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如何断句

2024-05-15

文言如何断句(精选八篇)

文言如何断句 篇1

“以戏弄臣”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讲的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这句话历来有两种断法:“以戏/弄臣”和“以戏弄/臣”。甚至有人认为这两种断法都可以, 说是此语双关。那么, “以戏弄臣”到底该怎样句读呢?

首先, 说“以戏弄臣”两种断法都可以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句话是蔺相如斥责秦王的, 表达的意思只有一种, 所以他在说的时候肯定只有一种停顿。再说汉语双关的几种情况 (语意双关、谐音双关) 并不包括停顿双关。比如说“晚上来的人”这一短语, 不能因为它有两种读法, 就认为这句话在特定的语境中既可以表达“是晚上这个时间段上来的人”, 又可以理解成“迟上来的人”。特定语境中的句子只能有一种语音停顿。

其次, 把“以戏弄臣”读成“以戏弄/臣”, 理解为“来侮辱耍弄我”这一句读也欠妥帖。表面上看这样停顿文句翻译得还算通顺, 孰不知这样停顿割裂了语境。笔者认为文言断句只有在语境中进行, 才不会破坏作者原意。

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的角度给语境下了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语境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情景语境”, 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 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 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 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 (如姿势、手势等) 。对于在语言性语境中难以句读的语句还要揣摩其非语言性语境。

本文试以“以戏弄臣”为例来探讨文言断句的要领。

第一, 从语言性语境出发推敲陈述对象。“今臣至, 大王见臣列观, 礼节甚倨, 得璧, 传之美人, 以戏弄臣”, 这句是蔺相如当庭撕开秦王想要私占和氏璧虚假面目的一句斥责。

从“大王见臣列观”起, 主语始终是“大王”, 后面的分句都是对大王行为的描述, “礼节甚倨, 得璧, 传之美人”, 顺着这一语境, “以戏弄臣”这句还应是描述秦王的行为举动, 而不是“以戏弄/臣” (来戏弄我) 来强调前面一系列行为的终极意义。据此, 笔者认为这里应断为“以戏/弄臣” (把它给侍臣们玩耍) 。

第二, 从语言性语境出发揣摩语言节奏。“大王/见臣/列观, 礼节/甚倨, 得璧, 传之/美人”, 这些叙述都是二二拍节奏。从汉语言追求结构的整齐美和音节的和谐美来讲, 这里读成“以戏/弄臣”语意更贯通, 指责秦王“礼节甚倨”的语气更为强烈。

第三, 从非语言性语境出发分析人物心理。蔺相如要完成赵王交给他的任务, 而他自己也说了“臣请完璧归赵”。应该说在出行前, 他已经做好了秦违约的思想准备 (宁许以负秦曲) 。所以在将璧献给秦王后, 他留意到秦王的举动无意拿城换璧, 便以“璧有瑕, 请指示王”为借口, 将璧骗了回来, 紧接着就是最精彩的一幕———“廷叱之”。蔺相如“廷叱之”的重点就是要以牙还牙, 当廷斥责秦王对赵国及其使者的轻视。“传之/美人, 以戏/弄臣”两句就酣畅地指责了秦王的傲慢无理, 并且用“弄臣”一句痛骂秦王之“狗”来达到痛斥秦王泼皮无赖的目的, 真是替赵国长出了一口气, 也让读者在痛快之余看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文臣蔺相如。

第四, 从非语言性语境出发探究文化背景。所谓“弄臣”, 与直臣、忠臣相对, 其主要工作就是逗得主子开心。中国历史上的弄臣有多种, 有用隐语谏主的, 比如淳于髡;有供君主逗乐的, 比如伶人、小丑;这样看来, 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弄臣”。语言是生活的积累并且会反映生活的, 虽然在《史记·滑稽列传》、《报任安书》中没有提到“弄臣”这个词, 也不能妄自推断太史公不会用“弄臣”一词。相反, 完璧归赵记录的就是战国时期的历史, 太史公完全有可能用“弄臣”一词来替笔下人物表达他们的情感。

文言如何断句 篇2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是”来联系,如“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些表示日子、天气、籍贯的判断句也可不用判断词“是”,如“今天星期五”“明天晴天”“他甘肃人”等。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指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翻译时,主谓之间要加上“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者,……也”(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也”(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者也”(主语后面不用“者”,谓语后面连用“者也”)。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者,……”(主语后面有“者”,谓语后面无“也”)。如: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5)用“乃”“则”“即”“为”等帮助判断。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6)不用“者”“也”。如:刘备天下枭雄。(《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用“是”表示判断,是较为晚起的。如:①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蛐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同学们还应注意如下几种特殊的判断句:

其一,表示比喻。如: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其二,表达较复杂的内容。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其三,解释原因的判断句。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被动句如何识别?

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语不是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样的句子我们称为被动句。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不管哪种形式的被动句,我们在翻译时,都要在主语后面加“被”字。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有:

(1)“为”表被动。如: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

(2)“为……所”表被动。如:梅花为寒所勒。(《西湖游记》)

(3)“见”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徒见欺”译为“白白地被欺骗”。

(4)“于”表被动。如: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译:而您被赵王宠幸。

(5)“见……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不借助被动词,但意念上表示被动。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此句虽没有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今译: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打动。

省略句如何识别?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中也可以省略,如主语、谓语的省略。碰到省略句,我们在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习惯上用括号表示。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常见的有:

(1)省略主语。如:忠之属也。(《曹刿论战》)该句省略了主语“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种做法。今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如:①投(之)以骨。(《狼》)这句省略了动词的宾语。今译:把骨头扔给(狼)。②君与(之)俱来。(《隆中对》)这句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今译:你和(他)一起来。

如何给文言文句断句 篇3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断句呢?

首先,把握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选段往往是人物传记或对人物的评论,通读选段,弄清人物谁,做了何事,有何特点。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将能断开的断开,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第四步,贯通上下文,检查答案。

这四步是原则性的,其实还有很多断句技巧。

第二,掌握断句技巧。这是关键,也是难点。

技巧一:借助名词(短语)、代词断句。

读文段,找出名词或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等常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辨明主谓(宾)结构、动宾结构,就可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句意,从而正确断句。请看2012年湖北卷:

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 修 常 人 近 事 少 工 射 入 山 泽 每 猎 大 获 为 后 将 军 钟 毓 长 史 毓 与 参 佐 射 戏 舒 常 为 坐 画 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答案】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以上加点的为名词,“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都为动宾结构,“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为主谓结构,据此可断句。

注意:有的名词做状语、定语,如“少”“每”作状语修饰“工”“猎”,需和中心语断在一起;有时动词做主语或宾语,如“猎”和第一个“射”即是,断句时要具体分析。

此技巧是最为常用的技巧,再看2013年湖北卷:

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 饮 不 入 口 者 三 日 恸 辄 呕 血 扶乃 能 起 既 葬 结 庐 墓 所 诸 相 以 居 忧 无 例 欲 极 力 起 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

【答案】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

技巧二:借助修辞断句。

顶真、排比、互文、对比、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些修辞使文言句式整齐。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请看2012年北京卷: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而君一举而亡国矣。

加点字运用了顶真、对偶、对比的修辞,可据此断句。

技巧三: 借助对话、引文断句。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用“曰”“云”“言”“道”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例子见上面的2012年北京卷。

注意:要区分“曰”是直接引用还是作动词陈述事实。“曰”后内容若是引用就停顿。若是作动词陈述事实,则和后面的宾语一起构成语句再停顿。

技巧四:巧用文言虚词断句。

(1)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2)句末语气词“也”“矣”“欤”“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3)“以”“于”“为”等介词常用在句中,不可在紧挨其前后断句;

(4)句首的关联词“苟”“纵”“故”“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断句。

我们只要明确断句步骤,综合运用断句技巧,加上文言词语的积累,即可熟练地解决文言断句的问题。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尚节亭记(节选)

刘 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1)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2)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3)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

(選自《诚意伯文集》卷六)

(1)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前三句为排比,再以语气词“也”停顿,随后两句为对偶。修辞对称句式为解题关键)

(2)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要注意句中的名词和代词,明确动宾结构,文言虚词“也”“故”为解题关键之一。“曰”为陈述事实,并非引用)

(3)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名词、代词为解题关键。“者”“是”为代词,第一个“者”和“是”做主语,第二个“者”做宾语)

【译文】

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想从中获得深义,难道仅仅是好玩罢了?所以兰花取它的芬芳之义,谖草取它忘忧之义,莲花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污秽之义。不只是花草树木,(其他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做座位右边的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借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借以自警;这样做,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好处的。

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是取竹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节之亭”,作为读书游玩的地方,淡泊而无向外营谋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这个亭子。

竹子作为一种植物,体质柔弱,中间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因为它有节。至于经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霜雪的侵袭,而枝干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它屈服的君子一般。的确,里面有什么也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性)常常表现在形体上。既然这样,那么就拿节来说明竹子(是很有道理的),(否则)又凭什么崇尚竹子呢?

世风衰败,道德沦丧,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很少了。黄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的确具有大大超过常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浅谈文言语感在文言断句中的作用 篇4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感,心理机制,文言,断句,诵读

一、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必修目标, 是使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而选修目标与之基本一致, 是“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 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 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关于“浅易”文言文的评判标准, 多年担任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的柳士镇教授的解释是:第一, 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 主要是文言中的常用词与次常用词, 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较少。第二, 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 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 如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主谓倒置等句式, 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等。第三, 从文章体裁上看, 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 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第四, 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 同古代文化知识或背景情况的联系较为松散, 少用典故, 无须在阅读之前首先了解过于复杂的背景材料或逐个理解出现的许多历史事件与历史故事。第五, 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 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

二、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一提文言文教学, 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苦, 却没有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这与不重视甚至放弃“句读训练”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教师不进行句读训练呢?首先是教材中白文内容极少或者根本没有, 初高中语文教材有关句读训练的习题只有寥寥数处, 且多集中在高中教材, 即使是公认编得较为出色的现行的苏教版也只出现了一次, 即在必修3“寻觅文言津梁”专题“融会贯通”板块里。初中教材基本是一片空白。其次是考试不重视, 作为语文教学指挥棒的高考也只是从2007年江苏高考文科试题中开始恢复断句而不是句读考查, 中考则基本不涉及。教材不出现或很少涉及, 考试不作要求, 其结果是教师、学生越来越不重视文言文句读的学习, 使得文言文的教学也就越来越吃力不讨好了。因此, 我们应当培养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句读能力, 从而更好地学习古文。

三、语感训练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要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如果一个高中学生没有良好的语感, 就不可能拥有高的语文素养。相反, 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语感包括文言语感, 那么, 他的语文素养就不会低。因为, “语文素养”这个概念, 代表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 涵盖面比语文能力大一些, “既包括能力, 又不仅是技能性的要求, 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 希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 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同时让语文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 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

四、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

语感是言语者的重要心理活动, 是母语和文言文特别是文言断句学习的终极培养目标。有了良好的语感, 表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达到了理想的境界, 就能够保证断句的合理准确与迅速。所以, 对语感特别是文言语感进行深入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文言断句引入语感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 为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要把握语感的本质特征, 必须了解语感产生的心理机制。只有从语言学、心理学角度对语感的性质和特征进行重点分析, 我们才能对语感本质作进一步的认识。根据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语言感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因素。在大脑主管言语的区域里, 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言语信号刺激形成了与之相应的言语活动联系系统———言语动力定型。由于言语动力定型中, 构成其特有的动作方式的各个环节的动作, 是按一定的程序构成的, 因而, 当这种言语动力定型建立并巩固之后, 某种言语活动信号一旦出现就可以自动地引起这一言语动力定型内各个动作的反应。于是, 这种言语活动就可以自动化的形式发生。这正是语感迅速直接地认知语言的心理基础。

由此可见, 只要对文言材料这一语言客体进行反复训练和实践, 学生就有可能形成文言动力定型并予以储存。一旦接到对文言段落或篇章进行断句的要求, 学生就可以自动与储存好的文言动力定型相接触, 经过过滤而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

五、根据语感的心理机制, 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的形成, 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 但主要是后天的培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此, 我们特别强调诵读, 因为诵读是基础也是关键, 强化诵训练读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首先, 诵读能品出文言的音乐美感从而帮助断句。著名的古代文学批评史家郭绍虞先生指出, 中国语词具有弹性作用。也就是说, “中国语词的流动性很大, 可以为单音, 同时也可以为复音, 随宜而施, 初无一定”。他又指出, 中国语言文字的单音缀和孤立的特性, 格外能显示音节美;单音缀的语言所构成的语词, 同样也能帮助文辞中的音节之美;双声叠韵的配合则可以自由比拟外界的任何声音。

其次, 诵读若能“因声求气”, 文言断句就能事半功倍。古今学者都十分强调因声求气。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说:“大抵学古文者, 必要放声疾读, 又缓读, 久之自悟, 若但能默看, 即终身作外行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 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再次, 诵读必须养成习惯。在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对诵读的指导, 多利用一些灵活的方式, 如分角色诵读、配乐诵读、男女生分别诵读、诵读比赛等, 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增强他们对文言文的欣赏和感悟能力。例如, 教授《鸿门宴》时, 教师就可以采取分角色诵读的形式, 读出项羽的自矜功伐, 读出刘邦的委曲求全, 读出樊哙的愤怒, 使学生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性格, 从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总之, 勤于诵读, 就能积累对文言文音乐性的敏感, 就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 断起句来, 就能游刃有余了。

参考文献

[1]卞安宇.语感:阅读教学的核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1995 (11) .

[2]刘连庚.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 1985 (1) .

[3]李海林.语言的隐含意义, 语感与语感教育.语文学习, 1992 (10) .

[4]韦志成.论语感及其训练.中学语文, 1993 (1) .

[5]王尚文.语感, 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热点.语文学习, 1993 (3) .

文言文 断句 篇5

一、什么叫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二、文言断句方原则法

一般来说,断句主要依据以下三项原则:一是诵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二是要仔细体会词语的含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直至断开全文,加上正确的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的停顿,不必苦思。但断句也应讲求一定的方法。

三、断句的基本方法

(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1、人称代词

①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②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③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④“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⑤“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⑥“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2、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资治通鉴》)

解析:通观全句,共有三个名词:湖阳公主、帝、朝臣。意思是,湖阳公主刚死了丈夫,皇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想要了解她本人的意思。由此可以判定本局标点如下:湖阳公主 1

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练习1: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臣 良未 尝 有 战 斗 功 高 帝 曰 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 千 里 外 子 房 功 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 良 曰 始 臣 起 下 邳 与 上 会 留 此 天 以 臣 授 陛 下 陛 下 用 臣 计幸 而时 中 臣 愿 封 留 足 矣 敢 当 三 万户 乃 封 张 良 为 留 侯 与 萧 何 等 俱 封

断句1: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翻译2:汉六年(前201)正月,封赏功臣。张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同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二)对话标志断句法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例2:庞 葱 与 太 子 质 于 邯 郸 谓 魏 王 曰 今 一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否 二 人 言 市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寡 人 疑 之 矣 三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寡 人 信 之 矣

断句: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练习:或 谓 郊 岛 孰 贫 曰 岛 为 甚 也 曰 何 以 知 之 以 其 诗 知 之 郊 曰 种 稻 耕 白 水 负 薪 斫 青 山 岛 曰 市 中 有 樵 山 客 舍 寒 无 烟 井 底 有 甘 泉 釜 中 常 苦 干 孟 氏 薪 米 自 足 而 岛 家 俱 无 以 是 知 之 耳

断句: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

翻译:有人评论孟郊和贾岛谁更贫困。一个人说:“贾岛更贫困。”另一个人就问:“你怎麼知道的?”他说:“根据他们的诗知道的。孟郊的诗说:‘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在那清澈的水中耕田种稻,在青山上砍柴然后背回家中)贾岛的诗说:‘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常苦干。’(市场上柴草堆积如山,家中寒冷没有炊烟;井裏有甘甜的泉水,锅裏常常没米做饭)孟郊家柴米自足,可是贾岛家柴米全都没有,根据这个知道贾岛家更贫困。”

(三)虚词断句法

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

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例3: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断句: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解析: 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练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断句: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解析: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固定结构共三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翻译: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做了,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不做,那么容易也变得困难。人们做学问有困难与容易的之分吗?去学,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不学,那么容易也变得困难。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也可翻译为:每天不停地学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四)修辞方法断句法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好用对偶、排比、反复、对比、顶真等常用文言文辞格,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对偶)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顶针)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排比)

练习: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韩非子·说林下》

译文:雕刻人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得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了。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五)总分关系断句法

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例5: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

断句: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

译文: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须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练习:

1、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翻译: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解析: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练习2: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子兵法·谋攻篇》)

翻译: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以上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练习

3、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断句: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六)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的“句式”,如感叹句、骈偶句、问答句、对应句等,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从而理解句意。①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何„„之有” “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②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如„„何”“况„„乎”“何(以)„„为” “无乃„„乎”“得无„„乎”等。③还有“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 “何以”“于是”“然则”这些复音虚词,记住这些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翻译: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现在对某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七)、再回首,细检验——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

(八)、重平时,需勤练——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文言断句妙法 篇6

【解题方法】

1.通读语段

平时学习中,应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通过熟读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大体上弄清这个文言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比如说文体,不同的文体往往表达的顺序、采用的方法乃至语言风格不同,确定了文体之后就可以帮助断句。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不拿现代汉语对词语的理解来衡量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也就是不“以今释古”。这样在对每个词语意思准确理解和选择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句意、段意乃至文意,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形式和语言风格,也才能有助于准确断句。

断句时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之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2.抓住名词

抓住名词,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标出阅读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名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例1: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诸葛亮集》)

在这里,用找名词的方法断句最快。先用横线画出“诸葛亮”“魏明帝”“晋宣王”“辛毗”4个人物,“渭滨”“关中”两个地名,“军师”一个官职;再找出动词“次”“震动”“惧”“战”“遣”“为”,文意也就基本把握了,断句也就不难了。

3.找准动词

动词(包括其他活用动词)多作谓语,往往是句子的核心,其前可牵连主语和状语,其后可连带宾语和补语,抓住动词就可以牵前连后较大范围地分析出短语,就可以确定应该断句的地方。

例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例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上述两例加点的都是动词,并且在句中全作谓语,抓住这些动词就可以连带它的前后成分,能较大范围地分析出短语来,一个短语一个短语地划分开,自然就能断句。

4.看清标志

首先是虚词标志。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如发语词等句首虚词:夫、盖、初、唯、斯等。它们常常用在句子的开头。

对话标志的词语:曰、云、言等。这些都属于我们现在说的对话提示语,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等。它们常用在句末,后面一般要断开。

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所连接的是并列短语,共同作句子的成分,联系的前后很紧密,一般在其前不断开,但是如果“而”是连接的两个句子,则往往在其前面要断开。

其他的如:以、于、为、则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则”有时放在句首,它的前面需要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一般用在一句话的开头,在这些关联词之前一般要断句。

例4: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例5: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

这一语段中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到虚词,断句也就不难了。

5.参考句式

我们可以根据文言文的句式(主要是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特点来断句。此外,利用文言文的固定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如:如……何,奈……何,若……何,谁……者,得无……乎,不亦……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参考。

例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例7: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上面句子中的“不……乎”和“其……邪”这两种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6.辨明修辞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8: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断句。

例9:“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几句话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跟踪训练】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断句。

1.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2.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3.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4.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5.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6.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

【参考答案】

1.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2.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3.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4.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5.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6.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

文言文断句技巧例说 篇7

2014年高考 , 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延续了多年的人物形象分析换成了断句, 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韩愈在《师说》中说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所谓“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 所以前人读书都是自己断句, 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 开 ,叫“句”; 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dòu)。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 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是文言文考查的传统方式, 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然而,除北京卷等少数省市坚持考查文言文断句外,此考点淡 出高考已 经很多年了, 此番新课标全国卷再次现身, 怕是又要占据高考一席之地若干年了。那么,如何正确为文言文断句呢?

二、具体题型

1. 判断文中语句断句是否正确

就文言文阅读选文中的某个句子,提供四种断句法,要求考生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例如:【2014新课标全国卷1.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宰相李揆矜 能忌贤 /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 / 嫉之 / 奏为国子祭酒 / 权留史馆 / 修撰以下之 / 休烈恬然 自持 / 殊不介意 /

B. 宰相李揆矜能 忌贤 /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 / 嫉之 / 奏为国子祭酒 / 权留史馆 修撰以下之 / 休烈恬然 / 自持殊不 介意 /

C. 宰相李揆矜 能忌贤 /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 / 嫉之 / 奏为国子祭酒 / 权留史馆 / 修撰以下之 / 休烈恬然 / 自持殊不 介意 /

D宰相李揆 矜能忌贤 /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 / 嫉之 / 奏为国子祭酒 / 权留史馆 修撰以下之 / 休烈恬然 自持 / 殊不介意 /

【答案】D

2. 直接给语段断句

此种题型又分两种, 一种为从文言文阅读选文中挑选一段,要求考生断句;一种为另外从其他经典古文中挑选语段,要求考生断句。

例如:[2014浙江卷.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於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本题可借助两个句末语气词“矣”和句首发语词“且”先行断开, 再利用文言的4字句式断开“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有两处是可断可不断的。

答案: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 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可断可不断)

三、方法指津

1. 通读文段,理解大意。读通文段, 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此,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 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 联系全文,先易后难。给一段文章加标点, 往往有易有难,在掌握文章大体内容之后,凭语感或明显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对不易断开的地方,则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 掌握常识,方便断句。随着时代的变迁, 文言文中许多词语的意 义已发生 很大的变化,断句时,需要注意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特殊词汇现象。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 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也有助于正确断句。

4. 察对话 , “曰”“ 云”“言 ”“问”“道”后要断开。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 的对话时 , 经常用“曰”“云 ”“言”“问”“道 ”等字 ,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这些字, 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 话人以及 所说的内容。

例如 :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5. 借助虚词,事半功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由此可见, 文言虚词 (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只要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 们在句中 常处的位置,断句时就可事半功倍:

(1) 句首语气词 : “其、盖 、唯、盍、惟、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 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2) 句末语气词 : “也、矣 、耶、哉、乎、与(欤)、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3) 句首关联词 : “苟、纵 、纵使、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虽然、至于”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4)句首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如: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通过熟读语段可知, 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 词来断句 的就有11处之多, 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

6. 特殊句式、固定结构要牢记。 文言文中的“……者 ,……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 ;“不亦…… 乎”“孰 与……乎”“ 其……乎” “安……哉 ”“何……为 ”为反问句式 ;“为……所……” “受……于 ……”“见…… 于……”等被动句式 ; “如……何”“ 况……乎” “何 ( 以 )……为”等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 另外,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能拆散,如“有所”“无所”“有以”“无 以”“以为”“何所 ”“孰若”“至于 ”“足以”“得无”“无 乃”“何以”“于 是”“然则”等。

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

7. 明确修辞,效果明显。文言文很讲究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1) 顶真 : 例如 :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鸿门宴》)

(2)对称: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宋史·刘敞传》)

(3) 反复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文中两 个相同词 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的话,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

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 弄清词性 , 借助语法结构。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也是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 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 只要抓住谓语动词, 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9. 打牢基础,培养语感。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钥匙, 真正的断句能力从何而来? 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10. 回头检查 , 确定句读。断句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 看断句后的字句能否讲得通,如果讲不通,那就可能断句错误, 断句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断句就正确了。

当然了, 在解答具体题目时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方可高效快捷。

例如: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怎样教会学生文言断句? 篇8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通读文言文,在了解每一段的意思后,文章的大意就会闪现在读者的面前。在掌握大意的基础上,可以凭借语感把简单的地方断开,再集中精力去断难处。

例如,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书 映 光 而 读 之。

众所周知,这则故事讲的是凿壁偷光的故事,具体内容是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了解这则故事的大意后,划分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二、利用特征,准确断句

(一)借助名词、代词断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下文就说“肃径迎之”。口诀:句首主语多名词。

例如,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举 事 亦 然 为 其 后 可 复 者 也 则 事 寡 败 矣。

上面这则故事里,名词有道、鼻、目、事,代词有然和其,找到了这些名词以后,停顿的地方就可以确定了。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二)学生可以借助“曰”“云”“言”等断句。

例如,庞 葱 与 太 子 质 于 邯 郸 谓 魏 王 曰 今 一 人 言 市 有虎 王 信 之 乎 曰 否 二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曰 寡 人 疑 之 矣 三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寡 人 信 之 矣。

学生只要看到标志曰,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停顿的地方。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三)借助虚词断句。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常见的句首语气词,如,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常用于句末的语气词,如,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

(四)借助修辞断句。

1.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2.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五)借助总分关系断句。

例如,老 而 无 妻 曰 鳏 老 而 无 夫 曰 寡 老 而 无 子 曰 独 幼 而无 父 曰 孤 此 四 者 天 下 之 穷 民 而 无 告 者。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

上一篇:情感体验德育感恩教育下一篇: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