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范式

2024-05-10

评价范式(精选九篇)

评价范式 篇1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展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以后, 对医保运行实行什么管理范式, 是当时面临的全新而重大的课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制度运行是否稳健有序、管理是否规范有效, 而且关系保障是否可靠, 制度是否可持续。于是根据医疗保险制度的内在规律和第三方购买服务的特点, 借鉴国际上的一些通行做法和管理经验, 立足国情, 致力改革, 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 总结归纳出了既符合医保一般规律, 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管理方式方法, 即“三二一”管理范式 (即医疗保险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三个目录”, 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两个定点”和医疗费用支付结算“一个办法”) 。这个管理范式实施以后, 逐渐为医、保、患三方以及社会相关方面所认同, 所接受, 收到良好效果。许多有识之士深有感触地说, 十几年来我国医保运行较为平稳、管理较为规范有效、基金没有出险、能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其中, “三二一”管理范式是关键一环, 其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三二一”的规范约束, 而是放牧式的信马由缰, 医保基金、医保制度因失范而失控, 恐怕早就难以为继了。余甚以为然。

“两定”是“三二一”管理范式的重要环节, 它和“三个目录”一样是规范医疗服务和就医行为的重要依归, 也是经办机构作为第三方购买合理有效的医疗服务的重要抓手。实践告诉我们, “三二一”是个好东西, “两定”不可缺, 更不可废, 因为它是规范管理优化服务的客观需要。

——摘自《“两定”不可废协议须完善》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2013年第11期)

评价范式 篇2

有人说,当前评价驱动着教育,它是一股最为强大的力量,不但控制、主导着学校里的各种行为,而且抵制着任何试图超越标准框架和先前定义的变化。但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米斯勒维教授认为:“当今的教育评价已面临着一个危机,这种危机正在威胁着它的基础。根本问题在于隐含在标准化测验理论中的能力观不符合认知和教育心理学中正在出现的观点。”“标准化测验”主要指如今一统天下的“客观纸笔测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以追求标准答案为旨归的“考试”,设计形式大多为单项或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填空题以及少数论述题。“正在出现的观点”概括起来,即“学习是根植于情境中的,而不是像传统认为的那样可以在‘去情境条件下进行;知识也不是一个独立于情境的客观实体,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背景及学习者在建构知识时所从事的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像机动车驾驶执照考试,一个通过“机考”的人并不能确保他就能通过“路考”,只有将客观事实性的知识运用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才能代表他真正学会了知识。显然,新型学习观与知识观呼唤别样的评价理念以及评价方式。

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泰勒认为:“对于评价来说,不是评价客观不客观的问题,而是教育目标是否实现了的问题。在目标之中,有容易考查的部分,也有难以考查的部分。倘若忽略了难以客观地考查的部分,那么,教育本身也就扭曲了。”如今中小学校里的评价已完全被窄化为各种考试,如“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还有“学考”“会考”“中考”“高考”,等等。学生只要能在这些非对即错的二元对立的考试中取得高的分数,那么,在家长和教师的眼中,他(她)就是个“好学生”。并且像中考、高考这样“高利害”的考试之于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完全成为了赋予分值与名次的竞技场。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这种评价只能检测到客观纸笔考试能检测到的学习结果,并且这些结果多趋向于较低级的“记忆(再认或回忆)”“(知识)理解”等认知能力,而像“思考”“推理”“判断”“评价”“应用”等较高级别的认知领域的目标则难以检测到。所以,单一化的客观纸笔测验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考查和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并且这种测验是唯分数是从的,势必会忽视对其他教育目标的关注与培养。这也不难解释如今为何会有这么多的“高分低能”甚至“高分失德”学生的存在。

二、迫切需要

以追求标准答案为旨归的考试只能培养出“解题取分”的人而培养不出“质疑探究”的人,这种客观纸笔式的评价取向已不适应当下学生的学业质量评定。这种“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的陈旧的线性程式已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观照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其反应更多的是学生在一段学习过后“知道了什么”,而不能呈现与确认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即“能做什么”。于教师而言,客观纸笔式测验至多只是对学生学习进程的一种追踪,并且大多仅局限于“知识理解情况”的追踪;于学生而言,其更是一个游离于或凌驾于真实学习活动过程外的孤立环节。概言之,传统的纸笔式测验仅是一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而绝非“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前者显然简单并窄化了评价的应有效用,后者才是现代教育学所追求的评价本义,即要求评价不再仅限于对教与学之后的判定,而应该成为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工具或手段。将评价有效地内嵌于教与学之中,形成的应该是一种“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的循环互动式教学程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早已存在但有些被人忽视的评价范式——表现性评价。此种评价范式不仅能够检测客观纸笔测验检测不了的学习结果(既检测学生“知道什么”,还检测学生“能做什么”),还有助于促进“课程—教—学—评价”的一体化,将评价内嵌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伴随教学始末,实现“评价助教学”的本质效用。正如美国学者琳恩等人指出的“多项选择等纸笔测验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作为其它有价值表现的征兆或相关因素。相反,表现性评价则绕过了作为预测或征兆的中间地带,直接对学生‘能做什么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就拿语文学科来说,它是一门学习汉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它的学习,不仅要注重汉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还要注重学生在创造性审美鉴赏力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方面的培养。从这几项核心学习内容来看,语文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情境濡染熏陶式的过程,如“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力的提高”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经历长期的积累整合、内化养成后才能表现出来的。对这些能力或素养进行评定,绝非仅凭一张白纸黑字的考试卷就能检测了的。比如“口语交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经过九年的语文学习后,能够“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诸如此类的学习领域,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定是客观纸笔式的统一测验(如中考、高考等)检测不了的。此种窘状迫使我们呼唤表现性评价的介入与实施。这不仅是完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彰显语文课程价值的现代追求。但何为表现性评价?其有哪些基本特征?我们需要进一步来认识。

三、内涵阐释

表现性评价的英文原词是“performance assessment”,中文翻译除了有“表现性评价”,还有“表现性评定”“表现评价”“表现性测验”“实验评量”,等等。表现性评价并非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评价方式,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运用到,如钢琴等级考试、驾驶执照路考、医生根据症状推定病人情况,等等。但何为表现性评价,业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美国课程研究专家艾特和麦克泰把表现性评价界定为:“学生建构一个真实存在的成果(书面的、可视的或立体的)或者操作设备(驾驶、演讲、团体合作、演奏乐器)来表现他们对任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也有学者认为:“表现是评价的基础。评价要求学生做出一个反应,而不是去选择一个反应,要求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及相关的技能,主动完成复杂的任务。”从这些论断可以看出,表现性评价强调的是被评价者执行一项任务的能力而非回答问题的能力,也即“要求学生创造答案或成品展示他们所知和能做的”。此外,“表现性评价评的是复杂与高层次、历程与结果并重的能力”。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曾提出表现性评价“这个术语用来描述既评定过程又评定结果的学业评定方式”。可看出,在表现性评价中,过程与结果一样重要,其强调的是“做”而不仅是“知道”。并且这个“做”要在真实情境中或者近乎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与实施。故有人认为,表现性评价就是“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可见,表现性评价应是一种真实性的评价,通过“学生挑战‘真实的课题,来把握他们借助五官的‘表现所表达的种种学习状态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的内容与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相接近与吻合。正如美国评价专家斯蒂金斯认为的那样:“在表现性评价中,我们常常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可直接由高水平的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观察、评判。”而其中的“标准”主要就是指“事先设计好的评分规则或评分标准”。从上述的定义阐释来看,表现性评价是一种特别强调“建构性”“过程性”“真实性”以及“标准性”的评价方式,综合起来给其下个尝试性定义的话,即“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结果做出判断”。

概言之,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学业质量已不能仅凭传统的客观纸笔式的考试来评判,这种“唯分数”“唯标准答案”的评价方式容易扭曲教育的价值取向,致使学生沦为“做题取分”的工具,失去了多元发展的机会。为此,我们提倡将表现性评价内涵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之中,这不仅是现实性呼唤,也是时代性诉求。

高校教师评价范式比较研究 篇3

一、结果导向维评价范式

结果导向维评价范式是在实证主义知识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评价理论、观念和方法体系,其哲学基础是操作主义。在管理学中,此种评价范式最早可追溯到工业化初期的科学管理理论,它使用一定时期内评价单元的投入产出纪录来表述绩效。近年来有代表性的理论方法有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2]、CBA(cost-benefit analysis,成本利润法)[3]等。此种评价范式认为,只有通过结果——外部奖励才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且也只有通过结果——惩罚不称职的行为才能使人不断地改进不足,取得进步。在评价的类型上,由于结果是面向过去的行为,因此属于终结性评价。在教育领域,受这种评价范式影响而建立起来的评价模式被称为“泰勒模式”或行为目标模式,在教师评价领域形成的是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也被称为“绩效管理型教师评价制度”或“行政管理型教师评价制度”。

二、过程导向维评价范式

过程导向维评价范式是在人本主义知识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评价理论、观念和方法体系,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在管理学中,此种评价范式可追溯到以梅耶(Mayo)和马斯洛(A.H.Maslow)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学派。这类评价范式认为结果只是一种现象,它是由行为因素导致的。人的素质、能力、努力程度等反映绩效的本质。近年来,以罗伯特·卡普兰(Rober S.Kaplan)为首的哈佛学派提出的战略管理思想也十分强调非绩效指标所起的作用。在评价类型上,由于未来是面向尚未发生的行为,因此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在教育领域,受这种评价范式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是以古巴和林肯为代表的第四代评价理论。这种评价理论强调在宽松民主的氛围内,通过评价来发现被评价者的优点与不足,进而制订发展计划,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实现双赢。由于这种评价范式是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因此在教师评价领域相应形成的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又被称为“专业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或“专业发展模式”。

三、两种评价范式的比较

由于结果导向维和过程导向维两种评价范式的哲学基础不同,因此两种评价范式在一系列问题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依据表1所示的差异可知,结果导向维评价范式强调科学研究、硬数据、假设检验及统计等,而过程导向维评价范式更注重柔性管理,软数据和人文特征等,二者各有利弊。具体说来,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由于结果导向维评价范式强调硬指标,因此,评价过程既便于信息的收集,也便于绩效的量化研究,具有理论上的严密性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不过,就高校教师而言,由于其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工作结果也十分复杂,这就使得评价变成了一种复杂的计算模型。在评价信息的处理上,科研和教学工作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进行量化,在价值判断上也不可能达成毫无异议的一致性,因此并不能真正科学、全面地考查高校教师的工作业绩。同时,此评价范式把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条件、不同个体特征的人放在同样的评价尺度之下,忽略了评价单元客观基础条件优劣、不同学科以及个体劳动特点的影响,难以反映高校教师工作的真实绩效。

过程导向维评价范式强调人的素质、能力和努力程度等因素,应该说抓住了评价的本质,但是这些因素同工作结果之间不存在结构化的联系,这就给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量化工作带来很多困难。首先,在评价信息上,对于素质、能力和努力程度的考查很难做到客观精确,依靠主观判断打分的方法涉及人为的因素过多,难以做到客观、公平、合理。其次,对过程的评价必须是长时期考查才具有科学性,因此,所需成本极大,出于效率的考虑,可操作性较差。再次,由于行为过程的个体性,导致不可能有固定的规范和程序,编制评价指标体系既困难,也不具有通用性和可移植性。最后,从管理的角度看,评价要强调反馈、计划和控制,不可能允许个人的任意发展。不注重过去,只面向未来,没有任何奖励或惩罚性的结果,评价很可能最终流于形式。

四、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结果导向维评价范式理性主义色彩浓厚;过程导向维评价范式自然主义色彩明显。两种评价范式所抓住的都是评价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侧面,结果导向维评价范式关注组织的需要,关注事务性的因素,关注可测量的结果,需要量化数据;过程导向维评价范式关注个体的需要,变革性的因素,关注行为的价值,需要定性的数据[4],二者各有利弊。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首先,评价体系设计应兼顾组织需求与个体需要。高校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等功能,在促进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同时,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办学效益的目标[5]。由于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基本上都是依据结果导向维评价范式建立起来的,因此,更多的是强调了组织的需求,而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需要重视不足。所以,应该充分吸收过程导向维评价范式重视个体需要的特点,使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设计做到组织需求和个体需要二者兼顾,也就是既要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其次,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应科研与教学并重。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同时也是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所需要协调与平衡的一个关键问题。一般说来,科研工作的结果更具有说服性,而教学工作的过程更具有解释力。由于结果导向维评价范式更倾重于可量化的数据,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上,强调科研工作的结果性指标有余,而对教学工作的过程性指标重视不足。所以,有必要依据过程导向维评价范式重新审视教学工作,使评价指标体系真正做到科研与教学并重。因为,即便是在研究型大学,也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人——有的教师对学问的贡献作用有限,但善于激励学生,或善于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融会贯通。有创见的思想家和研究者并不是大学教授的唯一类型[6]。

再次,评价方法选择应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科学的指标体系还需要科学的评价方法为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由于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包含客观性的定量硬指标,又包含主观性的定性软指标,因此单纯依靠定性抑或定量的方法都不足以实现对高校教师业绩的综合考查。从上述比较可知,结果导向维评价范式单纯地强调了定量研究,过程导向维评价范式过于倚重了定性分析,而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评价方法选择应该是“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7],也就是既要对定性指标进行定量化处理,也要对定量指标进行定性化分析。

摘要:正确的评价范式选择是高校科学构建教师评价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方法论基础、人性假设、关注点、主客体关系、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类型和结果处理等几个层面对结果导向维和过程导向维两种评价范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评价范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周新发,宗琴珍.高校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弊端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StephenP.Borgatti,PaceyC.Foster.TheNetwork Paradigm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A Review and Typology[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60).

[3]Huaqiang Wei,Deb Frinke.Olivia Carter,Chris Ritter.Cost-Benefit Analysis for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A];CSI28th Annual Computer Security Conference[C].Washington,D.C.2001.101.

[4]刘志耀.教师评价范式: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审视与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7,(4).

[5]徐绍莉,生云龙,杨长青,田静.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及构建原则[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4).

[6][美]弗莱克斯纳;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

评价范式 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环境保护 评价指标 措施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107-01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各级政府作为环境保护的执行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杠杆作用,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于及时评估和改进环境保护问题。因此,深入对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早已迫在眉睫,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1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的现状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是各企业污染防治情况的直接反映。首先,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与治理,主要包括农业和工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情况、企业排放三大废弃物,整理污染物与三废处理设备、环境污染的程度;其次,针对外部环境的保护,主要包括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排污费用的收取、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再次,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农业生态试点和生态环境保护区保护等;最后是环境保护自身建设整体情况[1]。

基于我国国情,已投入实行的环境评价指标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阻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不齐全,检测技术不高,准确度和可靠性低,缺乏时效性;其次,现有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环境实际状况脱节,指标体系无法及时反映环境状况,仅通过年终调查总结来发现。其次,由于生活污染物和工业污染物的交叉排放,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加剧,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缺陷;最后,环境保护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需从源头做起,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我国尚未建成完善、合理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2 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条件

2.1.1 科学性

科学性基础作为环境评价结果质量高低的判断标准,要求环保评价指标体系着力于科学层面进行设计和规划,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全方位把握低碳经济的特点,着重强调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应确保环境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选用科学的评估方法,确保各项环境指标能客观的反映出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需明确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将资源可利用率的提高、环境破坏程度的降低、节能减排等视为重中之重,努力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知,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应在以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重要基础。

2.1.2 可操作性

在设计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应将这一指标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着重强调各项指标含义的准确性和各类计算方式的可操作性,进而更好地监督和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2.1.3 稳定与动态结合的基础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动态过程,其根据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不同,指标设置也不尽相同,相关工作人员应进行及时调整和细化。一般情况下,为了全面掌握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各项数据,从而确定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内容不能一直处于动态情况下,应保持相对稳定性,即为稳定与动态相结合,其也是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条件之一,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2.1.4 政策性

在设计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应综合掌握国内外各项形势,构建更具适用性和可行性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工作人员还应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国际公约[2],统筹规划和设计符合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2.2 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的设计

2.2.1 指标的择取

低碳型环境保护主要由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组成,是一项由社会、环境、科技、资源、经济等构成的复合系统,须从不同层面、不同侧面进行描述,进而构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多个层次的评价体系,便于对环境保护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其中,一级指标为低碳环保指数;二级指标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三级指标为反映国家或地区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基础性指标。

2.2.2 评价指标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3],低碳型环境保护要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护环境,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二氧化碳减排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即为经济发展指标;低碳发展指标,其是衡量节能降耗和社会化低碳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准;社会发展指标,主要是指采用恩格尔系数来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指数,其也是低碳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标准;环境指标,绿地覆盖率是绿化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和整个区域面积的百分比,覆盖率越高,植物吸附二氧化碳的总量也就越高,环保效率也随之增高;政策指标,低碳经济社会的构建必须从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入手,明确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而国家的战略政策直接决定了碳排放监测体系、统计体系等的建立,是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2.3 低碳經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核心内容,各级政府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衡量广大群众生产生活能否达到低碳要求的重要标准,是能否有效保护环境的重要准则,涵盖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治污力度、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技能减排等内容。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包括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空气污染降低率、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全国GDP比重率等,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科技、资源等,各角度、各层次都受到了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制约,以使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展开。

3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已投入实施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对其的重视,实时跟踪和保护外界环境,及时纠正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掌握低碳经济的各项特征,不断总结和完善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我国低碳型环境保护程度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乃江.低碳经济模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与生活,2014(16):93-95.

[2]许力飞.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102-107.

评价范式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范式,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人们生活质量水准在不断的提升, 但是同时还需要注意到的是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为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产敲响了警钟。我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 而环境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对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是当前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也是众多工厂和企业在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时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低碳经济的发展范式是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重要形式, 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策略。基于低碳经济发展范式, 建立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 能够为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1 环境保护价指标的实施情况

1.1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 通常情况下, 能够直接反映出各个企业和工厂对于各项污染问题的防治情况。我国对于环境保护问题十分重视, 在此基础上确立的国家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都是为了达到促进环境保护的目的。当前情况下, 实施的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 首先主要针对的是重工业的污染物排放和治理工作, 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工农业的基本生产情况, 同时还集中了对于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各项指标。针对环境的实际污染程度进行控制和管理, 是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其次, 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还将环境保护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一些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收费, 做好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最后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 还能够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包含在内。生态环境容易受到各种污染物的影响, 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纳入到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之中, 能够起到良好的实际效果。

1.2 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在实际实施之中,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不能完全适应到社会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当前实行的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 可能会在某些方面与实际的环境状况存在着一定差异, 从而影响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无法及时跟踪考察到环境治理和预防的实际状况, 将会对环境保护评价体系的正常运用造成影响。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不够健全, 资料不具有时效性, 会在准确度方面有所欠缺。当前使用的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对于实际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具备良好的促进作用。

2 构建完善的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

2.1 构建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在进行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时, 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善的科学基础。科学性的基础是评价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整体质量的重要标准。针对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 进行全面的设计和规划, 积极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范式, 力求促进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达到更加合理的目标[3]。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是保证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完善的重要条件, 目前评估方法的多样化和科学化, 为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对于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随之出台的众多环保政策, 为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 提供了一定的作用和支持。全面、充分地了解到当前国内外的各项形势, 能够积极有效的应用到一些较为优惠合理的环保政策, 这对于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具有良好的作用和价值。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2 完善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的相关措施

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 主要是用来衡量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各项碳排放是否达到标准的, 同时还能够有效衡量出各个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想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 就需要针对当前社会中的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的控制和管理, 尽可能地将社会中出现的各项污染物的排放纳入到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之中。保证收集到的各项数据信息都是准确且具有一定时效性的, 由此才能够为环境指标评价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低碳经济是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主张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 而环境保护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内容。根据环境保护的相关目标, 确定好环境保护的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 确立好有序的保护标准, 这其中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率、空气污染降低率以及工业废水达标率等。

3 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的积极意义

通过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 不仅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 还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低碳经济的发展。环境遭到破坏, 首先影响到的是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工厂和企业排放的污染物, 人们生活产生的各种生活垃圾, 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侵入人体,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空气质量达不到安全标准, 对于人体的影响是极其大的。其次, 环境的破坏会引发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 对于生态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范式, 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了人们的日常行为, 尽可能地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为人们提供较为适宜的居住环境。

4 总结

低碳经济, 是当前社会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想要将低碳经济的优势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就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 能够确定生产生活中的各项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评价范式 篇6

1.1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二氧化碳的排放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因此, 这里我们着重研究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一下几种:

第一、工厂的各种生产需要

工厂的生产必须要有动力支持, 那么这样就需要消耗能源。我们在这里讲一个钢铁生产的例子。在我们国家普遍的现象就是, 钢铁生产量大的地方污染比其他地区的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就是因为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 在这个过程就会生产大量的二氧化碳。当然, 能源消耗的过程不仅会产生二氧化碳, 还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 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二、车辆燃油

在最近几年里, 我们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体现就是各种车辆的增多。车辆增多、交通运输行业的发达当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之处,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现阶段, 车辆的行驶都是靠燃油支持, 燃油势必会造成二氧化碳以及含铅化合物等的大量排放。而且, 我们国家发展速度比较快, 基础设施跟不上也是一个问题。这样就容易造成堵车, 在这种情况下, 车辆的燃油量要超过车辆正常行驶时的燃油量。

第三、火力发电

随着现代化的生产发展, 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任何一家工厂、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尤其是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 更需要高电压电力的支持。其次, 在每家每户的生活中也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在现在社会中, 现代化设备越来越多, 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 家庭用电量可以代表家庭的生活水平。然而, 在现阶段我们国家依然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火力发电燃煤也是二氧化碳的一个重要来源。

1.2 pm2.5

在最近几年里, 有出现了一个新名词, pm2.5。最近几年里, 它的出现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它并不像二氧化碳一样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而是一种多种有害物质结合、反应而形成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的出现与上述文章中造成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的原因相同, 是多种工业产生产生的有害物质的结合体。

1.3 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可以说是一种生产成本低, 但是运用方便的一种产品。但是, 在现在还是颁布了限速令。因为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品。大量的塑料制品, 尤其是塑料袋出现在空中, 势必会成为环境污染。人们不满这种污染的出现会对其进行燃烧处理, 这样并不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反而会增加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也会加剧上述文章中提到的二氧化碳、pm2.5的污染程度。

综上所述, 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能源的利用, 尤其是煤、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但是, 塑料制品作为现代产物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对人们的影响

2.1 自然环境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出现

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环境的污染, 人们在近几年里接二连三的遭受着自然灾害的惩罚。这些自然灾害出现的原因很多都来自环境污染。我们利用的煤、石油、矿石等自然资源, 基本都是深埋在地下的, 大量开采这些资源就会减轻山体的重量。那么, 当地震时山体越轻, 运动就会越剧烈。而且, 地下资源被开采后地面塌陷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自然环境的破坏, 自然灾害的出现不仅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影响, 对各种动植物的生活也产生了影响。尤其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全球变暖, 一些生活在南北极寒冷地区的生物就会失去气息的环境, 从而灭绝。这样就会造成一些珍贵药材的丧失, 这样又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影响。

2.2 有害物质倾入人体

现在, 出现在人们面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空气质量问题。空气是人们生活不可以缺少的东西, 但是空气质量却越来越差。那么, 人们吸入大量的有害物质就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产生, 进而导致人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最终导致死亡。

2.3 全球变暖对人们的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 都由于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 出现了温度升高的现象。首先, 全球变暖导致了大量的中年积冰的融化, 海平面的上升。这样就会导致沿海地区的居民丧失生活的环境。其次, 在我们国家的北方最忌讳暖冬的出现。但是, 在最进几年里, 由于全球升温, 在我们国家的北方很少会出现寒冬, 取而代之的是暖冬。

3 根据上述问题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3.1 限塑令

在出现塑料制品问题之后, 我们国家果断颁布了“限塑令”。很显然, 在最近几年里, “限塑令”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空中漂浮的塑料制品也逐渐减少。但是, 想要彻底解决该问题, 就要进一步对塑料制品使用的管理。因为“限塑令”只是对塑料袋的使用起到了作用。那么,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进一步解决塑料制品的使用问题, 例如一些塑料器皿的使用。

3.2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我们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就是工业生产。那么, 我们想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首先要从工厂入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标准, 关闭不合格的工厂。当然, 我们更应该注重技术的发展, 尽可能将二氧化碳等一系列有害物质转化为可以用于生产生活的有用物质。

3.3 找到新能源

从上述文章中的分析可以得出, 自然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的燃烧, 尤其是煤、石油等。那么。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出新的能源代替这些化石能源。而且, 新的能源不能像之前我们使用的化石能源一样产生大量的污染。

3.4 用风力、水利发电代替火力发展

在现在我们国家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使用风力或者水利发电。但是, 由于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在大部分地区推广开。因此, 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风力、水力发电等一系列情节能源发电的方式。当然, 太阳能发电是最合适的一种方式。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 低碳经济被重视起来。首先文章中分析了环境破坏的几大原因, 几种有害物质的排放, 二氧化碳、含铅化合物, 还有塑料制品的使用, 以及多种物质结合而成的pm2.5。然后, 文章中分析了环境污染会给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最后, 针对这些问题, 建议建立合理的环境保护体系。

评价范式 篇7

1. R&D项目效率与R&D项目效力的内涵。

R&D项目效率类似于生产效率, 包括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两个部分[1]。其中, 技术效率是指对现有资源最优利用的能力, 即在一定投入水平下产出最大化或在给定产出水平下投入最小化;配置效率则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实现投入和产出最优组合的能力 (Eric, 2007) [2]。可以看出, R&D项目效率是对R&D项目实施过程水平的一种度量, 不仅包括资源配置水平, 还包括采用方法手段的经济性[1]。

在微观经济学中, 效力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需要或欲望的能力。在管理学中, 效力则与选择合适的方法或做正确的事并做好等价 (Mette等, 2006) [3]。融合上述几种观点, 效力是度量组织实现发展目标与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体现了活动开展的价值。R&D项目效力反映了R&D项目与组织发展战略及客户需求的耦合程度, 是对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和满足客户需求能力的一种度量, 体现了R&D项目的利用价值[4]。

研究表明, 效率不会改变产出, 只会影响获取产出的过程方式, 是策略性问题, 而效力则是战略性问题, 受到组织目标的影响。

2. 效率和效力在新的R&D项目绩效评价范式中的角色定位。

为了使效率和效力的思想能够直接应用到组织管理中, 假设效率是正确做事情, 即手段的经济性, 而效力是做正确的事情, 即目标的完成程度, 进一步整合这一观念, 即是效力针对成果, 效率注重完成方式, 而这一观念对管理者非常有用, 即将组织视为一组系统, 系统由许多过程组成, 过程是获得产品等结果的手段, 则产品结果关于效力, 而过程实施关于效率[5]。在R&D项目实施与绩效评价过程中, 传统的以效率为中心的R&D项目绩效评价方式并不科学, 质量、预算、时间和资源投入等评价指标, 只是对R&D项目做出静态的测量, 而环境是动态的, 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 先前的指标在新环境中很可能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 R&D项目效率的实现并不表明已经实现了R&D项目的利用价值, 必须在满足R&D项目效力的前提下, 评价R&D项目效率才是科学合理的, 需要采用“效率+效力”的R&D项目绩效评价的新范式[1,5]。

二、基于逻辑框架法 (LFA) 的R&D项目绩效提升机制

1. 逻辑框架法与R&D项目开发。

逻辑框架法 (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 LFA) 是一种系统研究与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模式, 由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于1970年开发并使用的一种项目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的工具,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项目评估、实施检查、监测评价和持续开发等领域。

LFA的核心概念是事物层次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即“如果”提供某种条件, “那么”就会产生某种结果, 条件包括事物的内在因素和所需的外部条件。LFA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框图对一个复杂项目的内涵和关系进行描述与分析, 并形成一个5×4阶的逻辑框架矩阵, 以R&D项目为研究对象, 整理 (见下页表1) 。垂直轴表示建立在因果关系基础上的目标层级和假设 (或先决条件) , 即R&D项目开发的垂直逻辑 (vertical logic) 。水平轴表示R&D项目在每一层级上的实施手段, 即R&D项目开发的水平逻辑 (horizontal logic) 。

在R&D项目开发的垂直逻辑中, 从第一列最高层开始, 验证并提出“如何完成每一层级”, 或从第一列最低层开始, 在各级询问“为什么实施这一R&D项目目标/活动”;在第四列中, 每一层级在因果关系中引入了假设 (先决条件) ;第二列要求R&D项目人员提供客观、证实的指标, 实现项目进展的准确评估;第三列则确定验证方法与手段, 即对指标数据的整合与评价。其中, 第二列和第三列也包含了水平逻辑, 并且试图勾绘出一个基本的监控 (monitor) 与评价 (evaluation) 体系。在R&D项目开发的水平逻辑中, 最低三层 (投入、活动和产出) 可以评价R&D项目效率, 即将投入转化成产出;“成果”和“目标”层级则是关于如何测度R&D项目效力, 即实现R&D项目对组织持续发展的利用价值。

2. R&D项目监控与评价的协调。

在LFA分析范畴内, R&D项目效力 (做正确的事) 针对的是项目开发的利用价值或项目目标的适用性, 即“开发假设”的有效性, 也即项目活动对生态、社会和经济的支持性;R&D项目效率 (正确地做事) 则集中在项目成本和进度管理, 即在成本预算和进度安排的范围内, 如何将投入/产出进行有效的转化, 并涉及到R&D项目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6]。R&D项目实施是有效率的, 即在成本预算范围内, 按时或提前完成了R&D项目, 但R&D项目却可能是无效力的, 可能因为R&D项目的内在逻辑不是建立在事实之上, 即“开发假设”是无效的, 亦或R&D项目目标并不是针对组织存在的薄弱环节, 即初始开发问题分析不足。而逻辑框架中的R&D项目监控和评价功能可以提供利益相关者的相关信息, 保证R&D项目的效率和效力。根据对R&D项目监控和评价重点的不同, 可以形成图1的概念模型, 例如, 直接控制投入 (input) , 较高程度地控制活动 (action) , 但部分控制产出 (output) , 而评价则主要针对成果和目标。此外, 监控和评价重点的不同导致其功效 (决策、责任和学习) 和影响 (运作、策略和战略) 也是不同的。

评价属于公认的领域, 而监控却难以归类, 部分学者认为监控是组织绩效测度中涌现的新的管理领域。在主流思想中, 监控的目的是控制, 是持续收集与分析数据的过程, 而评价则是周期性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项目学习水平[6]。监控通常集中在组织内部, 是管理驱动型, 强调项目效率, 而评价则是主要考虑外部因素, 是利益相关者驱动型, 强调项目效力[1]。就R&D项目而言, 监控是对R&D项目效率标准的常规性的内部报告和评估, 即实际实施与计划的一致程度, 主要目的是提高管理决策水平;评价则发生在R&D项目中期或末期, 主要利用反馈信息提升R&D项目的利用价值, 确定战略效力。

参考文献

[1]刘井建.效率与效力共驱的R&D项目绩效评价研究——基于DEA方法的中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比较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09, (11) .

[2]Eric, C.W.R&D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a cross-country analysis using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cyModeling, 2007, (2) :345-360.

[3]Mette, A.et al.Measuring overall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using DEA[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7, (1) :305-321.

[4]Merydth, H.M., Sarah, F.and Sally, T.Development of a participator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trategy[J].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2006, (4) :365-376.

[5]刘井建, 陈伟.效率与效力共驱的R&D项目绩效评价模式与角色定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10) :89-91.

评价范式 篇8

产业就业结构是指就业在各产业及产业内部的构成,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的总和, 是狭义的就业结构 。钱纳里、艾金通和西斯姆等人把现代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 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产业结构标准模式”, 分为以产值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和以劳动力就业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两种 (见表1) 。

注:表中结构偏离度根据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计算所得

资料来源:Syrquin M. and H.B. Chenery, 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 [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 Vol. 3, 1989

对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综合描述。“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促进了我国学者对产业就业结构的实证研究, 我国大部分研究通过对各地GDP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的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借助就业弹性、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相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分析等指标或分析工具, 对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标准结构”或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分析, 或者对我国某一地区的产业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对策。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经济政策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但缺乏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形成、演进动力和演进规律的系统性研究来支撑就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2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化进程及特征

2.1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化进程

建国以来, 中国产业就业结构在产业政策、就业体制、宏观经济发展等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态性 (见图1) 。

(1) 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

这段时期我国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有明显的振荡特点。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全力推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战略, 因而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中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次产业的比重急剧上升, 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次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 50年代后半期第二次产业陡增20.1个百分点, 第一次产业急降22.9个百分点, 而同期的就业结构变动很小, 直到1962年第一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仍占82.1%, 第二次产业只有8.0%, 二者只变动1个百分点左右。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年 (1949~1999) 》, 《中国统计年鉴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199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es.gov.cn/,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 (1996~2002) 》

(2)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对计划经济时期的“适当调整”时期, 第一产业得到了恢复性发展, 第三产业的比重也适当地调高, 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则明显下降, 产业结构表现出向一般模式靠近的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逐渐增加, 因此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化趋势表现为第一产业基本不变, 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迅速下降。

(3) 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

进入 90 年代以后,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并不稳定。90 年代以后, 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在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比重有所提升。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 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低谷, 第二产业的比重也随之下调, 第三产业的比重得到了提升。到2000年, 农业和工业的产值比例已变化为15.9:50.9, 产值结构渐趋合理, 而我国相对应的就业结构为49:24, 差距依然很大。多年来, 我国只有第三次产业的产值比变化与就业比变化是基本协调的, 但是按国际标准模式衡量, 我国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仍然落后。

2.2演化进程的特征

我国就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路径依赖性。首先, 就业者、企业、经济部门在行为表现上的多样性, 企业总是按照符合现状的政策经营和进行要素选择, 对政策的赢利可能性把握也不同。其次, 就业结构的变化和系统中的变量既通过系统的筛选机制呈现出来一定的规律性, 又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扰动现象, 这使传统经济学试图在一个给定的包括一切可供选择办法的集合中寻求一种全盘的、一劳永逸的长期最优化难以实现。第三, 由于就业结构随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性和经济发展在既定方向上的惯性, 就业结构的演变路径呈现出前后连贯和相互依赖的特点, 这一变迁路径可能沿着良性循环轨迹发展, 也可能向非绩效方向发展, 甚至“闭锁”在某种无效率状态。我国经济发展与国外发展阶段不同, 而时间的一维性使发展路径具有不可逆性, 所以, 简单地与国外就业结构演变的标准模式类比, 无法真正诠释我国就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演化范式的引入

目前大多数对就业结构的研究都基于均衡分析的基础上, 常用的衡量指标为结构偏离度 (结构偏离度=GDP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产业构成百分比-1) , 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 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均衡思想认为:当结构偏离度越接近于零, 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也就越合理;当结构偏离度零, 该产业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使产业的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保持一致;当结构偏离度小于零, 意味着该产业已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者, 应该促使劳动力从该产业流出, 转移到其他部门。

然而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有着与国际标准模式不同的重要特征:第一, 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相比, 中国的产业结构偏差较大, 并且偏差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扩大, 其中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已经超过国际标准模式的水平;第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结构偏差趋向均衡的速度大大慢于其他国家。还有研究也发现, 中国的产业发展模式与国外的一般模式有着较大的背离。而致力于了解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一般规律”的研究者也发现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 例如, 虽然服务业没有取得预期的高速增长,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没有显著提升, 但中国却能在长达 20 多年的时间里, 保持几乎是全球最高的增长速度;服务业发展滞后并没有成为增长的障碍。

因此, 就业结构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它具有路径依赖性, 同时又有不确定性。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不是如图2-①中的稳态, 也不是图2-②中的不稳态, 而是图2-③中的亚稳态。

参考:陈平, 《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动力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9

就业结构理论主要是研究相关要素的组合、关联与演变规律。产业就业结构直接反映不同产业之间就业的相互关系, 是产业结构与影响就业各因素综合作用的表现, 就业结构反过来又会影响产业结构, 从而改变影响就业的各因素在产业中的作用大小与方向。因此就业结构的研究将由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分析, 经济学中常常采用线性或可线性化的模型对经济学中的问题进行动态分析, 线性模型具有较标准的正规轨迹, 比较容易获得解析解, 但是就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非线性发展的, 因此线性模型就不能准确地模拟就业结构的演进。谢正磊、林振山等 (2005) 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劳动力——劳动力市场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劳动力转移的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农村劳动力——城市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4结论

就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非线性系统, 其演进过程无疑受非线性效应的制约。用线性模型表达其演化规律, 精度并不理想, 因此用演化范式进行研究, 建立就业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非常必要。目前对中国就业结构演进问题还是定性描述, 尤以线性描述为主, 且不涉及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结构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对一个系统来说, 如果只有相互的线性作用, 其线性作用即使再强烈, 也只能引起量的增减, 决不会引起质的变化。只有当系统存在非线性作用, 才会出现涨落和突变, 才能出现崭新的结构, 显然就业者、用人部门和就业结构之间更符合非线性关系, 所以从理论上探讨就业结构形成模式, 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结构比例对促进我国就业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稳定增长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 在制度演进的过程中, 行为者的观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主观抉择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摘要:如何促进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既有利于增加就业又有利于经济增长, 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就业结构演进过程表现出多样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路径依赖性等特征, 通过演化范式阐释就业结构的动力作用过程和演化机理。

关键词:就业结构,演进,演化范式

参考文献

[1]Syrquin.M.and H.B.Chenery.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 1989 (3) :201-222.

[2]万继勋.建国以来劳动制度和就业结构的演变[J]瞭望, 1986 (37) :18.

企业管理学的范式确立与范式竞争 篇9

关键词:企业管理学,范式确立,范式稳定,范式竞争

从泰勒主义出现至今,管理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管理学科的建树远远超过其他社会类学科,随着行为管理学科的兴起,体现出多种受不同范式支配的管理理论,这些理论互相影响互相交织,从而形成对于企业管理问题的体现的多元化局面。本文就范式的层面对管理思想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管理学科发展与变迁的趋势。

一、企业管理学在范式层面的发展过程

范式概念首先是由美国的哲学家汤姆斯·库克提出的,指的是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领域当中具有的共同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一研究的哲学背景规定了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为学者提供了共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规定了某项研究成果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范式理论能够有助于突破时间序列和复杂的学派的分歧,能够更好地概括各类管理学理论,更好更加有效的分析和归纳管理科学发展的逻辑和规律。

(一)企业管理学范式的确立和稳定

在整个19世纪,泰勒在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企业管理方面所具有的实践经验和相关实验研究构成的科学管理理论, 都成为管理学的独特标志。

科学管理理论标志着古典企业管理学范式的确定,核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以“经济建设”为前提,认为人们会受到利益的驱使,只对如何提高自己的收益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指导行为的原则,只要给予足够的金钱,就能够发挥人自身最大的潜能;二是在从人与资源的关系角度进行着手, 企业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通过运用合适的手段将生产要素发挥到最大限度的一个行为,从而生产出更多财富;三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可以通过构建相关规定加以确定,管理指的是通过运用科学方法使契约达到充分的稳定性和完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效率的提高。这三个特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哲学系统理论学科框架,也是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概念分析方法。

(二)管理学范式的竞争

从最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心理学”可知,一些企业管理学家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但是当时范式竞争的格局并未真正的形成。在二战以后,行为管理学的影响不断深化和扩大,直到20世纪50年代,管理学范式竞争进入了一个范式竞争的新时代。

科学范式管理哲学的内涵是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每个人都是社会人,认为企业的每个员工都不止是经济产物,而是具有生命、情感、欲望的生理的动物,具备主观能动性和思考能力以及创造性;二、认为在面临许多外界不确定的因素的时候,企业应该被视为一个有机的社会系统,而不是一个赚钱的工具;三、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具体行为。而人的行为时受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行为因素包含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各个学科领域。

随着各大学科的发展以及演变,自20世纪60年代,相继出现了管理过程理论、决策论、企业战略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等其他相关学派。这类理论被划分为理性主义管理学范式,通过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提供的工具和方法论,在吸收古典管理学范式和行为科学范式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知识,把管理过程、组织和战略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采用相关管理方式研究方法管理企业相继成功,社会学、文化学和其他相关的社会科学也被引入到管理学研究当中,出现了企业文化等相关管理学派, 它也是在继承系统科学理论和行为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强调企业成员共同价值观和新年的培养的重要性的新的学科。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促进了学习型理论组织、知识管理理论、企业再造理论等相关理论学科的形成, 同时也是对于管理权力的突破,把企业的行为看成是个人、团队和组织的不同类型的学习和互动过程,强调企业管理的弹性化,直至今日,在管理学发展的过程当中,各类管理理论和学派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己的特点和影响力,在某一时期都会有特定的管理学理论占据主导地位,而不是某一学科或者学派一直完全占据领导地位和统治地位。

二、企业管理学发展变迁历史分析

在管理学发展的过程当中,经历了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变化,管理学的发展也经历了由确立、稳定到竞争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始终同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密切相关的。

(一)机器大工业生产与局部委托代理关系制度下古典管理学范式的确立和稳定

19世纪中后期,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西方国家的产业革命相继完成,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出现,与机器大工业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分工促使所有者逐步从经营过程中退出来,古典管理学范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得以确立的。

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为企业所有者在管理方面设置了一个较难进入的入口,让他们从日常经营管理领域退出,促使企业规模不断发展扩大;另一方面,也为技术人员和专职经理提供了一个发展自我的平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古典管理学范式的统治地位相当稳固。

(二)局部委托代理关系向完全委托代理企业制度转变行为下范式的确立对古典管理学范式的挑战

随着企业发展及以进一步扩大,古典管理学范式支配下的相关理论在企业当中的时间和运用,导致企业内部代理层次多样化发展,代理经营权和决策权被分属为不同的管理机构,使得委托任何管理人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更为复杂,因此,从企业组织领导的纵向关系来看,管理层的人很有可能既是委托人又是代理人,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升, 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不确性因素也逐渐增多,因此,企业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需要达成前提协议,因此,委托人需要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和激励,对事前的约束和事后的竞争取代,这一机制的使用,为代理人的行为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自由。

(三)完全委托——代理关系为主体企业制度下的多范式竞争

经过多年发展,两种范式下的相关理论在研究当中为企业组织内部经营提供了相关的工具方法和模型,同时也创造出了避免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但是随着目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大,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经营产品出现多样化,小批量、多种规格标准, 企业面对的内外经营压力不断增大,促进企业把管理的主要核心转向组织整体有效运作,以及灵活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

在“经济人假设”这一古典管理学范式研究理论和“社会人假设”科学管理范式的相互竞争的过程当中,一些管理学家不仅会思考对人性的探索,同时还会努力去构建一种新型的管理学范式。他们认为,认清楚人的本质是非常困难的,而系统论、信息论、运筹学、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与突变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又为这一思路提供了工具与方法论上的有力支持。所谓的“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所包括的管理过程理论、决策理论、企业战略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理论、数量管理科学理论等等, 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思路下分别利用不同的自然科学方法建立的,其核心是人性假设,通过对理性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和分析,组织经营战略作为研究对象,注重管理科学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小结

在未来的管理学发展当中,范式竞争的发展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不是企业管理学科发展的常态,因为社会生产和企业管理制度发展会形成多元化的趋势,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息知识等一些无形的要素回去带劳动资本以及一些有形的产品,逐渐代替主体地位,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所占据的比例会有所提升,一些旧的生产方式会逐渐退出社会的舞台,各个部门党组,社会生产特征的差异将会缩小;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类型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方式企业治理的模式和结构,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参与到企业竞争当中,优胜劣汰,使得企业管理的差异性逐渐减少,在某些特定的社会生产特征和企业管理结构下提出的科学范式会逐渐失去优势;最后,由于各种范式之间存在以一定的相互关联,而不是完全对立,因此需要各种管理方式加以融合和发展,未来管理学的发展也一定会走出这样的丛林。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邹统钎著.战略管理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郭咸纲著.西方管理学说史[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郭咸纲著.西方管理思想史[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评价范式】相关文章:

范式守信04-19

范式05-03

研究范式05-11

新闻范式05-07

研究范式05-10

组织范式06-01

会计操作范式05-18

符号主义范式05-21

九大教学范式范文05-28

九大教学范式解读07-04

上一篇:绿色消费法律规制下一篇:人民的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