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分布

2024-05-09

站点分布(精选三篇)

站点分布 篇1

青岛市地铁3号线及2号线地铁已开工建设, 其它线路也已规划, 但人们关注地铁站与自己工作或生活的地方是否较近, 站点设置建设的合理化、人性化对地铁使命的长远有效完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地铁建设考察因素多、投资大、周期长, 决定了从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营的难以随意更改性, 在规划线路和设置站点时, 要以资源整合为前提, 以实现各种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以居民出行成本的最大化节约为依据, 以方便最大多数人们出行为第一标准。在充分了解市内各区的情况下, 做出如下的地铁站点分布优化方案的数学分析。

2 前题条件要素

(1) 一定时间内当地的客流量保持不变。

(2) 当地每天的公交交通资源保持不变。

(3) 人们出行优先选择堵车几率低, 可靠性高的地铁。

(4) 假设每个站台上下车人数相等。

(5) 假设建设成本只与路线长度有关, 其他次要因素忽略不计。

3 符号说明

Qi:第i条线路的站点密度。T:地铁单日工作时间。T1:地铁运输高峰时段。T2:地铁运输平峰时段。Ti:第i条线路单程总用时。Ni:第i条路线的站点数。t1:在小站停靠时间。t2:在大站及换乘站的停靠时间。V:列车的平均运行速度。Si:第i条线路的长度。Γ:随机数组。N:列车最大载人量。

4 数学模型

4.1 地铁规划数学模型涉及因素

4.1.1 投资成本和获得的效益关系

因地铁的投资成本高, 这里只选取最基本的线路长度来研究。由于距离较短时, 起不到改善城市运力的作用;当距离较长时, 地铁的运营要长期需要政府财政补贴, 造成过重的财政压力, 社会效益不佳, 这样只有恰到好处、适宜的长度才能降低成本。

4.1.2 客流量

按基本假设 (1) , 人口基数是客流量的多寡的本因, 客流量越大, 运营收入越大, 经济效益越大。反之, 社会效益小, 亏损值越大。

4.2 模型建立

(1) 模型一:地铁长度的合理性探究。

青岛市区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路组成, 青岛城区有M1-5线, 黄岛区有M6、M7线, 红岛区设有M8线。

对目前地铁规划分析:地铁1号线:由青岛北站到达流亭机场, 起点至终点时间为:T1=S1/v+ (n-1) ×t1+t2, 地铁4.5.6.7.8号线运行时间为Ti (i=4, 5, 6, 7, 8) =Si/v+n×t1, 第i条地铁上列车完整从起点到终点的次数:n=T/Ti。

按基本假设 (3) 、 (4) ;在线路各站下车的人数不定, 创立相应数组, 确定该站下车旅客数N×Γ, 根据按基本假设 (5) , 则第i条地铁线每日的总的最大客流量为:N+N×Γ×w (N (i) -2) 。

经计算每条地铁的长度分别为:M1线为36.6km, M2线为55.3km, M3线为25.1km, M4线为22.3km, M5线为13.3km, M6线为30.6km, M7线为14.6km, M8线为33.7km。

(2) 模型二:青岛地铁站点评价指标的建立。

模型求解:地铁1号线中山站, 位于市中心, 是连接黄岛区和城阳区的南北骨干线路。对此建模求解, 分析其是否地铁站点的最优选择方案。将有关因素两两进行比较:

(3) 模型三:站点筛选模型。

模型建立:

(1) 模型的前期分析。地铁线路规划是地铁站点选择的指导依据, 地铁站点选址是线路规划站点的修正。

(2) 从地铁规划所选出的备选站点中确定最优站点, 使连接站点的线路为最短, 既降低建设成本, 又保证乘车时间最短。

5模型评价与改进

本模型分别从长度、评价标准、站点筛选分析了地铁规划问题, 采取了多种科学运算方法, 采集了较为客观的数据进行了运算与验证, 与实际虽有所偏差, 但考虑到现实复杂性与不可控因素, 结果完全可以接受, 属于较为成功的模型。

摘要:纵观世界, 地铁由于建设投资大, 运营成本高, 多属公益性, 一般都处于亏损状态, 具有建成后不易更改的特性。但同时地铁运营所带来的时间效益、劳动效益、安全效益、投资效益、节约效益等直接效益及带动周边建筑业、服务业发展及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间接经济效益是巨大的。本文在充分调查青岛公共交通状况及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的情况下, 针对地铁建设的规划方案通过模型的模拟和分析, 分别从地铁线最优长度、站点分布指标、地铁站筛选等角度进行探究, 用数学模型结合实际, 得出对地铁规划方案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地铁,长度,站点分布,数学模型

参考文献

[1]王树盛.都市圈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 2004.

[2]付诗禄, 王春林, 文超群, 黄莉, 孙正旭.最佳路径求解算法[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8 (07) .

站点分布 篇2

桌面网站的一些设计原则是大家广泛认可,并积极付诸实践的,例如:系统状态保持可见,避免错误信息,在错误发生时,应该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南帮助用户解决这些问题等。

很多人认为这些适合网页设计的原则和指南也同样适用于移动平台。毕竟,网页设计是从一些基础的,基于文本的HTML出发,才发展成为今天的WEB标准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想象依靠这些原则,手机站点的设计也会和网页站点的设计一样,获得巨大的成功。

然而,移动站点的设计仍处于初步阶段。Jakob Nielsen在移动可用性调查时指出,相比与网页站点80%的成功率,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查看移动站点时平均成功率只有64%,形式要素的差异对用户交互成功率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进行移动站点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移动设备的形式要素,

随着手机站点设计的持续增长,一些新的原则,以及一些好的设计实践将会浮出水面。作为前进的第一步,本人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手机站点来研究两者的不同。在我的研究中,涵盖了航空,电子商务,社交网站,娱乐等一些较成功的站点,并得出了至少10个区别。

1.内容优先

桌面站点可以有1024*768的分辨率,而智能机仅有320*480分辨率,如何在如此小的分辨率中,在不降低用户体验效果前提下进行设计是很有挑战性的。桌面站点常常包涵更广的内容,而移动站点仅包涵一些符合使用情境的主要功能和特征,如图1、图2所示Orbitz的桌面站点和移动站点。移动站点应该通过移动设备将用户最需要的内容和特征展现给用户。一些站点内容,信息架构和屏幕布局都是在深度理解客户需求的前提下设计的。

图1—Orbitz桌面站点特征

图2—Orbitz移动站点特征

2.垂直浏览取代水平浏览

如图三Urban Outfitters站点所示的那样,在呈现数据结构和数据内容时,水平导航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导航方式。用户可以从左到右,点击不同的站点链接来浏览。Joshua Porter在一篇名为“The Challenge of Moving to Horizontal Navigation“的博客中,讨论了在页面顶端而不是页面两侧使用水平导航的好处。至于顶端时,用户可以更容易聚焦于页面的内容,而在两侧时,会很容易干扰用户视线。在我的研究中,90%的移动站点采用垂直导航的方式取代水平导航,包括如下图所示的Urban Outfitters移动站点。

图3—Urban Outfitters桌面站点中的水平导航

图4—Urban Outfitters移动站点的垂直导航

3.导航条,标签和超文本

如图5所示,超链接是因特网站点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移动站点中,我们则很少看到超链接。并不是在移动站点中没有超链接,而是被一些导航条,标签和按钮等取代了,如图6所示。用户使用手指来操作移动设备是产生垂直导航方式的原因之一。

在电脑上,移动鼠标,点击超链接是很理想的查看信息的方式,但是在移动设备中,通过手指触摸屏幕来打开超链接就不那么容易了。用户可以很容易激活一个链接,进入一个新页面,但,这并不是用户期望的页面,如果这样的话,会产生非常差的体验效果。Fitts定律告诉我们使用指点设备达到一个目标的时间与设备当前的位置和目标位置的距离,以及目标的大小有移动的关系。在一些大的手机站点中,导航条,标签和按钮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图5—Kayak网页链接

图6—Kayak手机页,没有链接

4.Text and Graphics文本和图形

在网页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促销,营销或者导航的图形信息。如图7所示的dell站点,设计者经常需要设计一些促销或营销的图形,如图8所示、公司LOGO始终保持着导航的目标,通过它,用户可以进入主页。而在移动站点设计中,应该减少这些图形,原因有二:其一,一些移动设备并不支持和传统网页站点一样显示方式;其二,移动屏幕较小,显示内容有限,除此之外,过多的显示内容会降低移动设计的运行速度。

图7—Dell首页,有图形

图8—Dell移动页,只有较少的图形

5.全局导航与情境导航

桌面站点提出使用多种导航方式,如图9 Best Buy站点。一些全局性的导航可以保持站点的一致性,而其他一些情境导航会随着用户使用站点的不同而不同。在移动站点中,全局导航是最常见的导航方式,如图10 Best buy的移动站点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移动站点中,移动设备有限的屏幕决定了应该减少全局导航和情境导航。然而,缺少全局导航和情境导航则会让用户迷失,为此,在构建移动内容时,应该尽量减少层级关系,这样,用户无需挖得太深就可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作为设计师,应该让用户在迷失之前找到自己的信息。

图9—在Best Buy桌面站点中各式各样的情境导航

图10—在Best Buy移动站点中,没有情境导航

6.页脚

在桌面站点设计中,有两种典型的页脚,第一种页脚提供了一些内容的连接,用户可以查看主页,或其他一些较低优先级的内容,如“人才招聘”和“站点地图”,

电脑资料

第二种脚注,则提供了用户想看的所有内容结构,如图11所示,在页脚中列出一些快速入口,用户就可以纵观整个站点。在移动站点中,通过页脚,用户可以查看首页,但尽量保持最少连接数,如图12所示,在页脚中,不包含全部快速链接。

图11—Dell桌面站点的页脚

图12—Dell移动站点,较少的页脚

7.面包屑

如图13所示,在桌 面站点中,面包屑导航可以有效地标明用户所在的位置,查看自己的导航路径,但通常会让用户产生站点内容多,层级关系深的感觉。面包屑导航方式很少出现在移 动站点中,通常也是没有必要的。有限的空间结构是原因之一,另外,这种方式使得用户需要经过很深的途径才能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同样,我们应该让用户在有迷 失感之前获取想要的信息。

图13—Amazon移动站点的面包屑

8.进度条

在桌面站点中,如果用户需要通过多种步骤才能完成某一过程,如购买过程或者填写较长注册表过程,如表14所示,在页面的顶端经常会给出一个进度条,指导用户完成这个过程,这种进度条在移动站点中还没有出现。

采用一些替代的方法,让用户无需进度条,就可以表明当前所在的位置。如,不使用一些暗含用户操作“下一步”或“继续”的按钮,使用明确的标签按钮,告知用户的下一个步骤,如“前往收银台”“指定送货及付款”。这样,用户不仅知道当前的过程,还期待下一步的信息。

图14—Amazon站点的进度条

9.集成手机功能

智能机是通信设备,打电话是其基本功能。尽管移动平台的设计和内容都是有限的,但仍具有一些桌面平台无法比拟的新机会,例如,可以使用直接拨打电话或短信的方式订购物品,如图15所示,将促销短信与产品功能进行整合,用户只需选择一个手机号码,然后通过这个号码来打电话或发短信,无需输入数字。

图15— Best Buy移动站点,电话购物

10.本地化和个性化搜索

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是移动站点独一无二的优势。仅在5年前,地理位置服务才和消费市场结合起来,现在,在一些移动程序和网页站点中,地理位置服务作为增值服务的一部分而广泛使用。

很多移动设备可以自动检测用户的地点,并给出一些本地化的检索结果。如图16,Best Buy本地商店搜索功能,Yelp的餐厅搜索,Kayak的班机搜索,通过了解用户的交易地点以及一些临时服务,商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图16—在Kayak中,自动监测地理位置并给出一些检索建议

小结

基于我们的研究,我们总结了移动站点和桌面站点设计10大不同点:

桌面站点可以包含更丰富的信息,而移动站点包含一些在大部分时间,地点中使用的典型功能和特征。

桌面站点采用顶端的水平导航方式来呈现站点结构和内容,而90%的移动站点采用垂直导航的方式。

桌面站点通常使用超链接,移动站点极少使用超链接

桌面站点会根据促销,营销,导航目的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图形,移动站点应避免一些促销或营销的图形,较少使用导航图形。

在桌面站点中,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导航方式,如全局导航和情境导航。移动站点采用全局导航,情境导航极少。

在桌面站点中,用户可以通过页脚查看站点内容,或查看一些快速链接。移动站点较少采用一些页脚,更不会使用页脚来包含一些快速链接。

在桌面站点中,面包屑导航可以帮助用户找到需要的页面,或者返回查看一些导航路径。而在移动站点设计中,由于自身的一些平台结构的限制,面包屑导航的方式是没有必要的。

桌面站点通常在页面顶端增加进度条来引导用户完成某项进程。移动站点并不出现进度条。

移动站点可以更好地整合手机功能,如电话直接订货或发送促销信息。

移动站点可以使用一些技术手段自动检测获取本地搜索结果。根据用户的一些喜好提供个性化的搜索结果,对用户来说更加重要

翻译:encoJOE

站点分布 篇3

广西广电监测中心根据广播电视监测业务的需求, 在全区各地建立了数十个无人值守全自动监测站点, 这些站点通过广西广电网络的骨干网进行连接, 最终将监测数据传回设置在南宁的监测中心。这些站点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需要应用到多种远程维护技术手段。科学而高效的远程维护技术保障了广播电视监测业务的顺利进行。同时既省去了亲临现场的旅途奔波, 也为单位节省了大笔的差旅经费。现将应用中的远程维护技术作以下简介。

(二) 监测站点远程维护技术

1. 基于Symantec PCAnywhere软件的工控机远程维护技术

工控机是监测站点的主要组成设备, 具有对监测站点的多种其他设备进行监管和控制的能力。因此对工控机的远程维护尤为重要。Symantec PCAnywhere远程控制软件, 运行于控制与被控制的计算机中, 可以轻松实现在本地计算机上控制远程计算机, 进行软件维护、升级和故障排除等操作。

如图1可见, Symantec PCAnywhere拥有方便的多站点分类功能。站点市县归属, 站点IP地址等信息一目了然, 检索极其方便快捷。

在功能上, Symantec PCAnywhere功能强大。联机后, 能在本地计算机上直接显示远程被控计算机的系统画面, 能对远程被控计算机的鼠标键盘进行直接接管操控, 就像直接在现场操控计算机一样方便有效。Symantec PCAnywhere能对被控端计算机实现管理员级别的全方面操作和控制, 几乎所有本地计算机能实现的操作, 在远程控制中均能操作, 包括常用的打开、关闭应用程序, 文字输入、复制粘贴, 操作系统重启、关闭等等。

基于Symantec PCAnywhere软件的工控机远程维护技术的优点是:直观, 能直接看到被控计算机的显示画面;操控方便, 能直接对被控计算机的键鼠进行接管;管理权限高, 实现管理员级别的操控, 操控能力强而实现功能全面。缺点是该软件运行基于网络和工控机, 在网络功能故障、工控机无响应时无法实现上述远程控制维护功能。

2. 基于机架式远程电源控制器的远程电源控制技术

监测站点的某些设备, 当发生操作无响应或其他一些故障时, 将设备电源重新关开, 设备重启后大多故障能得到解决。于是, 对设备电源的远程控制技术被引进和应用起来。广西广电监测中心监测站点采用的是基于机架式远程电源控制器的远程电源控制技术。

机架式远程电源控制器, 安装在通用的设备机架上, 只占用1U位置, 通过10/100M以太网接口接入网络, 提供8个可远程控制开关的电源插座口。监测站点设备电源插头插入机架式远程电源控制器提供的电源插座口。在本地计算机通过网页浏览器对电源控制器设置后, 便能方便地远程查询监测设备的电源供应情况, 轻松远程控制监测设备电源开起关闭。

基于机架式远程电源控制器的远程电源控制技术的优点:方便, 在本地计算机上轻点鼠标即能控制远程的设备电源;内置网络服务功能模块, 被控端无需电脑;控制端计算机不需安装任何特殊的程序, 使用普通网页浏览器即可;提供电源定时管理功能, 可通过网页远程设定设备电源开启关闭时刻;提供密码认证, 操作权限设定防止外人使用等。缺点是网络存在故障时无法使用, 不适用于不能直接通过电源线断电的设备, 如计算机等。

3. 基于网络摄像机的网络音视频互动交流技术

当监测站点需要进行硬件安装、更换的时候, 必须有人在场操作, 现场操作人员常常需要与在异地的专家进行沟通, 而仅仅通过电话等常规交流方式难以适应复杂的需求。网络摄像机的引入, 通过进行网络音视频互动交流解决了这一难题。

网络摄像机是一种结合传统摄像机与网络技术所产生的新一代摄像机, 内置麦克风和扬声器。可将实时图像声音通过网络传送到远处任何一台计算机。使用通用的浏览器即能接受前端实时的音视频信息。且能方便地通过麦克风进行语音交流。可选择使用专门设计的支架, 让网络摄像机即可固定使用也可随时取下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使用。

多台网络摄像机可使用中心的集中式管理或形成无中心的分布式监控网, 其优点明显, 能让远程指导者与现场实施者进行无障碍的音视频交流互动。而且网络摄像机内置实时操作系统, 外设RJ-45标准以太网接口, 安置点无需计算机。具有安全机制, 可以对操作本摄像机地用户进行分级别的权限验证等等。缺点是需无故障的网络支持, 视频只能单向提供, 有些时候这种“说看式”的交流不能完全替代指导人员在现场操作。

(三) 结束语

广播电视监测工作服务于广播电视事业。要保障广播电视监测工作的高质量不间断运行, 就要做到监测站点的稳定运行和故障及时排除, 而监测站点远程维护技术就是实现保障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 监测站点的远程维护技术也必将趋向更加先进、功能更加强大实用的方向不断发展。

摘要:主要介绍了广西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监测站点远程维护采用的多种技术, 及技术实现的主要功能、优缺点等。

上一篇:MATLAB仿真模型下一篇: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