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2024-05-15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精选九篇)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篇1

关键词: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收原则,税收政策,个税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 企业的薪酬分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员工的固定工资在收入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奖励工资在收入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年薪制, 即工资薪金为每月固定, 同时年终根据考核再发放一次性全年奖金 (以下简称“年终奖”) , 自1980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 关于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政策, 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本文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问题”的立法宗旨和“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立法精神出发, 基于我国现行的“公平、效率、适度、法治”税收原则, 对有关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纳税规定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并提出相关改革建议和完善措施。

一、我国现行税收原则的基本内容

根据历史上各个阶段税收原则的内容, 结合税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笔者认为可从社会、经济、财政、管理四个方面将我国现行税收原则归纳为“公平、效率、适度、法治”四原则, 这是政府征税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应在我国税收立法和实施过程中得以体现。

(一) 税收公平原则

是指政府征税, 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 应确保公平, 这是税收的基本原则。税收本来就是政府向纳税人的无偿分配, 虽然有种种应该征税的理由, 但从利益的角度看, 征税毕竟是纳税人利益的直接减少, 因此, 在征税过程中, 客观上存在利益的对立和抵触, 纳税人对征税是否公平、合理, 自然就分外关注, 如果政府征税不公, 则征税的阻力就会加大。在现代社会, 税收公平原则是各国政府完善税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 税收公平经历了一个从绝对公平转变到相对公平, 从社会公平拓展到经济公平的发展过程。

(二) 税收效率原则

是指政府征税, 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 应讲求效率。这里的效率, 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效率, 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 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二是经济效率, 就是征税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或者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遵循行政效率是征税的最基本、最直接的要求, 而追求经济效率则是税收的高层次要求, 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税收调控作用认识的提高。

(三) 税收适度原则

是指政府征税, 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 应兼顾需要与可能, 做到取之有度。“需要”是指财政的需要, “可能”则是指税收负担的可能, 即经济的承受能力。遵循适度原则, 要求税收负担适中, 税收收入既能满足正常的财政支出需要, 又能与经济发展保持协调和同步, 并在此基础上, 使宏观税收负担尽量从轻。适度原则是从财政角度对税收的量的基本规定, 是税收财政原则的根本体现。

(四) 税收法治原则

是指政府征税, 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 应以法律为依据, 依法治税。法治原则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税收的程序规范原则和征收内容明确原则, 前者要求税收程序 (包括税收的立法程序、执法程序和司法程序) 法定, 后者要求征税内容法定。税收分配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和规范性, 都是以税收的法定为基础的, 只有税收法定, 以法律形式明确纳税义务, 才能真正体现税收的“强制性”, 实现税收的“无偿”征收, 税收分配也才能做到规范、确定和具有可预测性。

二、我国现行年终奖个人所得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关于年终奖计税方法的现行规定为2005年1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5]9号, 以下简称“国税发[2005]9号”) , 对年终奖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主要有三项规定:纳税人取得的年终奖, 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发放奖金当月工资薪金高于 (或等于) 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直接把全年一次性年终奖金除以12个月, 再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发放奖金当月工资薪金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先将个人取得的年终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 再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尽管“国税发[2005]9号”对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作出了上述硬性的规定, 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 但没有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且对某些概念如速算扣除数的界定模糊不清。笔者认为, 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问题”的立法宗旨和“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立法精神, 以及我国现行的“公平、效率、适度、法治”税收原则角度, 我国现行年终奖个人所得税政策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因发放时间 (或发放方式) 不同而导致纳税结果差异, 违背税收公平原则

首先, 以全年总收入为42 000元的员工A为例进行分析, 如果按每月工资3 500元发放, 全年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按新税法规定计算, 不考虑三险一金等费用扣除因素, 下同) , 公司为了便于考核, 现每月发放工资2 500元, 年终奖1.2万元, 按年终奖计算, 应纳个人所得税330元[ (12 000-1 000) ×3%], 显然, 按“年终奖计税”比按“全年月平均工资计税”多交了税款330元。其次, 以两员工B、C为例, 假定其年终奖都是18 000元, 其每月收入分别为4 500元与1 000元, B员工的年终奖纳税540元 (18 000×3%) , 其全年的工资收入应纳税360元[ (4 500-3 500) ×3%×12], 全年的总税负为900元;C员工的年终奖应纳税465元[ (18 000-2 500) ×3%], 其全年的工资收入应纳税额为0, 全年的总税负为465元, 显然, B员工的全年总收入是C员工的2.4倍, 其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额却仅为C员工的1.9倍。由此可见, 同样数额的工资, 只是因为发放时间 (或发放方式) 不同而导致纳税结果差异, 并且支付能力与税负水平不成正比居然成了反比, 这样人为地设定纳税筹划的空间, 违背了公平这一税收的最基本原则。

(二) 出现“多劳不能多得甚至少得”的不合理现象, 有悖于劳动激励机制和经济发展规律

“国税发[2005]9号”从出台之日起, 被业内人士批评得最多的便是其年终奖计算中存在的不合理的临界点现象, 即年终收入增加一元, 个税会增加上千甚至几万元, 这种现象在每一级的临界点周围都存在, 在第七级上的表现达到了极致。按照2011年9月改革后的新税率, 这样的无效纳税区或称年终收益的雷区一共有六个, 分别是[18 001, 19 283.33]、[54 001, 60 187.5]、[108 001, 114 600]、[420 001, 447 500]、[660 001, 706 538.46]、[960 001, 1 120 000], 在这六个区间内的税后所得均不高于上一级临界点的税后所得, 这导致纳税人多得的奖金不足以纳税, 税后实际收入比少得奖金的人还少, 促使这部分纳税人拒绝取得更多收入, 以避免缴纳比多得收入还要多的税收。“多劳并不一定多得甚至少得”的不合理现象, 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也有悖于劳动激励机制和经济发展规律, 对经济的抑制作用显而易见:一是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 过高的边际税率会使高收入者对闲暇的偏好加强, 相应减少工作热情;二是加大征管难度, 增加征税成本, 过高的边际税率会加强纳税人的逃税动机, 征管部门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征收税款。

(三) 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 背离个税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基本精神

毋庸置疑, “国税发[2005]9号”在总体上降低了年终奖的税负水平, 这是在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整体税负较重情况下, 税收适度原则在个人所得税立法和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但其在计算方式设计上存在的重大缺陷, 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背离了“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问题”的立法宗旨和“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立法精神,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低收入者 (工资收入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 全年的全部收入平摊至每个月可能根本达不到个税的月起征点, 应该不用就工资薪金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而如果他们这部分人的收入在年终发放, 按照现行规定却要缴纳一定的个人所得税, 并且随着年终奖收入的提高税负不断提高, 使之背负了更重的负担;二是对低收入者的年终奖采用比全年月平均工资高的方法计税, 而对高收入者的年终奖, 采用比全年月平均工资低的方法计税, 其结果是导致高收入者少交税, 低收入者交了不应该交的税款, 也就是工资收入越高的人受益越多, 年终奖收入越高受益越多, 违背了超额累进纳税的立法意图。

(四) 现行规定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错误, 损害了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笔者认为, “国税发[2005]9号”中关于年终奖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果这个速算扣除数只是一个月的速算扣除数, 是对“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 除以12个月, 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误读, 更是对超额累进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等概念的曲解, 存在明显的矛盾和逻辑错误。道理很简单, 既然税率采用的是《个人所得税法》中的税率, 那么在计算时就应该遵守税法中规定的超额累进税率, 严谨的计算办法应该是按税率表逐级累进, 如果采用速算扣除数来简化计算过程, 就应该保证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致, 显然采用月度速算扣除数计算的结果是不一致的, 应该采用年度速算扣除数。因此, 为避免误读和混乱, 应纠正这一明显错误, 并以立法形式予以明确, 即使将计算公式调整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从道理和逻辑上也比现行计算公式说得通。

三、对我国年终奖个人所得税政策的改革建议

年终奖纳税表现出来的问题, 其实质是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年终奖纳税现行规定存在的诸多问题, 违背了税收制度的公平性, 违背了税收的立法精神和政策导向作用, 应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一) 调整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从短期看, 应将现行规定中关于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纳税规定调整为:“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可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 除以12个月, 按其商数确定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 然后以其商数及适用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后, 再乘以12个月, 即为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应纳税额。”也就是将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调整为“应纳税额= (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12×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2”。这种方法, 可以完全有效避免“多劳不能多得甚至少得”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 消除对工资薪金收入较低者的税收不公平, 也使高收入者方便计税, 明明白白纳税, 有利于个人所得税制度建设的良性循环, 既遵守了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及奖金按月计税的征收制度, 又体现了个人所得税鼓励勤劳致富、调节高收入的政策。以第七级的临界点为例, 如果按照调整后的计算公式, 年终奖为420 000元的纳税人年终应纳税额为92 940元[ (420 000/12×25%-1 005) ×12], 而年终奖为420 001元的纳税人年终应纳税额为92 940.30元[ (420 001/12×30%-2 755) ×12], 增加一元后税额增加了0.30元, 更好地体现了税率设计中超额累进的特点。

当然, 运用这种方法计算与现行方法相比, 除年终应纳税所得在18 000元以下的纳税人不受该“调整”影响外, 其他有年终奖纳税义务的纳税人都将从中受益, 显著降低纳税人的年终纳税金额, 从而减少政府当期的税收收入。但从根本上看, 这符合大众民意, 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税收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 只要经济发展了, 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 在累进税制下, 个人所得税必然会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源源不断的增长, 同时因税负减轻, 偷逃税款的人少了, 纳税的人多了, 国家税收总体上可能还是增加的。

(二) 全面实行“按年计算、综合征收”的科学征管办法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无不实行综合征收制,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分项征收制必然要向综合征收制过渡, 因此, 从长期看, 应真正贯彻“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立法精神, 本着以人为本, 从平等权、生存权考虑, 年终奖计税方法应平均摊入所属各月, 将归属到各月的奖金、加薪同当月份的工资、薪金合并计算, 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在综合征收制度下, 对个人工资、薪金及奖金收入按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 多退少补, 不会存在年终一次性取得属于全年所得收入如何纳税的难题, 以及由此引发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税收筹划、加大社会经济运行成本的问题。

笔者认为, 实行“按年计算、综合征收”的科学征管办法,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建立有效的收入监控体系, 启用与居民身份证号码相联系的个人税务代码, 进行“纳税人经济身份”认定, 建立纳税人档案资料, 对个人收入实行全面监管并进行收入跟踪调查, 实现税务网络与金融、工商等部门资源共享, 逐步实现对个人收入的全员管理, 从而保证税收调控个人收入分配作用的充分发挥。第二, 国家税务管理部门应正视收入税基的修订问题, 由于制度设计及征管上的缺陷, 我国个税的结构主要以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为主, 而对于其他非工资收益, 如资本利得、福利收益等却往往难以或不加征管, 这使得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设计不但没有起到抑制贫富分化的作用, 反而加快了富人财富聚集的速度。第三, 对低收入者实行工资年薪制, 年薪制征税不但可以避免同样收入的纳税人由于工资发放的方式不同而出现的纳税差异, 也能使纳税人充分地享受纳税免征额的优惠政策, 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的生活需求, 实实在在地降低低收入者的税负, 真正发挥个税的收入调节作用。第四, 对于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后, 高收入者税负增加过多的问题, 可考虑适当调整所得级次和税率, 使这部分人群的税收负担适当降低或维持原有水平。

参考文献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篇2

关键词:行政法 基本原则

行政法治的基本原则,是指行政法的立法、实施及监督的根本原理或基本准则,它是行政法存在的基础,是行政执法的指南,是现代法治国家行政法治思想的结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普遍的适用性。这些基本原则不仅要指导现实中政府行为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以向我们传达今后政府职能实现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

1.行政合理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行为,而且应当使行政行为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其中之“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法理。

首先,行使权力的动机和目的应符合法律授予该权力的宗旨。法律授予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根本的是维护公共利益及保障人权,如果行政机关违背了该宗旨,以权谋私或公报私仇,则构成滥用职权。实践中这种滥用职权的情况并非

比如说对某违法者要给予警告处罚,但为了多发奖金,或由于执法者公报私仇,于是对其作罚款处理,这种表面不违法但存在主观恶意的滥用职权行为,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违反行政合理原则也需承担法律责任。其中,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绝对无效,而不当行使由裁量权的行为由于并无主观上的恶意,只是由于客观因素或业务水平的影响而导致的,因此不适当的由裁量是可部分调整与完善的行为。

2.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首要原则,主要足指行政职权的取得、存在和行使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和要求.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和要求的行政,都是不合法的和无效的,这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根据行政法治的实践,行政合法的要求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即行政主体合法,行政范围合法、行政内容合法、行政程序合法、行政形式合法。这:丘方要求能否达到,关键取决于行政权的配置和运行过程足否正当。而行政权的配置问题正是行政组织法所要解决的,行政权运行过程的正当性是行政程序法要检验的。但纵观我国行政法制现状,不难发现,至今尚未出现一部囊括行政管理所有领域的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使得行政权的取得

行政机关争午义、越权的隐患无法消除,行政活动的合法性如何实现?其结果直接制约着行政法治的进程。所以,目前的首要问题是解决行政法治的法制基础,即完善行政法律规范。一方面,加强行政组织立法,创建行政机关科学合理的体制结构,保证行政权配置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和科学的行政程序法律规范体系,从法律程序上规范行政主体的权力行使,维护行政权运行过程的正当性。

3.民主性原则

行政民主是指行政机关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以及社会管理中的民主制度、民主作风和民主意识。因此,行政民主原则既包括对管理体制与制度方面的要求.也包括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方式、方法方面的要求。行政民主与政治民主不同,如果说政治民主取决于国家本质的话,那么行政民主则是直接与社会的经济政治体制相联系,是与体制上的集中相对而言的。民主政府要求政府行政要面向民众,而不是面向权力:政府的公共政策要回应民众的要求;政府的一切行为当围绕着民众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政府不仅仅是曾理的机关,也是具体实际利益的提供机关。政府公职

第一,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程序,除不应公开外都应公开,充分征求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必要时还得举行立法听

及作为管理者的行政主体及被管理的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权利和义务,该行政权利和义务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它是行政执法的依据和基础,如果行政法内容不能充分体现民主,就不会确保人民群众利益的切实维护,也不能取得行政相对人对行政管理行为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势必影响行政管理的效率。

第二人民有权要求政府提供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回答有关咨询,以便公民参加经济和社会活动,对此,各行政主体应创造条件。这也是行政相对人积极参与各种社会管理活动,主动配合并履行其行政法义务的重要保障。

第三,行政相对人应遵循民主程序的约束机制,在其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的同时,当其私自、个别利益与意志与公共利益、多数人意志发生冲突时,其应让位于公共利益及多数人利益,服从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行为,积极支持、配合,并切实履行其行政法义务。

4.责任行政原则

法律存在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对某种行为责任的追究,以实现社会一定的秩序状态和建立社会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国家行政机关同公民、社会团体一样,也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行政法产生的目的在于克服行政活动中

把全部行政活动置于一种法律责任的基础上,而不能随心所欲、任意行政、滥用职权。因此,责任行政原则不仅是行政活动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行政活动的现实需要,应当成为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首先,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动具有公共性质,以整个社会为对象,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如果行政活动可以随意实施而无需承担责任,就会引导整个社会进入无秩序状态。其次,行政活动是以行政权力作用于公民、社会团体为特征。公共权力的运用就是以对公民、社会团体的权益产生某种影响力为特点。如果这种活动可以不负责任,任意影响而无需负责,那就将对公民、社会团体的权益构成极大的威胁,从而危及到整个社会。

再次,将责任行政原则作为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基于我国特定的国情。我国有着较长期的历史,封建传统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并未彻底根除。官贵民贱、官本位、官管民等封建意识很强烈。相反,责任意识却很淡漠。而新中国建立以来,依法行政未得到提倡和重视,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官员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责任观念并未成为普遍的意识。因此将责任行政原则作为我国行政的基本原则,对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树立起责任行政的意识,实现依法治国,将会起到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对我国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探究 篇3

关键词:行政赔偿;归责原则;完善

一、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概念

行政赔偿归责原则是判断国家在什么情况下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依据和标准,具体来

说就是指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行政行为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并且符合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用以确定由谁承担行政赔偿责任,承担行政责任的范围、方式以及轻重的判断标准。行政赔偿归责原则作为行政赔偿中的指导性原则,在行政赔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行政赔偿归责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时,因过错给受害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国家才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各国对过错原则的理解及实务运用上的不同,又分为:

(1)主观过错原则,也就是个人过错原则。个人过错是指损害行为人的一种应受非难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主观过错原则追究的是一种主观意思责任,其直接理论依据是19世纪以来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理念,强调權利本位,特别注意维护个性自由和社会行动自由,保障私法自治。在德日英美等发达国家,主观过错是行政赔偿责任的主要归责原则。

(2)公务过错原则,也被称为客观过错原则。公务过错是指公务活动欠缺正常的标准,来源于行政人员但不能归责于行政人员,主要包括公务的实施不良、不执行公务和公务的实施延迟。认定公务过错主要是依据公务的难易程度、执行公务的时间地点、行政机关具备的人力物力等情况,决定在当时情况下行政机关执行公务所应达到的中等水平,低于该水平就构成公务过错。在行政执法、行政赔偿中,很容易把公务过错和公务员个人过错相混淆,在这里有必要对这两个术语加以区分。公务员个人过错不同于公务过错,是指可以和行政职务分离的过错,主要包括公务员在执行职务以外和执行职务无关的过错、公务员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以及事实行为中的重过错。法国就是实行公务过错归责原则的代表。

2.无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原则无论采取主观抑或客观过错,都以可责难性也就是过错为前提,但是随着现代行政活动的频繁展开,行政活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人的活动方面,大量行政行为是社会所必需的,但同时又有相当的危险性,这一点在警务活动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比如公安行政拘留限制人身自由等;在物的活动方面,大量公共设施可能随时会因瑕疵危及公共安全,如核电站、噪音污染等问题愈发严重。如果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会显著失去公平,不利于社会的治理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这种情况下,无过错责任原则便应运而生。

无过错责任原则又称为“严格责任原则”或“危险责任原则”,是指不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有过错,只要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侵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不注重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主观是否存在过错,关注的是行为后果,这与过错原则相比较而言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作为行政赔偿中的无过错原则,最早是由法国在19世纪以后通过判例逐渐确立起来的。最初仅仅适用于公共财产造成的危险责任,后来逐步扩大到因公共职业、相邻关系、拒绝执行判决和立法等产生的危险责任中。许多国家随后在法国判例的基础上,也通过判例法、制定法等方法确立和完善了该原则。

无过错原则反映了现代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趋势,由原来的从加害人角度考虑,重在保障自由,逐步向从受害人角度考虑,着重于损害负担的分配,来达到保障公平正义的目的。危险责任、结果责任理论等均是这种趋势的体现。

三、我国的行政赔偿归责原则及其完善

1.我国的行政赔偿归责原则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我国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单

一的违法归责原则,但是由于这一原则存在着很多弊端,例如赔偿范围过于狭窄,公平正义更是无从谈起。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有必要对归责原则进行修正。2010年新的《国家赔偿法》走出了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在行政赔偿问题上只是在事实上承认多元化的归责原则体系,实践中还是单一的违法归责原则。

2.完善我国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建议

单一的违法性归责原则已完全滞后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社会和法律制度的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通过完善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尽可能扩大行政赔偿的范围,更大限度地救济受害人的权利。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扩大对违法含义的理解

对于违法含义,理论界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有的学者认为违法是指没有事实根

据或者法律根据,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等。还有的学者认为,违法还应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不当。笔者认为,对于违法归责原则应该作扩大理解,这样才能保障解决行政赔偿的许多问题。

(2)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为辅

对于过错责任,我们可以借鉴民法上的过错责任原则。针对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的行政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将过错作为归责原则来评判行为,即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不违反法律却存在主观过错的情况下,同样判定其承担赔偿责任,这样可以保障行政赔偿的合法性合理性。

无过错责任强调“对不幸损害之合理分配”,也就是分配正义。不管侵权行为人的主观上是故意或者过失,实行客观规责。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适用于共有公共设施致人损害,而这部分损害赔偿案件在我国是被民法所调整的。笔者认为,针对此类事件可以归入行政赔偿范围之内。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建立以违法责任原则为主,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为辅的行政赔偿归责原则体系。

参考文献:

[1]皮纯协,何寿生.比较国家赔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89.

对我国税制改革的探究 篇4

关键词:税制改革,原则,内容

税制改革涉及主体众多, 除了作为政府筹措收人的手段之外, 它还会影响居民、企业、政府间的收人分配关系, 改变包括居民和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 更会改变产业发展路径以及国际产业竞争力等诸多方面, 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税制改革也绝非税务部门单独之事, 它牵涉的部门和利益群体非常多, 需要深人细致的设计。一切税制改革, 应该是指通过税收治理主体有目的的推动和变革, 进而从恶劣进入优良, 从落后进入先进税制的过程。而且, 每一个国家的税制改革, 都会因为面临具体问题的不同, 有自己特定的主要目标。但是无论如何, 一切税制改革, 都应该是趋于相对择优。

一、税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一) 公平和效率的结合

税制改革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无论以损害效率为代价还是以损害公平为代价, 这样的税制肯定也是不可持续的。所以税制设计既要对现有的缺陷进行根本性变革, 但是也不能偏废其中一方, 以免未来又会出现类似的不良后果。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税收体系的公平性不足, 公平包括不同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不同产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等众多维度的考虑, 这也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二) 局部和整体的结合

税制改革也要进行结构调整, 必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不能出于局部利益考虑进行设计, 从而牺牲了全局和整体利益。税制设计必须坚持系统论思想, 从整体出发来改革局部, 这样才能实现最后的协同效应, 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最优。我们要牢记税制改革不单单是税收的事情, 还需要和宏观经济、社会管理、财政体制等诸多领域进行结合, 统筹考虑各类税收改革, 国内国外都要认真考虑, 一定要有全局的视野。

(三) 短期与长期的结合

税制结构调整要充分考虑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社会矛盾, 适当地进行微调, 但是短期的调整主要还是以政策调整来实现, 政策调整不能频繁使用, 否则会对经济留有后患。税制改革主要着眼于长期的、根本性的、结构性的调整为主, 要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出发进行税制设计。

(四) 渐进式改革

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渐进式, 税制改革也要遵循这一模式, 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试点, 通过反复试验来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 然后再进行推广施行,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中的阻力, 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

(五) 立足国情借鉴国外

税制改革必须立足中国现阶段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国情来进行设计, 不能照搬西方的制度, 没有一种制度是放之四海皆优的, “次优”可能是一种常态。既要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税制改革理念, 又要充分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科学设计, 这也是中国历次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

(六) 依法治税和民主理税

税收法定主义要求征税主体征税必须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纳税主体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纳税。中国目前的税收法律级次普遍偏低, 少数税种经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多数为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也不多见。税收立法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人大要更多地参与税制改革进程,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依法治税。同时税制结构变化以及纳税人主体意识的提高, 税收征收必须要充分体现民主扩大宣传、普及税法知识, 让民众参与税收征管既是对政府的监督又可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降低征管成本, “纳税为国, 服务为民”将成为新的共识, 民主理税必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缓解公众对税收增加的忧虑。

二、新一轮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 税制改革和合理税负

中国税收的连年高速增长引发了人们对宏观税负的担忧什么样的宏观税负才是合理的?这个问题的回答没有定论, 但是一国的宏观税负取决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 税收征管手段以及财政税收制度等因素, 是动态变化的。过低的税负无力提供足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过高的税负将会伤害经济的活力。税制改革一定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要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原则, 通过税制改革, 适度扩大税基、清理各类税收优惠政策、推进费改税, 在加强征管的前提下, 确保税收收人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相互协调, 适度提高宏观税负, 保持合理的税收弹性系数。北欧等高福利国家也有着较高的税负, 为何没有被人指责关键在于税收返还于民, 大部分民众可以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水平, 因而也就不会对税负有太多争论。相比之下, 随着中国直接税收比例的上升, 广大纳税人对税收的感触将不断加深, 对于相应的公共服务需求自然会不断提升, 这也是公民的合法要求, 因此保持与税负相一致的公共服务才是问题的关键。

(二) 税制改革和贫富差距调节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 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各类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 也积累了巨大的国民财富,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另一方面, 社会的贫富分化也在不断加剧, 贫富差距体现在三个维度上:一是收人差距, 主要包括不同行业、地区、职业等人群的收人差距;二是消费差距, 在某种程度上是收人差距和财产差距的体现;三是财产差距, 体现在居民所拥有的财产价值上。

反观现有的税收结构, 对收人差距起到调节作用的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对消费差距起到调节作用的是增值税、消费税以及营业税, 对财产差距进行调节的税种基本没有。伴随着现代国家的发展, 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无法满足公共服务支出的需求, 也无法实现“自动稳定器”以及收人再分配功能, 这些都使得直接税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直接税比例的增加, 也有助于纳税人主体意识的增强, 公民对依法治税和民主理税的诉求将不断高涨, 这些都有助于现代税收国家以及预算国家的建设。

(三) 税制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 中国多年的经济发展表明中国外需拉动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内需为主尤其消费为主成为下一步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已经成为上下的共识, 因此税制改革中要充分体现对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调整。例如, 通过个人所得税改革来提高中低收人群体的可支配收人进而促进消费, 降低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税税率,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减轻企业尤其服务业税负以扩大企业投资能力, 适时恢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以合理引导投资。

(四) 税制绿化改革

中国长时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这些对环保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未来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瓶颈”,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作为发展中大国, 中国也需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税制的绿化措施包括:一是完善资源税体系, 包括扩大征收范围例如将水资源纳人以及提高资源税率, 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成本来鼓励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二是适时开征环保税或是开征碳税等子税目, 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所造成的人民福利损失;三是强调现有税制对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投资等的激励约束作用, 例如对清洁能源生产、节能产品消费、环保产业投资等的税收优惠, 对高耗能产业、高污染行业、高能耗商品的税收惩罚等措施, 来切实提高经济总体的绿化程度。

(五) 税制改革和社会组织建设

在政治系统中, 国家、市场、社会是三个核心要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改革推动了市场力量的成长, 如果缺乏有效的政府干预, 市场的自由发展将会侵蚀社会结构, 造成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 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既需要对经济的改革开放政策, 更需要对社会领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前者奠定了发展的物质基础, 后者则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即为社会提供基本服务, 后者保证了政治的稳定性。

(六) 全球化下的税制改革

经济全球化已经将世界各国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全球.化时代势必然加剧全球税制竞争, 一个好的税收制度, 不仅可以有效地组织政府税收收人, 而且可以有力地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产业竞争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税制改革出现了新的特点, 改变了单纯的减税政策, 而是有增有减, 世界各国的税收制度越来越呈现求同存异的特点, 税制改革不再单纯地强调税收中性, 而是更加强调灵活性以及与本国宏观调控、税收可持续性等的结合, 突出宽税基、强征管、简化税制等特点。当然, 降低税收征纳成本也是提高本国制度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通过科学的税制设计, 降低不必要的征税环节, 减少各类人为的干扰因素, 提供便利的纳税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绍光:《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 《读书》2007, (10)

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对策探究 篇5

一我国房产税改革面临的困难

1. 不合理提高租赁价格, 把持有成本移交给买房者和承租方

现有房产税改革方式实行保有环节征税, 将征税对象扩大到个人房屋持有, 必然会抬高租赁房及承租方的持有成本, 从而使房屋的整体价格上涨。因为昂贵的房价和不合理的房产税会使大量住户放弃购买租赁房, 使租赁市场的需求量增加, 进一步提高租赁价格。

2. 不能有效压低房价, 反而助涨房价

随着通货膨胀问题的出现, 在股市持续低迷及银行出现负利率的情况下, 个人投资者缺乏有效的渠道, 纷纷转向对不动产的购置。近些年我国楼市“水涨船高”, 广大投资者极具买房的动力, 政府不能有效压低房价, 甚至出现“越压越高”的局面。

3. 自住型买房者的负担加重

买房者在支持高房价的同时, 还要缴纳高额的房产税, 给他们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同时还要承担房屋贬值的风险。现有的房产税存在着重复征税的弊端, 比如人们在购房时, 已经承担了土地增值税、土地出让金、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

4. 房产税实行起来有较高的成本和困难

房产的价格经常浮动, 受多种因素影响, 例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所处地域差别等。如何科学制定房产价值评估标准, 对房产税改革工作以及贯彻公平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对策

1. 征收方面的改革

第一, 优化税收政策, 加强房产税执行力度。一方面, 应完善征税的实施细节, 注重社会公平, 保护低收入者收入, 限制高收入者收入。比如对首套房产免征税费, 对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房产适量征税, 避免增加自住型住户的负担, 降低他们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制定合理科学的房产价值评估策略, 不断改进评估方案, 以便于房产的价格趋于稳定。不能在执行的环节对房产税的调控放松警惕, 也不能让税收人员利用职权, 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的逃税机会。

第二, 完善税收体系, 避免重复征税。我国房产税征收没有将个人住房列入范围内, 但它所隐含的营业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和装修等方面的税收, 最终会转接到商品房的价格里。此外, 在房地产开发与交易的过程中, 个人住房实际上已缴纳了大量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的税费, 比如供水、供暖、供电、道路等。为了避免重复征税, 应当对房产税进行科学、有效的计划和整顿, 从而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

2. 投向方面的改革

第一, 大力创新土地财政政策。高房价的原因是天价土地造成的。因为地方政府缺少可靠、有效的财政收入, 过于倾向土地财政这一来源, 势必会使高地价转接到房价上。传统的土地财政没有看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将房价推向更高点, 使房价越来越高。基于此, 我国政府必须要建立新型的、具有可持续性的土地财政政策, 降低高价的土地出让金, 减少房产的开发与建设的成本, 使广大的老百姓真正看到房产税改革的效果, 享受房产税改革所带来的效益。

第二,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前, 我国住房保障资金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工作, 比如向职工发放提租补贴、购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等。这些在保障力度和保障范围方面还远远达不到标准, 致使居民的住房条件得不到提高。我国政府规定:将土地出让收入的七成资金都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另外, 还要加大对基设施建设的投入, 缩小地域之间的差异, 增强关乎民生的税收财政支出, 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的积极作用, 使各方面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 实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三, 财政支出做到透明化。我国当前的财政支出工作还不够透明、公开, 纳税人享受不到收益, 使他们纳税的意识和积极性降低。因此, 要充分做好财政预算, 建立完整的考核与评估机制, 认真落实反腐倡廉工作。这样做, 不仅可以使纳税人参与进财政决策和监督管理的活动中来, 还可以提高财政支出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将房产税的负面效应降到最小。

此外, 加强与房产管理部门的协调、建立房产登记数据的联网、实现房产税征管的互动、对没有按规定缴纳房产税的应税房产, 不予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等方式都可以促进我国房产税改革的进程。

三总结

总而言之, 我国房产税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 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 需要我们不断地坚持和推进。房产税的改革, 会将其现有的调节功能延伸到保有环节, 增加了持有成本, 弥补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在保有阶段的税收政策的空白, 是调节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我相信经过政府多方面的努力, 我国的房地产税收改革工作一定会更加完善和进步。

摘要:我国房地产行业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 房产税改革的必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我国房产税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市场经济进行准确分析, 一方面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强化房产税的执行力度, 一方面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本文旨在探究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房产税,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晓红.目前我国推行房产税改革的必要性及问题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 2012 (18)

[2]吴腾.浅谈我国房地产市场税制改革——基于税负转嫁与税负合理分配的分析[J].新疆财经, 2010 (04)

[3]万敏.试析我国房地产税改革及物业税调控问题——基于贵州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视角, 2011 (11)

探究我国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 篇6

首先,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这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各自的工作方法是怎样的。

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我国的会计主要分为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两种, 并规定了它们各自使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又称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 它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 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按照这种制度, 会计核算在确认本期收入和支出的时候, 只按照是否实际收到现金作为记账的基础。也就是说, 凡是在本期收到的现金, 不管该款项是否该计入本期的收入, 都应该作为本期的收入来看待。同理, 不管本期的支出款项是否该计入本期支出项目, 都应作为本期的支出看待。其中的问题也就显而易见了。

权责发生制, 也称应收应付制, 指的是会计核算在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支出时, 以权利、责任的发生和转移作为记账的基础。凡是本期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者应当担负的一切费用, 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者付出, 都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来处理;反之, 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 即使款项或费用在本期已经收到或付出, 也不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来处理。

二、我国预算会计核算中两种核算方法的优势和弊端

(一) 收付实现制的优势和弊端

1. 收付实现制的优势

收付实现制,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 收付实现制的采用, 便于安排预算拨款和预算支出的进度, 而且能够如实地反映预算收支的结果。即在本期收入的款项, 不管是否应该是本期的实际收入, 都可以将款项用于紧急的事件中。这就增加了收付实现制在会计核算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第二, 收付实现制在评价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时, 便利的现金指标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这样不仅可以快速地对政府进行评价, 同时还有利于会计核算工作效率的提高。第三, 收付实现制需要的会计专业知识较少, 容易被使用者理解, 操作起来简单易懂。第四, 收付实现制的操作流程比较简单, 数据处理较易, 操作成本比较低廉。

2. 收付实现制的弊端

面对改革呼声的越来越高涨, 收付实现制必然存在着一些难以协调的问题:第一, 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不能真实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状况。我国预算会计使用收付实现制, 是以现金的收入和支出来进行会计核算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这些行政和事业单位在各种活动中形成并拥有了大量的房屋、建筑物以及其他的固定资产如汽车, 以及一些无形资产等。这些并不能计入现金收支中, 因此造成会计核算的一大漏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虚报瞒报, 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情况。第二, 现行的预算会计方式不能将政府或事业单位的信息完整透明地提供出来, 正如第一条所述, 收付实现制只能提供财政中现金的收支情况, 对于一些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不能清晰完整地提供出来, 就造成政府或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不能接受透明完整的评估, 从而不能准确及时地将财政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 造成政府或事业单位财政的不透明化。第三, 现行的收付实现制是造成单位年终突击征收、突击花钱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单位会经常出现突击花钱的情况, 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此类的报道。如果到年终收支不平衡, 库存的现金少于账目上的纪录, 那就会造成突击征收;反之, 如果库存现金多于账目上的纪录, 那就会造成年终突击花钱。这类情况是造成某些政府或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成为百姓心目中腐败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第四, 现行的收付实现制是造成政府虚假繁荣的原因之一。我们都知道, 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发行了大量的国债, 同时也借入不少的债务。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只记录收进的本金, 而忽略实际应该本期承担的债务, 从而使收支情况混乱, 造成政府部门的虚假繁荣, 不能完整真实地反映该年度国家财政状况。同时有些地方政府拖欠农民工工资或者工程款, 这些被收付实现制掩盖起来, 夸大了政府的财政政策的作用。

(二) 权责发生制的优势和弊端

1. 权责发生制的优势

权责发生制是企业会计使用的一种会计核算方式, 它区别于预算会计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能够在一些交易中按照现金收支发生的时日记录, 而非现金收支的时间。其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权责发生制能够正确地反映各个时期所实现的收入以及实现该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不同于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能够将所有的现金收支按照具体的交易日期分成该日期下应负担的收入或支出。举例来说, 某事业单位一月份应该收到一千万元的收入, 但是一月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收到这笔款项, 而是在二月份收到, 那么在权责发生制下, 这笔款项还是作为一月份的收入来计算。这样就可以非常准确且透明地将各个部门的收支明细支配好, 避免造成混乱。第二, 权责发生制的实行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单位的负债状况, 从而提高该企业积极防范财政风险的能力。企业的负债和盈利在账目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通过权责发生制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各个时期的企业运营状况, 盈利或者负债, 一目了然, 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吸取各个时期的经验教训, 令企业能够适应各种情况的发生, 提高其应变能力。

2. 权责发生制的弊端

权责发生制有着绝对的优势, 同样也会存在与之相对的弊端。权责发生制的最大的弊端是易受操控。权责发生制把所有的收支和费用都反映在损益表上, 而在资产负债表上则部分反映为现金收支, 部分反映为债权债务。因此权责发生制有时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

三、我国预算会计核算基础改革的原因与方法

(一) 我国预算会计核算基础改革的原因

综观上述两种会计核算方法, 我们已经大致了解到了这两种核算方式的优缺点所在。

从收付实现制的弊端中我们明显地看出它已经给政府或事业单位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政府财政信息的不透明化, 年终突击花钱、突击征收, 政府的各个部门都足够“引人遐思”。面对这些问题, 只有改变目前的状况, 才能改变在人民心目中的对政府的各种不理解;并且能使政府的会计核算按照收支的项目来进行, 精简政府的账目, 让政府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经济的变革, 突出政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或弊端, 以便快速解决问题, 打造适应时代发展、反应灵敏的新型政府机构。

(二) 我国预算会计核算基础改革的方法

面对我国现阶段预算会计核算的一系列问题, 只有改革才能解决现状。那么该如何解决呢?首先, 选择企业会计中的核算方法, 即权责发生制。我们已经了解到权责发生制能够全面而且清晰地反映出政府或者事业单位的负债状况, 也能够准确清晰且透明地反映出政府或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在各个阶段的花销名目, 使政府部门能够明晰自身的优缺点, 及时有效地处理日常工作事务。其次, 借鉴国外很多现行的例子, 美国等一些国家政府部门的会计核算即采取权责发生制。由于我国的经济水平还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 部分经济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成熟与完善。因此, 此时完全采取权责发生制而抛弃收付实现制还是不现实的, 那么我们应该逐步引进权责发生制, 配合收付实现制, 逐渐改变政府现在的核算基础遇到的问题。再次, 引入权责发生制还需要具备完备知识体系的工作人员和相关基础设施, 在引进之前着手培养兼具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知识体系的人才显得尤其重要。

面对现行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问题, 只有渐进引入权责发生制, 并逐步改变目前的方法, 才是实现政府透明化、公开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也是我国会计核算方式与国际接轨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开始。

参考文献

[1]王瑞雪.当前我国预算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09) .

[2]罗庆.试论我国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J].商场现代化, 2007 (30) .

[3]胡爱娟.浅谈我国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问题及改革[J].财经界 (学术版) , 2008 (01) .

[4]孙艳红.对现行预算会计的思考[J].科技资讯, 2011 (26) .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篇7

一、“公开性”指导下新闻界的变化

从1985年到1991年, “公开性”原则共在苏联推行6年, 苏联死气沉沉的新闻界发生了极大变化。“苏联知识界的改革先锋不是作家诗人, 而是新闻记者。” (2)

(一) 新闻控制中的权能因素减少

戈尔巴乔夫推动新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戈氏强调新闻改革应该使新闻体制成为“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发展、全面完善和加深社会主义生活民主原则”的“最鲜明的表现之一”, “如果一个国家, 在报纸、电视和广播中能尖锐、坦率、真诚、热心地讨论实际生活中最尖锐的问题, 这也就是实际上道德社会主义民主。” (3)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戈尔巴乔夫决定打破高度集权和高度封闭的新闻体制, 放松对新闻媒体的严格控制。

政党和政府减少新闻控制, 反映在新闻报道上有如下表现:一、媒体对社会消极面的报道大量增加。媒体上不仅报道飞机失事、列车颠覆等社会新闻, 而且对苏共和政府的错误也毫不留情地给以揭露。二、新闻媒体获得一定自主权。从1986年4月起, 苏联的新闻机构报道什么、怎么报道, 都由编辑部决定。批评领导人的稿件由社长或总编辑签发, 无需经过上级或有关党委。三、政党和政府放松了新闻审查。除了有关国家和军事的机密外, 其他一切内容均由报刊和出版物的总编辑负责。1987年至1988年间, 戈氏先后取缔苏联“报刊保密检查总局”的大部分权力, 将其变成一个有名无实的研究机构。

(二) 资本对新闻的控制加强

苏联新闻改革过程中, 在新闻控制的权能因素减少的同时, 资本因素在上升。自1986年开始, 苏联新闻界一些人开始提出允许私人创办电台和报纸, 减少苏共中央对传媒的控制, 党报编辑部与党应该脱离关系。1987年至1988年, 国家放开了对传媒的控制, 大众传媒理论上还属于党和国家政府所有, 但一大批国家级传媒已经转为自负盈亏的总编辑负责制机构。

1987年, 苏联境内开始出现名叫“尼卡”的非政府系统办的电视。“这个电视台的经营方针由公共机构、合作组织、主要报纸的代表组成的咨询委员会来决定。” (4) 1988年苏联境内的第一个非国营电台在立陶宛首府维尔纽斯设立。1989年9月, 由苏联国家广播电视委员会与德国、意大利合资创办的国际文传电讯社成立。这表明非政府资本渗入苏联新闻界。

1990年6月颁布的苏联新闻法确认了非国有资本创办媒体的合法性。新法执行的前两个月就有100多家私有媒体出现。还有大量媒体纷纷摆脱原来的主办、主管机构, 另立门户自力更生, 向非国有化转身。这部法律决定了苏联传媒变革的大方向, 推动苏联新闻业最终走向私有化和商业化。

(三) 新闻媒体立场趋于多元化

1987年11月, 戈尔巴乔夫发表了著名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书中提出放弃专制的官僚主义体制, 建设一个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观点。向集权制度挑战的首要核心就是“公开性”和“民主化”。被戈尔巴乔夫解放了的受压制多年的新闻媒体, 摆脱了党政领导却并没有致力于为社会提供信息, 反而忙于政治斗争。1988年, 针对《苏维埃俄罗斯报》发表的《我不能放弃原则》,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和戈尔巴乔夫展开的争论集中反映了政治局内的分歧, 也反映了苏共出现派别分化。

二、“公开性”原则的得与失

“公开性”原则并非戈尔巴乔夫的首创, 更非是在苏联新闻界的率先尝试。但是,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新闻媒体在践行“公开性”原则时取得那么明显的效果, 造成那么明显的失误。戈尔巴乔夫在推行“公开性”原则时, 一方面改变了苏联新闻界保守、封闭、僵化的状态, 另一方面却加速了一个大国的解体。

(一) “公开性”原则带来的成功

回顾6年的改革历程, “公开性”中的大众传媒为苏联社会进步发挥的积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 “公开性”推动了重大党务政务活动和重大问题决策过程的公开。党务政务活动和政治决策不应是封闭式的、脱离大众的、不能触摸的, 而应是开放的、参与式的、与大众合为一体的。“在‘公开性’的推动下, 苏共通过新闻媒体使广大人民看到政府会议的实况, 使政府的工作向人民公开并为他们所理解。这样就把政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从而加强了与人民的联系。” (5)

其次, 新闻媒体开始报道重特大灾难事故和社会问题。以往, 苏联党政机关对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灾难或恶性事故, 通常都遮遮掩掩。苏共二十七大以后, 苏联部长会议改变过去报喜不报忧的做法, 通过新闻媒体对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客轮沉没事故进行了及时报道, 政府并就此多次举行记者招待会, 向国内外记者介绍人员伤亡情况。

再次, 新闻媒体成为群众议论国家大事、参政议政的论坛。为激发广大听众、观众的改革热情及参与意识, 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常常就经济问题、社会政治热点问题组织群众进行公开讨论。报道人们感兴趣的经济发展、文化生活、住宅建设等问题。有时, 报刊还安排领导人与普通公民在媒体上对话, 吸引了许多读者。正因为媒体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所以呈现出活跃的局面, 到1987年许多报刊销量大增, 《消息报》达到800万份, 《劳动报》高达1820万份, 《共青团真理报》增加1700万份 (6) 。

(二) “公开性”原则留下的失误

戈尔巴乔夫轰轰烈烈推动的“公开性”原则, 并不完全像他预期的那样好, 苏联新闻界在向积极的一面发展的同时, 毒瘤也在潜滋暗长, 甚至威胁到苏联的存亡。

首先, “公开性”原则被一些媒体用来篡改和涂抹苏联历史。1987年以后, 新闻媒体展开对苏联历史不加区分的否定和批判。知识界掀起了一场以揭露历史黑暗面为特点的历史反思运动, 全盘否定斯大林, 进而攻击列宁和马克思主义。有些学者要求重新评价所有时期和党史上所有的人物, 并就党史研究问题和历史教科书问题在大众传媒上展开论战。

其次, “公开性”原则被特殊政治利益集团利用。经济改革开始后, 苏联原先“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 的社会阶级结构逐渐被多元化的社会结构所取代。在国内冲突深化的过程中, 作为特殊社会集团的媒体人员也开始分化。新闻媒体沦为各种不同政治流派的代言人, 不再为公众利益服务。

最后, “公开性”原则被激进媒体利用, 动摇了主流的意识形态, 使得苏共对社会舆论的导向功能完全丧失。

三、“公开性”原则给中国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新闻制度是向苏联借鉴而来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两国传媒的发展道路非常相似。到了1980年代, 中苏两国新闻界才走上各自的转型之路。苏联新闻改革中推行的“公开性”原则对目前中国新闻业的改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 极端的新闻管制违背历史潮流

在通讯技术异常发达的时代, 正常社会的民主发展, 要求透明度、公开性以及公民获得必要信息的自由。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就是据此采取行动, 开展社会交往, 规避危险, 追逐自身的最大利益。

时至今日众多网友盘点2009, 带给我们强烈视觉冲击的竟然是“躲猫猫”“楼脆脆”“被**”“欺实马”“这事不能说太细”等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代名词, 一再反映了某些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的欠缺和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漠视。“这些看似不带情绪而以旁观者姿态调侃的名词显然并非真正的‘理智’, 而只是在无意识地回避自己的情绪 (可能是不安、害怕、强烈愤怒等等) , 并且越来越缺乏行动力, 长此以往, 一向显得理性, 关注社会时事, 具社会责任感的公众会觉得无力、消极, 一旦过于沉浸于这种使用‘理智化’的心理防御机制, 对社会的责任感也会变成缺乏信任和失望。” (7)

(二) 新闻改革渐进推行

“公开性”改革的失误说明, 激进式的改革往往会超出设计者的理性预期, 造成截然相反的后果。

中国的传媒变革带有明显的渐进性色彩。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的传媒事业开始试探性的、渐进的市场化改革。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 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的双轨制转轨 (1979年到1992年) , 第二阶段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业化发展阶段 (1992年2003年) 。第三阶段进入传媒集团跨域经营阶段 (2003年至今) , 2003年1月11日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新京报》, 实现了同行业跨地域联合办报的试点运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广电合并成立的成都传媒集团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副省级以上的跨媒体传媒集团;2007年9月6日, 贵州电视台与甘肃广电总台的合作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 这是中国电视业打破区域分割格局跨地域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可以看出, “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传媒都处于双轨制。” (8) 今天看来, 这种双轨制避免“传媒列车”突然转向所造成的倾覆, 为传媒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以及大众心理从保守到开放的过渡提供了缓冲空间。今天我们以开放的视野关注中国新闻改革,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传媒业本是文化产业的高端产业, 然而中国的传媒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传媒产业缺乏跨地域、跨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 传媒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较低。当前必须借助行政手段破除阻碍跨地域跨媒体传媒集团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从而最终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三) 寻求法制建设

苏联在推行“公开性”原则时, 往往以领导人的讲话、党政文件为标准。由于不同领导人、不同部门对“公开性”的指导意见也会不同, 因此媒体在落实“公开性”原则时流于随意, 缺乏稳定性、统一性。这也是造成苏联新闻界混乱的原因之一。尽管后来颁布新闻法, 但已难以挽回败局。

我国在新闻改革的新阶段, 应该加强法制的建设, 着力于规范政府新闻调控行为以及媒体的活动空间。2008年5月1日,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 这是政府开放政务信息的制度性保障。但是, 这种状况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政治民主建设和公民意识的觉醒, 也制约了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随着我国新闻改革和新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新闻法》的颁布势在必行。

(四) 党和国家坚持对舆论的引导

党和国家绝对不能放弃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正如雷日科夫所说:“公开性在社会上可以取得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直接取决于谁掌握实行公开性的工具, 首先是电视、广播、报刊。掌握在诚实正派人的手里, 公开性就变成一把治病救人的手术刀, 切除社会机体上僵死的或发生病变的组织, 给新的健康的部分以发展的空间;掌握在罪恶的、无耻之徒的手里, 它会变成一根大棒, 对周围的一切, 不论好坏, 不分先进落后, 只知道一味地破坏和扼杀。” (9)

“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看护, 对理性的呼唤, 对行政的制衡, 对本真的逼近, 对美好的追求, 对公义的捍卫, 对丑恶的暴露———这是超越国别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媒体的普世价值和终极价值, 这也是中国执政党一贯倡导的价值。” (10) 一切事业的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制度的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 在体制创新和行业改革方面大胆尝试, 大胆探索, 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摘要:苏联进入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后, 在新闻界大力推行“公开性”原则, 改变了苏联原有的新闻媒体格局。本文着重探讨苏联贯彻“公开性”原则给新闻界带来的变化, 以及它在新闻改革中带来的成效和留下的失误。而后以史为鉴, 从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结合国际新闻事业发展现状, 赋予公开性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探讨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新闻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新闻改革,“公开性”原则,跨域传媒集团

注释

1 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关于改革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2 英国《金融时报》1987年11月3日

3 邱志华《苏联新闻改革概况》, 《国际观察》, 1988年第4期

4 吴非、胡逢瑛《转型中的俄罗斯传媒》,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26页

5 邱志华《苏联新闻改革概况》, 《国际观察》, 1988年第4期

6 邱志华《苏联新闻改革概况》, 《国际观察》, 1988年第4期

7 新民晚报《2009网络流行语分4大类体现使用者不同心理状态》2010年02月17日

8 李玮.《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大众传媒》,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9 尼·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 王攀等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版

我国高校c语言教学深化改革探究 篇8

1 明确教学的目的

进行C语言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能够编写出大量的程序代码,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但是,通过C语言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C语言属于一种在编写软件程序时所使用的语言,整体构成及应用语言较为简单,属于一种低级操作模式。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地区都会在高中开设C语言课程。通过C语言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树立起一种良好的思维模式,在C语言中也属于一种通用的思想。C语言作为一项基础性计算机课程,在理工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一些学科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C语言,通过C语言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各方面的逻辑能力与思维模式。通过实际调查研究表明,C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应用到一些趣味化教学模块中,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2.1 全面认识多媒体在 C 语言教学环境中的作用

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C语言课程,同时教学的场所一般在多媒体教室。在多媒体教室内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而传统教学模式以板书教学为主。所以,在未来的教学环节中,可以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将枯燥无味的知识转换为一些形象生动的幻灯片,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多个方面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多媒体教学模式可将理论知识形象化,也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制定多种教学目标,将多种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2.2 多媒体教学在 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在c语言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来辅助讲解,将板书和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果。C语言教学在内容方面本身有一定的枯燥之处,而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引入,大量色彩丰富的图片、画面感较强的动画,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同样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的。

3 关于教学模式的探讨

3.1 以典型案例教学为指导,注重核心知识的讲解

在《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此本教材中,它涉及的知识点一般较为枯燥,有事难以被学生理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明确讲解的主体模式,将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变为一些简单,通俗易懂化的知识并进行讲解。下面以”函数“的概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在授课前,教师首先需要以某个案例引出此概念,而这个案例将与多个知识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可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由此将知识点进行归纳,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名词。以典型教学案例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掌握C语言的核心内容。

3.2 算法教学

在C语言教学体系中,它与一般的语法教学模式有所不同。英语等学科语法的教学重在记忆。但是,在计算机语法编程过程中,大多数是将应用程序语句联系在一起,此时就会涉及多种算法问题。而C语言对语法的要求较为严格,知识间的联系性极其密切。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忽视一些细节性问题。而算法属于C语言的核心内容。所以,在教学环境中,应重视算法教学。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教学。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案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思想,此时学生就可以借助同一个问题编写出多个算法,随后对各个算法间的优点与缺点进行比较。最后,对选出最优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学生书写算法的能力,真正的掌握C语言算法的核心。

3.3 项目教学

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一般会使用项目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一种C语言程序开发的过程叫做项目教学法。在项目教学法中,首先需要对模块的功能进行分析,随后以整个项目系统作为基础展开全面分析,以此来使学生认识到模块化学习的重要性。以模块的编写作为基础,在完成一个模块程序的编写后,再次进入下一个模块程序的编写。此种模块编写方式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实验实践环节

C语言属于一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课程体系。如果只是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那样学生将难以掌握真正的技能。在实际的上机操作,学生可以能够更好的学习到C语言的理论知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第一,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上机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第二,可以设置一些能够增强学习动手操作能力的课题,以此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第三,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操作进行指导。第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的进行改进。

4 总结

在高校计算机课程体系中,C语言作为一项基础性理论化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教师而言,要抓住C语言课程教学的核心,根据教学情况与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为我国当前阶段广泛开展的c语言教学改革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于高等院校而言,计算机课程同样也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主要方面。在计算机课程体系中,注重强调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年代,人们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已经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方式开始转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此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教学经历与C语言这门课程的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计算机教学的体系。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篇9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政策导向

1 引言

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增速放缓,虽然依然保持向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国际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贸易出口从2011年开始下滑,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萎缩,而国内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也收效甚微。需求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拉动力不足,因此,在需求侧寻求经济发展的空间不足。需要在供给侧改革以实现经济的质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的概念,其次剖析了在当前经济矛盾下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建议,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

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两种政策取向。需求侧管理是指在经济中不存在促进生产和就业趋向充分就业状态的自动机制,必须依赖于人为的政府干预机制。经济衰退时,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扩大信贷规模等政策提高有效需求水平;经济繁荣时反向操作。供给侧管理理论则认为应当减少对政府的干预,通过对微观主体的激励,提高企业的效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需求侧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抑制短期的市场波动,通过短期的政策刺激社会总需求,而供给侧管理则着力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新的市场主体,提高产品质量以刺激新的需求,促进经济的长期均衡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供给管理,对我国的经济实现结构性调整,以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稳定经济的增长。

3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必要性

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飞速增长主要是靠出口与投资拉动的。为了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必须进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3.1 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

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存在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的双重问题,供给不足主要是指高端产品的供给不足,产能过剩主要是指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而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过度干预。

在产能过剩的领域,例如钢铁产业,却依然享受着大量的政府补贴,有些传统的行业在政府补贴模式下依然是粗放型的生产,寻求创新的动力不足,而这样的行业往往存在着垄断,导致其他企业难以进入。在供给不足的领域,由于创新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这样的企业往往难以得到政府的扶持或者扶持力度太小。生产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流入依靠政府扶持的过剩领域,产品附加值低,高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政府的需求侧管理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但是在长期内却会导致企业缺乏创新活力,核心竞争力不足,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3.2 城乡、区域结构不合理

除了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城乡、地区发展也极不平衡,城乡、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除了打破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外,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打破地区分割,使得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

3.3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是创新

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理念之一是创新,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放权,使企业焕发新的活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内在的目的是一致的。

面对我国目前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创新驱动力不足的现状,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驱动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开拓新的领域,弥补我国在高端领域供给不足的情况;另外随着生产要素向创新领域的流动,传统行业过剩的产能将会相应地减少,实现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合理分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实现传统行业的升级,以及培育新的适应全球竞争环境的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必要性以及紧迫性。

4 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建议

推进供给侧改革给我国的经济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从目前的需求驱动转变为供给驱动实际上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如何改革优化供给结构,扩大需求,下文对此提出建议。

4.1 行政体制改革

在经济新常态下,明确政府的服务角色,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一是改变政府过往GDP第一的观念,就要改革政绩考核体系,更加注重经济质的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明确政府的权力清单,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企业的活力;二是推进财税体制的改革,降低企业税收,减轻企业的负担,发挥企业创新驱动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三是创新金融支付方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四是推进国企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竞争,使生产资源充分流动。改善低端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引导资源向高端产业流动。

4.2 严格环境政策

过剩的传统产业如钢铁往往存在着环境污染的情况,提高创新可以改变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情况。严格的环境政策对结构的优化作用主要通过以下路径实现:严格的环境政策推动传统的行业提高生产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改善低端的供给结构。继续强化环境问责制,将环境列为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约束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过剩产能。

4.3 促进产业升级

首先,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提高传统行业效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次,继续加大国家教育投入和研发投入,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具体的生产中。最后,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激发创新精神。

4.4 兼顾需求侧改革

需求与供给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需要兼顾需求侧的改革,激发个人需求,升级消费方式,开发新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

综上,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是实现我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积极制定实施各项政策,打破不合理的产业、区域结构,实现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稻葵.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理论视野,2015(12).

[2]廖清成,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与改革重点[J].求实,2016(4).

[3]魏杰,杨林.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及相关改革[J].经济纵横,2015(6).

[4]贾康,苏京春.“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J].全球化,2015(3).

[5]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

[6]张为杰,李少林.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与政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6(4).

上一篇:教研下一篇:脑膜炎奈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