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复核制度

2024-05-08

三级复核制度(精选三篇)

三级复核制度 篇1

1 我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简介

1.1 三国时期以前

对于死刑案件的决定权, 三国以前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如清人赵翼在其《陔余丛考》卷十六中记载:汉代“守令杀人, 不待奏报”。可见, 汉代郡守县令有权审决死刑案件并执行死刑, 无需上报皇帝裁决。

1.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从三国时期开始, 上述情况发生了变化。如《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记载:三国时期魏明帝青龙四年 (公元236年) 诏:“廷尉及天下狱官, 诸有死罪狱以定, 非谋反及手杀人, 亟语其亲治, 有乞恩者, 使与奏。”又如《宋书·孝武帝纪》记载:南朝宋孝武帝诏:“其罪应重辟者, 皆如旧先须上报, 有司严加听察, 犯者以杀人论。”再如《魏书·刑罚志》记载:北朝北魏太武帝时期, 北魏律规定:“诸州国之大辟, 皆先谳报乃施行”, “当死者, 部案奏闻”, “狱成皆呈, 帝亲临问, 无异辞怨言乃绝之”。

由此看来,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将死刑权收归于皇帝, 即死刑须经皇帝批准, 才能付诸执行。自此, 死刑复核制度得以确立。死刑复核制度的确立, 一方面体现了慎刑思想, 对于减少冤假错案, 减少错杀无辜有一定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

1.3 隋唐时期

在隋唐时期, 死刑复核制度又有了深入发展。

至隋代, 开皇十二年, 隋文帝认为, 由于各地官员执法水平不一, 往往出现同罪异罚。《隋书·刑法志》记载:隋文帝诏令:“诸州死罪不得便决, 悉移大理寺案覆, 事尽然后上省奏裁。”《隋书·刑法志》记载:十五年又定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隋建立了死刑执行前三次复奏制度, 以强调对死刑的慎重态度, 同时加强了皇帝对司法权的直接控制。

至唐代, 死刑案件通常先由中央有关机关审查后再奏报皇帝核准。据《唐六典·刑部》规定:“开元二十五年敕……自今以后, 有犯死刑, 除十恶死罪, 造伪头首、劫杀、故杀、谋杀外, 宣令中书门下与法官等详所犯轻罪, 具状闻奏。”除此之外, 对于死刑已定判的案件, 行刑前必须奏请皇帝再次核准。死刑的执行, 必须经过三复奏程序, 即在对死囚犯执行死刑之前, 三次奏请皇帝审慎考虑是否立即执行。后唐太宗以“人命至重, 一死不可再生”为由, 曾一度将京师死刑三复奏改为五复奏, 即决前一日二复奏, 决日又三复奏。其他地方的死刑案件仍实行三复奏。但犯恶逆以上罪, 以及部曲、奴婢杀主人罪, 行一复奏即可。到《唐律疏议》制定时, 又法定为三复奏, 如果“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 流二千里”。死刑复奏制度反映了初唐统治者慎刑省罚的思想, 以及唐代死刑制度的完善, 同时说明唐代皇帝对死刑权的控制又有明显的加强。

1.4 宋明清时期

至宋代, 宋朝死刑仍然须经皇帝核准。宋太祖时诏令:“自今诸州大辟, 录案闻奏, 付刑部复视之。”宋朝继续实行死刑复奏制度。只是在复奏的次数上有所不同, 京师死罪实行一复奏, 地方死刑则不复奏。

至明代, 一切死刑案件必须上报中央刑部, 再经大理寺复核, 最后奏请皇帝批准。

至清代 (鸦片战争前, 下同) , 承袭明代制度, 死刑件应交大理寺复核, 最后由皇帝批复裁决。

2 我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评价

2.1 我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积极因素

2.1.1 死刑复核制度体现了慎刑思想。

死刑是剥夺人之生命的刑罚, 一旦错杀无辜, 人死不能复生。为了减少冤假错案, 封建统治者对死刑的执行规定了非常严格的程序, 即死刑判决必须奏报皇帝核准;执行死刑必须得皇帝许可才可执行。对于违反上述程序的主管官吏还要予以处罚。死刑复核制度是封建统治者慎刑思想在诉讼审判方面的制度化。

2.1.2 死刑复核制度一经确立, 即死刑权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收归于皇帝后, 直至清代, 这一状况基本保持不变。当然, 也有一些例外情况, 如唐朝后期, 由于藩镇割据, 各自为政, 他们在其势力范围内任情刑杀, 中央根本无力过问, 因此死刑复核制度遭到破坏。但在三国时期魏明帝青龙四年 (公元236年) 至清长达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例外情况从来没有占据过主导地位, 只是非主流。宋太祖建国之初, 收回了地方的死刑判决权, 恢复了死刑复奏制度, 直至清代不复改变。

2.1.3 死刑复核制度呈现出由宽至严的发展趋势。

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死刑案件一律上报奏谳, 经皇帝批准后, 方能付诸执行。到隋唐时期, 死刑案件不仅要上报皇帝批准, 而且在死刑执行前还要奏请皇帝再次核准, 以决定是否立即执行。这种死刑执行前的复奏制度曾一度被唐太宗定为五复奏。虽然复奏的次数在各朝代不尽相同, 即使在同一朝代有时也有所变化, 但复奏制度的实行无疑进一步加强了封建统治者对死刑权的控制, 同时体现了其对死刑案件的慎重态度。

2.2 我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消极因素

2.2.1 死刑复核制度是加强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的需要, 是高度君主集权在审判实践方面的实质性、经常性表现。死刑复核制度的确立和实行, 一方面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慎刑思想, 另一方面, 维护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才是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隋唐以后,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在司法上, 则表现为封建统治者加强对司法审判的直接控制, 而死刑复核制度就是这一表现的具体内容之一。

2.2.2 死刑复核制度体现了我国古代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

封建君主垄断了最高司法权, 一切死刑案件皆须皇帝裁决、批准, 此时皇帝可以法外用刑, 也可法外施恩, 赦免任何罪犯, 而不依律断。

2.2.3 死刑复核制度并未得到严格贯彻执行。

封建社会的人治性, 决定了法制随时都有可能遭到践踏。如隋朝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良好的法制, 但却没能保持始终。隋文帝统治后期以法坏法、有法不依、滥用酷刑。《隋书·刑法志》记载:开皇十六年, 隋文帝令“盗边粮者, 一升以上皆死, 家口没官”。而后又不断加重对“盗”罪的处罚。“命盗一钱以上皆弃市”, 甚至四人共盗一根屋椽, 三人共窃一瓜, “事发即时行决”。这使刚刚颁布的死刑执行之前必须经过三复奏的规定也成为具文。

2.2.4 死刑复核制度存在适用的例外。

死刑复核制度号称重视人命, 但重大犯罪早已决不待时。如三国时期魏明帝的诏令和《唐六典》的规定都表明谋反、杀人等重大犯罪无须奏报皇帝。封建统治阶级对于危害其根本利益的重大犯罪不会考虑人命至重, 一死不可再生, 而是毫不姑息, 决不待时。

结束语

我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自三国两晋南北朝确立后, 即被后世封建王朝所继承和发扬, 对后世王朝的司法审判与刑罚执行制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价值所在对于我们今天重建死刑复核制度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首先介绍了我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发展演变, 然后深入分析了这一制度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以期对我国死刑复核制度的重新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死刑,死刑复核,死刑复奏

参考文献

[1]叶孝信.中国法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2]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3]曾宪义.中国法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陈永生.对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之检讨——以中国古代及国外的死刑救济制度为视角[J].比较法研究, 2002 (4) .

会计师事务所三级复核制度 篇2

为进一步提高我所执业质量水平,加强执业质量内部控制,依据《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执业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命线。我所执业质量实行三级复核制度。其流程为:项目组复核——部门复核——事务所复核。

一、复核的总体性要求

1、复核的范围

(1)复核财务报表或其他业务对象信息及报告,尤其考虑报告是否适当;(2)检查与项目组作出重大判断及形成结论是否正确;

(3)复核在审计过程中识别的特别风险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不恬当;(4)检查是否已就存在的意见分歧、其他疑难问题或争议事项进行了适当咨询,以及咨询得出的结论的执行情况;

(5)复核执业人员所作出的判断,尤其是关于重要性和特别风险的判断是否存在偏差;

(6)在审计中识别的已更正和未更正的错报的重要程度及处理情况;(7)审计工作底稿是否反映了针对重大判断执行的工作,是否支持得出的结论;

(8)与管理层、治理层以及其他方面沟通的情况。

(9)检查审计日记、审计总结是否完整并能反映其工作轨迹。

部门负责人应当全面复核执业报告,部门负责人以上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重点复核,但不能减轻其复核责任。

2、业务方案、工作计划的复核程序

一般项目的业务方案、工作计划由项目经理编制,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规模较大的项目,业务方案、工作计划由项目经理编制,部门负责人复核,1 副主任会计师或主任会计师审核批准。

3、业务报告的复核程序

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编写项目完成总结报告,送所在部门负责人复核,部门负责人复核并签署意见后,送副主任会计师或主任会计师复核签发。各级复核人员逐一在复核表上签字。

二、各级复核人员的要求

执业人员克尽责守,履行既定工作程序是质量保障的灵魂。执业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同时,事务所鼓励全体人员尽可能地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项目组复核内容

1、业务报告(审计报告、税务代理报告、其他查账报告)(1)标题、报告文号是否正确(2)被审单位名称是否正确(3)审查时期是否正确(4)审查范围是否明确

(5)报告类型或审查结论是否恰当

(6)报告的结构是否符合准则或相关部门规定

(7)报告的形式是否符合我所规定(字号、字体、页眉、页脚…)(8)报告的落款是否正确

2、业务报告附件——报告附表及附注(1)常用附表

A.报表的单位名称是否与业务报告一致,报表日期是否正确 B.资产负债表是否平衡

C.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是否与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一致 D.利润表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

E.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净增减额是否等于货币资金期末与期初数的差额

F.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是否与补充资料一致 G.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净利润是否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一致(2)会计报表附注

A.会计报表附注的单位名称与业务报告的单位名称是否一致 B.会计报表附注的范围、期间与业务报告的范围、期间是否一致 C.有关会计项目的金额注释与会计报表相关栏次金额是否一致 D.关联交易、重大事项、承诺事项、日后事项的披露是否齐全、真实

3、业务工作底稿(1)综合类工作底稿 A.业务约定书是否具备 B.业务计划是否具备 C.工作总结是否具备

D.与客户交换意见记录是否具备 E.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是否具备 F.分析性复核工作底稿是否具备 G.未审会计报表是否具备(2)业务类工作底稿

A.货币资金中的银行存款询证函是否收集齐全

B.库存现金是否进行了抽查、盘点 C.存货监盘、抽查资料是否具备、齐全 D.存货的计价测试是否完成

E.应收、应付款项的发出询证函汇总表及其记录是否具备 F.应收、应付款项未回函的替代程序是否完成 G.长、短期投资的协议、章程、合同等是否收集齐全 H.固定资产的折旧及摊销是否经过测算及检查

I.无形资产的摊销是否经过测算及检查

J.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是否经过测算及检查 K.长、短期借款的合同、银行询证函是否收集齐全

L.长、短期借款利息的测算是否进行,记入费用及工程是否进行了检查 M.收入的确认依据是否充分 N.收入截止日的测试是否完成 O.成本计价的测试是否完成

P.现金流量表的审计是否按其审计程序执行

Q.关联交易事项是否收集到相关资料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R.或有事项是否收集到相关资料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S.期后事项是否收集到相关资料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二)部门复核内容

1、是否对项目组制订的工作计划进行审核(包括对委托单位情况是否全面了解,风险评估是否恰当,重点审查领域或项目的判断是否恰当,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是否合适,审计执行人员是否胜任,时间预算是否适宜等)?

2、是否对项目组的工作进行指导并帮助解决了执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重大问题已向所负责人请示并获解决?

3、是否已审核过项目组编写的业务工作总结和工作底稿复核记录?

4、是否对重点审查领域和重要审查项目的工作底稿进行了详细复核?

5、经过审核是否认为项目组已充分执行了工作计划要求的审查程序?

6、工作底稿的编制是否符合要求并足以支持最后的审查结论?

7、在计划、内控和审查中发现的较大问题是否已被查清并作了恰当的处理?

8、是否已对重大事项(如关联交易、持续经营、期后事项和或有负债等)予以必要的关注?

(三)事务所复核内容

1、项目组、部门复核人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工作底稿复核?

2、项目计划是否经过核准?

3、内部控制评价及风险的评估与控制是否恰当?

4、重点审查领域是否取得充分适当的证据?

5、重大问题的请示与处理是否恰当?

6、审定会计报表及其他附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的可能性?

7、业务报告表述的意见或结论是否恰当?

浅谈我国现行死刑复核制度 篇3

摘要:死刑又称生命刑,在刑罚体系中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死刑复核程序是法院对死刑案件复核遵循的特别制度。死刑复核制度作为死刑案件的最后一道“闸门”,对控制我国死刑数量、保证死刑案件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我国古代和现代的死刑复核制度,并分析了现行死刑复核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不足。

关键词:死刑;死刑复核制度;刑法;书面审查

引言

近年来,学界知名学者为死刑的废除奔走呼吁,陈兴良教授坦言:“从应然性上说,我是一个死刑废止论者;从实然性上说,我是一个死刑存置论者”1,诚然,从中国的现实上看,要立刻废除死刑是不可能的,也是目前国情所不允许的。我们不能立刻废除死刑,却可以最大限度的限制死刑,“保留死刑、少杀慎杀”。限制死刑有两条途径,途径一:通过立法的手段限制《刑法》中死刑条文,途径二:通过司法途径,即建立完善的程序严格适用死刑,在司法活动中严格控制死刑数量,力求可不杀的一律不杀、可不立即执行的一律不立即执行。《刑法修正案(八)》明确了未成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人不适用死刑,說明我国从立法方面对死刑的限制已经做出了努力,但在司法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死刑复核制度经历过多次改良,却仍存在一定弊端。

一、我国古代的死刑复核制度

我国死刑复核制度萌芽于汉代,成型于隋唐,而后各代均有发展完善。《唐六典·刑部》记载:“凡决死刑,皆于中书、门下详复”,注释中:“旧制,(死刑)皆于刑部详复,然后奏决,开元二十五年敕,以为庶狱既减,且无死刑。自今以后,有犯死刑,除‘十恶’死罪伪造头首、劫杀、故杀、谋杀外,宜令中书、门下与法官等详所犯轻重,具状奏闻。”说明在唐代死刑是由相关机构审查后再报统治者核准。2宋元时期,死刑仍需经中央有关部门统一核准。到了明清,死刑复核制度则更加完善。清朝,案件被判处立决后,由大理寺丞、都察御史、刑部官员等进行“会小法”;之后,再由左都御使、寺卿等进行“会大法”。被判处秋后处决的案件则按照秋审和朝审进行,并被称为“一朝之大典”。可见,历朝统治者深谙生命的重要性和唯一性,为不错杀,对死刑案件的救济都做了一定的规定。首先,所有被判处死刑的案件都要经两道关卡:复核和复奏。其次,就死刑复核案件来说,无论立决还是秋后决,均须按照死刑复核程序进行审核,不同的只是死刑立决案由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审核,而秋后决的案件则由主要的司法机关进行会审。再次,被判处秋后决的案件在执行之前,还可以有其他广泛的救济途径,如上诉、申诉以及向统治者直诉,比如邀车驾,登闻鼓,上表等。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死刑复核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按照“少杀慎杀”的原则,建立起了实际上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行使死刑案件的核准权的死刑复核制度,对死刑的复核相对较为严格。文化大革命时期,司法基本瘫痪,死刑复核制度更无从谈起。文革后制定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核准死刑案件,并在《刑事诉讼法》设专章规定了死刑复核程序。1983年“严打”期间,为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发文规定反革命案件、贪污等严重经济犯罪案件判处死刑的以及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杀人、强奸、抢劫、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被判处死刑的案件。1997年新刑法规定死刑都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但是由于当时我国实际国情的影响,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时机还不成熟,面临较大的困难,不得不将继续授权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行使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这段时期,我国实际上是实行死刑双重核准制度,即死刑案件核准权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行使和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授权行使。直至2007年1月1日,才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这是我国死刑复核制度的重要的标志,对于确保死刑案件的审判质量,控制和慎用死刑,统一死刑适用的标准,具有重大意义。

三、现行死刑复核程序及弊端

死刑又称生命刑,死刑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刑罚,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历来都是统治阶级维护阶级统治秩序的重要工具,被认为是具有最大威慑力的刑罚方法,其存在被认为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直到1764年,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死刑》一书中对欧洲中世纪封建专制社会的刑法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以过人的勇气提出了死刑废除论。两百多年过去了,许多国家意识到生命权的不可剥夺性和人权的不可侵犯性,把死刑从刑法中废除。欧洲国家对死刑极其反对,他们认为“死刑剥夺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权”,禁止死刑被写进了47个欧洲国家共同签署的《欧洲人权公约》,并成为加入欧盟的一个必要门槛。而有些国家如土耳其、阿尔及利亚等属于事实上废除死刑的国家,这些国家虽然在法律上仍然保留有死刑条款,但是在过去十年内没有执行过死刑。就我国而言,立即废除死刑是不符合国情的。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并且在我国由来已久,其存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条件下,立即废除死刑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审核准所遵循的特别程序。3它是刑案件在诉讼阶段的最后一道“控制闸”,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设置死刑复核程序的目的是统一死刑规格、统一执法尺度,确保适用死刑的正确性;控制死刑数量,贯彻“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防止死刑滥用,保障人权,保证死刑案件的质量。因此,在“保留死刑,但严格控制死刑”的大背景下,死刑适用程序正当是最现实而有效的手段,那么死刑复核制度重要性尤为突出,但从呼格吉勒图、聂树斌等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行死刑制度还存在一些缺陷4:

(1)等级监督性质明显,被告人相关权利救济功能有待加强。死刑复核按照下级法院主动报核、上级法院单方面复查的程序实行,本质上而言,属人民法院内部监督程序的一种,是监督理论的产物,体现的是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职权,具有明显行政权运作特征。其在设计理念上存在权利价值观的缺位,诉讼双方没有主动寻求救济的权利,控辩双方很难有效地参与死刑复核程序,致使被告人、辩护律师等对复核程序难以发挥应有的影响,致使该程序的权利救济功能存在严重不足。

(2)死刑复核大多以书面审查为主,复核程序的意义受到明显限制。从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看,死刑复核一般不通过公开开庭审理的方式进行,大多以书面审查为主,虽会听适当取控辩双方意见,但双方特别是辩方参与程度低,一定程度上是复核法院单方面行使职权,不利于彻底地发现错误,尤其是事实上的错误,其程序价值十分有限。

(3)复核所有死刑案件,存在司法资源浪费情况。死刑案件在两审终审制的基础上增设复核程序对死刑案件的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障,但这种对死刑案件未经筛选全部予以复查,明显会导致死刑复核缺乏针对性。同时,也会增加复核法院的办案压力和任务,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实际存在问题的裁决难以被发现,最终影响死刑复核的效果。(作者单位:平和县人民检察院)

参考文献:

[1]陈兴良,中国死刑检讨,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1-7

[2]陈永生,对我国刑事诉讼相关问题之检讨,收录在陈兴良中国死刑检讨213页

[3]陈光中,刑事诉讼法(第二版),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370

上一篇:预防和控制、剖宫产下一篇: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