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异常分析

2024-05-18

电动机的异常分析(精选九篇)

电动机的异常分析 篇1

一、发动机出现异常敲击声的各种征兆

1.当发动机转速越快, 发动机发闷的“堂、堂”响声就越大, 突然加大油门时, 响声更为突出, 并且发动机全身震抖很大。

2.发动机突然降速时, 会有沉重的“当、当”的响声, 发动机有负荷时, 响声更加明显。

3.连杆主轴承敲击声是轻微、缓和而短促的“当、当”响声。突然加速时, 则有连续、明显的敲击声音;在水温改变的时候, 它的响声没有变化。

4.活塞的敲击声在怠速运转时明显, 此时为“当、当”响声, 发动机敲击声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在冷车时是比较响的, 但热车时较轻或消失。

5.当突然加油门时, 敲击声就变成“嗒、塔”的敲击声, 假如是多缸活塞敲击声, 并由怠速提高到中速或者高速时, 响声就变得噪杂啦。

6.活塞环的敲击声是比较发哑的“啪、啪”响声, 但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高, 声音也随之加大, 而且还变成较杂碎的声音。

7.活塞销敲击声是上下双向声音, 并且是较清脆的, 在低速或怠速运转时, 响声是比较缓慢, 有时发出有节奏地“嗒、嗒”声响, 如突然加大油门时, 响声也随着加大、加快。

二、发动机出现异常敲击声的原因

1.主轴承盖的固定螺栓松动, 轴承的润滑油供给不足及过稀, 摩擦过热而引起轴瓦合金层烧毁脱落。

2.轴瓦和轴颈之间的磨损过甚, 径向间隙过大, 或是轴瓦过长或过短, 引起轴瓦断裂或转动等情况。

3.连杆轴承盖的固定螺栓松动或折断, 以及轴瓦合金层烧毁造成的脱落。

4.活塞与气缸的间隙过大, 活塞裙部磨损, 或气缸失圆过大, 活塞受热变形成为椭圆, 活塞顶碰击气缸衬垫。

5.连杆扭曲, 连杆轴承及活塞销衬套过紧, 活塞环折断, 或活塞环的环槽磨损而活塞环在环槽内松旷。

6.气缸壁磨损过甚, 气缸顶部出现了凸肩, 在重新调整连杆衬瓦后, 使活塞环与缸壁凸肩相碰。

7.活塞销与连杆衬套磨损严重松旷, 导致活塞销与活塞销座配合松旷。

三、敲击声的判断

1.改变发动机转速, 由怠速逐渐增高, 听其声响变化, 然后突然猛加大油门, 再突然降速听声响, 从声响特征和变化规律判断是主轴承的敲击响声。

2.加油门时, 发动机震抖很大, 如果主轴瓦烧毁或脱落, 主轴瓦和主轴颈磨损以及径向间隙过大, 则在敲击声之前可能有机油压力下降, 同时机油表的读数也不准。

3.要确定是哪个轴承响, 应根据响声部位来判断, 将可疑的某个轴承邻近两缸进行断火试验, 如声音减弱即为此个轴承响。

4.将加机油口盖打开, 听其响声是否比较明显, 再用螺丝刀将火花塞进行短路试验, 若声音减小或者消失, 如果突然移开螺丝刀, 则发出“当”的一声响, 证明是此个轴承响。

5.如果两缸都发出响声, 则应进行单缸短路试验, 如果两缸短路声响都消失, 证明此两缸轴承都响。

6.衬瓦合金烧毁, 其径向间隙过大, 可用短路检查的方法来测试, 测试时声响并不降低, 相反的随着发动机震抖响声而随之加大, 当油道堵塞烧毁轴承时, 响声就变为刮油底壳类似的干摩擦声音, 很清晰。

7.将可疑的气缸倒入少量机油, 稍等一下, 然后启动发动机, 如敲击声降低或消除, 过一会又重复出现敲击声, 则是此缸声响。

8.测试活塞顶与气缸衬垫的碰撞声, 如用断火方法检查不出来的话, 可将螺丝刀头部触在气缸壁盖上, 如该处能听到很大震动, 说明该缸的声响存在。

9.用短路断火法测试, 如果响声减轻, 但不能消除, 把螺丝刀放在火花塞上, 注意观察和细听其响声, 若是活塞环折断, 则会发出一种“唰、唰”的响声;如果活塞环碰撞气缸凸肩响, 可将螺丝刀触在缸盖处, 感到有明显震动。

10.检查火花塞销敲击声, 先将机油口盖打开, 用耳朵倾听其响声是否消失或减弱, 当复火后发出“嗒”的一声响, 紧接着又立刻恢复原来敲击声, 说明该缸有声响。

11.如果敲击声在气缸上半部分较大, 在下半部分较小, 再把点火时间往提前赶角度, 则敲击声加剧, 经过判断证明, 是活塞销敲击声所造成的故障。

通过上述敲击声的判断, 就可正确地诊断出发动机的故障关键所在。当遇到疑难问题时, 可根据主观上的诊断, 客观上的分析, 找出发动机在各种原因所产生的故障,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出因果关系。我们在修理行业已有多年, 积累一些丰富的经验, 特写文章供广大车主和司机参考。

摘要:作者根据在修理行业已有的、多年积累的一些经验, 全面讲述了汽车发动机出现异常敲击声的各种征兆, 具体谈了影响发动机异常敲击声的七个方面原因, 最后详细、全面地阐述了异常敲击声的判断方法。

柴油机油消耗异常的分析 篇2

1、机油消耗异常原因

⑴活塞、活塞环与缸套过度磨损后,会使机油窜入燃烧室,使机油消耗急剧增加。当活塞第一道气环与汽缸壁的磨损间隙超过正常值的20%时,其机油消耗量将增加2倍以上。

⑵连杆轴瓦、曲轴轴瓦或机油泵磨损,将导致轴瓦与轴径的配合间隙过大,使机油内泄量加大,泵油压力下降,加速机油消耗。

⑶缸套热变形超过一定限度时,活塞、活塞环便不能充分适应缸套的变形量,在局部会出现较大的机油上窜通道,使机油窜入燃烧室燃烧,导致机油消耗异常。

⑷柴油机水散热器散热片积尘堵塞,水泵磨损或工作不良,水道水垢多或堵塞等,都会导致柴油机散热不良,机油消耗异常。

⑸空气滤清器堵塞,将使燃烧室进气压力降低,负压过大,机油上窜燃烧室,造成机油消耗量剧增。

⑹其他原因。包括:活塞拉伤,连杆瓦、曲轴瓦烧蚀;气门导管密封圈损坏、失效;机油渗漏。

2、预防措施

新机或大修后的柴油机在磨合期内,不能猛增、猛减负荷,也不能长时间在高速状态下工作。冬季启动时应做好预热和保温,并尽量减少冷启动次数。避免在高温、高速、大负荷状态下频繁熄火。

必须按照说明书要求选用规定型号的机油,优先选用黏温特性好、品质中高档的多级机油。加注机油前,最好沉淀48h以上。同时应定期检查和更换曲轴箱内机油,严格控制加注数量。

如果发现柴油机出现机油消耗异常情况,应及时安排维修保养,以避免柴油机技术状况进一步恶化。首先,要使缸套与缸套座孔、活塞与缸套、连杆瓦与连杆轴径、主轴瓦与主轴径配套合理,以确保它们的配合间隙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其次,应正确选配和组装活塞环。装配活塞环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严禁随意压缩和扩张,同时应确保装配顺序和开口间隙位置的正确性。再次,应提高连杆瓦、曲轴瓦的装配质量,以保持其接触面积和配合间隙。最后,还要做好气门密封圈、气门座圈的装配和密封性检查工作。

新威驰轿车发动机异常熄火故障 篇3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接车后,进行故障确认。当打开行李舱后,维修人员发现,车辆不是立即熄火,而是慢慢地自动熄火,就像拔掉汽油泵的插接器后,汽油泵突然不工作造成车辆熄火的故障现象类似。维修人员首先确认了行李舱的照明灯工作正常,检查行李舱的线束与行李舱的舱盖没有发生干涉,所以在行李舱开闭时,不存在对线束有干扰的情况。

之后,维修人员检查汽油泵的线束,汽油泵插接器J7端子的4号脚与5号脚(图1),在行李舱关闭时的电压均为12.36V,正常。在行李舱打开时的电压均为0V,不正常

维修人员之后检查汽油泵插接器J7端子的5号脚与车身搭铁情况,在行李舱打开或者关闭时,电阻值都小于1Ω,正常。检查汽油泵插接器J7端子的4号脚与车身搭铁情况,当行李舱关闭时,电压为12.36V,正常。在行李舱打开时,电压为0V,不正常。以上检查结果说明,汽油泵的电源存在问题。

维修人员通过该车型电路图发现,该车型的油泵继电器为集成继电器,安装在仪表板集线盒的内部。通过检查发现,在油泵继电器4A端子的8号脚,无论行李舱是打开或者关闭,都有12V电源。4A端子的8号脚到J7端子的4号脚为一条黑颜色的线束,中间并无插接器。维修人员测量4A端子的8号脚到J7端子的4号脚之间的电阻,结果为无穷大,这就可以说明4A端子的8号脚到J7端子的4号脚在行李舱打开的时候有断路的地方。

维修人员检查油泵继电器的线束发现,在驾驶员侧脚踏板接线盒处加装了1个继电器(图2)。通过询问客户得知,该车辆之前加装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维修人员判定加装的继电器就是该系统的继电器。经维修人员检查发现,这个加装继电器的常火线自行李舱开关的信号线取电(图3)。

至此,产生以上故障现象的原因已经查明。当打开行李舱时,在行李舱开关信号的作用下,加装继电器的常火线不通电(图4),使得油泵继电器的线路出现断路,所以油泵继电器无法工作,因此造成了汽油泵不工作。

电动机的异常分析 篇4

某日,实施电动执行机构上电操作,以验证电动执行机构的逻辑设定(远程控制点动/自保持、就地控制点动/自保持等)和开关阀转向正确性。在确认设备间隔后,将电源抽屉推入至工作位置,就地/远方切换开关切换至就地位置,断路器合闸,START/STOP开关切换至START位置数秒后松开,发现电动执行机构上电数秒后失电,无法执行上电操作。

2 故障原因查找

2.1 电源抽屉控制回路接线错误

为避免故障扩大,先操作断路器操作手柄至分闸位置,但断路器无脱扣迹象;将电源抽屉拉出至隔离位置后抽出,发现电源抽屉内部元器件及线路无烧损或接线松脱情形,电源抽屉控制回路二次侧插针亦无弯曲变形情况。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抽屉进线侧三相相间电压均正常。电源抽屉断路器工作位置合闸后,电源指示灯绿灯(G)点亮;START/STOP开关切换至START位置后,先电源指示灯红灯(R)点亮、绿灯(G)熄灭,随后电源指示灯红灯(R)熄灭、绿灯(G)重新点亮,说明控制回路接线无误。电源抽屉控制回路接线如图1所示。

2.2 动力电缆故障

动力电缆发生接地或相间短路故障时,电源保护装置将采取断路器脱扣方式切断主回路,以保护设备安全。用FLUKE1508兆欧表500V档测量电动执行机构动力电缆绝缘电阻(结果见表1),动力电缆绝缘状况良好,不存在短路或接地的可能性。

2.3 电动执行机构本体故障

通常,电机绕组绝缘破损造成设备接地、匝间或相间短路等故障后,电源保护装置的接地保护、过载保护或短路保护等会动作;电机轴承卡死或负载阀门的阀芯卡死等故障会使保护装置堵转保护动作。由于电动执行机构为智能一体化电动执行机构,其开、关阀操作均通过设备本体内部的换向接触器来控制,且上电失效故障发生在电源抽屉送电至就地电动执行机构过程中,就地侧并无开、关阀操作,因此可排除电动执行机构电机绕组破损或设备卡死造成电动执行机构无法上电这一可能性。

2.4 智能型马达保护器simocode故障

由于控制回路接线无误,因此排除控制回路上电风险的可能性。为安全起见,在获取simocode通信电脑后,将电源抽屉推入至试验位置(电源抽屉控制回路上电,主回路不上电)。simocode通信在线后,发现simocode的General Fault:Execution On-Comand故障报警灯亮。将其它7台同类型设备的电动执行机构电源抽屉推入至试验位置START合闸上电操作,发现同样存在无法上电操作的问题;simocode通信在线后,亦存在simocode的General Fault:Execution On-Comand故障报警灯亮情况。通过分析排除,simocode故障这一可能性越发明显。

智能型马达保护器simocode故障可分为硬件故障或软件故障。硬件故障通常为硬件元器件损坏,由于simocode硬件外观良好,且8台simocode硬件同时出问题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基本可排除这一故障可能性。软件故障通常为内部控制逻辑紊乱或整定参数设定错误,根据START/STOP开关切换至START位置后电源指示灯的状态基本可排除内部控制逻辑错误的可能性;如此,整定参数设定错误可能性较大。

3 simocode故障原因分析

智能型马达保护器simocode是一种核电厂应用较为广泛的电机保护装置。它是一种灵活的带有通信功能的模块化电机管理系统,通过电流测量模块、基本单元及其它可供选择的附加装置(如接地保护继电器、模拟量模块、数字量模块等)实时对电机进行监控与保护。

针对不同类型的电机及控制要求,可选择相应的simocode保护配置方案(MCLM1~MCLM11)。一般电机负载采用MCLM1配置方案,而存在就地控制(断路器或接触器等就地控制)环节的电机负载采用MCLM10配置方案。由于本文中的电动执行阀本体内部存在开、关阀控制换向接触器,因此应采用MCLM10配置方案。将通信计算机连接至simocode通信接口,在通信在线状态,发现电动执行机构保护配置方案被错误地设置为MCLM1配置方案。

当电动执行机构保护配置方案被误设为MCLM1配置方案时,其辅助控制输入选项Feedback On相应地被整定为“Status-Motor Current Flowing”,用来反馈和监视ON信号的执行情况。在电源抽屉侧START/STOP开关切换至START位置(即simocode发出ON指令)后,电源抽屉侧接触器吸合,电源指示灯切换正常,但是电动执行机构就地侧接触器在断路状态,simocode电流反馈监测回路在设定的时间(1s)内监测不到主回路电流,触发了“General Fault-Execution On-Comand”脱扣接触器保护,电动执行机构上电操作失败。

将simocode保护配置方案更正为MCLM10方案(辅助控制输入选项Feedback On相应地被整定为“Contactor Control 1QE1”)后,再次执行电动执行机构上电操作成功。

4 结束语

电动执行机构上电操作失败后,应将设备置于安全状态,待故障原因查明并消除后才可重新上电;应及时查看simocode故障报警情况,为分析、处理故障做好准备;在分析、处理故障时,要综合分析考虑电源、动力电缆、设备本身及负载等方面的可能故障原因,并逐个排除锁定。

参考文献

[1]华荣林.SIMOCODE智能控制器在莱城电厂的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04(5):58,59

电动机的异常分析 篇5

关键词:财政指标 企业税负率 异常分析 措施

企业税负率主要是指纳税人当期税额以及和销售收入的比率,从企业发展情况来看,这一指标直接影响企业税收能力以及负担情况;同时,通过对企业税负率纵向、横向评价,不仅可以获得企业经营状况,也是对纳税的保障。在日常工作中,税负率一直作为衡量企业税务发展的指标。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税负率逐渐成为可以操控的表象数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大税收风险剖析力度,通过判断税负率异常情况,加强处理过程,从而有效降低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出现滞纳金加收、税款补交、罚款等一系列不必要的现象。

一、单个财务指标分析以及财务指标的配比分析

(一)单个财务指标分析

从涉税角度来看,财务指标主要分为五种情况,即:收入、成本、资产、利润、费用类。收入类,是企业主营业务的变动率,一旦指标超出预警范围,就可能出现收入少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指标分析工作。成本类,包括单位产品材料耗用情况,企业是否正常销售、存货计价、产品成本调整、纳税所得额以及主营产品的成本变动情况,一旦指标超出预警范围,就会出现税前扣除以及多列成本现象。

费用类,主要是标期间、成本费用变动率以及成本费用利润;如果指标超过预警区域,则表明存在税前多列成本以及多列支期间费用问题。利润类,是主营业务或者其他业务利润变动情况,一旦预警值和指标相差较大,就会出现收入少计、结转成本较多、不满足营业指标等情况。

资产类,在财务指标中主要指总资产、收益、存货、应付账款、应收账款、资产负债、资产折旧率等,净资产收益率,主要指企业税务综合利用情况。如果应纳税额降低、指标增大,就会产生成本多计、收入少计等问题;基期标准值低于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就会出现税前多计现象。另外,预警值和资产负债率有很大关联,一旦企业偿债能力降低,就会对缴税造成影响。

(二)企业财务指标配比分析

在主营业务利润收入变动率和收入变动率配比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和收入变动率配比分析中,为了能正确了解财务状况,必须从企业资产利润表、负载表、纳税申请表以及附属表进行分析。理念利润率直接进入利润构成以及利润率变动中。通过资产负债表的预收、应收、应付以及其他应付款,进行期末期初差额分析,掌握预收账款增长情况。在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和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中,基本上呈同步增长的趋势,比值和1比较接近。当比值大于或者小于1时,由于企业发展情况,出现大范围的税前扣除、成本费用多列现象。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组成的不利影响,必须从企业资产利润、负债、年度纳税申请以及附属表进行分析,通过掌握企业成本周转情况,明确相关成本结转方法。

在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和收入变动率配比分析中,必须从资产利润、负债、年度纳税以及附属表进行精细的分析。在和同行比较中,根据利润表费用年度指标分析成果,对于变动增长较大的费用,必须结合资产项目进行精确的分析;为了判断在建工程财务费用计入情况以及财务费用增长的合理性,财务费用必须综合短期、长期借款期末期初进行分析。在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和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中,当比值均为正,并且大于1时,就可能产生多列成本现象,一正一负时,则为异常,可能产生税前扣除增大、成本多列等现象。在纵资产周转、资产利润、销售利润率配合比分析总资产周转、资产利润、销售利润率以及上年同期比较中,一旦销售利润、资产利润差额超过0,总资产周转低于0,则说明该企业资产使用效率偏低,在资产利润率降低的同时,出现销售收入隐匿的现象,总资产周转率超过0,则完全相反。

二、从财政指标增强税负率合理利用的改进措施

为了保障企业税务正常运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结合现行会计制度以及税法,制定恰当的税负率,不仅要合理公平,更要满足企业纳税情况;从而在税务审计中,从根本上保障税务审计过程,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过程中,避免《两则》与税法对立或者分列。

(一)明确必须缴纳的增值税根据

在企业税务运营中,劳务税、商品增值额一直是增值税缴纳的核心,在实际工作中,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对征收进行计算,都必须围绕该中心进行。在审核一个企业纳税人是否纳税时,必须根据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毛利的公式,对企业加工、生产、商品流转以及劳务环节有无毛利进行确定;对于有毛利的情况,则必须缴纳对应的增值税。

(二)对企业税负进行分化管理,改善税务法规

在企业税务中,降低税负的主要方法是对其分类管理,通过不同的征管措施,从根本上保障企业运营状况。对于部分企业显性违背“三无”原则,必须对其进行严厉打击;对于隐形违法的现象,必须减小违法环境,对其进行严格的管控;对于部分企业想方设法漏税、逃税,引起低税负的现象,必须对其严格控制。同时,税负机关还必须根据低税负的各种问题,在明确核心工作的同时,对其进行集中分化管理。针对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通过高库存的方式,逃避增值税的现象,必须根据假发票出发规则不够明确、增值税计算缺陷以及纳税人认定不严密的现象,对各项税收法规进行完善。

(三)强化初审、年审相结合的认定方式

为了促进企业财务运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纳税人必须高度重视初审、年审过程,避免初审后出现大量虚假信息,造成税收工作难以开展等现象,进而影响税负率运营。在复合式认定制中,要求纳税人必须根据企业税负进行年审,在纳税人资格认证的过程中,从根本上保障工作收益。

(四)健全企业税负监督体系以及认定程序

为了避免企业税务一个人说了算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完善责任跟踪、小组审议以及项目评分制度,从根本上避免初审后税负工作告一段落的观念。为了加强内部监控工作,在初审后,管理人员必须抓紧时间对纳税人资格进行再次认证,并对档案进行有效管理。

(五)强化总体监督力度

根据部分外资企业、集团公司拥有良好的生产经营方式,在相互依赖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关联特征,必须及时掌握他们的投入以及生产关系。为了从源头上避免税款交易脱节现象造成的不良影响,必须完善企业监督工作,方便各项税款申报进程。

结束语:

泵站直流系统绝缘异常的检查分析 篇6

江苏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处 江苏苏州 215519

摘要:文章介绍了泵站直流系统的组成,直流供电网络的结构,阐述了直流系统绝缘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一起直流系统绝缘异常事故,分析了直流系统绝缘异常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直流系统;接地;绝缘异常;直流负荷

0 引言

泵站直流系统主要为泵站控制系统、继电保护、信号装置、自动装置提供电源;同时作为独立的电源,在站用电失去后,直流电源还可以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即使在全站停电的情况下,仍应能保证几点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控制及信号装置和断路器等可靠工作,亦能供给事故照明。泵站直流负荷的重要性决定了其运行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流系统是绝缘系统,正常情况下,正、负极对地绝缘电阻相等,正、负极对地电压平衡,直流系统若存在绝缘电阻下降、一点或多点接地等隐患,将可能造成断路器控制及保护的误动、拒动,危及电网系统以及设备运行的安全。

1 直流系统概述

1.1 直流系统的组成

常熟水利枢纽管理所泵站直流系统是由蓄电池、充电设备、直流负荷三大部分组成。直流系统的工作电压为220v。由于常熟泵站主变电压等级为 110 kV,故采用单套直流系统。由于泵站直流系统设计年份较早,直流系统设计比较简单:直流母线为单母线,正极母线分为控制母线和合闸母线,单组蓄电池,通过分接开关控制母线电压,如图1所示。

图1 单母直流系统示意图

1.2直流供电网络

泵站的直流供电网络由直流控制母线经直流空气开关或经过隔离开关和熔断器引出,通常分为环形网络和辐射型网络两种,供给控制、保护、自动装置、信号、事故照明和交流不停电电源等若干相互独立的分支系统。以往直流馈电网络多采用环形供电方式(如图2),该供电网络在发生直流接地故障时查找比较困难,因此已经逐步淘汰。泵站现采用的辐射状供电网络是以直流母线为中心(如图3),直接向各用电负荷供电的一种方式,它有利于实现直流系统的微机监测,便于寻找故障点。

图2 直流系统示意图

图3 直流系统示意图

(1)直流电源引至各电气间隔

1)泵站无直流分配屏。由直流屏上分别接于Ⅰ、Ⅱ两段直流母线的馈线空气开关敷设两路直流电源电缆至各电气间隔。

2)泵站有直流分配屏。在直流分配屏上选取分别接于Ⅰ、Ⅱ两段直流母线的馈线空气开关,敷设两路直流电源电缆至各电气间隔

3)各间隔二次设备直流控制电源经屏顶小母线供给。要求220kV及以上间隔的测控屏屏顶直流电源小母线有四根,分别引自变电站Ⅰ、Ⅱ两段直流母线,各间隔在测控屏由屏顶小母线引下两路直流控制电源至屏内的两路自动空气开关,由测控屏敷设两路直流电源电缆至保护屏。

(2)各间隔内屏与屏之间直流控制电源分配。

1)直流屏或直流分配屏上间隔数足够多时,Ⅰ、Ⅱ两组直流电源可直接分路引到各电气间隔的测控屏和保护屏。

2)Ⅰ、Ⅱ两组直流电源首先引入至各电气间隔测控屏,在测控屏上安装两个直流空气开关,分别作为主控制电源、副控制电源,再由测控屏敷设两路电源至保护屏。

3)各间隔保护屏内电源分配。各装置电源分配以能实现装置单独断电而不影响操作电源和其他装置为原则,由保护屏端子排分别配线至屏后顶部操作电源空开、装置电源空开上端,空气开关相互间不联系。屏内操作回路、各装置电源由屏后空气开关下端引下。

2 绝缘检查的原理与方法

2.1 原理

直流系统正常运行时对地绝缘电阻很大,通常在0.2-0.5兆欧范围内,这是保证直流系统安全可靠不可缺少的条件。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并不影響正常工作,但是若在同一极或在另一极又发生一点接地,可能造成直流电源短路使熔断器熔断,或使断路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拒动或误动,给二次系统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为此,泵站都装设有必要的直流绝缘监测装置,以便在发生直流接地时装置能够可靠动作并发出信号,使运行人员尽快发现并消除缺陷。绝缘监测装置能够测出直流正负极对地电压和绝缘电阻。

2.2 检查方法

(1)通过观察直流绝缘监测装置,判断直流系统绝缘是否存在异常。

绝缘情况良好时,正、负母对地电压平衡(或者相差不大),对地电阻平衡且大于数十千欧。如果发现正、负极对地电压偏差较大或者电阻较小,则表明其中有一极对地绝缘情况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果正、负极对地电阻下降,但此时对地电压仍平衡,则说明两极对地绝缘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查找,但此类情况较少。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查中,每段母线只能有一套绝缘监测装置在运行。

(2)直流系统单极或者双极绝缘异常点查找

在通过观察直流绝缘监测装置,初步判断出直流绝缘存在问题后,需要进一步查找接地点或者绝缘薄弱点。一直以来人工查找方法是:逐条拉合负荷支路,然后再解端子、摇绝缘。该方法费时费力,而且安全风险大。现在可以使用专业的在线绝缘检测仪器,在不拉负荷支路的情况下,在线查找接地点或者绝缘薄弱点。目前的在线绝缘检测仪器通常采用低频小信号注入法,其基本原理是在接地母线与大地之间施加一个超低频信号,其电流沿着接地点方向流动。

(3)两段直流母线并列运行检查

由于设计原因或者施工原因,两段母线存在并列运行现象,例如两段母线的负极在断路器就地控制箱内并接。一般这种情况在运行巡视中很难发现,但是可以通过专业工具来检测,可以在一段母线的正、负极加低频小信号,如果在另一段母线测量到电压发生小的波动,则说明存在并列运行情况。

3 绝缘异常分析

3.1 绝缘异常现象

110kV 某变电所有单套直流系统,配置一套奥特迅公司 WJY-3000A 型产品的绝缘巡检装置。

絕缘巡检装置显示:直流系统正母对地电压 86V,正母对地绝缘电阻140k?;负母对地电压138V,负母对地绝缘电阻999.9k?。

正、负母对地电压偏差为52V(大于40V),根据《华东电网直流电源系统运行及检修工作规范》中关于直流系统接地的定义:220V直流系统两极对地电压绝对值差超过40V或绝缘降低到 25k? 以下;110V 直流系统两极对地电压绝对值差超过 20V 或绝缘降低到7k? 以下,应视为直流系统接地,初步判断直流正母接地。

经拉路分路发现,110kV室外场地110kV备用线路端子箱内受潮,拉开备用线路直流电源后,恢复正常。已更换进水端子箱封门防水封条,完善加热除湿措施。目前拉开该备用线路的直流电源。

3.2 直流系统绝缘异常原因分析

绝缘异常现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正负母线对地电压有偏差,但是还没有达到接地的标准;二是直流系统接地(通过电阻接地或者金属性接地)。对于直流系统绝缘异常而言,主要有以下原因:

(1)对于正负母电压略有偏差而言,可能是正、负母对地电容不平衡造成的,但是目前的绝缘巡检装置无法测量母线对地电容,必须使用专用的绝缘巡检设备。

(2)机构箱、端子箱等设备密封绝缘不好,导致受潮甚至渗水,从而引起直流回路对地绝缘下降,乃至接地。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雨水等恶劣天气,平时一切正常,给直流接地查找带来困难。要求加强巡视,对于密封性不好的端子箱等设备进行整改,或者加装防雨罩,装设加热除湿设备。

(3)由于施工不慎,导致电缆的外绝缘损坏。要求通过检修期间的绝缘试验来检查,并确认具体位置后,进行相应处理。

(4)在设备改造、扩建的过程中,废弃电缆一端接在直流系统,而另一段甩在电缆沟中,从而导致直流接地。要求在改造、扩建过程中,加强对废弃电缆处理的监督。

(5)一些老式、运行时间较长的直流屏滤波电容或者电子元器件老化,导致对地绝缘下降。要求尽快对直流系统进行改造。

4 结论

直流电源系统绝缘检测及接地故障排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其管理应制度化、常态化。工作中应加强日常巡视工作,关注直流母线对地电压偏差。对于密封性不良的端子箱、机构箱等设备尽快整改。在基建验收、检修验收时,关注直流回路电缆对地绝缘试验,确认其数据满足标准要求。在泵站改造、扩建过程中,关注废弃电缆的处理,确认废弃电缆已脱离直流系统。

参考文献:

[1]《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电力行业标准 DL/T724-2000

[2]《变电站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生<2006>512号

[3]江苏省电力公司变电站交直流设备运维管理规定 苏电运检〔2013〕1007号

电动机的异常分析 篇7

关键词:活塞式发动机,胀圈,故障

1 引言

随着低空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小型飞机投入了使用,小型飞机装备的是航空活塞发动机,其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简单,燃油经济性好。航空活塞发动机的主要作功部件是气缸活塞组件,胀圈安装在活塞上,主要承担刮油和气密的作用。在日常使用中气缸活塞组件的故障主要是胀圈故障,即胀圈的异常磨损、粘结和断裂。因此,发动机热部件翻修的时限很大程度上是胀圈工作决定的。

2 胀圈的典型故障

胀圈安装在活塞胀圈槽内,借本身的弹力和燃气从内面作用的侧压力,紧压在气缸壁上。主要作用是防止燃气从燃烧室中泄漏出去;并阻挡滑油,使渗到燃烧室中的滑油量降到最小。通常安装在活塞上的胀圈分为封严胀圈、挡油胀圈、刮油胀圈(如图1)。下面就胀圈的几种典型故障进行介绍。

2.1 胀圈异常磨损

异常磨损一般发生在初期的磨合阶段,若初期没有发生,以后突发的很少。正常磨损时,一般润滑条件最差的第一道胀圈磨损率最高,而异常磨损时,下面的胀圈也会产生很大的磨损。正常磨损时。在胀圈的滑动面上带有圆角。而异常磨损时,滑动面没有圆角,并且很粗糙。为防止异常磨损的出现,应注意:(1)在发动机初期磨合阶段,一定要用专门的润滑油,在磨合完成以后,转入稳定磨损阶段时,才改为正常的润滑油。(2)注意不使发动机过热,大负荷状态下工作时间不要太久。(3)保证燃烧良好,防止积碳增加。(4)胀圈的开口间隙及胀圈在胀圈槽内的上下间隙要适当。(5)注意燃油质量。(6)试车中注意暖机和冷机。

2.2 胀圈胶结

所谓胀圈的胶结,就是胀圈在胀圈槽中不能活动。最易发生胶结的是第一道胀圈,因其温度高,产生胶结的原因有:(1)胀圈与气缸壁在严重磨损情况下工作。这时大量滑油进入燃烧室,形成很多积碳及胶质填在胀圈槽的空隙内,使胀圈咬死。(2)活塞严重磨损后,胀圈槽边缘变形,使胀圈不能活动,或者活塞过热,使活塞变形,端面间隙变小,以致相互卡死。(3)滑油过脏,活塞和胀圈之间有很多机械杂质,使胀圈不能活动。(4)胀圈在胀圈槽内侧向间隙小。

2.3 胀圈断裂

胀圈断裂的原因有胀圈本身的、气缸的以及活塞的三方面原因。具体有:

(1)开口间隙小。当胀圈受热而开口相碰时,在胀圈上就产生很高的压缩应力,引起胀圈断裂。因此在胀圈安装时开口间隙和侧间隙都有严格的要求,一旦间隙过小则容易在使用中出现断裂。

(2)活塞上的胀圈槽磨损,对胀圈会产生附加应力。因为胀圈槽磨损,会导致胀圈处于倾斜状态,当活塞到达上死点附近,由于燃气压力作用,胀圈沿着磨损了的槽倾斜,并随着活塞下行。燃气压力降低,胀圈又回复到原来的水平位置。这样胀圈从倾斜到水平的反复运动,就会造成胀圈的疲劳破坏。

(3)气缸头温度过高和滑油量供给不足。当温度过高时,第一道胀圈附近油膜不足,造成漏气,烧坏胀圈,进而断裂。润滑油供应不足时,使胀圈的应力显著增加,弹性降低,而且摩擦热量增大,造成胀圈断裂。

(4)由于滑油过脏或牌号不对使胀圈胶结,进而造成胀圈断裂。

以上三方面的胀圈故障在我们日常的发动机维护中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严格执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定期更换滑油,注意燃油品质等情况,就能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发动机磨合是否良好也是影响活塞胀圈寿命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磨合期的发动机需要活塞胀圈充分膨胀以便和气缸壁充分弥合,只有当气缸内的压力温度达到足以引起胀圈膨胀的时候才能完成这个弥合过程,所以要求功率设置在65%以上。对于一个处在磨合期的活塞发动机,这点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Textron Lycoming公司.Overhaul Manual Direct Drive Engine[Z].

[2]Textron Lycoming公司Operator’s manaual(O-360&IO-360series aircraft engines)[Z].

[3]荆晓东,徐寒清.航空活塞发动机使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77.

应急电动扶梯异常情况的处理策略 篇8

1 情况概括

我国很多地方都以使用电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的形式多种多样。铁路中一些地方使用的是垂直电梯,以海南东环铁路为例,一共有15个车站,使用的电梯是垂直电梯,使用的电动扶手有65台,这些电梯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多次运行异常,异常主要原因是安装不规范和维修不及时造成的运行异常。

2 异常分析

2012年,海口东站中的一处扶梯出现了异常情况,电动扶手出现了下沉现象,对此种情况,铁路管理人员对乘客及时的进行疏散,并封锁下沉区域。立刻通知厂家进行诊断并维修,经过维修人员的积极抢修,终于使电梯正常运行,并使铁路恢复正常运营工作。

对此种情况,想要找出出现故障的原因,需要从产品质量入手,首先对产品的出厂质量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检查出厂时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安装时是否进行规范化安装等 ;对扶梯进行检查工作,对扶梯其他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是否变形,和扶梯与之相关的设备是否安装到位。对扶梯中的支柱材料进行详细检查,检查小部件产品的质量状态 ;对人员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此次故障原因是不是因为维护不到位,检查维护人员对工作的熟练程度和培训情况,是否根据规范化的制度进行维护。最后的分析结果是 :此次出现故障情况主要是由于产品安装材料的使用不规范造成的,并且单位管理制度不规范。

3 应急电动扶手出现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3.1 电动扶梯突发停顿

(1)紧急暂停制被关闭

如果电梯中紧急暂停制被迫关闭导致电动扶梯出现瞬间停顿现象,要对紧急暂停制进行重新启动。在进行重新启动的时候,要确保扶梯中没有乘客。

(2)电源故障

当电源发生故障导致电动扶梯停顿时,需要找出电源被关闭的问题所在,等到电力恢复以后重新开启电动扶梯。如果电源发生故障,工作人员要先安抚乘客情绪,然后解释停顿原因。

(3)出现杂音或冒烟

如果在扶梯的某个部位出现不规律杂音或者扶梯间歇性停止等状况,需要立即关闭扶梯,通知保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在扶梯运行的时候,出现冒烟状况,应该立即关闭扶梯,通知保修人员进行抢修,同时安抚好乘客情绪。

3.2 失火情况的处理

如果扶梯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现场突出出现失火情况,这时候人们很容易四处躲藏场面失控,在这种失火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保持冷静首先需要切断电源和关闭防火门,并且尽量用广播向人们通知一些简单的注意事项,使大家保持冷静,按秩序逃生。千万不能使用电梯逃生,因为电梯这种情况下需要切断电源,很有可能使乘客有被困的危险。在切断扶梯电源前,需要保证扶梯上没有乘客,并用鸣警钟来提醒乘客不能靠近扶梯。

3.3 扶梯浸水的处理

如果扶梯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浸水,需要立即切断扶梯电源。如果扶梯四周有大量的水,工作人员需要阻止水流对扶梯的侵袭来最大程度保护扶梯的干燥,并且工作人员需要对机件进行检查,在检查机件之前,不得开启扶梯电源。工作人员要对扶梯进行去水处理,用干燥的抹布或者使用热风把水吹干,在吹干的时候温度不能过高。维修人员对各个运行环节进行检查,并且使水分完全消除,各个环节达到工作条件之后才能使扶梯进行正常运行工作。

3.4 扶梯事故的处理

扶梯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现场就会产生混乱,这样更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所以,当发生事故以后,工作人员需要立即疏散乘客,并及时关闭电源,对伤员进行抢救,对事故现场要进行保护。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的原因,等待维修人员对扶梯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彻查,等到扶梯维修完毕之后需要等到有关部门的许可之后才能使扶梯。

4 结束语

电梯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电动扶梯发生事故,直接导致扶梯运营效率,事故严重时,很有可能面临重大伤亡,所以,扶梯在安装运行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安装的质量和产品的质量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扶梯运行的质量。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对扶梯运行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使设备在运行的时候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运用风险控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产品的运行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我国也有电梯运行出现事故的报道,因此,管理部门在加大管理的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事故发生的几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很多高科技产品应运而生,给人们带来方便和新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电梯发明给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人带来了很大难题,严重者危及生命。电梯出现故障直接影响着用户和顾客的自身安全,并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电梯在出现技术故障的时候,会发出危险警报、电梯会停止运转并且扶梯会随着技术故障突然塌陷,这种突发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户和顾客有一种畏惧心理,产生不必要的恐慌,致使场面无法控制,造成损失,如果这种故障处理不好甚至会造成人身伤亡事件的发生。因此,要大力普及电动扶梯发生异常情况下的处理方法。本文主要阐述应急电动扶梯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处理方法。

电容器异常跳闸的分析与处理 篇9

关键词:电容器;保护跳闸;原因分析;处理对策

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的无功补偿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减少系统能量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功率因数,对提高电能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保障电力系统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

在长期运行工作中,因为运行环境、人为因素以及设计方面的问题,电容器故障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电网设备的稳定运行。但在电容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发现,并非所有的事故跳闸都是由电容器本身故障引起,如不能认真分析故障原因,对电网设备及电容器本身都会埋下安全隐患。

1 事故过程

中原油田供电服务中心所属220kV变电站带的4座35kV变电所,在10kV侧分别装有多台BWF-11/3900kvar和1200kvar容量的电容器组,所带负荷性质均为高压压缩机、配电变压器,2015年内多次发生在运行的电容器组过流保护动作跳闸情况,(过流值整定为1.6倍额定电流,时限0.5S),动作值为1.7-1.8倍的额定电流,运行人员检查电容器组未发现异常,检修人员初步怀疑电容器内部有故障,经对跳闸的电容器安装的CT极性、变比及保护回路和定值反复进行检测,并未发现问题,保护传动试验也正常,重新投入运行时一切正常,经调取故障录波发现,故障录波显示电流波形存在有大量的谐波分量,经与同系统的其他4座站结合,同时间存在站内投运35kV主变压器或站用变的操作,分析为谐波造成电容器过流保护动作跳闸。

2 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故障录波,发现故障电流存在谐波分量,主要以三次谐波为主,经过保护人员查找资料深入分析,在大容量变压器合闸时会产生励磁涌流,而励磁涌流中,包含着很高的谐波分量,其中以二、三次谐波为主。由于此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电抗率为6%的串联电抗器,6%的电抗率虽然能对5次及以上谐波有抑制作用,但在3次谐波下使串联电抗器与补偿电容器的阻抗成容性,出现谐波电流放大现象,所以当上级变电站变压器合闸产生大量谐波时,该站无法有效消除系统产生的谐波,上级变电站主变投运时产生的励磁涌流中的谐波波及该站10kV网络,由于网络的高次谐波施加于电容器组后,由于谐波频率高,使电容器的容抗减小,通过电容器组的电流增大,即在基波电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谐波分量,基波与谐波幅值叠加后,出现尖峰值较高的电流,使电流波形发生严重的畸变,特别是当系统的谐波频率达到某一特定值时,电容器可能会与系统发生并联谐振或导致该次谐波电流放大到几倍甚至数十倍,因此当电容器运行电流超过保护整定电流时,其保护将动作跳闸。

3 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电力电容器非故障状态下过流保护动作跳闸的主要原因是系统内投入了较大容量的变压器,造成了系统内电压的突变和大量的谐波分量。这是引起事故的根本原因,从保护动作情况看与电容器自身故障造成的相同,但从触发根源上有很大的区别,保护人员不仔细地分析故障录波无法确切地发现故障根源。

4 应对措施

4.1 为避免电容器受上级电网扰动影响而造成保护动作跳闸,经查继电保护有关资料,可以通过提高过流保护的时限而躲过扰动的影响,但因该处所属变电站已是电网末端,各级保护时限较小,再增加过流保护时限会造成各级保护无法配合,因此我们决定将电容器过电流保护定值调整到额定电流的2~2.5倍,使其能躲过因系统电压波动而引起的过电流。

4.2 在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的高次谐波电流主要是3、5、7……奇次分量,因此我们主要考虑奇次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在10kV母线上安装滤波器以吸收网络中各次谐波电流,改善电压质量。

4.3 为限制谐波对电容器的侵害,考虑电抗器与电容器相串联,其感抗值的选择应该在可能产生任何谐波下均使电容器回路的总电抗对谐波为感抗而不是容抗,从而消除谐波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利生.高压并联电容器运行及维护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吕俊霞.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与技术[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0(04):61-64.

[3]吴鹏.交直流滤波器及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及维护[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上一篇: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下一篇:重在提升建设水平