如果使用平板的设备来振捣的话,其用时以不发生下沉现象,而且有浆液冒出来为准。要及时的查看模板以及别的一些构件的稳定性特征,假如发生了漏浆以及下沉等问题的话,要即刻的处理。积极的开展排水以及排浆活动能够。对其开展再次抹面活动,防止出现表层的干缩缝隙。

对混凝土撑柱、止水、施工过程中抛置的块石等周围和预埋件下面加强振捣,而且要再次的复振,提升密实性规定。对留置抛石洞口的面层钢筋重新绑扎到位,避免遗漏现象出现。

1.5 混凝土养护

关于养护活动当开展闸底板建设的时候,一般是在四月份的开始时期,温度的变化不是很显着,对于浇筑来讲很便利。为确保其温差小,一般是当其浇筑之后的半天时间中就对其遮盖养护,避免其因为温差太大而导致缝隙现象。当所有的面层完成凝结之后,要开展养护工作,确保其表层一致处在以中部湿润的状态中,而且养护的用时是十二天左右。而且要将拆模的时间延后一些。经由场地的测温活动,掌控材料的温度。确保其温度和湿度等合理,防止缝隙现象发生。而且对下沉点积极地掌控。

2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与水利施工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摊铺;养护;诱导缝

一、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念解读

首先,需了解碾压混凝土这种材料的特点,碾压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其具有干硬性贫水泥混凝土的特点,这种混凝土主要由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合料、水、外加剂、砂、粗骨料拌制而成,是一种无塌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坝既具有混凝土体积小、强度高、防渗性能好、坝身可溢流等特点,又具有土石坝施工程序简单、快速、经济、可使用大型通用机械的优点。

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就是运用大型的机械碾压设备对水利工程大坝进行修建的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水利工程施工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技术要点

(一)拌制混凝土的方法

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我们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这样是为了最大限度的确定施工材料的使用数量。施工材料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要对其进行细致周密的检查,然后将其按照一定得比例进行严格配比,搅拌时要以材料均匀性为前提,在需要借助机械设备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机械设备,强制搅拌机是比较常见的,它的应用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避免混凝土在搅拌时出现离析的现象,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运输长短,试验结果等等。

(二)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的运输是碾压混凝土施工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运输混合料一般采用的是自卸汽车或者皮带传输装置进行。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运输过程的平稳和快速,如果采用的是自卸汽车,那么汽车驾驶的平稳便成为首要要求,尽量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情况的出现,否则容易造成混合料的离析。另外为降低混合料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在运输距离较远或天气较热的情况下,应加强对混合料的保护。

(三)大坝碾压混凝土的混合料的摊铺

混合料的摊铺在碾压混凝土的施工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混合料进行摊铺一般采用的是高强力熨烫板的沥青摊铺机进行,运用这类机械能刚好的保证摊铺效果的平整和密实。为保证碾压混凝土混合料的摊铺效果,应加强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控制,一般摊铺机的找平系统、摊铺速度、熨烫板的参数等因素对摊铺的效果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摊铺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找平系统是保证摊铺机良好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施工时选择最佳的找平基准便能有效保证摊铺的效果,使得碾压的混凝土密实而平整。

(2)摊铺速度也是影响摊铺机碾压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摊铺时应该保证摊铺机有合适的碾压速度。如果速度太慢那么必然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使摊铺机的利用率降低;如果速度太快那么又会对摊铺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选择摊铺速度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设置一个合理的速度进行摊铺,保证摊铺的效果。

(四)混合料的养护

混合料的养护主要需要进行以下工作:

(1)保湿。保湿是碾压混凝土养护的首要环节,在碾压作业完成以后,要迅速进行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工作,一般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为保证保湿的效果,可以先在混凝土的表面喷洒水分,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然后再覆盖上保湿材料,这样做同时也有利于水泥的水化过程。

(2)养护时间。混凝土应当保证一定量的养护时间,以便水泥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水分进行水化反应,在混凝土的抗离析强度大于3.5Mpa以后,便可停止养护作业。

(3)切割作业。对收缩缝进行切割时一定要把握好切割的时间,一般是在碾压作业完成后的8小时左右进行切割。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这是进行切割的前提。切割的深度应严格依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在切割结束后也要注意对切割缝的养护。

(4)温度控制。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混凝土在其硬化的过程中会因为水分的减少而使得混凝土开裂,因此低温条件下的养护就显得尤为必要。一般是将混凝土的养护温度控制在零下3℃左右,这个温度下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就可以讲混凝土水分的蒸发忽略掉,然后在其上覆盖保湿的材料,如此一来便能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三、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控制

(一)诱导缝、横缝的成缝形式

碾压混凝土坝通常都是利用切缝机进行成缝的,或者是利用预埋分缝板的方式进行成缝。诱导缝的成缝方式就是:利用诱导板进行成对埋设,进而形成相应的诱导缝,在操作中存在着不好固定与挖槽的问题。为了有效克服这些问题,一定要加强对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建设,运用诱导缝的成缝原理,采用重力式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埋设,同时设置相应的重复灌浆系统。横缝也是采用此种方式进行设置的,在外形方面和诱导缝有着一定的差异,并且横缝灌浆的时候,需要每条横缝设置四种不同预制构件,在进行安装的时候,非常简便,结构也更加牢固,适合人工安装,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二)重复灌浆系统应用

碾压混凝土拱坝在进行蓄水的时候,通常都是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温度,但是为了保证拱坝具有一定的整体承受力,就需要对诱导缝或者横缝展开相应的灌浆。但是,随着坝体温度的不断降低,坝体就会出现一定的收缩现象,之后就会导致灌浆面进行拉伸,出现一定的裂缝,需要进行二次灌浆。碾压混凝土拱坝一般都是利用预埋两套灌浆管路的方式进行两次灌浆。在拱坝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拱坝诱导缝形成原理进行分析,结合缝面结构情况,重视重复灌浆技术的运用,加强对技术的突破,有效解决技术方面的难题,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因为大坝诱导缝均是利用重力式预制构件进行成缝的,因此,灌浆管路与排气管在进行埋设的时候,非常便利,可以采用更加先进的重复灌浆系统,实现多次重复灌浆。针对单回路重复灌浆系统而言,其具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多次重复灌浆等特点,可以有效突破碾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难题,实现水利施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突破,完善水利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连华.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

混凝土施工与水利施工 篇7

1 水利大坝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和管理措施

1.1 混凝土施工中常见问题

由于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骨料、水等材料构成的, 由于自身的特点, 在硬化的过程中, 内部结构会有比较多的小裂缝和小空隙存在, 即混凝土结构在工作时自身是带有裂缝的, 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 在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 还会有裂缝产生。比如, 在受到钢筋等材料的腐蚀影响下, 会对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造成直接的影响, 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抗渗能力降低, 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密度和强度, 此外还会对结构的抗渗能力造成影响, 进而影响结构的使用年限。通过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1) 在结构设计时, 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 对施工的可能性不够重视, 擅自对施工顺序和施工材料进行更换, 均会导致荷载裂缝出现。 (2) 受温度的影响出现裂缝, 根据混凝土自身的特征来看, 混凝土在硬化时, 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 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 混凝土会出现变化, 在混凝土的内表面会有拉应力产生, 从而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了影响, 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 受到材料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因此, 在温度的变化下会有裂缝产生[1]。在施工时, 会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混凝土表面问题出现变化, 比如, 季节的温度变化、天气的温度变化等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3) 塑性裂缝。塑性裂缝的出现一般是在混凝土没有硬化的时候产生大的, 这种裂缝可以分为塑性收缩裂缝和塑性沉降裂缝, 其中塑性收缩裂缝是在浇筑混凝土时, 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 表面温度出现了变化, 致使混凝土的内部和外部有比较严重的温度差存在, 从而产生裂缝。塑性沉降裂缝是在混凝土没有硬化前, 一些比重比较大的骨料下沉, 导致混凝土的竖向体积变小, 从而出现裂缝[2]。

1.2 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管理措施

1.2.1 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水利大坝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 原材料的选用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工艺。比如水泥强度的变化, 会直接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影响, 不同级配的石子直径和含量出现变化时, 会对混凝土的级配造成影响, 此外还会对混凝土的和易性造成影响。随着骨料含水量的不断变化, 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水灰比, 为了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 在进行生产时, 要做好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 所有的技术指标要达到规定要求后才可以使用, 当骨料中杂质的含量超出规定范围时, 会对水泥的水化造成影响, 削弱水泥石和骨料的粘结力度, 降低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当砂中的淤泥和粘土超过3%后, 卵石、碎石超过2.1%, 集料的表面就会被这些颗粒直径比较小的材料包裹, 会降低集料水泥石的粘结效果, 如果这些细粒材料通过松散状的颗粒呈现, 会提高水的需求量。

1.2.2 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的配比

在实验室中确定好的混凝土, 由于骨料中没有超逊径颗粒, 而且呈现出饱和面干的状态, 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 所有的骨料中都会有一些超逊径颗粒存在, 并且含水量通常会超出饱和面干状态, 所以, 要根据具体测量骨料的逊径含量和砂石表面的含水率, 把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从而更好的实现试验室的配合比。此外, 在施工的过程中, 实验室确定的配合比和实际施工条件的配合比一般不会完全合适, 在使用的运输方法、施工设备、运输距离等出现变化时, 要求的混凝土塌落度也会出现变化, 为了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可以达到施工的要求, 需要对用水量和混凝土的含水率进行调整[3]。

1.2.3 配置混凝土

在生产混凝土时, 混凝土的质量一般不同。为了保证施工质量, 要密切关注混凝土的质量。要使用质量坚硬、级配合理地优质砂卵进行施工, 针片状颗粒含量和含泥量都要达到施工要求, 所有进场的材料都要进行二次检测, 要控制好砂率, 使用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 此外, 要在骨料的四周形成足够的砂浆包裹层和填充石子的空隙。要根据国家的规定要求, 选择水泥, 进场时, 对水泥进行二次检验。

2 案例介绍

某水利大坝工程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最大坝高168m, 坝体一共分成了23个坝段, 大坝的主体结构使用碾压混凝土, 总浇筑量为292万m3。整个工程施工量非常大, 坝体结构复杂, 对浇筑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比较高, 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时, 主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施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控制。

3 施工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进场后, 试验室、施工单位物资部门、建立人员都到场验收, 并实行签单制度, 在施工的过程中, 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 进行取样检测, 监理人员抽取10%的样品进行检测, 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规定施工单位物资部门同意对原材料的报验、存储等进行管理, 制定具体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提高原材料使用和存储的质量控制, 对出现的问题要求施工部门及时对其进行调整, 材料的领用单上要将厂家的生产批号、使用位置标注出来, 建立出具体的材料使用台账, 将材料的跟踪管理做好。

4 混凝土配合比的审批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前, 首先对试验大纲进行检查, 审查试验人员的资格, 检查试验仪器的合格率, 从而保证试验的准确性。试验结束后, 对施工单位提交的试验报告进行审批, 并送往业主试验中心进行复核, 所有没有经过监理审批的配合比不能使用, 审批过的配合比不能对相关参数进行随意更改, 本工程一共进行了三个阶段的配合比试验, 相关专家对施工单位提交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评审, 通过不断的对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和调整, 确定了具体的配合比。如表1所示。

5 混凝土施工时质量控制

5.1 碾压

在碾压的过程中, 下游坝面、廊道四周、结合位置等特殊位置使用小型振动机进行碾压, 在碾压时, 条带要清楚, 宽度控制在10~20cm之间, 端头位置的搭接宽度要在100cm以上,

在碾压时, 首先进行了两次净碾压, 然后进行七遍有振碾压, 最后再进行两次静碾压, 碾压后混凝土表面有具有微弹、泛浆、粗骨料不集中的状态, 在碾压层的内部铺筑时, 留下宽度为20~30cm的宽度和下一个碾压带同事进行碾压。每个碾压条带碾压完成后, 根据网格布点对压实度进行检测, 要求压实度在98.6%以上。

5.2 切缝

本工程使用手扶式液压切缝机进行切缝, 在切缝时, 按照先碾压后切缝再骑缝补碾的顺序进行施工, 各层的混凝土碾压好后, 进行切缝, 切缝后在缝中嵌入裁剪好的彩条布, 并将彩条布衔接处的距离控制在10cm以上, 各层的成缝面积要在设计面积的60%以上, 为了保证切缝的准确性, 在对混凝土切缝时, 利用测量放线将结构缝的位置在上游模板和下游模板上标记出来, 在切缝前, 使用标定线在混凝土表面生进行划线, 并沿着线进行下刀。

6 结束语

在大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点, 本文案例大坝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 施工质量良好, 监理人员通过取芯和压水试验检查, 大坝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 质量控制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J].混凝土, 2002 (05) :78~79.

[2]钟进章.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混凝土, 2004 (10) :67~68.

混凝土施工与水利施工 篇8

1影响施工质量因素分析

混凝土施工环节, 较为复杂且涉及到的项目、内容较多;包括材料配比、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程序。并且每个工序的操作, 与其他工序息息相关, 在每个工序施工后, 都要进行检查, 避免其施工环节出现质量问题, 不符合国家固定的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能够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包括施工前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出现的施工缝、泌水问题, 以及后期的养护等, 都会对其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施工质量受到温度影响也是非常大, 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在施工的过程中, 加强检查、注意是尤为重要的。

2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裂缝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中, 会使用大量的混凝土;同时其材料相对要独特, 且不同的建筑物建筑形式, 对其混凝土的施工性质也不同, 对此出现的问题也是多样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 裂缝问题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是一种的严重的病害, 同时病害的程度, 对于建筑整体结构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但是导致其出现裂缝的原因, 也不是不同的, 像原材料质量和成分、施工工艺、操作环境、配合比等因素, 都会导致其出现荷载承重出现问题, 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其中最常见的因素, 就属温度差异影响, 热胀冷缩导致其混凝土出现膨胀, 继而形成指定压力, 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不足以承受此压力时, 就会导致其结构出现损坏。同时对其裂缝情况的处理, 还是要根据是横向接缝, 或是纵向接缝, 从而合理的选择平接缝处理方式, 或是热接缝处理的方式, 有效的加强建筑结构强度。

2.2碳化问题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 常会受到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 会使钢筋表面的保护层出现损坏, 继而导致钢筋出现碳化问题, 时间越长对于钢筋锈蚀的情况越严重, 继而使其结构出现损坏、抗压能力降低甚至出现破坏, 在结构重力、荷载、外界压力等情况下, 出现质量问题。对此在施工的过程中, 尽可能的少破坏钢筋构件的外表;在建筑物应用的过程中, 更要加强此方面的问题的检查和处理, 从而更好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3冲磨、空蚀问题

水害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一常见因素, 当混凝土结构接近水时, 长期的浸泡、侵蚀, 或是冲刷影响, 会导致其坏混凝土, 受到水流流速冲击, 而出现混凝土外观损坏现象;继露出内部钢筋;水害会继续侵蚀内部钢筋, 使其结构、功能受损, 从而使其混凝土施工质量大大的降低。

3水工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针对于其工程施工, 除了要保证其具备一定的抗压、抗拉、抗渗、耐腐蚀的能力外, 更要符合其施工技术要求;加强其原材料、成分、含量的处理, 从而更好的降低对于混凝土技术性能的影响, 从而更好的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除此之外, 在施工中, 更要加强施工工艺的管理, 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经济, 为其混凝土技术性能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于混凝土配料工程, 除了要考虑其技术人员专业技能, 能够保证其混凝土等级, 符合相关的要求规定等问题后, 更要保证其混凝土的流动性、粘稠度、渗水锁水性等性能, 满足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 从而更好的保证其混凝土施工的均匀密实度、稀稠坍落度、整体均匀度等, 为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 一旦出现泌水的情况, 说明其混凝土, 在搅拌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导致其混凝土保水性、密实性, 不是很到位, 会给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奠定一定的影响, 对此为了更好的保证其混凝土的强度, 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是尤为关键的。

4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4.1严格控制其原材料和配合比

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是百年大计, 更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原则;要想保证其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就要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入手, 其次是混凝土的配合比, 从而更好的保证其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要加强其混凝土的原材料的检验, 在工程施工前, 将其全部混凝上原材料, 进行一系列的检验, 做到原材料的严格挑选, 从而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按照一系列的技术检验合格说明、相关质检报告等进行检查。针对于材料的进场, 也要进行验收, 以及质量把关, 采取一次复检的方式, 将其合格的原材料留下, 针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 都要进行的退货;针对于原材料的堆放, 都要按照其型号、种类等进行摆放, 避免出现不混放, 影响其材料正常应用情况的出现;对此结合几方面的内容, 对其原材料展开详细的分析。

4.1.1水泥

水泥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经过水搅拌, 会呈现浆体状, 是混凝土常用的一种原材料, 能够在空气中、水中进行硬化, 对于混凝土的其他砂石原材料, 具有胶结的作用, 对此被常用于土木建筑、水利过程中。在混凝土施工中, 会受到水化热问题, 使其出现温度差异;所以要想降低水化热、水泥温差, 就要合理的选择水泥品种, 尽量选择水化热相对较低的水泥;但是水泥初阶段的水化热, 并不是很容易被控制, 影响其水化热的因素较多, 像水灰比、细度、养护温度, 以及其他混合材材料的材质、掺量、合格率等, 都回导致其初期的水化热出现变化。尤其熟料矿物方面的问题, 是影响其出现水化热变化现象的常见因素, 对此在选择的过程中, 会使用热硅酸盐、低热矿济水泥等。在工程施工前, 都要对其批次水泥, 展开一系列的性能检验, 从而更好的保证其施工质量。

4.1.2粉煤灰

混凝土中含有一定量的粉煤灰, 掺加适量的粉煤灰, 不仅能够替代部分水泥的性能, 同时也会使其混凝土的流动性、粘稠度、渗水锁水性;粉煤灰是指一种煤燃烧后的细灰, 外观与水泥类似, 粉煤灰呈现的颜色, 是尤为重要的含量、细度观察指标, 颗粒粒径在0.5—300μm之间, 孔隙率在70%%左右, 具有一定的吸水、润滑作用;掺加到混凝中, 能够显著的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使其混凝土水化热大大降低, 对其温度的控制较强, 对此被广泛的应用到混凝土的拌合物中。

4.1.3骨料

骨料是指一种掺加在混凝土拌合料中的粒状松散材料, 同时也是具备骨架、填充功能的主要原料, 常包括粗骨料、细骨料, 常见的粗骨料粒径超过4.75mm, 为卵石、碎石、废渣等;常见的细骨料径粒径不超过4.75mm, 为细砂, 粉煤灰等;粗骨料的粒径越大, 孔隙率、总表面降低, 水化热受到水泥砂浆、水泥用量的变化, 而出现正比例的变化, 从而更好的避免混凝土裂缝情况的出现, 对此选择骨料粒径较大的粗骨料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细骨料, 常应用的中细砂, 因为其孔隙率、总表面积相小, 所以水化热不会很高, 有效的避免了裂缝情况的出现。但是在选择细骨料时, 要加强注重其此砂子的含泥量, 为其裂缝情况的降低, 奠定良好的基础。

4.2混凝土浇筑

4.2.1混凝土拌制

针对于混凝土的拌制, 要严格的控制器其出机温度;要想更好的控制其出机温度, 可以从原材料、搅拌温度两方面控制入手;其中原材料控制方面, 手是指降低砂、石等原材料的温度, 将其放置在温度不高的位置下。而搅拌温度控制方面, 是指在搅拌的过程中, 通过送冷风、水中加冰的方式, 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

4.2.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 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如以下几点;第一、为了更好的降低其排水工程量, 一般会先浇筑深的基础, 从而更好的降低了其深基础施工的不便, 以及对于周围半成品浅基础的影响。第二、按照自重的大小进行浇筑, 先浇筑自重大的, 后进行自重小的部分浇筑;此种方法的应用, 可以促进基础的沉实, 同时也能够降低自重大的部分, 对于周围成品基础的影响、破坏。第三、一般会先浇筑有上层建筑物、多次浇筑高度相对较大的部分位置, 减少工作难度的同时, 更好的避免其此类部位, 对于其他部位施工的影响。第四、明确好工程施工工序后, 先浇筑主要部位, 在浇筑相对不重要, 以及分布较散的建筑部位;同时也要保证其重要部分, 不被受到破坏的情况下, 得以进行穿插浇筑。

目前针对于混凝土浇筑, 常会采取泵送、人工浇筑的方式;因为一般水利工程规模较为庞大, 工期较为紧张, 对此泵送混凝土浇筑方式应用比较常见。但是这两种浇筑方式的应用, 应当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 考虑到其经济、施工工艺技术要求、施工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方式。但是混凝土的浇筑, 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过程且要求较多, 需要考虑到其浇筑工艺、浇筑温度控制方面的问题;浇筑工艺控制, 主要体现在浇筑、振捣、泌水浮浆部分内容;针对于实际的浇筑操作前, 首先要做好模板内杂物清除、预埋件润湿等操作;然后选择合理的浇筑方式, 目前就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 常采取的分层浇筑方法, 而分层浇筑方式, 还分为全面浇筑、分段浇筑, 以及斜面浇筑的形式。只有在下层混凝土凝结到75%强度时, 在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 尽可能的杜绝冷缝情况的出现;在浇筑时要注意其振捣操作, 操作的标准主要为浇筑的缓凝土表面出现泛浆情况, 且不会出现冒气泡为止;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混凝土浇筑规范进行施工, 能够更好的保证其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 完全按照浇筑顺序操作。一般会将施工缝, 留在宽1000mm的后浇带部位, 同时外墙吊模部分, 要超过底板面300mm, 并留出水平缝;底板梁吊模, 要超过底板面500mm左右, 根据实际的施工技术确定其超出数据;针对于此建筑部位的浇筑, 要等到底板浇筑, 并振捣密实7h后;人工振捣操作, 一般会采用直径为16mm的钢筋, 从而更好的保证其吊模处的振捣密实度;浇筑采取连续浇筑的方式, 按照振捣棒的振捣长度分排浇筑,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施工冷缝的出现。针对于施工的振捣, 一般会采取机械振捣的方式, 受到泵送混凝土特殊性质的影响, 采用斜面分两层布料的浇筑方式, 从对称位置进行摊灰、振捣操作, 从而更好的避免其钢筋、预埋件, 出现偏移的情况;同时像基梁交叉环节, 因为钢筋较为集中, 在, 振捣时时刻进行检查;针对于交叉位置后面积不大部位, 采取四周插振捣棒的方式, 而当其面积较大的部位, 在进行钢筋捆绑时, 间隔控制在500mm, 并流出插棒孔, 在钢筋捆绑操作结束后, 在将其拔出。

4.3浇筑后露筋处理

在混凝浇筑后, 时常会出现露筋现象。该种现象主要是指混凝土内部主筋、架立筋、箍筋等, 并没有被混凝土完全包裹住;而这种情况的出现, 一般会出现在建筑物使用时间较长, 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使其混凝土外观受到损坏, 出现钢筋裸露的情况;一旦混凝土内的钢筋保护层被破坏, 就是使其钢筋迅速的出现被侵蚀的状况, 导致结构受力能力下降, 最后整体建筑物结构质量出现问题。

4.3.1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影响混凝土内钢筋出现外露的原因有很多, 像在钢筋安装中, 受到施工工艺的影响, 使其钢筋安装出现偏移, 或是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操作不当, 混凝土浇筑中, 使其钢筋出现了移位, 模板拉筋焊接不合理, 混凝土振捣操作不严谨, 模板施工漏浆等因素, 都是导致其混凝土内部钢筋出现裸露的情况。

4.3.2防护措施

首先确保混凝土施工中, 安装钢筋的定位准确, 重复检查避免其出现安装偏移的情况。其次在焊接操中, 牢固绑扎好钢筋在进行焊接;然后牢固好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 避免施工人员进行移动、踩踏其钢筋, 以及机械碰撞、集中下料、漏振情况的出现。工程师要加强混凝土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使其施工人员严格的按照指定工序、规范等进行操作, 加强此类问题的检查, 出现问题及时的分析处理,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从而更好的规避缓凝土浇筑后, 内部主筋、架立筋、箍筋等外露情况的出现, 有效的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4.3.3钢筋外露现象处理

对于出现钢筋外露的位置, 将其周围的混凝土进行凿除, 并把漏出的钢筋, 捣进混凝土结构内部;其次将其钢筋上被腐蚀留下的痕迹进行清除、冲洗后, 在进行砂浆的填补、抹平。其次在不影响其混凝土性能的位置处, 凿除混凝土后, 采取支模浇筑混凝土的方式, 使其结构加厚, 把钢筋进行包裹, 从而更好的达到处理的目的, 使其钢筋得以保护, 延长缓凝土结构, 以及整体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5总结

综上所述, 通过对于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与实施要点的分析, 发现针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 这一关键组成部分的研究, 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管控, 从而使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性能得以有效的发挥。受到其技术特殊性的影响, 在实际的施工中, 要多加注意;提高对其对此环境、气候条件等情况有效的掌握;秉着质量第一的原则, 以及严谨高标准的工作态度, 进行规范的施工操作, 从而更好的保证其在工程施工的质量, 使其水利工程社会公共效益, 得以有效的发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并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支柱, 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施工质量不仅仅是提高建设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同时也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的目标、核心;但是水利工程建设, 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过程, 在工程施工中常常, 常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 使其工程质量下降;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技术, 作为过程建设的关键部分, 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与实施要点, 结合其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当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技术实施要点等内容进行分析, 希望对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 起着积极促进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民营科技, 2014 (11) ∶169.

[2]苏君明.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珠江水运, 2015 (11) :52-53.

[3]张宇.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碾压混凝土坝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26) ∶227.

[4]肖义勇.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15) ∶307.

[5]郭丽丽.浅谈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23) :146, 165.

[6]高晓红.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 (02) ∶180.

[7]王树亭.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与企业, 2013 (23) ∶251.

混凝土施工与水利施工 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0 前言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 混凝土各方面的优越性能能够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 所以其使用量非常大。但根据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来看, 一些项目中对混凝土施工不够重视, 导致施工技术存在问题, 从而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给我国的水利事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而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就必须要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所以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1 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进行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之前, 要先排除影响浇筑质量的外部因素, 然后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严格控制, 并且在施工中对钢筋施工和混凝土搅拌进行较好的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使用分层浇筑、自然流淌的浇筑方法, 并在浇筑的过程中结合持续推移、斜向分段的方法, 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能够一次性到底, 避免浇筑不成形而再次施工。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 对于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在浇筑时不能加水, 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都能满足施工要求。

1.2 混凝土振捣

在开展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尽量采用机械进行混凝土振捣, 由于泵送混凝土有较大的坍落度并且流动性较好, 所以可以使用斜面分两层布料施工法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振动的过程中要对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表面没有气泡并且有浮浆, 不出现下沉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振捣。在振捣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振捣全面, 并且要在振捣的对称位置开展摊灰活动, 这样能够让预埋件和钢筋保持原位。由于基梁交叉的地方钢筋的密度较大, 所以在振捣的过程中要以合理的方式对这部分进行振动, 避免振动对基梁处的钢筋结构造成破坏。在浇筑进行到上表面的时候, 要在标高的基础上找平, 让平整度达到施工的标准要求。

1.3 混凝土养护

水利工程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较高, 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 要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养护。由于不同的季节环境会存在不同, 所以水利工程的混凝土养护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夏季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的时候, 要在养护的过程中不断向混凝土泼洒冷水, 从而让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得到调整, 避免混凝土因内外部温差而出现开裂现象, 在夏季的养护工作应该尽量多持续一段时间。而在冬季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时候, 在环境温度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洒水养护, 但是洒水的次数要相应的减少。但是冬季气温一般较低, 混凝土内部容易出现冰冻现象, 所以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应该做好保温措施, 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

2 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2.1 规范施工技术组织

在分析完工程的数据资料之后, 施工单位要以施工设计图纸为基础,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技术和材料进行整理, 并对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进行划分, 从而建立完善的施工组织结构。然后根据工程建设的相关质量要求, 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为目的建立起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以此来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并控制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 使用施工技术之前要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尽量从已经掌握的先进技术中选择能提升工程质量的技术, 并且要对选择的技术进行预先试验, 在确保符合施工要求之后才能将其应用到实际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使用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避免施工人员采用错误的施工技术。

2.2 以混凝土施工技术原则为基础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 用以约束水利工程施工行为。同时, 要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 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的标准进行制定, 让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能够根据标准来开展建设活动。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施工单位, 各个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和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难免在施工中出现相互抵触的现象。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管理人员除了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之外, 还要对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合作进行管理, 避免在交叉施工的时候出现矛盾, 从而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3 落实工程验收中的质量审核工作

工程的验收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后一项工作, 是对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进行检验,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重大。在开展验收工作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 发现质量不过关的工序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修补或返工。审核工程整体质量的时候, 必须要让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勘察, 从而发现一些隐藏的质量问题, 审核过程中应该以施工质量标准为依据。另外, 为了避免施工单位在工程验收的过程中对质量审核人员进行干扰, 验收审核应该尽量选在工程验收之前, 并在审核的过程中让施工单位从施工现场撤离, 避免对质量审核造成干扰。

3 总结

水利工程的施工即为复杂, 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技术也非常多, 所以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的施工质量控制中, 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使用的施工技术, 从而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轶.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 (04) :174-176.

[2]艾合买提·热合曼.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J].城市建筑.

[3]张志.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2) :7-9.

混凝土施工与水利施工 篇10

1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特点

1.1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不同于其他的施工工程, 混凝土结构不但要保证强度, 还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不同位置, 进行防渗、抗震以及抗冻和耐久性设计。水利水电工程通常都是施工规模非常大的工程, 而且施工的工期通常也是非常长的, 有的会横跨几个年份。因此, 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的时候, 对各个部分的混凝土结构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在施工中对于一些大面积的混凝土施工会出现的问题要进行特别的注意。在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中, 经常会出现裂缝和冻害, 对于这些问题, 施工单位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 混凝土结构是整个施工工程的主体, 在施工中, 混凝土施工会贯穿于整个施工的工程, 而且在施工中, 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进度, 经常会出现混凝土施工与其他施工工程交叉施工的情况, 即使这样施工的工期也是非常长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施工的时候, 经常会出现不能连续进行施工的情况, 这样就需要混凝土工程一定要满足足够的强度, 同时还要做好耐久性设计。

1.2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 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浇筑和养护几部分。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以前一定要进行混凝土的拌合, 将混凝土的混合料进行搅拌, 而且一定要保证搅拌是非常均匀的, 这样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可以更好的保证。现在, 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 在进行混凝土拌合的时候, 正在逐渐使用大型的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操作, 这样对混凝土的拌合质量和效率可以进行很大的提高。在很多的施工现场, 混凝土拌合的场所和施工的现场是有一定距离的, 这样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混凝土的拌合, 这样就需要对混凝土节能型运输或者是进行转运。在进行运输的时候, 对混凝土的运输工具是有一定的要求, 一定要保证运输工具的密实性, 在进行混凝土运输的时候, 不能过多的进行装料, 这样是为了避免在运输的途中出现浪费的情况。为了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在进行混凝土拌合场所的选择时一定要尽量做到离施工地点不远, 这样可以缩短运输的时间, 而且还可以避免在长途运输中出现强烈的振动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分层的情况。在混凝土运抵施工现场以后, 一定要及时进行施工, 避免出现混凝土过长时间不进行施工的情况。在施工中, 一定要混凝土运抵浇筑的部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施工的现场进行处理, 保证施工现场的平整性, 然后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的时候, 要保证有专业的压实机械来进行混凝土的压实。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 要及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的时间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要求, 不能因为急于施工就缩短养护的时间, 这样对施工的质量是有很大的影响。

2 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以前, 一定要对混凝土进行拌合, 在这个过程中, 混凝土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拌合的过程中, 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混合料的质量。在混凝土的混合料中, 水泥和骨料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些施工工程中, 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 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会选择一些价格比较便宜的施工材料, 这样施工材料经常是由一些小的企业进行生产的, 在材料的质量上是非常难进行保障的, 通常在强度上很难达到施工的要求。产品质量稳定性差, 加上在水泥储存防水措施不够严密, 常常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但许多施工单位对骨料的颗粒大小控制不够, 没有对骨料进行严格的档次划分, 加上受到开采地点、开采设备的限制, 骨料质量波动较大, 这给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带来较大的波动。

2.2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水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浇注、养护、拆模等过程, 其工艺流程相互关联, 均会对混凝土工程的最终质量造成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类型繁多, 而且各部分的功能要求不尽相同, 其整体质量取决于混凝土本身质量及施工中各种工艺及管理方法。水利水电工程的分项工程众多, 需要许多作用同时进行, 导致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面普遍狭窄, 加上机械化水平较低和作业流程不够科学, 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不高, 不同型号的混凝土应用理念缺失, 在不同利益的因素与人为等条件下的影响下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出现较大的波动。此外, 在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时, 有时施工单位不够重视, 使得结构在持久性和抗渗性等指标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不能满足工程结构的安全需要。

3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对策分析

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及添加剂组成, 施工时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结构不同部位的设计要求选用合理配比的混凝土, 并对水泥、砂、骨料等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混凝土配合比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影响较大, 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好各材料的配合比及用水量, 通过添加泵送剂、减水剂等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和用水量, 并降低水泥的用量与水化热, 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与安全性能, 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满足。为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效率和质量, 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并尽量靠近施工场地, 从而方便混凝土的使用和运输。在混凝土运输时, 应保证运输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并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不能出现严重的离析现象。混凝土浇筑温度应控制在28℃以内, 在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天气情况, 采用分层浇筑, 同时振捣的方式进行施工, 保证混凝土的密实程度达到要求。混凝土的水化应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完成, 通常采用洒水方式持续养护21~28d, 对于冬季施工的混凝土不能洒水养护, 而应采用彩胶布和草袋进行覆盖保温, 并延长养护时间, 从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避免出现裂缝。

4 结束语

在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中, 在结构材料的选择上通常是使用混凝土, 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是与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质量有很大关系的。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施工工程, 一定要特别重视每个施工项目的质量, 在施工中进行严格的管理, 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以友.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风, 2012, (25) :106-107.

上一篇: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下一篇:模拟人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