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阅读

2024-05-06

本真阅读(精选十篇)

本真阅读 篇1

一、“本真”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

1. 务本

这里的“务本”有三层含义。首先, 语文教学要本本分分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 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是我们必须固守的“根本”。本真课堂就要回归本色, 正本清源, 摈弃一切不需要的奢华与作秀, 轻装上阵, 种好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田”, 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 语文教学要“以生为本”。“以生为本”绝不能成为一句口号, 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本真的语文课堂, 要求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 进行学情分析;要学会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转化为饶有兴趣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觉得知识是亲切的、美好的, 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再次, 语文教学要用好文本。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和载体, 用好教材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保障。一方面, 我们要把握和体现课文作者和教材编者的意图, 在发掘文本“原生价值”的同时, 充分发挥文本现时的“教学价值”。另一方面, 必须顺应学生的知识状况和心理需要, 对文本进行“解构”再“重构”, 做一番“教学论的再加工”, 使文本“教学化”。一言以蔽之, 本真课堂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

2. 求真

“真”课堂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会、智与智的碰撞, 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的高度契合和融通的境界。追求语文教学的“真”课堂, 就是追求“真生活”———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 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状态;“真交流”———教师、学生、文本、编者处于一种平等审视、民主对话的环境中;“真情感”———用“师情”去激发“生情”, 从而让教材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让教材所饱含的“思想感情”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内心, 进一步激起情感的热潮, 让师之情、生之情、教材之情产生共鸣, 形成越烧越烈的炉火, 三者在共振中实现升华;“真过程”———教师不追求完美, 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不人为地制造高潮, 引领学生经历真实而完整的学习过程, 获得真切的学习进步。

二、让阅读教学走向“本真”的方法

1. 发现课文所“例”之“物”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的核心任务就是学习语言, 如果说课文只是个“例子”, 那么语言学习之“道”, 就是课文“例子”所要“例”之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首先要找到课文究竟要“例”何“物”。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我们来看看特级教师薛法根是怎样教学《爱之链》这篇小说的。在教学时, 薛法根老师没有采取从头读到尾的教学方式, 而是抓住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以及“人物不知道, 读者全知道”这一独特结构特点, 展开了独具魅力、引人入胜的言语生成动态过程, 为学生打开了小说世界的大门。此外, 他还抓住了文章结尾处一个环境描写的空白, 引导学生借鉴前文环境描写的方法, 根据结尾处的情感基调, 选择恰当的景物作适当的描写, 把积累的语用经验内化为真实的语用技能, 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薛法根老师的教学流程来看, 他设定的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个: (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2) “人物不知道, 读者全知道”这一独特结构。 (3) 环境描写。这三个方面正是《爱之链》这篇小说所要“例”之“物”。薛法根老师以“言语形式”为契机, 以“语言运用之道”统领其他各项功能, 变“讲课文”为“学语言”, 变“读课文”为“学阅读”, 变“悟课文”为“学表达”,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基于学生的情况, 依据课程标准及文本特点, 发现、挖掘和提炼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这就是薛法根老师的课带给我们的启示。

2. 寻找最佳切入点

构建“本真”课堂, 寻找切入点非常重要。巧妙而灵动的切入能够拉动语言材料, 激活学生思维, 触动学生情思, 能给学生充分的语言空间、情感空间和智慧空间。特级教师魏星在教学《水》这篇课文时, 从“感觉”切入, 以“作家马朝虎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 那里的人对水的感觉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哪些词句传递出了特殊的感觉?”这一主问题拉动全篇, 引领学生从语言出发, 再回到语言, 领悟作者运用语言的规律和艺术。学生在这堂课上不仅留下了“语文的东西”, 更学会了如何学习语文。

怎样寻找教学切入点呢?魏星老师在《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一文中论述了几个问题:文本的灵魂是什么?它是用怎样的言语表达的?它的言语表现力、生命力在什么地方?从哪个地方切入可以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核?……我想, 对于这几个问题的深入思考, 会为我们寻找最佳切入点提供有益的启示。

3. 展现“言意互换”的魅力过程

阅读教学说到底是“言意转换”的教学, 关键是如何让这个“言意转换”过程变得轻松、扎实而充满魅力。这个“魅力过程”只有基于学生学情, 又契合文本, 同时充满语文韵味, 才能让学生陶醉其中, 欲罢不能。

下面就以《秋天》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以下是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读一读第二小节, 想一想秋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们从哪里读出来的呢?请动笔圈画出关键的词语。

生读后交流。

生:我从“打滚”“奔跑”读出秋风很可爱, 很淘气。

师:秋风是看不到、摸不着的, 可是诗人却写秋风在田野里“打滚”,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秋风把田野里的庄稼吹动了, 起起伏伏的, 好像在那里玩耍、打滚。

师:那秋风在小路上“奔跑”又是怎样的画面呢?

生:秋风吹来, 小路两旁的花草一片接着一片地低头弯腰。

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当秋风吹来, 桂花飘香的时候, 夏天的脚步就越走越远了, 这时, 那淘气、神秘的秋风就 (引读) ———

生 (齐读) :抓一把桂子香气, 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

师:原本普普通通的秋风, 在作者笔下却变活了, 变得是那样的淘气可爱、生机勃勃, 诗人是怎么做到的?

生:在写的时候, 作者的脑海里出现了几幅画面。

师:所以, 平时要注意观察, 这样头脑里才有丰富的画面。

生:作者用了几个表示人的动作的词, 是把秋风当成人来写的。

师:你是个有心人。诗人写这节诗的时候, 首先脑海中出现了几幅秋风的图画, 然后把秋风幻化成可爱、调皮的孩子, 紧接着选取了几个很有表现力的动词, 这样富有创造性的诗句便产生了。让我们再好好地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展示读、齐读)

师:作者写诗的秘诀已经被你们看穿, 老师相信你们现在也能当诗人了, 来, 大家试做做看。

(出示) 秋风

生:秋风在森林里嬉戏。

生:秋风挥动手中神奇的魔术棒, 让田野变得金黄金黄。

……

(教师请学生把创作的诗句写到黑板上)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小诗人!把这三句连在一起, 就是我们创作出来的小诗了!来, 一起读一读吧!

(师生共同吟诵)

上述教学片段, 展现了这样的“言意互换”过程:第一步, 想象还原。紧扣语言文字进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联想, 让一幅幅画面在头脑中还原出来、鲜活起来, 从而感受意象之美、情感之真。第二步, 探究奥妙。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还原诗人的“言路”, 去体验诗人的创作过程。学生的感悟可能是模糊的、肤浅的、稚嫩的, 但是他们经历了一种可贵的思维过程, 言语思维和言语智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第三步, 诵读积累。诵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一步感悟文本奥妙的过程。因此, 教学中应留足时间, 引领学生在读中进一步与文本对话, 表达感受, 内化语言。第四步, 迁移表达。文本所蕴含的表达上的奥妙之处, 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言语实践活动, 才能转化成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诗句进行“创作”, 促进了知识的有效迁移。

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持续动态发展的言意融合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的生活体验不断被唤醒, 言语表达欲望不断被激发, 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韵味。

让阅读教学回归本真 篇2

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郑海军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起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的一种有益并且非常有效的形式,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具体地说,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是指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文本的言语内容,而且关注文本的言语构成形式,探究文章是如何写的,进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写作的角度去阅读,促使学生写作意识得以形成和提高。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以管建刚老师为代表的课堂教学实践,很好地诠释了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教学价值和实践模式,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于是,以写作本位为主体的阅读教学为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在眼下的公开教学大行其道,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觉得现在的阅读教学课堂似乎迷失了方向。

一、阅读教学课:我的地里究竟该种些什么?

新版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目的,一是培养语感;二是学习阅读方法;三是提高鉴赏能力(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根本。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一个人真正喜欢阅读的人,会觉得读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人每天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没有一种被逼的感觉,没有功利性。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让孩子们明白:阅读是很轻松、很幸福、很重要的事情。阅读,应该伴随我们长远的一生。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无论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我们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最关键的一点,我们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缺乏耐心,缺乏包容,目光中关注考试,显得很短视,一味追求结果,追求目的,让读书活动本身变了味,读书动机充满了功利的色彩,显得极不纯洁。读书本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我们却要把其它东西一并打包给学生,让他们每天读书都作批注、作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学生不能享受纯粹的读书生活,有一种被读书的感觉,让原本美妙的读书生活,成了一种累赘,成了一种负担。其实学生读书,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诱导,需要天长日久地“放养”,等学生读书上瘾了,你不让他读都难。

(二)完成课标规定的阅读目标是核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常态课堂需要承担以下任务:

首先,要完成识字、写字及汉语拼音教学的任务。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其次,让学生学会默读、朗读、诵读、浏览、略读、精读、泛读等阅读方法。课标规定,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的理解。

再次,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能力。品词析句,理解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此外,小学阅读教学课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展语文思维。

可见,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能将所有的的东西都往阅读这个箩筐里放。

二、课文作者: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作家写文章动机是什么?我想,是有感而发。当然也可能是为了生存,如职业作家,写作是他每天的工作,需要作品维持生计。莫言曾坦言,当初的写作是为了一天三顿都能吃上饺子。发表——赚稿费——生活,这是作家最低层次的需求。当然,也有一些作家,衣食无忧,写作是为了消遣,是为了与人交流,获得尊重和荣耀。这样的写作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作者在锤炼语言,琢磨构思等反面,肯定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没有哪位作家,会去考虑读者会从我的作品中学习到怎样的表达方式,哪种表达方式更能受到读者的欢迎。我们都知道,作家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是和他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以及接受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模式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这就是那些成功的作家,我们只要读上几段话或者一篇文章,就能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没有哪一个作家,会因为读者的喜好来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作品真正吸引人的是什么?首先还应该是作品内容,是作品扣人心弦的情节。只有真实的、近乎真实的事、物,才会和读者产生共鸣,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其次,是作品的思想。思想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具有神奇的魅力。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做支撑,表达方法根本无从谈起。写作技巧可以吸引人,但是不能打动人。有好的故事,没有巧妙的构思,你照样可以俘获听众的心。你去看莫言获得诺被儿文学奖后的发言,全是故事,朴素得如同白开水一般,你依然觉得它厚重,有力量。

经常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个下意识的行为,灵感来了,就跟着感觉走了。也许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这个“绿”字到底好在那里,只是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就这样写进去了。但是,后人通过自己的解读,觉得“绿”字用得巧妙,是诗眼。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让学生采用“换词、类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炼字功夫。也许,这些解读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甚至是一种误读。

三、习作教学课:我的地盘我做主!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写作,阅读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写作的问题,那我们还开习作课做什么?阅读教学最终指向的是“阅读能力”,而习作教学指向的是“写作能力”。正因为阅读教学不能解决写作的问题,至少不能解决写作中的主要问题,所以才有独立开始习作课的必要。

当然,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也可以反哺阅读教学,这是所有语文老师形成的共识。也因此,阅读课上出现了不少关于读写结合、读写互动的阅读教学模式。但是,这不等于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可以画上等号。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这就好比,阅读的时候,我们是站在一边欣赏厨师做菜,或者品尝美味的佳肴;而写作,则是自己亲手实践,体验下厨的快乐。二者体验和心境是不一样的。品赏的时候,你尽可能地放松,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验、甚至是喜好,对别人的作品品头论足;而写作的时候,你是在为自己或者为别人完成一份作品,你考虑自己的口味,揣摩别人的想法。

能不能一边品赏一边实践呢?道理上讲,是可以的。不过,请你想象一下,你正在品味美食的时候,别人让你停下筷子,进厨房炒两个菜过来。你会有何感想呢?所为了阅读的需要(丛内容和情节出发)而设计的动笔,尚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练笔,可恶!课堂,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种气韵,有时候,情感逐步升温之时,陡然插入一个小练笔,感觉怪怪的,气脉断了,情韵没了。此时的你会有什么感觉?心里会什么滋味?

开设习作课,就是为了让我们系统地、完整地了解和学习一些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就是为了解决阅读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确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再怎么重要,也不能和阅读教学争地位、抢时间。换句话说,二者是并列关系,不能说阅读教学比作文教学重要,同样不能说作文教学比阅读教学重要。从写作的本位考虑阅读教学,有点“鸠占雀巢”的意味。

阅读教学不能为作文教学服务,作文教学也不能为阅读教学服务。二者都很重要,不存在谁“本位”,谁“末位”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习作教学的时间不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时间,多上几节习作课。

四、学生的写作能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才是根本。

学生的习作永远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二者之间,是写什么更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最大的功用就是在“写什么”方面给学生一点点启发。写作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他自己的观察、体验、认识和理解,把它们写下来,就是自己的作品。一个人每天经历的事情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只不过,许多事情天天如此,我们就麻木了,习以为常了。天长日久,我们就缺少了敏感,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没什么好思考的。这里的事情,指的是新鲜的、新奇的、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唤醒孩子沉睡的灵感,教他们学会感悟生活,学会甄别和挑选素材。这是习作教学没有做好,但迫切需要做好的事情。

另一个素材的来源,就是阅读。选入教材的课文,在思想和内容方面,大都带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如何观察自然、认识社会、选择素材的。阅读能带给人一些思路,一些想法。读别人的文章,我们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来这样的事情也可以写进文章里!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什么没有写出来呢?作者的观点真新颖,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叫什么?写作冲动。

读得越多,对生活的关注能力就越强,写作的冲动就越强烈。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的意义,不在于吸收和借鉴语言,不在于领悟表达技巧,而在于激活表达的欲望。

再来看“怎么写”的问题。每个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表达方式展示好,那就是个人的成功。教师要做的,在规范表达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护每个孩子的语言特质,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去规劝和同化孩子的表达方式。孩子要学习写作,以谁的文章为范本最好?当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和自己贴得比较近,跳一跳,能够得着。文学大家的作品,往往不那么亲切,之于学生,犹如耀眼的星星,看着璀璨夺目,实则可望不可及。

五.读写结合: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人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写作。理由是,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口头表达能力随意性强,加至天天都在练习,相对简单得多。而书面表达,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和玄妙的表达技巧。因此,语文教学要从内容走向形式,也就是要下工夫研究作者是怎样进行表达的。把隐藏在言语内容里语言现象、言语形式搞透了,弄懂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其实不然,言语形式、言语现象属于语言学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写作属于技能,属于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知识和技能之间,隔着一条深深的鸿沟,需要不断加以练习才能掌握。举个例子:你把《驾驶手册》里的所有知识都学会了,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驾驶员了吗?把游泳的知识都学会了,你就成了游泳的高手吗?这是很荒唐的论断。换过来,没有系统的游泳知识,就不能成为游泳高手吗?显然也不是。莫言就是没念过多少书的人,没学过多少语法知识的人,为什么也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写作本位出发来设计语文教学,你得承认一个事实——作者的写法是高超的,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有其独到的地方,需要我们老师用言、辞、逻、修、文体等去解读。在许多语文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换词、变句、调序等,让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让学生感受修辞、句式、文体的魅力。让学生觉得文本的表达是完美无缺的,是巧妙高超的。这是典型的顶礼膜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其实作者的表达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是有缺陷的。在写作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系统,我手写我心,用自己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从教材的编写体系来看,编者选择文章的时候,并不是看中作者的表达技巧,而是思想内容。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一个主题,或是景物聚焦,或是山河壮丽或是师恩难忘,都有一定的思想主题统领。以前,许多教材就是以表达为线索的,照样被世人所诟病。

就一篇文章而言,最大的价值在哪?我认为还是在思想内容,虽然语文学科还必须承担表达的形式。试想,你日常生活中读一篇文章,是读它的内容和思想,还是读它的语言形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阅读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消遣,当然也有部分人是为了学习和研究,譬如语文教学,我们不仅关注言语内容,也要关注言语形式,是渗透在言语内容中的言语形式的学习。其他学科更多是为了学习言语所呈现的内容。

让阅读回归本真 篇3

读者的阅读习惯需要做“减法”,不是读得多、买得多就好,而是精读,即读优质的、有益的图书。当大家谈起阅读,觉得那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舒适和幸福时,阅读也就回归本真。

提出“给出版做减法”,在当下中国,颇有挑战意味。但其本意并非追求无为,而是力求简单、克服浮躁、回归本真。这无疑是合时宜并有建设性的。

日本出版专家松谦二郎说:“好的出版人出自好的读者,好的读者培养好的出版人。”看来我们讨论“给出版做减法”这个话题,需要回归到图书的消费者——读者,从读者阅读习惯角度探讨给阅读做“减法”,提倡读者阅读健康有益的图书,充分发挥图书的精神食粮作用。

当下读者阅读呈现的整体图景

给阅读做“减法”,当然不是基于某个读者个体,而是基于当下我国国民阅读整体行为提出的命题。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改变,“快餐式”阅读走入读者的生活。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承认,与机械时代相比,数字时代我国读者阅读行为发生了嬗变,总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主体方面:读者作为阅读主体,数量激增,总体阅读率上升。但阅读主体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结构异常复杂。潜在高素养阅读群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快速扩大,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存在功能性阅读障碍的群体规模也不小。简言之,读书家不多,读书人还是多了,当然不会读的还是不少。

阅读媒介方面:数字媒介的出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虚拟世界,构建起读者的阅读需求和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之间的桥梁,使读者投入比以往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在线文献的阅读,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增长迅猛。相反,图书、报刊等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率提升乏力。

阅读内容方面:流行阅读超越经典阅读,信息获取超越知识习得,新闻关注超越文学感受,娱乐追求超越理论探讨,虽然这并不代表经典、知识、文学、理论内容的缺失,但这些内容被其他内容遮蔽、掩盖、消解是不争的事实。

阅读方式方面:快速浏览和扫读超越慢速凝视和审读,选择性阅读超越接受性阅读,跳跃性阅读超越连续性阅读,“F”式阅读(网页快速浏览)超越“Z”式阅读(逐行仔细品读),碎片化阅读超越系统性阅读。在使用数字媒体后,多种阅读方式所花的时间比例有所改变,浏览、选择性、非线性的阅读方式所花的时间比例上升,而在传统纸质图书文献上应用广泛的深度阅读所花的时间比例则明显下降。

阅读取向方面: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浅阅读”(主要表现为阅读兴趣的单一,集中体现在对生活类、时尚类等通俗读物的偏好上)趋向明显。读者流于并开始安于浅薄,对深刻不再留恋。读者只关心自己是否听过、是否看过、是否知道,不关心是否想过,也不关心自己思考的深度,更谈不上把自己当成思想家。

分析读者阅读行为嬗变背后的原因,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字化技术引发阅读媒介发生变化,这是读者阅读行为嬗变的直接和根本原因。图书与媒介(阅读客体)形态变化了,阅读行为自然就跟着变化。第二,现代市场化运行机制下的图书与媒介发展的重合性和叠加性,恐怕是我国读者阅读行为嬗变的特殊原因。如今中国图书与媒介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太快了,短短几十年就走过了西方社会媒介发展的数百年,读者大有招架不住的感受。第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的影响,是读者阅读行为嬗变的间接和基础原因。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读者浮躁心态和功利性目的的增长,包括出版者与作者在内的传播者系统创新能力的不足等,是读者阅读行为嬗变的相关因素。

这种阅读行为的嬗变,从个体读者而言,有其积极影响:数字时代的阅读可呈放射型树状或网状阅读路径,可以直线阅读、比较阅读、寻找阅读,读者既可纵向探索,又可横向比较,还可以交叉、重叠、转折、反向地研讨、思维,读者思维容易处于活跃、兴奋乃至亢奋的状态,一改纸媒体或平面媒体线状阅读路径限制创造型思维的局限。而消极影响也不少,主要表现在:阅读缺失绵延的历史感,读者失去传统意义上的耐心,怀疑传统经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综合而言,数字化阅读为人们所向往和钟情,并必将为人们所接受和习惯。

不过,读者在当下的中国出版生态中包袱重重。他们不是不想读,而是没有心境读;不是没有选择,而是苦于选择;不是好书太少,而是烂书太多;不是读书太累,而是读屏更方便;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时间被打碎。从表面上看,中国读者更自由了,实则是更不自由了。因为读者在数字时代的当下往往需要不由自主地“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在无处不在的屏幕上、在太多的烂书中辛苦地选择”。由此,读者的阅读习惯需要做“减法”,不是读得多、买得多就好,而是精读,即吸收前沿的、有营养的信息,读优质的、有益的图书。

如何给阅读做“减法”

在价值取向上,应该站在整个社会发展的立场上促进国民阅读,而不是为了某一部门或某一集团的利益。这一取向大体又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体层面,即帮助国民个体正确认识阅读,科学实施阅读;二是社会层面,即为了改善和促进国民阅读,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采取相应的对策。

现实中的国民阅读促进运动在取向上存有一定的非理性。一些图书出版界的人往往只知道抱怨读者买书不够、读书不多。很多人感叹,中国人不读书更多是源于与海外读者调查的购书情况比较,但把中国读书人的比例与国外发达国家比,是不甚科学的。对阅读的理解仅限于纸本图书阅读太过狭隘,将读教科书、培训书视为非阅读也不合理。文学界也有不少人片面担心读者不读文学经典。其实,读者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应该迷信。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黑塞就曾说:“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在实践操作上,就个体读者来说,首先,要认识到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职业能力和其对社会作用的发挥。无论如何,读书还是十分重要的。其次,要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素养,可选择阅读一些合乎自身发展定位的图书。这对任何一个读者个体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在浩瀚的知识库里建立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站点,建构自己的意识框架,将阅读作为一种善念,将自己视作与世界有关系的人。追求“阅读数量”,更要讲究“阅读质量”;鼓励“阅读屏幕”,更要坚持“阅读纸本”。但每一个读者个体,大可不必异化阅读,更不可被阅读所异化,应着自己的心念去阅读就够了。

从社会层面看,需要政府部门和教育、出版等行业共同应对,帮助读者给阅读做“减法”。阅读自由不仅是一种可贵的状态,更是一种生活的权利。政府要采取措施切实推进国民自由地阅读,保障读者实现这种状态和权利。肯定“阅读有用”,更要倡导“阅读无用”。要让读者认识到,一心想着黄金屋、颜如玉、优则仕,一旦得不到,读书就难以为继。读书本是一种生活状态,大可不必作如此多的附加诱惑。褒扬“苦读”,更要倡导“悦读”。读书一定要悬梁刺股、十年寒窗么?难道就不可以开心快乐地读么?出版行业应继续开展扫盲工作,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并切实提高使用效益。各级城市在发展大书城的同时,应着力发展社区书店和社区图书馆。图书馆也要扩大对国民开放的水平,大学图书馆更应向社会公众开放。

此外,改革教育体制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体制,逐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是给阅读做“减法”、改善国民阅读状况的重要基础。全民读英语实属浪费,针对英语学习占用大学生太多阅读比例这一现状,普通高校要彻底改革英语教学。学术理论界则更应该摈弃门户褊狭,携手研究,为社会实践操作提供指导。

所有这些,都是在为读者争取阅读自由,在为读者的阅读做“减法”。当大家谈起阅读,觉得那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舒适和幸福时,阅读也就回归本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创设阅读话题, 回归本真语文 篇4

一、走进文本, 创设话题

让学生走进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学生只有走进文本, 在具体的话题情景中与文本对话, 去获得情感体验, 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课堂才会枝叶茂盛、生气勃勃。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草船借箭》对我启发甚大。

王老师先是巧妙地导入:同学们, 前些天, 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把《草船借箭》整整读了25遍。你们想知道是个什么问题吗? (学生大声回答:想!) 我暂时不告诉你们, 请你们先仔细地读读课文, 猜猜困惑我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看谁有水平, 猜得准。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 思考。)

当学生呈现多元的解读后, 王老师便顺势引出话题:“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 到底想过些什么?”

学生在王老师创设的话题中走进文本, 开始合作探究之旅, 之后的交流更是异彩纷呈。

有的学生说: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周瑜想暗害他。我的根据是“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 心里很妒忌。”因为诸葛亮的才能要超过周瑜, 而周瑜又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所以对他很妒忌, 恨不得杀害他。

有的则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三天后必有大雾, 我的根据是“这时候大雾漫天, 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因为如果没有大雾, 诸葛亮的借箭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那么他一定会落在周瑜的圈套之中。

……

在这个案例中王老师在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中确立了高质量的探究性阅读话题。

这话题引领学生在具体的阅读情景中去感悟和理解。它具有集中性, 涵盖了课文的最大内容;具有深广性, 有相当难度, 足以让学生花一番精力研究、探索;具有开放性, 它答案多维, 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具有逆向性, 必须根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 训练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一个话题, 激活了课堂。

二、立足文本, 提炼话题

许多时候, 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强调问题多元化、解读个性化, 茫然地顺从学生所谓“创造性”思维, 放任学生“疯狂”想象, “古怪”解说, “荒诞”延伸, “无知”附会。以至于出现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虽然我们也肯定课堂上可以有“旁枝斜逸”, 但我们更希望教学过程不去远离目标。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更要立足文本, 提炼有价值的话题, 高效地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例如, 我在执教《月光曲》的时候, 我并没有因为对文本的熟悉而忽视潜心会文。作者以含蓄的笔触叙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他仅仅是想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个同情穷人的音乐家吗?兄妹俩聆听着《月光曲》时为什么会联想到月夜下浩瀚的大海?一个个问题引领着我与贝多芬、与兄妹俩进行精神对话。我想起了贝多芬的《命运》《英雄》, 想起了贝多芬双耳的失聪……这样边想边读着, 我仿佛听见了贝多芬正在用《月光曲》轻轻告诉兄妹俩什么, 也告诉我什么……

于是, 一个话题就悄悄展现在我眼前——“是什么扣动了贝多芬心弦, 让他产生了创作的欲望与激情?他想用音乐对兄妹俩说什么?”这个话题召唤着学生走上了探寻贝多芬心灵世界, 感受《月光曲》心声的对话之旅。

三、质疑文本, 生成话题

学贵有疑。教师要在学生质疑文本中进行筛选、归类、升华, 提炼生成话题。作为课堂的“引路人”, 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捕捉课堂的生成资源, 使话题富有新鲜感和即时性, 使教学具有更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让学生在话题中去探究释疑。

记得学校举行教学研讨课, 一位教师教《爬山虎的脚》一课, 让我印象颇深。这篇课文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是一个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学生一个疑惑而提炼生成了一个精当的话题。

(学生自主读文, 质疑。)

生:爬山虎是植物, 它怎么会有脚?

生:爬山虎的脚是如何生长的?

生:爬山虎是植物, 它怎么能爬吗?

师:对呀, 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呢?大家找出那些段落, 细细地读文, 抓住描写爬山虎“爬”的动作词。用你的方式来告诉我们爬山虎是如何爬的?

(学生一番细读后, 纷纷举手。)

生:爬山虎爬的动作词有“拉”、“贴”。

生:还有“触”, 如果没有触着墙的, 脚就会枯萎了, 就不能爬了。

生:还有“巴”呢。它也是一个动作词。就像我们学过的《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就有一个句子“贝类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边说边做起了“巴”的动作。

生:那我就朗读这个地方, 读到动词的时候我读得大声些。

……

(学生踊跃地展示学习成果)

师:现在, 我们一起来读读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这段, 边读边想象, 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这节课, 学生在走进文本的过程中, 围绕着“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这个话题对文本进行多样化的、个性的学习成果展示, 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质疑中, 只是机智地筛选了一个价值话题, 便活跃了整堂课。

四、细研文本, 探寻话题

刘熙载的《艺概》中说“文有不言者”。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不仅可以通过字面来表示, 也可以隐蔽于文字的“空白处”“矛盾处”“模糊处”等一些细微之处。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是体味情感、启迪思维的话题孕育处。而正因为其细微, 往往容易被忽视。尤其对小学生来说, 如果完全凭借其自身知识储备、情感体验、生活阅历追求理解的个性化与深刻性是十分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情感与思维的“生发点”, 设计一个或多个富有启发性的话题来激活对话。

例如, 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前, 我对作者只看到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就可以推断出周总理每晚都是如此产生了疑问。而这恰恰是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个重点。我对这个别有深意的情感抒发点进行了探索。当我看到一篇篇当时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总理饱含深情的文章时, 我触摸到了总理那为国家而跳动的脉搏, 为人民而跳动的赤子之心。这样读着, 我的疑惑悄然而释。我们的周总理, 本来就不是常规的逻辑思维可以理解的。正是超越常理的忘我工作, 才构成了周总理的伟岸人格, 文章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彰显出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

于是, 在课堂教学时, 我故设疑问:“作者看到的仅仅是总理的一个晚上, 但是, 他为什么如此坚定地告诉全世界,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个大胆的学生和我先前一样, 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逻辑错误, 对此也产生了质疑。其他学生欲反驳, 却又无从入手, 言不达意。此时, 我出示了当时总理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片段。当学生读完后, 教室里静得没有一点声音, 一些学生的眼里还出现了晶莹的泪花。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在这样的对话中真正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美在本真散文 篇5

俗话说:十七十八无丑女。为什么?因为十七十八的少女,浑身上下都洋溢着青春气息,如同果子由青涩逐渐成熟,个个开始鲜亮水灵,人见人爱。——除非你是一个十分挑剔的人,才会把这个年龄段的姑娘们是否美丑分得过分仔细。另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十七十八的少女,还不懂得矫揉造作,没有油滑世故,其面貌,其姿态,其言行,呈现给世人的是本真。唯其本真,才是最美;唯其本真,才最可爱!

年青好。年青是梦想,年青是希望,年青是资本,年青是一个人走向未来世界漫漫旅程的始发站。每一个人都有过青春时代,无论是苦难还是幸福,青春时代永远值得我们留恋,永远值得我们歌颂,永远值得我们怀念,正如知名作家王蒙老先生在其青春时代创作的那部长篇小说的书名——青春万岁!

青春万岁,是我们对青春的热爱,是我们对青春的赞美,是我们对青春的挽留。——这已经不是青春本身的事了,而是青春被永远定格在我们心灵深处的那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追求,那种太阳般永远燃烧的激情,那种初生牛犊傲视一切永不屈服的精神,那种海纳百川对万事万物来者不拒的渴望和探索。只有童心不泯,才能永葆青春。而童心不泯、永葆青春,还是说的我们心灵的本真,如同赤子之心!

然而,一个人的青春毕竟是短暂的。但我要说,一个人进入中年,没有必要担忧青春已逝,老之将至;进入老年,更无须惧怕黄昏日落,辉煌不再。我们不是虚无主义者,我们决不能用人生的中途驿站和终点站的本该发生的变化,去否定我们当初满怀梦想、满怀希望、满怀信念登上人生列车的那个始发站;也就是说,我们的青春或曾经拥有过的青春时代不能否定,也不容否定。因为,否定了我们的过去,也就否定了我们的现在。

有一些在中国影视界很有名气的女演员,她们都是我很喜欢的甚至是很敬佩的女士。有的已经四十余岁了,但还在许多广告代言照和生活照里,时时要装嫩,做出一副青春少女状,与其实际年龄,与其面相身段相去甚远;有的已经六十余岁了,却时时以穿超短裙、留少女刷发昭然世人,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搞掉了脸上的皱纹,把整个面部弄成了僵尸状,一点表情都没有了。这又何必,这又何苦呢?白发皱脸的老人也有其特殊之美,那是饱经岁月沧桑、日月风雨的雕塑之美,镌刻之美!可惜,这些事业有成的美女演员,不谙此理!

实际上,还是一个是否坚持本真的问题。美的.真正内涵永远是本真!婴儿美,儿童美,少年美,都是本真使然;而中年之美,老年之美,依然是本真之美。那种生硬的装嫩,那种不服老的外在修饰,不仅不美,而且只会令人生厌反感,让人扼捥叹息!企图依靠生硬的装嫩和外在的修饰去滞迟或阻止那无情的时间的脚步,不可能使红颜永驻,更不可能使青春复得,只能证明对老之将至的一种深深的恐惧心态,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一种逆向而行的有悖于自然规律的苦恼挣扎,仅此而已!

还是让我们回到本真来吧——无论岁月在我们的身体上留下了多么“丑陋”的痕迹,我心坦然,我自无畏,一切都平平和和,自自然然,洒洒脱脱,多好!青春的灵动鲜活,青春的美丽灿烂,青春的无惧无畏,永远在我们心里,如影伴随我们的一生,是我们终身苦苦奋斗的动力、信念和信仰之所在,我们又何惧以苍然皓首、弯曲身体、斑斑皱脸、昏花老眼、没齿瘪嘴面对世界,直到欣然谢幕呢?

让我们认真地、仔细地、不带任何主观偏见地看看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无以伦比的伟大的星球吧,她已经46亿岁了,已经很苍老了。但她在茫茫宇宙中依旧保持着青春活力,从未表示出丝毫的暮气沉沉,期期艾艾,畏惧绝望。她所拥有的山川江河天空依旧是那般的流光溢彩,生长在她身体之上的绿树红花小草依旧是那般的楚楚动人,生存在她怀抱中的飞禽走兽鱼虫依旧是那般的活跃自在,这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非常直观的本真,这种源于本真的大音无声、大象无形、大气无馁的博大胸怀和超凡气度,永远值得我们有思想、有智慧、有创造的人类去学习,去效仿,去赞美,去敬畏,去继承和发扬光大!

寻根求源,揭秘阅读本真 篇6

鉴于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怕做阅读理解题,我想从写人记叙文的阅读入手,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写人的课文,寻根求源,解开写人文章的密码,让学生在自信中增强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新课标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所以本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对写人记叙文的写法的研究,探究阅读理解题的出题意图,然后有针对性地研究回答阅读题的方法,即文章怎样写——题目怎样出——学生怎样答。这样,学生心中有数,做阅读理解题便有法可循了。

第一步:揭秘写人真谛

若要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回答相关阅读题,首先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写人的一般手法,所以本课重点在总结本册语文书中写人课文的写人手法。

一、故事写人——学会概括故事

我先让学生回顾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上的写人的课文,整理出来有《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天游峰的扫路人》《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等5篇课文。我们不难发现,写人的记叙文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通过一个或几个故事来写人。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概括故事,那么,概括故事的方法是什么?“人物”和“事件”一定要交代清楚,表达必须简明扼要。例如:《理想的风筝》中写了“刘老师笑谈腿疾”“刘老师板书”“刘老师放风筝”等故事,均由“人物”和“事件”构成。

二、正面描写——体会各种描写人物的妙处

选好了故事,接着就要开始描写了,那么,描写的手法有哪些呢?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这些都是正面描写。阅读理解题经常会考核学生是否理解这些描写手法的好处。我让学生从这5篇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子,并分别体会该种描写的好处。

外貌描写:“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为什么分两次写外貌?

语言描写:“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我让学生一起来喊一喊刘老师的话,问学生究竟喊出了什么?从中不难感受到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坚强的刘老师。

另外还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等,都可以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这里不再举例。

三、侧面烘托——体会描写景物和他人的作用

写人的记叙文里,经常会有景物描写和描写他人的句子,其实一切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的。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描写天游峰和游人的句子,既有景物烘托又有人物烘托,都是为了突出扫路人的不畏艰辛、热爱工作的精神。五年级学过的《黄河的主人》更是侧面烘托的典范,不管是写黄河的波涛汹涌还是羊皮筏子的危险以及乘客的谈笑风生,都是突出艄公的勇敢胆大和心细。

四、生动描写——体会修辞手法和动词、形容词的表达作用

“逢到要板书的时候,他用原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这些加点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刘老师坚强不屈的意志,令人震撼;另外“粗壮”这个形容词也为了突出刘老师的坚强不屈的灵魂。一般来说,动词、形容词、副词都是特别令人回味的。

修辞的运用也为突出人物形象。例如:“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切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连用反问、排比等修辞,把一个循循善诱、滔滔不绝的老师形象刻画出来了。

五、详略得当——明白详写略写为何因

写人的文章,如果不注意详略的安排,中心就不会突出。例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重点在写“照顾”和“送回”两个情节上,突出描绘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从而突出聂将军的恩怨分明、宽厚仁慈;而如果重点去写八路军如何救出日本女孩,或者美穗子回日本后的生活状况,就喧宾夺主了。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详写略写的安排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如果考题出到“文章某方面内容为什么不具体写”一类的问题,就难不倒学生了。

六、线索——了解写作的顺序

故事要安排得当,就需要围绕一定的对象安排顺序,这对象就是线索。看看这些课文中所用的线索有几种:一是时间,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二是事件,如《莫泊桑拜师》,三是某一个物体,如《理想的风筝》等。当然还有情感线索这类暗线。循着线索,我们很容易摸到作者的写作思路。有时提问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就应该联系“线索”和“主题”两个方面去回答。

七、过渡和呼应——理解全篇的前后关系

我们以《理想的风筝》为例,剥离了四个故事后,不难发现,开头的段落,一般是总起下文,中间的段落一般是承上启下,而最后的段落就是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了。这类考题最多的就是“文中画线段落(或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而回答起来几乎都有确定的答案。

八、主题——学会联系实际谈理解

一篇文章,最要紧的就是理解文章的主题,而主题的归纳,有法可循。①关注题目,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有时是文章的线索,有时是文章的中心或者起码跟中心相关;②找关键句子,特别是剥离故事后的抒情议论句;③联系写作背景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至于考题“请你联系实际生活谈谈对画线句的理解”,一般都是对主题的理解,所以必须做到:一要联系生活;二要联系主题,切忌自由发挥。

整堂课,让学生从八个方面重新审视学过的课文并进行归纳,对每个知识点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这就为知识的迁移做好了准备。

第二步:实践出真知

当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接下来就要“小试牛刀”了。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份《卖花婆婆》的阅读题(内容略)。出题思路和本课的整个流程基本保持一致,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完成阅读理解题是有方法可循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我想,当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一定的规律,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对阅读一定会越来越有感觉。我这样上阅读复习课,就是想让学生寻根求源,揭秘阅读本真,并通过实践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高屋建瓴,再也不被花样繁多看似深奥的阅读题所困,反而为自己深知解题奥秘而自信乐观地爱上阅读!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教导处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呼唤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本真 篇7

语文教育教学权威专家语文出版社王旭明社长不久前呼吁,现在“假语文” 充斥课堂,莫让“假语文”泛滥成灾,要杜绝”假语文”现象。他认为现在语文课堂教学“假语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贴标签式的生硬拔高;二是语文的元素没有融化在语文教学中;三是语文课成为表演课;四是过度使用PPT课件、音乐和其他辅助手段。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在平时的语文听评课及教育教学研讨观摩等活动中也深有同感,不乏担忧,多有反思。这诸多方面都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诟病,是阅读教学失真的表现,呼唤真实的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归本真,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要重视学以致用、语文实践,要重视情感体验。

一、语文姓“语”,语文课要回归学科本位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以及各学科之间的融合,这也是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提出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把握起来就出现了偏失。如教学《探索月球奥秘》这一综合性学习, 教学的重点应该在让学生感受“月文化” 的魅力,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和人文精神。但是有的老师却津津乐道地介绍了宇航知识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学科本位的缺失。在新教师岗前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刚出道的新教师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语文姓“语”,语文课要回归学科本位。

二、语文姓“语”,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语文究竟是一门什么课程?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语文课上我们应当做些什么?这三个问题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事关语文课堂的质量与效果,每个语文老师必须清楚明白。

近几年来,由于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老师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语文课应该姓“语”。“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课程标准》把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首要的课程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实的问题是,不少老师把上述内涵丰富的素养要求仅仅“浓缩”为一个“理解”,口是心非, 一叶障目,只一味追求表面形式,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偏向。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盛行的今天,不少语文课胡里花哨,一不小心语文课就成了声光电灌输的试验场。 笔者曾听过一位语文老师教丰子恺先生的《白鹅》。这是一篇生活散文,层次分明、语言生动、感情真挚。但这位老师一上课就用丰子恺的若干幅漫画引入,漫画内容既和课文内容无关,又与白鹅无关,一边看漫画还一边问孩子“感动了没有?为什么感动?”老师还要引入她对丰子恺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说“透过小事, 小画面之后,笔者们得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丰子恺说最喜欢弦外有余音,今天笔者们就来看看这篇散文的弦外之音”。 一篇小短文,老师就是这样生拔高,贴标签,要听出弦外之音。学生还没读课文, 根本不知道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就要求学生胡乱的猜测,这样的语文课只能是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没有语文味。

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

1. 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语文课要给学生留下什么?首先是语言。如何留下呢?要充分、有效地读书, 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所以语文阅读课堂教师可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指导读通、读顺、读懂、读好,读中留下语言,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为一体。

我认为语文阅读课的构件之一就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读书。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阅读主体对课文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在不同的阅读层面应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朗读课文是可以分步实施的。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阅读要求,其他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 朗读课文需要老师给予具体的指导;要求学生具体做到:读字正确,字不颠倒, 不重复字句,读出长句子之间词语之间的停顿,读出段落的停顿。读出句子的抑扬顿挫,读出感情。对于刚刚起步学习阅读的儿童,老师还可以领着学生一句一句地读。逐步达到“读字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这一层面的阅读指导,在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常用这样的方式检查: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不懂的词语句子要多读几遍。

如一位老师教的《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我们交流交流:从课文哪些地方可发看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就不难了,学生很快就找到答案。有的说很神奇,有的说很美丽,有的说很可爱、有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答案就不一样,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

(2)口诵心维。这是感悟层面的朗读了,是要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而要求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自我感受与体验。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让学生用心地读课文,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 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 作者、编者四方面的对话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在这一层面的课文朗读,应坚持“以读导悟,以读见悟”。即紧紧的扣着读书,引导学生通过感知、领悟、想象、联想等活动,理解其语言,进入其境界,体会其感情。然后再通过学生的读,来检验他们的境界,读起课文来,自然能够虚心涵泳,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指导学生感悟课文,就是要让学生走进角色,体会情感,想象场景。阅读教学课堂上常用的检验方式是:挑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读给同桌听,并且说说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理解词句后,设置的环节“再仔细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3)有感情美读。这是积累层面的朗读训练,具有整合与审美的功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要让学生一边轻轻地吟诵,一边展开想象。必要时可辅之以挂图、录像或多媒体。借助媒介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第一场雪》时,学生在体会雪后的美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雪后的壮美景色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看到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有了这感情朗读,语文味就更浓了。

2. 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大胆发表独特感受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托文本通过品词析句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训练,习得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深钻教材,充分挖掘文本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关键点、激发点,精心设计训练点。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

如于永正先生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把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一个词是“饱经风霜”,原文是:“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 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其他词语都教了,惟独把“饱经风霜”这个词给漏了。“呀!”课文学完了,于永正惊讶地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忘了讲呢?”不光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的眼光都在说:“是呀,怎么忘了呢?”没想到于永正这样安排:“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原来如此!老师精心设计了对课文人物理解的个性化说话写话训练,不到5分钟,就有学生写好了, 一个学生这样写:“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可是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的人。他面色蜡黄,颧骨很高,两只眼晴深深地凹了进去,眼里布满了血丝,眼角爬满了鱼尾纹,嘴唇发白,裂开了几道血口子,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连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于先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的运用文本设计了语言运用的训练, 既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彰显本色语文的魅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三、语文姓“语”,追求以学定教,目标要凸显“语言”

我们要始终记住:语文姓“语”,目标要凸显“语言”。语文老师上课,无非就是借语文教材的课文范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语文课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也就是以念好语文的 “七字经”(识、书、读、背、写、说、习)贯穿课堂始终。

语文阅读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做到“以学定教”。实践“以学定教”,务必非常重视学情分析以及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寻求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语文老师上课前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语文阅读教学行动目标制定的依据:不同年段阅读教学目标不同,如何把握不同年段的阅读教学的目标。根据儿童认知特点,分别确定低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以确定为四项:1激发阅读兴趣;2培养朗读能力;3落实字词句训练;4学习默读,重视语言积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确定为五项: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3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4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5突出段落训练。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落实篇章训练”上。具体的指标是:1学会预习课文,养成预习的习惯; 2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3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4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5学习浏览,拓展阅读。

(2)不同文类的教学目标不同,不同的文本,我们要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式。 阅读教学要实现从理解课文内容向理解和运用课文语言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转变。阅读课教学目标和过程设计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是解读文本的思想内容, 二是在解读过程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怎样把握不同文类课文的阅读教学目标,不同文类的课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在现实中,走进课堂的时候,我们每一节阅读课是不是有一些千篇一律?大家走进课堂,把课本放到讲桌上,然后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上课文的题目,“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哪一篇课文”,这就是我们平时大家见的最多的阅读教学的开场。有的语文老师习惯于用一种方式来教阅读。所谓的一种方式教阅读是指,有的老师习惯于用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方式教学生,追求的目标始终是盯住理解。什么认读、理解、分析具体的语句意思。这种方式如果遇到了文学类文本就脱离了文学文本的特点, 文学类的文本更多地注重体悟,我们在文学类文本中要强调这么几个词,一个是品位,品位语言;第二是感受形象;第三是体验情感。文学类的文本,我们要用这样一个方式去阅读:品位语言。比如小说,里面描写人物,是这样的那样的。你怎么说是这样那样的?它通过语言,用什么样的词语去表达的,品位语言,然后让你感受出形象。

(3)语文阅读教学要简明教学目标, 简约教学内容,简便教学环节。目标一旦确定,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要全部指向目标,围绕目标,找准重、难点,设计课堂主问题,找准阅读文本突破口,设计阅读 “线索”,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分析,或找到一个能够牵动对全篇(段)课文进行阅读品析的关键字词,或提炼出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或设计一个时间持续长久的阅读活动,让它们一方面带动全篇(段)文章的阅读理解,另一方面又牵动课堂阅读活动生动有序地进行。其间为学生创设语言文字训练表达(听说读写训练内容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平台,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课例:《索溪峪的“野”》的教学。可以抓住“野”这一阅读线索作为突破口,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设计四个问题:1“野”在课文中指什么意思?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3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 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课例: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八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较长,涉及的内容多。文章的标题富有深意,它涵盖了全文内容。课题中的“美丽”集中体现了居里夫人个性特色,是作者重锤敲击的一条主线。可在上课时从题目入手,紧扣“美丽”展开教学,出示主问题: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居里夫人的“美丽”?

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合作解决问题。老师也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美丽”的含义挖掘出来了,这篇课文也就算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可布置学生写小练笔《我心中的美》,作为本课的拓展延伸。学生围绕“美丽”这条主线展开讨论,深化升华对美丽的认识。使课堂环节清晰,内容简约,扎实有效。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才是真实的语文课堂。

总之,“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具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课堂上语文味浓浓,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这应该是许多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最美境界。语文教师们,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吧!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和教学行为悄悄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然而,当我们在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意义和核心价值时,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生态”依然出现种种失真的现象,呼唤真实的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归本真,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要重视学以致用、语文实践,要重视情感体验。

限时讲授,让阅读教学回归本真 篇8

对此,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明确提出“限时讲授”的要求,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这对语文课堂,特别是低年级阅读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的解放,更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解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自主高效的理想课堂”。

一、限时讲授:管住教师的嘴巴,凸显引领

限时讲授,无疑是为了限制教师在讲课中的随意性,让教师从“大讲特讲”转变成“精讲细讲”,把多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沉到书本中去“熟悉水性”,与文本“亲密接触”,进而在教师的引领下展开思维。

限时讲授,减少了教师讲析的时间,但不能降低讲析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在课前的备课等环节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要在“引领”上下工夫,让学生在教师有限的讲述中把握文本的信息,通过自我分析,达成教学效果。

例如《有趣的发现》一文中通过达尔文的有趣发现,教育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文中没有详写达尔文研究的过程,但我抓住其研究过程中的三个动词“捉、放、比”,引导学生自己体会达尔文的科学精神,我作了如下预设导学:

1.他捉了哪些昆虫 ? 都是在什么地方捉的 ? 根据课文内容和合理思考后选择答案:

1大翅膀昆虫在岛上捉( )

回家乡捉()

2小翅膀昆虫在岛上捉( )

回家乡捉( )

没有捉()

3没翅膀昆虫在岛上捉( )

回家乡捉( )

2.放飞昆虫时 ,他会考虑到下列哪些情况 ? 为什么 ?

1在刮大风、小风等不同的天气下放飞。 ( )

2在小岛的不同地方放飞。 ( )

3在早、中、晚不同时间放飞。 ( )

其实,如此简单的问题,缺少教师的引领,学生可能考虑不周全,但教师过多地去分析讲授,纯粹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抓住要点,对准难点,把问题抛给学生,甚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样的讲授更能凸显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更能上出阅读课的真味。

二、限时讲授,放纵学生的思想,释放个性

阅读教学的课堂,除了以读促读,就事论事之外,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思想———在阅读中释放学生的个性。

面对这样艰巨的任务,限时讲授,从表面上看,增加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难度,事实上,这样的改变为教师减轻了压力,给学生提供了个性成长的空间。教师不需要为一个“点”而带领学生去绕圈子,也不必为了这个“点”而浪费口水,学生不同的解读,不一定都是在错误的行列。

例如:学了二年级《狼和小羊》一文,学生提出了两个质疑点。

第一个质疑点:狼为什么要故意找茬儿再去吃小羊,而为什么不直接去吃呢?

第二个质疑点:文章除告诉我们的道理之外,有没有其他的解读?

如果只从“教学参考书”的角度去面对这两个质疑点,教师为了说服学生,肯定要花时间去讲述那些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的条条框框, 最后不得不佩服老师讲述的精彩,更不得不钻进教材的套子。而听听学生的讲解,才真正感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于第一个质疑点:

1.作者遇见的狼就是喜欢找茬儿 ,说明他很狡猾 。

2.狼是坏人 ,没有朋友 ,吃小羊前跟他说说话 ,也好打发无聊时间。

3.狼想看看小羊是不是很聪明 。

4.作者为了把文章写长一点 ,就这样想 ,这样写了。

关于第二个质疑点:

1. 我觉得不跟坏人讲道理是不对的 , 小羊怎么知道狼是坏人呢?

2.小羊的妈妈有责任 ,怎么能不陪他一起去喝水呢 ?

3.一个人到河边 ,即使不遇到狼 ,也会有危险的。

如此看来,限制教师的讲授时间,让学生从书本的笼子里钻出来,学生才会乐意动脑筋去思考他们自己的问题。

三、限时讲授,重视相互的合作,加强探究

合作学习与探究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两大重要任务,阅读教学不能避而远之。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里重视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减少教师空洞的讲解, 让学生通过更多地合作采摘探究的果实。

当下阅读教学的课堂,合作探究喊得多,做得少,或者说形式多,实效少,原因就是没有时间,稍不留神,下课铃就响了。而限时讲授则很容易节省时间,可以让学生尽情互补,尽情探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蒲公英》一课,蒲公英种子远飞后,看到了金光闪闪的大沙漠和银花朵朵的湖泊,教师很喜欢在“金光闪闪”和“银花朵朵”上花气力讲解,其目的当然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沙漠与湖泊。但事实上如果放弃这段内容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去合作探究,则效果更佳。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引导:

1. 相 互交流 : 为什么沙漠和湖泊是金光闪闪与银花朵朵的?

2. 相 互探究 : 看到这样的沙漠与湖泊 , 你会怎么想 ?蒲公英种子会怎么想?

3.相 互合作 :演一演两种蒲公英之间的对话 。

这样的做法,完全把教师的“地盘”让给学生,一方面让学生相互搀扶着跳跃摘桃, 另一方面真正把课堂带进学生的“圈子”,为高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课堂之本真让学生去创新阅读 篇9

一、还课堂之本真,让学生去创新阅读需求,正确理解理念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提纲对我们的启迪意义极为深刻,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过程”。这就从一定意义上让我们意识到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阅读过多地流于形式,没有创新阅读可言。而在一般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我们也以为就是给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时空,小学生的阅读就是十分自主,导致他们的阅读感悟没有任何创新之处。这就有悖于学生的阅读感悟了。那么如何看待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创新阅读呢?窃以为只要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都可以用“创新创造”去一言以蔽之。如教学《海底世界》时,小学中年级学生就能够从文本去真正意义上感悟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应当说还不完全尽然,虽然我们运用Smart技术能够呈现一定的景色和物产,可也不能完全去达到小学生能够真实感悟的效果。笔者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再去进行广泛意义上的阅读和搜索,去比较理想地开展“海底知识知多少”的交流活动,学生的兴趣极浓。虽然是中年级学生,但他们搜索表述内容的视野则显得十分的开阔,有的从海底的生物特征去进行表述,有的从海底的矿藏去进行表述,竟然有学生出现了“好好学习,日后深入海底去看个究竟”的想法。笔者以为这就是学生初始意义上的创新阅读,虽然不尽全面和深刻,但这已经就是习惯意义上的创新,因为这里面有学生的自主性思考和独到意义上的发现。

二、还课堂之本真,让学生去创新阅读需求,尊重学生权利

还记得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全神贯注》时,在引领学生阅读感悟中是那样的尊重小学生的权利,并给所有学生以创新阅读的机会。阅读感悟,首先要“读”,笔者发现于老师让学生去读其形式是那样的广泛,尤其是对那些问题学生的读可以说是倾注了很大的热情,这也为后来学生现场写出那么丰富的而且带有个性的名言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于老师的课堂没有那么多的花架子,只是让学生去做看似比较简单的读和写,但这就是尊重我们学生的真正体现,也是本真课堂构建所必需的极为务实之要务。所以,还课堂之本真,让学生去创新阅读,是极为需要我们去尊重学生权利的,尤其需要比较理想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利。朱永新老师也曾这样说:“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在尊重学生的面对个性的权利上进行实践。如有学生诵读诗文的能力极弱,课堂上诵读时显得更为腼腆和谨慎,当然诵读的效果就极差。针对这样的学生,笔者往往都是让他们慢船早开,提前去作准备,有时还为他们开点“诵读辅导”的小灶。事实证明,学生的创新阅读没有读好的基础,小学生是不可能解决感悟之问题的。解决了此等问题,还需要尊重学生的自主表述。如果说人们读文学作品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我们小学生的阅读感悟也就无需去统一到教师所预设的感悟上来。

三、还课堂之本真,让学生去创新阅读需求,给予学生时空

平时我们开展教研活动的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小学生似乎有着惊人或者超凡的感悟水准和能力,那是预演的结果或者就是少数学有余力学生的专利。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在表述时作为我们教师是揪心的,生怕学生越过雷池。所以,学生的感悟是不真实的,这不应当是阅读教学所提倡的,更不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窃以为学生创新阅读的课堂本真应当是学生的自感自悟,而对于我们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这自感自悟是极需要时间的,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肯定是感悟不出什么的。在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创新阅读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的是,学生的阅读就像猪八戒吃的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的应当说是大有人在的,那就需要我们让小学生有更为充足的咀嚼文本语言的时空。这样,学生不是在囫囵吞枣,而是在细嚼慢咽,他们也就完全可以品尝到所读文本之味道。也可以这样去说,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东西才是有味的,也才是十分真实的。如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有学生对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不以为然,揪住他的着装不放。爱因斯坦就是这样的不为小孩子们称道?笔者没有直接去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们观察爷爷奶奶平时家庭农活劳作的情形,使他们敬畏爱因斯坦之情便油然而生。

总之,还阅读课堂教学之本真是大势所趋,所需要探求的问题也比较多,作为教师必须“吾将上下而求索”,才能使得自己的课堂教学绽放出更为亮丽的奇葩。

摘要:课堂构建的高效应当思考课堂教学的本真,在人们热恋于教学课堂形式的丰富多彩时是否要去思考课堂教学的本真,回答应当是肯定的。无论怎样的形式离开课堂之本真,学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创新阅读的。

本真阅读 篇10

一、创设优美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1.提供宽松的阅读氛围。要幼儿喜欢读书,就要让他在会读书之前先喜欢上书。实践证明可以把书放到幼儿可以拿到的地方,营造出宽松、自在、丰富的阅读情境。家里的客厅、书房,幼儿园的活动室、图书角,公共场所的图书馆、文化中心,都是可以供幼儿阅读的地方。在班级环境中教师和幼儿共同设立图书角、广播区、语言区,提供多样、风趣、难易不同层次放入幼儿文学作品。方便幼儿在课间活动、晨间活动、游戏活动、集体活动、来园、离园前自选,采用积分的方式鼓励幼儿自选感兴趣的图书。教师为幼儿创设探索中国特色的文字环境。在阅读区设置常见文字由象形文字到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幼儿感知积累文字,提供图文配合及相关部首让幼儿主动探索文字。

2.开拓丰富的阅读知识。教师开展丰富、精彩的集体活动,开拓幼儿丰富的知识层面,拓展幼儿神秘的想象思维,以及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我们要鼓励幼儿能勇敢地将自己阅读的绘本,用自己的语言告诉他人,培养幼儿能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图画书,并能将自己编写的谜语、简单的儿歌、幽默的故事装订好,放在图书架最明显的位置,虽然幼儿们的书不是非常美观,但这是幼儿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是幼儿珍贵的无价之宝。

二、开展多样活动,促进能力形成

1.开展专门的集体阅读教学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如下:

(1)体验式。体验式是幼儿在听教师讲述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观察画面,指认对应的内容,理解书面语,再由幼儿理解想象,学习表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适宜难度较大的内容,宜在中大班进行。如大班阅读《会爆炸的苹果》,出示狐狸、小猪、苹果树、挂满气球的树的图片,引导幼儿猜想,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教师再讲故事,幼儿再与自己的猜想对照、比较再倾听故事、看图片、理解内容,最后根据内容再讲述。

(2)分享式。分享式是教师与幼儿共读一本书,教师帮助幼儿认识文字。教师将要求幼儿掌握的书面信息,突出到阅读过程中去,帮助幼儿理解阅读内容并正确掌握书面语的信息。

2.渗透于其他教学活动的阅读教育。

(1)渗透于社会活动中的阅读教育。社会活动是语言学习与生活活动最好的结合,在社会活动中能再现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情景。在认识标记活动中,幼儿了解不同的标记有不同的意义,如“禁止吸烟”、“禁止停车”。文字和符号的信息存储功能让他们明白,在标记的指引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渗透与科学活动中的阅读教育。在科学活动中记录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渗透于科学活动中的阅读教育是从阅读记录表开始渗透的。在记录什么东西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幼儿能根据记录表的要求,将浮在水面上的物品画“√”,沉下去的画“×”。符号“√”与“×”的实际意义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了明确的感知与理解。

3.提升幼儿阅读经验的综合活动。当幼儿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后,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活动,有利于提升幼儿阅读经验。如给图形排序活动和图书制作活动。

三、体验阅读快乐,发挥家长作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玩一些带情节性、趣味性的游戏。幼儿能会讲出绘本故事里的主要人物、家长讲故事的时候能专心倾听、简短重复,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结合。如:在看到“有趣的嘴巴”这幅画面时,家长请幼儿做吃饭、唱歌、喝水、吹蜡烛等动作,再出示“吃、喝、吹”这几个字的时候把字卡与图片相结合,把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结合起来,让幼儿知道这些字都有一个“口”字,是与嘴巴有关系的。

利用故事形式,培养幼儿建立良好的阅读策略,在幼儿通过自己先看绘本、听录音故事后,家长及时提出适合幼儿回答的问题,帮助幼儿归纳总结故事内容,帮助幼儿认识绘本上的简单的文字,做做相应的动作,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提高识字能力。

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育者只有在足够关注的基础上,提出积极有效的措施,幼儿的自主阅读活动才能有声有色地在幼儿园中开展起来,并且结合家长配合,家园共育这样才能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技能和习惯。

摘要:在幼儿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主动探索到适合幼儿阅读的方法,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文学作品和阅读经验,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主阅读的习惯来。创设优美环境,激发阅读兴趣。开展多样活动,促进能力形成。体验阅读快乐,发挥家长作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本真阅读】相关文章:

本真课堂04-27

本真问题05-02

本真语文作业04-21

本真教育理念05-19

教育观念回归本真05-22

本真教学音乐论文04-16

教育回归生命本真09-12

凸显特色回归本真04-12

让教育回归“本真”05-09

让课堂回归本真05-10

上一篇:预防难点下一篇:Z源型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