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行业的安全生产

2024-05-18

广播行业的安全生产(精选十篇)

广播行业的安全生产 篇1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现状

在当今的传媒行业中, 无论在信息的报道, 还是知识的传播上, 或是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上, 广播电视媒体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六十多年来, 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 从黑白电视变成彩色电视, 广播电台从一个到多个, 广播电视传媒以点带面, 迅速在全中国发展起来。同时,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逐渐提高, 传播技术手段不断改革创新, 人们听到或观赏到的广播音质越来越清晰, 电视台的频道越来越多, 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此外,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传播技术手段上还需要日渐完善。广播电视的发展壮大有全国人民见证, 当今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正朝向国际舞台发展, 我国制作的电视节目, 电视剧不断向海外输出, 并且取得骄人的成绩。这和众多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根据统计局2011年2月28日公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截至2010年年底, 我国拥有广播电台227座, 电视台247座, 广播电视台2120座, 教育电视台44个。在“村村通”工程的推动下, 2010年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8%, 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6%, 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

2010年广播电视系统总收入大约为2100亿元, 同比2009年增长了26.1%, 仅有三家机构收入突破100亿, 分别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芒果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有线行业收入仅为506亿元, 同比增长率为20.8%。这表明, 在2010年三网融合与数字化推进中, 广电行业的媒体价值进一步放大, 获得了更多的新媒体发展空间。

从最新数据来看, 2011年上半年广电系统收入达1019.68亿元, 同比增长22.15%。从结构上看, 广告收入仍然占据了53%以上的收入份额 (同比去年提高了7%) , 而有线网络收入份额仅为24%。在另一方面, 有线网络收入同比增幅仅为15.17%, 大大低于行业整体水平。而上述增长势头均低于2010年全年水平。

从以上可以看出, 在近几年, 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获得了较快发展, 相较于改革开放前, 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收入大幅度增加,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信息技术对广播电视发展行业的影响

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

信息技术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传统的广播电视系统使用的模拟技术, 即把声音、图像转化成电信号时, 电信号的频率、振幅、和相位图像的亮度、色彩、声音的强弱、高低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数字技术, 对广播电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广播电视使用的数字技术, 是指通过对节目的取样、量化、编码、压缩把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其优点是改善了节目制作的质量、保证了节目的传输质量, 增加了节目的传输数量。信息技术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采用数字压缩技术进行广播电视节目传输, 通过数字卫星广播或光纤, 实现覆盖。减少了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损耗, 使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2) 全数字化的演播室系统、非线性编辑制作、电脑动画制作等节目制作新技术的普及, 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手段, 提高了节目的制作效率。

(3) 数字转播车、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等数字化设备应用, 提高了广播电视行业对于大型活动和重大事件进行全面报道的能力。

(4) 高清技术从2009年8月6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开始, 高清电视的发展就成为了广电行业的重中之重。如今, 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东方卫视、等首批九家卫视台均已成功完成高清制播系统的建设, 还有其他部分省市电视台也已经陆续启动了高清制播系统的建设计划。

(5) 随着互联网与云计算、宽带和智能终端等技术的融合, 高质量、智能化、跨屏融合的互联网电视业务迅速扩展。特别是4G移动互联网接入带宽高达每秒几十兆, 互联网电视、IPTV均可随时随地提供个性化、体验更好的高清电视服务, 满足用户“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内容、任何设备”看电视的需求。所以说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传统电影的胶片拷贝和发行放映方式, 实现数字拷贝的网络发行传输、卫星发行传输和数字化放映。

2.信息技术推动广播电视行业飞快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末, 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的重要体现, 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 对广播电视的作用表现为:在空间上, 使信息传播的距离更远, 覆盖的范围更广阔;在时间上, 使信息传播的时效更快, 节奏加快;在信息传输的质量上, 也使得信息的品质得到优化。例如, 数字广播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广播声音的质量;对电视节目而言, 电视节目的清晰度大大提升, 质量也有所提高。

此外, 广播电视与信息技术也是密不可分的, 广播电视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之上的技术, 像数字广播、电视的非线性电脑编辑系统、数字摄像机等都可以纳入信息技术的范畴。因此, 信息技术是推动广播电视行业飞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3.信息技术给广播电视业务带来深刻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正处于一种不断调整变化的过程之中。

数字广播的应用, 可以把广播节目作为一个音频文件存入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系统对音频文件可以进行精微的修改, 甚至加长或修改, 这对于时间段一般是恒定的广播节目在编排上有了一种比以往更为灵活的编排技术手段, 而这靠传统的技术手段是无法轻易做到的。在电视方面, 传统的摄像机是电影摄像机, 这需要肩背手扛, 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信息技术的应用, 电子摄像机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电影摄像机, 给电视工作者带来的极大的便利。

结语

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分析论文 篇2

一、广播电视行业的财务管理现状

中国的广播业属于国家资助的行政部门,广播电视宣传和建设资金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拨款,不足的部分则利用广告增加收入,还有信息服务、安装工程、维修等技术活动等都是用来补偿资金缺乏的方式。随着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广电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广播电视集团正逐步走向产业化和市场化,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

二、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广电是一个高投入、重装备的行业,财务管理无疑将成为广电行业最重要的管理。但目前,广播电视行业的财务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无论是在投资、建设、管理、会计或财务支出,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的管理系统,而且管理内容和评价指标都过于单一;同时,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广电行业财务管理缺乏市场观念,财务管理理念也没有对竞争风险的概念意识。这种落后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广电集团化、市场化的要求。2.财务管理思路不清晰。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固有的会计模式受到会计机构的影响,主要重点放在了预算和财务管理中的预算执行上,严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而广播电视行业的财务管人员对成本控制的意识较为薄弱,不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日常资金管理中,只重视预算管理而忽视财务管理;广播电视行业的会计对成本核算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重投资、轻资产管理等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3.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现阶段,广电行业在预算管理体系方面还比较完善,但在经营收入、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方面没有相关的制度规范。目前的财务管理还处于优先预算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在应用中总是会突发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预算执行的具体过程中。在实施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再加上资金安排不合理,每到年底往往会出现为了完成指标而突击花钱的现象发生,导致财务管理系统像装饰一样,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目前许多电台和电视台都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有的单位即使成立了这个部门,但由于专业人员的缺乏和内部审计不严格,所以单位没有实现对专项审计的严格监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取决于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没有及时的在日常工作中对广电行业的财务管理进行检查和正确的错误管理,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问题,势必将会导致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4.财务管理技术不先进。有效的财务管理要求广电集团所有的下属部门充分融入的统一内容管理,统一资金分配的管理体系当中去,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合理安排资金统筹,做好各方面工作,促进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使用,以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监督。然而,现实情况是广电集团下属单位、部门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这势必造成金融资源的巨大浪费。5.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目前,广电行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长期以来,企业缺乏成本核算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此外,还有一个专业知识匮乏,存在明显的知识老化现象的问题,特别是企业缺乏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员。同时,企业激励制度不完善,员工和员工在基本待遇上存在较大差距,对员工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三、加强广播电视财务管理对策

1.加强财务管理意识。广播电视产业应该重视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更新财务管理的新理念,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最大价值,引入现金流量意识、风险意识,以促进员工对市场竞争和风险概念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促使资金得到科学合理的运用。树立良好的企业资金管理意识,管理层要能够合理有效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准确管理,以促进财务管理的作用得到最大化。2.创建完善的财务制度。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法为基础,整合现代市场经济管理在财政方面的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全面的财务管理体制,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金融系统包括了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不断加强企业物业管理和库存管理,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和维护、处置、定期盘点。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既要适应市场要求,又要符合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特点。继续加强资金的科学管理,确保资金的数额,加快资金流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断完善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方法,逐步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建设完善的财政制度,充分利用经济资源,保证财政管理决策的顺利实施。3.加强成本控制。随着广播电视业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广播电视业迫切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已达到用最短的时间实现集团管理系统化的目的以及通过财务集中管理来实现科技、资金资源共享,促进单位成本降低。同时,广播电视业要重视商业运作和宣传的成本控制,特别是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成本和运行成本进行前期生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早在投资活动开始之前,就要做好科学的操作成本的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设定明确的成本目标,同时,在设定成本目标的过程中,对市场进行系统的调查,从而得出接受范围内的生产成本。4.培养选拔合适的人才。人才是一个行业能否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这个行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管理效果。广播电视行业要是想顺利的创新发展,一是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专业培训。坚持以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的综合全面的培训和个人培训、集体学习和业余自学相结合的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有效结合的有效进修方式,从而培养一大批懂政治,道德高尚,综合素质高能力强、具有不断学习发展意识的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人才;第二,大力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在这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在人才引进方面,被引进的人才需要具有丰富的企业财务管理经验才可以根据该人才的价值进行引进,只有是具有坚实的基础并且德才兼备的高端人才,才可以将这样的高端人才安排在广播电视企业重要的位置上;第三,加强激励机制。在最短时间内消除身份约束,实行岗位竞争制,遵循同一岗位同一薪酬原则,最大限度地挖掘拥有企业需要的才能的人才是激励制度的根本目的,从而促进每个岗位的人才作用最大化。

四、结语

在商业化的广播电视机构发展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对广播电视机构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年度经费的削减,促使企业顺利实现资金全部自理、自我生存和发展。这种情况对于过去财政拨款模式下的事业单位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广播电视行业有无限的商业潜力,现代财务管理模式的运用可以对业务进行适当的调整,广播电视业不仅要继续发展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还要为了更好的迎合现代社会历史的发展,逐渐与世界接轨,不断发展加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传媒集团。

参考文献:

广播行业的安全生产 篇3

【摘 要】目前广电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尚处在较低水平,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本文阐述了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加强广电行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广播电视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150-01

1 现阶段广播电视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广电行业一方面承担政府宣传职能,一方面又要面对市场,造成政企不分,致使至今未有统一规范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财务核算五花八门,仍是报账式的会计模式,特别是财务管理和节目制作成本核算比較混乱,根本不适应现代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面对不断发展壮大地广电企业,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市场,如果广电单位财务管理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财务管理模式不作认真改进和及时调整,都将要贻误广电事业的发展。

(2)管理体制落后。第一,在组织经营创收活动中,政企不分。受现行管理体制约束,企业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沿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缺乏竞争意识,而广告是通过市场获得收入的,必须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创收。第二,在资金管理上,指导思想不明确。一切按预算办事,给多少钱办多少事,节目播出和创收不挂钩,不核算每档节目产品的净收益。这种管理模式是无法进入市场,也无法参与竞争。广播电视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是今后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要真正走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就必须进入市场,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

(3)管理模式流于形式。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侧重在核算形式方面作文章,例如,在扩大自主权的口号下,以经济创收部门或创收项目为核算单位,强调微观搞活,为创收部门、创收人员提供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积极性提高了,经济收入也大幅增加,创收活动也红火过一阵子。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中,这种运行机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只顾一时的需要,追求短期的利润,忽视了长远的经济效益。

2 加强广播电视单位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1)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产业化改革是解决广电业发展难题,是提升传播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为此,要用经营的眼光和手段盘活频道资源,增强内容产品的可看性和效益的成长性,不断培养新的收视亮点;大力开发网络增值业务,把有线网增值业务作为广电业向信息高速公路产业发展的重头戏来开发、培育;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开发媒体衍生产品,拓展相关产业,推动主导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探讨建立合乎受众和经济两个市场发展规律要求的产业市场调查分析体系,为决策经营提供参考。

(2)新的经济实体的要求。产业化必然会分离出不同经营单位和系统,财务部门要结合各经营实体的特点调整财政政策取向和管理方式,构架新的财务体系,为整个组织和各经济实体的发展提供真实的、科学的、敏捷的经营信息,起到监督和管理的功能作用。对于不可经营资源,建立不同的考核体系和考核指标。

(3)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广电业产业化改革发展要求政府改变管理职能,从原来管得太多,干预过深转变为强化宏观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用好宣传终审权,加大舆论引导力建设,凸显包括广电业、信息产业在内的行业法规管理职能,积极地为广电业企业化发展协调各方关系和保驾护航;减少行政上的长官命令与无偿开支,真正地让广电业用好国家给予特许经营资源,做大做强,这同时也是广电业现实规模经济和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

(4)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运作势必被要求加强对各项目的经济效益的分析,特别是对各开发投资项目进行周密分析与论证,建立媒体经营预算管理机制,减少盲目性,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势必要有一套体现这一要求的能激励创新和精心经营的财务运作模式,以实现广电单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 提升广播电视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全面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全面更新财务管理观念,要引入企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和思路,以全新的理财观念和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观念进行理财,引入风险观念、现金流量观念和价值最大化等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要自负盈亏,因此必须增加创收、降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为使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领导和财务人员必须树立风险观念,合理投资,要加强对收入、成本、利润的考核,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时、全面、准确、迅速地获取信息以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环境复杂多变,风险越来越大,必须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确立财务管理在单位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控制资金、成本、利润,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

(2)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战略发展规划是企业的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由于广播电视行业的经营趋向多元化、产生节目衍生产品,广告收入也逐年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广电财务应与时俱进,创新财务理念。所谓财务管理其根本是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实行企业化运作,根据广播电视行业特点,建立财务成本核算制度。无论宣传业务还是商业性经营都应当降低成本,以求利润最大化,与此同时,强化财务监督力度,构建一整套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改变原来的节目成本和收益脱节的核算方法。因此,制定一个科学的成本核算和考核体系非常重要。

(3)事前策划,控制成本。广播电视产品从制作到播出环节多、程序复杂,涉及到制作成本和播出成本在成本发生之前,就需要对成本的发生进行彻底的研究与分析,排除非增加价值活动的发生,使有效降低成本的活动成为可能。要做好成本预测,最重要的就是设定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的设定一般通过市场调查,估计出节目收入减去目标利润得出容许成本,利用价值分析等方法,在新拦目开发、节目引进过程中确定目标成本,如果目标成本的水平与容许成本大致相当,则可确立标准进入栏目制作、购入节目的准备过程。

(4)实行集中管理的财务体系。广电系统内部管理体制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广电事业发展与管理体制之间出现了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导致广电系统内部管理体制落后。要从根木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广电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广播电视集团化管理,统一财务管理,建立起集中管理的财务体系,降低企业的内部损耗,资源共享,实现单位的良性发展。

广播行业的安全生产 篇4

近年来, 移动设备飞速普及, 全球科技、数据和应用消费市场的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高度互联的消费者与上班族和便捷易用的移动网络不仅大大地推动了物联网 (Io T) 的发展, 更为之开辟了无限可能, 这一趋势在中国尤为显现。到2015年年中, 中国各地的移动设备连接数预计将达到13.9亿, 跃居全国人口总数之上, 多屏幕内容消费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权, 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希望能彻底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按需 (随时随地) 点播和收看电视。

新加坡展览有限公司 (Singapore Exhibition Services) 负责此三大展会的项目总监黄永权 (Victor Wong) 先生表示:“这些朝气蓬勃、满怀雄心壮志的中国企业所需要的, 正是像Communic Asia、Enterprise IT和Broadcast Asia这样的行业盛会。此次展会将为他们开启一扇通往全球市场的大门;企业不仅能在无数先进科技和解决方案中尽情探索, 还有机会聆听来自业内专家和高管的独特见解, 帮助其把握行业新动态, 以及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广播电视台的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篇5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今年由于人员调整,及时对安全播出指挥部成员和应急预案成员进行了调整。一直以来,我们十分重视安全优质播出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对安全优质播出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机房设备的工作运行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判安全形势、部署安全工作,在每次的播出重要保障期前,都进行动员部署,落实相关防范保障措施,技术人员分别在播出和发射机房配合值班,确保播出工作万无一失。因无线覆盖基站在水南郊区,为确保安全,还聘请了两名保安专门负责无线覆盖基站的安全。

二、规范制度,加强学习。

为加强对机房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技术部每月定时组织进行“安全播出技术例会”,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今年上半年还专门组织技术部和节目部人员进行了X次的安全播出培训,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及各专业实施细则进行了解读和阐述,进一步完善了《机房值班制度》《安全播出制度》、《机房安全制度》。另组织X农村应急广播培训学习会,召集X个乡镇(街道)应急广播管理员、电视台技术部技术人员、系统管理员、电视台播出机房值班人员参与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针对建立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优势及重要意义、应急广播的智慧功能作用和安全播出特点、相关系统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机房及户外应急广播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方法、各级应急广播管理制度等方面展开。

广播行业的安全生产 篇6

与会专家认为,该标准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设计了不同的传输模式和参数,兼容我国现有模拟调频广播的频谱规划,能够满足我国调频频段声音广播从模拟到数字平滑过渡的需求,对于我国数字音频广播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具体指导作用,同意该标准通过审查。

广东广电积极推进三网融合

上半年,广东广电系统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一是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IPTV发展迅速。3月29日,央视CNTV、南方传媒集团和广东电信签署广东省三网融合IPTV业务合作协议,三方将在IPTV业务领域开展深度合作;5月,IPTV平台二期建设基本完成,具备3.4万小时点播内容,直播频道共106套。二是深圳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在全国试点城市率先实现IPTV商业运营,5月底用户规模超过30.6万,并完成内容平台一期建设,可向用户提供超过50000小时点播节目,提供80路高标清直播频道、1路中国3D试验频道,形成了15大点播栏目,实现节目内容创新。深圳广电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合作成立三网融合核心技术联合实验室,研发的核心课题包括“移动高清IPTV系统”、《三网融合分布式存储机构》等,部分已获得或正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授權。三是省级三网融合监管平台加紧建设。目前该项目经广东省领导同意,得到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现正加紧报建立项,以确保三网融合下广东全省广播电视播出安全。

多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应用 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多媒体,应用

随着视频和音频信息的互相交换,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多媒体广播电视已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成了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目前,随着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电视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呈现的方式更多样。电视媒体与多媒体的结合应用,使节目的播出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网络化,此外,还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技术使电视节目的摄制、录入、编制等工作实现了网络化管理。

1 广播电视系统的多媒体类型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广播电视体系正逐步形成与发展,高质量的多媒体信息可以快捷地传输到千家万户,建立起了高效的安全传播渠道,并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数据广播电视服务的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需求,多媒体广播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音频、视频、动画、文字等各种素材进行信息数字化,然后通过网络传送给千家万户,用户最终可以通过接收卡接收信息,如声音、文字、视频等。数据广播的快速发展,使用户的消费观念、改变收费模式等方面逐步趋于成熟,对于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信息产业等方面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 广播电视产业中网络化的优势

2.1 资料共享和协同编辑:

一般来说,广播电视台都具备一整套完善的设施,包括演播室、编辑中心和后期制作中心等,它们分布于广播电视台的不同位置,可利用网络技术把其连接成一个网络,通过网络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加快工作进度,缩短播出周期,减少中间环节,避免重复而低效的工作。在后期的音频和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可以直接在工作站上去调取各种资料,十分便捷。在后期编辑工作过程中,可以在不同的功能室完成,然后通过网络将所有后期音视频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节目。如此一来,就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使编辑人员享受到没有损失的制作带来的更多便利,尽管再多的修改也不会影响到节目的最终质量,可消除制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2.2 现场编辑:

电视节目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和现场性,记者在采集现场新闻素材时要将素材保存到非线性编辑中进行编辑修改,从而提高后期的编辑效率。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在线处理和编辑,进一步减少了节目制作时间,以缩短节目制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能在电影、电视节目等图像的制作过程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3 远程编辑:

在远程编辑模式下进行编辑工作,编辑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将素材上传至家中电脑编辑系统中,或者将素材保存在邮箱中,从而在家中进行编辑工作。编辑工作完成后,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合成,可以将编辑好的素材传送到中心统一进行合成。当然有时,由于广域网带宽的限制,在传输和合成时会受到一些制约,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实现远程编辑,这将进一步促进电视产业的发展。

2.4 媒体网络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影响:

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电路的交换理论是传统电信网的基础,广播电视网络是一种单向分布模拟分频理论。融合有线广播电视网与互联网的传播理论和交换理论,将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2.5 多媒体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应用价值及科学意义:

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的相互融合,将对信息产业的结构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地理位置上拓展整个业务的需求,在市场的全覆盖和终端业务方面进行融合,从而在不同行业中进行业务的扩张和兼并。有效地融合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会影响互联网下一代的发展。将传统的电视业务、数据业务融合为一体,构成一个新的网络系统,以满足未来的需求,要实用、合理、高效地使用网络信息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

多媒体设备的单一性并不能影响广播电视产业的飞速发展,必须综合运用各种多媒体,实现多媒体的普及性,高效地处理各种信息,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

3 结语

总之,多媒体设备并不是单一的,其功能强大,功能齐全,推动着广播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把多媒体与广播电视有机结合,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数据广播将不再受带宽的限制,提供一个新的、对整个社会的互动服务模式必将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房广利.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1998,(3).

[2]周福录.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C].广播电视与制作,2002-03-11.

[3]钟玉琢,杨士强.多媒体技术及其在广播影视行业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1997,(3).

[4]黄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及前景[J].广播与电视,1999,(6).

广播媒体行业呼唤企业文化 篇8

1949年2月2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开始播音,这是北平解放后迎接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人民电台。由此算起,新中国的广播事业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广播媒体由计划经济时的单一政治宣传功能向市场服务功能拓展,综合来说取得了以下突出进步。

1.办台专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专业化办台,大约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探索时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以广东电台珠江经济台的开播为标志,形成了以主持人、直播式、大板块为特征的办台新模式。第二个时期是初具规模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以北京电台创办经济广播、音乐广播、文艺广播、儿童广播、交通广播等七个专业频率为标志。一些大的电台形成了系列化专业台,专业化办台在全国范围内初具规模。第三个时期是全面推广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以中央台频率专业化改革为标志,出现了中国之声、经济之声、文艺之声等九个系列频率,频率专业化在全国已遍地开花,蔚为可观。第四个时期是深化发展期,以北京电台的“绿地理论”、“红绿灯政策”以及“大专业、小综合”的策略为标志,广播行业专业化办台开始进入深化发展期。

回顾广播行业专业化办台的探索过程,我们发现,各地广播电台发展很不平衡。原因如下:一是与地区改革开放的先后有关。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序是先东南沿海,后中西部内陆的逐步推进过程,电台也是如此。二是与具体电台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关,这与电台领导层的战略眼光和经营思想密不可分。光有地区优势和级别优势还不够,开拓创新的电台领导集体在电台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三是与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关。城市人口激增,大城市人群细分,汽车时代来临给城市广播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总之,开拓进取,不断探索,是广播行业在专业化办台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共同价值理念。

2.频率品牌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各级广播电台单一履行政治宣传职能,为各级党和政府服务,不存在品牌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办台催生了频率的品牌化,品牌的塑造与推广成为电台和频率扩大影响的重要法宝。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各大电台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具体包括以下常见做法:一是频率的精准定位。比如,国际广播电台的EASY FM,定位为国内第一个介绍西方流行歌曲的专业台,给听众带来不同感受,在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市场。二是节目的特色。比如,许多电台投入力量开发新的节目形式,超前策划,精心制作,通过节目质量巩固频率品牌,吸引并留住听众。三是培养明星主持,通过主持人的知名度强化频率的知名度。四是利用网络延伸电台品牌,弥补广播稍纵即逝的缺点。五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扩大频率的影响力。六是与其它媒体合作,宣传推广频率品牌等。

在品牌塑造和推广的过程中,广播媒体的品牌定位和品牌推广成为探索广播行业和广播电台的企业文化与价值主张,广播频率的品牌化为广播行业和广播电台的企业文化建设做了有益的铺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运营市场化

根据国际标准,广播市场可以细分为三个市场:受众市场、广告市场和节目市场(如图1所示)。

在欧美广播发达国家,这三个市场相对独立,共同组成了一个价值链。广播电台从节目市场购买节目,通过播出节目吸引广告投入。广播电台处于广告商与节目制作公司之间,并不直接面向听众。在国内,由于特殊的体制,广播电台身兼播出和制作两个角色,节目市场不成熟,广播运营市场化程度还没有达到国际水平。

目前,电台的运营分为四个基本环节:频率运营、节目运营、广告运营和市场调查。经过多年的市场探索,国内许多电台在市场化运营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比如:专业化办台,广告代理制,委托专业调查公司进行市场调查等。社会上还出现了少数规模不大的节目制作公司,电台也会从市场购买节目,一些大的电台还在尝试向市场推销自己制作的节目。个别电台成立节目制作中心,探索内部模拟市场的道路。

4.管理企业化

我国广播电台属于事业单位,但是随着广播事业的改革,许多电台陆续实行企业化管理:一是人事制度的改革,由单一事业编制发展成事业编制加派遣制双轨并行,形成了“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调能变,职务能升能降,收入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并建立了与之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引进了企业通用的管理方式。比如北京电台在2001年在全行业率先引进I 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节目生产流程化探索和提高节目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被同行业效仿。三是在薪酬分配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广播行业的计酬和奖励办法。如北京电台一线采编播人员实行计件工资制和首席制,既兼顾公平,又提高了效益。四是在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广播电台的发展。比如,北京电台实行节目竞标、岗位竞聘的作法,有利于提高北京电台在广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广播行业企业化管理的实践,为广播电台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反映了广播媒体认同企业化管理,把本行业的组织文化定位为企业文化已为广播行业认同。

广播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思考

综观国内四大主流媒体,报业、互联网的企业文化建设先行一步,如南方报业集团、深圳商报、百度、阿里巴巴、搜狐等。广播行业企业文化的系统建设相对滞后的原因,与广播媒体行业长期以来的弱势地位有关。据近年统计,广播广告份额不足全部媒体广告份额的百分之五,可见其市场影响力。不过,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和城市交通广播的带动,广播广告份额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全国范围内年广告收入过亿元的电台超过了十家,如图2所示。

随着广播行业整体实力的复苏,广播电台对企业文化系统建设有了自觉的要求。各大电台纷纷开始总结本台的成功经验,行业的标杆电台已经确立。比如,北京电台、广东电台、上海东方台、浙江电台等,均被公认为是某个领域某方面的领先者,成为同行业学习的典型。还有一些更为先进的电台,试图提炼出带有行业特色和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广播媒体行业正在大力呼唤企业文化。鉴于对广播行业的研究和认识,我们认为广播媒体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要重点突出以下内涵。

1.责任文化

责任是广播电台立足媒体、立足社会的根本。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广播宣传机构,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引导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这是媒体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广播媒体因其伴随性强、反应快、制作成本低等特点,在诸多媒体中拥有独特的优势,拥有特定的受众。随着广播节目的日益丰富和新技术的应用,广播在媒体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广播媒体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市场效益第二,在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冲突的情况下,坚决放弃市场效益,维护社会效益。

广播媒体大力倡导责任文化,牢固树立广播电台是政策信息的权威发布者、新闻舆论的正确引导者、和谐社会的积极营造者的形象,杜绝虚假新闻、有偿报道,抵制低俗之风、不良广告,有效防止播出安全事故。通过实践责任文化,打造广播媒体的公信力,扩大广播媒体的影响力。

2.创新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媒体直面电视、网络、报纸的严峻挑战,大胆探索,在节目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机制创新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创新已成为广播行业的优良传统。广播人深知,不创新就等于灭亡,只有创新才会创造光明的前途。

目前,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广播媒体面临着与新媒体的融合,广播行业正处于新一轮创业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竞争环境,自主创新仍然是广播电台保持领先发展的关键。过去的成功不代表将来的业绩,以往的经验可能正是通向未来的障碍。为此,广播行业要继续探索体制创新,处于行业发展前列的广播电台要制定更高的创新目标、划出创新特区、设立创新机构、培养创新人才、投入创新资金,不断进行创新试验,确保广播行业在整体媒体中的竞争份额,永葆广播青春。

3.质量文化

在广播行业,“内容为王”成为从业者的高度共识。专业化办台以来,品牌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品牌为王”的呼声越来越高。内容是品牌的基础,质量是品牌的核心。电台与其它媒体之间、电台与电台之间、同一电台的各频率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节目质量的竞争。

近年来,广播行业向传统企业学习,一些电台陆续引进了ISO质量管理体系,用流程化管理确保广播节目质量。《节目质量手册》、《质量操作手册》、《节目质量要素》已成为采编播人员的工作依据和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一些先进的电台,还成立了广播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广播发展趋势、新节目、市场调查等方面的研发。还有的电台尝试设立节目制作中心,内部模拟节目市场,这些做法都有助于提高节目质量。

4.竞争文化

广播媒体所处的竞争环境,外有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的冲击,内有同行的拚抢,不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其影响力就会下降。这种严峻的竞争环境要求广播媒体行业大力提倡竞争文化,引进内部竞争机制,提升对外竞争能力。

北京电台目前实行了节目竞标、岗位竞聘,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氛围,促进了电台员工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协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节目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提升了个人、团队和电台的竞争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唯有倡导竞争意识、危机意识,才能不断激发员工的活力和创造力。

5.服务文化

广播是资讯、娱乐等服务的提供商,服务对象有政府、听众、广告客户和广告代理商。

受众是广播电台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服务文化要求广播媒体以受众为本,把受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以受众是否喜欢、受众是否满意为评判节目和服务的重要标准。为此,广播媒体要以受众为关注焦点,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研发、制作更多更好的听众喜爱的节目,丰富广大听众的精神生活。

服务是广播媒体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服务文化要求广播媒体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党和政府服务、为听众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通过广播节目、听众热线、广告服务及产业延伸等多种形式,充分体现广播媒体在经济社会中的价值。

为了给广大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超值服务,广播电台必须坚持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相结合的路子,进一步推动广告经营、数据调查、品牌推广、节目制作、人才竞争等方面的市场化进程,形成相对成熟完善的市场化格局,通过打造市场竞争力保持广播媒体社会影响力。

6.和谐文化

和谐,是时代的主旋律。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今天,广播媒体担负着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重任,这也要求广播媒体加强自身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不是不要竞争,和谐不是一团和气。广播媒体的和谐建立在广播事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革体制机制,不断调整节目、广告经营、人力资源、市场经营的策略,才能为建设和谐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上下一致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用共同的文化信念打造和谐广播,和谐电台。通过建立内部和谐文化,增强广播电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广大广播人为广播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试论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管理与发展 篇9

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管理作为档案管理体系的重要分支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 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为本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正确认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尊重行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借助新手段和新方法, 实现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突破, 对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相关规定,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 档案是历史和现实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 它不仅是对经验和教训的全面总结, 更是未来有效开展各项活动的可靠依据。

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管理是整个档案管理体系的重要分支, 是特定行业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档案不仅包括反映本行业内部治理的各种文件资料, 还包括广播电视的音像资料和新闻宣传材料等。因此, 从内容上来讲, 广播电视档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政档案, 是指机关工作过程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材料的收集归档, 如上级机关和单位内部的规范性文件和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等。另一类是业务档案, 也称宣传档案, 是指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在宣传活动中采录、播出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节目的文字稿、录音带和录像带等。

三、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的现状

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已经初步建成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电视网络,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之相适应, 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管理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总体来说, 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档案管理的程序相对规范, 模式也相对成熟。行政档案方面, 归档的范围进一步明确, 各档案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业务档案方面, 宣传档案的法律法规逐渐健全, 管理的差异化与多元化得到体现, 实用性能进一步发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作为行业基础的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 其面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 现阶段, 我国的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仍普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 对广播电视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传统观念的作用下, 相关主体对档案管理等程序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导致对相关设施的投入不足, 设备陈旧, 工作效率不高。其次, 由于广播电视行业机构性质的原因, 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欠缺, 档案管理的体制和模式相对落后, 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再次, 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程度不高, 信息化建设滞后, 致使档案管理难以与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相匹配。最后, 从业人员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相对薄弱, 从业人员的岗前和岗后培训力度不足, 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四、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伴随着互联网和3G等新一代传播工具的崛起, 广播电视将向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迅猛发展。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决定了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因此, 未来, 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管理将呈现出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的实现需要IT技术的支持, 需要有高效便捷的网络技术作为其传播和发展的手段, 而通过数字化手段产生的大量信息正是其发挥作用的基础。这就意味着,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提高对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档案管理的投入力度的档案管理发展方向。一方面, 要增配资金, 配备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信息化建设的硬件, 对当前使用的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换代, 以确保其工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另一方面, 要加大软件方面的投入力度, 理顺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的机制和体制, 按照专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 加强广播电视档案的队伍建设, 加大岗前和岗后的培训力度, 努力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

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坚持以人为本。广播电视档案虽然只是对过去和现在行政档案和业务档案的资料整理和归纳总结, 其虽不产生额外的物质财富, 但档案管理工作本身是具有服务性质的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为未来的广播电视活动提供科学的经验和可靠的依据。因此, 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为未来的相关活动服务为根本目的, 将以人为本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未来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的又一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 档案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制约了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档案管理的概念为出发点, 阐述了现阶段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现状, 并就该行业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秋香.当前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传播, 2010 (24) :36-37.

[2]闫永华, 郭忠娥.广播电视系统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意识初探[J].兰台内外, 2009 (01) :34.

广播行业的安全生产 篇10

本文拟在对广电行业的财务管理相关内容进行介绍的基础上, 提出其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实际探讨改善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我国广电行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

根据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 事业单位必须根据事业发展的计划和任务, 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但一些广电部门在编制预算时, 并非是为了加强财务管理而进行预算, 而是为了完成任务搞形式上的“走过场”。单位领导不重视, 负责编制的工作人员也不认真对待, 经常出现缺乏依据的“拍脑袋”数字, 造成预算金额的不准确。在预算的编制方面, 多年来,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采取的是“上年基数加增长”的方法, 虽然较好地发挥了财政总量控制的优势, 但实际操作中, 为满足“财政控制数”和争取资金的要求, 一些单位拿着资金找项目, 高标准编制预算, 造成执行与预算脱节, 部分项目未实施或相互调剂、宽打窄用产生差额, 导致结余。部门预算改革虽然提出了以零基预算为基础, 逐步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筹的综合预算要求, 但因多年惯性以及零基预算需做大量的核实、确认工作, 财政力量无从保证, 实际上仍延续了传统方法。从而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 使预算缺乏严肃性。

2.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广电部门的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管理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某些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 没有严格的核算制度, 账目不健全, 核算不严密, 账外资产多, 有的资产虽然有账, 但反映内容不完整, 账本不配套、账物不相等;购买、经营、使用制度不健全, 流失、丢失、公物私用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 资产实际已经报废、损失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 却长期挂账未作处理;另一方面, 一些单位存在着大量的账外资产未入账, 游离于有效监管范围之外, 导致资产处置更加随意, 流失更具隐蔽性。更有一些单位物资和工程项目没有通过政府采购和招投标, 自行采购且公开透明度也不够, 极有可能出现侵吞国有资产现象。

3.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现阶段, 高层次财务管理和会计人才匮乏, 而低学历或无学历的会计人员还占相当大的比率, 一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实践工作的需要。在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队伍中, 掌握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财会技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会计人员不多, 相当多的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低下, 职业判断能力不强, 对政策法规的运用和业务处理不够准确, 导致业务处理的估计、判断偏差较大, 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会计人员不认真钻研业务知识, 岗位工作敷衍了事, 不能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 对市场经济发展、会计改革深化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习不够, 更缺乏理论研究。

二、我国广电行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1.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作为事业单位的广电行业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 其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工作绩效的提高。所以, 必须采取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模式, 强化成本管理。主要是建立成本核算体系, 科学地计量事业活动的成本和产出, 分析成本的构成要素, 找到有效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赢利水平的途径, 使之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2. 合理投资, 注重收益

经营投资是广电行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 主要是指对资金的使用和投放, 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对长期股权投资等。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广电行业的各种对内外投资的规模日益扩大, 在开展经营性投资的过程中, 要争取以较低的投资风险与较小的投资成本, 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3. 低分配, 高效能

广电行业的分配管理主要是对其内部各部门及内部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管理, 通常依托于科学的收入分配方案、合理的考核奖惩办法, 以实现员工收入的合理分配。分配管理运用得好, 可以使广电行业以较低的分配成本, 极大地调动各部门、各成员的积极性, 取得较高的工作效能。

三、加强我国广电行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 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提高财务支出的科学性

首先, 要保证预算编制所需的时间, 在财政部门还未安排预算编制工作时, 事业单位自身就要提前启动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要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并重原则, 努力改变“掐头去尾”的预算管理方式, 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 大力推广零基预算法和绩效编制法。实行“零基预算”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 主要包括全面、准确掌握单位内部的基本情况, 制定合理的定额标准以及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等。要依法执行部门预算, 严格按预算组织收支, 体现财务预算的准确性、严肃性。

2. 积极采取措施, 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购置固定资产要列入预算, 防止无计划、重复购置, 符合集中采购标准的要进行集中采购。处置国有资产必须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 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 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方法应借鉴企业会计核算方法计提折旧, 以真实反映单位的经济资源及使用情况。

3. 实施财务分类管理, 推行成本核算工作

从严格意义上说, 广电行业的成本管理是一种不完全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经营活动的成本, 还应包括与日常运行过程有关的所有成本。实践中, 可以实行分类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 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情况, 划分责任区域, 实行区别对待, 分类管理。可以根据广电行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将其划分为成本区域、利润区域、准利润区域和投资区域。在财务管理机构和人员上, 局 (台) 计划财务处是负责财务管理与考核的职能部门, 由计划财务处统一执行对外的职能, 各责任区域实行内部核算。计划财务处委派财务会计人员到各责任区域负责内部核算与考核工作, 委派财务会计 (成本核算) 人员实行双重考核。

4. 增强广电行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增强广电行业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形式上, 应以自学为主, 培训为辅, 以专门培训为主, 其他学习形式为辅, 并进行定期考核。同时, 要做到财务管理制度公开, 规定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办法、财务收支范围、标准、审批程序等向群众公开。

上一篇:燕赵精神下一篇:诗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