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模式

2024-05-13

培养目标模式(精选十篇)

培养目标模式 篇1

一、人力资源的现状

我国医院现阶段人力资源的状况有所好转, 与早期医院让人力资源状况相比已经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医院的人力资源主要来自于相关的医学院校, 在现阶段我国对医学院校的重视力度相对较高, 在进行医学院校相关教育的改革过程中, 将以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解决, 并且根据现阶段医疗发展的现状, 对医学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调整。对医学教育的改革是提高医学院校中学生自身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内容, 教育水平的发展将使我国医院人力资源更为丰富, 医学院校为医院提供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将有较大的提高。目前我国医院的人力资源主要现状就是资源较为丰富, 但是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所以为了使我国医疗水平进行更好地发展, 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模式进行改善, 找到最适合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的培养方法, 这将对我国的未来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

二、研究人力资源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人力资源是医院在现阶段较为缺少的优势, 所以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医院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提高医院的人力资源水平。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主要措施就是对人力资源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模式进行完善与改进。对我国医院的现有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必要的的研究, 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这些问题的特点与现阶段我国发展的现状来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人力资源的水平对医院的医疗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可以提供给更多的人才选择机会, 使医院医生的整体工作素质以及工作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 这对于我国医院在未来的发展中起到较为有效的推动作用, 是我国医院发展的必要基础。研究人力资源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在现阶段十分必要, 医生这个职业是对于生命健康进行保证的重要职业, 所以想要提高我国整体的健康水平, 就需要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的而整体水平, 医生的工作素质要达到相应的标准, 这才能对我国的医疗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三、人力资源的培养目标

医院进行人力资源的的培养过程中, 确定合理的目标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只有确定明确的目标才能使得人力资源培养更为顺利, 对我国医院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目前影响医院人力资源培养过程中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对于提高医院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 只有将医学教育进行很好的完善与提升, 才能进一步的使我国医院人力资源更为充分。在对医学教育进行提高的过程中, 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医学院学生的重要前提, 学历教育是在全面素质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只有在学历教育中取得出色的成绩才能确保学生具有较好的医学知识储备量。医院人力资源的选取主要是从本科教育中进行, 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所教授的知识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以及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应立足本专科教育, 发展硕士教育, 开创博士教育是现阶段我国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发展目标, 只有将这项内容进行实现,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生, 这对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的提高与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对医院人力资源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工作的人员进行各自目标的确定, 根据不同的工作医院工作者需要进行不同的培养方式。

四、人力资源的培养模式

1.明确培养指导思想

在医院人力资源培养的过程中, 首要的内容就是进行指导思想的确定, 指导思想是对医院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指导性内容, 只有指导思想是明确有效的才能保证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的提高。医院人力资源培养指导思想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医院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医疗水平的发展的程度, 只有将现阶段医疗水平发展的状况进行很好的了解才能使得人力资源培养指导思想符合现阶段发展的趋势, 明确培养指导思想后就能使人力资源的培养过程更为快速有效, 是我国医疗水平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显著的提高。

2.建立培养体制结构

医院在进行人力资源培养过程中, 建立培养体制结构也是较为重要的关键内容, 培养体制结构是对医院内部的未来发展进行保证的重要内容, 只有合理的体制结构才能使人才资源培养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使得我国医院的未来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进而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 对我国国民生命健康的保证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建立培养体制结构就要在以往的体制结构中增加新的医疗发展内容, 针对我国医疗的现阶段发展内容来促进新体质机构的建立。

五、结语

我国医院医疗水平在近些年中有着较为显著的提高, 但是在提高的过程中医院人力资源的培养还是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使得我国医疗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相信在对现阶段我国医院人力资源问题的研究后, 医院人力资源培养方面会得到较好的改善, 这将使我国医院医疗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对我国国民的生命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克用.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 (8) :1.

培养目标模式 篇2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实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0-0057-02

江苏省镇江市各职业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工作室制,完成项目的同时开发新课程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本,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工作室为依托,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企业项目为引导,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强化教、学、做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在专业视野、团队协作和工作方法、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好提升,从而使他们顺利地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另一方面它能有效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室组织中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项目小组的管理者、项目洽谈的合作者、技术管理和项目评价的责任人,完成一个项目,同时就开发了一门新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产业发展的感知力和应变力得到提高,从而使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增强,知识、能力结构得到优化。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九点工作室”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和科研中的成就、“师平名师工作室”在机电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教学中的成果,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蒋伟凤名师工作室”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绩,都充分验证了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育人功能上具有引领学校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大功能。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过程不再死板地从概念或理论起步,而是在工作任务引领下,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工作任务分解的明确要求,边学习边完成项目,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巩固理论知识、理解基本原理、熟练基本技能。由于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与普通的授课形式相比,由于师生关系更为宽松,更类似于师徒关系,也就拉近了师生距离,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校企合作,优化资源的同时实现互动互惠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架起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对学校而言,能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配置教学资源,克服了以往教学的盲目性、封闭性及高成本的弊端;对企业而言,有了联办班、甚至是“冠名班”,企业对学校的合作指导更有主人翁意识,会更主动服务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对学生而言,学习期间明确了就业方向,学习目的更明确,专业方向的学习针对性更强,同时也多了一份归属感甚至是主人翁意识,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并增强质量意识和团队意识。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结合得更紧密、培养过程与工作过程更相似、培养方案与双证书相结合,能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力,促进学生技能的全面协调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以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研讨会,参与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全过程,从教学内容这一关键环节着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毕业学生能迅速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形成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工学交替,边学边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推行“工学交替”,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缩短就业适应期,而且可让学校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学校教育的长处和不足,获得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使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工学交替”能促进学生能力递进。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普教办学模式,不能根本脱离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工学交替能真正实现实习教学的功能和目标,促进学生能力的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能促进资源整合与校企合作,通过引厂入校,引项目入校,引技术入校,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评价实现了多元化和严标准,采取知识、素质、技能多方考核,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思考,将学习与工作过程合二为一,让学习环境变成了师生成长的乐园。

四、社团制育人模式,促进了学生成功成才

社团建设是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生相比,步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境况更为复杂。他们与大学生一样有追求成功的心理,但现实中他们往往备受打击,要唤醒中职生的心灵,使他们快乐成长,社团育人模式很有效果。所以,中职校社团建设更为必要,形式也应多样。

镇江市教育局将社团建设的育人模式作为考量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求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组织学生社团。镇江市中职校学生社团大致分为四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学科探究类、科技创新类。这些社团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因势利导可发挥学生的长处,使兴趣变成特长;能弥补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使他们轻松前行在学习进程中。二是可打破年级、系(部)界限,使得志趣相投的同学间以长带幼、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交流交往更为广泛深入,视野和胸襟随之宽广。三是可激发学生的最大潜力,组织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科技创新类的学习研究社团,鼓励他们发挥潜能,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组织喜爱生活型的同学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创业创新,有所成功。经过多年努力,镇江市各职业学校构建了一套高效、灵活的社团动态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批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社团骨干,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执行能力。

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 篇3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是依据目标管理理论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 是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和评估制度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等要素进行目标设计和分解, 以引导和控制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管理方式。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有层次的体系结构, 包括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各专业目标、课程目标、实施目标以及操作目标等, 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要层层递进。第一, 高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确立。即高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提出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概括性描述和战略要求。在总体目标的制定过程中, 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理性分析学校的优势和劣势, 机会和威胁, 明确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定位。在总体目标定位的基础上, 概括形成人才培养总体思路、模式, 并规划出相关总体目标项目和行动框架。第二, 高校各分院 (系、部) 对专业目标的确立。即在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目标的基础上, 各分院 (系、部) 要将总体目标分解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统一性”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反映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总体要求和共同标准;“多样性”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各专业不同的需求, 尤其是专业方向模块中模块方向、课程体系、操作方法、实现途径的设置要能发挥各专业的优势, 体现各专业的办学特色。第三, 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确立。教师要明确人才培养专业目标的课程结构、体系, 建立自己所承担课程的总教学目标, 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以此确定达成课程总目标的实施目标和具体的操作目标。第四, 学生对个人学习生活目标的确立。学生要根据学校的的总体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建立自己的关于思想、学习、生活目标, 做出个人的大学四年规划, 并将这些规划制成一个目标集合并制定目标实现的细则、时间和措施。

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分解

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层层递进的关系, 因此,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分解过程中, 既要注重垂直目标的逻辑性, 又要注重水平目标的关联性、协调性, 强调整体效果, 合理分解目标。一要注重垂直目标的逻辑性。在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中应确保总目标统领分目标、分目标支持总目标, 目标之间层层递进, 避免出现断裂环节。二要注重水平目标的关联性、协调性。人才培养涉及教学、管理、服务等处在同一级水平上的各环节、各部门, 在目标的分解过程中要注意水平环节、部门目标的执行的协调性, 避免目标执行过程中人、财、物以及时间等各方面相互掣肘。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变成教职工和学生的个人目标, 并调动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地去实现个人目标, 从而使组织目标得以完成。在目标分解过程中要强调教职工和学生的参与, 注重各层级目标的分解和转化。在个人目标分解过程中, 首先要充分重视分解后目标的可操作性, 目标的制定要尽可能数字化、具体化、时效化, 可以采用制定目标实施计划表的方式明确目标的分解;其次, 个人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目标实施者的个人能力, 要具有客观性, 不宜过高或过低。

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的实施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是整合诸多教育教学资源和要素的关键管理活动, 因此学校应成立目标管理与考评领导小组, 作为全校目标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负责审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目标值, 及时提出对各分院 (系、部) 、各管理、服务部门的考核意见;审定考核奖惩方案;研究、协调、解决目标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至于各分院 (系、部) 、各管理、服务部门、教职工和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具体的教学、学习手段和方法来完成目标, 则听其自行选择。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需要学校管理者在人才培养目标实施阶段适时检查和分析各级目标的达标情况、均衡情况以及实际执行偏差。当发现目标不尽合理、目标计划本身有偏差时, 必须修正目标计划。尤其是当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目标计划本身有重大失误, 使预定目标和计划不能继续执行时, 必须重新调整目标, 全面改变计划。

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的绩效评价与反馈

在绩效评价与反馈的过程中, 首先, 要确定科学、客观、尽可能量化的考核指标, 明确考核标准, 建立教学、管理、服务等全面、协调、有效的多目标评价体系;其次, 在测定绩效时, 既要根据已定的考核标准要求, 又要注意各层级的实际工作表现, 要确定实际工作表现与考核标准之间所允许的摆动幅度, 允许一定的偏差;再次, 要建立健全考评信息的反馈机制, 向各分院 (系、部) 、各部门、教职员工以及学生持续反馈考核结果, 指引和督促其改进工作;最后, 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按时兑现考核奖惩, 将目标考评结果作为部门和个人评优评先、调资晋级、干部选拔、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既是一种学校与各分院 (系、部) 、管理、服务部门、教职工和学生充分沟通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各分院 (系、部) 、管理、服务部门、教职工和学生充分参与高校管理的管理模式, 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敬华, 马铮铮.高校教学目标管理的困境及对策.天中学刊.2010年第2期, 60-62页

[2]付小平.高校目标管理的探索和实践.管理观察.2009年第6期, 200-201页

[3]董泽芳, 张继平.高校目标管理的主要特征及实施策略.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 38-44页

[4]蔡建国, 方放, 周冰, 蔡建波, 周郁.高校院 (系) 目标管理要素与路径探讨.大学教育.2006年第4期, 41-42页

培养目标模式 篇4

我国新农村新农民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 作者:李水山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1期

[摘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针和精神实质,根据我国农村和农民实际需求,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运用教育规律分析农民教育的时代特征、形态特征和发展规律,开展有效的新农民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每个农业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完成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新农村 新农民 科技教育

[作者简介]李水山(1956-),男,黑龙江佳木斯人,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沈阳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兼职与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业)教育、农民(村)职业教育、日韩教育改革政策、“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北京100088)[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2-0008-03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正确认识我国农民的形态类型、层次结构以及农民教育的发展特征与规律,提出有效的实施办法,使农村与农民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民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这新农民到底是什么样的“新”呢?我们可以列举很多“新”,但最重要的不是外在的“新”,而是内涵的“实”,因为这个“新”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转变成的。根据近期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社会实践经验以及长期在农村生活的体验,本文从社会学和教育学这两个不同视野与角度分析新型农民的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一是从农民教育的专业分类分析,二是从农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的时代特征。

(一)我国新型农民的主要形态类型和层次结构

由于我国农民教育呈现显著的政府行为色彩,对农民的具体研究、分析与定位还处于探索阶段。过去根据农民的职能与作用特征,将农民的类型分成“基础型”(后继农民型、岗位入门型)“骨干型”(岗位资格认定)“先导农民”(核心农户、科技带头人、示范户)。①后来因教育部门对农民教育的研究和党的组织部门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界定,又分为农民类型和农村实用人才类型。严格地说这是工作分工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对农业从业者的分析和界定,将来如何将两者科学地分析与界定,需要科学家们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创新。只有科学分析和界定农民形态类型和层次结构,才能制定出准确的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和编制相关培训教材。

新时期我国专业化农民的显著特征是基数大且逐渐分为三个层次。人多地少这一中国国情决定着我国农民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农民基数大,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快速转移。数以亿计的农民中,有千万计的种粮、种菜、养殖业的能工巧匠,有百万计的种植、养殖大户,他们不仅掌握着技术,而且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有开拓创业的精神、毅力和能力,开辟和支撑着中国农业。农村人才中优秀的农民可以分解为后继农民、骨干农民和中坚核心农民。后继农民就是农业接班人,过去我们曾经批判过资本主义农业后继无人,但现在看来这是有别于社会制度的农业发展规律,我国的农业也将面临这一问题。骨干农民是指在农村经济活动中的能工巧匠,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还难以制定统一的生产经营效益规模及标准,他们应该是农村最活跃的经营者。有些能工巧匠虽然经营规模和效益还不算最大最好,但能激活农村生产经营和技术交流,能启迪、传帮带农村青年入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并实际操作和运作,他们是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先导中坚农民是指这些骨干农民中经历长时间实践获得成功的、具有一定生产经营效益的那部分稳定、持久的专业农户。他们能够支撑地区农业,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开拓创业,支撑和推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骨干农民和中坚核心农民是最优秀的中国农民的代表,是中国农村的优秀人才主体。②

根据目前的研究理论和社会指导的实践经验,以及农业从业者的工作性质,可以分成如下类型:第一,不管生产经营规模多大,依靠技术支撑来发展农业生产的“生产技术型”;第二,从事集约化效益农业生产经营的“经营管理型”;第三,不仅自己能发展农业生产经营,还通过技术推广教育、经营管理、市场信息服务来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社会先导服务型”。农村实用人才分类中的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属于生产技术型,下同)、农民合作组织带头人(经营管理型)、农村经纪人(经营管理型或社会服务型)等也都不能与上述分类截然分开,属于农民类型、层次、结构的范畴。即使做很多农业技术研究推广教育类工作的农民,也是属于“生产技术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是先导农民、科技带头人、技术农民、中坚(核心)农户的范畴。

农民类型的科学分析与定位,是开展农民教育的需要,也是制定新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教材的科学依据,是不断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生活质量和农业竞争力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现代农业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民的时代特征

第一,热爱这块土地。“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当今农民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成为需要先进文化、较高技术以及综合素质的知识型、创业型、未来型农业从业者和经济人。他们不仅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热爱这块土地、热爱农村、热爱祖国,具有朴实、勤勉、坚毅的品德、情操和执著的精神。有了这一条,不懂可以学习,可以拜人为师,失败了可以从头来,有困难可以克服;可以创市场,获信息,促营销;成为农业生产、多种经营和不断改进的驾驭者,立足本地与当前、面向未来的农村实用人才,学习型、创业型和不断与时俱进的知识化创新型农民。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尤其要注重培养这种品德、热情和执著精神,使广大农民成为开放式、知识化、学习型、创业创新型的新农民。

第二,学习型农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样,是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和升级,因此从客观上需要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也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掌握不断变化的科技与市场信息,了解国家政策和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培养学习型农民,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趋势和需求。无论农民的学历层次、年龄高低,都要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体现在能分析和掌握现有的资源优势,能确定发展目标,有明确的经营和技术方案,能够自如驾驭人力、资金、资源、信息和市场,既有个体生产和经营能力,又有组织、策划和经营更大规模企业的素质,能不断与时俱进、动态发展。学习型农民可以是骨干农民、能工巧匠、农村经纪人,可以是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效益的专业化农民和农业企业家。

第三,创业型农民。就目前农民分类来说,分成若干类型比较容易,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如何分类,而是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变化与发展。这就需要农民通过学会创业来适应形势变化与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与人民公社时期的身份需求是截然不同的,更多的是需要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社会服务的综合运作来调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时期,新型农民需要具有组织经营和管理经验,学会综合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掌握和运用社会化大生产与服务信息,通过不断开拓创新来创业。综上所述,创业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当前,很多农民在农村经济活动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并不是因为他们知识或学历不够,而是他们缺乏创业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及性格或气度缺陷,不能运筹帷幄,不能及时准确判断并拿出解决方案,缺乏持久耐性、热情和干劲,因而失去很多发展的大好时机。为此国际上在设计农民教育或职业教育时,一改过去毕业或结业时必须写文字论文的陈旧方式,改为写本人的创业计划。近期研究表明,创业教育是农民教育的生命线,政府、教育科研部门、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都可以参与农民教育,集“培训—创业—扶持—服务—联营”为一体,这将成为我国农民教育的新理论、新模式,也是改革和创新农民教育的新途径、新尝试。

第四,会改进的农民——创新型农民。不少学者不同意优秀的农民是培养、教育出来的,笔者认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内因是变化发展的依据,现实中的农民能否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关键不在于单向灌输多少知识和技术,而是使农民有信心、会学习、能改进,在创业的具体实践中成为“学习型”和“创新型”(先导型)的农民。以往“下乡式”“注入式”和“恩赐式”农民教育的最大失误就在于忽视了农民的内在要求、心理变化和学习要领,只把农民当做被动的“受体”,一味地大包大揽,这属于农民教育的方法论范畴。有些农民原来种植一亩三分地的大田作物,后来种植蔬菜、水果,再后来发展奶牛业、食用菌,最近投资发展规模化种养加有机农业,体现了国家农业政策的导向性,反映了这些农民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根据市场行情不断改进的意识、决断和能力。这种“会改进”的创新能力不只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内因、外因以及创新意识、科学管理和判断能力的综合作用。如果世界农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可能又要根据自身情况做新的调整。这种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也是职业教育的精髓和生命线。③

二、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教材

(一)培养目标和培训内容

制定新型农民的培养目标,其科学依据就是对新型农民特征、形态、类型、层次的准确定位,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改进”的学习型农民、创业型农民、创新型农民,更重要的是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的新型农民。形态类型正如前面所述,培养生产技术型+效益经营型+社会服务型农民。层次有三:第一,后继农民、岗位入门型,国外叫学徒型农业工人;第二,骨干农民型,即农业技术工人;第三,先导型农民,即师傅型、农民工程师、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可以基本上以此为依据。培训内容可以因材施教并细化,实际上就是根据培养目标具体化,大致分为:第一,道德、法律、环保、公民意识等政治、文化教育;第二,职业技能与知识;第三,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第四,创业、创新教育;第五,以知识技能更新、补充和提高为主要内涵的继续教育。至于种养业、生产、加工、销售、农村经纪人、科技信息等具体细化内容,都要根据农民层次、类型、季节、场地而定。

(二)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和培训计划,也要根据农民层次、类型、季节、场地而定。编制农民教材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图文并茂、简明易懂、便于操作、注重实效”。力求做到统编教材、地方(地区)教材和乡土(县乡)教材相结合;文字教材、影像教材和教学挂图、计算机网络信息紧密结合;单项技术教材小册子和综合教材相结合。根据农民的层次,分为初级(入门)、中级(中等)和高级(深化)教材。教材编制人员要专兼结合,即农业院校的教师、农业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基层技术推广部门、农民技术员之间充分协商,反复修改,逐步完善。编制农民教材不能垄断,也不能过于随机、随意、商业化运作,可以委托编制,也可以采用招标制,通过第三者评价法选择优秀教材以扩大普及面。

三、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新型农民教育模式

一提起农民教育,很多人就联想建立庞杂而垄断的农民教育体系,再由各级政府牵头,开会、发文动员,在现场召集数千数百名农民集中培训,农民争先恐后索取技术“明白纸”,大专家“进村入户”,报纸与电视台现场报道等。这些做法还没有摆脱“增幅式”“下乡式”“注入式”和“恩赐式”的传统农业发展与科技推广模式,固化了传统惯性做法,加剧了行业部门的封闭系统。实际上,农民教育早已从大量、集中、应急培训转为按需、实用、多元、双向、小班化、实效性、季节性、多环节,有机循环系统转变,已不再是规模化单一培训模式。教育模式不应是简单而外在的培训渠道与培训方法,而应重在建设内涵的新农民培养体制和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调整优化县乡村职业教育结构

根据农村教育的区域性、分散性和辐射性特点,协同各省(区、市)高等院校,依托现有的各地、市的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建立省、地农村教育综合培训中心作为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省、地农村教育培训基地示范、辐射和带动县乡村的职业教育学院(中心、分校)和城乡文化

技术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高、中、初等农村教育体系。通过这种制度创新和保障,积极开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大力开展后继农民、技术农民、中坚农户、农村干部、中小企业家、农村经纪人的教育培训,为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保障。对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立专项经费,并逐步增加投入,每年以项目形式支持职业教育基地,支持基地开展研究和培训、编制教材和改善设备条件。通过建立和完善高、中、初等农村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升学、就业和创业的立交桥,使农村孩子以往的升学无望变为有望,就业无路变为有路,致富无术变为有术,彻底转变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现象。

通过调整优化,近期每个县都建立一所高职学院或综合性职业(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各乡镇成立其分院(校),各村成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统筹协调,统一运作,形成合力。对各县乡名目繁多、达不到质量标准的各种职业、成人学校、培训机构,通过优化结构、层次和布局,成立一个综合性职业(成人)教育学院(中心),施行农科教结合,以防止各行各业、各部门教育培训机构条块分割,以及分散、重复培训和资源、经费极大浪费等现象,开展“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规模适度、开放有序、按需求重实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服务。随着国家农村、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逐步完善,以扎实的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来逐步代替长期应急、临时、随机、零散的农民技术培训;以农业院校及培训机构有计划、分层次、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效的教育培训来逐步代替各级政府组织的号召性、群众性、应急性的培训,从源头、制度这些根本点上提高农村居民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农民职前职后教育相衔接的新制度。

(二)以农民为中心,以创业和创新为核心的农民教育框架

现代职业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就是以农民或未来农民为中心,以创业和创新为核心的农民教育框架,培养和提高农民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人人体验成功,这是素质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成果和产物,按温家宝总理的话说就是“职业教育面向人人”。任何国家的教师水平都直接决定该国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提高教师水平至关重要。教育水准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方法和学校、培训机构的教育设施上。这是从教育学视野思考如何改进农民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

以往通过一再强调农民素质低,说明农民教育的重要性,再过10年、20年还这样说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新型农民教育也不能与过去的农民教育完全隔绝,另立炉灶,而应更好地继承、发扬与光大。农民教育依然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是在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永恒的主题和难题。这是由农民教育的地区差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所决定的。农村教育不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或受阻,农民教育就不可能摆脱其地区差异性、实施艰巨性和发展的长期性。

(三)新农民教育是开放、有序的农民教育系统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也是不断学习、实践和改进的过程,不可能先天预知,只有以虚心、诚心、耐心和更加开放的心态、姿态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发展。中国的农民教育培训将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规模适度、开放有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系统,由各级政府(政府主导型的农民教育分类,下同)、大专院校(学校制度型)、科研院所与技术推广部门(科技推广型)、农业企业(农业技术开发和产品推广型)和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型)分工、协作和统筹完成。“以农民为中心、以创业与创新为核心、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为宗旨”的农民教育,才是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新农民教育的本质内涵。

(四)新型农民教育是有机多元的循环系统工程

正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教育要遵循教育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律、农业发展的规律,以农民为中心,以创业为核心,就不可能是单一的培训过程,而是多元有机的循环系统,即农民所处环境与产业结构决定着农民的教育需求,那就是当地动植物资源开发与当地人力资源——农民智力资源“双开发”和“不可分离性”,既为升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兼顾性”,而且后者更显重要,也正因为这种“双开发”特征,农民教育就不可能是单向、机械的培训,而是教育需求—选拔教育对象—教育培训—扶持(政策、投融资、物质技术支持等)—跟踪指导—联合经营—形成共同体(企业会员、农民协会等)—投资教育培训。④这既是农村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也是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型农民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正是探索我国新时期农村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选择适合农村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道路与方法的过程。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和实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民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有机循环系统,是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系统工程,不再是单

一、单向、封闭、垄断的体系,而是形成有机体和循环系统,其核心内涵是: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为中心,以创业和就业为核心,以形成社会共同体为纽带,以科学、合理的布局、层次、结构、开放为支撑,以培养造就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改进的现代农民,构筑与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为宗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现代农民教育,也要在构筑科学理论体系和社会实践中与时俱进,动态发展,与国际接轨,与世界文明同步。

[注释]

培养目标模式 篇5

一、金融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末,金融工程学逐渐兴起,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类学科。它涵盖了工程理念,以工程理念为基础融合了开发金融产品的新技术和新思想,在金融领域实现新的跨越,通过对金融工程技术的合理运用,使得金融产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随着金融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金融业的关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开始更加关注金融产品的服务种类和质量。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金融产业的产品化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金融产品化也成为金融企业运营的有利条件。金融企业要抓住市场的实时变化为客户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并且企业的金融产品要具有企业的自身特色,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在传统的工程理念基础之上,全方位的融入现代金融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思维,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财方案。所以说,金融企业的运营,包括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金融工程的设计思想和新技术,金融工程将被应用到更多的领域里。

根据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工程主要被应用于财务管理的研究、商业银行和风险投资管理、金融创新技术研究、资产评估、仿真学等大量运用金融技术的研究领域。金融业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对金融工程方向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金融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有很多,比如基金证券公司、投资理财管理公司、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企业等。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工程的相关工作也可以作为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之一,金融部门和非金融企业的金融信息管理对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有同样的需求。

二、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分析

金融人才的培养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各高校积极设立金融工程专业,尤其是财经类院校,努力培养金融方面的人才,设定培养金融方面人才的目标,结合各高校的特点和理念,定位培养金融方向的专业性人才,根据市场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注重人才的多样化培养。应根据各高校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设定不同的专业课程。对于层次较高的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设定相对有深度的金融课程;对于本科生而言,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整合,并培养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的能力;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他们已经接受了本科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对金融行业的了解更加深刻,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更强,所以,各高校应该注重他们对金融知识理解的深度,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对金融领域的研究能力,以培养更加专业化的金融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财经类院校的教学中,对金融工程人才进行有效培养时,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培养:第一,要求学生能够对包括经济和金融学科等在内的金融工程基础在理论和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并对其进行透彻理解,能够灵活应用于实践当中。第二,学生应该具备对金融工具进行设计、分析以及定价的能力,并能够有效胜任金融工程咨询工作,对进攻工程开发中所存在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全面分析,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专业性。第三,学生要对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以及政策法规等进行有效了解,并能够从相关方针以及政策法规的变动中预判行业发展动态,对金融行业发展动态进行有效掌握。第四,金融工程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靠个人的知识掌握能力是很难满足工程开发需求的,因此,财经类院校在对金融工程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其熟练掌握文献检索和相关资料查询的方法,并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第五,作为金融工程人才,要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第六,在信息化时代,作为金融工程人才,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三、商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结合,确保金融人才培养的全面性

一直以来,在我国本科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都存在这样一个弊端,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的方式对知识进行传授和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学生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问题。因此,在我国传统大学教学过程中,其强调的是垂直思考,鼓励学生进行抽象学习,追求简化分解和个人独立能力等。而这些,在实际过程中,都已经偏离了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轨道,不利于对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在实际当中,金融工程开发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非常重视团队协作的科学,因此,在对金融工程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确保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必须对工程试验和实践引起足够重视,要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试验和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在对金融工程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对教学案例的有效应用,要通过应用案例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接受理解能力。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升财经类院校对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效率,其在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教学案例的应用,并不断加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实践教学的力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通过实践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金融工程问题拥有一个透彻而全面的认识,为日后的金融工程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对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金融工程的开发并不是一个人所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多个人的通力合作才能够有效完成,因此,在财经类院校对金融工程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这是确保学生日后能够胜任金融工程开发的基础保障。当前,在财经类院校中,在对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合作学习法和小组工作实践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实际项目或者是金融工程实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由各个学科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联合指导。在教师们的联合指导下,要求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项目或者是金融工程实验。如此一来,在做项目或者是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从实践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并学会团结协作,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不仅如此,通过该种教学方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横向思考能力以及应急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金融工程开发过程中,能够从容地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从而从根本上确保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高效性。

(三)对阶梯次序引起足够重视,做好不同层次的高效衔接

与其他专业不同,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都是高级复合型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不论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对专业技术的掌握都是非常娴熟的。因此,在对金融工程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财经类院校一定要注重阶梯次序培养,并对其培养方式和内容引起足够重视,做好不同层次的高效衔接,这样,才能够确保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高效化。财经类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常会按照本科、硕士以及博士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阶梯次序培养。在本科阶段,对金融工程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总体素质进行培养,以此来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该阶段,院校在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通过结合实践来对学生的节点识别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这个阶段,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高效性,财经类院校要确保学生能够对金融工程方法、感觉以及意识等进行有效识别和掌握,如若不然,就很难确保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成功性。在硕士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金融理论以及金融工程技术的掌握进行有效培养,该阶段是本科阶段的有效延伸,因此,除了提升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以及金融工程技术的掌握,还应该通过进一步加强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全面性人才。在博士阶段,则应注重对学生更深层次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对学生从事金融工程课题研究以及金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高端人才为主要目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充分体现出学生的高端性和全面性。通过这样的培养方法,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还能够有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直接的有效衔接,更好地培养出符合金融工程需求的全能型人才。

四、结语

金融工程人才缺乏,无法有效胜任金融工程开发和管理工作,一直是我国金融行业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而导致该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财经类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在财经类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自身就应该积极、主动做出改变,树立起正确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结合,确保金融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对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以及对阶梯次序引起足够重视,对不同层次进行高效衔接等方式确保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为社会培养出能够胜任金融工程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端金融工程人才。

培养目标模式 篇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满足知识够用, 能力够用即可, 教育内容与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 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此, 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时首先进行市场调研以明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任务和能力, 然后参照国际贸易业务的国家职业标准, 最后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 按照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以市场调研为基础

市场调研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 在市场调研阶段采取四方调研的方式, 即企业调研、行业调研、产业链调研和相关学校调研。根据辽宁省外贸行业的发展、外贸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及相关专业毕业的工作走向, 调研了锦州、葫芦岛、大连、营口、沈阳、抚顺等多家外贸公司和兄弟院校。通过实地调查, 兼之电话访问的调研方法对外贸公司的业务经理和从业人员就主要工作岗位、工作任务、技能要求、素质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问卷式的调研。

通过调研, 确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规格即专业岗位群为外贸单证员、跟单员和业务员, 各岗位对工作任务的描述及素质与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见下表1。

二、参照国家职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 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与资质管理》的国家标准, 结合调研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状况, 选取“国际贸易业务运营类”中四级“国际贸易业务员”和“国际贸易跟单员”以及“国际贸易单证类”中四级“国际贸易单证员”中规定的业务技能和业务知识。

三、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市场调研发现,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多为国际贸易单证员和跟单员, 经过一至三年发展为助理国际贸易单证师和国际贸易单证师, 或可胜任国际贸易业务员, 再经过四年有机会持续发展为国际贸易师, 累计工作经验八年以上可发展为高级国际贸易师。

四、综合以上因素确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牢固掌握必需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和对外贸易方面的专业知识, 能在外经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外贸单证操作、外贸跟单操作和外贸业务操作等工作,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 适应对外贸易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国际贸易单证员、国际贸易跟单员、国际贸易业务员。三个岗位群所对应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如下表3所示。

摘要: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高职课程改革上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是每所高职院校研究与探索的内容,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李学峰教授的“3343”模式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技术。

关键词:3343”模式,高职教育,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学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J].课程与教材, 2008 (7) .

[2]李学峰.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9) .

[3]孙训爽.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岗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11) .

[4]葛群.外贸企业实地调查对高职国际贸易相关科目教学的启示众[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3) .

培养目标模式 篇7

成就目标它是由Jeong根据Vande Walle (1997) 的工作目标定向问卷修改获得, 包括学习定向、证实定向和回避定向三个纬度。孟慧对该问卷在中国进行了分析, 发现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可用来作为测量成就目标定向的工具。

2 基于成就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校企联盟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目标

校企联盟促进校企合作, 使学生明确目标。根据地方产业的布局规划, 主动服务地方产业园, 积极寻找学校科技和人才资源与产业园区发展需求的结合点, 构建学校、产业园区相结合的互动创新平台, 实现了学校与产业园区的人才互动、资源共享。

2.2 教学内容以成就目标为导向

结合教育部的高职学生培养要求, 运用“做中学”的课程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知识结构导向, 以案例为组织线索, 研究课程教学模式和讲授方法, 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最终, 通过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与专题讲授, 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 以问题作为知识结构导向, 以案例分析为课程驱动线索, 开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2) 基于教育部的高职学生培养要求, 将“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与相关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提出一种适合于高职院校“高层次、实用型、国际化”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教学新模式。3) 在教学组织方面, 采用理论知识结合实践能力的“基础知识讲授+专题讲座+工程训练”的模式,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野, 以及实际动手创新能力。

2.3 建立五大测试体系, 检验学生是否达到目标

建立五大测试体系, 为学生寻找合适自己工作岗位打下基础。1) 进校先测试, 再分专业, 从而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2) 公共基础测试:着力打造作为“社会人”“职业人”的基本素质,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和通用技能。3) 专业基础:突出应用性、增强适应性、体现可持续发展性, 达到培养的人才有实力应对职业岗位流动和职业岗位专业素质要求提升的需要。4) 专业持能:以“实用”“娴熟”为原则, 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体现先进性, 以岗位的技术能力为主, 并及时把与专业有关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充实进去考核, 使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职业岗位 (群) 在技能方面的需求。5) 科研转化能力:把科研转化 (应用) 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 从而达到科技创新能力。

3 数据分析

为验证以上理论的正确性, 在重庆某示范性的高职院校进行试点研究, 采样数量男同学520, 女同学367。学习定向男同学平均数±标准差18.13±3.20, 女同学18.03±2.88, 证实定向男同学平均数±标准差14.16±2.70, 女同学14.47±2.63, 回避定向男同学平均数±标准差12.81±2.93, 女同学13.01±2.8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在学习定向、证实定向和回避定向这三个维度上性别差异并不显著 (P>0.05) 。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在回避定向维度上家庭所在地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城市平均数高于农村。在学习定向和证实定向维度上家庭所在地差异不显著 (P>0.05) 。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在学习定向和证实定向维度上是否学生干部存在显著差异 (P<0.01, P<0.01) , 是学生干部平均数皆高于非学生干部。在回避定向维度上是否学生干部差异不显著 (P>0.05) 。

从表3中可以看出, 在学习定向和证实定向维度上年级存在显著差异 (P<0.01, P<0.05) 。在回避定向维度上, 年级差异不显著 (P>0.05) 。

从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 在学习定向和证实定向这两个维度上, 一年级与三年级差异显著 (P<0.05, P<0.05) , 一年级数值高于三年级;二年级与三年级差异显著 (P<0.01, P<0.05) , 二年级数值高于三年级。

从表5中可以看出, 在回避定向这一维度上专业存在显著差异 (P<0.01) 。在学习定向和证实定向维度上, 年级差异不显著 (P>0.05) 。

从表5和表6中可以看出, 在回避定向这一维度上, 文科与理科差异显著 (P<0.01) , 文科数值高于理科。

从表7中可以看出, 在证实定向与回避定向这两个维度上, 学院存在显著差异 (P<0.05, P<0.01) 。在学习定向这一维度上, 学院差异并不显著 (P>0.05) 。

从表7和表8中可以看出, 在证实定向这一维度上, 管理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差异显著 (P<0.01) , 管理学院数值高于计算机学院。在回避定向维度上, 机电学院与管理学院差异显著 (P<0.001) , 管理学院数值高于机电学院;管理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差异显著 (P<0.05) , 管理学院数值高于计算机学院。

4 总结

成就目标作为成就动机的前沿课题, 以往对成就目标的研究多集中在学业领域, 鉴于在应对情境中, 不同成就目标对个体情感、行为的影响差异, 本研究将成就目标引入到心理应对研究中, 来探讨成就目标的结构与大学生成就目标发展的特点, 以及大学生成就目标对应对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燕萍.成就目标定向形成机制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2:10-12.

[2]童辉杰.应对效能:问卷的编制及理论模型的建构[J].心理学:人大复印资料, 2005, 9:41-47.

[3]杨秀君.目标设置理论研究综述.心理科学[J].2004, 27 (1) :153-155.

培养目标模式 篇8

我校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研究, 但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能力训练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从目前的情况看,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相同, 属于一种传统的、模块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依然没有根本改变。教学过程的组织还是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 学用不一致十分明显, 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缺乏本专业的特色, 护理课程设置在结构上、内容上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护理理念, 课程设置不能体现学校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目标与定位。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

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专业培养目标应与行业需求相适应根据对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调研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机构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主要就业岗位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和社区护理等五类岗位。每一类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工作任务与之对应, 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全部被调查者认为是一名合格护士必须必备的, 具体如表1所示。排列在前6位非常需要的素质分别为双语 (维吾尔语、汉语) 能力 (占95.1%) ;责任心与服务态度 (占94.8%) ;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占94.2%) ;护理文书书写能力 (占90.1%) ;病室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 (占85.1%) ;一般的卫生宣教、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能力 (占81.6%) 。这表明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合格护士, 双语能力、责任心与服务态度甚至比专业技术更重要。护士的工作不再局限于护理技术的应用, 对患者进行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 要培养能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临床一线工作, 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 能独立处理服务对象需求, 并对其实施整体护理的技术型、实用型高等护理专门人才, 需要我们所培养的护士不但应具有娴熟的护理技能, 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责任意识、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服务的人文基础和维语汉语沟通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运行应与岗位需求相适应根据调研, 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社区护理等五大岗位。根据医院和五大岗位的需要确定岗位课程培养目标, 学校在第三、四、五、六学期分别进行了五大岗位技能课程的教学, 在医院 (社区) 进行了对应岗位的实训实习。学生在五大岗位课程学习的基础上, 根据兴趣和个人特长进行6周的拟就业岗位的顶岗实习,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此阶段在第六学期进行。在岗位实训实习过程中, 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 同时布置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专业课程设置应与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要保证人才培养适应护理行业的岗位需求, 必须在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以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 聘请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在对护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国家护师执业资格要求和高职生源特点, 以护理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考虑到各课程间知识、能力递进的逻辑关系, 可设置“公共技术平台课+岗位技能课”。公共技术平台课包括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和专业基本技能课;岗位技能课根据五大岗位设置, 同时辅以其他部分岗位课程。

课程设置应与学校办学目标和定位相适应我校护理专业紧紧围绕学院总体目标“立足阿克苏, 面向南疆三地州, 服务新疆, 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 通过部分特色课, 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根据办学目标和定位能服务于少数民族区域的特色护理高技能人才。为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能服务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才, 在公共技术平台课中需专门设置专业特色课, 包括《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与护理》、《常用维汉护理用语与人际沟通》、《多元护理礼仪》、《护理伦理与法规》、《护理心理》等。这5门课程主要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专门设置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只有通过特色人才的培养, 才能围绕学院总体目标和定位, 有效地为新疆各民族提供医疗服务。

课程改革应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学校要积极与医院合作开发项目化专业课程, 根据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和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定位相应的知识、技能, 设计相应的活动,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以临床案例为载体, 根据临床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选取、序化课程内容。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应共同承担课程教学,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实施“工学交替、教学做用一体”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课程学习。同时要注重职业素质的教育, 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教育, 注重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材建设应与课程改革相匹配项目化课程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教材做支撑。课程改革后的项目化课程要与医院共同开发, 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如《内科护理技术》应按照入院护理、支持知识、住院过程中护理、出院护理的程序进行教材内容的重新编排。入院护理包括入院介绍、入院评估与记录、入院健康宣教、指导协助检查等内容;住院过程中的护理包括按医嘱进行治疗、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随时观察评估病情变化、心理护理等内容;出院护理包括护理评价、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中体现区域特色等内容。要建设能彰显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校本教材, 如在《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与护理》校本教材的编写中, 可根据区域特点设置文化与护理、新疆一体多元文化的构成、汉族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比较和相互影响及护理特征、跨文化沟通与护理等五项内容, 紧紧抓住“新疆一体”这个主题思想, 注重学生正确民族观、价值观的培养;《常用维汉护理用语与人际沟通》在了解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宗教的基础上学习, 按照“展示病例→案例分析→找出沟通的主要切入点→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正确有效的沟通→达到沟通目的”的护理工作沟通流程组织编写实施教学内容。

实训基地建设应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护理专业实践基地应根据学校“校内基地临床化, 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理念, 积极推行院校融通, 进行校内仿真医院建设。我校从第三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进行学校、医院、社区的交替学习, 在第六学期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拟就业岗位的就业实习, 充分体现了办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学校和医院共建育人平台, 理论与实践“零距离”, 使人才培养达到高技能的要求, 真正彰显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特色。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方式, 在每年的4月份有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到医院进行岗位实习, 可缓解医院每年4~7月无实习生的状况, 同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操作, 真正实现了院校双赢。

教学团队建设应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构建双向流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可通过邀请职教专家开设讲座、职教思想学习研讨、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的方式转变专业教师的职教观念。同时, 将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教改任务与专业教师的职教理论学习相结合, 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可聘请相应数量的兼职教师, 满足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要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 可将兼职教师编入课程组, 参与课程建设、教学研究, 增强兼职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实现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的优势互补,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创新院校结合、工学交替的“风车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调研结果, 通过研究分析,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考虑专业知识、技能训练自身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三年学制等因素, 结合护理行业的工作要求, 我们在原有的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E”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在国内知名护理教育专家、护理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制定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和彰显民族特色课程的指导下, 根据各教学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工作性质和人才需求情况, 创新和推进了“院校结合、工学交替”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以护理专业公共技术平台为基础, 以护理职业岗位 (群) 实际要求的专业素质为核心, 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 对职业发展进行方向拓展。具体可用“风车型”加以形象表述, 其模型及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结构根据护理工作任务和少数民族区域的特点, 建立了公共技术平台课+岗位核心技能课的课程体系。公共技术平台课包括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专业基本技能课四大子平台。岗位核心技能课包括与岗位对应的内、外、妇产、儿科护理技术和社区护理技术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方式是:第一、二学期在学校进行公共技术平台课的学习;第三、四、五学期的前9周, 在学校进行内、外、妇产、儿科护理技术课程的学习, 后9周在医院进行内、外、妇产、儿科对应岗位的实训实习;第六学期在学校进行6周的社区护理技术学习和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 到社区进行4周实习, 最后8周针对拟就业岗位进行就业实习。针对医院条件限制、班级较多的实际, 可打破传统学期的时间安排, 考虑将班级分组进行每个岗位的循环式学习安排。在学校岗位核心技能课的学习中, 主要以病例为载体按岗位工作过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完全按医院环境设置建立模拟医院;在医院或社区前1~2周时间主要进行各种疾病的见习和实习, 后面的3~7周主要进行岗位实习, 同时根据真实的临床病例进行小范围授课。

人才培养的预期价值

实施全新的护理教学模式通过上述改革, 彻底打破了原来的2+1办学模式, 改变了课中见习受限、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现状, 将原来学生从第五学期才真正进入临床改为第三学期就彻底进入临床实习, 真正实现了“大理论小实践、边理论边实践、小理论大实践”的全新护理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使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在就业岗位上, 就业于学习环境中”, 成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双高”, 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双强”, 知识覆盖面和就业岗位面“双宽”, 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的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构建民族地区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 强调以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和支撑理论进行课程设置, 突出了行动导向。第二, 对原有课程进行结构性改变, 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实用性。第三, 围绕工作任务逐步开展学习有利于突出实践的主体地位。第四, 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理论知识, 真正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分析民族地区护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适应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需求的教改建议, 根据建议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进行与之相匹配的各项建设, 才能真正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建萍, 陈丽莲, 等.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4) .

[2]涂明华, 沈宁, 等.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4) .

培养目标模式 篇9

1“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1树立能力本位的基本培养理念。“能力本位”就其内涵与外延讲, 应该体现两个基本特征:第一, 体现在目标追求上, 它强调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质却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这一素质结构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 如知识运用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三是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就业弹性;四是在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如工艺流程的革新、加工方法的创造、管理方式的变革等。第二, 体现在人才规格上, 它虽然强调的是职业能力培养, 张扬的却是“人”的全面发展, 即人的体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一人才规格在教育实践中, 可以分解为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五个方面。在这五种素质中, 能力素质虽是核心, 但并不能替代或包容其他四种素质, 更不能把能力素质理解为“能力”的全部。1.2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是“职业技术”。高职教育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 是产生于职业劳动实践的技术人员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是以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为导向的。因此, 高职的专业教学应当更加注意劳动和职业的关系, 更加考虑劳动组织方式及其变化对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 更加注意克服工程学科教育的局限性 (如理论上的电气技术并不代表实际应用中的电气技术) 。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 即“职业技术”, 应当是完整的职业行为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因此在强调打破学科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 必须强调建立与劳动过程的直接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劳动过程的系统化, 即按照实际劳动过程的基本程序, 如确定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完成工作任务———检验工作结果并改正错误———评价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记录———反馈等进行编排。

2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模式浅析。2.1实施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第一, 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具有以下特点:知识和能力的涉及面相对集中;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 协同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要求较高;经验和经历对于他们的工作质量特别重要, 工艺流程的革新、加工方法的创造、管理形式的变革等都需要在技术应用领域内创新和开拓的职业素质。因此, 学校应在企业的指导下, 在市场调查及预测的基础上, 以主干技术为核心, 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载体为框架, 建立多学科综合化, 多技术一体化的动态的、多元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与此相适应, 建立教师培训的平台, 教师要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实践企业, 科研服务对象。第二, 建立“毕业证+技能证”制度,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高职学历证书内含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要求, 学生不仅要获得毕业证书, 而且要在学校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获取多种职业证书, 以提高自己的就业实力。一证书与多证书的关系是:职业技能导引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推进职业技能。特别要重视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 以及高新技术的含量, 通过行业协会, 将注册制度、认证制度的标准揉合进教学内容。在教学中, 企业兼职教师纳入队伍结构, 企业职业讲座纳入教学计划, 企业职业环境纳入教学环境。第三, 建立科学的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学校与企业建立质量双保制度, 即学校与企业明确各自在合作质量保障中的职责分工, 学校对教学质量实施过程监控, 加强对教学计划的执行、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训秩序的维护等教学基本环节的督查, 而企业对人才质量实施目标评价, 加强对学生在预就业或实习期间的能力考核和培养。评价过程特别注重行业标准的权重, 把教育内部评价和企业、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起来。2.2采取分层次培养方法。技能型人才素质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可称之为职业技能素质。它是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 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 (一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准) ;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 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其衡量尺度一般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标准。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 可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胜任工作, 也使毕业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相应岗位时能顺利就业。第二个层次可称之为职场应变素质。职场应变素质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它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 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知识结构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这类人才不仅成功就业, 而且在必要时能顺利转岗或再就业, 甚至赢得更新更好的职位, 实现在职场上的进退自如。第三个层次可称之为专业创新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 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 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的能力, 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 以适应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 可使高技能型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工作能力得到更大提升, 并把握创业的机会, 实现由单纯谋职到自身事业获得发展的重大转折。针对以上的三个层次, 高职教育可通过分层次教育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的三个层次素质的培养在实施时, 首先要根据它们在教育中的定位及其不同特点来确定相应的策略;其次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教育内容与方法。第一层次的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它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由主导地位调整为基础地位, 其教育比重应略作下调, 以适当让位于其他两个层次素质的培养。这一素质的培养, 目前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教学水平。许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改进办法, 如:进行课程教材的建设、实施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建立实训基地、进行名师工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开展教师培训等。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在校园环境里努力营造职业教育氛围也应是培养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层次的素质———职场应变素质的培养。面对发展加速的社会, 它应作为人才的必备素质来对待。这一素质的培养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之后开始。要着重把握三个内容:a.教会学生及时捕捉相关的职场信息, 并学会分析、判断它们对职场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工作环境与工作方式的变化。b.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形成跨专业、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结构。因此, 要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选修课程, 开设综合性的职业科目, 并保证学科知识的前沿化, 使学生能及时跟上时代的变化与要求。c.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的学习毕竟是有限的, 要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在校期间就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及时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第三层次的素质———专业创新素质的培养, 要努力创造条件, 逐步加大实施力度。这一素质在社会发展中将是衡量人才质量最重要的标准。高职院校在实施这一素质的培养时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 并普及相关知识、技巧为辅助手段。总之, 要使学生将创新意识渗透到其从事的一切活动中, 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在经常性的实践中开发其潜能。

摘要: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提出要树立能力本位的基本培养理念, 实施职业技术的教学。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及针对不同层次素质实施分层次培养。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能力本位,职业技术,分层次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忠福.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职教论坛, 2004, 8.

[2]张建.人性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 2004, 4.

[3]郑晓梅.论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0.

培养目标模式 篇10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模式;职业能力

最近几年,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职业能力成为了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环节,同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非常显著的发展,传统的中职语文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这种模式加以控制。

一、当前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比较重视的是技能的提升,语文是中职院校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但是它所处的地位相对较为尴尬。语文课程一直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学校和一些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取消了语文课,学生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对语文十分不重视。语文课所使用的教材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上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在考核方面,采取的是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除了作文之外,都是对基本知识的考察,这样也使得语文课程的实用性一直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二、改革中职语文教育模式

职业能力通常就是指从事一门职业或者是做一份工作需要具备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事某个领域的工作当中除了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人文素养以及审美水平方面。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着重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沟通合作的能力,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更好的顺应当今时代对人才的硬性要求。

因为中职院校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对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也可以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一定要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教学机制。在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的时候一定要对考核的方式加以处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一定的改进,提倡自主学习模式的推广。

三、以培养职业关键能力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内容

1、以培养职业关键能力为目标确定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抓住就业所需的能力

职业关键能力又称为职业核心能力。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职业技能开发的需要,结合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设计出我国核心技能,包括以下八个大类:(1)交流:通过口头或者书面语言形式、以及其他适当形式,和他人进行双向(或者多向)信息传递,以达到相互了解、沟通和影响的能力;(2)演算:采集、理解、运用和运算数字符号,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3)创新:在前人发现或者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者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4)自我提高:在学习和工作中自我归纳、总结,找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并加以调整改进的能力;(5)与人合作:在实际工作中,理解团队目标、组织關系、个人职责,并且能与他人相互协调配合、互相帮助的能力;(6)解决问题:在学习和工作中,把理论、思想、方案、认识转化为操作或工作过程和行为,以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

2、以培养职业关键能力为目标处理教学内容——跳出课本用课本

2.1搜索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进行信息搜索、获取和检索,收集大量的资料,筛选出自己需要的内容。学生能够从学校走向世界,进行创造性思维,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还能够使得学生增强工作、面试的信心。

2.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任务来驱动教学。学生通过分析、收集大量的资料,并从中筛选出组成自己需要的内容,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快速找到重要信息的技巧,让学生从“我学过什么”,过渡到“我会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上来,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

2.3文档综合能力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用简短精炼的语言说明问题,大大锻炼了学生的文档操作技能。

四、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途径

首先是要制定一个相对较为科学的语文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的过中要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走访和调查,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不同职位对人才基本的职业要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制定一个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此外还要在执行的过程中加以改进。

其次是要在教学设计中做出一定的转变,将以往由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研究学习为主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的去培养和提升学生自身的语言感染力和表达力,加强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此外在信息的综合处理等方面也有所提升,这样也就使得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都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第三是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和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语文教学当中一定要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日后的职业要求予以充分的了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找出和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培养相关的着手点,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行全面的强化。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将学生的专业课程加入其中,这样一来也就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第四是整合教学内容,开展模块式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语文课程分成几个模块,比如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这样就可以非常好的去培养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从而也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对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

五、结语

中职语文教学在提中职能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语文教学仍然有很多问题要进一步完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根据人才需求的实际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慧清.中职语文教育如何走出困境[J].神州,2012(11)

[2]关秋.中职语文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11(09)

[3]王颖.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1(0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培养目标模式】相关文章:

培养目标05-08

调整培养目标05-16

培养目标师范05-17

学校培养目标05-17

教育培养目标05-09

项目总工培养目标04-12

小学阅读培养目标05-09

培养目标及标准05-26

预算员培养目标范文06-20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07-02

上一篇: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刍议下一篇:H7N9亚型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