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执法监察

2024-05-03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精选十篇)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 篇1

1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尽管我国经济一直高速发展,但因经济基础薄弱,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安全管理基础差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执法监察体系建设不完善,监管力量薄弱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安全生产摊子大、任务重。到2006年底,全国有各类煤矿约1.9万处,非煤矿山9.74万处,危化品生产企业2.1万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5800家,建筑施工企业7.17万家。全国各类机动车保有量1.44亿辆,加油站7万多座,铁路与公路交叉道口1.44万处。每天民航起落飞机1万多架次,内河和海上飘泊行驶大小船只150多万艘。而在监管监察力量方面,截至2006年底,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市地和92%的县,已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机构;9个省市、156个市地和1197个县建立了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全国共有监管人员约5.5万人[1]。同我国庞大的生产经营单位数量相比,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管力量薄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设置与监管监察人员设置呈“倒金字塔”结构,越到基层,监管监察力量越薄弱,难以适应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的需要。

1.2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职责不明确,执法监察机制未理顺

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几经变革,形成了现在的多部门分管的体制,导致在实际中综合管理与行业监管职责不清晰、公共安全与职业安全卫生混淆。安监部门往往投入了很多人力对本应属于其他行业监管的人群密集场所和建设工程等实施监管,出现安全生产监管越位错位现象,这既有悖于一个监管环节不允许设置两个以上、具有相同处罚权的执法主体的行政处罚原则,也难以形成统一高效的工作机制,增加了部门间的协调工作,降低了安全监管效率。实际上,综合监管与其他行业监管的关系,应当主要体现在综合监管是对其他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而不是代替。目前,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仅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和烟花爆竹重点行业做到了全面监察,而对商业、娱乐、建筑等归口其他部门负责安全监管的行业,监察范围很窄,有效稳定的联合执法机制还未建立[2]。

1.3 监管监察手段落后,专业执法水平不高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工作任务极其繁重,但各级政府对这一部门的支持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越到基层,监管监察任务越重,但财力、物力、人力的配备却越少,资金、车辆、人员、通讯工具等十分匮乏,无法正常开展工作[3]。大多数机构缺少安全监察专项经费,有的还没有监察专用车辆,缺乏必备的执法监察设备。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专业技术性强,大部分执法监察人员因缺乏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执法水平有待提高。乡镇安全生产管理,只有监督检查权和上报权,没有与管理责任相对应的强制手段和处罚权,乡镇安全监管权力的缺位使得属地监管职责落实不力。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手段,安全生产信息、宣传、培训、应急救援等体系极不健全,安全检测检验、安全评估和鉴定、安全标识和安全防护用品管理等尚未在全国各行业普遍、有效地推行,执法监察难以有效开展。这些情况都严重制约着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有力开展。

1.4 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缺乏更具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

2002年颁布实施《安全生产法》后,虽然国家也颁布实施了一些配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但仍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范,不能适应监管监察工作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安全生产法》中确定的综合监督管理内涵不清、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等,使得综合监管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能不能正常履行,一些法律规范确定的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开展[3]。

2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需注意的主要环节

2.1 理顺工作关系,明确职责分工

在执法监察机构内部建设方面,人员构成应按照功能设置进行机构职能细化。一是从事管理、文秘等工作的行政人员;二是专业监察人员,依据监察工作的实际需要,划分成矿山、化工等专业监察部门,主要承担各自领域中企业现场监察工作;三是技术支撑队伍,主要承担检测检验、统计分析和安全科技等技术服务工作。该三部分人员构成了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的基础框架,职责上要分工明确。

为了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各级执法监察队伍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安监局与执法监察队伍的关系。各级执法监察队伍一般都是安监局下属机构,所以一定要在同级安监局的领导和授权下开展工作。二是处理好执法监察机构与同级安监部门内设机构之间的工作关系。各级安监部门的内设机构主要职责侧重于调查研究、制定政策、审核发证、验收审批等。执法监察机构是在安监局的领导下,围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的中心任务,深入生产经营单位,发现、纠正、制止、查处违法行为,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三是处理好不同级别执法机构之间的关系。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上级执法监察机构抽查下级监察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时,要搞好衔接和沟通,避免重复检查,更不能出现重复处罚。四是处理好执法监察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要注意发挥和借助于各执法部门的作用,特别是要处理好与公安、交通、国土资源、城管、质监、工商、环保、卫生等部门的关系。凡是涉及特种设备、消防、民爆器材、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违法行为时,应及时转交其他有关部门办理,不搞越权处罚。

2.2加强制度建设,统一执法工作标准,规范执法程序

从队风、执法岗位职责、政治学习、行政管理、执法标准、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案件执法卷宗、执法统计分析、隐患跟踪整改、事故处理跟踪落实、错案追究、档案管理以及执法监察责任制等方面,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规章制度。要用法律、法规、规章的形式明确具体的执法主体(包括交办、协办单位),执法范围、权限、执法程序,执法原则,执法目标和任务,执法责任,奖惩制度等,保障《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执法监察工作中要做到统一执法工作标准,规范执法行为。通过对执法监察法规依据进行系统的统计、整理和分类,按照过罚相当,处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对涉及处罚幅度的条款进行分解量化,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标准。全面界定执法方法、整改时间、隐患整改期间的安全措施、处罚方式、处罚依据、自由裁量处罚标准、服务要求等,分解和细化执法监察程序,规范具体的执法监察工作程序,便于执法监察人员掌握和操作。实现对每一件违法案件的处理,从立案、调查取证、事实证据认定、法律条款适用、处罚告知、处罚决定、处罚救济、文书制作、卷宗归档等都形成一套比较严格规范的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使其规范化、标准化。

2.3 执法监察与处罚职能相剥离,增强执法公正性

山东淄博在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实践中创新的“三权分离”机制实现了执法监察与处罚权力间的相互独立,实践上较好地防范了执法监察工作中的违规问题。该机制是指执法监察、案件审理和执行处罚相分离,就是要求执法监察权和行政处罚权相分离,行政处罚权和行政执行权相分离,决定罚款和收缴罚款相分离。

执法监察是执法监察人员通过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执法监察,对需要立案移交处罚的案件,调查取证材料齐全后及时移交给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负责案件审理的部门审查。案件审理是根据执法监察立案移交的处罚案件,进行证据材料的审查,对照法律法规,作出处罚告知的意见,并经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的案件评判部门和安监局案件审理部门的审查和领导签字后,移交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的执行处罚部门负责执行。执行处罚就是根据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负责案件审理的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执行并落实银行缴纳罚款手续,对不按时履行的,组织材料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权分离”机制使执法监察权、案件审理权和执行处罚权“三权”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从而避免因权力过于集中而出现滥用职权、错用法律、违反执法程序等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执法监察的公正性。

3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的建议

3.1建立全覆盖的执法监察网络,完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体制

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治本之策,要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执法监察网络的全覆盖。

一是要加快执法监察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全社会重视安全生产的契机和有关政策,未成立执法监察队伍的应尽快组建,增加执法监察的覆盖面。

二是要加强乡镇街道属地监管,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安监机构的建设,为解决安全生产属地管理体制中乡镇街道“有责无权”的问题,可根据乡镇执法监察工作的实际需要,由上级安监部门授权委托在乡镇街道成立工作站,按乡镇街道管辖区域内企业数量设置一定数量的专职安全监察人员,以上级安监部门的名义开展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明确乡镇街道属地监管的法律地位并赋予相应的执法权。

三是各级安监局要指导居委会、社区以及行政自然村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安监人员,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将安全工作延伸到最基层,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氛围。

3.2健全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法制环境,强化依法监察

为加强执法监察的权威性,做到依法行政,应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的法制环境。

一是尽快就明确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的具体内容,以及综合监管部门与人员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等补充立法,提高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效率;二是加速立法调研,根据需要不断填补法律空白,明确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主体及执行程序等;三是继续完善现有立法,增加可操作性。四是尽快出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方面的专门规定,改变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分散于各单行法律、法规之中的现状;五是加快与《安全生产法》配套的具体制度的制定与修改,以适应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实践的需要,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安全评价制度、安全生产国家标准、从业人员紧急避险制度、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安全事故损害赔偿制度等[4];六是制定安监行政执法的服装配制、警示标志标识、执法装备级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法规;七是建立和完善执法监察信息系统建设、检测技术支撑、安全评价、宣传培训等安全生产服务体系。

3.3加强执法监察能力建设,建立一流的执法监察队伍

在加强执法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方面,通过建立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人员素质基本标准、健全选拔制度、合理配置专业、加强执法监察人员培训、建立专家型执法队伍等途径,按照“以管理建队、以规矩立队、以组织带队、以学习促队”的指导思想,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队伍[5]。

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装备建设是提升执法监察能力的重要环节。执法监察装备的配备主要包括执法监察专用交通工具、监察监测专用设备、执法监察人员个体防护装备与必备工具、现场取证与分析演示设备、办公通讯设备等五大类。配备时可参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装备配置工作的通知》(安监总规划字[2005]194号)。各级执法监察机构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遵循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围绕执法监察工作的重点与特点、以现场监察监测设备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装备建设。

3.4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现代监察机制,实施企业分级监察

分级监察是基于风险管理的思想,以企业为分级对象,采用风险定量分析技术,评估企业安全风险,根据企业风险及其他相关要素将企业分为若干级别,依据风险优先原则,对那些风险级别较高的企业实施强化监察,提高监察频度,从而抓住主要矛盾,控制重大事故风险。实施安全生产分级监察可有效缓解安全监察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提高安全监察的针对性和效能,降低安全生产监察成本。

建议基于企业固有风险、安全管理水平及违法、事故发生情况等因素,各级安监执法机构可通过对所管辖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监察等级评估,按等级大小,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针对不同的等级,确定不同的监察频度,如A级企业1季度监察1次;B级企业可半年监察1次;C级企业1年监察1次、D级企业2年监察1次,从而科学合理地制定全面监察计划,实现监察针对性和普遍性的有机结合[2]。通过合理运用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跟踪监察、事故监察、举报监察等不同监察模式,确保监察到位。

从法制、机制、体制等方面加快建设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制度,促进合法、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的形成,同时,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规范化运作,全社会参与,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分类指导,分步骤实施的原则,积极探索,稳步快速实施,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就会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毅中.安全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措施.http://www.chinasafety.gov.cn/zhengwugongkai/2007-02/14/content-219564.htm,2007年2月13日

[2]《北京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发展策略》研究报告.2006年12月

[3]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61/60185/60186/4196906.html,关于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的提案(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585号).

[4]王卫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亟待完善.劳动保护.2006,(2)

创新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制 篇2

市安监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通过创新完善执法机制,建立健全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执法监管效能,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坚决落实主体责任:毫不动摇地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主体责任,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结合全市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和不同类别的企业,制定检查计划和具体检查内容,确定检查的重点行业和单位,督促企业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及其安全监管人员的作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落实执法检查任务,提高执法检查覆盖率,力求监察工作取得新突破、新实效。

二、狠抓自身队伍建设:定期组织集体学习,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牢牢结合工作实际,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廉洁勤政、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执法有力”的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同时在优化服务中提高执法效率,努力打造“真情服务、安全发展”的平台,树立安全监管系统的良好形象和执法权威,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三、努力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执法监察权、案件审理权、处罚执行权”的三权分离机制,让三个环节各自独立,又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避免权力过于集中而出现滥用职权、错用法律、违反执法程序等问题;建立监察执法工作协同联动机制,即与质监、消防、公安等有关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与局机关业务科室建立内部互动机制、与县(市)区安监局建立上下联动机制、与行业协会建立内外协调机制、不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实现执法工作制度化、正规化和规范化。

四、建立三项保障措施:认真执行安全执法监察程序,根据行政处罚案件的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制作了《执法监察程序示意图》和《执法监察工作步骤示意图》,让全体执法人员掌握和灵活运用,全部做到执法程序不违法;制订安全执法监察计划,在执法监察工作中,制定执法监察工作要点和年、月、周执法监察计划和电子档案,量化执法任务,规定每年执法监察时间不少于250天,执法监察企业不少400家,减少执法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考核,提高执法质量。实行执法监察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和下级执法活动情况进行监督、核审和备案。同时,确定执法岗位,明确执法职责,逐级签定执法监察责任书,制定执法监察工作考核标准,定期组织考核,推动执法监察工作有效开展。

五、形成五种监察方式:定期执法监察,即按照“安全生产分类执法监察”的理念和“风险优先监察”的原则,集中执法监察力量对高危企业,实施定期或重复执法监察,控制重大事故风险;跟踪追责监察,即对于前期执法监察中,查出的违法行为,已经下达了《限期整改责令书》,是否得到按时整改,进行跟踪监察,如果违法行为未按时整改,将依法实施处罚;“解剖式”监察,即执法监察过程中,对行政许可、管理制度、培训教育、生产工艺、安全设施等各方面进行系统检查;重点监察,即在重大节日、重要会议和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执法工作确保重要时段的安全;举报执法监察,即凡是群众举报的,立即组织查处。

六、树立五种执法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即树立依法行政思想,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开展执法监察工作;执法公正意识,即对同一个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必须适用统一的处罚尺度,显示处罚的公正性;执法创新意识,即树立“创新机制,争创一流”的执法理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在没有成功经验可取的情况下,积极创新探索,边学习边执法、边执法边规范、边规范边提高;热情服务意识,即执法监察中,对于查出的安全隐患,积极热情地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方案,研究整改措施;廉洁执法意识,即坚决杜绝执法工作中出现的冷、硬、横和吃、拿、卡、要等问题,严格遵守国家总局“九条纪律”市优化发展环境“六条禁令”、机关效能建设“四条禁令”和《禁酒令》等各项廉洁制度。

七、坚持六个不放过:对高危行业或存在重大危险源企业的执法监察不放过;对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查处“四不放过”;对查出的违法行为没有按时整改的不放过;对群众举报的案件没有查结的不放过;对各类违法行为没有得到依法处罚的不放过;对违反执法监察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处理不放过。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是促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安监部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是一项严肃而认真的工作,政策性、专业性都比较强,作为一名基层安监工作人员,笔者根据近几年来自己的执法监察工作经历,认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端正态度、甘于奉献。树立“奉献并不是为了索取,牺牲也不是为了回报”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摆正心态做好执法检查工作。奉献是一种磨砺和付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任务重,事务繁杂,经常加班加点,既然选择了这项工作,就选择了奉献。

二是认真履行检查职责。有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人员在安全检查中,不是认真履行职责,而是走过场,搞形式,走马观花地看一下,浏览一圈,就草草了事,致使许多事故隐患没有被发现而继续存在于生产现场,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祸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三是“软件”不可大意。企业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各种操作规程,这些制度和规程应该说对于纠正违章作业,促进企业安全生产,避免事故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有的安监人员在进行安全检查中,只是看企业、车间、班组是否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而没有认真检查企业、车间、班组的执行情况,重制订,轻执行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造成了安全检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被动局面;造成了企业把制度作为对上面的一种应付和对下面的一种摆设、一旦订出便束之高阁、使制度失支应有的约束作用的恶性循环。

四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都是从血淋淋的生产安全事故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我们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法律法规允许的,打击法律法规禁止的,明确要查什么、怎么去查、对相应违法行为应如何处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工作,确保“检查处罚依法规、排查摸底无遗漏”。

五是及时移交。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中,发现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不属于安监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及时以文件形式移交有管辖权的部门进行处理。

新思路 推进安全生产新举措力保生产安全

今年以来,全省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围绕“一个中心”(即:执法行动),抓好“两个提高”(抓好队伍素质的和执法监察水平的提高),加大“四个力度”(加大依法打击力度、加大委托执法力度、加大指导协调力度、加大作风建设力度)的工作思路,并以此为行动纲领,大力推进全省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是加大依法打击力度,树立执法监察权威。针对非法违法、违规违章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了贯穿全年的安全生产“打非治违”(打击非法违法,治理违规违章)专项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有效促进了“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政府落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了执法监察在整个安全监管中的尖刀和拳头作用。据统计,今年1至3月,全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共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46377个、207964次,同比分别增长13.3%和29.7%;查处各类事故隐患115805条,事故隐患按期整改率为96.5%;实施行政处罚1332次,经济罚款1257.08万元。

同时,针对第十六届亚运会和第十届残运会在我省部分城市召开,为全力确保亚运会期间我省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省局专门制定了亚运安全生产保障方案,在亚运会比赛所在地市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

二是加大委托执法力度,延伸执法监察触角。针对我省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在安全监管中存在权责不清、监管不力、执法缺位等问题。在全省全面推进委托乡镇(街道)执法工作,着力夯实执法监察基础,真正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2009年底,全省实施委托执法的乡镇(街道),已由试点前的不足百个,发展到目前的1436个,占全省乡镇(街道)的89.7%,力争全省2010年底前基本完成委托乡镇(街道)安全生产执法工作。

三是加大指导协调力度,提高执法监察效果。针对我省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队伍新、工作任务重、法律素质差次不齐的实际情况。鉴此,执法总队广泛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开展省、市、县三级执法监察机构联合执法行动,实现指导协调与锻炼队伍的“双赢”。同时为进一步规范执法监察行为,《广东省乡镇(街道)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培训教材》一书正在编写中,作为全省乡镇(街道)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人员培训和学习的教材,大大提高执法监察效果。

四是加大作风建设力度,提升执法监察形象。针对我省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队伍具有半军事化的这一特点。执法监察总队非常注重队伍的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打击有力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队伍。提出“两个确保”的目标,即确保队伍不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确保办案不发生行政复议被撤销和行政败诉案件。为此,执法监察总队推行案件办理首办责任制和岗位管理责任制。形成责任网络,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个个有责任。与此同时,加大职业道德、廉政纪律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整个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引导执法监察人员牢固树立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的理念,始终坚持为人民执好法、用好权。

如何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队伍建设

××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是在市委、市政府关怀下诞生的新生儿,它承担着全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保驾护航的神圣职责。我们要用“三实四严”的精神引领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适应经济发展、充满朝气活力、严格履行职责、全心服务基层的安全生产监察队伍。

安全生产监察支队是一个刚刚组建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必须努力形成“诚实、求实、务实”的良好氛围。

1、用诚实的品格赢得社会认同。诚实为人,诚信为本,始终保持诚实、诚信的优良品格,是树立安全生产监察支队良好形象的根本所在。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安全生产,主要源于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高发、频发,而并主要源于安全生产监察力度的加大;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主要源于重特大事故给人们的切肤之痛,而并不是安全生产监察关口前移的深切感悟,所以,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并没有真正为人们所熟知,为人们所接受。在这种情形下,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将面临着监察人与行为人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一定程度还会形成社会整体利益和集体经济利益的冲撞。要有效地化解这种矛盾,必须“诚”字当头,“实”在其中。因此,在安全生产监察过程中,要从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大局出发,耐心、细心、苦口婆心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要坚持“首查不罚”的原则,允许行为人有理解和认识的过程,允许行为人有整改和完善的过程;要坚决摒弃“以罚代管”的现象,要讲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自己的诚实、诚信赢得行为人的理解和支持,赢得社会的认同和赞许。

2、用求实的态度研究安全监察。安全生产监察工作虽然在不少地区取得了长足发展,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由于时空的距离、区域的差异,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用求实的态度创新工作思路。求实,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求实的基本态度和方法,要通过近源亲受,了解事物的原生态,进而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研究安全生产监察的一般规律,研究安全生产监察的共性特征,研究安全生产监察的深层次问题,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应变能力。求实,必须创立学习型机关。做好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必须建立在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行政执法的依据和程序、自由裁量权的设置和行使等等,都是我们所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内容。坚持长期学习,不断用新知识武装头脑,应当成为安全生产监察工作的必备要求。求实,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安全生产监察工作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行业、其他部门在行政监察工作的经验做法,但是,也必须有所创新,要集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析地域之情,创我之新;要在监察方式、监察途径、监察手段、监察效果上多思考、多研究,探索出新路子。

3、用务实的精神履行监察职能。安全生产监察是一个专业性的行政执法监察工作,它必须建立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必须直接与基层企业打交道,必须与行为人面对面的沟通,因此,“务实”才能有为,“务实”才能有效,“务实”才能有位。用务实的精神依法监察。安全生产监察是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察行为,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是从事行政监察的基本依据。因此,用务实的精神,认真学习、细心梳理、正确运用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依法监察的重要保证。要用务实的精神服务监察。安全生产监察的过程,应当成为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过程,要树立“服务寓于监察,监察就是服务”的理念,摒弃“执法高人一等”的传统观念,把安全生产监察工作作为一个服务基层和企业的平台,通过有效的服务提升监察能力。要用务实的精神高效监察。安全生产监察的起点在基层企业,终点也在基层企业,这就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连续作战的精神、勇于拼搏的精神,务实能干的精神,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完成每项任务。务实高效的监察还需要用创新的思维研究

复杂多变的情况,需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解决矛盾和问题,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安全生产监察工作之中。

“诚实、求实、务实”对刚刚起步的安全生产监察工作而言十分重要,它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集聚向心力的重要途径,是开好头、起好步,做好事、办实事的重要思想基础,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依法监察、赢得社会公信的重要保证。“诚实、求实、务实”应当成为安全生产监察工作的座右铭,把它始终贯穿于我们的工作全过程,并且用“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监察严格、服务严密”的标准检验我们安全生产监察工作优劣。

1、作风严谨是安全生产监察工作的基础。作风严谨,主要体现在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过程中程序规范、步骤有序、执法有据,对每一次执法监察有详实的计划,对每一项整改指令有明确的目标,对每一个执法监察处罚有充足的依据,对每一个执法监察过程有清晰的记录,缜密和谨慎完成每项工作任务。严谨的作风,要求对每一项工作谨慎从事、“三思而后行”,尽最大努力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只有这样,我们的监察工作才能少走弯路,才能赢得社会的公信,才能增强执行力。

2、纪律严明是安全生产监察工作的保障。安全生产监察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明确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执法监察工作流程,严格把握自由裁量权的设置和正确使用。在加强行政监察工作制度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建立起“一岗双责”责任制。要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强化纪律制约能力,形成激励考核机制,切实为做好安全生产监察工作提供保障。

3、监察严格是安全生产监察工作的灵魂。安全生产监察工作的基本职能是监察,严格监察是我们的工作之本。安全生产监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中监察,在监察中学习,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能力。严格监察,需要有秉公执法的精神、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需要有铁面无私的精神,同样也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循循善诱的疏导。我们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的新情况、新特点,坚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以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为目的,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监察的职责。

4、服务严密是安全生产监察工作的宗旨。安全生产监察的根本目的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服务。因此,做好周全、周到、周详的服务,是我们做好安全生产监察工作的根本宗旨。我们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服务理念,在安全生产监察过程中,更多地提供优质服务,提供便民、利民条件。要坚持政务公开,采取多种形式公布安全生产监察的重点行业和企业,通报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的情况,加强与社会各个层面的交流和沟通,虚心接受社会、组织、舆论、公众的监督,在监督中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准。

安全生产委托执法研究 篇3

关键词:安全生产;执法监督;委托执法

《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安监部门应对安全生产形势创新安全监管工作,在实施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方面做了尝试,委托乡镇街道行使部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权,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围绕如何在安全生产委托执法中落实依法行政要求,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安全生产委托执法的界定

"徒法不足以自行",行政执法是法律运行的重要环节。负有行政职责的行政主体,通常应亲自履行行政职责、行使行政职权,但因条件限制或特殊原因难以亲自行使某项行政职权,抑或考虑节约成本、提高效能,为行政目标的实现则可以通过委托其他组织代为行使具体行政职权,学界通常称为行政委托。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是指具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定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将职权范围内的部分行政执法事项委托给某一组织代为行使,受委托组织在行政机关委托的职权范围内以行政委托机关名义行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权,委托的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组织的行政执法行为依法承担责任的行为 。

二、安全生产委托执法的原则和要求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包括日常监督检查、查处非法违法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调查处理事故、核查投诉举报等工作①。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涉及行政行为种类较多,因此研究在委托执法中如何遵循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非常必要。

行政法定原则要求职权法定。"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相关法律明文规定的,委托执法必须遵从:一是行政强制措施不得委托②;二是行政许可的委托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且只能委托其他行政机关③;三是行政处罚的委托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且只能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事业组织④。

行政裁量原则也是法治的要求和补充。"为使法治在社会中得到维护,行政自由裁量权就必须受到合理的限制。"[5]委托执法需要以必要性为原则,禁止恣意,禁止过度,达到合理均衡的要求,其委托权限、时限必须受到相应拘束,无期限和概括的委托是过度的,应当被禁止。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避免偏私、行政参与和行政公开是正当程序原则的应有之意。无公开则无行政。实现程序正义的要求是委托执法不可逾越的法治鸿沟,委托执法本身需要接受必要的公开审查。委托执法实施的信息需要公开,包括委托程序、依据、权限、主体、步骤、等信息要公开,告知、申诉、回避、救济程序等也必须公开,不得导致信息公开范围的任何缩减或公开程序的延缓。

三、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实践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法》赋予县级以上政府安全生产执法权,县级政府委托乡镇街道开展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比较普遍,存在问题的主要有:

(一)委托执法依据的合法性存疑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内容涉及《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委托执法的依据和委托内容等都必须符合相应层级的法律规范要求,不得与上位法的规定冲突。实践中,委托执法依据的法律规范层级普遍较低,越权委托违法委托现象较多:有的将行政处罚权用规范性文件予以委托如重庆市等委托了部分行政处罚权;有的将行政强制权列入委托执法范围的委托权限违法⑤[2];有的将行政处罚权委托给行政机关或明显不符行政处罚法19条规定的组织[3]。

(二)委托执法的委托程序疏于规范

"程序法的重要性超过实体法,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4]没有程序的刚性约束,委托执法的委托程序随意性大。虽然《行政许可法》规定了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公告程序及公告内容⑥,但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没有具体的程序,实践中有内部文件形式委托执法的;有的签订书面协议的;有的仅将委托执法的内容进行公示;对于委托执法的委托依据、期限、条件、执法依据、执法人员情况等全面公开公告的不多。

(三)委托执法过程的监督缺位

针对委托机关委托行为和受托组织执法行为的监督双双缺位。依据规范性文件委托执法的情形下,没有事先审查的前置程序。相应监督的自始缺位,造成委托权限违法、越权委托、委托不明等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委托以后的执法环节,委托机关的指导监督缺乏制度约束,执法水平不高、执法过错、甚至滥权行政的现象难以及时纠正。上述两个层面的监督缺位直接影响行政目标实现,损害政府威信。

四、安全生产委托执法中问题的解决思路

针对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规范委托程序

规范委托程序重点解决委托行为本身的合法性和委托执法的适当性问题。一是前置审查:确认委托执法的合法性,审查重点为权限、事项、受委托主体的合法性依据,违法委托或越权委托无效。委托执法必须有法律、法规、规章的明确授权,委托中具体内容不得与同层级的相关法律规范冲突。二是公示公告:公示拟委托执法的委托依据、相关主体信息、委托内容、权限期限、执法方式、行政处理类型、执法流程等,接受质询,公告期满后正式委托执法。

(二)健全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制度落实程序性规定,坚持依法行政。一是建立委托执法备案审查制度。委托执法的行政机关提请向上一级行政机关备案:地方人民政府委托执法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地方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委托执法的,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5]。二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行政执法主体非经公告不得执法,行政人员未取得执法资格不得执法⑦。三是建立具体行政行为备案考核制度。受托组织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后适时提请委托机关备案,委托机关定期评议考核。

(三)实施有效监督

委托执法中落实法治要求,需要进行全方位监督。一是委托执法行政监督。委托机关需要加强对受委托组织的监督和指导,发现违规失当之处应责令纠正,必要时可变更或终止委托。二是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作用。通过审查政府报送的规范性文件、执法检查、代表提案等形式向政府提出监督意见,监督委托行政的委托和执法。[6]三是重视司法监督。委托机关通过诉讼个案的审查审判,分析典型案例接受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和完善委托执法工作。

注释:

①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 (安监总政法〔2012] 157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2013年第1期

②《行政强制法》第17条

③《行政许可法》第24条

④《行政处罚法》第18条、19条

⑤http://www.bjdx.gov.cn/jrdx/dxgk/dxnj/2010nnj/348544.htm,北京市大兴区信息网,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11月9日

⑥《行政许可法》第24条

⑦《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4年3月22日

参考文献: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69.

[2]台州市路桥区安监局.关于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执法委托的意见[EB/OL].http://xxgk.luqiao.gov.cn/InfoPub/ArticleView.aspx?ID=1754

[3]四川省委托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行使部分安全监管行政执法权[EB/OL].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网站,[2013-11-09].

[4]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41.

[5]刘云甫.委托执法备案审查的立法思考[J].广州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6]张国妮.加强人大常委会监督 完善委托行政执法[J].人大研究,2012,(3).

安全执法监察现状及对策 篇4

安全监察是一种安全管理, 是为了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运用行政力量对于安全进行监督与管制的一种特殊活动。安全执法监察是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实施安全监督管理的执法活动, 对于贯彻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理念, 及时纠正和制止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减少和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我国各个行业的安全事故虽然在不断减少, 但是仍有安全事故在不断地发生, 都不同程度的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物质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甚至是破坏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我国现在的安全执法监察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只有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才能够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2安全执法监察的现存问题

2.1监察体系建设不完善, 法律依据不健全。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目前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为了保证生产安全,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内都建立了相应的安全执法监察机构。但是通过调查, 不难发现, 各个省份地区的监察机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不仅担当安全执法监察机构的部门不一样, 而且其所具有的监察权利也存在着差异, 这必然会造成全国安全执法监察机构出现规格不一的现象;除此之外, 还可以发现各个省市地区的具有安全执法监察权利的机构设置也存在着差异, 有的省份地区设立单独具有安全执法监察权利的部门, 有的省份地区不单独设立具有安全执法监察权利的部门, 而是将该权利规划到市场安全监管局, 由此可以看出全国各个地区的安全执法监察机构是存在不对称的, 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在我国安全执法监察体系的建设是不完善的。由于其建设体系的不完善, 也导致了其法律依据不健全。在我国2002年开始颁布并且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该法律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并且2014年对其进行了适应社会发展的修改, 与此同时国家也颁布了与之配套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但是由于省份地区的安全执法监察体系的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 导致这些文件缺乏了可操作性, 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反而让安全执法监察权利的实行缺少了具有权威性的法律依据。

2.2监察人员素质较低, 无法做到严格执法。安全执法监察机构的建立, 是为安全执法监察权利的实施提供了场所, 而其权威的真正的发挥主要依靠的是安全执法监察人员。从总体上对安全执法监察人员的调研来看, 其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其业务素质来看, 许多安全执法监察人员业务素质水平较低, 自身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忽视安全执法监察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并且对于安全执法监察的相关法律规范及其专业知识模糊不清, 不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和查处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 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从其执法的力度来看, 部分安全执法监察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出现腐败问题, 为了给自身谋取不当之财,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打开了方便之门, 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也助长了违法生产企业的嚣张气焰。安全执法监察人员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都会导致这些人员不能够做到有法必依、严格执法, 这都大大影响了安全执法监察权利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2.3监察力度相对薄弱, 不能做到违法必究。安全执法监察不仅要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能力较高, 能够做到严格执法, 更重要的是监察力度要强。纵观我国安全执法监察的现状, 其力度是比较薄弱的, 从监察的次数上来说, 针对生产企业, 执法监察的次数偏少, 而且进行执法监察的时候会进行事前通知, 这给违法生产企业来掩盖安全隐患的时间, 执法监察只能够发挥表面的作用, 而且很难做到回头监察, 导致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不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从惩罚力度上来看, 既使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 轻则停业整顿, 重则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 这些都是表面的治理, 治标不治本, 并不能够根本上解决这些安全隐患;更有严重的现象是, 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 部分地区的企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拉动作用, 为了不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 安全执法监察人员会选择不作为, 对于这些企业的不安全生产选择视而不见, 大大加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减弱了安全执法监察的作用。

3安全执法监察的解决措施

3.1统一执法监察的标准, 完善安全执法监察的法律体系。安全执法监察的法律法规是开展安全执法监察工作的法律依据, 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制度保障, 针对其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先从国家层面统一执法监察的标准, 对于省份地方的安全执法机构或者部门有明确的规定, 而且上下级之间执法监察部分形成配套, 这样执法监察部门的级别、规格、人员等有了统一的设立标准, 才能有统一的标准进行约束与监督。然后再完善安全生产的法律, 并且细化与之配套实施的法规和规章, 形成从上到下的具有很强可行性的法律体系, 保障安全执法监察工作能够完全做到有法可依。

3.2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建设规范化的执法监察队伍。安全执法监察人员的素质是安全执法监察工作发挥作用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针对执法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升其素质, 一方面, 在进行招聘环节, 可以采取业务知识的专业性考核, 保证其具有很强的安全生产意识;另一方面, 在其入职后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等, 促进其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团结。除此之外, 也应该明确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 做到责任到人, 对于工作失职行为进行严格的追究, 加强对与执法人员的约束性。从而做到执法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绝不姑息安全隐患的存在, 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3.3加强安全执法的力度, 发挥出执法监察的约束作用。安全执法监察的力度是影响执法监察作用的重要因素, 执法力度过度薄弱往往会削弱执法监察的威慑性, 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着手解决。一方面, 对于企业应该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执法监察, 做到随时监察随时安全,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立即停顿整治, 并且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以违法会付出高昂的代价来约束企业的生产行为;另一方面,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必须做到严惩不贷, 加强执法人员的公正度,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不存在任何的包庇行为。除此之外, 对于安全隐患的监察责任落实到人, 企业出现安全事故不仅追责企业负责人, 还要追责安全执法人员, 增强安全执法人员的责任感。以此, 加强安全执法监察的力度, 真正的发挥出安全执法监察对于企业生产的约束作用。

4结论

综上所述, 安全执法监察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可以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虽然目前我国的安全执法监察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是只要对于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安全执法监察工作就可以顺利进行, 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侦荣, 陈国华, 李运泉.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3:3-9.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要点(精) 篇5

一、总体思路

围绕依法行政这个核心,以创建达标为牵引,以事前处罚为重点,以目标管理为保证,牢固树立必成意识、责任意识、落实意识,固化执法程序,细化管理措施,强化执法效能,促进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重点工作

(一以打非治违为主线,加大事前处罚力度

1.严格落实执法计划。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执法检查计划,按照整改期限完成复查,对复查不通过的坚决立案处罚。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及时填报检查出的隐患与整改情况。

2.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围绕局中心工作和突出的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开展专项执法。重点检查建设项目“三同时”不到位、隐患长期没有整改、无证生产经营、职业病危害因素未申报、未开展标准化创建等企业,突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造拆船和近两年建设项目集中的行业领域,坚持严查重罚,形成打击非法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3.创新执法方式方法。坚持依法行政、亮证执法,执行“四不两直”工作法,积极开展暗访、夜查活动,打破区域、行业限制,运用交叉执法、联合执法等方式,开展他查、互查和专家查,不断提高执法公正性、严肃性。

(二以依法行政为重点,提高执法监察能力

4.加强执法能力培训。一是请进来。邀请法律方面的专家和省市局监管一线的行家来局讲课,突出以法律法规为核心,以事故调查和执法检查为重点。二是走出去。积极安排人员到执法监察先进县市学习,参加省局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知识面、拓宽视野。三是互帮互学。工作中以老带新、新老结合,定期安排执法人员开

展专题研究和讲课,利用集体讨论和学习的时机,搞好每周案例分析,互帮互学互促。四是对乡镇监管人员开展执法业务培训,提高监管能力,掌握执法程序,逐步实现乡镇监管与大队执法的无缝对接。

5.规范执法工作流程。修改、完善四项基本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包括现场检查、立案上报、听证告知、审核决定、文书送达和建档归档等一整套程序规定,保证执法工作各环节、步骤和时限按序进行。加强对行政执法文书使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重大行政处罚集体讨论等执法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行政执法程序正当,确保全年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6.开展执法检查评比。按月通报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按季检查资料立卷归档情况,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互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处理不负责任、执法不严所造成过错的执法人员,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行为的中队取消当年评先资格。定期开展互查互评,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行政处罚结果的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定期不定期开展执法暗访、回访,防止和纠正违法执法和不当执法。

(三以过程控制为抓手,提高事故调查水平

7.规范事故调查机制。进一步明确调查组成立、证据保全、调查方案、伤亡人员确定、直接经济损失、原因鉴定评估、责任认定、犯罪移送、报批结案等环节工作要求,完善事故调查工作规则。

8.提高调查效率与质量。加强人员培训,逐步培养事故调查的专门人才。第一时间搞清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明确调查对象、方向与目标,形成分工明确、针对性强、效率高的运转机制。事故发生后限定调查报告起草时间,履行超限报批手续,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在法定时限内提交调查报告。

9.加大整改督办力度。政府批复后第一时间发函给监管部门和责任单位,督促落实整改措施,根据时间节点联合有关部门对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抽查、核查,实行事故办案全程跟踪。加大事故信息和行政处罚的公开力度。

(四以标准化建设为牵引,加强大队全面建设

10.加强硬件建设。按照国家总局《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及装备配备标准》,添置执法工具、监督检测设备、现场执法与调查取证分析设备,规范办公场地,提高执法条件。

11.加强制度建设。从管理制度、工作机制、行为规范三方面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固化工作流程,落实内部管理考核,坚持每周例会研究部署工作,加强重点工作督导和考核,坚持奖惩激励,强化日常管理,形成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良性局面。

12.加强队伍建设。从制定计划、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文书使用、档案管理、卷宗制作六方面开展业务建设,全面提升执法质量。不断充实力量,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法队伍。

第二篇

2014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一般事故和有影响事故数量“双控制”、较大以上事故“一杜绝”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坚守红线、强化责任,注重预防、狠抓治本,依法治理、夯实基础,筑牢安全生产责任网、监督网、保障网,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强化红线意识,推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1.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总书记强调的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根本要求上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监管监察机制,不断提高坚守安全生产“红线”能力。

2.狠抓责任落实。按照习总书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推动各单位在安全生产工作上总揽全局,在安全生产工作重大问题上履行职责;进一步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遵守法律法规,加大安全投入,严格内部管理,提升安全条件;强化企业从业人员岗位责任,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企业内部形成“事故隐患群防群治、安全生产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

3.强化安监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为民务实、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要求推进安监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重解决执法不严、作风不实、服务不佳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安监机构建设,突出解决机构人员不足、持证率不足、业务能力不强、经费装备保障不够等问题。

二、推进隐患整治,建立健全常态监督检查机制

4.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企业隐患自查、上报、整治和政府部门对重大隐患督办、销号全过程闭环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及时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督促企业落实安全检查主体责任,建立班组、车间、企业各层面的安全检查制度。一般隐患即查即治,重大隐患坚决停产整顿,做到隐患治理不到位不放过、效果评价不合格不放过、主要负责人没有签字确认不放过。加快推进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工作。年底前,全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职责的部门、乡镇(街道、园区和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实现网上填报隐患排查、整改和督查情况,全面建成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5.建立持续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执行安全生产执法计划,突出重大节日、重要时段和关键环节等重点,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实现安全检查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严格落实“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总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扎实做好油气、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专项整治,对查出的问题跟踪督办、限期整改,安全检查做到“三不一到位”,即“检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全程不走过场、制度健全到位”。

6.完善明察暗访检查制度。综合运用全面督查、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突击抽查、跟踪复查等多种检查方式,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重点加强危化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造拆船、燃气、涉氨制冷等单位的明查暗访。加大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事前处罚力度。

三、深化专项整治,确保重点行业领域生产安全

7.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严格落实化工企业保障生产“十条规定”和全省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各项措施,重点查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擅自变更,危险化学品企业无证生产经营、超范围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确保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存储企业基本实现全面达标。完成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的自动控制升级改造。

8.深化“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精神,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安厅等部门关于实施交通安全生命保障工程切实加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50号要求,细化工作措施,强化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切实把30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有效防范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9.深化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对重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针对在建工程涉及深基坑、高大模板、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施工部位和环节,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坍塌等事故发生。规范工程承包行为,严厉打击违法分包、转包和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证书等非法从事建筑活动的行为。开展园区在建项目安全监管专项督查,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10.深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以人员密集场所和高层、地下建筑为重点,持续组织开展排查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封堵、消防设施损坏、“三合一”场所等隐患专项治理,大力推进城乡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消防管理网络。

11.深化非煤矿山及造拆船、冶金等工贸行业专项整治。突出治理冶金企业规章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煤气管理人员及装备配备不到位、煤气专项检查不力、煤气知识安全培训不落实、隐患治理不彻底、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演练不够等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足问题;参照国家安监总局《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目录》(征求意见稿,认真组织对辖区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有限作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台账;继续做好涉氨制冷企业专项治理,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12.加大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力度。督促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认真落实相关标准规范,继续进行安全设施改造升级,不断完善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严禁未张贴标识码登记流向的产品进入零售环节,继续推进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二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进一步做好烟花爆竹零售网点的规范管理工作,认真开展零售许可证的换发证工作,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一律不予换发证。

13.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继续做好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确保申报工作继续处于市前列。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年底前70%以上的规上重点企业达到基础建设的要求。以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卫生执法年”活动为载体,全面规范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工作,突出木制家具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皮革箱包和制鞋、水泥生产、铅酸蓄电池生产五大行业开展专项治理,在人员培训、健全监护档案、职业危害申报、作业场所检测、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现状评价六个方面力争做到全覆盖;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备案企业数累计达1300家,加强安监、卫生、人社、总工会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联合治理。

14.深化相关行业领域安全整治。严厉整治“三无”渡船、渡船超员和混载等严重违法行为,全面落实渡船安全航行责任制,切实消除影响渡运安全的各种隐患,健全完善渡口渡船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继续抓好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等安全专项整治。

四、坚持依法治理,提高安全基础保障能力

15.深化“打非治违”。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严肃问责惩治措施,坚决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规范安全生产秩序。加强企业科学化管理,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落实危害因素辨识、预判分

析、预防保护、现场跟班、监督作业等制度措施,对违反法规规定的,依法依规取消项目核准、责令限期停产停业整顿、暂扣或取消相关许可证照,做到违法必严惩、违规必处罚。

16.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未达标抓创建、三级抓整改、二级抓提升、一级抓巩固”的要求,强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力争二级达标企业比2013年增长50%以上,力争小微企业创建率达30%。

17.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健全完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制度。健全政府、企业和社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对各级政府投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考核力度。

18.完善事故调查和挂牌督办制度。严格按照事故调查时限要求查处事故,及时公布事故调查报告,接受社会监督。认真分析每一起事故原因,制定针对性强的整改措施,切实把事故查处重心放在教训吸取和整改措施落实上。继续执行市、乡镇分级挂牌督办重大隐患制度,按照责任、措施、时限、资金、预案“五落实”的要求督办挂牌隐患。

19.强化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加大对乡镇(街道、园区、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力度。年底严格按照《市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组织对各乡镇(街道、园区目标管理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加大对事故责任的追究力度。

五、强化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0.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和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全市安全生产应急调度值班平台建设,努力建成互联互通、高效实用的应急值守、调度指挥和信息快速传输系统。进一步完善应急数据库信息平台系统,继续推进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录入工作,注重提高质量和实用性。

21.加强应急预案的监督检查。组织专家对政府、部门应急预案制定、修订、备案等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覆盖面,尤其是岗位现场

应急处置措施的制定完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督促企业开展预防性安全自查自纠工作。

22.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演练效果。结合“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活动,切实抓好应急演练的安排部署、组织实施、总结评估等重点工作,推动部门联动、政企联动等形式的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加强事故应急预测预警,落实安全生产应急响应和部门联动机制,督促指导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六、拓展宣传渠道,增强全民安全素质

2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文化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网站、手机短信等信息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决策部署及安全生产重大进展和经验做法,不断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深入开展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社区”等创建工作,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

24.强化安全培训与考核管理。强化“培训不到位就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按照依法培训、应培尽培的要求,合力推进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提升安全培训水平。强化安全培训目标责任考核,深入推进全员安全培训,扎实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继续完善我市安全生产考试考核中心建设,建设规范的特种作业人员实操考场,强化考场巡查,严格考试管理,推进中心规范化运作。

25.加强安全警示教育。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坚持以案说法,通过公开曝光违法行为、召开事故现场分析会、通报事故和重大隐患等多种方式,切实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市受警示”。

第三篇

2014年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省、市部署,突出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企业和发生事故的企业,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危化品监管工作水平,确保全市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主要思路

全面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化危化品长输管道专项整治、涉氯涉氨企业专项整治,加大危化品企业关停并转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违规行为;运用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联合执法等手段,不断强化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危化品“三重点一重大”(重点工艺、重点危化品、重点地区、重大危险源和特殊作业的安全监管,防范、遏制危化品、化工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推动危化品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1.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遏制一般事故,危化品领域安全形势保持平稳。2.“两重点一重大”危化品、化工生产企业二级标准化创建开展率100%、达标申报率50%。

3.带仓储的重大危险源经营企业设计诊断验收率100%。4.化工生产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检测检验率100%。

5.化工生产企业中涉及易燃易爆液体的中间罐、计量槽、高位槽、接受槽(釜等实施自动化改造且通过专家验收率100%。

6.一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率100%。

7.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化工、医药生产企业执法计划检查、复查率100%。

8.危化品企业安全隐患整改率97%以上,市级挂牌隐患整改完成率100%。9.新、改、扩建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执行率100%。

10.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按时换证率100%,危化品使用企业领证率100%。

三、工作重点

(一抓整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1.加强监督检查。按照执法计划组织监督检查,检查、复查率100%,11月底前完成。开展春节、“两会”、夏季、国庆等重点时段监督检查,各重点时段期间均对各园区、乡镇(街道重点企业进行突击抽查。突出检查重点,对2013年发生事故的企业、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重点企业、换发证企业每家必查。

2.突出重点区域监管。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文件要求,按照国家总局、省局做法,制定我市重点攻坚工作方案,确定重点区域,在继续强化“两重点一重大”监管的同时,狠抓重点区域监管措施落实。

3.加强隐患整治。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一律下达行政执法文书限期整改并在到期后十日内进行复查,对经复查仍未整改到位的一律依法从重处罚。在危化品、化工企业落实省隐患排查体系并加强执行情况检查。

4.加强“打非治违”。对检查中发现安全距离不足、设备设施达不到防火等级要求等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对检查中发现存在未批先建、未经许可擅自生产经营等非法违法行为的,一律依法从重查处;对检查中发现报警仪失灵、无证上岗等恶意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现象的,一律依法处罚,树立“红线”的权威和尊严。

5.开展危化品长输管道专项整治和涉氯涉氨企业专项整治。各园区安全科、乡镇(街道安监办要按照国家安委办有关文件要求对危化品长输管道安全情况逐项核查,3月底前完成并报送工作总结。市安监局相关科室要针对涉氯涉氨化工企业特点专门研究制定检查表,逐家检查,4月底前完成检查表制定,检查6月底前完成。

6.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中涉及易燃易爆液体的中间罐、计量槽、高位槽、接受槽(釜等自动化改造专项整治。各园区安全科、乡镇(街道安监办要督促辖区内相关企业按照要求进行排查,3月底前完成,9月底前完成自动化改造并通过专家验收。

7.开展化工生产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检验检测试点工作。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单位的安全设备设施必须经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列入第一批安全设施设备检测试点的化工企业应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该项检测检验工作,其它化工企业在2014年底前完成检测检验工作。

8.加大小化工整治力度。按照国家新确定的危化品企业外部可接受风险标准,加快城市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关闭搬迁工作,区外企业换证必须取得所在园区、乡镇(街道政府同意。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安全条件较差特别是区外的小化工企业,督促、协助所在园区、乡镇(街道政府开展关闭工作,全年关闭小化工企业不少于5家。3月底前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年底前完成。

(二抓巩固,提升监管效能。

9.严格安全许可。及时跟踪、督促项目进度,对整改期超过半年的、试生产期内发生事故的一律重新组织审查。新建危化品建设项目,凡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内、外部安全距离一律按照石化规设计、审查。严把安全距离、自动化控制改造、在役装置设计诊断、管理机构和人员素质、应急救援五要素,不符合要求的在项目审查、换证核查时坚决“一票否决”。

10.巩固近年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一栏三卡”方面重点加强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标准化方面重点加强有效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自动化控制方面重点加强有效运行、系统联锁情况的检查,“八大作业”方面重点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11.进一步完善危化品安全监管的部门协作、配合、联络工作机制。利用好危化品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工作平台,发挥各行业和业务管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建立重点时段、生产旺季部门联合发文、联合执法、联合督查的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部门监管合力。

12.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文件体系。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安全生产十条规定》、《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即将出台的新的《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文件要求。安监部门在对企业换证核查、安全检查、试生产备案时要把相关文件作为重点内容对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进行书面考核。

(三抓提升,形成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13.深化标准化工作。鼓励部分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重点企业积极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更高级别的验收,开展标准化一级创建、申报企业不少于一家;督促全市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申报二级标准化考评,年底前所有相关企业创建开展率100%、申报率50%。

14.深化设计诊断工作。在带仓储的危化品经营企业开展在役化工储存装置设计诊断,年底前完成对所有相关企业的设计诊断验收工作。开展危化品生产、化工企业设计复核,对由于建设较早等历史原因形成的虽经正规设计但未经正规“三同时”审查的在役化工装置,年底前按照设计诊断程序进行复核。

15.深化专家检查工作。对专家安全检查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在全市带仓储的剧毒品经营企业、工业气体充装企业、油库和重大危险源经营企业全面开展专家检查。在全市危化品生产、带仓储经营和化工企业中推广安全检查软件系统,实现专家检查制度化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实时上报、监督。

16.深化人员素质教育。联合相关高校举办化工、安全专业本科“春季”班,确保全市所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危化品、化工生产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全部达到本科学历水平。举办安全生产检查知识巡回讲座,邀请省级专家分别对各园区、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进行企业常见安全隐患检查辨识等监管业务知识讲座。

(四抓创新,增强监管实效。

17.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企业要对本企业开展HAZOP的培训和分析工作,全面分析企业危险环节,提出对策措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开展范围: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且存在高危工艺或重大危险源的企业、2013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2013年后进行试生产且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和首次工业化设计建设项目的企业。4月底前完成排查和方案制定,10月底前完成分析工作。

18.推行安全生产“黑名单”和失信惩戒制度。企业方面,将发生死亡事故、违反监察指令以及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停止一年项目审批和各项评先评优资格。中介机构方面,对当评价机构报告情况打分排序并通报,对出具与现场严重不符评价报告的中介机构,发现一次,给予经济处罚;发现两次,列入“黑名单”,上报省局并按相关规定处理。3月底前制定实施办法,6月底前开展试点。

19.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市一级重大危险源危化品企业,要委托中介机构,采用定量风险评价的方法,进行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评估。

20.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工作。根据出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确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适用行业目录和国家总局公布的用量,掌握需要发证的企业基本情况,3月底前完成。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制定实施办法,明确申报、审查、发证的程序要求、审查标准及办法、总体时间部署等,省局文件下发后当月完成。组织宣传培训,提前告知,有序推进,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使用证的验收发证。强化执法,对在规定时间内未申请领证仍进行生产的依法查处。

第四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严防生产安全事故,促进我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开展全市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减少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降低一般性事故发生率。督促企业:对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场所要充分辨识,做到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全确定;确保所有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掌握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技能,做到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从业人员全培训;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规范作业现场管理,做到有限空间作业条件全确认。

三、工作重点

(一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工贸企业应高度重视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场所进行充分辨识,全面掌握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并逐一进行风险评估,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基础台帐,健全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进一步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

(二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建立完善培训制度,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和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等,并有完整的培训记录,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三确认作业现场条件。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相关人员;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必须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浓度等进

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呼吸器、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配置监护人员,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

(四严格委外作业管理。工贸企业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要确保委外施工作业单位具备相应的安全条件,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职责,并将委外施工作业单位的安全工作纳入本企业统一协调管理。

(五加强应急预案演练。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制订符合本单位特点的有限空间作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和相关救护人员在事故突发状态下准确、快速、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置能力,杜绝盲目施救。

四、时间安排

(一自查自改阶段(2014年5月至8月

有关企业按照《暂行规定》和《实施办法》以及本工作方案要求,对本企业涉及有限空间场所进行认真排查摸底,准确判定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建立基础台帐(附件2,掌握安全状况,制定有限空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对查找出的安全隐患,要制定整改措施,并整改到位。各企业于2014年8月底以前将本单位有限空间底数现状、执行有限空间作业有关规定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计划报所在地安监机构,各乡镇(街道安监办、园区安全科应建立所在地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基础台账(附件3。

(二检查整改阶段(2014年9月至10月

各乡镇(街道、园区要掌握企业自查自改情况,对重点场所有限空间作业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责令企业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正的,及时上报市安监局按照《暂行规定》相关条款进行处罚。各乡镇(街道、园区在2014年10月31日前完成专项治理工作小结和乡镇(街道、园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基本情况汇总表一并报送市局监督科。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

有关企业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类制度,固化作业流程,优化安全管理模式,配齐防护用品和器材,实现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巩固专项治理成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本质安全度。

市局将对各乡镇(街道、园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组织专家深入企业、深入现场,做好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四全面总结(2015年6月至10月

各乡镇(街道、园区要对深入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于2015年10月31日前报送市局监督科。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园区和有关企业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安监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督促落实企业专项治理工作的有序推进。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改。

(二坚持统筹兼顾。各乡镇(街道、园区和企业要把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相结合;与严格日常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相结合,与企业技术改造,增加安全投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相结合,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三务求工作实效。各乡镇(街道、园区和企业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中,要依据《暂行规定》和《实施办法》,扎实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着力提升企业防范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在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期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要严查原因,厘清责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第五篇

一、组织领导

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安监局局长为副组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为组员的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安委办,具体负责全市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总体安排,跟踪了解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展情况,收集、汇总、梳理、通报和协调专项整治中的有关问题和相关情况。

二、专项整治行业及分工

(一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由市公安局、交运局依据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分别牵头负责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做好相互衔接和组织实施工作,市安监局、教育局、农委配合。

(二水上交通(内河安全专项整治。由市交运局牵头负责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市公安局配合。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由市安监局牵头负责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公安局、交运局、工商局、环保局、质监局、卫生局等部门配合。

(四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由市住建局负责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五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由市公安局牵头负责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市教育局、文广新局、卫生局、工商局配合。

(六冶金企业安全专项整治。由市安监局牵头负责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质监局配合。

(七烟花爆竹安全专项整治。由市安监局牵头负责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公安局、交运局、工商局、质监局等部门配合。

(八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由市质监局负责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九油气及危化品输送管线安全专项整治。由市发改委、住建局、开发区管委会依据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分别牵头负责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做好相互衔接和组织实施工作,市港口局、质监局、消防大队配合。

(十职业危害专项整治。由市安监局牵头负责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卫生局、人社局、总工会等部门和单位配合。

(十一修造拆船安全专项整治。由市纪委监察局、安监局牵头负责,按照《市船舶修造(拆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市经信委、质监局、交运局、海事处、消防大队、工商局、供电公司等部门配合。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完善方案。各乡镇(街道、园区、各牵头部门要深刻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计划,及早部署。要在巩固以往成效的基础上,根据“什么问题突出,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做到有突破性、重点性,分专题、分阶段明确整治具体目标、措施和工作进度等,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保障,力求通过整治,解决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各专项整治牵头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整治的重点内容、具体目标、组织机构、整治措施、整治步骤和工作要求等。整治方案于3月25日前下发并报市安委会办公室备案。

2、注重四个结合,确保整治效果。各乡镇(街道、园区、各牵头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工作方案,把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与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结合起来,督促企业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要把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与继续深入开展“打非”专项行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日常执法、重点执法和跟踪执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要把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与隐患排查治理结合起来,及时排查整改各类事故隐患;要把深化安全生产

专项整治与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结合起来,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 篇6

《福建省2008年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行动方案》近日出台,方案要求2008年全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必须突出四个重点,完善四个机制,抓好四个建设,全面提升监管监察工作水平。

一、突出四个重点

(一)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监管。将道路交通安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继续抓好《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6]271号)确定的12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研究、强化、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协调督促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农村道路交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办法和措施,加快发展农村公交,解决农村交通安全薄弱环节;继续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强化道路交通路面监管,实施以排查治理危险路段等为主要内容的安保工程,深入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路段监管,抓好驾驶员培训、考核和车辆年检,严厉打击非客运车辆非法载客和超载超限等违规违法行为;强化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客运、货运企业安全管理和城市公共交通监管;全面推进营运车辆安装GPS,实施道路交通运输企业承运人责任险工作。

(二)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加快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定实施解决小煤矿问题“三步走”战略;积极指导帮助煤矿企业加强水害防治、顶板管理、“一通三防”,持续抓好“三强化、三推进”工作,规范煤矿开采和项目建设秩序,确保“三同时”等有关规定的有效落实;进一步理顺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政府监管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关系,促进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严格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积极稳妥、分期分批地做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工作,关闭和淘汰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要求的矿井;认真落实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两个《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结合实际推广支护改革、壁式采煤方法;加大安全培训力度,严格监察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认真做好煤矿安全生产规划和科技工作,提高安全生产规划、科技、信息、安全评价、专家队伍和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介机构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水平。

(三)突出抓好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加大金属和非金属重点矿区的安全整治力度,深化露天矿山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地采矿山机械化通风系统,开展以矿井火灾事故、窒息中毒、冒顶、水患、采空区大面积坍塌为重点的地采矿山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开展尾矿库在线检测试点,全面完成四等以上危、险、病尾矿库的整治任务,消除五等尾矿库存在的隐患;开展大中型排土场隐患治理,规范矿山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继续推广机械化铲装和中深孔爆破技术,基本实现露天矿山机械化铲装,力争符合条件的露天矿山采用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达50%以上;继续会同矿山资源管理部门,推进非煤矿山资源整合工作,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促进全省非煤矿山规模化、规范化建设。

(四)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以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危化品从业单位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继续做好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审批换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备案工作,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强化对危化品取证企业的安全监管,规范安全监管的措施办法;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化工企业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反“三违”活动,严格规范企业生产流程各环节、各岗位行为;落实隐患排查整治分级负责、挂牌督办制度,加强对位于城区、安全距离不足的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工作的跟踪督促;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的安全整治,落实发货环节查验登记、车辆实时监控、信息通报协查制度,严厉打击超速超载和无资质运输行为,加强大型项目试运转安全监管。

二、完善四个机制

(一)完善责任落实机制。逐级细化、分解和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强化第一责任和责任第一,规范行政“一把手”安全生产履职报告制度,落实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办法,确保政府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制和政府行政“一把手”、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到位;将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纳入政绩业绩考核,纳入统计公报;加强责任目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完善通报考评制度,坚持季度通报、半年检查、年终考核和奖惩,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加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强化对行业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责任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发挥警示威慑作用,促进责任制落实。

(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按照国家“隐患治理年”的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隐患治理的目标、责任、重点及要求,建立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突出道路交通事故、煤矿与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渔业船舶、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三合一”场所等领域,进一步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改善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秩序;强化隐患排查工作的指导、督促,采取巡检、抽检、互检等方式,定期督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制度和隐患数据库,探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分类监管机制;落实隐患整改,督促相关部门、企业、单位落实隐患整改责任、资金、措施、期限,确保隐患及时整改治理到位;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立重大隐患分级管理、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制度,实现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率100%。

(三)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完善省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及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各设区市和重点县(市、区)重大危险源监控机构和系统建设;完善全省重大危险源评估、登记、建档,实施分级属地管理,建立相关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与省、市监控平台对接;强化重大危险源管理,修改完善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明确相关职责和监控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切实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完善重大危险源数据库,逐步构建省、市、县三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事故预警体系。

(四)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推动设区市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推进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完善、培训、演练,搞好政府、行业、单位预案的衔接,构建科学实用的预案体系;规范应急救援程序,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单位、人员的职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大投入,加快各级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作为事故救援机动力量;加强企业专业、义务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减少事故损失;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落实防洪、防汛、防坍塌、防泥石流等隐患点的除险加固,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

三、抓好四个建设

(一)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以《安全生产法》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法规宣传;开展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课题调研,研究提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政策规定;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加强农民工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安全素质;扎实开展科技活动周、安全咨询日、“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加强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送社区、送家庭、送企业、送学校、送农村等“五送”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全面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报》、《安全与健康》杂志、各级政府网站和信息刊物的作用,大力宣传典型、经验,揭露矛盾、问题,促进信息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支持各级安全生产管理协会、新闻媒体举办企业安全文化论坛,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二)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制定《基层基础建设年工作方案》,明确基层基础建设年的目标、内容、重点及要求;落实《福建省“平安企业”创建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对“平安企业”创建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搞好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落实企业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抓好新改扩建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继续开展高危行业企业安全标准化试点,积极探索激励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有效途径;强化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监管,加强安全评价机构年度考核、安全培训机构资质复审和日常检查;加强安全生产支撑体系建设,支持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等发展;强化专家队伍建设,开展安全科技攻关活动,推广安全先进技术,推进科技强安。

(三)抓好法规制度建设。认真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争取尽快出台《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继续抓好安全生产治本之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落实高危行业三项经济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研究制定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研究制定安全生产行政复议实施细则,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严格执法处罚程序,严肃查处安全生产各类违法行为,促进全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委托执法工作,推广委托执法经验,推进委托乡镇(街道)行使部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权到位。

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自由裁量权使用 篇7

自由裁量权的种类

根据现行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 可将自由裁量权归纳为以下6 种:

行政处罚幅度内的自由裁量权即行政机关在对行政管理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时, 可在法定的处罚幅度内自由选择。它包括在同一处罚种类幅度的自由选择和不同处罚种类的自由选择。例如, 《煤炭法》第64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 未经批准或者未采取安全措施, 在煤矿采区范围内进行危及煤矿安全作业的, 由煤炭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作业, 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 既可以单处停止作业, 也可以和罚款两种并用。

选择行为方式的自由裁量权即行政机关在选择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式上, 有自由裁量的权力, 它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例如,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33 条规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责令煤矿限期解决事故隐患、限期改正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或者限期使安全设施和条件达到要求的, 应当在限期届满时及时对煤矿的执行情况进行复查并签署复查意见;经有关煤矿申请, 也可以在限期内进行复查并签署复查意见。”也就是说,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处理方式上 (在期限届满或限期内) , 有选择的余地, “可以”的语义包涵了允许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作为或不作为。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限的自由裁量权有相当数量的行政法律、法规均未规定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限, 这说明行政机关在何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上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对事实性质认定的自由裁量权即行政机关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为性质或者被管理事项的性质的认定有自由裁量的权力。立法工作者称其为兜底条款。例如, 《行政处罚法》第27 条规定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中“ (四) 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其他”的行为性质缺乏衡量标准, 行政机关对“其他”行为性质的认定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对情节轻重认定的自由裁量权我国的行政法律、法规不少都有“情节较轻的”“情节较重的”“情节严重的”这样语义模糊的词, 又没有规定认定情节轻重的法定条件, 这样行政机关对情节轻重的认定就有自由裁量权。如《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39 条中规定:“未依法提取或者使用煤矿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或者使用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的设备、器材、仪器、仪表、防护用品……情节严重的, 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条款中的“情节严重的”, 缺乏客观衡量标准, 行政机关对“情节严重的”性质认定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决定是否执行的自由裁量权即对具体执行力的行政决定, 法律、法规大都规定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执行。例如, 《行政诉讼法》第95 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 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这里的“可以”就表明了行政机关可以自由裁量。

不正确行使自由量权表现形式

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范围是较广泛的, 几乎渗透到行政执法的全过程。但所谓“自由”是相对的, 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不正确地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滥用职权它是不正确地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最典型表现, 其导致的法律后果──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无效。滥用职权是一种目的违法, 其特点是: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不符合法律授予这种权力的目的。它主要表现为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人员假公济私、公报私仇、以权谋私, 以实现种种不廉洁的动机。

行政处罚显失合理公正凡法律、法规规定了法律责任的, 其立法的一条重要原则便是合理和公正。这里的合理和公正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理和公正, 而是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合理和公正, 即注入了国家意志的、成为法定的合理和公正。如果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就是违背了国家意志, 即不符合立法本意, 这实质上是滥用自由裁量权的又一表现形式。

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由于有不少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期限, 因而何时履行法定职责, 行政机关便可以自由裁量。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效率原则, 如果违反这一原则, 或者出于某种不廉洁动机, 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也是不正确地行使了自由裁量权。

衡量行政执法行为的标准

现在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行为, 不产生是否违法的问题, 只有是否适当的问题。这实质上是关系到衡量行政执法行为的标准问题。自由裁量权是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机关的一种权力, 因此, 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必定是行政执法行为。衡量某项行政执法行为的标准, 只能看其是否合法, 不合法即违法。如果评价某项行政执法行为抛开了是否合法, 只讲是否适当, 必然增加了执法活动的主观随意性及独断专横, 甚至导致以适当为由, 堂而皇之地为目的违法而辩护, 从而丧失执法的公正尺度, 以致人民群众对依法行政丧失信心。可见, 这种衡量标准的多元化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 合法的行政执法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2个条件: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符合立法本意。那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就是“合法”的观点, 是对“合法”的曲解。如果不符合立法本意, 即不符合法律、法规授予这种权力的目的, 即便在法律、法规范围内, 也是不合法的, 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应当撤销或变更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法》将滥用职权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都视为违法行为, 正说明了这一点。但是, 将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 即实质上是滥用职权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被视为合法性的一种例外情况, 反映了立法时的矛盾。笔者对此问题的论述, 意在对自由裁量权应加以限制, 并非要否认自由裁量权存在的价值。

客观依据及利弊

无论哪个国家, 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权都是存在的, 其区别在范围不同和监督方式不同而已。从我国国情出发, 考察煤矿安全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客观依据及其利弊是非常必要的, 这对完善煤矿安全行政执法, 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 保证行政效率是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决定因素。依法行政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 这就要求行政机关所拥有的行政权必须适应现实中的各种具体情况。为了使行政机关不至于在复杂多变的问题面前束手无策、错过时机, 法律、法规必须赋予行政机关在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 从而灵活果断地解决问题, 提高行政效率。在现代社会中, 必然要加强行政管理和讲究效率, 因而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会越来越大, 这对行政机关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提高行政效率是有利的, 但也容易产生弊端──滥用职权。为了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假公济私、武断专横, 导致“人治”, 就必须对自由裁量权予以一定的限制。

其次, 立法的普遍性与事件的个别性之间的矛盾是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又一决定因素。由于煤矿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差别, 法律、法规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区别。从立法技术来看, 立法机关无法作出细致的规定, 往往只能规定一些原则与一些有弹性的条文, 这样就使得行政机关有灵活机动的余地, 可因时因地因人地进行行政管理。但法律条文的“弹性”与执法的“可操作性”容易产生矛盾。如果“弹性”到不便于“操作”, 那么法律实施的效益就要大打折扣。这也是有些行政执法人员钻法律的空子以权谋私的重要根源。

值得一提的是,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法学者认为, 昔日消极的“依法行政”, 在今天应有新的解释, 即所谓“依法行政”并不是指行政机关的任何活动都需要有法律的规定, 而是指在不违反法律的范围内, 允许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 即具有因时因事因地制宜的权力。也就是说, 行政机关的活动并不限于现有法律明定范围, 只要不违反法律仍被视为符合法治, 这不仅不与“法治”相矛盾, 而且是对它的发展和补充。

控制自由裁量权的对策

为了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把自由裁量权变成一种专断的权力, 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监督的主体不仅有党、国家机关 (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 , 还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群众组织和公民。此外, 对已有的法定监督方式还应根据形势的需要, 进行补充、完善;对没有法定监督方式的, 要通过立法或制定规章, 以保证卓有成效的监督。同时, 既要有对滥用职权的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还要对监督有功的人员予以奖励和保护。比如: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从制度建设入手, 制定出台了《监察执法督查实施办法》《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涵盖行政许可 (审批) 、事故调查、中介监管、财务工作等9 个监督办法, 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 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 提高了执法效能, 预防失职失察。

第二, 在立法方面, 要处理好法律条文的“弹性”和执法“可操作性”的关系。要做到明确、具体的“刚性”条文, 减少随意、模糊的“弹性”, 尤其是对涉及公民和单位合法权益的条款。同时, 要切实贯彻执行国务院《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 (国务院令第321 号) 的规定:“行政法规规定由主管部门制定实施细则的, 实施细则应当在行政法规发布的同时或稍后即行发布, 其施行日期应当与行政法规的施行日期相同”以保证行政法规实施的效益。要抓紧制定与《行政诉讼法》相配套的行政机关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比如:山东省煤矿安监局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中的自由裁量行为, 统一行政处罚尺度, 重点治理非法违法行为, 在全国煤监系统率先制定出台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基准, 并根据违法行为性质和危害程度, 运用“433”分数权重模式, 将违法行为分类打分, 并对应适用处罚罚则, 有效减少和杜绝了执法过程中的人情处罚、关系处罚。

第三, 要强调行政机关说明作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的理由。在行政诉讼中, 对滥用职权的证明, 原告负有举证责任, 但由于这种举证比较困难, 以及借鉴国外的相关做法, 应当强调行政机关说明作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的理由, 以便确定其行政目的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授予这种权力的目的。对说不出理由、理由阐述不充分或者不符合立法本意的, 应认定为滥用职权。

第四,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水平。目前, 我国煤矿安全监察执法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较高, 但有些监察执法人员有“占据一方, 唯我独尊”的思想。为此, 一方面要加紧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培训监察执法人员;另一方面, 对那些不再适宜从事监察执法活动的人员, 要坚决清理出监察队伍, 使得监察执法队伍廉政、纯洁、高效。山东省煤矿安监局近年来开展的“七型队伍”创建活动, 有效提升了煤监队伍的执法形象, 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明显增强, 执法绩效也得到大幅提高, “七型队伍”创建经验还在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系统被推广学习。

刍议煤矿生产中安全监察管理 篇8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五条规定:"煤矿安全监察应当以预防为主, 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有效纠正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 实行煤矿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这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进监察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方针, 所以, 探讨如何实现煤矿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 是搞好安全监察, 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根本出路。

进行安全监察的目的, 在于依照有关煤矿的法律法规, 运用法律手段, 及时发现和消除现场的事故隐患, 保证煤矿实现安全生产。但是, 煤矿安全监察员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盯在现场, 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企业自身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因此, 必须着力于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和挖掘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内部潜力。这是因为,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搞好安全生产决定性因素在于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 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 缺乏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 那么, 任何外部的监督检查, 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 如何通过安全监察, 促进安全管理是作好监察工作的新课题。

2 煤矿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通过的安全监察发现, 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比较健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比较完善, 相对来说, 安全管理水平比较高, 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比较低下, 安全装备水平普遍较低, 煤矿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大多数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 难以适应现在安全形势的发展;与国有重点煤矿相比, 地方煤矿, 特别是乡镇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 是比较原始的, 一些乡镇煤矿甚至没有起码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 在安全管理制度上, 有的甚至是空白, 在装备上有的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生产水平上, 在职工的素质方面, 大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 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非常低, 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相当落后。试想, 处于这样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 如果煤矿的安全执法监察不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相结合, 单纯的安全执法力度再大, 也无法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

对于煤矿安全来说, 煤矿安全监察与煤矿企业的关系, 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关键的因素在于煤矿企业本身。这是因为:一是煤矿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安全贯穿于煤矿一切生产活动之中, 所以说日常的安全管理决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独立存在, 也就是说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 安全生产水平才会有提高;二是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在于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也就是说煤矿是否有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 完全依靠外部的监督, 自身没有安全的自律意识, 是不会搞好安全生产的;三是煤矿生产的主体是煤矿职工, 因此职工是否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成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实质是同井下现场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违章现象作斗争, 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 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 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四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 起决定性因素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完善, 管理层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 只有企业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 领导层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 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五是现场的装备水平也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煤矿安全监察不仅可在现场及时地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制约煤矿的违法行为, 而且要通过行政执法, 依靠法律手段, 强制性地促使煤矿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管理机构, 加强考核, 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投入, 提高煤矿的装备水平,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所以说煤矿安全监察作为外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加强安全监察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1 严格监督监察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矿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落实党的安全第一的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的责任制度, 是企业的一项最基本的责任制度和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 它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 使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在现场得到正确答案, 它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 增强了安全管理的责任心, 能够真正做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是煤矿的专业部门和个人根据部门和个人专业的范围, 在制度上确保专业范围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 如果部门业务保安做得好, 每一个人在岗位上都能够按章作业, 每一个专业都能够得到安全生产, 那么全矿也就做到安全生产了;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是落实"预防为主"的重要基础工作, 它要求每一个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生产现场的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各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排查出的事故隐患, 制定措施, 落实时间、资金、人员、责任, 限期整改, 并进行验收, 使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事故责任追究制是发生事故后对事故责任者根据责任的大小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它促使煤矿管理者增强责任心, 使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达到标准要求, 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投入和职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等都对煤矿安全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 也必须作为重点进行安全监察。

3.2 监督监察现场生产情况

煤矿安全管理的结果反映到现场, 就是现场是否具有较好的工程质量和完善的安全设施, 职工是否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一句话, 现场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有关煤矿的法律法规是否真正落实到现场。当然在现场的安全监察过程中, 会发现事故隐患和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 要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制止违法行为, 防止事故的发生。

3.3 监察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健全

安全生产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 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 涉及到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和诸多专业的正确配合。在生产的过程中, 每个方面, 每个过程, 每个专业, 每项工作和每个人、每个部门有缺陷或有漏洞, 都会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不安全因素。当前由于一些煤矿企业盲目的追求改革, 减少机构, 裁减了一些必要的煤矿安全管理机构, 如有的煤矿将企业的内部监察机构裁减了, 大大削弱了企业的内部制约机制, 特别是一些乡镇煤矿没有技术科、安全科、调度室等一些煤矿必须具备的安全技术管理机构, 这样就造成了煤矿安全管理机构的不健全, 使煤矿的安全管理无法正常进行, 现场的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 时刻存在发生事故的危险, 这是煤矿最大的事故隐患。

参考文献

[1]幸建勋.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同煤科技, 2010-03-15期刊.

论食品安全执法 篇9

在食品安全范围内的行政执法是指卫生、质监、工商、食药、农业等中央机构和地方各级相关管理部门, 在以《食品安全法》为主导, 以《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等各项法律法规为补充的法律体系内, 依照相关法律对涉及违法生产、存储、销售食品等环节内的个人及组织实施行政执法活动, 履行其法定职责, 依法共同维护和保障食品领域各环节安全和各要素安全的行为。

二、食品安全执法现状

(一) 食品安全执法主体现状

2013年3月14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 该决定改革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将国务院食安委办公室的职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餐饮环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生产环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进行整合, 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其有关食品安全的主要职责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实行统一监管;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农业部继续负责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二) 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依据

1. 法律。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专门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2.行政法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行政法规主要有《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3.部门规章。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部门规章主要有《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法》、《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等。4.地方性法规。如我省《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等。

(三) 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内容

我国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行政监督检查、食品安全行政处罚及食品安全行政强制执行。

(四) 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写本文时, 17位山东即墨、胶州等地居民在购买西瓜食用后, 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名孕妇甚至因此胎儿不保。青岛市食药局在对商贩销售的西瓜进行查扣检测后, 发现残留“涕灭威”超标。“涕灭威”毒性相当强, 且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早被国家明令禁止销售和使用。

1. 执法力度与处罚力度过低, 执法过程缺乏连续性。

执法人员缺乏积极执法的意识, 缺乏依法行政的理念。执法人员缺乏主动性, 往往是被动的被上级机关要求, 譬如本次毒西瓜事件, 食药局在事件发生后, 配合事件主体开展大规模密集的行政执法活动。这种被动的执法, 在危害后果已经产生后再去执法, 笔者认为还是流于形式, 均是只注重事件发生后的密集行动, 忽视事前和事中预防。2.食品检验体系不完善。检验检测作为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恰恰是我国食品安全执法欠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检测项目不全, 检测手段及设备落后, 检验标准陈旧。3.法律不够严苛。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还是处罚不够, 违法的成本较于违法所得相去甚远, 这造成了个别人士愿意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违法, 这也不难解释老调重弹的难题为何屡禁不止。

三、对食品安全执法的建议

(一) 立法上需要完善

悬衡而知平, 设规而知圆。囿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历史原因,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缺少一部统筹全局的食品安全法。相互间协调和配套性差, 未能涵盖各个环节, 留下了许多执法空隙和隐患。

(二) 加强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保障

行政执法的保障工作主要包含人员的合理配置、检验检测系统的升级、经费的落实等。在人员配置上, 优先考虑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在检验检测系统上, 一方面抓紧落实检验检测的标准, 在明确我国标准的基础上, 力求与国际标准接轨, 另一方面, 检查检测的设备要略超前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至少做到比食品行业先进;在经费落实上, 笔者建议对于相关的办案经费, 如人员工资、日常办公、法制宣传、执法装备等, 直接纳入财政预算, 这样才能发挥整个执法部门的效能, 提高工作效率。

(三)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执法

制定公开、透明、周期性、专业性的检查制度及计划, 结合市场准入制度, 严格产品追回、产品信息回溯制度建设, 对突发性的食品安全事件, 要做好应急性的风险评估, 并及时的实行信息公开, 接受民众监督。

(四) 实行问责制度, 加强监督机制

基于传统文化,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负责, 执法公职人员向机构领导负责现象普遍, 视法律如无物。完善的责任追究程序, 既能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监管权, 又能保证将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成效。

(五) 加大处罚力度, 提高违法成本, 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之间的配合

建立更为严格的处罚制度, 一方面加强民事赔偿的力度, 充分调动消费者维护食品安全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在食品安全犯罪的量刑上从重或者加重处罚, 加大刑法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能够让不法商家望而却步, 停止违法的脚步。

摘要:近年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需求更为迫切, 这一定层面上给国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在这种状况下, 政府部门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就刻不容缓。

关键词:食品安全,行政执法

参考文献

[1]刘毅, 西宝, 李鹏.《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政策网络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

[2]王华书, 韩纪琴.《实盘权监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其实》.管理现代化, 2012年第6期.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 篇10

一、充分认识煤炭企业安全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构成的70%,预计到2050年所占比例也将不低于50%。因此,煤炭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极其重要的指标。全国550万煤矿职工中,农民工约占半数,主要在井下一线工作,小煤矿从业人员几乎全部为农民工。据统计,在农民工中,文盲与半文盲占7%,小学文化为29%,高中以上文化仅占13%。安全是最大的福利,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抓好安全生产这个人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安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坚持安全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煤矿安全生产不好,不能安全和谐发展,煤矿各项工作将受影响,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将蒙受损失,也就不能实现整个社会安全和谐发展。

二、煤炭企业安全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强化安全生产效能监察

我国煤矿多、分布广,监管难度大。我国现有600余个国有重点煤矿、2600余个国有地方煤矿、20000余个乡镇和私营煤矿。而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人员不到3000人,煤矿自身专职安全监察管理人员人数也偏少,井下人员3500人以上比例为1%,3500人以下比例为1.5%,有的单位还达不到。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灾害无处不在,盘区经常搬家,作业现场不固定,地质条件变化快,老的隐患还未解决,新的隐患又不断出现,造成煤矿安全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局面。基于此,煤矿企业必须强化效能监察。安全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必须认真行使监察的职能,建立和完善高效、务实、规范有序、依法行政的监察机制,做到效能监察。效能监察工作的目的在于促进矿井安全和谐发展。

三、如何强化安全生产效能监察

<一>建立健全监察制度,落实监察责任。2004年美国产煤10亿吨,但煤矿安全事故中共死亡27人,连续3年来,美国煤矿安全事故的死亡人数都低于3 0人,每百万吨死亡人数在0.03以下。为何美国煤矿能实现“高产量低伤亡”?矿业安全与卫生局将其经验总结为“成功三角”,构成这“三角”的三边分别是执法、培训与技术支持。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基础是《联邦矿业安全与健康法案》,这部法律是根据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连续发生几次大矿难而修订的。它确立了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安全检查经常化;二是事故责任追究制;三是安全检查“突袭制”;四是检查人员和矿业设备供应者的连带责任制。违反制度的,可能被处以罚款和有期徒刑。2005年8月31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的第446号令《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指出:“煤矿企业是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主体,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设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所辖区域的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负有检查和依法查处的职责”。

<二>勤查严抓。首先,安全监察人员要切实做到以查领导和群众的麻痹思想,查违章违纪,查工程质量和设备质量,查业务保安,查现场隐患和薄弱环节为主要内容的“五查”。其次,监察人员要严抓。对待隐患和“三违”要做到“三铁”:即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心肠。只认标准,只讲原则,不讲情面,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查处事故,那么解决问题就能彻底,安全监察就能见效。勤查严抓是强化效能监察的必要手段。

<三>讲求实效。效能监察既要全方位介入,又要狠抓重点,但根本是讲求实效,注重在落实上下功夫。一是注重实抓,强化监督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过程,在现场检查工作中要走一步、看一步、想三步;二是注重实情,严格处罚与安全帮教相结合,做到情理交融;三是注重实效,发现安全隐患,做到一停、二罚、三整改,消除隐患,才能离开工作地点。不能就地解决的,必须填写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解决。但不能认为下发了整改通知书,有人签字就完事。有的单位和个人遇到监察人员提出的问题,怕停产或受批评,当面会十分虔诚的样子,很响亮地答应立即解决,事后却置于脑后。即使签了字也有人存有侥幸心理,不会认真整改。因此,监察人员必须回头复查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彻底消除隐患,防止发生事故,达到促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和谐发展的效果。讲求实效是强化效能监察的根本。

(四)掌握煤矿安全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轨迹。寻找煤矿安全规律,需要艰苦的研究探索,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煤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手册》中介绍的一些安全规律值得煤矿安全监察人员掌握:1、安全周期律,安全工作的力度大小、安全状况的优劣好坏是波动曲折的。安全状况平稳的时候,正是麻痹松劲的时候;安全出现问题之后,往往开始发奋扭转被动局面。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是难能可贵的危机意识。2、暗箱效应,在井下暗箱中从事艰苦的劳动,很容易由于过度疲劳、枯燥乏味而导致情绪的烦闷、压抑、波动、低落。暗箱作业监控力度小,人的行为容易随意放纵。道德感、责任心、自觉性在暗箱中的作用就至关重要。有效的现场监控、高频率的走动式管理,相当有效。3、安全综合效应,构成安全的综合要素有:<1>方针、法规的现实有效性及执行的真实性、有效度。<2>装备、设施的配套、完善和安全适用程度。<3>责任体系的完备和考核的严格。<4>质量标准化的动态实现水平。<5>反“三违”的力度、教育转化程度。<6>现场管理的有效闭合和高效运行。<7>管理者、作业者的执业素质、业务状态、行为调控。<8>自然条件等。4、安全链条原理。安全是一个闭合的链条,每个岗位就是一个链环,都是安全的因素。任何一个链环的断裂,都会危及整个链条。5、安全堤坝原理。安全堤坝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严重“三违”、重大隐患破坏性很强的毁堤因素,必须严防死守,防患于未然。监察部门要不断认识、遵循、驾驭煤矿安全规律,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掌握煤矿安全规律是实现效能监察的重要基础。

<五>加强对煤矿监察人员和煤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一是加强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自身监察业务水平。不断充电,加强学习,掌握安全监察所需的业务知识、技术和经验,提高洞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全体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培养成监察的行家,把煤矿监察机构培养为高素质的队伍。加强对煤矿监察人员和煤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监察人员业务水平是实行效能监察的重要途径。

<六>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矿级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察各有侧重。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执行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其它有关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情况实施监察,侧重对煤矿大系统的监察。2008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在2008年4月下旬至7月底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安全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立足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建立健全隐患治理危险源监控制度,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全国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好转,对走过场,督查不力,公开暴光。矿级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侧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和各当头、工作面、小系统安全隐患的监察,具体到每一个细节、过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矿级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察各有侧重,使监察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堵塞漏洞,规范运作,达到效能监察的目的。

上一篇:分析认定下一篇:潜在成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