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教学

2024-05-17

兴趣小组教学(精选十篇)

兴趣小组教学 篇1

一、学习书法枯燥乏味, 学生没有兴趣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和对艺术的欣赏需求, 书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小学生也通过各种途径, 对书法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对这种古老神秘的艺术产生了好奇心理和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最主要的因素, 是智慧、灵感的源泉。所以, 学期初, 报名参加书法组的学生很多, 刚开始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是, 随着深入学习, 学生逐渐感到学书法一点也不好玩。坐着一节课, 就一直写些“横”“竖”, 一个字要写好多遍, 而且坐的姿势还要端正, 不能动来动去。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 他们坐不住, 不能坚持枯燥乏味的练习, 渐渐就失去了学习书法的兴趣, 没有了积极性。于是, 经常找各种理由不来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有些学生就干脆一直不来了。

现代人都太浮躁, 学生接触的都是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 生活中根本用不到毛笔。现在的学生也很现实, 没有用的东西就不想学。而且, 学习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 需要静下心来, 坚持长期的练习, 一点趣味性都没有。他们坐不住, 觉得练字枯燥无趣, 强制他们坐在那里半个多小时, 似乎违背了学生的身心特点。那还有没有学习书法的必要性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现代社会, 电脑这种先进工具的普及, 书法已逐渐被人们淡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 书法教学已成为当务之急。而且书法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心素养, 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 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呢?

首先, 要做好由趣到情的转变。刚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低年级学生, 对毛笔、墨汁都很好奇, 对玩笔弄墨的涂鸦很感兴趣, 这个兴趣, 并不是因为对此了解认识, 而是感觉好玩。因此, 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期的兴趣, 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使他们对书法产生感情进而认真地学习, 要做好这一转变, 教师要注意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涂抹, 在涂抹的同时加以教育引导, 把他们逐渐引上正题。进行比较教育, 拿他们的涂抹作品和书法作品比较优劣, 让其产生羡慕感, 从而想达到此水平。多表扬少批评, 这一阶段的学生就是能够拿毛笔写字了, 也不会像样, 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 激发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充分去体验由趣到情, 由感情到羡慕、由羡慕到力求到达的心理转变的过程。

其次, 愉快教学使学书法不枯燥。在书法学习中, 一个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 他会想办法, 挤时间去训练和学习。会以此为乐, 这种乐趣又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书法知识也较容易被掌握, 这种学习的愉悦感又促使他更深入地学习书法。作为教师应紧抓学生学习兴趣做文章, 愉快地教学, 如创设情景导入, 讲解书法家学艺之路, 书体演变, 适时地带学生参观展览会, 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审美能力。另外, 在教学中, 要注意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和毅力。

二、学生练习时间太少, 进步缓慢

目前, 本校的书法兴趣小组, 每周两节课, 每节课才30分钟。在短短30分钟里, 特别是初学的学生, 一个字刚刚写得有点样子了, 就下课了, 而下次的课, 要等一两天, 甚至三四天, 等下次再练, 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又得重新学起。这样, 学生的进步当然缓慢, 而且学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 会觉得练书法很难, 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失去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 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首先, 可以增加书法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 比如每周再增加一二节课, 甚至可以每天一节。这样, 使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这些学生能有更多练习的时间, 使学生的练习成果能得到巩固强化, 取得更快的进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书法的信心, 培养起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次, 要充分利用书法教学资源, 形成全校性的良好的学习书法的氛围。学生写作业就要写字, 虽然书法和写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它们毕竟还是有相同的内涵的。字写得好了, 有些整幅的字就是一幅很好的书法作品了。书法是以写字为基础的, 只有好的字, 才能成为书法。很难想象, 一个连字都写不好的人能够成为一个书法家。所以, 各科教师在教学中, 都要严格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漂亮, 这样, 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 就是在进行写字训练, 也是一种书法练习。语文学科还专门为学生配了“钢笔习字帖”和“毛笔习字帖”, 这两本习字帖也是学生接触书法、学习书法很好的工具。但是, 现在很多语文老师, 只是把它们作为单纯的作业, 让学生自己随便写写, 学生当然也不重视, 不是在练习写字, 完全只是应付完成作业而已, 不但不能起到写好字的作用, 反而让学生养成了写字随意、潦草的坏习惯。写“毛笔习字帖”由于要用毛笔、墨汁, 比较麻烦, 所以有许多老师干脆不要求学生写了。学校要加强对这两本习字帖使用的指导和管理, 使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学生练习书法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 也能使更多学生认识书法, 从而喜欢书法, 投入到书法学习中来。再通过书法兴趣小组中优秀学生作品的展示活动, 组织一些书法比赛活动, 使全校形成学习书法的热烈氛围, 从而推进书法教学更有效地开展。

第三, 加强和家长的沟通, 让家长配合, 在家督促学生进行书法练习。许多学习书法小有成就的学生, 有多少是自己想学的?基本都是父母逼着送到少年宫辅导班, 逼着学, 陪着练。而我们乡镇学校的学生父母很多都是外来打工者, 他们的文化素质不高, 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学书法的想法, 连对参加学校的免费兴趣班都毫不关心, 更不要说让他们花时间花钱, 把孩子送到专门的书法培训机构去学习了。让学生买大白云毛笔, 经常有学生买错, 当然这基本上是家长给买的。还有个别学生告诉我:“我爸说老师让买毛笔, 有回扣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所以, 针对我们乡镇学校的学生家长, 更要加强沟通, 让家长也认识到学生学习书法的好处和重要性, 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这样, 学生在家也有充分的时间来练习书法, 进步也将更快。

三、兴趣小组单一, 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 本校只有一个书法兴趣小组和一个辅导老师, 而参加的学员是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学生。在辅导时, 老师只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具体指导, 而一堂课只有三十分钟时间, 每个学生最多只能指导一次。这样, 效率就很低。而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 学习的进度也不同, 很难制定一个教学计划, 使教师的指导比较随意, 教学没有系统性。这样, 学生的进步就比较缓慢。

所以, 要提高书法兴趣小组的教学质量, 还需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书法的特殊性和书法教学的规律以及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可以将书法兴趣小组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 聘请有一定书法功底和书法教学经验的老师担任辅导。这样系统化的教学, 才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较好的辅导, 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

初级班主要教学姿势 (坐姿、握笔姿势、书写姿势) 和基本笔画 (横、竖、撇、捺、勾、点) 的书写, 掌握中峰、逆峰行笔。在低年级中, 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 我们在进行书法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如何执笔的指导。有的孩子在这节课里学会了, 到下一节课里, 他又是老样子了。我们在对这些学生进行书法指导的时候, 就应该以教执笔姿势、坐姿等的纠正和指导为主, 并且必须经常帮助他们纠正, 一边教他们正确的执笔和坐姿, 一边指导他们进行书法练习, 直到他们掌握了为止。这时候的小学生就像刚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孩子一样, 我们只有根据孩子的不同要求进行教学, 才能够使学生们在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就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为今后的书法练习作好准备。

中级班主要教学不同字体常规字的书写。这阶段, 主要是临摹字帖, 学习基本字体的结构, 掌握常用字的正确书写, 做到结构准确, 笔法正确。还要指导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 注意学习书法家们的运笔和结字的技巧, 并把他们的优点运用到自己的书法练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读帖, 多欣赏历代书法家们的书法艺术, 了解书法家们的艺术素养和人生情怀, 使学生真正走进书法世界, 爱上书法。

高级班主要指导学生学习作品的创作。学习书法, 不能只停留在临摹上, 就是在学生临摹到有较扎实的基础时, 要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特点, 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对学习书法来说,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对我们的孩子来说这虽然还不是很重要的, 但也不能说没有关系, 因为我们进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们进行创新。所以,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书法练习的时候, 不能只注意临摹不指导学生如何写出自己的特点来。如果书法教学只是一味地指导学生临摹, 那是书法教学的最大悲哀。而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创作, 对指导教师书法水平的要求也较高, 所以可以聘请校外一些书法家来当指导老师。

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篇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愈来愈多的家长和教师开始重视少年儿童的器乐教育。二胡因其有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的特点,更易为广大少年儿童所喜爱。孩子学习二胡,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教育,陶冶心灵。

二、组成成员:

5—6年级5名学生。

名单如下:

三、活动时间:

每周二中午12:35——1:55

四、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五、活动内容安排:

3.02 复习上学期教过的乐曲

3.09 巩固上学期教过的乐曲、新授《好日子》

3.16 巩固上学期教过的乐曲、《好日子》部分

3.23 练习乐曲《赛马》、新授《好日子》

3.30 练习乐曲《赛马》、四级考级练习曲

4.06 练习乐曲《赛马》、新授《好日子》

4.13 练习乐曲《赛马》、练习《好日子》

4.20 练习乐曲《赛马》、新授《好日子》

4.27 练习乐曲《赛马》、练习《好日子》

5.04 练习考级练习曲、新授《城南旧事》、《好日子》

5.11 练习考级练习曲、练习新学曲目

5.18 练习考级练习曲、《赛马》、《好日子》

5.25 练习考级练习曲、《赛马》、《好日子》

6.01 巩固乐曲、练习考级曲目

6.08 练习考级练习曲、《赛马》

6.15 复习学习的乐曲

在兴趣小组中进行黑白画教学的尝试 篇3

近几年,我在农村小学进行美术兴趣小组辅导时,尝试让学生画一些黑白画,通过对黑白画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写实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素养也得到显著的提高。

黑白画是用黑色进行描绘的一种单色画,在农村小学美术兴趣小组中进行黑白画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工具材料简单易得。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让学生准备水彩颜料、调色盘、油画棒等各种材料比较困难,而黑白画只需要几支粗细不同的黑色笔和纸,学校再准备一些画板就可以了,而且工具材料携带也十分方便,有利于经常外出写生。

黑白画主要可以分两类。一类是黑白写生画,就是用写生的方法画的黑白画,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写实能力;还有一类是黑白装饰画,主要是在想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点、线、面组织画面的黑白关系来进行创作,作品有较强烈的个性和装饰色彩,这可以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下面笔者就这两类黑白画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

法。

一、关于黑白写生画的教学

1、对照图片写生和实物写生相结合

儿童的写生画不同于成人的写生画,它以感觉训练为主,首要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观察的环境和条件,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农村学校可供写生的器具材料较少,但农村有着更为广阔的自然环境。可以在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室内写生的基础上,把学生带到室外,画一画身边的树、身边的石桥、身边的老屋,引导学生从熟识的景物中发现美,去表现美。对照图片写生是指让学生直接对照现成的图片或对照图片中的物象进行写生。它是进行实物写生之外的一种有效的补充。一方面学生在刚接触写生时,由于图片已经经过艺术加工和处理而且物象静止不动,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使学生更容易学,更乐意学。另一方面,由于图片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面广,可提供素材多,拓宽了学生绘画创作和表现的空间。因此笔者收集了大量的旧画报,旧挂历等资料,为学生学习黑白画积累了资料。

2、教学生学会整体和局部入手两种写生方法

整体观念是绘画训练及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因此绘画中一般要求整体观察并且从整体入手作画。从整体入手花写生花固然好,但是小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较弱,面对形体、结构较为复杂的物体,用整体入手的方法作画比较困难。而让学生凭感觉依靠视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从某一感兴趣的局部开始,一点点推展开来,一直保持着敏锐的感觉和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深入而细致地完成作品。从局部入手作画并不是不要整体观察,而是每画一步都要以先画的部分作为参照,在边画边比较中、逐步地表现整体,做到观察、分析、比较的同步。学生通过这种实践获得经验,在教师不断的启发引导下,写实能力便得到迅速提高。

无论是从整体入手还是从局部入手作画,都要注重保持并深化对物象的第一印象——即客观事物最初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深刻的整体印象,因为他是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给人留下的突出而又整体的感受,反映了事物的基本特征和本质。

二、关于黑白装饰画的教学

黑白装饰画的具体教学共分两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单个物象的装饰表现阶段。一般让学生先画出生动形象的外形,然后按表现对象的客观结构或主观创造意图分成几部分,然后在每一部分内运用点、线、面排列组合成的花纹进行填充,或者根据对象自身表面的花纹和肌理进行装饰表现,然后适当添加有关物象或背景,在装饰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感受能力,使画面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

第二阶段:几种不相关联物象的重复组织阶段。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对黑白画的创作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创作几种不相关联物象的重复组合的带有抽象美感的黑白装饰画。这一阶段让学生了解主次、方位、重复、透叠、形与底等抽象构成的基础知识,了解黑白的作用及表现,进一步强化黑白的衬托与对比,形与形之间的疏密对比,主体与背景的对比,直线与曲线的对比等一系列构成知识的运用能力,形成对黑白画的深刻审美认识。这一过程的教学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物象形成一个适合表现的主题,如手、花朵、云与叶的组合,太阳、人和鸟的组合,眼睛、鱼和月亮的组合等。

在两个阶段的教学中,让学生临摹一些黑白画作品。达芬奇宣称:“能模仿者即能创造”。临摹作为造型艺术的学习方法之一,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黑白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尤其对于抽象构成知识及技能的训练,临摹的方法更是有效。但临摹教学须注意:一、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筛选适当的范本。二是明确临摹的目的。三是必须有正确的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临摹时明确想象力和创造力拒绝模仿。

对美术兴趣小组教学的思考 篇4

一、在课堂之外感悟生活, 从生活中寻找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 想象的源泉是客观现实, 想象的内容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天生的盲人难以想象出百花盛开五彩缤纷的春光;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曲调优美的乐章。因此, 美术创作离不开现实生活, 丰富的现实生活是美术创作的基础, 即“艺术源于生活”。美术作品的创作与教学植根于生活。目前我们的美术教学由于过于机械化和程式化而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于学生而言, 这种教与学充满着枯燥、乏味。美术教师是一味地严格按照教学大纲, 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感受与经验, 学生的思维也往往会被束缚得不到发展。

新课程改革提出, 要把创作活动变成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 使学生在富有个性的创作活动中发展创作能力, 强化体验, 感悟生活情感。从这个意义来说, 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生活, 走进大自然, 去发现大自然中的美, 感悟生活中的美, 让美术教学与生活实际紧紧相连。让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感受画出来, 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表现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葡萄、葫芦、花瓶、树等;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门前、窗外、树下、校园一角等。然后将其作品用来布置生活、美化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美既来源生活又回归生活, 这种教学体现了学以致用, 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从而使其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 (试行) 》指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因此,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在美术兴趣小组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将传统的知识与现代的技术相结合是实现形象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因为它可以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形象, 如名家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思想, 水墨作画的步骤, 笔墨技法的要点等, 这些直观形象通过视觉材料使得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形成正确的美术概念。此外, 运用多媒体展示优美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在愉快和轻松的氛围中潜心揣摩笔墨韵味, 创造出一幅幅优美的水墨画作品。因而在美术小组兴趣课教学中, 只要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 充分发挥出它的优势, 从视觉、听觉上给予学生美的享受, 陶冶他们的情操,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 必然会使得美术教学充满乐趣与韵味, 这样不仅融洽了师生间的感情, 更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

三、坚持在教学中融入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一切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 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中, 以审美教育指导和贯穿整个过程。以中国画为例, 传统中国书画的创作十分注重笔墨内在的精神, 这种精神则来自审美情趣、意识形态, 体现在书画的意境、艺术的境界, 讲究的是气韵墨色。学生要想领悟中国画的魅力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吸收有益成分, 领悟中国画中所渗透出来的情趣和韵味。当然, 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根据本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 结合教材适当融入一些传统画论审美知识和人文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中国画中“梅”、“兰”、“竹”、“菊”所表现的人格形象, 梅之耐寒、兰之幽香、竹之清高、菊之傲雪等, 画家在画这些题材时时常借助这种人格化的“比德”意味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情感节操观。通过欣赏一些代表性的名作可以给欣赏者以一种联想, 给人以精神的享受, 从而陶冶情操。当然, 也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注重绘画技法的示范

绘画属视觉艺术范畴, 绘画艺术是由具体的形式语言来表述的。形象通过直观才能感知, 形象思维的培养必须紧密结合直观教学。教师的示范教学最直接、最明显地体现了绘画基础课教学的直观性。按照授课的一般做法是教师采用讲课形式讲解基本的绘画方法、原理、技法要点, 这仅仅是一个方面。为了能够更好地说明这些理论, 教师需要进行绘画技法的示范。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拿出本人的范作来证明自己讲的一套理论确实是行之有效的, 否则, 教师的理论讲授、辅导启发、讲评指点及其他一些教学手段就会落空, 就失去了最根本的依据和证明, 对学生就没有说服力, 从而消解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正是因为绘画艺术实践性、直观性强的特点, 学生不仅希望教师言之有理, 更希望教师画之成理;不但想知道教师说得怎样, 更想知道教师画得如何。学生的这种心理是自然的、合情合理的。学生很希望教师本人的实践能对其所讲的理论予以验证, 因此, 教师没有任何理由不主动抓住学生这种潜在的心理定势, 及时展示自己的优秀范作, 赢得学生的信任, 从而顺利组织教学, 推动整个教学进程。例如, 在中国画的示范教学中, 意笔表现不像素描、水粉等画种那样, 作画时间较长, 完全演示比较困难。意笔作画比较快速, 但也正因为如此, 才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挥笔。针对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等技法做具体详细的示范指导, 让学生亲眼看到作画的全过程,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所在, 提高学生绘画的兴趣。教师当场演示是最直观、最为形象、最为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随着作画进程的推移和展开, 方法步骤一个程序一个程序地演示出来, 每一步骤具体运用的处理方法和技法手段都让人一目了然, 心领神会。毫无疑问, 这种运动着的示范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其他静止的画面示范所不能比拟的。

五、结语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驿站, 它既是一个学习过程, 又是交流、讨论、互相学习的园地, 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它是展示学生美术特长的活动室, 而不是单一的机械重复的训练场。当前的美术新课程改革带来了美术教学发展的新契机, 因此, 美术兴趣小组课程要紧贴新《课标》,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特点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教师应当注重绘画技法的示范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的美术兴趣小组教学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从而更好地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从课堂之外感悟生活, 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坚持审美情趣培养, 以及绘画技能示范四个方面分析了美术兴趣小组教学, 指出, 它对于改变美术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 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 束缚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学,兴趣小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二胡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教材主张以二胡的基本功为主,以培养兴趣为主线,以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二胡的兴趣贯穿始终。

二、具体实施:

1、通过宣传、以学生的爱好、兴趣、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为主。

三、教学内容

七月十日

复习音阶、正确坐姿、演奏姿势进一步确定二胡学员名单等

七月十三

空弦的练习

七月十七

学习乐理知识、音阶练习

七月二十

学习简单的谱曲(课本上的歌曲)

七月二十四

学习歌曲

七月二十七

学习歌曲

七月三十一

空弦练习

八月七日

学习(我的好妈妈歌曲)

八月十日

学习练习拉歌曲

八月十四日

继续上周的练习

八月十七日

学习歌曲《高高的兴安岭》

八月二十一

继续上周的练习

八月二十四

学习拉歌曲《高高的兴安岭》

八月二十四

继续上周的练习

八月三十日

总结、考核

四、教学时间及地点

每天上午八点到十一点半,地点:中心小学二胡教室。

兴趣小组教学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学;小组分层评价

【中国分类号】G633.41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由于每个班的学生都有个体差异性,如果教师忽视他们之间的差异,在教学中对所有的学生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往往会是这样:好学生觉得老师讲的内容不够深、不够广,学习缺乏挑战性,从而失去积极性;而学困生又赶不上班级水平,十分痛苦,学习缺乏动力和信心。这两种情况均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差异性,从而进行针对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分层评价。

一、在英语教学中如何给学生进行小组分层

首先,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生活背景及兴趣爱好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小组内的学生做一个基本的教师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以及进行客观公正的组内互相评价,把这三种评价结合起来,可将组内学生大致分为三个级别:A级:学习成绩优秀,基础好,学习习惯好。B级:学习成绩中等,学习习惯一般。C级: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及自觉性均不佳。每个小组包括不同级别的学生,这样有助于组内的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小组分级之后,如果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进步,则教师可以根据其表现,对他们的级别进行适当调整作为奖励。

二、针对英语教学的不同课型如何进行小组分层评价

(一)、语法教学

在语法教学中,以定语从句为例。定语从句是常用的高中语法项目,但是学生难以掌握,尤其在运用时容易出错。如果仅仅在课堂上用单一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去理解和死记这一语法项目,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A、B、C各层次的学生互助合作,教师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的评价要求:A级学生要求完全掌握定语从句的用法,能够理解包含有定语从句的较长的英文句子并能正确地用定语从句的形式写出正确的英文句子;B级学生要求基本掌握定语从句的用法,能够在A级学生的帮助下达到理解句子和写句子的程度;C级学生则要求在A、B两级学生的帮助下,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最基本的练习,能够理解和写出较短的包含定语从句的句子就可以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教师的要求在学习后就定语从句的掌握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在课后也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而自评、互评和师评这三方面的评价结合在一起形成对一名学生总的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这一语法项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互帮、互助、互学,效果远远好过教师的单一传授。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来:在那些情况下定语从句只能用“that”而不能用“which”来引导?针对这个问题,各组进行了认真的讨论,A、B、C各层次的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做出了对这一语法项目的总结。

在分层讨论、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语法项目中比较难理解的部分,个别学生可能会失去思考的积极性,而坐等基础好的学生的解释或希望老师来解决,而不愿意去主动总结归纳。这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多进行引导和鼓励,教授他们更多总结归纳的好方法。分层互助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从传统的语法学习方法中解放出来,在互助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对相对枯燥的英语语法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多方面素质的发展。

(二)、听说训练

听说考试在广东高考中占分15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但由于部分学生没有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使得听说训练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在听说训练中也可采用分层次的教学和评价方法:针对A级学生规定他们全部完成朗读、角色扮演和故事复述的三个听说项目并达到各项目的要求;B级学生则要求基本完成朗读、角色扮演和故事复述的三个听说项目,能够在A级学生的帮助下基本达到流畅和准确的程度;C级学生则要求在A、B两级学生的帮助下,能够完成较简单的朗读任务,能够说出角色扮演中较简单的问题和答案,在故事复述中能够开口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就可以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教师的要求在训练后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加上教师的评价形成总的评价。这样的互评互助的方法在听说训练的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较以前有显著的提高。特别是一些以前在教师的印象中基本没有开过口的学生,在同组较高层次学生的帮助和鼓励下,也积极投入了训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其中一组有一个从未开口的学生在组长的耐心指导下也完成了教师的最低基本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个别学生之间不同级别的学生差距太大,导致一些小组在互助互帮的过程中,为了帮助C级学生完成基本任务,明显拖后了教学进度。教学的进度比以前教师做主导,学生仅仅被动配合的传统模式似乎要慢一些。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的听说能力均提升到了一定的程度,这种情况慢慢减少,直至基本消失,教学进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学生的总体水平相比以前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写作

英语写作是学生的一大难点,也是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学生往往畏惧寫作,而教师也对批改英语作文表示头疼。我在英语写作训练中采用了分层次的教学和评价方法:A级学生要求在作文中包括所有的信息内容,内容连贯而且结构紧凑,具有很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法和句子结构准确性高,词汇方面使用较好,只有少许错误;B级学生要求在作文中能够包括大部分的信息内容,内容连贯性比较好,而且结构比较紧凑,具有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C级学生则要求在A、B两级学生的帮助下,在作文中能够包括基本的信息内容,语法和句子结构基本准确,有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但不影响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独立完成写作的基础上,互相帮助,互相评改,教师也在旁边起到辅助的作用。小组合作与分层评价的方式也使得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畏难情绪减少,在英语写作训练中采用多元分层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写作和参与写作评价的积极性。学生的互评互改不仅使他们提高了自身的写作意识和纠错能力,对教师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作文全批全改的工作负担,使教师能有更多的精力积极投入到改进教学方法的工作中去。同时,学生能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合作精神和自主能力,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三、小结。

小组分层评价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顺应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降低了新旧知识间的难点的跨度。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获得成功的内心体验。使用小组分层评价教学后,A级学生处于受激励状态中,加上教学不受程度差的学生的限制,教师可尽可能大量输入与课文相关的字词句及各种背景知识,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在课堂上吃得饱吃得好;对于B、C级的学生来说,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同时教师也可以对他们注入更多的鼓励和关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同时这种方式还加强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激励各组的组员为了小组的进步而共同努力。小组分层教学使更多的学生的超越自己、发掘自身能力的心理得到激发,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作为教师,应该在全面综合测评上实施差异评价。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研究与探索(三)》,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

兴趣小组教学 篇7

关键词:PLC控制技术,项目小组,分享模式

一、可编程控制技术教育的瓶颈

随着微机技术及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 工厂自动化程度已经愈渐增强。同时, 对于工程人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工控技术—PLC控制技术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然而, 由于相关工程人员综合能力要求较广、实践性较强等原因, 在职教中PLC控制技术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由于市面上主流的PLC品牌具有种类繁多,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等特点。因此, 新出版的教材在内容以及知识深度上无法跟上产品开发步伐, 导致教材内容陈旧。

2、现有PLC教学内容偏向于理论化, 由于设备与资源的限制, 实训教室无法完全模拟出实际工厂环境, 学生缺乏整体系统感谢认识, 对于整体系统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与问题并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与总结, 所拥有的职业能力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3、由于PLC控制技术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而是一门综合性科目, 其外部设备还包括机、电、液、气的控制, 以及数量种类众多的外围单元。如果单单将其编程部分孤立起来学习, 不与其他设备进行联系, 收效甚微。

4、由于缺乏分工合作, 实际上工控人员的职业能力需具备分工协调与技术协商的能力, 但是现阶段的教学内容与模式仅仅停留在单兵作战上, 与之相关的其他关键能力并没有涉及, 一方面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学习目的不明确, 项目任务也不够全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良与提高:

首先, 对于典型性工程项目需进行课程开发, 以校本教材的形式将其核心技术及核心能力囊括, 并以相应的仿真软件加以辅助[1], 例如软件MFC-S7-200仿真软件和工业触摸屏组态, 其目的在于虚拟一个工厂环境, 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中理解PLC控制技术以及相关的控制设备及关键技术;其次对于工程项目任务进行分工协作, 在不同任务项目中, 小组学生进行轮流换岗。真正实现职业岗位能力导向的教学方式, 也能真正理解工厂基本流程:客户要求→工程分析→方案制定→采购与制造→系统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客户验收及优化修改→项目完成。本人通过长时间在PLC控制技术教学课题采用兴趣小组项目任务教学法与分享与交流模式进行结合的教学方式, 收效良好。

二、兴趣小组模式, 体现团队与岗位分工

为了提前让学生习惯公司中的团队文化, 适应岗位环境[2];另一方面也是锻炼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能力, 本文提出将理事一体化课题与兴趣小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专业兴趣小组人员组成方式应是“梯形”组合, 并不能局限于同一年级或同一专业, 这是由于在实际工厂环境中组织构架大多包含总工程师、项目主管、项目助理、实习生等多重身份。以年级高低和技术能力强弱或综合能力层次将兴趣小组成员分为高中低三等, 模拟企业组织构架, 在项目任务分工环境下使得学生能够体会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 也能够有效打通知识系统的年级封闭性, 形成交流与分享性学习氛围。从“孤独”学知识变成团队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转化, 加强相互互动, 交流磋商, 碰撞火花。

三、以具体的PLC控制项目为基础, 进行项目发布会

项目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最大的瑕疵点在笔者看来是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度[3], 只是演化成跟着老师看, 跟着老师做, 但不能真正对项目内涵“吃透”, 只是在教师所发布的项目任务下按模板按套路走一遍, 往往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个时候就应该提高其目标性, 针对具体的PLC控制项目, 开展以兴趣小组为主体对其他同学进行项目报告会演讲活动。将项目开发内容及相关以一场发布会的形式演说给其他相关专业学生。这样能极大锻炼兴趣小组内部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演说能力, 从侧面让各有所长的同学都能得到锻炼, 让兴趣小组内部成员充分了解项目细节, 真正实现以团队协作方式学习;另一方面, 在互联网与分享经济普及的社会气氛下, 这样的方式恰恰切合新一代学生乐于表达, 乐于分享, 乐于合作的生活模式。过去的学习方式太过单一, 都是单打独斗, 现在以项目发布会的形式进行分工演说, 能有效迎合现代学生的心理, 更能增强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 学生与课程, 学生与专业的“粘性”。以互联网思维来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 并且笔者通过长时间尝试证明效果优良。经过长期开展活动来看, 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增大, 学习中“攀比”现象与互相“找茬”屡屡发生。

四、总结

总之在做好项目化、任务导向课程教材开发的同时, 我们需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激发出来,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引导,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核心点。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在与其他学生和团队摩擦激发“攀比心理”甚至“互相刁难”的心态, 并最终获得牢靠的职业核心能力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褚渊博.PLC、触摸屏仿真软件在交通信号灯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石家庄铁道职业学报, 2010, (01) :37.

[2]方芳.现代制造企业-工厂文化体系建立的探讨[J].财经界, 2013 (06) :152.

[3]方芳.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 2007 (06) :61

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篇8

一、观看影视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中学地理教学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复杂的自然现象,又包含丰富的人文现象,涉及时间序列长,空间范围广,原理规律复杂。而学生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触到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十分有限。兴趣小组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大型地理纪录片,如:《地球的力量》《海洋》《行星地球》《美丽中国》《生命》《世界自然遗产》《水脉》等;还可组织学生观看地理味浓厚的影片,如:《后天》《世界末日》《龙卷风》《太空漫游》等;鼓励学生观看与地理有关的电视节目,如:CCTV“世界地理”频道、《走遍中国》《探索·发现》等,通过这些活动,开阔学生眼界,扩大地理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二、制作地理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悟”,才能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原理。

例如,结合高中自然地理学习,可以开展制作地球仪、简易经纬仪、区时计算盘、简易的日期划分和变化模型、简易的太阳高度角测量仪、地球的圈层结构模型、地质构造模型(褶皱和断层)、等高线模型、冷锋和暖锋模型、气旋和反气旋模型等活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既是一个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也是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过程。动手制作的过程,能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学生面对这些凝聚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制作成果时,必将会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进行地理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做一些有趣的并且和教材内容有关的实验,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地理知识和原理,而且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结合“地球的运动”这一学习内容,可以开展“借助观测日影的方法来测定该校所在地的经纬度”的实验。具体过程为:(1)在春分日前一天,在平坦的地面垂直竖立标杆,并测量日标杆在地上部分的长;(2)以标杆所插点为圆心,于上午9 时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略短于当时杆影长的半圆;(3)当上午标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A点,下午标杆的影端又落在圆周上时,再标记为B点,将A、B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C,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OC;(4)第二天,当日标杆的影子与直线OC重合的时刻,记下此时刻的北京时间,并测量此时的杆影长,根据测得的数据,算出春分日这一天学校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学校所在地的经纬度。

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学习内容,可以开展“水土流失”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索学习,具体过程为:(1)将土壤分成两份,分别置于A、B两个圆盘中央,堆成形状大体相近的两个圆锥体;(2)在A盘的土堆上覆盖一层草皮;(3)分别将一杯清水在距土堆顶部约20 厘米的高度慢慢淋至两盘内;(4)比较A、B两盘土堆边缘泥土的多少。学生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此外,还可以开展以下实验:地转偏向力的验证实验、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实验、热力环流实验、探究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实验、密度流实验、锋面形成实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河流搬运、沉积作用实验、森林的防风固沙实验等。

四、组织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查是地理兴趣小组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调查研究中,学生根据调查内容自己设计调查方式和路线,在调查结束后写出具有地理特色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能使学生认识各种人文地理要素,掌握收集人文地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例如,结合高中人文地理学习可以开展以下调查:

1.城市主要功能区的调查:调查我市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位置、地价、占地规模、交通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各功能分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工厂调查:调查我市大型工厂(如经纬纺织机械厂)的位置、规模,近年来产值的变化、原料来源、产品销售途径,劳动力素质、技术水平、工业生产活动过程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影响工厂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通过了解工业的生产活动过程,分析得知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了工业地域,同时在工业布局时还要考虑环境因素。

3.农业调查:调查我市周边农村的自然条件、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耕作制度、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土地利用状况、机械化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我市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4.环境调查:通过走访我市大型工业企业如焦化厂、发电厂、经纬纺织机械厂及我市垃圾处理厂和环保部门,了解我市环境污染状况及污染源,当前治理状况,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环境治理保护的建议等,从而认识人类经济发展要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五、运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观点

地理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给予学生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观点,养成用地理的视角看待和欣赏世界,用地理思想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地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学会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例如,在“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时,让学生创编各类主题的宣传版面,使学生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重要行为准则,遵循这样的准则,才可避免破坏环境、掠夺资源、人地矛盾等诸多问题,才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浅探 篇9

一、兴趣小组的组成

由于是兴趣小组, 因此成员的组成应当考虑自愿、自由组合, 但又不能完全让学生自由组合, 组合好后科任老师要作必要的审核、调配.小组的基本组成原则是: (1) 有利于小内各成员能基本和谐相处; (1) 有利开展小组活动; (3) 有利提高小组成员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所以在组成兴趣小级的时候, 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商议自由组合, 然后再作适当的调整.调整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数学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

二、小组活动的内容

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应注意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娱乐中学习数学, 增长阅历, 提高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确定小组活动内容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选择新奇的内容,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应选择“摆火柴棍”、“七巧板拼图”、“照镜子”等游戏内容.如数一数, 图中有几个长方形?图中有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需要用头脑中原有的长方形的表征来判断, 还要观察每个长方形所处的位置, 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不漏地数出长方形的个数.这种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的学习过程, 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当学生把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中的事物相联系时, 或使自己在某一事件中充当主要角色时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低年级同学遇到这样的题:小亮用电脑打数字, 从1打到1000, 一共打了多少次数字键?多数学生都喜欢电脑, 也常用电脑, 对这样的题目不会感到陌生, 只会觉得有趣.又如九年级兴趣小组有这样一道题:明明出生那一年, 一月份有4个星期二和4个星期六, 请做一张这个月的日历表.日历表学生天天见, 由自己设计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学生说:“在设计制做日历的过程中好像找到了成为数学家的感觉信心十足

(三) 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兴趣小组活动是为了学好数学, 学好数学又离不开课堂教学, 所以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与课堂教学相联系, 既不能局限于课本内容, 使学生感到乏味, 也不能远离课本, 使学生感到遥不可及, 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

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了基本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 并根据运算顺序解答四步以内的四则运算式题, 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巧算.

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了基本数量关系, 并根据这些关系解答应用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基本数量关系, 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解答有趣的应用题.小组活动内容应来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组活动的持续正常开展

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猎奇, 是不能持久的, 只有转向内部动力才能长久保持.

(一) 加强思想教育, 引发内部动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 教师应根据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如号召学生学习杨乐、华罗庚等数学家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高尚品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在竞赛中如何正确对待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 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等.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勇于克服困难, 在集体中健康发展.

(二) 信心产生动力,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使学生树立自信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 教师应创设情境使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 并使同学感觉:“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功”.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使他们更乐于参加活动.

(三) 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 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 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渗透集合的思想、对应的思想、统计的思想, 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接触一些解答方法, 如“假设法”、“图解法”、“穷举法”、“代数法”等可以使学生思维更灵活.学生如果逐步学会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试论学习兴趣小组的构建 篇10

一、组织建设既有利于课堂教学, 又有利于学生课外学习

学习组织的建设, 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能充分发挥班级的活动功能、群体效应优势。它能促进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个体与班级的交流, 能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良好氛围, 是培优补弱的保证。

学习组织的建设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利于优势互补, 有利于学生学习中的“自立, 合作, 探究”, 有利!于“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一句话, 有利于培优补弱,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组织建设要严密科学

班委会协助班主任管好培优补弱工作。班长负责全面工作, 两位副班长协助班长分别抓好纪律和学习。每一学科设一名科代表, 均由本学科占优势的学生担任, 协助各科任课教师抓好各学科的培优补弱工作。这些学生一定是德才兼备, 学习优秀, 有一定组织领导才能, 通过他们可以带动全班。

建立班、组学习体制。学习组六至八人为宜, 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组成员的组成, 由组织调配或自由结合均可。每组中的骨干任组长, 其余同学分别担任不同学科的培优补弱工作。这样以来, 在班、组学习体制中, 人人有明确的责任, 人人参与培优补弱活动, 充分体现了全员自主参与原则。人人都是主人, 人人都是小先生;既是管理者, 又都是被管理者。班级内部平等和谐, 没有被遗忘的角落。

学习小组成员在座位上是前后或左右桌相邻。和谐上进的学习小组成员不要轻易变动。为调节视力, 学习组位置可以前后整体调动或左右整体移动, 以保证学习组织的稳定性、培优补弱的持续性。这是系统论在组织建设中的运用。

三、计划周密、狠抓落实, 开展学习竞赛, 表先树优帮后进

师生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培优补弱计划, 狠抓落实, 学习高效。学生除完成每天所学的新课程外, 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完成培优补弱任务。培优补弱搞好“三定”, 即定任务、定时间、定效果。培优补弱的班、组体系,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互动作用、督导作用和评估作用。自学为主、合作探究, 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在班主任主持下, 每周一小结, 一月一总结, 检查计划完成情况。每次检查后, 公布结果, 表彰先进, 树立榜样, 帮助暂时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 限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开展人与人、组与组、班与班之间的竞赛评比活动。与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结合起来, 评出先进班级、先进组、先进个人。表彰先进、树立优秀, 把他们的照片在班级展览窗展出、发奖状挂红旗, 大会表彰, 颁发不同档次的奖学金。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 先进帮后进。宣传后进变先进的典型, 拨亮一盏灯, 照亮一大片。

上一篇:社会比较下一篇:高职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