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印刷

2024-05-08

防伪印刷(精选十篇)

防伪印刷 篇1

防伪技术由来已久, 印刷是图文复制的过程, 而防伪印刷是通过防伪技术在印刷中的应用, 增加复制的难度和成本。防伪油墨是指具有防伪功能的油墨, 在油墨连结料中加入特殊性能的防伪材料并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特种印刷油墨, 是利用油墨中有特殊功能的色料和连结料来防伪的。国内外研究者一直在开展油墨印刷防伪的研究工作, 本文通过专利信息的分析对油墨防伪印刷技术进行梳理和展望。

1 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 涉及防伪印刷的分类号为B41M3/14, 其含义为证券印刷;同时, 油墨也有其准确的分类号, C09D11/00;C09D11/02, 其含义分别为油墨;印刷渍墨。

1.1 年份与专利申请量

如图1所示, 在2000-2006年之间, 油墨防伪印刷领域中国专利申请量几乎呈直线增长趋势, 在1990年之前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 而通过数据分析国外在1990年之前已有很多文献涉及到油墨防伪印刷的研究, 而从大概2003年, 国外的申请量有了大幅下降, 在大概2006年, 国内在该方面的申请超过了国外申请。

1.2 专利申请区域分析

对于国内主要申请人而言, 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城市之间, 而原因是在于专利的申请需要有技术的支持, 东部地区技术较发达、资源较充足, 有能力也有需求进行防伪技术的研发;

统计的主要的申请地区中, 北京、上海经济发达, 其研究技术在很多方面都趋向于国际水平, 申请量较大;通过主要的地区可以发现, 只有西安位于国内非东部地区, 原因可能在于西安设置有印钞分公司, 需要有防伪技术的支撑, 带动了当地技术的发展。但是总体而言, 国外在中国的申请数量还是偏大的。

而国外的研究中, 如图3所示, 排名靠前的国家依次为日本、美国、欧洲, 并且日本的申请量超过了所有国外其他国家的申请量, 这是因为在印刷领域的发展历程上, 日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其技术发展成熟, 能够敏感的感觉到市场的变化, 并及时进行研究, 其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全球技术的更新。

1.3 专利申请人分析

防伪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领域, 在防伪印刷方面有多种技术手段, 而且众所周知, 多种领域都可能需要应用印刷操作, 也就是说防伪印刷申请量较大, 分布较杂, 这种特点造就了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的多样性, 在对检索的文献进行分析中, 发现国外主要申请人集中在日本如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而国内主要申请人为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印钞造币公司在油墨防伪印刷方面国内的申请量为121篇, 逐年申请量为:

由图可见, 印钞公司从1997年才开始防伪油墨的印刷, 在申请量上也是基本处于逐年递涨状态。在防伪领域, 对于普通商品, 其防伪力度并不太强, 只需要简单的一些设计如加膜, 干涉效果、光栅效果等即能够满足其所需的防伪力度, 而在特殊领域, 如证券、证件卡、钞票等, 则需要更强的防伪性能, 否则一旦被造假者所掌握, 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计, 因此, 油墨防伪印刷的专利申请在国内主要集中在印钞造币总公司, 其结合特殊油墨以及特殊的检测方式等防止伪造品的出现, 而国外的银行、证券公司等也存在同样的申请,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在油墨的改进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 油墨防伪印刷专利技术分析

综观油墨防伪印刷的专利技术, 主要涉及三大类, 一类主要涉及特殊油墨的应用;一类主要涉及特殊油墨与印刷图案设计的结合, 通过检测的不同的结果辨别真伪的技术;另一类为重点从油墨配置方面进行改进, 提高仿制的难度。而三类技术所占的比例如图5所示:

2.1 特殊油墨的简单应用

该专利技术是随着防伪的发展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 其从特殊油墨的可变性认识到能够给印刷品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从而将其应用到防伪印刷中。如早期的国内申请中, 申请人方福升申请的专利CN91215139 (19910212) 公开了一种热变色商标, 由加热时显现的颜色判断是否假冒伪劣商品;天津南开大学科技发展总公司申请的专利CN92111251 (19921013) 公开了一种塑料包装用防伪油墨, 商标或标记在紫外线照射下即发出鲜艳的特征荧光;日本申请人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申请的JP12741095A (19950428) 公开了一种印刷物, 其采用添加有荧光物质的特殊油墨来提高复制的难度;在防伪技术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 申请人闫秋生申请的CN201210217858 (20120628) 公开了一种光变油墨的新应用及摄影器材配件, 该光变油墨在不同视角呈现不同颜色;申请人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申请的CN201210491730 (20121127) 公开了一种安全制品及印制防伪标记的方法, 将金属油墨和防伪油墨配对使用, 通过二者表现的明显的颜色差异判断伪造品。上述专利防伪手段较简单, 在技术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2 特殊油墨与印刷图案设计的结合

印刷是在承印物上形成图案的过程, 图案又依靠于油墨的附着来实现, 两种技术结合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 如天津市戈德防伪技术公司申请的CN95103661 (19950407) 公开了一种将隐形荧光油墨印制在激光全息图上的文献, 大大提高了防伪的密级度和降低了仿制防伪标识的可能性;德国申请人雷恩哈德库兹两合公司在中国申请的CN02814579 (20020703) 公开了一种采用无色荧光油墨通过加色法印刷的图像, 应用了荧光油墨的激发光的原理和加色法不损失光的原理;JP20667898A (19980722) 公开了一种印刷防伪证件, 应用了透明油墨和热敏油墨, 热敏油墨图案隐藏在透明油墨图案上, 复制品通过检测装置能够很容易的识别。综上可知, 与印刷结合可以有多种方式, 例如普通的印刷团花设计都能够隐藏一些重要信息, 以上技术都通过防伪特殊油墨结合印刷方式加大了防伪的层次。对于国内专利, 多偏重于印刷方式的改变, 而国外专利多偏重于证件方面的防伪印刷, 更注重于证件本身。

2.3 防伪油墨的改进

特种油墨价格昂贵, 普通的厂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国外公司更早的进行了防伪油墨的生产, 日本DAINICHISEIKA COLOR&CHEM MFG公司申请的JP23712686A (19861007) 公开了一种防伪油墨, 该油墨中添加有红外反射和吸收色料, 并设定了色料的比例, 该油墨在红外光的照射下即可显现;日本TOYO INK MFG CO公司申请的JP2185590A (19900131) 公开了一种红外吸收油墨, 能够被应用于条形码证件中, 采用特殊的组合物, 提高了防伪的性能;日本TOPPAN PRINTING CO LTD申请的JP6049095A (19950320) 公开了一种磁性油墨, 该油墨中包含自由分散在聚合物粘合剂中的磁性颗粒, 根据特殊工艺形成图案, 有效地避免了证件的复制;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申请的CN200710062742 (20070116) 公开了一种对不同波段红外光的吸收/反射具有明显反差的防伪油墨, 其组成中至少包括一种对720~2500nm波长范围内不同波段红外光的吸收/反射强度存在差别的红外材料, 其化学性质稳定、耐性优良, 防伪力度强。上海伊诺尔印务有限公司申请的CN201210513155 (20121204) 公开了一种胶印防伪油墨, 含有18%~25% (重量) 的红外透明色粉, 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采用胶印方式印刷的图案, 在自然可见光下与普通油墨印刷图案没有区别, 在红外线照射下消失不见, 防伪效果好, 用于高端防伪票证。

由专利分析可知, 油墨防伪印刷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伪造的难度、油墨印刷的适应性、光变的效果、检测的难度等。国内油墨研究中需要发展专业的跨领域的研究人员, 能够将油墨、印刷结合起来, 才能在该领域中取得较大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3 总结

防伪油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防伪技术领域, 应用面极广, 涉及到许多学科, 在油墨防伪印刷方面有较大的改进的话需要了解到各种例如光学、化学等的知识, 正因为此, 各种学科的交叉也提高了防伪的性能, 它必将在印制防伪印刷制品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和长足的发展。

摘要:防伪的应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大多数防伪的实施又依靠于印刷图案来实现, 油墨作为印刷材料, 其改进能够提高产品伪造的难度, 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油墨防伪印刷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主要申请国和申请人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重点针对油墨的改进和防伪工艺的开发两大主要研究方向, 对其技术方向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最后, 列举一件审查案例以具体说明如何在实际审查过程中应用油墨防伪印刷技术综述。

关键词:防伪,印刷,油墨,专利

参考文献

[1]齐瑞红.防伪技术在印刷中的应用[J].印刷杂志, 2010 (11) .

[2]李瑞, 孟迪.防伪油墨——防伪技术领域的主力军[J].印刷世界, 2010 (06) .

[3]陈默, 尹世久.防伪印刷技术与化学[J].化学教育, 2008, 29 (02) .

包装印刷防伪设计 篇2

摘要:在包装和标签领域中,隐形防伪更具技术性,且能够更好地保护其包装和标签的产品。

文章通过对印刷防伪技术的介绍,探讨了显性防伪技术与隐形防伪技术的应用优势,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二维码方式的防伪优势,提出了印刷防伪技术最终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观点。

关键词:防伪技术;显性防伪;隐形防伪;二维码

在包装和标签领域中,包含了显性防伪技术和隐形防伪技术。

显性防伪有一部分是用来说明包装或是标签是否已经人为地受到破坏,而这种破坏能够不借助任何工具通过人眼是能够清晰地判断出来的,同时也不需要破坏包装和标签本身。

隐形防伪则更具技术性,且能够更好地保护其包装和标签的产品。

显性防伪技术主要依靠防伪材料及外观包装印刷等容易直接看到的方式来体现,比如防伪纸张、防伪胶带等。

防伪纸张目前在防伪材料上应用广泛,前期它主要应用于钞票、证券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需手段上。

但随着近年来原料成本和制造成本的下降,部分商品的生产者开始采用防伪纸张应用于商品的包装。

防伪纸张上通常采用了在造纸时就“造好”的水印。

水印相对来说属于显性防伪的范畴,使用者可以借助强光观察到,如红蓝纤维丝纸人眼能在较强的光线下观察到红蓝纤维。

纸张上还有的显性防伪为纤维分布(人眼直接能够观察到纸张上纤维的分布带)、激光全息(将全息图像或文字制作在纸张上)等;纸张上的隐形主要有含双色纤维(需要撕开纸张,在撕裂口处能够观察到露出的两种颜色纤维)、有荧光线的防伪纸、荧光纤维及彩点纸(最后两种纸张的防伪线、纤维和彩点需要紫外线环境下观察)等。

防伪纸张可以说是现在防伪技术中效果最好、应用和生产成本最优的方法。

防伪胶带也是目前应用较广的防伪方法,主要为显性防伪。

如防伪薄膜封条材料,其原理是薄膜合成了几个不同波长的反射干涉涂层,在常光下薄膜为鲜明的彩色,如果包装被掀开则封条薄膜会脱落,使得涂层剥落,薄膜结构被破坏而显灰色,从而起到警示的作用;还有类似的是光纤式的薄膜防伪,如果包装或是标签被破坏,其薄膜内的光纤在光线下会错位,使得观察者容易地辨别出来。

还有应用较多的是图文消失型防伪薄膜,其包含了透明薄膜层、塑料膜层、黏合剂层等。

当防伪标签和包装被撕掉时,透明塑料膜上的文字会剥离,若重新黏封,文字无法显示出来。

与其相反的还有一种采用了防伪黏合剂,在标签或包装被去除时,隐藏在薄膜中的文字“无效”、“已开封”会显示出来。

还有一种应用成本较低的防伪技术是纹理防伪,其原理是在包装或标签上制作一些比较独特的连续的斑纹,从颜色和形状上进行编排,当被破坏时,人眼能够快速地判断出其是否完好。

此种防伪均为显性防伪的性质,而通常可以在印前采用计算机设计制作或是采用油质颜料直接生成。

隐形防伪则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包装印刷技术结合,用肉眼难以直接区分的方式来完成的。

目前比较新型的隐形防伪技术是采用了RFID芯片――无线射频芯片技术。

在包装、标签上印刷或是安置无线射频电子电路结构,用于存储商品的各类信息以及防伪标识。

一旦从标签或商品上剥离则无法正常使用。

当需要读取或是辨别商品真伪时,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阅读器读取其电子信号,而这种读取是非常快速和准确的。

RFID技术用于防伪是非常安全可靠的,但在制作的成本上还需要进一步下降。

在drupa的印刷展上,已经出现了针对有机电子材料的印刷,在将来的不久,“利用印刷工序大量和稳定地复制有机电子材料”会成为现实,从而使得无线射频技术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早期利用了赋码防伪,其防伪是采用条码上的一串数字,利用特定的设备进行解码分析,从而得到商品的各类信息和防伪标识。

最初的条码都是一维的,只包含10~20个数字,对于信息的储存是有限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二维码技术,其属于隐形防伪技术。

如今的二维码能够储存大量的商品信息,能够容纳上千的字符。

在特定的扫描设备下,其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到除商品本身的信息外,还可以知道商品在流通中的各个环节的处理情况,这是赋码的数据量无法做到的。

在制作上,利用软件能够快速地在计算机上制作和生成所需的二维码,甚至在手机上都能够随时制作个性的二维码,可以说在制作成本上几乎为零。

因此二维码的应用可以说是目前最广泛和高效的。

但是也是由于其制作简单所以容易去复制,在用于防伪时,需要配合一定的数据库来进行甄别。

还有一种条码技术数据符,利用数字化加密符号来为商品信息赋码,其必须配合一定的软件使用,并包含一定的数据系统,使得其本身难以去被复制,从而达到防伪的

作用。

采用二维码的方式实施防伪,可以将大量数据存储在经由互联网连接的数据库中,不仅可以完成防伪查询,还可以方便产品产地追溯、产品批次查询、生产日期查询等更为详细的数据管理的任务,也对产品生产商的销售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防伪码可通过数码印刷技术,对每一个产品进行不同编码印刷,使得每个产品都有自己唯一的身份认证号,并可加入查询链接信息,直接通过码识别软件链接到厂家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比对,这些功能依靠生产厂家的防伪设计系统的功能而各有区别,图1是某企业通过二维码进行防伪的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

图1 防伪码的生成与验证基本流程示意

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在自身商品的安全性和防伪性上加快研发的步伐。

只要在市场中有人去仿制、盗用、篡改防伪技术就有存在的条件。

无论是显性防伪还是隐形防伪,甚至两者的结合都是为了让自身的商品得到更好的保护外衣。

其中对于商家来说成本也是考虑的一大方面,因此成本和安全性必须能够做到优化的结合。

通过上述的论述,笔者认为,未来的防伪技术必然是显性防伪与隐形防伪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引入信息技术的防伪方式,可以大大增强防伪的可靠性,并且对于生产厂家而言,也可以将市场的情况及时反馈到自己的销售系统,对于生产销售数据的统计管理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梦童.烟包印刷挑战中绽放光芒[J].印刷技术,,(6)

[2] 后危机时代下印刷企业应该如何掌舵[J].中国包装工业,2010,(Z1).

[3] 李学兰.烟包成品质检管理工作心得[J].印刷技术,2010,(6).

[4] 薛惠开.报社印刷企业的质量管理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0,(4).

[5] 薛蓬,王达娅.二维条码在商品防伪上的应用[J].科技信息,,(33).

防伪印刷:卷筒纸检测新挑战 篇3

我们看到,品牌商对产品防伪和品牌保护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也意味着印刷商需要对此类产品和功能进行相应的检测。鉴于防伪相关材料的价格较高,如果印刷商在生产流程中能够越早发现质量缺陷,则节省的成本就越多。而具有防伪印刷质量缺陷检测功能的卷筒纸检测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印刷商实现成本节约,而且有利于印刷商迅速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面临新挑战

在防伪印刷质量缺陷检测中,检测系统很容易受到噪音的干扰,这些噪音主要来自随机的灯光。此外,铝箔、金属承印材料、全息图和其他印刷增强功能也可能会给基于摄像头的检测系统带来严峻的挑战,从而导致检测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几乎无法实现自动检测。但是,其实只要使用正确的检测系统,就可以成功地检测大多数防伪印刷质量缺陷,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检测系统时,一定要进行慎重的考虑和广泛的咨询。

例如,需要使用何种技术来检测门票、身份证、信用卡或其他产品上的全息图?首先,检测系统将确定产品是否应用了全息图;其次,检测系统将验证全息图在文档上的记录及其方向是否正确,同时还将确认全息图是否正确应用,如是否存在折叠、褶皱或其他缺陷。该方法也可用于检测热/冷烫印图案、冷封效果和局部上光效果等。

但同时我们也面临两个挑战:一是品牌商和金融公司与其竞争者所使用的防伪手段和设备显然是各不相同的;二是检测系统需要同时应对印刷作业中出现的质量缺陷。然而,现成的解决方案往往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但如果通过安装多个检测设备来解决上述需求,不仅会大大增加成本,也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功能。

以客户为中心

面对上述需求,QuadTech公司的做法是聆听每位客户的需求,并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完美贴合客户的工作流程和产品。与现成的解决方案相比,QuadTech公司的检测系统更像一个平台,专门用于各种印刷机和表面整饰生产线,并可根据具体应用进行安装、改装和调整。

配备SpectralCamTM的QuadTech?检测系统是一款灵活的平台,可在印刷机或表面整饰生产线上进行配置,并可配备灯光和摄像头来实现客户所需的覆盖水平,可检测各种卷筒印品,如商业印刷品、软包装、折叠纸盒和标签等,同时可对卷筒纸实现双面检测,此外还可检测透明和半透明承印材料。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可在保持印刷机全速工作的同时,测量光谱响应并计算 L*、a*、b*、ΔE、密度和Δ密度。

对于类似上述全息图检测的作业,QuadTech公司采用了专有的LED光源为检测提供最佳照明效果。这些LED光源使用交流电,且摄像头可调除产生的常规振荡,并为所产生的噪音提供清晰、稳定的图像和补偿。最重要的是,LED光源具有强度高和焦点集中的特性,可以抵消来自紫外线固化区的反射噪音,因此即使检测系统安装在紫外线固化装置附近,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相比之下,其他照明光源非但不如LED光源有效,还会放大环境噪音。除LED光源外,检测系统中还配备一个顶灯,其会在卷筒纸上聚焦一条窄光束来检测印刷是否正常,此光束强度可调整,以便为承印材料提供最佳检测条件,同时还配备多个能产生低强度和漫射光的特种灯用于检测金属铝箔或UV光油,“背光”则用于检测半透明和透明承印材料。QuadTech公司检测系统所采用的一系列光源的额定寿命均为10万小时,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此外,对于具有特殊要求的印刷商,可以单独指定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范围既有简单的低、中、高水平,也有精细的多达50种灵敏度的供选择。另外,还可以专门对卷筒纸上包含多个具体检测目标的用户定义区域进行重点检测。

防伪印刷新技术及应用 篇4

1 防伪印刷知识概述

防伪印刷是一种综合的防伪技术, 属于特殊印刷的一个分支。指通过利用特殊的印刷工艺、印刷设备进行生产, 以达到特殊的印刷效果和难以复制的产品开式。防伪印刷技术最初主要用于钞票、支票、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 现已广泛应用于商品的商标和包装的印刷及用于商品的防伪。

我国的印刷防伪技术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但是这些技术主要应用与货币、有价证券和社会公共安全等特种行业。近年来, 由于假冒货物日趋严重, 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 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采用印刷防伪技术, 越来越多的群众注意学习防伪知识。因此, 公众防伪印刷技术随产品和市场的需要应运而生, 在打击假冒、保护名优产品、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 公众防伪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 由于防伪印刷技术与各国市场管理有关, 所以其发展水平也不一样, 一般在钞票、有价证券、证件和防伪方面, 印刷防伪的水平比较高, 技术难度大, 不易普及, 防伪效果好。加之又有政府的财政支持, 所以不断有新防伪技术运用在钞票等有价证券的印刷中。而民用商品的防伪印刷, 与经营者的意识、财力有关, 因此采用的多是一般性防伪技术或单一的防伪技术, 防伪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 有些方面效果也不大理想。

2 防伪印刷的新技术

防伪印刷的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油墨的防伪、承印材料的防伪以及印刷工艺的防伪等方面。以下就这几方面做简单的介绍。

2.1 印刷油墨的防伪

防伪油墨是指具有防伪功能的油墨, 即在油墨连结料中加入特殊性能的防伪材料, 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特种印刷油墨。目前, 国内外开发的防伪印刷使用的油墨已达几十种, 具体实施主要以油墨印刷在票证、产品商标和包装上实现。实施过程简单、成本低、隐蔽性好、色彩鲜艳、检验方便。

目前应用最广的防伪油墨有7大类: (1) 紫外激光荧光油墨; (2) 日光激发变色油墨; (3) 热敏防伪油墨 (热致变色防伪油墨或温变防伪油墨) ; (4) 化学反应变色油墨; (5) 智能机读防伪油墨; (6) 多功能或综合防伪油墨 (激光全息加荧光防伪油墨) ; (7) 其他特种油墨 (如OVI光折射防伪油墨等) 。这些油墨的特点是通过实施不同的外界条件 (主要采用光、热、光谱检测等形式) 来观察油墨印样的色彩变化, 达到防伪目的。

防伪油墨的发展趋势是:在凹印油墨方面, 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加强环保及提高凹印凸起的手感为目标;在光变油墨方面, 以提高光变效果、降低成本为目标;在热敏防伪油墨方面, 以提高热敏材料的性能和变色灵敏度为目标;在紫外激光荧光方面, 以开发系统为目标;即在开发油墨时也开发检测仪器及相关技术, 以提高其机读的防伪性能;在红外油墨方面, 以开发独特的红外透明、红外吸收材料为目标。这些是防伪油墨技术创新的重点。

2.2 印刷纸张的防伪

防伪印刷领域中, 纸张的防伪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防伪低是指在纸张中加入特殊的材料, 使其具有特殊的防伪性能及难以复制的特点。传统的防伪纸应首推只有对着强光才能看清的水印纸。随着社会对承印材料防伪要求的提高和人们对防伪材料的研究, 就防伪纸而言, 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防伪纸。

(1) 浮水印纸:是在浮雕、可触摸图像、条码等的纸张。钞票用的便是浮水印防伪技术。因水印不能用影印机、扫描器等再现, 故其防伪效果甚受重视。如今浮水印的应用范围已扩至有价票据、证件、甚至书刊。

水印是在造纸过程中, 利用技术将所需标识、图案等人纸, 如在丝网上安装事先设计好的浮水印图文印版, 或通过印刷滚筒压制而成。由于图文高低不同, 使纸浆形成厚薄不同的相应密度, 成纸后因图文处纸浆的密度不同, 其透光度有差异, 故透光观察时, 可显出原设计的图文。

(2) 含安全线防伪纸:指造纸过程中将一条金线或塑胶线置于纸张中间。最早使用的是特别金属线, 现在使用聚酯类塑胶线、微型字母安全线、荧光安全线等。安全线形状有直线、波浪形、锯齿形等。据有关资料称, 新版美钞不仅在纸中埋入金属线, 且线上微缩了只能用高倍放大镜才能看清的文字。

(3) 镭射防伪纸:镭射防伪技术与纸张结合制成了防伪纸张。如利用全息防伪技术和专用设备, 将全息图像制作在钞票的特定位置, 提高防伪性能, 目前镭射防伪纸已在某些烟、酒、化装品、食品等包装印刷中发挥作用。

(4) 防伪复印纸:一种是全吸收型防复印纸, 外呈蓝色及棕红色, 纸上图文只有透过光才能看到, 其复印件则一片漆黑, 但这种纸不便于日常使用。另一种是在纸的表现涂一层很薄的铝保护层 (但不影响印刷) , 由于铝保护层能使影印机的光分散或偏转, 使复负印件呈一片黑色。还有些防复印纸复印后, 会浮现“复制”和“无效”等字样, 可有效防止彩色复印重要文件。

(5) 化学加密纸:在纸浆中加入或是在纸张表面施胶时在胶中加入特殊化合物, 这种化学加密纸当涂上特定化学试剂后可显色或显现荧光。外国一种球赛门票就是用这种纸印刷, 检查时只要拿浸有特制试剂的笔, 在标面上划一下, 划过处即显示黑色。

(6) 离子介质特种防伪纸:领先国家专控的大型离子加速器, 将离子微孔技术与造纸技术融为一体的超能离子介质特种防伪纸, 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有效证件防伪、识别困难的问题。

2.3 工艺防伪

通过版面和印刷工艺设计进行防伪是一种成本低, 效果好的防伪技术。

2.3.1 图文防伪

又称版纹设计、花球设计、纽索饰设计、底纹背景设计。这是最古老、历时最久的防伪技术之一。在大家所熟悉的钞票、护照、支票上均可见到这种背景图文。目前的安全图文设计系统则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可以根据使用者自己的风格进行设计, 设计出有鲜明个性化特征的完整的图案背景及相关文字, 如花球、微缩、缩微、防扫描图文、防复印图文、浮雕图案、隐形图文设计、劈线效果和版画效果等。这些图文均采用线条设计, 专色印刷, 可有效防止电分、照相、扫描等传统手段复制后的分色印刷和彩色复印并起到明显防伪作用。例如一条粗细不均匀变化的线条是很能复制的, 因此这种安全图文设计仍广泛应用于钞票、支票、国家重要证件、证劵等的制作中。

2.3.2 龟纹效应在防伪中的应用

我国有人已经做过对胶版和凹版包装的版纹防伪的工艺研究, 利用通道生成了一个和正常印版产生龟纹的专色版, 龟纹的可靠性在于决定龟纹变化的变量, 通过对龟纹的参数设置来产生龟纹的不同变化, 工艺简单, 便是其规律性较难被掌握, 其低端的仿制如通过扫描、彩色复印等手段, 其效果难以乱真, 因而比较可靠有效。影响龟纹周期变化的因素很多, 例如网目角度、网目线数等, 同时网目也可以人为的增加这些变量使其变化规律列复杂更不易掌握, 因而伪造者如想猜测这些变量进而加以仿制, 难度极大, 这是前面的研究者在进行探索时的设想和实践, 这些标识在复制和扫描时者将导致网点扩大和糊化, 如果改变多个变量数值, 龟纹周期的变化规律也就变成了多元方程式, 其解的复杂程度使人望而却步。

2.3.3 组合印刷工艺在防伪中的应用

安全印刷中为提高票证防伪性能, 几乎使用了目前常见的大多数印刷方式, 通过在工艺上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编排, 组合印刷出外观精美而且防伪效果极好的产品。

3 防伪技术的应用

3.1 防伪印刷在人民币中的应用

防伪和假冒的现象日益猖獗, 作为经济活动中直接的交换媒介——货币, 面临着严峻的防伪形势。我国的防伪印刷技术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其在人民币上的应用最为前沿。无论是在材料的选、油墨和调配, 还是在印刷技术和图形文字上, 都体现了防伪印刷技术的应用。

(1) 人民币的纸张防伪:纸张是纸币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印制技术、质量水平都要集中反映在纸张上。人民币的纸张防伪技术主要采用了水印、安全线、纤维和无荧光专用纸等防伪手段。

(2) 人民币的油墨防伪:人民币防伪油墨是在油墨连结料中加入特殊性能的防伪材料, 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油墨防伪实施简单、成本低、隐蔽性好、色彩鲜艳、检验方便、重现性强, 是纸币、票证和商标的首选防伪技术。目前在人民币印刷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光变油墨、荧光油墨以及磁性油墨等防伪油墨。

(3) 人民币的印刷技术防伪:人民币在印刷过程中使用多种朴素渗透的防伪印刷技术, 主要有:雕刻凹版印刷、接线印刷、条形码防伪技术、对印、缩微印刷、隐形图像文字。其中的技术很多依赖多种印刷方式的结合, 使用了目前大多数的印刷方式。

3.2 防伪印刷在火车票印刷中的应用

我国火车票有着较长的发展过程, 形式有手写票、硬板票、电子票、磁卡票等, 其中早期的车票使用的防伪技术较低。随着计算机技术、印刷技术、防伪技术的发展, 从1996年开始, 铁道部门开始使用统一印制格式的车票, 其特征是使用了一维条形码, 因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帮助下使得售票工作更加快捷、售票住处更加畅通、车票防伪性能较以前大大增强, 到今天磁卡火车票已进入推广阶段。

(1) 一维码车票:从1996年开始使用的一维码车票, 看似简单, 上面却包含着大量在价值的信息和防伪技术。其中主要的防伪技术有水印、水波纹、油墨、字体和一维条形码。

(2) 二维火车票:二维条码是近几年来流行数据传递、防伪手段, 具有储存量大、保安性高、抗损坏性强、成本便宜等优点。乘客购票时。系统将把车票的基本信息如车次、时间、出售地、始发站、终到站、价格、顺序号码等利用软件程度编制成二维码打印在车票上。二维码车票与一维码车票用纸相同, 水印、水波纹、字体、油墨等印刷特征和防伪特征也基本一致, 只是住处转移到二维码中。

(3) 磁卡火车票:磁卡火车票硬度较高, 而且不透明, 是铁道部门专门采用特种纸制作的。这种纸能同时满足磁性信息和热敏信息两面三刀种记录方式, 并对这两面三刀种记录性能有特定要求, 对记录的磁性住处要求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在日常生活中人群所触到的电磁干扰源, 均不能对已记录的信息产生任何破坏;热敏记录信息要耐高温和适应长期保存的要求, 热敏记录文字信息在沸水中不退色, 并能保存十年以上。磁卡火车票在计算机网络或中央数据库的支持下通过磁信息防伪, 有效避免了普通车票出现的仿造、挖补等假票现象, 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解决了火车检票繁忙的难题。

防伪印刷技术是当今社会防伪的主要形式, 在生活、服务、商品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材料研发的不断进步, 防伪印刷的技术将会有更大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将更好地为人们的高质量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摘要:目前, 假冒伪劣商品对市场的冲击已成为国际性的一大公害, 据统计, 假冒伪劣商品的交易额约占世界贸易况额的5%-6%, 每年达到1500-1800亿美元, 这种危害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于是,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商家的经济利益, 各种防伪方式和产品应运而生, 而防伪印刷是主要的防伪技术之一。

印刷厂印刷业务合同 篇5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一、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根据工作需要,委托乙方版印。

二、成品要求:规格,共 /本,封面,内页,装订。

三、交货时间:。

四、付款方式:银行转账,一次性支付设计、制作、出版印刷费万元(万元),含图书托运费,含税。

五、材料交附地点:乙方负责送到甲方所在地

六、甲、乙双方责任与义务:

(一)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负责将清单签字送交乙方。

2.负责将套印的印鉴章交至乙方。

3.负责材料送达甲方后验收,如发现材料残缺,印刷质量低劣等情况,立即通知乙方重新版印。

(二)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负责合同规定的材料的版印、送达。

2.材料交甲方验收后,及时与甲方办理财务结算手续。

七、违约责任

1.乙方违约责任:乙方所交的材料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甲方有权退货。

2.甲方违约责任:甲方无正当理由拒收材料,甲方应承担一切费用。

八、其它

1.本合同自签字盖章后生效。

2.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 电话:电话:

传统印刷企业的数字印刷“考卷” 篇6

这是一个崇尚技术创新的时代。drupa2012上,无论是十年一剑的班尼?兰达,还是出现在创新公园的无名小公司,无不倾尽全力,以期研发出革命性的创新技术,引领印刷行业破浪前行。

当“技术创新”成为行业焦点,当众多国际巨头纷纷将中国市场作为推广其创新技术的重要目标,当众多“中国力量”慢慢崛起,逐渐走出一条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当中国印刷企业尝试创新技术的热情不断高涨之时,为展示印刷行业技术创新成果,推动创新技术应用进程,让创新技术折射出耀眼光芒,《印刷技术-数字印艺》特别策划“技术创新 驱动产业变革”专题。

本期专题中,我们遵循如下原则,选取了网络印刷、混合印刷、B2幅面数字印刷、高速喷墨印刷、省墨软件、连线数字印后技术作为近期最值得关注的创新技术。

(1)注重创新。入选技术在近两年内取得了较大的技术突破,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或关键问题。

(2)强调应用。入选技术可以是最近开发的,但不能是实验阶段的技术,其必须已经通过工业应用的验证,并在近两年的市场应用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而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对印刷行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任何一项创新技术从研发成功到真正落地,除了需要技术供应商的努力,更离不开创新技术的使用者——印刷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我们高兴地看到,目前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并不甘于充当跟随者,他们勇于尝试创新技术、积极进行创新工艺改进,力争成为创新技术的参与者、推动者甚至是引领者,为推动中国印刷行业的进步与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说:“创新是生存的最大砝码。”只要整个印刷产业链能够有机联动,让技术创新蔚然成风,印刷行业就定能迸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实现持续发展。

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 篇7

关键词:传统印刷,数字印刷,新型印刷技术

一、传统印刷

从报纸、杂志、地图、海报、广告、信封、信笺、商标到名片、请柬、信用卡、钞票、贺卡、台历、挂历、包装纸盒、装饰壁纸等等都是通过印刷技术呈现的。

传统印刷是用实体印版来印刷承印物。我们从“印刷”这两个汉字也能感觉到古人对传统印刷的理解和定义,古人认为印刷就是实体印版与承印物接触,色料通过实体印版印到承印物上,手工操作中,当承印物是纸时还要用刷子这种工具,刷子作用与纸张承印面的背面,使纸张与实物印版充分接触。

传统印刷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信息大量复制的问题,为信息的传播打下了基础。传统印刷的发展是和实体印版的演变和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自宋代我国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至德国人谷登堡创造铅合金活字版印刷术,时至今天胶版印刷技术的普遍应用,印刷行业经历了几世纪的演变积累。实体印版的演变和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制作实体印版的人力、时间、材料的成本,这也是今天胶版印刷技术的普遍应用的原因。然而用实体印版技术印刷时,当印量过小时(现在我国的情况是传统印刷的印量小于500份时),会使单份印品的成本高于数字印刷,原因是实物印版的成本不能被大量印品平摊,当需要彩色印刷时实体印版的成本会更高。

目前互联网、手机、电子书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压缩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印刷行业所受的冲击也不小。传统印刷面临的困境只能依靠发展新型印刷技术、发展新的应用客户来解决,而“数字印刷”,它应用了电子印版而且变化灵活,印刷的工作过程能做到一体化、数字化。由于数字印刷采用了电子印版使每张印品的成本不受印量的影响。

二、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又称“数码印刷”或“数码快印”,它与传统印刷不同之处在于数字印刷可以一张起印、边印边改,还可使图文信息以各种介质进行传播。数字印刷就是利用印前系统将数字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然后数字印刷机接受到印刷指令印刷出黑白、彩色印品的一种新型印刷技术。

数字印刷主要的市场应用方向有工业生产、单张印刷品、会议用品、事务用品、业务用品、个性化用品。数字印刷系统的出现扩大了印刷行业的用户范围。

数字印刷系统主要是由印前系统和数字印刷机组成,有些数字印刷系统还配上装订和裁切等印后设备。印刷系统中的数字印刷机也可自带装订机能直接生产出成品。数字印刷的工作过程是:操作者将图文数字信息输出到计算机中,在计算机上进行创意,修改、编排成为客户满意的数字化信息,经处理成为数字印刷机能识别的数字图文信息,数字印刷机按照印刷指令把图像文字印刷到承印物上。

传统印刷比数字印刷工艺流程复杂。传统印刷工艺流程:原稿经电脑制作、输出分色软片、打样、拼版、晒PS版、上版、四色印刷。前后工序多,如果在这些过程中出现网点丢失或套色不准等问题,就会造成部分或全部返工。而数字印刷工艺流程只需原稿电脑制作和印刷两个工序。操作简便,从设计到印刷一体化,不需要软片和实体印版,无水墨平衡问题,一人便可完成整个印刷过程。

三、数字印刷较传统印刷的优势

1、工序简单,节省时间

工艺流程对比:

传统印刷

设计→客户审稿→出片→晒版→打样→客户审验→印厂晒板→追色→成品。

数字印刷

设计→客户审稿→成品。

数字印刷系统只要有了电脑文件,几分钟内便可看到成品,可以实现立等可取。

2、成本低廉

(1)投资者:四色印刷设备投资大多在几百万元,设备占地面积大,生产场地投资大,配置人员多,一台四色印刷机须配置3-4人,技术要求高,辅助设备多,如晒版机,照排机,打样机等。而数字印刷设备投资多在几万-几十万,多数设备占地面积较小,数字印刷机占地面积小,对印前制作有了解的人员都能简单操作,无须辅助设备。

(2)客户:现代商业活动需要即时性强、灵活多变的印品,而传统胶印5000份以下的印品需要承担5000份的印刷费用,一次性印刷大量实效性不强的印品,虽然会减低单张成本,但同样会提高仓储成本。数码短版印刷真正迎合日新月异的商业印品需求,快速印刷如数量少、品种灵活的印品。

3、灵活性高

(1)可变资料印刷(传统印刷无法解决)

(2)及时更正印刷错误(传统印刷发现错误须重新发片、重新印刷)

(3)品种多数量少的印品(传统印刷解决困难,而且成本极高如:出版社出书)

4、优越的纸张和幅面选择

可供采用的纸张范围相当宽泛,更有特殊的介质材料选择,完全可满足您的特殊需要,印刷幅面可达到320*450mm,A3幅面可实现满版印刷。

5、数字印刷系统工作环境大大改善

数码印刷系统的工作环境比传统印刷系统的工作环境有了大大的改善,印刷车间没有了一块块黑墨和震耳的噪音。

四、数字印刷的发展前景

随着数字印刷机的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数字喷墨印刷机技术的逐步成熟和被广大印刷企业应用,即使印刷量大于500份时数字印刷的成本也不比传统印刷高。数字印刷会逐步取代传统印刷的主导地位,数字印刷新扩展的用户也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数字印刷生产的个性化用品会逐渐被广大个人消费者接受和使用。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会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传统印刷也会应用数字化工作流程,数字印刷会逐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结束语

数字印刷是传统印刷在新时代带动下的新型印刷技术,它具有成本低、快捷方便的优势。数字印刷生产的个性化用品会逐渐被广大个人消费者接受和使用。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会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参考文献

[1]修香成.印刷基础理论与操作实务[M].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

[2]齐福斌.传统印刷生存和发展的思考(上)[J].经营管理,2012(2):59-61.

[3]齐福斌.传统印刷生存和发展的思考(下)[J].经营管理,2012(3):54-56.

[4]德鲁巴专栏.印刷与数字媒体的融合带来更多新机遇[J].印刷技术,2012(3):7-9.

防伪印刷 篇8

1 1. 定位洗铝防伪标识

定位洗铝激光表面直接镂空洗铝, 每个标识下面有固定企业“LOGO”, 为国内最先进的防伪之一。

1 2. 局部烫金防伪标识

此种标识是由特种材料制作而成, 是纸面与金属箔相结合的防伪技术, 提高了防伪的档次。

1 3. DNA防伪标识

从产品DNA序列中随机切取一段, 经过特殊方法制成特殊油墨印制在标签表面, 用特殊的试剂进行涂抹, 可产生颜色变化。

1 4. 安全线防伪标识

安全线开天窗防伪标识采用专用证券纸张和人民币上面一样的安全线纸张, 仿造难度极大, 造价成本非常高。

1 5. 有奖促销防伪标识

在标签刮刮层下面设置相关奖项, 消费者只要刮开标识就能获悉自己是否中奖, 企业在兑奖时可用密码进行防伪验证, 以免造假者仿冒领奖。

16.核径迹防伪标识

浅析印刷色度在印刷工作中的掌控 篇9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发源于中国人独有的印章文化,它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了许多人的经验而成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近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刷术的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印刷术技术也不断地传播。现如今印刷术已不仅止步于黑白印刷,新一代的彩色印刷已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但是这并不代表印刷技术已经完美了,如今印刷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印刷色度测量的准确度还需要提高,印刷事业还需要提高。

1 印刷事业的基本概况

1.1 印刷的基本原理

印刷即是通过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将油墨转移到纸张、布匹、塑料制品等上。印刷过程包括印前、印刷、印后加工和发送等,在每一过程上都要严格按照步骤来进行,要合理控制油墨的量和施墨的速度,这样才能把握好印刷的色调和饱和度。印刷种类包括黑白印刷和彩色印刷,这两种印刷对印刷色度的要求都很高,掌握好印刷色度在印刷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而印刷技术是印刷工艺和印刷装备的总称,也就是说印刷工艺离不开印刷机,现如今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技术的进步,印刷机不断地进行改进升级,印刷机已经不仅可以印刷文字信息,还可以印刷图片、照片等了。印刷工艺可分为文字的复制、网点成像、油水不相混溶文字的复制,它们每种印刷工艺都会受印刷条件、印刷成品要求等因素影响。

1.2 印刷色度测量的方法

印刷色度是指印刷结果的色调和饱和度,而印刷色度的测量方法是很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印刷的结果。一般地,印刷都要在印刷印品前先测量出光谱,算出光谱反射率,进而推出色差值,根据色差值来调节施墨量和印刷机施墨的频率,然后合理的调节印刷的色调和饱和度。而测量印刷的色调和饱和度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只有掌握好方法,才能使印刷的印品效果更好。其中对颜色转让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不同厂家的印刷设备、油墨的色域范围不同,颜色表现的特性也不同,为了获得一致的颜色,颜色在它们之间的传递就需要颜色转换,把我号这种颜色转移的原理是有利于色度检测的。具体方法之一是,铂钴比色法,它是根据国际标准《水质颜色的检验和测定》研究出来的方法,它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之中。其原理是用颜色标准溶液与印刷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即色度。我们要先将一组具塞比色管用色度标准溶液充至标线,将另一组具塞比色管用试料充至标线。然后将具塞比色管放在白色表面上,将比色管与该表面应调节至合适的角度,使光线被反射自具塞比色管底部向上通过液柱。垂直向下观察液柱,找出与试料色度最接近的标准溶液,进而与印刷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另一种方法是稀释倍数法,是通过光学纯水稀释来找到与印刷样品匹配的印刷强度的,同时用目视观察样品,检验颜色性质、颜色的深浅、色调,如果可以测出印刷样品的透明度就更好了。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之中。这两种方法都有其应用的条件,要更具具体的检测条件来选取合适的色度检测方法,绝对不能胡乱使用。

1.3 印刷事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些年经济发展,技术水平日渐提高,印刷事业也取得了许多的重大进展,但是在印刷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很多原稿图像在计算机上的显示质量都很差,而原稿图像的色度又是印刷成品色度评定的标准,原稿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而印刷原稿材料又会影响原稿在计算机上的成像,如果印刷原稿件是照片,由于照片曝光,印刷原稿的成像质量就会略差。其次图像处理技术的专业水平不够,印刷公司没有更多地进行印刷人员专业培训,致使印刷成品的质量不高。还有每一份印刷品的市场价格都不高,利润空间小,这就使印刷企业很难有更多资金去研发新的、高效便捷的印刷方法,印刷的质量也会止步不前,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印刷事业的管理工作也有时会出现问题,大家不能团结地合作,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而有些印刷公司不能聚拢人才,团结同事,使得印刷工作不能有效进行,另外,很多印刷公司规模小,或是思想不开阔,不能将我国印刷走出去,不与国际印刷工作接轨,这不仅会失去国际市场,还无法引进国外先进的印刷技术和管理经验。

2 印刷事业的蓬勃发展

2.1 印刷的色度测量的新方法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一些从事印刷研究工作人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印刷色度测量方法更多更广,他们可以更加准确有效快速的测量出印刷品的色度,判断出印刷品的质量好坏。列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测量方法,一种具体方法是,我们可以利用光电色度计测量色度,而光电色度计的原理类似于密度计,它是利用光电来测量的,利用在不同光电条件下色差的不同来调节滤纸的厚度。然后进行光谱测量,但由于可对比光电条件很少,只能测量三个点,进而将印刷品的色调和饱和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另外一种具体方法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色彩,分光光度计与光电色度计不完全相同。分光光度计测量的是物体的整个可见反射光谱,分光光度计连续地进行光谱测量,所以分光光度计至少可以对16个点进行测量,可以提供更多信息。但这种方法对印刷机的要求比较高,它需要的是更加灵活的色度测量仪。这两种方法对比而言后面的方法色度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色度检测更加快速、高效,但其成本较高,使用并不广泛。前面的方法虽不及后面方法快速、高效准确,但你可以通过调整设备来进行多次检测,且其成本较低,使用更加普遍。

2.2 印刷事业的的进步发展

如今由于各种印刷技术的发现,使得印刷不仅仅局限在黑白印刷上,还可以进行彩色印刷,印刷方式也发展了,原本的技术只可以提供给人们直接印刷或是凸版印刷,但是现在,互联网技术普及,印刷行业拓展到了网络印刷、影印、复印等而且随着我国的印刷技术不断进步发展,印刷机的不断改良,现如今的印刷技术利用先进的印刷机,将各种信息复制,排版,印刷。经过改良的印刷机不仅可以复印简单的文字信息,还可复印图片、照片等。现如今印刷事业依然在不断发展,我们采用先进的工艺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加工,使印刷业的产值在不断地增加,而且印刷成品的质量也是很令人称赞的,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印刷市场分为三大块,美国、欧洲和亚洲各占全球印刷市场的三分之一。而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在2006年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我们都知道创造经济价值是印刷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想要取得良好的经济价值,就要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而先进的技术使我们高效的施墨,不仅使印刷色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了印刷品的质量,还使印刷成本大大降低,印刷的利润迅速增长,印刷市场在被不断地拓展,中国印刷已经开始走向了全世界,并在国际印刷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虽然印刷事业的竞争依然很激烈,但是这些竞争也同时促进了印刷企业不断地进行优化管理,大家通力合作,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2.3 印刷事业的未来发展梦

近些年,我们的印刷事业蒸蒸日上,我们已经可以将各种图片、文字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送给印刷公司,然后进行便捷、高质量印刷。而我们对这项先进的技术在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希冀呢?人们更希望可以更加广泛的印刷,不仅可以印刷静态的纸张、图片,也可将动态的事物通过印刷在纸上模拟出来,可以通过印刷在纸上展现出三维立体的感觉,就像在纸上看立体电影一样。可以印刷出在特定条件下才能看到的信息,只有浸水或是在火上才能看到信息,这样有很多保密印刷的文件就会更加安全。这也许就只是空想,但谁又能真正知道能不能实现呢?毕竟早在远古时期,人们也不会想到现在人们会发明飞机,在天上飞呢。

3 结语

我国的印刷技术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兴元年蔡伦发明纸张之前,春秋战国时代末期就已经发明了在丝织品上采用阴图纹的镂空版印花的孔版印刷术,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而这印刷技术不断更新,而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于各种技术的研究投入也更多,印刷技术的进步是很大的,其中印刷色度反映的是印刷的色调和饱和度,印刷色度的检测在印刷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印刷成品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掌握好印刷色度会给人们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印刷生活。

参考文献

[1]张琨瑜.浅析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的编审[J].科技创新导报,2015(6).

防伪印刷 篇10

近几年,数字印刷是印刷工业中一个亮点,它具有快速印刷、短版印刷、可变数据印刷、个性化印刷和网络印刷等优点。但是,与传统印刷方式相比较,数字印刷工艺有自己特有的印刷质量性能。例如,目前的大多数干粉型数字印刷机,输出分辨率都相对较低,无法做到与胶印制版等价的加网线数,线条和字符边缘会呈现一定程度的粗糙和模糊,从而使其文字清晰度尚不尽人意。

本实验基于ISO13660标准中的线条属性,选取了最能体现线条特性的4个指标:对比度、粗糙度、线宽和模糊度。针对奥西黑白激光数字印刷机在不同类型纸张上的输出结果,采用以工业CCD光电转换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印刷质量检测与分析系统,对水平和垂直方向线条的客观属性进行了测量,通过对比分析,探究了奥西黑白数字印刷机的线条成像质量和特点。

2 实验设计方案

本次实验选用Oce VarioPrint 2110黑白数字印刷机(以下简称Oce)作为输出设备,该印刷机为静电成像方式。成像时,激光扫描装置将携带吐温信息的激光对感光鼓进行轴向扫描曝光,纵向扫描则由感光鼓自身的绕轴旋转来实现。经过墨粉显影、转印、定影之后,光导鼓上所携带的图文信息便以墨粉的方式呈现在纸张上。该设备的主要成像参数如表1所示。

为了体现线条的印刷质量,需首先设计检测图标,并以多种承印纸张输出。之后,可采用一定的检测分析系统对线条的质量指标进行测量。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2.1 检测图标设计

根据所选用输出设备的成像机理,设计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线条;且为了与成像分辨率相协调,线条宽度以像素宽度为基本单位。实验设计线条宽度为6pixel,以该设备600dpi的分辨率计约为255μm;图标为该宽度的等间距黑白线条,组成 1×1cm正方形线条块,如图1所示。在PhotoShop软件中将其生成TIFF格式,并在Oce上输出。

2.2 纸张选取

为了结合多种印刷样张实例进行分析,实验选择了市场上常用的多种类型纸张,经测量分析,从最初选用的36种品牌的纸张中筛选出18种具有代表性的纸张,其中包括两种草稿纸(编号1、2),一种新闻纸(编号3)、五种办公室打印纸(编号4—8)、六种彩喷纸(编号9—14)、一种铜版纸(编号15)、一种胶版纸(编号16)和两种卡纸(编号17、18)。

3 检测与结果分析

3.1 基于工业CCD的检测分析系统

为了准确的测量设计图标的线条质量,采用以工业CCD光电转换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印刷质量检测与分析系统,如图2所示。该分析系统包括光源、光学镜头和一个具有高精度的图像传感器。整个操作过程在计算机软件的控制下工作,软件控制检测系统对印刷页面上的某个特定兴趣区域中的指定属性进行检测。

该分析系统通过CCD相机与高精度定位工作台组合,借助定位工作台在X—Y轴方向上的移动来实现印刷页面上任意区域的自动检测,而且能够在印刷样张上作连续的自动测量。

在数字印刷品线条质量分析过程中,一般将印刷样张平放在真空吸附台上。利用该分析系统的线条工具,对线条的质量检测指标进行测量。

3.2 性能指标测量及分析

多实验选用的18种纸张上输出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线条进行测量。测量指标包括:对比度、粗糙度、线宽和模糊度。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

对比度是影响视觉效果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对比度越大,线条的清晰度越好,表现细节的能力越强。从图3(a)可以看出,线条对比度与纸张的相关性很小,在所选用的不同类型的纸张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线条的对比度差别都很小(几乎都在0.79到0.84之间变化)。并且线条的对比度与线条的成像方向的相关性也很小,同一纸张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线条的对比度比较接近。

粗糙度是线条边缘从理想位置产生几何畸变后形成的外观形态。若对象复制后形成了粗糙的外观,则边缘必然呈现高低不平的锯齿形状或波浪形状,偏离了理想的平滑边缘以及直线形态。粗糙度的度量指标是线条拟合到线条边缘阈值后形成的剩余部分的标准离差,沿垂直于拟合直线的方向计算。粗糙度对线条边缘整齐程度的影响非常大,粗糙度值越小,线条的边缘质量越好。从图3(b)可以看出,线条的粗糙度与纸张的相关性也很小,但是与线条的成像方向密切相关。不同纸张上水平方向线条粗糙度的平均值为0.64μm左右,而垂直方向线条粗糙度的平均值为2.80μm,是水平方向线条的4倍多。

所谓的线宽是线条的平均宽度,根据线条一侧的边缘阈值到另一侧的边缘阈值计量,测量线宽时是沿垂直于图像单元中心线的方向进行的。由于印刷时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输出的线条宽度与设计宽度不一致,偏离设计宽度越小,印刷状态越理想。从图3(c)可以看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线条宽度与纸张的相关性很小。水平方向线条的宽度基本在250~260μm之间变化,更接近于设计的线宽255μm;而垂直方向线条的宽度在275~285μm间变化,偏离设计线宽程度比较大。18个样张上水平方向线条的平均宽度为254.5μm,垂直方向线条的平均宽度为281.1μm,比水平方向线条的平均宽度大10%左右。表明线条宽度与其成像方向有一定的相关性。

线条边缘的模糊度指复制对象的轮廓呈现朦胧或模糊的外貌,从背景过渡到线条时存在黑色程度可以觉察的渐变;模糊度用边缘内边界和外边界的平均距离度量。从图3(d)可以看出,线条的模糊度与纸张有一定的相关性,线条的模糊度值因纸张不同的变化程度比其他3个指标都大。另外,任何纸张上垂直方向线条的模糊度比水平方向线条的模糊度稍大一些,说明线条的模糊度与其成像方向相关。

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同一方向线条的对比度、粗糙度和宽度值与纸张的相关性不大。线条的模糊度值却与纸张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之前做过的相关研究[1]表明,对比度对视觉效果的影响权重最大,线宽和粗糙度次之,模糊度对视觉的影响权重几乎为零。由于Oce VP2110 数字印刷机印刷线条的对比度、粗糙度和宽度与纸张的相关性不大,因此可以说明Oce VP2110 数字印刷机对纸张有很好的适应性。

另外,线条的粗糙度、线宽和模糊度都表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即它们的值都与线条的成像方向密切相关。线条的属性值与其方向的相关性是所使用输出设备的成像机理造成的。本实验采用的奥西黑白数字印刷机是基于静电照相的原理成像的,激光扫描装置在感光鼓上的轴向曝光与感光鼓自身的绕轴转动相互配合作用,从而将激光束携带的图文信息记录在感光鼓上。激光横向扫描配合感光鼓的绕轴转动形成纵向的图像元素,而感光鼓的绕轴转动形成纵向的图像元素。因此激光扫描和感光鼓机械转动的精度差异就会造成线条的边缘属性值与其成像方向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水平方向的线条的宽度更接近设计宽度,并且粗糙度和模糊度都比垂直方向的小,说明实验所用的输出设备Oce VP 2110数字印刷机感光鼓的机械转动精度优于激光扫描点的定位精度。

4 结论

实验基于ISO13660标准中的线条属性,提取了对比度、粗糙度、线宽和模糊度4个线条客观指标,针对奥西黑白数字印刷机在18种纸张上输出的等间距线条的性能检测和分析,可以总结出,Oce VarioPrint 2110黑白数字印刷机印刷线条的对比度、粗糙度和宽度与纸张的相关性不大。由于对比度、粗糙度和宽度是影响线条视觉质量的关键因素,这一结果表明, Oce VarioPrint 2110黑白数字印刷机对纸张有良好的适应性。此外,另一重要的认识是,Oce VarioPrint 2110黑白数字印刷机印刷的线条质量与线条的成像方向密切相关,表现为水平方向的表现能力优于垂直方向。

参考文献

[1]姜桂平,徐艳芳,等.数字印刷品线条清晰度的评价方法研究[C].2010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2010.11.

[2]ISO/TECI13660,2001 ISO/IEC13660,Information tech-nology-Office equipment-Measurement of image qualityattributes for hardcopy output?Binary monochrometext and graphic images[S].First Edition,2001.

[3]GRICE Grice,et al.The PQ Toolkit:An IntegratedPrint Quality Assessment Tool[J].The JIST,1999:187-199.

上一篇:老年人心理护理的体会下一篇:社会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